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等式说课稿讲课稿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基础讲义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基础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c6f42088804d2b160a4ec0b1.png)
缴纳税费 和分配利 润等
●资金: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种财产物
资 金
资的货币表现及货币本身,是经济组织进行
生产经营或其他经济活动的前提。
资金存
在形态
资金投入
资金使用
资金退出
资资金金 运动
投入 资本
负债
▲供应过程 ▲ 生产过程 ▲销售过程 ▲
货货币币 资资金金
储储备备 资资金金 固固定定 资资金金
生生产产 资资金金
★关于现金、现金等价物的概念
●现金: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 他货币资金。特点:属于企业的货币资金; 流动性极强;价值变动风险极小;支付能 力强。
●现金等价物:视同现金,如交易性金 融资产中的短期股票、债券投资等。特点: 属于企业进行的期限较短的投资;流动性 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的现金;价值变 动风险很小;支付能力较强。
第二节 会计要素
一、会计要素的含义 ●是对会计对象内容(资金运动)的 基本分类,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 ●是反映会计主体财务状况和经营成 果的基本单位。 ●可分为静态会计要素与动态会计要 素两大类。
资产
负
所有者
债
权益
收入
费用
利
润
★对会计要素含义的理解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 对象内容的基本分类
资金投入
会计对象
企业的负债按其偿还期长短可分为流动 负债(偿还期不超过1年)和非流动负债(偿 还期超过1年)。
负债
注意:与应收账款 和预付账款之间的 区别及预提费用
流动负债 偿还期不超过
一年的借款
短期借款
应付及 预收款项 预提费用
应付账款 预收账款 应交税费等
非流动负债
长期借款 应付债券 长期应付款
会计等式说课稿
![会计等式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edc25a3f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16.png)
会计等式说课稿一、说教材(一)作用与地位本节“会计等式”是高中会计课程的基础内容,是学生了解会计原理和会计体系的开端。
会计等式作为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对于后续学习财务报表分析、成本计算等内容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它不仅是会计知识的基石,也是培养学生财经素养的必要环节。
(二)主要内容本节课主要围绕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展开,详细讲解等式的含义、构成要素以及在实际会计处理中的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 理解会计等式的概念及作用;2. 掌握会计等式的三个构成要素: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3. 学会运用会计等式进行简单的会计分录。
二、说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会计等式的含义及其在会计学中的地位;2. 学生能够掌握会计等式的三个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3. 学生能够运用会计等式进行简单的会计分录。
(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会计等式解决问题的能力;2.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3. 通过课堂讲解与练习,提高学生的会计知识水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会计学科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培养学生的财经素养,提高对财务管理的认识;3. 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
三、说教学重难点(一)重点1. 会计等式的含义及其构成要素;2. 会计等式在实际会计处理中的应用。
(二)难点1. 会计等式的三个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2. 运用会计等式进行会计分录的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真正掌握会计等式的核心内容,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四、说教法(一)启发法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启发式教学为核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通过设计一系列问题,如“为什么资产等于负债加所有者权益?”、“在企业的运营中,这个等式是如何体现的?”等,让学生在思考中逐步理解会计等式的深层含义。
(二)问答法我将采用问答法来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会计的说课教案(初稿)(含五篇)
![会计的说课教案(初稿)(含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86850089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8c.png)
会计的说课教案(初稿)(含五篇)第一篇:会计的说课教案(初稿)会计的说课教案(初稿)会计平衡公式──经济业务对会计平衡公式的影响一、学情分析和课前准备1、学生对象财会专业高一年级学生。
经过半年多时间的学习,对《基础会计》已经系统地学过一遍。
多数同学对会计的学习有相当的兴趣和积极性。
但是对会计知识的连贯性、整合性方面还是有欠缺的,尤其是探究问题的能力,合作交流的意识等方面有待于提高。
