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期末试卷培优测试卷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期末试卷培优测试卷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期末试卷培优测试卷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培优测试卷一、初二物理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如图甲是测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

(1)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2)实验中为了便于测量小车的运动时间,斜面应保持___________(选填“较小”或“较大”)坡度;(3)由实验测量可知,小车通过上半程的平均速度___________(选填“小于”“大于”或“等于”)小车通过下半程的平均速度,表明小车做的是___________(选填“匀速”或“加速”)运动;(4)实验过程中某一时刻秒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读数为___________s。

【来源】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学业质量检测物理试题【答案】svt=较小小于加速 337.5s【解析】【分析】(1)实验的原理是svt =。

(2)若要计时方便,应使所用的时间长些。

(3)小车在下滑过程中做加速运动。

(4)秒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秒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

【详解】(1)[1]测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svt =。

(2)[2]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斜面坡度应较小。

(3)[3][4]由实验测量可知,小车通过上半程的平均速度小于小车通过下半程的平均速度,小车做的是加速运动。

(4)[5]由图可知: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在“5”和“6”之间,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5min;偏向“6”一侧,说明大表盘的读数应读大于30s;在秒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指针在37.5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37.5s,则该秒表的读数为5min+37.5s=300s+37.5s=337.5s2.如图所示,是小华和小明两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1)如甲图所示,小华将木块放置于水平桌面上,两边各用一段细绳通过定滑轮悬挂一定量的钩码.小华发现,当左边悬挂三个钩码,右边悬挂两个钩码时木块A也能保持静止.这是由于____.(每个钩码重1 N)(2)小明认为将木块A换成带轮子的小车,实验效果会更好,其原因是:________.(3)换成小车后,若要使小车保持静止,应当在右侧(选填“增加”或“减少”)________1个钩码.(4)小车处于静止后,保持两边拉力的大小不变,将小车扭转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松手后,小车将扭转回来.这一步骤说明二力平衡时,要满足二个力在________上的条件.【来源】2020届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强化:运动和力【答案】木块与桌面的摩擦力太大导致的;小车比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更小;增加;同一直线。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期末试卷(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期末试卷(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卷(培优篇)(Word版含解析)一、初二物理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如图甲是“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1)这个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小球从A处沿斜面由静止开始滚下,频闪照相机记录了小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如图甲所示,小球在做___________(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运动;(2)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 m/s,比较AC段与CD段的平均速度得v AC_____v CD(选填“>”“<”或“=”);路程运动时间平均速度经过某点时的速度s AB=0.3m t AB=0.5s v AB=0.6m/s v B=1.2m/ss BC=0.9m t BC=0.5s v BC=v C=2.4m/ss CD=1.5m t CD=0.5s v CD=3m/s v D=3.6m/s(3)为进一步探究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根据表中数据作出了v-t图像,如图乙所示,假设斜面足够长,小球从A处滚下,经过2s到达E点(图甲中未画出),则该小球经过E点时的速度为___________ m/s。

【来源】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评价物理试题【答案】svt=加速 1.8m/s < 4.8m/s【解析】【分析】【详解】(1)[1]测平均速度的原理为svt=。

[2]由图甲可知,小球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来越大,所以小球在做加速运动。

(2)[3]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BC段的平均速度是BCBCBC0.9m1.8m/s0.5ssvt===[4]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AC段的路程是AC AB BC0.3m0.9m 1.2ms s s=+=+=AC段所用的时间是AC AB BC 0.5s0.5s1st t t=+=+= AC段的平均速度是AC ACAC 1.2m1.2m/s 1ssvt===CD段的速度是v CD=3m/s,可知AC段的速度小于CD段的速度。

八年级物理上册 期末试卷(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八年级物理上册 期末试卷(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培优篇)(Word版含解析)一、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如图所示,某同学用尺子探究音调和响度分别与什么有关时,做了以下实验:(1)该同学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实验发现: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越________;由此可得出结论: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的________有关;(2)又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幅度;改变拨动钢尺的力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快慢大致相同.实验发现拨动尺子的力度越大,尺子________越大,发出声音的________越大;(3)在实验中会发现:当尺子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较大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________【答案】低频率振动的幅度响度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时,振动频率越低,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当尺子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发出声音的音调低于20Hz,属于次声波,低于人类听觉的下限.【解析】【分析】(1)音调指声音的高低,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物体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2)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是由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决定,振幅越大,响度越大;(3)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从20Hz到20000Hz.【详解】(1)当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时,振动越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当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时,振动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由此可得出结论: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2)拨动尺子的力度越大尺子振动幅度越大,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拨动尺子的力度越小尺子振动幅度越小,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小;由此可得出结论:响度的大小与发声物体的振动幅度有关;(3)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时,振动频率越低,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所以当尺子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较大的力拨动钢尺,但发出声音的频率低于20Hz,属于次声波,人听不到声音.2.小华和小刚用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以下是他们对“土电话”的探究.()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表明________.()2两人位置不变,以相同的响度讲话,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表明________.()3小华和小刚利用以上两个纸杯和一些长短、粗细不同的琴弦,又进行了探究“音调和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他们选用的琴弦长度、材料在如图中标出(其中琴弦的直径关==<),并且每根琴弦固定在“音箱”上的松紧程度一致.系:a c d b()4①若他们想探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材料”的关系应选择琴弦_____(从“a”、“b”、“c”或“d”中选两根).②若选择琴弦a和b,则是为了研究音调的高低与________的关系.【答案】固体能够传声金属的传声效果好a、c材料粗细【解析】【分析】【详解】(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是因为固体能够传声,即这表明固体能够传声.()2两人位置不变,以相同的响度讲话,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表明金属的传声效果好.()4①根据控制变量法的思路,若他们想探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材料”的关系,应选择粗细相同,而材料不同的两根琴弦,即选择a和c;②若选择琴弦a和b,长度和材料相同,粗细不同,所以是为了研究音调的高低与材料粗细的关系.3.现在大多数房屋的门窗玻璃是“双层中空(接近真空)”的,能起到“隔音保温”的作用.小明在敲玻璃时,感觉双层玻璃与单层玻璃的振动情况不一样,产生了探究“受敲击时,双层玻璃和单层玻璃的振动强弱情况”的想法.为此,进行了以下实验:①如图所示,将单层玻璃板固定在有一定倾角的斜面底端,把玻璃球A靠在玻璃板的右侧,把橡胶球B悬挂在支架上靠在玻璃板的左侧.②把橡胶球B向左拉开一定的高度,放手后让其撞击玻璃板,玻璃球A被弹开,在下表中记下玻璃球没斜面向上滚动的距离,共做3次.③换成双层玻璃板重复②的实验.⑴实验时,把橡胶球B向左拉开“一定的高度”,目的是为了保证橡胶球B与玻璃撞击时的________能保持不变;⑵受到橡胶球B的撞击后,玻璃板振动的强弱是通过__________来反映的;⑶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⑷中空双层玻璃具有“隔音和保温”作用,是因为①隔音:___________;②保暖:___________.【答案】速度玻璃球滚动的距离大小单层玻璃比双层玻璃的振动幅度大真空不能传播声音真空传导热量的能力比玻璃差【解析】解答:(1)根据控制变量法应保持橡胶球B与玻璃撞击时的动能相同,由于是同一个橡胶球,则应保持橡胶球B向左拉开“一定的高度”,从同一高度落下;(2)当玻璃板受到橡胶球的敲击时,玻璃板振动的强弱是通过玻璃球被弹开的距离来反映的,这是转换的研究方法;(3)同样的撞击下,单层玻璃后的玻璃球比双层玻璃后的玻璃球运动的距离远;所以结论是:受敲击时,单层玻璃比双层玻璃的振动强;(4)两层玻璃之间接近真空,中空双层玻璃具有“隔音和保温”作用,①由于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而真空不能传声,所以这种窗户能起到较好的隔音效果;②由于真空传导热量的能力比玻璃差,所以这种窗户能起到较好的保温效果。

