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语言活动教案猴子捞月

合集下载

幼儿园大班语言《猴子捞月》教案及反思

幼儿园大班语言《猴子捞月》教案及反思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通过角色 扮演、情景模拟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表 演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具和多媒体资源准备
教具
头饰、道具等用于角色扮演的物 品。
多媒体资源
PPT课件、动画片或图片等用于 辅助教学。
02
教学内容与步骤
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利用多媒体播放猴子捞月的图片或动 画,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02
故事中猴子们通过合作与尝试, 最终意识到月亮仍在天上,反映 了人们在面对问题时需要冷静思 考、明辨是非的道理。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目标
让学生了解《猴子捞月》的故事情节 和寓意,理解寓言故事的特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体会故事中的道理,懂得在 面对问题时需要冷静思考、明辨是非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提问导入,询问幼儿是否看过猴子捞 月的故事,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
讲述故事:让幼儿了解情节发展
教师生动形象地讲述猴子捞月的故事,注意语音语调的抑扬顿挫,让幼儿更好地 理解故事情节。
在讲述过程中,教师可以配合图片或手偶等道具,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中的 角色和情节。
互动环节:引导幼儿参与讨论和表演

动作模仿游戏
引导幼儿模仿猴子捞月的动作,配 合相应的词汇和句子进行练习,加 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和记忆。
创意表演游戏
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自由创作与 故事相关的表演游戏,如改编故事 情节、增加角色等,激发幼儿的学 习兴趣和创造力。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观看动画片
播放与《猴子捞月》相关的动画 片或视频资源,帮助幼儿更直观
延伸活动: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思考类似的故事或情境,鼓励 幼儿进行创意表达和想象,例如让幼儿尝试画出自己的“猴 子捞月”故事场景等。

幼儿园大班故事《猴子捞月》教案设计

幼儿园大班故事《猴子捞月》教案设计

幼儿园大班故事《猴子捞月》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猴子捞月》的故事内容,理解故事中的道理。

2. 能够简单描述故事的情节,发挥想象,创造性地表现故事情节。

3. 学会分享、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4.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故事内容,理解故事中的道理。

难点:能够创造性地表现故事情节,学会分享、合作。

三、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猴子捞月》2. 挂图:故事情节挂图3. 角色头饰:猴子、兔子、大象等4. 教学道具:月亮、水盆等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课件中的月亮,引导幼儿说出关于月亮的儿歌或故事。

2. 讲述故事:教师运用挂图和角色头饰,生动地讲述《猴子捞月》的故事。

3. 讨论故事: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猴子们的表现,以及他们为什么没有捞到月亮。

4. 情景表演:分组进行故事情节表演,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创造性地表现故事情节。

5. 总结: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故事中的道理,教育幼儿要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学会分享、合作。

五、作业设计1. 请幼儿回家后,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 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和创作《猴子捞月》的故事情节。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评价幼儿在情景表演中的表现,观察他们是否能够创造性地表现故事情节。

3. 关注幼儿在作业完成过程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故事道理的领悟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进行故事接龙,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开展“月亮主题”的绘画活动,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现月亮。

3. 邀请家长参与故事活动,促进家校共育。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幼儿的情感变化,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2. 针对不同能力的幼儿,给予适当的引导和鼓励,让每个幼儿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成长。

3. 注意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行为举止,培养他们的自律意识。

九、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幼儿园大班故事《猴子捞月》教案设计

幼儿园大班故事《猴子捞月》教案设计

幼儿园大班故事《猴子捞月》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故事《猴子捞月》的内容,理解故事中猴子们想要捞月亮的初衷以及的结果。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能够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3. 教育幼儿懂得事物有时看起来很美,但并不是都能得到,要懂得珍惜现实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理解故事《猴子捞月》的内容,能够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难点:教育幼儿懂得事物有时看起来很美,但并不是都能得到,要懂得珍惜现实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故事课件、挂图、角色头饰、月亮图片等。

2. 教学环境:安静、舒适、光线适中的教学环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故事课件或讲述故事《猴子捞月》,引导幼儿认真倾听,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

2. 讲述故事:教师通过挂图和角色头饰,带领幼儿一起复述故事《猴子捞月》,引导幼儿观察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讨论故事: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的猴子们为什么想要捞月亮,以及为什么没有捞到月亮。

让幼儿明白事物有时看起来很美,但并不是都能得到,要懂得珍惜现实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4. 情景表演: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情景表演,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体验故事中的情感,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5. 总结:教师总结故事《猴子捞月》的主要内容和教育意义,引导幼儿懂得事物有时看起来很美,但并不是都能得到,要懂得珍惜现实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五、作业与延伸:1. 作业:教师布置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绘制一幅关于《猴子捞月》的故事画,培养幼儿的绘画能力和创造力。

2. 延伸活动: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游戏,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体验故事中的情感,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天空中的月亮,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是否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和情景表演。

2. 评价幼儿对故事《猴子捞月》的理解程度,是否能够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大班语言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猴子捞月亮》

大班语言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猴子捞月亮》

大班语言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猴子捞月亮》一、教学目标1.理解故事《猴子捞月亮》的主要内容和情节,培养幼儿的倾听和表达能力。

2.通过故事,引导幼儿学会合作、分享和关爱他人。

3.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故事内容,培养幼儿的倾听和表达能力。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学会合作、分享和关爱他人。

