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习题2.1哲学的基本问题含答案
2019春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教学案:2.1哲学的基本问题(含答案)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第一框哲学的基本问题1.理解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2.了解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依据。
3.结合学生自身学习实际,能够说明生活中必须面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根本观念之一。
在中国思想史上,“天人合一”是一个基本的信念。
季羡林先生对其解释为: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人类;合,就是互相理解,结成友谊。
西方人总是企图以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征服自然、掠夺自然,而东方先哲却告诫我们,人类只是天地万物中的一个部分,人与自然是息息相通的一体。
“天人合一”的思想无处不在,甚至在中国特有的茶文化中,由盖、碗、托三件套组成的茶盏就分别代表了天、人、地的和谐统一、缺一不可。
【自主探究】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天人合一”属于什么观点?(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另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2)“天人合一”属于唯物主义。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1.含义【想一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与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是一回事吗?不是。
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作出的正确回答。
2.内容(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有同一性的问题。
(2)根据对“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的不同回答,义两大阵营。
(3)知论。
【判一判】 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
错误。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只是其中一个方面。
二、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23【连一连】探究点一 哲学的基本问题材料一:英国哲学家贝克莱说:“天上的一切星宿,地上的一切陈设,总之,构成大宇宙的一切物体,在心灵之外都没有任何存在;它们的存在就是被感知或被知道。
”费尔巴哈反驳道:“如果小猫看到的老鼠只是存在于小猫的眼睛中,如果老鼠是小猫视神经的感觉,那么为什么小猫用它的爪子去抓老鼠而不去抓自己的眼睛呢?”材料二:有一天,庄子和他的朋友惠施一起外出散步,走到一座桥上,只见桥下有很多鱼不停地游来游去,穿梭嬉戏,自由自在,好不惬意,于是庄子说:“鱼是多么的快乐啊!”惠施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很快乐呢?”庄子反问道:“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施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的感觉如何,可是你也不是鱼呀,你怎么知道鱼快乐不快乐呢?”按照惠施的说法,不是鱼就不知道鱼的快乐,那么不是物就不知道物的道理了。
高中政治必修4课时作业3:2.1 哲学的基本问题练习题

一、选择题1.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A.是否承认意识能正确反映物质B.是否承认存在决定思维C.承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D.是否承认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答案B解析根据对“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的不同回答,把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故选B。
2.关于哲学基本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②对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③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意识能不能正确认识物质的问题展开的④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答案B解析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二是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
3.天宇好戏连台,上演“水星东大距”“最大最圆月”“流星雨”等天文观象。
天文机构及专家均及时准确地作出了预报,与古时人们不能认识其现象与本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看,这体现了()A.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B.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C.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D.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答案D解析现在人们能及时准确地预报上述天文现象,而古时候人们不能认识这些现象,反映了可知论,即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4.2020年前后,我国将发射空间站核心舱和科学实验舱,开始建造空间站。
从哲学基本问题的角度看,人类成功探索太空,要正确处理好()①物质和意识的关系②人类与自然的关系③思维和存在的关系④哲学和实践的关系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答案C解析哲学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或者说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5.从哲学基本问题角度看,国家海洋局发布的《国家海洋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属于()A.存在范畴B.思维范畴C.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D.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依据答案B解析“规划”属于人的主观思维范畴,B当选,A排除;C、D都夸大了该规划的作用,不选。
新人教版政治必修四:2.1《哲学的基本问题》强化练习及答案

