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奥数变倍问题

合集下载

增倍,变倍问题

增倍,变倍问题

增倍、减倍问题一.巩固旧知如下图,○的数量是□的3倍,现在要拿走一个□,如果想要剩下的○仍然是□的3倍,需要拿走几个○?○○○○○○○○○○○○○○○□□□□□二.当堂小启发所谓“变倍问题”,是指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随着一个或者两个的增加或减少而发生改变的一类应用题。

解决“变倍问题”,一般要用到这样一个规律:甲数是乙数的n倍,如果乙数增加或减少m,那么甲数就要增加或者减少m 的n倍,才能使甲数仍是乙数的n倍。

三. 经典例题例1:已知小白兔储藏的胡萝卜数量是小黑兔储藏数量的3倍。

小白兔吃了13个胡萝卜,小黑兔吃了3个胡萝卜后,小白兔与小黑兔所剩的胡萝卜的个数相同。

求小白兔和小黑兔原来储藏胡萝卜多少个?自我尝试老师解析开始时甲池塘中鱼的数量是乙池塘的5倍,从甲池塘中取走700条鱼,从乙池塘中取走60条鱼,两个池塘的鱼同样多,求开始时甲池塘有多少条鱼?例2:动物园东山和西山养了两群猴子。

西山上猴的数量是东山上的4倍,一天西山饲养员叔叔忘了锁门,有36只猴子跑到了东山,这时,西山猴子是东山的2倍。

问东山、西山原本各养了多少只猴?养鸡场有东、西两院,西院鸡的数量是东院的3倍。

一天有10只鸡从西院跑到东院,这是西院鸡的数量变成东院的2倍。

那么原来东、西两个院子各有多少只鸡?四. 举一反三1、学校门口插有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彩旗,其中红旗的面数最多,是黄旗的4倍,是蓝旗的3倍,蓝旗比黄旗多18面。

问:学校门口共有多少面彩旗?2、三层书架共放了38本。

如果往第一层再放人7本,第二层拿出5本,第三层取出一半,这时各层书的数量相等。

那么原来第二层书的数量是第一层的多少倍?3、某镇上有东、西两个公交车站,东站有客车84辆,西站有客车56辆,每天从东站到西站有7辆车,从西站到东站有11辆车,几天后,东站车辆是西站的4倍?4、丁阿姨是服装厂工人,每天将纽扣和口袋缝在衣服上。

每件衣服需要5个纽扣和2个口袋,开始时纽扣数是口袋数的2倍。

小学四年级奥数中一类“增减倍数”问题的通用解法

小学四年级奥数中一类“增减倍数”问题的通用解法

小学四年级奥数中一类“增减倍数”问题的通用解法0限定本文讨论的问题及解法都限制在正整数范围内。

虽然为了分析和表达问题方便而使用了一些字母,但不使用分数,更不用列方程的方法解题。

本文旨在讨论一种针对此类问题的通用思路,而忽略可能很巧妙简捷但不能通用的方法。

1问题:原来甲N倍于乙。

甲乙各增(减)若干后,倍数关系发生改变。

求甲、乙原数。

2解法:在乙增(减)d的情况下,为使甲仍然保持N倍于乙的关系,甲应增(减)Nd。

从这一基本关系出发,导出变化量与已知量之间的关系,从而求出未知量。

用线段表示数量,可以帮助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

4 例题4.1 甲加a,乙加b例1:原来甲5倍于乙,若甲加60,乙加40,则甲3倍于乙。

求甲、乙原数。

解法:在乙加40 (由PQ变为PR)的情况下,为使甲仍然保持5倍于乙的关系,甲应加5*40=200(由AB变为AD),故得关系式:AD=5PR (1)但已知甲加60(变为AC)而3倍于PR,故得关系式:AC=3PR (2)由关系式(1)(2)或图中均可得关系式:CD=2PR (3)从图中容易看出:CD=200-60 (4)从(3)(4)便可求得PR=(200-60) / 2。

综合列式:(40*5-60)/ (5-3)=70 (此式求得PR)70-40=30 (原乙:PQ=PR-QR)30*5=150 (原甲)例2:原来甲5倍于乙,若甲加130,乙加10,则甲7倍于乙。

求甲、乙原数。

解法:在乙加10 (由PQ变为PR)的情况下,为使甲仍然保持5倍于乙的关系,甲应加5*10=50(由AB变为AD),故得关系式:AD=5PR (1)但实际上甲加130(变为AC)而7倍于PR,故得线段关系式:AC=7PR (2)由关系式(1)(2)或图中均可得关系式:CD=2PR (3)从图中容易看出:CD=130-50 (4)从(3)(4)便可求得PR=(130-50) / 2。

综合列式:(130-10*5)/ (7-5)=40(此式求得PR)40-10=30(原乙:PQ=PR-QR)30*5=150(原甲)回顾以上两题,可发现线段CD在解题过程中都起到重要作用,CD的意义是:“为使甲与乙仍保持同样的倍数关系甲应达到的数值”与“题设中规定甲达到的数值”之间的差。

【冀教版】四年级奥数上册讲义-第二讲 变倍问题

【冀教版】四年级奥数上册讲义-第二讲 变倍问题

第二讲变倍问题◆温故知新:1. 在解决和差倍问题时,是最常用的方法,一般选取的数量画成一段,再按照题目条件中所给的数量关系画出其他量的长度,再设法通过条件求出一段所代表的数量。

2.某小学有学生共1500名,其中男生人数是女生的2倍。

男生有人,女生有人。

3.甲筐苹果重15千克,乙筐苹果比甲筐的3倍多5千克。

乙筐苹果重千克。

4.小明在玩具店看中了两件汽车模型。

如果两件都买,一共需要400元。

已知这两件模型相差60元,这两件模型分别是元和元。

5.和差问题中:较小的数=(和-差)÷2;较大的数=(和+差)÷2.6.分析题目中的隐藏条件,找到各个量之间的和差倍关系,再画线段图求解。

7.题中有多个倍数关系时,要选择合适的量作为“1”份量,必要时可以设为多份便于计算。

8.给来给去和不变,同增同减差不变。

不变量在变倍问题中是解题时常用的突破口。

◆练一练1.甲、乙两堆货物一共有160件,已知甲堆货物比乙堆的3倍还多40件,甲、乙两堆各有多少件货物?2.原先《花城日报》和《鹏城晚报》有同样数目的版面。

后来《花城日报》扩充版面,增加了10版,这样《花城日报》的版面比《鹏城晚报》的4倍少2版。

两种报纸现在各有多少版?3.甲、乙两筐苹果重量相等,现在从甲筐拿出12千克苹果放入乙筐,结果乙筐苹果的重量就比甲筐的3倍少2千克。

两筐苹果原来各有多少千克?4.甲、乙、丙三人的身高之和恰好是400厘米,甲比丙矮5厘米,而乙比丙高6厘米。

请问:乙身高多少厘米?5.两个自然数相除,商是4,余数是1.如果被除数、除数、商以及余数的和是56,那么被除数等于多少?◆例题展示例题1甲、乙两个仓库共存粮40吨,甲仓库运进5吨粮,乙仓库运出3吨粮,甲仓库的粮食是乙仓库的2倍,原来两个仓库各存粮多少吨?练习1大小两个数的和是30,大数加上5,小数减去2后,大数是小数的2倍,求大、小两个数各是多少?例题2哥哥有35本故事书,弟弟有20本故事书,弟弟给哥哥多少本故事书后,哥哥的故事书的本数是弟弟本数的4倍?练习2姐姐有23元,妹妹有19元,姐姐给妹妹多少元后,妹妹的钱数变成姐姐的2倍?例题3李师傅要将甲、乙两种零件加工成产品,开始时甲零件的数量是乙零件的2倍。