2、课务选择我选择的是一堂复习课,本节是第二个课时,着重复习经济业务对会计平衡公式的影响。
3、课前准备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以第六章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为基础,结合社会调查,将供、产、销、利润形成和分配等过程中的业务搜集起来,并经过小组讨论,归纳出典型的经济业务。
二、教材分析和处理1、地位和作用“会计平衡公式”这一节选自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基础会计》第二章第二节。
本节内容不仅是第二章的重点,也是全书的重点,是会计核算的基础。
会计基本等式是设置会计科目、运用复式记账、试算平衡和编制资产负债表等方法的理论依据。
学好本节内容,为会计知识的重新构建打下基础,也为会计实务操作奠定了根基。
2、教学目标体验性目标: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结构和生活经验,在任务情境下搜集、筛选会计信息资料,体验主动参与的乐趣和团结协作的力量。
结果性目标:学生从资料的搜集、判断过程中,认识到会计平衡公式的重要地位。
老师帮助学生成为发展与变化的主体,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性目标:教师和学生处于一个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平等地位。
活跃课堂气氛,发展学生思维,实现会计课的愉快教学。
3、教学重点和难点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复习课的要求,确定以下重点和难点:重点:通过“反证法”来证明经济业务对会计平衡公式的影响,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完整性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难点:经济业务变化对会计恒等式影响变化的四种类型4、教材处理根据教学需要,为了巩固重点,突破难点,我对教材作了三点处理:(1)首先将“资产=权益”这个平衡公式变化关系的四种类型以及相对应的数学模型归纳出来。
会计等式与经济业务类型(课程方案及讲稿)
![会计等式与经济业务类型(课程方案及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0060084d0242a8956aece407.png)
3.经济业务的发生引起等式左边即资产内部的项目此增彼减,增减的金额相同,变动后资产的总额不变,等式仍保持平衡。
4.经济业务的发生引起等式右边负债内部项目此增彼减,或所有者权益内部项目此增彼减,或负债与所有者权益项目之间的此增彼减,增减的金额相同,变动后等式右边总额不变,等式仍保持平衡。
【例3】企业收到A单位投入设备一台,价值30 000元。
【例4】企业】企业开出并承兑面值为20 000元的商业汇票一份,抵付前欠C单位货款。
【例6】企业按规定办妥增资手续后,将资本公积20 000元转增资本。
【例7】企业按规定分配给投资者利润50 000元,款项尚未支付。
将上述四种经济业务类型具体化,可表现为九种情况:
情况一:资产项目之间此增彼减,增减金额相等。
情况二:负债项目之间此增彼减,增减金额相等。
情况三:所有者权益项目之间此增彼减,增减金额相等。
情况四:权益内部负债增加,所有者权益减少,增减金额相等。
情况五:权益内部负债减少,所有者权益增加,增减金额相等。
情况六:等式两边同增,资产项目增加,负债项目增加,增加金额相等。
三大会计等式分别是什么?
课后小结与反思
预习内容
难 点
正确处理各种业务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一、检查学生完成的课前作业情况
什么是会计等式?你能列举出哪些经济业务类型吗?(最少10笔经济业务)
二、教学引入
菜市场纠纷,因为在称上做手脚引发的缺斤少两的纠纷。
由菜市场纠纷,我们今天来看一下会计上的天平。那就是会计等式。
三、讲授新课
一、会计等式的含义
会计基本公式讲课稿
![会计基本公式讲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4f6fea1dbcd126fff6050b1a.png)
会计基本公式合集一、基本会计等式(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2)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3)或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二、账户余额平衡公式资产、费用账户期末余额=资产、费用账户期初余额+资产、费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数-资产、费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数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净收益类账户期末余额=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净收益账户期初余额+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净收益账户的本期贷方发生数-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净收益账户本期借方发生数资产、支出类账户期末余额=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类账户期末余额=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所有账户借方余额合计=所有账户贷方余额合计三、资产和权益的动态平衡关系:(1)一项资产增加,另一项资产减少。
(2)一项负债增加,另一项负债减少。
(3)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另一项所有者权益减少。
(4)负债增加,所有者权益减少。
(5)负债减少,所有者权益增加。
(6)资产增加,负债增加。
(7)资产增加,所有者权益增加。
(8)资产减少,负债减少。
(9)资产减少,所有者权益减少。
这9种类型还可以简化为4种类型:第一,会计等式两边同时增加;第二,会计等式两边同时减少;第三,会计等式左边一增一减;第四,会计等式右边一增一减。
