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第二单元小船(教案)-人教版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课文相关的主题,如“我的友谊小船”。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句子创作活动。学生将运用课文中的形容词和动词,创作描述自己和朋友之间的美好时光的句子。
4.情感态度:感悟课文中小船传递的友谊情感,引导学生关爱他人,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增强人际交往能力。
5.文化认同:让学生在课文学习中,体会中国传统美德,培养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生字词的掌握: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之一是认识和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如“沿、草、帽、钓”等。这些词汇是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反复讲解和强调,确保学生能够熟练掌握。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生字词的讲解和句子创作练习。看到学生们积极投入到词汇记忆和句子创作中,我感到很欣慰。不过,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形容词和动词的搭配上还存在一些困难,这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进一步关注和强化的地方。
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表现得相当活跃。他们不仅分享了自己的友谊故事,还在句子创作中展示了自己的想象力。这个过程让我看到了学生们在语言表达和情感交流上的潜力。同时,我也意识到,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友谊的意义,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和感悟,对于他们来说是多么重要。
-情感体验:三年级的学生情感认知还在发展中,可能难以深入体会课文中友谊的珍贵和小船的象征意义。
举例:针对课文内容理解的难点,教师可以通过图片展示、实际操作等直观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描绘的情景。在语言运用方面,教师可以给出示范句子,引导学生模仿和创作,如“蓝蓝的天空”、“轻飘飘的云朵”。对于情感体验的难点,教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互动中感受友谊的力量,从而突破情感认知的难点。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一课时 (人教部编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教学设计
像“无忧无虑”、“无边无际”之类的成语,它们的第一、第三个字一样,其他两字不一样,这样的成语叫做ABAC式成语。
(二)把句子写具体
1、出示要求:
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撅起了嘴
....,皱起
..
了眉头
...:“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真的,一个陶罐!”其他的人都高兴的叫起
.....来.。
2、指名读第一段文字,提醒学生注意加点短语“噘起了嘴”,“皱起了眉头”。
(1)指导学生反复观察加点的短语,寻找特点。
嘴,眉头——身体的部位
噘,皱——动作
(2)小结:这些短语都是由表示动作的词和指名读。
开火车读。
齐读。
指名读。
开火车读。
齐读。
指名读要求。
指名读。
学生观察,寻
找特点。
集体交流。
,才能完成呢既
定目标。
第四环
节为日积月累。
对于从寓言故事
所演化而来的成
语,学生不仅要
知其然,还要知
其所以然。
因此
这一环节要充分
发挥学生查阅资
料进行学习的能
力,这样既能锻
炼学生的自学能
力,也能拓展他
们的知识面,提
升语文素养。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高效讲解教案五篇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高效讲解教案五篇任何一堂成功的课,无不凝结着教师备课的心血。
多一份课前准备,就多一份把握。
不仅要对自己从来没有接触过的“新课”认真备课,而且要把自己曾经讲授过的“旧课”当作新课来准备,常教常新。
备好课是讲好课的前提,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1《燕子专列》一、教材分析:《燕子专列》这是一篇人文情景较浓的文章,课文讲述的是和燕子有关的感人的故事,有一年春天,欧洲瑞士气温骤降,风雪不止。
这时,从南方飞回北方的燕子经过瑞士,因找不到食物,饥寒交迫,面临死亡的危险,瑞士政府得知这情况后,呼吁人们寻找冻僵的燕子,将他们送到车站,并用带有空调的列车将这些燕子送到温暖的地方。
这个故事表现了人类对鸟儿博大的爱心,呼吁人们要保护动物。
二、设计理念:在本课教学中,我采用创设情景、朗读品味、想象体验等方法,以情感为纽带,让学生入情入境,直接触摸文本,直奔重点词句,通过多层次、多形式地读,感受燕子的遭遇,品味文本蕴含的情感,并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动情、移情、抒情,使学生得以受到情感的熏陶。
三、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孩子们对新鲜事物都充满了好奇,相信他们刚接触到课文的题目肯定充满了疑问和好奇。
他们当中或许大部分和贝蒂一样,关心喜爱小动物,因此读着这篇文章时肯定有很多感触。
