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凯恩斯学派的流动性偏好利率决定理论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
• 这种预计债券价格将下跌(即利率上升) 而需要把货币保留在手中的情况,就是对 货币的投机性需求。
• L2=L2(r)=-hr
20
货币的需求函数
L L 1 L 2 L 1 ( y ) L 2 ( r ) k y h r
21
货币供给
• 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取决于中央银行货 币的发行量,也就是说货币供给是由中央 银行控制的常量,用M表示。
三种动机
交易动机
谨慎动机
投机动机
12
交易动机
• 交易动机,是指为了日常交易而产生的持 有货币的愿望。
• 由收入(y)决定,是收入的增函数。
13
谨慎动机
• 谨慎动机,是指为应付紧急情况而产生的 持有货币的愿望 。
• 由收入(y)决定,是收入的增函数。
14
• “交易动机”和“谨慎动机”都是由收入 (y)决定。
• 庞巴维克(1851-1914) • 利息时差说
3
储蓄和投资决定利率
r
率利
re`
re
0 储蓄S 投资I
S`
S
I S、I
4
流动性偏好理论产生的背景
• 亚当斯密( 1723-1790 ) • 1776年,《国民财富的
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 “看不见的手”:崇尚
自由放任的经济,反对 政府干预 • 市场的力量真的能实现 资源最优配置吗?
水平的变化进行投机。 • 人们怎样投机?
17
债券价格与利率的关系
• 一张面值为M元的一年期国库券,其发行
价格为P元,那么,这张债券的到期收益率
ຫໍສະໝຸດ Baidu是多少?
P
=
1
M
r
• 若M=10000,P=9000,则r=11.11%
18
P
=
M
1
r
利率上升
债券价格 下跌
人们将持有 货币
利率下降
债券价格 上升
人们将持有 债券
22
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决定利率
r
率利 r1
M1 M2
r2
货币需求L 0 货币供给M
L L、M
23
流动性偏好理论示意图
流动性偏好
中央银行
货币需求
货币供给
利率
24
流动性陷阱
r
率 利 M1 M2 M3 r1
r2 r3 货币需求L 0 货币供给M
L L、M
25
克鲁格曼的“广义流动性陷阱”
• 保罗·克鲁格曼(1953-) • 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息和货币通论》 • 宏观经济学创始人 • 政府干预经济:市场
的自发作用不能保证 资源的最优配置。
9
一个经济学思想
需求和供给决定价格 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决定利率
10
货币的需求
• 流动性 资产能够以合理的价格顺利变现的能力 。
• 流动性偏好 人们持有货币以获得流动性的意愿程度 。
11
人们持有货币的三种动机
• L1= L1(y)=ky
15
投机动机
• 投机动机,是指人们根据对市场利率变化 的预测,需要持有货币以便从中获利的动 机。
16
财富的保存形式
• 货币,闲置货币则没有收益。 • 债券,能够带来收益。 • 那么,人们为什么不全部购买债券而要在
二者间作选择呢? • 原因:人们想要利用利率水平或债券价格
获得者 • 广义流动性陷阱:人们
保留货币不仅仅是出于 流动性偏好的考虑,还 有预期心理和安全性的 考虑。
26
流动性陷阱的现实表现
• 日本经济大萧条(1992-2001) 日本利率长期在1%以下,一度甚至实行 “零利率”政策,“日本失去的十年”。
•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 中国在1996-1999年间存在流动性陷阱,期 间,7次下调利率。
•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 美、欧、日实行低利率政策,增发货币。
27
政府失灵
• 政府失灵,指的是政府货币政策失灵,即 运用增加货币供给的扩张性货币政策不能 达到降低利率刺激投资的作用。
• 因此,政府面对经济危机往往是主要使用 财政政策(当然也配合使用货币政策), 例如,扩大财政支出、减税等。
28
凯恩斯学派的 流动性偏好利率决定理论
1
利率决定理论介绍
• 决定利率水平的因素究竟是什么? • 主要有以下几种利率决定理论: 1.古典学派的储蓄投资理论 2.凯恩斯学派的流动性偏好理论 3.新古典学派的可贷资金理论 4.IS-LM宏观经济模型
2
古典学派的利率决定理论
• 威廉配第(1633-1687) • 利息报酬说
6
1929-1933年经济危机
• 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持续 了5年,直到1933年。
• 这5年年期间,资本主义世界失业严重。 • 美国失业率高达25%,经济衰退。 • 英国经济甚至倒退到1897年水平,倒退30
多年。
7
市场失灵
垄断
外部性
公共物品
信息不对称
8
• 凯恩斯(1883-1946) • 1936年,《就业、利
5
看不见的手
• “每个人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他所追求 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而且,在这样做 时正象在许多其他场合一样,他被一只看 不见的手引导到去促进一种目标,而这种 目标绝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由于追逐他 自己的利益,他经常促进了社会利益,其 效果要比他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时所得到 的效果大得多。”
• 这种预计债券价格将下跌(即利率上升) 而需要把货币保留在手中的情况,就是对 货币的投机性需求。
• L2=L2(r)=-hr
20
货币的需求函数
L L 1 L 2 L 1 ( y ) L 2 ( r ) k y h r
21
货币供给
• 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取决于中央银行货 币的发行量,也就是说货币供给是由中央 银行控制的常量,用M表示。
三种动机
交易动机
谨慎动机
投机动机
12
交易动机
• 交易动机,是指为了日常交易而产生的持 有货币的愿望。
• 由收入(y)决定,是收入的增函数。
13
谨慎动机
• 谨慎动机,是指为应付紧急情况而产生的 持有货币的愿望 。
• 由收入(y)决定,是收入的增函数。
14
• “交易动机”和“谨慎动机”都是由收入 (y)决定。
• 庞巴维克(1851-1914) • 利息时差说
3
储蓄和投资决定利率
r
率利
re`
re
0 储蓄S 投资I
S`
S
I S、I
4
流动性偏好理论产生的背景
• 亚当斯密( 1723-1790 ) • 1776年,《国民财富的
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 “看不见的手”:崇尚
自由放任的经济,反对 政府干预 • 市场的力量真的能实现 资源最优配置吗?