三、教学准备1.故事课件:《猴子捞月亮》2.猴子、月亮等道具3.画纸、画笔四、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出示猴子玩具,引起幼儿兴趣:“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它有什么特点?”2.故事讲述教师播放故事课件,让幼儿认真倾听故事。

故事结束后,教师提问:“故事里发生了什么事?你们觉得这个故事怎么样?”3.故事解析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的角色,了解它们的特点和作用。

教师提问:“故事中的猴子为什么要捞月亮?它们是怎么合作的?成功了吗?”4.情境体验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代表故事中的一个角色(猴子、月亮等)。

教师创设情境,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体验合作的过程。

5.想象创作教师提出问题:“如果你们是故事中的猴子,你们会怎么捞月亮?请用画笔表现出来。

”幼儿进行想象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6.展示交流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组织幼儿进行交流,分享自己的创作想法。

五、教学反思1.本次教学活动中,幼儿对故事《猴子捞月亮》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能够认真倾听故事,积极参与讨论。

2.在情境体验环节,幼儿能够较好地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体验合作的过程,但部分幼儿在表达方面还有待提高。

3.在想象创作环节,幼儿能够充分发挥想象力,用画笔表现自己的创意,但部分幼儿在绘画技巧上还需加强。

4.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及时关注幼儿的表现,给予个别化指导,提高幼儿的参与度。

5.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更加注重培养幼儿的倾听和表达能力,以及合作、分享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幼儿对故事《猴子捞月亮》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倾听、表达、想象和创作能力。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猴子捞月亮》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猴子捞月亮》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猴子捞月亮》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用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材《猴子捞月亮》一课,主要内容是通过故事让幼儿理解和掌握日常词汇,如“猴子”、“捞”、“月亮”等,并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能让幼儿熟记并正确使用本课中的词汇。

2. 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能简单描述故事情节。

3.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能自己创作类似的小故事。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日常词汇“猴子”、“捞”、“月亮”等。

难点:能够用口语描述故事情节,并创作类似的小故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故事课件、猴子、月亮的手偶。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多媒体展示《猴子捞月亮》的故事课件,让幼儿观看并回答问题,如“猴子为什么要捞月亮?”“猴子捞到了月亮吗?”等,以此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故事讲解(10分钟):教师用手偶演示故事,一边演示一边讲解,引导幼儿理解和掌握故事中的词汇,如“猴子”、“捞”、“月亮”等。

3. 口语练习(10分钟):教师引导幼儿进行口语练习,让他们尝试用故事中的词汇描述故事情节,如“猴子捞月亮的故事讲的是”“我喜欢故事里的”等。

4. 创作练习(10分钟):教师给每个幼儿发放画纸、彩笔、剪刀和胶水,让他们根据故事情节创作自己的小故事,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5. 分享与展示(5分钟):教师邀请几名幼儿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让其他幼儿和教师进行评价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猴子捞月亮七、作业设计1. 请幼儿回家后,向家长讲述《猴子捞月亮》的故事情节。

2. 请幼儿尝试用故事中的词汇创作自己的小故事,并画出故事情节。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猴子捞月亮》让幼儿掌握了日常词汇,并培养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创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幼儿积极参与,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但在创作练习环节,部分幼儿表现出了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鼓励。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猴子捞月亮》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猴子捞月亮》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猴子捞月亮》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能够复述故事中人物、结局和紧要情节;2. 学会使用“月亮”“捞”等词汇;3. 培育幼儿的语言表达本领和阅读本领;4. 提高幼儿的听说本领、思维本领和想象力。

二、教学准备1. 一份《猴子捞月亮》的故事书;2. 一张月亮的图片;3. 一份老师提前准备好的问题;4. 一个小盆或者薄片仿照“小井”的坑。

三、教学流程1. 热身游戏(5分钟)老师与幼儿一起玩“班级传球”游戏,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同时使幼儿们的身体活动起来。

2. 教学引入(10—15分钟)老师向幼儿呈现月亮的图片,然后询问他们谙习月亮和什么有关。

老师再引入故事《猴子捞月亮》,让孩子们通过故事了解更多月亮的学问。

老师再试图激发幼儿的古怪心,让他们猜想“捞月亮”是否可以成功。

3. 故事阅读与复述(10—15分钟)老师给每个孩子一本《猴子捞月亮》的故事书并读给他们听。

然后,老师激励幼儿进行故事复述,并引导他们注意故事中的人物、情节以及结局。

4. 语言练习(10—15分钟)老师从故事中提取常用词汇,诸如:月亮、捞、水、天空等,并邀请幼儿一起大声朗读。

5. 写作拓展(10—15分钟)老师利用月亮的图片,让幼儿进行创作,让他们想象本身站在月亮上,并写下他们察看到的事物。

6. 游戏与手工(10—15分钟)这个有点难度,但可以尝试。

这个环节中,小班的孩子可以从猴子捞月亮的经过中,学习一种特别有趣味味的手工技能——在泡沫中捞东西。

老师为孩子们准备了一个小盆或者薄片仿照“小井”的坑,然后放一些零散的物品到坑里,小孩子们大声说“我要捞出尺子、小熊、月亮”等名词,这样可以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手眼协调本领。

7. 结束语(5分钟)老师请孩子们再次回顾今日所学内容。

并激励幼儿通过语言表达或其他艺术形式呈现他们所学的内容。

最后,老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激励幼儿保持古怪心,并连续探究学习。

四、教学反思本次教学的主题为《猴子捞月亮》,紧要目的是培育幼儿的听说本领、思维本领和想象力,同时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本领和阅读本领。