这篇文章就为孩子们创设了一个广阔的学习环境,让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味、欣赏、感悟,体会对动物的深深爱意。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欧洲、瑞士、舒适”等16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体会恶劣气候和环境给燕子带来的麻烦。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为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2.教学难点为体会恶劣气候、环境给燕子带来的麻烦。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守株待兔》优秀教案(含反思 作业 备课素材)

5.守株待兔【板书设计】守株待兔白日做梦坐享其成不劳而获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课后反思】成功之处:本课教学,让学生初步感知古文的特点,言简意赅,抑扬顿挫。
《守株待兔》这则寓言,让学生用自己总结的方法学习寓言,悟出寓意,达到了学以致用的效果。
总体来说,这节课构思巧妙,推陈出新,能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充分给学生表达交流的机会,在探讨中,想象中,思维碰撞中,明白了寓意,懂得了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
这是让学生实实在在有收获的一节课。
不足之处:当然,“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尽管我们的收获很大,但同时我还有一些新的思考:要是这节课能从人物评价着手,让学生对不同的人物说出自己的看法谈谈自己的理解,进行交流和思维的碰撞,那么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会更高,思维会更活跃,收获也会更丰硕。
备课素材【教材分析】本文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这是一则寓言故事,也是一则文言文。
讲有一个宋朝的种田人,因为在自己田里捡到一只触木桩而死的野兔,就整日坐在木桩旁守着,等候兔子再一次撞死。
因而被本国人耻笑。
告诉我们不能白日做梦,不劳无获的道理。
【写作背景】本文出自先秦·韩非《韩非子·五蠹》:“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柱,折颈而死。
”这是一则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
兔子自己撞死在树墩子上,这是生活中的偶然现象。
宋国那个农夫却把它误认为是经常发生的必然现象,最后落得个田园荒芜,一无所获。
不靠自己勤勤恳恳的劳动,而想靠碰好运过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我们一定不要做“守株待兔”式的蠢人。
【作者介绍】韩非生于周赧王三十五年,卒于秦王政十四年(约前281年-前233年),韩非为韩国公子(即国君之子),战国末期韩国人(今河南省新郑)。
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中国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韩非与李斯同师苟卿。
继承和发展了荀子的法术思想,同时又吸取了他以前的法家学说,成为法家的集大成者。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习作《看图画,写作文》精品教案

习作《看图画,写作文》【板书设计】习作:看图画,写作文按一定顺序观察动作、神态、语言描写看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课后反思】成功之处:教师设计的这节作文指导课《看图画,写作文》,指导孩子们学会细致观察图画,并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地描述出来。
让孩子们学会图画,按照一定顺序,描写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和语言描写。
为了激发孩子们的兴趣,我引导学生说说自己放风筝的过程,这节习作课我重点是引导孩子按照顺序,把放风筝描述得生动,具体条理清楚。
不足之处:学生能回答的,教师一定不能代为回答,一定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做教学的主人。
习作《看图画写作文》教学反思看图作文是小学低年级学生作文起步的常见方式,是培养低年级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重要途径。
它不仅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为向高年级书面作文过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这次的习作课,恰好是看图写话作文。
写作看的图是《学校乒乓球大赛》很简单的一幅画,也很贴近学生的生活,每个学生都能看懂,但是我发现学生在看完图后,很难做到“思考”这两个字,我努力让他们将图上的内容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然后再把当时的场景补充得更充实与完整。
然而,每个学生都会一些基本的想象,但是却没有新颖的点子。
我反思,是不是我在课堂上没能做到很好的引导,来激发学生进行思考的欲望,我想,应该是这样的。
根据以上情况我确定了本次作文指导课的主要环节:1、导入。
2、明确要求。
3、观察画面弄清内容。
4、展开合理想像。
5、写法指导。
6、口述作文。
7、起草作文。
其中展开想像和写作指导做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为了帮助学生展开合理想像我用了两个范文片断作为提示,以便学生展开学习。
在习作中,发现学生根据画面展开想象的能力有所欠缺。
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培养观察能力。
直观教学,有利于学生的想象思维、说话能力。
我每次指导学生的看图作文,都先出示挂图或(幻灯片),接着,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培养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的习惯。
如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观察;先中间后四周;从主要到次要等顺序观察。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五课《翠鸟》教案.doc

