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搞好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几点想法
对中学数学课堂中研究性学习的认识和思考
![对中学数学课堂中研究性学习的认识和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132143bef121dd36a32d8202.png)
对中学数学课堂中研究性学习的认识和思考研究性学习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是组织者和指导者。
研究性学习要以学生为主进行教学,以启发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为主要策略,以教师导引,学生小组合作为主要形式,并做到个人独立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全班共同探讨相结合,形成民主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氛围。
研究性学习能够立足课堂,深入挖掘教材,使学生在接受前人经验的同时,不拘泥于课本有限的知识,而是能把课本的知识自然延伸,适当拓宽,继续深入探究,开拓创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思考得更深刻,看得更远,走得更快。
研究性学习不仅是重要的教学方法,还是以后继续独立学习、独立处理问题的生活能力的重要保证,更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价值追求。
针对本人对研究性学习的理解,谈一下对中学数学课堂中研究性学习的认识和思考。
1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基础1.1建构主义观点认为,“知识并不能由教师或其他人传给学生,而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1],强调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学习活动是教师和学生组成的“学习共同体”共同行为,不能看成孤立的个人行为;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应占主体地位,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教师是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者、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是良好的、真实的学习问题性情境的创造者;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包括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四大要素。
1.2荷兰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要将数学作为一种活动来解释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再创造教学方法”。
所谓“再创造教学方法”,是指学生在已有数学基础上,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充分自由地、主动积极地再创造劳动获得数学知识,形成良好素质,特别是数学素质。
应用这一方法的教学模式称为再创造教学模式,其核心是学生自主活动,强调整个数学认知活动要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全班交流、教师启导来进行,教师的主导要为学生主体达到学习目标服务。
浅议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方法
![浅议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d32095f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46.png)
浅议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方法一、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把要学生学数学变成学生自己要学数学;把枯燥乏味的数学变得有趣,是学好数学的保证。
要充分利用数学兴趣小组这种形式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培养数学应用的能力,发展学生研究性学习数学的方法,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兴趣小组的目的就是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特别是当前对数学还不感兴趣的同学,要组织兴趣小组的活动吸引他们来参加,兴趣小组的目的和作用就达到了。
1、结合教学内容,介绍背景,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初中数学进入了形式运算阶段,要使学生顺利的渡过这样一个转变。
对于教材中出现的新知识,如代数式,负数等,如何使学生牢固掌握。
我们就可以利用兴趣小组活动向学生介绍这些知识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需要这些知识。
让学生了解这些问题,不但可以使学生能更深刻地理解需要他们掌握的结论,更重要地是可以使学生逐步学会获取新知识的方法,从而培养他们的能力。
数学本身就可以看成是一种思维活动,应该尽可能地让学生参加到这个活动中去,从而形成和发展那些具有数学思维特点的智力结构。
从量到数,是认识上的一次飞跃,是进一步抽象化。
正因为抽象所以用处就更大。
而字母又是数的进一步抽象,它可以更加一般地表示数以及数与数之间的运算规律。
一个字母就可以表示无穷多个有实际意义的数,它的作用可说是无限的。
代数,不妨理解为“用字母代替数”这正体现出代数比算术更高明。
经常性的结合教材内容向学生介绍各种知识背景,加深他们对教材的理解,培养学习兴趣。
2、介绍一些数学史和数学家的轶事等,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兴趣小组活动中,向学生生动的讲述一些数学史,使学生在陶醉于我们祖先的伟大成就而深感自豪的同时,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占有的向往。
如关于勾股定理的发现、陈景润为攻克哥德巴赫猜想草稿就写了好几麻袋等等。
数学家们的轶事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更能使他们从中学到数学家们的治学精神。
3、感受数学美,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对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思考
![对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6d86b27c02768e9951e7389e.png)
对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思考研究性学习是一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能让学生在科学研究的活动中,培养创新意识和激发创造动机的新兴的数学理念,这一数学理念伴随着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启动而迅速兴起。
如果探索出一条在初中教学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路子,以推动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顺利发展,已显得意义重大,“研究性学习”的精神顺应了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情况,势在必行,本文就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做了一定的思考。
一、研究性学习的特点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研究性学习具有以下特点:1.学习内容是综合开放的。
研究性学习无固定的、统一的课程内容,许多来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立足于研究、解决学生关注的一些社会问题或其他问题,涉及的范围很广泛。
它可能是某学科的,也可能是多学科的综合交叉的,它可能是偏重于实践方面,也可能偏重于理论研究方面。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或经验,从不同的视角出发,运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进行研究。
