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
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22课《桥梁远景图》(分段讲解)教学
![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22课《桥梁远景图》(分段讲解)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cb8ee50e5ef7ba0d4a733bfb.png)
《桥梁远景图》教学设计(分段讲解)教材分析《桥梁远景图》是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先生撰写的科普散文.《桥梁远景图》开篇先谈“什么是桥”。
作者以打比方的方式通俗的介绍了桥的基本构成,使读者先对桥梁有了一个最基本的认识和了解。
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当今桥梁的基本类型。
课文的第三段是一个过渡段,“承上"总结了今天桥梁的“五花八门”和“了不起”;“启下”说明后文将要介绍的是对未来桥梁的远景的幻想。
四、五、六、七、八段是作者对未来桥梁的预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习本课八个生字,会认本课三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当今桥梁的基本知识和将来的桥梁发展趋势。
3.在阅读中培养边读边想象、边读边勾画批注等自己读书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朗读感知课文内容,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自己搜集相关资料提高学习的能力。
2.结合对未来桥梁的想象进行小话题和小练笔的训练,培养学生关注科学的兴趣.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要大胆的想象。
教学重点1.学习本课八个生字,会认本课三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当今桥梁的基本知识和将来的桥梁发展趋势.教学难点形成广泛而形象的认识,进行合理、科学的想象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出示课件:由歌曲《北京的桥》引入。
师:今天桥“千姿百态”那么将来的桥又会怎样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22课,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课文《桥梁远景图》。
请学生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什么叫远景图?(“远景图"是人们对某种事物未来情况的合理设想.)二、介绍作者由学生根据自己所搜集资料对作者进行介绍。
教师可以让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茅以升造的桥梁的图片.如钱塘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相关资料:茅以升(1896~1989)字唐臣,江苏镇江人。
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科学家,曾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清华大学教授、中国铁道科学院院长、全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等职.他一生致力于桥梁的设计研究就教学工作。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金色的鱼钩》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金色的鱼钩》课文原文及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110b8cae518964bce847c7f.png)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金色的鱼钩》课文原文及知识点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金色的鱼钩》课文原文1935年秋天,红四方面军进入草地,许多同志得了肠胃病。
我和两个小同志病得实在跟不上队伍了,指导员派炊事班长照顾我们,让我们走在后面。
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儿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
因为全连数他岁数大,对大家又特别亲,大伙都叫他“老班长”。
三个病号走不快,一天只走二十来里路。
一路上,老班长带我们走一阵歇一阵。
到了宿营地,他就到处去找野菜,和着青稞面给我们做饭。
不到半个月,两袋青稞面吃完了。
饥饿威胁着我们。
老班长到处找野菜,挖草根,可是光吃这些东西怎么行呢!老班长看我们一天天瘦下去,他整夜整夜地合不拢眼。
其实他这些天瘦得比我们还厉害呢。
一天,他在一个水塘边给我们洗衣裳,忽然看见一条鱼跳出水面。
他喜出望外地跑回来,取出一根缝衣针,烧红了,弯成了钓鱼钩。
这天夜里,我们就吃到了新鲜的鱼汤。
尽管没加作料,可我们觉得没有比这鱼汤更鲜美的了,端起碗来吃了个精光。
以后,老班长尽可能找有水塘的地方宿营,把我们安顿好,就带着鱼钩出去了。
第二天,他总能端着热气腾腾的鲜鱼野菜汤给我们吃。
我们虽然还是一天一天衰弱下去,比起光吃草根野菜来毕竟好多啦。
可是老班长自己呢,我从来没见他吃过一点儿鱼。
有一次,我禁不住问他:“老班长,你怎么不吃鱼啊?”他摸了摸嘴,好像回味似的说:“吃过了。
我一起锅就吃,比你们还先吃呢。
”我不信,等他收拾完碗筷走了,就悄悄地跟着他。
走近前一看,啊!我不由得呆住了。
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