《翠鸟》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翠鸟、清脆、饲养、念头” 等词语;摘抄描写翠鸟外形和动作特点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翠鸟外形和动作上的特点,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
3、体会翠鸟的外形特点与捕鱼本领之间的关系,透过具体语句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4、增强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翠鸟外形和动作上的特点,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
教学难点:体会翠鸟的外形特点与捕鱼本领之间的关系,透过具体语句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教学时间:2课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1、导入:同学们,寂静的早晨,你仔细听过窗外的鸟鸣吗?(播放鸟鸣的咅乐片段。
)快看,这只小精灵飞进了我们的课堂。
(岀示翠鸟的图片。
)2、过渡:你们知道它的名字吗?大声说出来吧!3、揭示课文题目(板书课文题目)。
课文是怎样介绍翠鸟的?让我们一同走进翠鸟的世界吧!二、初读课文,检查字词1、检测预习。
同学们,这只翠鸟首先给大家带来了木课的一些牛词,想让同学们来挑战一下,读一读这些词语,你们敢吗?(1)大屏幕出示词语:翠鸟、腹部、赤褐色、衬衫、透亮、泛起、水泡、饲养、渔翁、陡峭、石壁、小巧玲珑、又尖又长、一动不动。
(2)相机正音。
强调:“苇秆”应读wQi gdn,不要读成w6i gan;"翠”“饲” 读平舌音;“赤” “衬” “衫”读翘舌音;“灵”是后鼻音。
(3)同桌互考,在互考中巩固识字。
2、自由读文。
现在把生字送进课文里,你们还能读准确吗?快读读吧!三.指导读文,巩固字词(一)指导读第1自然段。
1、指生读第1自然段。
2、理解“小巧玲珑”。
学生解答,教师补充:说明翠鸟身体小、活泼敏捷。
3、教师激情导读。
(1)读得真准确,如果把自己对翠鸟的喜爱之情放在脸上,就更好了。
来, 男孩子们,嘴角上扬,读。
(男生读第1自然段)(2)女孩子们,你们也不能逊色哟,来,露出你们甜甜的微笑,读。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看图画写一写》教案

1.观察图上都有哪些人?
2.图上的人在干什么?
3.他们的动作怎样?
4.他们可能说了什么?
5.你看到这幅图有什么感想?
三、观察图片写作文
在写之前, 我们先来观察一下这幅图。
1.图上都有谁?
预设:
放风筝的人。说一说谁是主角, 谁是配角, 谁是群众演员。
2.他们在干什么?
预设:
从漫天的风筝可以看出他们在放风筝, 从人物的动作可以看出他们玩得很开心。
3.展开想象的翅膀, 让画面动起来, 想象画面前后的情节。
预设:
让人物跑起来、跳起来、痛快地喊叫起来、让风筝飘起来、落下来。总之, 要让画面活动起来, 这样的作文才会有声有色、真实可感。
四、小组讨论
小组成员交流一下你的所见、所想、所感。
五、写作构思
1.小组同学之间交流自己获取的信息。
2.把自己的所见、所想、所感写下来。
3.跟同学交换阅读、评价, 提升作品。
4.抓住图上的主要内容。
预设: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5.成竹在胸, 确定怎么写。
(1)试着运用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描写手法。
(2)要有一个主题, 表达自己对这件事的情感。
(3)学以致用, 用上好词佳句。
六、学生习作
1.为了更好地写作, 我们先来列一个提纲。
教案序号:课题:看图画写一写
教学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细致地观察, 引导学生将一个活动场面写完整。
2.在写话的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主动观察、乐于表达的欲望。
3.初步培植学生勇于个性表达的心态, 培养自主修改作文的习惯。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留意观察, 把活动经过写具体。
教学难点:搜集描写户外活动和户外环境的词语。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表格式)

6.展示学生写得教好的字。
1、
课件直接出示白荷花。师接着问,看着这些白荷花,你有什么大感觉?
2、你知道荷花生长的特性吗?出淤泥而不染。因为这个特性,所以许多人喜欢它的品质,并且它看像是高洁的像征。
教
学
流
程
主体设计
备注
第二课时
一.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1. 选择式读,请同学们挑选课文中自己最喜欢的,读得最好的一段读给大家听听。
3、学习写生字:咏(用口吟诵)
4、释题:咏柳就是描写柳树,赞美春天。
二、初读
1、出示《咏柳》:借助音节,自己练习把古诗读得字正腔圆?
(学生自由读 个别读 齐读)
2、随机正音:裁 妆 绦 似
三、组织学习
1、回忆学法: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学习古诗?(学生个别说)
2、小结学法。
3、借助工具书或注释自学古诗,用——?标出疑点。(学生自由学习)
2、请同学们来评价其读得怎样,应该怎样读?
3、同学们读得真好!现在请同学们边听课文录音边看图片,然后请同学们说说哪些自然段把荷花写的最美?为什么?
看来大家都认为第二、三、四自然段写得最好。那么我们就来一一欣赏一下。
二. 分析课文
1、 学习第二自然段。
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
(1).这里的荷叶有什么特点?(展示荷叶图。板书:荷叶——挨挨挤挤)
(2)理解词语的意思。
5、开火车一人一句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
第 二 课 时
一、深入探究,质疑解疑
1、细读课文,思考并勾画理解: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描写燕子的,表现了燕子怎样的特点?
