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故宫第一部 全集视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为“百家讲坛”的年度主讲人,阎崇年曾因主讲《清十二帝疑案》、《明亡清兴六十年》、《康熙大帝》,使讲坛类节目一炮而红,其同名图书随之热销超过200万册。任职于北京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并担任中国紫禁城学会副会长等职务的阎崇年,其历史研究课题多与故宫相关。今年,他再度成为“百家讲坛”年度主讲人,便首次提出了“大故宫”这一概念。他打开故宫外延,首次将颐和园、圆明园、避暑山庄、沈阳故宫、南京故宫、台北故宫等,纳入故宫姻系,并以此为脉络,透彻解析绵延千百年的封建皇家族系、机制构架、社会人文、文化渊源,以及建筑、文物、民风等。为此,阎崇年广泛联系了两岸故宫博物院“掌门人”和包括建筑、历史、文物等领域的诸多专家,并与国外史学家、汉学家沟通,力求为“大故宫”获得立足于东西方比较文化根基的多视角、多元化解读。
北京作为首都的历史非常悠久,经过金中都和元大都建设,在明朝永乐年间迁都之前,北京城的形制已具有相当的规模。历史在永乐皇帝朱棣身上转了一个弯,北京城曾经中断的“龙脉”又续上了,从此开启全新篇章并延续至今。然而北京城从无到有却是源自一个“八臂哪吒”的传说,这是怎么回事呢?北京城又包含着中华文化中怎样的理念和精髓?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紫禁城学会副会长阎崇年先生做客《百家讲坛》,为您带来系列节目《大故宫》第一部。
阎崇年,1934年4月24日出生,山东蓬莱人,中共党员。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从事满学研究。北京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满学会会长、中国紫禁城学会副会长 、历史学者,研究满洲史、清代史,兼及北京史。倡议并创建第一个专业满学研究机构——北京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北京满学会和北京满学研究基金会。倡议并主持第一届至第五届国际满学研讨会。北京市政府授予其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津贴。2007年,阎崇年以300万元版税收入,荣登“2007第二届中国作家富豪榜”第18位,引发广泛关注。阎崇年是新版《百家讲坛》一炮而红的第一人。曾经在央视《百家讲坛》讲述《清十二帝疑案》。讲述大清王朝296年的兴衰荣辱,使清代的12位皇帝个个鲜活起来,并成为让新版《百家讲坛》一炮而红的第一人,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从2004年3月走上《百家讲坛》,阎崇年已经渐渐成为一个公众人物。有人评价其大器晚成,到了70岁才盛名在外。但阎崇年却认为,成功是一个过程,没有终点。“其实我到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之前,同行都知
道我。世界上搞清史和满学研究的,也都知道我。但是走向广大的观众,不同的阶层,不同的群体,我却还是第一次。”阎崇年指出,一个专家学者,首先必须要同行认可才行,其次,才要广大群众的认可。“一个人得到两个认可是很难的。纯学者的话,有同行认可就可以了。能够走向广大群众,再得到他们的认可,当然就更好了。” 在求学路上屡获助学金帮助的阎崇年,更是把回报民众作为学者的职责之一。“一个学者有多种责任,第一种责任叫做学术责任。主要是与同行交流,推动学术交流。但学者还应有别的责任,就是把所学的知识,来自人民的,还要回归人民。我学习和研究清史有50年了,我想把我学的东西尽可能地回报给社会,回报给民众。我觉得,这也是一个学者应该有的责任。”
[CCTV][百家讲坛-大故宫【第一部】][全20集][MKV][6.5GB]
[制作] CCTV
[片名] 大故宫(第一部)
[集数] 全20集
[格式] MKV (768X576)(第11,15集CNTV MP4格式)
[文件大小] 335MB 每集
[语言] 国语发音,内嵌中文字幕
[首播日期] 2012/02/24
大故宫/20120224百家讲坛.大故宫【第一部】(一)永乐迁都.mkv
大故宫/20120225百家讲坛.大故宫【第一部】(二)天下之中.mkv