2.学习过程需要积极主动参与。
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习的内容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确定的研究课题。
学习方式不是被动地记忆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敏锐地发现问题,主动地提出问题,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探求结论的自主学习过程。
研究性学习多采用小组学习形式。
这不仅有益于个人发挥,而且有助于每个学生的责任感和协作精神,体验到个人与集体共同成功的快乐。
3.学习过程强调实践体验。
研究性学习强调理论与社会、科技和生活实际的联系,特别关注环境问题,现代科技对当代生活的影响以及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
4.重视创造能力的培养。
学生应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创新潜能,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
创造能力是知识、能力、人格的有机融合和促进,是人的一种潜能。
二、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与实践研究性学习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精神,增强了学生收集信息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了亲自参与科研的情感体验,拓展了学生的知识层面,增强了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发展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了与人交往的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学习成绩全面提高。
中学数学研究性学习教学的一点想法(精)
![中学数学研究性学习教学的一点想法(精)](https://img.taocdn.com/s3/m/e58f792ef7ec4afe04a1dfab.png)
中学数学研究性学习教学的一点想法春晖中学郭勇现在的中学数学教学中有时穿插有研究性的学习。
在教学的过程中,有很多的方法,其中“比较教学法”有时也可以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比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提供两种学习材料或引导学生观察两种事物,引导学生辩析异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比较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方式进行。
类比-教师把相同或相似的学习材料一一起陈列出来,启发学生加以比较,引导学生辩析、确认学习对象的异同及其本质。
对比-教师引导学生对事物进行正反分析,使彼此对立的事物能把特征与本质鲜明地显示出来。
横比-教师引导学生对同类事物在同一发展阶段上的状况进行比较,了解各自特点。
纵比-教师引导学生对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状况进行比较,了解变化原因。
一般说运用比较法可以揭示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可以启发学生去分辨学习材料的彼此差异和特点,进而区分把握形似、质异的两种事物或知识,认识引向深入。
深入另一方面,运用比较法,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在具体运用比较法时,我们首先要对本次比较的目的,做到心中有数,清楚从哪些方面去比较效果更好。
学习材料或事物间应具有较为鲜明的可比性。
有鲜明的可比性,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也因易于辩析,易于着手,能增强学生参与的信心,从而使比较思维有明显效果。
对事物的外在形式进行比较,可以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对事物的内在因素进行比较,则可以使学生获得更深刻的理性认识。
有时,比较不能仅仅停留在较低层次上,必须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任何事物都是既有静态一面,又有动态的一面。
要将静态比较和动态比较相结合,从而促使学生更完整的把握知识。
比较之后,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对结果和所取得的认识、结论进行归纳总结,借以巩固成果,深化认识。
数学研究性学习心得感想(精选14篇)
![数学研究性学习心得感想(精选14篇)](https://img.taocdn.com/s3/m/6aca692c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19.png)
数学研究性学习心得感想(精选14篇)数学研究性学习心得感想篇1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全面发展学生素质为目标,以研究性学习材料为主体,通过引导学生独立探索,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发展智力、培养能力,这既是关心知识形成的结果,又是注重知识形成的过程;既是关心知识的广度和学科之间的联系,又是让学生在研究中学会学习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
这种新的学习方式就是“研究性学习法”。
这种方法是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来的。
他在《让学生进行独立的脑力劳动——研究性学习法》一文中说:“在优秀的教师那里,学生学习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他们对学习的对象采取研究的态度。
教师并不是把现成的结论,对某一定理的正确性的证明告诉学生,教师让学生有可能提出好几种解释,然后在实际中去对所提出的每一种假说进行肯定或否定,学生通过实践去证明一个解释和推翻另一个解释。
在这种情况下,知识是积极探索获取的。
”我们应该如何合理地运用“研究性学习法”呢?首先,我们必须了解一下“研究性学习”的实质。
1. 研究性学习目标的确定在变成基本的认知目标产生质的飞跃,从认知到发现,从发现到研究,从研究得出进一步的认识,进而推出更积极的学习情绪的产生。
以这种研究性的思想为学习的教学目标,是具有弹性的,是变通的,是各异的,更是多层次的,这样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得到不同的发展。
2. 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数学教材体系比较注重学生去发现知识,而没有特别地设计学生研究性学习内容。
因此在引导形式学习时,需充分挖掘教材的研究性学习因素,采用新形式、活解法、开放性较强的学习内容,应多注意研究内容的探索性,题材选择的丰富性;信息表现形式的选择性;解题策略的多样性等。
2.1 研究性学习内容生活化“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从此观点我们可以看出,数学是来源于生活,只有让数学扎根于生活这个肥沃的土壤中,注意以学生的生活实践为基础,选择他们感兴趣的事,才能激发他们好奇心下的求知欲望,然后以这种求知欲望下的内容作为研究性学习的素材,学生才会觉得自己的数学学习是有意义的。
中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几点思考
![中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几点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76b5810b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c3.png)
中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几点思
考
探究性研究是一种由学生发起、自主进行、综合性重点认识知识的研究活动。
它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观察、实验、调查、讨论等多种方式,自行探究科学现象和规律、自主思考,了解和认识知识的过程。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要推行探究性研究,应该注意几点。
首先,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以问题为导向,以自主研究为主体,以解决问题为目标。