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老班长,你怎么……”老班长猛抬起头,看见我目不转睛地看着他手里的搪瓷碗,就支吾着说:“我,我早就吃过了。
看到碗里还没吃干净,扔了怪可惜的……”“不,我全知道了。
”我打断了他的话。
老班长转身朝两个小同志睡觉的地方看了一眼,一把把我搂到身边,轻声说:“小声点儿,小梁!咱俩是党员,你既然知道了,可不要再告诉别人。
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2课陆羽与《茶经》同步练习C卷
![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2课陆羽与《茶经》同步练习C卷](https://img.taocdn.com/s3/m/9b93917a7375a417866f8ff9.png)
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2课陆羽与《茶经》同步练习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基础题 (共20题;共93分)1. (6分)选择划线字的正确读音狡诈________(zhà zuò)匪________徒(fěi fēi)警惕________(yì tì)梭________子(suō shuō)伎________俩(qì jì)掠________过(lüè luó)2. (6分)画龙点睛。
(我会选词填空)舀滔________水波浪________天________不绝吭坑________道________声________人3. (3分)小小书法家。
(看拼音,写词语)yǎo shuǐjiān chárúhuǒrút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8分)火眼金睛(我能分辨它们的不同,然后组词)。
茶________ 禄________ 邀________ 掂________荼________ 绿________ 缴________ 踮________5. (5分)句子加工厂。
(按要求写句子)①《茶经》的作者是被称为“茶圣”的唐朝人陆羽写的。
(修改病句)②军士答道:“这确实是我划船取来的南零水,有一百多人看见我取水了。
”(改成转述句)6. (5分)暑假马上就要来临了,赵冰打算报一个跆拳道班。
可是还没等他开口,妈妈就通知他周一,周四补习英语,周二,周日要去作文班。
因此赵冰很苦恼,不知该如何向妈妈说出自己的想法。
同学们,如果你是赵冰,你会怎样和妈妈说呢?7. (5分)21世纪是海洋经济的时代,谁拥有海洋,谁就拥有灿烂的未来。
而人类要开发和利用海洋,首先必须保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
《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设计 (鄂教版六年级下册)_2
![《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设计 (鄂教版六年级下册)_2](https://img.taocdn.com/s3/m/2aa47196c281e53a5902ff84.png)
《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设计 (鄂教版六年级下册)一、设计思路《冬夜读书示子聿》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22课《古诗两首》中的其中一首,写的是诗人陆游用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来教育儿子子聿: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
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本诗的教学有三大版块组成:一是诵读积累;二是感悟领会;三是拓展延伸。
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经历了读准字音、感知诗意、理解诗句的过程,最后引导学生探讨陆游为什么要写《冬夜读书示子聿》,古人读书是怎样地不遗余力?在讨论中,学生学会了一种受益终生的读书方法。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借助注释理解《冬夜读书示子聿》的内涵,讲出具体的事例体现自己的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古诗文字的精练,领悟知识和实践的关系,懂得不断读书、不断实践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背诵,感悟《冬夜读书示子聿》蕴涵的道理,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
四、教学难点:领悟知识和实践的关系,明确实践的重要性。
五、教学准备:《冬夜读书示子聿》书法作品、投影仪、《悬梁刺股》Flash六、教学过程(一)﹑轻松谈话,巧妙揭题。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份书法作品,(先出示后粘贴于黑板)你觉得这上面的字写得怎么样?(生畅所欲言)它是顾老师的一个学生写的,几年前,这个学生就特别喜欢欣赏字帖,一有空闲时间,她就反复阅读字帖,但是她写的字却非常难看。
有一天,我送她一首诗,读过之后,她恍然大悟,从此,这个同学变了,再后来,她就能写出今天这样的作品呢!1.这首诗是什么呢?就是她所写的内容,有这么神奇吗?赶快读读吧!(自由读、指名读,指导读准字音。
)2.对于这首诗,你最想提什么问题呢?(预设:作者是谁?诗题是什么?)(二)﹑自主合作,共同探讨,理解诗句内涵。
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冀教版)
![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冀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f365642e5fbfc77da369b170.png)