【成才之路】2018-2019学年高中政治第一单元第2课第1框哲学的基本问题强化练习新人教版必修 4
一、选择题
1.哲学基本问题在人们的现实活动中表现为( )
A.人与人的关系B.社会与自然的关系
C.人与世界的关系D.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答案] D
[解析]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在现实生活中就表现为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的关系,故选
D。
2.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包括( )
①哲学对具体科学有没有指导作用的问题
②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③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④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A.①②B.②④
C.①②③D.②③④
[答案] D
[解析] 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即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③④应选。
但②是对④的不同表达方式,二者是一致的,因此
②③④正确,选D。
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又称为( )
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
B.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问题
C.生产与计划的关系问题
D.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课本基础知识,依据课本知识可知D项正确。
4.认为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属于( )
A.唯心主义B.形而上学
C.可知论D.二元论
[答案] C
[解析] 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答案为C。
2020年高中政治人教版疑难点知识点归纳必修4试题:2.1 哲学的基本问题 Word版含解析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第一框哲学的基本问题课时过关·能力提升一、基础巩固1.下列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是()①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②思维能否产生理论③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④思维能否正确地认识存在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答案 D解析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地认识存在。
故①③④观点正确,答案选D项。
2.欧洲多国进行的一项大规模研究表明,饮酒与癌症之间存在非常明显的关联,男性癌症病例中有十分之一都与饮酒有关。
这体现了()A.物质与意识不可分B.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C.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D.物质与意识的性质不同答案 C解析科学研究表明饮酒与癌症之间存在非常明显的关联,这说明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3.哲学自产生以来就存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A.依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B.依据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C.依据对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D.依据对思维和存在二者有无同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答案 C解析对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
4.哲学要研究的问题有很多,其中有一个贯穿哲学发展始终的基本问题,即()A.意识和物质的辩证关系问题B.主观精神与客观精神的关系问题C.可知与不可知的关系问题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答案 D解析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
因此,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哲学发展的始终。
5.哲学史上尽管学派林立,但古今中外一切哲学派别的斗争,基本都是围绕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展开的。
这是因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①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而且必须回答的问题②是人类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③是划分哲学基本派别的依据,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物质基础④贯穿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答案 C解析本题实际是问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为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课时跟踪检测:2.1哲学的基本问题 Word版含解析

第一单元.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第一框.哲学的基本问题课时跟踪检测一、选择题1.哲学课上,有学生提出这样的命题“观点一,思维反映存在;观点二,思维是存在的反映。
”假如让你回答学生的问题,你的答案是(..)①两种观点共同揭示了存在和思维的关系.②两种观点共同揭示了存在和思维的辩证关系.③观点一强调思维是世界的本原.④观点二强调存在是世界的本原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解析:观点一强调思维的特点和作用,观点二强调思维的本质及存在决定思维,二者都共同揭示了存在和思维的关系,①④符合题意;②③错误。
正确选项为A。
答案:A2.网络时代是一个新词迭出的时代。
网络新词的出现,往往是因为某一社会现象引发了一些被大家共同接受的说法。
这表明(..)A.存在决定思维B.存在与思维不可分C.存在与思维同等重要D.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解析:B选项表述错误,存在决定思维,存在可以脱离思维,但是思维必须依赖于存在;C选项与题意不符,且表述不准确;D选项表述错误,思维有可能是对存在的正确的反映,也有可能是对存在的错误的反映;本题A选项符合题意入选。
答案:A3.我们的思想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用哲学的语言来说,这个问题叫做(..)A.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B.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C.思维和物质的关系问题D.存在和意识哪一个是本原的问题解析:我们的思想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用哲学的语言来说,这个问题叫做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均反映的是哲学基本问题的同一个问题,即思维和存在何者为世界的本原,与题意不符。
答案:B4.(2018·成都七中期末)2017年11月30日,我国第一颗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号终于取回“真经”,获得世界上最精确的高能电子宇宙线能谱,人类对宇宙暗物质的探索迈出重要一步。
高中政治 第一单元 第2课 第1框 哲学的基本问题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

哲学的基本问题基础演练一、选择题1.中国科学院称,在我国贵州瓮安生物群中发现一枚6亿年前的原始海绵动物化石“贵州始杯海绵”,是迄今为止全球发现的最古老的可靠海绵化石。
该发现将原始动物在地球上出现的实证记录从寒武纪向前推进了6 000万年。
这一科学发现佐证了( C )①物质决定于意识②世界的本原是物质③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④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科学家的新发现表明思维能反映存在,即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同时也进一步证明了世界的物质性,②③符合题意。
思维能正确反映存在,但思维不一定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物质决定意识,而不是意识决定物质,①④观点错误。
2.意大利蒙扎市议会通过了一项禁止市民将金鱼养在圆形鱼缸里观赏的法案。
提案者解释说,把金鱼关在圆形鱼缸里非常残忍,因为弯曲的表面会让金鱼眼中的“现实”世界变得扭曲。
可问题在于,我们怎么知道我们感知到的“现实”是真实的?金鱼看见的世界与我们所谓的“现实”不同,但我们怎么能肯定它看到的就不如我们真实?这一事例告诉我们( A )①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②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是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③只有换位思考才能对事物的“真实”性作出判断④感知无法对“现实”作出“真实”的回答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材料中对于现实与扭曲的理解说明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故①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人的认识能否正确认识存在,说明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是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故②符合题意;③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而不是是否换位思考,排除;④说法错误,人的思维可以正确认识存在,排除。
故选A。
3.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第4册 第一单元 第一课 第二框 哲学的基本问题

