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基础单元测试第三章统计综合指标含答案8K
统计工作题库及答案详解
统计工作题库及答案详解统计工作是一项涉及数据收集、分析和解释的专业活动,广泛应用于经济、社会、科学研究等多个领域。
为了帮助统计学的学生和专业人士更好地掌握统计知识,以下是一些统计工作题库及答案详解。
1. 题目一:描述统计数据的类型。
答案详解:统计数据主要分为定性数据和定量数据。
定性数据反映的是事物的属性,如性别、种族等,通常用于分类。
定量数据则反映事物的数量特征,如年龄、收入等,可以进行数值运算。
2. 题目二:解释什么是中心趋势度量。
答案详解:中心趋势度量是用来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常见的中心趋势度量包括均值、中位数和众数。
均值是所有数据值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中位数是将数据从小到大排序后位于中间位置的数值;众数是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
3. 题目三:什么是标准差,它在数据分析中的作用是什么?答案详解:标准差是衡量数据分布离散程度的一个统计量,它表示数据值与均值的平均偏差。
标准差越大,数据的离散程度越高;标准差越小,数据越集中。
在数据分析中,标准差常用于评估数据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4. 题目四:描述相关系数的概念及其类型。
答案详解:相关系数是衡量两个变量之间线性关系强度和方向的统计量。
常见的相关系数包括皮尔逊相关系数、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和肯德尔等级相关系数。
皮尔逊相关系数适用于测量两个连续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斯皮尔曼和肯德尔等级相关系数则适用于测量两个有序变量之间的相关性。
5. 题目五:解释什么是假设检验,以及它的基本步骤。
答案详解:假设检验是一种统计方法,用于基于样本数据对总体参数进行推断。
基本步骤包括:(1) 提出原假设和备择假设;(2) 选择适当的检验统计量和显著性水平;(3) 计算检验统计量的值;(4)根据检验统计量的值和显著性水平做出决策,接受或拒绝原假设。
6. 题目六:什么是回归分析,它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是什么?答案详解:回归分析是一种统计方法,用于研究一个或多个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完整版)统计基础6第六章统计指数测试卷8K
(完整版)统计基础6第六章统计指数测试卷8K统计基础知识测试题第六章统计指数⼀、判断题:本⼤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下列命题你认为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义的指数是指反映同类现象在不同条件下数量变动的相对数。
√2.个体指数是综合指数的⼀种形式。
×3.指数体系可以测定各因素的变动对总变动的影响,进⾏因素分析。
√4.统计指数简称指数,是反映现象变动和进⾏因素分析的基本⽅法;主要⽤于分析研究现象的动态变化,如物价变动、产量变动、劳动⽣产率变动、股价变动、成本变动等。
√5.平均数指数是综合指数的⼀种形式。
×6.综合法总指数需要研究总体的全⾯资料,对起综合作⽤的同度量因素的资料要求也⽐较严格,⼀般采⽤与指数化有明确经济联系的指标,且应有⼀⼀对应的全⾯实际资料。
⽽平均法总指数则既适⽤于全⾯的资料,也适⽤于⾮全⾯资料。
√7.如果零售物价上升2%,商品销售量增长5%,则商品销售额增长10%。
×8.某企业按1990年不变价格编制的2004年⼯业总产值指数为134.8%,这表明该企业2004年的产量是1990年的1.348倍。
√9.编制质量指标指数,⼀般⽤报告期的数量指标作同度量因素。
√10.综合指数可以同时研究⼏个因素的变动⽅向和变动程度。
×11.综合指数是根据全⾯资料计算的,平均数指数是根据⾮全⾯资料计算的。
√12.在编制质量指标指数时,⼀般把作为同度量因素的数量指标固定在报告期。
√13.物价综合指数的分⼦减去分母后的差额综合反映由于物价变动⽽增减的销售额。
√14.同度量因素时期选择⼀般原则是:数量指标综合指数的同度量因素时期固定在报告期,质量指标综合指数的同度量因素时期固定在基期。
×15.狭义的指数是指反映总体现象中不能直接加总与不能直接对⽐的不同事物在不同时间条件下的数量综合变动的⼀种特殊相对数。
√16.总指数最主要的作⽤是综合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变动⽅向和变动程度。
统计学原理第三章(统计资料整理)习题答案
第三章统计资料整理一.判断题部分1: 对统计资料进行分组的目的就是为了区分各组单位之间质的不同。
(×)2: 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确定组距和组数。
(×)3:组中值是根据各组上限和下限计算的平均值,所以它代表了每一组的平均分配次数。
(×)3:分配数列的实质是把总体单位总量按照总体所分的组进行分配。
( ∨)4:次数分配数列中的次数,也称为频数。
频数的大小反映了它所对应的标志值在总体中所起的作用程度。
( ∨)5: 某企业职工按文化程度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是一个单项式分配数列。
( ×)6:连续型变量和离散型变量在进行组距式分组时,均可采用相邻组组距重叠的方法确定组限。
(∨)7:对资料进行组距式分组,是假定变量值在各组内部的分布是均匀的,所以这种分组会使资料的真实性受到损害。
( ∨)8:任何一个分布都必须满足:各组的频率大于零,各组的频数总和等于1 或100%。
( ×)9: 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和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都可称为次数分布。
( ∨ )10:按数量标志分组的目的,就是要区分各组在数量上的差异。
( ×)11:统计分组以后,掩盖了各组内部各单位的差异,而突出了各组之间单位的差异.(∨)12:分组以后,各组的频数越大,则组的标志值对于全体标志水平所起的作用也越大;而各组的频率越大,则组的标志值对全体标志水平所起的作用越小。
(×)二.单项选择题部分1:统计整理的关键在( B )。
A、对调查资料进行审核B、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组C、对调查资料进行汇总D、编制统计表2:在组距分组时,对于连续型变量,相邻两组的组限( A )。
A、必须是重叠的B、必须是间断的C、可以是重叠的,也可以是间断的D、必须取整数3:下列分组中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是( B )。
A、学生按考试分数分组B、产品按品种分组C、企业按计划完成程度分组D、家庭按年收入分组4:有一个学生考试成绩为70分,在统计分组中,这个变量值应归入( B ).A、60---70分这一组B、70—-—80分这一组C、60-70或70—80两组都可以D、作为上限的那一组5:某主管局将下属企业先按轻、重工业分类,再按企业规模分组,这样的分组属于( B )。
统计学习题及答案_
第一章绪论-X 填空题统计一词从不同角度理解有三种涵义,即统计工作、统汁恪料和统计学 °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统计总体具有的特点是_大量性 、同质性 和 差异性 。
标志是说明 总体单位 特征的,可以分为 品质标志 和数量标志°统计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It 构成要素有6个,即指标名称、数值、汁戢单位、il •算方法、时间范用、空间范 职工的文化程度是品质 标志,工龄是 数量 标志。
企业的机器台数和职工人数是属于 离散 变量,而固世资产原值和销售收入是连续变量。
要了解我国乳品企业的生产情况,总体是_所有乳品企业,总体单位是_每一个乳品企业°要了解我国乳品企业的设备状况,总体是_所有乳品企业 ,总体单位是_ 毎一个乳品企业• 学生的性别、民族属于 品质 标志,而学生的身高、体重是数量 标志。
统计指标的概念完整表述为:“说明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的概念和具体数值”。
按统计指标的性质不同,统计指标可分为数量指标 和质量指标° 判断题随着研究目的的不同,总体与总体单位之间是可以变换的,指标与标志也是可以变换的。
(T ) 张明同学期末数学成绩85分,这是统讣指标。
(F )总体单位的特征用指标来说明,总体的特征用标志来说明。
(F )标志可以用文字表现,也可以用数字表现。
(T )指标可以用文字表现,也可以用数字表现。
(F ) 指标值是由标志值汇总汁算而得到。
(T ) 在全国人口普査中,“年龄"是变量。
(T )某班学生学习情况调査中,班级名称和学生姓名都是可变标志。