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冀教版〕1、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教案 22、楼兰的忧郁教案 53、鸟是树的花朵教案 74、我和大猩猩握了手教案 125、一个人和一幅画教案 136、早晨教案 157、葵花之最教案 199、寓言两那么教案 21揠苗助长教案 21刻舟求剑教案 2310、还有人活首吗?教案 2411、我的母亲教案 2612、济南的冬天教案 3013、祥子买车教案 3314、养花教案 3515、母鸡教案 3716、我了解的老舍先生教案 3818、秋天的思念教案 4120、勇气教案 4321、再见了 ,亲人教案 4422、桥梁远景图教案 4723、黄河象教案 5025、科学梦想之父教案 5326、蟋蟀的住宅教案 5427、古诗三首?特童?教案 5728、风筝教案 591、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教学目标:1、在反复品读文字的过程中 ,让学生认识维也纳森林的特点.2、学习课文形散神聚的特色 ,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风貌。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反复品读语言文字的根底上 ,了解维也纳森林的特点 ,并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形散神聚的写法。
教具准备:搜集资料、著名圆舞曲?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课前老师让每一位同学都听了?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这首曲子 ,那么谁来说一说你对这首曲子的了解有多少?这首曲子是施特劳斯继圆舞曲?蓝色多瑙河?之后的又一首著名的圆舞曲 ,同学们在听了之后有怎样的感受呢?奥地利的首都维也纳自然风光优美 ,建筑艺术典雅。
身处城市中的我们 ,一定觉得森林离我们很遥远 ,那就让我们一起跟随中国当代作家冯骥才去感受维也纳森林的魅力吧!二、初读课文1、翻开书本 ,自由读课文 ,把不理解的词语画出来。
答疑解惑眩惑:迷惑。
张目:睁眼。
公布:公布 ,发布。
清爽宜人:清洁凉爽 ,合人心意。
埋伏:在估计敌人要经过的地方布置兵力 ,伺机出击。
2020最新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2020最新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电子课本课件【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7ffc1849172ded630b1cb6db.png)
9 寓言二则 揠苗助长 刻舟求剑
2020最新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一单元
2020最新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1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
2020最新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2 *楼兰的忧郁
2020最新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3 鸟是树的花朵
2020最新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6 早晨
2020最新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7 葵花之最
2020最新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8 *三人行
2020最新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4 *我和大猩猩握了手
2020最新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5 一个人和一幅画
2020最新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二单元
2020最新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电子课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34页 0076页 0108页 0145页 0204页 0222页 0283页 0323页 0340页 0380页 0442页 0528页 0530页 0558页 0586页 0613页
第一单元 2 *楼兰的忧郁 4 *我和大猩猩握了手 第二单元 7 葵花之最 9 寓言二则 揠苗助长 刻舟求剑 第三单元 12 济南的冬天 14 养花 16 *我了解的老舍先生 17 金翅雀 19 *无言的父爱 21 再见了,亲人 22 桥梁远景图 24 *儿童与发明 26 蟋蟀的住宅 27 古诗三首 牧童 稚子弄冰 湖上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诗
冀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22课《桥梁远景图》 拓展阅读:海内第一桥
![冀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22课《桥梁远景图》 拓展阅读:海内第一桥](https://img.taocdn.com/s3/m/666c9bd771fe910ef12df85f.png)
海内第一桥洛阳桥,乍见这个名字,还以为是在河南洛阳市呢。
其实,它离洛阳市有几千里远。
它架在福建省泉州市附近的泉州湾和洛阳汇合的地方。
洛阳桥是我国第一座跨海的大石桥。
它始建于1053年,整整花了六年时间才建成。