四、企业未达账项的调节方法1、双方余额调节法银行存款日记账的余额+银行已收企业未收的项目-银行已付企业未付的项目=银行对账单余额+企业已收银行未收的项目-企业已付银行未付的项目2、单方余额调节法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的余额+企业已付银行未付的项目+银行已收企业未收的项目-企业已收银行未收的项目-银行已付企业未付的项目=银行对账单余额或银行对账单余额+企业已收银行未收的项目+银行已付企业未付的项目-企业已付银行未付的项目-银行已收企业未收的项目=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是库存现金限额库存现金限额=前一个月的平均每天支付数额×限定天数赊销净额百分比法坏账损失估计数额=当期实际赊销净额×估计坏账百分比估计坏账的百分比=(估计坏账-估计坏账收回)/估计赊销净额应帐账款余额百分比法坏账损失估计数额=期末应收账款余额×估计坏账百分比期末坏账准备账户应调整的数额=(坏账准备账户期初余额+坏账准备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坏账准备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期末估计的坏账损失数额应收票据贴现净额应收票据贴现净额=应收票据到期价值-贴现息5应收票据到期价值=面值(不带息票)=面值+利息(带息票据)贴现息=票据到期价值×贴现率×(贴现天数/360)五、存货计价方法1、先进先出法2、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期末结存存货成本=期末结存存货数量×加权平均单价=期初结存存货实际成本+本期收入存货实际成本-本期发出存货的成本加权平均单价=(期初结存存货实际成本+本期收入存货实际成本)/(期初结存存货的数量+本期收入存货的数量)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期发出存货数量×加权平均单价3、移动加权平均法库存存货成本=库存存货数量×当前移动加权平均单价=发货前库存存货总成本-发出存货的成本移动加权平均单价=(本次收货前结存存货总成本+本次收入存货实际成本)/(本次收货前结存存货数量+本次收入存货数量);发出存货的成本=发出存货数量×当前移动加权平均单价存货成本差异1、存货成本差异额=存货的实际成本-存货的计划成本2、存货的成本差异率=(期初存货的成本差异额+本期收入存货的成本差异额)/(期初存货的计划成本+本期收入存货的计划成本)×100%3、发出存货分摊的成本差异额=发出存货计划成本×存货的成本差异率4、发出存货实际成本=发出存货计划成本+发出存货分摊的成本差异额六、成本费用的分配一)间接费用的分配1、按定额耗用量的比例分配间接费用各种产品应分配的间接费用=该种产品的定额耗用量×分配率各产品的定额耗用量=各种产品的单位耗用定额×该产品的实际产量分配率=应分配的费用/全部产品的定额耗用量是"2、按实际耗用的工时分配间接费用各种产品应分配的间接费用=该种产品的生产工时数×分配率分配率=间接工资总额/全部产品生产工时总数二)辅助生产费用分配各受益部门(产品)应分配的费用=辅助生产单位成本×该部门(产品)的受益数量辅助生产单位成本=辅助生产费用总额/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产品或劳务总量1、一次交互分配法是材料费用分配重量(体积、产量)比例分配法是某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产品的重量(产量或体积)×分配率分配率=应分配的材料费用/各种产品的加工重量(产量或体积)2、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法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材料单价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该种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材料消耗量分配率某种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该种产品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材料消耗量分配率=材料实际总消耗量/各种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之和3、标准产量比例分配法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种产品的标准产量×标准产品的单位材料费用各种产品的标准产量=∑(某种产品产量×该种产品系数)标准产品的单位材料费用=材料费用总额/各种产品的标准产量三)外购动力费用分配1、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法某产品动力用电费用=该产品生产工时×电力费用分配率是电力费用分配率=车间动力用电费用总额/该车间各种产品生产工时之和1、机器工作小时比例法某产品动力用电费用=该产品机器工时×电力费用分配率电力费用分配率=车间动力用电费用总额/该车间各种产品机器工时之和。
《会计等式》课件
![《会计等式》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a37818b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07.png)
02
资产与权益的平衡关系
Chapter
资产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 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 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的资源。
分类
按流动性可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 动资产;按存在形态可分为有形 资产和无形资产。
权益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通常包括所有者权 益和债权人权益。
决策依据
会计等式为企业决策者提 供重要的财务信息,帮助 决策者做出科学合理的经 济决策。
会计等式的分类
基本会计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这是最基本的会计等式, 反映了企业财务状况的静 态平衡。
动态会计等式
收入-费用=利润,这个等 式反映了企业一定时期内 的经营成果,是动态的。
扩展会计等式
在基本等式基础上,通过 引入现金流量表、利润表 等扩展信息,形成更全面 的会计等式体系。
所有者权益的定义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 权益,是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
