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必修2经典时空观与相对论时空观-例题解析
高中物理粤教版必修二练习:第五章+第一二节经典时空观与相对论时空观
![高中物理粤教版必修二练习:第五章+第一二节经典时空观与相对论时空观](https://img.taocdn.com/s3/m/e05f7426581b6bd97f19eae0.png)
第一节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第二节经典时空观与相对论时空观[A级抓基础]1.关于经典力学的建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B.实现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C.确立了一切自然科学理论应有的基本特征D.成为量子力学的基础解析:经典力学实现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并提出了一切自然科学理论应有的基本特征,形成了由实验到数学推导这种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并与其他基础科学结合,产生了一些交叉性的分支科学,经典力学曾经推动了我们这个社会的巨大进步,并仍会在相当长时间内指导我们的科学研究.答案:D2.下面哪位科学家发展了观察实验、科学思维与数学相结合的方法()A.笛卡儿B.惠更斯C.开普勒D.伽利略解析:17世纪,伽利略发展了观察实验、科学思维与数学相结合的方法,并发现了惯性定律、落体定律和力学相对性原理,奠定了动力学的基础,故D项正确.答案:D3.对于经典力学理论,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A.由于相对论、量子论的提出,经典力学已经失去了它的意义B.经典力学在今天广泛应用,它的正确性无可怀疑,仍是普遍适用的C.经典力学在历史上起了巨大的作用,随着物理学的发展而逐渐过时,成为一种古老的理论D.经典力学在宏观低速运动中适用解析:经典力学和其他任何理论一样,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和适用范围,但对于宏观低速物体的运动,经典力学仍然适用,并仍将在它的适用范围内大放异彩,所以D项正确.答案:D4.(多选)通常我们把地球和相对地面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参考系看成是惯性系,若以下列系统为参考系,则属于非惯性系的有()A.停在地面上的汽车B.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飞船C.在大海上匀速直线航行的轮船D.进站时减速行驶的火车解析:相对地面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就是惯性系,题中所给的四个对象,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飞船的运动为变速曲线运动(本选项特别易错),进站减速的火车的运动也是变速运动,故B、D两项正确,A、C两项错误.答案:BD5.(多选)一列很长的火车在沿平直车道飞快地匀速行驶,车厢中央有一个光源发出了一个闪光,闪光照到车厢的前壁和后壁,对这两个事件说法正确的是()A.车上的观察者认为两个事件是同时的B.车上的观察者认为光先到达后壁C.地面上的观察者认为两个事件是同时的D.地面上的观察者认为光到达前壁的时刻晚些解析:因为车厢是个惯性系,光向前、后传播的速度相同,光源又在车厢的中央,闪光当然会同时到达前后两壁,A项对.地面上的观察者认为地面是一个惯性系,闪光向前、后传播的速度对地面也是相同的,但闪光飞向两壁的过程中,车厢向前行进了一段距离,所以向前的光传播的路程长些,到达前壁的时间也就晚些,故D项也对.答案:AD6.(多选)对于公式m=m01-v2c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式中的m0是物体以速度v运动时的质量B.当物体的运动速度v>0时,物体的质量m>m0,即物体的质量改变了,故经典力学不适用C.当物体以较小速度运动时,质量变化十分微弱,经典力学理论仍然适用,只有当物体以接近光速运动时,质量变化才明显,故经典力学适用于低速运动,而不适用于高速运动D.通常由于物体的运动速度较小,质量的变化我们无法察觉,故在分析地球上物体的运动时,不必考虑质量的变化解析:公式中m0是静止时的质量,m是物体以速度v运动时的质量,选项A错误;由公式可知,只有当v接近光速时,物体的质量变化才明显,一般情况下物体的质量变化十分微小,故经典力学仍然适用,故选项B错误,选项C、D正确.答案:CD美文欣赏1、走过春的田野,趟过夏的激流,来到秋天就是安静祥和的世界。
粤教版物理必修二:5.2《经典时空观与相对论时空观》同步练习(1)(含答案)
![粤教版物理必修二:5.2《经典时空观与相对论时空观》同步练习(1)(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a148dc8f8c75fbfc77db22a.png)
经典时空观与相对论时空观同步练习1.广州的一个人在收听到收音机报时:“刚才最后一响是北京时间7:00整”的时候,他在最后一响时,把表对到7:00整,北京的钟和广州的钟是一致的吗?怎样才能使它们一致?答案:不一致,北京的钟先到7点整,要想两地的钟一致,必须在北京和广州的连线中点报时,两地同时拨钟才会一致.2.一列火车以速度v匀速行驶,车头、车尾各有一盏灯,某时刻路基上的人看见两灯同时亮了,那么从车厢顶上看见的情况是什么呢?答案:车头灯先亮3.π+介子是一不稳定粒子,平均寿命是2.6×10-8s(在它自己的参考系中测得).如果此粒子相对于实验室以0.8c的速度运动,那么实验室坐标系中测量的π+介子寿命是否变长?答案:变长思路导引←广州的人听到报时声时,北京的钟已到达7点整一段时间了.←运动的时钟变慢.拓展练习1.下列结论中符合经典时空观的是A.在某一参考系中同时发生的事件,在其他参考系中也一定是同时发生的B.时间间隔不随参考系的改变而变化C.物体质量随物体速度的变化而改变D.空间距离不随参考系的改变而变化答案:ABD2.从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假设出发,我们可以推断出相对论时空观的主要结论,它们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同时”的相对性——在一个参考系中同时发生的事件,在其他参考系中观察不一定是同时的(2)时间间隔的相对性——运动的时钟变慢(3)两点间长度的相对性——运动的尺子变短(4)物体的质量随物体运动速度的增大而增大3.A、B、C是三个完全相同的时钟,A放在地面上,B、C分别放在两架航天飞机上,航天飞机沿同一方向高速飞离地球,但是B所在的飞机比C所在的飞机飞得快,B所在飞机上的观察者认为走得最快的钟是________,走得最慢的钟是________.答案:A B4.假设宇宙飞船从地球射出,沿直线到达月球,距离是3.84×108 m,它的速率在地球上被量得为0.30c.根据地球上的时钟,这次旅行花多长时间?根据宇宙飞船所作的测量,地球和月球的距离是多少?怎样根据这个算得的距离,求出宇宙飞船上时钟所读出的旅行时间?答案:4.27 s 地球到月球距离为3.67×108 m宇宙飞船旅行时间为4.07 s。
高一物理经典时空观与相对论时空观(PPT)2-2
![高一物理经典时空观与相对论时空观(PPT)2-2](https://img.taocdn.com/s3/m/3b02acfbbceb19e8b9f6ba57.png)
【例题】地面上A、B两个事件同时发生,对于坐在火箭中 沿两个事件发生地点连线飞行的人来说(如图所示),哪个事 5
1
第二节 经典时空观与相对论时空观
【例题】A、B、C是三个完全相同的时钟,A放在地面上,B、 C 分 别 放 在 两 个 火 箭 上 , 以 速 度 vB 和 vC 朝 同 一 方 向 飞 行 , vB<vC,地面上的观察者认为哪个时钟走得最慢?哪个走得最 快?
【答案】C时钟走得最慢,A走得最快。
1-75
2
•
;股票入门基础知识 股票入门基础知识
•
•
今日本色在此癫,无人过眼无人厌。 我笑他人伤醉酒,何不学我来发癫。 一笑无人回我语,二笑我心已癫狂。 今夜寒风呼啸,北国风雪飘飘。 顿时举国上下,美梦睡中突醒。 风呼啸,鸡飞狗跳。 一曲清幽,一夜无眠。 万里山水,数亿生灵,尽皆殆灭。 一夜癫狂后清醒,人生能得几回癫。 今朝痛楚随疯去,明日依旧笑人生。 三笑放下心中事,四笑心静如止水。 天降倾盆大雨,地落涛涛江水。 我独一人望月 雨嚎嚎,乱水成荒。 天初晓,鸡鸣不在;日初升,生机不存。 此世独我存!心孤寥,人已亡。
•
高一物理经典时空观与相对论时空观
![高一物理经典时空观与相对论时空观](https://img.taocdn.com/s3/m/830f2f30ed630b1c58eeb504.png)
质量不变
主要 内容
质量随速度的增大而增大
时间和空间彼此独立、互 时间和空间相互关联,质 不关联,且不受物质或运 量随物体的运动状态的改 动的影响。 变而改变。
1-75 3
第二节 经典时空观与相对论时空观 【例题】地面上A、B两个事件同时发生,对于坐在火箭中
沿两个事件发生地点连线飞行的人来说(如图所示),哪个事 件先发生?