连一连 提示: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前篇自主预习
3.唯心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两种基本形态 (1)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 经验、心灵等)理解为世界的本原,认为客观事物乃至整个世界,都 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2)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神、理念、绝对精神等) 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 外化和表现。
物质的决定作用的前提下,追求心灵世界的满足、追求公平与正义,
这不但不是唯心主义,反而恰恰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表现。
课堂篇议题探究
议题一
议题二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关键能力
1.对比理解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
基本形态
异同点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 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 史唯物主义
进步 性
否认世界是神创造 的,认为世界是物质 的,坚持了唯物主义 的根本方向
6.“两个对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 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课前篇自主预习
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含义: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 物质的关系问题。 2.内容 (1)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 (2)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 问题。
课前篇自主预习
区间、推动高质量发展,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突出以改
革创新破解发展难题,实事求是、遵循规律,着眼长远、统筹兼顾,
提出“十四五”时期发展目标、工作思路、重点任务,给社会良好预
期,激励全国上下努力奋进。
习近平总书记的多次讲话均指出,谋划和推进党和国家各项工作,
必须深入分析和准确判断当前世情国情党情。强调重视形势分析,
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 训练:2.1哲学的基本问题 Word版

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同步训练2.1哲学的基本问题1、古往今来,一切哲学都必须回答哲学的基本问题。
下列哪些观点属于对这一问题的回答( )①祸福相依②理生万物③飞矢不动④万物皆可识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问题的根源和关键。
这是因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①是哲学的基本问题②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③就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问题④就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3、“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
尽管儒家讲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道家讲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佛家讲的是人与宇宙之间的关系,但究其哲学本质,它们的理论反映的基本问题都是( )A.意识和物质的辩证关系问题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C.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4、恩格斯曾明确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下列属于这一问题的内容的是( )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②思维与存在是否息息相关③思维能否反作用于存在④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5、2017年台风“天鸽”于8月23日在广东珠海沿海登陆,造成很大危害。
“天鸽”台风具有强度大、移速快、影响广、后期路径不确定等特点。
“天有不测风云”,面对频发的极端天气,人们时常发出这样的叹息。
从哲学角度看,该观点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这是因为( )A.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B.自然界具有客观性C.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D.存在是思维的反映6、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 )①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②各种哲学的发展方向③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④哲学的产生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④D.①④7、科学家探测到了火星上存在着随季节变化的条纹状含盐流水痕迹,还探测到浸满水的高氯酸盐分子的存在,由此断定“火星表面存在流动的液态水”。
(部编本人教版)最新高中政治 专题2.1 哲学的基本问题(含解析)部编本人教版必修4【经典练习】

专题2.1 哲学的基本问题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含义: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和的关系问题,也就是和的关系问题。
(2)内容: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的问题,即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和的唯一标准。
凡认为决定的,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决定的,就是唯心主义。
各种哲学由于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分属于和两大阵营。
②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可划分为和。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和中遇到和基本问题。
无论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说到底要解决一个共同的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因此,哲学的基本问题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都不能回避的、的问题。
它贯穿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作为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要研究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关系,要回答宇宙问题、人生问题和认识问题。
哲学所涉及的问题很广泛,但哲学的基本问题只有一个,这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举例:思维:(如计划、构想、思想、观念)存在:客观实在的东西(可见的桌椅,花草等;不可见的如电磁波、引力、浮力等)【典例1】中国古代哲学家主要探讨天与人、名与利、形与神、知与行、心与物、理与气等关系问题,这些问题集中体现了A.自然与社会的关系问题B.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C.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D.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答案】D【解析】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古代哲学家们探讨的问题,归纳起来都是围绕这一基本问题展开的,故选D。
2.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典例2】企业若想得到良好发展,就必须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经营,优秀的经营者能够对市场需求作出正确的判断。
2020_2021学年高中政治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一框哲学的基本问题课后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

