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博物院文物纹样赏析

合集下载

玲珑束腰间——河南博物院藏明清玉带饰赏析

玲珑束腰间——河南博物院藏明清玉带饰赏析

中国是世界上用玉最早的国家,中国人自古尚玉、琢玉、藏玉。

从原始社会出现到清代,玉器受到各时期宗教信仰、礼仪制度、社会生活、使用风尚、审美观念等多方面影响,经久不衰,形成独特的玉文化。

佩饰玉是随身佩戴之物,是具艺术价值的玉器门类。

佩饰玉品类较多,其中玉带饰作为服饰上腰部装饰,功能性、观赏性兼具,由可穿系的带子与带钩、带扣、带板等组合使用,出现时间较早、演变有序、制作精美,使用数量和制作精美程度体现了身份尊卑与阶级地位,是佩饰玉的重要品类。

河南博物院藏玉器品类齐全,玉带饰藏品较丰富,本文在梳理我国玉带饰发展脉络的基础上,选择明清时期精美者述析。

玉带饰概述古代先民重视腰间束具,发明了带装饰的腰带,最早的束腰方式是结绳系带,汉晋之际逐渐出现了革带和丝绸制成的腰带,也称为鞓,经发展演变,逐渐近似今天的腰带。

腰带和带饰不仅具有实用功能,更具有礼仪性质,能明尊卑、别上下。

带饰从材质上分为金、银、铜、玉、石等,尤以玉饰最受到重视,出土和传世数量众多。

玉带饰大略玲珑束腰间——河南博物院藏明清玉带饰赏析河南博物院 张 滢图1 战国晚期鎏金嵌玉银带钩图2 西安何家村唐代窖藏出土玉带分为三种:带钩,最早系带用,后逐渐被带扣取代。

带扣,用来扣合带子两端。

玉带,分三部分,一是带銙,又称为带板,是穿缀在带上的玉片饰物,有长方形、正方形、桃形;二是带有环的带穿,又称提携;三是穿缀在带子两端的尾。

1.玉带钩带钩相当于今天的皮带扣,结构有钩头、钩体、钩纽三部分,钩首用于连接,钩纽起到固定作用,侧视形制为“S”形,质地有金、银、铜、铁、玉、石、骨等。

玉带钩不仅造型优美,而且因材质温润更为人喜爱。

根据科学考古发掘,最早的带钩发现于4000多年前的良渚文化,在浙江余杭地区反山、瑶山、桐乡出土数枚玉带钩,形制都为一端有一横穿圆孔,另一端有弯钩状扁方孔,可以说是带钩的雏形。

良渚文化玉带钩出现以后,并没有在更大范围使用,中原地区仍使用结绳系带并随身携带类似锥子的觹解开带子。

安阳殷墟妇好墓玉器浅赏

安阳殷墟妇好墓玉器浅赏

安阳殷墟妇好墓是20世纪我国重要的考古发掘,是目前发现出土随葬品最多的商代王室墓葬,随葬品种类齐全、制作精美,尤其是众多玉器的出土,向世人展示了3000多年前商人的高超琢玉技术和审美理念,为我们研究商代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下面以河南博物院藏的若干玉器为例进行介绍、赏析。

青玉跽坐人形佩(图1、图2)1996年出土的商朝玉器,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该玉器用圆雕手法雕刻,造型独特,正反两面呈现完全不同的内容。

正面为“虎首人身”形象,虎首高昂,大口暴张,人身呈跽坐状。

背面为一完整的鸱鸮形象,呈蹲立状,与正面的虎首人身完美结合。

鸮,古代人称之为鸱鸮、枭和鸱枭等,俗称猫头鹰,从考古资料可知,鸮形器物在新石器时代出现,商代开始盛行,被奉为神鸟,是战争胜利的象征。

中国自古被誉为礼仪之邦,常言道: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在椅子还未被发明的先秦时期,跽坐是最符合“礼”的标准坐姿。

在重鬼尚祀的商代,巫师作法时所佩戴面具也常为虎和鸮的形象。

因此虎、鸮、人三种形象的结合,让该器物披上了浓厚的宗教色彩。

虽然目前已发现不少商代人兽合体或兽兽合体的造型,但人和两种兽形结合的形象却极为少见,它的出现或许为我们解锁商朝的信仰体系,提供了一把关键钥匙。

青玉鸱鸮佩(图3、图4)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高4.9厘米,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整体为青玉圆雕出站立状鸱鸮,双脚及宽尾支撑身躯。

头两侧有对称弯钩形角,似羊角,两眼圆凸,胸部微鼓,双翼并拢紧贴于两侧及背部,宽尾下垂。

身饰云纹、鳞纹,均以双阴线雕刻。

头顶中部有一对穿斜孔可悬挂。

玉佩造型以写实与夸张手法相结合,技法娴熟,雕刻精致,整个纹饰图案显得刚劲有力。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在奴隶社会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崇尚勇武的道德观与审美观决定了鸮类在商代备受尊崇,出土的大量鸮形器物及鸮纹器物,说明了在殷民心中鸱鸮的重要地位。

商人以玄鸟作为自己民族的图腾,赋予其神权。

妇好墓中的鸟类形象众多。

青玉鹦鹉形玉佩(图5、图6)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厚0.5厘米,宽2.5厘米,通长10厘米,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河南博物院藏陶仓赏析

河南博物院藏陶仓赏析

陶仓是两汉时期常见的丧葬明器,其出现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时期的秦墓,汉时形成规制并走向兴盛,魏晋后逐渐衰落。

陶仓的造型源于古代存储粮食的地面建筑,具体形状和造型因时代、地域环境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陶仓发展特点墓葬中出土的陶仓明器分为圆形、方形等不同形状,设计之繁简各不相同。

《吕氏春秋·仲秋纪》高诱注“圆曰囷,方曰仓”,简单区分了不同形状陶仓的名称。

如今学者们往往将圆形陶囷和方形陶仓统称陶仓。

圆形陶仓形制简单,平面呈圆形,上有出檐或不出檐顶,分有盖或无盖,腹部呈筒状,底部有足或无足。

两汉时期的陶仓多见仓顶,顶部多出檐,以悬山、歇山及四阿式形态为主。

有的陶仓还设置天窗、气孔等利于通风散热、防潮防虫的设施。

为了适应南方潮热的天气,有些陶仓仓底还使用数根立柱支撑,形成干栏式结构。

方形陶仓主要指仓房与仓楼,平面呈方形,有较为规范的屋顶、瓦垄、房梁、门窗等。

西汉晚期至东汉时期,陶仓的形态进一步复杂化和写实化,陶仓房、仓楼由此出现。

陶仓房是平面为方形的立方体储粮明器,造型较陶仓更为繁复,不仅有屋顶、房脊、挑梁等细致真实的建筑构件,还时常绘有网格状纹饰,用以竹篾编成的网格,抵御啄食粮食的飞鸟。

