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MS原理 质谱法原理及应用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ttps://img.taocdn.com/s3/m/8d3375a0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af.png)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1. 概述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是一种用于快速鉴定和定量分析大量小分子物质和链状有机化合物的一种惰性重排技术。
这种技术通过将液相色谱和质谱两大仪器技术的优越性能有机结合,实现了液体中微量物质的快速鉴定、分离和测定。
这套技术比单独使用液相色谱成像分析,可以提高检测限下限,解决液相色谱分离后质谱加速定性分析的问题,因而更加实用。
2. 技术原理LC-MS系统由液相色谱分离柱,检测装置,与两个机构负责操纵液相色谱组分提取等主要部件组成。
样品分离和分析步骤就是将样品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经液相色谱-质谱就可以分析出单分子组分的物化性质和表观分子量,以及细微程度的组成差别。
检测装置实现了LC-MS连续启动程序,得到样品组分的全谱图谱,获取检测信息,实现LS-MS技术的数据处理,实现样品鉴别,定量计算,同时获取实时的检测数据,保证检测的准确性和准确度。
3. 优势(1)具备高敏感性和低检出限,可以检测非常稀少的物质,提高检测的灵敏度。
(2)可以实现快速和自动化操作,大大提高测定速度。
(3)LC-MS能实现样品分离前质谱加速定性分析、消除高纯度物质混杂分离困难、采样测定对比分析等特点,从而提高检索精确度和结果准确度。
(4)结合液相色谱分离和双离子检测质谱技术,可以自动化连续运行,来自动调整参数实现高灵敏度测定和高分辨率分离。
4. 应用领域LC-MS主要用于有机物、抗生素、毒素、毒物、化合物的研究以及在生物信息学和医学方面的研究等。
当前有机物、抗生素、毒素、毒物在药物研究、毒理、环境污染检测和药物开发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以及药剂学、兽医学、分子毒理学和菌类学领域的研究。
5. 结论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是一种结合液相色谱和质谱技术,可以用于鉴定薄分子物质和链状有机化合物的惰性重排技术。
该技术可以飞快地连续运行,自动调整参数,从而实现了高灵敏度测定和高分辨率分离,同时也可以检测非常稀少的物质,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lc ms原理
![lc ms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292ed93a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1e.png)
lc ms原理
LC-MS是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简称,它是将液相色谱分
离技术与质谱检测技术相结合的一种分析方法。
LC-MS的基
本原理是先通过液相色谱将待测样品中的化合物分离开来,然后将分离后的物质通过质谱进行检测和鉴定。
在LC-MS中,液相色谱负责将复杂的混合物按照其化学性质
进行分离,分离出目标化合物的纯度增加了质谱分析的精确性。
然后,液相色谱分离出的物质进入质谱仪进行分析,利用质谱的原理可以确定化合物的分子量和分子结构。
具体来说,LC-MS的分析步骤包括样品进样、柱渗透分离、
离子化和质谱检测等。
首先,待测样品通过进样器进入柱渗透分离系统,样品中的化合物根据其亲水性、疏水性等性质在柱上进行分离。
然后,分离后的化合物进入质谱离子源,通过电喷雾等方法将化合物转化为气态离子。
接着,在质谱仪中,离子会经过质子化、去质子化或加电子的过程,形成不同的离子化态,进而被分离、聚焦、加速和聚集。
最后,离子进入质谱检测器,通过测量的离子信号强度可以推断待测样品中的化合物的浓度和种类。
LC-MS具有分离能力强、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等优点,适用
于分析复杂的生物样品、环境污染物、新药开发等领域。
然而,由于仪器设备复杂、分析流程多等原因,LC-MS技术的操作
和维护相对较为困难,需要经验丰富的分析人员进行操作和数据处理。
液相色谱质谱原理
![液相色谱质谱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88dfde3a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4a.png)
液相色谱质谱原理
液相色谱质谱(LC-MS)是将液相色谱与质谱技术结合起来的一种分析方法。
它的原理是通过液相色谱将样品中的化合物分离,并以流动相作为载体使其在色谱柱中逐渐流动。
然后,在流出色谱柱的过程中,将化合物分子通过电喷雾离子源(ESI)或大气压化学电离(APCI)等方式转化为带电离子。
接着,这些带电离子进入质谱仪中进行分析。
质谱仪将离子根据其质量-电荷比(m/z)进行分离,并在检测器中产生相应的电信号。
这些信号会被放大、转换为数字信号,并通过计算机进行处理和分析。
LC-MS的优势在于其高分离能力、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
其分离能力由液相色谱提供,可以将复杂的样品分离为单个化合物,使得分析更准确。
而质谱技术则可以通过分析离子的m/z 比值来确定化合物的分子结构,提高鉴定的可靠性。
液相色谱质谱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用于分析各种样品中的化合物,如生物样品中的代谢产物、环境样品中的污染物、食品中的添加剂等。
同时,由于LC-MS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药物研发、毒理学研究、食品安全等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类固醇激素液相-质谱法检测原理
![类固醇激素液相-质谱法检测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26865e0c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f4.png)
类固醇激素液相-质谱法检测原理
类固醇激素液相-质谱法(LC-MS)是一种常用的类固醇激素分析方法,它的原理基于质谱仪的高灵敏度和选择性,以及液相色谱的分离能力。
首先,样品中的类固醇激素通过固相萃取、超滤、凝胶过滤等方法进行前处理,将待测物从复杂的样品基质中提取出来,得到纯净的提取物。
然后,提取物被注入到液相色谱仪中,通过柱子进行分离。
液相色谱柱使用特定的固定相材料,能够根据待测物的特性(如极性、分子大小等)进行选择性分离,同时具有较好的分离能力。
完成分离后,待测物通过液相色谱柱被不同的溶剂洗脱出来,进入质谱仪进行检测。
在质谱仪中,待测物分子根据质谱法的原理进行离子化,并通过质量分析器进行质量筛选。
质谱分析器通常使用质谱扫描仪,可以通过扫描不同的质量/荷电比(m/z)比例来获得待测物分子的质谱图。
