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管理哲学导论ppt第19章

合集下载

管理及导论(ppt 24页)

管理及导论(ppt 24页)

案例讨论:
• 1. 小兵的裤子被剪了三次 • 2. CZ管理学院
作业及讨论题
• 我是怎样认识管理的定义的. • 结合实际谈谈自己对管理基本特性的认
识 • 我是怎样看待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 分析一个管理不善的例子 • 分析一个管理成功的例子
第一章 管理导论
主要内容
• 管理的定义 • 管理的基本特性 • 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 学习管理的作用
一. 管理的定义
• 管理两字的由来 • 泰勒的定义 • 法约尔的定义 • 美国管理协会的定 • 我们的定义
管理的由来
• 管:竹+官=文官, 通过文化来统治 • 管:管制 • 理:土地之王 • 理:条理 • 管理:通过文化来达到条理化 • Management: Man+age+ment
• 管理是为了达到组织目标而对组织内的 各种资源(人财物)进行合理配置的综合性 活动.
二. 管理的基本特性
• 目的性 • 有效性 • 他人性 • 多样性 • 有界性
管理的目的性
• 任何没有目的的行为不能被称为管理行为. – 没有目的就没有组织; – 没有目的就没有方向; – 没有方向就不可能有效率
法约尔的定义
• 管理就是计划,组织,控制,指挥,协调.
美国管理协会的定义
• 管理是通过他人的努力来达到目标. (Management is the accomplishment of results through the efforts of other people)
• 管理=管你
我们的定义
管理的多样性
• 管理对象包括人财物 • 管理过程包括计划,组织,控制等活动 • 管理部门包括生产,财务,销售,人事等 • 任何组织都有管理问题

《管理学》管理学导论 ppt课件

《管理学》管理学导论  ppt课件
• 通用的理论试图发现管理组织的“最佳方 法”。
• 权变理论认为,通用的理论不适用于具体 的组织,因为每个组织都是独特的。
2.4管理理论的发展
3.管理环境
3.1组织环境 3.2伦理环境 3.3社会环境 3.4全球环境
3.1 组织的环境
• 外部环境:组织之外 所有可能影响组织的
因素 。不可控制
的环境。 • 内部环境:组织内部
2.管理理论的发展
学习型组织


日本式管理

战略竞争

权变理论
管理科学(定量方法) 行为科学管理
劳动分工
一般行政管理理论 科学管理
1776 1890
1940
2000
对我们而言,
理论和历史对管理学的重要意义 – 理论是组织知识和提供行动蓝图 的概念框架 – 理解管理的历史发展可以掌握传 统的由来,避免他人已经犯过的 错误
第一章 管理学导论
1. 管理和管理者 2. 管理理论的发展 3. 管理环境
1.管理和管理者
1.1什么是组织
• 组织是以结构化和协作形式共同工 作来实现一系列目标的群体。
• 组织的特点:
①组织是由个人和群体组成。人群即组织。 ②组织适应于目标的需要。 ③组织通过专业分工和协作来实现目标。
组织资源(要素) 组织资源
,提升运用所学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时与安排:
• 共32课时: • 授课20学时; • 团队案例与项目讨论10学时; • 考试2学时。
团队案例讨论形式与要求
• 1.分组,每组5人; • 2.选题,研究计划 • 3.项目实施 • 4.团队项目成果汇报
个人应完成的作业
• 1、参与团队活动,完成团队分工的任务。 2、完成一篇有关如何提高企业、行业或社 会管理水平的研究报告(论文、案例分析 或读书报告)。