物理八年级上册 期末试卷(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物理八年级上册 期末试卷(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培优篇)(Word版含解析)一、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来下表的几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2)选用编号A、C的两根琴弦进行实验,是为了验证猜想_______;(3)如果小明还想验证猜想三,则他可以选择编号为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此时表中所缺的数据应该填_______.【答案】A B 二 C D 0.76【解析】(1)根据控制变量法的思路,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择长度和材料相同,而横截面积不同的琴弦,所以应选用编号为A和B的琴弦进行实验;(2)选用编号A、C的两根琴弦进行实验,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而长度不同,所以是为了验证猜想二;(3)验证猜想三,同样根据控制变量法的思路,应保证横截面积和长度相同,而材料不同的琴弦进行实验,所以则他可以选择编号为C和D的琴弦进行实验;则此时表中所缺的数据应该填入和C的横截面积相同,即0.76mm2.点睛:关键是实验中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当一个结果受多个因素的影响时都使用此方法进行实验,实验时让一个因素变化,而其它因素都控制相等或相同即控制变量.2.探究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器材:音叉,橡皮槌,铁架台,硬泡沫塑料小球,细线等.操作:(1)如图所示用细线栓在硬泡沫塑料小球,悬挂在铁架台上,小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橡皮槌轻轻敲击音叉使它振动后,发出一个较小的声音.让音叉一臂的外侧靠近并接触小球(如图),可以看到小球被音叉弹开一个__________(填“较大”或“较小”)的角度;(3)以橡皮槌用力敲击音叉,可听到较响的声音,且让音叉一臂的外侧接触小球,可看到小球被音叉弹开一个________(填“较大”或“较小”)的角度.说明:声源发出声音的响度与_________有关.除此之外响度还与_________有关.(4)如果在真空中做这个实验,小球________(选“能”或“不能”)弹开.【答案】将微小的振动放大,便于观察较小较大振幅距离发声体的远近能【解析】【分析】【详解】(1)因为音叉的振动我们看不到,把小球悬挂在铁架台上是为了把音叉的振动传给小球,用小球可以放大音叉的振动,所以小球的作用是将微小的振动放大,便于观察;(2)当轻轻敲击音叉时因为音叉振动幅度小,所以发出较小的声音,振动的音叉接触小球会把小球弹起较小的角度;(3)当用力敲击音叉发出较响的声音,音叉振动剧烈,接触小球会把小球弹起更大的角度,这说明响度与振幅有关,响度的大小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4)如果在真空中做这个实验,音叉能振动,小球也能被弹开,但听不到声音.3.如图为一声速测量仪器的使用说明书和实验装置图,阅读并回答问题.(1)若把铜铃放在甲、乙的中点,则液晶显示屏的示数为 ms.(2)一同学将铜铃放到甲的左边,并与甲、乙均在一条直线上,则铜铃离甲越远,液晶显示屏的数值(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一同学猜想“温度越高,声速越小”.他把铜铃固定放在甲的左边,然后加热甲乙之间的空气,如果的确是“温度越高,声速越小”,则液晶显示屏的数值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答案】(1)0;(2)不变;(3)变大【解析】试题分析:(1)因为铜铃在甲、乙中点,则铜铃与甲、乙距离相等,时间相等;(2)由于乙和甲的距离是不变的,所以乙接收到的时间总是比甲晚一定的时间;(3)声速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声速越大.所以在相同距离内,时间减少;解:(1)如果铜铃在甲、乙中点,则铜铃与甲的距离和与乙的距离是相等的,且由于声速相同,所以声音从铜铃到达甲、乙的时间相同.故液晶屏的示数为0;(2)因为铜铃与甲、乙在一条直线上,由于乙比甲远的距离是一定的,所以声音传到乙和甲的时间差是不变的;(3)甲和乙之间的距离一定,由于温度越高,声速越小,所以声音传播到甲和乙的时间都会减增加,故时间差也会变大;故答案为:(1)0;(2)不变;(3)变大.【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有关方面的内容,计算时要注意时间单位和路程单位的统一.4.(1)把正在发声的手机放在玻璃罩内(如图甲所示),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小,最后几乎听不到铃声,这说明______.(2)图乙是探究“”的实验装置图,把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可以沿ON 向前或向后折的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ON垂直于镜面。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期末试卷培优测试卷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期末试卷培优测试卷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卷培优测试卷一、初二物理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秒表和_____斜面的坡度很小,是为了便于测量_____。

图甲、乙是测量小车通过斜面上半段路程2s和全程路程1s两种方法,其中正确的是图_____;(2)将实验中测量的数据记在下面的表格中,通过计算和分析可知:小车通过斜面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2=v_____cm/s,小车通过斜面全程是做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路程运动时间平均速度190cms=13st=1v=2m=45cs22st=2=v【来源】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答案】刻度尺时间甲 22.5 变速【解析】【分析】【详解】(1)[1]测量平均速度需要测量斜面长和运动时间,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刻度尺和秒表。

[2]实验时,小车所放的斜面应保持较小的坡度,这样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间会长些,便于测量小车的运动时间。

[3]乙图全程的路程等于车长和车通过的路程之和,所以小车的路程测量值比实际路程大,正确的是图甲。

(2)[4]小车通过斜面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2245cm2sst==22.5cm/s[5]小车通过斜面全路程的平均速度v1=1190cm 3sst==30cm/s 小车通过下半程的路程是s3=90cm-45cm=45cm 下半程的时间t3=3s-2s=1s下半程的平均速度v3=3345cm 1sst==45cm/s由于v3>v2小车在整个过程中做变速运动。

2.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设计的测量小车在固定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装置图。

小车从带有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自由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两处时,电子时钟所显示的两个不同的时刻,则:(1)由图可知,斜面上的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为________mm;(2)该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___;(3)在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倾角适当________(选填“大”或“小”)一些;(4)由图可知:小车在A、B两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计算结果保留二位小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期末试卷培优测试卷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期末试卷培优测试卷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培优测试卷一、初二物理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秒表和_____斜面的坡度很小,是为了便于测量_____。

图甲、乙是测量小车通过斜面上半段路程2s和全程路程1s两种方法,其中正确的是图_____;(2)将实验中测量的数据记在下面的表格中,通过计算和分析可知:小车通过斜面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2=v_____cm/s,小车通过斜面全程是做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路程运动时间平均速度190cms=13st=1v=2m=45cs22st=2=v【来源】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答案】刻度尺时间甲 22.5 变速【解析】【分析】【详解】(1)[1]测量平均速度需要测量斜面长和运动时间,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刻度尺和秒表。

[2]实验时,小车所放的斜面应保持较小的坡度,这样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间会长些,便于测量小车的运动时间。

[3]乙图全程的路程等于车长和车通过的路程之和,所以小车的路程测量值比实际路程大,正确的是图甲。

(2)[4]小车通过斜面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2245cm2sst==22.5cm/s[5]小车通过斜面全路程的平均速度v1=1190cm 3sst==30cm/s 小车通过下半程的路程是s3=90cm-45cm=45cm 下半程的时间t3=3s-2s=1s下半程的平均速度v3=3345cm 1sst==45cm/s由于v3>v2小车在整个过程中做变速运动。

2.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分度值为1 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时间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时刻:(1)此实验根据公式________进行测量的。

所用的测量工具应该有_____和_________;(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 _____ (填“陡”或“缓”)些;(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导致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偏_______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期末试卷(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期末试卷(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培优篇)(Word版含解析)一、初二物理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爱科学的佳佳在“测量平均速度”时,想研究测量从斜面上滑下的物体在不同阶段时的平均速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让小车从带有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个位置时电子表的显示时间(圆圈里面的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则:(1)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可以判断,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的过程中______ (选填“是”或“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2)图中AC段的路程是______ cm;在实验前必须熟练使用秒表,在测量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到达C点还没有停止计时,则测得AC段的平均速度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来源】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答案】不是 9.00 偏小【解析】【详解】(1)[1]前段路程为4cm用时2s,后段路程为5cm用时1s,所以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的过程中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2)[2]图中AC段的路程为10.00cm-1.00cm=9.00cm;[3] 如果小车到达C点还没有停止计时,则测得的时间偏大,由svt可知,当测得的时间t偏大时会导致平均速度v偏小的。

2.如图甲所示,小明在“研究气泡的运动规律”的实验中,发现气泡运动得较快,测量时间的误差较大。

如何使气泡运动得慢一些?气泡的运动快慢到底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小明做出了如下猜想:猜想一:跟气泡的大小有关;猜想二:跟玻璃管与水平面的坡角α∠有关于是小明课后找了几位同学一起探究“气泡运动的快慢与气泡的大小、坡角有什么关系”。

得到的数据如下(玻璃管内径8mm,气泡通过路程为80cm,玻璃管内液体为水):表一气泡大小1cm坡角时间/s速度/cm·s-1实验序号115°14.80 5.41 230°13.10 6.11 345°14.70 5.44 460°17.70 4.52 590°32.40 2.47表二气泡大小2cm坡角时间/s速度/cm·s-1实验序号615°22.47 3.56 730°14.84 5.39 845°12.16 6.58 960°13.77 5.81 1090°19.95 4.01表三气泡大小4cm坡角时间/s速度/cm·s-1实验序号1115°18.20 4.40 1230°13.40 5.97 1345°12.50 6.40 1460°13.50 5.93(1)实验中,小明将标有刻度的玻璃管一端放在水平桌面上,另一端抬高,如图甲所示。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全册全套试卷(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全册全套试卷(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全套试卷(培优篇)(Word版含解析)一、初二物理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秒表和_____斜面的坡度很小,是为了便于测量_____。

图甲、乙是测量小车通过斜面上半段路程2s和全程路程1s两种方法,其中正确的是图_____;(2)将实验中测量的数据记在下面的表格中,通过计算和分析可知:小车通过斜面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2=v_____cm/s,小车通过斜面全程是做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路程运动时间平均速度190cms=13st=1v=2m=45cs22st=2=v【来源】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答案】刻度尺时间甲 22.5 变速【解析】【分析】【详解】(1)[1]测量平均速度需要测量斜面长和运动时间,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刻度尺和秒表。