石桥一共有1200米长,5米宽,有44座桥墩。
桥上两边有扶栏。
如今石桥只剩下31座桥墩,1188米长了。
洛阳桥在建筑上有许多创新。
它采用“筏型桥基”,在沿桥梁中线的河底下,用许多大石垒成桥墩。
这里水深流急,石条抛下去后被大水冲走。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能工巧匠们反复试验,寻找到一个好办法。
他们等待风静、潮水低落时,同时出动许许多多装满石条的船只,把它们同时填进江底。
就这样,在水底垒起了一座长500米、宽25米的桥基。
长长的桥基如一条水下长龙,静卧江底。
为了把水底那些堆积在一起的石条凝聚成为一体,使之不被大水冲塌,造桥的工匠们又想出一个绝妙的办法。
海底有一种贝壳的软体动物,名叫牡蛎。
它有两个壳,一个壳附生在岩礁上或者另一个牡蛎上,互相胶结在一起,另一个壳则盖着自己的软体。
牡蛎繁殖能力很强,而且无孔不入,一旦跟石块胶成一片后,用铁铲也铲不下来。
工匠们利用牡蛎的这个特性,在桥基上遍种牡蛎。
果然,没出几年,牡蛎不仅把零散的石条、石头连成了一个整体,而且把冲散石头也胶合在起。
洛阳桥基历时900余年而不垮、不散,牡蛎功劳不小。
这件事,可以说是建筑史上的一大创造。
铺设在洛阳桥上的都是10米多长、又厚又大的石板,据估测,每一块重达二三十吨。
怎样把这么重的石块运到高高的桥墩上去呢?修筑桥梁的工匠们又从潮涨潮落中受到启发,采用了浮运法。
工匠们等到涨潮时,把石块用木排运到桥墩跟前,借用涨潮的浮力,把石块放置在石墩上。
洛阳桥上的300多块石板和上万块石料,都是采用这种方法架上去的。
洛阳桥被人誉为“天下奇”,由此看来,是很有道理的。
今天,洛阳桥头有一块匾额,上面写着“海内第一桥”。
洛阳城的建成,促成了海上贸易的发展,为我国石桥建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2017春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22课《桥梁远景图》拓展阅读:赵州桥 精品
![2017春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22课《桥梁远景图》拓展阅读:赵州桥 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5743de75a45177232f60a280.png)
赵州桥
河北省赵县的洨河上,有一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叫安济桥,又叫赵州桥。
它是隋朝的石匠李春设计和参加建造的,到现在已经有一千三百多年了。
赵州桥非常雄伟。
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
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礅,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
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
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
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1。
第22课《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部编版(五四学制)语文六年级下册
![第22课《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部编版(五四学制)语文六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c640d0db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87.png)
鲁迅这类人的特征: 对人民的态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人生目的:为人民与腐朽势力作斗争,为革命 献身。 对社会的影响:捍卫人民的利益。
人民对其态度:牢记并爱戴他们。
请在文中找出与鲁 迅相对的一类人的 特点,并填写表格。
虽生犹死的人 鲁迅这样虽死犹生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 俯身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
——纪念鲁迅有感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自读诗歌,要求:
思考:文中写了几种人?
2种人:虽生犹死的人、 虽死犹生的人。
默读课文,
用直线在文中划出 鲁迅这类人的特征。
鲁迅这样虽死犹生的人
改“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 垮”为“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 他拽下来”好不好?
不好。
“摔垮”比“拽下来”更有力量感, 更能表明作者和人民对于反动派的 仇恨。
而且“垮”更表现了反动派应有的 下场。
有的人
——纪念鲁迅有感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啊,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尸首烂得更早。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活”--肉体还在 “死”--精神已亡
死--肉体不在 活--精神永存
该带着怎样的感情读两个“活”?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啊,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有的人