高斯小学奥数四年级上册含答案第13讲_变倍问题

高斯小学奥数四年级上册含答案第13讲_变倍问题

第十三讲变倍问题大家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基本和倍、差倍、和差等问题的解法.对于基本和差倍问题,可以根据已知条件直接画出线段图.而对于有些较复杂的和差倍问题,我们往往需要先分析题目中的隐藏条件,找到各个数量之间的和差倍关系,然后再通过画线段图等方法求解.之前学过的题目一般只涉及两个量的一种倍数关系,这时“1”份的量较容易确定.如果已知条件涉及多个量的倍数关系,或是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发生了变化,这时选择哪个量作为“1”份量就是解题的关键了.如果设为“1”份不好算,还可以选择一个合适的数设为多份.例题1学校门口放有红、黄、蓝三种颜色的花,其中黄花的盆数最多,是红花的4倍,是蓝花的3倍,已知蓝花比红花多20盆.请问:学校门口一共有多少盆花?「分析」黄花盆数是红花的4倍,是蓝花的3倍.红花、蓝花都与黄花有倍数关系,我们应该把黄花设为几份呢?练习1暑假里,心灵手巧的萱萱折了很多纸鹤,做了一面漂亮的纸鹤帘隔开客厅跟门厅.纸鹤帘以粉色和黄色的纸鹤做背景,绿色的纸鹤排列成一个“家”字.其中粉色的纸鹤比较多,既是黄色纸鹤的3倍,又是绿色纸鹤的5倍,如果绿色和黄色的纸鹤一共240个,那么萱萱的这面纸鹤帘一共有多少个纸鹤?例题2雷老师和刘老师运动归来,非常饿,于是各吃了几碗面,此时刘老师吃的面是雷老师的3倍,过了会儿,雷老师觉得不过瘾,又吃了3碗,于是刘老师吃的面只有雷老师的2倍了,请问刘老师吃了几碗面?「分析」雷老师又吃了3碗,雷老师吃的数量发生了变化,但是刘老师吃的数量没变,我们把不变的量设为多少呢?在例题2中刘老师吃的面一直没有变化,我们把它叫作不变量....不变量往往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这道题用的是“不变量设多份”的方法,也就是说根据题目的特点,把题中的不变量统一成一个便于计算的份数.只要这个份数设得好,解题就会很轻松了.练习2小矮人和绿巨人比身高,绿巨人的身高是小矮人的3倍.后来小矮人从巫婆那里获得了生长剂,结果长了30厘米,而绿巨人却没有再长高,此时绿巨人的身高只有小矮人的2倍.请问小矮人和绿巨人原来分别有多高?给来给去和不变,同增同减差不变.把不变量设为多份是解决变倍问题时常用的突破口.例题3有两个箱子,红色箱子装的是红球,绿色箱子装的是绿球.红球的数量是绿球数量的3倍.从红色箱子中拿出10个球放入绿色箱子中,这时红色箱子球的数量是绿色箱子球的数量的2倍.那么现在红色、绿色两个箱子各有多少个球?「分析」从红色箱子中拿出10个放入绿色箱子里,两个箱子里的球数都发生了变化,那到底有没有不变量,什么不变呢?我们又该把这个不变量设为几份呢?练习3阿呆和阿瓜一起搬砖,原计划阿呆搬其中的一些,阿瓜搬剩余的砖.那么阿呆所搬的砖数是阿瓜的5倍;如果阿瓜帮阿呆搬10块,那么阿呆所搬的砖数是阿瓜的4倍.请问:原计划阿呆搬多少块砖?阿瓜搬多少块砖?例题4高思学校小学部与初中部老师们为希望小学的孩子们捐书,小学部的捐书量是初中部的6倍,若两个部门各增加30本,则小学部的捐书量是初中部的4倍,两个部门原来各捐书多少本?「分析」两个部门各增加30本,那么两个部门的捐书量都发生了变化,但什么没有变呢?我们把它设为几份容易计算呢?练习4熊大和熊二比赛吃蜂窝,一开始熊大吃的个数是熊二的4倍,熊大和熊二之后又分别吃了10个,此时熊大吃的个数只有熊二的2倍.请问最后熊大和熊二分别吃了多少个蜂窝?例题5王老师和麦兜比赛抢包子,一开始王老师包子的总个数是麦兜的3倍,麦兜趁王老师不注意,从王老师的手里抢走了100个包子,结果麦兜包子的总个数变成了王老师的2倍.请问王老师和麦兜原来分别有多少的包子?「分析」先找不变量,要仔细读题,注意倍数关系,千万别弄反哦!例题6阿呆和阿瓜一起搬砖,原计划阿呆搬其中的一些,阿瓜搬剩余的砖.如果阿呆帮阿瓜搬10块,那么阿呆所搬的砖数是阿瓜的5倍;如果阿瓜帮阿呆搬10块,那么阿呆所搬的砖数是阿瓜的2倍.请问:原计划阿呆搬多少块砖?阿瓜搬多少块砖?「分析」无论是阿呆帮阿瓜搬,还是阿瓜帮阿呆搬,砖的总数都是不变的.我们能不能用之前的方法把不变的总数设为多份呢?课堂内外最高级别的不变量一、光速不变理论真空中的光速对任何观察者来说都是相同的.光速不变原理,在狭义相对论中,指的是无论在何种惯性系(惯性参照系)中观察,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都是一个常数,不随光源和观察者所在参考系的相对运动而改变.这个数值是299,792,458 米/秒.二、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是在5个国家、由各种不同职业的10余位科学家从不同侧面各自独立发现的.其中迈尔(德国医生)、焦耳(英国物理学家)、亥姆霍兹(德国物理学家、生理学家)是主要贡献者.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作业1.风老师、雨老师、云老师比赛吃包子,风老师吃的包子个数是雨老师的5倍,还是云老师的3倍.其中云老师比雨老师多吃了100个包子.请问风老师吃了多少个包子?2.李师傅有大小两种型号的零件,其中大型号的零件个数是小型号的3倍,李师傅使用了10个小型号的零件,使得大型号的零件个数变成了小型号的4倍.请问李师傅原来有多少个小型号的零件?3.河马和犀牛是好朋友,他们经常派家里养的信鸽给对方送信.河马家信鸽的数量是犀牛家的3倍,但某次河马出远门不小心忘记了锁鸽笼,结果等它回来时,已经有10只信鸽飞到了犀牛家,这时河马家的信鸽数量就只有犀牛家的2倍了.请问犀牛家原本养了多少只信鸽?4.花园里开着一些红花和黄花.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3倍.