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构——2色彩与视知觉
人类视觉系统对色彩的构成和感知

人类视觉系统对色彩的构成和感知一、色彩的构成色彩是由光线的波长和强度引起的,是人类眼睛感知光的属性之一。
在可见光谱中,波长从紫色到红色逐渐增加,对应不同的颜色。
具体来说,色彩由三个主要方面构成:色相、饱和度和亮度。
1. 色相色相指的是颜色在色轮上的位置。
色轮将所有颜色按照它们在光谱中的位置进行排序,形成一个圆盘状的图像。
常见的色相有红、黄、绿、蓝、青和紫等。
色相的改变会导致颜色的变化。
2. 饱和度饱和度描述了颜色的纯度或者说是颜色的鲜艳程度。
当颜色饱和度较高时,颜色更加鲜艳;当饱和度较低时,颜色更加灰暗。
相同的色相和亮度,但饱和度不同的两个颜色可以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效果。
3. 亮度亮度是色彩的明暗程度。
亮度较高时,颜色看起来更加明亮;亮度较低时,颜色更加暗淡。
亮度影响着我们对颜色的感知,同时也与色彩的反射、吸收和透射等特性有关。
二、人类视觉系统对色彩的感知人类视觉系统通过眼睛、大脑和其他感知器官来感知和解释色彩。
视觉系统中的视网膜特殊感光细胞,即杆细胞和锥细胞,起关键作用。
其中杆细胞负责黑白视觉,而锥细胞则负责彩色视觉。
1. 锥细胞和彩色视觉锥细胞分为三种类型:红、绿、蓝。
这些锥细胞对不同波长范围的光有不同的敏感度,从而解释了我们对色彩的感知。
具体而言,红色锥细胞对长波长的光最为敏感,绿色锥细胞对中波长的光最为敏感,蓝色锥细胞对短波长的光最为敏感。
2. 色彩空间为了描述和表示颜色,人们提出了色彩空间的概念。
色彩空间是三维坐标系,用于表示不同颜色之间的关系。
常见的色彩空间有RGB空间和CMYK空间。
在RGB空间中,颜色由红、绿和蓝三个分量来表示,而在CMYK空间中,颜色由青、洋红、黄和黑四个分量表示。
3. 色彩对比和适应色彩对比是指不同颜色之间的明显差异程度。
对比度高的颜色可以更容易地被分辨出来。
适应是指人类视觉系统能够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对颜色进行调整,以保持对色彩的感知准确性。
4. 色彩的文化和情感意义色彩对于人类有着深远的文化和情感意义。
2第二章 色彩与视知觉(二)

三、色彩的呼应
任何色彩在布局时都不应孤立出现,它需要同种或同类色块在上 下、前后、左右诸方面彼此相呼应。
色彩的呼应方法有两种:
局部呼应:如在一黑底上,点上一个红色点,这个挣扎着的红色 点被大片黑色包围,似乎有被吞噬的危险。虽然它仍顽强地存在着, 但却在整个画面中给人以窒息的感觉。这时就需要再增加几个红点与 它相伴,这种局面就被打破了,这也就是同种色块在空间距离上的呼 应关系。
▪ (二)视觉后像
视觉后像又叫连续对比,指人眼在不同时间段内所观察与感 受到的色彩对比视错现象。
从生理学角度讲,物体对视觉的刺激作用突然停止后,人的 视觉感应并非立刻全部消失而是该物的映像仍然暂时存留,这种 现象也称作视觉残像。视觉残像又分为正残像和负残像两类。视 觉残像形成的原因是眼睛连续注视的结果,是因为神经兴奋所留 下的痕迹而引发。
一般地说,色彩对比愈强烈,现错效果愈显著。例如,当明 度各异的色彩参与同时对比时,明亮的颜色显得更加明亮,而黯 淡的颜色则会更加黯淡;当色相各异的色彩同时对比时,邻接的 各色会偏向于将自己的补色残像推向对方,如红色与黄色搭配, 眼睛时而把红色感觉为带紫味的颜色,时而又把黄色视为带绿味 的颜色:当互补色同时对比时,由于受色彩对比作用的影响,而 使双方均显示出鲜艳饱满的魁力,‘如红色与绿色组合一块,红 色更红,绿色更绿,在对比过程中,红与绿都得到了肯定及强调: 当纯度各异的色彩同时对比时,饱和度高的纯色将会更加艳丽,
重神圣的感受。这说明光的颜色会 使人的眼睛产生形状大小的错觉。
(一)色的膨胀,收缩感
生活的经验告诉人们明亮的色看上去面积大些,暗淡的色看 上去面积小些;亮而大的物体看上去近些,暗而小的物体看上 去远些。
比较两个颜色一黑一白而体积相等的正方形可以发现有趣的 现象,即大小相等的正方形,由于各自的表面色彩相异,能够斌 予人不同的面积感觉。白色正方形似乎较黑色正方形的面积大。 这种因心理因素导致的物体表面面积大于实际面积的现象称“色 彩的膨胀性”。反之称“色彩的收缩性”。给人一种膨胀或收缩 感觉的色彩分别称‘膨胀色”、“收缩色”。色彩的胀缩与色调 密切相关,暖色属膨胀色,冷色属收缩色。
色构——2色彩与视知觉

第一节:色彩与空间
色彩构成
三.色彩的呼应:
色彩显现于视觉范围,总会有一个相对的色彩环境, 任何色彩均不会孤立的显现,总会有别的色彩来比较、 衬托和显现(色立体除外),需要有同种同类或近似的 色彩在构图所占的空间布局内做上下、左右、前后等方 位的呼应。
色彩知觉现象
A. 黑色背景易见度的顺序为: 白——黄——黄橙——橙——红——绿——蓝
色彩构成
