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20秋学期《全球变化生态学(尔雅)》在线作业参考资料
尔雅《全球变化生态学》满分答案
![尔雅《全球变化生态学》满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713029e866fb84ae45c8df5.png)
全球变化生态学尔雅满分答案1.1课程主要内容概述1到目前为止,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浓度约为(C)。
A、百分之四B、千分之四C、万分之四D、十万分之四2对全球生态变化影响较大的圈层主要有(D)个。
A、2B、3C、4D、53生态学主要研究(C)之间的关系。
A、生物和资源B、人类和资源C、生物和环境D、人类和环境4全球生态变化极易导致生态入侵现象的出现。
(错误)5全球变化与每个人的利益都息息相关。
(正确)1.2全球变化研究的兴起1从狭义上来讲,全球变化主要是指(D)的变化导致全球气候全景的变化。
A、土壤B、生物C、水体D、大气2最早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人是(D)魏格纳。
A、法国人B、英国人C、美国人D、德国人3海底扩张学说提出于(A)。
A、20世纪60年代B、20世纪50年代C、20世纪40年代D、20世纪30年代4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地球系统科学开始将地球作为整体性的内容作为研究。
(错误)5太阳辐射达到地球后,约有47%会被散射或反射到宇宙中。
(错误)地球气体成分的变化1下列气体中不属于温室气体的是(D)。
A、二氧化碳B、一氧化二氮C、甲烷D、氩气2国际保护臭氧层日是(D)。
A、9月13日B、9月14日C、9月15日D、9月16日3臭氧层的问题最早提出于(C)。
A、1840年B、1912年C、1974年D、1993年4所谓的臭氧层空洞其实是臭氧层变薄,而非真正的消失。
(正确)5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来源主要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及海洋的释放。
(错误)温室效应与土地退化1全球每年约有(C)平方公里耕地变为沙漠。
A、5000-7000B、7000-9000C、50000-70000D、70000-900002在人类释放的二氧化碳气体中,现阶段只查明了约()二氧化碳的去向。
(B)A、三分之一B、三分之二C、六分之一D、六分之五3中国人工林固定的二氧化碳占森林总固定量的(D)。
A、20%B、40%C、60%D、80%4土地荒漠化造成的潜在经济损失远大于直接经济损失。
南开20秋学期《全球变化生态学(尔雅)》在线作业答案03
![南开20秋学期《全球变化生态学(尔雅)》在线作业答案03](https://img.taocdn.com/s3/m/8d620fe9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29.png)
南开20秋学期《全球变化生态学(尔雅)》在线作业答案031.近年来,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十分显著,其中不包括土壤碳和养分的丧失以及植被生产力的变化,但包括土著物种的减少。
2.一般而言,生长在植物群落下层的植物不具备生长在植物群落上层的植物所具备的更大和更薄的特点,但它们的叶片通常更绿。
3.人们关注一氧化碳浓度的原因是因为它在氧化过程中会产生臭氧。
4.人们常用二氧化碳测定法来测定叶面光合作用和群落二氧化碳量的变化。
5.磷在大多数有机体中的重量比约为1%左右。
6.全球变化研究最大的困难在于研究不同类型的全球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的综合影响。
7.从动植物园或养殖场逃逸出去的入侵物种具有中等程度的适应能力,依赖于人类的运输方式。
8.植物生理生态学实验的方法和手段包括在不同时空尺度上对植物生理生态反应进行模拟或各种理论分析,以及提高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
9.甲烷分子对全球变暖的贡献是二氧化碳分子的20倍。
10.定位观测和台站网络是获得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相互作用数据的重要手段,可以观测陆地生态系统内的环境条件、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组成和动态变化。
C:陆地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量增加,减少了淡水生态系统的营养来源。
改写:陆地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量的增加会对淡水生态系统的营养来源产生负面影响。
D:陆地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量增加,增加了淡水生态系统的营养来源。
改写:陆地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量的增加会对淡水生态系统的营养来源产生正面影响。
24:从1700年到1980年,下列地区中森林覆盖率明显上升的是()。
改写:1700年到1980年,哪个地区的森林覆盖率明显上升了?正确答案:北美。
25:显生宙开始于()。
改写:显生宙是从哪个时期开始的?正确答案:寒武纪。
26:生物入侵不仅是全球变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威胁日益增加。
()改写:生物入侵对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威胁越来越大,也是全球变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南开大学智慧树知到“选修课”《全球变化生态学(尔雅)》网课测试题答案卷4
![南开大学智慧树知到“选修课”《全球变化生态学(尔雅)》网课测试题答案卷4](https://img.taocdn.com/s3/m/a3431256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c4.png)
南开大学智慧树知到“选修课”《全球变化生态学(尔雅)》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0题)1.地表系统指地球表面上、下具有一定厚度的范围,包括高空但不包括内部。