第二节 经典时空观与相对论时空观
一.经典时空观 1.惯性参考系: 凡是牛顿定律成立的参考系,称为惯性参考系,简称惯性系。 2.伽利略相对性原理 对于所有的惯性系,力学规律都是相同的。
3.经典时空观(绝对时空观)
时间和空间彼此独立、互不关联,且不受物质或运动的影响。 4.经典力学的几个基本结论
①同时的绝对性
【答案】B事件先发生。
1-75
4
第二节 经典时空观与相对论时空观
【例题】A、B、 C是三个完全相同的时钟, A放在地面上,
B、C分别放在两个火箭上,以速度vB和vC朝同一方向飞行,
vB<vC,地面上的观察者认为哪个时钟走得最慢?哪个走得最 快?
【答案】C时钟走得最慢,A走得最快。
1-75 5
第二节 经典时空观与相对论时空观
【例题】一列火车以速度v相对地面运动。如果地面上的人 测得:某光源发出的闪光同时到达车厢的前壁和后壁,那 么按照火车上人的测量,闪光先到达前壁还是后壁?火车 上的人怎样解释自己的测量结果? 【解答】 火车上的人测得:闪光先到达前壁。 如图,由于地面人测得闪光同时 到达前后两壁,而在光向前后两壁传 播的过程中,火车要相对于地面向前 运动一段距离,所以光源发光的位置 一定离前壁较近,这个事实对于车上、 车下的人都是一样的。在车上的人看 来,既然发光点离前壁较近,各个方 向的光速又是一样的,当然闪光先到 1-75 达前壁。
【河东教育】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第5章第2节 经典时空观与相对论时空观-课文知识点解析
![【河东教育】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第5章第2节 经典时空观与相对论时空观-课文知识点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45291195f0e7cd184253657.png)
经典时空观与相对论时空观-课文知识点解析经典力学的发展历程一、经典力学经典力学通常指以牛顿三大定律为核心的矢量力学,有时也泛指描述低速宏观物体机械运动的经典力学体系.二、发展历程从亚里士多德和阿基米德的物理学发展到经典力学体系经历了约两千年,经历了以哥白尼、开普勒和伽利略为代表的科学革命.牛顿在伽利略、笛卡儿、开普勒、惠更斯等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一次科学的伟大的综合,即天与地、实验归纳与理论演绎、时空观与方法论、数学与哲学、物理思维与技术应用等方面的综合,形成了一个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的力学科学体系.经典力学的伟大成就一、意义1.实现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2.界定了自然科学应有的基本特征.3.将“实验和数学”相结合的方法推广到物理学的各个分支上,形成了完整的经典力学体系.二、讨论与交流交叉学科,如:经典力学和天文学相结合,建立了天体力学.经典力学和工程实际相结合,建立了应用力学,如水利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等等.经典时空观一、惯性系与非惯性系1.问题的提出在一个封闭的车厢内,若车一直保持静止或一直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车厢内的人会发现牛顿定律总是成立的;当车做加速运动时,车厢内的人会发现车内物体就不再遵守牛顿运动定律,但车外的人看车内物体时,发现物体的运动仍遵守牛顿运动定律,由此看出牛顿运动定律的成立是有条件的.2.定义:牛顿运动定律成立的参考系,称为惯性参考系,简称惯性系(inertial system).如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地面就是惯性参考系,相对于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参考系,也是惯性参考系.牛顿运动定律不成立的参考系,称为非惯性系.二、伽利略的相对性原理1.概述:对于所有的惯性系,力学规律是相同的,或者说一切惯性系都是等效的.2.两个要点:(1)如果牛顿运动定律在某个参考系中成立,这个参考系叫做惯性系,相对于一个惯性系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另一个参考系也是惯性系;(2)力学规律在任何惯性系中都是相同的,或者说,任何惯性系都是平权的. 全析提示如果感兴趣的话,你可以查阅百科全书(物理卷)物理发展史部分.还有很多分支呢,看看有你感兴趣的吗?在“讨论与交流”中,相对车厢静止的观察者自由落体仍为自由落体,而相对于地面静止的观察者做平抛运动.这也说明牛顿运动定律的成立是有条件的.伽利略相对性原理指出了在惯性运动的范围内不存在绝对空间和绝对运动.要点提炼平权是指在一个惯性系内进行的任何力学实验都不能判断它是否在相对于另一个惯性系做匀速直线运动.全析提示这种观点认为,时间和空间彼此独立、互不关联.三、经典力学的时空观1.概述:绝对的真实的数学时空观,就其本质而言,是永远均匀地流逝,与任何外界无关,绝对空间就其本质而言是与任何外界事物无关的,它从不运动,并且永远不变.这就是经典力学的时空观,也称为绝对时空观.2.几个具体结论 (1)同时的绝对性.(2)时间间隔后的绝对性. (3)空间距离的绝对性. 相对论时空观一、狭义相对论(special relativity )的两个假设 1.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一切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爱因斯坦相对性原理(principle of relativity )2.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光速不变原理这是爱因斯坦在前人的实验基础上提出的假设,这两个假设就是狭义相对论的基础.二、狭义相对论的几个结论 1.“同时”的相对性“同时性”在惯性系中,在低速时是没有疑问的,例如一列火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在某车厢中的中点一个人点燃一支蜡烛.他看到车厢前后两壁是同时被照亮的,地面上人也应认为前后壁都是被同时照亮的,但有了光速不变原理时,情况就不一样了,当火车速度较大时,地面上的人将认为光先到达后壁,而后达到前壁.这就是“同时的相对性.”2.运动的时钟变慢在一个匀速前进的车厢顶上有一平面镜,正下方有一光源(闪光光源),车顶到光源距离为h ,对火车上的人来说,光从光源经平面镜回到光源所经过的时间为Δt ′=ch2,对于地面上的人看到的光通过的路程为(2t v ∆)2=(2t c ∆)2-h 2,可得Δt =2)(1cv t -'∆,可知Δt >Δt ′.上面的式子具有普遍意义,当从地面观察以速度v 前进的火车时,车上的时间进程变慢了,不仅时间变慢了,物理、化学过程和生命的过程都变慢了,但车上的人都没有这种感觉,他们反而认为地面上的时间进程变慢了.3.运动的尺子缩短如果匀速直线运动的火车上沿着运动的方向放着一根木杆,坐在火车上的人测得木杆头尾坐标之差是木杆的长,但地面上的人则认为他不是同时测得木标头尾的坐标,因为由于车在运动、杆在运动,他们的同时有相对性.同样,地面上认为是同时测量的,火车上的人认为是不同时的,经过严格的推导可得:l =l ′2)(1cv -这些结论实质上是经典力学研究问题的三个假设.要点提炼之所以称为假设,是因为只根据麦克尔逊等几个实验提出,还未有数学的逻辑推理和推导,在大量的结论和事实相符后,就成为狭义相对论原理.时间进程对于同一个参考系(惯性系)是没有变化的,而是从另一个参考系来看这个参考系才会有变化.时间进程要能感觉出来必须是两个参考系的相对速度很大,大到能和光速相比,这时候在光的传播的很短时间内,相对位移就很大了.时间进程变慢在低速世界只能从推算中得知,然后进行推理才能感知.要点提炼由于两个参考系相对速度很大,从一个参考系看另一个参考系里的长度,而且是顺着速度方向的长度会变短,这也是严格推算出来的.这可以l ′为车上人测得的长度,l 为地面上人测得的长度,由于1-(cv )2<1所以l >l ′.其意义是:相对于地面以速度v 运动的物体,从地面上看,沿着运动方向上的长度变短了,速度越大、变短得越多,但是高度却没有什么变化,对于车上的人来说,车上一切和往常一样,只是地面上的物体和距离都变窄了、变短了.4.物体的质量随速度的增加而增大经过严格的证明,物体有静止质量m 0和运动的质量m ,它们之间有如下关系:m =2)(1c v m从上式可以看出,当物体(一般是粒子)的速度很大时,其运动时的质量明显大于静止时的质量.讨论与交流因为在生活中我们处在一个低速环境中,长度收缩和时间膨胀效应很小,我们感觉不出来.从列车高速对开时笛声频率发生变化受到启发,也可以从速度较快的汽车上看到外面的树木感到似乎有某种变化等,可以理解长度变短.这里要强调说明在垂直于速度方向的长度基本不变,这一点在学习时要注意.。