第一框哲学的基本问题一、选择题1.(考查点: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哲学相对于科学有一个很突出的特点,即哲学的主题在不间断地变换或转向,但不论如何变换或转向,其基本问题依然是( )A.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B.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C.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故答案选D项。
2.(考查点: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哲学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一个术语,又称哲学根本问题或哲学最高问题。
下列选项中,能够说明并对哲学基本问题作出正确回答的是( ) ①人类的一切认识都不能超出感性知觉所提供的范围②中央主要领导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前分赴各地密集调研③“营改增”税收改革扩大至全国以推动经济转型发展④2017年1月1日,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全面启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②符合第一方面内容的要求,④符合第二方面内容的要求。
①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没有对哲学基本问题作出正确回答。
③没有涉及哲学基本问题两个方面的内容。
故答案选C项。
3.(考查点: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没有景物,何来情感”与“没有情感,何来景物”,从哲学上看,两者争论的焦点是( )A.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B.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C.是否承认意识的能动作用D.世界观与方法论谁决定谁,情感属于思维范畴,审读材料可知,两者争论的焦点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故答案选A项。
4.(考查点: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下图漫画《鬼城》给我们的哲学警示是,想问题、办事情必须( )鬼城①正确处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②正确处理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③认识到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④认识到世界观决定方法论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①②是其应有的启示。
③④与题意不符。
5.(考查点: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自从有了人类以来,世界上的现象尽管纷繁复杂,千差万别,但归结起来无非是两大类,一类是物质,一类是精神。
高中政治必修四课时作业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一框哲学的基本问题含答案

课时作业哲学的基本问题1.恩格斯指出:“全部的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这一论断说明,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①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②思维和存在的第一性和同一性的问题③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问题④思维能不能正确地反映世界的问题A.②④B.①②C.①③D.③④解析:B 本题考查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
在回顾书本知识的基础上不难作出选择。
我国南北朝时期的范缜认为,“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
英国哲学家贝克莱认为,“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据此回答 2、3题。
2.上述材料中的两种观点都是对________的回答。
( )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B.具体科学和哲学的关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个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解析:C “形”“存在”“物”即指存在,“神”“观念”即指思维,故C项正确。
3.从哲学上看,这两种观点( )A.都认为思维决定存在B.都认为存在决定思维C.都认为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D.前者肯定了存在决定思维,后者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答案:D4.“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这种观点属于( ) A.唯心主义 B.可知论C.怀疑论 D.不可知论解析:B 该观点承认人能够认识世界,故答案选B项。
5.下列成语正确反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的是( )A.掩耳盗铃 B.望梅止渴C.画饼充饥 D.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解析:D 唯物主义认为,存在决定思维。
A、B、C三项实质上都坚持了唯心主义,即思维决定存在,因此均没有正确反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只有D项符合题意。
6.漫画《工作汇报》中那位“专家”的错误实质是( )A.没有正确处理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B.没有正确处理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C.没有正确处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D.没有正确处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解析:B 这位专家“汇报工作”不从客观情况出发,任何事情都是用“喜”字来概括,没有正确处理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故选B项。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第一单元 第二课 第一框 哲学的基本问题 同步课时练习

