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周期表》第三课时拔高练习

合集下载

《元素周期律》第三课时拔高练习

《元素周期律》第三课时拔高练习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第三课时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有1-2个正确选项)1.下列关于化学观或化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在化工生产中应遵循“绿色化学”的思想B.在过渡元素中寻找优良的催化剂C.在元素周期表的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寻找半导体材料D.根据元素周期律,由HClO4可以类推出氟元素也存在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HFO4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除零族元素外,短周期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在数值上都等于该元素所属的族序数B.除短周期外,其他周期均有18种元素C.在同一周期中,ⅠA族比ⅡA族的单质与水反应更剧烈D.在ⅠA族中,单质的熔、沸点随着原子半径的增大而逐渐升高3.2010年12月3日美国宇航局表示,在地球上发现全新的微生物,它能利用砷代替磷进行新陈代谢,砷含有剧毒。

磷一直被认为是生命的6大基本元素,这种细菌的发现或说明可以扩大有机体生存条件及存在可能。

下列关于砷和磷两种元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它们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都是+5B.氮的非金属性比砷强,所以NH3的稳定性大于AsH3C.因为氮的原子半径比砷的小,所以氮的相对原子质量比砷的相对原子质量小D.它们都是主族元素4.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相对位置如图所示。

若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的气态氢化物比Y的稳定B.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Z的强C.Z的非金属性比Y的强D.X与Y形成的化合物都易溶于水5.X、Y、Z、W、R均是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W的最高正化合价与最低负化合价绝对值相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XY Z W RA.X、Y形成的某种化合物可作为呼吸面具中X2的来源B.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H m X>H m R>WH nC.Z、W、R分别与X形成的化合物的水化物都是强酸D.化合物Y a X和Y a R中,阳离子半径均大于阴离子半径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Na与Al为同周期元素,钠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铝原子最外层有3个电子,所以钠的金属性比铝强B.Na与Mg为同周期元素,且Mg的核电荷数比Na的大,所以钠的金属性比镁强C.NaOH为强碱,而Al(OH)3具有两性,所以钠的金属性比铝强D.Zn+2Fe3+===Zn2++2Fe2+,所以Zn的金属性比Fe强7.对四种元素G、L、M、R进行如下实验:金属G L M R实验和冷水反应不反应慢慢反应未做实验未做实验和2 mol·L-1盐酸反应溶解并放出气体溶解并放出气体不反应不反应和R n+的水溶液反应溶解并形成沉淀未做实验溶解并形成沉淀未做实验)A.L、G、R、M B.G、L、M、RC.L、G、M、R D.L、R、G、M8.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族周期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2 c d3 a b e fA.eB.a、b、e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e>b>aC.六种元素中,c元素单质的化学性质最活泼D.c、e、f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增强9.已知X、Y、Z为原子序数相连的三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相对强弱关系为:HXO4>H2YO4>H3ZO4。

(完整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元素周期表专题练习(带答案).doc

(完整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元素周期表专题练习(带答案).doc

新思维学校VIP 资料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元素周期表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周期表有7个横行,每一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

其中第一、二、三周期叫做短周期,四至六周期叫做长周期,第七周期由于没有排满叫做不完全周期。

1.周期序数=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2.除第 1 周期只包括氢和氦,第7 周期尚未填满外,每一周期的元素都是从最外层电子数为 1 的碱金属开始,逐步过渡到最外层电子数为7 的卤素,最后以最外层电子数为8 的稀有气体结束。

短周期(第1、 2、3 周期)周期: 7 个(共七个横行)长周期(第4、 5、6 周期)周期表不完全周期(第7 周期)主族 7 个:Ⅰ A- ⅦA族: 16 个(共 18 个纵行)副族7 个: IB- ⅦB第Ⅷ族 1 个( 3 个纵行)零族( 1 个)稀有气体元素口诀:三长、三短、一不完全;七主七副一零一Ⅷ二.元素的性质和原子结构:(一)碱金属元素:相似性: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为1个1. 原子结构递变性:从上到下,随着核电核数增大,电子层数增多2.碱金属化学性质的相似性:点燃点燃O24Li + 2Li 2O 2Na + O2 Na2O22 Na + 2H O = 2NaOH + H ↑2K +2H O =2KOH+H↑2 2 2 2通式:2R+2H2O = 2ROH+H2↑产物中,碱金属元素的化合价都为+1价。

结论:碱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上都只有 1 个电子,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3.碱金属化学性质的递变性:递变性:从上到下(从Li 到 Cs),随着核电核数的增加,碱金属原子的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弱,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增强,即金属性逐渐增强。

所以从Li到Cs的金属性逐渐增强。

结论:1)原子结构的递变性导致化学性质的递变性。

2)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与水或酸反应越容易,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碱性越强,金属性越强。