所有者权益的分类
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 润等。
利润与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关系
利润与所有者权益的关系
企业的利润会影响所有者权益的规模和结构,所有者权益的增减也会影响企业的利润。
利润表中的收入和费用项目,通过 会计等式计算出利润或亏损,反映 企业的经营成果。
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流入和流出, 通过会计等式计算出现金净流量, 反映企业的现金流量状况。
会计等式在财务分析中的应用
财务比率分析
通过计算各种财务比率,如流动 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等 ,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资产运
会计等式教案
![会计等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52fe20b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1f.png)
《会计等式》教案一、教学内容1.会计等式的基本概念和表现形式2.财务状况等式(静态会计等式)与经营成果等式(动态会计等式)3.交易或事项对会计等式的影响(九种类型)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会计等式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掌握财务状况等式和经营成果等式的表现形式。
详细了解九种类型的交易或事项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会计等式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能够识别并解释不同交易或事项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会计学习态度。
激发学生对会计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财务状况等式和经营成果等式的理解与应用。
九种类型交易或事项对会计等式影响的详细分析。
2.教学难点:交易或事项对会计等式影响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介绍会计等式的基本概念和表现形式。
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讲解九种类型交易或事项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3.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并总结会计等式在会计实践中的应用。
五、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六、教学过程1. 新课导入(5分钟)案例导入:案例:假设你是一家小型企业的会计,现在企业刚刚成立,你收到了股东的投资款,并用这些钱购买了设备和原材料。
请问,这些交易如何影响企业的会计要素?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股东的投资增加了所有者权益,购买设备和原材料则增加了资产。
提问:那么,这两个变化如何体现在会计等式上呢?引出会计等式: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并解释在这个例子中,等式两边如何保持平衡。
2. 新课讲解(30分钟)(1)会计等式的基本概念和表现形式定义:会计等式,又称会计恒等式,是表明会计要素之间基本关系的等式。
财务状况等式(静态会计等式):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经营成果等式(动态会计等式):收入-费用= 利润(2)交易或事项对会计等式的影响类型一:一项资产增加、另一项资产等额减少的经济业务。
案例:公司从银行存款中提现支付员工工资。
第三章第一节会计等式ppt课件
![第三章第一节会计等式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681ef11ba0d4a7303763a51.png)
一、会计等式的含义 〔一〕会计等式的含义 也称会计恒等式。运用数学方程的原理描画会
计对象的详细内容〔会计要素〕之间数量关系的表达式。
资产
费用
负债 利润
收入
一切者 权益
〔二〕会计等式的种类 1、静态会计等式
●定义:由静态会计要素组合而成的反映 企业特定时点的财务情况的等式。
●组合方式: 资产=负债+一切者权益
编制会计报表的实际根据,是复式记账
的根底。设置 账户
编制 会计 报表
复式 记账
收入 资产
费 用
负 债
利 润
一切者 权益
资产
负债
一切者
权益
2、动态会计等式 ●定义:由动态会计要素组合而成的反映企业一 定会计期间运营成果的等式。 ●组合方式:收入-费用=利润
收入
费用
利润
●对动态会计等式的了解:
▲第一,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实现的收入减去相关费 用以后的差额。收入大于费用时为利润;收入小于费用 时为亏损。
▲第二,利润会随着收入的增减成正比例变化; ※利润随着收入的添加而添加
4、使会计等式右方要素有增有减, 增减金额相等。
例:某债务人将其原借给本企业的 借款60 000元转作向企业投资。 资产+费用=负债+一切者权益+收入
-60 000 +60 000
〔三〕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业务类型影响会计等式的规 律
每项经济业务发生后,至少要影 响会计等式中的两个会计要素〔或一个 要素中的两个工程〕发生增、减变化。 其规律为:
B.由于“利润〞可添加“一切者权益〞,变化为: 资产=负债+一切者权益+利润
会计等式会计基础观摩课说课课件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
![会计等式会计基础观摩课说课课件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a9df86f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8a.png)
1/42
课程介绍
• 《会计核实程序与方法》之 等式
• 本节内容: • 一、会计等式含义 • 二、会计等式恒等性 • 三、案例分析
会计
2/42
请大家思索一个问题
资产、负债、 全部者权益 问题 收入、费用、利润
他们之间有着什么样关系呢?