中国管理哲学导论ppt第5章

中国管理哲学导论ppt第5章

• 结论: 实践证明,老子的“三 宝” 特别是“不敢为天下先”的思 想, 对于现代管理者具有深刻的指 导意义。西方管理学家将其奉 为现代管理学的“金科玉律”, 认 为它是企业成败的重要保证。
四、“大巧若拙”
• “大巧若拙”(《老子》四十五 章),也称“大智若愚”。其 含义有二: 1.“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我愚人之心也哉!纯纯兮;俗 人昭昭,我独若昏;俗人察察, 我独闷闷。 《老子》二十章 • 西汉名相曹参“宽而勿察”的 原则。
• 老子把“不敢为天下先”的原 则,贯彻于用人之道,提出了 “善用人者为之下”,主张以 谦下礼让的态度待人。 • 周公一饭三吐哺的典故。 • 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 • 老子以“不敢为天下先”的原 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主张无论大国和小国,皆应持 谦恭居下的态度。
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 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 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 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人事 人。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 宜为下。 《老子》六十一章 • 蒙牛集团的“老二哲学” • 德国出口业的“隐形冠军” • 联想集团在国际市场上遵循的 “老二哲学”
1.“和光同尘” 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害, 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老子》五十八章
平原王君,公以明道,深 晓阴阳,怀德而行,和光同 尘,不为皎皎之操。 《太平御览》卷八二八 • 东汉名将张奂: “吾前后仕进,十要(腰) 艾银(指官印),不能和光 同尘,为谗邪所忌。” (《后汉书》卷六十五《张 奂传》)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成功而 不居。 《老子》二章 • 春秋时期介子推不居功自傲的 典故。 • 《庄子•山木》中的寓言。
4.“四不”之德的重要性 道家对管理者提出的“四不” 要求,在企业管理中是极为重 要的。 • 项羽、李自成的失败。 • 毛泽东在《在陕甘宁边区参议 会的演说》中,一再告诫全党 同志: 共产党员决不可自以为是、 盛气凌人、以为自己是什么都 好,别人是什么都不好。

哲学导论(完整版) ppt课件

哲学导论(完整版)  ppt课件

PPT课件
24
三、历史的考察(以古希腊为例)
●在这些城邦中,希腊人根本上都是商人,所有
的劳力都由奴隶担任,因此市民有充分的闲暇, 可以将所有的时间都投注在政治与文化上。
●希腊哲学家多为贵族,他们不必为生计操劳,
因此才能从事纯思辨活动。希腊贵族崇尚的高 尚活动是战争、游猎和思辨。思辨风尚造就了 一批职业哲学家。
PPT课件
16
三、哲学的基本领域
●一般分类: 本体论(有时是形而上学的同义语) 知识论或认识论 价值论
PPT课件
17
第二章 哲学的起源
一、哲学思考源于惊异
●柏拉图(Plato)《泰阿泰德篇》:“惊讶,这尤 其是哲学家的一种情绪。除此之外,哲学没有 别的开端”。
●亚里士多德(Aristoteles)《形而上学》:“古 往今来人们开始哲理探索,都应起于对自然万 物的惊异;他们先是惊异于种种迷惑的现象, 逐渐积累一点一滴的解释,对一些较重大的问 题,例如日月星辰的运行以及宇宙之创生做出 说明。”
●西方哲学具有深厚的本体论传统。本体论这一概
念是17世纪德国经院哲学家郭克兰钮 (R.gocleneus)在《哲学辞典》中最早使用的, 创造了这个概念作为形而上学的同义语。
PPT课件
26
一、本体论的概念
●第一个给本体论下定义的是德国哲学家沃尔夫
(Wolff):“本体论,论述各种抽象的、完全 普遍的哲学范畴,如‘存在’……,在这个抽 象的形而上学中进一步产生出偶性、实体、因 果、现象等范畴” 。
——以赛亚·伯林(Isaiah Berlin):《思想家》
PPT课件
11
三、哲学的基本领域 ● 亚里士多德(Aristoteles)分类:

管理学原理PPT_中国传统管理思想

管理学原理PPT_中国传统管理思想

• 学派的显著特点:在追求平等方面对任何一个人 都一样。
• 墨家的爱的观念。
管理课件
21
历史上最著名的商鞅变化可供研究。 秦始皇统一中国时法家是有相当地位的, “用儒家的心肠,法家的手段”来进行管理被认 为是管理的最优状态。
管理课件
20
四、墨家学派
• 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墨翟(墨子),曾任宋国的 大夫。
• 墨家学派主张平等和兼爱,他们代表劳动者的思 想,维护劳动者的利益。
• 学派认为,每个人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是:在工 作中团结合作;要维护个人劳动的权利和劳动所 得的成果;应该随时对工作进行研究,不断地进 行明智的改革。
道家认为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由阴阳两个方面所 组成。阴阳这对矛盾由于作用的不同情况就有了各 种不同形式,如:相生、相克、转化、共存、互惠、 相比和统一。
管理课件
16
老子的水式管理(柔性管理)
老子对水有着相当高的评价:“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 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近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 善仁,言善信,政善治,动善时。夫不争,帮无尤。”
❖ 宋代,儒学理论加上了朱熹的理学,儒家的理论进 一步得到了完善。
管理课件
4
儒家管理思想的核心是“治人”
• 人的管理和施行管理的人是儒家理论的核心。“天 地之性人为贵”正是儒家哲学的的反应。
• 儒家对人性的假设主要有: 孟子的“性善论”; 旬子的的“性恶论”。
• 儒家关于人性改造的思想。
管理课件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
管理课件
1
中国文化是一个博大精深的人类文化宝库, 这一文化影响着东方,以至于全世界。中国的文化 是以儒、道、释为中心,以墨、农、名、兵、纵横、 阴阳为复线,形成了一个多元文化体系和最外层的 民族特色的文化(见中国文化剖析图)。