2、小组内讨论交流,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记下来,待全班交流时共同解决。
小学语文_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第四课时教学内容: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课前谈话:同学们,我们今天来学习语文园地二的后半部分: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和展示台。
希望同学们能在这节课上好好表现,认真思考问题,积极举手发言,老师要看看那些同学表现更好!大家对自己有信息吗?好,现在我们开始上课。
(上课!)一、我的发现:请看大屏幕:(出示)1、大家自己读一读这两组句子,看有没有什么发现?小组讨论2、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课件)第二句话加上了作者的想象,就更形象了。
都是比喻句……(大家的观察真的很仔细,很好,说明同学们都认真思考问题了。
为大家点赞!)如果让你写作文,你喜欢用哪种句子?为什么呢?3、老师看看同学们掌握的怎么样了?把句子变一变,让句子更具体、更形象。
(课件)1、一朵美丽的玫瑰花插在花瓶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河里的小鱼在游来游去。
4、小组讨论:5、交流:(课件)6、说说你还积累了哪些这类的句子。
(课件)好,下面我们看看日积月累部分:(课件)二、日积月累:1、读读认认(1)请大家根据拼音自己读一读,认一认。
(2)指名读生字,注意字音是否正确。
(课件)(评价)(3)同桌互相检查读(4)哪位同学站起来给大家读一读?(5)小组比赛,看谁生字认得准,并说说用什么办法认识的(课件)(6)刚才我们认识了一些简单的反义词,下面老师要考考大家,看看这些词语的反义词你们会填吗?A、小组讨论B、交流:C、(课件)(7)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些反义词:(课件)三、读读背背:1、自己练习读诗句。
2、那位同学站起来读一读?谁来评价一下,他读的怎么样?3、男女生比赛读,我们看看是小姑娘们厉害还是小伙子们厉害?大家有信心吗?好,说道不如做到,我们开始吧,先从男生开始:女生:谁厉害?男生还是女生?老师觉得大家都很棒,给自己鼓鼓掌吧!3、那么,我们想一想,五组诗句有什么特点?你发现了什么?小组讨论:每个小组找一个代表来交流一下吧:(诗句都是写景的,并且每句中都有动物)4、这些诗句描写了美丽的自然景色,还有许多可爱的小动物,我们能不能试着背下来呢?先读两遍,熟悉一下,读完停下来。
部编版人教版语文 三年级下册说课稿 第二单元

《守株待兔》说课稿一、说教材《守株待兔》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二单元第一课。
本单元课文都是寓言故事,即通过寓言讲述一个道理。
《守株待兔》讲的是古代宋国有个种田人,因偶然捡到撞死在树桩上的野兔,从此他就守在树桩旁边,期待着再捡到兔子,结果不但没捡到野兔,田里的庄稼也全完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要心存侥幸,不要指望不劳而获。
教学目标: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拟定以下教学目标:1.认识1个生字,会写“守、株”等9个生字。
2.理解重点字、词、句的意思,领会寓言传达的寓意。
3.背诵课文,能够熟练地将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能对照注释读懂课文内容,并懂得其中蕴含的道理。
理解“守株待兔”的寓意是教学的难点。
创新点:为突破教学难点,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我认为可采用以下方式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1)图文结合,学生模仿动作,理解词意;(2)做实验,体验“守株”的结果,从而揭示寓意;(3)设计“种田人认识错误”,启迪学生创造性地想象,深化认识。
更多内容请搜索微信公众号:xxyw100 二、说教法根据寓言故事的特点及本课文言文的语言特色,教学中以“拾兔”为线索,以读代讲,以读促学,让学生在读中悟情明理,打好自主学习语文的基础。
再有,学生喜欢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为贴近学生实际,可采用简笔画、动片演示等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依据新课标的精神,我运用了表演法、实践法等教学方法,激励学生全面参与,主动学习,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说学法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一定要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就会产生两个飞跃:一是由“学会”变为“会学”,二是由“被动地学”变为“主动地学”,达到“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
”的理想境界。
其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做到事半功倍。
指导学生自由选用“读、说、背、演”等学习方法,结合比较朗读、想象情境、直观理解、做实验等学习方法,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教学的最高境界,在阅读习惯方面,着重培养学生解疑阅读,学会自学,学会积累的良好习惯。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备课教案

教 学 目 标
知 目
识 标
1.巩固生字,理解本课生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能 目