[2]实验时,小车所放的斜面应保持较小的坡度,这样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间会长些,便于测量小车的运动时间。

[3]乙图全程的路程等于车长和车通过的路程之和,所以小车的路程测量值比实际路程大,正确的是图甲。

(2)[4]小车通过斜面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2245cm2sst==22.5cm/s[5]小车通过斜面全路程的平均速度v1=1190cm3sst==30cm/s小车通过下半程的路程是s3=90cm-45cm=45cm下半程的时间t3=3s-2s=1s下半程的平均速度v3=3345cm1sst==45cm/s由于v3>v2小车在整个过程中做变速运动。

2.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应用。

(1)小明用刻度尺测量铜线的直径。

他将铜线在笔直的木棍上紧密排绕了10圈后,用刻度尺测量其宽度,如图甲所示。

小明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10圈铜线的宽度为_____cm,铜线的直径为_________cm。

(2)小明同学测得自己的脉搏1min 跳动75次,则他脉搏每跳动1次的时间是_______s。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全册全套试卷(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全册全套试卷(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全套试卷(培优篇)(Word版含解析)一、初二物理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细心的小轩发现水箱接口处使用不同水管,出水口水流喷射的远近不同.于是,小轩想探究“水压相同时影响水管出水口水流速度大小的因素”。

为此,他提出了三个猜想:①与水管的长度有关;②与水管的内径大小有关;③与水管的材质有关.为了验证猜想,小轩设计如图所示实验装置。

(1)实验过程中,需控制水箱中水的深度不变,从而使接口处水的压强________。

保持出水口的高度h不变,通过____________来反映出水口水流速度的大小.在接口处接材质相同的不同水管多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序号长度l(cm)内径d(cm)喷射距离s(cm)1401.0142 1.5163 2.0204701.0125 1.5156 2.01771001.0118 1.5139 2.014(2)实验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

(3)比较序号________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当材质和内径一定时,水管长度越长,出水口水流速度越小;比较序号1、2、3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当材质和长度一定时,_____。

(4)综上所述,当其他条件一定时,水管长度越长,内径越小,出水口水流速度________。

(5)为验证猜想③,接下来的操作应该为_____________。

【来源】【专题】备战2020届中考物理二轮复习题型专练题型08-创新探究题【答案】不变喷射距离刻度尺 1、4、7或2、5、8或3、6、9 水管内径越大,出水口水流速度越大越小用内径和长度相同,材质不同的水管多次实验【解析】【分析】【详解】(1)[1]液体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使接口处水的压强不变,需控制水箱中水的深度不变。

[2]水流速度的越大喷射距离越远,可以通过喷射的距离反映水流的速度。

(2)[3]实验中需要刻度尺测量水管长度、水管内径、喷射距离。

(3)[4]比较1、4、7或2、5、8或3、6、9发现实验中水管材质和内径相同,而水管长度不同,水管长度越长喷射距离越短,说明当材质和内径一定时,水管长度越长,出水口水流速度越小。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培优篇)(Word版含解析)一、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

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2)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

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_______、_______。

(3)本探究实验中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答案】A B C A D F80 1.02控制变量法【解析】【详解】(1)[1][2][3]为了验证猜想一,即音调高低可能与横截面积有关,需要保持琴弦的长短和琴弦的材料不变,从表格的数据可以看出,编号A、B、C符合要求,它们的材料相同,都是铜,长度相同,都是60cm,只是横截面积不同;[4][5][6]为了验证猜想二,即音调高低可能与长短有关,需要保持琴弦的材料和琴弦的横截面积不变,从表格的数据可以看出,编号A、D、F符合要求,它们的材料相同,都是铜,横截面积也相同,长短不同;(2)[7]为了验证猜想三,即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从表格的数据可以看出,编号G、H的长度和横截面积都相同,只是材料不同,和J作对比,只需要长度也是80cm、横截面积也是1.02mm2即可;(3)[8]本探究实验过程中,三个变量,保持其中两个量不变,对比第三个量的变化与音调高低的关系,这是用到了控制变量法。

期末教学质量评估卷(二)八年级物理上册新视角培优集训(人教版)含答案

期末教学质量评估卷(二)八年级物理上册新视角培优集训(人教版)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教学质量评估卷(二)〔满分:100分限时:9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3分)1.对于野生动物摄影师来说,遥控摄影车(如图1所示)的优势很明显,它能够降低对动物的惊扰,并尽可能近距离地进行拍摄,同时也为拍摄人员规避了风险。

下列关于遥控摄影车的说法正确的是(图1A.遥控摄影车运动时,车上的照相机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B.遥控摄影车上的照相机镜头成的是动物正立、缩小的实像C.为了使动物的像成的更大一些,应该让遥控摄影车靠近动物D.遥控摄影车的遥控器是利用紫外线进行工作的2.2020年全国射击冠军赛于9月份分别在湖北宜昌、陕西宝鸡、河北容城举行。

27日男子10米气手枪决赛中,北京奥运会冠军庞伟以242.5环的成绩夺得冠军,贵州队谢瑜以241.7环获得亚军,国家集训队王猛毅获得季军。

以下现象与运动员射击时瞄准原理相同的是(3.一支粉笔使用一段时间后,这支粉笔的质量、密度的变化情况是(A.质量变小,密度变小B.质量变小,密度不变C.质量不变,密度变小D.质量不变,密度不变4.小明在阳光下用喷雾器给“多肉”喷水,看到了彩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这是光的色散现象B.彩虹颜色的顺序是红、橙、黄、绿、蓝、靛、紫C.若用红色激光照射彩虹,会看到红、绿、蓝三色光D.该现象是阳光穿过悬浮在空中的小水珠时发生折射形成的5.如图2所示,一塑料薄膜组成的顶棚下堆放着一堆干草,夏天雨后,阳光穿过薄膜上的积水,照射到干草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和塑料薄膜共同起凹透镜作用B.透镜都是固体物质组成的,液体不能起凸透镜作用C.起凸透镜作用的应是塑料薄膜D.薄膜上的积水形成一个大的凸透镜,如果其焦点恰好在干草处,干草有可能燃烧6.如图3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闹铃声逐渐变小,直至听不见;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听到闹铃声又逐渐变大。

关于上述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3A.只要闹铃振动,就可以听到闹铃声 B.声音传播需要介质C.听不见闹铃声了,是由于闹铃不再振动D.听到闹铃声又逐渐变大,是由于闹铃振动逐渐变剧烈了7.如图4所示,这是晚上汽车在干燥的沥青路面和潮湿的沥青路面上行驶时大灯灯光的部分光路简图,在晚上开车时(图4A.干燥的沥青路面发生镜面反射B.潮湿的沥青路面更容易发生漫反射C.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到潮湿的沥青路面暗于干燥的沥青路面D.照射到干燥沥青路面的光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8.如图5所示,2020年10月12日,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高分十三号卫星发射升空并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期末试卷(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期末试卷(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培优篇)(Word版含解析)一、初二物理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小明同学测小车的平均速度,请帮助他完成下列问题:(1)测平均速度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和______;该实验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2)小车所放的斜面应保持较____(填“大”或“小”)的坡度,这样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间会____(填“长”或“短”)些,便于测量时间;(3)如图所示,斜面长1.6 m,测得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所用的时间是5 s。

如果在斜面的中点装上金属片,测得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金属片的时间为2.8 s。

请计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的平均速度v2为___________m/s;(保留两位小数)(4)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过程中,小车做的是_________(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来源】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答案】刻度尺停表svt小长 0.29 变速【解析】【分析】【详解】(1)[1][2][3]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就是速度的计算公式=svt测量路程和时间需要的仪器是刻度尺和钟表;(2)[4][5]在小车能下滑的情况下,使用的斜面的坡度较小,小车下滑的速度变化较慢,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较长,这样便于测量时间;(3)[6]如图所示,斜面长1.6 m,测得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所用的时间是5 s。

如果在斜面的中点装上金属片,测得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金属片的时间为2.8 s。

请计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的平均速度v2为20.8m===0.29m/s2.8ssvt(4)[7]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过程中,在前一半路程和后一半路程需要的时间不同,所以,小车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

2.如图所示,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开始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算出小车在各段的平均速度(1)图中AB 段的距离s AB =________cm ,测得时间t AB =1.6s ,则AB 段的平均速度v AB =________m/s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期末试卷培优测试卷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期末试卷培优测试卷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卷培优测试卷一、初二物理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这是某实验小组“测量平均速度”的情景:(1)测量平均速度的原理是:________(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__(选填:“大”或“小”).(3)小车从B到C的距离是:________(4)小车从A到C所用的时间是:________,全程平均速度是:________.(5)在这个过程中,必须熟练的使用电子计时器,如果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会使测得的平均速度偏________(选填:“大”或“小”).【来源】广西来宾市兴宾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题(教学质量检测)【答案】v= s/t 小 0.48m 3s 0.29m/s 大【解析】【详解】(1)测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是根据公式svt=进行测量的;(2)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斜面坡度应小一些;(3)由图知,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是1cm,由B到C小车的路程:6.00dm 1.20dm 4.80dm=0.48mBCs=-=;(4)由图知,小车从A到C的路程:10.00dm 1.20dm8.80dmACs=-=,3sACt=,则全程平均速度是8.80dm2.9dm/s=0.29m/s3sACACACsvt==≈;(5)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计时晚,故所计时间偏小,由svt=可知计算出的平均速度偏大。