质谱图中的谱峰对应于待测物分子的离子信号强度,通过与已知标准物质的对比,可以确认待测物分子的存在和浓度。
总结起来,类固醇激素液相-质谱法的原理是通过液相色谱将待测物从样品中分离出来,再通过质谱仪进行质谱分析,最终得到待测物的质谱图,从而确定其存在和浓度。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原理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5cb34b71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62.png)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原理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是一种结合了液相色谱(LC)和质谱(MS)的分析技术,用于分离、识别和定量分析复杂样品中的化合物。
它的原理如下:1.液相色谱(LC):LC是一种基于溶液中化合物的分配行为进行分离的技术。
样品通过液相色谱柱,在流动相(溶剂)的作用下,不同的化合物会以不同的速率通过柱子。
这样,样品中的化合物就可以被分离出来。
2.质谱(MS):质谱是一种分析技术,通过测量化合物的质荷比(m/z)和相对丰度来确定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和组成。
在质谱中,化合物首先被电离形成离子,然后通过一系列的质量分析器进行分离和检测。
3.LC-MS联用原理:LC-MS联用仪将液相色谱和质谱相连接,使得从液相色谱柱出来的化合物可以直接进入质谱进行分析。
联用仪的关键部分是接口,它将液相色谱柱的流出物引入质谱。
接口通常采用喷雾电离技术,将液相中的化合物通过气雾化形成气相离子,并将其引入质谱。
常见的接口类型包括电喷雾离子源(ESI)和大气压化学电离(APCI)等。
4.分析过程:样品首先通过液相色谱柱进行分离,不同的化合物进入质谱前的接口。
接口中的喷雾电离源将液相中的化合物转化为气相离子,并将其引入质谱。
在质谱中,离子会根据其质荷比通过一系列的分析器进行分离和检测,最终生成质谱图谱。
质谱图谱提供了化合物的质荷比和相对丰度信息,可以用于确定化合物的结构和组成。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原理使得它能够在分离的同时对样品进行快速、高效的分析。
它在生物医药、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可以帮助科学家们解决复杂样品中的化学分析难题。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原理及应用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原理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3ff4b95a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89.png)
要点二
多组学分析
未来,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将更 多地应用于多组学分析,如代谢组学 、蛋白质组学等。这些分析需要高通 量、高灵敏度和高准确性的技术支持 ,为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发展 提供了新的机遇。
要点三
临床医学应用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临床医学 领域的应用将不断增加,如疾病诊断 、药物代谢研究等。这些应用需要快 速、准确和可靠的分析方法,为液相 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 的挑战和机遇。
更灵敏的检测器
质谱检测器的灵敏度不断提高,将使得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能 够检测到更低浓度的分析物,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自动化和智能化
随着自动化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 操作将更加简便,数据分析将更加快速和准确。
未来挑战与机遇分析
要点一
复杂样品分析
随着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等领域的不 断发展,对复杂样品的分析需求将不 断增加。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需 要不断提高分离效能和检测灵敏度, 以满足这些领域的需求。
广泛的应用领域
LC-MS在化学、生物、医学、环境等领域 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如药物分析、代谢组 学、蛋白质组学、环境污染物分析等。
高灵敏度
质谱技术具有高灵敏度,可以对痕量组分 进行检测。
高通量
随着技术的发展,LC-MS已经实现了高通 量分析,可以同时处理多个样品。
宽检测范围
LC-MS可以检测多种类型的化合物,包括 极性、非极性、挥发性以及大分子化合物 等。
环境毒理学研究
通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环境中的有毒有害物质进行 分析,可研究其对生物体的毒性作用机制和生态风险。
生物医学领域应用
代谢组学研究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可用于生物体液中代谢产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从而揭示生物体 的代谢状态和疾病机制。
液质联用仪的原理及应用
![液质联用仪的原理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de208859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5d.png)
液质联用仪的原理及应用1. 液相色谱和质谱的基本原理液相色谱(Liquid Chromatography, LC)和质谱(Mass Spectrometry, MS)是两种广泛应用于化学分析领域的技术。
液相色谱通过将样品溶解在流动相中,利用样品和固定相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分离。
质谱则是利用分子的质量与电荷比在电磁场中的运动轨迹产生差异,从而实现物质的分离和定性分析。
2. 液质联用仪的原理液质联用仪(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LC-MS)是将液相色谱和质谱两种技术结合起来,实现对化学物质的高效分离和准确鉴定。
液质联用仪的主要部件包括流体传递系统、样品进样系统、固定相柱和质谱仪等。
2.1 流体传递系统液质联用仪中的流体传递系统主要用于保持流动相的流动和样品的进样。
通常包括高压泵、进样器和在线混合器等。
2.2 样品进样系统样品进样系统用于将待分析的样品引入液相色谱柱中,常见的进样方式包括自动进样器和手动进样。
2.3 固定相柱固定相柱是液相色谱的核心部件,用于实现样品的分离。
根据不同的分离机制,固定相柱可以分为反相柱、离子交换柱、凝胶柱等。