力 标
体会恶劣气候、环境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 样写的表达效果。 感受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 识。
德 目
育 标
教 学 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语的理解,体会贯穿 重 点 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教 学 领会描写恶劣气候与环境的内容与人们风险爱心的关系,感受 难 点 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教 具 学 具 本课挂图。
1.巩固生字,理解本课生词。 教 学 目 标
能 目 力 标 知 目 识 标
2.能够找出描写翠鸟外形和动作特点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 以及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 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二次备课
课题:
翠鸟
爪子----------小、红 板 书 设 计 头-------橄榄色、翠绿色 翠鸟羽毛背-------浅绿色颜色鲜艳 腹-------赤褐色小巧玲珑 眼睛-------------透亮灵活 嘴巴-------------尖、长 内 容 评 价
课 堂 反 馈
1.指名从整体上说一说这只翠鸟的特点。 (小 巧玲珑、颜色鲜艳) 2.学生看课件中的彩色翠鸟图,练习按一定 的顺序向大家介绍翠鸟的外形。 1.抄写本课必会生字生词。 2.摘抄课文中你喜欢的语句。
教 学 过 程 教学 师 生 活 动 环节
一、从“鸟”入手,引入新课 1、生活中,你常见和了解哪些鸟?它们有什么特点? 2、师:鸟儿是人类的朋友,它们是大自然中的精灵,总是 唱着动听的歌。在鸟的大家族中,有一种鸟,叫“翠鸟” (板书 “翠鸟” ,引导学生注意“翠”的写法。 ) 二、自读自悟,了解内容 1、练习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认读生字。 2、默读思考:你对翠鸟有哪些了解,是从哪里知道的? 生自读课文, 说说所了解到的翠鸟与其他的鸟有什么不同 特点。 三、检查自学,生生交流 1、指名读课文,就难读的部分指导读好。 2、 交流: 你了解了翠鸟什么?从哪里知道的?引导学生抓 住翠鸟的特点,体会词语的意思。 ①既然翠鸟颜色如此鲜艳,为什么不叫“花鸟”或别的什 么,而叫“翠鸟”呢?(通过理解词语和观察图,理解:橄榄色, 翠绿色,浅绿色都是绿色,大多数羽毛也是绿的,当然可以叫翠 鸟了) ②对比出示以下两组句子,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翠鸟速度快 的程度。生先多读几遍,仔细体会不同之处再交流。 A 翠鸟叫声清脆,爱在水面上飞。 B 翠鸟离开苇秆,很快飞过去。 A 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 B 翠鸟蹬升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 四、认读生字,书写生字。 1、互相检查是否认识了 11 个生字。 2、书写生字 (1)自主记忆生字。 (2)点拨字形: 重点指导部件比例的大小:指导“翠、翁” “秆、透”时, 要注意它们之间的联系,它们分别有“羽” “禾”的部件,但书 写时是有区别的。 (3)书写练习。
仲巴县某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8池子与河流教案新人教版1217125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哪几节是池子说的话?哪几节是河流说的话?还有哪几节是作者说的话?
(3)请用文中的词语概括池子和河流的生活。
(4)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四、分角色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1.教师出示以下几句,指导学生朗读。
(1)亲爱的姐姐,你难道不会疲劳?
(2)我总是看见,你一会儿背着沉重的货船,一会儿驮着长串的木筏,还有小划子啊小船,简直数也数不完.
1。引导学生自读文本,在主动积极地思考过程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从而获得思想上的启迪。
2.鼓励学生在课堂中质疑问难,激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
3.课前可安排学生预习课文,了解作者克雷洛夫。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本课字词。
2.分角色朗读课文.能结合生活实际对池子与河流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
【过程与方法】
23 带刺的朋友
第二课时
1.品读课文,体会文中生动的语言。
2.能用自己的话讲讲刺猬是怎样偷枣的。
3.从作者对刺猬不同的称呼中,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讲刺猬是怎样偷枣的。
2.品读课文,体会文中生动的语言。
难点
从作者对刺猬不同的称呼中,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一、复习导入
1.学生“开火车"读生字词语.
2.回顾课文内容.
“带刺的朋友"是指__________,课文写了它________________的事。
二、再读课文,体验感悟
1.学习第1自然段。
(1)那刺猬偷的到底是怎样的枣呢?我们一起来看第1自然段。
(2)指名读。(多媒体出示:秋天,枣树上挂满了一颗颗红枣,风儿一吹,轻轻摆动,如同无数颗飘香的玛瑙晃来晃去,看着就让人眼馋.)
