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教学活动大纲

合集下载

大学物理教学大纲(详情)

大学物理教学大纲(详情)

大学物理教学大纲(详情)大学物理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大学物理课程代码:00102000授课学时:32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等后继课程:近代物理学、大学物理实验、理论力学、电动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等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了解物理学的基本规律和原理在科学技术、工程应用和社会经济领域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力学、电磁学、光学和热学四个部分,具体内容如下:1.力学:质点运动学、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定理、动能定理、角动量定理、万有引力定律等。

2.电磁学:电场、磁场、电磁感应、交流电路等。

3.光学: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等。

4.热学: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统计物理学等。

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采用课堂讲授、实验、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法包括平时作业、实验报告、期末考试等。

期末考试采用闭卷形式,考试内容涵盖本课程的主要知识点。

大学物理课程思政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大学物理课程代码:000000000000000001课程时长:16周授课教师:__X适用专业:物理学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同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授课内容:主题1:质点运动学内容:描述物体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包括质点、位置、速度、加速度、轨迹等。

思政元素:引导学生理解科学探索的艰辛和科学家们的奉献精神,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追求。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实验等。

教学资源:PPT、实验器材等。

评估方法:作业、实验报告、考试等。

主题2:牛顿力学内容:牛顿三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动量定理、动能定理等。

思政元素:引导学生理解科学探索的艰辛和科学家们的奉献精神,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追求。

《大学物理》教学大纲

《大学物理》教学大纲

《基础物理》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大学物理课程是以经典物理和近代物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以及物理学在科学技术上的应用为内容的高等学校各专业学生必修一门重要的基础课。

在大学物理课的各个教学环节中,都必须注意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能力和思想方法,使学生初步学习自然科学的思想方法和研究问题的方法。

同时也注意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相关内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以物理学基础知识为内容的大学物理课是高等学校理科非物理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必修基础课。

物理学是整个自然科学的基础,高等学校中开设物理课的目的是使学生对物理学的内容和方法、工作语言、概念和物理图象、其历史、现状和前沿等方面,从整体上有个全面的了解。

学好大学物理课不仅对学生在校的学习十分重要,而且对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和进一步学习机关报理论、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更新知识都将发生深远的影响。

在大学物理课的各个教学环节中,都必须注意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着重培养能力,使学生初步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和研究问题的方法,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初步具备以下能力。

1.能够独立地阅读相当于大学物理水平的教材,参考书和文献资料,并能理解其主要内容和写出条理较清晰的笔记、小结或读书心得。

2.了解各种理想物理模型并能够根据物理概念、问题的性质和需要,抓住主要的因素,略去次要要素,对所研究的对象进行合理的简化。

3.会运用物理学的理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计算或估算一般难度的物理问题、并能根据单位、数量级与已知典型结果的比较,判断结果的合理性。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质点的运动第一节质点和参考系。