高中化学1.2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课时提升卷鲁科版

高中化学1.2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课时提升卷鲁科版

课时提升卷(三)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一、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2013·桂林高一检测)下列各组元素性质的递变情形错误的是( )、Be、B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S、Cl最高正价依次升高、O、F原子半径依次增大、K、Rb的电子层数逐渐增多2.下列4种微粒中,半径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是( )A.①>②>③>④B.③>④>①>②C.③>①>②>④D.①>②>④>③3.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元素周期表揭露了化学元素间的内在联系,是化学进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B.在元素周期表中,把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横行,称为一周期C.在元素周期表中,总共有18个纵列,18个族D.元素周期表中副族和Ⅷ族的元素称为过渡元素4.(2013·衡水高一检测)“嫦娥”一号的四大科学目标之一是探测下列14种元素在月球上的含量和散布:K、Th(钍)、U(铀)、O、Si、Mg、Al、Ca、Fe、Ti(钛)、Na、Mn、Cr(铬)、Gd(钆),其中属于主族元素的有( )种种种种5.(双选)(2013·青岛高一检测)短周期元素X、Y、Z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是稀有气体的最高化合价为+7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6种元素的单质分子都是双原子分子6.(2013·泰州高一检测)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元素不可能既表现金属性,又表现非金属性B.第3周期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它所处的主族序数C.短周期元素形成离子后,最外层电子都达到8电子稳固结构D.同一主族的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0分)7.(10分)A、B、C均为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A、C两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等于B原子的质子数。

备战高考化学元素周期律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附答案解析

备战高考化学元素周期律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附答案解析

备战高考化学元素周期律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附答案解析一、元素周期律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⑨在表中的位置,回答问题:族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0周期1①2②③④3⑤⑥⑦⑧⑨(1)表中用于半导体材料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

(2)③、④、⑧的原子半径最小是_______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回答)。

(3)⑤、⑥、⑦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用化学式...回答)。

(4)②、③、④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用结构式...回答)。

(5)②和③按原子数1:2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该晶体气化的过程中克服的微粒间作用力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③和⑧形成的化合物属于_______________(填“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该晶体属于________晶体(填“离子”、“分子”、“原子”)。

(7)元素⑤、⑦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互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第3周期IVA族 F NaOH H-F 分子间作用力共价化合物原子 Al(OH)3+NaOH=NaAlO2+2H2O【解析】【分析】根据元素①~⑨在表中的位置可知分别是H、C、O、F、Na、Mg、Al、Si、Cl。

据此解答。

【详解】(1)半导体材料应在金属与非金属交界处寻找,根据上述元素周期表的部分结构,半导体材料是晶体硅,位于第三周期第IVA族;(2)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增大,因此原子半径大小顺序是Mg>O>F,即原子半径最小的是F;(3)同周期从左向右金属性减弱,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即NaOH>Mg(OH)2>Al(OH)3,碱性最强的是NaOH;(4)同周期从左向右非金属性增强,其氢化物的稳定性增强,因此氢化物的稳定性:HF>H2O>CH4,最稳定的氢化物是HF,其结构式为H-F;(5)②和③按原子数1:2形成的化合物是CO2,其电子式为:,CO2属于分子晶体,熔化时克服分子间作用力;(6)③和⑧构成的化合物是SiO2,属于共价化合物,其晶体为原子晶体;(7)⑤是钠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NaOH,⑦是Al,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Al(OH)3,Al(OH)3表现两性,与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OH)3+NaOH=NaAlO2+2H2O。

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专题一第一单元第三课时《元素周期表》课时训练(夯实基础)(word无答案)

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专题一第一单元第三课时《元素周期表》课时训练(夯实基础)(word无答案)

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专题一第一单元第三课时《元素周期表》课时训练(夯实基础)一、单选题(★) 1 . 在元素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处,可以找到A.合金材料B.催化剂C.农药D.半导体材料(★) 2 . 在周期表中,第一、二、三、四周期元素种数分别是( )A.8,8,8,18B.8,8,18,18C.8,8,18,32D.2,8,8,18(★★) 3 . 如果n为第ⅡA族中某元素的原子序数,则原子序数为(n+1)的元素可能位于()A.ⅢA或ⅢB族B.ⅣA族C.ⅠB族D.ⅠA族(★) 4 . 硅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A.第二周期ⅣA族B.第三周期ⅣA族C.第三周期ⅥA族D.第二周期ⅥA族(★) 5 . 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叙述,错误的是A.元素周期表中,总共有18个纵行,18个族B.在周期表中,把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横行,称为一周期C.元素周期表揭示了化学元素间的内在联系,是化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D.第ⅠA族(除了H)的元素又称为碱金属元素,第ⅦA族的元素又称为卤族元素(★) 6 . 根据中学化学教材所附元素周期表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只有第ⅡA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B.L电子层为奇数的所有元素都是非金属C.第三、四、五、六周期元素的数目分别是18、18、32、32D.由左至右第8、9、10三列元素中没有非金属元素(★★) 7 . X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 2XO 4,该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是()A.HX B.H2X C.XH3D.XH4(★) 8 . 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8个主族B.元素周期表有18个纵行,共16个族C.短周期元素中可能有副族元素D.元素周期表中的过渡元素就是副族元素(★★) 9 . 如果发现了原子序数为114的元素,下列对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位于第七周期②非金属元素③最外电子层有4个电子④没有放射性⑤属于第IVA族元素⑥属于锕系元素.A.①③⑤B.②⑥C.①③⑥D.③④⑤(★★) 10 . 下列关于碱金属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原子结构的相同点是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为1②原子结构的不同点是随核电荷数的增加,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③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都是活泼金属④都具有强还原性,在化合物中显价⑤化学性质有差别,从Li到Cs,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A.①③④B.①③⑤C.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 11 . 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不正确的是()A.铍(Be)的氧化物的水化物具有两性B.砹(At)为有色固体,AgAt感光性很强,不溶于水C.硫酸锶(SrSO4)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D.硒化氢(H2Se)是无色、有毒,比H2S稳定的气体(★★) 12 .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第ⅠA族的金属元素是同一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B.P、S、Cl得电子能力和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均依次增强C.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属于过渡元素D.主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一定等于该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 13 . 4种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依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元素X Y Z W相关信息有两种常见的单质,均有氧化性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二倍A.Y的单质燃烧火焰呈黄色B.4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半径最小的是ZC.X与Y形成的化合物只含有离子键D.Y、Z、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两两之间均能反应(★★) 14 . 同主族元素的性质相似,往往可以形成结构和性质相似的化合物,试根据你学过的知识判断,下列有关碘化磷的结构和性质推测结果不正确的是()A.可由和HI化合而得B.在物质分类中属于正盐C.对热不稳定,受热时产生有色气体D.属于共价化合物(★) 15 . 关于11~17号元素的性质比较中:①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依次升高;②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③元素的金属性依次减弱;④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减弱,酸性逐渐增强。