秋天到了,花儿凋谢了.红花和黄花各自减少了60朵.这时剩余的红花朵数是黄花的6倍.请问还剩下多少朵红花?5.兄弟两人分压岁钱,一开始哥哥的钱是弟弟的3倍,后来哥哥给了弟弟20元,结果弟弟的钱是哥哥的2倍.请问两人一共有多少元压岁钱?第十三讲变倍问题1.例题1答案:380盆详解:设黄花的盆数是“12”,红花的盆数就是“3”,蓝花的盆数就是“4”,蓝花比红花多20盆,即“1”为20盆.学校一共有花“19”,即1920380⨯=盆.2.例题2答案:18碗详解:刘老师是不变量,设刘老师吃的面是“6”,则雷老师一开始吃了“2”,后来吃了“3”,即“1”为3碗,所以刘老师吃了“6”3618=⨯=碗.3.例题3答案:红箱子80个球,绿箱子40个球详解:给来给去和不变,设两个箱的球一共有“12”,则原来绿箱子有球“3”,红箱子有球“9”,后来绿箱子有球“4”,红箱子有球“8”,绿箱子的球增加了“1”即10个球,所以现在绿箱子有球“4”10440=⨯=个.=⨯=个,红箱子有球“8”108804.例题4答案:小学部270本,初中部45本详解:同增同减差不变,设小学部的捐书量与初中部捐书量之差为“15”,则原来初中部捐书“3”,小学部捐书“18”,后来初中部捐书“5”,小学部捐书“20”,初中部和小学部都是增加了“2”即30本书,所以“1”为15本.初中部原来捐书“3”31545=⨯=本,小学部原来捐书“18”=⨯=本.18152705.例题5答案:王老师180个,麦兜60个详解:给来给去和不变,设包子的总个数是“12”,则原来麦兜的包子个数是“3”,王老师的包子个数是“9”,后来王老师的包子个数是“4”,麦兜的包子个数是“8”,麦兜增加了“5”即抢来的100个包子,所以“1”为20个.那么王老师原来有包子“9”920180=⨯=个,麦兜原来有“3”32060=⨯=个.6.例题6答案:阿呆搬90块,阿瓜搬30块详解:给来给去和不变,设阿呆和阿瓜一共搬了“6”,如果阿呆帮阿瓜搬,则阿瓜搬了“1”,阿呆搬了“5”;如果阿瓜帮阿呆搬,则阿瓜搬了“2”,阿呆搬了“4”.阿呆帮阿瓜搬,相当于比阿呆自己实际应该搬的多10块,而阿瓜帮阿呆搬,相当于比阿呆自己实际应该搬的少10块,所以阿呆减少的“1”相当于20块.而当阿呆帮阿瓜搬时,阿瓜搬了“1”12020=⨯=块,阿呆搬了“5”520100=⨯=块.原计划阿瓜搬201030-=块.+=块,阿呆搬10010907.练习1答案:690个详解:设粉色纸鹤数量是“15”,则黄色纸鹤是“5”,绿色纸鹤是“3”,绿色和黄色纸鹤一共240个,即“8”为240个,所以“1”为30个.三种颜色的纸鹤一共有“23”,即2330690⨯=个.8.练习2答案:小矮人60厘米,绿巨人180厘米详解:绿巨人是不变量,设绿巨人身高是“6”,则小矮人一开始身高“2”,后来身高“3”,即“1”为30厘米,所以原来小矮人身高“2”23060=⨯==⨯=厘米,绿巨人身高“6”630180厘米.9.练习3答案:阿呆250块,阿瓜50块简答:给来给去和不变,设两个人所搬的砖一共有“30”,则原计划阿瓜搬砖“5”,阿呆搬砖“25”,后来阿瓜搬砖“6”,阿呆搬砖“24”,阿瓜的砖增加了“1”即10块,所以原计划阿瓜搬砖“5”=⨯=块,阿呆搬砖“25”1025250=⨯=块.1055010.练习4答案:熊大30个,熊二15个简答:同增同减差不变,设熊大熊二所吃蜂窝数量之差为“3”,则原来熊二吃蜂窝数量为“1”,熊大吃蜂窝数量为“4”,后来熊二吃蜂窝数量为“3”,熊大吃蜂窝数量为“6”,熊大和熊二都是增加了“2”即10个蜂窝,所以“1”为5个.后来熊二吃蜂窝数量为“3”3515=⨯=个,熊大吃蜂窝数量为“6”6530=⨯=个.11.作业1答案:750个简答:设风老师吃的包子是“15”,则雨老师吃的是“3”,云老师吃的是“5”,云老师比雨老师多吃“2”,即100个包子,所以“1”100250=⨯=个包子.=÷=个.风老师吃了“15”155075012.作业2答案:40个简答:设大型号零件的个数是“12”,所以小型号零件原来的个数是“4”,后来是“3”,减少的“1”,即10个.李师傅原来有“4”41040=⨯=个小型号的零件.13.作业3答案:30只简答:由于信鸽的总数量不变,所以设信鸽的总数量是“12”,一开始犀牛家的信鸽数量是“3”,河马家的信鸽数量是“9”,后来犀牛家的信鸽数量是“4”,河马家的信鸽数量是“8”.犀牛家的信鸽数量增加“1”,即10只,所以“1”=10只.犀牛家原来有“3”31030=⨯=只信鸽.14.作业4答案:240朵简答:由于红花和黄花相差的数量是不变的,所以设红花的朵数与黄花的朵数之差是“10”,一开始黄花有“5”,红花有“15”,剩下的黄花有“2”,剩下的红花有“12”.红花和黄花分别减少了“3”,即60朵,所以“1”即20朵.剩下的红花有“12”2012240=⨯=朵.15.作业5答案:48元简答:由于哥哥和弟弟压岁钱的总数不变,所以设压岁钱的总数是“12”份,一开始弟弟有“3”,哥哥有“9”,后来哥哥有“4”,弟弟有“8”.弟弟增加的“5”,即20元,所以“1”2054=÷=元.两人一共有“12”41248=⨯=元压岁钱.。

第9讲:变倍问题

第9讲:变倍问题

第8讲变倍问题专题简介1、所谓“变倍问题”,是指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随着一个或者两个数量的增加或者减少而发生改变的一类应用题。

解答“变倍问题”一般要用到这样一个规律:甲数是乙数的n倍,如果乙数增加或者减少m,那么甲数就要增加或者减少mn,才能使甲数仍是乙数的n倍。

2、变倍问题牢固树立抓“不变量”的思想,变倍问题中的不变量,一般有三类,如下:①“甲是乙的2倍,甲是丙的3倍”——不变量是甲②“甲是乙的3倍,甲给乙2,甲变成乙的2倍”——不变量是甲、乙之和(给来给去和不变)③“甲是乙的3倍,甲、乙都减少2,甲变成乙的4倍”——不变量是甲、乙之差(同增同减差不变)3、解题方法:图像法、假设法例题精讲一、图像法例1、有甲、乙二人,今年甲的年龄是乙的5倍。