E. 黄色背景易见度的顺序为: 黑——红——蓝——蓝紫——黄绿——绿——白
B. 白色背景易见度的顺序为: 黑——红——紫——红紫——蓝——绿——黄
F. 绿色背景易见度的顺序为: 白——黄——红——黑——黄橙——蓝——紫——黑
E. 黄色背景易见度的顺序为: 黑——红——蓝——蓝紫——黄绿——绿——白
F. 绿色背景易见度的顺序为: 白——黄——红——黑——黄橙——蓝——紫——黑
G.紫色背景易见度的顺序为: 白——黄——黄橙——橙——绿——蓝——黑——红
F.灰色背景易见度的顺序为: 黄——黄绿——橙——紫——蓝——黑
色彩的易见度顺序排列
色彩构成
四 .色彩的同化:
色的同化性也是知觉色彩时的一种现象,这种现象 是视觉寻求平衡、从生理上的平衡过度到心理上的平衡 的过程,也就是当一种小面积颜色被围于其他颜色当中 并与周围颜色相近时,看起来该颜色相似于周围颜色的 现象,这当中仍存在着视错觉的因素。
色彩同化现象在实际的设计活动中与色彩对比形成 相辅相成的重要手段。我们可以总结出一定的规律: ⑴色彩同化与距离有关。 ⑵色彩同化与光的强度与明度对比有关。 ⑶色彩同化与色与色之间的面积大小及分布情况有关。
第一节:色彩知觉现象
二 .色彩的错觉 :
色彩构成
视知觉的解释美术学中

视知觉的解释美术学中1. 引言视知觉是美术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涉及到我们眼睛的感知能力以及我们对视觉信息的理解和解释。
视知觉不仅对于艺术家来说至关重要,也对于观众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深入探讨视知觉在美术学中的作用和影响。
2. 视知觉的定义视知觉是指我们通过眼睛感知到的视觉信息,并将其转化为对于物体、场景或图像的理解和解释的过程。
视知觉包括了我们对于色彩、形状、空间、结构、纹理、运动等视觉特征的感知与认知。
艺术家通过视知觉的运用能够在作品中传达出特定的主题、情感和意义。
2.1 色彩的视知觉•通过色彩的明暗、对比和饱和度的变化,艺术家能够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情绪,引导观众的注意力。
•在色彩的运用中,冷暖色调的使用可以创造出远近感和空间感,增强作品的立体感。
•色彩的对比和配比可以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平衡的效果,为作品增添动态和张力。
2.2 形状的视知觉•不同形状的使用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意义和主题,例如圆形和曲线可传达柔和、平静的感觉,而尖锐的角和直线则具有活力和力量感。
•艺术家通过形状的重复和变化来创造出有趣的图案和节奏感,增强观众对作品的吸引力。
2.3 空间的视知觉•在二维的画面中,艺术家通过使用透视、分层和遮挡等手法来创造出三维的空间感,使观众感受到画面的深度和立体感。
•空间的远近关系和大小的对比可以构建出画面的层次和远景效果,增强观众的沉浸感。
2.4 纹理的视知觉•通过表现物体的表面纹理,艺术家可以使观众真切感受到画面中物体的质感和触感。
•纹理的变化可以为作品增添丰富的层次和细节,使观众的视觉体验更加丰富多样。
2.5 运动的视知觉•运动的表现可以让观众感受到画面中物体的动态和活力,增加观赏作品的乐趣。
•艺术家通过线条的运用和构图的安排来创造出运动的感觉,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3. 视知觉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视知觉在美术创作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艺术家通过对视觉信息的感知和理解来传达作品的意义和感情。
2第二章 色彩与视知觉(一)

本章重点:色彩的易见度、 明暗适应、 颜色适应、 色的同化性觉现象主要有:色彩的适应、色的易见度、色的颜色适应、色的同 化性、色的恒常性、色的错觉等。
一 、视觉适应:人的感觉器官适应能力在视
觉生理上的反应叫做视觉适应。视觉适应有四种情况。
(三)颜色适应
▪ 关于颜色适应我们可以用这样的一个实验来说明。 当你戴上有色眼镜观察外界景物时,开始一切景物似 乎都带有镜片的颜色。经过相当一段时间后,镜片的 颜色在感觉中会自然消失,外界的景物会受色彩经验 的影响又恢复成近似原来生活中的颜色。但是当你突 然摘下有色眼镜,景物的颜色又会感觉失真。这种视 觉现象叫做颜色适应。
▪ (一)距离适应 ▪ (二)明暗适应 ▪ (三)颜色适应 ▪ (四)色的恒常性
(二)明暗适应