西秀区XX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习作:看图画写一写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

习作:看图画,写一写1.讲评学生写的片段。
2.学生完成习作,选取一至两篇,师生共同评议。
重点讲评学生写的片段。
难点学生完成习作,选取一至两篇,师生共同评议。
一、指名学生读片段,集体评议(有意识地选写不同片段的同学读.)二、指导学生完成整篇文章1.整篇文章我们应该怎样写?2.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3.学生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三、修改习作1.出示习作评改要求:(1)图画的内容是不是介绍清楚了?(2)有没有错别字?2.指名学生读读自己的习作,师生共同评议。
3.学生互相评改,再根据同学的意见修改习作。
四、誊抄习作五、佳作欣赏放风筝一个星期天的上午,阳光明媚,小兵、小红、小军一起去解放公园放风筝.公园里放风筝的人可真多!远处,一个小男孩已经放飞了一只风筝,他的爸爸妈妈肩并肩望着那只飞上半空的风筝,一个劲儿地夸奖。
小红看了看手中的风筝,这是一只多么漂亮的蝴蝶风筝啊.她正想让小兵和她一起放,不料,小兵和小军已经在放飞那只威武的“老鹰”风筝了.只见小军将风筝高高举过头顶,冲小兵喊道:“放。
”说完就把风筝抛向空中。
小兵立刻飞奔起来,手中的线呼呼地转动,他感觉线越来越紧,抬头一看,风筝已经随风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起来了.小红和小军也都高兴地大叫:“飞起来啦,飞起来啦!”后来他们又一起把蝴蝶风筝放上了天空。
看着天上飞着的各种各样的风筝,他们三个别提有多高兴了。
多美的风筝世界啊!点评:小作者观察仔细,联想丰富,抓住了图画中小朋友的动作和语言描写,充分表现了孩子们放风筝时的快乐。
习作:看图画,写一写图画的内容是否介绍清楚了有没有错别字本课教学我在课前让学生实地放放风筝,让学生走进生活,与图画中的人物有相同的经历和过程体验,从而更好地走近文本. 第二学段习作教学我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以及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
在这节课中,我注重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并在习作完成后,让学生从“是否介绍清楚图画内容"及“是否有错别字”两方面互相修改习作,目的是引导学生了解修改习作的方法.《金色的草地》基础练习一、填空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翠鸟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作者抓特点观察、描写的方法,体会用词的贴切、生动,养成积累好词佳句的习惯。
3.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增强爱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翠鸟外形和动作上的特点。
教学难点:体会翠鸟的外形特点与捕鱼本领之间的关系,透过具体的语句感受作者对鸟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尝试审题同学们,今天教师给你们请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看看是谁呀?[PPT2]:翠鸟翠鸟生长在我国东部和南部的许多地方,它不仅美丽,还有高超的捉鱼本领,所以人们又称它“叼郎”。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5课“翠鸟”。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教师总结出三点)[PPT3]1.翠鸟是什么样子的?2.翠鸟是怎样捉鱼的?3.翠鸟的家在哪里?二、今天这堂课我们将先尝试着解答第一个问题,完成这些任务[PPT4]尝试目标:1.了解翠鸟外形特点,体会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2.学习按一定顺序及抓特点观察的方法,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部分词语。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第一自然段。
三、尝试初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遇生字和难读的字词多读几遍。
2.读了课文后,你知道了哪些与翠鸟有关的知识?3.检查字词。
[PPT5]疾飞、锐利、绣满、等待、蹬开、逮4.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边听边完成:1)给自然段加上序号。
2)找一找,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向我们介绍了翠鸟的外形?四、尝试学习第一自然段[PPT6]1.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说说翠鸟给你总的印象是什么?你觉得它哪儿最漂亮?2.出示尝试试题。