备战高考化学元素周期律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及答案

备战高考化学元素周期律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及答案

备战高考化学元素周期律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及答案一、元素周期律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煤粉中的氮元素在使用过程中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1)②中NH3参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焦炭氮中有一种常见的含氮有机物吡啶(),其分子中相邻的C和N原子相比,N原子吸引电子能力更___________(填“强”或“弱”),从原子结构角度解释原因:________。

(3)工业合成氨是人工固氮的重要方法。

2007年化学家格哈德·埃特尔证实了氢气与氮气在固体催化剂表面合成氨的反应过程,示意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字母)。

a. 图①表示N2、H2分子中均是单键b. 图②→图③需要吸收能量c. 该过程表示了化学变化中包含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生成(4)已知:N2(g) + O2(g) = 2NO(g) ΔH = a kJ·mol-1N2(g) + 3H2(g) = 2NH3(g) ΔH = b kJ·mol-12H2(g) + O2(g) = 2H2O(l) ΔH = c kJ·mol-1反应后恢复至常温常压,①中NH3参与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5)用间接电化学法除去NO的过程,如图所示:①已知电解池的阴极室中溶液的pH在4~7之间,写出阴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

②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吸收池中除去NO的原理:__________。

【答案】4NH3+5O2催化剂Δ4NO+6H2O 强 C和N原子在同一周期(或电子层数相同),N原子核电荷数更大,原子半径更小,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力更强 bc 4NH3(g) + 6NO(g) = 5N2(g) + 6H2O(l) ΔH = (3c-3a-2b) kJ·mol-1 2HSO3- + 2e- + 2H+ = S2O42- + 2H2O 2NO + 2S2O42-+2H2O = N2 + 4HSO3-【解析】【分析】【详解】(1)氨气在催化剂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水,为重要的工业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催化剂Δ4NO+6H2O;(2)由于C和N原子在同一周期(或电子层数相同),N原子核电荷数更大,原子半径更小,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力更强,所以N原子吸引电子能力更强;(3)a.氮气中两个氮原子之间为三键,故a错误;b.分析题中图可以知道,图②表示N2、H2被吸附在催化剂表面,而图③表示在催化剂表面,N2、H2中化学键断裂,断键吸收能量,所以图②→图③需要吸收能量,故b正确;c.在化学变化中,氮分子和氢分子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断裂成氢原子和氮原子,发生化学键的断裂,然后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形成新的化学键,所以该过程表示了化学变化中包含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生成,故c正确;答案选bc。

高一化学 1.2 元素周期律 第3课时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每课一练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一化学 1.2 元素周期律 第3课时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每课一练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一化学 1.2 元素周期律第3课时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每课一练新人教版必修2练基础落实1.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一元素不可能既表现金属性,又表现非金属性B.第三周期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它所处的主族序数C.短周期元素形成离子后,最外层电子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D.同一主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完全相2.X、Y两元素是同周期的非金属元素,如果X的原子半径比Y的大,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X的比Y的强B.X的非金属性比Y的强C.X的阴离子比Y的阴离子还原性强D.X的气态氢化物比Y的稳定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附近可以寻找制备半导体材料的元素B.硫酸的酸性比磷酸的酸性强,所以硫的非金属性比磷强C.氟化氢是最稳定的气态氢化物D.氢氧化铝的碱性强于氢氧化镁的碱性4.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从氟到碘,其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B.因为铝原子比钠原子失去电子数目多,所以铝比钠的还原性强C.第三周期从钠到氯,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逐渐减弱,酸性逐渐增强D.氧与硫为同主族元素,氧比硫的原子半径小,氧比硫的非金属性强5.某元素R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H n RO2n-2,则在气态氢化物中R元素的化合价是()A.3n-10 B.12-3n C.3n-4 D.3n-12 6.已知X n-、Y n+、Z三种微粒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层结构,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离子半径大小关系是X n-<Y n+B.Z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C.原子序数关系是Z>Y>XD.原子半径关系是Y<X7.X、Y、Z、W四种短周期元素,若①X的阳离子与Y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②W的阳离子的氧化性强于同主族带等电荷数的X的阳离子的氧化性。