大故宫/20120226百家讲坛.大故宫【第一部】(三)宫前气象.mkv
大故宫/20120227百家讲坛.大故宫【第一部】(四)午门凤翔.mkv
大故宫/20120228百家讲坛.大故宫【第一部】(五)太和之门.mkv
大故宫/20120229百家讲坛.大故宫【第一部】(六)太和大殿.mkv
大故宫/20120301百家讲坛.大故宫【第一部】(七)太和大典.mkv
大故宫/20120302百家讲坛.大故宫【第一部】(八)中和方殿.mkv
大故宫/20120303百家讲坛.大故宫【第一部】(九)保和宫殿.mkv
大故宫/20120304百家讲坛.大故宫【第一部】(十)保和殿试.mkv
大故宫/20120305百家讲坛.大故宫【第一部】(十一)文化经筵CNTV.mp4
大故宫/20120306百家讲坛.大故宫【第一部】(十二)文渊书阁.mkv
大故宫/20120307百家讲坛.大故宫【第一部】(十三)武英修书.mkv
大故宫/20120308百家讲坛.大故宫【第一部】(十四)内阁大堂.mkv
大故宫/20120309百家讲坛.大故宫【第一部】(十五)父子宰相CNTV.mp4
大故宫/20120310百家讲坛.大故宫【第一部】(十六)乾清宫门.mkv
大故宫/20120311百家讲坛.大故宫【第一部】(十七)康熙书房.mkv
大故宫/20120312百家讲坛.大故宫【第一部】(十八)乾清三案.mkv
大故宫/20120313百家讲坛.大故宫【第一部】(十九)乾清三宴.mkv
大故宫/20120314百家讲坛.大故宫【第一部】(二十)乾清三悲.mkv
【分集介绍】
(一)永乐迁都
在中国的首都北京又一座伟大庄严
的宫殿建筑群,它就是明清皇宫紫禁城,今天的人民称之为“故宫”,故宫是中华文化建筑精萃的集大成者,更是六百年沧桑离世的亲历者与见证人,它曾尽享四方来朝的盛世荣华,也曾在侵略者的枪炮下黯然神伤,在这里有指点江山的王者气度,也有亲密温馨的伦常之情。一座伟大的宫殿背后必有一位伟大的主人,明朝永乐皇帝朱棣,办事北京城的缔造者。
(二)天下之中
北京作为首都的历史非常悠久,经过金中都和元大都建设,在明朝永乐年间迁都之前,北京城的形制已具有相当的规模,历史在永乐皇帝朱棣身上转了一个弯,北京城曾经中断的“龙脉”又续上了,从此开启全新篇章,并延续至今。今天的北京,我们仍能从这些遗留的城门中看到祖先们的智慧,从这些亲切熟悉的地名中回到旧日时光。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院阎崇年为您讲述北京城的来历。
(三)宫前气象
在北京的宫城之外,出了紫禁城的正门午门以及午门南面的端门,沿着中轴线分布着几座非常重要的城门,分别是金碧辉煌的天安门,几经改名、最终被拆的大明门,建制奇特、防御外敌的正阳门。这几座气势恢宏、形态多变的大门充分展示了北京作为帝国首都的宏伟气象。其中,身为北京皇城正门的天安门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天安门始建于明代永乐十五年,即1417年,永乐十八年,即1420年建成,当时定名为“承天门”。本期节目中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院、中国紫禁城学会副会长阎崇年先生为观众介绍天安门的故事。
(四)午门凤翔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为《大故宫》第一部(四):午门凤翔。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位于紫禁城的中轴线上,由于它居中向阳,位当子午,故取名为“午门”。午门由东、西、北三面城台相连,环抱成一个方形广场,北面门楼面阔九间,东西城台两端各有重檐攒尖顶阙亭一座。威严的午门宛如三山环抱,金凤展翅,气势雄伟,故俗称“五凤楼”。本期节目嘉宾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阎崇年将为讲述午门风云及明清两代发生在午门的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五)太和之门
太和门是北京故宫外朝区的第一道门,也是北京故宫里最大的宫门。这里庄严肃穆,曾是皇帝上朝、接见百官、处理政事的地方;这里雄伟壮丽,曾是皇帝大婚,皇后入宫的必经之地;这里历经沧桑,曾上演过一场群臣打架的政治闹剧;这里承载兴衰,曾发生过三百个朝廷命官被一个太监罚跪的荒唐事。今天继续由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紫禁城学会副会长阎崇年先生讲述系列节目《大故宫》第一部,第五集《太和之门》。讲述六百年风云变幻,