()T.对F.错2.淡水水域生物受紫外线影响远小于海洋生物受到的影响。
()A.正确B.错误3.记录地物本身的能量,测量波段主要集中在()。
A.近红外波段和微波波段B.远红外波段和微波波段C.近红外波段和可见光D.远红外波段和可见光4.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受到其周围环境影响后如何改变的科学。
()A.正确B.错误5.整个国家是一个()。
A.封闭型的单一生态系统B.开放型的单一生态系统C.封闭型的复合生态系统D.开放型的复合生态系统6.受地表植被影响,亚马逊盆地的降水最终通过径流注入海洋的量占降水总量的()。
A.72.3%B.48.5%C.33.8%D.26% 7.人类使用化石燃料等每年向大气净释放CO2约()PgC。
A.1.8B.3.6C.5.4D.7.28.红外增温实验成本较低,但是模拟的环境与实际环境相差较大。
()A.正确B.错误9.生物入侵将产生两种值得关注的全球效应是()。
A.降低地域性动植物区系的独特性、打破维持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地理隔离B.提高地域性动植物区系的独特性、打破维持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地理隔离C.降低地域性动植物区系的独特性、打破维持全球生物多样性的生殖隔离D.提高地域性动植物区系的独特性、打破维持全球生物多样性的生殖隔离10.根据大多数生态学家所采用的定义,如果某一入侵种的后代在离母体很远的地方自然生长,那么即可认为该入侵种已被驯化。
()A.正确B.错误第1卷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1.参考答案:F2.参考答案:B3.参考答案:B4.参考答案:B5.参考答案:D6.参考答案:D7.参考答案:C8.参考答案:B9.参考答案:A10.参考答案:B。
南开大学《全球变化生态学(尔雅)》在线作业05
![南开大学《全球变化生态学(尔雅)》在线作业05](https://img.taocdn.com/s3/m/22043e50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0a.png)
《全球变化生态学(尔雅)》在线作业关于生态过渡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生态过渡带是最活跃的生态界面,其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梯度最小B:在生态过渡带,通常有若干接近于它们忍耐极限的有机体C:是指相邻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区域,具有一组为空间和时间尺度以及相邻生态系统之间相互作用所独特地确定的特征D:生态过渡带的这种高敏感性可被视为全球变化研究的良好指示体参考选项:A石膏的生产过程中主要涉及到了()的投入。
A:碳B:氮C:磷D:硫参考选项:D下列辐射中,波长最长的是()。
A:紫外线B:无线电波C:太阳短波辐射D:伽马射线参考选项:B我国河流中,输出口位于()的河流的碳输运量总和最大。
A:南海B:东海C:黄海D:渤海参考选项:B早期全球变化研究手段不包括()。
A:探讨单一因子B:探讨复合效应C:研究个体D:研究单一群落参考选项:D全球海洋总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的()。
A:42%B:63%C:71%D:97%参考选项:C叶面积指数在大范围内的定量化研究,往往通过与()之间的经验公式来推算。
A:NDVIB:AVHRRC:GLISD:IGBP-DIS参考选项:A对第一性生产力或自养有机体生产力测量的最普通、最古老的传统方法是()。
A:二氧化碳测定法B:直接收割法C: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应用D:光合作用测定法参考选项:B臭氧层的问题最早提出于()。
A:1840年B:1912年C:1974年D:1993年参考选项:C对全球生态变化影响较大的圈层主要有()个。
A:2B:3C:4D:5参考选项:D第1个全球生产力模型(Miami模型)用将生产力与()两个主要的气候因子联系起来。
A: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B:太阳辐射和二氧化碳浓度C:温度和降雨D:太阳辐射和降雨参考选项:C地球人口从50亿增长到60亿用了()年时间。
A:8年B:10年C:12年D:14年。
尔雅通识课全球变化生态学-古松南开大学
![尔雅通识课全球变化生态学-古松南开大学](https://img.taocdn.com/s3/m/48e345000066f5335a81216f.png)
全球变化生态学古松南开大学1.1课程主要内容概述1、到目前为止,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浓度约为()。
A、百分之四B、千分之四C、万分之四D、十万分之四正确答案:C2、对全球生态变化影响较大的圈层主要有()个。
A、2B、3C、4D、5正确答案:D3、生态学主要研究()之间的关系。
A、生物和资源B、人类和资源C、生物和环境D、人类和环境正确答案:C4、全球生态变化极易导致生态入侵现象的出现。
()正确答案:×5、全球变化与每个人的利益都息息相关。
()正确答案:√1.2全球变化研究的兴起1、从狭义上来讲,全球变化主要是指()的变化导致全球气候全景的变化。
A、土壤B、生物C、水体D、大气正确答案:D2、最早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人是()魏格纳。
A、法国人B、英国人C、美国人D、德国人正确答案:D3、海底扩张学说提出于()。
A、20世纪60年代B、20世纪50年代C、20世纪40年代D、20世纪30年代正确答案:A4、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地球系统科学开始将地球作为整体性的内容作为研究。
()正确答案:×5、太阳辐射达到地球后,约有47%会被散射或反射到宇宙中。
()正确答案:×1.3地球气体成分的变化1下列气体中不属于温室气体的是()。
A、二氧化碳B、一氧化二氮C、甲烷D、氩气正确答案:D2、国际保护臭氧层日是()。
A、9月13日B、9月14日C、9月15日D、9月16日正确答案:D3、臭氧层的问题最早提出于()。