22年后,甲的年龄比乙的年龄的2倍少16岁。

今年甲、乙二人各多少岁?分析:根据题意画出如右的线段图:如果乙今年的年龄是一倍量,那么乙在22年后的年龄就是一倍量多22岁,甲22年后的年龄就是5倍量多22岁。

甲的年龄比乙的年龄的2倍少16岁,我们画出乙的2倍:同样,再去掉两个人的相同部分:这时,甲剩下3倍量,乙剩下6岁,由此可得,一倍量为6÷3=2岁。

所以,乙今年的年龄为2岁,甲今年的年龄就是2×5=10岁。

【练习一】1、7年前张老师的年龄是王英的21倍,11年后张老师的年龄是王英的3倍,问今年张老师和王英各多少岁?分析:用画线段的方法来解答比较直观。

先画出7年前的情况:7年前到11年后,一共经过了7+11=18(年),这18年中王英增长了18岁,张老师的年龄也增长了18岁。

在上图的基础上添加画出11年后的情况:11年后张老师的年龄是王英的3倍,即王英的3倍长应该和张老师的一样长。

因此,我们将代表王英年龄的线段再画出2个一样的,并使得它和代表张老师年龄的线段对齐。

然后将两人相同部分同时去掉,这时我们可以看到,王英还剩下2个18岁长的线段,张老师还剩下21-3=18倍线段。

四年级奥数变倍问题讲解

四年级奥数变倍问题讲解

四年级奥数变倍问题讲解
四年级的奥数中,有一个变倍问题,需要通过题目中的数据进行计算,得到正确的答案。

这个问题通常是给定一个数,然后要求将它乘以若干个数,得到最终的结果。

例如,题目可能是这样的:将数字 3 乘以 2,再把结果乘以 3,最终得到的数是多少?
这个问题的解法就是将给定的数字不断乘以要求的倍数,得到最终的结果。

对于上面的题目,我们可以按照如下步骤进行计算:
1. 将数字 3 乘以 2,得到 6;
2. 将 6 乘以 3,得到 18。

因此,最终的答案是 18。

在奥数中,这个问题还有一些变化,例如可能要求将一个数除以若干个数,或者要求求出一个数的平方根等等。

不过,无论题目是怎么样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都是相同的:将给定的数字不断乘以或除以要求的倍数,或者进行其他的数学运算,最终得到答案。

总而言之,变倍问题是奥数中的一类常见问题,需要学生在掌握基本数学运算的基础上,进行灵活的计算和思考。

通过多做练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并在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灵活应用。

- 1 -。

四年级奥数专题第三讲 变化规律

四年级奥数专题第三讲 变化规律

四年级奥数专题第三讲变化规律(二)【一】两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2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有什么变化?练习1、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缩小5倍,积有什么变化?2、两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3倍,要使乘积不变,另一个因数应该怎样变化?【二】两数相除,被除数扩大2倍,除数不变,商有什么变化?练习1、两数相除,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4倍,商有什么变化?2、两数相除,被除数缩小5倍,要使商不变,除数应该怎样变化?【三】两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6倍,要使积扩大18倍,另一因数应该怎样变化?练习1、两数相乘,一个因数缩小3倍,要使积扩大3倍,另一个因数应该怎样变化?2、两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8倍,要使积缩小2倍,另一个因数应该怎样变化?【四】两数相乘,积是36,如果一个因数缩小3倍,另一个因数扩大2倍,那么积是多少?练习1、两数相乘,积是18。

如果一个因数缩小9倍,另一个因数扩大4倍,那么积是多少?2、两数相乘,积是30。

如果一个因数扩大5倍,另一个因数缩小3倍,那么积是多少?【五】两数相除,如果被除数缩小2倍,除数扩大5倍,商将怎样变化?练习1、两数相除,如果被除数扩大10倍,除数缩小20倍,商将怎样变化?2、两数相除,如果被除数缩小2倍,除数缩小8倍,商将怎样变化?【六】两数相除,被除数扩大20倍,要使商扩大100倍,除数应该怎样变化?练习1、两数相除,被除数缩小16倍,要使商扩大3倍,除数应该怎样变化?2、两数相除,除数扩大5倍,要使商缩小10倍,被除数应该怎样变化?【七】两数相除,商是8,余数是3。

如果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100倍,商是多少?余数是多少?练习1、两数相除,商是9,余数是10。

如果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8倍,商是多少?余数是多少?2、两数相除,商是2,余数是6。

如果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50倍,商是多少?余数是多少?课外作业1、两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10倍,要使乘积不变,另一个因数应该怎样变化?2、两数相除,除数扩大15倍,要使商不变,被除数应该怎样变化?3、两数相乘,一个因数缩小6倍,要使积缩小24倍,另一个因数应该怎样变化?4、两数相乘,积是40。

第讲:变倍问题

第讲:变倍问题

第讲:变倍问题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第8讲变倍问题专题简介1、所谓“变倍问题”,是指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随着一个或者两个数量的增加或者减少而发生改变的一类应用题。

解答“变倍问题”一般要用到这样一个规律:甲数是乙数的n 倍,如果乙数增加或者减少m,那么甲数就要增加或者减少mn,才能使甲数仍是乙数的n倍。

2、变倍问题牢固树立抓“不变量”的思想,变倍问题中的不变量,一般有三类,如下:①“甲是乙的2倍,甲是丙的3倍”——不变量是甲②“甲是乙的3倍,甲给乙2,甲变成乙的2倍”——不变量是甲、乙之和(给来给去和不变)③“甲是乙的3倍,甲、乙都减少2,甲变成乙的4倍”——不变量是甲、乙之差(同增同减差不变)3、解题方法:图像法、假设法例题精讲一、图像法例1、有甲、乙二人,今年甲的年龄是乙的5倍。

22年后,甲的年龄比乙的年龄的2倍少16岁。

今年甲、乙二人各多少岁分析:根据题意画出如右的线段图:如果乙今年的年龄是一倍量,那么乙在22年后的年龄就是一倍量多22岁,甲 22年后的年龄就是5倍量多22岁。

甲的年龄比乙的年龄的2倍少16岁,我们画出乙的2倍:同样,再去掉两个人的相同部分:这时,甲剩下3倍量,乙剩下6岁,由此可得,一倍量为6÷3=2岁。

所以,乙今年的年龄为2岁,甲今年的年龄就是2×5=10岁。

【练习一】1、7年前张老师的年龄是王英的21倍,11年后张老师的年龄是王英的3倍,问今年张老师和王英各多少岁分析:用画线段的方法来解答比较直观。

先画出7年前的情况:7年前到11年后,一共经过了7+11=18(年),这18年中王英增长了18岁,张老师的年龄也增长了18岁。

在上图的基础上添加画出11年后的情况:11年后张老师的年龄是王英的3倍,即王英的3倍长应该和张老师的一样长。

因此,我们将代表王英年龄的线段再画出2个一样的,并使得它和代表张老师年龄的线段对齐。

第9讲:变倍问题

第9讲:变倍问题

第8讲变倍问题专题简介1、所谓“变倍问题”,是指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随着一个或者两个数量的增加或者减少而发生改变的一类应用题。