2024版大班语言优质课教案《猴子捞月》

2024版大班语言优质课教案《猴子捞月》
大班语言优质课教案《猴子 捞月》
目 录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教学内容与方法 • 教学过程与步骤 • 教学效果评估与反馈 • 课程延伸与拓展 • 教师自我提升建议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教案背景及目的
本次课程基于儿童喜爱的经典故事《猴子捞月》设计,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 节,激发幼儿对语言学习的兴趣。
游戏法
设计捞月亮的游戏,让 幼儿在游戏中体验故事 情节,加深对故事的理
解。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故事《猴子捞月》的情节和寓 意,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和表达能 力。
教学难点
引导幼儿理解井中月亮只是倒影的 自然现象,解释光的反射原理。针 对这一难点,可以通过实验或演示 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
03 教学过程与步骤
能力目标
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活动, 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阅读 理解能力;通过小组合作、讨论 等方式,培养幼儿的合作学习和
自主学习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 德观,培养其积极向上、团结协
作的精神风貌。
课程安排与时间
01
课程时间
共计2课时,每课时30分钟。
学生参与度
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 程度,分析影响学生参与 度的因素,并提出改进措 施。
教学改进方向与措施
针对学生差异个性化教学
01
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采用个性化的教学策略,以满足
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增加互动环节
02
增加课堂互动环节,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以提高学生的
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强化实践教学
作品展示法
通过让学生展示自己根据《猴子捞 月》故事创作的画作、手工制品等 作品,评估学生的创造力和对故事 的理解。

幼儿园中班教案《猴子捞月》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猴子捞月》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猴子捞月》含反思一、教学背景本次教学是幼儿园中班的一节语言课,主要教授的是一则寓言故事——《猴子捞月》,旨在通过绘本的形式,让学生了解故事中的道理,培养幼儿的想象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学习故事《猴子捞月》,了解故事中的道理和寓意;2.通过绘本图片,培养幼儿想象能力和创造力;3.学习掌握相关语言表达,培养语言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内容1.介绍故事《猴子捞月》的背景和梗概;2.演示绘本图片,让幼儿有更直观的体验;3.给出问题,引导幼儿进行思考并表达。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教材,介绍故事背景1. 教师导入教材,介绍故事《猴子捞月》的背景和梗概。

教师:“今天我们要讲的故事是《猴子捞月》。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月亮在哪里吗?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个故事。

”2. 相关问题教师:“在这个故事中,猴子为什么想要捞月亮呢?月亮到底在哪里?”第二步:用绘本图片让幼儿了解故事教师:“下面,我给大家演示绘本图片,让大家更加直观地了解猴子捞月的故事。

”1. 展示绘本图片教师:(展示绘本图片并讲解)“这里是猴子想要捞月亮的地方,月亮真的很圆很大哦!”2. 相关问题教师:“你们看到了什么?你们喜欢月亮吗?你们有没有想过去捞月亮呢?”第三步:引导幼儿思考并表达教师:“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小朋友们,你们可以试着模仿猴子捞月的动作,并告诉老师,你们有没有想过要捞月亮?”1. 模仿动作教师:“现在我来模仿一下猴子捞月的动作,你们来跟我一起做。

”(教师模拟猴子够月亮的姿势,学生模仿猴子的动作。

)2. 相关问题教师:“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想过去捞月亮呢?那月亮为什么会在天上呢?”四、教学总结通过本次教学,幼儿们了解了故事《猴子捞月》的背景和梗概,并通过绘本图片更加直观地了解了故事的内容。

同时,幼儿们也通过学习了解了月亮和猴子捞月的一些道理和寓意,这有助于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本次教学中,教师注重激发幼儿的思考和表达,通过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并表达观点,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大班语言活动猴子捞月亮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语言活动猴子捞月亮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语言活动猴子捞月亮教案【含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和主题思想;2.能够通过讨论和活动感受故事的情境和情感;3.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述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教学准备•《猴子捞月亮》故事卡片•小猴子面具•蓝色布条•黄色球•猴子图片•固定胶带•活动场地教学内容1. 故事学习1.1 导入教师将猴子的图片贴在黑板上,问孩子们看到了什么。

让小朋友围绕着这只猴子发挥想象力,描述一下大家眼前看到的这只猴子长得什么样子?1.2 讲故事教师从《猴子捞月亮》故事卡片中讲述故事。

让孩子们跟随故事卡片情节来理解故事。

1.3 讨论教师让孩子们讨论和分析故事的情节、主题和意义。

2. 语言活动2.1 运动活动将小猴子面具发给孩子们,让他们戴上面具,像小猴子一样在活动区内跳跃,描绘小猴子抓月亮的场景,同时练习动词和形容词。

2.2 手工制作将蓝色和黄色的长布条叠在一起,用固定胶带固定后,挂上黄色的球,制作成月亮挂饰。

让孩子们用自己的想象做出小猴子捞月亮的场景。

2.3 角色扮演孩子们在场地中分成几个小组,花几分钟的时间讨论角色和对话,然后扮演小猴子、月亮等角色,模仿故事中的对话和情境,让他们感受故事中角色的情感和表达方式。

教学反思在这次语言活动教学中,我的教学方式主要是通过讲故事、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孩子们理解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并在互动中锻炼口语表达和语言交流能力。