▪ 暗适应:当从明处走到暗处,顿时感觉一片黑暗,要好 长时间才逐渐 看清物体形状和颜色,这种现象叫做暗适应。 这个过程要5至10分钟。 明适应:从暗处走到明处,顿时一片白光耀眼,稍过一 会儿,对物体形状色彩的辨认才恢复正常,这种现象叫明适 应。这个过程约需0.2至0.14秒。 原理:眼睛在暗适应过程中,瞳孔直径扩大,使进眼球 的光线增加10-20倍,视网膜上的视杆细胞的感受性迅速兴 奋,视敏度不断提高,从而获得清晰的视觉,完成视觉暗适 应的过程大约需要20分钟。明适应是视网膜在光刺激由弱到 强的过程中,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的功能需要迅速转换,适 应时间比暗适应短得多,大约只需要1秒钟。
(四)色的恒常性
▪ 指人们头脑中和记忆中对体验过的事物所形成的 色彩印象与色彩知觉度的联系。如红旗在人们的色彩 印象中是红色的,当红旗处在黄光、蓝光的照射下, 我们也感觉它是红色的,这种现象就是色的恒常性的 具体表现。
色彩构成第三章-色彩的视觉感知

同样明度的紫色放在黑底上, 感觉发亮;色味变浓,纯度变 高;
同样明度的灰色,放在白底 上,感觉更暗
两种明度有差异的色彩放置在一起, 在相互映衬下,明度越亮的色彩感觉就越 明亮,而明度越低则越暗淡。
室 内 色 彩 设 计 应 拉 开 明 度
3.纯度异化:
当无彩色的灰色与鲜艳的颜色并列放置时,灰色显得更灰,鲜艳显得 更鲜艳,在色彩设计中,我们为了色彩纯度能发挥高效的作用,图形中加 上一小部分的灰色以增加深度。
一、明暗适应
暗适应现象
从亮处走进暗室时, 开始什么也看不见, 经过相当时间后, 才开始恢复视觉。
暗适应大约需要5-10分钟
明适应现象
从暗处走向亮处, 在最初什么都看不清,
经几秒钟后, 视觉才恢复正常,
明适应需要0.2秒左右
第二节 视觉适应
二、远近适应
人眼相当于一架精密度很高的照相机,能自动调节焦距。
柱形成像元比较小, 但敏感,它们在夜间 或光线不良的情况下 发挥作用,它们更敏 感于物体的活动。
人眼的构造
第一节 色彩感觉形成的生理因素 色彩测试表现出人的生理机能对色彩感知的作用
第三章 色彩的视觉感知
第二节 视觉适应
第二节 视觉适应
视觉适应有三种现象
明
远
颜
暗
近
色
适
适
适
应
应
应
第二节 视觉适应
玻璃体液、视网膜、成像元等组成。
第一节 色彩感觉形成的生理因素
一、眼球
人眼是一个球体, 直径约为一英寸。 它长在一个多骨的、 不能弯曲的眼窝里, 只有表面露在外边。
眼球的大部分被一 层坚韧的白膜(巩膜) 所覆盖,通常人们 称之为眼白。
构成设计知识点色构

构成设计知识点色构构成设计知识点色构一、引言色彩在构成设计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色彩的选择和组合能够影响设计的整体效果和表达的意义。
色彩构成是设计中的一个关键知识点,本文将从色彩的基本原理、色彩构成的意义和实际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色彩基本原理色彩基本原理涉及色相、明度和饱和度三个主要要素。
1.色相色相指的是色彩所表现的基本颜色,比如红、黄、蓝等。
色相对于色彩构成而言至关重要,不同的色相能够传达出不同的情感和意义。
2.明度明度指的是色彩的明暗程度,从黑到白的过渡。
通过明度可以调整设计的整体明暗感,从而影响设计的视觉效果。
3.饱和度饱和度指的是色彩的纯度和浓淡程度。
高饱和度的色彩更加鲜艳、明快,而低饱和度的色彩则更加柔和、稳定。
这三个色彩基本原理相互影响,通过不同的组合和调整,可以创造出丰富多样的色彩效果。
三、色彩构成的意义色彩构成在设计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1. 色彩表达情感不同的色彩能够传递出不同的情感和意义。
比如红色代表热情和力量,蓝色代表冷静和稳重。
通过巧妙运用色彩构成,设计师可以准确传达出设计作品想要表达的情感和主题。
2. 色彩引导视线色彩构成还可以通过色彩的对比和分布来引导视线。
明亮饱和的色彩会更容易吸引人的眼球,而柔和的色彩则不容易引起关注。
设计师可以利用色彩构成的特性来引导观众的注意力,突出重点。
3. 色彩营造氛围色彩构成也可以用来营造设计作品的整体氛围。
比如黄色可以营造出明快欢乐的氛围,而灰色则给人一种低调稳重的感觉。
通过巧妙运用不同的色彩,设计师能够为作品注入特定的氛围和情绪。
四、色彩构成的实际应用色彩构成在实际设计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1. 室内设计在室内设计中,色彩构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
通过选择合适的墙面、家具和饰品颜色,设计师可以打造出独特的空间氛围。
比如在儿童房设计中,可以采用明亮色彩来创造出活泼欢快的氛围。
2. 平面设计在平面设计中,色彩构成可以帮助设计师营造出吸引人眼球的视觉效果。
色彩构成——色彩的联想

思考一下:
“春天”、“冬天”如何用色彩来表达? “高兴”、“沮丧”如何用色彩来表达?
