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区域与区域差异

合集下载

说课稿区域和区域差异

说课稿区域和区域差异

VV区域和区域差异>>说课稿,说教材本课是高一地理第一单元第一课,对整个必修三的学习起到方法论的作用。

为后面各章节案例学习提供学习的方法。

也是第一章以及整个必修三课本中非常重要的一节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了解区域的概念,特征以及分类。

重点是掌握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以及之间的自然地理环境差异。

二,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三大自然区域的划分以及自然地理要素差异。

过程与方法:从区域概念以及特征分类导入,引出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以及运用比较的方法对比区域之间的差异。

教会学生学习区域地理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我国疆域辽阔,地域之间差异大。

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三,说重点和难点重点:区域特征和划分难点:三大自然区自然地理要素要素的差异及其原因。

四,说教学方法讲述法、分析类比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说教学过程(引入)我们的生活与区域有关,我们经常听说省、自治区、直辖市、流域、经济区、自然保护区等名词和反映区域的用语。

(提问)什么是区域?区域是如何划分的?如何描述一个区域的地理特征?(一)区域和区域差异:1、概念:区域一一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它具有一定的地理位置和可量度的实体;区域内自然、社会等要素间相互联系,使区域保持一定的相似特征2、特点(1)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级别、界线(2)有明确的区位(3)内部特征相对一致区域的级别有咼有低,划分的指标也不尽相同3、划分指标单一指标自然要素、人文要素的某一方面。

综合指标多种要素,思考:经济区域、社会区域、文化区域的划分是依据什么进行的? 经济条件产业结构、主要产业部门、经济发展水平、发展潜力与发展方向等社会条件政治、文化、交通、人口、民族与宗教等自然区域的划分是依据自然条件地形、气候、植被、土壤、水文、矿产资源等4、区域差异:两个或多个区域之间的差别。

5、区域研究的重点: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及其对区域社会发展的影响;区域与区域之间的联系。

区域和区域差异

区域和区域差异

考向二 区域差异(3年12考)
(2010·福建文综)入海河流三角洲的土地利用类型受河流淡水和海洋咸水的共同影响。某三角洲面积增长较快,该三角洲地区2007年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如下表所示。完成5~6题。
占总面积比例(%)
17
12
32
18
21
100
5.该三角洲地区最有可能位于下图中的 ( )。
城镇用地比重明显增大,滩涂比重略有增加;其他各类用地比重减小。 不利影响:水资源缺少,水质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城市“热岛效应”增强;生态调节功能减弱。
区域差异分析的思路
应用提醒:区域差异比较时的注意事项 对区域的分析不要面面俱到,要先找出最明显的最具有代表性的要素,要注意分析自然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目前社会经济地理环境的状况,从而探究区域人类活动的特点、存在问题和今后发展方向。
02
有利条件:未利用土地数量大;光照条件好等。 应注意的主要问题:解决淡水资源短缺;治理盐碱地;防治洪涝、低温灾害等;注重湿地等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从自然条件角度,说明黄河三角洲农业开发与珠江三角洲相比的有利条件和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考点 区域定位与区域特征分析
明确区域的空间范围
区域定位
分析思路
经纬度 位置
主要分析南、北所跨的纬度,东西所跨的经度;所处的热量带、气压带和风带、高中低纬等,如天然橡胶主要种植于热带地区
海陆位置
明确大洲、大洋的归属及所处的方位,如我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侧
相对位置
从地理事物或相邻地理事物的特殊性来分析,如区域轮廓、地形、河流、交通等,如黄土高原位于太行山以西,祁连山以东,秦岭以北,古长城以南
[2012·福建文综,37(3)]下图示意中国东部某区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题。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大力扩大文化、软件和信息服务、商贸流通、金融保险等新兴服务出口。积极支持东部地区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进一步提高能源、土地、海洋等资源的利用效率。

中国区域地理与区域差异 学案(教师用)

中国区域地理与区域差异  学案(教师用)