故答案为:svt=;小;0.48m; 3s; 0.29m/s ;大。

2.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学习“测量平均速度”时,想测量从斜面上滑下的物体在不同阶段时的平均速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让小车从带有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个位置时电子表的显示时间(圆圈里面的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则(1)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__进行测量的;(2)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__(填“大”或“小”)。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培优试卷(解析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培优试卷(解析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培优试卷(解析版)一、单选题1. 下列关于电磁波、信息技术和能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B. “北斗”导航系统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C. 太阳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D. 核电站利用核聚变释放的能量发电【标答】B【分析】A. 电磁波是可以在真空中传播的,太空是一个真空环境,在太空中的飞船与地面通讯就是依靠电磁波,故A 错误;B. “北斗”卫星所处的太空是一个真空环境,“北斗”向地面传输信息是利用电磁波,故B正确;C. 太阳能可通过太阳不断获取,属于可再生能源,故C错误;D. 核电站利用的是可控的核裂变释放的能量发电,故D错误。

故选B。

2. 1965年,美国发射通信卫星 les-1,由于故障导致卫星进人太空后与地球失去联系,1 8年后,科学爱好者菲尔威廉偶然捕捉到 les-1发出的频率为2.5×10⁸Hz的信号。

该信号( )A. 属超声波, 周期为4×10’⁸sB. 属超声波, 周期为4×10⁷⁹sC. 属电磁波, 周期为4×10⁷⁸sD. 属电磁波, 周期为4×10’’ s【标答】D【分析】真空不能传声,信号应为电磁波,周期为T=1f =12.5×108Hz=4×10−9s故ABC 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 D。

3. 对下列四幅图的表述正确的是( )A. 甲图反映的是电动机的工作原理B. 乙图能实现电能转化为机械能C. 丙图闭合开关后,小磁针 N极逆时针偏转D. 丁图中小磁针 N 极顺时针偏转【标答】A【分析】A. 甲图中通电导线在磁场的作用下会运动,反映的是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故A 正确;B. 乙图中闭合电路的部分导线切割磁感线会产生感应电流,能实现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故B 错误;C. 丙图闭合开关后,由右手螺旋定则可得螺线管的左端是N极。

由同名磁极相排斥,异名磁极相吸引得,小磁针N 极顺时针偏转,故C 错误;D. 由同名磁极相排斥,异名磁极相吸引得,丁图中小磁针N极逆时针偏转,故D错误。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全册全套试卷(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全册全套试卷(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全册全套试卷(培优篇)(Word版含解析)一、初二物理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进行测量的;(2)如图所示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G点的频闪照片,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

分析照片可知:小球在做_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DE两点间距离为______cm,在DF两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为_____m/s;小球在_______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最大。

【来源】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题(学业水平考试)【答案】svt=变速 1.50 0.08 FG【解析】【分析】【详解】(1)[1]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该实验是根据公式svt=进行测量的。

(2)[2]从照片中可看到,在相同的0.2s时间内,小球运动的路程是不相同的,那么可知小球在做变速直线运动。

[3]D点对应的刻度是2.60cm,E点对应的刻度是4.10cm,那么DE两点间距离是4.10cm-2.60cm 1.50cmDEL==[4]F点对应的刻度是5.80cm,那么DF两点间距离是5.80cm-2.60cm 3.20cm0.0320mDFL===则DF两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是0.0320m0.08m/s0.4sDFDFDFLvt===[5]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通过FG的路程最大,所以FG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最大。