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探究性研究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自己构思、探究、思考,以及认识、掌握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研究的热情。
其次,要注重数学思维训练。
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并通过综合性的思维训练,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能够在理解数学知识的基础上,能够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进而拓展学生的思维。
再次,要注重实践性教学。
要创造良好的研究环境,以实践为基础,让学生动手实践,让学生使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更好地理解和研究数学知识。
最后,要注重学生的研究兴趣。
要尊重学生的研究自主性,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能够自主挑战,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主动研究态度,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
总之,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研究,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注重数学思维训练,注重实践性教学,注重学生的研究兴趣,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做到有的放矢。
只有通过这样的探究研究,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初中数学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
![初中数学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https://img.taocdn.com/s3/m/1f879083960590c69ec376ed.png)
初中数学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在数学的教学中,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学好数学的一个有效方式。
学生通过动手、动脑、主动探索、相互交流,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数学问题。
下面本人谈谈指导学生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的点滴体会。
一、在课堂上适当地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适当的渗透研究性学习,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适于探索、讨论和相互学习的良好氛围,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良好机会,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
1.引入有趣的生活实例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教师可以把数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衔接起来,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学生感觉自然、亲切、真实。
如在讲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时,我讲了一个小故事《百岁父子》:有一户人家,父亲与儿子同一天过生日,每逢父子俩过生日,家里总要热闹一番,有一次庆贺生日时,父亲对儿子说:“当我们俩的年龄加起来刚好是一百岁时,就能称为‘百岁父子’,到时候该好好庆贺一下。
”舅舅在旁边说:“什么时候庆贺?我一定来凑热闹!”儿子说:“还有几年?”舅舅说:“我记不清你们现在究竟几岁了?快说还有几年?”父亲说:“我38岁那年,儿子10岁,现在年龄是儿子年龄的两倍。
你想,现在我们父子各是几岁?”通过故事,我向学生提出问题:你说舅舅能解决吗?能用方程解吗?你是否能帮舅舅?学生开始讨论、交流,最后求得父亲现在的年龄为56岁,儿子现在的年龄为28岁。
通过故事引入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提高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
实践证明,导入恰当,可激发学生的情感,拨动学生感知的心弦,可以诱导学生进入教师预先精心设计的情境之中。
2.延伸知识要点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教师应该充分挖掘教学资源,延伸知识要点,组织学生对知识进行讨论、探索,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为其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数学的无穷乐趣。
如学生掌握完全平方公式后,我设置了这样的问题:有这样的两位数,如果把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对调,那么得到新数与原数的和是一个完全平方数,如“29”就是这样的两位数,因为“29+92= 121=11”,请找出所有这样的两位数。
初中数学探究性学习之我见
![初中数学探究性学习之我见](https://img.taocdn.com/s3/m/49a8e720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c1.png)
初中数学探究性学习之我见摘要:探究性学习是教育理论与实践领域提出的一个崭新的研究课题。
课程基本理念中“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
探究性学习增强了学生与社会发展的联系,将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并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培养创造性人才提供了时空上的保证。
因而在具体操作中往往存在着许多困惑:探究性学习是什么?要达到什么目标?基于此,本文就对初中数学探究性学习谈几点看法,仅供广大数学教师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探究性学习;实践探索一、探究性学习要讲究目的性探究性学习的目标在于:第一,发展学生的能力,包括发现问题的能力、制定计划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科学严密、不折不挠的态度;第三,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第四,获得关于社会的、自然的、生活的综合知识,而不仅仅是学科知识。
二、探究性学习要注重过程性探究性学习一般分三个阶段,策划准备,组织实施,成果评价。
探究性学习重在过程,因此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时就不应以成败论英雄,更不应该以课题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效益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而是要看学生的态度和表现,要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以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为主。
对于那些完全不投入学习活动的学生,既要在成绩上有所表示,更要让他们自己找出差距。
三、探究性学习要注重自主性探究性学习适应初中学生渴望独立,希望在自主的活动中体验成功、获得认可的需求,提供并创造了学生主动探究、独立操作、自由表达的“土壤”以及良好的氛围,学生在其中创新和实践,建立一种主动发现、独立思考并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积极的学习方式。
学生在体验与创造中学习,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认识、情感、态度与观念的变化和发展。
探究式教学,就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
具体说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