中国区域地理与区域差异考纲浏览:1、中国的区域差异2、中国三大自然区的空间位置和基本特征。

东部季风区内部的差异。

中国自然区域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北方地区地理位置和范围。

气候、地形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的关系。

重工业基地和能源工业基地。

主要城市。

4、南方地区地理位置和范围。

气候、地形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的关系。

轻纺工业和有色金属工业。

主要城市。

5、西北地区地理位置和范围。

气候、地形特征。

农、牧业生产特点。

保护草原,治理沙漠。

主要矿产地。

主要城市。

6、青藏地区地理位置和范围。

高寒气候。

农牧业生产特点。

能源和矿产资源。

主要城市。

7、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地理位置和范围。

经济发展的特点。

台湾省的地形、自然资源和主要城市。

热点提示:1、以局部区域图为背景资料,综合考查各个区域的自然条件、大江大河的治理和工农业特色,西北地区干旱和青藏地区高寒的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是高考命题的重点2、关注台湾问题、南水北调、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三峡工程、西气东输、青藏铁路、第二条亚欧大陆桥等热点问题3、关注我国的农业生产与农业地域类型、工业和城市的主要区位因素4、西部脆弱的生态环境与合理开发往往是命题的切入点自主学习和探究:第一部分中国区域地理一、我国四大区域自然条件一览北方地区1、范围:大兴安岭、贺兰山脉、巴颜喀拉山脉以东,秦岭、淮河以北,即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北部地区。

2、地形特征:平原面积广大,其中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黑土为主,多沼泽,北部冻土层厚;华北平原是我国最平坦的平原,主要由黄河、海河、淮河冲积而成,土层深厚;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广、最厚的黄土堆积区,土质疏松,直立性强,地表植被保护差,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流经高原区的河流含沙量大。

太行山脉两侧地形差异明显,以东为华北平原,以西为黄土高原。

本区主要地形单元有:东北平原(三江、松嫩、辽河)、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兴安岭山地、长白山地、山东丘陵、辽东丘陵。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和区域差异表现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和区域差异表现

四大分区的地理界线的确定
把秦岭—淮河一线、400毫米年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 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 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
下面大家看看下列几幅图各是哪 个地区的景观:
西北荒漠 江南水乡
华北平原 青藏高原
那么大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这四大地理区域是按照什么标 准划分的呢?
1
“橘生淮南则为橘”的启示
晏子出使楚国时,楚王赏赐晏子饮酒。 宾主正尽兴,却见两个差吏捆绑着一个人来 到面前。楚王故意问:“被捆的人犯了什么 罪?”官吏说:“他是齐国人,犯了盗窃 罪。”楚王看着晏子说:“你们齐国人本来 就善于偷盗吗?”
晏子知道这是楚王要羞辱自己的花招, 便回答道:“我听说:橘子树如果生长在淮 河以南,果实就是橘子,但是生长在淮河以 北,结出的果实就是枳。为什么呢?水土不 同。老百姓生活在齐国并不偷盗,到了楚国 就盗窃,莫非楚国的水土使百姓善于偷盗吗? 楚王笑道: “圣人是不能同他开玩笑的, 我反而是自讨没趣了。”
三江营 与长江
相连秦岭-淮河一线源自1根据以前所学知识回答49页D图比较
南方冬季景观
2让同学思考秦岭-淮河南北两 侧差异,50页G表比较。
北方冬季景观
一月平均气温 年降水量 温度带 干湿地区
秦岭—淮河以北 0℃以下
800mm以下 暖温带
半湿润地区
秦岭—淮河以南 0℃以上
800mm以上 亚热带
湿润地区
2、其主导因素与气温和降水相关,即气候因素。
比较上面的几幅图片,我们可以得出哪些 结论呢 1、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1月 0°等温线,与我国800mm等降水量线,以及 秦岭—淮河一线相一致。
2、其主导因素与气温和降水相关,即气候因素。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秦岭淮 河一线 秦淮一线: 1 ,一月零度等温线 2 ,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分界线 3, 八百毫米等降水量线 4 ,湿润半湿润分界线 5, 亚热带暖温带分界线 6 ,南北方分界线

(中考地理)中国的地理差异与四大分区

(中考地理)中国的地理差异与四大分区

考点18 中国的地理差异与四大分区考点热度★★★★☆一、地理差异显著1.自然环境差异显著(1)气温:自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2)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3)地势:自西向东,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2.人文环境差异显著(1)农业:西牧东耕、南稻北麦。

(2)人口、城市、交通线:东密西疏。

(3)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南北差异不明显。

二、四大地理分区根据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特征,将我国分为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区域。

代号区域界线主导因素①西北与北方: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400mm 降水②青藏与其他地区:地势一、二级阶梯界线吻合地势或地形③南方与北方:秦岭—淮河800mm 气温、降水(或气候)三、秦岭——淮河一线代表的地理意义(1)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2)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3)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4)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5)旱地农业与水田农业的分界线(6)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7)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秦岭—淮河一线以南耕地类型旱地400mm<X<800mm 水田x>800mm 作物熟制一年一熟或二年三熟一年二熟或一年三熟1月气温低于0度高于0度温度带中温带、暖温带、寒温带亚热带、热带河流流量小、季节变化大、汛期短,冬结冰流量大、季节变化小、汛期长、冬季不结冰植被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干湿地区以半湿润区为主湿润区主要农作物小麦、大豆;水稻、油菜民居特征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屋顶坡度大,墙体高传统主食以面食为主以米饭为主体育活动溜冰、骑马游泳、划船冬季河流结冰不结冰交通运输陆路运输为主,汽车为主要交通工具水运是常用的运输方式考向一秦岭淮河一线地理意义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山脉和地形区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