2.4 质谱仪质谱仪是液质联用仪中的关键组成部分,用于对样品进行分析和鉴定。
质谱仪通常由离子源、质量分析器和检测器等部件组成。
3. 液质联用仪的应用液质联用仪已经成为许多领域中的重要分析工具,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和高分辨率的优势,广泛应用于药物研发、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生物医学等方面。
3.1 药物研发液质联用仪在药物研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分析药物代谢产物、溶出度、药物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等,可以了解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和药效学特性。
3.2 环境监测液质联用仪对环境中污染物的检测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
可以对大气中的有机物、水中的微量有害物质等进行准确分析,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3.3 食品安全液质联用仪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液质联用的原理和应用
![液质联用的原理和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84e81e87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d1.png)
液质联用的原理和应用什么是液质联用液质联用(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简称LC-MS)是一种将液相色谱(Liquid chromatography,简称LC)和质谱(Mass spectrometry,简称MS)结合在一起的分析技术。
液相色谱是一种基于样品的分子在固定相和移动相之间的分配和吸附作用进行分离的技术,而质谱则是利用样品中化合物的质量和荷质比来对化合物进行鉴定和定量的分析技术。
液质联用的原理液质联用技术主要由液相色谱和质谱两个步骤组成,液相色谱分离和富集样品中的化合物,质谱则用于化合物的鉴定和定量。
液相色谱液相色谱是一种基于分子在固定相和移动相之间的分配和吸附作用进行分离的技术。
在液相色谱中,样品与移动相溶解,并通过考虑分子量、极性和化学亲和性等特性,样品中各组分会以不同的速度在固定相上进行分离。
常见的液相色谱技术包括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和超高效液相色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UPLC)。
液相色谱通过分离物质以提高分析灵敏度、选择性和分辨率。
质谱质谱是一种利用样品中化合物的质量和荷质比来对化合物进行鉴定和定量的分析技术。
质谱技术通过将样品中的分子离子化,并在电场中进行加速、分离和检测。
通过分析质谱图,可以确定化合物的质量和结构信息。
常见的质谱技术包括质谱仪、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质谱(Matrix 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MALDI-MS)和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
液质联用液质联用将液相色谱和质谱两个技术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
LC-MS联用原理及应用
![LC-MS联用原理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c3dbcc158f5f61fb73666d8.png)
质谱仪器: 质谱仪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数据及供电系统
┏━━━━┳━━━━━╋━━━━━━┓
质谱解析的一般步骤 (适于低分辨小分子谱图,若已经是高分辨质谱图得到元素组成更好) (1)核对获得的谱图,扣除本底等因素引起的失真,考虑操作条件是否适当 (2)综合样品其他知识:例如熔点,沸点,溶解性等理化性质,样品来源,光谱,波谱数据 等.
(3) 尽可能判断出分子离子。 (4) 假设和排列可能的结构归属:高质量离子所显示的,在裂解中失去的中性碎片,如 M-1, M-15,M-18,M-20,M-31......意味着失 H,CH3,H2O,HF,OCH3...... (5)假设一个分子结构,与已知参考谱图对照,或取类似的化合物,并作出它的质谱进行对 比。
进样系统 离子源
质量分析器
检测接收器
┗━━━━━╋━━━━━━┛
真空系统
真空系统 质谱仪的离子源、质量分析器和检测器必须在高真空状态下工作,以减少本底的干扰,避免 发生不必要的离子-分子反应。所以质谱反应属于单分子分解反应。利用这个特点,我们用 液质联用的软电离方式可以得到化合物的准分子离子,从而得到分子量。
现代有机和生物质谱进展 在 20 世纪 80 及 90 年代,质谱法经历了两次飞跃。在此之前,质谱法通常只能测定分子量 500Da 以下的小分子化合物。20 世纪 70 年代,出现了场解吸(FD)离子化技术,能够测定 分子量高达 1500~2000Da 的非挥发性化合物,但重复性差。20 世纪 80 年代初发明了快原子 质谱法(FAB-MS),能够分析分子量达数千的多肽。 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欲分析的样品更加复杂,分子量范围也更大,因此,电喷雾离子化质 谱法(ESI-MS)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离子化质谱法(MALDI-MS)应运而生。
lcms质谱仪原理
![lcms质谱仪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83471998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ff.png)
lcms质谱仪原理
LC-MS质谱仪是一种联合液相色谱(LC)和质谱(MS)技术的仪器,主要用于分析和鉴定复杂样品中的化合物。
LC-MS
质谱仪的基本原理如下:
1. 液相色谱(LC)部分:在LC部分,样品溶液通过进样器
被注入进一个色谱柱中。
在色谱柱内,样品中的化合物会与柱填料上的固定相互作用,并在流动相的作用下,根据其化学性质的不同以不同的速率进行分离。
2. 质谱(MS)部分:在MS部分,离子化源将样品中的化合
物转化为荷电的离子。
这通常通过电离技术(如电喷雾(ESI)或化学电离(APCI))实现。
3. 离子聚焦:离子化后,离子被引入质谱仪中的离子门。
离子门的作用是选择性地传输特定质量/荷比(m/z)的离子。
这样,仪器可以选择性地传递特定的离子种类,以便进一步分析。
4. 分析和检测:离子在进入质谱部分之前可能需要进行解离和/或聚焦。
在质谱仪的分析部分,离子会遭受一系列的分析步骤,如质谱分析器中的离子解离,以及质谱检测器的荧光检测。
这些步骤将离子按照其质量和荷电比分开并检测。
5. 数据分析:最后,仪器会生成一个离子流谱图,其中离子的质量和相对丰度用图形显示。
这个谱图可以用于鉴定和分析样品中的化合物。
这是LC-MS质谱仪的基本原理。