1.展开丰富的想象
• 春天 • 冬天
嫩芽、树木… 白雪、冰…草绿、翠绿… 白源自、浅蓝色…• 高兴 • 沮丧
色彩的联想
一、色彩联想的定义 二、色彩联想的分类 三、色彩的联想构成
一、色彩联想的定义
色彩联想是人脑的一种积极的、逻辑性与 形象性相互作用的、富有创造性的思维活 动过程。当我们看到色彩时,能联想和回 忆某些与此色彩相关的事物,进而产生相 应的:情绪变化。
二、色彩联想的分类
人们对色彩展开的联想通常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是具体的联想,另一种是抽象的联想。
喜
大红、深红、朱 红、桔红、柠檬 黄、中黄
哀
冷灰色、暖灰色
怒
黑、白、大红、 深绿、
乐
柠檬黄、中黄、淡 黄、桔黄、桔红、 朱红
轻 柔软
重 坚硬
朴素 华丽
朴素 华丽
色彩构成
——色彩联想
色彩构成概念
色彩构成: 是从人对色彩的知觉效应出发,运用科学的原理与艺术形式美相结合的法则,发挥人
的主观能动性和抽象思维,利用色彩在空间、量与质的可变换性,对色彩进行以基本元素 为单位的多层面多角度的组合、配置,并创造出理想、新颖与审美的设计色彩。 色彩构成的基本内容: 1、着重论述色彩的由来,即光与色彩,光与视觉、物体色,光与色的混合的互相关系以及相 关的物理及化学原理,介绍色彩的体系及色彩的表色立体及特点、用途; 2、讨论人对色彩的视觉效应,视知觉的多种表现(视觉引起的生理、心理的变化); 3、色彩的对比和调和,变调、组调及各种调和推移; 4、重点探讨色彩的心理效应、人的心理与色彩的内在联系以及外在表现(联想、联觉等)。
设计色彩的视知觉

(二)色彩错视
色彩在视觉活动中无时不在,但人们常会对色彩产生错误的判断。色彩错视现象的 产生是由于被知觉的物体色与客观实际情况产生了不一致的情况。
1.对比错视 任何色彩都不可能单独存在,总是处在一定的色彩对比中,如色彩的色相对比、明 度对比、冷暖色对比以及面积对比等。只要色彩对比因素存在,错视现象就会存在。 例如,同一颜色在高明度底色上显得深,而在低明度底色上显得浅;又如,同样大小 的色块,明度高的颜色看起了面积大一些。
2.空间错视 色光的波长以及眼睛的构造是产生空间错视的原因。一般来说,明度高、纯度高、暖 色为前进色;明度低、纯度低、冷色为后退色。前进色看起来感觉比实际要大,又称为 膨胀色,而后退色看起来的感觉比实际要小,又称为收缩色。
3.同化错视 当一种色彩被另一种色彩包围时,被包围色彩的色调趋向于包围色,我们称这种现 象为色彩的同化错视。在色彩同化错视中,色彩之间没有明显的对比,只是在主导色 的诱导下向调和的方向发展。色彩同化错视与距离、光的强度和明度有关,与色块的 面积大小以及分布情况也有关。
对比错视又分为同时对比和连续对比。 (1)同时对比 同时对比其实就是在同一空间、同一时间所看到的色彩对比现象,是作为一种感觉 发生在人的眼睛中,并非客观事实。在同时对比中,如果色彩是互补关系,两色的纯 度会显得更高、色彩更加艳丽;当高纯度色与低纯度色对比时,高的会更鲜艳,低的 会更混浊;而当高明度色与低明度色相对比时,高的会更明亮,低的会更暗。
基于“色彩感觉与视知觉”论动画影片中色彩的应用

基于“色彩感觉与视知觉”论动画影片中色彩的应用作者:张博来源:《艺术研究》2019年第05期摘要:色彩感觉作为视知觉的一部分,是人类认识事物的重要维度,动画影片中的色彩运用对观众观影心理有着直接的影响。
本文结合心理学理论从色彩感觉与视知觉角度出发,探析色彩在动画影片中的作用。
色彩增加了动画影片感官层面的表达功能,它的功能不仅仅止步于“好看”,色彩感觉组合与搭配影响着知觉整体。
基于心理学的色彩研究将为动画影片创作提供有利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色彩感觉视知觉动画心理学一、概述动画影片属于视听艺术,美国派拉蒙公司的《汤默斯·凯特首次露面》作为首部彩色动画影片,标志着动画影片于形之上增加了色彩表达维度。
由于其与造型艺术的亲源关系,动画影片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性,它是艺术家把现实经验提炼加工的产物。
色彩作为动画影片中重要的视觉元素,它的运用与变化时刻影响着观众的感官体验与心理感受,是动画影片制作者不可忽视的创作要素。
色彩感觉是视知觉的一部分,色彩来源于光,它被人的视觉神经所感受,再传递到大脑,形成认识事物的知觉。
德国物理与生理学家亥姆霍兹(Hermann Ludwig Ferdinand von Helmholtz)认为:“色彩感觉是颜色光对视网膜刺激所造成的神经冲动,知觉是根据心理接收到的冲动形成的有意义的阐释。