随着东汉时期庄园经济的发展,形制更为复杂的陶仓楼出现。

陶仓楼指带仓的陶楼,一般有连阁和院落,楼层普遍高于两层,上有屋顶,楼上开窗。

河南博物院藏陶仓赏析河南博物院 梁 爽 李晓荧图2 “小豆万石”带盖灰陶仓陶仓发展的历史背景陶仓的出现与时代的生产力、经济发展水平及政治环境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陶仓的形制为研究其所在时代的政治经济环境和文化思想意识提供了鲜明的证据。

富足的农业生产是国家赖以生存的基础条件,五谷丰登一直是历代人民的热切企望。

只有“吃得饱”,人们才有精力发展文化,制定法则,推动社会的长治久安和可持续发展。

自西汉初期始,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措施以恢复连年战乱所造成民生凋敝的惨景。

轻徭薄赋的政策、铁制农具的广泛推广以及大型水利设施的营建,都为农业经济的复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金枝玉叶——河南博物院藏镶宝石金蝴蝶

金枝玉叶——河南博物院藏镶宝石金蝴蝶

CULTURAL HERITAGE 文博明代的海上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贸易往来频繁,郑和下西洋的壮举输入了各国的民俗文化和彩色宝石,这使明代一度达到中国应用彩色宝石的顶峰。

明清时期金银器制作工艺空前繁荣,官宦阶层墓葬出土的金银器,宝石镶嵌色彩斑斓,龙凤图案细腻精致,体现了生前的高贵与富足的生活状态。

1985年5月的一天,河南省浚县城东的王氏墓地,修路的铲车铲开了一段被封存了500多年的历史。

其中出土的王百禄墓志,楷书,正文25行,满行26字。

碑版高54厘米,宽54厘米。

明弘治六年(1493年)九月二十八日刊石。

前太子太傅、威宁伯王越(字世昌)撰著,赐进士出身、奉直大夫、鸿胪寺少卿、姻亲、滑台张璞(字韫玉)书丹,赐进士出身、奉直大夫、鸿胪寺少卿、姻亲、汤阴李鐩(字时器)篆额。

墓志文如下:吾女伯姐讳百禄,断取《诗》“百禄是遒”之义。

父母兄弟重爱之,故称伯姐而不名。

生于成化四年戊子四月初六寅时,卒于弘治六年六月十四日亥时,得年二十有六。

择以是年九月二十八卯时葬于先茔之侧,从族葬礼也。

姐淑行夙成,闲于内则。

尝自言:亲安养足,我心至乐。

故于父母纯乎孝,推于兄嫂纯乎敬,弟侄纯乎爱。

至于婢属,则又纯乎宽恕,皆出自然,不假修饰。

端居终日,息怒不形,酬答尊卑,一言不苟。

聪慧异常,女红思入妙品,中馈精洁。

甫十三即感奇疾,时发时愈,医药罔效,久渐羸弱,公侯驸马家累通媒妁,以故未谐。

至是转加痰嗽,临危把吾衣曰:“恨不能终养。

”遂绝。

呜呼!可伤也已。

女死父伤,人之常情,吾特有甚焉者:前年,姐母亡,遗属姐事甚悉,今又先吾亡,伤哉;吾五女,四相继亡,独姐存,忘送吾老,今又先吾亡,伤哉;吾三总边镇,暨谪居湖襄,悲欢荣辱,扶病相随数千里,幸不为藤束木皮棺归。

期成家,竟未有所适而亡,重可伤乎哉!呜呼!“作善降祥,作恶降殃。

”“顺天者昌,逆天者亡”,斯语殆欺我邪?割肠摧骨,涕泪交往,一字一号而为之铭曰:淑庄之行,宜福乃殃。

纯孝之德,宜寿乃亡。

花神落杯 清瓷名品——河南博物院藏康熙五彩十二月花卉杯

花神落杯 清瓷名品——河南博物院藏康熙五彩十二月花卉杯

AppreciatION 鉴赏·陶风瓷韵十二月花卉杯又称十二花神杯,是指用青花、五彩和珐琅彩等在12只小茶杯上绘饰十二种花卉作为装饰题材的成套酒杯,每杯一花一诗一印,最早始于清朝康熙年间的官窑生产,流行于清代初年,雍正、乾隆、嘉庆、光绪年间官窑也都烧制五彩、青花、粉彩及斗彩的十二月花卉杯,因深受宫廷喜爱而成为清代官窑日用瓷器套具中的名品。

河南博物院收藏的一套五彩十二月花卉杯(图1),由康熙年间景德镇官窑制,撇口、深腹、浅圈足呈倒钟形,色彩优雅、胎薄如纸、轻巧莹透,肉眼观看已达到见釉不见胎的程度,展现了高超的烧造技术和装饰艺术。

本文拟对这套五彩十二月花卉杯进行鉴赏和分析,并对其定名、纹样母题、现存状况及工艺做初步探讨。

一、花卉杯定名及纹样这套五彩十二月花卉杯高5厘米,口径6.6厘米,足径2.6厘米,画面构图采用的是中国古代“左文右图”的传统方式,每杯的诗句后都有一个青花篆书“赏”字印款,杯底钤“大清康熙年制”两行六字楷书底款(图2)。

所绘十二花花神落杯 清瓷名品——河南博物院藏康熙五彩十二月花卉杯张 滢图1:河南博物院藏康熙五彩十二月花卉杯编辑|朱慧敏1976481234@AppreciatION 鉴赏·陶风瓷韵卉分别是玉兰花、杏花、桃花、牡丹花、石榴花、荷花、兰花、桂花、菊花、月季花、梅花、水仙花。