管理导论(教学版PPT)(1)

管理导论(教学版PPT)(1)
管理导论(教学版PPT)(1)
项目经理的素质
§▪ 良好的道德素质 §▪ 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 §▪ 全面的理论知识素质 §▪ 过硬的能力素质
管理导论(教学版PPT)(1)
项目团队及发展阶段
项目团队发展的四个阶段
管理导论(教学版PPT)(1)
特征 团队任务
信息分享 工作情况 冲突 参与
人际关系
形成阶段
管理导论(教学版PPT)(1)
项目组织结构
§ 职能制组织形式 § 项目式组织形式 § 矩阵制组织形式
管理导论(教学版PPT)(1)
职能式组织形式
总经理
生产
营销
财务
研究与开发
人事
项目
管理导论(教学版PPT)(1)
项目式组织结构
项目经理 项目成员 项目成员 项目成员
(CEO)总经理
项目经理 项目成员 项目成员 项目成员
狭隘、不全面 反应缓慢
不注重客户
1. 项 目式
1. 矩 阵式
能控制资源 有向效客利户用负资责源
成本较低
• 项目间缺乏知识信息交 流
• 职能所有专业知识可供所有项目使 用
促进学习、交流知识
双层汇报关系 需要平衡权力
沟通良好注重客户
管理导论(教学版PPT)(1)
第三章 项目范围管理
§▪ 项目范围管理概述 §▪ 确定项目范围的意义与作用 §▪ 项目范围管理的内容 §▪ 项目范围管理的技术与工具—WBS
核实质量与范围 评估项目绩效 移交产品或服务 清理资源 整理项目文档 总结经验教训 解散项目组
平衡项目冲 突
解决项目问 题
管理导论(教学版PPT)(1)
进行阶段性
项目当事人和利益相关者

中国管理哲学导论

中国管理哲学导论
《荀子•性恶》
➢荀子从性恶论出发,批评孟子的 先验主义性善论。 孟子曰:“人之性善。”曰:
是不然。凡古今天下之所谓善者, 正理平治也;所谓恶者,偏险悖 乱也。是善恶之分也已。今诚以 人之性固正理平治邪?则有(又) 恶用圣王、恶用礼仪矣哉!虽有 圣王礼义,则曷加于正理平治也 哉!
《荀子•性恶》
(2)“其善者伪也”。荀子吸收 了孟子从人的社会性来考查人性 的合理思想,把人性和动物性区 别开来。
第一编 管理与人性 第1章 中国管理与人性假定
一、儒家的“为政以德”与孟子的性善论
二、“宽猛相济”、“礼法合一”的管理之道 与 荀子的性恶论
三、法家的“循法而治”与韩非的“自为”人 性 论
四、道家的“无为而治”与“超善恶”的自然
一、儒家的“为政以德” 与孟子的性善论
1、“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2、孟子的性善论 3、“善教”与“善政”的管理之
《荀子•礼论》
➢荀子人为教化在人性由恶趋善中 起着重要的作用。
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 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荀子•劝学》
➢ 由此,荀子十分强调“师法”的作用。 故有师法者,人之大宝也;无师法者, 人之大殃也。 《荀子•儒效》
结论:
➢ 性恶论是荀子“礼法并 举”、“王霸合一”治国之 道的人性论基础。

如果从管理学角度,将
荀子的“礼法并举”、“王
霸合一”治国之道加以现代
转换,也是现代“宽猛相
济”、“文武兼施”和“以
礼治国”管理之道的人性论
根据。
三、法家的“循法而治” 与韩非的“自为”人性

1、人性“好利恶害” 2、人与人之间皆是“用计算之
心 以相待”
3、“凡治天下,必因人情”

管理学导论(PPT 80页)