1.我国1月0℃等温线大致通过图中山脉甲,该山脉的名称是A.昆仑山B.秦岭C.祁连山D.武夷山2.甲山脉与淮河构成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与该界线大致吻合的是A.0℃等温线B.亚热带与中温带的界线C.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界线D.800毫米等降水量线3.关于该地理界线南、北两侧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线以南冬季河流封冻B.该线以北耕地以水田为主C.该线以南农作物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D.该线以北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等【答案】1.B 2.D 3.D【解析】1.我国1月0℃等温线大致通过图中山脉甲,甲是东西走向的秦岭,是我国最为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之一,故选B。

地理课件 区域类型与区域差异

地理课件 区域类型与区域差异
区域类型与区域差异
[课标内容要求] 1.结合实例,说明区域的含义及类型。 2.结合实例,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区域关联的角度,比较不同 区域发展的异同,说明因地制宜对于区域发展的重要意义。
[学科核心素养] 人地协调观:通过比较区域的差异,领悟因地制宜对于区域发展 的重要意义。 综合思维:结合实例,理解不同区域因地制宜发展的措施。 区域认知:结合实例,认知不同类型和不同尺度的区域的区域特 征与差异。
(4)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使区域_生__态_系__统__稳定性增强,生态 退化和环境污染现象减少,整体生态效益提升。
02 关键能力·提升综合性
考点一 区域类型及特征
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指台湾海峡西 岸,以福建为主体包括周边地区,南北分 别与珠三角、长三角两个经济区衔接,东 濒台湾岛、西接江西的广大内陆腹地,涵 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 地域经济综合体。读图,完成(1)、(2)题。
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等,将特定区域确定为 发展既要根据自身
_特_定__功__能__类型的一种空间单元。❽ (2)优化开发区域:提升_国__家_竞__争__力__的重要
区域,带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等。
的地理条件,合理 安排人类活动,又 要考虑自身地理条 件和区域关联的发
展变化,及时调整
人类的活动方式。
山高谷深,
以平__原__和
以高原、高 以山地、
地形
低__山__丘__陵__
大山地、盆 平原为主
为主
地为主
❹长江上、中、下 游的自然环境差 异,除地形、气 候、河流外,在土
异❹ 气候 多样性
降水年际 气候受海洋 壤、植被等方面也
变化大__ 影响大
存在较大的差异。
项目

区域和区域差异 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区域差异

区域和区域差异 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区域差异

第一节 区域和区域差异课时1 区域和区域差异 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区域差异年级:高二地理 备课人:邓威[学习目标定位]1.了解区域和区域差异的含义。

2.了解我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特点,掌握分析不同区域自然差异的基本方法。

3.了解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掌握分析不同区域人类活动差异及成因的基本思路。

一、区域和区域差异 1.区域(1)含义:指一定范围的① ,它具有一定的② ,是一个可度量的实体。

(2)特点:2.区域划分区域划分的指标可以是⑥ 、⑦ 和社会等某一方面的,也可以是综合性的。

3.区域和区域差异研究 (1)研究方法:⑧ 法。

(2)研究内容:⎩⎪⎨⎪⎧比较区域发展的⑨ 条件、⑩条件分析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对⑪的影响探讨区域内部⑫ 、区域 和区域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3)目的:为选择区域发展的方向、调整⑬ 和空间结构提供依据。

[思维活动]1.区域之间的界线都是明确的吗?区域内部具有明显的相似性,是否表明区域内部就不存在差异?二、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1.自然区划分:⑭和⑮是决定自然区域差异的基本因素。

⑯和⑰则是自然区域的标志。

2.三大自然区的差异(1)东部季风区a.位置:⑱以东、⑲以南、⑳以东。

b.主要特征:24状况。

c.区域内部分异的主导因素:随纬度位置变化的○(2)西北干旱半干旱区a.位置和范围:包括内蒙古高原、河西走廊和○25的大部分地区。

b.主要特征:c.区域内部分异的主导因素:随距离海洋远近而变化的○26状况。

(3)青藏高寒区27。

a.位置和范围:西南○b.主要特征:c.区域内部分异的主导因素:随海拔而变化的○32状况。

[思维活动]2.导致山东与新疆自然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思维活动]3.为什么青藏地区的人口、城市多分布在河谷地带?【探究点一区域和区域差异】[探究活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们的生活与地理区域密切相关。