A、1840年B、1912年C、1974年D、1993年正确答案:C4、所谓的臭氧层空洞其实是臭氧层变薄,而非真正的消失。
()正确答案:√5、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来源主要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及海洋的释放。
()正确答案:×1.4温室效应与土地退化1、全球每年约有()平方公里耕地变为沙漠。
A、5000-7000B、7000-9000C、50000-70000D、70000-90000正确答案:C2、在人类释放的二氧化碳气体中,现阶段只查明了约()二氧化碳的去向。
尔雅通识课全球变化生态学-古松南开大学
![尔雅通识课全球变化生态学-古松南开大学](https://img.taocdn.com/s3/m/8c5a2de667ec102de2bd89dc.png)
全球变化生态学古松南开大学1.1 课程主要内容概述1、到目前为止,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浓度约为()。
A、百分之四B、千分之四C、万分之四D、十万分之四正确答案:C2 、对全球生态变化影响较大的圈层主要有()个。
A、2B、3C、4D、 5 正确答案:D3、生态学主要研究()之间的关系。
A、生物和资源B、人类和资源C、生物和环境D、人类和环境正确答案:C4、全球生态变化极易导致生态入侵现象的出现。
()正确答案:X5 、全球变化与每个人的利益都息息相关。
()正确答案:“1.2 全球变化研究的兴起1 、从狭义上来讲,全球变化主要是指()的变化导致全球气候全景的变化。
A、土壤B、生物C、水体D、大气正确答案:D2、最早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人是()魏格纳。
A、法国人B、英国人C、美国人D、德国人正确答案:D3 、海底扩张学说提出于()。
A、20 世纪60 年代B、20 世纪50 年代C、20 世纪40 年代D、20 世纪30 年代正确答案:A4、20 世纪 70 年代提出的地球系统科学开始将地球作为整体性的内容作为研究。
()正确答案:X5、太阳辐射达到地球后,约有 47%会被散射或反射到宇宙中。
()正确答案:X1.3 地球气体成分的变化1 下列气体中不属于温室气体的是() 。
A 、 二氧化碳B 、 一氧化二氮C 、 甲烷D 、 氩气正确答案: D 2、国际 保护臭氧层日是() A 、 9月 13 日 B 、 9月 14 日C 、 9月 15 日D 、 9月 16 日正确答案: D3、 臭氧层的问题最早提出于() 。
A 、 1840 年B 、 1912 年C 、 1974 年D 、 1993 年正确答案: C 4、 所谓的臭氧层空洞其实是臭氧层变薄,而非真正的消失。
() 正确答案:“5、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来源主要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及海洋的释放。
() 正确答案:X1.4 温室效应与土地退化1、全球每年约有()平方公里耕地变为沙漠。
南开大学智慧树知到“选修课”《全球变化生态学(尔雅)》网课测试题答案3
![南开大学智慧树知到“选修课”《全球变化生态学(尔雅)》网课测试题答案3](https://img.taocdn.com/s3/m/d553af74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ba.png)
南开大学智慧树知到“选修课”《全球变化生态学(尔雅)》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多元统计基础上的生态系统重建首先利用olson的生态系统数据库和5个主要的气候因子,将整个欧洲划分为()个自然生态系统。
A.8B.14C.23D.392.浮游植物的过量增殖还会使水体缺氧,直接杀死水生动物,或使生活在这些水域里的鱼类逃离。
()A.正确B.错误3.80年代后期以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科学研究和资源普查的行为的特点不包括()A.大尺度遥感广泛应用,促进了宏观生态学的发展B.遥感技术的分散化C.实用化与商业化D.国际合作与信息资源的共享4.研究我国元素循环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黑箱模式是指()。
A.以整个系统为对象,对系统内部诸多过程则进行调查和概算,而对整个复合生态系统的元素输入和输出不加研究或稍加研究B.以整个系统为对象,对整个复合生态系统的元素输入和输出进行调查和概算,而对系统内部诸多过程则不加研究或稍加研究C.选择典型的生态子系统,对系统内部诸多过程则进行调查和概算,而对整个复合生态系统的元素输入和输出不加研究或稍加研究D.选择典型的生态子系统,对整个复合生态系统的元素输入和输出进行调查和概算,而对系统内部诸多过程则不加研究或稍加研究5.分类单位校准法是将从表土沉积物中采集的古代花粉样品进行处理分析,计算主要分类单位其花粉的百分率,然后,将此百分率与实测的优势植被进行校准,建立相关的数量关系。
() A.正确B.错误6.海水表面水的碳含量比深度超过1千米处海水中的碳含量高14%。
()T.对F.错7.一般来说,厄尔尼诺出现的频率为()。
A.2-7年B.5-10年C.13-18年D.15-20年8.陆地植被研究的研究组织形式越来越多采用国际化和网络化研究时空尺度,不仅考虑长期地面定位观测点的时间序列,还扩展到通过空间卫星、遥感技术对景观、区域等大尺度的空间观测以及不同生物圈的比较。
尔雅通识课全球变化生态学
![尔雅通识课全球变化生态学](https://img.taocdn.com/s3/m/b82c86aae45c3b3566ec8b26.png)
全球变化生态学古松南开大学1.1 课程主要内容概述1、到目前为止,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浓度约为()。
A、百分之四B、千分之四C、万分之四D、十万分之四正确答案:C2 、对全球生态变化影响较大的圈层主要有()个。
A、2B、3C、4D、 5 正确答案:D3、生态学主要研究()之间的关系。
A、生物和资源B、人类和资源C、生物和环境D、人类和环境正确答案:C4、全球生态变化极易导致生态入侵现象的出现。
()正确答案:X5 、全球变化与每个人的利益都息息相关。
()正确答案:“1.2 全球变化研究的兴起1 、从狭义上来讲,全球变化主要是指()的变化导致全球气候全景的变化。
A、土壤B、生物C、水体D、大气正确答案:D2、最早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人是()魏格纳。