之所以又称其为花神杯,是因为根据农历二月十二日“花朝节”的传说,每只杯子上对应一位花神,即是历史上的著名女性。

十二花卉杯是清代官窑瓷器中首次将诗、书、画、印集于一体,具有鲜明的文人意蕴。

1.玉兰花杯(图3)。

有的又称迎春花杯。

此杯用黑色勾勒出树干,树干内皴擦棕彩,树枝盘曲交错而出,树枝上点缀着淡黄色花朵,有的含苞待放,有的已尽情绽放。

用青花、绿釉在树根处绘制绿茵,显示出春天将到的气息。

杯上题诗“金英翠萼带春寒﹐黄色花中有几般”,摘自白居易的《玩迎春花赠杨郎中》。

由于南北气候、物种存在一些差异,南方流行的花卉杯一般正月是梅花,而北方正月则是迎春花。

鸮形器探析——以河南博物院藏文物为例

鸮形器探析——以河南博物院藏文物为例

AppreciatION 鉴赏·陶风瓷韵鸮,俗名猫头鹰,古称鸱、枭、鸱鸺、鸱鸮、鸱枭、服鸟等。

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鸟类之一。

鸮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始终和人类保持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其文化符号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演化。

本文着重选择商代到汉代的鸮形器,以河南博物院藏品为例赏析,对鸮的文化内涵、器形类别和演变做梳理讨论。

一、“鸮”的文化内涵及演变古代人类在长期生活中,接触并观察到自然界不同的动物,并把自己的感情和信仰投射在动物形象上。

鸮,在生物习性上善闻死腐动物之气,昼伏夜出,鸣叫声凄厉,飞行迅猛无声,因此在人类眼中充满神秘感,鸮文化形象在世界范围内随历史进程差异较大。

在欧洲,人们普遍对鸮抱鸮形器探析——以河南博物院藏文物为例张 滢图1:辽宁牛河梁女神庙玉鸮编辑|朱慧敏1976481234@AppreciatION 鉴赏·陶风瓷韵有友好和喜爱的态度。

古希腊人对猫头鹰非常崇拜,认为它是智慧的象征,被当作古希腊神话智慧女神雅典娜的象征和化身;加拿大温哥华印第安人的后裔仍保留猫头鹰的图腾,不但有大型木雕的猫头鹰形象,而且有模仿猫头鹰捕获猎物的舞蹈;英国人认为猫头鹰智商高超,能够通晓人类的感情和语言。

在亚洲,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对猫头鹰的态度褒贬不一,反差极大。

在日本,日语的“猫头鹰”发音谐音与“福”接近,人们将其视作幸福、美满的象征,而在印度和中国,人们通常把鸮视为不祥之物,厌恶和惧怕。

鸮在中国的形象,经历了从神圣、被崇拜的动物到被视为不祥恶鸟的演化过程,因此,鸮形器也呈现多样化的特征,从材质到造型、纹饰差异较大。

新石器时代,鸮形器在我国分布的范围广泛,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长江流域的石家河文化、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以及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都有鸮形器出土。

这时,鸮的地位非常崇高,被人们看作一种神圣的动物,先民通过模仿鸮鸟的形态来制造不同材质的祭器,材质主要是玉、陶。

1979年,辽宁牛河梁村距今5500年的红山文化遗址女神庙出土一件玉鸮(图1),运用玉雕阴刻的手法,寥寥数笔,表现出鸮展翅飞翔的状态,精美绝伦,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一件以鸮为题材的玉质艺术品。

河南博物院藏墓葬窑址出土唐三彩

河南博物院藏墓葬窑址出土唐三彩

唐三彩是盛行于唐代的多彩铅釉陶器的总称,因器物上有明亮鲜艳的黄、绿、白或黄、绿、蓝等多色釉彩而得名。

它是以黏土作胎,以铜、铁、鈷、锰等矿物和铅的氧化物作为釉料的着色剂和助熔剂,经过800℃左右的温度烧制而成,无论在造型、唐三彩是盛行于唐代的多彩铅釉陶器的总称,因器物上有明亮鲜艳的黄、绿、白或黄、绿、蓝等多色釉彩而得名。

河南博物院是河南地区文物藏品重要收藏研究单位,本文结合河南博物院收藏墓葬窑址出土且有代表性的唐三彩藏品谈一点认识。

河南博物院收藏河南出土的唐三彩器物的器形丰富,器物装饰手法多样,艺术成就较高,但在地域上有一定的局限。

河南博物院藏墓葬窑址出土唐三彩河南博物院 朱亚辉 吴 歌图2 三彩宝相花盘装饰、色釉还是烧制工艺等诸方面,都在中国的陶瓷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是唐代文化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艳丽之花。

河南是唐三彩的故乡,唐三彩不仅首先在河南洛阳发现,离洛阳不远的河南巩义县也是唐代烧制唐三彩的中心区域之一,黄冶村更是最早发现烧制唐三彩窑址。

河南博物院作为河南文物藏品重要收藏研究单位,不仅参与了唐三彩窑址调查取得了一些窑址发掘的标本,也保存着河南各地出土的唐三彩精品,这些标本和藏品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河南唐三彩文化概貌。

本文就结合河南博物院收藏墓葬和窑址出土且有代表性的唐三彩藏品谈一点认识。

三彩带流罐(图1),1957年泌阳县板桥乡唐墓出土。

高8.3厘米,口径8.7厘米,腹围39.6厘米。

白色胎,广口内敛,圆唇,鼓腹,圈足有鸡心,肩部一侧有管状短流,体外部施有绿、黄、白三彩釉不及底。

三彩宝相花盘(图2),1979年巩义市北山口乡铁匠炉村出土,高2.3厘米,口径19厘米,底径12厘米。

白色胎,敞口,浅腹,平底。

盘内底中部用蓝、黄彩施一朵宝相花,周围饰6个花叶。

通体施白釉。

三彩带盖三足炉(图3),巩义市站街镇大图1 三彩带流罐图3 三彩带盖三足炉图4 三彩双系钵图5 三彩贴花炉黄冶村出土。

残通高19厘米,口径15厘米。

中原精粹元代遗韵——河南博物院藏元代乐舞俑雕砖

中原精粹元代遗韵——河南博物院藏元代乐舞俑雕砖

kaleidoscope 万花筒编辑|屈梦夏河南博物院1974年收藏了一批元俑雕砖,这批雕砖出土于焦作西冯封村元代墓葬,雕砖俑共二十六件,除了个别仆侍俑外,绝大部分是杂剧俑,主要有说唱俑、吹口哨俑、吹笛俑、打节板俑和击鼓俑等,这批砖俑形象生动活泼,造型百态,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尤其最具有代表性的乐舞俑,舞姿优美,栩栩如生,神态活灵活现。

这批雕砖以生动的艺术形象,再现了元代杂剧表演的具体情景,为研究宋元杂剧及中国戏曲发展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本文结合考古发现及文献记载,拟对焦作出土元代乐舞俑雕砖进行鉴赏与分析,并就元代杂剧的兴盛展开讨论。