例如,我们介绍自己的家乡是某省(区、市)、某县、某镇,我们去过某些风景名胜区旅游等。

高中地理-1.1.3中国三大经济地带的区域差异

高中地理-1.1.3中国三大经济地带的区域差异

北方
优势:森林、煤、石油、铁
资源丰富
发展重工业
限制:水资源不足, 能源工业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发展方向:调整产业结构、加大改革开放、 改善生态环境
南方
优势:热量、水分充足 有色金属、生物、 水力资源丰富 发展冶金工 业和轻工业
限制:洪涝灾害、环境污染、 山地丘陵地形破碎
发展方向:人地关系日趋紧张,注重生态保护
人均GDP则可以更好地反映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
(1)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距
特征:东部最高, 中部次之,西部最 低。呈东、中、西 梯度排列方式,且 发展水平的差距还 在扩大。
(2)经济发展速度不同 经济发展不平衡:(改革开放以来1978-2005年): 东部最快,中部、西部较慢。
人均地区 生产总值
西部 57%
10个
人口 43.1% 34.4% 22.5%
依据:自然条件的差异和 自然资源的分布与社会 经济发展水平
12个+3 9个
1、三个经济地带的划分
经济地带 东部经济地带12个
范围
辽冀京津鲁苏沪浙闽 粤桂琼(不含台港澳)
自然条件
优越
划 经济基础 分 依 发展水平 据 对外开放
程度
雄厚 较高 较高
第一节 区域和区域差异
一、区域和区域差异
三大自然区
二、自然区域差异
自然环境差异
三大自然区的内部差异 人类活动差异
以东部季风区为例
三大经济区 三、经济区域差异
三大经济区的内部差异
五、中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区域差异
1、三个经济地带的划分
三个经济地带所包括的 省级行政区有哪些?划 分依据是什么?
2005 东部 中部 面积 16% 27%

高中地理第1章区域类型与区域差异第1节区域的含义和类型课件中图版选择性必修2

 高中地理第1章区域类型与区域差异第1节区域的含义和类型课件中图版选择性必修2

思路点拨
生态→属于自然环境范畴→生态大区是依据自然生态系统划分的→属于 自然区域
针对训练 读图,完成1~3题。 1.图中能正确表达出的区域 特征是( B ) A.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 状和边界 B.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 一致 C.区域具有层次性 D.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
2.草原被破坏后,沙尘暴会影响到湿润、半湿润区,这说明( C ) A.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 B.区域具有一定的特色和功能 C.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D.区域之间无界线可言 3.半干旱区多是草原放牧区,湿润、半湿润区多是农业区,这反映出地理环 境影响着区域的( C ) A.发展水平 B.生活特点 C.发展方向 D.发展条件
客观存在性 是人们按照不同的要求、对象加以划分的,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
方法技巧 认识不同空间尺度区域特点的方法 区域的空间尺度有大有小,根据研究对象的范围大体可以分为三个尺度,大 尺度区域一般指全球或全大陆,中尺度区域一般指较大地区或较大面积国 家,小尺度区域一般指局部地区。 (1)厘清区域的层级高低。 一个大的区域可以划分为若干个较小的区域,因此层级较高的区域往往空 间尺度较大,数量相对较少;而层级较低的区域,往往空间尺度较小,数量相 对较多。 (2)把握不同空间尺度区域的发展特点。 ①不同尺度区域的发展可以相互促进。 ②同一尺度的区域具有不同的发展条件和发展方向。
整体性
区域由各地理要素或各部分组成,各地理要素或各部分之间 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 ,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差异性
不同区域之间的 地理特征 是不同的。同一区域内部 地理特征通常只是相对一致,其内部也存在一定差异
开放

通过物质交换、能量流动、信息交流等方式与其他区域发生 联系
动态性
一方面体现在有新的区域出现;另一方面体现在既有区域随 社会需要和 环境 的变化而变化

区域和区域差异

区域和区域差异

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第一节区域和区域差异第1课时区域和区域差异、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学习目标1.了解区域的含义。

2.比较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

一、区域和区域差异1.区域的含义: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它具有一定的地理位置,是一个①可度量的实体。

2.区域的特点⎩⎪⎨⎪⎧ 边界:有的明确,有的具有②过渡的特性整体性:各要素之间有内在的联系,表现出③相对一致的特性层次性:范围④有大有小,等级有高有低差异性:两个或多个区域之间的差别3.划分指标:可以是自然、经济和社会等某一方面的,也可以是综合性的。