2020-2021备战高考化学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含答案

2020-2021备战高考化学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含答案

2020-2021备战高考化学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含答案一、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下表标出的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元素,回答下列问题:(1)表中用字母标出的14种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同),金属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非金属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常温下单质为液态的非金属元素是_________,属于过渡元素的是______________(该空用字母表示)。

(2)B,F,C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其中以___________最不稳定。

(3)第三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Ar K F Br M H2O、HCl、PH3 PH3 Cl【解析】【分析】由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可知A为氟、B为氧、C为磷、D为碳、E为Ar、F为Cl、G为硫、H为Al、I为Mg、J为Na、K为Ca、L为钾、N为Br、M处于过渡元素。

【详解】(1)表中用字母标出的14种元素中,稀有气体原子最外层达到稳定结构,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Ar(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同);同周期自左而右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同主族自上而下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减弱,故上述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为K,非金属性最强的为F;Br2常温下为液态,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可知M属于过渡元素;故答案为:Ar;K;F;Br;M;(2)B,F,C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分别为H2O、HCl、PH3,同周期自左而右非金属性增强,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故非金属性O>P、Cl>P,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与PH3最不稳定,故答案为:H2O、HCl、PH3;PH3;(3)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故第三周期中Cl原子半径最小,故答案为:Cl。

2.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粗表,①~⑧分别表示元素周期表中对应位置的元素①⑧③⑤②④⑥⑦(1)用电子式表示①与②形成化合物A 的过程:________(2)已知⑥原子的最外层有2个电子,请画出⑥原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3)含有④元素的某种18 电子的离子与H+及OH-均可发生反应,请写出该离子的电子式______(4)元素③④⑤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其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_______ (用化学式表示)(5)已知⑦的稳定化合态为+2 价,且⑦与③可按3:4 形成某化合物,该化合物具有较强氧化性,可以与浓盐酸反应并释放出一种黄绿色的气体,请写出该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6)①与③,①与④能形成18个电子的化合物,此两种化合物在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 1.1.1元素周期表课时提升卷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  1.1.1元素周期表课时提升卷含答案

课时提升卷(一)元素周期表一、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下列有关元素周期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第15列某元素能与其他元素化合形成碱性气体B.第2列元素中肯定没有非金属元素C.第17列的第一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为9D.短周期中能与强碱反应产生H2的金属元素位于第ⅣA族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元素的原子序数越大,其族序数也越大B.同周期的第ⅡA族与第ⅢA族的原子序数一定相差1C.在元素周期表中,第14列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D.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奇数,其族序数不一定为奇数3.下列各表中的数字代表的是元素的原子序数。

表中数字所对应的元素与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相符的是( )4.(双选)若把长式元素周期表原先的副族、主族及族号取消,由左至右改为18列,如碱金属元素为第1列,稀有气体元素为第18列。

按此规定,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第9列元素中没有非金属元素B.只有第2列元素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C.第16列元素均为非金属元素D.在整个18列元素中,第3列的元素种类最多5.(2013·南京高一检测)短周期元素A、B、C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

已知B、C两元素所在族数之和是A元素族数的2倍,B、C两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是A元素的4倍,则A、B、C是( )A.Be、Na、AlB.B、Mg、SiC.O、P、ClD.C、Al、P6.(2013·杭州高一检测)原子序数为Z的元素R,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A、B、C、D四种元素的中间,A、B、C、D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下列数据,其中不可能的是( )A.4ZB.4Z+10C.4Z+5D.4Z+14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0分)7.(10分)(2013·嘉峪关高一检测)根据下表回答问题:(1)元素⑦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元素①和⑤的原子序数相差。

(3)写出元素⑤形成的常见化合物与元素⑧形成的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化学总复习 专题五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课时跟踪训练 苏教版(2021年最新整理)

高考化学总复习 专题五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课时跟踪训练 苏教版(2021年最新整理)

2018版高考化学总复习专题五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课时跟踪训练苏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版高考化学总复习专题五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课时跟踪训练苏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版高考化学总复习专题五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课时跟踪训练苏教版的全部内容。

课时2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课时跟踪训练一、选择题1.根据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的知识,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同主族元素含氧酸的酸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弱B.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化学性质也相同C.Cl-、S2-、Ca2+、K+半径逐渐减小D. 错误!Cl与错误!Cl得电子能力相同解析A项,同主族的非金属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其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依次减弱;B项,K+、Ca2+、S2-、Cl-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但化学性质不同,如S2-、Cl-具有还原性,而K+、Ca2+具有氧化性,错误;C项,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其微粒半径越小,则半径:S2-〉Cl->K+>Ca2+,错误;D项,错误!Cl与错误!Cl属于同种元素,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化学性质相同,原子得电子能力相同,正确.答案D2.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可以指导人们进行规律性的推测和判断。

