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结构抗震设计B李阳

合集下载

辽宁省教育厅关于确定2012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获奖名单的通知

辽宁省教育厅关于确定2012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获奖名单的通知

辽宁省教育厅关于确定2012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获奖名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辽宁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2.07.26•【字号】辽教办发[2012]198号•【施行日期】2012.07.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辽宁省教育厅关于确定2012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获奖名单的通知(辽教办发[2012]198号)省内有关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根据《辽宁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举办2012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的通知》(辽教办发[2012]13号)和《辽宁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印发2012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辽教办发[2012]47号)要求,2012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已于2012年7月5日-8日在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圆满结束。

本届竞赛共有全省17所高校的51支代表队报名参赛,参赛学生153人。

经过专家组评审、结构模型加载试验、网上公示、我厅同意,确定2012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获奖名单如下:一、学生奖项1.一等奖作品5件(A类竞赛3件,B类竞赛2件);2.二等奖作品9件(A类竞赛6件,B类竞赛3件);;3.三等奖作品15件(A类竞赛10件,B类竞赛5件);;4.优秀作品奖21件(A类竞赛15件,B类竞赛6件);5.最佳创意奖3件(A类竞赛2件,B类竞赛1件);6.最佳手工奖5件(A类竞赛2件,B类竞赛3件)。

具体名单见《2012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学生获奖名单》(附件1)。

二、优秀指导教师奖20名指导教师获优秀指导教师奖。

具体名单见《2012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名单》(附件2)。

三、优秀组织单位奖17所高校获得优秀组织单位奖,具体名单见《2012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优秀组织单位名单》(附件3)。

建筑结构优化设计浅析 李阳

建筑结构优化设计浅析 李阳

建筑结构优化设计浅析李阳发表时间:2019-06-25T09:33:07.54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7期作者:李阳[导读] 摘要:结构设计优化技术的应用可以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

身份证号码:65422319930222XXXX 海南儋州 571742摘要:结构设计优化技术的应用可以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

建筑设计部门和设计人员应严格遵守“经济、适用、合理”的设计原则,精心设计,应用现代化科技手段,选择合理的建筑结构设计方案,实现降低建筑工程造价并取得最大经济效益的目的。

关键字:结构优化;经济;技术;方案控制工程造价的一个有效途径是结构优化设计,优化设计的关键是合理处理经济和技术的对立统一关系。

设计中,不能只追求经济效益忽略技术标准,也不能只重技术轻经济,导致技术能力过剩,资金投入浪费。

工程投资中最主要的部分是工程造价,进行合理的结构优化设计可以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建筑设计的首要目标是实现建筑功能,在其基础上实现安全和经济最佳结合是现代设计人员都应有的追求。

结构设计优化要贯穿于整个设计过程,各个环节层层把关,设计出符合《规范》要求的方案,还要尽可能地实现建筑师的创作主旨。

1建筑结构优化设计理论建筑结构是由各种建筑材料建造的建筑受力骨架体系,它决定建筑的安全性能,并影响其它建筑功能。

结构设计原理是利用相关学科的知识,研究如何保证结构安全性的理论和设计方法。

传统的结构优化设计应用面较窄,仅仅局限于施工图阶段,优化的过程也是一个根据经验进行设计修改的过程。

但是,结构优化设计并不是单独针对薄弱环节进行修改,而是面向整个设计过程,合理利用材料性能,并使各个构件之间协调连接。

目前,传统的结构优化设计存在的不足已经被大家认同,建筑结构的优化设计已经不再局限于施工阶段,而是贯穿于整个建筑设计过程。

2建筑结构设计优化的功用2.1降低总造价进行结构优化设计中,多层住宅和高层住宅相比较,层数越多,总建筑面积增大,单位建筑面积占用的土地面积就越小,节约了用地成本,但建筑层数的增多,建筑总高度也会加大,楼与楼之间的间距也要加大,这时占用的土地节约量就不与建筑层数增加比例相同了。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基础隔震结构的系统参数优化设计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基础隔震结构的系统参数优化设计