通过结合液相色谱和质谱技术,LC-MS质谱仪可以对复杂样品进行高效、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分析。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d6b83eb8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ed.png)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已经成为分析化学领域中的一项重要工具。
它不仅可以用于生化分析和环境检测, 还在药物分析中表现出很强的优势。
本文将重点介绍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一、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原理及优势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是将液相色谱(LC)和质谱(MS)两种技术结合起来, 使得样品经过某种分离后直接进入质谱分析器, 从而达到高灵敏度, 高选择性和高分辨率的目的。
液相色谱的选择性和分离能力可以使样品中各种成分被分离出来, 而质谱则以其高灵敏度和特异性, 鉴别每一个分离出来的成分, 确保每种物质都得到准确的定量和定性分析。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优势显著, 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更高的分离能力和选择性, 增强样品分离和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具有高度的灵敏性和特异性, 能提高分析的探测下限和峰面积, 使得样品中的低浓度成分也能准确地被检测到。
3.可以进行组分结构的确定和鉴定, 通过分子离子的质量谱图,可确定组分的分子结构和可能的化学反应路径。
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已经得到广泛的发展和应用。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药物代谢研究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药物代谢研究中。
通过监测药物的代谢产物, 可以研究药物在体内的代谢途径, 剖析药物的药效, 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和评价药物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2.药物成分分析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可以实现药物中各种成分的分离和分析, 确保药物的安全和质量。
通过确定药物中的各种成分, 可以评价药物的性质和作用机理, 为药物的研发和质量监测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3.毒物分析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也可以用于毒物分析。
通过对毒物样品进行分离和质谱分析, 可以鉴定毒物类别和浓度, 及时采取措施, 保护公众健康安全。
4.药物残留检测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可以用于药物残留检测。
LC-MS原理 质谱法原理及应用
![LC-MS原理 质谱法原理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3ee595ceda38376baf1fae82.png)
LC-MS原理质谱法原理及应用质谱法的原理及应用质谱法的原理及应用摘要:用电场和磁场将运动的离子(带电荷的原子、分子或分子碎片)按它们的质荷比分离后进行检测的方法。
测出了离子的准确质量,就可以确定离子的化合物组成。
这是由于核素的准确质量是一多位小数,决不会有两个核素的质量是一样的,而且决不会有一种核素的质量恰好是另一核素质量的整数倍。
关键词:质谱法离子运动离子源质量分析器正文:1898年W.维恩用电场和磁场使正离子束发生偏转时发现,电荷相同时,质量小的离子偏转得多,质量大的离子偏转得少。
1913年J.J.汤姆孙和F.W.阿斯顿用磁偏转仪证实氖有两种同位素[kg1]Ne和[kg1]Ne 阿斯顿于1919年制成一台能分辨一百分之一质量单位的质谱计,用来测定同位素的相对丰度,鉴定了许多同位素。
但到1940年以前质谱计还只用于气体分析和测定化学元素的稳定同位素。
后来质谱法用来对石油馏分中的复杂烃类混合物进行分析,并证实了复杂分子能产生确定的能够重复的质谱之后,才将质谱法用于测定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开拓了有机质谱的新领域。
质谱法的原理是待测化合物分子吸收能量(在离子源的电离室中)后产生电离,生成分子离子,分子离子由于具有较高的能量,会进一步按化合物自身特有的碎裂规律分裂,生成一系列确定组成的碎片离子,将所有不同质量的离子和各离子的多少按质荷比记录下来,就得到一张质谱图。
由于在相同实验条件下每种化合物都有其确定的质谱图,因此将所得谱图与已知谱图对照,就可确定待测化合物。
利用运动离子在电场和磁场中偏转原理设计的仪器称为质谱计或质谱仪。
前者指用电子学方法检测离子,而后者指离子被聚焦在照相底板上进行检测。
质谱法的仪器种类较多,根据使用范围,可分为无机质谱仪和有机质谱计。
常用的有机质谱计有单聚焦质谱计、双聚焦质谱计和四极矩质谱计。
目前后两种用得较多,而且多与气相色谱仪和电子计算机联用。
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1,高真空系统质谱计必须在高真空下才能工作。
LC-MS原理以及应用-(1)
![LC-MS原理以及应用-(1)](https://img.taocdn.com/s3/m/22bfad74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c2.png)
15 CH3
CH2 CH2 CH2 CH2 CH3
2、α―断裂
BAZ
R CH2 OH R CH2 OR' R CH2 NR'2 R CH2 SR'
AZ + B
CH2 OH + R CH2 OR' + R CH2 NR'2+ R CH2 SR' + R
NH2
Mol. Wt.: 131.26
30
Mol. Wt.: 71.14
+
NH2
Mol. Wt.: 30.05
71 131
30 60 100 130
m/z
最大烷基丢失规律 分子离子或其他离子以同一种裂解方式进行时,总是失去较 大基团的裂解过程占优势,形成的产物离子丰度较大。
2-已酮在进行a-裂解时,丢失丁基自由基产生100%的CH3CO+, 而丢失甲基产生C4H9CO+的丰度只有2%。
• 适用范围:电喷雾有利于分析极性大的小分子和生物大分 子及其它分子量大的化合物,而APCI更适合于分析极性较
LCMS
Drying
gas
From
LC
Nebuliz er Gas
分液 聚焦镜
CDL Q- 器八极 array
入口镜 前杆
四极杆
ESI/APCI
隔离 板
废液 旋转 TMP 1 管泵
TMP
2
A+B
正
15 29
43 57
71
己 烷
H3C CH2 CH2 CH2 CH2 CH3
71 57 43 29
15