——纪念鲁迅有感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金色的鱼钩》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金色的鱼钩》课文原文及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b234aff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50.png)
【导语】《⾦⾊的鱼钩》内容是真实的,那枚珍贵的鱼钩现在珍藏在中国⼈民⾰命军事博物馆中。
这篇课⽂⽣动感⼈,作者抓住⼈物的语⾔、动作、神态等⽅⾯进⾏细致⼊微的描写,揭⽰出⼈物崇⾼的内⼼世界。
以下是⽆忧考为⼤家精⼼整理的内容,欢迎⼤家阅读。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的鱼钩》课⽂原⽂ 1935年秋天,红四⽅⾯军进⼊草地,许多同志得了肠胃病。
我和两个⼩同志病得实在跟不上队伍了,指导员派炊事班长照顾我们,让我们⾛在后⾯。
炊事班长快四⼗岁了,个⼉挺⾼,背有点⼉驼,四⽅脸,⾼颧⾻,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了。
因为全连数他岁数⼤,对⼤家⼜特别亲,⼤伙都叫他“⽼班长”。
三个病号⾛不快,⼀天只⾛⼆⼗来⾥路。
⼀路上,⽼班长带我们⾛⼀阵歇⼀阵。
到了宿营地,他就到处去找野菜,和着青稞⾯给我们做饭。
不到半个⽉,两袋青稞⾯吃完了。
饥饿威胁着我们。
⽼班长到处找野菜,挖草根,可是光吃这些东西怎么⾏呢!⽼班长看我们⼀天天瘦下去,他整夜整夜地合不拢眼。
其实他这些天瘦得⽐我们还厉害呢。
⼀天,他在⼀个⽔塘边给我们洗⾐裳,忽然看见⼀条鱼跳出⽔⾯。
他喜出望外地跑回来,取出⼀根缝⾐针,烧红了,弯成了钓鱼钩。
这天夜⾥,我们就吃到了新鲜的鱼汤。
尽管没加作料,可我们觉得没有⽐这鱼汤更鲜美的了,端起碗来吃了个精光。
以后,⽼班长尽可能找有⽔塘的地⽅宿营,把我们安顿好,就带着鱼钩出去了。
第⼆天,他总能端着热⽓腾腾的鲜鱼野菜汤给我们吃。
我们虽然还是⼀天⼀天衰弱下去,⽐起光吃草根野菜来毕竟好多啦。
可是⽼班长⾃⼰呢,我从来没见他吃过⼀点⼉鱼。
有⼀次,我禁不住问他:“⽼班长,你怎么不吃鱼啊?” 他摸了摸嘴,好像回味似的说:“吃过了。
我⼀起锅就吃,⽐你们还先吃呢。
” 我不信,等他收拾完碗筷⾛了,就悄悄地跟着他。
⾛近前⼀看,啊!我不由得呆住了。
他坐在那⾥捧着搪瓷碗,嚼着⼏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头,嚼了⼀会⼉,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
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班长,你怎么……” ⽼班长猛抬起头,看见我⽬不转睛地看着他⼿⾥的搪瓷碗,就⽀吾着说:“我,我早就吃过了。
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22课《桥梁远景图》拓展阅读:茅以升与钱塘江大桥
![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22课《桥梁远景图》拓展阅读:茅以升与钱塘江大桥](https://img.taocdn.com/s3/m/27690638caaedd3382c4d34f.png)
茅以升与钱塘江大桥1937年9月26日,我国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制造的现代化大桥——钱塘江大桥的铁路桥通车。
眼见着列车从桥上飞驰(chí)而过,茅以升心中涌起无比自豪,那造桥的日日夜夜又闪现在眼前。
茅以升是1933年8月辞去北洋大学教授工作,南下杭州开始建钱塘江大桥,着手大桥设计。
1935年4月正式动工。
在两年不到的时间,大桥建成,其困难是可想而知的。
他以水治砂(shā),用高压水枪冲开江底坚硬的泥沙层,解决打桩困难,由一天只能打一根增至一天打30根。
他用“沉箱法”,克服水下施工水流急的困难;用“浮运法”,利用江潮涨落将巨型钢梁运到江心安上桥墩(dūn),前后共攻克80多个难题。
工程进行到最紧张阶段时,抗日战争爆发,日军多次狂轰滥(làn)炸,工程始终没停,反而加快了。
铁路桥的提前通车为支援上海保卫战作出了贡献。
11月17日,公路桥又正式开通,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双层铁公路两用桥诞生,耸起铁路桥梁史上一个里程碑,当时每天乘船逃难的人多达数万,公路桥一开通,从早到晚,桥上拥挤得水泄不通。
然而,就在开通的前一天,茅以升接到密令,最高当局要炸钱塘江大桥!自己造的桥要自己炸,数万人的心血毁于一旦,他心中十分难过,而且铁路桥通车才仅仅三个月,他眼含泪花、心如刀绞(jiǎo)地说:“这真比亲手杀死自己的儿子还痛苦啊!”以国家利益为重的茅以升知道,造桥是爱国,炸桥也是爱国;造桥为中国人扬眉吐气,炸桥为阻挡日寇(kòu)的侵略铁蹄。
当晚,在茅以升的指导下,埋放炸药忙了一个通宵。
也就是在公路桥通行的当天,桥下已埋下炸药,只不过对外严加保密,以免过桥群众惊慌。
12月23日下午,日军逼近富阳,爆破人员才奉命接通100多根引线。
然而,此时桥上仍涌动着潮水般的逃难群众,炸桥人员实在不忍动手。
直到傍晚,已远远看见日军骑兵扬起的尘烟了,才关闭大桥,禁止通行,实施爆破。
“轰”一声巨响,建成仅89天的钱塘桥腾起缕缕冲天烟柱,卧江长龙被从六处截断,通途瘫痪(tān huàn)。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文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文](https://img.taocdn.com/s3/m/f2dc448f84868762caaed5a8.png)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文1、文言文两则《学弈》《两小儿辩日》电子课文学弈(yì)[1]弈秋[2],通国[3]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4]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wéi)弈秋之为听[5];一人虽听之[6],一心以为有鸿鹄(hú)[7]将至,思援[8]弓缴(zhu ó)[9]而射之。
虽与之[10]俱[11]学,弗(fú)[12]若之矣(yǐ)[13]。