一、元代乐舞俑雕砖焦作西冯封村元代墓葬出土雕砖俑26件,其中乐舞俑雕砖8件,现将分别介绍这8件乐舞俑雕砖:扛旗舞俑此俑高33厘米,圆胖的脸庞,中原精粹 元代遗韵——河南博物院藏元代乐舞俑雕砖鹿继敏图1:扛旗舞佣kaleidoscope 万花筒大大的眼睛,高高的鼻梁,肩上斜背一旗形物,戴双总髻假大头,上身穿窄袖齐腰短衫,有垫肩,腹裹绣花兜,腰系布带,下着短裙,足穿布袜,圆口鞋,右肩扛旗,左手抚旗穗,扭动身躯,奔跑起舞。

形象生动,引人入胜。

(图1)负瓜舞俑此俑高31厘米,椭圆形的脸庞,浓眉大眼,鼻梁高挺,眼睛向右后斜视,肩负长瓜,戴双总髻假大头,上身赤露,以彩带缠绕,打结于胸前。

下着短裙,腰系布带,足穿布袜,软靴,挥臂奔跑起舞。

(图2)击鼓舞俑此俑高35.5厘米,圆圆的脸庞,浓眉大眼,鼻梁高挺,嘴微张,头上扎双总髻,赤露上身,左肩斜披长彩巾,打结于腰间右侧,腰系蝴蝶结长带,下着花边短裙,足穿圆口鞋,左臂挟鼓于腰间,右手击鼓,双脚一前一后,表情专注,伴随鼓点,翩翩起舞,其造型优美,童趣盎然。

(图3)吹笛舞俑此俑高35厘米。

戴双总髻假大头,上身穿齐胸短袖上衣,挽袖。

身披十字彩带,胸前打结,腰系长带,下着短裙,足蹬软靴,双手持横笛,做吹奏状,仿佛在随着音乐跳跃起舞,人物形态自然生动,栩栩如生。

浅谈河南博物院龙文物及其文化内涵

浅谈河南博物院龙文物及其文化内涵

浅谈河南博物院龙文物及其文化内涵作者:王新来源:《黄河黄土黄种人》2024年第04期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兽,自古以来就备受尊崇。

在中国古代,龙被视为皇权的象征,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威严。

同时,龙也是祥瑞之兽,常常与凤凰、麒麟等神兽一起出现,寓意着吉祥、和平和繁荣。

河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河南博物院收藏的龙文物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历史时间跨度长,从早期的蚌塑龙到商周时期的龙纹玉石器、青铜器,从汉代的龙形象艺术品到唐代的盘龙石座,再到明清时期的龙纹瓷器等。

这些龙文物不仅展示了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独特地位,也为我们了解和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现择其精品与读者一同分享。

濮阳西水坡M45号大墓中的蚌塑龙濮阳西水坡仰韶文化遗址 45 号墓,墓室上部为圆形,下部为方形,体现出中华民族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墓主人头南足北,东西两侧分别用蚌壳堆塑龙、虎图案,脚下有人体胫骨与蚌壳组成的三角形图案。

蚌塑龙是目前发现的与现代龙图案最接近的龙形。

蚌塑龙作为早期龙文化的代表,是濮阳西水坡M45号大墓中的一件重要文物,其形态简单而神秘,为我们揭示了早期龙文化的神秘面纱。

龙的形象在此时期尚未定型,但通过巧妙的蚌壳排列和组合,展现出了龙的基本形态,包括龙头、龙身和龙尾。

这种表现方式不仅体现了古人对龙的原始崇拜和信仰,也为我们提供了研究龙文化起源和发展的重要线索。

这一时期的龙文化尚处于萌芽阶段,龙的形象尚未完全形成。

各种龙的形象和表现形式都还在探索和发展中。

蚌塑龙作为其中的一种形式,虽然形态简单,但却充满了神秘感和原始魅力。

同时,蚌塑龙为我们揭示了龙文化在萌芽阶段的一些特点,为后来龙文化的丰富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我们了解和研究早期龙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商周时期的蟠龙纹铜盉商周时期的龙主要出现在玉石与青铜上,这一时期青铜器纹饰中,龙纹是流行时间最长的一种图像,龙身饰有复杂的装饰图案,与当时流行的云纹、雷纹组合在一起。

先秦青铜器纹饰的风格演变——以河南出土文物为例

先秦青铜器纹饰的风格演变——以河南出土文物为例

目前,虽然有学者对河南先秦墓葬出土的青铜器进行研究,但很少有人进行系统的规律性探讨。

笔者借用图像学和里格尔风格学的研究方法,将青铜器纹饰的风格演变从时间上划分为二里头文化时期、二里岗文化时期、殷墟时期、西周时期和春秋战国五个阶段,分析不同时期青铜器纹饰的造型特征、构图布局、题材类型的转变过程,以揭示先秦青铜器纹饰的演变关系。

1 简率古拙的风格我国古代青铜器纹饰始于夏晚期的二里头文化时期,此时期的青铜纹饰特征与原始陶器一脉相承,体现在简洁的构图布局以及稚拙粗糙的纹饰造型。

1.1 布局简单从已出土的青铜器看,此时期青铜器纹饰受较早时期陶器纹饰的影响,器身素面或以简单的几何线状纹居多,如弦纹、网格纹、乳钉纹等。

纹饰按水平方向并列于器物腹部,呈现简洁质朴的风格。

如夏乳钉纹爵,纹饰并不发达,五枚乳钉横排于腹部,并无其他纹饰。

1.2 造型稚拙此时期的青铜戈上已有变形的动物纹饰,尤其是青铜牌饰上出现的兽面纹(图1),单线勾勒,兽眼突出,采用夸张的表现手法刻画被神化的饕餮形象,但在造型上却流露出原始气息。

对比新砦遗址陶器盖上刻画的龙纹(图2),发现两者皆具有梭形眼睛、弯月状的眉毛以及卷曲的须鬓,可见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青铜牌饰与新砦遗址的龙纹陶器盖纹饰一脉相承。

