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论述题20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如何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是在实践基础上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革命性即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按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以及它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是无产阶级的理论武器。

科学性指它以科学的发展为基础,并正确地揭示了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它的深刻性,经受了实践的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实践性即马克思主义以实践为基础,并在实践中自身不断获得丰富和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最显著的特征。

科学性和革命性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有机统一。

2、运用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我国坚持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方针的正确性。

答:因和外因是辩证统一的关系:(1)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2)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3)外因要通过因而起作用。(4)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推动着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对于我们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大胆地对外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重要的意义:(1)发展要靠因,要靠中国人民努力奋斗,把中国事情办好。因此,处理国际国事情,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按照自己的情况制定政策。(2)当今世界是普遍交往的世界,我们对外开放中,在开放中扩大市场,在开放中吸收外国的资金、经验和科技。(3)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是辩证的统一。对外开放要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前提,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也以对外开放为条件。把两者割裂对立起来的做法都是错误的,有害的。实践证明,我国既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又坚持对外开放的方针是完全正确的。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辩证关系是什么?把握它们的关系对社会主义建设有什么现实意义?

矛盾的普遍性是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是矛盾的个性。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1)两者相互区别。①共性是对同类事物矛盾的共同本质和特点的概括,都有同一性和斗争性。个性是指矛盾的性质、地位、解决方式的不同。②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③个性比共性丰富,共性不能完全包括个性。

(2)两者相互联结不可分割。①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没有个性就没有共性。②个性离不开共性,任何个性总与一定的共性相联系而存在。

(3)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随着层次的不同和围的扩大,共性的东西变成了个性,个性的东西变成了共性。

共性与个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

(1)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是对事物运动一般规律的反映,是对矛盾普遍性和共性的把握,它对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这个共性不能包括各种特殊的实际生活和实践活动的丰富容,我们必须注意对中国具体实际的研究。

4、辩证否定观的容及其意义是什么? (试述辩证否定观的容,并用以说明应怎样正确对待我国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

答: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是:

(1)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2)辩证的否定有两个特点: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

(3)作为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之统一的辩证否定是扬弃,是既克服,又保留。

把握辩证否定观的意义在于:

(1)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对待我国传统文化遗产,就要采取批判地继承的态度,批判和剔除其封建主义的糟粕,吸取其精华。既要反对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又要反对全盘肯定传统文化的复古主义。

(2)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对待外国文化,要采取有分析、有选择、有批判地借鉴和吸收的态度,博采各国文化之长,又要批判和抵制其中腐朽的东西。要反对盲目排外和全盘西化两种错误倾向。

5、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容和意义是什么?(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对于增强社会主义信念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答: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容是:事物的发展经过两次辩证的否定,由肯定阶段到否定阶段,再到否定之否定阶段,从而使事物的发展表现为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过程。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揭示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1)事物发展的前进性表现在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和上升的。

(2)事物发展的曲折性表现在事物发展的具体道路是迂回曲折的。

(3)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如果否定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就会导致“循环论”的错误;如果否定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就会导致“直线论”的错误。

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对于我们增强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具有重要意义: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巩固与发展是波浪式前进和发展的过程。

(1)坚信社会主义的前途是光明的。悲观主义;

(2)要准备走曲折的路,有克服各种困难的精神准备。

6、什么是意识的能动作用?它的表现是什么?

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是指意识所特有的能动地反映世界和通过指导实践能动地改造世界的能力。它的表现主要有:(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2)意识活动是一种主动的创造过程。表现在意识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还能在思维中创造出世界上没有的新事物。(3)意识对于人的生理活动具有一定影响作用。(4)意识能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这是意识能动作用最突出的表现。

7、为什么说实践决定着认识?

答:(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观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有决定作用,表现在:

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并且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一是社会实践不断提出新的需要、新的研究课题,推动认识的发展。二是社会实践为认识不断提供新的经验和新的观察、研究的物质手段,三是社会实践推动人的思维能力的发展。

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第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人们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有效地改造世界。

8、如何理解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答:两者关系:

(1)两个不同的认识阶段。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对事物的各个片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感性认识的特点是直接性和形象性。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事物的全体、本质和部联系的反映,具有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理性认识的特点是间接性和抽象性。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又是相互统一的:第一,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第二,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发展为理性认识;第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二者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3)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辨证关系,就会导致经验论和唯理论的错误,经验论只承认感性认识的可靠性,否认理性认识的重要性;唯理论则只承认理性认识的可靠性,否认感性认识重要性。实际工作中的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犯的就是类似经验论和唯理论的错误。

9、试用真理的相对性和真理的绝对性辨证关系的原理说明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