物理粤教版必修2教学设计:第五章第二节 经典时空观与
![物理粤教版必修2教学设计:第五章第二节 经典时空观与](https://img.taocdn.com/s3/m/69a2c433866fb84ae45c8dfe.png)
教学设计第二节经典时空观与相对论时空观整体设计经典力学是在研究宏观物体的低速(与光速相比)运动时总结出来的,对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的宏观物体经典力学不适用.当光的电磁本质被揭示出来以后,对光在空间的传播问题的研究和思考,引发了物理学的一场革命,导致了相对论的建立,改变了我们对时间和空间的认识.那么相对论给出的时空观是怎样的呢?教学难点经典时空观与相对论时空观的主要区别.教学重点1.知道狭义相对论的实验基础、基本原理和主要结论.知道同时的相对性、长度的相对性、时间间隔的相对性.2.了解经典时空观与相对论时空观的主要区别.体会相对论的建立对人类认识世界的影响.教学方法质疑探究、讨论课时安排1课时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伽利略相对论原理,知道时空观与参考系的联系.2.了解经典时空观及其基本推论,知道牛顿引入绝对时空观的原因.3.了解狭义相对论的理论基础与狭义相对论时空观的几个推论,知道相对论时空观对人们认识世界的影响.4.知道经典时空观与相对论时空观的主要区别.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参考系和运动的“讨论与交流”,认识惯性系的概念与伽利略相对性原理.2.了解绝对时空观与实验事实的矛盾.3.通过了解爱因斯坦创立狭义相对论的过程,学习创立科学理论的基本方法——“提出假设”.4.通过“讨论与交流”理解同时的相对性.5.对比经典时空观的推论与相对论时空观的推论,认识经典时空观与相对论时空观的区别.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讨论与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逻辑分析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合作学习的精神.2.通过了解时空观的变革,从中认识物理学的发展和变革,体会相对论对人类认识世界的影响,感受物理学的发展对推动社会的作用.3.感受科学家客观求实、理性追求、批判创新的精神和富有创造性的想象力,启发学生勇于质疑、富于想象,培养思维的多向性和发散性.4.通过了解时空观的变革,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界是可以被人认识的,科学是认识自然最有效的途径,科学对自然界有解释和预见的功能,科学知识具有想对的稳定性并不断发展和进步,从过程的意义来看,科学的本质就是探究,是不断地追求真理和不断地修正错误,不断地创新.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我们对周围世界的观察,最容易接受的时空观是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它体现在伽利略变换中).一般容易认为空间是容纳各种物体的容器,物体可以在空间中运动,空间与物质的分布和运动没有关系;时间均匀流逝,与物质无关;空间、时间脱离物质而独立存在,总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认为长度是绝对的,存在某种理想的直尺,在所有参考系中它的长度不变.我们认为时间是绝对的,存在某种理想的时钟,对所有参考系显示相同的时间.时间、空间的本质不仅是物理学的基本问题,也是深刻的哲学问题,不断有人对它们进行研究.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揭示了同时性的相对性,用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两个基本假设,建立了狭义相对论的时空观,明确指出时间和空间都与物质的运动有关,时间和空间是相互联系的,应统一为四维时空.爱因斯坦又进一步在广义相对论中揭露了时空与物质是相互作用的,物质的分布及其运动使周围的时空发生弯曲,而弯曲的时空又反过来影响物质的运动.可以认为,广义相对论的基本思想是:物质决定了时空的弯曲,而时空又决定了物质的运动.相对论的时空观与我们习惯接受的经典时空观是格格不入的.一般说,我们只能通过自己的经验和积累的知识去认识新事物.我们周围各种物体的运动、变化都是低速情形,,它们基本上都可以用经典的绝对时空观去解释.换句话,经典的时空观对我们生活和活动的广大领域是适用的,但经典力学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推进新课一、经典时空观师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必须选择一个参考系,然后确定这一物体相对于参考系是如何运动的.同一物体的运动,我们所选择的参考系不同,对它的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而太阳也是运动的,所以要想选择一个具体事物作为绝对不动的参考系,变得越来越困难了.牛顿是怎样解决这一问题的?他提出了怎样的时空观?师牛顿在前人大量工作的基础上,以其缜密的理论思维和深厚的数学功底,定量地、完整地建立了经典力学的理论体系,为整个经典物理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牛顿继承了伽利略相对性原理及伽利略变换的思想,并完整地叙述了绝对时空观.在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定律的基础上(已正确地观察到行星运动的椭圆轨道),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在伽利略惯性定律的基础上,又建立了动力学的牛顿三定律.按伽利略变换,牛顿定律完全满足伽利略相对性原理的要求,即三者完全协同一致.因此伽利略变换反映的时空观,集中体现了经典物理学的时空观.在匀速前进的车厢中的物体自由下落,相对于车厢中静止的观察者做竖直向下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相对于地面上静止的观察者做平抛运动.(1)惯性系:凡是牛顿运动定律成立的参考系,称为惯性参考系.而牛顿运动定律不成立的参考系称为非惯性参考系.并且观察到的现象和理论都表明:所有相对于惯性系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参考系都是惯性系,而对于惯性系做变速运动的参考系不是惯性系.(2)我们所说的匀速运动实际上是以地面为参考系,物体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合外力为零时的惯性运动.(3)一个物体的运动对两个相互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惯性系来说,速度、加速度以及所遵循的力学规律都是相同的.1.伽利略相对性原理伽利略相对性原理:对于所有的惯性系,力学规律都是相同的,或者说一切惯性系都是等效的,即在惯性运动的范围内不存在绝对空间和绝对运动.2.经典力学时空观(1)内容:绝对的真实的数学时间,就其本质而言,是永远均匀地流逝,与任何外界无关,绝对空间就其本质而言是与任何外界事物无关的,它从不运动,并且永远不变.(2)经典力学的几个具体的结论:同时的绝对性;时间间隔的绝对性;空间距离的绝对性.①同时的绝对性绝对时空观中的同时是绝对的.就是说,在两个不同地点发生的两个事件,只要对一个惯性参考系来说是同时,那无论对什么惯性参考系来说都是同时的.例如,有一辆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火车,车厢内观察者看到两个事件是同时发生的,那站在站台上的观察者也必定看到两个事件是同时发生的,反过来说也如此.在这点上,经典时空观与日常生活经验似乎是一致的.经典时空观已经抛弃了旧时空观的“宇宙中心论”,这是很大的进步.伽利略相对性原理已经明确指出,对力学规律惯性系之间都是等价的,没有特殊的时空存在(“宇宙中心”就是一种特殊的时空).由于惯性系概念是理想的,所以在某种研究的场合,有惯性系近似程度的选择优劣问题.因为惯性系选择得好,才能使经典理论适用.在地球附近的实验室内,地球为惯性系已足够好;研究太阳系内的运动,地球已不能看为惯性系,应选择太阳为惯性系;在更大尺度上,惯性系近似程度还须提高,如过渡到银河系中心.这些并非意味“宇宙中心”的转移,而只是惯性系选择的转移,时、空的均匀性,空间的各向同性并不改变.②时间间隔的绝对性时间间隔也同样是绝对的.例如,一个人看到自己的手表走过一分钟,往往以为世界上所有的钟和表也都同样地走过一分钟,而不管是在哪一种运动状态的钟,这就是事件间隔的绝对性.