但青铜纹饰具有某种真实的稚气,在神秘狞厉中荡漾出不可企及的原始天真的拙朴之美。

里格尔指出古代的先民对于艺术的表现是由内部精神生发出追求外在形式的艺术冲动,而原始先民的内部精神是由万物有灵的巫术观所主宰。

原始氏族对客观世界认知能力不足,他们坚信世间万物的背后隐藏着某种神秘且不可抗拒的力量。

面对危险时,先民们没有抵御的能力,只能寄希望于拥有神秘力量的神明。

因此,这一时期的饕餮纹样在先民眼中不仅象征着上古神力,更是部落和氏族的保护神。

2 简洁疏朗的风格二里岗文化继承并发展了二里头文化时期的青铜文化,出土的青铜器以郑州商城为中心分布。

此时期的青铜器纹饰在风格上逐渐褪去原始质朴的气息,带有简洁明朗的风貌。

从一件唐代三彩凤首壶看凤首壶的演变过程

从一件唐代三彩凤首壶看凤首壶的演变过程

AppreciatION 鉴赏凤文化是中华民族最具特色的文化标志和精神象征。

凤的造型作为中国传统装饰纹样的精髓,是陶瓷装饰的主要表现手段之一。

而大胆使用凤头做装扮的三彩器——凤首壶作为中西交融的产物,则更是其中的精品。

1965年河南洛阳东郊塔湾村出土了一件唐三彩凤首壶,高32厘米,腹围40厘米。

细细看来,其壶身修长,口呈椭圆形,颈上部塑一凤首,高耸的凤冠为壶口。

再看其嘴部,微微张开,口中衔珠,取代了壶的流部。

整件壶的腹部呈椭圆形,下有喇叭形高足。

肩腹与凤首之间还有一如意形粗柄相连,形象更为生动。

壶腹两面的纹饰也各不相同,除浮雕忍冬花和海石榴外,一面是独立振翅欲飞的凤鸟,另一面则为骑马回首拉弓射箭,新从一件唐代三彩凤首壶看凤首壶的演变过程王苏佳河南博物院藏 三彩凤首壶AppreciatION 鉴赏颖而华丽。

壶体上各种色彩纷呈,由浓到淡层次分明,彰显着五彩缤纷的华贵,再配以绚丽多姿的光泽,可称得上“明灿华丽珠翠色”。

这件唐三彩凤首壶,不仅造型独特,色彩明丽,而且纹饰吉祥,不愧是上乘的精品三彩器,其现藏河南博物院。

要认识凤首壶,我们得先了解其纹饰的由来。

简单地说,凤纹又称夔凤纹或朱雀纹,是我国古代陶瓷器装饰中常见的纹样之一,从其艺术形象的创造角度深入理解,凤纹是以现实生活中具体的鸟为雏形,按照一定的审美观念,加以综合成的再现生活的经典形象。

陶瓷上的凤纹随着朝代的更替,不断地转变和发展,并与其所处的环境、材料供应、社会变迁相适应,具有鲜明的时代和地域特色。

在唐代,凤的形象基本与孔雀相同,并形成了定式。

忍冬花为陶瓷器花草装饰纹样之一,始见于魏晋时期江浙一带的青瓷上,受到西域佛教艺术的影响,南北朝时期较为盛行。

唐代三彩器上也常常出现。

海石榴又称海石榴花、海石榴纹,是陶瓷器装饰纹样。

最早出现在唐三彩陶器上,后来又流行于宋元明清时期的陶瓷器上。

海石榴从西域的波斯传入,被民间视为象征多子的瑞祥之果。

其形象是上开的花朵中心露出饱满绽开的石榴果,或花苞之中满是石榴子。

大肚能容,容天下锦绣文章——河南博物院藏青花人物笔筒

大肚能容,容天下锦绣文章——河南博物院藏青花人物笔筒

AppreciatION 鉴赏·瓷韵青花人物笔筒(图1),瓷器,清代,通高15厘米,口径18.1厘米,足径18.1厘米,征集。

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河南博物院藏的这件青花人物笔筒呈正圆筒形,平底直壁,造型端庄典雅。

笔筒白釉晶莹,周身满布青花图案,青花笔触细腻,发色浓艳,描绘了三幅《西厢记》人物故事。

一幅图画(图2)描绘的是亭阁之内,莺莺小姐坐于桌前,相思之情浮于面上,案上摆有信笺,丫鬟红娘侍立一旁,等待莺莺写好书信,好送与书生张珙。

继而以一丛郁郁葱葱的芭蕉叶为分隔,巧妙地过渡至另一幅画面上,画上远近景致错落,令观者仿佛置身于画中:远有青山,垂柳依依,近处庭院之内,在蕉石掩映之下,张珙正于桌前抚琴,红娘扶着莺莺立于琴桌一侧,聆听琴音,眉目间神情依依,十分传神,描绘的恰是西厢听琴之景。

第三幅画面(图3)反映的是张珙远赴京城赶考,莺莺相送的场景,恋人之间难舍难分之情跃然画面之上,画面布局得当,主体人物突出,书童等配角亦各有形态,既有写实的灵动可爱,又不喧宾夺主,和谐适宜。

三幅画面构图远近得宜,主体突出,以《西厢记》的几场主要情景勾勒出一大肚能容,容天下锦绣文章——河南博物院藏青花人物笔筒向 祎图1:青花人物笔筒AppreciatION 鉴赏·瓷韵个才子佳人的美好故事,正是时人喜爱的流行世俗话本故事。

《西厢记》是元代著名剧作家王实甫的代表之作,也是我国古典戏剧的一部现实主义杰作。

内容大意是:唐贞元间,书生张珙在普救寺邂逅相国之女崔莺莺,两情相悦。

时值河桥守将孙飞虎兵围普救寺,强求崔莺莺为妻,相国夫人当众许愿:将莺莺许配于能退贼兵者。

张珙求得外援,解了此围。

但崔夫人嫌弃张珙贫寒,不肯兑现承诺。

张珙相思成疾,崔莺莺在侍婢红娘的撮合下,夜探西厢,看望张珙,此事被崔夫人得知后,借口张珙没有功名,逼迫他上京赶考。

莺莺在红娘的陪伴下,等待张珙高中状元,衣锦荣归,共结连理。

表达了剧作者“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的美好愿望。

河南博物院藏兔形文物赏析

河南博物院藏兔形文物赏析

AppreciatION 鉴赏河南博物院藏兔形文物赏析熊丽萍兔子,生性乖巧,灵活善跳,一直是机敏和幸运的象征。

古人盼望赤兔降临,以昭大瑞。

古书《瑞应图》记载:“赤兔大瑞,白兔中瑞。

”兔子还是长寿的象征。

道学经典《抱朴子》称“兔寿千岁,五百岁其色白”。

佛家在《旧杂譬喻经》中,把兔子的地位提到了顶峰,比作了佛的化身。

此外,由于兔子繁殖迅速,更是被当成多子多福的象征。

因此,从古至今,人们都很喜爱制作各种兔形器物或把兔子绘于器物之上,来表达对幸福吉祥的美好追求。

器物上不同的兔纹饰,代表的含义不同。

比如,跳跃的兔子,代表一种不断越过障碍的积极态度;奔跑的兔子,代表着“跃奔前程”的意涵。

河南博物院珍藏的兔形文物,不仅质地各样,有陶兔、玉兔、瓷兔等,而且时代跨度大,造型别致,做工精美,品种丰富,功能多样,全面展示了早期社会人们对兔文化的理解和诠释,从而表现出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艺术的追求。