”①美国学者哈维·理查德·施夫曼(Harvey Richard Schiffman)进一步认为:“人们看到屏幕中短暂的色彩影像是感觉,而对屏幕上的视觉图像事件进行有意义的空间互动则是知觉。
”②。
第五版《现代汉语词典》中对知觉的注解是:“反映客观事物的整体形象和表面联系的心理过程。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形成的,比感觉复杂、完整。
”③心理学的构成主义方法(Constructivist approach)强调感知过程中观察者的主动作用。
“观察者内心发生了某些建设过程,它在物理世界的对象和事件以及对其的知觉间起着中介作用。
第三章色彩视知觉

3.2.2.2色相的联想
• 紫色: • 正面联想:下 威、优雅、崇 高,神秘、高 贵、温厚等; • 负面联想:任 性、悲哀、古 怪、神秘、孤 独、古板等。
3.2.2.2色相的联想
斜背包(軍綠)
玻璃耐熱沖茶器
3.2.2色彩的联想
• 当我们看到某种颜色 时,就会联想到与之 相关的事物或相联系 的色彩,称为色的联 想。
LG手机
3.2.2色彩的联想
• 人们以往的视觉经验 和环境色彩的体验会 不知不觉地融进自己 的主观联想中,这种 联想有具体联想和抽 象联想之分。如红色, 可具体联想为血、火、 太阳的色彩,而它又 是象征着热情、奔放、 喜庆、活力等情感, 也就是色彩的抽象联 想。
3.2.2色彩的联想
• 色彩的联想依人的学历、性别、年龄、性格、职 业等条件而有所不同,同一个人也会依环境或季 节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的联想,也就是依人、时、 地而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油 醋 瓶
3.2.2伊顿著名的色彩形状说
• 色彩与形状在人的心理 感应上会有相似的地方。 当一个形状与某一色彩 具有相同的心理作用时, 它们就构成了表现方法 的同质异构关系。
3.2.1.3 色彩的软与硬
• 女性则喜爱轻松、淡雅、柔和的软色彩。如粉红、 淡紫、淡绿,由此来展现女性的“温柔之美”。
化 妝 品 冷 藏 箱
烤麵包機 烤
3.2.1.3 色彩的软与硬
• 女性则喜爱轻松、淡雅、柔和的软色彩。如粉红、 淡紫、淡绿,由此来展现女性的“温柔之美”。
電烤箱 電 烤
3人份電子鍋
• 蓝色: • 纯净的蓝色更多的是表现出一种平静、理智和纯 粹。
第三章色彩视知觉

3.2.1.4色彩的素与艳
• 艳色多为纯色,色彩的饱和度高,不稳 定较突出。有强烈的刺激感。
清凉一夏 小猪桌面饮水机
3.2.1.4色彩的素与艳
• 艳色多为纯色,色彩的饱和度高,不稳 定较突出。有强烈的刺激感。
3.2.1.4色彩的素与艳
• 低纯度、弱明度和光波复杂的色相令人 感觉素雅。而高纯度、强明度和波长长 的色相可以引起大脑神经兴奋。
3.2.1.4色彩的素与艳
• 朴实的素色,多数为醇厚无华,色彩较灰 浊的低纯度颜色,以纯度为零的灰色最为 典型;华丽的艳色,主要是纯度高,鲜艳 、亮丽、色调活泼、强烈的颜色。
3.2.1.4色彩的素与艳
• 除了纯度之外,素色多指明度较灰暗、对 比较弱、色相偏冷又暖昧的色彩;而艳色
指明度较高且反差较大的颜色、色相偏暖 且强烈对比的颜色。
• 色相环中的蓝色及 靠蓝的邻近色感觉 偏冷,这个区域称 冷色系,这些色彩 称冷色。
3.2.2.1 色彩的冷与暖
• 波长长的红光、橙 光和黄光,照射到 任何色都会有暖和 感。相反波长短的 紫光、蓝光和绿光 有寒冷的感觉。
3.2.2.1 色彩的冷与暖
• 在蓝绿色房间里工作的人们,感觉到寒 冷,而在红瞪色房间里工作的人们直到 温度计下降到才感到寒冷。
3.2.1.4色彩的素与艳
• 素色给人以朴素清淡的感受,艳色给人 以华丽气派的感觉。
卡通U盘
絕色系列小湯鍋
3.2.1.4色彩的素与艳
• 素色和艳色这两种感觉以纯度因素为主 ,其次是明度,也与色相有着密一切的 关系。
絕 色 系 列 平 底 鍋
-
3.2.1.4色彩的素与艳
• 素色多为混色,色彩的饱和度低,稳定 性较强,它没有强烈的刺激,比较容易 协调。
色彩心理学和视觉感知的分析方法

色彩心理学和视觉感知的分析方法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色彩充斥着我们的视觉感知,颜色的不同组合和使用往往能够为我们带来不同的情感和体验。