第二节描述质点运动的物理量。

第三节描述质点运动的坐标系。

第四节牛顿运动定律。

第五节力学中常见的力。

第六节伽利略相对性原理。

第二章功和能第一节功和功率第二节动能和动能定理第三节势能第四节机械能守恒定律第三章动量及质点角动量第一节动量和动量定理第二节质点系动量定理和质心运动定理第三节动量守恒定律第四节碰撞第四章角动量守恒定律第一节力矩第二节质点角动量守恒定律第五章刚体力学第一节刚体的运动第二节刚体动力学第三节定轴转动刚体的角动量守恒定律第六章流体力学第一节流体的压强第二节理想流体及其连续性方程第三节伯努利方程第七章振动和波第一节简谐振动第二节简谐振动的叠加第三节阻尼振动、受迫振动和共振第四节波的基本概念第五节简谐波第六节波的能量第七节波的干涉第八节多普勒效应第八章狭义相对论第一节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原理第二节狭义相对论的时空观第三节狭义相对论动力学第九章气体动理论第一节气体动理论和理想气体模型第二节理想气体的压强和温度第三节理想气体的内能第四节速率分布函数第十章电荷和静电场第一节电荷和库仑定律第二节电场和电场强度第三节高斯定理第四节电势及其与电场强度的关系第五节静电场中的金属导体第六节电容和电容器第七节静电场中的电介质第八节静电场的能量第十一章电流和恒磁场第一节恒定电流条件和导电规律第二节磁场和磁感应强度第三节毕奥一萨伐尔定律第四节磁场的高斯定理和安培环路定理第五节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第六节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第七节磁介质的磁化第十二章电磁感应第一节电磁感应定律及其基本规律第二节自感与互感第三节磁场能量第四节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第十三章电路第一节基尔霍夫定律第二节交流电的基本概念第十四章波动光学第一节光波及其相干条件第二节分波前干涉第三节分振幅干涉第四节惠更斯-菲涅尔原理和衍射现象第五节单缝和圆孔夫琅和费衍射第六节衍射光栅第七节光的偏振态第八节偏振光的获得和检测第十五章波与粒子第一节黑体辐射第二节电光效应第三节康普顿效应第四节氢原子光谱和玻尔的量子理论第五节微观粒子的波动性第六节波函数、薛定谔方程第二十一章核物理简介第十八章热力学基础第一节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二节理想气体热力学过程第三节卡诺循环第五节热力学第二定律三、学时分配四、教学安排与方式大学物理是一门基础课,以教师讲授为主,采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手段。

大学物理教学大纲2024

大学物理教学大纲2024

引言概述:大学物理教学是在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的一门学科。

一个合理的物理教学大纲是确保学生接受全面而系统的物理知识的重要基础。

本文将探讨大学物理教学大纲的重要性以及其应包含的内容。

正文内容:1.学科概述1.1物理学的定义和基本原理1.2大学物理学的特点和重要性1.3物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2.基础知识与理论2.1物理学的基础概念和量纲2.2物理学的数学工具2.3物质和能量的基本性质2.4物理学中的基本定律和公式3.实验与实践3.1实验方法和技巧3.2常用仪表的使用和操作3.3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3.4实验设计和实验报告的撰写4.物理学的分支和应用4.1经典力学4.1.1物体的运动和力的作用4.1.2力学定律和运动的定量描述4.1.3质点和刚体的运动4.1.4动能、功和能量守恒定律4.2热学与统计物理学4.2.1温度与热量4.2.2热力学定律和热力学过程4.2.3统计物理学和热力学的关系4.2.4热机和热力学效率4.3电磁学4.3.1静电场和电势4.3.2电场和电场强度4.3.3电荷和电荷分布4.3.4电流和电路分析4.3.5磁场和电磁感应4.4光学4.4.1光的本质和光谱学4.4.2几何光学4.4.3物质的光学性质4.4.4光的传播和波动理论4.5原子与核物理学4.5.1原子结构和性质4.5.2核物理学和放射性物质4.5.3核能的利用与应用5.教学方法和评估5.1创造性实践和问题解决5.2探究性学习和课堂讨论5.3数学描述与模型构建5.4虚拟实验与计算模拟5.5课程设计和学习成果评估总结:大学物理教学大纲是指导学生系统学习物理学知识和培养科学思维的重要文件。

本文详细介绍了大学物理教学大纲的各个方面,包括学科概述、基础知识与理论、实验与实践、物理学的分支和应用以及教学方法和评估。

一个合理的大纲应能够确保学生全面理解物理学的基础概念和原理,并能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

通过合适的教学方法和评估手段,学生能够培养出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大学物理A》教学大纲

《大学物理A》教学大纲

《大学物理A》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大学物理 A课程类别:必修课程学分:具体学分课程总学时:具体学时授课对象:适用专业先修课程:高等数学二、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大学物理 A 是高等院校理工科各专业学生一门重要的必修基础课程。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熟悉自然界物质的结构、性质、相互作用及其运动的基本规律,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将来从事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工作打下坚实的物理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1、掌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的物理问题。