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由水溶液的酸性:HCl>HF,不能推断出元素的非金属性:Cl>FB.人们可以在周期表的过渡元素中寻找催化剂和耐腐蚀、耐高温的合金材料C.短周期元素正化合价数值和其族序数相同D.短周期元素形成的微粒X2-和Y2+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离子半径:X2->Y2+解析A项,非金属性的强弱,应根据对应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较,不能根据氢化物的酸性进行比较,HF的酸性比HCl弱,但非金属性F大于Cl,正确;B项,优良的催化剂及耐高温和耐腐蚀的合金材料(如镍、铂等),大多属于过渡元素,正确;C项,短周期元素正化合价数值和其族序数不一定相同,如C有+2、+4价,错误;D项,微粒X2-与Y2+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核电荷数:Y>X,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故离子半径:X2->Y2+,正确。

备战高考化学(元素周期律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及答案(1)

备战高考化学(元素周期律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及答案(1)

备战高考化学(元素周期律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及答案(1)一、元素周期律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⑨在表中的位置,回答问题:族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0周期1①2②③④3⑤⑥⑦⑧⑨(1)表中用于半导体材料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

(2)③、④、⑧的原子半径最小是_______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回答)。

(3)⑤、⑥、⑦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用化学式...回答)。

(4)②、③、④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用结构式...回答)。

(5)②和③按原子数1:2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该晶体气化的过程中克服的微粒间作用力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③和⑧形成的化合物属于_______________(填“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该晶体属于________晶体(填“离子”、“分子”、“原子”)。

(7)元素⑤、⑦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互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第3周期IVA族 F NaOH H-F 分子间作用力共价化合物原子 Al(OH)3+NaOH=NaAlO2+2H2O【解析】【分析】根据元素①~⑨在表中的位置可知分别是H、C、O、F、Na、Mg、Al、Si、Cl。

据此解答。

【详解】(1)半导体材料应在金属与非金属交界处寻找,根据上述元素周期表的部分结构,半导体材料是晶体硅,位于第三周期第IVA族;(2)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增大,因此原子半径大小顺序是Mg>O>F,即原子半径最小的是F;(3)同周期从左向右金属性减弱,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即NaOH>Mg(OH)2>Al(OH)3,碱性最强的是NaOH;(4)同周期从左向右非金属性增强,其氢化物的稳定性增强,因此氢化物的稳定性:HF>H2O>CH4,最稳定的氢化物是HF,其结构式为H-F;(5)②和③按原子数1:2形成的化合物是CO2,其电子式为:,CO2属于分子晶体,熔化时克服分子间作用力;(6)③和⑧构成的化合物是SiO2,属于共价化合物,其晶体为原子晶体;(7)⑤是钠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NaOH,⑦是Al,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Al(OH)3,Al(OH)3表现两性,与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OH)3+NaOH=NaAlO2+2H2O。

部编版高中化学必修2元素周期表(提高)知识点巩固练习

部编版高中化学必修2元素周期表(提高)知识点巩固练习

元素周期表编稿:房鑫审稿:柏兴增【学习目标】1.了解原子序数与原子结构间的关系。

2.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知道周期和族的表示方法。

3.了解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知道主族和副族的概念。

4.能从整体上把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会正确表示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5.以碱金属元素和卤族元素为例,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之间的关系,认识原子结构相似的一族元素在化学性质上表现出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6.知道核素和同位素的涵义。

【要点梳理】要点一、元素周期表的编排1.门捷列夫制作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的依据(1)将元素按照相对原子质量由小到大依次排列。

(2)将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放在一个纵行。

要点诠释:①门捷列夫(1834—1907,俄国化学家)是元素周期表的创始人。

它所制作的元素周期表,揭示了化学元素间的内在联系,使其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成为化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

②随着科学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门捷列夫给周期表中元素排序的依据存在缺陷,真正科学的依据是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即质子数)。

2.原子序数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所编的序号为原子序数。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中)要点诠释:存在上述关系的是原子而不是离子,因为离子是原子失去或得到电子而形成的,所以在离子中:核外电子数=质子数加上或减去离子的电荷数。

3.现在的元素周期表的科学编排原则(1)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称为周期;(2)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氦除外)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纵行,称为族。

要点二、元素周期表的结构要点诠释:(1)周期:元素周期表有7个横行,也就是7个周期。

前三周期叫短周期,后四个周期叫长周期。

(2)族:常见的元素周期表共有18个纵行,从左到右分别叫第1纵行、第2纵行……第18个纵行。

把其中的第8、9、10三个纵行称为Ⅷ族,其余每一个纵行各称为一族,分为七个主族、七个副族和一个0族,共16个族。

《元素周期表》第三课时拔高练习

《元素周期表》第三课时拔高练习

第1节元素周期表第3课时核素一、选择题1.科学家最近发现两种粒子:第一种是只由四个中子构成的粒子,这种粒子称为“四中子”也有人称之为“零号元素”,第二种是由四个氧原子构成的分子,下列有关这两种粒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四中子”不显电性B.“四中子”的质量数为4,其质量比氢原子大C.第二种粒子是氧元素的另一种同位素D.第二种粒子的化学式为O4,与O2互为同素异形体2.长征2号火箭承担运载“神六”的使命,氢化锂、氘化锂、氚化锂可以作为启动长征2号(CZ2F)火箭的优良炸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LiH、LiD、LiT的摩尔质量之比1:2:3B.它们都是强氧化剂C.H、D、T之间互称为同素异形体D.它们都是强还原剂3.硼有两种天然同位素105B、115B,硼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为10.80,则对硼元素中105B的物质的量分数判断正确的是()A.20%B.略小于20%C.略大于20% D.80%4.金属钛对人体无毒且惰性,能与肌肉和骨骼生长在一起,有“生物金属”之称。