在这个多达50根红柱子支撑的大门前,在这一对故宫最大的铜狮的注视下,这里所发生的鲜为人知的王朝故事。
(六)太和大殿
这里是皇家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它位于故宫南北中轴线的显要位置,是故宫建筑群的核心,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到故宫参观都是为了要一睹它的尊容,这就是太和殿,民间常常称其为金銮殿,北京故宫里最高,最大,最美,最尊的一座宫殿,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木质结构建筑,这里从外观设计到殿内陈设,从选材用料到工艺装饰,处处彰显着皇家的权威与尊严,但是在历史长河中却屡屡失火,屡屡重建。
(七)太和大典
太和殿是我国现存最高、最大的宫廷大殿,历经四毁四建,是紫禁城中最重要的建筑。作为明清两代政治性、标志性、礼仪性的宫殿,太和殿是举行国家重要大典的地方,每年的“三大节”,也就是元旦、万寿和冬至,皇帝在这里接受文武官员的朝贺,并向王公大臣赐宴。此外,像皇帝登极、大婚、亲征这样重要的典礼也要在太和殿举行。明清两朝一共有二十八位皇帝,其中在北京执政的一共有二十四位,可是真正在太和殿举行登极大典的皇帝,只有十五位;举行大婚大典的,只有六位;举行亲征大典的,更是只有孤零零的一位。本期节目继续由中国紫禁城学会副会长阎崇年讲述大故宫,为何至关重要的太和大典总是见不到皇帝的身影以及太和大典是如何改变明清王朝命运的。
(八)中和方殿
在故宫外朝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这三大殿之中,中和殿既没有太和殿的气势雄伟,也没有保和殿的富丽堂皇,它体量最小,只有太和殿的四分之一,保和殿的一半大小,它的形制也最为奇特,是四四方方的正方形,本期节目向大家介绍中和殿的作用。
(九)保和宫殿
在紫禁城中,宏伟开阔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及其广场,拥有至高至上的地位,象征着国家的最高统治权力。保和殿是故宫外朝大殿的最后一个宫殿,承担着皇家国宴,在紫禁城中宫与殿有着严格的区分,国事曰殿,家事曰宫,然而唯有保和殿经历过五次更名,亦宫亦殿。节目中为我们介绍了保和殿五次更名的背后故事。
(十) 保和殿试
保和殿是故宫外朝三大殿的最后一殿,在明清两代承担着皇家国宴、仪仗、科举等重要职能。尤其重要的是:从清朝乾隆年间之后,保和殿成为科举考试殿试的固定场所。保和殿不仅是国家选拔人才的场所,更是天下读书人梦寐以求的神圣殿堂,不仅自己的命运从此改变,家庭、家族乃至家乡的未来也荣辱与共。节目中继续介绍发生在保和殿的故事。
(十一) 文化经筵
在故宫“三大殿”的东南侧、协和门以东,有一个相对独立的建筑群落,这就是文华殿,它与位于“三大殿”西南侧、熙和门以西的武英殿,呈东西对称、左右呼应的建筑格局。这里看似朴实无华、平淡无奇,实则惊心动魄、暗流涌动。作为专供皇帝上课的场所,文华殿曾经发生过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更见证了明清两代或忠诚、或奸佞、或智慧、或愚钝的讲经官们的各种历史印迹。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建筑,它的建设过程也是一波三折。文华殿最主要的功能,就是皇帝举行经筵。所谓经筵,指的就是帝王为讲论经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这种制度自汉唐时代就有,到了宋代才正式制度化,而到明清两代,对它尤为重视。经筵说到底就是一种特殊的帝王教育制度,它的最终目的是革君心、正君心,是一种道德教育。然而,在明清两代,对皇帝的这种教育往往是失败的。本期节目,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紫禁城学会副会长阎崇年先生继续讲述大故宫,讲了经筵失败的原因、明清经筵的做法带给我们的启示、建文华殿的原因,它在明清两代的政治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
(十二) 文渊书阁