③空间距离的绝对性例如,一把直尺的长度,如果从某一个参考系测量它是一尺,那么,我们的日常经验会以为从任何参考系来测量它,它仍旧是一尺,而与参考系的运动状态无关.值得提出的是,在牛顿的头脑中仍坚信绝对静止的空间——一种特殊的惯性系、特殊的空间存在.有人提出宇宙中存在着“以太”,将它作为绝对静止空间的物质基础.然而,这些想法不但不能为经典物理理论证明,而且后来为近代物理的发展所推翻(如“以太”的否定,“相对性原理”的推广等).经典时空观的近似性,是与经典物理理论的适用范围有关的.它是在物质平均密度小(或引力场弱)的区域(注:这是惯性系条件的要求),宏观物体做低速运动时(指运动速度远小于光速c)的时空特征的反映,它是近代时空观在这一物质层次的近似反映,具有相对真理性.二、相对论时空观讨论与交流究竟何为“相对性”?交流1:有人曾问爱因斯坦:“请问何谓相对,可否赐教?”他回答道:“如果你和一个漂亮的女孩子在一起坐了一个小时,感觉上似乎只过了一分钟.而如果坐在一个过分热的炉子旁边一分钟,就好像过了一个多小时,这就是相对.”交流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我们所看到的现象或者对事物的描述,往往随观测的角度而异.在物理学中描述一个物理过程,离不开参考系,这就是事物的相对性.如:古时代球形大地是不可思议的,因为按当时的“习惯”想法会认为,若大地是球形的,那些居住在我们对面的人不就要“掉下”去了吗?在那时看来“上”和“下”的观念是绝对的.(正如现在对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较难理解一样)从时空观上看,树立球形大地的概念,就得承认,我们的“上”就是对面的“上”,也就是把“上”和“下”的概念相对化.当然这个问题早在亚里士多德时代就已经解决了.交流3:寻求相对性中的不变性在物理学中,若能超越以不同角度(参考系)来认识问题的局限性,转而来寻求不同参考系内各观测量之间的变换关系,以及变换过程中的那些不变性,那么观察或描述问题的角度(参考系)已变得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那些“不变性”.不变性是什么?是物理定律,是自然界中与观测者无关的客观规律.如地球表面上各点并没有统一的“上”和“下”的方向,但所谓“下”应是指地心的,这才是从地球的一处到另一处的不变性,其中蕴含了深刻的物理规律——万有引力定律.交流总结:现在物理学已不是被动地去协调不同参考系中的观测数据,而是自觉地去探索不同参考系中物理量、物理规律之间的变换关系(相对性原理),和变换中的不变量(对称性),以便超越自我认识上的局限性,去把握物理世界中更深层次的奥秘.这是现代物理学方法论的精髓,物理学本身存在的依据.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是这方面的杰出典范.狭义相对论是爱因斯坦(A.Einstein.1879~1955)创立的,是在19世纪末经典物理学理论与实验发生尖锐矛盾时,爱因斯坦对经典理论进行变革产生的.首先是狭义相对论,而后又推广为广义相对论,这是一种全新的关于宏观物质的物理理论.而这种变革首先是从否定经典时空观中“同时性的绝对性”入手的.狭义相对论的适用范围是:在惯性参考系中宏观物质的高速运动.所以其时空观是在物质平均密度小(或引力场弱)的区域,宏观物体做高速运动时时空特征的反映.由于“高速”与“低速”不同,量变会产生质变,所以狭义相对论时空观与经典时空观会有质的不同.又由于“高速”包含“低速”,所以经典时空观不过是狭义相对论时空观在物体速度v<c时的极限情况.狭义相对论理论系统的基本原理是“光速不变原理”和“狭义相对性原理”.狭义相对性原理: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一切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光速不变原理:不管在哪个惯性系中,测得的真空中的光速都相同.从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假设出发,推导出的不同于经典力学的结论:1.“同时”是相对的“同时”概念的相对与绝对.事例1:如图5-2-1图5-2-1事例2:谁先动手?按照狭义相对论,不仅“同时”是相对的,有时候,甚至事情的先后也都是相对的.举一个例子,如图5-2-2,一节长为10 m的列车,A在车后部,B在车前部.当列车以0.6c的高速度通过一个站台的时候,突然站台上的人看到A先向B开枪,过了12.5×10-9 s,B又向A发射.因而站台上的人作证:这场枪战是由A挑起的.但是,车上的乘客却提供相反的情况,他们说,是B先开枪,过了10×10-9 s,A才动手,事件是由B发起的.图5-2-2到底是谁先动手呢?没有绝对的答案.在这个具体事件中,谁先谁后是有相对性的.在列车参考系中,B 先A 后,而在车站参考系中则是A 先B 后.在十几个毫微秒时间内,光信号走不到十米远,所以A 和B 开枪动作的先后是相对的. 光速不变性保证了因果关系的成立,保证我们不会看到任何倒因为果的现象,是相对性中的不变性.(这涉及洛伦兹变换、闵可夫斯基空间及“一切物质和信息的速度都不能超过c”)经典力学和狭义相对论的比较:所谓两个事件是同时的,意思是说:两个事件的空间位置可以不同,但发生的时间是一样的.举一个例子,每当广播电台在播送对钟信号的时候,在不同地点的许多人都要对一下自己的钟或表.我们可以说,不同地点的人对钟动作是同时的.仔细分析,这个说法并不严格.因为电台发射的信号要经过一定的时间才能传到收音机那里.距离越大,传播时间越长,不同地点收到信号的时间,实际上并不完全一样.当然,由于电波速度很大,这种对钟方法产生的差别相当小,在日常生活中这种不严格性不会带来任何麻烦.不过,当我们在讨论原则性问题时,哪怕再小的不严格性也是不允许的.严格地说,只有当两个钟与电台的距离相等时,它们才会同时收到信号.两个钟分别放在A 和B 两点,它们与广播电台的距离都等于L.如果电台在t=0时发出信号,则在t=cL 时信号将同时到达A 和B.或者说,信号到达A 和到达B 这两件事是同时发生的.通过这种手续,我们利用电台可以把同一惯性系中所有各点上的钟全部对准.这样,就在这个惯性系中有了共同的时间标准.现在,我们站在另一个惯性参考系K′上,它以速度v ,相对于K 向左运动,在他看来,电台和A 、B 三者都以速度v 向右运动.这时,电台到A 及B 两钟的距离仍然相等,假定为L′.因为光速是不变的,相对于K′,信号的速度还是c.然而由于A 具有向右的速度v ,所以,在K′看来,A 和射向A 的信号之间的相对速度是c+v.同样的道理B 和射向B 的信号之间的相对速度是c-v.因此,假如电台发信号的时间是t′=0,则A 和B 收到信号的时间分别是t a ′=vc L +',t b ′= v c L -'. 显然t a ′≠t b ′.也就是说,在K′看来,信号到A 和到B 这两件事不是同时发生的.这就证明了“同时”是相对的,它决定于选用哪一个参考系.当参考系变化时,不同时的事可能变成同时,同时的事件也可能变成不同时.2.时间间隔的相对性(时缓效应、钟慢效应、时间膨胀)图5-2-3 Δt=2)(1c v t -'∆=γΔt′如图5-2-3,从地面上看,火车上的时间进程变慢了,可车上的人自已没有这种感觉,反而认为地面上的时间进程比火车上慢,因为他看到,地面正以同样的速度朝相反方向运动!两种情况到底谁对呢?都对.他们的结论表面上相反其实并不矛盾,是一致的.这个结论就是:在一个惯性系中,运动的钟要变慢.在地上人看来火车在运动,在火车上人看来地面在运动,所以,他们都是看到对方的钟变慢了.时钟相对于观察者静止时,走得快;相对于观察者运动时,观察者会看到它变慢了.运动速度越快,效果越明显,即运动着的时钟要变慢.讨论与交流事例:我们设想甲、乙是一对孪生弟兄.他们计划做一次高速飞船旅行,来检验一下狭义相对论.甲留在发射基地,乙周游天外.当飞船再度回到基地时,是甲比乙年轻,还是乙比甲年轻?这里有两种答案:(1)甲看乙船上的钟变慢了,所以,甲说乙应该比他更年轻一些.(2)乙也看到基地的钟变慢了,所以乙说甲应该比他更年轻些.在这个两难的境地,运动钟变慢的结论,到底应当怎么办?这是个有名的疑难,叫“双生子佯谬”.问题的关键是乙要回到出发点.倘使乙的飞船仅仅做匀速直线运动,是办不到这一点的.乙的飞行路线必然是有来有去,或者是转一个圈子.因此,在甲看来,乙是在做有速度变化的运动,当然,在乙看来,甲相对于他也在做变速运动.按照运动钟变慢的理论,甲看乙钟变慢,乙看甲钟变慢这种对称性,只有当甲和乙的相对运动速度不变时,才能保持.或者说,只有互相做匀速直线运动的两个惯性参考系,互相之间才是等价的,一旦出现了变速的相对运动,就不能使用这种对称性了.甲和乙都生活在宇宙间,他们周围还有大量天体.因此,双生子问题中有三个因素:甲、乙和他们周围的宇宙,如果甲留在基地上,他相对于大量天体并没有做变速运动.在甲看来,只有乙在做变速运动.在乙看来,情况与甲不同.他不但看到甲在做变速运动,而且整个宇宙都在做变速运动.一边是整个周围的宇宙,一边只是一个飞船,这是明显的不对称性.所以由对称性引起的两难是不存在的.那么,到底谁年轻呢?实验与探究实验一:1966年,真的做了一次双生子旅游实验,用来判断到底哪个寿命长,同时也结束了纯理论的争论.