标准遗传算法 (standard genetic algorit hm ,简 称 SGA) 在整个种群空间内随机搜索 ,按照一定 的评价策略得到每个个体的评价 ,并且通过选择 算子 、交叉算子 、变异算子的作用使种群不断进 化 ,从而使问题的结果被不断优化直至达到最优 , 详见文献[ 11 ] . 312 遗传算法的改进
进化过程中 ,每一代群体中所有个体都通过 繁殖 、交叉 、变异等遗传操作产生下一代. 为了充 分利用斐波那契算法局部搜索快的特点 ,使繁殖 过程得到很好的控制 ,得到更好的群体. 适时地将 每一代的优良个体解码提供给斐波那契算法作为 初始设计方案 ,进行局部搜索 ;再将结果编码加入 到整个群体中 ,利用遗传算法进行全局搜索. 这样 就使两种算法既可以相互独立地进行处理 ,又可 以彼此相互协调 ,共同作用. 这样 ,既发挥了斐波 那契算法局部搜索能力强的特点 ,又发挥了遗传 算法全局性好的特点 ,使搜索不至于陷入局部最 优. 改进混 合 遗 传 算 法 (improved hybrid genetic algorit hm ,简称 IH GA) 的流程图如图 2 所示.
式中 , x , x·, x¨为 L RB 隔震结构各层水平相对位
移 ,速度和加速度列向量 ; Cx , Kx 为 L RB 隔震结 构的水平阻尼矩阵和水平刚度矩阵 ; F 为地面地 震加速度转换矩阵.
3 改进混合遗传算法
遗传算法 ( genetic algorit hm ,简称 GA) 由于 解决不同非线性问题的鲁棒性 、全局最优性及不 依赖于问题模型的特性 、可并行性的高效率 、不需 要梯度信息及函数的连续性 、对目标函数及约束 条件也没有苛刻要求 ,正引起人们研究及应用的 热潮. 但在迭代过程中经常出现未成熟收敛 、振 荡 、随机性太大 、迭代过程缓慢等缺点[9 - 10 ] . 311 标准遗传算法

刍议建筑项目结构中的隔震设计

刍议建筑项目结构中的隔震设计

刍议建筑项目结构中的隔震设计王 涛 东北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摘 要:本文针对当前的抗震隔震设计现状,寻找到更好的设计方法,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提高建筑质量。

关键词:建筑项目;结构;隔震设计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原有的抗震技术已经不再能够符合当前情况对抗震设计水平的要求,传统设计方式在新情况面前显现出了很多不适应的问题,为此,我们要积极的的寻找隔震设计的新方法,切实提高建筑物尤其是高层建筑物的安全性。

1 隔震结构简述1.1 隔震结构概念隔震结构:指在建筑物上部结构与基础之间设置隔震层,以及延长整个结构体系的自振周期、增大阻尼、减小输入上部结构的地震作用,达到预期的设计要求。

1.2 隔震结构动力分析目前,比较基础的隔震结构主要应用于三十层以下,而且高和宽都比较小同时建筑物上部结构的水平刚度比较大的建筑结构中。

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对于存在多层隔震结构的房屋来说,对上部结构可以看做近似平动,可通过剪切型多质计算模型的计算结构来进行地震反应的计算,但是,其中对高层与超高层却没有给出明确的说明。

建筑物在高烈度地震波的震动下,高层建筑的隔离结构体系上部分结构就会出现弯曲,而且这种弯曲变形状态占了较大部分,而橡胶隔震结构在其中的应用,这时隔震支座上就会出现非线性变形或者拉应力,但是结构在整体上还是比较安全的。

高层隔震结构中,上部分的倾覆弯矩会比较大,在水平地震的震力作用下,会导致隔震层发生转动,这时结构的垂直荷载就会比较大,而隔震曾就会出现明显的竖向变形状态。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采用多质点平动体系进行相关分析。

摆动计算模型如下:基础隔震体系中多质点平动摆动模型2 建筑项目结构中的隔震设计2.1 隔震设计原则每种隔震装置都是存在着一定设计原则的,各类隔震装置配置原则如下:第一,铅蕊支座是要布置在隔震曾外面的,同时在布置时还要保证对称。