数学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2)
![数学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2)](https://img.taocdn.com/s3/m/4316d37e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fc.png)
数学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2)数学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篇3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法,它具有一定的价值和广泛意义.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这一方法将越来越受到重视,它也将越来越显出它的重要性和它顽强的生命力.下面我将结合初中数学的研究性学习谈几点看法。
一,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价值《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阐明了数学的重要作用:“数学是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
它在日常生活、生产建设和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因此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是我国公民应当具备的文化素养之一。
”又指出:“初中数学是义务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
从小给学生打好数学的初步基础,发展思维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贯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初中数学教学要求我们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初中数学的研究性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是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带着问题运用观察、比较、分析、判断、推理等研究手段自己获取新的知识,使问题得到解决的一种学习活动。
这种学习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数学逻辑推理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问题解决的策略能力,例路,学习研究解决行程问题,恰是一种程序性知识的学习。
研究这类问题将会告诉我们:如何从问题出发,寻找解决问题的条件,如何利用已有的条件探索条件之间复杂的隐含联系,从而创造出更新更直接的条件建立数学模型解决问题。
这种问题解决策略正是通过对各种数学习题的研究性学习才得以形成。
.二,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意义研究性学习可以开拓学生视野,增强学生了解社会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可以延伸书本知识,增加社会知识,获得实现目标的多种方法,拓展学生的思路,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明显增强。
如何搞好数学的研究性学习
![如何搞好数学的研究性学习](https://img.taocdn.com/s3/m/41432c62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05.png)
如何搞好数学的研究性学习数学是一门需要具备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学科。
要搞好数学的研究性学习,以下是一些建议:其次,积极参与数学竞赛和数学研究项目。
数学竞赛可以提供一个锻炼研究性学习能力的机会,通过解决不同难度的问题,刺激思维,培养各种解题方法。
同时,参与数学研究项目能够接触到更深入的数学知识,了解前沿的研究成果,与其他对数学感兴趣的人进行讨论,拓宽数学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第三,掌握数学的证明方法。
数学的研究常常需要进行证明。
要想进行研究性学习,必须掌握证明的方法。
可以通过学习经典的数学定理和证明过程,掌握常用的证明技巧,例如归纳法、逆证法、直接证明等。
熟练掌握证明方法,能够提升数学思维的逻辑性和条理性。
第四,进行广泛的阅读和研究。
数学作为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有许多领域和分支,每个领域都有重要的研究问题和方法。
要搞好数学的研究性学习,需要广泛阅读相关的数学书籍、期刊论文和研究报告,了解不同领域的最新进展。
同时,可以选择一个感兴趣的主题进行深入研究,探索其中的难题和新颖思路。
第五,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研究常常需要研究者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以通过解决一些复杂的数学问题来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总结经验,发现问题解决的方法和策略,提高数学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第六,与他人进行合作和交流。
数学的研究常常需要与他人进行合作和交流。
可以参加数学研讨会、学术会议和数学讲座,与其他数学研究者进行交流和讨论。
通过分享研究成果、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能够拓宽思维,获取新的观点和洞察力。
最后,坚持不懈。
数学的研究需要长时间的投入和坚持不懈的努力。
需要时刻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不断追求新的数学问题和解决方案。
只有保持持续的学习和研究,才能在数学的研究领域取得突破和创新。
总而言之,数学的研究性学习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参与竞赛和项目、掌握证明方法、广泛阅读和研究、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他人合作和交流,并且保持坚持不懈的努力和追求。
关于搞好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几点想法
![关于搞好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几点想法](https://img.taocdn.com/s3/m/3848640849649b6649d747a3.png)
关于搞好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几点想法以后,受传统学科教学目的、内容、时间和教学方式的局限,在学科教学中普遍地实施研讨性学习尚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将研讨性学习作为一项特别设立的教学活举措为必修课归入«全日制普通初级中学课程方案(实验修订稿)»,这将会逐渐推进研讨性学习的展开,并从制度上保证这一活动的深化,满足先生在开放性的理想情境中自动探求研讨、取得亲身体验、培育处置实践效果才干的需求。
一、初中数学研讨性学习的特点初中数学研讨性学习具有开放性、探求性和实际性的特点,是师生共同探求新知的学习进程,是师生围绕着处置效果共同完成研讨内容确实定、方法的选择以及为处置效果相互协作和交流的进程。
1、开放性初中数学研讨性学习的内容不是特定的知识体系,而是来源于先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立足于研讨、处置先生关注的一些社会效果或其他效果,触及的范围很普遍。
它能够是某学科的,也能够是多学科综合、交叉的;能够侧重于实际方法,也能够侧重于实际研讨方面。
在同一主题下,由于团体兴味、阅历和研讨活动的需求不同,研讨视角确实定、研讨目的的定位、切人口的选择、研讨进程的设计、研讨方法、手腕的运用以及结果的表达等可以各不相反,具有很大的灵敏性,为学习者、指点者发扬特性专长和才干提供了宽广的空间,从而构成一个开放的学习进程。
初中数学研讨性学习,要求先生在确定课题后,经过媒体、网络、书刊等渠道,搜集信息,加以挑选,展开社会调研,选用合理的研讨方法,得出自己的结论,从而培育了先生的创新看法、迷信肉体和实际才干,它的最大特点是教学的开放性。
〔1〕教学内容是开放的。
天文天文、古今中外,只需是先生感兴味的标题,并有一定的可行性,都可作为研讨课题。
〔2〕教学空间是开放的。
强调实际联络实践,强调活动、体验的作用。
学习地点不再限于教室、实验室和图书馆,要走出校门停止社会实际;实地勘察取证、走访专家、搜集信息等等。