管理学导论(PPT 80页)
在一个现代的组织里,如果一位知识工作者能够凭借其职位和知识, 对该组织负有贡献的责任,因而能实质地影响该组织的经营能力及达 成的成果,那么他就是一位管理者。
德鲁克认为Manager的含义应该是经理,强调的是一种行政 上的职位;经理的职位总是有限的,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做 经理(当然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想做经理),但是,所有的人 (特别是知识工人)都应该努力成为管理者。
《组织理论(第三版)等。他的管理学教材被美国斯坦福大学等
上千所大学和学院采纳为核心教材,同时还被英国、加拿大、澳
大利亚、新西兰以及斯堪的那维亚地区、拉西美洲、亚洲、欧洲
等地的上百所大学所采用。
© 范合君
34
中国学者的观点
1.管理是指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 配备、指导和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别人 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杨文士、张雁
26
2.管理的定义、性质与职能
2.1管理的由来 2.2管理的定义 2.3管理的职能
© 范合君
27
2.1管理的由来 资源的稀缺性 组织中劳动分工与协作:制针与产业革
命 组织中人的异质性
亚当·斯密——工厂造针
独立完成:10人——200根针 劳动分工(18道工序):10人——48000
0. 开篇案例:7个和尚分粥
七个和尚分粥 一座寺庙有7个和尚,但由于所有和
尚都很懒惰,僧多粥少。每到开饭时,和 尚们一拥而上,你推我挤,本来就少得可 怜的稀饭常常被挤翻,大家都挨饿。
学过《管理学》课程的你 有何良策解决分粥问题呢?
1.为什么要学习管理学?
1.1国家需要管理 1.2企业需要管理 1.3家庭需要管理 1.4个人需要管理

中国管理哲学导论第1章共58页文档

中国管理哲学导论第1章共58页文档
《荀子•礼论》
➢荀子人为教化在人性由恶趋善中 起着重要的作用。
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 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荀子•劝学》
➢ 由此,荀子十分强调“师法”的作用。 故有师法者,人之大宝也;无师法者, 人之大殃也。 《荀子•儒效》
结论:
➢ 性恶论是荀子“礼法并 举”、“王霸合一”治国之 道的人性论基础。
《孟子•告子上》
(2)人既生而具有善性,那么 恶从何来?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 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孟子•离娄下》
➢人之后天之恶性,完全是由 “耳目之官”与外物相交、为 外物所蒙蔽所造成的。
3.“善教”与“善政”的管理之 道
➢孟子所谓“善教”:主张在修 心养性上“养心莫善于寡欲”。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 已矣 《孟子•告子上》
➢孟子所谓“善政”:“仁政”, 即儒家“为政以德”的柔性管 理。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 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 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 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孟子•公孙丑上》
二、“宽猛相济”、“礼法合 一”的管理之道与荀子的性恶

1.“性伪之分” 2.“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3.“性伪合而天下治”
《荀子•性恶》
➢在“起礼义、制法度”中,荀 子强调“以礼治国”。
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
《荀子•劝学》
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 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 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 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 之求。使欲不必穷乎物,物不必屈 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 也。
一、儒家的“为政以德” 与孟子的性善论
1、“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2、孟子的性善论 3、“善教”与“善政”的管理之

中国管理哲学概览PPT课件

中国管理哲学概览PPT课件
一、管理哲学
管理哲学是什么? 管理哲学是一门新兴的、 年轻的交叉学科 ,是
一切管理科学的概括和总结。管理哲学 ,至今 没有明确概念。有些学者将管理哲学定义为研 究管理中的各种根本问题 ,如管理的目的、 本 质、 范围、 对象、 价值、 效益、 组织职能和 过程等;另一些学者 ,则按照哲学理论的体系来 研究管理哲学。英国学者谢尔登首次明确提出 “管理哲学” ,并界定其原则。他认为 ,管理哲 学是 “一套原则、 一套科学地确定出来并被 人们普遍接受的原则 ,由于它是实现最终目标 的基础 ,所以应用它们来指导日常的职业实 践” 。
.
22
管理哲学与商业伦理的研究范畴
它是研究管理的性质和管理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对 管理经验进行理性反思的实践哲学。主要内容包括四 个方面:
管理思想论,包括管理思想发展史、当代管理思想及 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等;
管理系统论,包括一般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系统与环 境、组织的系统运行等;
.
1
管理哲学与商业伦理的研究范畴
它是研究管理的性质和管理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对 管理经验进行理性反思的实践哲学。主要内容包括四 个方面:
管理思想论,包括管理思想发展史、当代管理思想及 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等;
管理系统论,包括一般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系统与环 境、组织的系统运行等;
管理方法论,包括管理研究方法、管理研究过程等; 管理价值论与商业伦理,包括管理价值观与伦理、企
……
.
15
四、中国管理哲学的理论架构 和管理模式
中国管理哲学的理论架构应由五个层 次构成:
1.人性假设: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性恶 论”、“超善恶论”、“性善论”
.
16
2.管理主体:在人性假定的基础上,通过 “自我管理”来塑造管理主体的理想人 格。