(F )张明同学期末数学成绩85分,“成绩"是连续变S, “85分"是变量值。
(F ) 10. 某企业职工的姓名、民族、年龄、工种等都是品质标志。
(F )11•统il 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
(F ) 三、单项选择题1. 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A )。
统计学原理第三章答案
9. 解:某工业系统所属企业产值平均计划完成程度表 按产值计划完成程度分组(%)各组企业数占总数的比重(系数)f 组中值XXf 95~100 0.12 97.5 11.7 100~105 0.56 102.5 57.4 105~110 0.24 107.5 25.8 110~115 0.08 112.5 9 合计1.00—103.9所以企业产值平均计划完成程度%9.10300.19.103===∑∑fXf X13. 解:某地区水稻收获量的平均值、标准差和平均差计算表(1)中位数的位置=30026002==∑f,由向上累计次数可知,中位数在275~375组距内,水稻收获量(千克/亩) 耕地面积(亩)f 组中值X向上累计次数X f X 2 X 2f fX X -150~175 18 162.5 18 292526406.25 475312.5 2085 175~200 32 187.5 50 6000 35156.25 1125000 2906.666667 200~225 53 212.5 103 11262.5 45156.25 2393281.25 3489.166667 225~250 69 237.5 172 16387.5 56406.25 3892031.25 2817.5 250~275 84 262.5 256 22050 68906.25 5788125 1330 275~300 133 287.5 389 38237.5 82656.25 10993281.25 1219.166667 300~325 119 312.5 508 37187.5 97656.25 11621093.75 4065.833333 325~350 56 337.5 564 18900 113906.25 6378750 3313.333333 350~375 22 362.5 586 7975 131406.25 2890937.5 1851.666667 375~425 10 412.5 596 4125 170156.25 1701562.5 1341.666667 425~500 4 487.5 600 1950 237656.25950625 836.6666667 合计 600 — —167000—4821000025256.66667由公式可得:亩千克/3.28325133256260027521=⨯-+=-+=-∑d f S fX M mm L e1Q 的位置15046004===∑f,由向上累计次数可知,1Q 在225~250组距内,亩千克/0.242691034600225411111=-+=-+=-∑f S fX Q Q L ;3Q 的位置4504600343=⨯==∑f ,由向上累计次数可知,2Q 在300~325组距内,亩千克/8.312119389460033004331333=-⨯+=-+=-∑f S fX Q Q L ;次数最多的是133,对应的组距为275~300,则众数就在275~300组距内,亩千克/5.29425)119133()84133(84133275211=⨯-+--+=∙∆+∆∆+=d X M L o 。
统计基础(第二版)_由建勋_习题答案
统计学研究对象的特点:一是数量性。如研究国民生产总值,就要对其数量、构成及数 量变化趋势等进行认识,这样才能正确地分析和研究国民生产总值的规律性。二是总体性。 如研究居民生活状况,不能用某户居民的数字,而计算出的全市居民的平均月消费、工资总 额等总体指标才是所称的统计数字。统计研究对象的总体性,是从个体的实际表现的研究过 渡到对总体的数量表现的研究的。三是具体性,如某市上年的居民人均收入为 20000 元,该 数代表该市的居民收入实际水平。四是变异性。如研究某市居民消费水平,不仅要看具体统 计数字,还要注意研究不同类型居民消费差异,消费水平的前后升降差异等。
2.总体全称称为统计总体,是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 物组成的整体。构成总体的每个个别事物称为总体单位或简称单位。两者关系:总体和总体 单位是相对的,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一次特定范围、目的的统计研究中,统计总体与总体单 位是确定的,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但是随着统计研究目的及范围的变化,统计总体和总
统计基础复习题答案
统计基础复习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统计学中的总体是指(A)A. 研究对象的全体B. 研究对象的一部分C. 研究对象的个体D. 研究对象的样本2. 统计学中,样本容量是指(C)A. 样本中个体的数量B. 总体中个体的数量C. 样本中个体的数量,通常用n表示D. 总体中个体的数量,通常用N表示3. 以下哪个不是统计数据的类型?(D)A. 定量数据B. 定性数据C. 时间序列数据D. 空间数据4. 描述集中趋势的统计量有(B)A.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B.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C.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标准差D. 平均数、中位数、方差、标准差5. 描述离散程度的统计量有(D)A.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B.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C.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标准差D. 方差、标准差、极差、变异系数二、多项选择题1. 统计学中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包括(ABC)A. 观察法B. 调查法C. 实验法D. 推断法2. 统计图的类型包括(ACD)A. 条形图B. 折线图C. 饼图D. 散点图3.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BCD)A. 描述性统计B. 推断性统计C. 回归分析D. 方差分析三、判断题1. 统计学中的样本是总体中的一部分,它可以用来推断总体的特征。
(正确)2. 统计学中的中位数是将数据从小到大排序后位于中间位置的数值。
(正确)3. 统计学中的众数是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一组数据可以有多个众数。
(正确)4. 统计学中的方差是用来衡量数据的集中程度的统计量。
(错误)5. 统计学中的变异系数是标准差与平均数的比值,用来衡量数据的离散程度。
(正确)四、简答题1. 请简述统计学中的总体和样本的区别。
答:总体是指研究对象的全体,而样本是总体中的一部分。
样本可以用来推断总体的特征,但样本的代表性会影响推断的准确性。
2. 描述统计学中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的统计量。
答:集中趋势的统计量包括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它们分别从不同角度描述数据的中心位置。
(中职)统计基础知识全册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统计基础知识全册课后习题参考答案项目一统计与统计活动一、单项选择题1. A2. D3. A4. A5. B6. C二、简答题1.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特点是什么?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客观现象的数量方面,包括现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质量互变的数量界限、现象发展变化的数量规律等。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具有数量性、总体性、具体性、变异性和社会性的特点。
2. 什么是标志?什么是指标?两者有哪些区别和联系?标志是表明总体单位属性或特征的名称。
指标是反映一定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科学概念和具体数值,依附于统计总体。
统计标志和统计指标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说明对象不同、具体表现不同。
统计标志和统计指标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统计指标的数值是由数量标志值直接汇总或由品质标志的标志表现所对应的单位数进行总计而得到的。