2、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3、了解物理学在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三、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一)力学1、质点运动学(1)理解质点、参考系、坐标系等基本概念。

(2)掌握位置矢量、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的定义及计算。

(3)熟练掌握质点运动学方程的建立及求解。

2、质点动力学(1)掌握牛顿运动定律的内容及应用。

(2)理解惯性系和非惯性系的概念,掌握惯性力的计算。

(3)掌握功、功率、动能、势能等概念及计算,熟练掌握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

3、刚体的定轴转动(1)理解刚体的概念,掌握刚体定轴转动的运动学描述。

(2)掌握转动惯量的概念及计算,熟练掌握刚体定轴转动定律和角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二)热学1、气体动理论(1)理解理想气体的模型,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2)掌握压强和温度的微观本质,了解能量均分定理。

(3)掌握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

2、热力学基础(1)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内容及应用,理解热功转换的关系。

(2)掌握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两种表述,了解熵的概念及熵增加原理。

(三)电磁学1、静电场(1)掌握库仑定律、电场强度的定义及计算。

(2)熟练掌握高斯定理的应用,理解电场线和电通量的概念。

(3)掌握电势的定义及计算,了解电场强度与电势的关系。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大纲《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大学物理实验》是高等教育阶段一门重要的实验课程,旨在通过系统性的实验训练,培养学生具备严谨的科学思维、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本课程的学习将为学生在物理学科以及其他理工科领域的研究和实践中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理解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掌握实验数据的记录、处理和分析技巧。

2、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使他们能够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

3、帮助学生建立严谨的科学态度,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课程内容本课程将按照由浅入深的原则,涵盖以下内容:1、物理实验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实验数据处理、误差分析、实验方法的选择等。

2、基本物理量的测量:如长度、时间、质量、温度、电流等。

3、力学实验:包括物体运动规律的研究、刚体转动惯量的测量等。

4、热学实验:研究热力学过程,如热传导、热辐射等。

5、电学实验:研究电路特性,如电阻、电容、电感的测量等。

6、光学实验:研究光的传播、干涉、衍射等规律。

7、现代物理实验:涉及量子力学、原子分子物理、凝聚态物理等领域。

四、教学方法1、理论讲解:教师简要介绍实验原理、目的、方法和步骤,让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和意义。

2、实验操作:学生根据实验指导书进行实验操作,教师现场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数据处理与分析: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教师进行巡回指导。

4、讨论与总结:学生撰写实验报告,进行课堂汇报,教师进行评价和总结。

五、评估方式1、实验操作评价:根据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实验态度和团队协作能力进行评价。

2、实验报告评价:根据实验报告的完整性、逻辑性、科学性和准确性进行评价。

3、课堂讨论评价:根据学生的参与度、思考深度和问题解决能力进行评价。

六、课程安排本课程安排为12周,每周一次,每次2学时,共计24学时。

具体安排如下:1、第1周:课程介绍与实验安全教育。

2、第2-3周:基本物理实验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大学物理教学大纲

大学物理教学大纲

大学物理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是大学物理课程的核心内容,它规定了学生在学习物理时应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以下是一份大学物理教学大纲的样本,供您参考。

一、课程概述大学物理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旨在培养学生对于自然界的理解和探索。

本课程将涵盖经典力学、电磁学、热力学、光学、近代物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

二、课程目标1. 掌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了解物理学的最新进展和应用。

2.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领域的素养。

3.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于自然现象的探索和研究能力。

4. 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科学观和世界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三、课程内容1. 经典力学:掌握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守恒定律、角动量守恒定律、万有引力定律等经典力学基本原理和方法。

2. 电磁学:掌握电场、磁场、电磁感应等电磁学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电磁波的产生、传播和性质。