下列有关4822Ti和5022Ti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4822Ti和5022Ti原子中均含有22个中子B.4822Ti和5022Ti在周期表中位置相同,都在第4周期C.Ti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9D.4822Ti和5022Ti为同一核素5.136C-NMR(核磁共振)可以用于含碳化合物的结构分析,136C表示的碳原子()A.核外有13个电子B.核内有6个质子,核外有7个电子C.质量数为13,原子序数为6,核内有7个质子D.质量数为13,原子序数为6,核内有7个中子6.核内中子数为N的R2+离子,质量数为A,则n g它的氧化物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A.nA+16(A-N+8)molB.nA+16(A-N+10)molC.(A-N+2)molD.nA(A-N+6)mol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①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一元素;②质子数相同、电子数相同的两种粒子不可能是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③电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④一种元素不可以形成不同的单质;⑤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取整数值就是质量数。

《元素周期表》拔高练习1

《元素周期表》拔高练习1

第1节元素周期表第1课时元素周期表一、选择题1.M2+离子有2个电子层,则M在周期表的位置是A.第二周期零族B.第二周期Ⅷ族C.第二周期ⅡA族D.第三周期ⅡA族2.已知元素周期表中前七周期的元素种数如下所示第七周期填满时元素种数为32:七3可能含有的元素种数为A.18B.32C.50D.643.一般的元素周期表都涂有不同的底色,以示区分元素的不同类型。

在我们常用的元素周期表中,元素被划分的类别数目是A.两类B.三类C.四类D.五类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周期表是按原子量逐渐增大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的B.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都是同一族C.同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定相同D.同周期元素的电子层数相同5.右图为周期表的一部分,已知A、B、C、D、E五种元素原子核外共有85个电子,E位于周期表中第四周期,则B元素是A.L2mol·L-1的盐酸完全反应,B原子核中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

回答下列问题:1B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多少2A和C各是什么元素3A、B、C的单质各1mol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H2最多的是哪种单质该单质产生H2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是多少升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解析】由题意可知M元素处于短周期中的第三周期,由离子所带电荷知M元素处于ⅡA族。

故D项符合题意。

【答案】D2【解析】由上表所示的元素周期数和元素种数的关系可归纳出:当周期数n为奇数时,此周期所容纳的元素种数是;当n为偶数时,此周期所容纳的元素种数是。

因此第八周期所容纳的元素种数是=50。

【答案】C3【解析】底色为绿色的是非金属元素,浅绿色底色的为金属元素。

【答案】A4【解析】A项中周期表是按原子序数逐渐增大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的,故该项错误。

He元素及过渡元素中最外层电子数是2的元素并不属于ⅡA族,故B项错误。

副族及零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就不是完全相同的,故C项错误。

【答案】D5【解析】因E在第四周期,设B的原子序数为,则A为-1,C为+1,D为-8,E为+18,则-1+++1+-8++18=85,=15,故B为ol11.6g 2mol·L-1×则有=解得:A r B=24,可知B为镁元素。

《元素周期律》第三课时拔高练习

《元素周期律》第三课时拔高练习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第3课时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一、选择题1.(2015·安徽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A.第ⅠA族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B.第三周期非金属元素含氧酸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C.过渡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D.周期表中有7个主族,7个副族,一个0族,一个Ⅷ族,共16个族16个纵行2.(2015·沈阳市东北育才高一阶段考试)a、b、c、d、e、f为六种短周期元素,a、b、e、f位于同一周期,c、d也是同一周期,且d、e同一主族,原子半径d<e,a、b、c、d、f原子最外层电子依次增多,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e的氢化物的沸点一定比d的氢化物的沸点高B.d元素可能是第一周期元素C.六种元素中,a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最强D.a、b、c、d的原子序数逐渐增大3.(2015·辽宁省沈阳二中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三种短周期元素A、B、C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3-与B2-、C+的电子层结构相同。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三种元素可组成CAB2和CAB3型化合物B.离子半径:A3->B2->C+C.氢化物稳定性:AH3>H2BD.B的某种单质可用于杀菌消毒4.(2015·山东省聊城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根据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知识,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ⅠA族和ⅦA族元素间可形成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B.因H2SO3的酸性比H2CO3强,所以S的非金属性比C强C.H2O2、CH3CH3、Cl-、K+中的电子数和质子数均分别相等D.Na+、Al3+、O2-、F-的半径逐渐减小5.(2015·浙江省严州中学高一4月阶段性测试)短周期元素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为ⅠA族元素,X与Z同主族,3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Y元素位于第2周期B.Y、Z均能与X形成不只一种化合物C.X是ⅤA族元素D.氢化物的稳定性:H n Z>H n X6.(2015·福建省三明市一中高一下学期月考)下图为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1-3-3元素周期表的应用(3)(课时练)(学生版).docx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1-3-3元素周期表的应用(3)(课时练)(学生版).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1-3-3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第三课时)1.下列关于同主族元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同主族元素原子序数递增,元素原子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B.同主族元素原子序数递增,单质氧化性逐渐增强C.同主族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都相同D.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增大而逐渐增大2.已知钾在空气中燃烧生成KO2。