〔3〕学习方法、思想方式是开放的。
初中数学教学研究性学习的实践及分析
![初中数学教学研究性学习的实践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2a1ac8a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0b.png)
初中数学教学研究性学习的实践及分析初中数学教学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阶段,其教学质量和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的提高。
为了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进行数学教学已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从实践和分析两个方面探讨初中数学教学研究性学习的实践及其效果分析。
1. 以问题为导向研究性学习强调以问题为导向,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问题的提出者和解决者。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法和规律。
教师可以提出一个有关几何图形的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2. 提倡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和探讨,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形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共同探讨一个数学问题,并通过合作来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3. 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实践与操作,通过动手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数学实验和操作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践操作,通过实践操作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研究性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效果分析1.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研究性学习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主动学习。
在实际教学中,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可以让学生从被动听课转变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研究性学习作为初中数学教学的一种重要教学方式,通过实践和效果分析可以看出,其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合作与沟通能力以及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我们应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积极探索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探究初中数学教育中的研究性学习
![探究初中数学教育中的研究性学习](https://img.taocdn.com/s3/m/521dea95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d2.png)
探究初中数学教育中的研究性学习引言1.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完成实验、调查和研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2. 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研究性学习注重学生的体验和发现,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数学概念和规律,而不是简单地记忆和应用公式和定理。
这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3.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造力研究性学习注重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通过研究性学习,学生可以自主选择研究的主题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二、研究性学习在初中数学教育中的特点1. 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主体性研究性学习是一个由学生主导的学习过程,学生在实践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种参与性和主体性使学生在学习中更加积极主动,增强学习的效果。
2. 注重启发教学和体验教学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体验和发现,通过实践和体验来感知数学的美和魅力,使数学不再是一种单调的计算和应用,而是一种新奇和有趣的探索和发现。
3. 促进跨学科的学习研究性学习是一个综合性的学习过程,它要求学生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还要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1. 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典型的研究性学习方法,教师通过为学生提供具体的案例和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实践能力。
2. 课外实践活动课外实践活动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方式,通过组织学生开展数学实验、调查和研究项目,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实际测量和统计分析,探索一些数学问题的规律和定律,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项目式学习项目式学习是研究性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它通过把数学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问题和项目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几点体会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几点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19d664f95f0e7cd1852536b0.png)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几点体会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把课本上的知识强灌给学生,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机械地学习各种理论知识、数学公式,等等。
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不直接将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能够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
研究性教学中,学生通过动手、动脑、主动探索、实践、相互交流,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数学问题。
那幺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呢?我从事数学教育20年,现谈一谈自己的几点体会,与诸君共勉。
一、数学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研究性学习相对于接受性学习,强调学生自身研究而不是仅仅接受课堂教学内容或教材内容的学习。