A、法国人B、英国人C、美国人D、德国人正确答案:D3 、海底扩张学说提出于()。
A、20 世纪60 年代B、20 世纪50 年代C、20 世纪40 年代D、20 世纪30 年代正确答案:A4、20 世纪 70 年代提出的地球系统科学开始将地球作为整体性的内容作为研究。
()正确答案:X5、太阳辐射达到地球后,约有 47%会被散射或反射到宇宙中。
()正确答案:X1.3 地球气体成分的变化1 下列气体中不属于温室气体的是() 。
A 、 二氧化碳B 、 一氧化二氮C 、 甲烷D 、 氩气正确答案: D 2、国际 保护臭氧层日是() A 、 9月 13 日 B 、 9月 14 日C 、 9月 15 日D 、 9月 16 日正确答案: D3、 臭氧层的问题最早提出于() 。
A 、 1840 年B 、 1912 年C 、 1974 年D 、 1993 年正确答案: C 4、 所谓的臭氧层空洞其实是臭氧层变薄,而非真正的消失。
() 正确答案:“5、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来源主要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及海洋的释放。
() 正确答案:X1.4 温室效应与土地退化1、全球每年约有()平方公里耕地变为沙漠。
南开大学《全球变化生态学(尔雅)》在线作业01
![南开大学《全球变化生态学(尔雅)》在线作业01](https://img.taocdn.com/s3/m/6dfbe9d8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67.png)
《全球变化生态学(尔雅)》在线作业下列地区中不属于热带雨林分布地区的是()。
A:东非-西亚热带雨林区B:美洲热带雨林区C:非洲雨林区D:印度-马来西亚雨林区参考选项:A氧化亚氮对全球变暖的贡献率为()。
A:5%B:10%C:15%D:20%参考选项:A20世纪中期以后,植物气候分类系统大多以()为基础的综合气候指标作为依据。
A:可能降水B:可能蒸散C:可能均温D:可能收支参考选项:B从理论上来讲,海水蒸发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进而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可能抵消一部分温室效应。
A:湿度B:惰性气体C:云量D:太阳辐射的反射参考选项:C下列气体中,来源主要是火山、生物源及人工源的是()。
A:甲烷B:乙烷C:一氧化碳D:二氧化碳参考选项:D现阶段土地覆盖转变所释放的量占化石燃料利用造成释放量的()左右。
A:30%B:50%C:70%D:100%参考选项:A对植物生长影响最大的是()。
A:空气和温度B:空气和土壤C:水分和温度D:水分和土壤参考选项:C大气圈在化学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中起的作用不包括()。
A:大气化学组成的变化反映了地球生命的进化历史B:大气化学组成的变化反映和记录着人类活动对大气的影响C:大气混合得相当不均匀和缓慢,它的成分变化能被用作指示全球尺度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变化的指标D:大气控制着气候,因而决定着人类的生存环境参考选项:C在淡水生物丰富的中纬度温暖区域,每10年紫外线辐射增加()。
A:10%-20%B:20%-30%C:30%-40%D:40%-50%参考选项:A辐射强迫理论中,减少辐射强迫最多的是()。
A:二氧化碳B:云反射效应C:土地利用D:臭氧参考选项:B关于紫外线辐射影响与湖泊地理位置和水体中溶解有机质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高山、极地等冷水型湖泊中,生物产量不高,生物调节不强B:高产湖中,生物调节可以减少紫外辐射的直接作用C:溶解有机质是强化紫外线辐射的主要因素D:干旱和人为酸化减少了溶解有机质水平,增加了紫外线辐射的穿透深度参考选项:C当光合能力超过库对光合产物的利用能力时,碳水化合物会积累在()中。
尔雅通识课全球变化生态学
![尔雅通识课全球变化生态学](https://img.taocdn.com/s3/m/0f8396dd3968011ca20091a7.png)
全球变化生态学古松南开大学1.1课程主要内容概述1、到目前为止,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浓度约为〔〕。
A、百分之四B、千分之四C、万分之四D、十万分之四正确答案:C2、对全球生态变化影响较大的圈层主要有〔〕个。
A、2B、3C、4D、5正确答案:D3、生态学主要研究〔〕之间的关系。
A、生物和资源B、人类和资源C、生物和环境D、人类和环境正确答案:C4、全球生态变化极易导致生态入侵现象的出现。
〔〕正确答案:×5、全球变化与每个人的利益都息息相关。
〔〕正确答案:√1.2全球变化研究的兴起1、从狭义上来讲,全球变化主要是指〔〕的变化导致全球气候全景的变化。
A、土壤B、生物C、水体D、大气正确答案:D2、最早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人是〔〕魏格纳。
A、法国人B、英国人C、美国人D、德国人正确答案:D3、海底扩张学说提出于〔〕。
A、20世纪60年代B、20世纪50年代C、20世纪40年代D、20世纪30年代正确答案:A4、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地球系统科学开始将地球作为整体性的内容作为研究。
〔〕正确答案:×5、太阳辐射到达地球后,约有47%会被散射或反射到宇宙中。
〔〕正确答案:×1.3地球气体成分的变化1以下气体中不属于温室气体的是〔〕。
A、二氧化碳B、一氧化二氮C、甲烷D、氩气正确答案:D2、国际保护臭氧层日是〔〕。
A、9月13日B、9月14日C、9月15日D、9月16日正确答案:D3、臭氧层的问题最早提出于〔〕。
A、1840年B、1912年C、1974年D、1993年正确答案:C4、所谓的臭氧层空洞其实是臭氧层变薄,而非真正的消失。
〔〕正确答案:√5、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来源主要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及海洋的释放。
〔〕正确答案:×1.4温室效应与土地退化1、全球每年约有〔〕平方公里耕地变为沙漠。
A、5000-7000B、7000-9000C、50000-70000D、70000-90000正确答案:C2、在人类释放的二氧化碳气体中,现阶段只查明了约〔〕二氧化碳的去向。