2.某同学为了研究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运动快慢情况,分别对行驶在公路上的三辆汽车进行观察,记录了有关数据,如表一、表二、表三所示.该同学观察到小轿车运动得最快,大客车其次,卡车运动得最慢.表一小轿车表二大客车表三卡车(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4(或2与5、3与6)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______.(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___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在相同时间内所行路程越大,物体运动越快.【来源】聚焦2020中考物理知识点基础演练——专题二十一:机械运动【答案】运动相同的路程,时间越短的物体运动越快 4、7(或5、8或6、9).【解析】【分析】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有:相同时间时,比较路程,路程越大,运动越快;相同路程时,比较时间,所用时间越少,运动越快.【详解】(1)比较实验数据1与4(或2与5、3与6)可知,运动路程相同,时间不同,且运动时间越短的小轿车运动的越快,所以得出的结论是:运动相同的路程,时间越短的物体运动越快.(2)要得出在相同时间内所行路程越大,物体运动越快.控制变量法的基本要求,控制物体运动的时间相同,路程不同,表中数据符合要求的是4、7(或5、8或6、9)3.在“比较纸锥下落快慢”的活动中:如图甲所示把两个等大的圆纸片,裁去大小不等的扇形,做成如图乙所示的两个锥角不等的纸锥。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全套试卷培优测试卷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全套试卷培优测试卷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全套试卷培优测试卷一、初二物理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小宾发现在同一店家购置的同种蜂蜜没有上一次购置的蜂蜜粘.他想到磁铁的磁性与温度有关,于是猜测粘滞性也可能与温度有关.根据自己的猜测,小宾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将同一瓶蜂蜜分装入三个小瓶,一瓶放在冰箱,一瓶放在室内,另一瓶放在热水中加热一会儿.然后找三支相同的试管,让爸爸妈妈帮助,用三支相同的滴管分别从三个小瓶中各取质量相同的一滴蜂蜜,如图甲,分别滴到倾斜放置着的试管内壁上,记录各滴蜂蜜流到试管底部的时间并进行比拟.蜂蜜在冰箱中在室内经热水加热在试管中流淌时间较长一般较短〔1〕从微观角度思考液体的粘滞性主要是由于分子间存在,通过表格得到粘滞性与温度的关系可以用图乙中表示.〔2〕在上述探窕过程中,小宾将“物质的粘滞性〞转换成对的测量.〔3〕小宾在探究物质的粘滞性与温度的关系时,限制等因素不变.〔只填一个即可〕〔4〕在实际生活中,油墨粘滞性会对印刷质量有一定的影响.在印刷过程中假设油墨的转移不均匀,容易造成印张粘脏、传墨不均,这都是由于油墨粘滞性〔选填“过大〞或“过小〞〕造成的. 【来源】【专题】备战2021届中考物理二轮复习题型专练题型08-创新探窕题【答案】引力D蜂蜜流到试管底部所用时间物质的质量〔试管倾斜度等〕过大【解析】【分析】【详解】⑴出从微观角度思考液体的粘滞性主要是由于分子间存在引力.⑵由表中实验信息可以看出:蜂蜜的温度越高,蜂蜜流淌时间越短,那么粘性变小:所以图像B能反映粘度随温度变化的图象.应选B.⑵⑶此题采用转换法,通过观察流淌时间的长短来比拟粘性的大小,将不能直接测量的“粘性〞转换成可以测量的流淌时间的长短来完成实验探究.〔3乂4]小宾在探究物质的粘滞性与温度的关系时,限制了蜂蜜的质量、试管倾斜度,试管长 度等因素不变.⑷⑸油墨粘滞性过大,流动性不强,会导致油墨的转移不均匀,容易造成印张粘脏.⑴实验的原理是⑵实验中为了便于测量小车的运动时间,斜而应保持一 大〞〕坡度:⑶由实验测量可知,小车通过上半程的平均速度 ___________“等于〞〕小车通过下半程的平均速度,说明小车做的是 “加速〞〕运动: ⑷实验过程中某一时刻秒表示数如图乙所示,那么读数为 So【来源】山东省潍坊巾昌乐县2021-2021学年八年级〔上〕期中学业质量检测物理试题 【答案】V = y 较小 小于 加速337.5s【解析】【分析】 ⑴实验的原理是口 =一. ⑵假设要计时方便,应使所用的时间长些.⑶小车在下滑过程中做加速运动.⑷秒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闱的大表盘代表秒,秒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详解】〔1〕田测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V = -ot⑵⑵斜而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 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斜面坡度应较小.⑶⑶⑷由实验测量可知,小车通过上半程的平均速度小于小车通过下半程的平均速度,小 车做的是加速运动.⑷⑸由图可知: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Imin 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选填“较小〞或“较〔选填“小于〞“大于〞或 〔选填“匀速〞或 2.如图甲是测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乙甲0.5min,指针在“5〞和“6〞之间,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5min;偏向“6〞一侧,说明大表盘的读数应读大于30s:在秒表的大表盘上,I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指针在37.5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37.5s,那么该秒表的读数为5min+37.5s=300s+37.5s=337.5s3.某小组同学探究小车沿斜而运动时的速度变化,其实验装置如下图,把小车放在斜而顶端4处.〔1〕该实验的原理是根据公式—进行测量的:〔2〕把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B处测出AB的长s】=0.8m,小车从斜面顶端八处滑下到达B 点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i=5s,那么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以=—m/s:〔3〕把金属片移到48的中点0处,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到0点处的时间b=3s,那么小车在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2=—m/s 〔小数点后保存两位〕:〔4〕小车在斜而下半段的平均速度以=—m/s;〔5〕根据测量可知:小车速度越来越—〔填“大〞或“小〞〕,小车做—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6〕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秒表,如果小车撞击金属片后还没有停止计时,那么会使所测的平均速度偏—〔填“大〞或“小〞〕:〔7〕在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各物理量时,为了减小误差,斜面的倾斜度应较—〔填“大〞或“小〞〕些,这是为了便于测量一.【来源】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2021-2021学年八年级〔上〕期中测试物理试题【答案】0.16 0.13 0.2大变速小小时间t【解析】【详解】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V--:t〔2〕[2]5i=80cm=0.8m,八=5s,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S10.8mvi= — = --------- =0.16 m/s :f[ 5s⑶⑶小车从斜面顶端滑到中点处的时间々=3s,路程$2=O.4m:所以小车在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0.4m 八…,V2= — = -------- ^0.13 m/s ;〜G 3s〔4〕[4]小车在斜而下半段的路程S3=0.4ni,所用时间:门=5s-3s=2s:所以小车在斜面下半段的平均速度:s3 0.4m 八 c ,V3= - = ---------- =0.2m/s ;G 2s〔5〕[5][6]根据计算的数据可知,小车的运动速度越来越大,因此小车做变速运动:⑹⑺小车撞击金属片后还没有停止计时,所测得小车通过的时间偏大,路程不变,由V--可知这样会使测的平均速度偏小:t⑺⑻⑼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斜面保持较小的坡度,是为了便于测量小车运动所用的时间.4.如图是小明设计的“测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1〕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 :〔2〕确定计时的电子秒表后,为了方便测时间并减小误差,在实验中应该增加的器材是,同时应斜而倾斜程度〔选填“增大〞或“减小〞〕:〔3〕如图,假设秒表每格为1s,该次实验中秒表指针旋转缺乏一圈,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m/s,实验中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力,通过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2,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为那么这三个平均速度中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填“心〞、“V2〞或“V3〞〕;〔4〕小明认为,测出小车t时间内在斜面上通过的路程,也可以计算其平均速度,请对小明实验方案的可行性作出评估:〔选填"A〞或"B〞〕A .可行,实验原理相同B .不可行,路程测不准确【来源】重庆市第一中学2021-2021学年八年级〔上〕期中测试物理试题【答案】* 士金属片减小0.2 B t【解析】【分析】【详解】⑴田测量小车在斜面上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v=-;⑵⑵为了方便测量,实验器材可以添加一块金属片,先后竖立在斜面的中点和最下端,当听到小车撞击金属片时记下时间:网减缓斜而的倾斜程度,使小车在斜而上运动的时间较长,便于准确测量时间:⑶⑷小车全程运动的距离s=lm,t=5s, 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s 1m ,—=——=0.2m/s;t 5s⑸前半程:Si=0.5m,h=3s, 前半程的平均速度:51_ 0.5mvi==——4 0.17m/s, t} 3s后半程:S2=0.5m,tz=2s, 后半程的平均速度:52_ 0.5mva= - = —— =0.25m/s»A, 2s一V2>V3>V1,所以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最大:⑷⑹如果确定时间t,然后测量小车在t时间通过的路程,小车运动的时间刚好是t时,到达的位置不易确定,小车通过的路程不容易测量,导致平均速度的结果存在较大误差,故选B,5.小海进行“测量平均速度〞实验.〔1〕试用刻度尺和停表,如下图,图甲读数为cm,图乙读数为s.〔2〕用图装置实验时,测得48间距离SA8=40.0cm, AC间距离SA*80.0cm,小车从4到8 所用时间t AB=2s, A到C所用时间t AC=3s,那么AB间平均速度48=m/s, AC间平均速度VAC VA8 〔选填“>"、〜,或,小车做〔选填"匀速直线"或"变速直线〞〕运动.〔3〕如果小车过了4点才开始计时,会使所测AC间平均速度〔选填“偏大"、"不变" 或“偏小〞〕.【来源】广东珠海市香洲区2021—2021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质量监测物理试题【答案】2.65 220.5 0.2 >变速直线偏大【解析】【详解】⑴田由图像可知待测物体起始端与4.00cm刻度对齐,末端与6.65cm刻度对齐,因此待测物体长度为6.65cm-4.00cm=2.65cm ;⑵由图像可知分针位于3min至4min之间,偏向4min位置,秒针指向40.5s刻度处,因此时间为3min40.5s=220.5s:⑵⑶48间平均速度v =匕4〔〕c[n =20cm/s=0.2m/s .% 2s '⑷4c间平均速度v AC =也^ = "m x 27cm/s=0.27m/sGc 3s因此以C> VAB;⑸小车在下滑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快,是变速直线运动: ⑶⑹如果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那么所测得的时间偏小,由U 可知,会使所测AC 间平均速度偏大.二、初二物理光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6.学习小组用图甲所示的圆柱形纸质套筒做“探究小孔成像规律〞的实验,发现像的大小不同,亮度也不一样.入匚>加甲〔1〕关于像的亮度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提出以下猜测:猜测1:与小孔到光屏的距离有关:猜测2:与小孔的形状有关;猜测3:与小孔的大小有关.①类比利用太阳光测凸透镜焦距时,光屏从焦点处远离透镜过程中,光斑越大越暗的现象,可判断猜测1是的.②验证猜测2时,固定烛焰、纸筒和光屏的位置,更换使用如图乙所示的三个小孔进行实验,分别观察比拟所成像的亮度.他们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③为验证猜测3,固定烛焰、小孔和光屏位置,只改变圆孔直径,观察到的现象如下表.实验现象说明:在小孔成像清楚时,.〔2〕学习小组对像的清楚度与亮度问题作进一步探究.①在纸筒底部中央开一小孔a,又在a上下等距的位置再开两个小孔b、c,光屏上观察到三个像.在b、c两孔处放置两相同的三棱镜,移动光屏到图丙位置时,光屏上只出现一个清楚的更亮的像.那么b、c两小孔处三菱镜放置的方式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AAV A C V k - v A - 厂D 丙②他们设想在b、c两孔之间再开假设干个小孔,并在小孔处放置棱镜,所成的像都与b、c 两孔处三棱镜所成的像重合,那么光线通过这些棱镜的偏折程度比通过b、c两孔处三棱镜的要〔选填"大"或"小〞〕.③假设开一个大孔,并在大孔处放一适宜的凸透镜替代上述所有棱镜后,恰能在图丙位置光屏上呈现清楚的像,那么此像是_____________ 的倒立实像:假设只用a孔替代凸透镜,在图丙位置光屏上所成的像与该透镜所成的像相比,像的亮度,像的大小.