3/42
会计等式含义
任务一: 联络经济生活中例子
资产=负债+全部者权益 ①
• 熟不熟
• 忘不忘 • 准不准 • 新不新 • 活不活 • 听不听 • 苦不苦
一新爱上当波概学听好对 添●熟图今●版 是 为态涌念生课备课于加新悉表时学教定老一各教不它来、角。永要课去教主教甚教。都代内第师按现知教个种这师停弄, 新度教久遗时“”要师至材不不, 容一要照在教识材概原是教充是懂知知备师遗忘需苦;标来扭整熟可讲天熟遗讲师准也念才因每学实学弄识识个之前课要忘4考教学志讲曲体悉能活要悉忘为愉应确有、能产个方到生4通陈像教后,, 心, 虑”生是, , 都就马, %遗学规何快将性部一讲生教法选所教乐, 识所旧使大师,都理, 用转由学不必虎完忘生律要教最和分个好简师我是定以案于有记以率课海在知有位什变过生熟须放全3、, 备学新完章公课化将回否教备里接暂了备越堂波不3接道七置么为去主悉备过熟了课, 知整节式、碰答生%学课去收时材课来气涛复教到走个交方现“动课, , 悉解?, 识性内、含到清动方是。。遗修必料能越氛, 习师第教到问换法在苦性, 。学和一。容一糊问楚活法必因忘订哪须会够快活资由二学讲题, 把“学高生动波不个、题泼从要为, 再怕把因确, 跃料过天任台要教乐”, 有, , , 。每, 务之自 转变为现在”乐学“, 是教
6/42
=
资产 = 负债 + 全部者权益
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课件会计基本等式
![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课件会计基本等式](https://img.taocdn.com/s3/m/ac041e42941ea76e59fa04b2.png)
会计基本等式
教材分析
说课课题:会计基本等式
教材出处:全国高等教育出版社 《基础会计》
课题所属章节:第二章 会计要素及会计平衡公式 第二节 会计平衡公式
教学对象分析 ☆了解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构成内容,但对实际
经济业务不熟悉,尚未形成会计专业的思维能力; ☆对学习会计有一定的热情,但对学习缺乏主动性; ☆喜欢动手操作,习惯于直观性较强的学习方式; ☆该班学生初步形成民主、平等、互助的学习气氛。
教学过程
小组演练大棋盘
说课课题:会计基本等式
个人演练小棋盘
第二节 会计基本等式
板书设计
一、资产与权益的关系
资产=权益?
二、经济业务发生引起会计要素变化对资产与权益数量关系的影响
例1:固定资产增加 实收资本增加 例2: 银行存款减少 短期借款减少
一项资产增加 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
一项资产减少 一项负债减少
资产和权益同时增加
资产和权益同时减少
例3:银行存款减少 原材料减少 例4: 短期借款减少 长期借款减少
一项资产减少 另一项资产减少
一项负债减少 一项负债减少
资产之间有增有减
权益之间有增有减
结果:资产总额与权益总额仍然保持相等。
三、 会计基本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请各位领导、老师指正! 谢谢!
目 △让学生体验探究学习的过程,体会发现的乐趣, 标 感受成功的喜悦 。
教学重点及难点
说课课题:会计基本等式
★教学重点
◇资产总额与权益总额的平衡关系; ◇经济业务发生引起资产与负债、所有者权益变
化的四种类型。
★教学难点 ▲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原理,以及三 者之间平衡关系的形成 。
会计等式说课稿讲课稿
![会计等式说课稿讲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9a26d48a16fc700abb68fca0.png)
会计等式说课稿一、请为你将要上的新课做如下三个方面的预设。
新课课题是(必填):会计等式1.为本节课预设四个不同的导入新课的方式。
导入一:温故知识,引入新课让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分别请三位学生来回答,并针对学生回答情况作具体分析、解释,引出会计平衡公式。
意图:使学生感到新知识并不陌生,降低学习新知识的难度,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
导入二:提出问题,引入新课1、什么是资产?2、什么是负债?3、什么是所有者权益?引出今天学习内容。
引出会计平衡公式。
导入三:热点分析、生活导入兴趣是动机产生的主观意愿,是影响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最直接因素。
生活你看中了一台苹果手机,你自己原来有1000元,中的当父母给你1000元,你向同学借了1000元,你觉得这些都构成你要买的资产吗?导入四:情境创设、案例式导会计课教学要依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创设富有情感色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设计案例过程,把学生带入情境中,调动学习主动性,以同学们自己开公司为例向银行贷款200,000元,某公司投入500000元,请问公司现有资产是多少?进行分析。
2.根据本节课内容预设四个能有效地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深入思考的问题(每个预设问题后面需要说明预设意图,四个预设问题中至少有一个问题能够体现出是深入的追问)。
预设问题一:提出假设,开展新课以某企业新开业:投资者投入货币资金300,000元,向银行贷款200,000元,为例,进行分析,通过演算,得出资产=权益及资产等于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两个关系式,使学生更直观的理解会计平衡公式,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预设问题二:任务驱动,展开新课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设置了两个问题情景:假设学生是该企业经理,回答下面的问题:1.你公司资金的来源(权益)与运用(资产)是否等价?2.当你将资金投入生产经营时,权益与资产仍能保持这种平衡关系吗?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使学生深入情景中,处于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掌握本节的难点,经济业务的发生为什么不会破坏会计基本等式的平衡关系?引发学生深入追问。
会计恒等式说课获奖课件
![会计恒等式说课获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4181e12a76e58fafab003e9.png)
你公司资金的来源(权益)与运用(资产)是否等 价?