一、陶兔陶器,是用黏土或者陶土捏制成形后烧制而成的器具。

它的出现加强了早期人类定居的稳定性,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是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主要特征之一。

陶器可分为细陶和粗陶,品种有灰陶、红陶、白陶、彩陶和黑陶等。

灰陶根据胎质的粗细以及含砂与否,可分为泥质灰陶和夹砂灰陶。

早期的陶器朴实、粗犷,商周之前多素面,战国开始应用铅釉,陶器的表面更为光滑,也有了一定的色泽。

到了西汉时期,上釉陶器工艺开始广泛流传,多种色彩的釉料也开始出现。

唐代陶器盛行以黄、褐、绿为基本釉色,即后来人们所称之为的“唐三彩”。

兔形单孔灰陶埙灰陶兔形尊编辑|刘 玉AppreciatION 鉴赏宋代至明清,名窑涌现,三彩的陶器种类和色彩开始更加丰富多彩,烧制工艺也远超前代。

兔形单孔灰陶埙此件商代兔形单孔灰陶埙,长6.3厘米,高5.4厘米,泥质陶。

手工捏塑而成,为吹奏乐器。

兔躯体为卵圆形,头部用拉长的泥条斜向上堆贴,形成兔的面孔;后部有凸起似兔尾,腹下有三乳钉状足,背部有一近方形的吹孔。

从河南博物院藏青玉人首蛇身饰看伏羲女娲的早期形象

从河南博物院藏青玉人首蛇身饰看伏羲女娲的早期形象

从河南博物院藏青玉人首蛇身饰看伏羲女娲的早期形象伏羲和女娲是我国上古时期神话传说中的人类始祖。

在先秦典籍中,他们分属两个不同的神话系统。

到了汉代,受到社会意识、哲学思想、宗教信仰等影响,伏羲和女娲被逐渐固定成了对偶神,有关他们共同的神话也日趋丰富起来。

《风俗通》称:“女娲,伏希(羲)之妹。

”传说他们是两个信奉龙蛇图腾的氏族部落首领,伏羲作八卦,并作绳而网罟,制嫁娶之礼仪;女娲抟土造人,炼石补天,置婚姻。

后世幻化出他们的形象是人首蛇身。

后则有伏羲女娲兄妹成婚创造人类的传说,并出现了人首蛇身的伏羲女娲双尾交合的多种图像。

作为我国古代神话中的对偶神,他们的成婚神话在生殖方面具有极大的象征意义。

《山海经·大荒西经》郭璞注:“女娲,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一日中七十变。

”女娲被赋予了蛇的身躯,不仅是神话的神秘性,还因为蛇本身具有的顽强的生命力和旺盛的生殖力,是永恒生命的象征。

伏羲女娲形象的出现和流行就是中国上古时代蛇崇拜的变形,而关于伏羲和女娲的神话在很大程度上即是这种崇拜意识的浓缩,这种龙蛇图腾崇拜的图像,广泛流布于中华大地。

一、伏羲女娲形象的出现在我国,蛇作为华夏民族的图腾(龙)而存在,被认为是人类的始祖神而备受崇拜。

由于古代先民对于自身的繁衍有着极大的迷惑与不解,他们观察到了蛇的外形与男性生殖器相似,对自身繁衍的不解、生殖的崇拜、对毒蛇的惧怕,于是他们给蛇赋予了性的象征意义,从而逐渐形成“蛇——性”文化,發展成对蛇的一种敬畏和崇拜,并逐渐发展成为原始宗教的一种形式——图腾崇拜,并认为自己是蛇的后代、蛇的部落,以求取蛇的庇佑。

这种以蛇为图腾的上古原始部落在中国历史上存在过很多,并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中国神话中的蛇意象,折射出中国上古时代自然和社会的一种现象,而伏羲女娲及其形象的出现就是这巨大变迁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环。

在河南博物院,收藏着一对造型独特的青玉人首蛇身饰。

这对青玉人首蛇身饰外径3.8厘米,厚0.2厘米,均呈扁平椭圆环状,大小薄厚相同,玉饰呈青黄色,人首与蜷曲的蛇身构成环状。

河南博物院藏唐代银器赏析

河南博物院藏唐代银器赏析

河南博物院藏唐代银器赏析河南博物院藏唐代银器赏析2011-1-24 16:42:39 作者:陈娟来源:《中原文物》2010.5 (河南博物院,河南郑州450002)唐代金银器因其数量多、品种精、造型优美、纹饰富丽而成为我国古代艺术宝库中绚丽的瑰宝。