中国管理哲学导论ppt第4章

中国管理哲学导论ppt第4章

四、“言善信”与“正善治”
1.“言善信”:水是言而有信之物。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老子》二十三章 轻诺必寡信 《老子》六十三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八十一章
东西文化虽有很大差异,但在“诚信上”
却惊人地一致。
2006年美国一所中学的物理学教师反对
学生剽窃作业的事件。 一名在德国的中国留学生的经历。 2006年“欧典”地板丑闻案。
“无为而治”形象地讲,就是“治大国
若烹小鲜”(《老子》六十章) 政善治,则能端拱无为而自治,化育万 物而自然,故能安和百姓而无名也。 肖天石《道德经精义》
无论治理国家还是管理企业,都要按照
“无知无欲”的自然人性,坚持“无为 而治”。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家和管理 者不能凭借手中的权力“瞎指挥”,违 背市场经济和资本运行规律。老子曰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老子》四十九章)这就说明企业家 和管理者不能以私利和个人意志来决策, 必须深入广大群众,进行社会调查,保 证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2. “动善时”:河上公释曰“夏散冬凝,应 期而动,不失天时。” 美国管理大师杰克•韦尔奇在企业创新中 反复强调:“只有改变、改变、再改变。 要整装以待,注视它、预测它、超前它、 创造它。” 万科董事长王石——一位善于在变化中 发现商机的优秀企业家。 企业家和管理者应认真研究的课题—身 处顺境与身处逆境的智慧。
晋商王文显:夫商与士同心。故善商者
赴财货之场而修高明之行,是故虽利而 不污。 乔致庸:首重信,次讲义,第三才是利。
“李嘉诚基金会”——李嘉诚的“第三
个儿子”
“企业公民”:一个具有公民意识的企 业,不但要提供公司本身的经济绩效, 还必须关心和努力提高企业行为对社会 和环境负有责任和义务的社会团体公民。

管理学导论ppt课件

管理学导论ppt课件

4.管理包括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职能。一般指计划、组
织、领导与控制四项功能。
Previous
Next
5.管理要与环境相适应。 .
二、管理的意义与必要性
1.管理是一种社会现象或文化现象,只要有人 类社会存在,就会有管理的存在
2.管理和科技是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两只车 轮
3.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需要重视管理
.
投入的资源、 人力、物力、 财力资源和信 息
管理活动
计划
组织
实现的目标: 效率 效益
控制
领导


.
成功三十六式
• 我们今天学习管理学,无非是为了将来 便于成就我们的事业。
• 我们立志要做一位成功人士。 • 常常告诫自己:我不一定是最优秀的,
但是我肯定是胜出一般的。
.
第一节 管理的概念和作用
一、管理的概念
Previous
Next
.
三.对管理人员的技能要求
➢ 一般认为,对管理人员有三种技能要求,即技术技 能(本职业务),人际技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调 动上下两级人员积极性),概念技能(综合管理技能) 如图所示:
下上 中
技术技能 人际技能 概念技能
Previous
Next
.
管理者的技能
(1)技术技能。掌握和应用解决自己分管范围内出现的问题
Previous Next
.
第二节 管理的职能和性质
一、管理的职能
1 . 计划——在一定时间内,对组织预期目标和行动方 案所做出的选择和具体安排。
2 . 组织——从事管理活动的载体,包括对组织结构和 组织行为的分析和研究。
3 . 领导——组织确立之后,各级管理者利用组织赋予 的权力和自身的影响力,指导和影响组织成员为实现组 织目标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的过程与艺术。