【答案】正确没有限制小孔的大小相等小孔越大亮度越亮C小缩小更亮相等【解析】【详解】〔1〕①根据题意知道,当光屏从焦点处远离透镜过程中,出现光斑越大越暗的现象,那么说明像的亮度与小孔到光屏的距离有关,故可判断猜测1是正确的:②要探究像的亮度与小孔的形状的关系,那么需要限制孔的大小不变,只改变形状,而图乙中即改变了孔的形状,没有改变孔的大小,所以,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没有限制小孔的大小相等:③分析表格的实验数据知道:在小孔成像清楚时,小孔越大,像的明亮程度越亮:〔2〕①三棱镜具有偏折光的水平,要想使光都会聚在光屏中央的位置,那么在be两处放置的三棱镜的方式可能是凸透镜的形状,即图C的形状;②在b、c两孔之间再开假设干个小孔,并在小孔处放置棱镜,此装置类似凸透镜,过光心时传播方向不变,越靠近光心的光线偏折程度的越小,故那么光线通过这些棱镜的偏折程度比通过b、c两孔处三棱镜的要小:③根据图知,物距大于像距,可以判断出此时凸透镜成的是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由于凸透镜和小孔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和物距相等,所以像的大小是相等的,由于入射到凸透镜上的光数量较多,经凸透镜折射后,经过的像点的光线多,所以看起来亮一些〔2〕①由于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三棱镜具有偏折光的水平,所以,要想使光都会聚在光屏中央的位置,那么在be两处放置的三棱镜的方式应是凸透镜的形状,即图C所示的形状.②根据题意知道,在b、c两孔之间再开假设干个小孔,并在小孔处放置棱镜,此装置类似凸透镜,由于过光心时传播方向不变,越靠近光心的光线偏折程度的越小,所以光线通过这些棱镜的偏折程度比通过b、c两孔处三棱镜的要小些.③由图知道,此时物距大于像距,所以此时凸透镜成的是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由于像的大小由物距和像距共同决定,物距和像距都不变,像的大小不变,但凸透镜越大,像越亮,由于入射到凸透镜上的光数量较多,经凸透镜折射后,经过的像点的光线多,所以看起来亮一些.【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小孔成像的探究和凸透镜成像的应用,考查了根据题中信息分析解答水平, 有一定的难度.7.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1〕实验时应选较一〔选填“厚〞或“薄〞〕的玻璃板垂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2〕将棋子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应在玻璃板—〔选填“前而〞或“后面〞〕观察A经玻璃板所成的像.〔3〕当棋子A远离玻璃板时,像的大小—o〔4〕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无法直接在光屏上观察到像,说明所成的像是一像〔5〕用木板紧贴在玻璃板反面,挡住玻璃板后而的光,人眼在玻璃板前—〔填“能〞或“不能〞〕看见棋子A的像.〔6〕实验时,选择两个相同的棋子,是为了比拟像与物体的:测量两只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是为了比拟 .〔7〕他在找准像的位置后,画出了A、B、C三点做标记〔如图乙〕,在测量物距和像距时,他应分别测出两点到平面镜的距离作为物距和像距【答案】薄前而不变虚能大小关系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大小关系A、C【解析】【分析】〔1〕玻璃板有两个反射面,每个反射面都可以成一个像,这样由于两个像的干扰,像的位置不易确定准确,需要两个像距离越近越减小误差;〔2〕由于平面镜成的是反射形成的虚像,应在A的一侧进行观察像实验:〔3〕像的大小与物体大小相同.〔4〕实像和虚像的重要区别是实像能用光屏承接,虚像不能承现在光屏上.〔5〕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形成.〔6〕选择两个相同的棋子可以比拟像和物的大小关系;通过测量两只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可以得出像距等于物距的结论.〔7〕为了比拟物距和像距,应找到对应的点进行测量.【详解】〔1〕玻璃板两个面都能成像,当越薄时,两个反射而所在的像距离越近,这样可以使确定的像的位置更加准确,厚玻璃板会形成两个像,会影响对实验结果的判断,所以选薄的玻璃板;〔2〕由于平面镜是反射形成的虚像,故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眼睛应该在镜前才能观察到蜡烛A经玻璃板反射所成的像:〔3〕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大小相同,和物到镜的距离无关,人们感觉到的近大远小是一种视觉效果,不影响真实的大小.所以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它的像不变.〔4〕由于虚像不能在光屏上承接,所以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无法直接在光屏上观察到像,说明所成的像是虚像.〔5〕平面镜成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蜡烛发出的光线经玻璃板反射,被人眼接收,才能看到像,所以用木板紧贴玻璃板背而,挡住玻璃板后的光,人眼在玻璃板前仍能看见棋子A的像.〔6〕实验时,选择两个相同的棋子,当后面的棋子和前而棋子的像完全重合时,可以比拟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可得像和物体大小相等的结论:测量两只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是为了比拟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大小关系.〔7〕他在找准像的位置后,画出了A、B、C三点做标记〔如图乙〕,由图知,A点在蜡烛的左侧边缘,根据成像时像与物对称的特点,A的对应像点在B点,所以在测量物距和像距时,他应分别测出A、C两点到平面镜的距离作为物距和像距8.菜同学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的关系〞,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单面镀膜的玻璃板、支架、两个相同的跳棋、白纸和刻度尺.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甲乙〔1〕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将玻璃板竖直立在白纸上,使玻璃板那一面的下边线与直线重合〔选填“有膜〞或“无膜〞〕.〔2〕用镀膜玻璃板和跳棋做实验,实验环境有:①几乎无光的实验室,②有阳光的实验窒,在中进行实验效果好〔选填“①〞或"②〞〕.〔3〕在同样的实验环境下,用镀膜玻璃板实验比用普通玻璃板实验成像更清楚,主要原因是:.4〕在白纸上沿跳棋A和B的边缘画圆,测出物距u和像距v的值如下表:①如图〔乙〕所示,第1次实验测量的物距是A的右端到直线的距离,那么像距v=②该同学发现三次实验的像距都比物距略大一些,原因是:〔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横线上〕A.刻度尺测量像距时存在误差B.玻璃板有一定厚度C.物和像的标记点不对应D.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答案】有膜②镀膜增强了对光的反射3.50 B【解析】【分析】〔1〕有膜的一面作为反射而:〔2〕物体射出的光线对人眼刺激越强,人眼感觉物体越亮,物体经过平面镜反射,反射光线进入人眼的光线越多,人眼感到物体的像越亮.〔3〕用镀膜玻璃板实验比用普通玻璃板实验成像更清楚,是反射水平更强:〔4〕①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刻度尺相邻两刻度线表示的长度.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②玻璃板有一定厚度,有两个反射面.【详解】〔1〕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将玻璃板竖直立在白纸上,有镀膜的一面由于成像更清楚,所以使玻璃板有膜那一面的下边线与直线重合.〔2〕用镀膜玻璃板和跳棋做实验,由于跳棋本身不会发光,要靠反射的光线成像,所以应该在光线较好的环境中实验,即在有阳光的实验室实验.〔3〕在同样的实验环境下,用镀膜玻璃板实验比用普通玻璃板实验成像更清楚,由于平面镜是反射成像的,所以镀膜后一定是增强了镜面对光的反射.〔4〕①如图〔乙〕所示,第1次实验测量的物距是A的右端到直线的距离,由于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所以像距应为B的左端到直线的距离,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那么像距v:=3. 50cm.②该同学发现三次实验的像距都比物距略大一些,且去除误差因素后,每次像距与物距的差值相等,说明是同一原因引起的,考虑实验装置,原因只能是:玻璃板有一定厚度造成的.应选B.【点睛】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有很多细节问题要注意,如要用薄的玻璃板,要保证玻璃板与桌面垂直等,要注意多总结,用时那么手到擒来.另外要牢记平面镜成等大的虚像,像与物到镜而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即像和物关于平面镜对称.9.学习了光学知识后,李红对有关探究实验进行了回忆和思考:A B C D〔1〕如图A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装置.两支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①如果有5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厚的玻璃板做实验较适宜.②为了研窕平面镜所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李红用光屏代替蜡烛B,她不能用光屏接收到蜡烛A的像,由此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像.〔2〕在“探究树荫下的光斑〞综合实践活动中:①李红在一张卡片上挖了一个边长为1cm的正方形孔〔如图B所示〕,在阳光下卡片水平放在离地而5cm处,发现地面上的光斑是正方形:假设要在地而上能出现圆形光斑,应将卡片〔填“靠近〞或“远离〞〕地而:前者光斑是由于一〔选填“直线传播〞、“反射〞或“色散〞〕形成,后者光斑是〔选填“太阳〞或“孔〞〕的像.②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李红设计了开有三角形状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张卡片乙覆盖在甲上,如图C所示.接着,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卡片乙的过程中〔孔到地面的距离使终保持不变〕.李红将观察到的光斑形状和大小变化情况在图D中方格纸内画出〔分别用序号甲、乙、丙、丁表示〕,其中最左边的光斑为移动卡片乙前出现的真实情况.根据你的观察,李红所画光斑中不可能会出现的真实情况是〔选填序号〕.【答案】相同2mm虚远离直接传播太阳乙【解析】【详解】在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中,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以及便于判断物与像的大小关系, 我们应该取大小相同的两支蜡烛,一支作为成像物体,一支用来靠近像与像重合:⑵为了能够判断像与物之间的关系,我们选用透明的玻璃板做实验.玻璃板的两个而都会成像,为了使像不会出现重影,我们选择比拟薄的玻璃板,所以选用2mm厚的玻璃板:⑶光屏能够承接的是实像,承接不到的是虚像,李红用光屏代替蜡烛B,她不能用光屏接收到蜡烛A的像,由此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2〕[4]探究小孔成像实验时,当孔足够靠近光屏时,光屏上成的是与孔形状一样的光斑,而孔离光屏足够远时,成的是成像物体的像,所以假设要在地而上能出现圆形光斑,应将卡片远离地面:⑸前者跟方形孔形状一样的方形光斑是由于孔离地面足够近,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的方形光斑:⑹后者是方形孔离地而足够远时,太阳光沿直线传播经孔形成的像:⑺在卡片到地而〔孔到光屏〕的距离一定时,当孔较大时,在地面上形成的是孔的像,形状与孔的形状相同,当孔小到一定程度时,地面上的光斑是太阳经孔成的像〔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太阳的形状相同,是圆形的,随孔的减小,光斑而积减小,圆形光斑减小,由图可知,不可能会出现的真实情况是乙.10.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小梦准备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器材:〔1〕实验时,小梦应选 ______ 〔填字母〕作为平面镜,这样选择的目的是便于.〔2〕为了比拟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小梦应选〔填字母〕两支蜡烛.〔3〕实验时镜而与桌面必须o〔4〕为了判断平面镜成像的性质,小梦同学移开未点燃的蜡烛,在原位置放一张白纸做屏幕,白纸上〔选填“有"或"没有〞〕点燃的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选填"实"或"虚"〕像.〔5〕如图乙所示是小梦同学留下的实验记录,由实验记录小梦得出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的实验结论,该结论〔选填“可靠"或"不可靠"〕,说出理由.【答案】F确定像的位置BC垂直没有虚不可靠没有屡次测量【解析】 【详解】(1)[“ [2]用透明玻璃板F 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 [3]为了比照像的大小关系,选择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 (3)[4]保证像与蜡烛能够完全重合,镜而与桌面必须垂直;(4)[5]⑹移去镜面后面的蜡烛,将白纸置于蜡烛位置,白纸上没有点燃燃烛的像,这说明平 面镜成的是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到;⑸⑺⑻一次实验就得结论具有偶然性,应该屡次实验测量,寻找普遍规律.三、初二物理物态变化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1 .图甲是小强在标准大气压下用50g 冰做“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图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像.匕水=4.2x103〃(k g.oc )](1)实验中,冰熔化的时间为 min a(2)由图乙可知,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冰在熔化过程吸收的热量为 J-(3)试管中的冰完全熔化后,假设持续加热,当烧杯中的水沸腾时,试管中的液体 选填"会〞或“不会〞)沸%【答案】4增大3.15x103不会 【解析】 【分析】 【详解】由图象可知,实验中冰从2min 开始熔化,6min 熔化完毕,故冰熔化的时间是4min .(2乂2]由图象可知,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因继续吸热,所以内能增大.甲。