解答“变倍问题”一般要用到这样一个规律:甲数是乙数的n倍,如果乙数增加或者减少m,那么甲数就要增加或者减少mn,才能使甲数仍是乙数的n倍。

2、变倍问题牢固树立抓“不变量”的思想,变倍问题中的不变量,一般有三类,如下:①“甲是乙的2倍,甲是丙的3倍”——不变量是甲②“甲是乙的3倍,甲给乙2,甲变成乙的2倍”——不变量是甲、乙之和(给来给去和不变)③“甲是乙的3倍,甲、乙都减少2,甲变成乙的4倍”——不变量是甲、乙之差(同增同减差不变)3、解题方法:图像法、假设法例题精讲一、图像法例1、有甲、乙二人,今年甲的年龄是乙的5倍。

22年后,甲的年龄比乙的年龄的2倍少16岁。

今年甲、乙二人各多少岁?分析:根据题意画出如右的线段图:如果乙今年的年龄是一倍量,那么乙在22年后的年龄就是一倍量多22岁,甲22年后的年龄就是5倍量多22岁。

甲的年龄比乙的年龄的2倍少16岁,我们画出乙的2倍:同样,再去掉两个人的相同部分:这时,甲剩下3倍量,乙剩下6岁,由此可得,一倍量为6÷3=2岁。

所以,乙今年的年龄为2岁,甲今年的年龄就是2×5=10岁。

【练习一】1、7年前张老师的年龄是王英的21倍,11年后张老师的年龄是王英的3倍,问今年张老师和王英各多少岁?分析:用画线段的方法来解答比较直观。

先画出7年前的情况:7年前到11年后,一共经过了7+11=18(年),这18年中王英增长了18岁,张老师的年龄也增长了18岁。

在上图的基础上添加画出11年后的情况:11年后张老师的年龄是王英的3倍,即王英的3倍长应该和张老师的一样长。

因此,我们将代表王英年龄的线段再画出2个一样的,并使得它和代表张老师年龄的线段对齐。

然后将两人相同部分同时去掉,这时我们可以看到,王英还剩下2个18岁长的线段,张老师还剩下21-3=18倍线段。

苏科版四(下)奥数教案第14讲~倍数变变变(一)

苏科版四(下)奥数教案第14讲~倍数变变变(一)

四(下)奥数第14讲~倍数变变变
3:黑兔,黄兔,白兔三个品种,黑兔是黄兔的4倍,又是白兔的6倍,如果白兔和黄兔一共240只,那么黑兔有多少只?
4:红红和黄黄去买水果,红红买的水果重量是黄黄买的8倍。

黄黄又买了18千克,这时红红买的水果重量是黄黄的6倍,请问红红买了多少千克水果?
温故而知新!
1:风老师、雨老师、云老师吃松子,风老师吃的松子颗数是雨老师的5倍,是云老师的3倍,其中云老师比雨老师多吃100颗松子,请问:风老师吃了多少颗松子?
2:熊大、熊二、光头强比赛种树,熊大种的树是光头强的6倍,是熊二的3倍,其中熊二比光头强多种了99棵树,请问:他们一共种了几棵树?
3:苹果、李子、梨三种水果,苹果的重量是李子的3倍,又是梨的8倍,如果苹果和梨的重量是540千
克,那么李子重量是多少千克?
4:原来大零件个数是小零件的3倍,使用了10个小零件后,大零件的个数变成了小零件的4倍。

请问原来有多少个小零件?
5:玫瑰花的朵数是百合花的4倍,卖出20朵百合花,玫瑰花是百合花的5倍。

请问原来百合花有多少朵?
6:小方和小圆去买铅笔,小方买的铅笔数是小圆买的3倍。

小圆又买了4支,这时小方买的铅笔数量是小圆的2倍,请问小方买了多少支铅笔?如果一支铅笔2元,小圆应该付多少元呢?。

四年级奥数变倍问题

四年级奥数变倍问题

专题十二变倍问题【知识要点】:大家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基本和倍、差倍、和差等问题的解法。

对于基本和差倍问题,可以根据已知条件直接画出线段图。

而对于有些较复杂的和差倍问题,我们往往需要先分析题目中的隐藏条件,找到各个数量之间的和差倍关系,然后再通过画线段图等方法求解。

【例题探究】:例1、李师傅要将甲、乙两种零件加工成产品,开始时甲零件的数量是乙零件的2倍。

每件产品需要5个甲零件和2个乙零件,生产30件产品后,剩下的甲、乙零件数量相等。

请问:李师傅还可以生产几件产品?【思路导航】生产30件产品,甲、乙两种零件各用去了多少个?大家试着画出线段图,看看哪个量设为“1”份量最合适?【做一做】1、甲仓所存面粉是乙仓的3倍,再向甲仓运进500千克面粉,向乙仓运进4500千克面粉,这时两仓所存的面粉重量相等。

请问:原来乙仓有多少千克面粉?例2、学校门口放有红、黄、蓝三种颜色的花,其中黄花的盆数最多,是红花的4倍,是蓝花的3倍,蓝花比红花多20盆。

请问:学校门口一共有多少盆花?【思路导航】黄花盆数是红花的4倍,是蓝花的3倍,红花、蓝花都与黄花有倍数关系,我们应该把黄花设为几份呢?【做一做】1、暑假里,心灵手巧的萱萱折了很多纸鹤,做了一面漂亮的纸鹤帘隔开客厅跟门厅。

纸鹤帘以粉色和黄色的纸鹤做背景,绿色的纸鹤排列成一个“家”字。

其中粉色的纸鹤比较多,是黄色纸鹤的3倍,是绿色纸鹤的5倍,如果绿色和黄色的纸鹤一共240个。

那么萱萱的这面纸鹤帘一共有多少个纸鹤?例3、动物园的饲养员给三群猴子分花生,如果只分给第一群,则每只猴子可得12粒;如果只分给第二群,则每只猴子可得15粒;如果只分给第三群,则每只猴子可得20粒。

试问:现在将这些花生平均分给三群猴子,每只猴子可得多少粒?【做一做】1、花果山上有三种猴子:黄猴、黑猴和白猴,其中一半是黄猴。

美猴王大闹天宫之际,从蟠桃园抢回一堆蟠桃要分给这些猴子猴孙。

如果只分给黑猴,则每只黑猴可得10个;如果只分给白猴,则每只白猴可得15个。

四年级奥数变倍问题

四年级奥数变倍问题

专题十二变倍问题【知识要点】:大家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基本和倍、差倍、和差等问题的解法。