在河南博物院金银器类藏品中,有很多工艺制作精致、纹饰华丽富贵者。

笔者现将几件唐代银器略作介绍,以飨读者。

1.桃形花结八瓣高脚银杯(彩版四:1)口径5.9厘米,底径3.1厘米,高3.5厘米,重57.5克,河南省宜阳县出土。

通体锤击成型,口沿外侈,浅腹,高柄,喇叭形圈足。

器身与圈足均由八瓣花组成,錾刻以珍珠纹为地的桃形花结及缠枝莲花,杯内无纹饰。

该银杯同西安市沙坡村出土的银杯①在造型和纹饰上基本相同,当为武则天至玄宗时期(684~ 755年)的器物。

这一时期的金银器淘汰了前一时期常用的等分装饰面的手法,即不再有以十二或十四瓣划分装饰面的器物。

制作工艺逐渐简易,采用了六、八等分。

杯上的纹饰寓意连生贵子、多子多福、多福多寿等。

2.提梁银罐(图一)口径8厘米,高9.7厘米,1991年伊川县鸦岭乡杜沟村唐齐国太夫人墓出土。

锤击、焊接成型。

敛口,鼓腹,圜底,最大直径在下腹。

双耳铆接于口沿外侧,与提粱相勾连,梁首作S形。

通体有两片银片焊接而成,腹部有明显接缝,并用银铆钉铆接。

铆钉作六瓣花形,共30枚。

拼接处铆钉22枚。

上腹铆钉两竖行,每行3枚。

竖行铆钉右侧各有一条刻槽,缝隙以仿银片焊接。

双耳用2枚铆钉固定。

3.提梁带盖银锅(图二)盖径18.9~19.2厘米,盖高6厘米,口径21.5~21.8厘米,通高14厘米,1991年伊川县鸦岭乡杜沟村唐齐国太夫人墓出土。

锤击焊接成型,通体光素。

敞口,宽折沿,腹微鼓,圜底,略平。

双耳立于折沿上,与提梁勾连。

一耳为银丝,一耳为银片,提梁为扁银片制成呈S形。

盖周围高隆,中部平坦,盖中心铆有宝珠形钮。

提梁银罐和提梁带盖银锅这两件银器于1991年伊川县鸦岭乡杜沟村唐齐国太夫人墓出土。

河南省博物院九大镇院之宝

河南省博物院九大镇院之宝

第一当然是贾湖骨笛了,经碳十四测定,有八九千年的历史了。

骨笛是仙鹤的腿骨制成的,七孔,是后世竖笛或洞箫类乐器的祖型。

这是一种竖吹骨笛,可以演奏七声音阶的曲子,颠覆了中国先秦只有五声音阶的旧论。

曾用此笛吹奏河北民歌《小白菜》,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还能够演奏的乐器了。

第二是杜岭方鼎,作于3500年前的商代早期。

出土时是一对,高约一米,体量巨大,巨大的方鼎只可能属于商王,从而断定其出土地郑州商城为商代早期都城。

方鼎是目前发现的最早装饰有饕餮纹与乳钉纹的中国礼器。

第三是妇好鸮尊。

妇好,是商王武丁妻子,也是一位战功赫赫的女将军。

尊,是一种盛酒礼器。

鸮就是猫头鹰,虽然现在被视为不吉利,但在中国古代,却被视为战争之神。

鸮尊造型独特,鸮头高昂,两眼圆瞪,鸮尾垂地,与粗壮的双足形成三点一面,形成支撑。

第四是玉柄铁剑。

它也许是九大镇院之宝中外观上最不起眼的,却是有着极高考古价值的一件宝贝。

玉柄,铜芯,铁刃,集铁、铜、玉三种材质为一体,制作精美。

剑刃为铁质,是中国考古发掘中出土的时代最早的一件人工冶铁制品,将中国人工冶铁的年代提前了近两个世纪!第五个是莲鹤方壶。

该壶造型宏伟气派,装饰典雅华美。

其构思新颖,设计巧妙,融清新活泼和凝重神秘为一体,被郭沫若先生誉为时代精神之象征。

莲鹤方壶铸作技艺卓越精湛,堪称春秋时期青铜艺术的典范之作。

”第七是四神云气图,中国目前所见时代最早、画面最大、级别最高、保存最为完整的壁画,敦煌之前的敦煌。

长五米,宽三米,底色为红色,朱砂绘就,历经千年,鲜艳如新。

第六是云纹铜禁。

禁,是承置酒器的案具。

云纹铜禁的铸造工艺精湛复杂,系中国最早的用失蜡法制造的青铜器,2500多年前,竟然雕造了254块“蜡模”,铸造出如此复杂的器物,这让人难以想象!云纹铜禁的出土,一举将中国失蜡法铸造工艺的历史向前推进1100年,而且证明了失蜡法并非舶来品,而是中国固有铸造技术。

第八是武曌金简。

此简于1982年在中岳嵩山“登封坛”一个石头缝里被发现,九九纯金打造,上刻“上言:投金简一通,乞三官九府除武曌罪名。

镂冰雕琼——河南博物院藏虢国墓出土玉器赏析

镂冰雕琼——河南博物院藏虢国墓出土玉器赏析

原黄河水库考古队于20世纪50年代在河南省三门峡市北郊,距离黄河岸边600米的上村岭一带发现并发掘了200余座墓葬及车马坑,出土了大批珍贵文物。

到了80年代末,在上村岭墓地发生了盗墓事件,1990年2月,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与三门峡市文物队联合对被盗残墓进行了抢救性的清理发掘。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到现在,三门峡上村岭墓地共进行过4次钻探和2次大规模的发掘工作,这使得我们对整个墓地有了一个完整清晰的了解。

通过系统地发掘整理,我们得以知道,整个上村岭墓地是一处排列整齐、等级齐全、保存完整、独具特色的大型邦国国君墓,经过考证,认定三门峡上村岭墓地为西周时期虢国国君及其陪葬墓地。

经过考据器物铭文可以知道,编号M2001号墓的主人是西周晚期虢国国君虢季(图1)。

随葬有众多青铜礼器如7鼎6簋等,还有100余件玉器,放置在墓主人全身以及面部,有玉瞑目、七璜组玉佩、四璜组玉佩等,做工精细,用玉考究,美轮美奂。

除出土文物外,按一定行列摆放的虢季、虢季夫人梁姬及太子陪葬的3座车马坑,紧密地连在一起,是中国目前发掘的规模最大的车马坑群。

虢国是西周重要的姬姓封国,在《左传·僖公五年》中记载:“虢季,虢仲,王季之穆也,为文王卿士,勋在王室,藏于盟府。

”虢季墓地发掘获得了大量实物资料,尤其是青铜礼器和组合型玉佩饰的出土,对认识西周晚期与春秋早期的虢国文化面貌提供了重要资料,青铜器上的长镂 冰 雕 琼——河南博物院藏虢国墓出土玉器赏析河南博物院 李 莎 豆晓宇篇铭文也为研究西周方国历史提供了第一手文献资料,使我们对诸侯国贵族埋葬制度及丧葬礼俗有了新的认识,为印证《周礼》的记载以及进一步研究周代礼乐制度提供了依据。

西周时期,在重要场合,如陛见、祭祀、婚嫁、丧葬等,都要按照身份等级佩戴相应的玉饰。

佩玉不仅仅是贵族身份的象征,更是等级的重要体现。

以礼用玉,以玉节礼,逐渐使玉的使用与宗法、伦理、道德融合到一起。

在虢国墓地相继出土许多玉器,不仅品类众多、造型精美、组合繁复,而且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

河南博物院九大镇院之宝四神云气图完整版

河南博物院九大镇院之宝四神云气图完整版

河南博物院九大镇院之宝四神云气图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河南博物院九大镇院之宝】四神云气图九大镇院之宝四神云气图学术命名:四神云气图出土地点:河南商丘永城芒砀山梁国王陵区柿园墓所属年代:西期早期器物规格:长5.14米,宽3.27米面积16.8平方出土时间:1987年“文物概览”《四神云气图》是中国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墓葬级别最高的墓葬壁画珍品,因年代久远、做工精美被中外专家、学者赞誉为“敦煌前之敦煌”、“敦煌外之敦煌”。