(2)指标和标志存在相互转换关系。
随着研究目的的改变,总体与总体单位的地位发生变化,使得相应的指标与标志也相互转换。
3. 简述统计指标体系的概念和形式。
统计指标体系是由若干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统计指标组成的整体,用以说明所研究社会经济现象各方面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统计指标体系主要有以下两种表现形式:(1)通过数学公式形式表现出来的统计指标体系。
(2)指标之间不存在数学公式形式的关系,而只是存在一种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关系。
4. 统计学有哪些研究方法?分别简述其概念。
大量观察法。
大量观察法是指研究各种现象和过程要从总体上加以考察,对现象总体中的全部或足够多的个体进行调查,将充分占有的实际数据资料作为认识的基础。
统计分组法。
统计分组法是将总体中的个体分为若干组,以研究总体内部差异的一种常用统计方法。
综合指标法。
综合指标法是指运用各种综合统计指标从具体数量方面对现实社会经济总体的规模及特征进行概括和分析的统计方法。
统计模型法。
统计模型法是按照一定的经济理论和假定条件,用数学方程去模拟现实经济现象相互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统计基础习题(含答案)
统计基础习题(含答案)第一章总论一、判断题: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各个方面。
2、在统计调查过程中所采用的大量观察法,是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调查。
3、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工业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4、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标志是依附于总体单位的。
5、当对品质标志的标志表现所对应的单位进行总计时就形成统计指标。
6、因为统计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所以数量标志就是统计指标。
7、统计指标及其数值可以作为总体。
8、所有的统计指标和可变的数量标志都是变量。
二、填空题:1、“统计”一词的含义是、和。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统计工作的成果,和统计工作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2、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
3、标志是说明特征的,分标志和品质标志两种,前者的具体表现是,后者的具体表现是。
4、当我们要研究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时,全部工业企业就构成,而每一个工业企业则是。
5、工人的年龄、工资、工龄属于标志,而工人的性别、民族、工种属于标志。
6、设备台数、工人人数属于变量,而身高、年龄、体重属于变量。
7、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是、、综合指标法。
8、要了解某一个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是,总体单位是。
9、性别是标志,标志表现则具体为。
10、在人口总体中,总体单位是,“文化程度”是总体单位的标志。
三、单项选择题:1、统计总体的基本特征表现为:()A、同质性、广泛性、社会性B、同质性、大量性、变异性C、同质性、综合性、大量性2、研究某市工业企业生产设备使用状况,那么,统计总体为( )A、该市全部工业企业B、该市每一个工业企业C、该市全部工业企业每一台设备D、该市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3、某组五名学生的考试得分分别为:60、70、80、85、90,这五个数字是:( )A、指标B、标志C、变量值D、变量4、要了解某班40名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A、40个学生B、每一个学生的成绩C、每一个学生D、40个学生的学习成绩5、数量指标的表现形式为:( )A、相对数B、绝对数C、平均数6、某学生某门课考试成绩为80分,则成绩是:( )A、品质标志B、变量C、变量值D、标志值7、某店有50名职工,把他们的工资加起来除以50,这是:( )A、对50个变量求平均B、对50个变量值求平均C、对50个标志求平均D、对50个指标求平均8、某市全部商店作为总体,每一个商店为总体单位,则该市全部商品零售额是:( )A、品质标志B、质量指标C、数量指标D、变量值9、了解某地区工业企业职工情况,下面哪个是统计指标()A、该地区所有职工的工资水平B、该地区工业企业职工的文化程度C、该地区工业企业职工的工资总额D、该地区职工所从事的工种10、统计工作的过程不包括()A、统计调查B、统计分布C、统计整理D、统计分析四、多项选择题:1、要研究某局所属30个企业职工的工资水平,则:( )A、总体是某局B、总体是某局所属30个企业C、总体是30个企业全部职工D、总体是30个企业全部职工的工资E、总体单位是每一个企业F、总体单位是每一名职工2、下列指标中哪些是质量指标:( )A、工人劳动生产率B、设备利用率C、新产品数量D、单位产品工时消耗量E、废品量F、利润额3、下列变量中哪些是连续变量:( )A、身高B、人数C、体重D、年龄E、设备台数F、企业数4、以某市工业企业为总体则下列各项中哪些是指标:( )A、某市某厂职工人数B、全市工业企业总产值C、全市工业企业职工平均工资D、全市工业企业数5、要了解某地区全部成年人口的就业情况,那么()A、全部成年人是研究的总体B、成年人口总数是统计指标C、成年人口变业率是统计标志D、“职业”是每个人的特征,是数量标志E、某人职业是“教师”,这里的“教师”是标志表现6、国家统计系统的功能或统计的职能是()A、信息职能B、咨询职能C、监督职能D、决策职能E、协调职能7、在工业普查中()A、工业企业总数是统计总体B、每一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C、固定资产总额是统计指标D、机器台数是连续变量E、职工人数是离散变量8、下列各项中属于统计指标的有()A、2009年全国人均总产值B、某台机床使用年限C、某市年供水量D、某地区原煤生产量E、某学员平均成绩第二章统计设计和统计调查一、判断题:1、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是根据调查结果所得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
统计基础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统计基础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第一章测试1.统计最基本的职能是()。
参考答案:信息职能2.统计学作为统计实践活动的理论总结和概括的一门独立的科学,始于()。
参考答案:17世纪末叶3.历史上最先提出统计学一词的统计学家是()。
参考答案:阿亨瓦尔4.统计资料或统计信息与其它信息相比,具有以下特征()。
参考答案:数量性;客观性;总体性;社会性5.在统计研究方法体系中,最主要、最基本的研究方法有()。
参考答案:大量观察法;归纳推断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6.统计的研究过程主要包括()。
参考答案:统计整理;统计分析;统计设计;统计调查7.在统计的三种涵义中,统计活动是基础,是源。
()参考答案:对8.统计活动过程的实质是统计信息的生产、传递和利用的过程。
()参考答案:对9.信息职能是统计最基本的职能。
()参考答案:对10.统计学一词最早出自亚洲。
()参考答案:错第二章测试1.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中的“全面性”是指()。
参考答案:调查单位全2.下列调查方式中属于全面调查的是()。
参考答案:普查3.规定普查的标准时点旨在保证调查资料的()。
参考答案:准确性4.统计调查的基本要求包括()。
参考答案:完整性;及时性;准确性5.下列调查方式中,属于统计专门调查的有()。
参考答案:抽样调查;典型调查;重点调查;普查6.下列调查方式中,属于全面调查的有()。
参考答案:统计报表;普查7.统计资料搜集的核心是如何有效的采集统计数据。
()参考答案:对8.全面调查是指对调查单位的所有问题都进行调查。
()参考答案:错9.统计报表一般都属于全面调查。
()参考答案:对10.一次性调查是指只调查一次,以后不再进行的调查。
()参考答案:错第三章测试1.统计整理的核心问题是()。
参考答案:分组2.对总体按某一标志分组的结果体现了()。
参考答案: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3.根据组距数列计算平均数时,被平均的数值是各组的()。