自然界中仅存在极微量的金属钫(Fr),它的已知同位素都有放射性,它是碱金属元素中密度最大的元素。

根据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预言其性质,其中不正确的是( )A.在已知元素中(稀有气体除外),它具有最大的原子半径B.在空气中燃烧时,生成氧化物Fr2OC.氧化物的水化物是极强的碱D.单质的失电子能力比钠强3.以下有关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ⅠA族元素铯的两种同位素137Cs比133Cs多4个质子B.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C.ⅦA族元素从上到下,其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D.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单质的熔点逐渐降低4.X、Y是元素周期表ⅦA族中的两种元素。

下列叙述中能说明X的得电子能力比Y强的是( ) A.X原子的电子层数比Y原子的电子层数多B.与H2化合的能力X<YC.X的气态氢化物比Y的气态氢化物稳定D.Y的单质能将X从NaX的溶液中置换出来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ⅦA族的为最大B.在周期表中0族元素的单质全部是气体C.ⅠA、ⅡA族元素的原子,其半径越大越难失去电子D.所有主族元素的原子形成单核离子时的最高价数都和它的族序数相等6.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H2S、H2O、HF的稳定性依次增强B.RbOH、KOH、Mg(OH)2的碱性依次减弱C.Na+、Mg2+、Al3+的氧化性依次减弱D.H2SiO3、H2CO3、H2SO4酸性依次增强7.依据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H3BO3的酸性比H2CO3的强B.Mg(OH)2的碱性比Be(OH)2的强C.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增强D.若M+和R2-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原子序数R>M8.短周期元素M、X、Y、Z,其中X、Y、Z在周期表中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3课时核素一、选择题1.(2015·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九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月球表面土壤里的一种非常有用的资源——可控核聚变的原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3He和4He是同种原子B.核聚变时,原子核发生了变化,发生了化学反应C.3He和4He互为同位素D.在3He中存在: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2.(2015·哈尔滨师大附中高一下学期月考)某元素只存在两种天然同位素,且在自然界它们的含量相近,其相对原子质量为152.0,原子核外的电子数为63。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它是副族元素B.它是第六周期元素C.它的原子核内有63个质子D.它的一种同位素的核内有89个中子3.(双选)(2015·东莞市莞美学校高一下学期月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H和2H是不同的核素,它们的质子数相同B.6Li和7Li的质子数相等,电子数也相等C.14C和14N的质子数不等,它们的中子数相等D.13C和14C属于同一种元素,它们的质量数相等4.(2015·安徽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重水(D2O)是重要的核工业原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H2O与D2O互称同素异形体B.1H与D互称同位素C.氘(D)原子核外有1个电子D.1H182O与D162O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5.(2015·陕西省宝鸡市扶风高中高一4月月考)下表符号中“2”的含义正确的一组是()6.(2015·2-有m个电子,其质量数为a,则核内中子数为()A.m+2 B.m+5C.a-m+2 D.a-m-27.(2015·山东省淄博市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在11 g由D和18O组成的水中含中子数为(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A.N A B.2N AC.6N A D.10N A8.在粒子NH3D+中,电子数、质子数和中子数之比为()A.10∶7∶11 B.11∶11∶8C.10∶11∶8 D.11∶8∶109.(2015·上海市崇明县高三二模)16O、18O是氧元素的两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6O和18O的物理性质相同、化学性质不相同B.通过化学反应可实现16O与18O之间相互转化C.16O和18O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方式不相同D.16O和18O能形成三种化学性质相同的氧分子10.(2015·江西省白鹭洲中学高一下学期月考)铜有两种天然同位素6329Cu和6529 Cu,已知Cu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为63.5,则6329Cu的原子个数百分数为() A.75% B.25%C.50% D.45%11.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5,氯只有35Cl和37Cl两种稳定同位素,在氯气中35Cl和37Cl的原子个数比为3∶1,则相对分子质量为70,72,74的氯气分子数之比可能是()A.5∶3∶2 B.5∶2∶2C.5∶2∶1 D.9∶3∶1二、非选择题12.(2015·广东省揭阳市三中高一下学期考试)(1)微粒2311Na+中质子数是________,中子数是________,核外电子数是________。

(2)下列3种不同粒子11H、21H、31H表示________种元素,________种核素,11H、21H、31H互称为________,它们的化学性质________。

(填“相似”或“不同”)(3)表示2412Mg原子核外电子所占据的电子层中,能量最高的是________层(填符号)。

13.(2015·福建省三明市一中高一下学期月考)(1)写出表示含有8个质子,10个中子的原子的化学符号:________。

(2)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电子数1/2的原子________或________;(填元素符号)(3)根据下列微粒回答问题:11H、21H、31H、14C、14N、16O、35Cl2、37Cl2。

①以上8种微粒共有________种核素,共________种元素。

②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__。

③质量数相等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中子数相等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