色彩心理学和视觉感知是对色彩和视觉现象的研究与理解,探索了人类视网膜和大脑如何解释光线,以及如何对颜色做出反应。
本文将探讨色彩心理学和视觉感知的分析方法,以及如何运用这些方法来对不同的颜色和组合进行分析。
一、色彩心理学的基本概念色彩心理学的核心是研究颜色对人类大脑和情感的影响。
其中最基本的概念是色调、饱和度和亮度。
色调是指颜色的基础色彩,如红、绿、蓝等。
饱和度是指颜色的强烈度和纯度,越饱和的颜色越鲜艳。
亮度是指颜色的明暗程度,较亮的颜色会让人更容易注意到。
此外,色彩心理学还研究了一些颜色的特殊效应,比如红色可以让人感到激情和兴奋,黄色通常被视为阳光和快乐,而蓝色则与平静和稳定相关联。
二、色彩对心理的影响颜色被广泛运用于美学、艺术和设计领域,但实际上,在营销和品牌建设等领域应用更为广泛。
色彩心理学的研究结果表明,颜色可以影响人们的心理,触发特定的情感和反应。
1. 红色对于红色,最常见的反应是激情和兴奋。
由于它是一种非常鲜艳和明亮的颜色,常常被用作突出和强调的标识符。
此外,当人们看到红色时,它还可以刺激食欲,并营造出一种生动而有趣的感觉。
2. 黄色黄色是一种明亮而热情洋溢的颜色,通常让人联想到阳光和快乐。
由于它易于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所以在广告、标志和海报设计中被广泛使用。
此外,黄色还被认为可以提高大脑的活跃度和创造力。
3. 蓝色蓝色是一种平静和稳定的颜色,往往被用作冷静和专业性的标志符号。
它在商务、医疗和教育领域被广泛使用,因为它能够照顾到人们的情感和需要,而不会让人产生紧张和不安的感觉。
4. 绿色绿色是一种与大自然相联系的颜色,可以带来平静和放松的感觉。
在设计中,绿色通常被用作环保、有机和可持续发展产品的标志。
此外,绿色还可以提高大脑对细节的注意力,帮助人们更容易地关注细节。
色彩与视觉的配觉

一、色彩与视觉的原理1.光与色光色并存,有光才有色。
色彩感觉离不开光。
(1)光与可见光谱。
光在物理学上是一种电磁波。
从0.39微米到0.77微米波长之间的电磁波,才能引起人们的色彩视觉感觉受。
此范围称为可见光谱。
波长大于0.77微米称红外线,波长小于0.39称紫外线。
(2)光的传播。
光是以波动的形式进行直线传播的,具有波长和振幅两个因素。
不同的波长长短产生色相差别。
不同的振幅强弱大小产生同一色相的明暗差别。
光在传播时有直射、反射、透射、漫射、折射等多种形式。
光直射时直接传入人眼,视觉感受到的是光源色。
当光源照射物体时,光从物体表面反射出来,人眼感受到的是物体表面色彩。
当光照射时,如遇玻璃之类的透明物体,人眼看到是透过物体的穿透色。
光在传播过程中,受到物体的干涉时,则产生漫射,对物体的表面色有一定影响。
如通过不同物体时产生方向变化,称为折射,反映至人眼的色光与物体色相同。
2.物体色自然界的物体五花八门、变化万千,它们本身虽然大都不会发光,但都具有选择性地吸收、反射、透射色光的特性。
当然,任何物体对色光不可能全部吸收或反射,因此,实际上不存在绝对的黑色或白色。
常见的黑、白、灰物体色中,白色的反射率是64%-92.3%;灰色的反射率是10%-64%;黑色的吸收率是90%以上。
物体对色光的吸收、反射或透射能力,很受物体表面肌理状态的影响,表面光滑、平整、细腻的物体,对色光的反射较强,如镜子、磨光石面、丝绸织物等。
表面粗糙、凹凸、疏松的物体,易使光线产生漫射现象,故对色光的反射较弱,如毛玻璃、呢绒、海绵等。
但是,物体对色光的吸收与反射能力虽是固定不变的,而物体的表面色却会随着光源色的不同而改变,有时甚至失去其原有的色相感觉。
所谓的物体“固有色”,实际上不过是常光下人们对此的习惯而已。
如在闪烁、强烈的各色霓虹灯光下,所有建筑及人物的服色几乎都失去了原有本色而显得奇异莫测。
另外,光照的强度及角度对物体色也有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色彩知觉现象
色彩构成
三原色在黑白背景下的同时对比
色彩构成
第一节:色彩知觉现象 第一节:
二 .色彩的错觉 : 色彩的错觉 (一)色的膨胀、收缩感 色的膨胀、
就色彩对人的视觉产生膨胀与收缩感觉而言, 就色彩对人的视觉产生膨胀与收缩感觉而言 , 它的原因包括物理的色光现象和生理的成像位置 两个方面, 各种色彩的波长长短有别, 两个方面 , 各种色彩的波长长短有别 , 但这种区 别是微小的。 别是微小的 。 由于人眼的水晶体自动调节的灵敏 度有限因而造成各种光波在视网膜上成像有前后。 度有限因而造成各种光波在视网膜上成像有前后 。 橙在视网膜内侧成像, 如 : 红 、 黄 、 橙在视网膜内侧成像 , 绿 、 蓝 、 紫 在外侧成像, 在外侧成像 , 以致造成人眼感觉前者与后者有距 离的错视现象。 离的错视现象。