中国管个理哲学导论ppt第25章

中国管个理哲学导论ppt第25章

四、“管理艺术”境界
1.“管理艺术”境界
• “无为而治”是道家所追求的 理想管理模式。
• 无为而治: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老子》六十三章
• 无为无事要求管理者顺应万物 之理和人的本性而不恣意妄为。
治大国若烹小鲜 《老子》六十章
为无为,则无不治。 《老子》三章
• 从现代管理角度来看,道家所 谓“无为而治”主要有三层含 义:
• 儒家认为“为政以德”胜过 “循法而治”。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 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 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 诚服也
《孟子•公孙丑上》
2.道家对“管理道德”境界的批 评
(1)道家认为仁义道德是“大 道废”后才出现的一种文化倒 退现象。
们称之为“管理艺术”境界。他 们
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以 百
姓之心为心”,这种“不知有之” 的
处于这一“太上境界”的管 理 者已进入了“管理艺术”的阶段,
这是一种有别于儒、法、兵、墨
的“有为型”的“无为型”的管 理。
在道家看来,这才是人类孜孜以
求的最理想的管理境界。
• 帝尧是道家树立的“无为而治” 最高管理境界的典型。 尧治天下五十年,不知天下
2.道家对“管理实践”境 界的批评
• 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老子》四十六章
•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老子》七十二章
• 将亡之民,无不侮其政府者 —严复
• 结论: 这一境界中的管理者称
为“草商”。他们对于管理缺乏 系统的管理性认识,主要是依 靠某些人生经验实施管理,管 理还处于盲目的、无序的“管理
• 赏罚利害,五刑之辟,教之末 也;礼法度数,刑名比详,治 之末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易视以改其泽,执见以得非常” 君主要善于不断地变换观察事物的角 度,分析臣下的言行,排除各种假象和现 象,以获取奸邪活动的实情。
3、其他妨奸之术 (1)勿使大臣“富之贵之”,以防大臣 “贵主而断”。 毋富人而贷寡,毋贵人而逼焉,毋专 信一人而失其都国焉。 《韩非子· 扬权》 主施其法,大虎将怯;主施其刑,大 虎自宁。 《韩非子· 扬权》
四、“除奸之术”
1、“去五奸” 为人臣者,有侈用财货赂以取誉者, 有务庆赏赐予以移众者,有务朋党徇智 尊士以擅逞者,有务解免赦罪狱以事威 者,有务奉下直曲、怪言、伟服、瑰称 以眩民耳目者。 《韩非子· 说疑》
2、“破四拟” 孽有拟适之子,配有拟妻之妾,廷 有拟相之臣,臣有拟主之宠。 四拟者破,则上无意,下无怪也
臣主之利相与异者也。何以明之哉? 曰:主利在有能而任官,臣利在无能而 得事;主利在有劳而爵禄,臣利在无功 而富贵;主利在豪杰使能,臣利在朋党 用私。是以国地削而私家富,主上卑而 大臣重。故主失势而臣得国,主更称藩 臣,而相室剖符。此人臣之所以谲主便 私也。 《韩非子· 孤愤》
君臣之利异,故人臣莫忠,故臣利立而 主利灭。是以奸臣者,召敌兵以内除,举 外事以眩主,苟成其私利,不顾国患。 《韩非子· 内储说下》
禁奸之法,太上禁其心,其次禁其 言,其次禁其事。 《韩非子· 说疑》 2、“八奸”之术 一曰“同床” 五曰“民萌” 二曰“在旁” 六曰“流行” 三曰“父兄” 七曰“威强” 四曰“养殃” 八曰“四方”
君主对于“八奸”,应如何加以防御呢?
不怀爱而听,不留说而计 《韩非子· 八经》
3、“六微”之法 “六微”是指“大臣”、“左右”行奸篡 权所惯用 的六种隐蔽手法。 一曰权借在下,二曰利异外借,三曰 托于似类,四曰利害有反,五曰参疑内争, 六曰敌国废置。 《韩非子· 内储说下》