4.研究区域和区域差异的目的 (1)探讨区域内部自然与人文要素之间、区域和区域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

(2)为选择区域发展的方向、调整区域⑤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提供依据。

二、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1.产生原因:纬度位置、⑥海陆分布和海拔高度等因素影响。

2.自然区域划分:依据地形、气候、水文、⑦土壤、植被等因素来划分,其中⑧地形和气候是决定自然区域差异的基本因素,⑨土壤和植被是自然区域的标志。

3.三大自然区的差异(1)东部季风区Ⅰ.范围:包括大兴安岭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广阔区域。

Ⅱ.特征a .⑩季风气候显著,风向、降水、气温等都随季节变化而变化;b .海拔较低,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 000米以下;c .随⑪纬度位置变化的气温状况是该区内部自然区域差异的主导因素。

(2)西北干旱半干旱区Ⅰ.范围:包括⑫内蒙古高原、河西走廊和新疆大部分地区。

Ⅱ.特征a .地处内陆,四周多山,气候干旱;b .海拔较高,地形主要是高原或⑬高山和盆地;c .随距离海洋远近而变化的⑭干湿状况是决定该区内部自然区域变化的主导因素。

(3)青藏高寒区Ⅰ.范围:地处中国西南部,由一系列平行走向的山脉和⑮山间高地组成。

主要包括青藏高原及柴达木盆地。

Ⅱ.特征a .海拔高,形成独特的“⑯高寒气候”;b.内外流区兼备,高山耸立、湖泊众多;c.随海拔而变化的⑰水热组合状况是该区内部自然区域变化的主导因素。

中国的地理区划与区域发展的差异性分析

中国的地理区划与区域发展的差异性分析

中国的地理区划与区域发展的差异性分析地理区划是指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领土划分成不同的行政区域,以方便管理和发展。

中国作为一个庞大的国家,拥有多样的地理特征和区域发展情况。

本文将通过对中国的地理区划与区域发展进行分析,探讨其差异性。

一. 地理区划的概况中国的地理区划按照行政区划分为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和县级行政区。

这种地理区划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的行政管理体制和地理特点。

中国地理区划的特点包括:东西横跨亚细亚大陆,北方和南方地域差异显著,西部地区多为高原和山脉,东部地区则以平原为主。

这种地理区划为中国的区域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差异性。

二. 区域发展的差异性中国的区域发展差异主要表现在经济、人口、资源和环境等方面。

1. 经济发展差异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东部地区是中国经济的主要增长极,具有较高的发展速度和较高的生产力水平,尤其是沿海地区拥有较为发达的制造业和服务业。

中部地区相对较弱,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此外,一些特别经济区和自由贸易区也对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 人口分布差异中国的人口呈现明显的区域分布差异。

东部地区人口密度较高,尤其是大城市和沿海地区,如北京、上海和广东等。

而西部地区人口较为稀疏,特别是青藏高原地区。

这种人口分布差异导致了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压力较大,而西部地区则存在人口流出和经济困难的问题。

3. 资源分布差异中国的资源分布也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

东部地区资源相对丰富,拥有较多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以及较为发达的水利资源。

而西部地区则以矿产资源和水力资源为主,资源相对较为匮乏。

这种资源分布差异对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4. 环境问题差异中国的区域发展也受到环境问题的影响,包括水资源短缺、土地沙化和大气污染等。

东部地区由于经济发达和产业密集,环境问题较为突出,如北京和上海的大气污染等。

而西部地区则受到水资源短缺和土地沙化等问题的困扰。

中图版地理必修3《区域和区域差异》教案

中图版地理必修3《区域和区域差异》教案

中图版地理必修3《区域和区域差异》教案1区域和区域差异
编写人:审核人:班组:姓名:师评
学习目标:1、了解区域的含义。

2、掌握研究区域和区域差异的研究方法和目的。

3、记忆三大自然分区的特征。

学习重、难点:学习目标2
使用说明:1、认真阅读课本4-7页,独立完成自主学习部分,并识记。

2、通过自学初步完成合作探究部分的内容,标记好疑难点,准备讨论、展示。

3、标识含义:★-基础识记★★-理解应用★★★-能力提升★★★★-知识拓展。

自主学习:
一、区域和区域差异【这部分内容为方法论,即研究问题的方法,认真阅读课本思考下列问题】
★1、区域的概念从哪几个方面叙述的?从区域因素考虑试举一个关于每个因素的例子。