这种布置方式有利于隔震层的抗扭转效应,同时还能够保证支座在受到不同剪应力时能够产生相同偏离率。

东北大学20春学期《结构抗震设计》在线平时作业3满分答案

东北大学20春学期《结构抗震设计》在线平时作业3满分答案

东北大学《结构抗震设计》在线平时作业3满分答案
1
关于抗震设防目标
A “小震不坏”是指遭遇到基本烈度的地震影响时,房屋不坏
B “中震可修”是指遭遇到基本烈度的地震影响时,房屋可修
C “大震不倒”是指遭遇到基本烈度的地震影响时,房屋不倒
D “大震不倒”是指遭遇到任何地震房屋都不倒塌
答案:B
2
某地区设防烈度为7度,乙类建筑抗震设计应按下列要求进行设计
A 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按8度考虑
B 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按7度考虑
C 地震作用按8度确定,抗震措施按7度采用
D 地震作用按7度确定,抗震措施按8度采用
答案:D
3
场地类别的划分原则是
A 按场地土类别划分
B 按土层的剪切波速划分
C 按场地覆盖层厚度划分
D 按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划分
答案:D
4
设防烈度是
A 多遇烈度
B 基本烈度
C 罕遇烈度
D 一般情况下可采用基本烈度
答案:D
5
下列哪一项符合规则结构的相应要求?
A 房屋平面局部突出部分的宽度不大于其长度,且大于该方向总长的30%
B 房屋立面局部收进的尺寸不大于该方向总尺寸的25%
C 楼层刚度不小于其相邻下层刚度的70%
D 在房屋抗侧力构件的布置基本均匀对称的情况下,房屋平面内质量的分布可不均匀对称
答案:B
6
框架结构中砌体填充墙的布置及所用材料应符合
Ⅰ、平面和竖向宜均匀对称
Ⅱ、平面宜对称,竖向可不均匀
Ⅲ、平面宜均匀,竖向可不均匀
Ⅳ、每层的填充墙高度宜与该层柱净高相同
Ⅴ、每层的填充墙宜砌至该层柱半高处。

楼板假定对于平面凹进框剪结构抗震计算的影响

楼板假定对于平面凹进框剪结构抗震计算的影响

张元琦 楼板假定对于平面凹进框剪结构抗震计算的影响332023,33(3)楼板假定对于平面凹进框剪结构抗震计算的影响张元琦* 中石油吉林化工工程有限公司 吉林 132002摘要 为研究刚性楼板假定对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计算结果的影响,本文采用midas gen 软件对某高层商用公寓楼进行抗震分析,分别采用刚性楼板假定和弹性楼板假定模型。

计算结果表明,在小震弹性工况下,两种假定下计算结果差异不大,但在罕遇地震下,刚性假定分析结果偏向于不安全,高估结构在弹塑性阶段的抗侧刚度,应慎用刚性楼板假定。

关键词 框架剪力墙结构 刚性楼板假定 弹性楼板假定 抗震设计 平面凹进结构*张元琦: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

毕业于东北电力大学结构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

从事结构设计及建构筑物抗震抗爆计算等相关工作。

联系电话:*************,E-mail :*****************。

框架剪力墙作为受力状态复杂的结构形式,框架和剪力墙两类抗侧体系刚度相差较为悬殊,在水平地震作用下,楼板起到传递水平力、协调层间变形的重要作用,因而楼板的平面内变形及刚度对框剪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不可忽略。

常规结构计算分析中,一般采用楼板平面内刚度无限大的假定以简化计算,在框架剪力墙的计算中往往存在较大误差,以带有狭长楼板或楼板不连续、不规则的框剪结构尤甚,其中平面凹进的框剪结构不仅显著削弱楼板的平面内连续性,还使得位于边榀的抗侧体系不再完整,凹槽处水平地震作用没有明确传递路径,受力复杂,楼板应力集中明显,并会造成结构质量和刚度不均匀不对称,加重扭转效应。

