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月第一课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望月(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知识与能力: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过程与方法:理清文章的脉络,了解作者围绕望月写了哪些内容,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小标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品读课文中描写月光的句子,欣赏古人眼中的月,领略文字背后的散文的味道,感受文本语句的语言美、形象美和意蕴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教学重点:
1.理清文章的脉络,了解文章的写法。
2.品读课文中描写月光的句子,欣赏古人眼中的月,领略文字背后的散文的味道,感受文本语句的语言美、形象美和意蕴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激起阅读期待。
1. 师:自古以来,月亮一直是人类永恒的话题。那皎洁的月光,迷人的月色,有多少人为之陶醉,为之思绪万千呀!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组月色图片。
2.师:看着这么美的图片,你对月亮有怎样的感受呢?
生:有时候月亮白的像一块无暇的玉石,把光芒毫无吝啬的洒向人间。
生:它半空中静静地躺着,温柔的望着我们。
生:散发着柔和的光,为这孤寂的夜,带来一丝神秘朦胧的美,使人忍不住想要揭开你的面纱,一睹芳华。
生:月亮是情感的载体,是思念的寄托,是美好的象征。
生:月亮用她那皎洁的光辉抚摸着大地,大地更有了一些妩媚和神秘。
一、整体感知。
1.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将学习现代著名作家赵丽宏写的一篇散文《望月》一起读课题。轻轻地读一遍。生读
柔柔地读一遍。生读
美美地读一遍。生读
2.师:有人说望月时望的月亮不是一个而是三个。一个在江中,一个在诗中,还有一个在心中。请同学打开书,以最快的速度读一读,找一找江中月在哪,诗中月在哪,心中月又在哪?生默读课文。
3.生:江中月(1-2)
生:诗中月(3-13)
生:心中月(14-21)相机板贴。
师:了不起。浏览一遍课文,就把握了这篇文章的写作顺序。原来《望月》先写——江中月,再写——诗中月,最后写——心中月。
师:当我们搞清了全文的写作顺序之后,我们的阅读就有了明确的发现,孩子们,这叫整体地读。
4.师:孩子们,也有人说,《望月》中所望的三个月亮呀,有的是想象所得,有的是观察所得,有的是回忆所得。再读读课文,江中月、诗中月、心中月,哪个月是想象所得,哪个月是观察所得,哪个月是回忆所得。
生:想象心中月,观察江中月,回忆诗中月。相机板贴。
5.江中月是作者观察得来的,这是作者眼里的月亮,出示第二自然段,你能把观察到的月亮美美地读一读吗?指名读
诗中月是回忆所得,这是诗人眼里的月亮,出示6-12自然段,请你来扮演作者“我”,请你来扮演作者的小外甥,通过你们你一句我一句,把对诗的情景展示给大家。
心中月是小外甥的想象,是小外甥眼里的月亮。谁来读好这段话,读出小外甥的天真可爱。
6.师:孩子们,看黑板。现在我们已经发现了这篇课文巧妙的写作方法,我们看——,《望月》先写——
生:江中月,
师:这是作者的——
生:观察所得。
师:作者接着写——
生:诗中月,这是(回忆)所得。
师:作者最后写的是——
生:心中月,这是(想象)所得。
7.师:同学们,我们读课文就要先把课文的思路理清楚,心中就有了方向和全貌,这叫提纲挈领地读。
二、文段品读。
过渡: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细细品读“江中月”。
1.师:夜深人静,我悄悄地走到江轮甲板上坐下来。此时的我看到了怎样的月色呢?师配乐范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2.师:请同学们细细地读一读这段话,反复读上2-3遍,边读边想:你看到了一轮怎样的明月?
3.学生反复朗读,边读边思考。
4.交流:
(1)柔美、宁静……
生:①“安详”本来形容人的神情十分温柔、从容,现在用在月亮身上,你感觉到了什么?师:夜深人静,江轮上,多么静谧,多么宁静。
生读。
(2)皎洁、灵动……
①生:“千点万点”说明江面上跳动的光斑多得数也数不清。
生:“ 晶莹闪烁”说明光斑很有光泽,闪闪发亮。
生:“在跳动”说明光斑很有节奏地跳跃。
②师:月光洒落,江面上浮光跃金,流动的江水使得月光竟然跳动起来,看到这样灵动的美景,你的心情怎样?请你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3)朦胧,迷人……
①师:“镀”,这是本文的一个生字,怎么记住它?从金字旁,知道镀的意思是?生:在物
体上涂上一层金属,形成薄层。
师:在生活中,有许多镀银的物品,像我们常见的项链、手链、戒指等等,这些镀银的装饰品给你怎样的感觉呢?
生:十分细腻,闪闪发光。
师:“镀”可以换成什么词?(洒、铺、罩、蒙)在这儿,作者为什么要用“镀”呢?联系上文,仔细想一想,这里的“镀”写出了月光怎样的特点?
生:柔和、轻盈、皎洁。
②师:这美妙的意境,作者仅用一个字“镀”就传神地表达出来了,这就是用字的精炼。生读。
③生:“黑色剪影”和“隐隐约约”写出了月光下江景的朦胧美,若隐若现,富有诗意,美丽迷人。读
5.师:作者观察江中月,描写了许多景物(红显),可是并没有让我们感受到零散,这就是散文的味道,形散而神不散。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幅清幽宁静的月色图。
生齐读。
三、读背对诗。
1.师:这是一幅多么清幽、安详、柔美、灵动的画面啊!这样的美景真让人陶醉。偶然回头时,发现身边多了一个人,原来是跟随我出来旅行的小外甥。小外甥向我挑战——我们来背诗好吗?写月亮的,我一句你一句。
屏显:师读:“少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生背:“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师:“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生:“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师:“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生:“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2.师:我们来看,这六句诗中月,如果你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每句诗中都嵌着一个月字。如果你再仔细观察,你还会发现,虽然诗人们望着的是天上的同一个月亮,但是他当时的心情——
生:不一样,
师:他们当时的感受——
生:不一样,
师:他们当时的体会——
生:不一样。
3. 师:找一找,请你在每一句诗中找到一个动词,一个能反映诗人心情的动词圈了来。生圈动词。
交流:
①师:我们先来看第一句,你找到的是哪个动词。
生:呼。
师:呼喊的呼,直呼其名的呼,是吗?把呼字圈出来。什么时候呼月的?
生:小时候。
师:小时候对着月亮呼喊,呼叫,呼叫它什么?
生:白玉盘。
师:它明明叫月亮,为什么叫它白玉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