★★2、区分以下区域哪些边界是明显边界,哪些是过渡边界?
(1)苔原带()(2)维吾尔族自治区()(3)俄罗斯()(4)唐人街()(5)亚热带地区()
★★3、为什么是世界上区域差异十分显著的国家?
★★4、研究区域和区域差异的方法和目的是什么?【重点理解这个过程】
★★二、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这部分内容有两个重点,一部分为记忆三大自然区的地理位置和名称,再者就是各区的主要特征】
1、划分自然区域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决定自然区域差异的基本因素是______________,自然区域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读课本完成下表】
合作探究:【本节课的部分知识链接】
★★1、读地形图写出我国三大自然区每个自然区所包括的地形区: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2020-2021学年中图版地理必修三第一章第一节区域和区域差异 教案

2020-2021学年中图版地理必修三第一章第一节区域和区域差异 教案
了解我国主要经济区划的过程,加深对区域划分方法及区域概念的理解,同时增强阅读图表、提取信息、归纳分析的能力,落实教学重点。
讲解主体功能区这一国家区域开展战略的区域划分根本思路与意图。
了解国家前沿区域开展战略,增强对因地制宜促进区域开展这一根本观念的认识,落实教学难点。
总结本节课学习内容与重点。布置课后开放性作业。
回忆本节课重点内容,通过课后练习强化对于区域相关知识及区域划分方法的理解认识。
教 案
教学根本信息
课题
第一节区域和区域差异〔2〕
学科
地理
学段:第二学期
年级
高二
出版社出版日期:2021年6月
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结合我国建国以来区域开展实践的实例,了解国家经济区划与区域开展的时代背景和根本过程,说明区域的含义及类型,知道地理学科将空间划分为区域的区划方法,深化对因地制宜促进区域可持续开展的认识。
教学重点:〔1〕通过梳理与分析建国以来主要的经济区划与区域开展过程,加深对区域的含义及类型的理解;〔2〕结合主体功能区这一国家区域开展战略,加深对因地制宜促进区域可持续开展的认识。
教学难点:结合主体功能区这一国家区域开展战略,加深对因地制宜促进区域可持续开展的认识。
教学过程(表格描述)
教学环节
主要教学活动
设置意图
回忆、梳理上节课所学重点内容。
温习知识,加深印象,引出后续内容。
根据教师给出的中国建国以来主要的三次经济区域方案及各种图文资料,思考并答复三个问题:〔1〕在我国建国后及改革开放初期,为了促进国家开展,主要依据哪个要素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不同区域?〔2〕我国现阶段仍以经济开展为唯一考虑因素来划分区域可能导致什么问题?〔3〕面对这些问题,应该如何解决?

中图版高二地理区域和区域差异说课稿范例

中图版高二地理区域和区域差异说课稿范例

中图版高二地理区域和区域差异说课稿范例
同学们现在正处于高二阶段,这是一个高中最为关键的时期。

高中频道为大家准备了高二地理区域和区域差异说课稿范例,欢迎阅读与选择!
一、说教材:
1、说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本节内容是高中地理必修Ⅲ的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第三节的第一课时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既可以对前面的知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又可以为后面学习《区域经济联系》打下基础,所以《区域发展差异》是本章的重要内容。

此外,《1.3 区域发展差异》的知识与我们日常生活、生产、科学研究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学习这部分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本节教材以分析我国东、中、西部的差异,南方与北方的区域发展差异为例,探究形成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探讨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意义。

教材在编写方法上打破了传统正文固定的表述模式,采用正文、阅读、活动等形式,有利于教师开展活动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问题。

教材不仅要求学生能以地理现象说明不同区域的差异,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区域之间的差异,认识形成区域差异的原因,明确区域发展的方向。

通过查找资料、阅读图表、观察分析、合作探究等活动,分析东、中、西部发展差异是本节课的重点所在。

2021版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学案:第3部分第9章第1讲区域和区域差异Word版含答案

2021版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学案:第3部分第9章第1讲区域和区域差异Word版含答案
1.划分依据: 中国自然条件的差异、自然资源的地域分布和社会经济发展
水平的不同。
2.区域差异
对比项目
东部经济地带
中、西部经济地带
区域位置
面向大海,交通便利,区内
及区际联系便捷
距海较远,地形、地质条件
复杂,交通不便
经济发展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水平
东部>中部>西部,且差距不断扩大
速度
东部>中部>西部
历史背景和 开放顺序
文化、经济、政治基础东部比中、西部深厚,改革开放东部早 于中、西部
考点
地理环
境差异
对区域
发展的
影响
(对应学生用书第196页)
、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差异
1.区域和区域差异
(1)区域 ①概念: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具有一定的地理位置。
②划分指标:有自然、经济和社会等某一方面的,也有综合性的
③区域的特点
a.边界:有些有明确的边界;有的具有过渡的特性。
b.范围:有大有小。
c.等级:有高有低。
(2)由信息?和上题分析可知 ,长江三角洲地势低平 ,降水丰沛
(3)由信息?可知,图中景观主要分布在长江三角洲地区 ,综合信 息?可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典型剧种是越剧
[尝试解答](1)D (2)B (3)D
区域地理环境特征的分析方法