71 H3C CH2 CH2 CH2 CH2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原理及应用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原理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a4c5ee4e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b0.png)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原理及应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是一种结合液相色谱(LC)和质谱(MS)技术的分析方法。
它利用液相色谱将复杂的混合物分离成个别的成分,然后使用质谱进行分析和鉴定。
LC-MS可以同时提供分离和鉴定的信息,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高分辨率和广泛的应用领域。
LC-MS联用的原理是将液相色谱前端的洗脱液(溶液)经过柱前分离和富集后,进入质谱仪进行质谱分析。
首先,液相色谱通过柱前分离,将混合物中的不同成分分离开来。
分离过程以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特性差异为基础,例如分子大小、极性、电荷、亲合性和结构等。
然后,分离后的化合物进入质谱仪进行鉴定和定量分析。
质谱通过提供化合物的质量-荷质比(m/z)来确定其分子质量,并通过质谱图谱进行分析和鉴定。
LC-MS联用广泛应用于药物分析、环境分析、食品检测、生化分析、病理学研究等领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1.药物代谢和药物动力学研究:LC-MS联用用于研究药物在体内的代谢途径、药代动力学和生物利用度。
它可以帮助科研人员理解药物的药效和安全性。
2.生物大分子分析:LC-MS联用可用于分析蛋白质、多肽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
通过质谱提供的分子质量信息,可以进行蛋白质识别、多肽结构鉴定和核酸序列分析等研究。
3.环境监测:LC-MS联用可应用于环境样品的分析和监测。
例如,它可以用于检测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土壤中的农药残留和空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
4.食品安全和质量控制:LC-MS联用可用于食品中残留农药、添加剂和毒素的检测。
它可以提供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对食品中微量有害物质的检测非常有用。
5.临床分析:LC-MS联用在临床分析中广泛应用于药物浓度测定、代谢物鉴定和生化标志物测定等方面。
它可以提供快速、准确和灵敏的结果,有助于临床医生做出诊断和治疗决策。
总之,LC-MS联用是一种强大的分析技术,可以在分离和鉴定方面提供详细的信息。
它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不断扩大,为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原理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d8097f7f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21.png)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原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技术,它将液相色谱和质谱联用,能够对复杂混合物中的化合物进行高效、灵敏的分析和鉴定。
液相色谱是一种在液相中进行分离的技术,而质谱则是一种通过分析化合物的质荷比来鉴定其结构和组成的技术。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将这两种技术结合起来,可以充分发挥它们各自的优势,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首先,液相色谱的原理是基于化合物在不同固定相上的分配系数不同而实现分离的。
在液相色谱中,样品首先被注入到流动相中,然后通过固定相的柱子,不同化合物在固定相上的分配系数不同,从而实现了它们的分离。
而质谱则是一种通过分析化合物的质荷比来鉴定其结构和组成的技术。
质谱通过将化合物转化为离子,并对这些离子进行加速、分离和检测,从而得到化合物的质荷比,进而鉴定其结构和组成。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的原理是将液相色谱和质谱联用,首先通过液相色谱将复杂混合物中的化合物分离出来,然后再通过质谱对这些化合物进行分析和鉴定。
这种联用技术能够充分发挥液相色谱和质谱各自的优势,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中,样品首先被注入到流动相中,然后通过固定相的柱子,不同化合物在固定相上的分配系数不同,从而实现了它们的分离。
分离后的化合物进入质谱进行分析和鉴定,质谱通过将化合物转化为离子,并对这些离子进行加速、分离和检测,从而得到化合物的质荷比,进而鉴定其结构和组成。
总的来说,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原理是将液相色谱和质谱联用,充分发挥它们各自的优势,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液相色谱通过分离样品中的化合物,而质谱通过分析和鉴定这些化合物。
两者结合起来,可以对复杂混合物中的化合物进行高效、灵敏的分析和鉴定。
这种技术在生物、药物、环境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为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提供了有力的分析手段。
ms)的原理及应用
![ms)的原理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a5ff575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ea.png)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LC/MS) 的原理及应用1.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LC/MS) 的概述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LC/MS) 是一种结合了液相色谱 (LC) 和质谱 (MS) 技术的分析方法。
液相色谱是一种用于分离和纯化复杂混合物的技术,而质谱则是一种通过分析分子的质量和结构来鉴定化合物的方法。