当你将资金投入生产经营时,权益与资产仍能 保持这种平衡关系吗?
以提问方式,激发探求欲望
设问:张三的资产是多少呢?
摄影店全部资产都是张三 投入的,显然Hale Waihona Puke 三拥有这 90000元的资产的权益。
最初的会计等式
资产(90000) =
所有者权益(90000)
银行存款 +150万
负债+ 所有者权益 负债+ 所有者权益
实收资本 +150万
银行存款 资 产 +150 万
资 产
例2
张三用现金购买原材料800元。
现 金 -800元
原材料 +800元
资产 现 金 原材料 资产 +800 -800元 元
负债+ 所有者权益 负债+ 所有者权益
例3. 经研究,摄影店按法定程序 将资本公积20万元转增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 -20万
实收资本 +20万
负债 + 资本公积 负债 + 实收资本 -20万 所有者权益 +20 万 所有者权益
资产 资产
例4.摄影店用银行存款10万元向 国家上交税金。
银行存款 -10万
应交税金 -10万
资产 资产 银行存款
-10万
负债+ 所有者权益 应交税金 负债+ -10万 所有者权益
技能目标
使学生理解会计等 式的动态平衡过程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 维能力、理解能力。
德育目标
让学生学会积极 思考与动手实践 相结合的学习方 法,养成主动探 究问题的习惯, 培养创新思维能 力和团结协作精 神
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教学课件
![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834e1bf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a5.png)
收入
(shōur ù) 特征
C 可增加利 润,因而也
可增加所有 者权益
B 既可增加资
产,也可减少
负债(如以销售 的产品(chǎnpǐn) 抵债),或二者 兼而有之
D 仅指属于本 企业经济利益
的流入,不包 括代收款项等
精品资料
收入的分类(fēn lèi)(狭义)
按照日常活动(huódòng)在企业中所处的地位,收入可分为 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精品资料
【实例专栏】东方公司今年6月5日与钱塘公司 签订购买一台设备的合同,但该台设备实际 (shíjì)是在9月28日购买的。请分析:企业能否 应在6月份将该台设备确认为资产?企业库存的 一批材料因为水灾而丧失损毁,企业能否还应 将该批材料确认为资产?为什么?
• 分析提示: • 企业6月份与销售方签订购买设备合同,9月份实
材料(cáiliào)费 用
人工费用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财务费用
精品资料
计入所生产的
产品成本
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六)利润
Aபைடு நூலகம்企业在一 定会计期间 (qījiān)的经 营成果
利润 (lìrùn)
B 与收入费 用有直接关 系 利润= 收入-费用
C 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 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所有者权益通常(tōngcháng)包括实收资本(或 者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等。
精品资料
(四)收入(shōurù)
收入是企业在日常活动(huódòng)中 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 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 流入。
精品资料
A 从企业日常
会计基础知识讲座(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
![会计基础知识讲座(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https://img.taocdn.com/s3/m/467eed13c281e53a5802ff3b.png)
当期方法下列经济业务:
1、以银行存款购进原材料50000元。该业务影响如下:
资
产 金 额
负
债 金
额 所有着权益 金 额 实收资本 700000
银行存款 100000 原材料 300000
短期借款 50000 应付帐款 250000
固定资产 600000 总计 1000000= 300000 + 700000
例:某公司期初资产、负债、所有着权益中的有关项目的 金额及其平衡关系如下:
资
产 金 额
负
债 金
额 所有着权益 金 额
实收资本 700000
银行存款 150000 原材料 250000
Hale Waihona Puke 短期借款 50000 应付帐款 250000
固定资产 600000 总计 1000000= 300000 + 700000
2、向银行借入短期借款150000元偿还前欠供货单位的部 分帐款。该业务影响如下: 资 产 金 额 负 债 金 额 所有着权益 金 额 实收资本 700000
银行存款 100000 原材料 300000
短期借款 200000 应付帐款 100000
固定资产 600000
总计 1000000= 300000 + 700000
三、经济业务的类型及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作为会计事项的经济活动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1、能以货币量度进行计价 2、可以改变会计要素具体项目的数量和内在联系 经济业务的类型:
(一)一项资产增加,另一项资产减少,增减金额相等
(二)一项权益增加,另一项权益减少,增减金额相等 1、一项负债增加,另一项负债减少 2、一项负债增加,一项所有着权益减少 3、一项所有着权益增加,一项负债减少
会计等式的说课稿
![会计等式的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f1b4b627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0a.png)
会计等式的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会计等式”。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本次课所选用的教材是_____出版社出版的《基础会计》。
“会计等式”是该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不仅是会计核算方法的理论基础,也是理解和掌握复式记账、账户设置、会计报表编制等后续内容的关键。
在教材的编排上,“会计等式”位于第一章“总论”之后,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之中。
通过前面章节对会计要素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会计对象的具体化表现,为学习会计等式奠定了基础。