一、选择题1.有人说哲学应该研究宇宙中的大问题,有人说哲学应该研究人生问题,也有人说哲学应该研究人类的认识问题,但贯穿其中的基本问题是()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B.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问题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问题D.思维与存在谁决定谁的问题解析:选A。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故答案选A项。
B、C、D三项均不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应排除。
2.哲学的基本问题,又称哲学的根本问题或哲学的最高问题。
恩格斯于1886年在《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
这一问题包括()①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②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③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④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关系问题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解析:选B。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②③正确,入选;①④错误,应排除。
3.下列表述中能体现对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回答的是()A.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B.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C.想问题、办事情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D.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解析:选A。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只有A项体现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4.在实际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一种情况出现,即人们对某种事物的存在与否感到难以预料、心中无底时,往往就认为“信则有,不信则无”。
这种观点从哲学上说,是认为()A.世界不是由神创造的,而是由人创造的B.存在决定思维C.思维决定存在D.世界观不同,对事物的看法就不同解析:选C。
“信则有,不信则无”的观点认为思维决定存在,是一种唯心主义观点,C符合题意。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课后作业:2.1哲学的基本问题 Word版含解析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第一框.哲学的基本问题1.“雾里看花,水中望月,谁能分辨这变幻莫测的世界?”从哲学上看,这句歌词反映了(..)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②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问题.③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④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问题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题,①③符合题意。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②对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③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意识能不能正确认识物质的问题展开的.④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⑤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展开的A.②③④B.②④C.②③⑤D.①③⑤,而非辩证关系问题,①错误。
②是正确的,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故③⑤错误,④正确。
3.2016年12月14~16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既是对2016年经济工作的总结,又是对2017年经济工作的规划。
从哲学角度来说,这体现了(..)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C.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D.个人与他人的关系问题2016年经济工作的总结,又是对2017年经济工作的规划,在哲学上就是要处理好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的问题。
4.毛泽东曾明确提出:“存在第一性,思维第二性,这是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的唯物主义前提,只有肯定这一条,我们才能与唯心主义划清界限。
”下列观点正确反映了思维和存在关系的是(..)A.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B.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C.神灵天意决定着社会的变化D.物是观念的集合项认为“神”(思维)是由“形”(存在)决定的,正确反映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符合题意。
A、C、D三项都认为思维决定存在,这是对思维和存在关系的歪曲反映。
高中政治(新人教版)必修4课后习题:哲学的基本问题(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哲学的基本问题课后篇巩固提升1.我国古代儒释道三家分别以“人与社会”“人与修心”“人与自然”为理论主线,究其哲学本质。
他们的理论都反映的一个基本问题是()A.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B.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无论是“人与社会”还是“人与修心”或者是“人与自然”,其实质都是在讲哲学的基本问题,也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项符合题意;A、B两项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不符合题意;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问题,C项不符合题意。
2.在庄子看来,万物总是处于刚肯定即否定,即“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的状态。
由此,他得出了“无需也无法对事物进行断定”的结论。
庄子的阐述中主要涉及了()A.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B.思维和存在何为本原的问题C.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D.生活与哲学相互关系的问题,庄子的话不涉及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A项不符合题意;庄子的话没有涉及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B项不符合题意;庄子认为“无需也无法对事物进行断定”,这是典型的不可知论,即庄子认为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C项符合题意;庄子的话没有体现生活与哲学相互关系的问题,D项不符合题意。
3.2019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公祭日,这个日子时刻提醒着所有中国人:牢记历史、勿忘国耻、祭奠亡灵……而日本政府对侵略历史讳莫如深,企图美化。
下列哲学观点,比较适合用来反驳“美化侵略历史”的是()A.世界是自我创造的非我B.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C.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D.人不能以行感天,天亦不随行而应人美化侵略历史”是违背客观现实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A、B、C三项都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不符合题意;D项属于唯物主义观点,适合用来反驳“美化侵略历史”。
4.近年来,世界各地受台风、飓风的影响越来越多,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极大伤害。
随着实践的发展,科学家现在可以准确预测台风的登陆地点、经过路线,把灾害的影响降到了最低程度。
2020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4练习:第二课 课时一 哲学的基本问题 含答案