本文以平面双向均有凹进的框架剪力墙结构工程为例,研究此类结构在刚性/弹性楼板假定下地震动力响应、抗震性能的异同,为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1 工程简介及模型建立某工程商用公寓楼为单塔大底盘结构,地下2层车库,地上首层层高4米,标准层层高3米,建筑高度34米。

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0.2 g),Ⅱ类场地,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建筑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建筑结构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问题分析 李洋

建筑结构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问题分析 李洋

建筑结构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问题分析李洋发表时间:2019-07-02T14:38:49.050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第2期作者:李洋[导读] 在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非常注重抗震设计,现在国家对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也有一定的要求,如何提高建筑结构性能及抗震设计是现在建筑方面专家需要解决的问题。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摘要:在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非常注重抗震设计,现在国家对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也有一定的要求,如何提高建筑结构性能及抗震设计是现在建筑方面专家需要解决的问题。

从确定抗震性能目标、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混凝土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进行分析。

关键词:建筑结构;抗震设计;问题分析中图分类号:TU352 文献标识码:A引言:建筑结构的设计处理是比较关键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对于后续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指导性比较强,如果设计环节出现了问题和隐患,必然会影响到后续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效果,需要不断优化建筑结构设计水平。

结合建筑结构设计工作的开展,注重抗震设计是比较基本的一个要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难度比较大,要求相对也比较高,需要结合不同需求进行详细分析,确保其能够体现出更强的适宜性。

1建筑结构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特点分析对于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工作的落实,其主要目标和原则就是“大震不倒、中震可修、小震不坏”,基于这一基本原则进行设计的难度相对比较大,在以往抗震设计中过度依赖设计人员的经验,进而也就很可能形成较为明显的隐患威胁,需要切实把握好对于新型抗震设计方式的优化,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模式就显示出了较强的作用价值,在当前得到了较为理想的运用。

相对于传统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模式,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工作主要表现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特点:(1)要有明确的性能水平。

建筑结构基于性能进行抗震设计,必然需要确保其能够具备明确的性能水平,较好实现对于抗震设计方案的有效指导,避免因为单纯依靠经验或者是相关规范标准进行抗震设计形成的明显隐患和不足。

东北大学东大18秋学期《结构抗震设计》在线作业1标准满分答案

东北大学东大18秋学期《结构抗震设计》在线作业1标准满分答案
(单选题) 1: 某地区设防烈度为7度,乙类建筑抗震设计应按下列要求进行设计
A: 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按8度考虑
B: 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按7度考虑
C: 地震作用按8度确定,抗震措施按7度采用
D: 地震作用按7度确定,抗震措施按8度采用
正确答案:
(单选题) 2: 抗震设计中,建筑重要性的划分是依据
A: 100mm
B: 120mm
C: 80mm
D: 90mm
正确答案:
(单选题) 5: 关于结构自振周期近似计算的折算(等效)质量法,下面哪一个说法不正确
A:
B: 代替原体系的单质点体系,应与原体系的刚度和约束条件相同
C: 代替原体系的单质点体系的动能等于原体系的动能乘以动力等效换算系数
(判断题) 8: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只能适用于弹性体系。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判断题) 9: 建筑的平、立面布置宜规则、对称,建筑的质量分布和刚度变化宜均匀,楼层不宜错层。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判断题) 10: 除强度与刚度要求外,在地震区结构要有良好的抵抗塑性变形的能力,即延性要求。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判断题) 11: 某类房屋的震害指数越大说明该类房屋的抗震性能越好。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判断题) 12: 当板的跨度大于4.8m并与外墙平行时,靠外墙的预制板侧边应与墙或圈梁拉结。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B: 抗震设防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
C: 抗震设防烈度、场地类型和房屋层数

建筑结构工程抗震设计的作用及措施李阳

建筑结构工程抗震设计的作用及措施李阳

建筑结构工程抗震设计的作用及措施李阳发布时间:2021-09-09T01:38:40.041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7期作者:李阳[导读]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住房问题越来越严重,建造了许多摩天大楼来解决住房问题。