而会计等式的掌握,又为后续章节的学习搭建了桥梁。
二、学情分析本次授课的对象是_____专业的_____年级学生。
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了一些经济方面的知识,但对于会计专业知识的了解还比较有限。
学生在这个阶段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对于较为复杂的会计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采用直观、生动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会计等式的相关知识。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会计等式的基本含义和表达式。
(2)掌握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2、能力目标(1)能够运用会计等式分析经济业务。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会计专业的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和职业素养。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会计等式的基本表达式。
(2)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2、教学难点(1)理解会计等式的平衡原理。
(2)运用会计等式分析复杂的经济业务。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会计等式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思维能力。
会计
![会计](https://img.taocdn.com/s3/m/598e9b1a59eef8c75fbfb3f1.png)
(一)复习旧知,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引例:长江公司2010年3月1日,长江公司所有者投入资本50万元,向 银行借入10万元,欠甲单位货款3万元,用于购买商品20万元、购置 设备30万元,银行存款8万元,应收乙单位货款5万元。 资产:库存商品20万元,固定资产30万元,银行存款8万元,应收账 款5万元(资产总额=20+30+8+5=63万元)
资产(A)+a-a 不变
负债(L)-a 不变
不变 负债(L)+a-a 不变 负债(L)+a
不变 所有者权益(E)-a
不变 不变 所有者权益(E)+a-a 所有者权益(E)-a
负债(L)-a
所有者权益(E)+a
(三)课堂练习(15分钟) 通过以上问题的探究,学生对新知识的重构已初步形成,为了巩固 知识,课堂上设置了10笔业务题,各小组同学以最快的速度进行回答。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将正确答案在表格中填出。通过这一组精心设计 的问题来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探究问题的能力,提升思 维的层次。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会交流、合作、竞争的乐趣。实现第 四次信息反馈。(题目、图表省) (四)归纳总结(4分钟) 通过以上问题探究和归纳,最终得出结论:经济业务的发生和变化 不会破坏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关系,而且这个平衡关系是 科目设置、复式记账、账户试算平衡和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理论依据。 (五)布置作业(1分钟)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了解会计要素的基础上理解各要素间的关系。 2.掌握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平衡原理。 能力训练目标: 本节课的能力训练主要体现在对知识的动态理解,因而应通过 授课达到使学生理解会计等式的动态平衡过程,结合学生自学及 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理解能力。 通过让学生解决一些具体的实际的问题,培养他们认识问题、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计等式说课稿
一、请为你将要上的新课做如下三个方面的预设。
新课课题是(必填):会计等式
1.为本节课预设四个不同的导入新课的方式。
导入一:温故知识,引入新课
让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分别请三位学生来回答,并针对学生回答情况作具体分析、解释,引出会计平衡公式。
意图:使学生感到新知识并不陌生,降低学习新知识的难度,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
导入二: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1、什么是资产?
2、什么是负债?
3、什么是所有者权益?引出今天学习内容。
引出会计平衡公式。
导入三:热点分析、生活导入
兴趣是动机产生的主观意愿,是影响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最直接因素。
生活你看中了一台苹果手机,你自己原来有1000元,中的当父母给你1000元,你向同学借了1000元,你觉得这些都构成你要买的资产吗?
导入四:情境创设、案例式导
会计课教学要依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创设富有情感色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设计案例过程,把学生带入情境中,调动学习主动性,以同学们自己开公司为例向银行贷款200,000元,某公司投入500000元,请问公司现有资产是多少?进行分析。
2.根据本节课内容预设四个能有效地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深入思考的问题(每个预设问题后面需要说明预设意图,四个预设问题中至少有一个问题能够体现出是深入的追问)。
预设问题一:提出假设,开展新课
以某企业新开业:投资者投入货币资金300,000元,向银行贷款200,000元,为例,进行分析,通过演算,得出资产=权益及资产等于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两个关系式,使学生更直观的理解会计平衡公式,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预设问题二:任务驱动,展开新课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设置了两个问题情景:假设学生是该企业经理,回答下面的问题:
1.你公司资金的来源(权益)与运用(资产)是否等价?