对于基本和差倍问题,可以根据已知条件直接画出线段图。

而对于有些较复杂的和差倍问题,我们往往需要先分析题目中的隐藏条件,找到各个数量之间的和差倍关系,然后再通过画线段图等方法求解。

【例题探究】:例1、李师傅要将甲、乙两种零件加工成产品,开始时甲零件的数量是乙零件的2倍。

每件产品需要5个甲零件和2个乙零件,生产30件产品后,剩下的甲、乙零件数量相等。

请问:李师傅还可以生产几件产品?【思路导航】生产30件产品,甲、乙两种零件各用去了多少个?大家试着画出线段图,看看哪个量设为“1”份量最合适?【做一做】1、甲仓所存面粉是乙仓的3倍,再向甲仓运进500千克面粉,向乙仓运进4500千克面粉,这时两仓所存的面粉重量相等。

请问:原来乙仓有多少千克面粉?例2、学校门口放有红、黄、蓝三种颜色的花,其中黄花的盆数最多,是红花的4倍,是蓝花的3倍,蓝花比红花多20盆。

请问:学校门口一共有多少盆花?【思路导航】黄花盆数是红花的4倍,是蓝花的3倍,红花、蓝花都与黄花有倍数关系,我们应该把黄花设为几份呢?【做一做】1、暑假里,心灵手巧的萱萱折了很多纸鹤,做了一面漂亮的纸鹤帘隔开客厅跟门厅。

纸鹤帘以粉色和黄色的纸鹤做背景,绿色的纸鹤排列成一个“家”字。

其中粉色的纸鹤比较多,是黄色纸鹤的3倍,是绿色纸鹤的5倍,如果绿色和黄色的纸鹤一共240个。

那么萱萱的这面纸鹤帘一共有多少个纸鹤?例3、动物园的饲养员给三群猴子分花生,如果只分给第一群,则每只猴子可得12粒;如果只分给第二群,则每只猴子可得15粒;如果只分给第三群,则每只猴子可得20粒。

试问:现在将这些花生平均分给三群猴子,每只猴子可得多少粒?【做一做】1、花果山上有三种猴子:黄猴、黑猴和白猴,其中一半是黄猴。

美猴王大闹天宫之际,从蟠桃园抢回一堆蟠桃要分给这些猴子猴孙。

如果只分给黑猴,则每只黑猴可得10个;如果只分给白猴,则每只白猴可得15个。

四年级《变倍问题》

四年级《变倍问题》

四年级《变倍问题》题型分析:【重要程度:五星】昨日收到几位同学的关于期中卷上“变倍问题”的咨询,今晚得空稍作分析:一、原题“育才小学2019年四年级上册期中卷”第32题,如下图:二、题型分析该题型属于应用题板块,从知识体系来分析,它的前段知识是三年级的《和差倍问题》以及四年级暑假接触的《和差倍中的分组比较》,后段知识一直会延续到六年级分数应用题中的找不变量题型。

而此题属于四年级秋季《变倍问题》中的“差不变”题型,先整体回顾一下该讲内容结构:1.公共量设多份2.一个量不变的变倍问题3.和不变的变倍问题4.差不变的变倍问题三、解题思路(详见课堂板书)1.根据变化前与变化后的倍数标出各自对应的份数;【标份数】2.找出不变量,统一不变量的份数,同时扩倍其它量的份数;【统一不变量】3.根据给出的具体数量找到统一后对应的份数;【找对应】4.求1份量及多份量。

【求1份量及多份量】四、练习巩固1.学校门口放有红、黄、蓝三种颜色的花,其中黄花的盆数最多,既是红花的4倍,也是蓝花的3倍,已知蓝花比红花多20请问:学校门口一共有多少盆花?2.爸爸和冬冬一起搬砖,爸爸所搬的砖头数是冬冬的3倍. 冬冬觉得自己搬的砖头太少了,又搬了24块砖头,于是爸爸所搬的砖头数是科科的2倍. 请问:最后爸爸和冬冬各搬了多少块砖?3.阿呆和阿瓜一起搬球,原计划阿呆搬其中的一些,阿瓜搬剩余的球,那么阿呆所搬的球数是阿瓜的5倍;如果阿瓜帮阿呆搬10个,那么阿呆所搬的球数是阿瓜的4倍.请问:原计划阿呆搬多少个球?阿瓜搬多少个球?4.四年级有两个兴趣班:A班和B班,如果从A班调15人到B班,那么B班的人数就是A班的4倍.如果从B 班调20人到A班,那么A班的人数就是B班的2倍,那么A班原来有多少人?5.花园里开着一些花,红花是黄花的3倍,秋天到了,两种花各自减少了60朵,这时余下的红花是黄花的6倍。

那么剩下多少朵黄花?。

(完整word版)四年级奥数变化规律

(完整word版)四年级奥数变化规律

第9讲变化规律(一)一、知识要点和、差的规律二、精讲精练【例题1】两个数相加,一个加数增加9,另一个加数减少9,和是否发生变化?练习1:1.两个数相加,一个数减8,另一个数加8,和是否变化?2.两个数相加,一个数加3.另一个数也加3.和起什么变化?3.两个数相加,一个数减6,另一个数减2.和起什么变化?【例题2】两个数相加,如果一个加数增加10,要使和增加6,那么另一个加数应有什么变化?练习2:1.两个数相加,如果一个加数增加8,要使和增加15,另一个加数应有什么变化?2.两个数相加,如果一个加数增加8,要使和减少15,另一个加数应有什么变化?13.两个数相加,如果一个加数减少8,要使和减少8,另一个加数应有什么变化?【例题3】两数相减,如果被减数增加8,减数也增加8,差是否起变化?练习3:1.两数相减,被减数减少6,减数也减少6,差是否起变化?2.两数相减,被减数增加12.减数减少12.差起什么变化?3.两数相减,被减数减少10,减数增加10,差起什么变化?【例题4】两数相乘,如果一个因数扩大8倍,另一个因数缩小2倍,积将有什么变化?练习4:1.两数相乘,如果一个因数缩小4倍,另一个因数扩大4倍,和是否起变化?2.两数相乘,如果一个因数扩大3倍,另一个因数缩小12倍,积将有什么变化?23.两数相乘,如果一个因数扩大3倍,另一个因数扩大6倍,积将有什么变化?【例题5】两数相除,如果被除数扩大4倍,除数缩小2倍,商将怎样变化?练习5:1.两数相除,被除数扩大30倍,除数缩小5倍,商将怎样变化?2.两数相除,被除数缩小12倍,除数缩小2倍,商将怎样变化?3.两数相除,除数扩大6倍,要使商扩大3倍,被除数应怎样变化?第10讲变化规律(二)一、知识要点我们学习了和、差、积、商的变化规律,这一周,我们利用这些规律来解决一些较简单的问题。