玛纳斯县项目代建管理处新疆昌吉州玛纳斯县 832200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住房问题越来越严重,建造了许多摩天大楼来解决住房问题。

因此,在建筑的设计和施工中,抗震性能十分重要,这部分一直是建筑师设计的重点。

抗震设计是在发生地震时保持高层建筑完整性的重要元素,因此,我们有必要充分了解建筑结构工程抗震设计的重要性以及建筑结构工程抗震设计的要点。

当然,抗震设计必须符合结构安全、可靠性和高经济效益的基本原则。

抗震设计是基于科学合理的技术,必须确保在地震时抗震设计可以发挥作用,保证建筑物遭受地震之后经过短时间的修缮工作就可以继续使用,这大大降低维修成本,实现利益最大化。

关键词:建筑工程;结构设计;抗震问题1建筑工程结构抗震设计的重要意义地震具有极强的破坏性、危害性以及随机性,我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的交会部位,地震频繁。

如果建筑工程不具有抗震性或是抗震性能过低,均会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极大的伤害和损失。

因此,国家也出台了相关抗震设防标准,并要求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要求去执行。

现如今,我国在建筑设计方面以结构抗震性作为重点展开了研究,同时也取得了一些成绩。

随着现今建筑工程抗震设计及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使地震危害得到了有效降低,同时也更好地保障了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就目前来看,国家对于地震规律性方面的认识还不够深入,还需进一步深入地对建筑工程结构抗震性进行研究和探索,与此同时,各地区还应当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抗震设防标准。

如今,人们对于建筑工程结构抗震性设计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提升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成为一大难题。

因此,这就需要不断深入地研究抗震技术及其设计,尽可能确保人们日常生活及品质,不断提升建筑的抗震能力。

结构抗震韧性的应用研究进展

结构抗震韧性的应用研究进展

结构抗震韧性的应用研究进展目录一、内容概述 (2)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2)1.2 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3)二、结构抗震韧性的理论基础 (5)2.1 抗震韧性的定义及内涵 (5)2.2 抗震韧性评估方法与指标体系 (6)2.3 抗震韧性设计原则与实施策略 (8)三、结构抗震韧性的应用研究 (9)3.1 建筑工程领域 (11)3.1.1 地震多发地区的建筑设计与施工 (12)3.1.2 老旧建筑的抗震加固与改造 (13)3.2 桥梁工程领域 (14)3.2.1 桥梁抗震设防标准与要求 (15)3.2.2 桥梁抗震性能评估与加固技术 (17)3.3 地下工程领域 (18)3.3.1 地下交通设施的抗震安全性分析 (20)3.3.2 地下综合管廊的抗震设计与施工 (21)四、结构抗震韧性的提升技术与创新方法 (23)4.1 新型材料在抗震韧性中的应用 (24)4.2 高性能结构体系的研究与发展 (25)4.3 智能化监测与预警系统的应用 (26)4.4 灾害风险评估与应急响应机制的完善 (28)五、结论与展望 (29)5.1 结构抗震韧性研究的主要成果与贡献 (30)5.2 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31)5.3 未来发展趋势与研究方向 (32)一、内容概述“结构抗震韧性的应用研究进展”主要围绕结构抗震韧性领域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本文将概述近年来在结构抗震韧性理论、设计原则、材料应用、抗震系统评估以及新技术研发等方面的最新进展。

文章首先介绍了结构抗震韧性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接着分析了当前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在此基础上,详细阐述了结构抗震韧性在不同类型建筑和工程结构中的应用情况,包括高层建筑、桥梁、隧道、地下空间等。

文章还探讨了新型抗震结构体系的发展及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效果,包括智能抗震技术、隔震减震技术、复合抗震技术等。

文章展望了结构抗震韧性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强调了跨学科合作、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在推动该领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加固后东北大学建筑系大楼在3·11地震中损坏原因分析