考纲
区域的含
义;不同
区域自然
环境人类
活动的差
知识细化
能力要求
应用实践
区域的概念、特 征
能判断不同区域类型
结合相关图示
中国三大自然
利用区域图定位,判定
分析区域地理
区自然环境的
三大自然区的自然环境
环境特征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一节区域和区域差异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及三个经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一节区域和区域差异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及三个经

第2课时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及三个经济地带的区域差异一、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1.成因:东部季风区地域辽阔,南北跨度大。

2.界线:大致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

3.南北差异东部季风区地域辽阔,南北跨度大,因而区域内部南北的自然面貌有很大差别。

具体表现如下:(1)对农业生产类型和耕作方式的影响:古代是“南船北马”,现代铁路和公路是南北方的主要运输方式,但南方地区由于河湖众多,内河运输也成为一种普遍的联系方式。

(4)对文化景观和文化行为的影响:[二、中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区域差异 1.三个经济地带的划分(1)划分依据⎩⎪⎨⎪⎧自然条件的差异自然资源的地域分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2)范围:在图中写出字母所对应省区的简称。

2.经济发展的差异(1)经济发展水平:东部最高,西部最低,东、中、西呈梯度排列,差距在逐渐扩大。

(2)经济发展速度:东部经济发展速度快,中、西部发展速度相对缓慢。

3.区域位置差异(1)东部经济地带面向大海,具有便利的海运优势,地势平坦,区内及区际联系比较便捷。

(2)中、西部距海较远,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大部分地区交通不便。

4.历史背景和开放顺序(1)从历史上看,中国文化、经济和政治中心有东移趋势。

(2)改革开放首先从东部沿海地区开始。

知识点(一) | 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情景导入先思考———————“南船北马” 景观雕塑坐落于宁淮高速公路江苏淮安市出入口处。

“南船北马”雕塑设计紧扣淮安“南船北马、九省通衢”的历史主题,主体由张开的风帆和奔驰的车马组成,整个造型酷似一艘巨驳,有“张帆远航”的意思,是对淮安的祝福与期盼。

