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知识点归纳之八(现代文阅读——记叙文阅读)
记叙文阅读知识点(初中版)
记叙文阅读知识点1、记叙方式及其作用⑴顺叙:①脉络清楚、条理分明②易于理解文章中心③突出中心④激发读者阅读兴趣⑵倒叙:①设置悬念,吸引读者②使内容集中③使叙述富有波澜更生动④突出文章中心⑤激发读者阅读兴趣⑶插叙:①补充交代了什么,这是什么的原因或背景②使内容更丰富,情节更完整,人物形象更加丰满③使故事情节跌宕起伏,避免了平铺直叙④突出中心⑤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⑥为下文什么做铺垫⑦激发读者阅读兴趣2、标题作用:①点明文章线索,贯穿全文②概括文章内容③揭示或暗示中心④交代主要人物⑤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⑥修辞+好处+作用,新颖独特3、段落作用:⑴开头段作用:①开门见山或开篇点题②总领下文或引起下文③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④点明中心,交代文章线索⑤为下文什么情节作铺垫或埋伏笔⑥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⑦渲染了什么气氛⑧交代记叙的要素⑵过渡段作用:①由对什么的叙述转入到对什么的叙述②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使衔接更紧密⑶结尾段作用:①点明突出深化中心②留有余地,引人深思(开放性)③总结全文④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⑤篇末扣题4、详略作用:⑴详:①突出中心⑵略:①使叙事完整②更能突出重点材料,使其能充分发挥表达中心的作用5、人称的使用及作用⑴第一人称:①真实可信,亲切自然②便于直接抒情③便于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④作为故事的见证人,是线索性人物⑤突出中心,激发读者阅读兴趣⑵第二人称:①便于与读者交流,引起共鸣②便于直接抒情③突出中心,激发读者阅读兴趣⑶第三人称:①便于客观评价人物或表现人物心理②取材不受时空限制③便于多角度描写④便于表现中心6、描写方法及作用:㈠刻画人物方法:①外貌描写②神态描写③动作描写④心理活动描写⑤语言描写⑥细节描写作用:生动形象的或生动细腻的+动作神态外貌特点+心理+性格形象品质7、环境描写⑴自然环境描写:①交代天气季节景物特征②渲染了什么气氛③烘托人物心情、性格、品质、形象④突出或暗示中心⑤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⑥为下文什么情节做铺垫⑵社会环境描写:①交代或暗示时代背景或社会习俗②渲染了什么环境气氛③推动故事情节发展④为下文什么情节做铺垫⑤暗示小说主题8、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说明、抒情9、标题含义:①表层含义②深层含义③社会舆论导向10、修辞作用:⑴比喻拟人:生动形象⑵对偶排比反复:句式整齐,朗朗上口,增加语言气势⑶反问设问:强调了什么,引起读者的思考与共鸣,增强语言的气势11、写作手法(常考)托物言志、欲扬先抑、对比反衬、衬托、正侧面描写相结合、夸张讽刺、动静结合、虚实结合12、品析语句:词性+感情色彩+写法+句式+刻画人物方法+修辞+景物描写+生动形象或突出强调了+心情+性格、品质、形象。
初中语文答题技巧- 现代文阅读-记叙文阅读--知识点总结,必须掌握!