不过旅游的不是人,仍然是μ子.旅途也不在天外,而是一个直径大约为14 m的圆环.μ子从一点出发沿着圆轨道运动再回到出发点,这同乙的旅行方式是一样的.实验的结果是,旅行后的μ子的确比未经旅行的同类年轻了.我们似乎可以这样作结论了:谁相对于整个宇宙做更多的变速运动,谁就会活得更长久,佯谬也就不存在了.实验二:1971年铯原子钟实验(如图5-2-4)图5-2-4将铯原子钟放在飞机上,沿赤道向东和向西绕地球一周,回到原处后,分别比静止在地面上的钟慢59 ns和快273 ns.地球以一定的角速度向东转,地面不是惯性系,而从地心指向太阳的参考系是惯性系(忽略地球公转).飞机的速度总小于地球自转速度,所以无论飞机向东还是向西,它相对于惯性系都是向东,只是前者速度大,后者小.而地面上的钟的转速介于二者之间.上述实验表明,相对于惯性系转速越大的钟走得越慢.这和孪生子问题所预期的效应是一致的.所以不应再说:“孪生子佯谬”,而应是孪生子效应了.这暗示着,人要活得更长久,应该不断地向东飞去,使得地球的转动速度叠加上飞机的速度.著名的物理学者霍金曾在他的著作《时间简史》中如是说:“然而人们所获得的比一秒还短得多的生命延长,远远不及劣质飞机餐对健康的残害!”3.空间的相对性(洛伦兹收缩、尺缩效应)1893年,为了解释麦克尔逊-莫雷实验,斐兹杰诺和洛伦兹先后都提出过一种假说,即一切物体都要在它的运动方向上收缩.后来就称为洛伦兹—斐兹杰诺收缩.按照斐兹杰诺所给出的定量关系,以11 km/h速度飞行的火箭,在运动方向只收缩十亿分之二左右.但是,在高速运动时,尺的收缩量很可观.当速度达到光速的一半时,收缩百分之十五.当光速达到2.6×105km/h时,收缩百分之五十,也就是说原来1 m长的尺,现在只有50 cm了.在狭义相对论中,尺长也是相对的(决定于参考系).尺长的变化方式和当初洛伦兹—斐兹杰诺所假定的完全一样.图5-2-5地面上的人认为同时测得了杆两端的坐标,车上的人却认为是不同时的,所以两个参考系中的测量值有了差异.尺缩也和钟慢一样,是对称的.即如果甲、乙之间有相对运动,那甲看乙的尺缩短了,乙看甲的尺缩短了(如图5-2-5).这个结论表示空间大小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动尺缩短”.4.物体质量随速度的增大而增大爱因斯坦在时空观的彻底变革的基础上建立了相对论力学,指出质量随着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当速度接近光速时,质量趋于无穷大.他给出了著名的质能关系式:E=mc 2,质能关系式对于后来的原子能事业起到了指导作用.严格的论证证实,物体以速度v 运动时的质量m 和它静止时的质量m 0之间的关系为:m=2)(1c v m .爱因斯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章 爱因斯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证书图5-2-6 图5-2-7 图5-2-8课堂小结1.经典力学作为物理学的主要部分,仍有其局限性和适用范围,要一分为二地分析;2.“事件”的概念是理解同时的相对性的基础;3.“地面上认为同时的两个事件,对于沿着两个事件发生地的连线运动的观察者来说,更靠前面的那个事件先发生.”板书设计第二节经典时空观与相对论时空观备课资料1.爱因斯坦与相对论关于光的性质,还有很多谜,直到现在也无法用科学解释.光是怎样产生的?在空间如何传播?光怎样以物质出现?光是什么,是物质、振动,还是纯能?颜色是否为光必不可少?对于这许许多多的问题,科学已经作出了部分解释,但归根结底,这些问题尚未解答.不过,20世纪初,在人们了解光、研究光的过程中,带来了物理学的两场革命,这就是相对论和量子论.为建立这两个理论体系,许多科学家都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都是一些杰出的物理学大师,其中最为突出的是爱因斯坦.2.爱因斯坦的学生时代艾伯特·爱因斯坦于1879年3月14日在德国小城乌尔姆出生,他的父母都是犹太人.爱因斯坦有一个幸福的童年,他的父亲是位平静、温顺的好心人,爱好文学和数学.他的母亲个性较强,喜爱音乐,并影响了爱因斯坦.爱因斯坦从六岁起学小提琴,从此小提琴成为他的终身伴侣.爱因斯坦的父母对他有着良好的影响和家庭教育,家中弥漫着自由的精神和祥和的气氛.和牛顿一样,爱因斯坦年幼时也未显出智力超群,相反,到了四岁多还不会说话,家里人甚至担心他是个低能儿.六岁时他进入了国民学校,是一个十分沉静的孩子,喜欢玩一些需要耐心和坚韧的游戏,例如用纸片搭房子.1888年进入了中学后,学业也不突出,除了数学很好以外,其他功课都不怎么样,尤其是拉丁文和希腊文,他对古典语言毫无兴趣.当时的德国学校必须接受宗教教育,开始时爱因斯坦非常认真,但当他读了通俗的科学书籍后,认识到宗教里有许多故事是不真实的.12岁时他放弃了对宗教的信仰,并对所有权威和社会环境中的信念产生了怀疑,并发展成一种自由的思想.爱因斯坦发现周围有一个巨大的自然世界,它离开人类独立存在,就像一个永恒的谜.他看到,许多他非常尊敬和钦佩的人在专。
高中物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后习题:相对论时空观与牛顿力学的局限性(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物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后习题:相对论时空观与牛顿力学的局限性(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376959a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99.png)
第七章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相对论时空观与牛顿力学的局限性课后篇巩固提升合格考达标练1.如图所示,强强乘坐速度为0.9c(c为光速)的宇宙飞船追赶正前方的壮壮,壮壮的飞行速度为0.5c。
强强向壮壮发出一束光进行联络,则壮壮观测到该光速的传播速度为()A.0.4cB.0.5cC.0.9cD.1.0c,在任何参照系中测量的光速都是c,D正确。
2.(多选)下列运动中经典力学规律适用的是()A.子弹的飞行B.飞船绕地球的运行C.列车的运行D.粒子接近光速的运动,子弹的飞行、飞船绕地球的运行、列车的运动,经典力学能适用,选项A、B、C正确;对于微观、高速的情形经典力学不再适用,选项D错误。
3.关于经典力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仅适用于微观粒子的运动B.适用于宏观物体的低速运动C.经典力学中,物体的质量与其运动速度有关D.经典力学中,物体的长度与其运动速度有关,对微观、高速运动不再适用,选项A错误,B正确。
在狭义相对论中,物体的质量、长度与其运动速度有关,经典力学中,物体的质量、长度与其运动速度无关,选项C、D错误。
4.假设地面上有一列火车以接近光速的速度运行,其内站立着一个中等身材的人,站在路旁的人观察车里的人,观察的结果是()A.这个人是一个矮胖子B.这个人是一个瘦高个子C.这个人矮但不胖D.这个人瘦但不高)2可知,在运动方向上,人的宽度要减小,在垂直于运动方向上,人的高度不变。
l=l0√1-(vc5.惯性系S中有一边长为l的正方形,从相对S系沿x方向以接近光速匀速飞行的飞行器上测得该正方形的图像是()l=l0√1-(vc)2可知沿速度方向即x轴方向的长度变短了,而垂直于速度方向,即y轴上的边长不变,故C对。
6.如果飞船以0.75c的速度从你身边飞过,飞船上的人看飞船上的一个灯亮了10 min,你观测到这个灯亮的时间约为多少?15 minτ,则τ=0√1-(vc)2=√1-(0.75cc)min=15 min。
【精准解析】22021学年物理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第七章 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测评
![【精准解析】22021学年物理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第七章 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测评](https://img.taocdn.com/s3/m/8500e3a6f705cc175427092f.png)
颗名叫 Kepler 452b 的行星距离地球约 1 400 光年,公转周期约 37 年,它的半径大约是地球的 1.6
倍,重力加速度与地球相近。已知地球表面第一宇宙速度为 7.9 k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飞船在 Kepler 452b 表面附近运行时的速度大于 7.9 km/s