LC/MS 结合了这两种技术的优势,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和高分辨率的特点,因此在生物、化学、环境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LC/MS) 的原理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LC/MS) 的原理如下:2.1 液相色谱 (LC) 部分液相色谱 (LC) 是一种基于样品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之间的分配行为进行分离的技术。
在液相色谱部分,样品溶解在流动相中,并通过固定相柱或柱组进行分离。
不同组分会以不同的速率通过柱,从而实现分离。
2.2 质谱 (MS) 部分质谱 (MS) 是一种基于分子的质量和结构进行分析的技术。
在质谱部分,离子源将分离后的化合物转化为离子,并通过质谱仪器进行质量分析和鉴定。
常用的离子源包括电喷雾离子源 (ESI) 和化学电离源 (APCI)。
2.3 LC/MS 联用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LC/MS) 中,液相色谱和质谱紧密结合。
液相色谱部分负责分离复杂混合物,质谱部分负责分析和鉴定分离后的化合物。
分离后的化合物通过离子源被转化为离子,并在质谱仪器中进行质量分析。
3.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LC/MS) 的应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LC/MS) 在许多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3.1 生物医药领域•药物代谢研究:LC/MS 可以用于分析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帮助研究人员了解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途径和代谢产物。
•蛋白质分析:LC/MS 可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和定量分析,是生物医药领域中蛋白质组学研究的重要工具。
3.2 环境领域•污染物检测:LC/MS 可以用于分析水体、土壤、大气中的污染物,帮助监测环境中的污染程度和来源。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原理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e1c971bc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06.png)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原理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是一种高效、灵敏、选择性好的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药物分析、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领域。
该技术结合了液相色谱和质谱的优势,能够对复杂样品进行高效分离和准确鉴定。
本文将介绍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原理及其在分析领域的应用。
首先,液相色谱(LC)是一种基于不同化学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分配系数不同而进行分离的技术。
在液相色谱中,样品溶液被注入进入流动相中,通过固定相的分配和吸附作用,不同成分被分离出来。
而质谱(MS)则是一种通过将化合物转化为离子并测量其质荷比来进行分析的技术。
质谱可以提供化合物的分子量、结构信息,以及定量分析的数据。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将这两种技术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分析工具。
在LC-MS中,样品首先通过液相色谱进行分离,然后进入质谱进行检测和分析。
这种联用技术能够充分利用液相色谱对复杂样品的分离能力,同时又能够利用质谱对化合物的准确鉴定和定量分析。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原理主要包括样品的离子化、质谱的质荷比分析和数据的解释。
首先,样品通过离子源进行离子化,生成带电离子。
然后,这些离子被传送到质谱中,通过质荷比分析,可以得到化合物的分子量和结构信息。
最后,通过数据解释,可以对样品中的化合物进行鉴定和定量分析。
在实际应用中,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天然产物分析、环境污染物检测等领域。
例如,在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中,LC-MS可以对药物代谢产物进行快速、准确的鉴定,为药物的临床应用提供重要信息。
在天然产物分析中,LC-MS可以对复杂的天然产物进行分离和鉴定,有助于新药物的发现和开发。
在环境污染物检测中,LC-MS可以对环境样品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准确分析,为环境监测和保护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总之,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具有高效、灵敏、选择性好的特点,是一种强大的分析工具。
通过将液相色谱和质谱结合在一起,可以实现对复杂样品的高效分离和准确鉴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和质谱法的区别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和质谱法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d8d17612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8f.png)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和质谱法的区别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和质谱法是两种常见的分析方法,它们在化学分析和生物分析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虽然它们都是利用质谱技术进行分析,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有着一些明显的区别。
本文将分别介绍LC-MS和质谱法的原理、应用、优缺点和区别。
一、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1.原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是将液相色谱分析和质谱分析技术相结合的一种分析方法。
其原理是先使用液相色谱进行化合物的分离,然后将分离的化合物进入质谱进行检测和分析。
在液相色谱中,使用流动相将混合物中的化合物分离为单一的组分,然后将这些组分通过质谱进行逐一检测和分析。
2.应用LC-MS广泛应用于生物分析、药物分析、环境监测等领域。