3. 热力学: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函数等热力学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热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4. 光学:掌握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等光学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光学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5. 近代物理学:掌握量子力学、相对论等近代物理学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原子核结构、原子能级、粒子物理等近代物理学的最新进展和应用。

四、课程安排本课程总学时为XX学时,分为XX个学期。

每个学期将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安排适当的实验课程和习题课程。

同时,本课程将安排一定数量的自习时间和答疑时间,以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提高学习效果。

大学物理教育课程大纲范本

大学物理教育课程大纲范本

大学物理教育课程大纲范本第一章课程背景与目标1.1 课程背景介绍大学物理教育课程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能力,提高其对物理世界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而设置的一门课程。

本课程旨在通过探索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践应用,使学生能够理解和解决与物理相关的实际问题。

1.2 课程目标1.2.1 知识目标:学生应该掌握基本的物理学概念、原理和定律,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释和预测自然现象。

1.2.2 技能目标:学生应该具备物理实验设计与进行的基本技能,能够正确使用物理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

1.2.3 思维目标:学生应该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在解决问题时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思维方式。

1.2.4 情感目标:通过参与物理实验和探索活动,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和热爱,增强他们对科学的审美情感。

第二章课程内容与安排2.1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2.1.1 物理学基本概念与原理:包括运动学、力学、热学、电磁学等基本概念和原理的介绍与理解。

2.1.2 物理实验与实践应用:包括物理实验的设计与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实际应用案例等内容。

2.1.3 物理学科的发展历程与前沿领域:介绍物理学的历史与发展,以及目前的前沿研究领域和应用方向。

2.1.4 物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探讨物理学与数学、化学、生物学等其他学科的交叉与应用关系。

2.2 课程安排本课程为学分课程,共分为16周。

每周安排3个学时,共48学时。

具体的课程安排如下:第1周:物理学概述第2周:运动学第3周:力学...第14周:电磁学第15周:物理学实验第16周:课程总结与回顾第三章课程教学方法与评价3.1 教学方法3.1.1 授课讲解:通过教师的讲解,引导学生理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3.1.2 实验教学:组织学生参与物理实验,培养其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的能力。

3.1.3 讨论互动:通过小组讨论、问题解答等形式,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7004212课程名称:大学物理英文名称:University Physics课程类型:公共基础课程要求:必修学时/学分:56/3.5适用专业:软件类本科专业一、课程性质与任务物理学是研究物质基本结构、相互作用和物质最基本最普遍的运动形式及其相互转化规律的科学。

它的基本理论渗透在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应用于生产技术的各个部门,它是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和工程技术的理论基础。

大学物理课的任务一方面在于为学生较系统的打好必要的物理基础;另一方面,使学生初步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开阔思想、激发探索和创新精神,增强适应能力,提高人才素质起着重要作用。

二、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本课程的先修课程:高等数学。

大学物理课程是高等理工科学校各专业学生一门重要的必修的公共基础课。

通过该课程学习,能为学生学习其他的相关课程奠定所需要的物理基础。

三、课程教学目标1.掌握大学物理中的基本概念、定理和定律,了解各种理想物理模型,对所研究的对象能进行合理的简化,培养学生对终身学习的正确认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能运用物理的理论、观点和方法以及矢量、微积分等数学工具分析、计算一般难度的物理问题,并能根据单位、数量级和与已知典型结果的比较,判断结果的合理性,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物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意识,具备较强的物理应用能力。

3.注重物理思想、科学思维方法的传授,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物理素质的提高,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4.通过大学物理的学习,使学生对自然界中物质的最基本最普遍的运动形态及其基本规律有比较系统的认识,培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5.了解物理在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中的应用,以及相关科学互相渗透的关系,为理工科各专业课及其技术基础课打好基础,也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从事科学技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打下基础,培养学生具备综合运用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业务课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代码:819 课程名称:普通物理
一、总体考试要求
本普通物理学考试大纲适用于天津工业大学研究生院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普通物理学”是一门重要基础理论课,本科目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力学、电磁学、气体动理论及热力学、振动和波、波动光学五部分。