(4)相同物质的量的14CO2与S18O2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中子数之比为________;电子数之比为________。

14.(2015·江西省白鹭洲中学高一下学期月考)(1)H、D、T三种原子,它们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在标准状况下,它们的单质的密度之比是________,在标准状况下,1L各种单质中它们的电子数之比是________。

(2)某非金属X的最高正价为+m,它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有b个氧原子和一个X原子,该酸的化学式为________。

(3)含有6.02×1023个中子的73Li的质量是________g;4 g D2和20 g 18O2的单质化合时最多可以生成________g D182O。

15.有A、B、C、D、E 5种短周期元素,A与B可形成BA型化合物,且A元素是卤族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金属B的原子核内质子数比它前一周期同主族元素原子的质子数多8;C元素有3种同位素C1、C2、C3,自然界里含量最多的是C1,C3原子的质量数是C1的3倍,C2原子的质量数是C1的2倍;D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而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强酸;E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4。

(1)写出下列元素的元素符号: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2)写出C1、C2、C33种原子的符号:C1________,C2________,C3________。

(3)A与B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常见的E原子与C2形成的分子中含________个中子。

16.R元素的单质4.5 g,跟足量的硫酸反应生成R2(SO4)3并放出5.6 L的H2(标准状况)。

试求:(1)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2)若R原子中质子数比中子数少1,则R是______(填元素符号),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族。

参考答案1.【解析】A.3He和4He的质子数相同,而质量数不同,不是同种原子,二者互为同位素,A错误;B.核聚变时,原子核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B 错误;C.3He和4He的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二者互为同位素,C正确;D.在3He中存在: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1,D错误,答案选C。

【答案】 C2.【解析】原子核外的电子数为63,可推出核内质子数为63,是第六周期的副族元素,则A、B、C选项均正确;某元素只存在两种天然同位素,且在自然界它们的含量相近,说明各约占50%,结合相对原子质量可知两种同位素的中子数和为(152-63)×2=89×2,则其中一个大于89,一个小于89,选项D不正确。

【答案】 D3.【解析】质子数和中子数共同决定原子种类,一种原子为一种核素;同种元素的质子数相同,电子数也相同,确定AB正确。

【答案】AB4.【解析】A.由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H2O与D2O 不是单质,不可能互称同素异形体,A错误;B.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种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则1H与D互称同位素,B正确;C.氘(D)的质子数是1,则原子核外有1个电子,C正确;D.1H182O与D162O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均是20,D正确,答案选A。

【答案】 A5.【解析】21H中的“2”表示该核素的质量数为2;2He中的“2”表示He的质子数为2;Cl2中的“2”表示氯原子个数;Ca2+中的“2”表示钙离子带2个正电荷,选B。

【答案】 B6.【解析】某阴离子X2-有m个电子,则质子数=m-2。

其质量数为a,则核内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a-m+2,答案选C。

【答案】 C7.【解析】由D和18O组成的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所以11克水的物质的量为11/22=0.5摩尔,含有的中子数为0.5×12=6摩尔,选C。

【答案】 C8.【解析】N原子有7个质子,7个电子,7个中子;H原子中有1个质子,1个电子,0个中子;D原子中有1个质子,1个电子,1个中子;故NH3D +有质子数为7+1×3+1=11个,有电子数为7+1×3+1-1=10个,有中子数为7+0+1=8个。

所以C选项正确。

【答案】 C9.【解析】A.16O与18O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属于同位素,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同,错误;B.同位素的转化不属于化学变化,错误;C.同位素的质子数相同,则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同,所以核外电子排布相同,错误;D.两种同位素形成双原子分子时有3种方式:同种同位素和不同同位素形成3种分子,正确,答案选D。

【答案】 D10.【解析】元素近似相对原子质量=同位素的质量数1×该同位素的原子个数百分数比+同位素的质量数2×该同位素的原子个数百分数比,63.5=63×x%+65×(1-x%),解得:x=75,选项A正确。

【答案】 A11.【解析】相对分子质量为70的Cl2是由两个35Cl组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2的Cl2是由一个35Cl和一个37Cl组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4的Cl2是由2个37Cl组成的。

设相对分子质量为70、72、74的氯气分子数分别为a、b、c,则35Cl的个数为2a+b,37Cl的个数为b+2c,由题意知2a+bb+2c=31,得2a=2b+6c,将4个选项代入知只有C项符合题意。

【答案】 C12.【解析】(1)在表示原子组成时元素符号的左下角表示质子数,左上角表示质量数,根据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微粒2311Na+中质子数是11,中子数是23-11=12,核外电子数是11-1=10。

(2)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为元素,具有一定数目质子数和一定数目中子数的一种原子,称为核素,则11H、21H、31H表示1种元素,3种核素,同位素是指具有相同的质子数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之间的互称,同位素之间的化学性质相同,11H、21H、31H互称为同位素,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3)2412Mg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分别是K、L、M,离核越远,电子的能量越高,Mg原子核外电子所占据的电子层中,能量最高的是M层。

【答案】(1)111210(2)13同位素相似(3)M13.【解析】(1)在表示原子组成时元素符号的左下角表示质子数,左上角表示质量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