初中语文答题技巧| 现代文阅读-记叙文阅读\\知识点总结,必须掌握!1表达技巧与表现手法目标:1、了解记叙文阅读中常见的表现手法2、掌握辨别表现手法及赏析其作用的方法什么是表现手法吗?它有哪几种类型?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
分析一篇作品,具体地可以由点到面地来抓它的特殊表现方式。
常见的表现手法包括对比、衬托,铺垫、伏笔、照应、象征、抑扬、悬念等。
了解常见的表现手法的种类及概念一、伏笔(一)概念“伏笔”是文学创作中叙事的一种手法,就是上文看似无关紧要的事或者物,对下文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作的某种提示或暗示,或者说是前文为后文情节埋伏的线索。
(二)特点1、有伏必应,如果你在开头提到了枪,那么在第二或第三段就要提到开枪,不伏不应是败笔,只伏不应同样也是败笔。
2、伏笔要伏得巧妙,切忌刻意、显露。
伏笔一般做到别人无法轻易觉察到,要做到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
3、伏与应不宜前后紧贴。
如果伏笔前后贴得过近,反而会使文章显得呆板,读起来反而显得枯燥。
(三)作用1、交代含蓄,使文章结构严密、紧凑,让读者看到下文时,不至于产生突兀、疑惑之感。
2、有助于全文达到结构严谨、情节发展合理的效果。
二、铺垫(一)概念铺垫是在一个人物出场前或者一个事件发生前,预先布置局势,安排一些情节场景作为征兆,制造气氛。
指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前期准备工作。
(二)作用1、对行将来临的事物进行衬托。
2、通过铺垫,可以渲染气氛,大大增强了作品的吸引力。
三、对比(一)概念对比手法,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
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二)对比的类型1、环境的对比2、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对比3、主要人物的前后对比(三)作用1、反衬正方,突出其鲜明特征,凸现主旨;2、表现作者好恶褒贬;3、给读者深刻印象和启示。
现代文阅读理解知识点梳理(人教版九年级备课资料)
现代文阅读理解知识点梳理(人教版九年级备课资料)记叙文阅读知识点梳理一、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二、叙述的顺序: 顺叙、倒叙、插叙三、记叙文的五种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四、记叙文中描写----根据描写的角度,可以把描写分为侧面描写和正面描写。
1、侧面描写------也叫间接描写,间接描写就是通过描写其它人物的言行、心理或者环境来表现主人公。
2、正面描写------也叫直接描写,包括直接描写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描写内容。
五、记叙文中的人物描写重点了解几种描写的作用及答题格式:①肖像(外貌)描写[包括神态描写](描写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况。
②语言(对话)描写和行动(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
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③心理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者××品质。
六、记叙文中的环境描写1、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2、环境描写的作用:自然环境(描写自然景观如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天气、季节和景物场景如山川、湖海等自然景物):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预示人物的××命运、表现人物某性格、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七、记叙文的表现手法1、象征:借助某一具事物的形象,以表现某种思想感情。
它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种类似,使被象征的某一内容得以含蓄形象地表现出来。
现代文阅读之记叙文知识
现代文阅读之记叙文知识1.记叙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2.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抒情、说明、描写。
3.记叙: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
4.抒情:指以形式化的话语组织,象征性地表现个人内心情感的一类文学活动。
5.描写:描是描绘,写是摹写。
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
6. 景物描写的方法:a从不同的感觉来描写(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b动静结合 c正面与侧面相结合 d修辞手法 e空间顺序f整体到局部 g关键词7.景物描写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的品质,衬托中心意思。
8.人物描写:包括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a正面描写:包括肖像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对话)描写;心理描写。
作用是: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作品主题。
b 侧面描写:作用是:衬托人物某种思想感情或某种性格特征。
9.议论: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周密。
议论是一种评析、论理的表述法。
一篇或一段完整的议论,通常由论点、论据和论证三要素组成。
10.记叙中恰当的穿插议论的作用:往往使文章锦上添花,画龙点睛地揭示人物和事件的意义,尤其是文章末尾,可以深化主题;段与段之间用上一两句议论,也能起到承上启下的妙用。
11.下面句子从表达方式看属于:1)这把尺子二十厘米长。
是。
2)这把尺子又断了!是。
3)这把尺子是刚买的。
是。
4)这把尺子质量不错!是。
5)这把尺子描绘着龙的图案。
是。
12.下面句子从表达方式看属于:1)花开了。
2)每朵花有六个淡淡的紫色花瓣。
3)这种花一般在四月开放。