在生物分析中,可以用于蛋白质鉴定、代谢产物分析、药物残留检测等;在药物分析中,可以用于药物代谢产物的分析鉴定和药物残留的检测;在环境监测中,可以用于水质、土壤和大气中有机物的分析。
3.优缺点LC-MS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和高分辨率的优点,可以对复杂的混合物进行分析。
但是,它也存在着仪器昂贵、维护成本高等缺点。
此外,在操作上也需要较高的专业技术和经验。
二、质谱法1.原理质谱法是一种通过对样品中离子进行质量分析,获取样品组成和结构信息的方法。
其原理是利用质谱仪将样品中的化合物转化为离子,然后通过对离子的质量/电荷比进行分析,从而得到化合物的分子量和结构信息。
2.应用质谱法广泛应用于生物分析、环境监测、药物分析等领域。
在生物分析中,可以用于蛋白质分子量的测定和生物大分子结构分析;在环境监测中,可以用于有机物的标识和定量分析;在药物分析中,可以用于药物分子结构的确认和代谢产物的鉴定。
3.优缺点质谱法具有高分辨率、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优点,可以对样品中的多种化合物进行分析和鉴定。
但是,它也存在着仪器昂贵、操作复杂等缺点。
在操作上也需要较高的专业技术和经验。
三、LC-MS和质谱法的区别1.分离方式不同:LC-MS通过液相色谱将混合物中的化合物分离为单一的组分,然后通过质谱进行逐一检测和分析;而质谱法则是直接对样品中的离子进行质谱分析。
lc-ms的原理及应用
![lc-ms的原理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9ef0a45f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b9.png)
lc-ms的原理及应用1. lc-ms的原理lc-ms是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是一种将液相色谱与质谱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它的工作原理是将样品溶液通过液相色谱柱进行分离,然后将分离后的化合物进一步送入质谱进行检测和分析。
液相色谱(LC)是一种基于溶液传递分离样品的方法,它通过固定相与流动相的相互作用,将混合样品分离成各个组分。
质谱(MS)则是一种通过将化合物转化为离子,并根据离子的质荷比对化合物进行检测和分析的技术。
2. lc-ms的应用lc-ms技术在生物医学、制药、环境、食品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和具体应用:2.1 药物分析•新药研发:lc-ms可用于快速筛查候选药物,确定其分子结构和质量,并检测代谢产物。
•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lc-ms可定量分析药物在体内的代谢产物,了解药物的代谢途径和动力学过程。
•药物质量控制:lc-ms可用于药物质量控制,检测药物中的杂质和有害成分。
•药物相互作用研究:lc-ms可用于研究药物相互作用机制,评估药物的相互作用风险。
2.2 生物分析•蛋白质组学研究:lc-ms可用于蛋白质组学研究,识别和定量蛋白质。
•代谢组学研究:lc-ms可用于代谢物的鉴定和定量分析,了解代谢组学变化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生物标志物研究:lc-ms可用于寻找和验证生物标志物,提供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指导。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研究:lc-ms可用于研究蛋白质的翻译后修饰,如磷酸化、甲基化等。
2.3 环境分析•水质分析:lc-ms可用于检测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如农药、药物残留等。
•大气分析:lc-ms可用于大气污染物的检测,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多氯联苯等。
•土壤分析:lc-ms可用于检测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如重金属、多环芳烃等。
2.4 食品分析•农药残留检测:lc-ms可用于检测食品中的农药残留水平,保障食品安全。
•食品中毒研究:lc-ms可用于分析食品中的有毒物质,如霉菌毒素、致癌物质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C-MS原理质谱法原理及应用质谱法的原理及应用质谱法的原理及应用摘要:用电场和磁场将运动的离子(带电荷的原子、分子或分子碎片)按它们的质荷比分离后进行检测的方法。
测出了离子的准确质量,就可以确定离子的化合物组成。
这是由于核素的准确质量是一多位小数,决不会有两个核素的质量是一样的,而且决不会有一种核素的质量恰好是另一核素质量的整数倍。
关键词:质谱法离子运动离子源质量分析器正文:1898年W.维恩用电场和磁场使正离子束发生偏转时发现,电荷相同时,质量小的离子偏转得多,质量大的离子偏转得少。
1913年J.J.汤姆孙和F.W.阿斯顿用磁偏转仪证实氖有两种同位素[kg1]Ne和[kg1]Ne 阿斯顿于1919年制成一台能分辨一百分之一质量单位的质谱计,用来测定同位素的相对丰度,鉴定了许多同位素。
但到1940年以前质谱计还只用于气体分析和测定化学元素的稳定同位素。
后来质谱法用来对石油馏分中的复杂烃类混合物进行分析,并证实了复杂分子能产生确定的能够重复的质谱之后,才将质谱法用于测定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开拓了有机质谱的新领域。
质谱法的原理是待测化合物分子吸收能量(在离子源的电离室中)后产生电离,生成分子离子,分子离子由于具有较高的能量,会进一步按化合物自身特有的碎裂规律分裂,生成一系列确定组成的碎片离子,将所有不同质量的离子和各离子的多少按质荷比记录下来,就得到一张质谱图。
由于在相同实验条件下每种化合物都有其确定的质谱图,因此将所得谱图与已知谱图对照,就可确定待测化合物。
利用运动离子在电场和磁场中偏转原理设计的仪器称为质谱计或质谱仪。
前者指用电子学方法检测离子,而后者指离子被聚焦在照相底板上进行检测。
质谱法的仪器种类较多,根据使用范围,可分为无机质谱仪和有机质谱计。
常用的有机质谱计有单聚焦质谱计、双聚焦质谱计和四极矩质谱计。
目前后两种用得较多,而且多与气相色谱仪和电子计算机联用。
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1,高真空系统质谱计必须在高真空下才能工作。
用以取得所需真空度的阀泵系统,一般由前级泵(常用机械泵)和油扩散泵或分子涡轮泵等组成。
扩散泵能使离子源保持在10~10毫米汞柱的真空度。
有时在分析器中还有一只扩散泵,能维持10~10毫米汞柱的真空度。
2,样品注入系统可分直接注入、气相色谱、液相色谱、气体扩散四种方法。
固体样品通过直接进样杆将样品注入,加热使固体样品转为气体分子。
对不纯的样品可经气相或液相色谱预先分离后,通过接口引入。
液相色谱-质谱接口有传动带接口、直接液体接口和热喷雾接口。
热喷雾接口是最新提出的一种软电离方法,能适用于高极性反相溶剂和低挥发性的样品。
样品由极性缓冲溶液以每分钟1~2毫升流速通过一毛细管。
控制毛细管温度,使溶液接近出口处时,蒸发成细小的喷射流喷出。
微小液滴还保留有残余的正负电荷,并与待测物形成带有电解质或溶剂特征的加合离子而进入质谱仪。