为[14]是其[15]智弗若与(yú)?曰:非然也。
两小儿辩日[16]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17],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18]日始出时去[19]人近,而日中[20]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21]日中则如盘盂(yú)[22],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cāng)沧凉凉[23],及其日中如探汤[24],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25]也。
两小儿笑曰:“孰(shú)为汝(rǔ)[26]多知[27]乎?”1、本文选自《孟子?告子》。
孟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
《孟子》记录了孟子的思想和言行。
弈:下棋。
2、秋:人名,因他善于下棋,所以称为弈秋。
3、通国:全国。
4、诲:教导。
5、惟弈秋之为听:只听弈秋(的教导)。
6、之:指弈秋的教导。
7、鸿鹄:天鹅。
8、援:引,拉。
9、缴:古时指带有丝绳的箭。
10、之:他,指前一个人。
11、俱:一起。
12、弗:不。
13、矣:了。
14、为:因为。
15、其:他的,指后一个人。
16、本文选自《列子?汤问》。
17、辩斗:辩论,争论。
18、以:认为。
19、去:离。
20、日中:正午。
21、及:到。
22、盘盂:盛物的器皿。
圆者为盘,方者为盂。
23、沧沧凉凉:形容清凉的感觉。
沧沧:寒冷的意思。
24、探汤:把手伸向热水里。
意思是天气很热。
汤:热水。
25、决:判断。
26、汝:你。
27、知:通“智”。
最新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22、陆羽与《茶经
![最新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22、陆羽与《茶经](https://img.taocdn.com/s3/m/f7658dd0551810a6f52486a3.png)
一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初步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激发探索科学的兴趣。 2、感受语言的美,体会文中展示的奥秘,展开想象,培养热爱大自 然的思 想感情。 二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复习巩固字词。同桌互考;看老师的口形说字,带读。 (二)精读 1、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读出欢快、奇怪、亲切的语气。分 角色 朗读课文。 2、启发小组合作读书,思考: 小青蛙是怎么弄明白这是回声的?妈 妈不 但告诉了小青蛙这是回声,还做了一个小小的实验,谁来说说这
3.《茶经》是怎样一部书?它有怎样的价值?
陆羽不仅精通茶艺,而且博学 多才。朝廷好几次要他出任高官, 他都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他的志向 是推广茶艺,撰写《茶经》。
当时,人们都以求取功名利禄 为荣,不屑于写这样的“闲书”, 而陆羽却毫不动摇。
小练习 大智慧
1.陆羽为什么被后人称为“茶圣”? 2.文中有三处用了“不仅……而且”这样的 句式,把它们找出来,指出它们在文中的作用。 3.课文为什么用《陆羽与〈茶经〉》做题目?
教学重点:围绕中心选择和组织材料。 教学难点:把人物动作、神态写得细腻感人。 三.教学 过程: (一)复习《师恩难忘》,明确写法。 1.指导学生重 读《师恩难忘》。 1师恩“难忘”,师恩“深重”,田老师教了作者 4 年, 发生的事很多,作 者选择了什么事来写?为什么要回忆 这件事呢? 2读了文章,我们仿佛“身临其境”,我们为什么会产生 这种感受呢? 2.学生朗读思考,教师检查点拨。 3.师生共同小结:由此可见,写人要选好典型事例,还 要把人物写生动,写具 体。 (二)学习例文《我的班主任》,领悟写法 1.自读例 文,想一想:
这个谜语,形象生动,颇有创意。茶本 来生长在山里,茶叶采下后,投入高温的炒 茶锅杀青炒制,茶叶的生命活动停止,制好 的干茶,贮藏于茶叶罐里。干茶放入茶杯, 经开水冲泡,介绍陆羽。说清他为什么被称为 “茶圣”。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第22课《文言文二则》生字讲解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第22课《文言文二则》生字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a8333329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e4.png)
曝矣
字义:①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
“帛”的“白”要扁
平,末笔竖直而出锋。
②色彩鲜明华丽。
笔顺:
哉巍 弦锦 曝矣
笔顺:
bào
曝光
pù
部首:日 结构:左右
组词:曝露 曝晒
形近字:爆
左窄右宽。“ ” 字义:晒。
两竖上开下合,撇、 捺伸展盖下。
哉巍 弦锦 曝矣
笔顺:
yǐ
部首:厶 结构:上下
组词:由来久矣
形近字:唉
“矢”上横短, 字义:①用在句末,跟“了”
下横长。
相同。②表示感叹。
曝 矣 “山”窄、扁, 字义:形容高大。
“魏”左窄右宽。
笔顺:
哉巍 弦锦
xián
部首:弓 结构:左右 组词:弓弦 琴弦 形近字:舷
曝矣
笔顺:
左窄右宽。“弓”取 字义:①乐器上发声的线。②弓背两
左斜势;“玄”首点
端之间系着的绳状物,用牛筋
稍高,横略长。
制成,有弹性。
哉巍 弦锦
jǐn
部首:钅 结构:左右 组词:锦标 锦纶 形近字:棉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22 文言文二则
生字笔画顺序讲解
哉巍弦 锦曝矣
点击汉字跳转学习!