南开大学智慧树知到“选修课”《全球变化生态学(尔雅)》网课测试题答案4
![南开大学智慧树知到“选修课”《全球变化生态学(尔雅)》网课测试题答案4](https://img.taocdn.com/s3/m/150dbe1f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36.png)
南开大学智慧树知到“选修课”《全球变化生态学(尔雅)》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大气CO2浓度增加和气温升高使()。
A.陆地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量减少,减少了淡水生态系统的营养来源B.陆地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量减少,增加了淡水生态系统的营养来源C.陆地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量增加,减少了淡水生态系统的营养来源D.陆地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量增加,增加了淡水生态系统的营养来源2.不同生物对温度的耐受性和温度的要求不一样,水温升高势必使一些喜爱高温的生物数量增加,而适应低温生活的生物数量减少,以致群落优势种发生变化,从而改变了整个食物链和食物网结构。
()A.正确B.错误3.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光强影响,光强越高光合作用越强,吸收的二氧化碳越多。
()A.正确B.错误4.海水表面水的碳含量比深度超过1千米处海水中的碳含量高14%。
()T.对F.错5.受人类砍伐和火灾的影响,过去一万年中地球森林面积缩小了()。
A.九分之一B.七分之一C.五分之一D.三分之一6.陆地水中,占总水量比例最大的是()。
A.湖泊B.地下水C.冰川D.河流7.可能蒸腾包括所有表面的蒸发与植物蒸腾。
()T.对F.错8.根据瑞典科学家阿兰纽斯提出的观点,如果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一倍,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将增加()摄氏度。
A.4.26B.5.26C.6.26D.7.269.根据1992年的统计,我国农村燃烧作物秸秆和薪柴消耗的能源总量约占农村消耗的能源总量的23.8%。
()T.对F.错10.生物圈净初级生产力等于植物总第一性生产力加植物的总呼吸。
()T.对F.错11.秸秆的燃烧可能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
()A.正确B.错误12.相关研究结果标明,暖温带乔木层森林火灾释放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排放比要低于寒温带温带乔木层、亚热带乔木层和热带乔木层。
()T.对F.错13.根据TEM模型的预测,只有气候变化的情况下对全球净第一性生产力的改变远大于只有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的情况。
南开大学20秋《全球变化生态学(尔雅)》在线作业-1(标准答案)
![南开大学20秋《全球变化生态学(尔雅)》在线作业-1(标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355bc45f0e7cd1842536f2.png)
1.化石燃料不包括()。
A.煤炭B.石油C.天然气D.甲烷答案:D2.晚冰期指的是()之间气候波动较大的一个时期。
A.12 - 1万年前B.8.5 - 8万年前C.1.8 - 1.5万年前D.1.5 - 1万年前答案:D3.农业释放的主要温室气体是()。
A.二氧化硫和臭氧B.二氧化硫和氧化亚氮C.甲烷和臭氧D.甲烷和氧化亚氮答案:D4.如果大气中只有氧气和氮气,地表温度只有是在()摄氏度时才能平衡来自太阳的入射辐射。
A.15B.6C.-6D.-15答案:C5.中国人工林固定的二氧化碳占森林总固定量的()。
A.20%B.40%C.60%D.80%答案:D6.研究表明,近百年来全球海平面已上升了()。
A.10-20厘米B.20-30厘米C.10-20毫米D.20-30毫米答案:A7.记录地物本身的能量,测量波段主要集中在()。
A.近红外波段和微波波段B.远红外波段和微波波段C.近红外波段和可见光D.远红外波段和可见光答案:B8.根据我国1997年的相关调查,在我国131个主要湖泊中,处于富营养化水平的湖泊占总数的()。
A.12%B.39%C.51%D.67%答案:C9.根据瑞典科学家阿兰纽斯提出的观点,如果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一倍,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将增加()摄氏度。
A.4.26B.5.26C.6.26D.7.26答案:B10.产生温室效应的分子当中,()对温室效应的贡献是最大的。
A.二氧化碳B.氧化亚氮C.甲烷D.水汽答案:D11.陆地水中,占总水量比例最大的是()。
A.湖泊B.地下水C.冰川D.河流答案:C12.TEM模型采用了()平衡态大气环流模型的结果来代表未来可能出现的气候条件。
A.2个B.3个C.4个D.5个答案:C13.甲烷分子对全球变暖的贡献是二氧化碳分子的()。
A.二十分之一B.二十倍C.十分之一D.十倍答案:B14.相较于其他尺度,可操作性更强的是()。
A.区域和宏观尺度B.区域和景观尺度C.全球和宏观尺度D.全球和景观尺度15.传统预测陆地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响应的模型假定()。
南开大学20秋学期《全球变化生态学(尔雅)》在线作业1满分答案
![南开大学20秋学期《全球变化生态学(尔雅)》在线作业1满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51d722fda38376bae1fae64.png)
【南开】20秋学期(1709、1803、1809、1903、1909) 《全球变化生态学(尔雅)》在线作业-00021.<p>根据1980年到1989年平均统计数字,化石燃料利用和土地利用改变向大气每年输入()吨碳。
</p>A.<p>16亿</p>B.<p>32亿</p>C.<p>55亿</p>D.<p>70亿</p>[分析上述题目,并完成作答]正确选择是:D2.受地表植被影响,亚马逊盆地的降水最终通过径流注入海洋的量占降水总量的()。
