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宏莲:如何引导小学生在作文中表达真情实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如何引导学生在作文中表达真情实感

姓名: 罗宏莲

单位:庄禾集镇大庄小学

时间: 2012年5月15日

如何引导小学生在作文中表达真情实感

内容摘要:作文就是要学生记录真实的生活,把他们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如实的写下来。要想让学生在作文中表达真情实感,就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感悟生活,让学生做到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感可发,让学生的作文反映他们的真情实感。首先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从生活中提炼素材;其次引导学生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拓展学生的视野,要学生到校外去体验生活。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周围的人或事物,留意生活中的一切。创设宽松的写作氛围,引导学生大胆自由表达,在表达上要能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和体验。首先拓宽作文题目范围,拉近作文题目与学生生活的距离,让学生说出自己最想说的话;其次是丰富习作的训练形式,让学生能够自由表达。赏识和尊重学生的习作,让学生敢于表达真情实感。

关键词:作文体验生活真情实感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对作文的要求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的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

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这就明确提出了作文应从生活入手。作文最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写他们的生活,写出真实的、独特的感受,表达真情实感。现在有许多学生的作文是胡编乱造、大话、空话、套话,要么是漫无边际的想象,问题出在哪?学生没有深入生活,没有用心观察生活,缺乏生活体验。那么,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反映自己的生活,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呢?本文就这一问题从以下三方面加以论述:

一、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感悟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作文来源于生活”,“生活是作文之本”。离开生活,无疑是要学生说瞎话或照搬别人的作文,根本谈不上表达真情实感。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学生作文离不开生活,要设法让学生寻找作文的源头,有了源头,才会不断的倾泻出真实的文思之水来。”因此,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感可发,让学生的作文反映他们的真实感情,就必须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感悟生活。

首先,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从生活中提炼素材,捕捉生活中的感人情景,积累丰富的生活素材。众所周知,今天的小学生都是家中的”小公主”、“小皇帝”,他们在家中很少干活、做事。没有经历,生活感受就差。为此可以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适当的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活动。例如完成作文《记一次家务劳动》,如果他们没有亲自炒过一次菜,做过一次饭、洗过一次衣服、包过一次饺子,便会随意编造,空话连篇。因此,要鼓励学生去做生活的小主人,亲自参与生活,锻炼自主能力,感受劳动的乐趣。爸爸在田间干活,替他洗净

汗渍斑斑的衬衣;利用节假日看望年迈的爷爷奶奶;三八妇女节,为了能让下岗以后一直愁容不展的妈妈露出笑脸,为妈妈准备了一桌香喷喷的饭菜。这样不但锻炼了其自主能力,而且丰富了情感,为写作开启了鲜活的、永不枯竭的源泉。同时,学校大扫除的时候,组织学生帮助低年级学生擦玻璃;还可以利用队日组织学生到村子里为孤寡老人打扫卫生、收拾屋子、洗衣服;春天可以组织学生翻整学校的花园,并带领他们施肥,播种;植树节带学生在校园里植树。这样的活动既陶冶了学生的性情,又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体验,为作文表达真情实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要引导学生去体验生活,用心观察生活,才能写出真情实感。写作教学应贴近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但是,从当前学生现状来看,学生缺少生活体验,学校与家、家与学校两点一线,他们似乎看不到今天的太阳与昨天有什么不同。当老师出示《记一次有意义的活动》的作文时,学生们大都蹙眉挠耳、“无米下锅”。要想让学生摆脱这种窘境,教师要让清新的空气吹进教学,让教学走进广阔的空间。春天,万物复苏之计,百花盛开之时,带着学生到山间、田野上去,嗅一嗅泥土的芬芳,闻一闻桃花扑鼻的香味,在柔软的草上打几个滚,感受春天的气息;春耕之时,带着学生到学校的自留地中翻地,施肥,播种;冬天,在大地变成一片银白的时候,在领略峻青所描绘的胶东半岛那纷纷扬扬的第一场雪时,不妨与学生一同携手赏赏雪,玩玩雪,聊聊雪,想像一下如果你是一片小雪花,会随风飘向哪里,会有些怎

样的奇遇?领着学生到商场、超市去,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搜寻未曾发现过的现象,商场的布局、结构设计,人们的表情、动作、神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周围得人或事物进行细心观察,或让学生亲自参与其中,充分利用学生的有意观察,并将观察、了解所得随时记录下来。学生逐渐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搜集信息,有了真切的感受和体验,当进入写作时,就能把看到的、听到的、做到的、想到的、体会到的情景描写的十分真实、生动、感人,真情实感就会自然流露出来。如果没有亲身经历、亲自体验,就不会表达真情实感。活跃的课余生活、创造性的少队活动、形式多样的课外阅读都是学生写作的丰富素材。让学生意识到,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发生过许多事虽小,但当你用心灵,用情感去看它们的时候,它们就会变得生动鲜活,有血有肉,有意义,就是很好的题材,只要加以提炼,就可以写出很好的作文来。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教师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而是要激励学生走进生活、感悟生活,体验生活,从生活中去捕捉写作素材,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作文时才能表达真情实感。

批语:“一”论点“首先”和“其次”两部分的侧重点阐述不明确。特别是“从生活中提炼素材,捕捉生活中的感人情景,积累丰富的生活素材”这个观点写的不够具体。再充实材料。

二、创设宽松的写作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去表露真情实感。

有位专家指出:长期以来,小学作文教学一直被限制在“师授作文”的狭小天地中:题目有老师指定,“写什么”不能逾越老师划定

的范围,“怎么写”必须遵循教师指定的几种模式。(对这种现象应该有具体的分析材料论证,笼统地说不妥。)长此下去,其结果:学生作文大都是内容相近,写法相似,儿童说大人的话,失去了应有的儿童生活气息,抑制了学生的个性的发展,何谈能有所创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作文教学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减少对学生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为此,要切实把学生放在作文教学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地、自由地、自主地、自发地写,从而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

首先,拓宽作文题目的范围。作文的题目往往对学生的思维起着导向的作用,同时它还有认识生活、提炼生活的作用。从生活到题目中间有一个过程,学生独立走完这个过程有一定难度。因此,教师就更不能在题目上限制学生,应该从题目上就能激发起学生的情趣,给他们各自有选取合适题材的、比较宽泛的思维空间。当然,题目宽泛也并不等于完全让学生撒手自由命题。因为,学生的生活阅历还不丰富,让他自由命题,还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应该明确习作的范围,从时间上、空间上或人物关系上,大致提供一个范围,那样,就便于学生从这一范围中搜集作文材料,然后通过比较就可以选定。例如,写《假期记事》就只是提供了一个时间范围,只要在假期里的事,至于写哪一件事,由学生自主决定。这样的题目能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学生强烈的表达欲望。《×××,我想对你说》为学生创设了任意倾诉的自由,生活中熟悉的、陌生的都可以成为学生倾诉的对象,没有了条条框框的限制,学生的思维就会象喷涌而出的泉水,感情自然会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