要求考生对其中的基本概念有很深入的理解,对普通物理学中基本定理、定律、原理和分析方法能够有比较全面系统的认识和正确的理解,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及比例
(一)力学(30%-45%)
1.质点运动学(5%-15%)
(1)掌握质点、参照系、坐标系等概念。

(2)掌握位置矢量、位移、速度、加速度等描述质点运动和运动变化的物理量。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运动方程会计算质点在平面内运动时位置矢量和位移,并利用微分学计算速度和加速度。

(4)能熟练地计算质点作圆周运动时的角速度、角加速度、切向加速度及法向加速度,并能计算简单曲线运动时的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

2.质点动力学(10%-20%)
(1)掌握牛顿三定律及其适用条件。

(2)掌握功的概念,能熟练地计算直线运动情况下变力所作的功,掌握保守力作功的特点及势能的概念,会计算势能。

(3)掌握质点及系统的功能定理、功能原理和动量定理。

(4)掌握机械能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以及它们的适用条件,掌握运用守恒定律分析问题的思想和方法。

3.刚体的定轴转动(5%-15%)
(1)理解刚体的模型意义,理解转动惯量概念。

(2)掌握刚体绕定轴的转动定律。

(3)理解刚体定轴转动的功能定律,会计算包含质点和简单刚体(盘、杆等)系统的转动动能和势能。

(4)理解质点和刚体对定点、定轴的动量矩(角动量)概念,理解动量矩守恒定律及其适用条件,能应用动量矩守恒定律分析、计算有关问题。

(二)振动和波(5%-10%)
1.机械振动
(1)掌握描述谐振动的各物理量(特别是相位)的物理意义及各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2)掌握旋转矢量法,并能用以分析有关问题。

(3)掌握谐振动的基本特征(包括位移、加速度、能量变化特征及曲线)能建立弹簧振子或单摆谐振动的微分方程;能根据给定的初始条件写出一维谐振动的运动方程,并理解其物理意义。

(4)掌握两个同方向、同频率振动的合成规律,以及合振动振幅极大和极小的条件;了解拍的形成条件及特点;了解相互垂直的简谐振动的合成。

(5)了解阻尼振动、受迫振动和共振。

2.机械波
(1)掌握简谐波动的各物理量(特别是相位)的物理意义及各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2)理解机械波产生的条件。

(3)掌握已知质点的谐振动方程,建立平面简谐波的波函数的方法以及波函数的物理意义;理解波形图线,结合波形图线进一步理解在波动传播过程中的空间周期性、时间周期性及二者关系。

(4)了解波的能量传播特征及能流、能流密度等概念。

(5)理解惠更斯原理和波的叠加原理,掌握波的相干条件,能应用相位差或波程差概念分析和确定相干波叠加后振幅加强和减弱的条件。

(6)理解驻波及其形成条件,了解驻波和行波的区别。

(三)气体动理论及热力学(5%-10%)
1.气体动理论
(1)能从宏观和统计意义上理解压强、温度、内能等概念,了解系统的宏观性质是微观运动的统计表现。

(2)了解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图象,理解理想气体的压强公式和温度公式及它们的物理意义。

(3)通过推导气体压强公式,了解从提出模型、进行统计平均、建立宏观量与微观量的联系到阐明宏观量微观本质的思想和方法。

(4)了解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及速率分布函数和速率分布曲线的物理意义,了解气体分子热运动的算术平均速率、均方根速率、最可几速率的求法和意义。

(5)理解气体分子平均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原理,并会计算理想气体内能。

(6)了解气体分子平均碰撞频率及平均自由程。

2.热力学
(1)掌握功和热量的概念,理解平衡过程。

(2)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能熟练地分析、计算、理想气体各等值过程和绝热过程中的功、热量、内能改变量;理解理想气体的定容热容、定压热容和比热的物理意义,及由单原子分子、刚性双原子分子构成的理想气体的上述三个物理量常数的计算;掌握热机循环效率的物理意义,会计算包括卡诺循环在内的,一些由等值过程、绝热过程等构成的循环的热效率。