B.该行星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 1.6 倍
地 2
=ma,可得 a=
2地,
故只要半径相同,加速度大小就相同,由于卫星在轨道 1 做椭圆运动,运动半径在变化,所以运动 的加速度在变,而在 P 点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相同,选项 B 正确,C 错误;卫星在轨道 2 做匀速 圆周运动,加速度方向时刻在变,选项 D 错误。 答案 B 8.我国先发射了“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之后发射“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对接。假设 “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都围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为了实现飞船与空间实验室的对接,下 列措施可行的是( ) A.使飞船与空间实验室在同一轨道上运行,然后飞船加速追上空间实验室实现对接 B.使飞船与空间实验室在同一轨道上运行,然后空间实验室减速等待飞船实现对接 C.飞船先在比空间实验室半径小的轨道上加速,加速后飞船逐渐靠近空间实验室,两者速度接近 时实现对接
火星与太阳的连线扫过的面积,选项 A 错误;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所有行星轨道的半长轴的三 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都相等,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半长轴比火星绕太阳运行的半长
轴小,所以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周期比火星绕太阳的周期小,选项 B 错误;把椭圆轨道近似看成是
圆轨道,根据ω= 3太,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半长轴比火星绕太阳运行的半长轴小,地球绕太阳运 行的角速度比火星绕太阳运行的角速度大,选项 C 正确;把椭圆轨道近似看成是圆轨道,根据
专题7-5 相对论时空观与牛顿力学的局限性(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解析版)
![专题7-5 相对论时空观与牛顿力学的局限性(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0d07e25c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d8.png)
专题7.5 相对论时空观与牛顿力学的局限性【人教版】【题型1 光速不变原理】........................................................................................................................................... 【题型2 同时的相对性】........................................................................................................................................... 【题型3 时间延缓效应】........................................................................................................................................... 【题型4 长度收缩效应】........................................................................................................................................... 【题型5 质量问题】................................................................................................................................................... 【题型6 综合问题】................................................................................................................................................... 【题型7 牛顿力学的局限性】...................................................................................................................................【题型1 光速不变原理】【例1】关于狭义相对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狭义相对论认为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一切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B.狭义相对论认为在一切惯性参考系中,光在真空中的速度都等于c,与光源的运动无关C.狭义相对论只涉及无加速运动的惯性系D.狭义相对论任何情况下都适用答案D解析狭义相对论认为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一切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选项A正确;狭义相对论认为在一切惯性参考系中,光在真空中的速度都等于c(光速不变原理),与光源的运动无关,选项B正确;狭义相对论只涉及无加速运动的惯性系,故选项C正确,D错误.【变式1-1】(多选)设某人在速度为0.5c的飞船上打开一个光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飞船正前方地面上的观察者看到这一光速为1.5cB.飞船正后方地面上的观察者看到这一光速为0.5cC.在垂直飞船前进方向地面上的观察者看到这一光速是cD.在地面上任何地方的观察者看到的光速都是c答案:CD【变式1-2】如图所示,考虑几个问题:(1)如图所示,参考系O′相对于参考系O静止时,人看到的光速应是多少?(2)参考系O′相对于参考系O以速度v向右运动,人看到的光速应是多少?(3)参考系O相对于参考系O′以速度v向左运动,人看到的光速又是多少?解析根据狭义相对论的一个基本假设:光速不变原理,可知光速是不变的,都应是c.答案(1)c(2)c(3)c【变式1-3】如图所示,强强乘坐速度为0.9c(c为光速)的宇宙飞船追赶正前方的壮壮,壮壮的飞行速度为0.5c,强强向壮壮发出一束光进行联络,则壮壮观测到该光束的传播速度为()A.0.4c B.0.5c C.0.9c D.c答案:D【题型2 同时的相对性】【例2】如图所示,沿平直铁路线有间距相等的三座铁塔A、B和C.假想有一列车沿AC方向以接近光速的速度行驶,当铁塔B发出一个闪光,列车上的观测者测得A、C两铁塔被照亮的顺序是()A.同时被照亮B.A先被照亮C.C先被照亮D.无法判断答案C解析列车上的观测者看到的是由B发出后经过A和C反射的光,由于列车在这段时间内向C运动靠近C,而远离A,所以C的反射光先到达列车上的观测者,看到C先被照亮,故只有C正确.【变式2-1】如图所示,在地面上M点固定一光源,在离光源等距的A、B两点上固定有两个光接收器,今使光源发出一闪光,问:(1)在地面参考系中观测,谁先接收到光信号?(2)在沿AB方向高速运动的火车参考系中观测,谁先接收到光信号?解:(1)因光源离A、B两点等距,光向A、B两点传播速度相等,所以光到达A、B两点所需要的时间相等。
高中物理必修2经典时空观与相对论时空观-例题解析
![高中物理必修2经典时空观与相对论时空观-例题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1406bbd941ea76e58fa04fb.png)