色彩构成
第一节:色彩知觉现象 第一节:
视觉适应: 一 . 视觉适应: (三) 颜色适应
人眼在颜色的刺激作用下引起颜色视觉变化 称为颜色适应。人色彩感觉的最佳时间为5 7 称为颜色适应。人色彩感觉的最佳时间为5—7秒 所以强调视觉空间和景物的转换, 所以强调视觉空间和景物的转换,是为了获得色 彩的最佳感受和印象, 彩的最佳感受和印象,减少对视网膜内视锥和视 杆细胞的损耗。 杆细胞的损耗。
(四) 色的恒常性
色的恒常性指人们头脑和记忆中对体验过的 事物所形成的色彩印象与色彩知觉度的联系。 事物所形成的色彩印象与色彩知觉度的联系。在 一定的客观条件下, 一定的客观条件下,人的主观色彩印象不会随着 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有一定的恒常性。 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有一定的恒常性。
色彩构成
第一节:色彩知觉现象 第一节:
色彩知觉现象
色彩构成
长久注视左图中 黑圆点,然后将视线 移至右图黑点上,即 可出现补色残像 。
补色残像
色彩构成
第一节:色彩知觉现象 第一节:
二 .色彩的错觉 : 色彩的错觉 (三)同时对比
色度学上对同时对比的解释是:对同时呈现 色度学上对同时对比的解释是: 的临近的两个视场颜色进行对比。 的临近的两个视场颜色进行对比。也就是眼睛同 时接受不同色彩的刺激后, 时接受不同色彩的刺激后,使色觉发生互相排斥 的现象, 的现象,刺激的结果使相邻的色彩向自己的补色 方面发展。 方面发展。
D. 蓝色背景易见度的顺序为: 黄橙——橙——红——黑——绿 白——黄——黄橙 黄 黄橙 橙 红 黑 绿
H.灰色背景易见度的顺序为: 黄绿——橙——紫——蓝——黑 黄——黄绿 黄绿 橙 紫 蓝 黑
色彩构成
第一节:色彩知觉现象 第一节:
色彩的同化: 四 .色彩的同化: 色彩的同化
色的同化性也是知觉色彩时的一种现象, 色的同化性也是知觉色彩时的一种现象,这种现象 是视觉寻求平衡、 是视觉寻求平衡、从生理上的平衡过度到心理上的平衡 的过程, 的过程,也就是当一种小面积颜色被围于其他颜色当中 并与周围颜色相近时, 并与周围颜色相近时,看起来该颜色相似于周围颜色的 现象,这当中仍存在着视错觉的因素。 现象,这当中仍存在着视错觉的因素。 色彩同化现象在实际的设计活动中与色彩对比形成 相辅相成的重要手段。我们可以总结出一定的规律: 相辅相成的重要手段。我们可以总结出一定的规律: 色彩同化与距离有关。 ⑴色彩同化与距离有关。 色彩同化与光的强度与明度对比有关。 ⑵色彩同化与光的强度与明度对比有关。 色彩同化与色与色之间的面积大小及分布情况有关。 ⑶色彩同化与色与色之间的面积大小及分布情况有关。
色彩知觉现象
色彩构成
心理补色
色彩知觉现象
色彩构成
色彩的同时对比
色彩构成
第一节:色彩知觉现象 第一节:
色彩的易见度: 三 .色彩的易见度: 色彩的易见度
色彩在视觉中容易辨认的程度称之为色彩的易见度。 色彩在视觉中容易辨认的程度称之为色彩的易见度。 总结出以下几点: 总结出以下几点: 色彩的易见度和光的明亮程度有关, ⑴色彩的易见度和光的明亮程度有关,与色彩面积 大小有关。 大小有关。 色彩的易见度与色彩的对比度有关,对比越强, ⑵色彩的易见度与色彩的对比度有关,对比越强, 易见度越高。 易见度越高。 色彩的易见度与色彩冷暖有关,暖色易见度较高。 ⑶色彩的易见度与色彩冷暖有关,暖色易见度较高。
色彩构成
第一节:色彩与空间 第一节:
色彩的呼应: 三.色彩的呼应: 色彩的呼应
色彩显现于视觉范围,总会有一个相对的色彩环境, 色彩显现于视觉范围,总会有一个相对的色彩环境, 任何色彩均不会孤立的显现,总会有别的色彩来比较、 任何色彩均不会孤立的显现,总会有别的色彩来比较、 衬托和显现(色立体除外), ),需要有同种同类或近似的 衬托和显现(色立体除外),需要有同种同类或近似的 色彩在构图所占的空间布局内做上下、左右、 色彩在构图所占的空间布局内做上下、左右、前后等方 位的呼应。 位的呼应。
色彩构成
第一节:色彩知觉现象 第一节:
视觉适应: 一 . 视觉适应: (一) 距离适应
人的眼睛能够识别到一定距离内的形状与色 彩,这主要是基于视觉生理机制具有一定的调节 远近距离的适应功能, 远近距离的适应功能,也就是说具备一定的视觉 生理功能。 生理功能。
(二) 明暗适应