因此,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学好数学的一种有效方式,是进一步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和现实问题的一种有意义的主动学习,是以学生动手、动脑、主动探索、实践和相互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的研究活动。
它的功能在于能营造一个使学生勇于探索、争论和相互学习的良好氛围。
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所以初中进行研究性学习很有必要性。
新课标的课程目标可具体分为: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方面,突出了数学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情感与态度的培养,学习内容中增加了课题学习,在教材编排上也非常注重学生的学习、研究,很多内容都是以问题和问题解决来编排。
这对在课堂内开展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供了可靠保证,因此初中进行研究性学习又具有可行性。
二、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方式1.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开展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是数学的主要形式。
让研究性学习走进课堂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分析^p 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性学习:(1)从知识获得过程中开展研究性学习课本应该是学生获取系统知识、了解新知识的发生、发展的最基本的资料;现行数学教材,语言精练、层次分明、逻辑性强、表达规范,而且注重启发性,让学生亲自去阅读理解,并借助于教材上的练习题,检测自学的成效,其意义远远超过他们所获取的知识本身。
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几点思考
![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几点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daf9007258fafab068dc0206.png)
用于 初中数学研 究性 学 习的材 料应 是建 立在 学 生现 有知 识 经验 基础 之 上 , 能够激 起学生解 决 问题 的欲望 ,体 现数 学研 究的思想 方法和应 用价值 ,有利于
营 造 广 阔 的 思 维 活 动 空 间 ,使 学 生 的思
便于 因材施 教 ,可 以用 来培养 学生思 维
则 在 适 当 的 时 候 对 学 生 给 予 帮 助 ,起 着
对 象的变化而 改变 ,应 作为 常规 问题 的 补 充 ,在研究 型课程 中适合 学生研 究性
学 习的开 放题 应 具 备起 点低 、入 口宽、 可拓展性强 的特点。 用于研 究性学 习的开 放题尽量 能有 利 于解题 者充 分利 用 自己 已有 的数 学知 者变相体 罚 ,否则 必定 会刺伤他们 的 自 尊心 ,增 加转 化工作 的难度 ,应 当经 常 与学 困生交流 ,多 关注 、挖掘他 们 的闪 光点 ,多让他们 施展 自己的才能 ,转移 他们 不爱学 习的注 意力 ,调动 他们 的积
的 灵活性和 发散性 ,使 学生体 会学 习数 学 的成功感 ,使学生体验到数学 的美感 。
路越 走越宽 ,思 维的 空间越来 越大 的一 种研究性材料。 三、初 中数 学研 究性学 习材料来 源
要 广
因此数学开 放题用 于学生研 究性学 习应
是十分有意 义的。 五、初 中数学研 究性学 习中要形成 有价值 的载体 无 论 是改 造 陈题 ,还 是 自创 新 题 , 作 为研 究性学 习的一种 载体—— 数学开 放题 ,它的形成都 要围绕 使用开 放题 的 目的进 行 ,开放题 应 当随着使 用 目的和
培养对 社会 的责任 心和使命 感 : 学会 分 享与合作 …… ……
一
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几点思考
![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几点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53635ceae2bd960591c67753.png)
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几点思考摘要本文通过对研究性学习的初步认识,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的途径,即数学研究性学习在初中的定位提出了一些出浅的看法。
关键词数学教学研究性学习主动探索创新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积极的学习策略,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从知识形成的本源角度来认识学生的学习过程,研究性学习强调的是探究知识形成的原始过程;研究性学习既学习的过程,也是学习的目的,是学习方法的返璞归真。
所以研究性学习在高中,不仅作为一种学习手段,更是作为一门正式的课程,列入教学计划。
正因为研究性学习是在高中首先发动,就使许多初中教师产生了这样的误解:研究性学习只适合于高中生,不适合于初中生——初中生学习负担重,又缺乏研究能力。
本应对我们的初中教学产生强大冲击的研究性学习,没有产生应有的冲击波。
那么,初中阶段到底能不能进行研究性学习?能不能对我们的课堂教学产生冲击?初中生有没有能力进行研究性学习?我的回答是肯定的,只要我们对研究性学习有一个正确而深刻的认识,只要我们讲究正确的策略,研究性学习在初中阶段是大有可为的.一、对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初步认识数学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学好数学的一个有效方式,是进一步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的和现实的问题的一种有意义的主动学习,是以学生动手、动脑、主动探索、实践和相互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的研究活动。
它的功能在于能营造一个使学生勇于探索、争论和相互学习的良好氛围,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
数学研究性学习的课题不仅是教师提供,还应鼓励学生通过思考、调查、查阅资料等方式概括出问题,甚至可以通过日常生活情景提出数学问题,进而提炼成研究性学习的课题。
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问题的研究者和解决者,是主角,而教师则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给予帮助,起着组织和引导的作用。
数学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不仅仅关心学习的结果,而且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参与学习的程度、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学生获得了哪些发展,并且特别注意学生有哪些创造性的见解,同时对学生的情感变化也应予以注意。
关于搞好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几点想法
![关于搞好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几点想法](https://img.taocdn.com/s3/m/6463066a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d9.png)
关于搞好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几点想法当前,受传统学科教学目标、内容、时刻和教学方式的局限,在学科教学中普遍地实施研究性学习尚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将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项专门设立的教学活动作为必修课纳入《全日制一般初级中学课程打算(试验修订稿)》,这将会逐步推进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并从制度上保证这一活动的深化,满足学生在开放性的现实情境中主动探究研究、获得亲躯体验、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需要。
一、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是师生共同探究新知的学习过程,是师生围绕着解决问题共同完成研究内容的确定、方法的选择以及为解决问题相互合作和交流的过程。