水平的变化进行投机。 • 人们怎样投机?
17
债券价格与利率的关系
• 一张面值为M元的一年期国库券,其发行
价格为P元,那么,这张债券的到期收益率
ຫໍສະໝຸດ Baidu是多少?
P
=
1
M
r
• 若M=10000,P=9000,则r=11.11%
18
P
=
M
1
r
利率上升
债券价格 下跌
人们将持有 货币
利率下降
债券价格 上升
人们将持有 债券
22
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决定利率
r
率利 r1
M1 M2
r2
货币需求L 0 货币供给M
L L、M
23
流动性偏好理论示意图
流动性偏好
中央银行
货币需求
货币供给
利率
24
流动性陷阱
r
率 利 M1 M2 M3 r1
r2 r3 货币需求L 0 货币供给M
L L、M
25
克鲁格曼的“广义流动性陷阱”
• 保罗·克鲁格曼(1953-) • 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息和货币通论》 • 宏观经济学创始人 • 政府干预经济:市场
的自发作用不能保证 资源的最优配置。
9
一个经济学思想
需求和供给决定价格 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决定利率
10
货币的需求
• 流动性 资产能够以合理的价格顺利变现的能力 。
• 流动性偏好 人们持有货币以获得流动性的意愿程度 。
11
人们持有货币的三种动机
• L1= L1(y)=ky
15
投机动机
• 投机动机,是指人们根据对市场利率变化 的预测,需要持有货币以便从中获利的动 机。
16
财富的保存形式
• 货币,闲置货币则没有收益。 • 债券,能够带来收益。 • 那么,人们为什么不全部购买债券而要在
二者间作选择呢? • 原因:人们想要利用利率水平或债券价格
获得者 • 广义流动性陷阱:人们
保留货币不仅仅是出于 流动性偏好的考虑,还 有预期心理和安全性的 考虑。
26
流动性陷阱的现实表现
• 日本经济大萧条(1992-2001) 日本利率长期在1%以下,一度甚至实行 “零利率”政策,“日本失去的十年”。
•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 中国在1996-1999年间存在流动性陷阱,期 间,7次下调利率。
•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 美、欧、日实行低利率政策,增发货币。
27
政府失灵
• 政府失灵,指的是政府货币政策失灵,即 运用增加货币供给的扩张性货币政策不能 达到降低利率刺激投资的作用。
• 因此,政府面对经济危机往往是主要使用 财政政策(当然也配合使用货币政策), 例如,扩大财政支出、减税等。
28
凯恩斯学派的 流动性偏好利率决定理论
1
利率决定理论介绍
• 决定利率水平的因素究竟是什么? • 主要有以下几种利率决定理论: 1.古典学派的储蓄投资理论 2.凯恩斯学派的流动性偏好理论 3.新古典学派的可贷资金理论 4.IS-LM宏观经济模型
2
古典学派的利率决定理论
• 威廉配第(1633-1687) • 利息报酬说
6
1929-1933年经济危机
• 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持续 了5年,直到1933年。
• 这5年年期间,资本主义世界失业严重。 • 美国失业率高达25%,经济衰退。 • 英国经济甚至倒退到1897年水平,倒退30
多年。
7
市场失灵
垄断
外部性
公共物品
信息不对称
8
• 凯恩斯(1883-1946) • 1936年,《就业、利
5
看不见的手
• “每个人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他所追求 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而且,在这样做 时正象在许多其他场合一样,他被一只看 不见的手引导到去促进一种目标,而这种 目标绝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由于追逐他 自己的利益,他经常促进了社会利益,其 效果要比他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时所得到 的效果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