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层次结构与就业结构关系实证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教育层次结构与就业结构关系实证研究摘要:为了探寻我国职业教育层次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应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职业教育各层次招生数变化和三次产业就业人数的变化的关系进行了检验,得出我国职业教育各层次招生人数增加能促进各次产业就业人数的增加,而三产就业结构并非是职业教育层次结构变化的原因,两者的关系具有单向性。
关键词:职业教育;层次结构;就业结构;关系;实证
作者简介:董显辉(1973-),男,江西玉山人,天津大学教育学院2010级博士生,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原理。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3)03-0029-04
一、教育结构与就业结构关系的研究回顾
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期,由于产业结构需要不断优化升级,就要求就业结构和就业人员素质不断提高,若没有接受过与其岗位相对应的职业专门教育,将很难胜任其职。职业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就业教育,合理的职业教育结构可以促进产业结构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升级,同时也推动就业结构的不断优化,但是这方面的研究大部分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实证性的研究。国内学者针对我国教育结构变动与就业的关系已有很多实证研究,如赖得胜认为社会有什么样的就业结构需求,教育培养结构就应该有与之相对应,不断的调整发展,满足社会就业的需求;程纯等从经济结构中
的物的结构角度和人的结构看,认为高等教育与产业结构有着紧密的联系,就业结构是影响高等教育结构的重要因素[1];陈厚丰等依据1998-2004年的数据对我国经济结构与高等教育结构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得出结论:高等教育的类型和层次结构应主动适应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展规划要以就业容量和就业岗位数量作为重要的依据[2];文玉春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我国1978-2007年高等教育结构指标与就业结构指标进行检验,得出我国就业结构是高等教育结构的原因,而高等教育结构不是就业结构的原因[3];石丽、陈万明基于1998-2007年的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等方法对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与就业结构
关系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变化影响就业结构的调整,尤其是对二、三产业就业影响较大;就业结构对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中本科层次的影响大于研究生和专科生[4]。上述研究大部分是研究高等教育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系,而对我国以就业为主要目的的职业教育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关系过少涉及。为了探讨职业教育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系,本文试图以职业教育层次结构为视角,利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定量分析方法,探寻我国职业教育层次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1985-2011职业教育层次结构与就业结构变化分析
我国在改革开放后,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开始发展专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因此,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专科层次高职教育经过30余年的发展,规模和质量都有了较大的
提高,成为现阶段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主体。依据高职高专和专科教育培养目标的近似性,本文高职教育包含专科教育。职业教育层次包括中等职业教育(中专、职高、技校)和高职高专教育(专科教育)。由于高等职业教育数据有记录始于20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因此本文选用中职、专科招生人数表示1985-2011年间的职业教育层次结构。就业结构主要是指劳动就业人口在三次产业中的分布,因此本文选用三次产业就业人数表示1985-2011年间的就业结构(见表1)。
就业数据来源:1985-2008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2009-2011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教育数据来源:1985-2012的《教育统计年鉴》
(一)1985-2011年职业教育层次结构变化
图1 1985-2011年职业教育层次结构变化图
从图1可见,我国职业教育各层次招生数量中,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在1999-2001年降低,2001年逐渐上升,其中在2003-2008年上升幅度较大,2008年后趋向稳定并有下降趋势,而高职高专教育招生数在2007年下降后逐年上升。从1985-2011年职业教育层次结构总体变化趋势看,中职教育与高专教育招生比整体呈下降趋势,其中1999-2001年下降急速,2001年后升降幅度不大。1985-2011年职业教育各层次招生人数和职业教育层次结构总体变化趋势均表明:在1999年比例失调,自2000年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各层次比例逐渐优化。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政府对加强职业教育的
发展政策的引导,如1999年的高专教育的扩招直接推动了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的变化。
(二)1985-2011年就业结构的变化
图2 1985-2011年就业结构的变化图
从图2可以看出:1985-2011年间,三次产业的就业比重变化较为平稳。自1990年后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数量总体上是下降趋势,就业比重逐渐降低;在1994年左右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数量超过第二产业;到2003年一产就业人口和比重大幅下降,二产、三产就业人口数量和比重逐年上升;2011年后第三产业就业人数超过第一产业,成为就业人数最多的产业。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产业结构优化,引起就业结构的相应调整;另一方面以政府为主导的加强职业教育的发展,1999年的高专教育的扩招直接推动了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的变化,提高了就业人员知识层次,导致在2002年毕业生参与到二、三产业就业的人数增加。总体上看来我国一产就业人口还将继续下降,三产就业人口还会增多,而二产就业人数趋向稳定。
三、1985-2011职业教育层次结构和就业结构关系的实证分析
(一)模型的选择
为了检验职业教育层次结构与三次产业就业结构是否存在某种因果关系,可以分别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由于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要求所用时间序列变量必须是平稳的。如果一个时间序列具有稳定的均值、方差和自协方差,则这个序列就是稳定的,否则就是
非稳定的。如果序列不是平稳的,在使用计量模型进行统计推断时,关于参数的一些统计分量不再是标准分布,所作的回归是“伪回归”,各项统计检验将毫无意义。在实际中,由于数据时间跨度较长,多数的宏观经济时间序列是非平稳的。因此在建立计量模型之前要对所采用的时间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以确定各序列的平稳性和单整阶数。
(二)指标选择与数据来源
1.指标选择。目前大多数研究采用毕业生数、在校生数或招生数作为指标来衡量教育层次结构。由于招生数相对于在校生数和毕业生数来说,更能反映社会需求和国家政策引导的取向,本文选取中等职业教育、高职高专教育等各层次招生数作为职业教育层次结构变量的主要测量指标;就业结构采用三次产业就业人数作为测量指标。
2.数据来源。1980年以来是我国开始出现真正意义的高职高专教育,我国职业教育各层次比例关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由于《教育统计年鉴》在20世纪八十年代初才开始编写,以前的教育数据难以收集,因此,本文选取1985-2011年作为研究区间。三产就业人数来源于:1985-2008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2009-2011
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职业教育各层次招生人数来源于《中国教育统计年鉴》(1986-2012)。
(三)数据平稳性检验
格兰杰因果检验只能对平稳时间序列进行检验,否则就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