2.当你将资金投入生产经营时,权益与资产仍能保持这种平衡关系吗?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使学生深入情景中,处于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掌握本节的难点,经济业务的发生为什么不会破坏会计基本等式的平衡关系?引发学生深入追问。
预设问题三:案例分析,展开新课
通过案例讲授对难点进行分析,我将从四个例子进行说明:
【例1】企业向银行借入六个月期限的银行借款10万元。
(一项资产增加,一项权益增加,不会影响会计平衡公式)
由我引导学生分析,这笔经济业务引起资产和权益的哪些变化,并在黑板上写出会计基本等式,通过演算,让学生得出结论,资产与权益同增不会破坏平衡。
【例2】以现金发放职工工资5万元。
(资产减少,权益减少,不会影响会计平衡公式)
【例3】从银行提取现金10,000元备用。
(一项资产增加,一项资产减少,不会影响会计平衡公式)
【例4】经批准,企业将资本公积8万元转增实收资本。
(一项权益增加,一项权益减少,不会影响会计平衡公式)
通过这四个例子,学生可以发现经济业务的发生并没有破权益与资产的平衡关系。
再让学生举例,加以验证。
得出无论企业发生什么样的经济业务,引起资产和权益在数量上发生怎样的变化,都不会破坏会计基本等式的关系。
向学生提问:保持资产和权益平衡的经济业务有哪些?让学生思考,观察上面这四个典型例题,学生之前进行讨论,我在提点,让学生自己归纳得出结论,突破难点。
预设问题四:游戏深入,激发引趣
让学生深入思考:经济业务的发生对资产与权益的金额有何影响?
也通过学生讨论的方法,得出结论,并在课件上以图表的形式展示
创设游戏情境——天平游戏
[游戏题目]
例1:2016年2月2日接受甲公司捐赠的机器设备一台,价值30000元。
例2:2016年2月8日以银行存款20000元支付前欠货款。
例3:2016年2月11日以银行存款购入机器一台20000元。
例4:2016年2月20日以资本公积转赠资本60000元。
[游戏规则]
1. 活动时间10分钟;
2. 围绕以下线索进行游戏活动;
①这项经济业务发生后,哪些项目的金额发生变化?
②这些项目的变动,直接造成什么会计要素的变化?
③会计要素产生变化后,对资产和权益数量关系有什么影响?
3. 每组指定一任务,小组得用天平完成任务后,个人还可以自画天平独立完成其他游戏题,越多越好;
4.每一题中最快的小组派出代表进行讲解。
3.为本节课预设四个不同的结尾。
结尾一: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总结自己这堂课学到了什么,教师加以补充与点评,再一次归纳本次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作业是:今天我们学习掌握四种经济业务对会计基本等式的影响,那么这些经济业务是怎样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呢?请大家回去预习,下一课会计科目。
这样作业是为了引导学生预习、并使下一课时与本课时内容环环相扣,成为一体。
结尾二:学生小结,教师归纳
让学生自己总结这节课学习的会计基本等式的表达形式:资产 = 权益与资产=负债 +所有者权益,教师通过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四种类型的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影响的图表,加以回顾设计意图:总结本课所学知识,巩固所学知识,把握重、难点;布置作业。
结尾三:习题巩固,教师归纳
以多媒体展示练习题,通过几个代表性的练习,进行强化训练,使学生会正确判断经济业务,巩固教学重点,有效突破教学难点。
教师加以归纳总结。
结尾四:业回顾学习,课后作
.引导学生对本节课体验的回顾,了解目标达成情况;诚请学生针对本节课置留问题,于课后与教师共同探究,布置课后作业。
二、阐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将会对课堂教学带来怎样的变化?请举一个你在教学中将信息技术与本学科教学有效融合的案例(以某节课中某个知识点、某个环节或整节课为例均可)。
传统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中心:从教育内容、策略、方法、步骤,都是教师前安排好的,学生大多数处于被动参与。
而讲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课程优化整合,可以更好的创设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交互式环境。
重视生本,留给学生自主权、选择权,让学生积极参加实践活动。
例如我在学校从教会计计算机帐,觉得现在学校有实训课给学生实操练习,而不基于理论知识,因为会计最重要的还是做账记账,而现在电算化几乎取代了手工做账,学生在系统学习完手工做账后,让学生学习计算记账,是很有必要的。
我基本是第一章第二章认知企业和建立账套的时候带着学生做,到了第三章正式日常企业业务操作,由学生自己操作,同学之间互相讨论,不懂的再向老师寻求帮助。
课后我会把正常的操作流程上传于学习的学习网站,学生可以自己核对和发现问题。
这样每个学生既是学习者,又是课堂学习资源的创造者,有效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合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