加固后东北大学建筑系大楼在3·11地震中损坏原因分析



2 0 1 1年 东 日本 大地 震发 生后 , 发 现 一些抗 震加 固过 的建 筑在 地 震 中也 遭 到 了损 坏 。 以一 栋位
于 日本仙 台的加 固建 筑为例 , 通过 实地考 察分 析 总 结 了其遭 受破 坏 的典 型 损 伤特 征 。 结构 在 抗 震加 固 前, 应对 结 构 的局部 损伤 和整 体 性 能有 准 确 的把 握 ; 抗 震 加 固时 应 考 虑局 部 加 固对 结 构 整 体性 能 的影
HA O Li n f e i ZHANG Ru i f u ’ XI E Li y u XUE S o ng t a o。 ’ ,
( 1 .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A r c h i t e c t u r e , T o h o k u U n i v e r s i t y ,S e n d a i 9 8 0 — 8 5 7 9 , J a p a n ;
Ab s t r a c t D u i r n g t h e G r e a t E a s t J a p a n E a r t h q u a k e , s o me b u i l d i n g s r e t r o i f t t e d p i r o r t o t h e e a t r h q u a k e w e r e d a ma g e d t o v a r y i n g d e g r e e s . T h i s p a p e r s t u d i e s a r e t r o i f t t e d b u i l d i n g l o c a t e d a t T o h o k u U n i v e r s i t y , J a p a n, w h i c h w a s

工程结构抗震设计教学大纲

工程结构抗震设计教学大纲

《工程结构抗震设计》课程教学大纲1.课程概况第一章地震工程基本知识1.教学要求(1)了解地震的主要类型及其成因;(2)了解世界及我国地震活动性以及地震成灾机制;(3)掌握地震波的运动规律和震级、地震烈度等地震强度度量指标;(4)掌握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抗震设防目标和抗震设计方法;(5)理解工程结构抗震概念设计基本要求;(6)了解地震预警与救援的原则与意义。

2.教学重点地震基础知识,地震活动与地震分布,地震特征描述,工程结构抗震设防,工程结构抗震概念设计。

3.教学难点里氏震级和矩震级的定义和区别,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设计特征周期、设计地震分组运用,工程结构概念设计的把握与理解。

第二章场地、地基与基础抗震1.教学要求(1)理解工程地质条件对结构震害的影响,(2)掌握场地与场地土的概念,场地与场地土的分类以及场地条件对工程结构抗震的影响;(3)掌握天然地基、基础的抗震验算方法;(4)掌握场地土液化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5)了解场地土液化的判别方法、可液化地基与软弱地基的抗震处理措施。

2.教学重点场地与场地土的概念及分类,天然地基、基础的抗震验算方法,砂土液化的概念与判别方法等。

3.教学难点场地土与场地的分类及区别,天然地基、基础的抗震验算方法中地基抗震承载力提高的原因。

第三章地震作用与结构抗震验算1.教学要求(1)掌握结构的动力地震反应的特性。

(2)掌握反应谱的概念,地震系数、动力系数、地震影响系数、重力荷载代表值的概念。

(3)掌握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多自由度弹性体系地震反应的方法。

(4)掌握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水平地震作用(5)理解结构竖向地震作用的计算方法。

(6)了解结构的扭转效应的概念。

(7)了解结构时程分析法的概念。

(8)理解和掌握结构构件抗震承载力验算、多遇地震下结构抗震变形验算及罕遇地震下结构抗震变形验算的概念与方法。

2.教学重点地震影响系数和反应谱的概念与表达式,振型分解的概念,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底部剪力法,结构构件抗震承载力验算及变形验算等。

建筑抗震设计课程模块化教学方法探索

建筑抗震设计课程模块化教学方法探索

建筑抗震设计课程模块化教学方法探索
秦士颖
【期刊名称】《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年(卷),期】2018(000)012
【摘要】基于建筑抗震设计课程特点和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模块化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分为四个模块,针对不同的模块内容,采用理论与工程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深入理解建筑抗震设计理论与设计方法,具备独立分析建筑结构工程抗震问题的能力,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抗震教学有借鉴意义.
【总页数】3页(P72-74)
【作者】秦士颖
【作者单位】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 43007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2.3
【相关文献】
1.结合新版规范修订的建筑抗震设计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J], 李凤臣;张丽娜;王振华;徐驰;何春锋
2.基于震害分析的“建筑抗震设计”研究型教学方法探索 [J], 袁康;夏多田;何明胜
3.高职园林专业模块化教学方法探索——以景观设计课程模块化教学为例 [J], 杨丽;王芳
4.就业需求驱动的高校结构力学课程模块化教学方法研究 [J], 崔先泽
5.现代测试技术课程模块化教学方法改革 [J], 王后能;杨帆;卓旭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层建筑抗震结构设计问题