(1)我国传统交通方式为什么会出现“南船北马”的差异?提示:主要是南北降水差异造成南方多水乡、北方多旱地。

(2)我国南北的人类活动差异还有哪些?(举例)提示:北方地区:面食为主;说话直率;方言较少。

南方地区:米食为主;说话婉转;方言较多。

————图表信息想周到————(教材P9图示)东部季风区图[信息获取](1)我国南北方分界线大致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 历史 近代工业起步早,
会 基础 工业基础好
经 济
民族 心理
思想开放,竞争意识强
条 产业 件 结构
产业结构较合理
大部地势低平, 利于开发
地形崎岖或海拔 较高,不利开发
距海较远,不利开放,距海远,较封闭,
区位较差
区位很差
工业基础薄弱
思想保守,竞争意识不强
第一产业相对比重大
开放 政策
改革开放早
其他 文化教育水平高,交通便利
(3)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界
线):从大兴安岭西坡经过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 到喜马拉雅山脉东部。
(4)2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界 线):大致通过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 到冈底斯山一线。
(5)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大致通过大兴安岭、阴 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3)对比分析工业区形成和发展的区位优势,完成表2内容(6分)
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工业区
鲁尔工业区 ①
沪宁杭工业区 水资源、土地资源丰富
交通
市场 劳动力
内河航运、陆地、航空等 运输方式多样,方便快捷
市场广阔 ③
内河航运、陆地、航空_ ②_等运输方式齐全,方
便快捷
市场广阔
劳动力丰富,成本较低
考点分值 08年
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
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海拔1000米以下,平 海拔2000米左右,以高 海拔4000米以上,以
地形和地势 原、低山丘陵为主,分 原高山、盆地为主,差 高原、盆地为主,位
布在二、三级阶梯
别较大,位于第二阶梯 于第一级阶梯
气候 水文特征 植被和土壤
季风气候显著,风向、 深居内陆,以温带大陆性 高寒气候,空气稀薄,
多低山丘陵
热带亚热带 热带 季风气候, 季雨林
长夏无冬
土壤
黑土 棕壤 黄土 红壤
砖红壤
水文 结冰期长 结冰期短 无结冰期 无结冰期
考点突破
考点二:三大经济地带
1.读图明确三大经济地带 包括的省份? 2.根据图思考三大经济
地带划分的依据? 3.区分西部大开发与西
部经济地带?
考点突破
考点二:三大经济地带
考点突破
考点一:三大自然区
读图完成: 1.三大自然区的分界线? 2.三大自然区的区域特征?
知识积累
气候界线
(1)l月0℃等温线(也是亚热带与暖温带及高原气 候区分界线):大体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 过秦岭一淮河一线。
(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界 线):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一淮河 一线。
பைடு நூலகம்必背
植被以森林为主
森林植被下发育的土壤
多外流河,以降水补给
为主
流水地貌典型
植被 水文 土壤 地貌
农业 工业 交通 人口 城市 经济 科技
我国最 主要的 农耕区、 交通便 利、经 济文化 发展水 平高
自然要素
人文要素
②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③青藏高寒区。
必背
≥10℃ 积温
地形
气候
植被
东北温带 1400 湿润半湿 ~3200
区域与区域差异
高考考纲
最新考纲
考纲解读
1.区域的含义
1.命题多以地形图、数据图表、区
2.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
域地理图等为背景,考查相关地区 的地理特征;区域地理差异的比较
动的差异。
历年真题
(2010.26)26.(25分)由于地理条件和历史发展的进程不同,区域发展水平和方向也存 在差异。我们应以其他国家区域发展的历史为鉴,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可 持续发展之路。图8为鲁尔工业区和沪宁杭工业区的局部区域图,左上方为鲁尔工业区A地月 平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表1为沪宁杭工业区B地四个年份主要经济指标表。读图、表 回答问题。
改革开放晚
文化教育落后,交通不便
2.中西部地带区域发展的优势分析
地 带
特征和优势
主要问题
必背
发展方向
(1)主要的农业基地 (1)能源、原 (1)充分发挥沿海优势,
东 部 经 济 地 带
(2)最主要的工业区 (3)交通便利,海运 独具优势 (4)经济国际化程度 高 (5)科技文化水平最 高
降水、气温明显随季节 气候为主,干旱多风,气 太阳辐射强,气温低、
变化,雨热同期
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大
风力大,气候垂直变化
显著
内外流区兼备,湖泊众
河湖众多,属外流区, 以内流区为主,山地冰 多冰川广布,众多大江
以雨水补给为主
雪融水补给为主
大河发源地,冰雪融水
以森林和森林草原为主,
现状多为农作物和人工 以荒漠和草原为主。土
人均地区 生产总值
25000
中国三个经济地带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比较
20000
西部 中部 东部
15000
10000
5000
0 1978 1980 1985 1990
1996
2002
2005
东部
西部 年
元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0 1978
中国三个经济地带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比较
林,森林土壤
层稀薄,有机质含量低
以高寒荒漠和草甸为主。 冻土广,缺少成熟土壤
决定内部差异 的主导因素
随纬度位置变化的气温 随距离海洋远近而变化 的干湿状况
随海拔高度而变化的水 热组合状况
①东部季风区。
亚欧大陆 东部、太 平洋西岸
季风 气候 显著
湿润程 度高
地理位置:
纬度位置
气候
海陆位置
特征
海拔高度
润地区
华北温带 3200 湿润半湿 ~4500
润地区
平原广布 三面环山
温带季风 气候,
冬长夏短
针阔 混交林
大平原高原 温带季风 西高东低 气候,冬夏 长春秋短
温带落叶 阔叶林
华中华南 4500 亚热带湿 ~7500
润地区
华南热带 7500 湿润地区 以上
复杂, 低山 丘陵为主
亚热带季 亚热带常 风气候, 绿阔叶林 夏长冬短
1980
1985
1990
1996
2002
西部 中部 东部
2005 年
1.东部地带和中西部地带发展差异的原因分析
地带 原因
东部
中部
西部
气候
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大部季风气候,雨热 多干旱区和高寒区
利于作物生长
同期,利于作物生长 不利作物生长
地形
地势低平,利于开发
区位
面向大海,海运便利, 利于开放,区位较优
内容
区域差异 对比
资源开发 利用的影 响
形式
选择题+
综合题
分值
8分+4分
09年 10年
11年
12年
人类活 区域差异 区域差异 资源的跨
动对地 对比(工 对比(农 区域调配
理环境 业)
业)
(水资源)
的影响
选择题 综合题 综合题 综合题
4分 6分
10分 6分
问题导学: ❖ 1.区域和区域差异的定义? ❖ 2.区域差异的决定因素和标志分别是什么? ❖ 3.区域差异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 4.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依据? ❖ 5.三大经济地带划分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