4)花真漂亮!5)这种花很优雅!13.下面句子从表达方式看属于:1)豆子长出了瘦弱的小芽。
是。
2)豆子发芽了。
是。
3)豆子发芽很重要。
是。
4)啊,豆子发芽了!是。
5)豆子发芽需要水分。
是。
14.文章开篇方法:开门见山,直接入题;广泛引用,突出主题;巧用修辞,展示文采;题记;描写引入,烘托背景;设问生疑,制造悬念;联想回忆,巧妙叙述;结局写起;拦腰写起,起因用插叙;书信格式;借用章回小说笔法;寓言故事;与名人问答;诗文。
现代文中考知识点梳理
现代文中考知识点梳理现代文阅读在中考语文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于考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都有着较高的要求。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应对中考现代文阅读,下面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梳理。
一、记叙文记叙文是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1、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六个要素在阅读中需要准确把握,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2、记叙文的线索常见的线索有:以人物为线索、以事件为线索、以物品为线索、以时间为线索、以地点为线索、以情感变化为线索等。
线索能够将文章中的材料串联起来,使文章条理清晰,结构严谨。
3、记叙文的顺序记叙的顺序一般有顺叙、倒叙和插叙三种。
顺叙是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进行叙述;倒叙是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开头来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进行叙述;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
4、人物描写方法包括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和神态描写。
通过这些描写可以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内心世界和精神品质。
5、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可以烘托气氛、表现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社会环境描写可以交代时代背景、揭示社会本质。
6、记叙文的主题主题是文章的灵魂,通常通过对人物、事件的描写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人生感悟或对社会现实的反映。
二、说明文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体裁,目的是给读者以科学的知识。
1、说明对象被说明的事物或事理就是说明对象。
2、说明顺序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时间顺序按照事物发展的先后顺序来介绍;空间顺序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从外到内、从上到下、从前到后等进行说明;逻辑顺序则是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及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如从原因到结果、从主要到次要、从整体到局部等。
现代文中考知识点梳理
现代文中考知识点梳理现代文阅读在中考语文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于考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
以下是对现代文中考知识点的全面梳理,希望能对同学们的复习备考有所帮助。
一、记叙文记叙文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1、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在阅读记叙文时,把握好这六要素,有助于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2、记叙顺序(1)顺叙: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先后次序来叙述。
(2)倒叙: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段提在前面,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
(3)插叙: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插入一些与主要情节有关的内容,然后再接着叙述原来的事情。
3、人物描写方法(1)外貌描写:对人物的容貌、体态、服饰等进行描写。
(2)语言描写:对人物的对话、独白进行描写。
(3)动作描写:对人物的行为、动作进行描写。
(4)心理描写:对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描写。
(5)神态描写:对人物面部表情进行描写。
通过这些描写方法,可以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内心世界和精神品质。
4、环境描写(1)自然环境描写:对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等进行描写。
(2)社会环境描写:对社会背景、时代氛围、地域风貌等进行描写。
环境描写的作用通常有:(1)渲染气氛;(2)烘托人物心情;(3)推动情节发展;(4)为下文做铺垫;(5)突出主题。
5、记叙文的主题记叙文的主题往往通过对人物、事件的描述来表达作者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阅读时,要善于从文中的细节描写、人物的言行以及作者的议论抒情中去体会文章的主题。
二、说明文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介绍事物、解释事理的文体。
1、说明对象说明文的说明对象可以是具体的事物,如动物、植物、建筑物等;也可以是抽象的事理,如原理、规律、方法等。
2、说明顺序(1)时间顺序:按照事物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进行说明。