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章 综合指标
第三章综合指标一、单项选择题1.总量指标的数值大小A.随总体范围的扩大而增加B.随总体范围的扩大而减少C.随总体范围的减少而增加D.与总体范围的大小无关2.总量指标按其说明的内容不同可以分为A.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B.标志总量和总体总量C.实物指标和数量指标D.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3.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状态不同可分为A.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B.标志总量和总体总量C.实物指标和数量指标D.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4.下列指标中属于总量指标的是A.国民生产总值B.劳动生产率C.计划完成程度D.单位产品成本5.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是A.商品销售额B.商品购进额C.商品库存额D.商品流通费用额6.下列指标中属于时期指标的是A.在校学生数B.毕业生人数C.人口总数D.黄金储备量7.某工业企业的全年产品产量为100万台,年末库存量为5 万台,则它们A.都是时期指标B.前者是时期指标,后者是时点指标C.都是时点指标D.前者是时点指标,后者是时期指标8.对不同类产品或商品不能直接加总的总量指标是A.实物量指标B.价值量指标C.劳动量指标D.时期指标9.具有广泛的综合性和概括能力的统计指标是A.实物量指标B.价值量指标C.劳动量指标D.综合指标10.如果我们要研究工业企业职工的情况时,则职工人数和工资总额这两个指标A.都是标志总量B.前者是标志总量,后者是总体总量C.都是总体总量D.前者是总体总量,后者是标志总量11.以10为对比基础而计算出来的相对数称为A.成数B.百分数C.系数D.倍数12.两个数值相比,如果分母的数值比分子的数值大很多时,常用的相对数形式是A.成数B.百分数C.系数D.倍数13.既采用有名数,又采用无名数的相对指标是A.结构相对指标B.比例相对指标C.比较相对指标D.强度相对指标14.总体内部部分数值与部分数值之比是A.结构相对指标B.比例相对指标C.比较相对指标D.强度相对指标15.总体内部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之比是A.结构相对指标B.比例相对指标C.比较相对指标D.强度相对指标16.反映同类事物在不同时间状态下对比关系的相对指标是A.比较相对指标B.比例相对指标C.动态相对指标D.强度相对指标17.反映同类事物在不同空间条件下对比关系的相对指标是A.比较相对指标B.比例相对指标C.结构相对指标D.强度相对指标18.反映两个性质不同但有一定联系的总量指标之比是A.平均指标B.总量指标C.比较相对指标D.强度相对指标19.在下列相对指标中具有可加性的相对指标是A.结构相对指标B.比较相对指标C.比例相对指标D.强度相对指标20.在下列相对指标中具有平均性质的相对指标是A.结构相对指标B.比较相对指标C.比例相对指标D.强度相对指标21.若研究某地区工业企业职工工资情况,则总体单位总量是A.职工人数B.工资总额C.工业企业数D.平均工资22.下列指标中属于强度相对指标的是A.积累消费比例B.产品合格率C.人均国民收入D.中国与日本的钢产量之比23.下列指标中属于比较相对指标的是A.成本利润率B.劳动生产率C.轻重工业比例 D.中国与日本的钢产量之比24.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的分子分母A.只能是绝对指标B.只能是相对指标C.只能是平均指标D.绝对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均可25.某企业计划劳动生产率比上年提高10%,实际提高15%,则其计划完成程度为A.150%B.5%C.4.56%D.104.55%26.某产品单位成本计划比上年降低5%,实际降低8%,则其计划完成程度为A.96.84%B.3%C.3.16%D.160%27.凡长期计划指标是按计划期内各年的总和规定任务时检查计划执行情况应按A.直接法B.推算法C.累计法D.水平法28.在五年计划中,用水平法检查计划完成程度适用于计划任务是A.按计划期初应达到的水平规定B.按计划期内某一时期应达到的水平规定C.按计划期末应达到的水平规定D.按计划期累计应达到的水平规定29.反映分配数列中各变量值分布的集中趋势的指标是A.数量指标B.平均指标C.相对指标D.变异指标30.算术平均数的基本公式是A.总体部分总量与部分总量之比B.总体标志总量与总体单位总数之比C.总体标志总量与另一总体总量之比D.不同总体两个有联系的指标数值之比31.在分配数列中,当标志值较大而权数较小时,则算术平均数为A.偏向于标志值较大的一方B.不受权数影响C.偏向于标志值较小的一方D.仅受标志值影响32.在下列哪一情况下,算术平均数只受变量值大小的影响,而与次数无关A.变量值较大而次数较小B.变量值较大而次数较大C.变量值较小而次数较小D.各变量值出现的次数相同33.当变量值中有一项为零,则不能计算A.算术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B.众数和中位数C.算术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D.调和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34.在组距数列中,如果每组的次数都增加10个单位,而组中值不变,则算术平均数A.不变B.上升C.增加10个单位D.无法判断35.在组距数列中,如果每组的组中值都增加10个单位,而各组次数不变,则算术平均数A.不变B.上升C.增加10个单位D.无法判断36.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决定于A.权数本身数值大小B.各组标志值的大小C.权数数值之和的大小D.作为权数的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总数的比重大小37.各标志值与算术平均数的离差之和等于A.各标志值的平均数B.零C.最小值D.最大值38.各标志值与算术平均数的离差平方之和等于A.各标志值的平均数B.零C.最小值D.最大值39.简单算术平均数可以说是A.简单调和平均数的特例B.几何平均数的特例C.加权算术平均数的特例D.加权调和平均数的特例40.由相对数(或平均数)计算平均数时,若掌握的资料是相对数(或平均数)的母项资料,则应用A.加权算术平均数法计算B.加权调和平均数法计算C.简单算术平均数法计算D.几何平均数法计算41.由相对数(或平均数)计算平均数时,若掌握的资料是相对数(或平均数)的子项资料,则应用A.加权算术平均数法计算B.加权调和平均数法计算C.简单算术平均数法计算D.几何平均数法计算42.不受极端变量值影响的平均数是A.算术平均数B.调和平均数C.几何平均数D.众数和中位数43.下列平均数中属于位置平均数的是A.算术平均数B.调和平均数C.几何平均数D.众数和中位数44.众数是由变量数列中的A.标志值大小决定的B.极端数值决定的C.标志值平均水平决定的D.标志值出现次数多少决定的45.计算平均指标最常用和最基本的形式是A.众数和中位数B.算术平均数C.几何平均数D.调和平均数46.计算平均指标的基本要求(前提)是社会经济现象的A.大量性B.同质性C.变异性D.社会性47.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A.只受各组标志值的影响B.只受各组次数的影响C.与各组标志值和次数无关D.受各组标志值和次数共同影响48.假如组距数列各组的标志值不变,而每组的次数都增加20%,则加权算术平均数A.增加20%B.减少20%C.没有变化D.无法判断49.如果将标志值所对应的权数都缩小为原来的1/10,则算术平均数A.保持不变B.扩大1/10倍C.缩小1/10倍D.无法判断50.如果将每一标志值都增加10个单位,则算术平均数A.保持不变B.也增加10个单位C.减少10个单位D.无法判断51.如果将每一标志值都扩大5倍,则算术平均数A.保持不变B.也扩大5倍C.缩小5倍D.无法判断52.根据同一资料计算的算术平均数(E)、几何平均数(G)和调和平均数(H)之间的关系为A.G≤H≤EB.H≥E≥GC.E≥G≥HD.H≥G≥E53.设有六个工人的日产量(件)分别为5、6、7、8、9、10,则这个数列中A.7是众数B.8是众数C.7.5是众数D.没有众数54.如果单项数列各项变量值所对应的权数相等时,则A.众数就是居于中间位置的那个变量值B.众数不存在C.众数就是最小的那个变量值D.众数就是最大的那个变量值55.设有八个工人的日产量(件)分别为4、6、6、8、9、12、14、15,则这个数列的中位数是A.4.5B.8和9C.8.5D.没有中位数56.在变量分配数列中,中位数是A.处于中间位置的标志值B.处于中间位置的频数C.最大频数的标志值D.与众数同值57.由组距数列计算众数时,如果众数组相邻两组的次数相等,则A.众数在众数组内靠近上限B.众数在众数组内靠近下限C.