课时一哲学的基本问题对应学生用书P71.哲学研究的问题很多,但我们能够从中找出一个贯穿哲学发展始终的基本问题。
这个基本问题可以表述为()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②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③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问题④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答案 D解析哲学研究的问题很多,其中贯穿哲学发展始终并且把不同哲学区分开来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物质和意识何者为本原问题,①④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
②③说法均与题意无关。
故本题答案选D。
2.关于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②对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③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思维和存在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④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展开的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答案 C解析②③是对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的正确表述,符合题意。
①错误,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不是二者的辩证关系问题。
④错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思维和存在谁是世界本原的问题展开的。
3.荀子说:“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
”费尔巴哈说:“自然界是一本不隐藏自己的大书,只要我们去读它,我们就可以认识它。
”对上述两种观点认识正确的是()①都属于可知论②都认为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③都否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④前者属于不可知论,后者属于可知论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 A解析荀子和费尔巴哈的观点都认为世界是可以认识的,都属于可知论,都认为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①②符合题意;③④说法错误。
正确选项为A。
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贯穿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了()①哲学的阶级性质②哲学发展的方向③哲学的产生④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答案 B解析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即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而不是阶级性质,因此①不能入选,②入选。
政治人教版必修四同步训练2.1哲学的基本问题(附答案)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第一框哲学的基本问题知识点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恩格斯的上述论断指出了A.一切唯物主义的基本问题B.唯物主义的正确性和唯心主义的荒谬性C.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2.(2010浙江衢州一中期末)以下属于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有①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②思维和存在谁是本原的问题③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的问题④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的问题A.①④B.②③④C.①②D.①②③④3.(2010浙江温州二中期末)哲学自产生以来就存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A.依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B.依据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C.依据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D.依据对思维和存在二者有无同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4.英国哲学家休谟认为:“一切外部的事物都不过是人们的一些主观感觉和印象。
因此,人们在认识中只能和感觉发生关系,不能超出感觉之外。
在感觉之外有什么东西,人们无法知道。
我们之外的外部世界是否存在,也是不知道的。
”休谟的上述观点属于A.客观唯心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C.可知论D.不可知论5.费尔巴哈说:“自然是一本不隐藏自己的大书,只要我们读它,就可认识它。
”这段话体现了A.物质世界的无限性和人的认识能力的有限性B.事物都是可知的,人有能力认识客观事物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D.人们是无法回避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的6.凡认为________,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________,就是唯心主义。
各种哲学由于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分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
7.中国古代哲学与西方古代、近代哲学有什么不同?知识点二: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8.____和____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A.唯物主义唯心主义B.辩证法形而上学C.认识世界改造世界D.思维存在9.(2010福建厦门六中月考)哲学要研究的问题有许多,其中有一个贯穿哲学发展始终的基本问题,即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B.主观精神与客观精神的关系C.可知与不可知的关系D.意识和物质的辩证关系10.英国的______和德国的______,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至少是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
第一框哲学的基本问题
1.“雾里看花,水中望月,谁能分辨这变幻莫测的世界?”从哲学上看,这句歌词反映了()
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②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问题③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④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问题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这句话探讨了思维和存在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①③符合题意。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②对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③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意识能不能正确认识物质的问题展开的④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⑤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展开的
A.②③④
B.②④
D.①③⑤
,而非辩证关系问题,①错误。
②是正确的,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故③⑤错误,④正确。
3.2016年12月14~16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既是对2016年经济工作的总结,又是对2017年经济工作的规划。
从哲学角度来说,这体现了()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2016年经济工作的总结,又是对2017年经济工作的规划,在哲学上就是要处理好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的问题。
4.毛泽东曾明确提出:“存在第一性,思维第二性,这是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的唯物主义前提,只有肯定这一条,我们才能与唯心主义划清界限。
”下列观点正确反映了思维和存在关系的是()
A.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
B.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C.神灵天意决定着社会的变化
项认为“神”(思维)是由“形”(存在)决定的,正确反映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符合题意。
A、C、D三项都认为思维决定存在,这是对思维和存在关系的歪曲反映。
5.意大利蒙扎市议会曾通过一项法案,禁止市民将金鱼养在圆形鱼缸里观赏。
提案者解释说,把金鱼养在圆形鱼缸里非常残忍,因为鱼缸弯曲的表面会让金鱼眼中的“现实”世界变得扭曲。
可问题在于,我们怎么知道我们感知到的“现实”世界就是真实的?金鱼看见的世界与我们所谓的“现实”世界不同,但我们怎么能肯定它看到的就不如我们看到的真实?这一事例告诉我们() ①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②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是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③只有换位思考才能对事物的“真实”性作出判断④感知无法对“现实”作出是否“真实”的回答
A.①②
B.②③
D.③④
,①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人的认识能否正确认识存在,说明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是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②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而不是是否换位思考,排除③;④说法错误,人的思维可以正确认识存在,故排除。
本题答案选A项。
6.“人的认识不能超出感觉的范围,至于感觉之外的客观事物是否存在,那是无法知道的。
”这句话属于()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可知论
,与基础知识相联系,用教材知识解释引言,引言的含义自然明确。
本题考查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的内容。
人的认识属于思维,客观事物属于存在,“感觉之外的客观事物是否存在,那是无法知道的”说明思维不能认识存在,属于不可知论。
故排除A、B、D三项,C项入选。
7.哲学史上尽管学派林立,但古今中外一切哲学派别的斗争,基本都是围绕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展开的。
这是因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①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而且必须回答的问题②是人类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③是划分哲学基本派别的依据,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物质基础④贯穿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
A.①②
B.③④
D.①②③④
③观点错误,对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哲学基本派别的依据。
另外,哲学属于精神范畴,不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物质基础。
8.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很丰富,其中明代就有两位有名的哲学家。
明代后期的王夫之把我国古代唯物主义哲学推向了高峰,他说:“气者,理之依也。
”“气”是变化日新的物质实体,“理”不能脱离“气”而存在,批判了“理生气”的唯心主义观点。
而明代的王阳明是个典型的唯心主义者。
一次他在游山玩水时对友人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
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王阳明的谈论集中到一点就是主张“心外无物”。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它包括哪两个方面的内容?
(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什么问题而形成的?结合上述结论,简要说明题中“问题”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理由。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同时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它贯穿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1.在实际生活中,古今中外,人们都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计划与现实的关系。
这说明()
①存在决定思维,思维是存在的正确反映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无法回避的问题③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哲学发展的始终④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思维对存在的反映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①观点错误。
所以选C项。
★2.右面漫画《一刀切》涉及的哲学问题是()
一刀切
A.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的问题
B.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C.主观精神与客观精神的关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