中学语文记叙文阅读重点和知识点
中学语文记叙文阅读重点和知识点(一)记叙文的概念: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议论、说明、抒情为辅助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如小说、散文、寓言、故事、通讯、游记、传记、回忆录等。
它的主要特点是通过生动的形象和事件来反映人物思想性格和道德风尚,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的中心思想是蕴含在具体材料之中的,是通过对人、事、景、物的生动描写来表现的。
(二)记叙文表达方式:①叙述:用质朴、直白的语言表达人物的经历和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的一种表达方式。
主要交代事实,包括人物事件梗概以及人物活动、发展、变化过程。
作用:是使读者对人物活动和事件发展的全貌有个清晰的了解。
使读者了解事物的全貌和来龙去脉。
②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的外形、动作、事物的性质、形态和景物的状貌,变化所作的具体刻画和生动描摹。
句子往往优美、细致,给人以美的享受。
人物描写: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特征、思想感情等,可以细分为外貌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
作用:刻画人物性格,突显人物形象,揭示全文中心,烘托主题,为下文埋下伏笔。
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作用: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突出深化主题。
社会环境描写作用: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
③议论:对人物、事件、景物等发表自己的见解或道理。
在记叙文当中,直接对叙述内容发表见解、判断、表明态度,或从个别事物中说明它的普遍意义,使读者加深理解。
善于抓住议论,分析它与叙述、描写的关系,就能较快地准确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先叙后议:给读者提供对所叙人物或事物的深层认识,起到加深文章思想深度的作用。
先议后叙:引导读者进入对将要叙述人物或事物的思考,收到让读者对下文密切关注的作用。
叙中他议:作者由文章中某个人物去发表议论,作出评价,借别人的口说自己的话的作用。
2024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8-记叙文阅读 02(知识)
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专题02:记叙文阅读(二)(五大考点:段落作用形象分析表现手法环境描写拓展探究)考点06文学作品阅读之段落作用【考点分析】近几年中考语文试卷中的现代文阅读试题,考查段落“作用题”出现的频率相当高。
这是因为段落作用考查题考查学生的综合理解能力,诸如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等都离不了阅读段落,段落理解是最能解决这些题目的关键,甚至一些文章的主旨也常常隐含在其中。
段落作用题考查的设问方式通常有:1、选文第x段在全文内容与结构上的作用分别是什么??2、结合第x段,谈谈这一段这样写的好处。
3、文章开头和结尾都涉及到……内容,从全文结构来看,这样写有哪些作用?4、联系全文,简要概括第x段的作用。
5、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第x段能否删去。
6、两段能否调换顺序?【技巧点拨】一、注重整体阅读,是解答“作用题”的前提。
学习任何一篇课文,第一步都应该通读课文,知道文章之大概,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情感和思路,然后从宏观上大致描绘文章的轮廓,概括文章的基本内容。
就单一的课文而言,整体阅读不仅能指导我们弄清写作对象,了解作者的基本倾向及表达的内容,而且还有助于我们在短时间内把握文章的重难点。
因此,不管考查的段落是在文章的哪个位置,都必须有整体阅读的意识,切忌只阅读被考查的段落内容或只看它的位置就急于答题,因为每个段落都是文章有条理的组织者。
注重整体阅读是解答段落作用的前提。
二、把握段落在文章结构中的位置,是解答“作用题”的关键。
段落在文章中的不同位置,它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也往往是不同的,但还是有一些规律可循的。
(一)开头语段的作用:1、内容上:①渲染气氛,揭示主题。
①设置悬念(以故事开头或以发问开篇),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或思考。
①开篇写景,为故事设置背景。
①开篇写景,由眼前景物引起下文的回忆。
①开篇点题,总领全篇,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
①交代故事起因,为下文作铺垫,是全文故事的大前提。
中考现代文阅读整理大全——文体知识梳理(超详细)
中考现代文阅读整理大全——文体知识梳理(超详细)记叙文(散文、小说)阅读一、记叙文文体知识梳理1.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和抒情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记事、状物描景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具体形式有小说、散文、寓言童话、通讯、游记传记回忆录等。
记叙文的主要特点:通过具体生动的形象和事件来反映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的中心思想(主旨)蕴含在材料之中,通过人、事、景、物表现出来。
(*所以阅读理解就是在对各文体知识充分掌握的条件下,阅读文本并正确理解文本内容对应的作者感情和中心思想;切忌主观臆想,胡乱猜答。
)2. *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题型链接:主要作用是概括故事情节和文章主要内容。
3. 记叙顺序及其作用:顺叙、插叙、倒叙。
顺叙(时间顺序、地点转换顺序),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使文章层次清楚、脉络分明。