众数组的组中值就是众数D.众数为零58.由组距数列计算算术平均数时,用组中值代表组内变量一般水平的假定条件是A.各组的次数必须相等B.组中值能取整数C.各组的变量值在本组内呈均匀分布D.各组必须是封闭组59.调查某地区1010户农民家庭,按儿童数分配的资料如下:则其中位数为:A.380B.2C.2.5D.50560.当算术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相等时其总体内部的次数分布表现为A.钟型分布B.U型分布C.正态分布D.J型分布61.当变量分布呈右偏时,有A.众数 <中位数<算术平均数B.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B.中位数<众数<算术平均数D.众数≦中位数≦算术平均数62.反映分配数列中各变量值分布的离散趋势的指标是A.总量指标B.相对指标C.平均指标D.变异指标63.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变异程度或变动范围的统计指标称为A.总量指标B.相对指标C.平均指标D.变异指标64.标志变异指标与平均数代表性之间存在着A.正比关系B.反比关系C.互余关系D.倒数关系65.受极端数值影响最大的变异指标是A.全距B.平均差C.标准差D.标准差系数66.由组距数列计算全距指标的近似方法是A.全距=最高组下限-最低组上限B.全距=最大变量值-最小变量值C.全距=最大组中值-最小组中值D.全距=最高组上限-最低组下限67.平均差是指各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的A.平均离差B.离差的平均数C.离差绝对数D.离差平方的平均数68.标准差是指各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的A.离差平方的平均数B.离差平方的平均数的平方根C.离差平均数的平方根D.离差平均数平方的平方根69.计算标准差一般所依据的中心指标是A.众数B.中位数C.几何平均数D.算术平均数70.平均差和标准差就其实质而言属于A.总量指标B.相对指标C.平均指标D.计划指标71.平均差与标准差的主要区别在于A.说明意义不同B.计算前提不同C.计算结果不同D.数学处理方法不同72.两个总体的平均数不等,但标准差相等,则A.平均数小,代表性大B.平均数大,代表性小C.无法进行判断D.两个平均数代表性相等73.在甲乙两个变量数列中,如果甲数列的标准差大于乙数列,则A.两个数列的平均数代表性相同B.甲数列的平均数代表性高于乙数列C.乙数列的平均数代表性高于甲数列D.无法确定哪个数列的平均数代表性好74.标准差系数抽象了A.总体指标数值多少的影响B.总体单位数多少的影响C.标志变异程度的影响D.平均水平高低的影响75.比较两个不同平均水平的同类现象或两个性质不同的不同类现象平均数代表性大小时,应用A.全距B.标准差C.平均差D.标准差系数76.若把现象分为具有某种标志或不具有某种标志,则所采用的标志是A.不变标志B.品质标志C.数量标志D.是非标志77.设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300吨,其中合格产品270吨,不合格品30吨,则是非标志的标准差为A.90B.0.3C.0.09D.0.978.是非标志的方差的最大值是A.0.5B.0.25C.1D.没有最大值79.是非标志标准差取值最大的条件是A.成数最大B.成数最小C.成数等于1D.成数等于0.580.交替标志的平均数是A.pB.qC.p+qD.1-p81.交替标志的标准差是A. B. C.D.82.P 的取值范围是A.P=0B.P ≤0C.P ≥0D.0≤P ≤183.在经济分析中常用的“百分点”是指A. 两个百分数相加的结果B.两个百分数相减的结果C.两个百分数相乘的结果D.两个百分数相除的结果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指标中属于综合指标的有A.总量指标B.相对指标C.平均指标D.变异指标E.样本指标2.常用的总量指标的推算方法有A. 插值估算法B.比例关系推算法C.抽样推算法D.平衡关系推算法E.因素关系推算法3.一个国家(地区)一定时期内的国内生产总值属于A.数量指标B.质量指标C.标志总量D.时期指标E.时点指标4.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的地位A.随研究目的的不同而变化B.可以是总体单位总量转化为总体标志总量 pq q p +p -1qC.在同一研究目的下也会变化D.可以是总体标志总量转化为总体单位总量E.只能是总体标志总量转化为总体单位总量5.时期指标的特点有A.可以连续计数B.只能间断计数C.数值可以直接相加D.数值与时期长短无关E.数值与时期长短有直接关系6.下列指标中属于时期指标的是A.国民生产总额B.人均收入C.工资总额D.人口总数E.商品库存量7.时点指标的特点有A.可以连续计数B.只能间断计数C.数值不能直接相加D.数值与时间间隔长短无关E.数值与时间间隔长短有直接关系8.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有A.商品销售量B.商品库存量C.在校学生数D.毕业生人数E.外汇储备额9.逐年扩大的耕地面积与逐年增加的棉花产量A.都是时期指标B.前者是时期指标,后者是时点指标C.都是时点指标D.前者是时点指标,后者是时期指标E.前者是总体总量,后者是标志总量10.计算总量指标应该注意的问题是A.现象必须具有同质性B.计量单位必须统一C.指标必须有明确的统计含义D.指标必须有科学的计算方法E.指标必须具有可比性11.相对指标的数值表现形式是A.绝对数B.有名数C.系数和倍数D.百分数E.千分数12.分子和分母可以互换的相对指标有A.结构相对指标B.比较相对指标C.强度相对指标D.动态相对指标E.计划完成相对指标13.分子和分母可以属于不同总体的相对指标有A.结构相对指标B.比较相对指标C.比例相对指标D.强度相对指标E.动态相对指标14.分子和分母属于同类现象的相对指标有B.结构相对指标 B.比较相对指标C.比例相对指标D.强度相对指标E.计划完成相对指标15.下列相对指标中属于同一时期数值对比的指标有A.结构相对指标B.比较相对指标C.强度相对指标D.动态相对指标E.计划完成相对指标16.比较相对指标可以用于A.不同国家、地区、单位之间的比较B.先进水平与落后水平的比较C.不同时期的比较D.实际水平与计划水平的比较E.实际水平与标准水平或平均水平的比较17.强度相对指标应用广泛,它可以反映A.经济实力B.现象的密度和强度C.经济效益D.普遍程度E.服务状况18.下列指标中属于强度相对指标的有A.资金利税率B.商品流通费用率C.人口密度D.人口自然增长率E.全员劳动生产率19.计划完成相对指标的对比基础从形式上说可以是A.总量指标B.相对指标C.平均指标D.质量指标E.样本指标20.检查长期计划执行情况的方法有A.水平法B.方程式法C.累计法D.几何平均法E.最小平方法21.计算和应用相对指标应注意的原则是A.正确选择对比的基数B.保持对比指标的可比性C.把相对指标和分组法结合应用D.把相对指标和绝对指标结合应用E.把多种相对指标结合起来应用22.平均指标的作用表现为A.反映现象总体的综合特征B.反映变量值分布的集中趋势C.反映变量值分布的离散趋势D.反映现象在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E.揭示现象在不同时间之间的发展趋势23.平均指标的种类包括A.算术平均数B.调和平均数C.几何平均数D.众数E.中位数24.下列平均指标中哪些属于数值平均数?A.算术平均数B.调和平均数C.几何平均数D.众数E.中位数25.下列平均指标中哪些属于位置平均数?A.算术平均数B.调和平均数C.几何平均数D.众数E.中位数26.受极端变量值影响的平均数有A.算术平均数B.调和平均数C.几何平均数D.众数E.中位数27.算术平均数的基本公式中包含着A.分子分母同属于一个总体B.分子分母的计量单位相同C.分母是分子的承担者D.分子附属于分母E.分子分母都是数量标志值28.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是因为A.各组标志值不同B.各组次数相等C.各组标志值相同D.各组次数不相等E.各组次数等于129.加权算术平均数的权数应该具备的条件是A.权数与标志值相乘能够构成标志总量B.权数必须表现为标志值的承担者C.权数与标志值相乘具有经济意义D.权数必须是总体单位数E.权数必须是单位数比重30.加权算术平均数和加权调和平均数计算方法的选择主要是根据已知资料的情况而定A.如果掌握公式的分母资料用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B.如果掌握公式的分子资料用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C.如果掌握公式的分母资料用加权调和平均数计算D.如果掌握公式的分子资料用加权调和平均数计算E.如果缺乏公式的分子分母资料则无法计算31.应用算术平均数法计算平均数所具备的条件是A.掌握变量为相对数和相应的标志总量B.掌握变量为平均数和相应的标志总量C.掌握变量为绝对数和其相应的总体总量D.掌握变量为相对数和其相应的总体总量E.掌握变量为平均数和其相应的总体总量32.应用调和平均数法计算平均数所具备的条件是A.掌握总体标志总量和相应的标志总量B.缺少算术平均数基本公式的分子资料.C.