明适应是视网膜对光刺激的敏感度降低的结 果,暗适应是由于视网膜对光刺激的敏感度升高 的结果。 的结果。
色彩构成
第一节:色彩与空间 第一节:
色彩的层次: 二.色彩的层次: 色彩的层次
色彩的层次主要从人的视觉生理原理入手, 色彩的层次主要从人的视觉生理原理入手,比如暖 色与冷色在人眼视网膜感应成像的距离有前后之分, 色与冷色在人眼视网膜感应成像的距离有前后之分,它 的明暗对色彩的层次有很大的影响。 的明暗对色彩的层次有很大的影响。也就是一色被另一 色包围、或重叠时,均易形成空间层次。 色包围、或重叠时,均易形成空间层次。色彩的层次表 现主要来自明度对比, 现主要来自明度对比,比如黑底上的任何亮色都有前进 把几种不同明度的亮色置于黑色的包围之中, 感,把几种不同明度的亮色置于黑色的包围之中,将会 形成更多的色彩层次彩与视知觉
教学目的: 教学目的: 力求从人对色彩的视觉生理与心理反映的 角度,较系统的了解人的视知觉与色彩的 有机联系,了解色彩的诸种视知觉现象。 本章重点: 色彩的易见度、明暗适应、颜色适应、色的 本章重点: 同化性,以及色的错视等等。
色彩构成
第二章 第一节 色彩知觉现象
色彩知觉现象
A. 黑色背景易见度的顺序为: 黄橙——橙——红——绿——蓝 白——黄——黄橙 黄 黄橙 橙 红 绿 蓝 B. 白色背景易见度的顺序为: 红紫——蓝——绿——黄 黑——红——紫——红紫 红 紫 红紫 蓝 绿 黄 C. 红色背景易见度的顺序为: 蓝绿——黄绿 黄绿——黑——紫 白——黄——蓝——蓝绿 黄 蓝 蓝绿 黄绿 黑 紫 D. 蓝色背景易见度的顺序为: 黄橙——橙——红——黑——绿 白——黄——黄橙 黄 黄橙 橙 红 黑 绿 E. 黄色背景易见度的顺序为: 蓝紫——黄绿 黄绿——绿——白 黑——红——蓝——蓝紫 红 蓝 蓝紫 黄绿 绿 白 F. 绿色背景易见度的顺序为: 黄橙——蓝——紫——黑 白——黄——红——黑——黄橙 黄 红 黑 黄橙 蓝 紫 黑 G.紫色背景易见度的顺序为: 黄橙——橙——绿——蓝——黑——红 白——黄——黄橙 黄 黄橙 橙 绿 蓝 黑 红 F.灰色背景易见度的顺序为: 黄绿——橙——紫——蓝——黑 黄——黄绿 黄绿 橙 紫 蓝 黑
色彩构成
色彩的易见度顺序排列
色彩知觉现象
A. 黑色背景易见度的顺序为: 黄橙——橙——红——绿——蓝 白——黄——黄橙 黄 黄橙 橙 红 绿 蓝
色彩构成
E. 黄色背景易见度的顺序为: 蓝紫——黄绿 黄绿——绿——白 黑——红——蓝——蓝紫 红 蓝 蓝紫 黄绿 绿 白
B. 白色背景易见度的顺序为: 红紫——蓝——绿——黄 黑——红——紫——红紫 红 紫 红紫 蓝 绿 黄
二 .色彩的错觉 : 色彩的错觉
色彩在人们的视觉活动中无时无刻不在进行, 色彩在人们的视觉活动中无时无刻不在进行, 但有时也会发生对色彩判断的错误, 但有时也会发生对色彩判断的错误,出现被知觉 的物体色与客观的实际现状不一致的现象。 的物体色与客观的实际现状不一致的现象。色彩 错视并非客观存在, 错视并非客观存在,而是大脑皮层对外界刺激物 的分析综合发生困难造成的错误知觉, 的分析综合发生困难造成的错误知觉,是人的生 理构造所决定的,不是一种主观的意识。 理构造所决定的,不是一种主观的意识。
色彩知觉现象
色彩构成
色彩冷暖在视觉上的进退感
色彩构成
第一节:色彩知觉现象 第一节:
二 .色彩的错觉 : 色彩的错觉 (二)视觉后像
视觉后像也叫视觉残像,意指视觉在外光刺 视觉后像也叫视觉残像, 激突然停止后,视感觉并不立刻消失, 激突然停止后,视感觉并不立刻消失,外光刺激 的映像还短暂的停留为视觉后像后像的发生是由 于神经兴奋所留下的痕迹作用。 于神经兴奋所留下的痕迹作用。 视觉后像是眼睛连续视觉产生的, 视觉后像是眼睛连续视觉产生的 , ( 即先看 一个,后再看另一个)因此也可叫做连续对比。 一个,后再看另一个)因此也可叫做连续对比。
F. 绿色背景易见度的顺序为: 黄橙——蓝——紫——黑 白——黄——红——黑——黄橙 黄 红 黑 黄橙 蓝 紫 黑
C. 红色背景易见度的顺序为: 蓝绿——黄绿 黄绿——黑——紫 白——黄——蓝——蓝绿 黄 蓝 蓝绿 黄绿 黑 紫
G.紫色背景易见度的顺序为: 黄橙——橙——绿——蓝——黑——红 白——黄——黄橙 黄 黄橙 橙 绿 蓝 黑 红
色彩知觉现象
色彩构成
毕加索(镜前的少女) 毕加索(镜前的少女)
黑白灰明度强对比
色彩构成
第二章 第二节 色彩与空间
色彩构成
第一节:色彩与空间 第一节:
一.色彩均衡 : 色彩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