经典时空观与相对论时空观-例题解析1.着重体会从绝对时空观无法解释光的传播问题出发,进而提出狭义相对论假设的思想方法.2.相对论的两个假设无法直接加以验证,但是由它导出的一系列结论却都与实验相符,这种“间接证明”的方法是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方法.3.要紧抓住“两个假设”,只有深入理解了这两个“假设”的含义,才能理解应用其他各种相对论效应.4.要重新科学理解“同时”的含义.5.注意相对论中各种效应都是相互的.例如,一把尺子相对地面高速运动时,地面上的观察者测量到尺子的长度变短.如果尺子在地面上不动,而观察者相对于地面高速运动,那么观察者测量到的尺子长度和观察者不运动时相比仍然是缩短的.时钟变慢的效应也有和“尺缩效应”一样的性质.6.注意“运动的尺子变短”只是在运动方向上变短,其他方向不变.【例1】 一只完全密封而不透明的船正在静水中匀速航行,船内的人能够感知船在运动吗?能够测量船的航行速度吗?如果船是加速航行呢?解析:如果船是真正的匀速航行,船内的人又无法以船外的物体为参考系,则无法感知船在运动,更不可能测量船的速度.这是伽利略相对性原理的要求.如果船是加速或减速航行,船内的人完全可以利用牛顿定律测量出船的加速度,但依然不能测量出船的瞬时速度.【例2】 根据相对论理论,一尺子相对参考系静止时长为L 0,当它以速度v 匀速运动时,参考系上的人测量该尺子的长度将变为:L=L 0221cv (c 是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5-1)称之为长度收缩公式.如果一观察者测得运动着的米尺长0.5 m(米尺的静止长度为1 m),问此尺以多大的速度接近观察者?解析:由L=L 0221cv -得: v=c 2021L L -=c 25.01-=0.87c=2.6×108 m/s. 【例3】 根据相对论理论,如果地球上的时钟走过了时间t ,那么,以速度v 相对地球运动的飞船上的时钟走过的时间t ′则为:t ′=t 221cv -(c 是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5-2)通俗地说,就是运动的时钟变慢了. 设想飞船在甲乙两个相距8亿千米的星球间飞行,甲、乙两星球及飞船上各有一个巨大的钟,现飞船相对星球以0.75c(c 是真空中光速)的速度离开甲星球飞向乙星球,飞船经过甲星球时,三个钟均调整指到3:00整.问,当飞船飞过乙星球的瞬间,飞船内的人看到乙星球上的钟和飞船上的钟分别指向多少?解析:在乙星球的观察者看来,飞船飞越的时间为: t=811100.375.0108⨯⨯⨯ s ≈3600 s=1 h 所以,飞船内的人看到乙星球上的时钟指到4:00整.在飞船内的观察者看来,飞船飞越的时间t ′则为:t ′=t 221cv -=1×275.01-h=0.66 h ≈40 min 所以,飞船内的人看到飞船上的钟指到3:40.如果飞船上的人测量两星球间的距离,将是:L=L 0221cv -=8×1011×275.01- m=5.3×1011 m. 【例4】 一张宣传画5 m 见方,平行地贴于铁路旁边的墙上,一超高速列车以 2×108 m/s 的速度接近此宣传画,这张画由司机测量将成为什么样子?(利用5-1式)解析:注意,垂直速度方向的长度不变,仍然是 5 m ,运动方向上长度变短,即为:L=L 0221cv -=5×22321-m=3.7 m 所以,司机看到的画面尺寸为:5×3.7 m 2,即形状由正方形变成了长方形.。
高中物理 第七章第5节 相对论时空观与牛顿力学的局限性教案+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物理 第七章第5节 相对论时空观与牛顿力学的局限性教案+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a633bb20011ca300a6c3904f.png)
第5节 相对论时空观与牛顿力学的局限性1.相对论时空观(1)绝对时空观:时间与空间都是独立于物体及其运动而存在的,也叫□01牛顿力学时空观。
(2)爱因斯坦假设: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物理规律的形式都是□02相同的;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大小都是□03相同的。
(3)相对论时空观:运动物体的长度(空间距离)和物理过程的快慢(时间进程)都跟物体的运动状态□04有关。
①时间延缓效应:如果相对于地面以v 运动的惯性参考系上的人观察到与其一起运动的物体完成某个动作的时间间隔为Δτ,地面上的人观察到该物体在同一地点完成这个动作的时间间隔为Δt ,那么两者之间的关系是□05Δt =Δτ1-⎝ ⎛⎭⎪⎫v c2,由于1-⎝ ⎛⎭⎪⎫v c 2<1,所以总有Δt □06>Δτ。
②长度收缩效应:如果与杆相对静止的人测得杆长是l 0,沿着杆的方向,以v 相对杆运动的人测得杆长是l ,那么两者之间的关系是□07l =l 0 1-⎝ ⎛⎭⎪⎫v c 2,由于1-⎝ ⎛⎭⎪⎫v c 2<1,所以总有l □08<l 0。
2.牛顿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1)牛顿力学的基础是□09牛顿运动定律,它在□10宏观、□11低速的领域里与实际相符合,但是物体在以□12接近光速运动时所遵从的规律,有些与牛顿力学的结论□13并不相同。
(2)电子、质子、中子等微观粒子不仅具有□14粒子性,同时还具有波动性,它们运动的规律在很多情况下不能用牛顿力学来说明,而□15量子力学能够很好地描述微观粒子运动的规律。
(3)当物体的运动速度远小于光速c 时(c =3×108m/s)时,相对论物理学与经典物理学的结论□16没有区别。
当另一个重要常数即普朗克常量h 可以忽略不计时(h =6.63×10-34 J·s),量子力学和牛顿力学的结论□17没有区别。
相对论与量子力学都没有否定牛顿力学,而只认为牛顿力学是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的特殊情形。
高中物理-导必修二经典时空观与相对论时空观
![高中物理-导必修二经典时空观与相对论时空观](https://img.taocdn.com/s3/m/467ef897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b0.png)
厢前后两壁是同时被照亮的,地面上的人也应认为前后壁是被同时
照亮的,但有了光速不变原理时,情况就不一样了,当火车速度较大
时,地面上的人将认为光先到达后壁,而后到达前壁,这就是“同时的
相对性”.
时间进程对于同一个参考系(惯性系)是没有变化的,而从另一个
的时间,地面上的观察者与运动的车上观察者的测量结果是不同的,
运动的车上观察者测量的时间间隔短些.
上面式子具有普遍意义,当从地面观察以速度v前进的火车时,车
上的时间进程变慢了,不仅时间变慢了,物理、化学过程和生命的
过程都变慢了,但车上的人都没有这种感觉,他们反而认为地面上
的时间进程变慢了.
自主预习
一
种观测效应.
自主预习
一
二
知识精要
合作探究
典题例解
迁移应用
一、经典时空观与相对论时空观的主要区别
1.实基础不同
我们通过生活经验,通过对周围世界的观察最容易接受的是经典
时空观(又叫绝对时空观),因为经典时空观是以v≪c的低速运动下
的实验为基础建立的.而相对论时空观建立在光速不变的假设上,
在高速运动的情形中,相对论效应才会明显,由于缺少高速运动中
自主预习
一
二
知识精要
合作探究
典题例解
迁移应用
由于两个参考系相对速度很大,从一个参考系看另一个参考系里
的长度,顺着速度方向的长度会变短,这是严格推算出来的.这可以
从列车高速对开时笛声频率发生变化受到启发,也可以从速度较快
的汽车上看到外面的树木感到似乎有某种变化等理解长度变短.这
里要强调说明在垂直于速度方向的长度基本不变,这一点在学习时
高中物理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2节 相对论中的神奇时空
![高中物理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2节 相对论中的神奇时空](https://img.taocdn.com/s3/m/c1431d25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ca.png)
l' 1 2
l' l
1
v2 c2
l l'
杆相对于观察者静止时测得的长度叫原长也称静长。
杆相对于观察者运动时,在运动方向上测得的长 度缩短。这种现象称为长度收缩。
讨论 (1) l l ' 原长最长
(2)尺缩效应只在相对运动方向上发生;
(3)相对效应
K'
在K中的
观察者
K
o
l0
B
在K'中的
物质运动三者没有联系。
相对论时空观: a.时间、空间有着密切联系,时间、空间与物质 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b.不同惯性系各有自己的时间坐标,并相互发现
对方的钟走慢了。
c.不同惯性系各有自己的空间坐标,并相互发现 对方的“尺”缩短了。
d.作相对运动的两个惯性系中所测得的运动物体 的速度,不仅在相对运动的方向上的分量不同, 而且在垂直于相对运动方向上的分量也不同。
三.质能关系
在பைடு நூலகம்典力学中质量是不变的, 和物体的运动无关, 在相对论中质量是否也是不变的呢?