壁画是人类最早的艺术创造之一。

原始社会时期,已出现反映人类生活及狩猎对象的摩崖石刻和洞窟壁画。

到了汉代,壁画达到了鼎盛时期。

如今,汉代的殿堂壁画全部残毁,但大量墓室壁画的出土,为研究汉代壁画的面貌和水平,提供了重要的实物。

“研究价值”《四神云气图》位于墓室顶部,中部一条7米长巨龙飞腾,东朱雀,西白虎,四周由怪兽、灵芝及云气纹图案装饰。

壁画从主墓室顶部的西端起,向东延伸有丈余,总面积达30平方米,填补了中国西汉时期壁画的空白,比敦煌壁画要早600多年,被誉为“敦煌之前的敦煌”的四神云气图。

壁画的主要内容为龙、白虎、朱雀、怪兽、灵芝及云气纹等组成的图案,历史艺术价值极高。

不但是中国目前所见时代最早、画面最大、级别最高、保存最为完整的壁画,更是一部承载西汉初年中国神仙思想的壮丽史诗。

四神云气图的出土,告诉我们:中国神仙世界关于莲花的“联想”,比佛家更为大气磅礴;中国神仙世界里的莲花,与释迦牟尼一步一莲的传说相比,一则落到了实处,二则更大胆、更浪漫。

在四神云气图中,青龙从胫到脚到尾,身上处处生莲,朱雀胫、尾生莲,白虎两耳生两莲。

在四神云气图中,莲花升仙寓意之烈,堪比云气——花朵与云朵,共同成为升仙媒介。

灵芝虽然参与了升仙活动,但在四神云气图中,它只是个“点缀”,少得很。

也许在西汉神仙家的眼里,其显要性,是不可与莲花、云气同日而语的。

《四神云气图》鉴赏

《四神云气图》鉴赏

《四神云气图》鉴赏摘要:前几天,我和班里面的同学参观了坐落在郑州市农业路中段,占地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8万平方的河南博物馆,这次参观,我们不仅领略到了华夏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且也感受到了河南文化的厚重和灿烂。

博物院的九大镇馆之宝分别是:贾湖骨笛、杜岭方鼎、“妇好”鸮尊、玉柄铁剑、莲鹤方壶、莲鹤方壶、四神云气图、武曌金简和汝窑天蓝釉刻花鹅颈瓶。

在这九件宝物之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四神运气图:画面上绘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灵芝及云气纹等,是中国目前所见年代最久、保存最为完整的壁画。

这幅西汉时期的墓室壁画比煌壁画还要早上600多年。

国家档案里就有一集专门介绍过它。

站在它的面前,安静的展厅只有从别处传来的隐隐人声,感觉自己好像就要被四神兽带着踏云而去了。

河南地处华夏腹地,是古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几千年来丰厚的文化积淀,不仅确立了河南作为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的地位,同时也造就了河南博物院这一引人注目的文物收藏大馆。

这所博物院是一座现代化博物院,它集文物收藏、陈列展览、宣传教育、科学研究等多功能于一体,配备有先进电脑网络系统、多媒体触摸屏系统、数码式语音导览系统,及同声翻译的多功能厅,可接待多层次的学术会议和多语种的参观团体,让每个人都有机会了解郑州地区的历史研究、文物保护、陈列展览、社会教育等文明历史。

它的展品分布在主展馆一、二层八个展室内,汇集河南出土的精美文物约2000件,按照历史发展的脉络,展示发生在河南的最突出的古代文化科技成就。

主展馆三层西侧展厅,有六个专题性文物展览,分别是《河南古代玉器馆》、《楚国青铜艺术馆》、《明清工艺珍品馆》、《天地经纬——地动仪与观星台》《河南古代石刻艺术馆》和《国之重宝馆》。

虽然时间紧迫没有看完所有的展览品,但是我们对博物院还是有了个比较完整的了解。

比如让人印象深刻的九大镇院之宝:贾湖骨笛、杜岭方鼎、“妇好”鸮尊、玉柄铁剑、莲鹤方壶、莲鹤方壶、四神云气图、武曌金简和汝窑天蓝釉刻花鹅颈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鳞纹
青铜器纹饰之一。 形如鱼鳞之排列,故 又称“鱼鳞纹”。多 数作二重线和三重线 构成,有些如前状而 呈方形。常上下数层 重叠组成。早见于商 代,盛行于西周后期 至春秋时期。
目雷纹
青铜器纹饰之一。 中作目形,目外形 线引长作成∽形, 四周填以雷纹。以 目和雷纹组成,故 名。通行于商和西 周初期。
环带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窃曲纹
周代的一种重要装饰纹 样。又称窃曲纹、穷则曲。 是一种适应装饰部位要求 而 变形的动物纹样,是动物的 简化和抽象化。周代打破了 商代以来,以直线为主的装 饰特点,也打破了对称格式。 一般由两端回钩的或“S” 形的线条构成扁长形图 案,中间常填以目形纹,但 又未完全摆脱直线的雏形, 因而形成直中有圆、圆中有 方的特点。
凤鸟纹
青铜器纹饰之一。环带曲折如波浪起伏,故又称“波纹”。以前 亦有称“山云纹”和“盘云纹”的,因其如山之起伏,云绕其间。 现也有称为“波曲纹”的。纹饰构成以波线为基础,双线相垂带状, 多数在上下填二环,成“X”形。也有相间以兽纹的。通常组成二 方连续纹样。施于铜壶、簋的腹部,作为主纹;也有装饰于器物底 部;个别的有两、三层相重作为器物整个装饰的。盛行于西周中, 后期和春秋初期。
乳丁纹 乳丁纹:乳丁纹在玉器
上琢出一个个排列有序的 圆点,称之为乳丁纹,乳 丁纹有可能是由谷纹变化 而来的,出现在璧上,通 常代表天上的星星,宋代 以前较少见到,明代使用 较多,多装饰于玉璧和器 皿。 乳丁纹和谷纹的区别在 于前者只是突出的圆点, 取名“乳丁”,正含有感 怀生命起源的涵义。
饕 餮 纹
饕餮是什么意思? “饕餮”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兽,它最大特点就是能吃。 它是一种想象中的神秘怪兽。这种怪兽没有身体是因为他太 能吃把自己的身体吃掉,只有一个大头和一个大嘴,十分贪 吃,见到什么吃什么,由于吃的太多,最后被撑死。它是贪 欲的象征,所以常用来形容贪食或贪婪的人。 它也是龙的九个儿子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