(3)理解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两种叙述及其等价性;了解热力学定律的统计意义及无序性;了解熵的概念及熵增加原理。

(四) 电磁学(30%-45%)
1.静电场 (10%-20%)
(1)掌握静电场强度、电位移矢量和电势的概念以及场的叠加原理,掌握电势与场强的积分关系,了解场强与电势的微分关系,能计算一些简单问题中的场强和电势。

(2)理解静电场的规律——高斯定理,掌握用高斯定理计算真空和介质中场强的条件和方法,并能熟练应用,且能进而计算电势及电势差等。

(3)理解点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做简单运动的情况及电场力作功。

(4)理解静电场中导体的静电平衡条件,及一些简单对称形状的导体电荷分布。

(5)了解介质的极化及其微观解释,了解各向同性介质中D 和E 的关系;理解电容的定义及其物理意义,会计算简单电容器的电容;理解电能密度,能计算电容器贮存电场能及简单对称情况下电场贮存的场能。

2.稳恒电流(5%-10%)
了解电流密度矢量、欧姆定律微分形式的物理意义;掌握电动势的概念。

3.磁场 (10%-20%)
(1)掌握磁感应强度及磁场强度的概念;掌握毕奥-萨伐尔定律,并能计算一些简单问题中的磁感应强度。

(2)理解稳恒磁场的规律——安培环路定理,掌握用安培环路定理计算磁感应强度的条件和方法;理解运动电荷产生磁场的规律;理解安培定律和洛仑兹力公式,理解磁矩概念,能计算简单几何形状载流导线和载流平面线圈在磁场中所受的力和力矩,及磁力的功,能分析点电荷在电场和磁场中的受力的简单情况。

(3)掌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理解动生电动势及感生电动势的概念和规律;理解自感系数和互感系数的定义及其物理意义;理解磁场的物质性及磁能密度概念,能计算自感线圈及简单磁场里贮存的磁能能量。

(4)了解磁介质的磁化现象及其微观解释,了解铁磁质的特性,了解各向同性介质中H
和B 之间关系;了解介质中安培环路定律;了解涡旋电场、位移电流的概念;了解麦克斯韦电磁场的基本理论及麦克斯韦方程组积分形式的物理意义,了解电磁波谱。

(五) 波动光学 (5%-10%)
1.光的干涉
(1)理解相干光的条件及获得方法(分波前法和分振幅法)。

(2)掌握光程的概念及光程差和位相差的关系。

(3)掌握杨氏双缝干涉条纹及薄膜等厚干涉条纹(劈尖、牛顿环等)形成的规律。

(4)了解迈克耳逊干涉仪的工作原理。

2.光的衍射
(1)了解惠更斯-菲涅耳原理,掌握单缝夫琅和费衍射条纹分布规律,掌握菲涅耳半波带法,并用以分析缝宽、波长对衍射条纹分布的影响。

(2)掌握光栅衍射公式及其衍射条纹分布特点(包括缺级问题),会确定光栅衍射谱线的位置,理解光栅光谱的分布规律。

(3)了解光学仪器分辨率。

(4)了解X射线衍射现象及布拉格方程。

3.光的偏振
(1)理解自然光和偏振光的概念。

(2)了解偏振光的获得方法和检验方法。

(3)掌握布儒斯特定律和马吕斯定律。

(4)了解双折射现象。

三、考试题型及比例
1.简答题(基本的物理概念及定理、定律、原理)15%-25%
2.证明题 20%-30%
3.计算题 45%-60%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
“普通物理学”的考试形式为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

五、主要参考教材(参考书目)
1.《大学物理学》(第二版),张三慧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2.《普通物理学》(第五版),程守洙、江之永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