1)作者从哪几方面来介绍翠鸟外形的?按什么顺序来介绍的?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各方面有何特点?请用“△”标出描述翠鸟各方面特点的词。
2)翠鸟全身形状特点是什么?请用“——”划出,并理解“小巧玲珑”这个词。
理解“小巧玲珑”的意思。
(从三方面进行引导:补充介绍:翠鸟体形很小,身长只有15厘米,相当于大人的拳头那么大;结合翠鸟停的地方——苇秆的特点进行体会;观察课件中的翠鸟图进行体会。
)3)课文用了哪些语句描写翠鸟羽毛颜色的,请用“”划出。
3.小组做尝试题,师生交流(随机在幻灯片上出示)。
[PPT6]板书:红色的爪子羽毛(颜色鲜艳)翠鸟(小巧玲珑)眼睛(透亮灵活)嘴(又尖又长)4.重点段落理解。
[PPT7]它的颜色非常鲜艳。
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鸟绿色的花纹。
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
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
[PPT8]1)读这段话,完成思考题:这段话共有( )句,主要讲(),课文从()、()、()三个方面,把这个内容写具体了,因此第()句是总起句。
[PPT9]它的颜色非常鲜艳。
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鸟绿色的花纹。
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
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
2)师生分读:师读总起句,生读分述句。
3)理解“鲜艳”一词:①头上的羽毛怎么鲜艳?(区分橄榄色与翠绿色)为什么用“绣”而不用“画”? (板书:橄榄色、翠绿色)②背上的羽毛怎么鲜艳?认识浅绿色。
(板书:浅绿色)③腹部的羽毛怎么鲜艳?认识赤褐色。
(板书:赤褐色)④理解“鲜艳”是什么意思?⑤这是些什么句子?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个人读,学生领读、齐读)五、尝试练习,巩固新知[PPT10]1.出示一张画有翠鸟的图片,请同学动手到黑板上贴,其他同学在座位上自己动手贴。
2.说话训练:看图片进行说话训练,展开想象,说一说翠鸟美丽的样子像什么?3.练习背诵。
1)做填空练习为背诵打基础。
2)试背诵第一自然段(自由背、指名背、齐背)。
六、介绍其他种类的翠鸟并作总结教学反思: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翠鸟外形特点,感受它的美,并能有感情地朗读。
2.了解翠鸟的活动特点感受它的行动敏捷;并能有感情地读出它的敏捷。
3.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与生动,养成积累好词佳句的习惯;4.增强爱护鸟类的意识,使自己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达到沟通交流。
教学重难点:1.重点:抓住重点词句来品读课文,来感受翠鸟外形的美和行动的敏捷。
2.难点:让学生从体会作者用词的贴切,来感受翠鸟的行动敏捷。
教学准备:有关翠鸟的图片,制作成ppt课件教学过程:一、生自读课文1.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翠鸟》这篇课文,我们都很喜欢。
这节课我们要很认真地读读课文,找找哪些地方让你觉得特别喜欢或者特别有趣?赶快打开书本,拿起笔,读到你觉得喜欢或有趣的地方圈一圈,划一划,也可以写一写。
2.生读,师视。
二、交流1.学习颜色鲜艳这几句(1)第一个层次:生充分地说,相机进行朗读指导。
①要说出两个层面:颜色鲜艳、像个小姑娘。
师:哪些地方让你特别喜欢?为什么让你特别喜欢?请你把这几句话读一读。
师:请其他同学也来读一读这段话,有没有让你喜欢的地方,并说说为什么喜欢?当说到颜色鲜艳时:师:颜色鲜艳让你很喜欢,为什么颜色鲜艳让你喜欢?那你能来读一读吗?师:这段话还有让你喜欢的地方吗?说到比喻手法时:师:文中用了比喻手法,把翠鸟当成了穿着漂亮衣服的小姑娘,漂亮极了。
(2)第二个层次:比较文与图①师:我们一起来读出这位小姑娘的美丽。
(齐读)②师:想不想见见这位小姑娘?就去看看语文书的图,再来读读课文中的这几句话,仔细的孩子可能会有意见?③师:有意见吗?图上是什么颜色?(3)第三个层次:再次看图,老师引读①师:这幅图好像跟文中的描写有些不同,想不想见见翠鸟的真面目?那你看好了,漂亮的翠鸟登场了,你看,翠鸟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背上的……腹部的……难怪说,它的颜色非常鲜艳,现在你们应该知道什么是鲜艳了吧?请你来说说。
②师:刚才我们看了这么美的翠鸟,让我们一起再去读读这句话,感受它的美。
我们看着书本读吧。
2.学习小巧玲珑这一句①师:继续读下去吧!它小巧玲珑再看看这幅图,有没有发现又有什么不妥的地方了?你是怎么知道的?②师:原来小巧玲珑是说翠鸟很小而且非常灵巧。
这张图片是为了让大家能看得清楚,老师找的翠鸟放大图,看这才是小巧玲珑的翠鸟。
让我们一起通过朗读把小巧玲珑的翠鸟带给大家。
小结:刚才我们喜欢的是翠鸟美丽的样子。
(板书)3.学习飞行速度很快的这一句。