3、“七术”之说 一曰“众端参观” 二曰“必罚明威” 三曰“信赏尽能” 四曰“一听责下” 五曰“疑诏诡使” 六曰“挟知而问” 七曰“倒言反事”
智术之士,必远见而明察,不明察, 不能烛私;能法之士,必强毅而劲直, 不劲直,不能矫奸。 《韩非子· 孤愤》
五、全面评价韩非的“术治”
韩非子的“术治”虽然含有玩弄阴谋的
韩非的“以术治吏”虽然包含有阴谋诡
计的权术,但也包含有许多机智有效的 管理智慧。切不可以书生气视之,简单 地按照纯道德标准去评价它。
权术成分,但是也凝聚了许多有价值的 管理智慧,应当客观全面地评价它。
韩非是一位务实的现实主义者,而不是
道德理想主义者。
马基雅弗利《君主论》:君主应把“人
们实际上怎样生活同人们应当怎样生活” 区别开来,“因为一个人如果在一切事 情上都想发誓以善良自恃,那么,当他 置身于许多不善良的人当中定会遭到毁 灭”。
《韩非子· 外储说左下》中齐桓公将立管
仲为仲父的故事。 《韩非子· 外储说左下》中晋文公外逃的 故事。 故明主者,不恃其不我叛也,恃吾不 可叛也;不恃其不我欺也,恃吾不可欺 也。 《韩非子· 外储说左下》
二、“察奸之术”
乱之所生六也:主母,后姬,子侄, 兄弟,大臣,显贤。 《韩非子· 八经》 臣有二因,谓外内也。外曰畏,内曰 爱。所畏之求得,所爱之言听,此乱臣 之所因也。 《韩非子· 八经》
一、“臣主之异利”
禁奸之术:君主用以察奸、妨奸的方法。
1、“臣主之异利” 韩非的“禁奸之术”以“臣主之异利” (《韩 非子· 八经》)为其理论根据。
故君臣异心。君以计畜臣,臣以计事 君,君臣之交,计也。害身而利国,臣弗 为也;富国而利臣,君不行也。臣之情, 害身无利;君之情,害国无亲。君臣也 者,以计合者也。 《韩非子· 饰邪》
官袭节而进,以至大任,智也。其位至而 任大者,以三节持之,曰质、曰镇、曰固。 亲戚妻子,质也。爵禄厚而必,镇也。参伍 贵帑,固也。 《韩非子· 八经》
夫驯鸟者断其下翎。断其下翎,则必 恃人而食,焉得不驯乎?夫明主畜臣亦然, 令臣不得不利君之禄,不得不服上之名。 夫利君之禄,服上之名,焉得不服? 《韩非子· 外右储说右上》
(2)“毋使民比周,同欺其上。” ( 《韩非子·扬权》 ) 为人君者,数披其木,毋使木枝扶疏; 木枝扶疏,将塞公闾,私门将实,公庭 将虚,主将壅围。数披其木,无使木枝 外拒;木枝外拒,将逼主处。数披其木, 毋使枝大本小;枝大本小,将不胜春风; 不胜春风,枝将害心。 《韩非子·扬权》
(3)“以三节持之”。
第19章 法家的“以术治吏”与 控制管理
一、“臣主之异利” 二、“察奸之术” 三、“防奸之术” 四、“除奸之术” 五、全面评价韩非的“术治”
法家的治国之道:以法治民,以术治吏 人主之大物,非法则术也。 《韩非子· 难三》 法莫如显,而术不欲见。 《韩非子· 难三》
只有在“势”的基础上,将“法”与 “术”有机 地结合起来,并且交合运用在察奸的基础上,又该如何妨奸呢?
参言以知其诚,易视以改其泽,执见以 得非常。 《韩非子· 八经》
1、“参言以知其诚” “参言以知其诚”,就是“众端参观”、 “听 无门户”。 “言会众端”,是指“必揆之以地,谋 之以 天,验之以物,参之以人” (《韩非子· 八经》 ) 鲁相叔孙豹偏听偏信的故事。
2、“恃术而不恃信” 万乘之患,大臣太重;千乘之患,左右 太信。此人主之所公患也。 《韩非子· 孤愤》 为人主而大信其子, 则奸臣得乘于子, 以成其私,故李兑傅赵王而饿主父。为人 主而大信其 妻,则奸臣得乘于妻以成其 私,故优施傅丽姬,杀申生而立奚齐。夫 以妻之近与子之亲而犹不可信,则其余无 可信者矣。 《韩非子· 备内》
四拟不破,则陨身灭国矣 《韩非子· 说疑》
在破除“五奸”、“四拟”的过程中, 韩非提出了一些机智的具体方法。 “宣文以通来见” “陈过则明其固” “作斗以散朋党” “阴使时循以省 衷” “举错以观奸动” “泄异以易其虑” “明说以诱避过” “知罪辟罪以止 威” “卑适以观直谄” “渐更以离通比” “深一以警众心” “似类则合其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