1、开放性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不是特定的知识体系,而是来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立足于研究、解决学生关注的一些社会问题或其他问题,涉及的范畴专门广泛。
它可能是某学科的,也可能是多学科综合、交叉的;可能偏重于实践方法,也可能偏重于理论研究方面。
在同一主题下,由于个人爱好、体会和研究活动的需要不同,研究视角的确定、研究目标的定位、切人口的选择、研究过程的设计、研究方法、手段的运用以及结果的表达等能够各不相同,具有专门大的灵活性,为学习者、指导者发挥个性特长和才能提供了宽敞的空间,从而形成一个开放的学习过程。
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在确定课题后,通过媒体、网络、书刊等渠道,收集信息,加以选择,开展社会调研,选用合理的研究方法,得出自己的结论,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它的最大特点是教学的开放性。
(1)教学内容是开放的。
天文地理、古今中外,只要是学生感爱好的题目,并有一定的可行性,都可作为研究课题。
(2)教学空间是开放的。
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强调活动、体验的作用。
学习地点不再限于教室、实验室和图书馆,要走出校门进行社会实践;实地勘察取证、走访专家、收集信息等等。
(3)学习方法、思维方式是开放的。
关于初中数学探究性学习的几点思考
![关于初中数学探究性学习的几点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84eae44a783e0912a2162af4.png)
关于初中数学探究性学习的几点思考一、问题的提出在传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时倾向于一种被动接受和封闭性的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强调的是对知识的简单识记和机械模仿,教师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讲授成为课堂的主要活动内容,而学生要做的就是聚精会神地记,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在完成学习任务时,也是各自为战,缺乏交流与合作;对学生的评价也只是片面地以考试成绩的高低为唯一标准,而忽略了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实验能力的考察。
“数学学习与学生的身心发展”研究表明,每个学生都有分析、解决问题和创造的潜能,都有一种把自己当成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的本能,他们有要证明自己思想的欲望,如果数学课程把握住了这一点,那么就有可能引导学生表现出更充足的自信、更认真的思考,就有可能使学生更积极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答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在具体学段(7-9年级)要求上,要求让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符号的过程,经历探索物体与图形的性质与变换的过程;能作出合理的推断与大胆的猜想;能结合具体情境发现并提出问题,体会与合作的重要性;能在数学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能从交流中获益。
所有这些因素,使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成为必然,开展探究性学习成为可能。
二、实施数学探究性学习的方法1.调动学生数学探究的积极性教师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让他们充分参与到教学当中来,因此学生的投入与否,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教师对教学内容如何处理和设计。
为了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学习,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揭示知识背景,激发他们的数学情感。
教师要善于广泛地收集资料,寻找数学家研究的痕迹,揭示知识背景,介绍相关的数学史,让学生看到并体验面对一个新问题时,数学家是如何思考的。
同时向学生介绍数学历史相关的故事,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增进学生的求知欲。
例如,在学习“勾股定理”时,可以介绍有关“勾股定理”的探索历史以及中国古代对“勾股定理”的贡献。
有助于初中学生数学探究学习的几点想法
![有助于初中学生数学探究学习的几点想法](https://img.taocdn.com/s3/m/3a8bbdcf3186bceb19e8bb62.png)
有助于初中学生数学探究学习的几点想法当下我们农村初中的数学课堂教学仍很普遍地上演着老师在台上高亢地讲,学生在台下老实地听,老师有问,学生才会有些许反应,老师不问,学生没反应的沉闷教学景象。
教师还是详尽地把知识灌输给学生,没有引导学生自已去探究,致使学生变得麻木、机械、没有“学习的主人”的意识,失去了自主探究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针对这种传统且比较普遍的课堂教学现状,新课标明确指出:“应大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向学生提供充分地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获取知识并进一步发展创新。
”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开展探究学习,我觉得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一)使学生体会数学学科的魅力,唤起自主探究的兴趣我们都知道浓厚的兴趣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遒劲的内驱力,而作为我们数学教师,要怎样做才能使学生体味到数学学科的独特魅力并从内心产生对数学的兴趣,进而促使他们去自主探究呢?我认为可从以下两点着手:首先让学生理解数学就在生活里,在生活中激发对数学的兴趣;其次要广泛深入开展数学活动,在活动中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作为数学老师我们都知道数学来自生活,所以平时数学教师要习惯于在日常生活中选取一些素材,用这些素材来改编或自编一些题目,然后用这些题来教学,这样就能让学生觉得自己学习的知识都是源于生活的,而学完以后又能用这些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他们明白学习数学是很有价值的。
例如在七年级上册学到用方程解决问题时,我们可以举这样一个同学们都感兴趣而又都很熟悉的实际问题,为了激发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在举这个例子之前我先做了如下铺垫:“大家喜欢看电视吗?平时看电视看得多吗?知道你们家电视多少钱买的吗?又有谁知道你们家电视的进价是多少?”做了如此铺垫,孩子们马上变得很兴奋,很活跃,而我就马上趁此机会呈现出本节课所要讲的相关问题:“一卖场的某品牌彩电标价3200元,现商家打九折销售,商家仍可获利20%,你知道这款彩电的进价是多少吗?商家卖一台这样的彩电能赚多少钱?”问题一出孩子们就积极热烈地展开讨论和交流,并很快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不仅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完课本知识,而且会让他们明白生活即数学,同时营造了一个积极热烈的课堂教学氛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搞好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几点想法
发表时间:2012-03-08T10:53:56.483Z 来源:《素教教师》2011年17期供稿作者:周孝银
[导读] 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是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学习过程。
周孝银