在中国古代皇宫中,有一座有着绿色的琉璃瓦剪边和绿色的立柱的房子,这座有着独特的颜色和建筑风格的房子就是文渊阁,永乐皇帝夺取皇位之后,决定修书,其中一部大的著作就是《永乐大典》,《永乐大典》用工3000人,历经几年时间才修完,字数超过3亿,经过历史的变迁,如今翻印的只有700多册,可以跟它媲美的还有两套著作,分别是《古今图书集成》和《四库全书》,本期节目向大家介绍文渊书阁。
(十三)武英修书
位于北京故宫外朝区的武英殿,自2005年大修完工后,这里不再是游人止步的秘密禁地,而是作为故宫博物院的书画馆对外开放,今天人们可以近距离的走近武英殿,了解武英殿。这里曾是崇祯、李自成、多尔衮争霸天下的舞台,这里还曾经是皇家的出版社,这里刻印的书统称殿本,殿本是书记版本中装帧最华贵、版本最精良的本子,被藏书家视为奇珍,武英殿也一度成为皇家文化的中心。
(十四) 内阁大堂
明朝朱元璋皇帝取消了内阁大学士一职,后来明朝又慢慢恢复内阁大学士的权力,并延续到清朝。明清两朝的内阁大学士在简陋狭小的内阁小院里办公。陈以勤和他的儿子陈于陛都是宰相,面对隆庆皇帝的怠政,陈以勤劝说无效后只好告老还乡。陈于陛劝说万历皇帝不要怠政,皇帝不听,也不准他辞职,最后陈于陛病死在朝中。宰相杨廷和在正德皇帝突然死亡的特殊时期里,奏定了皇位,惩治了江彬,裁汰了锦衣卫
,减了漕粮,在大礼仪之争中,触犯嘉靖皇帝,最后告老还乡。杨廷和的儿子杨慎也不同意嘉靖皇帝大礼仪,连遭罚俸,廷杖,遣戍三次打击,最后死在戍地。
(十五) 父子宰相
在紫禁城的东南角,东华门以西,协和门以东,文华门以南,坐落着一个只有几间房子的围和小院,这里就是在清朝政治生活中发挥过重要作用的内阁大堂。无论从建筑等级、建筑体量,还是建筑规模上,内阁大堂不仅无法与富丽堂皇的“三大殿”“三大宫”相比,甚至也无法与紫禁城的其他一些建筑相提并论。可恰恰就在这样一个简陋低矮的狭窄小院,清朝先后有两百多位宰相在此办公。在这两百多位宰相之中,还有不少是父子两代人同为宰相的情况。本期节目中阎崇年研究员就为观众讲述父子宰相同在内阁大堂的故事。
(十六) 乾清宫门
在紫禁城的“三大殿”之后,开始进入内廷,这里主要是皇帝日常生活的地方,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主体,东六宫和西六宫为两翼,建筑格局与外朝大体一致,同时又体现着明显的尊卑等级制度。内廷区域的前门,就是著名的乾清门。这是一座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高约十六米的巨大门楼,华贵富丽而又不失皇家威严。同时,乾清门也是连接内廷与外朝往来的重要通道,清朝从顺治皇帝开始,一改明朝皇帝在太和门御门听政的制度,改为在乾清门御门听政。那么,清朝为什么要修改这个制度?在这里,又决定了哪些改变清王朝命运的重要决策呢?本期节目中阎崇年研究员讲述乾清宫门的故事。
(十七) 康熙书房
北京故宫的建筑格局非常严谨,以乾清门前为分隔,前朝体现国家尊严,后庭照顾皇家生活。但在乾清宫院内的西南角,却有一处清朝内廷中重要的对外办公场所,它就是著名的南书房。由于是康熙皇帝亲自设立,也称为“康熙书房”。本期节目就由著名学者阎崇年为观众介绍南书房对中国历史产生的重大影响。
(十八) 乾清三案
乾清宫是故宫内廷后三宫之首。在中华文化中,乾代表天,皇帝以天子自居,所以乾清宫为皇帝的寝宫,乾清宫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即公元1420年,历经屡次被焚毁而重建,现有建筑为清朝嘉庆三年,即1798年所建。乾清宫的建筑规制为内廷之首,明朝的十四个皇帝和清朝的顺治、康熙两个皇帝,都以乾清宫为寝宫,不仅居住于此,也处理日常政务,所以乾清宫与皇帝的关系最为密切。在数百年的岁月中,乾清宫不仅安享九五之尊的荣耀,更上演了一幕幕或凄惨悲凉或惊心动魄的故事。本期节目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阎崇年介绍乾清三案。
(十九) 乾清三宴
乾清宫是故宫内廷后三宫之首,明清两代皇帝都曾经把这里作为寝宫,在这里居住、召见大臣、批阅奏章、处理日常政务、接见外国使节、举行宴筵,特别是在康乾盛世,康熙和乾隆两位皇帝都曾经在乾清宫举办过规模宏大的千叟宴。
(二十) 乾清三悲
崇祯皇帝有童年丧母之悲,他做了皇帝后,大礼迎母亲的遗像入宫,时常拜祭。他的第二个悲剧是刚愎自用,他相信太监,委以重任,但对贤臣良将猜忌杀害,先后杀了王洽、袁崇焕、陈新甲,一直都不接受暂时迁都南京的建议。当外敌攻入北京时,他迎来了末日之悲,先后杀皇后、贵妃、公主。明朝覆灭,朱家的皇亲贵族很多都惨死了。
下载地址:/d/ARKBWFLOLQNF
抓紧啊,快过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