在故事学习上,我注意到孩子们都能够聚精会神地听讲,表现出很强的想象力和好奇心,但是讨论要点需要提醒一些孩子。

在活动环节中,孩子们相互协作,发扬创意,完成手工制作环节和角色扮演。

通过教学活动,孩子们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增加了对故事的理解和对角色情感的感受。

总的来说,这次的活动教学是成功的。

但是需要改进和提高的是教学中一些小细节的处理。

在故事讨论环节中,需要引导所有孩子一起参与,并提醒有些孩子说话过程中需要把思想表达清晰。

在活动环节中,孩子接受任务的效率需要提高,需要教师布置任务后跟进和帮助完成。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猴子捞月亮》(通用11篇)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猴子捞月亮》(通用11篇)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猴子捞月亮》(通用11篇)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猴子捞月亮》篇1活动目标1、通过故事及小实验,深入理解故事情节;2、知道遇事多动脑筋;3、学习词语"倒影",能清楚完整回答问题。

活动准备1、配乐故事《猴子捞月亮》录音。

2、每桌一盆水,一只手电筒。

活动过程一、谈话,引起幼儿对中秋节的回忆。

"昨天是什么节日?""你是怎样过中秋节的?""中秋节的月亮是什么样的?"二、讲故事《猴子捞月亮》三、当讲到"老猴子说:快想办法把月亮捞上来时,停止讲述,提问:"你猜猜他们是怎样捞月亮的?"(想各种办法)"月亮捞上来了吗?为什么捞不上来?"四、小实验用手电筒当月亮,水盆当井,并让幼儿观察,"水中月亮的影子是什么样的?用手去捞,月亮变得怎么样了?"使幼儿感知水面很平时,"月亮"是圆圆的,用手一抓,水面有了波纹,影子就碎了。

五、教师接着把故事讲完,提问:"故事的名字叫什么?""小猴子在井里发现了什么?""它们用什么方法捞月亮?捞到了没有?为什么捞不到?""最后,老猴子一抬头,看见了什么?它对小猴子说了什么?"听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六、欣赏配乐故事《猴子捞月亮》。

七、布置任务,要求幼儿:1、回家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记半个月月亮日记,观察月亮圆缺变化。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猴子捞月亮》篇2活动设计背景幼儿都爱听故事,好奇心强、喜欢讨论新问题的年龄特点。

我根据这个时期儿童特有的特质,利用多媒体等手段而设计的。

活动目标1、通过故事和小实验,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2、培养幼儿勇于尝试的精神,教育幼儿遇事要多动脑筋。

3、学习词组:又圆又亮、蹦蹦跳跳、东瞧瞧、西看看。

幼儿园中班语言绘本教案《猴子捞月》早期阅读中秋主题活动

幼儿园中班语言绘本教案《猴子捞月》早期阅读中秋主题活动

幼儿园中班语言绘本教案《猴子捞月》早期阅读中秋主题活动一、活动目的1.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发展幼儿的语言、认知和情感等综合能力。

2.通过《猴子捞月》这一中秋节主题绘本的阅读,帮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传统文化,感受中秋节的氛围。

3.提供多样化的体验机会,促进幼儿的综合发展。

二、活动准备1.教材准备•绘本《猴子捞月》1本•中秋节歌曲CD、月饼、灯笼、剪纸等相关物品2.教学场所准备•教学活动室或多媒体教室•睡眠区、游戏区、活动区等3.幼儿准备•根据活动需要穿着合适的衣服和鞋子•带上餐盒和水杯等必要的用品三、活动流程1.活动准备阶段(5分钟)•活动开始前,幼儿需要用洗手液洗手,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老师介绍中秋节的由来和相关文化知识,引导幼儿对中秋节有一个初步的认知。

•播放中秋节歌曲,营造节日氛围。

2.阅读绘本《猴子捞月》(15分钟)•老师引导幼儿一起读绘本《猴子捞月》,提前告诉幼儿一些关键的字或词汇,以引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引导幼儿观察绘本封面和插图,预测故事情节。

•听取幼儿对绘本故事的理解和感受,引导幼儿谈论绘本中的情节和主题,促进幼儿的口语表达和思维发展。

3.游戏环节(20分钟)•教师布置“摘月亮”游戏,将教室中的月亮装置高于地面一定高度,幼儿需要在限定时间内尽可能多地摘到月亮,感受故事中猴子捞月亮的情景。

•在游戏中,教师加入一些道具或限制条件,为幼儿提供更具挑战性的体验,如加入彩球等。

•游戏结束后,教师可以进行小结和归纳,引导幼儿总结游戏中的技巧和策略,并进行小结和评价。

4.手工活动环节(30分钟)•教师介绍中秋节的传统手工活动——剪纸,教授幼儿剪纸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并鼓励幼儿自主设计自己的剪纸作品。

•幼儿可以通过剪纸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中秋节的理解和愿望,如剪一只兔子,代表“团圆”或剪一只鹅,代表“平安”等。

•在制作过程中,教师需要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帮助,以保障幼儿的安全和顺利完成手工作品。

大班语言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猴子捞月》

大班语言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猴子捞月》

大班语言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猴子捞月》一、教学目标1.引导幼儿倾听和理解故事《猴子捞月》,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及思维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故事内容,讲述故事主要情节。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从故事中体会到分享和合作的重要性。

三、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故事课件、图片、玩具猴子等。

2.环境准备:布置故事场景,营造轻松愉快的故事氛围。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引导幼儿观察图片,提问:图片上有什么?你们认识它们吗?2.邀请幼儿分享他们知道的关于猴子的故事或趣事。