哉巍 弦锦
平舌音
zāi
部首:口 结构:半包围 组词:怪哉 呜呼哀哉 形近字:栽
曝矣
字义:表示感叹的语气。
斜钩从竖中线右侧起
笔山 结构:上下 组词:巍峨 巍巍 形近字:魏
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22课《桥梁远景图》同步练习(无答案) 冀教版(2021年整理)
![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22课《桥梁远景图》同步练习(无答案) 冀教版(2021年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f9fb8d8cf01dc281e43af005.png)
2017春六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桥梁远景图》同步练习(无答案)冀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春六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桥梁远景图》同步练习(无答案)冀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春六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桥梁远景图》同步练习(无答案)冀教版的全部内容。
《桥梁远景图》同步练习第一课时检测题一、请选择下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打“√",把错误的改在后面的括号里。
dān gǒng tiān1.承担拱桥为江山填娇( )sùbózhàng2。
塑料极薄水涨船高()dūn kuòfáng3.桥墩轮廓妨碍( )bìdān xīng4。
譬如耽误望洋兴叹 ( )二、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出()穷闲( )信( )( )花()门小巧( )()( )的亭台楼阁直通通的( )三、桥梁是由什么构成的,试着说一说.你知道哪些桥,试着把它们的名字填写在括号里。
( )桥 ( )桥()桥( )桥 ( )桥 ( )桥第二课时检测题一、联系课文内容,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望洋兴叹:闲庭信步:二、按原文填空。
是什么?不过是一条。
在这里,板凳的就是“ ",桥墩的下面,深入土中的“ ",就是“”,板凳的板就是“ "。
一座桥就是由这三部分构成的。
”三、未来的桥梁在你脑海中是什么样子的,试着想象一下,写一写.。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22.桥梁远景图(课堂实录)【新版】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22.桥梁远景图(课堂实录)【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8f5e8237f12d2af90242e6df.png)
22.《桥梁远景图》课堂实录一、析题导入,认识作者师:“远景图”是什么意思?生:人们对某种事物未来情况的合理想象。
师:这篇说明文写的是对什么事物的合理想象呢?生:桥梁。
师:什么时候的桥梁?生:未来的。
师:由此可知,本文是一篇科幻说明文。
同时,我们还应知道,本文的说明对象是——生齐:未来的桥梁。
师:谁来说说作者的资料?生1:茅以升,著名科学家,生于1896年,去世于1989年,字唐臣,江苏镇江人。
生2:他是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被誉为“现代桥梁之父”。
师:你能从课外收集资料,是个会学习的好学生。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理清思路师:现在请同学们大声把课文朗读一遍,注意三项要求,一是借助注释和词典读准字音,了解词义;二是将读不流利的句子多读一读;三是勾画关键句子,一定要注意——(生齐:段首概括句。
)师:现在交流你勾画的关键句子。
生:“桥是什么”“将来的桥梁一定造得又快又好”“将来的桥梁一定造得很便宜”“将来的桥梁一定造得很美”……师:同学们勾画的句子基本都是段首概括句,这说明大家注意了对一段内容的概括与把握。
但是同学们丢了一个最为关键的句子,再找一找。
生:现在就让我来作为幻想家,为将来的桥梁,绘出一幅远景图吧。
师:为什么说这句最为关键呢?生:因为这句是过渡句,总领下文。
师:这就是读书的技巧和智慧。
抓住文中那些关键的句子,在思考理解的时候,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看看1、2两段的内容,想想课文分为几部分?生:三部分。
第一段讲桥梁的重要性,第二段讲桥梁的结构,3——13段讲桥梁的远景图。
(板书:桥梁重要性、结构、远景图)师:同学们,看这三段的内容,知道本文的说明顺序了吗?生:逻辑顺序。
师:桥的三部分结构是一般桥梁的共性,还是某种特殊桥梁所特有的?生:一般桥梁的共性。
师:相对于一般桥梁,未来桥梁应该属于——(生齐:特殊桥梁)知道哪种逻辑顺序了吗?生:由一般到特殊。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体会写法师:我们先看一般桥梁的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出示:刘老师啊,你在哪里?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你……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分角色朗读第三件事。
我考入了历史学系,我知道了应如何面对困难,学会爱别人,关心别人是多么令人难忘和感动,我也不得不思考一个正常人应如何面对生活。
理解“行走,微笑”;“一架又一架”“理想的风筝”的含义。
教学过程
难点
理解“理想的风筝”的含义。
教学准备
搜集法国作家福楼拜,莫泊桑的资料。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导入、质疑。
1.导言:“风筝”同学们并不陌生,风筝是许多同学的爱好。今天我们学习“理想的风筝”一课(板书),你有什么疑问吗?