高层建筑抗震结构设计问题

高层建筑抗震结构设计问题
张羡
【期刊名称】《中外企业家》
【年(卷),期】2015(000)035
【摘要】高层建筑是当前建筑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必须要做好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工作,确保其稳定性,才能实现高层建筑施工建设的良心发展.由于我国处于地震高发区,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问题就显得更为重要.
【总页数】1页(P202)
【作者】张羡
【作者单位】扬州利安建筑有限公司,江苏扬州2258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73+.31
【相关文献】
1.论高层建筑抗震结构的设计问题 [J], 刘硕
2.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问题研究 [J], 何涛; 马青
3.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结构设计问题及策略 [J], 陈艺松
4.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结构设计问题及策略 [J], 贾海洋
5.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结构设计问题及策略 [J], 贾海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 北 大 学 继 续 教 育 学 院
结构抗震设计 试 卷(作业考核 线下) B 卷(共 8 页)
注:请您单面打印,使用黑色或蓝色笔,手写完成作业。

杜绝打印,抄袭作业。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按国家批准权限审定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称为( 设烈强度 )。

2.( 乙丙丁)类建筑的地震作用,应按本地区设防烈度计算,但设防烈度为6度时,除《规范》有特殊规定外,( 可不 )进行地震作用计算。

3.宜选择( 有利地段 ),避开( 不利地段 ),当无法避开时,应采取适当的抗震措施,不应在危险地段上建造( 甲乙丙 )类建筑。

4.按简化方法计算薄弱层弹塑性变形时,对楼层屈服强度系数沿高度分布均匀的结构,可取( 底层 )作为薄弱层。

5.设防烈度为7度时,多层砖房高度不宜超过( 21m ),层数不宜超过( 七层 )。

6.在式V N VE f f ξ=中,N ξ为( 砌体强度的正应力影响系数 ),对于砖砌体,
N ξ是以( 主拉应力 )强度理论为基础确定的。

7.多层内框架砖房的纵向窗间墙宽度不应小于( 1.5m )。

8.地震时,砂土液化是由于地震引起的饱和砂土在短时间内其抗剪强度( 降低或丧失为零 )所致。

9.框架结构框架梁的控制截面取( 梁两端和跨中 ),当仅考虑水平地震作用时,梁端最大正弯矩组合的公式为( 1.5Mek+1.0Mge )。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基本烈度 B
A .大体相当于30年超越概率为2%~3%的地震烈度
B .大体相当于50年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烈度
C .大体相当于100年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烈度
D .大体相当于50年超越概率为63%的地震烈度 2.关于建筑场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A .场地土的类型是确定建筑场地类别的条件之一
B .建筑场地的类别应根据剪切波速划分
C .建筑场地的类别应根据岩土的名称和性状来划分
D .建筑场地的类别由基础的埋置深度确定。