二、精讲精练【例题1】两数相减,被减数减少8,要使差减少12.减数应有什么变化?练习1:1.两数相减,如果被减数增加6,要使差增加15,减数应有什么变化?32.两数相减,如果被减数增加20,要使差减少12.减数应有什么变化?3.两数相减,减数减少9,要使差增加16,被减数应有什么变化?【例题2】两个数相除,商是8,余数是20,如果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10倍,商是多少?余数是多少?练习2:1.两数相除,商是6,余数是30,如果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10倍,商是多少?余数是多少?2.两个数相除,商是9,余数是3。

数学秋季教案 四年级-7 变倍问题

数学秋季教案 四年级-7 变倍问题
(3)拓展问题3
3.原来甲池塘中鱼的数量是乙池塘的5倍,从甲池塘中取出76条鱼放入乙池塘后,甲池塘鱼的数量是乙池塘的4倍,求开始时甲池塘有多少条鱼?
(本题是例3的变式练习,可安排在例3后,作为练习题讲解,也可放在拓展练习部分完成,建议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之间相互讲解。)
答案:
(76×4+76)×5=1900(条)
答:开始时甲池塘有1900条鱼。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结合题目,灵活学习了变倍问题的相关知识,大家都掌握了吗?休息一下,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复备内容及讨论记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老师发现同学们对变倍问题掌握的非常好,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相比上节课难度有所提高啊,大家有信心接受挑战吗?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熟练应用画线段图的方法解决变倍问题。
教学难点:
通过分析已知条件,将“非标准变倍问题”转化为“标准变倍问题”。
教学准备
动画多媒体语言课件
第一课时
复备内容及讨论记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和倍、差倍的相关问题,关于倍数还会涉及什么问题呢?
(播放导入)
二、教学新授
(一)呈现问题1
(一)拓展问题1
1.水果店有苹果、李子、梨三种水果,苹果的质量是李子的3倍,又是梨的8倍,如果苹果和梨的质量是540千克,那么李子质量是多少千克?
(本题是例1的变式练习,较为简单,学生独立完成即可,可请两名学生黑板板演,全班集体交流评价。)
答案:
540÷(3+8×3)=20(千克)
20×8=160(千克)
师:大家通过读这道题,你认为和我们之前学过的变倍问题有什么相同或者不同之处呢?

:变倍问题

:变倍问题

第8讲变倍问题专题简介1、所谓“变倍问题”,是指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随着一个或者两个数量的增加或者减少而发生改变的一类应用题。

解答“变倍问题”一般要用到这样一个规律:甲数是乙数的n 倍,如果乙数增加或者减少m,那么甲数就要增加或者减少mn,才能使甲数仍是乙数的n倍。

2、变倍问题牢固树立抓“不变量”的思想,变倍问题中的不变量,一般有三类,如下:①“甲是乙的2倍,甲是丙的3倍”——不变量是甲②“甲是乙的3倍,甲给乙2,甲变成乙的2倍”——不变量是甲、乙之和(给来给去和不变)③“甲是乙的3倍,甲、乙都减少2,甲变成乙的4倍”——不变量是甲、乙之差(同增同减差不变)3、解题方法:图像法、假设法例题精讲一、图像法例1、有甲、乙二人,今年甲的年龄是乙的5倍。

22年后,甲的年龄比乙的年龄的2倍少16岁。

今年甲、乙二人各多少岁?分析:根据题意画出如右的线段图:如果乙今年的年龄是一倍量,那么乙在22年后的年龄就是一倍量多22岁,甲22年后的年龄就是5倍量多22岁。

甲的年龄比乙的年龄的2倍少16岁,我们画出乙的2倍:同样,再去掉两个人的相同部分:这时,甲剩下3倍量,乙剩下6岁,由此可得,一倍量为6÷3=2岁。

所以,乙今年的年龄为2岁,甲今年的年龄就是2×5=10岁。

【练习一】1、7年前张老师的年龄是王英的21倍,11年后张老师的年龄是王英的3倍,问今年张老师和王英各多少岁?分析:用画线段的方法来解答比较直观。

先画出7年前的情况:7年前到11年后,一共经过了7+11=18(年),这18年中王英增长了18岁,张老师的年龄也增长了18岁。

在上图的基础上添加画出11年后的情况:11年后张老师的年龄是王英的3倍,即王英的3倍长应该和张老师的一样长。

因此,我们将代表王英年龄的线段再画出2个一样的,并使得它和代表张老师年龄的线段对齐。

然后将两人相同部分同时去掉,这时我们可以看到,王英还剩下2个18岁长的线段,张老师还剩下21-3=18倍线段。

四年级奥数变倍问题

四年级奥数变倍问题

第6讲变倍问题知识要点大家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基本和倍、差倍、和差等问题的解法, 对于基本和差倍问题, 可以根据已知条件用公式或画线段图解决。

所谓“变倍问题”, 是指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随着一个或者两个数量的增加或者减少而发生改变的一类应用题。

解答“变倍问题”一般要用到这样一个规律:甲数是乙数的n倍, 如果乙数增加或者减少m,那么甲数就要增加或者减少m的n倍, 才能使甲数仍是乙数的n倍。

精典例题例1:如下图, ○的数量是□的3倍, 现在要拿走一个□, 如果想要剩下的○仍然是□的3倍, 需要拿走几个○?如果要拿走更多的□呢, 怎样才能始终保持剩下的○是□的3倍?○○○○○○○○○○○○○○○□□□□□可以尝试列表,看看你有什么发现?模仿练习如下图, ○的数量是□的4倍, 现在要拿走一些□和○, 如果想要剩下的○仍然是□的4倍, 应该再养拿?○○○○○○○○○○○○○○○○○○○○□□□□□例2:有两筐苹果, 甲筐中苹果的数量是乙筐的5倍, 甲筐中的苹果吃掉9个, 乙筐中的苹果吃掉6个以后, 甲筐的苹果是乙筐的8倍, 甲筐中原来有多少个苹果?想一想,甲筐中的苹果数要始终保持是乙筐的5倍,乙筐吃掉6个,甲筐应吃掉几个?模仿练习甲仓库所存面粉是乙仓库的5倍, 向甲乙两个仓库各运进500千克面粉后, 甲仓库现在所存面粉是乙仓库的3倍。

请问: 原来甲、乙仓库各有多少千克面粉?精典例题例3: 师生二人, 今年老师的年龄是学生的4倍。

5年后, 老师的年龄是学生的3倍。

今年师生二人各多少岁?用和刚才同样的方法思考模仿练习今年姐姐的年龄是妹妹的3倍, 2年后, 姐姐的年龄是妹妹的2倍, 那么今年姐姐的年龄是多少岁?(“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试题)精典例题例4:已知小白兔储藏的胡萝卜数量是小黑兔储藏数量的3倍。