当前,受传统学科教学目标、内容、时间和教学方式的局限,在学科教学中普遍地实施研究性学习尚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将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项特别设立的教学活动作为必修课纳入《全日制普通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这将会逐步推进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并从制度上保障这一活动的深化,满足学生在开放性的现实情境中主动探索研究、获得亲身体验、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需要。
一、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是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学习过程,是师生围绕着解决问题共同完成研究内容的确定、方法的选择以及为解决问题相互合作和交流的过程。
1、开放性
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不是特定的知识体系,而是来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立足于研究、解决学生关注的一些社会问题或其他问题,涉及的范围很广泛。
它可能是某学科的,也可能是多学科综合、交叉的;可能偏重于实践方法,也可能偏重于理论研究方面。
在同一主题下,由于个人兴趣、经验和研究活动的需要不同,研究视角的确定、研究目标的定位、切人口的选择、研究过程的设计、研究方法、手段的运用以及结果的表达等可以各不相同,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为学习者、指导者发挥个性特长和才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而形成一个开放的学习过程。
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在确定课题后,通过媒体、网络、书刊等渠道,收集信息,加以筛选,开展社会调研,选用合理的研究方法,得出自己的结论,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它的最大特点是教学的开放性。
(1)教学内容是开放的。
天文地理、古今中外,只要是学生感兴趣的题目,并有一定的可行性,都可作为研究课题。
(2)教学空间是开放的。
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强调活动、体验的作用。
学习地点不再限于教室、实验室和图书馆,要走出校门进行社会实践;实地勘察取证、走访专家、收集信息等等。
(3)学习方法、思维方式是开放的。
针对不同目标,选择与之适应的学习形式,如问题探讨、课题设计、实验操作、社会调查等。
要综合运用多门学科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思维方式从平面到立体,从单一到多元,从静态发展到动态,从被动发展到主动,从封闭到开放。
(4)收集信息的渠道是开放的。
不是单纯从课本和参考书获取信息,而是从讲座、因特网、媒体、人际交流等各种渠道收集信息。
(5)师生关系是开放的。
学生在研究中始终处于主动的地位,教师扮演着知道者、合作者、服务者的角色。
提倡师生的辩论,鼓励学生敢于否定。
2、探究性
在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习的内容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确定的研究课题:学习的方式不是被动地记忆、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敏锐地发现问题,主动地提出问题,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探求结论的自主学习的过程。
因此,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课题,不宜由教师指定某个材料让学生理解、记忆,而应引导、归纳、呈现一些需要学习、探究的问题。
这个问题可以由展示一个案例、介绍某些背景或创设一种情景引出,也可以直接提出。
可以自教师提出,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
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自己得出结论。
3、实践性
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强调理论与社会、科学和生活实际的联系,特别关注环境问题、现代科技对当代生活的影响以及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
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性活动。
同时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设计与实施应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条件和可能。
二、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目标
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强调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注重学习的过程和学生的实践与体验。
需要注重以下几项具体目标:
1、获取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
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自主参与类似于科学研究的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逐步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产生积极情感,激发他们探索、创新的欲望。
2、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研究位学习通常围绕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展开。
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地发现和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收集和分析资料,调查研究,得出结论并进行成果交流活动,引导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学习和掌握一些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是一个开放的学习过程。
在学习中,培养学生围绕研究主题主动收集、加工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要帮助学生学会利用多种有效手段、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学会整理与归纳信息,学会判断和识别信息的价值,并恰当的利用信息,以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4、学会分享与合作
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研究位学习的开展将努力创设有利于人际沟通与合作的教育环境,使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及成果,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
5、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
在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要认真、踏实的探究,实事求是地获得结论,尊重他人想法和成果,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
度和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磨练不怕吃苦、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6、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在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通过社会实践和调查研究,学生要深入了解科学对于自然、社会与人类的意义与价值,学会关心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学会关注人类与环境和谐发展,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作者单位:新疆石河子一四一团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