3.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结构体系 B
A .应优先采用纵墙承重结构体系或横墙承重结构体系
B .应优先采用纵、横墙混合承重结构体系或横墙承重结构体系
C .应优先采用纵墙承重结构体系
D .应优先采用纵、横墙混合承重结构体系或纵墙承重结构体系
4.结构的抗震等级 D
A .与结构类型有关
B .与结构动力特性有关
C .与建筑高度无关
D .与抗震设防烈度、建筑高度和结构类型等有关 5.关于规则结构的概念,下面那一项不符合规则结构的要求:
A .平面局部突出部分的长度不大于其宽度,且不大于该方向总长度的30%
B .立面的局部收进尺寸不大于该方向总尺寸的25%
C .楼层刚度不小于其相邻下层刚度的70%,且连续三层总刚度降低不超过50%
D .平面内质量分布和抗侧力构件布置基本均匀对称的结构 6.框架抗震墙结构中的抗震墙设置应符合的条件之一为:
A .抗震墙洞口面积不宜过小,洞口上下对齐
B .纵向抗震墙宜设在端开间
C .纵向抗震墙宜单独布置
D .抗震墙宜贯通全高,且纵横向抗震墙宜相连
7.验算天然地基地震作用下的竖向承载力时,基础底面平均压力和边缘压力应符合式 A .SE f p ≤或SE f p ≤max C .SE f p ≤且SE f p 2.1max ≤ B .S f p ≤且SE f p ≤max D .S f p 2.1max ≤或S f p ≤ 8.用标准贯入试验判别土层是否液化时,当满足下面哪一个条件应判别为液化 A .N 63.5<Ncr B .N 63.5>Ncr C .N 63.5≠Ncr D .N 63.5=Ncr 9.多层内框架砖房的顶部附加地震作用系数δn 的取值 A .为0.2 B .与自振周期有关 C .与场地卓越周期有关 D .为0 10.结构地震反应的时程分析法也称为
A .直接动力法
B .底部剪力法
C .拟静力法
D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11.砌体结构中构造柱的主要作用是
A .提高墙体的强度
B .减少多层砌体房屋的不均匀沉降
C .提高房屋的承载能力
D .改善砌体的变形能力 12.地面运动的最大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的比值称为 A .地震系数 B .地震影响系数 C .动力系数 D .水平地震作用 13.框架填充墙与框架柱拉结的作用是
A .避免地震时填充墙闪出倒塌
B .避免地震时填充墙开裂
C .提高地震时砌体的强度
D .提高框架柱的承载力 14.框架柱轴压比的表达式为
A .0/bh f N cm
B .bh f N cm /
C .0/bh f N c
D .bh f N c /
15求多质点体系的高阶频率与高阶振型可采用
A .矩阵迭代法
B .能量法
C .等效质量法
D .顶点位移法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式i ji j j ji G x F γα=中各符号代表什么意义?按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各平动振型产生的水平地
震效应如何组合?
2.简述地震作用下,砖墙产生斜裂缝、交叉裂缝及楼梯间墙体震害较重的原因。

3.对抗震设防区,多层粘土砖房楼、屋面板的支承长度有何要求?
4.多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的规则结构应符合哪些要求?
5. 何谓三水准的抗震设防目标?
四、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0.16、1.三层钢筋砼框架结构,建造于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20g),α
max
场地为Ⅰ类,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T g=0.3s,结构计算简图和重力荷载代表值如图所示,结构的基本周期T1=0.36s,求(1)建筑物总的水平地震作用;(2)建筑物各层的水平地震作用;(3)建筑物的各层地震剪力标准值。

3.6m G
=3000KN
3
3.6m G
=3000KN
2
3.6m G
=3000KN
1
2、某抗震等级为Ⅲ级框架结构的边跨梁,在水平地震作用下和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的弯矩标准值如图所示(图中弯矩为梁端柱边弯矩值),求调幅系数为0.8时梁端的最大正、负弯矩的组合设计值。

60m
KN⋅
KN⋅ 160 m
KN⋅ 40m
140m
KN⋅
地震作用下M图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M图
答:
3、按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确定图示结构在多遇水平地震作用下各振型各质点的水平地震作用ji F 和楼层水平地震剪力值,并绘出楼层地震剪力图。

已知场地类别为Ⅱ类, 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g T =0.4s ;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0g ),m ax =0.08;各层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分别为:1G =1200kN,2G =1200kN,振型及相应的自振周期分别为:
第一振型 11X =1.000,12X =1.618,1T =1.028s 第二振型 21X =1.000,22X =-0.618,2T =0.393s
2m 1m
答:
4、写出图示墙片的侧移刚度算式(由各块的K
i
表示);
K
1
K
2 K
4
K
5
K
3
若已知 K
1=5k
K
2
=0.5k
K
3
=3k
K
4
=K
5
=k
求 K=?。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