小白兔吃了13个胡萝卜, 小黑兔吃了3个胡萝卜后, 小白兔与小黑兔所剩的胡萝卜的个数相同。

求小白兔和小黑兔原来储藏胡萝卜多少个?个数相同就是小白兔的胡萝卜数是小黑兔的1倍模仿练习开始时甲池塘中鱼的数量是乙池塘的5倍, 从甲池塘中取走700条鱼, 从乙池塘中取走60条鱼, 两个池塘的鱼同样多, 求开始时甲池塘有多少条鱼?精典例题例5: 养鸡场有东、西两院, 西院鸡的数量是东院的3倍。

四年级奥数思维第 10 周 变化规律(二)

四年级奥数思维第 10 周 变化规律(二)

第10 周变化规律(二)
1、两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5倍,要使积缩小5倍,另一个
因数应该怎样变化。

2、两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12倍,要使积扩大3倍,另一个
因数应该怎样变化。

3、两数相乘,积是72,若一个因数缩小4倍,另一个因数缩
小2倍,那么积是多少。

4、两数相乘,积是150,若一个因数缩小10倍,另一个因数
缩扩大6倍,那么积是多少。

5、两个数相除,被除数扩大3倍,除数缩小4倍,商将怎样
变化。

6、两个数相除,被除数缩小20倍,除数缩小5倍,商将怎样
变化。

7、两个数相除,被除数扩大15倍,要使商缩小3倍,除数应
该怎样变化。

8、两个数相除,被除数缩小2倍,要使商缩小4倍,除数应
该怎样变化。

9、两个数相除,被除数扩大5倍,要使商扩大10倍,除数应
该怎样变化。

10、两个数相除,商是24,余数是24。

若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
大3倍,商是多少?余数是多少?
11、两个数相除,商是81,余数是9。

若被除数和除数同时缩
小9倍,商是多少?余数是多少?
12、两个数相除,商是17,余数是170。

被除数和除数怎样变化,商和余数就相等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十二变倍问题
【知识要点】:
大家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基本和倍、差倍、和差等问题的解法。

对于基本和差倍问题,可以根据已知条件直接画出线段图。

而对于有些较复杂的和差倍问题,我们往往需要先分析题目中的隐藏条件,找到各个数量之间的和差倍关系,然后再通过画线段图等方法求解。

【例题探究】:
例1、李师傅要将甲、乙两种零件加工成产品,开始时甲零件的数量是乙零件的2倍。

每件产品需要5个甲零件和2个乙零件,生产30件产品后,剩下的甲、乙零件数量相等。

请问:李师傅还可以生产几件产品
【思路导航】生产30件产品,甲、乙两种零件各用去了多少个大家试着画出线段图,看看哪个量设为“1”份量最合适
【做一做】
1、甲仓所存面粉是乙仓的3倍,再向甲仓运进500千克面粉,向乙仓运进4500千克面粉,这时两仓所存的面粉重量相等。

请问:原来乙仓有多少千克面粉
例2、学校门口放有红、黄、蓝三种颜色的花,其中黄花的盆数最多,是红花的4倍,是蓝花的3倍,蓝花比红花多20盆。

请问:学校门口一共有多少盆花
【思路导航】黄花盆数是红花的4倍,是蓝花的3倍,红花、蓝花都与黄花有倍数关系,我们应该把黄花设为几份呢
【做一做】
1、暑假里,心灵手巧的萱萱折了很多纸鹤,做了一面漂亮的纸鹤帘隔开客厅跟门厅。

纸鹤帘以粉色和黄色的纸鹤做背景,绿色的纸鹤排列成一个“家”字。

其中粉色的纸鹤比较多,是黄色纸鹤的3倍,是绿色纸鹤的5倍,如果绿色和黄色的纸鹤一共240个。

那么萱萱的这面纸鹤帘一共有多少个纸鹤
例3、动物园的饲养员给三群猴子分花生,如果只分给第一群,则每只猴子可得12粒;如果只分给第二群,则每只猴子可得15粒;如果只分给第三群,则每只猴子可得20粒。

试问:现在将这些花生平均分给三群猴子,每只猴子可得多少粒
【做一做】
1、花果山上有三种猴子:黄猴、黑猴和白猴,其中一半是黄猴。

美猴王大闹天宫之际,从蟠桃园抢回一堆蟠桃要分给这些猴子猴孙。

如果只分给黑猴,则每只黑猴可得10个;如果只分给白猴,则每只白猴可得15个。

如果平均分给山上所有的猴子,那么每只猴子可得多少个
例4、养鸡场有东、西两院,西院鸡的数量是东院的3倍。

一天有10只鸡从西院跑到东院,这是西院鸡的数量变成东院的2倍。

那么现在东、西两个院子各有多少只鸡
【做一做】:狐狸和狗熊是村里有名的养鸟爱好者,狗熊家鸟的数量是狐狸家的4倍。

一日,狗熊出远门不小心忘记了锁鸟笼,结果等它回来的时候已经有16只鸟飞到了狐狸家,这时,狗熊家的鸟数量只是狐狸家的2倍了。

请问:狐狸家和狗熊家原本各养了多少只鸟呢
例5、阿呆和阿瓜一起搬砖,原计划阿呆搬其中的一些,阿瓜搬剩余的砖。

如果阿呆帮阿瓜搬10块,那么阿呆所搬的砖数是阿瓜的5倍;如果阿瓜帮阿呆搬10块,那么阿呆所搬的砖数是阿瓜的2倍。

请问:原计划阿呆搬多少块砖阿瓜搬多少块砖
【做一做】:有两筐苹果,如果从第一框拿出4个放到第二筐里,第二筐的苹果就是第一筐的3倍;如果从第二筐拿出6个放到第一筐里,第二筐的苹果就是第一筐的2倍。

求两筐原来各有多少个苹果
【思考题:】
东院养鸡,西院养兔,兔子的数量是鸡的2倍。

一天有20只兔子从西院跑到东院,这是西院兔腿数是东院鸡和兔总腿数的2倍。

请问:原来东院有多少只鸡
【综合练习】
1.兄弟两人去购物,哥哥带的钱是弟弟的3倍。

商店里,哥俩挑选了很多玩具,哥哥付了150元,弟弟付了余下的30元,这时他俩各自剩下的钱刚好一样多,请问:开始时哥哥带了多少钱
2.学生和老师去春游,已知男生和女生一样多,男生人数是男老师的5倍,女生人数是女老师的4倍,且男老师比女老师少10人,请问:去春游的学生一共有多少人
3.刘老师去买课桌椅,他带的钱只买桌子恰可买40张,只买椅子恰可买60把,那么用同样的钱最多可以买多少套桌椅(一套课桌椅是指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
4.河马和犀牛是好朋友,他们经常派家里养的信鸽给对方送信,河马家信鸽的数量是犀牛家的3倍,但某次河马出远门不小心忘记了锁鸽笼,结果等它回来时,已经有10只信鸽飞到犀牛家,这时河马家的信鸽数量就只有犀牛家的2倍了,请问:犀牛和河马家原来各养了多少只信鸽
5.四年级有两个兴趣班,A班和B班。

如果从A班调14人到B班,那么A班人数就是B班的一半,如果从B班调11人到A班,那么A班人数是B班的3倍,那么A班和B班各有多少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