缺少算术平均数基本公式的分母资料D.掌握变量为相对数和其相应的标志总量E.掌握变量为平均数和其相应的标志总量33.几何平均数主要适用于计算A.具有等差关系的数列B.具有等比关系的数列C.变量的代数和等于总速度的现象D.变量的连乘积等于总比率的现象E.变量的连乘积等于总速度的现象34.中位数是A.居于数列中间位置的那个变量值B.根据各个变量值计算的C.不受极端变量值的影响D.不受极端变量值位置的影响E.在组距数列中不受开口组的影响35.根据经验,在偏斜适度时A.算术平均数与众数、中位数之间存在一定关系B.算术平均数与众数、中位数之间不存在一定关系C.算术平均数与众数、中位数三者合而为一D.中位数与算术平均数的距离约等于众数与算术平均数距离的1/3E.中位数与众数的距离约等于众数与算术平均数距离的2/336.如果仅从数量关系上考虑,用同一资料计算出来的三种平均数的结果是A.几何平均数大于调和平均数B.几何平均数小于调和平均数C.几何平均数大于算术平均数D.几何平均数小于算术平均数E.几何平均数大于调和平均数和算术平均数37.影响加权算术平均数大小的因素有A.各组变量值水平的高低B.各组变量值次数的多少C.各组次数之和D.各组变量值之和E.各组变量值次数占总次数的比重大小38.应用平均指标应注意的问题有A.注意现象总体的同质性B.用组平均数补充说明总平均数C.注意极端数值的影响D.用分配数列补充说明平均数E.把平均数与典型事例相结合39.计算几何平均数应满足的条件是A.总比率等于若干个比率之和B.总比率等于若干个比率之积C.总速度等于若干个速度之积D.总速度等于若干个速度之和E.被平均的变量值不得为负数40.标志变异指标可以A.衡量平均数代表性的大小B.反映产品质量的稳定性C.表明生产过程的节奏性、均衡性D.说明变量分布的离散趋势E.说明变量分布的集中趋势41.测定总体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变动程度的指标有A.全距B.平均差C.标准差D.平均差系数E.标准差系数42.平均差与标准差的主要区别在于A.作用不同B.计算公式的依据不同C.说明同质总体的变异程度不同D.受极端值的影响程度不同E.对正负离差综合平均的方法不同43.平均差与标准差的相同点是A.不受极端值的影响B.对正负离差综合平均的方法相同C.把所有变量值都考虑在内D.以平均数为标准来测定各测定变量值的离散程度E.根据同一资料计算的结果相同44.利用标准差系数比较两个总体平均数代表性大小的适用条件是A.两个平均数不等B.两个平均数相等C.两个平均数反映的现象不同D.两个平均数的计量单位不同E.两个平均数的计量单位相同45.标准差与标准差系数的区别是A. 指标的表现形式不同B.作用不同C.计算方法不同D.适用条件不同E.与平均数的关系不同46.交替标志的标准差为A.pB.pqC.p(1-p)D.E.47.标志变异指标数值越大说明 A.平均数代表性越大 B.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差异越小C.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差异越大D.平均数代表性越小E.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分配对称与适中48.标志变异指标与平均指标的关系表现为A. 二者都是反映总体单位标志值分布特征的B. 平均指标反映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的共性C. 平均指标反映分配数列中变量的集中趋势D. 标志变异指标反映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的差异性E. 标志变异指标反映分配数列中变量的离散趋势49.用标志变异指标来补充说明平均指标的原因是A. 二者都是综合指标B.二者都可以说明同质总体的共同特征C.二者都可以说明同质总体两个不同方面的特征D.标志变异指标可以说明平均指标的代表性程度 pq)1(p pE.标志变异指标和平均指标是一对相互对应的指标50.与平均数的计量单位一致的标志变异指标有A.全距B.标准差C.平均差D.标准差系数E.平均差系数三、填空题1.总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规模和水平的统计指标,它是计算的基础。
最新统计基础知识第三章统计整理习题及答案讲解学习
第三章统计整理一、单项选择题1.统计分组对总体而言是(B )(2012年1月)A.将总体区分为性质相同的若干部分B.将总体区分为性质不同的若干部分C.将总体单位区分为性质相同的若干部分D.将总体单位区分为性质不相同的若干部分2.统计表中的主词是指( A )(2011年10月)A.所要说明的对象 B.说明总体的统计指标C.横行标题D.纵列标题3.某课题需要搜集资料,课题组成员从《统计年鉴》摘取有关资料,这种资料是( D ) (2011年1月)A.原始资料B.第一手资料C.初级资料D.次级资料4.按照分组标志性质的不同,统计分组可分为按品质标志分组和( A ) (2011年1月)A.按数量标志分组B.平行分组C.交叉分组D.复杂分组5.对于不等距数列,在制作直方图时,应计算出( B ) (2010年10)A.次数分布B.次数密度C.各组次数D.各组组距6.U型分布的特征是( B )(2010年1)A.两头小,中间大B.中间小,两头大C.左边大,右边小D.左边小,右边大7.在次数分布中,频率是指( D )(2010年1)A.各组的次数之比B.各组的次数之差C.各组的次数之和D.各组次数与总次数之比8.对企业职工按技术等级分组,这样的分组属于( C ) (2009年10)A.简单分组B.复合分组C.按品质标志分组D.并列分组9.按某一标志分组的结果表现为( C )(2009年1月)A.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B.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C.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D.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10.某连续变量数列,其第一组为开口组,上限为500,已知第二组的组中值为540,则第一组的组中值为( D )(2008年10月)A.480B.420C.450D.46011.反J型分布的特征是( D ) (2011年1月)A.两头小,中间大B.中间大,两头小C.左边大,右边小D.左边小,右边大二、多项选择题1.在统计分组时,为了处理某些单位的标志值正好等于相邻组上下限数值的情况,一般把此值归并到作为下限的那一组,这一原则称为( BC )(2012年1月)A.“上限在内”原则B.“上限不在内”原则C.“下限在内”原则D.“下限不在内”原则E.“上限、下限在内”原则2.组中值的计算公式为( ADE )(2011年10月)A.组中值=(上限+下限)/2B.组中值=上限+下限/2C.组中值=上限/2+下限D.组中值=下限+(上限-下限)/2E.组中值=上限-(上限-下限)/23.按照分组标志多少的不同..,统计分组可以分为( AC ) (2011年1月)A.简单分组B.单项式分组C.复合分组D.组距式分组E.等距分组4.统计分组的作用为( ABCDE )(2008年10月)A.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B.划分现象的类型C.反映总体的内部结构D.研究现象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E.以上都对5.从形式上看,统计表主要组成部分有( ACDE )(2009年10)A.总标题B.表格设计者C.横行标题D.指标数值E.纵栏标题三、判断题1.在编制变量数列中,连续型变量只能采用组距式方式。
浙教版八年级下第三章数据分析初步单元综合检测试卷含答案
3. 在统计中,样本的标准差可以反映这组数据的(
)
A. 集中程度
B. 分布规律
C. 离散程度
D. 数值大小
4.一组数据 2, 0, 1, x, 3 的平均数是 2,则这组数据的方差是(
)
A. 2
B. 4
C. 1
D. 3
5.有 8 个数的平均数是 11,另外有 12 个数的平均数是 12,这 20 个数的平均数是(
10 次射击命中的
23.一销售某品牌冰箱的公司有营销人员 计了 14 人某月的销售量如下表:
14 人,销售部为制定销售人员月销售冰箱定额(单位:台),统
每人销售台数 20 17 13 8 5 4
人数
1 1 2 532
( 1)这 14 位营销员该月销售冰箱的 14 位营销员定出每月销售冰箱的定额为多少台才比较合适?并说明理由
统计了这 15 人某月的
每人加工零件数 540 450 300 240 210 120
人数
112632
( 1)写出这 15 人该月加工零件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 2)生产部负责人要定出合理的每人每月生产定额,你认为应该定为多少件合适?
22.为了从甲、乙两名射击运动员中选拔一名参加比赛,对这两名运动员进行测试,他们 环数如下: 甲 7 9 8 6 10 7 9 8 6 10 乙 7 8 9 8 8 6 8 9 7 10 根据测试成绩,你认为选择哪一名运动员参赛更好?为什么?
18.甲乙两地 9 月上旬的日平均气温如图所示,则甲乙两地这
________
(填>或<).