2.质疑:如,理想的风筝是什么样?为什么叫理想的风筝?……
二、教师有感情地范读课文。
1.同学说一说,然后找同学把文中描写刘老师的语句读一读。
2.(笑是因为觉得新鲜没有一个残疾人这样说,酸涩因为刘老师太不幸了,同情刘老师)
3.找同学读这件事。
4.默读并批注,刘老师的言行等,从中你体会到刘老师是怎样一个人?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板书
设计
22理想的风筝
刘老师强烈的爱追求
(生活生命事业)
勺湖中心小学六年级语文备课稿
主备人
李桂宝
上课时间
月日
课型
阅读
教学内容
22.理想的风筝(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抓住人物的言行及作者的感受,体会到刘老师是一个对工作、对生活有着强烈的爱与追求的好老师。感受作者对刘老师的深厚感情。初步懂得一个人对生活要有追求,要热爱生活。
内容分析
重点
理解“理想的风筝”的含义。
难点
理解“理想的风筝”的含义。
教学准备
搜集法国作家福楼拜,莫泊桑的资料。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刘老师还爱什么?从另外两件事,用上面的学法,说说刘老师是怎样一个人?
爱祖国,爱学生。(板书:爱事业)
二、刘老师的言传身教对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
所以在作者的心中,他非常爱刘老师,并且每想起就会想起那操场上放飞风筝的情景,读最后两节,提出不懂得问题。
三、教师相机介绍作家苏叔阳的一些情况,使学生知道,作者曾遭受过不公正待遇和绝症的折磨,因而对刘老师了解更深,对刘老师的尊敬、怀念更浓、更重。
四、指导自学,合作探究。
默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结构,掌握文章内容重点。
五、指导描红。
1.出示生字,复习认读。
2.指导描红,临写、交流难写易错的字,相机范写。
3.组织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教学准备
搜集法国作家福楼拜,莫泊桑的资料。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1.老师配乐朗诵课文第一段。
每逢这时候,我的眼前就会浮现出刘老师的身影,我印象中的刘老师什么样呢?
2.刘老师的腿如何残疾的我不知道,只是清楚地记得他曾笑着说过(读书中的语句)
(1)笑声和酸涩矛盾吗?
(2)尊敬刘老师什么?(尊敬刘老师乐观的生活态度)(板书:生活)
主备人
李桂宝
上课时间
月日
课型
阅读
教学内容
22.理想的风筝(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
抓住人物的言行及作者的感受,体会到刘老师是一个对工作、对生活有着强烈的爱与追求的好老师。感受作者对刘老师的深厚感情。初步懂得一个人对生活要有追求,要热爱生活。
内容分析
重点
理解“理想的风筝”的含义。
难点
理解“理想的风筝”的含义。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板书
设计
22理想的风筝
刘老师强烈的爱追求
(生活生命事业)
教后反思
就是这位靠圆木拐杖支撑身体的刘老师,在晴朗的日子,课余时,在操场上带我们放风筝,那情景使我至今难忘。
3.这情景使我深深感动。一个年过五十深有残疾的老师,对生活有着那样纯朴﹑强烈的爱与追求,一个活泼泼的少年又该怎么样呢?
二、老师总结学法:抓人物言行品味,抓作者的感受品味,这是学习写人文章的方法。用这种方法自学剩下的两件事。
教后反思
勺湖中心小学六年级语文备课稿
主备人
李桂宝
上课时间
月日
课型
阅读
教学内容
22.理想的风筝(第三课时)
教学
目标
抓住人物的言行及作者的感受,体会到刘老师是一个对工作、对生活有着强烈的爱与追求的好老师。感受作者对刘老师的深厚感情。初步懂得一个人对生活要追求,要热爱生活。内容分析
重点
理解“理想的风筝”的含义。
学生带着疑问听读思考。
学生谈听读后的感想,就读前疑问谈谈各自理解。
1.自学生字新词
2.读“阅读提示”,自学探究。课文的重点部分写的什么内容?(刘老师讲课和课下放风筝这两件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板书
设计
22理想的风筝
刘老师强烈的爱追求
(生活生命事业)
教后反思
勺湖中心小学六年级语文备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