(二)故事讲述1.教师以生动的语言讲述故事《猴子捞月》。

2.讲述过程中,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角色、情节和道理。

(三)故事讨论1.教师提问:故事里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猴子们为什么要捞月?2.邀请幼儿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四)情感体验1.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体验故事中的情感。

2.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如果你是故事中的小猴子,你会怎么劝告其他猴子?2.邀请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六)活动延伸1.让幼儿绘画或制作手工,展现自己心中的“猴子捞月”故事。

2.邀请家长参与活动,与幼儿一起讲述和表演故事。

五、教学反思1.故事讲述过程中,我注重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注意力。

同时,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品质。

2.在情感体验环节,我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身临其境地感受故事中的情感。

这一环节有助于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培养他们的同理心。

4.活动延伸环节,我让幼儿绘画或制作手工,展现自己心中的“猴子捞月”故事。

这一环节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同时让家长参与活动,增进亲子关系。

5.本次教学活动整体效果良好,但仍有不足之处。

如:在讨论环节,部分幼儿表现出较强的依赖性,需要教师更多地进行引导和鼓励。

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我将针对这一问题进行调整,让更多幼儿积极参与讨论。

大班语言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猴子捞月亮》

大班语言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猴子捞月亮》

大班语言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猴子捞月亮》一、活动简介在介绍本次教学活动之前,先简要介绍一下故事情节。

《猴子捞月亮》是中国传统的寓言故事之一,讲述了猴子误认月亮掉落在水中,欲将其捞出,最终不仅没有捞到月亮,反而捞失了自己的影子。

本次活动的目的是让孩子们通过故事学习到寓言的意义和寓意,并引导孩子们思考过程中探究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并理解寓言的定义和特点;2.通过故事,领悟到寓言的智慧和寓意;3.培养孩子们的探究、观察和表达能力;4.培养孩子们爱好阅读和思考的习惯。

三、教学过程1. 寓言介绍教师首先向孩子们讲解寓言的定义和特点,让孩子们了解本次教学活动的基础知识。

教师还可以通过图片或动画的形式,让孩子们更加形象地理解寓言的概念。

2. 故事导入教师根据故事情节,将猴子误认月亮掉入水中的情节进行引入,引导孩子们积极思考猴子的行为是否正确,为接下来的探究做好铺垫。

3. 分组讨论将孩子们分成小组,每组围绕故事中的问题展开讨论并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结论,包括但不限于:猴子为什么会误认月亮掉入水中?猴子的行为是否正确?我们从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等等。

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并鼓励孩子们多听取其他组的发言,做到多元互动。

4. 教学反思在本次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带领孩子们一起反思本次教学的收获和不足,并让孩子们在反思的过程中深化对寓言的认识和理解。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活动,孩子们不仅了解了寓言的概念和特点,也从故事中领悟到了寓言的智慧和寓意。

在分组讨论的环节,孩子们展现了出色的探究、观察和表达能力,并且丰富多彩的观点和思路令人拍案叫绝。

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教师的引导不够充分、孩子们的发言存在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加以改进。

五、总结本次大班语言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猴子捞月亮》旨在通过故事引导孩子们思考探究问题的能力,让孩子们在阅读和思考中提升自己的语言素养。

相信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这样的活动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并为孩子们打开更广阔的认知和思维空间。

中班语言猴子捞月教案

中班语言猴子捞月教案

中班语言猴子捞月教案中班语言猴子捞月教案(通用10篇)中班语言猴子捞月教案篇1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中猴子捞不到月亮的原因,感受寓言故事的乐趣。

2、观察并了解物体在水中成像的现象。

3、知道遇到事情要多动脑筋、想办法。

活动准备:1、一串毛绒小猴玩具、每组一盆水、一个手电筒。

2、《猴子捞月亮》故事挂图、《猴子捞月亮》的动画故事。

活动过程:1、猜谜语引起幼儿兴趣:一物象人又象狗,爬竿上树是能手,擅长模仿人动作,家里没有山中有。

(猴)教师出示一毛绒小猴玩具,引起幼儿听故事的兴趣。

2、请幼儿欣赏《猴子捞月亮》故事,分析理解故事内容。

(1)猴子们在水里发现了什么?他们是怎么做的?月亮捞上来了吗?他们的心情怎样?(2)分析猴子们为什么没有捞上月亮来,这是一群什么样的猴子?(发散幼儿思维:这是一群笨拙的猴子、敢于尝试的猴子、顽皮的猴子、不爱动脑筋的猴子等。

)3、请幼儿看挂图完整地欣赏故事,讨论听了这个故事明白了什么道理。

4、组织幼儿做实验。

用手电筒当月亮,水盆当井,让幼儿观察:水中“月亮”的影子是什么样的?用手去捞,“月亮”变得怎么样了?让幼儿感知水面很平时,“月亮”是圆圆的,用手一抓,水面有了波纹,影子就碎了。

活动延伸:1、晨间活动时,请幼儿观看动画故事《猴子捞月亮》,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2、请幼儿晚上在家观察月亮的变化,并进行记录。