10 天日平均气温方差大小关系为
19.下表是我市某一天在不同时段测得的气温情况:则这一天的气温的温差是 两个时间是 ________ 与 ________
统计学练习题及答案.doc
第三章数据分布特征的描述1.下面是我国人口和国土面积资料:────────┬───────────────│根据第四人次人口普查调整数指标├──────┬────────│1982年│1990年────────┼──────┼────────人口总数│101654 │114333男│52352 │58904女│49302 │55429────────┴──────┴────────国土面积960 万平方公里。
试计算所能计算的全部相对指标。
2.某企业 2014 年某产品单位成本520 元 ,2015 年计划规定在上年的基础上单位成本降低 5%,实际降低6%,试确定 2015 年单位成本的计划数与实际数,并计算 2015 年单位成本比计划降低多少3.某市共有 50 万人,其市区人口占85%,郊区人口占15%,为了解该市居民的收入水平,在市区抽查了1500 户居民,每人平均收入为1400 元;在郊区抽查了 1000 户居民,每人年平均收入为1380 元,若这两个抽样数字具有代表性,则计算该市居民年平均收入应采用哪一种形式的平均数方法进行计算4.有两个班级统计学成绩如下:按成绩分组 1 班人数 2 班人数40 以下 4 140—50 5 250— 60 6 560— 70 10 1270—80 5 880— 90 3 790 以上 2 5合计35 40根据上表资料计算:( 1)哪个班级统计学成绩好( 2)哪个班级的成绩分布差异大哪个班级的成绩更稳定5. 2014 年 8 月份甲、乙两农贸市场资料如下:────┬──────┬─────────┬─────────品种│价格 (元/斤 )│甲市场成交额 (万元 )│乙市场成交量 (万斤 )────┼──────┼─────────┼─────────甲│││ 2乙│││ 1丙│││ 1────┼──────┼─────────┼─────────合计│──││ 4────┴──────┴─────────┴─────────试问哪一个市场农产品的平均价格较高并说明原因。
统计基础试题——综合指标分析
第三章综合指标分析一、填空题1、将相加或相加就可以得到说明现象总体的总规模、总水平的总量指标。
2、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有、。
3、相对指标采用和两种表现形式。
4、计算和应用相对指标时必须注意分子与分母的。
5、加权算术平均数受和两因素影响。
6、平均数反映总体分布的趋势,变异指标反映总体分布的趋势。
7、简单算术平均数是条件下的加权算术平均数。
8、计算和应用平均指标时必须注意现象总体应具有。
9、已知某班50名学生统计学考试平均成绩为70分,该班30名男生平均成绩为68分,则该班女生平均成绩为。
二、单项选择题1、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内容不同可分为()。
A. 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B. 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C. 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D. 时间指标和时期指标。
2、总量指标数值大小()。
A.随总体范围扩大而增大B.随总体范围扩大而减小C. 随总体范围缩小而增大D与总体范围大小无关3、2003年末太原市总人口339.8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82.1%,这两个指标()。
A.前者是时期指标,后者是时点指标B.前者是时点指标,后者是时期指标C.前者是时点指标,后者是结构相对指标D.前者是时期指标,后者是结构相对指标4、某月份甲工厂的工人出勤率是()。
A.结构相对数B.比例相对数C.强度相对数D.动态相对数5、某种产品单位成本计划比上年下降3%,实际比上年下降3.5%,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为()。
A.116.7%B. 100.5%C. 85.7%D. 99.5%6、按照计划,现年产量比上年应增加30%,实际比计划少完成10%,同上年相比现年产量实际增长()。
A. 10%B. 17%C. 20%D. 40%7、对某一数列,直接计算的算术平均数和先进行组距分组再计算平均数,两者结果()。
A. 不一致B. 一致C. 往往有一些差异但不大D. 会有较大差异8、变量数列中各组标志值不变,每组次数均增加20%,加权算术平均数的数值()。
《统计学概论》第三章课后练习题答案
《统计学概论》第三章课后练习题答案一、思考题1.什么是统计整理,统计整理的对象是什么?P612.什么是统计分组,它可以分为哪几种形式?P633.简述编制变量数列的一般步骤。
P70-754.统计表分为哪几种?P785.什么是统计分布,它包括哪两个要素?P686.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公式分组分别在什么情况下运用?P667.如何正确选择分组标志?P658.为什么要进行统计分组?其主要作用是什么?P63(2009.01)二、判断题1.统计整理只能对统计调查所得到的原始资料进行加工整理。
(×)P61【解析】统计整理分为两情况:一种是对原始资料进行整理,另一种是对次级资料即已加工过的现成资料进行在整理。
2.对一个既定总体而言,合理的分组标志只有一个。
(×)P67【解析】复合分组就是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进行的分组。
3.在异距数列中,计算次数密度主要是为了消除组距因素对次数分布的影响。
(√)P74 4.组中值是指各组上限和下限之中点数值,故在任何情况下它都能代表各组的一般水平。
(×)P72【解析】当组内标志值分布均匀时,组中值能代表各组的一般水平(平均水平),当组内标志值分布不均匀时,组中值不能代表各组的一般水平(平均水平)。
5.在变量数列中,组数等于全距除以组距。
(×)(2010.01)P71【解析】变量数列的分组可分为等距分组和异距分组,只有在等距分组的情况下,组数等于全距除以组距。
6.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确定组数和组距。
(×)(2009.10)P65【解析】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选择恰当的分组标志。
7.按数量标志分组的目的,就是要区分各组在数量上的差别。
(×)P66【解析】按数量标志分组的目的,并不是单纯确定各组在数量上的差别,而是要通过数量上的变化来区分各组的不同类型和性质。
8.连续型变量可以作单项式分组或组距式分组,而离散型变量只能作组距式分组。
初三统计测试题及答案
初三统计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统计学中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指标?A. 平均数B. 中位数C. 众数D. 方差答案:A2. 在统计学中,标准差是用来衡量什么?A. 数据的集中程度B. 数据的离散程度C. 数据的分布情况D. 数据的偏态情况答案:B3. 一组数据的众数是5,那么这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是:A. 3B. 4C. 5D. 6答案:C4.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统计图?A. 条形图B. 折线图C. 饼图D. 表格答案:D5. 如果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是10,中位数是12,众数是8,那么这组数据的分布可能是:A. 正偏态B. 负偏态C. 均匀分布D. 不能确定答案:A6. 在统计学中,相关系数是用来衡量什么?A. 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B. 两个变量之间的独立性C. 两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D. 两个变量之间的分布情况答案:A7. 下列哪个选项是统计学中描述数据分布形态的指标?A. 平均数B. 标准差C. 偏度D. 峰度答案:C8. 如果一组数据的方差是0,那么这组数据的特点是:A. 所有数据都相等B. 数据分布不均匀C. 数据分布均匀D. 数据分布无法确定答案:A9. 在统计学中,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后,位于中间位置的数。
如果数据个数是奇数,中位数是:A. 最中间的数B. 最中间的数和它两边的数的平均值C. 最中间的数和它两边的数的中位数D. 最中间的数和它两边的数的众数答案:A10. 下列哪个选项是统计学中描述数据离散程度的指标?A. 平均数B. 中位数C. 众数D. 极差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1. 一组数据的极差是20,那么这组数据的最小值和最大值之差是________。