A.72.3%B.48.5%C.33.8%D.26%[分析上述题目,并完成作答]正确选择是:D3.现在人们在构建全球碳循环模型时,土壤碳库大都采用()PgC的估计值。
A.1077B.1249C.1500D.1821[分析上述题目,并完成作答]正确选择是:C4.<p>一般来说,随二氧化碳的浓度升高,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会增加()。
</p>A.<p>1-5摄氏度</p>B.<p>3-8摄氏度</p>C.<p>5-10摄氏度</p>D.<p>13-18摄氏度</p>[分析上述题目,并完成作答]正确选择是:C5.根据全球初级生产力分布图,下列地区中生产率最高的是()。
A.俄罗斯东部B.澳大利亚西南部C.非洲北部D.美国东南部[分析上述题目,并完成作答]正确选择是:D6.利用与环境因子相关联的生产力模型来估计现有的陆地生产力时,模型主要包括()。
A.经验回归模型和较为简单的机制性过程模型B.经验回归模型和较为复杂的机制性过程模型C.理论回归模型和较为简单的机制性过程模型D.理论回归模型和较为复杂的机制性过程模型[分析上述题目,并完成作答]正确选择是:B7.根据IPCC在1995年的报告,过去一百年中海平面上升了()。
[南开大学]20秋学期[1709-2009]《全球变化生态学(尔雅)》在线作业答案
![[南开大学]20秋学期[1709-2009]《全球变化生态学(尔雅)》在线作业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22658a5227916888586d7b9.png)
[南开大学]20秋学期《全球变化生态学(尔雅)》在线作业特别提醒:本试卷为南开课程辅导资料,请确认是否是您需要的资料在下载!!一、单选题 (共 25 道试题,共 50 分)1.初级生产是指绿色植物固定并转化(),生产有机物质的过程。
[A.]太阳能[B.]水分[C.]养分[D.]二氧化碳提示:本试题难度中等,请复习南开课程相关知识,完成相应作答【参考答案】:A2.随着冰期的结束,全新世气候开始转暖,约在()前进入最暖的时期,国际上称为全新世大暖期。
[A.]3.2万年[B.]1.8万年[C.]9千年[D.]1千年提示:本试题难度中等,请复习南开课程相关知识,完成相应作答【参考答案】:C3.传统预测陆地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响应的模型假定()。
[A.]生物与环境相互独立[B.]生物与环境处于不平衡状态[C.]生物与环境处于平衡状态[D.]生物与环境平衡态不断变化提示:本试题难度中等,请复习南开课程相关知识,完成相应作答【参考答案】:C4.人类对地球环境产生大量影响以前,地球二氧化碳升高的主要原因是()。
[A.]板块运动[B.]海洋变化[C.]火山喷发[D.]水汽输送提示:本试题难度中等,请复习南开课程相关知识,完成相应作答【参考答案】:C5.不考虑人类活动的作用(包括化石燃料的燃烧和生产等),仅考虑与生物圈有关的自然因素,生态系统的净生产量取决于()。
[A.]光合同化量[B.]光合同化量、植被呼吸量[C.]光合同化量、植被呼吸量、土壤呼吸量[D.]光合同化量、植被呼吸量、土壤呼吸量、生态循环量提示:本试题难度中等,请复习南开课程相关知识,完成相应作答【参考答案】:C6.生物圈的厚度大约为()。
[A.]30米[B.]300米[C.]3000米[D.]30000米提示:本试题难度中等,请复习南开课程相关知识,完成相应作答【参考答案】:D7.二氧化碳的浓度升高可能导致植物的呼吸作用()。
[A.]上升[B.]下降[C.]先上升再回到原始水平[D.]先下降再回到原始水平提示:本试题难度中等,请复习南开课程相关知识,完成相应作答【参考答案】:B8.根据瑞典科学家阿兰纽斯提出的观点,如果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一倍,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将增加()摄氏度。
南开大学智慧树知到“选修课”《全球变化生态学(尔雅)》网课测试题答案4
![南开大学智慧树知到“选修课”《全球变化生态学(尔雅)》网课测试题答案4](https://img.taocdn.com/s3/m/2bf3f655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9a.png)
南开大学智慧树知到“选修课”《全球变化生态学(尔雅)》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石膏的生产过程中主要涉及到了()的投入。
A.碳B.氮C.磷D.硫2.下列作物中,排放甲烷量最大的是()。
A.小麦B.玉米C.水稻D.大豆3.森林植被是大气二氧化碳源的观点最早提出于()。
A.20世纪60年代B.20世纪70年代C.20世纪80年代D.20世纪90年代4.水温变化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使水域的生物产量减少。
()A.正确B.错误5.植物生理生态学实验的处理指标确定中之所以考虑施氮处理,主要是因为现在大气和土地中氮元素急剧流逝。
()T.对F.错6.淡水水域生物受紫外线影响远小于海洋生物受到的影响。
() B.错误7.一般认为全新世大暖期的气候条件较现在更加干燥。
()T.对F.错8.当氮素不足时,即使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植物的产出也不一定升高。
()A.正确B.错误9.所谓的全球变化其实包括自然自身引起的变化和人类引起的变化两类。
()A.正确B.错误10.美国空军科学家于20世纪60年代首先正式使用了遥感一词。
()T.对F.错11.随着南北极臭氧层空洞加剧,南北极的紫外线的总量已经远远高于低纬度地区。
()A.正确B.错误12.80年代后期以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科学研究和资源普查的行为的特点不包括()A.大尺度遥感广泛应用,促进了宏观生态学的发展B.遥感技术的分散化C.实用化与商业化D.国际合作与信息资源的共享13.根据现有的观测结果,世界范围内的云量是逐渐减少的。
()A.正确B.错误14.DEMETER用模拟的古气候、古植被类型和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作为主要的输入参数,来估算全新世中期全球古植被的NPP和碳贮量。
()A.正确B.错误15.Holdridge的生命地带分类系统开始形成于寒带,以后应用到其他地区,最后扩展到全球。