中班语言猴子捞月教案篇2目标:1 、通过故事及小实验,深入理解故事情节;2 、知道遇事多动脑筋;3 、学习词语“倒影”,能清楚完整不离题地回答问题。

准备:1 、配乐故事《猴子捞月亮》录音。

2 、每桌一盆水,一只手电筒。

过程:一、谈话,引起幼儿对中秋节的回忆。

“昨天是什么节日?” “你是怎样过中秋节的?” “中秋节的月亮是什么样的?”二、讲故事《猴子捞月亮》三、当讲到“老猴子说:‘快想办法把月亮捞上来’时,停止讲述,提问:“你猜猜他们是怎样捞月亮的?“(想各种办法)“月亮捞上来了吗?为什么捞不上来?”四、小实验用手电筒当月亮,水盆当井,并让幼儿观察,“水中‘月亮’的影子是什么样的?用手去捞,‘月亮’变得怎么样了?”使幼儿感知水面很平时,“月亮”是圆圆的,用手一抓,水面有了波纹,影子就碎了。

小班语言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猴子捞月》

小班语言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猴子捞月》

小班语言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猴子捞月》一、教学目标1.了解《猴子捞月》的故事情节;2.能够模仿猴子的动作,唱出《猴子捞月》的歌曲;3.能够尝试编写小故事,想象自己的故事情节并用语言表达。

二、教学准备1.《猴子捞月》故事绘本;2.CD播放器;3.教学道具(猴子面具、月亮模型等);4.彩色笔、纸、贴纸等。

三、教学过程1. 情境创设老师手持一只猴子面具,向孩子展示并说:“大家好,我是猴子,你们好像也有一些猴子的特点哦,你们猜是什么?”孩子们猜测之后,老师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猴子捞月》的故事。

2. 故事阅读老师打开《猴子捞月》绘本,带领孩子们一起看图读故事,介绍故事背景和情节(故事情节可根据孩子年龄、理解力进行适当删减或添加)。

3. 动作模仿学唱《猴子捞月》老师播放《猴子捞月》的CD,带领孩子们学唱歌曲,并边唱边跟着CD的旋律模仿猴子的手脚动作。

4. 情景模拟老师举起月亮模型向孩子们展示,并说:“猴子在捞月的时候,月亮是在哪里呢?”孩子热烈回答:“在天上!”老师接着说:“那我们能不能把月亮捞下来呢?”孩子们想了想,觉得不可能。

老师让孩子们一起讨论,该如何才能把月亮捞下来,引导孩子们想象。

5. 小组交流老师组织孩子们分组,让每个小组编写一个自己的小故事,表现猴子捞月的情景,孩子们可以发挥想象,构思自己的故事情节。

6. 艺术活动老师让孩子们利用自己动手的能力,自由绘画,画出自己所编写的小故事情节,或者在纸上粘贴相应的贴纸,做出一幅简单而美丽的作品。

四、教学反思1. 课堂氛围热烈本节课的情景模拟和小组讨论激发了孩子们的想象空间和表达欲望,他们积极参与、热烈讨论,氛围热烈,让老师感到十分欣慰。

2. 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在本节课中,老师采用了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包括故事阅读、歌曲学唱和手工绘画等,这样的多样化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激发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强化孩子们的学习体验。

3. 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在本节课中,老师通过情景模拟和小组讨论激发了孩子的想象空间,帮助孩子们创造自己的故事情节,从而增强孩子们的逻辑思考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中班语言猴子捞月教案

中班语言猴子捞月教案

中班语言猴子捞月教案中班语言猴子捞月教案【篇一:大班编织《猴子捞月》】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学习双菱形折叠方法的性能会爬树猴。

2,在猴子钓鱼月的情况下,团队的经验快乐。

关键是难点学习双菱形折叠法,将爬上树猴活动程序:首先,讲故事(价值分析:通过故事引起兴趣)(显示ppt)在天空中有一个大圆,她低头看,井里有一个月亮。

所以小猴子,想去在月球钓鱼。

但树太高,足够的月亮,怎么办?总结:真的是一个好方法,今天我们用彩纸来问更多的猴子一起抓月亮。

二,生成步图(价值分析:通过观察步图,学习双当折叠法实现树会爬树)我们只是学习这四个步骤,你可以去许多小猴子来帮助!柿子(1)你你会?想想我们这次做什么。

●身体:(1)将攀爬树猴是从柿子的开始。

要成为猴子爬树,先完成双菱形,用双钻可以完成爬树猴。

看看我是怎么做的?折纸语言:1.大三角以上,前折,后折2,打开门,拿起拐角转身,转向侧边的折痕,推两边这是一个菱形,与你相反。

【篇二:9月教育笔记猴子捞月】9月教育笔记:猴子捞月通过组织这次智力游戏活动,让我感触颇深,一是我对制定目标有了新的理解,任何活动都不开目标,制定一份完善的目标是至关重要的,而完成目标应该是这堂课的主要思路。

二是由此次活动,我对智力游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不管是什么课,都有一个新旧融合的过程,一定要加强复习巩固,对新知识有一个很好的引导作用。

《猴子捞月》是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它叙述了小猴子发现井底月亮,大惊失色,请求朋友帮助一起合作捞月亮的故事。

在最初复习故事环节,我组织幼儿看图讲述活动,讲述活动总是习惯一张一张出示,这次我打乱了图片没有按顺序讲述,将结尾放在最后,这时候要给孩子一定的思维空间,激起孩子的疑问:有谁?或在做什么?当然,幼儿可能会给出几种不同的排序结果,老师也不能完全否定,主要激发他们的语言表达。