师:除了翠鸟美丽的样子让你很喜欢,还有什么地方让你特别喜欢或者特别有趣?(1)第一层面:充分地说①师:为什么喜欢?②师:看来这句话真的值得我们去讨论,看看你从哪里看出它飞得很快?(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③随机教学:疾飞师:疾飞是什么意思?(很快地飞行)一眨眼师:还有吗?怎么说呢?(2)第二层面:贴着水面飞、又轻轻地停①师:“贴着水面飞疾飞”是怎么飞的?桌面是水面,怎么飞?我叫一个来飞,你们仔细看;(学生做贴着水面飞的动作。
)②师:他这样飞对了吗?再去读一读这句话,是怎么飞的?师:除了贴着水面疾飞,还有吗?请你再去读一读这句话?③师:一眨眼,说明它的飞行速度很快,还有吗?你们看还有一点要马上轻轻地停在苇秆上。
现在知道怎么飞了吧?贴着水面疾飞,而且一眨眼又已经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
再请个小朋友上来飞飞。
!④师:你看苇秆倒了,这样的飞行技术是很难的。
本来在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要停在苇秆上,这是急刹车呀!就像100米冲刺时,老师如果让你马上停在终点线上,你肯定是做不到的,因为那是要摔倒的呀!可翠鸟却做到了,真了不起。
(3)第三层面:有感情地朗读师:多么高超的飞行技术啊,简直让人难以相信!谁来赞美一下它的飞行技术。
师:(指名读)一眨眼(你从哪里听出了它的敏捷了吗?那你来读出它的敏捷。
)谁还愿意再来表现自己的朗读水平?(疾飞,好快呀!)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看看哪只翠鸟的飞行技术最高超?(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多像在杂技表演!)真是让人喜欢。
4.(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师:你来说说为什么?师:已经够机灵了,但生接读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
师:看来翠鸟比机灵的小鱼更机灵。
5.第二句(翠鸟蹬开苇秆……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师:还有什么地方也让你特别喜欢?为什么喜欢?师:像箭一样快到底又多快呀?你能不能来做个示范?对,就是这么快。
(1)第一层面;师:请小朋友也来读读这句话,拿起笔圈出表示动作的词。
(2)第二层面:理解时间短①师:完成这一连串的动作翠鸟只要多长时间。
②师:你能在文中找出根据吗?③师:是呀,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翠鸟却已经叼着小鱼飞得无影无踪了。
翠鸟的动作真是快呀!请同学再来读一读这句话,一边读一边你在脑海里放电影,把翠鸟的每一个动作都放一遍。
(3)第三层面:有感情地读,师:谁能通过朗读来表现它的神速?谁愿意来读出它的快。
快了没有?自己先练练。
谁来读?(评价:你从哪里听出了快?那你能读出它的快吗?)师:这么短的时间,翠鸟已经完成了这么多动作,真是让人佩服,让我们一起再去感受一下。
(齐读)小结:翠鸟的行动真的是很敏捷,真的很讨人喜欢。
(板书)6.出示最后一句师:还有哪些地方也很让你喜欢?为什么喜欢?在翠鸟飞来的时候……希望它在苇秆上多停一会儿。
①师:自己读读这句话,说说你为什么喜欢?你这么喜欢喜欢翠鸟,为什么要远远地看,而不走近看呀?②那你可以自己养一只呀?为什么?③原来他们知错就改,原来他们是想捉翠鸟的,但听了老渔翁的话,他们马上改正了错误,打消了捉翠鸟的念头。
不光是翠鸟让我们很喜欢,文中的孩子也让我们很喜欢。
师:因为他们是真正懂得了爱翠鸟的最好方式就是让它在大自然里自由自在地成长。
(是呀,他们不光喜欢翠鸟,而且还知道怎样才是真正爱鸟。
我真希望我们班的孩子也能知道怎么样才是真正爱鸟。
④师:多美的翠鸟,多好的孩子,让我们远远地再去看看美丽的翠鸟。
(齐读最后一句话)师:多可爱的翠鸟,让我们最后再看看它那美丽的身影,把它美丽的影子永远记在心里,让我们用最好的方式去爱护鸟类。
三、课后拓展:以“我喜欢的鸟”为主题,向大家介绍自己所了解的鸟的外形、活动特点、生活习性,以及怎样保护鸟类的常识。
四、作业布置(积累佳句):把文中的比喻句摘录到自己的采蜜本上。
教学反思:6 燕子专列学习目标:1.认识“欧”“洲”等11个生字。
会写“欧”“洲”“瑞”等14个字。
正确读写“欧洲”“瑞士”“舒适”“饥寒交迫”等词语。
积累文中大量描写气候寒冷的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对比手法使用的效果。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感受贯穿全文的爱的主题,增强保护动物,维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引导同学整体掌握课文内容,理解重点词语,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领会描写恶劣气候与环境的内容与人们爱心之间的关系,感受这样对比写的表达效果。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一、解题导入,激发读书兴趣1.出示一组动物和人类和平相处,充溢温馨之情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