例《紫藤萝瀑布》《藤野先生》插叙(暂时中断叙述,插入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另一件事情)作用:交代了......的内容(解释了......的原因)对主要人物和情节起衬托、补充的作用;为下文做铺垫或埋下伏笔,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丰富文章内容,使情节完整;使文章结构紧凑且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
例《背影》中插入家庭祸不单行的追忆。
倒叙(开头部分将故事的结局或高潮交代)作用:开篇点题,引出下文;制造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使文章故事情节波澜起伏,增强可读性。
4. 记叙文常见线索(贯穿全文,串起文章内容过程中反复出现的物品、事件、人物或情感;其作用是为了掌握全文结构,理解文章大意并把握文章主旨)题型链接:题目的作用(标题作为文章线索);填空链接和填写表格题。
①时间推移线,如《最后一课》②地点转换线,如《藤野先生》“我”的活动地点③人物线《我的叔叔于勒》④事件发展变化(明线)⑤情感发展变化(暗线)如《雪一化就有了路》⑥实物线索《羚羊木雕》5. 记叙文人称及其作用: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建议阅读《谁是最可爱的人》感受不同人称的作用)①第一人称作用:使文章更具真实性;叙述情切自然;便于作者直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现代文阅读公开课课件:记叙文阅读考点八 - 分析人物形象 答题模板+模板示例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现代文阅 读公开 课课件 :记叙 文阅读 考点八 - 分析人物形象 答题模板+模板示例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现代文阅 读公开 课课件 :记叙 文阅读 考点八 - 分析人物形象 答题模板+模板示例
《范进中举》
见风使舵、欺贫爱富、趋炎附势。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现代文阅 读公开 课课件 :记叙 文阅读 考点八 - 分析人物形象 答题模板+模板示例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现代文阅 读公开 课课件 :记叙 文阅读 考点八 - 分析人物形象 答题模板+模板示例
③动作描写,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进程, 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有时还推动情节的发展。
考点八 分析人物形象
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途经荒山野地, 孙悟空去寻找瓜果,猪八戒也要同去。两人没 走多远 ,八戒就嫌累,假装肚子痛,悟空只 得独自前去。八戒刚要入睡,忽见前面山崖下 有个大西瓜, 连忙把它搬到树荫下,切成四 块。先把属于自己的一块吃了,但觉得不过瘾, 便想了各种借口,相继把属于悟空、沙僧,以 至师父的西瓜全吃了。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பைடு நூலகம்册现代文阅 读公开 课课件 :记叙 文阅读 考点八 - 分析人物形象 答题模板+模板示例
外貌描 写
看得出,他刚刚刮过胡子 。他的衣服扣子缝得结结实实 ,补丁的针脚也很细,几乎看 不出来。
羊人》
《植树的牧
写出牧羊人一丝不苟,认真心 细的性格特点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现代文阅 读公开 课课件 :记叙 文阅读 考点八 - 分析人物形象 答题模板+模板示例
初中语文 记叙类阅读知识点
一记叙类知识点(记叙文、散文、小说)1.记叙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概括时:人+事)2.记叙的详略:最能表现中心的应详写。
2.记叙的线索:以物为线(外在线索、明线);以情感为线(内在线索、暗线);作用: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晰,主旨,层次分明。
3.记叙顺序:顺叙: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倒叙: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呆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波澜起伏。
插叙:作用:对情节起补充作用、衬托作用、使文章更加丰富,突出中心,交代事情来龙去脉。
4.记叙的人称:第一人称(可能是作者,也可能是虚构):作用:便于直抒胸臆,读来亲切感和真实感。
第二人称:作用: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的交流,好像与读者面对面的交流。
第三人称:作用:不受时空限制,能够从多方面自由叙述,使文章更显客观。
5.表达方式:(记叙文主要是记叙,有时还有描写、议论、抒情)(1)描写:作用:对人物、环境、事件进行绘声绘色、细致入微地描绘与刻画,使对象更加生动具体形象。
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相间,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多角度描写,粗笔勾勒,工笔细描等。
分类: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
(1)人物描写:五大描写,外貌、动作、神态、心理、语言。
作用:所有的描写都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塑造人物的性格特征;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提示主题。
另一个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还有细节描写。
(2)环境描写:自然(景物)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作用:①自然环境描写作用:点明时间、地点、季节和人物活动的环境特点,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情感、心情);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突出、深化主题。
②社会环境描写作用:交代时代背景,提示社会现实。
(2)议论:记叙中的议论是以记叙为主,有三种形式,先叙后议;先议后叙;夹叙夹议。
作用:引出下文,统领全文,引发读者思考(开头);承上启下(中间);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画龙点睛(结尾)。