月亮是小班孩子最感兴趣的事,恰逢中秋节,所以关于月亮的话题,更贴近孩子的视野,孩子更能展开联想,所以教材适合现阶段幼儿的年龄特点。

中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猴子捞月亮》

中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猴子捞月亮》

中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猴子捞月亮》一、教学目标1. 了解《猴子捞月亮》的故事内容,理解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能够通过图片或场景描述故事情节。

3.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4.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能够在小组活动中与同伴共同完成任务。

二、教学内容1. 故事《猴子捞月亮》的阅读与理解。

2. 故事情节的图片观察与描述。

3. 故事主要情节的讲述练习。

4. 团队合作活动:角色扮演与故事表演。

三、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或图书《猴子捞月亮》。

2. 故事情节的图片或海报。

3. 角色扮演道具:猴子、月亮等。

4. 教学反思记录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天空中的月亮,引导幼儿思考月亮的特点和位置。

2. 阅读故事:教师用课件或图书呈现《猴子捞月亮》的故事,引导幼儿倾听并观察故事情节。

3. 故事情节观察与描述:教师展示故事情节的图片或海报,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4. 故事讲述练习:教师邀请幼儿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鼓励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感受。

5. 团队合作活动:角色扮演与故事表演。

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进行扮演,并展示故事情节。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填写教学反思记录表,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 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幼儿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 考虑如何进一步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 计划下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活动,以促进幼儿的综合发展。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故事阅读过程中的参与程度,是否积极观察图片和场景,并能够描述故事情节。

2. 评估幼儿在故事讲述练习中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观察他们是否能够清晰、连贯地讲述故事主要情节。

3. 评价幼儿在团队合作活动中的表现,是否能够与同伴合作完成角色扮演和故事表演任务。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幼儿画出自己心目中的月亮,并分享他们的作品,以此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猴子捞月》(三篇)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猴子捞月》(三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猴子捞月》(三篇)目录: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猴子捞月》一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珍珍的小黄伞》说课稿二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理发师的奇遇记》三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猴子捞月》一设计意图(一)作品分析1.说明作品的认知、情感特点。

图画书《猴子捞月》以寓言故事为题材,通过精美的图画、简洁的文字,敲开孩子稚嫩的心门。

故事讲述的是一只小猴子在井边玩,看到井里有个月亮,于是大叫“月亮掉进井里了”。

大猴子听到,跑过来一看,也跟着叫了起来。

老猴子也过来看,同样叫了起来。

于是大家都认为月亮掉进井里了。

他们从树上倒挂着去捞月亮,结果呢,原来月亮一直好好地挂在天上。

画面和故事不仅充满幽默的趣味,令人啼笑皆非。

2.作品独特的创作视角。

《猴子捞月》这本图画书不同于以往我们所看的普通图画书。

此书画面精美、写实,充满了立体感,通过折纸、粘贴、撕贴、绘画等多种手法,生动展示了一幕幕猴子捞月亮的忙碌场景以及猴子们的丰富表情。

3.阐述其教育意义。

《猴子捞月》这本书也让孩子在开心好笑之余明白了一个道理:事情并不总是表面上看到的那样,如果不经过调查研究,往往会白忙一场。

(二)幼儿分析大班幼儿正处于思维迅速发展的时期,开始对于一些经典的寓言故事产生兴趣,能从故事中明白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

而且他们对所遇到的难题、疑问、困惑也会产生特有的好奇心,大班的孩子已经会使用做小实验的方法解决一部分的难题、疑问和困惑。

《猴子捞月》这本故事书正好能满足该年龄段幼儿的需求及兴趣,能让幼儿在书中吸收到更多的精华。

(三)设计思路活动分为三个环节。

第一环节:利用幼儿已有经验进行讨论、谈话,引起幼儿对中秋节的回忆。

(谈话法)第二环节:通过欣赏故事ppt,理解故事的情节发展。

主要通过依次观察故事图片、ppt,引导幼儿猜测、分析故事发展,其中也请了幼儿模仿猴子如何捞月亮的动作。

(图示法、动作示范法)当欣赏到19页时,教师先设置疑问,并引导幼儿做实验,通过实验让幼儿明白水中的“月亮”捞不起来的真正原因。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猴子捞月》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猴子捞月》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猴子捞月》一、活动背景《猴子捞月》是一则经典的寓言故事,富有童趣且蕴含着一定的哲理。

对于幼儿园大班的孩子来说,他们正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通过这样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可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能培养他们对事物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二、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倾听并理解《猴子捞月》的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2、鼓励幼儿大胆用自己的语言讲述故事,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让幼儿明白,遇到事情要多动脑筋,认真思考,不能盲目跟风。

三、活动准备1、《猴子捞月》的故事图片或绘本。

2、相关的动画视频。

3、猴子、月亮等头饰若干。

四、活动过程1、导入活动(1)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回忆自己见过的月亮,如:“小朋友们,你们晚上见过月亮吗?月亮是什么样子的呀?”(2)引出故事主题:“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关于月亮的有趣故事,叫做《猴子捞月》。

”2、讲述故事(1)教师结合故事图片或绘本,生动形象地讲述《猴子捞月》的故事。

在讲述过程中,注意运用丰富的表情、动作和声音,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2)边讲述边提问,引导幼儿思考和回答问题,如:“小猴子们为什么要捞月亮呀?”“它们是怎么捞月亮的?”“最后捞到月亮了吗?为什么?”3、观看动画视频(1)播放《猴子捞月》的动画视频,让幼儿更加直观地感受故事内容。