2024年最新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册)期末考卷及答案(各版本)

2024年最新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册)期末考卷及答案(各版本)

2024年最新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册)期末考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下列物理量中,属于标量的是()A. 速度B. 力C. 质量D. 加速度2. 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的动能不变B. 物体的势能不变C. 物体的速度不变D. 物体的加速度不变3. 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 摩擦力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B. 摩擦力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C. 摩擦力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垂直D. 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积有关4. 下列关于浮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 浮力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B. 浮力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C. 浮力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垂直D. 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5. 下列关于压力的说法正确的是()B. 压力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C. 压力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垂直D. 压力的大小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积有关6. 下列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的合外力为零B. 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的合外力不为零C. 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的合外力可能为零D. 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的合外力一定为零7. 下列关于牛顿第二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B. 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外力成反比,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C. 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D. 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外力成反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8. 下列关于牛顿第三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A.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B.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作用在同一直线上C.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D.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作用在不同物体上9. 下列关于功的说法正确的是()B. 功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C. 功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垂直D. 功的大小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积有关10. 下列关于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 功率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B. 功率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C. 功率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垂直D. 功率的大小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积有关11. 下列关于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 能量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B. 能量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C. 能量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垂直D. 能量的大小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积有关12. 下列关于势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 势能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B. 势能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C. 势能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垂直D. 势能的大小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积有关13. 下列关于动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 动能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B. 动能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C. 动能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垂直D. 动能的大小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积有关14. 下列关于机械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 机械能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B. 机械能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C. 机械能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垂直D. 机械能的大小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积有关15. 下列关于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 热量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B. 热量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C. 热量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垂直D. 热量的大小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积有关16. 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 内能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B. 内能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C. 内能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垂直D. 内能的大小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积有关17. 下列关于热传递的说法正确的是()A. 热传递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B. 热传递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C. 热传递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垂直D. 热传递的大小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积有关18. 下列关于热容的说法正确的是()A. 热容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B. 热容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C. 热容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垂直D. 热容的大小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积有关19. 下列关于比热容的说法正确的是()A. 比热容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B. 比热容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C. 比热容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垂直D. 比热容的大小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积有关20. 下列关于热膨胀的说法正确的是()A. 热膨胀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B. 热膨胀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C. 热膨胀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垂直D. 热膨胀的大小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积有关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力的单位是________,功率的单位是________。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期末试卷(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期末试卷(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培优篇)(Word版含解析)一、初二物理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1)该实验原理:______;(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__(选填“大”或“小”);(3)图中AB段的路程s AB=______cm,如果测得AC段的时间t AC=2.5 s,则AC段的平均速度v AC=______m/s;(4)为了测量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v BC,__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将小车从B点静止释放。

【来源】湖北省武汉二中广雅中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3月月考物理试题【答案】svt=小 40.0 0.32 不可以【解析】【分析】【详解】(1)[1]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svt=。

(2)[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小,这样小车下落速度较小。

(3)[3]从图中可以看到,图中AB段的路程是ABs=80.0cm-40.0cm=40.0cm[4]AC段的路程是ACs=80.0cm=0.8m那么AC段的平均速度是0.8m0.32m/s2.5sACACACsvt===(4)[5]由于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从而得到小车在BC段的运动时间,这个时间段是对于小车在B点是有速度的,速度不是零,所以不可以将小车从B点静止释放。

2.某小组同学探究小车沿斜面运动时的速度变化,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A处。

(1)该实验的原理是根据公式____进行测量的;(2)把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B 处测出AB 的长s 1=0.8m ,小车从斜面顶端A 处滑下到达B 点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 1=5s ,那么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v 1=____m/s ;(3)把金属片移到AB 的中点O 处,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到O 点处的时间t 2=3s ,那么小车在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 2=____m/s (小数点后保留两位);(4)小车在斜面下半段的平均速度v 3=____m/s ;(5)根据测量可知:小车速度越来越____(填“大”或“小”),小车做____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6)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秒表,如果小车撞击金属片后还没有停止计时,则会使所测的平均速度偏____(填“大”或“小”);(7)在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各物理量时,为了减小误差,斜面的倾斜度应较____(填“大”或“小”)些,这是为了便于测量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培优测试卷一、初二物理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在“探究纸锥下落的快慢”的活动中,小明制作了一个直径8.0cm的纸锥,某次实验用频闪照相机拍摄得到如图所示的照片,已知:频闪照相机每隔0.25s曝光一次,照片中纸锥的直径是0.8cm,照片中A到G的长度L=8.4cm。

照片中A到G的长度L/cm ①③纸锥的平均速度v/(m·s-1)8.4②④(1)为了能够从已知的信息计算得出纸锥从A下落到G点的平均速度,请你在设计的表格中将空缺的①②③④部分补充完整: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

(2)观察纸锥下落的照片,可以得出纸锥从A到G过程中,下落速度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

【来源】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答案】从A到G的下落实际高度H/m 0.84 从A到G的下落时间t/s 1.5 先加速后匀速(速度先增加后不变)【解析】【分析】【详解】(1) [1][2]由表格可知,要计算纸锥的平均速度,需知道纸锥从A到G的下落实际高度,纸锥的实际直径为8.0cm,照片中纸锥的直径是0.8cm,因此照片中纸锥和实际纸锥的比例是1:10,故从A到G的下落实际高度H为照片中A到G的长度的10倍,即:H=8.4cm⨯10=84cm=0.84m,故①和②应填:从A到G的下落实际高度H/m,0.84;[3][4]要计算纸锥的平均速度,需记录从A到G的下落时间,单位s,频闪照相机每隔0.25s 曝光一次,从A到G共曝光6次,故从A到G的下落时间为:t=0.25s⨯6=1.5s;故③和④应填:从A到G的下落时间t/s ,1.5;(2)[5]纸锥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先变大,后不变,所以纸锥的运动速度先加速后匀速。

2.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1)根据实验的原理______,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小球运动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

对小球运动的各段路程进行测量并分段做了标记,因______(路程/时间)的测量误差较大,需多次测量。

(2)小球从A处沿斜面由静止开始滚下,频闪照相机记录了小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如图甲所示,则小球在做______(加速/减速/匀速)运动。

甲乙(3)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___m/s,CD段的路程为____m,比较AB与BC段的平均速度得到v AB______v BC(大于/小于/等于)。

实验中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v AB会偏______(大/小)。

路程(m)运动时间(s)平均速度(m/s)经过某点时的速度(m/s)s AB=0.3m t AB=0.5s v AB=0.6m/s v B=1.2m/ss BC=0.9m t BC=0.5s v BC=v C=2.4m/ss CD=t CD=0.5s v CD=3m/s v D=3.6m/s(4)为进一步探究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根据表中数据做出了v-t图像,如图乙所示,假设斜面足够长,小球从A处滚下,经过2s到达E点(图甲中未画出),则该小球经过E点时的速度为_____m/s。

(5)小球在运动过程中,经过路程s AE中点时的速度为v1,经过时间t AE中点时的速度为v2,则v1____v2(大于/小于/等于)。

【来源】江苏省扬州市梅岭中学教育集团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答案】v=st时间加速 1.8 1.5 小于小 4.8 大于【解析】【分析】【详解】(1)[1]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v=st;[2]因时间的测量误差较大,为了减小误差需多次测量;(2)[3]由图甲可知,小球相等时间通过的路程逐渐变大,所以小球在做加速运动;(3)[4]由表中数据可得,BC段的平均速度:v BC=BCBC0.9m =0.5sst=1.8m/s;[5]由表中数据可得:s CD=v CD t CD=3m/s×0.5s=1.5m;[6] AB与BC段的平均速度大小关系v AB=0.6m/s<v BC;[7]实验中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量时间偏大,由v=st得到测得的平均速度v AB会偏小;(4)[8]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可知,小球速度与时间成正比(匀加速运动),小球1s时的速度为2.4m/s,则经过2s小球的速度为4.8m/s;(5)[9]小球从A静止滑下时速度与时间成正比(匀加速运动),所以小球经过前一半时间速度小于后一半时间的速度,所以前一半时间通过的路程小于12s AE,小球运动速度越来越快,所以v1>v2。