2020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08 记叙文阅读之段落作用(解析版)
专题08 记叙文阅读之段落作用(解析版)一、主要考点:把握段落大意及分析段落作用,是中考现代文阅读的一个比较细小的考点,但也是一个经常考查的知识点,所以不容忽视。
把握段落大意就是用精练的语言概括某一段落的主要意思,如某段的主要故事情节,某段的主要说明方法,某段的主要观点等,它主要考查考生的归纳和概括能力,分值一般是2分。
而分析段落的作用就是让考生把握某一段落在行文结构和思想内容等方面的作用,它主要考查考生理解和分析评价的能力,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结构特点和文章思想感情的能力。
一、直接提问:(1)作者写xx段有什么作用(或好处、效果)?二、提问变式:(1)为什么要写XX段内容?(2)删去XX段可以吗?三、由以上的提问可以看出此题型的提问方式直截了当,那么段落的作用有哪些呢?该怎么答题呢?【段落作用】所处的位置——是结构作用具体所写——是内容作用1.段落在篇首的作用:【在结构上的作用】(1)总领全文(2)引出下文(3)与后文或结尾形成照应【在内容上的作用】(1)直接表明文章的写作对象(2)开篇点题(暗含主旨/点明主旨)(3)设置悬念,为后文的某处情节作铺垫、埋下伏笔(4)表达与主旨相关的感情,奠定全文的情感基调(以上四点为常见作用,以下四点为特殊作用) (5)如以故事开头,可引起读者阅读兴趣(6)如开篇发问,可引发读者思考(7)如以诗词开篇,可呈现美好的意境,增加文采(8)如开篇环境描写,还需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2.段落在篇中的作用:【在结构上的作用】(1)承上启下(2)推动情节发展,为后文作铺垫、埋下伏笔(3)前后照应【在内容上的作用】(1)承接了(上文)......,引出了(下文)......(2)插叙句段补充说明某内容(3)写景句段、推动情节发展,为后文作铺垫、埋下伏笔3.段落在篇尾的作用:【在结构上的作用】(1)总结全文(2)首尾照应【在内容上的作用】(1)交代结局,使文章情节完整(2)篇末点题(暗含、点明中心;深化、升华主题等)(3)令人深思,给人警醒(启示)(4)卒章显志,寄托感情(5)揭示真相,意味深长,给读者留下思考的空间。
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知识点
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知识点一、常见叙事线索1、人物线索:人物的见闻感受或者事迹2、物品线索:某一有特殊意义的物品。
3、感情线索:作者或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
4、事件线索:中心事件5、时间线索6、地点变换线索找线索:①文章的标题②各段反复出现的事物③文中议论抒情的语句④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⑤某一人物的见闻感受作用:文章内容井然有序地组合在一起,人物的思想性格,事情的来龙去脉。
二、记叙顺序1.顺叙:即按照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的顺序写(时间先后)。
作用:使文章脉络清楚,有头有尾,给人鲜明的印象。
2.倒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然后再按顺序进行叙述。
作用:避免平铺直叙,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引人入胜。
3.插叙:在叙述过程中,由于内容的需要,中断原来情节的叙述,插入有关的情节或事件,然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
(比如:回忆往事)作用:补充、衬托出文章的中心内容(人物或事件),丰富了情节,深化了主题。
三、人物的描写方法1、肖像(外貌)描写[包括神态描写](描写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况。
2、语言(对话)描写3、行动(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
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4、心理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者××品质。
四、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自然景观如天气、季节、山川、湖海等自然景物):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预示人物的××命运、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初中现代文阅读之记叙文知识要点
现代文阅读专题一记叙文一、概念与分类1、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广义的记叙文包括记叙性的文学作品,如散文,小说。
狭义的则指以写人,记事,写景,状物为主,对社会生活中的人和事物的变化进行描述的一类文章,如消息、通讯、特写、报告文学、游记、回忆录等。
2、(1)从写作内容与方式看,可分为简单记叙文和复杂记叙文。
(2)从写作对象看,可分为写人、叙事、写景、状物四种。
二、记叙文阅读基本知识1、找出叙述的要素。
“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注:某些为众所周知的要素,即使不表达出来也不会影响阅读,可以省略,例如“李白、唐朝。
”2、理清记叙的顺序(1)顺叙: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结局的顺叙写。
(2)倒叙:把事情的结局或者某个最突出的片段先写出来,然后按事情发展顺序进行描述。
(3)插叙:由于某种需要,在叙述中插进对另一段相关的事或者人的叙述,叙述完毕后,仍旧按照原先线索继续叙述。
(4)补叙:也叫追叙,是文中用两三句或者一小段话对前边说过的人或者事物做一些简单的补充交代。
注:【1】插叙与倒叙的区别倒:先倒后顺,内容重要,是中心事件的一部分。
前后在时间上能够衔接上。
插:顺中有插,内容一般,是跟中心有关的另一件事。
时间上不要求衔接。
【2】插叙与补叙的区别插叙略去不影响文章完整性,补叙是文章的有机环节,不可省略。
插叙一般在篇中,补叙位置较为灵活,在篇中,篇末皆可。
3、找出记叙的线索线索:题材组织,联系人和事物的依据。
常见类型如下:(1)时间(2)事件(3)某物(4)某人(5)见闻(6)地点转换(7)感情变化4、分析记叙的详略详写:情节生动,内涵深刻,对表达主题思想起重要作用。
略写:概括叙述,对主题思想表达起次要作用。