答案:2012. 如果一组数据的中位数是15,那么至少有50%的数据小于或等于________。
答案:1513. 在统计学中,一组数据的标准差是5,那么这组数据的平均值的偏差范围在±5之内的数据占总数据的________。
统计学第三章课后题及答案解析
第三章一、单项选择题1.统计整理的中心工作是()A.对原始资料进行审核 B.编制统计表C.统计汇总问题 D.汇总资料的再审核2.统计汇总要求资料具有()A.及时性 B.正确性C.全面性 D.系统性3.某连续变量分为五组:第一组为40—50,第二组为50—60,第三组为60—70,第四组为70—80,第五组为80以上,依习惯上规定()A.50在第一组,70在第四组 B.60在第二组,80在第五组C.70在第四组,80在第五组 D.80在第四组,50在第二组4.若数量标志的取值有限,且是为数不多的等差数值,宜编制()A.等距式分布数列 B.单项式分布数列C.开口式数列 D.异距式数列5.组距式分布数列多适用于()A.随机变量 B.确定型变量C.连续型变量 D.离散型变量6.向上累计次数表示截止到某一组为止()A.上限以下的累计次数 B.下限以上的累计次数C.各组分布的次数 D.各组分布的频率7.次数分布有朝数量大的一边偏尾,曲线高峰偏向数量小的方向,该分布曲线属于()A.正态分布曲线 B.J型分布曲线C.右偏分布曲线 D.左偏分布曲线8.划分连续变量的组限时,相临组的组限一般要()A.交叉 B.不等C.重叠 D.间断二、多项选择题1.统计整理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A.统计分组 B.逻辑检查C.数据录入 D.统计汇总E.制表打印2.影响组距数列分布的要素有()A.组类 B.组限C.组距 D.组中值E.组数据3.常见的频率分布类型主要有()A.钟型分布 B.χ型分布C.U型分布 D.J型分布E.F型分布4.根据分组标志不同,分组数列可以分为()A.组距数列 B.品质数列C.单项数列 D.变量数列E.开口数列5.下列变量一般是钟型分布的有()A.粮食平均产量的分布 B.零件公差的分布C.大学生身高的分布 D.商品市场价格的分布E.学生成绩的分布6.下列变量呈J型分布的有()A.投资额按利润率的分布 B.60岁以上人口按年龄分组的分布C.经济学中的供给曲线 D.不同年龄人口的死亡率分布E.经济学中的需求曲线三、填空题1.分布在各组的_______叫次数(频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基础单元测试
第三章统计综合指标
一、单项选择题(10题20分)
1.某企业某种产品计划规定单位成本降低5%,实际降低了7%,则实际生产成本为计划的
A.97.9%
B.140%
C.102.2%
D.2%
2.某月份甲工厂的工人出勤率属于
A.结构相对数
B.强度相对数
C.比例相对数
D.计划完成相对数
3.按全国人口平均的粮食产量是
A.平均指标
B.强度相对指标
C.比较相对指标
D.结构相对指标
4.受极大值影响较大的平均数是
A.位置平均数
B.中位数
C.算术平均数
D.众数
5.用组中值代表组内变量值的一般水平有一定的假定性,即
A.各组的次数必须相等
B.变量值在本组内的分布是均匀的
C.组中值能取整数
D.各组必须是封闭组
6.加权算术平均数不但受标志值大小影响,而且也受标志值出现的次数多少影响。
因此,下列情况中对平均数不发生影响的是
A.标志值比较小而次数较多时
B.标志值较大而次数较小时
C.标志值较大而次数较多时
D.标志值出现的次数相等
7.已知某市场蔬菜早市、午市、晚市的每公斤价格,在早市、午市、晚市的销售额不相同的情况下,计算平均价格可采取的平均数形式是
A.简单算术平均数
B.加权平均数
C.简单调和平均数
D.加权调和平均数
8.假如把分配数列的频数换成频率,则算术平均数
A.减少
B.增加
C.不变
D.无法确定
9.两个总体的平均数不等,但标准差相等,则
A.平均数小,代表性强
B.平均数大,代表性强
C.两个平均数的代表性相同
D.
无法加以判断10.如果两个数列是以不同的计量单位来表示的,则比
较其离差的计量方法是
A.极差
B.标准差
C.平均差
D.标准差
二、多项选择题(8题24分)
1.总量指标
A.是计算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的基础
B.是反映国情和国力的重要指标
C.是综合指标中是基础的指标
D.可用来比较现象发展的结构和效益水平
2.某银行1999年底的居民储蓄存款额是
A.时点指标
B.总体单位总量指标
C.总体标志总量指标
D.时期指标
3.下列指标中属于强度相对数的是
A.1992年我国乡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2.37%
B.1992年我国农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电冰箱2.17台
C.1992年我国人口密度122人/平方公里
D.1992年我国钢铁产量为美国同期的81.2%
4.分子与分母不可互换计算的相对指标是
A.计划完成情况相对指标
B.动态相对指标
C.结构相对指标
D.强度相对指标
5.平均指标
A.是总体一般水平的代表值
B.是反映总体分布集中趋势的特征值
C.是反映总体分布离中趋势的特征值
D.只能根据同质性总体计算
6.下列属于平均指标的是
A.人均国民收入
B.人口平均年龄
C.粮食单位面积产量
D.人口密度
7.根据全距说明标志变异程度
A.没有考虑中间标志值的变异程度
B.能反映所有标志值的变异程度
C.仅考虑最大标志值与最小标志值的影响
D.取决于平均数的大小
8.比较两组工作成绩发现由此推断
A.乙组的代表性高于甲组
B.甲组的代表性高于乙组
C.乙组的工作均衡性好于甲组
D.甲组的工作均衡性好于乙组
三、填空题(10空10分)
1.总量指标的数值随着总体范围的大小而增减
2.无名数通常以系数、倍数、成数或百分数等表示
3.轻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称为结构相对数,人
口密度称为强度相对数
4.对统计变量的分布状况,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描述,
一个是分布的集中趋势,另一个是分布的离中趋势
5.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接近出现次数最多的这一组
的标志值
6.加权调和平均数可以看作是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变形
7.标志变异指标中最易受极端值影响的是全距(极差)
8.测定标志变动程度最主要的指标是标准差,它采用平
方来消除离差的正负号,更便于数学运算
四、简答题(15分)
1.什么是总量指标?总量指标的作用有哪些?
答:总量指标是反映统计总体在一定时间、空间条件下
的总规模或总水平的综合数据。
总量指标是对总体数量
特征和数量关系进行统计描述的基础数据,是从数量上
认识客观事物的起点,也是计算相对指标的基础数据。
2.各举一个例子说明有哪些相对指标?
答:计划完成相对指标、结构相对指标、比例相对指标、
比较相对指标、动态相对指标、强度相对指标。
3.有哪些标志变异指标?标志变异指标的作用是什
么?
答:常用的标志变异指标有极差、标准差和标准差系数。
作用:(1)它衡量均值代表性高低的尺度;(2)它可以反
映社会经济活动过程的均衡性、节奏性和稳定性;(3)
它可以揭示数据分布的离中趋势。
五、计算分析题(5+5+5+6+10=31分)
1.某企业2013年产值500万元,2014年计划产值提高
10%,实际提高了15%。
要求:计算产值计划完成度,
并说明计划完成情况。
解:产值计划完成程度=
00
115
104.55
110
+
≈
+
,即超额完
成4.55%.
2.某年未某地区人口总数中,男性为260万人,女性为
240万人。
要求:计算该地区人口的结构相对数和比例
相对数。
每种只计算一个即可
解:结构相对数=0
260
52
500
=,0
240
48
500
=;
比例相对数=260 1.08
240
≈
,2400.92
260
≈。
3.某国年平均人口数为111 191万人,粮食产量为
40579万吨.要求:计算该国年人均粮食产量并说明它
是什么指标?
解:
40579
0.3649
111191
≈(吨/人),强度相对指标。
4.某地区某年个体工商户开业登记注册资本金分组资
料如下:
要求:计算该地区个体工商户注册资本金的平均数。
解:组中值乘以该组比重累加即得
250.6750.21250.11750.082250.02
x
=⋅+⋅+⋅+⋅+⋅
61
=(万元)
5.两种水稻分别在五块田地上试种,其中甲品种的产量
如下:
又知乙品种的水稻平均亩产量1080斤,标准差为98
斤。
要求:
(1)计算甲品种水稻的平均亩产量
(2)确定哪一品种的水稻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和推广价
值。
解:(1)
4995
==999
5
x
甲
(斤)
(2) 69σ甲(斤)
006.91V x σσ=
≈甲甲
甲
;009.07V x σσ=
≈乙乙
乙
,
V V σσ<甲乙
甲品种水稻具有较强的稳定性,更具有推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