3,离子源使样品电离产生带电粒子(离子)束的装置。
应用最广的电离方法是电子轰击法,其他还有化学电离、光致电离、场致电离、激光电离、火花电离、表面电离、X 射线电离、场解吸电离和快原子轰击电离等。
其中场解吸和快原子轰击特别适合测定挥发性小和对热不稳定的化合物。
4,质量分析器将离子束按质荷比进行分离的装置。
它的结构有单聚焦、双聚焦、四极矩、飞行时间和摆线等。
5,收集器经过分析器分离的同质量离子可用照相底板、法拉第筒或电子倍增器收集检测。
随着质谱仪的分辨率和灵敏度等性能的大大提高,只需要微克级甚至纳克级的样品,就能得到一张较满意的质谱图,因此对于微量不纯的化合物,可以利用气相色谱或液相色谱(对极性大的化合物)将化合物分离成单一组分,导入质谱计,录下质谱图,此时质谱计的作用如同一个检测器。
由于色谱仪-质谱计联用后给出的信息量大,该法与计算机联用,使质谱图的规格化、背景或柱流失峰的舍弃、元素组成的给出、数据的储存和计算、多次扫描数据的累加、未知化合物质谱图的库检索,以及打印数据和出图等工作均可由计算机执行,大大简化了操作手续。
质谱中出现的离子有分子离子、同位素离子、碎片离子、重排离子、多电荷离子、亚稳离子、负离子和离子-分子相互作用产生的离子。
综合分析这些离子,可以获得化合物的分子量、化学结构、裂解规律和由单分子分解形成的某些离子间存在的某种相互关系等信息。
质谱法特别是它与色谱仪及计算机联用的方法,已广泛应用在有机化学、生化、药物代谢、临床、毒物学、农药测定、环境保护、石油化学、地球化学、食品化学、植物化学、宇宙化学和国防化学等领域。
近年的仪器都具有单离子和多离子检测的功能,提高了灵敏度及专一性,灵敏度可提高到10(克水平。
用质谱计作多离子检测,可用于定性分析,例如,在药理生物学研究中能以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在气相色谱图上的保留时间和相应质量碎片图为基础,确定药物和代谢产物的存在;也可用于定量分析,用被检化合物的稳定性同位素异构物作为内标,以取得更准确的结果。
在无机化学和核化学方面,许多挥发性低的物质可采用高频火花源由质谱法测定。
该电离方式需要一根纯样品电极。
如果待测样品呈粉末状,可和镍粉混合压成电极。
此法对合金、矿物、原子能和半导体等工艺中高纯物质的分析尤其有价值,有可能检测出含量为亿分之一的杂质。
利用存在寿命较长的放射性同位素的衰变来确定物体存在的时间,在考古学和地理学上极有意义。
例如,某种放射性矿物中有放射性铀及其衰变产物铅的存在,铀238和铀235的衰变速率是已知的,则由质谱测出铀和由于衰变产生的铅的同位素相对丰度,就可估计该轴矿物生成的年代。
质谱法的原理及应用- 液相色谱的日志- 网易博客 23 p1n1 title="液色迷人/"质谱法的原理及应用质谱法的原理及应用 摘要:用电场和磁场将运动的离子(带电荷的原子、分子或分子碎片)按它们的质荷比分离后进行检测的方法。
测出了离子的准确质量,就可以确定离子的化合物组成。
这是由于核素的准... /hplc1/blog/static/5266232200 ... 23K 2009-7-30 - 百度快照+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的原理及应用世界知名品牌液质质联用仪LC-MS-MS 液质联用(LC-MS)性能选择和价格比较岛津高端质谱仪LCMS-IT-TOF 和最新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2020LCMS-IT-TOF是岛津公司最新推出的高端质谱仪,并于2005年3月获得了全球著名分析仪器匹兹堡展会的银奖,这是该年度质谱仪整机产品得到的最高奖。
2008年9月推出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2020+LC-MS-MS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仪LC-MS-MS 液质联用(LC-MS)性能选择和价格比较液色迷人-液相色谱-药物分析专栏百度一下加样回收率实验岛津液相色谱专栏·岛津公司液相色谱仪LC-20A·LC-2010液相色谱仪·LCMS真空泵的维护·lc-ms原理及应用2169 p1n1·怎样选择高效液相色谱柱·如何选择液相色谱仪·LC-MS/MS定量分析流程·HPLC流动相的选择·lc/ms/ms小分子分析经验谈·正相色谱柱与反相色谱柱的区别·HPLC常见故障排除· HPLC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药物分析新技术和进展·体内药物分析的研究热点·反相hplc缓冲体系PH的选定·如何选择液相色谱柱·LC-10AD型高效液相色谱仪检定规程·HPLC检测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夜色浪漫,液色迷茫.有问题请摇铃留言shimadzu 液质联用仪LCMS2020液色迷人HPLC专栏·踩液色迷人空间·白血病患者的新希望·艾杰尔药物分析方法·艾杰尔Venusil XBP-C18(2)色谱柱·分析测试百科网·美国ABI串联四极杆质谱ms/ms·大连江申色谱柱的使用说明·大连江申分离科学技术公司·大连江申公司色谱柱·大连江申液相色谱柱应用色谱图集1·大连江申液相色谱柱应用色谱图集2·十句职场不败的经典名言·资料查询网站2008CNKI·大连江申色谱柱色谱图····液色迷人HPLC·北京泰克美资生堂色谱柱·艾杰尔科技·液相色谱培训讲义·Agela艾杰尔科技·Akasil-LC18 色谱柱产品特征·液相色谱HPLC培训教程·色谱质谱技术专栏·HPLC六通阀进样器的使用及保养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原理及应用 简介 液色迷人 "1977年,LC/MS 开始投放市场1978年,LC/MS 首次用于生物样品分析1989年,LC/MS/MS 取得成功1991年,API LC/MS 用于药物开发1997年,LC/MS/MS 用于药物动力学高通量筛选2002年美国质谱协会统计的药物色谱分析各种不同方法所占的比例。
1990年,HPLC 高达85%,而2000年下降到15%,相反,LC/MS 所占的份额从3%提高到大约80%。
我们国家目前在这方面可能相当于美国1990年的水平。
为此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色谱质谱的在线联用将色谱的分离能力与质谱的定性功能结合起来,实现对复杂混合物更准确的定量和定性分析。
而且也简化了样品的前处理过程,使样品分析更简便。
色谱质谱联用包括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液质联用与气质联用互为补充,分析不同性质的化合物。
·液相色谱柱的选择和故障排除 · 科学网· 实验室液相色谱仪hplc 检定规程 · HPLC 液相色谱的应用 ·HPLC 加样回收率试验怎么做 · · · · 分析方法 1.生脉饮煎剂中人参皂苷类的HPLC/UV/MS 分析 2.在线自动脱盐LC-MS 系统分析人参皂甙 3.在线自动脱盐LC-MS 系统分析人参皂甙 4.阿维菌素的LCMS 分析测定 5.Co-Sense LC-PDA-MS 系统 6.LCMS 检测水产品鳗鱼中四种硝基呋喃代谢物 7.液质联用测定可乐中的甜蜜素 8.LCMS 分析测定灭幼脲,氟铃脲和氟啶脲液质联用与气质联用的区别:气质联用仪(GC-MS)是最早商品化的联用仪器,适宜分析小分子、易挥发、热稳定、能气化的化合物;用电子轰击方式(EI)得到的谱图,可与标准谱库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