但可突出详写材料的重要性,使其更加充分的表达中心思想。
注:略写并不代表所写部分不重要,更不能删除,否则会影响文章的完整性。
5、区别叙述的人称(1)第一人称以当事人“我”的口吻展开叙述。
部编版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知识点梳理
现代文阅读知识点梳理一、记叙文(包括小说、散文等)知识点1、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2、记叙顺序: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A.顺叙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B.倒叙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C.插叙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3、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4、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5、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6、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7、描写方式:正面描写(又叫直接描写)、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8、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9、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10、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11、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二、说明文知识点1、说明对象:指文章说明的主要人或事物(一般不必答人或事物的特点)。
2、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程序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考生在答题时,可答得具体些,如: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等;逻辑顺序,先结果后原因,层层递进等)。
3、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画图表、作诠释、摹状貌、引用等(一般是三个字)4、说明文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
三、公共知识点1、表达方式:语文常用的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等。
2、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3、写作手法:考生要清楚,狭义的写作手法即“表达方式”,广义的是指写文章的一切手法,诸如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先抑后扬、象征、开门见山、托物言志等。
4、修辞手法:常用的有比喻、拟人、反复、夸张、排比、对偶、对比、设问、反问等。
初中语文知识点归纳之八现代文阅读——记叙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解题原则是:“以文解题”;看分值答题(如果多分值最好标出1、2,怕丢分不妨n+1,但有字数限制的概括题除外);尽量用原句,不能用原句的,答题线索一定在附近;审题要细,别看错,别遗漏。
(一)、记叙文阅读一、词语:答题时一定要在文段句词的前后找答案或找解答的依据。
(1)能理解词语的表面意义,以及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并能理解其表达的效果;(2)能确定词语指代的内容:一般出现在上文,找出后代入原文,看是否通顺合理.二、文章概括:内容概括(一句话概括故事情节):人物和事件(A、谁干什么B什么怎么样)主题概括:“本文通过某人做某事反映了什么意义(人物性格、作者感情、人生哲理)。
”主旨句的作用:结构上贯穿全文,内容上点明中心。
三、记叙线索及作用?线索:(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时间(5)地点(6)作者的情感。
作用:贯穿全文,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五、记叙顺序及作用?(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尾,条理清晰,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造成了……的悬念,使故事情节更曲折,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3)插叙作用:补充交代了……使人物形象更丰富,使中心更突出。
记叙文中穿插议论的作用:结构上承上启下;内容上画龙点睛.六、文章段落语句的主要作用有:(必须从内容、结构两个方面来进行做答)1、结构上:承接上文、开启下文、总领下文(引出下文)、承上启下(过渡)、照应前文(开头)首尾呼应。
2、内容上:开篇点题、抒发情感、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画龙点睛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3、写法上:气氛渲染、托物言志、以小见大、设置悬念、埋下伏笔、为后文作铺垫、欲扬先抑、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解题原则是:“以文解题”;看分值答题(如果多分值最好标出1、2,怕丢分不妨n+1,但有字数限制的概括题除外);尽量用原句,不能用原句的,答题线索一定在附近;审题要细,别看错,别遗漏。
(一)、记叙文阅读
一、词语:答题时一定要在文段句词的前后找答案或找解答的依据。
(1)能理解词语的表面意义,以及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并能理解其表达的效果;
(2)能确定词语指代的内容:一般出现在上文,找出后代入原文,看是否通顺合理.
二、文章概括:
内容概括(一句话概括故事情节):人物和事件(A、谁干什么B什么怎么样)
主题概括:“本文通过某人做某事反映了什么意义(人物性格、作者感情、人生哲理)。
”
主旨句的作用:结构上贯穿全文,内容上点明中心。
三、记叙线索及作用?