m(v) m0
1 v2 c2
m(v)
m0——物体的静止质量。
m(v)——相对于观察者以 速度v运动时的质量。 相对论质量
m0
vc
0 0.2 0.4 0.6 0.8 1.0
上式给出了一个物体的相对论质量和它的速率的关系。
二.长度收缩效应
K K'
对运动长度的测量问题 怎么测?同时测
将杆固定在x轴上。
v
x '1
x '2
K系中杆的长度是:
x1
x2
l x2 x1 在K'系中杆的长度为: l ' x2' x1'
高中物理第五章第2节经典时空观与相对论时空观教案1粤教版必修2
![高中物理第五章第2节经典时空观与相对论时空观教案1粤教版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f4d99d0ef242336c1fb95e6a.png)
第2节经典时空观与相对论时空观一、“同时”的相对性1.在物理学中,什么叫“事件”?在数学上,一个事件可以如何表示?2.实例分析:车厢长为L,正以速度v匀速向右运动,车厢底面光滑,现有两只完全相同的小球,从车厢中点以相同的速率v0分别向前后匀速运动,(相对于车厢),问(1)在车厢内的观察者看来,小球是否同时到达两壁?(2)在地上的观察者看来两球是否同时到达两壁?分析:在车上的观察者看来,A球经时间t A= ; B球经时间t B= ;因此两球同时到达前后壁。
在经典物理学家看来,同时发生的两件事在任何参照系中观察,结果都是同时的,两球也应同时到达前后壁.这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得到的结论。
如果把上述事件换成两列光的传播,情况如何呢?结论:车厢上的人和地面上的人看到车厢中间灯光到达前后车厢的先后是不一样的.车上的观察者认为光同时到达车厢的前后两壁;站台上的观察者认为光先到车厢后壁后到前壁;思考与讨论:见教材P99,运动的火车L里,观察者认为,沿着运动方向位置靠前一些的事件A先发生,还是靠后一些的事件B先发生?规律小结:1、对于运动的火车上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对于地面就不是同时的;(关键:在各个参考系中光速都为c)2、地面上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对于运动的火车也不是同时的;3、观察者站在发生事件的两地之间,迎面而来的事件发生;背离而驰的事件发生。
针对训练1、地面上的人认为A、B两个事件同时发生。
对于坐在火箭中沿两个事件发生地点连线飞行的人来说(图15.2-5),哪个事件先发生?二、长度的相对性下面我们来讨论在不同参考系中测量一个杆的长度结果会如何。
如下图所示:1、甲图中是一个刻度尺测出的静止的杆的长度,大家看是多少?怎么求出的呢?2、乙图中尺仍然静止,杆水平向右匀速运动,我们应该怎么算杆长?注意:其实这里你是用某时刻N、M坐标差值或另一时刻N′、M′坐标差值得到的。
如果有人用N′、M的坐标差值算出杆长是9.7 m-8 m=1.7 m 显然是没有意义的,它不能代表杆的长度。
相对论空观与牛顿力学的局限性—-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
![相对论空观与牛顿力学的局限性—-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https://img.taocdn.com/s3/m/15872baebe23482fb5da4c51.png)
)
A.火箭A上的时钟走得最快
B.地面上的时钟走得最快
C.火箭B上的时钟走得最快
D.火箭B上的时钟走得最慢
解析:在火箭A上的人看来,地面和火箭B都高速远离自己,由
Δ
Δt=
2 知,在火箭A上的人观察到的结果是地面和火箭B上的时
1
钟都变慢了,且地面上的时钟最慢,因此选项A正确,B、C、D错误。
(1)时间延缓效应
如果相对于地面以v运动的惯性参考系上的人观察到与其一起运
动的物体完成某个动作的时间间隔为Δτ,地面上的人观察到该
Δ
物体在同一地点完成这个动作的时间间隔为 Δt,则 Δt=
,由于
2
1-( )
1-( )2<1,所以总有 Δt>Δτ,此种情况称为时间延缓效应。
必备知识
自我检测
速不变原理,选项A、C正确。
答案:AC
必备知识
自我检测
3.一支静止时长l的火箭以v的速度从观察者的身边飞过。
(1)火箭上的人测得火箭的长度应为
。
(2)观察者测得火箭的长度应为
。
(3)如果火箭的速度为光速的二分之一,观察者测得火箭的长度应
为
。
必备知识
自我检测
解析:(1)火箭上的人测得的火箭长度与火箭静止时测得的长度相同,
度越大,钟走得越慢;同时运动是相对的,火箭相对于地面上的人是
运动的,地面上的人相对于火箭也是运动的,所以若v=0.5c,火箭上
的观察者认为地面上的时钟走得慢,同时地面上的观察者认为火箭
上的时钟走得慢,故C错误,D正确。
答案:AD
探究一
探究二
随堂检测
2023年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7.5相对论时空观与牛顿力学的局限性 课时分层练习题含答案解
![2023年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7.5相对论时空观与牛顿力学的局限性 课时分层练习题含答案解](https://img.taocdn.com/s3/m/a9e05d8b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55.png)
7.5 相对论时空观与牛顿力学的局限性1.基础达标练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牛顿定律适合于解决宏观、低速的物体运动问题B. 在真空中相对于不同的惯性参考系光速是不同的C. 在高速运动的列车中的钟表比静止在地面上的钟表走的快D. 在地面观察高速行进的列车时,测其长度会比它静止时的长度大【答案】A【解析】1、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假设:①物理规律在所有惯性系中都具有相同的形式,这叫做相对性原理;②在所有的惯性系中,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率具有相同的值c,这叫光速不变原理;它告诉我们光(在真空中)的速度c是恒定的,它不依赖于发光物体的运动速度。
2、狭义相对论的几个重要的效应:①钟慢效应:运动的钟比静止的钟走得慢,而且运动速度越快,钟走的越慢,接近光速时,钟就几乎停止了;②尺缩效应:在尺子长度方向上运动的尺子比静止的尺子短,当速度接近光速时,尺子缩成一个点;③质量变大:质量(或能量)并不是独立的,而是与运动状态相关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
【解答】A.牛顿定律是经典物理学的基础,仅适用于低速、宏观领域,故A正确;B.根据狭义相对论可知,在所有的惯性系中,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率具有相同的值c,这叫光速不变原理,故B错误;C. 根据狭义相对论的钟慢效应可知,在高速运动的列车中的钟表比静止在地面上的钟表走的慢,故C错误;D.根据狭义相对论的尺缩效应可知,在地面观察高速行进的列车时,测其长度会比它静止时的长度小,故D错误。
2. 关于经典力学和相对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经典力学和相对论是各自独立的学说,互不相容B. 相对论是在否定了经典力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C. 相对论和经典力学是两种不同的学说,二者没有联系D. 经典力学包含于相对论之中,经典力学是相对论的特例【答案】D【解析】解:、经典力学是狭义相对论在低速( )条件下的近似,即只要速度远远小于光速,经过数学变换狭义相对论的公式就全部变化为牛顿经典力学的公式,故A错误;B、、相对论并没有否定经典力学,而是在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各自成立范围;故BC错误;D、经典力学是狭义相对论在低速( )条件下的近似,因此经典力学包含于相对论之中,经典力学是相对论的特例,故D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典时空观与相对论时空观-例题解析
1.着重体会从绝对时空观无法解释光的传播问题出发,进而提出狭义相对论假设的思想方法.
2.相对论的两个假设无法直接加以验证,但是由它导出的一系列结论却都与实验相符,这种“间接证明”的方法是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方法.
3.要紧抓住“两个假设”,只有深入理解了这两个“假设”的含义,才能理解应用其他各种相对论效应.
4.要重新科学理解“同时”的含义.
5.注意相对论中各种效应都是相互的.
例如,一把尺子相对地面高速运动时,地面上的观察者测量到尺子的长度变短.如果尺子在地面上不动,而观察者相对于地面高速运动,那么观察者测量到的尺子长度和观察者不运动时相比仍然是缩短的.
时钟变慢的效应也有和“尺缩效应”一样的性质.
6.注意“运动的尺子变短”只是在运动方向上变短,其他方向不变.
【例1】 一只完全密封而不透明的船正在静水中匀速航行,船内的人能够感知船在运动吗?能够测量船的航行速度吗?如果船是加速航行呢?
解析:如果船是真正的匀速航行,船内的人又无法以船外的物体为参考系,则无法感知船在运动,更不可能测量船的速度.这是伽利略相对性原理的要求.
如果船是加速或减速航行,船内的人完全可以利用牛顿定律测量出船的加速度,但依然不能测量出船的瞬时速度.
【例2】 根据相对论理论,一尺子相对参考系静止时长为L 0,当它以速度v 匀
速运动时,参考系上的人测量该尺子的长度将变为:
L=L 0221c
v (c 是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5-1)
称之为长度收缩公式.
如果一观察者测得运动着的米尺长0.5 m(米尺的静止长度为1 m),问此尺以多大的速度接近观察者?
解析:由L=L 0221c
v -得: v=c 20
2
1L L -=c 25.01-=0.87c=2.6×108 m/s. 【例3】 根据相对论理论,如果地球上的时钟走过了时间t ,那么,以速度v 相对地球运动的飞船上的时钟走过的时间t ′则为:
t ′=t 221c
v -(c 是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5-
2)
通俗地说,就是运动的时钟变慢了. 设想飞船在甲乙两个相距8亿千米的星球间飞行,甲、乙两星球及飞船上各有一个巨大的钟,现飞船相对星球以0.75c(c 是真空中光速)的速度离开甲星球飞向乙星球,飞船经过甲星球时,三个钟均调整指到3:00整.问,当飞船飞过乙星球的瞬间,飞船内的人看到乙星球上的钟和飞船上的钟分别指向多少?
解析:在乙星球的观察者看来,飞船飞越的时间为: t=8
11
100.375.0108⨯⨯⨯ s ≈3600 s=1 h 所以,飞船内的人看到乙星球上的时钟指到4:00整.
在飞船内的观察者看来,飞船飞越的时间t ′则为:
t ′=t 221c
v -=1×275.01-h=0.66 h ≈40 min 所以,飞船内的人看到飞船上的钟指到3:40.
如果飞船上的人测量两星球间的距离,将是:
L=L 0221c
v -=8×1011×275.01- m=5.3×1011 m. 【例4】 一张宣传画5 m 见方,平行地贴于铁路旁边的墙上,一超高速列车以 2×108 m/s 的速度接近此宣传画,这张画由司机测量将成为什么样子?(利用5-1式)
解析:注意,垂直速度方向的长度不变,仍然是 5 m ,运动方向上长度变短,即为:
L=L 0221c
v -=5×22321-m=3.7 m 所以,司机看到的画面尺寸为:5×3.7 m 2,即形状由正方形变成了长方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