()A.正确B.错误第2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受人类砍伐和火灾的影响,过去一万年中地球森林面积缩小了()。
南开大学《全球变化生态学(尔雅)》在线作业03
![南开大学《全球变化生态学(尔雅)》在线作业03](https://img.taocdn.com/s3/m/7763376f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0a.png)
《全球变化生态学(尔雅)》在线作业关于磷在自然界中的利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植物的光合和呼吸作用控制着磷对生物圈的输入和输出B: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几乎所有的生物可利用态磷都是通过含磷矿物的风化产生的C:促进风化的因子都可提高土壤中的有效磷含量D:矿物中的磷含量较高,大多数土壤都不存在缺磷现象参考选项:D一般来说,对树木年轮生长情况影响最大的是()。
A:温度B:湿度C:空气成分D:污染物参考选项:A下列归一化植被指数种,植被状况最好的是()。
A:-1B:0C:1D:2参考选项:C经过重新测算,目前在构筑全球碳循环模式时,陆地植被的碳库大多采用()Pg C。
A:375B:550C:827D:1276参考选项:B与外界只有能量而没有物质交换的系统是()。
A:孤立系统B:封闭系统C:开放系统D:群体系统参考选项:B大约()的入侵种能够成功地定居下来。
A:5%-15%B:5%-25%C:10%-15%D:10%-25%参考选项:B整个国家是一个()。
A:封闭型的单一生态系统B:开放型的单一生态系统C:封闭型的复合生态系统D:开放型的复合生态系统参考选项:D最早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人是()魏格纳。
A:法国人B:英国人C:美国人D:德国人参考选项:D植物生理生态学实验当今的方法和手段不包括()。
A:主要是在较大时空尺度上研究全球变化和植物生理生态反应B:提高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C:在不同时空尺度上对植物错综复杂的生理生态反应进行模拟或各种理论分析D:着力解决特定区域内特定物种的未来生存趋势参考选项:D我国沿海海平面近50年来平均以每年()的速度上升。
A:1-3毫米B:5-8毫米C:1-3厘米D:5-8厘米参考选项:A关于自然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自地球诞生之日起,地球系统在各个时间尺度上均存在这种变化B:自地球诞生之日起,地球系统在某些时间尺度上存在这种变化C:导致这种变化的营力可能来自于地球系统之外D:导致这种变化的营力可能产生于地球系统的自组织过程之中参考选项:B美国LETR计划认为,需要长期的记录才能达到预测目的的某一现象的动态应该不是()。
20秋学期(1909、2003、2009 )《全球变化生态学(尔雅)》在线作业 (2)
![20秋学期(1909、2003、2009 )《全球变化生态学(尔雅)》在线作业 (2)](https://img.taocdn.com/s3/m/31e504132e3f5727a4e96237.png)
20秋学期(1709、1803、1809、1903、1909、2003、2009 )《全球变化生态学(尔雅)》在线作业
<p>初级生产是指绿色植物固定并转化(),生产有机物质的过程。
</p> A:<p>太阳能</p>
B:<p>水分</p>
C:<p>养分</p>
D:<p>二氧化碳</p>
答案:A
随着冰期的结束,全新世气候开始转暖,约在()前进入最暖的时期,国际上称为全新世大暖期。
A:3.2万年
B:1.8万年
C:9千年
D:1千年
答案:C
传统预测陆地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响应的模型假定()。
A:生物与环境相互独立
B:生物与环境处于不平衡状态
C:生物与环境处于平衡状态
D:生物与环境平衡态不断变化
答案:C
人类对地球环境产生大量影响以前,地球二氧化碳升高的主要原因是()。
A:板块运动
B:海洋变化
C:火山喷发
D:水汽输送
答案:C
不考虑人类活动的作用(包括化石燃料的燃烧和生产等),仅考虑与生物圈有关的自然因素,生态系统的净生产量取决于()。
A:光合同化量
B:光合同化量、植被呼吸量
C:光合同化量、植被呼吸量、土壤呼吸量
D:光合同化量、植被呼吸量、土壤呼吸量、生态循环量
答案:C
生物圈的厚度大约为()。
A:30米
B:300米
C:3000米
D:30000米
答案:D。
尔雅通识课全球变化生态学古松南开大学
![尔雅通识课全球变化生态学古松南开大学](https://img.taocdn.com/s3/m/98fe041833687e21ae45a914.png)
全球变化生态学古松南开大学1.1课程主要内容概述1、到目前为止,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浓度约为()。
A、百分之四B、千分之四C、万分之四D、十万分之四正确答案:C2、对全球生态变化影响较大的圈层主要有()个。
A、2B、3C、4D、5正确答案:D3、生态学主要研究()之间的关系。
A、生物和资源B、人类和资源C、生物和环境D、人类和环境正确答案:C4、全球生态变化极易导致生态入侵现象的出现。
()正确答案:×5、全球变化与每个人的利益都息息相关。
()正确答案:√1.2全球变化研究的兴起1、从狭义上来讲,全球变化主要是指()的变化导致全球气候全景的变化。
A、土壤B、生物C、水体D、大气正确答案:D2、最早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人是()魏格纳。
A、法国人B、英国人C、美国人D、德国人正确答案:D3、海底扩张学说提出于()。
A、20世纪60年代B、20世纪50年代C、20世纪40年代D、20世纪30年代正确答案:A4、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地球系统科学开始将地球作为整体性的内容作为研究。
()正确答案:×5、太阳辐射达到地球后,约有47%会被散射或反射到宇宙中。
()正确答案:×1.3地球气体成分的变化1下列气体中不属于温室气体的是()。
A、二氧化碳B、一氧化二氮C、甲烷D、氩气正确答案:D2、国际保护臭氧层日是()。
A、9月13日B、9月14日C、9月15日D、9月16日正确答案:D3、臭氧层的问题最早提出于()。