线索:(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时间(5)地点(6)作者的情感。
作用:贯穿全文,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五、记叙顺序及作用?
(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尾,条理清晰,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造成了……的悬念,使故事情节更曲折,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3)插叙作用:补充交代了……使人物形象更丰富,使中心更突出。
记叙文中穿插议论的作用:结构上承上启下;内容上画龙点睛.
六、文章段落语句的主要作用有:(必须从内容、结构两个方面来进行做答)
1、结构上:承接上文、开启下文、总领下文(引出下文)、承上启下(过渡)、照应前文(开头)首尾呼应。
2、内容上:开篇点题、抒发情感、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画龙点睛
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3、写法上:气氛渲染、托物言志、以小见大、设置悬念、埋下伏笔、为后文作铺垫、欲扬先抑、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
象征、托物言志作用:使表达委婉含蓄、深沉感人.
环境描写的作用:交代时间地点,揭示时代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的性格、推动情节的发展等等。
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以《孔乙己》为例,开篇关于咸亨酒店格局及人物的介绍便属于社会环境描写,它揭示了当时社会等级森严,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冷酷势利,为主人公的出场做了铺垫。
环境描写的作用。
可以从以下六种情况判断:是否烘托了人物的心情,是否渲染了气氛,是否设置了背景,是否烘托了人物形象,是否深化了主题,是否推动情节的发展。
七、评价感悟类
评价:“是不是”、“同意不同意”、“好不好”?感悟:结合主旨、个人生活体验,提出对问题的看法。
启示从原文引出;评价表明态度及理由。
特别注意是否让举例或结合实际,把题目中所要求的全部答出。
感想启迪类答题方法:
1.抓住文段的中心,理解文段的含义,联系中心作答
2.联系自己或社会实际情况,引发感悟
3.遣词造句,讲究三美:运用古诗文、名言警句;恰当运用对比比喻排比等修辞;运用成语。
4.偷梁换柱法:把作者在该文章中的体验、观点用自己的话重新演绎一遍。
词句品味类答题方法:
词语品味答题方法:
A了解词性感情色彩,揣摩词语所表达的喜怒哀乐。
B.分析修辞,体会词语的形象含蓄
句子品味答题方法:
A.看句子是否富有哲理:如果富有哲理,可以从它带给你的启迪去体会。
B.看句式结构(句式不同,表达的效果也不同):陈述句语气平稳,不温不火;疑问句能吸引读者好奇心,能制造悬念;反问句能加强语气;感叹句能抒发强烈的感情;排比句层层深入,显得气势磅礴;
C.从修辞的角度分析:比喻使意思浅显易懂,具体形象;夸张能突出事物的特征;拟人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对比给人鲜明印象;反语显得幽默风趣,讽刺意味强烈。
★答题方式:我认为……美在……它表现了……
八、懂得常用的描写人物的方法,并理解其作用。
方法有:①正面描写: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外貌②侧面(间接)描写:其他的人或事③细节描写④环境衬托人物心情等。
⑤用词的感情倾向.褒贬色彩
作用是:揭示人物性格,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风貌
非主人公在文中的作用:对比烘托,使主人公性格特征更加鲜明突出.
★答题方式:本段运用了……的描写手法, 塑造了(如果是侧面描写用衬托)……形象,表现了……性格,体现了……精神品质等。
九、记叙文语言风格:亲切自然口语化、幽默讽刺、热情奔放、冷峻辛辣等
十、人称作用:
第一人称: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第二人称:便于作者与文中的人物或读者感情交流,显得特别亲切、感人。
十一、指示代词指代对象的判断类考试类型及答题方法:(适用于其他文体)
1、常考的指代词有:这、那、这些、那些、其他、以上、如此、此……;
2、一般是往前找;
3、找到之后,将找到的内容放在指代词所在句中读一读,看是否适当通顺。
十二、赏析表达技巧
抒情:引起读者的共鸣,深化中心,画龙点睛。
说明: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
描写:身临其境,栩栩如生
记叙文中的议论:点明中心,升华主题
记叙:要结合具体语言环境来分析(例:《最后一课》中小弗郎士上学路上看到“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一句交代了时代背景。
)
★答题方式:本段采用了……的表达方式,表达了作者的……感情,起到使读者……的作用。
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