(2)在观看过程中,教师适当暂停视频,再次强调重点情节和问题,加深幼儿的理解。

4、讨论与交流(1)组织幼儿围绕故事进行讨论,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2)引导幼儿思考:“小猴子们的做法对不对?如果你是小猴子,你会怎么做?”5、故事复述(1)请个别幼儿上台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2)对于表达不太流畅的幼儿,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和提示。

6、角色扮演(1)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分别扮演故事中的猴子、月亮等角色,进行情景表演。

(2)在表演过程中,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创造性地表现角色的动作和语言。

幼儿园中班语言绘本教案《猴子捞月》早期阅读中秋主题活动

幼儿园中班语言绘本教案《猴子捞月》早期阅读中秋主题活动

幼儿园中班语言绘本教案《猴子捞月》早期阅读中秋主题活动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2.了解中秋节传统文化,培养幼儿对中秋节的兴趣和了解。

3.增加幼儿对汉字和词语的认识和理解。

4.锻炼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5.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集体观念。

教学准备1.教具:《猴子捞月》绘本。

2.布置教室环境,营造出中秋节的氛围,如利用彩纸、月亮灯笼、玉兔等装饰教室。

3.准备幼儿表扬卡、红包等奖品,以激励幼儿参与活动。

教学过程第一步:中秋节有关概念的介绍1.通过视频、图片等介绍中秋节的起源、传统文化以及节日习俗。

2.通过玩具月饼、糖葫芦等展示中秋节的传统食品,让幼儿了解中秋节与食品的关系。

第二步:绘本任意翻阅1.给幼儿分发绘本,让他们自由翻阅。

2.询问幼儿翻到哪一页,听听幼儿对绘本的印象和想法。

如:“你觉得这本书里面的故事是什么?”、“你喜欢这本书的什么地方?”等。

第三步:故事情节实践1.以《猴子捞月》为例,引导幼儿通过表演故事情节,让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并引发幼儿对故事人物与事件的注意和兴趣。

2.分工合作,通过角色扮演演出故事情节,让幼儿更好地参与其中,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第四步:读绘本和认识汉字1.指导幼儿通过读绘本学习认识汉字,通过关键字或者关键句子引导幼儿找到汉字,帮助幼儿理解词汇含义。

2.阅读理解检测:出示图片,引导幼儿通过汉字辨认找出与图片对应的词语,并在卡片上涂抹正确答案的方框,较为幼儿辨认与识别汉字与词语的能力。

第五步:口语训练1.通过对《猴子捞月》的故事情节进行再现,让幼儿进行角色扮演,锻炼幼儿的表达能力。

2.以“捞月”,“嫦娥”,“月饼”等为关键字,引导幼儿描述与中秋节有关的事物并互相交流。

第六步:互动游戏1.分组进行“月饼比赛”,比赛结束后,老师与孩子们一起品尝分别的月饼。

2.让幼儿形成愉悦的学习、生活氛围,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

实施效果通过《猴子捞月》早期阅读中秋主题活动,可以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兴趣,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和汉字词语的掌握能力,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增强幼儿的团体意识和集体协作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语言活动教案
班级:大五班人数:20人教师:
一、设计意图:
《猴子捞月》这一故事情节生动,人物性格鲜明,适合大班幼儿的认知水平。

鉴于这个故事大部分幼儿相当熟悉,因此在设计时运用了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方法,带领幼儿分析人物的性格,体验人物的情感。

二、活动内容:故事讲述——《猴子捞月》
三、活动目标:1、把握文学作品《猴子捞月》的主要情节及人物特点。

2、能运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进行推理讲述。

3、知道遇到事情要积极动脑筋想办法解决。

四、活动准备:课件PPT
五、活动过程:
(一)用PPT图片导入活动。

1、出示PPT图片提问:看看图上有些什么?小猴在这里干嘛?
2、幼儿观察图片并猜测、想象。

3、教师总结并引出故事开端。

(二)理解故事情节
分段推理讲述、分析人物特点:
1、出示PPT图一
(1)提问:小猴发现了什么?它心理是怎么想的?它会怎么
做?
(2)幼儿讨论后学学小猴的做法,并分析小猴的性格特征。

(3)幼儿根据所分析的性格特征再次体验感受小猴当时的神态及语言。

(4)幼儿分组尝试不同猴子的语气、语调。

(5)教师完整讲述本段故事。

2、出示PPT图二
(1)提问:他们在干什么?你觉得谁的话最管用?老猴子是一只什么样的猴子?它会对猴子们说些什么?
(2)请幼儿先个别后集体,学一学老猴子的动作、语气。

(3)提问:小猴子想了好些办法能把月亮捞上来吗?为什么?
假如你在他们身边你会怎么做?启发幼儿想办法让小猴明白那是月亮的影子。

(4)教师完整讲述本段故事。

3、出示PPT图三
(1)师生共同观察众猴捞月的情节,提问:它们是怎样捞月亮的?又是怎样一串的挂起来?
(2)提问:他们发现月亮后一起想办法去捞月亮,说明它们是
一群怎样的猴子?
(3)教师完整讲述本段故事。

(三)迁移作品经验
1、出示PPT图四提问: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们会笑?
2、幼儿讨论
3、教师小结:原来小猴闹了一个笑话,当小猴再遇到事情的时候要沉着、冷静,积极的动脑筋思考问题。

(四)完整欣赏
教师与幼儿一起欣赏动画片,听故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