3.小倩和小青配合测量纸锥下落速度的实验时,将两个等大的圆纸片,裁去大小不等的扇形,做成两个锥角不等的纸锥,如图所示.(1)为了测量纸锥的下落速度,需要的测量工具有______和______.(2)实际实验发现,纸锥下落的______(时间/路程)比较难测量,为了方便实验测量,应该选用纸锥锥角______(较大/较小)的纸锥.(3)两位同学猜想纸锥从同一高度下落的快慢可能与纸锥的锥角、纸锥的质量有关,并打算继续用图中的这两个纸锥研究纸锥下落快慢与锥角的关系,小军认为这样做不科学,其原因是______.【来源】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答案】刻度尺秒表时间较大未控制纸锥的质量相同【解析】【详解】(1)[1][2]由速度的公式v =s t可知需要测量路程和时间,测量路程的工具是刻度尺,测量时间的工具是秒表; (2)[3][4]纸锥下落快,时间较难测量,必须增加纸锥下落的高度和锥角,以增大下落时间,便于时间的测量;(3)[5]用图中的这两个纸锥研究纸锥下落快慢与锥角的关系,两个纸锥的质量不同,未控制纸锥的质量相同。

4.小嘉在“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 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甲、乙、丙分别是小车出发、经过中点、到达档板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则:(1)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中,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小,这样是为了便于测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 v =________m/s ;路程1s 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则小车通过1s 段的平均速度1v =________m/s ;(4)测小车通过的路程时,如果从开始计时时的车头量到计时结束时的车尾,则测量结果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来源】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答案】s v t =时间 0.24 0.2 偏小 【解析】【详解】(1)[1]该实验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s v t=; (2)[2]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斜面坡度应较小;(3)[3]由题图可知,全称的路程是 1.2m 120cm s ==,5t s =,全程的平均速度为:120cm 24cm/s 0.24m/s 5ss t v ====; [4]由题意可知,10.6m 60cm s ==,13t s =,小车通过1s 段的平均速度是:11160cm 20cm/s 0.2m/s 3sv s t ====; (4)[5]正确的测量方法是从开始计时时的车头量到计时结束时的车头,所以如果从开始计时时的车头量到计时结束时的车尾,会导致测量出的路程偏小。

5.取两张等大的圆形纸,分别剪去两个大小不等的扇形(图甲所示),再将它们做成图乙所示的两个锥角不等的纸锥.(1)为了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可将纸锥按如图乙_________(选填“A”或“B”)所示的位置释放.若纸锥从同一高度同时由静止释放,可通过比较下落至地面的_________来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 还可以比较同一时刻纸锥下落的_________来比较下落的快慢. (2)如果要测量纸锥的下落平均速度,需要的测量工具有_________和_________.(3)在“测量纸锥下落的速度”活动中,为了减小测量误差,是选择大纸锥还是小纸锥,有如下说法,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A .选择大纸锥,因为它下落时间较长容易测量B .选择小纸锥,因为它下落路径基本是直线C .如果下落高度较大选用小纸锥,如果下落高度较小选择大纸锥D .随便选择哪个纸锥对实验都没有什么影响(4)实验中测出纸锥速度为1.06m/s ,它所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来源】江苏省南京市联合体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答案】A 时间 高度 刻度尺 秒表 C 纸锥每秒钟下落1.06m【解析】【详解】(1)[1]为了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把两个纸锥拿到同一高度同时释放。

图乙A 中两纸锥的下端高度相同,图乙B 中两纸锥的上端高度相同,故应选图乙A 的位置释放;[2][3]实验中即可记录下落至地面的时间,也可测出纸锥下落相同时间运动的距离;(2)[4][5]要测量纸锥的下落平均速度,需要测量路程和时间,测量路程的工具是刻度尺,测量时间的工具是秒表;(3)[6]为了减小测量误差,如果下落高度较大选用小纸锥,如果下落高度较小选择大纸锥,可以增大下落的时间,故选C ;(4)[7]纸锥速度为1.06m/s ,表示纸锥每秒钟下落1.06m 。

二、初二物理 光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6.如图所示,某同学做“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他将一块玻璃板垂直架在桌面上,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 和B 一前一后竖放在玻璃两侧,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 .(1)在实验中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这是为了________ ;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___ 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2)实验中,小华同学用左手将放在玻璃板前的蜡烛点燃,发现玻璃板中的“自己”是用________(填“左”或“右”)手点燃蜡烛的.他又将玻璃板绕其底边转向自己,发现镜中的像________ (选填“转向自己”、“转离自己”或“不动”).(3)实验中,玻璃板后的蜡烛和玻璃板前的蜡烛产生的像无法完全重合,原因是________.(4)小琳将图甲中的玻璃板换成平面镜,垂直于纸板放置(如图乙所示),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他用激光笔沿硬纸板EO照射到平面镜上的O点.反射光线沿OF射出,则∠NOF________∠EON(选填“>”、”<”或“=”).如果纸板没有与平面镜垂直放置那么实验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5)小琳又让入射光线沿着FO入射到O点看到反射光线沿着OE射出,这说明光反射时:________.【答案】确定像的位置2右转向自己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线光路是可逆的【解析】【分析】【详解】(1)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在物体一侧能看到物体的像,同时还能看到代替物体的另一个物体,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因为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影响到实验效果,所以应选用薄玻璃板,用2mm厚的;(2)镜中的左手的像与左手在同一直线上,相对于小华是左边,但是因为是在镜子里,人物就要左右颠倒,所以小华用左手将放在玻璃板前的蜡烛点燃,发现玻璃板中的“自己”是用右手点燃蜡烛的;由于像与物关于镜面是对称的,当镜子绕底边转向向人转动时,如图所示,所以像也向人的方向转动;(3)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蜡烛的像与蜡烛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所以蜡烛成的像不与蜡烛重合;(4)用激光笔沿硬纸板EO照射到平面静上的O点.反射光线沿OF射出,则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NOF=∠EON;由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当纸板F 转过一定的角度后,两块纸板不在同一平面上,所以在纸板F上就无法呈现出反射光线了;(5)反射光路是可逆的,当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7.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1)实验室提供平面镜、茶色玻璃板和透明玻璃板,应选________作为实验器材,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便于________ ;(2)小丁选择两只大小外形完全一样的蜡烛是为了比较________;(3)如图1,蜡烛放在画有方格的平板上,像的位置在________;(A/B/C/D),在该位置放一光屏,屏上________(能/不能)承接到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____像;(4)细心的小丁透过玻璃观察蜡烛的像时,看到在像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________,此时成两个像对应的物距分别是蜡烛到玻璃板前后两个面的距离,若玻璃板厚度为3mm,则两个像的中心距离为________mm.(5)如图2,小丁把四个模型分别面对玻璃板直立在桌面上,用于研究像与物左右位置的关系.其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是________;(6)小丁同学实验过程中,如果在平面上无论怎样移动镜后的蜡烛,都无法与镜前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________.【答案】茶色玻璃板确定像的位置便于比较像和物体的大小关系 B 不能虚玻璃板太厚 6 C 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或玻璃板为竖直放置)【解析】(1)实验室提供平面镜、茶色玻璃板和透明玻璃板,研究平面镜的成像实验时,因为用平面镜不能看到后面的物体,所以不能用,为了减小环境光线对成像的干扰,提高成像的对比度,应选茶色玻璃板作为实验器材,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小丁选择两只大小外形完全一样的蜡烛,实验时像和物体可以完全重合,所以便于比较像和物体的大小关系.(3)如图,蜡烛放在画有方格的平板上,根据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的特点,可知像的位置在B处;因为平面镜成虚像,由反射光线的反射延长线相交而形成的,所以在该位置放一光屏,屏上不能承接到像.(4)细心的小丁透过玻璃观察蜡烛的像时,看到在像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玻璃板的两面都能成像,即会成两个像,此时成两个像对应的物距分别是蜡烛到玻璃板前后两个面的距离,若玻璃板厚度为3mm,则后面的像物距和像距都大了3mm,所以两个像会相距6mm.(5)要研究像与物左右位置的关系,如图中的字母:ATV都是左右对称的,所以不能达到目的,C字母左右不对称,所以其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是C图;(6)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如果在平面上无论怎样移动镜后的蜡烛,都无法与镜前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或玻璃板未竖直放置),此时像不在桌面上,所以不能重合.点睛: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有很多细节问题要注意,如在较暗的环境中实验,要用薄的玻璃板,要保证玻璃板与桌面垂直等,要注意多总结,用时则手到擒来.8.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活动中,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① 厚为2mm的茶色玻璃、② 刻度尺、③ 光屏、④ 两只相同的蜡烛A和B、⑤ 火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