A、1840年B、1912年C、1974年D、1993年正确答案:C4、所谓的臭氧层空洞其实是臭氧层变薄,而非真正的消失。
()正确答案:√5、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来源主要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及海洋的释放。
()正确答案:×1.4温室效应与土地退化1、全球每年约有()平方公里耕地变为沙漠。
A、5000-7000B、7000-9000C、50000-70000D、70000-90000正确答案:C2、在人类释放的二氧化碳气体中,现阶段只查明了约()二氧化碳的去向。
南开大学《全球变化生态学(尔雅)》在线作业06
![南开大学《全球变化生态学(尔雅)》在线作业06](https://img.taocdn.com/s3/m/86a45bcb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0a.png)
《全球变化生态学(尔雅)》在线作业基于实测数据估计现有的陆地生产力,其主要涉及到的数据不包括()。
A:每一植被类型的实测数据计算生产力平均值B:该类型的分布面积C:该类型的总估计值D:该类型受到的人类影响参考选项:D根据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的决策者摘要指出,人类活动与近五十年气候变化的关联性达到()。
A:40%B:70%C:90%D:99%参考选项:C陆地生态系统中的碳以()为核心。
A:动物B:植物C:微生物D:土壤参考选项:B人类直接或简介利用了陆地生态系统生产力的()。
A:20%B:40%C:60%D:80%参考选项:B火山喷发释放出的物质中,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阻止太阳辐射的是()。
A:水蒸气B:二氧化硫C:二氧化碳D:火山灰参考选项:D从模型的时空尺度上分类,不包括()。
A:林窗模型B:经验模型C:协作性模型D:过渡性模型参考选项:C厄尔尼诺现象出现时,()。
A:寒带东太平洋海域大面积海水变冷B:寒带东太平洋海域大面积海水变暖C:热带东太平洋海域大面积海水变冷D:热带东太平洋海域大面积海水变暖参考选项:D大气圈在化学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中起的作用不包括()。
A:大气化学组成的变化反映了地球生命的进化历史B:大气化学组成的变化反映和记录着人类活动对大气的影响C:大气混合得相当不均匀和缓慢,它的成分变化能被用作指示全球尺度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变化的指标D:大气控制着气候,因而决定着人类的生存环境参考选项:C受人类砍伐和火灾的影响,过去一万年中地球森林面积缩小了()。
A:九分之一B:七分之一C:五分之一D:三分之一参考选项:D石膏的生产过程中主要涉及到了()的投入。
A:碳B:氮C:磷D:硫参考选项:D(),特别是在IGBP的推动下,以观测资料为基础,考虑各环境因子,建立了各种回归模型或过程模型。
A:60年代初期B:70年代初期C:80年代初期D:90年代初期参考选项:D根据科学的经营抚育原则,采伐森林时,应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开大学]20秋学期《全球变化生态学(尔雅)》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 (共 25 道试题,共 50 分)
1.初级生产是指绿色植物固定并转化(),生产有机物质的过程。
[A题].太阳能
[B题].水分
[C题].养分
[D题].二氧化碳
难点分析:此题难度中等,完成本学期课程后,回答上述题目
[参考答案是]:A
2.随着冰期的结束,全新世气候开始转暖,约在()前进入最暖的时期,国际上称为全新世大暖期。
[A题].3.2万年
[B题].1.8万年
[C题].9千年
[D题].1千年
难点分析:此题难度中等,完成本学期课程后,回答上述题目
[参考答案是]:C
3.传统预测陆地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响应的模型假定()。
[A题].生物与环境相互独立
[B题].生物与环境处于不平衡状态
[C题].生物与环境处于平衡状态
[D题].生物与环境平衡态不断变化
难点分析:此题难度中等,完成本学期课程后,回答上述题目
[参考答案是]:C
4.人类对地球环境产生大量影响以前,地球二氧化碳升高的主要原因是()。
[A题].板块运动
[B题].海洋变化
[C题].火山喷发
[D题].水汽输送
难点分析:此题难度中等,完成本学期课程后,回答上述题目
[参考答案是]:C
5.不考虑人类活动的作用(包括化石燃料的燃烧和生产等),仅考虑与生物圈有关的自然因素,生态系统的净生产量取决于()。
[A题].光合同化量
[B题].光合同化量、植被呼吸量
[C题].光合同化量、植被呼吸量、土壤呼吸量
[D题].光合同化量、植被呼吸量、土壤呼吸量、生态循环量
难点分析:此题难度中等,完成本学期课程后,回答上述题目
[参考答案是]:C
6.生物圈的厚度大约为()。
[A题].30米
[B题].300米
[C题].3000米
[D题].30000米
难点分析:此题难度中等,完成本学期课程后,回答上述题目
[参考答案是]:D
7.二氧化碳的浓度升高可能导致植物的呼吸作用()。
[A题].上升
[B题].下降
[C题].先上升再回到原始水平
[D题].先下降再回到原始水平
难点分析:此题难度中等,完成本学期课程后,回答上述题目
[参考答案是]:B
8.根据瑞典科学家阿兰纽斯提出的观点,如果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一倍,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将增加()摄氏度。
[A题].4.26
[B题].5.26
[C题].6.26
[D题].7.26
难点分析:此题难度中等,完成本学期课程后,回答上述题目
[参考答案是]:B
9.TEM模型采用了()平衡态大气环流模型的结果来代表未来可能出现的气候条件。
[A题].2个
[B题].3个
[C题].4个
[D题].5个
难点分析:此题难度中等,完成本学期课程后,回答上述题目
[参考答案是]:C
10.对植物生长影响最大的是()。
[A题].空气和温度
[B题].空气和土壤
[C题].水分和温度
[D题].水分和土壤
难点分析:此题难度中等,完成本学期课程后,回答上述题目
[参考答案是]:C
11.下列物种中,对水稻生产危害较大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