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新题型训练
2024高考语用新题型专练:用递进关系复句概括内容(附答案解析)
2024高考语用新题型专练:用递进关系复句概括内容(附答案解析)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到目前为止的研究发现,①。
有体外研究结果表明,叶绿素可抑制胰腺癌细胞,因为它能够抑制血红素氧合酶的mRNA表达和酶活性。
此前学界发现,吃过多红肉会促进肠癌,这是因为血红素能催化脂质氧化,过多时还能促进细胞过度增殖,产生细胞毒性;②,那么大量叶绿素就会替代血红素,保护人体不被过多的血红素危害。
这是因为叶绿素是含镁离子的卟啉结构,血红素是含铁离子的卟啉结构,两者因结构相似而有一种竞争关系。
有动物研究发现,用菠菜叶绿素提取物给高脂膳食造成肥胖的小鼠灌胃,可以减轻内毒素血症,降低多个炎症反应指标。
其实,早在上世纪90年代研究就发现,叶绿素及其衍生物可以抑制多种化学致癌物的致突变。
此后又在黄曲霉毒素污染地区的人体研究中发现,应用叶绿酸或富含叶绿素的食物进行预防干预,可以降低体内黄曲霉毒素代谢物的水平,可以降低黄曲霉毒素污染带来的肝癌风险。
我国肝癌高发地区的研究也证实,③,最低成本的方法就是摄入叶绿素。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概括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要求使用包含递进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70个字。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为阻止风沙南侵,1962年塞罕坝机械林场成立,经过三代人的艰苦奋斗,在沙地南缘“种”出一道绿色长城。
51岁的刘军就是“林二代”,他1993年开始在检查站值守,重要任务是防火。
1998年,地处偏远但①的四道沟梁头检查站成立,刘军主动请缨,身为临时工的王娟和他一起上岗,一直坚守到2002年。
后来,刘军、王娟夫妇被调到海拔1900米的月亮山望海楼。
这里先后打过3口井,出水都不太好,也没能找到稳定水源。
他们只能先保障做饭、喝水,洗菜、拖地就用雪化的水。
在望海楼瞭望、报告,是一份看似简单的工作。
可是,如果没有众多普通的瞭望员②的坚守,这片林海的安全便难以保证。
2024年语言文字运用新题型
1、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他问我:“你吃饭了吗?”我说:“吃过了,”便继续向前走。
B、这本书的作者是谁?很多人都不知道。
C、会议提出的口号是:“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D、中国的四大发明——火药、印刷术、指南针、造纸术,对世界文明的发展有巨大贡献。
(答案)D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通过这次学习,使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
B、学校开展的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安全自我保护。
C、能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衡量一节课好坏的重要标准。
D、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分别存入了两家银行。
(答案)C3、下列关于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春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比喻)B、教室里静得连针掉在地上的声音都能听见。
(夸张)C、他难道不像一个真正的战士吗?(反问)D、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对偶)(答案)D4、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他的演讲深入浅出,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叹为观止。
B、他做起事来总是拖泥带水,让人很不舒服。
C、他对这个问题一直耿耿于怀,无法释怀。
D、这个景点的风景美不胜收,游客们络绎不绝地前来观赏。
(答案)D5、下列句子中,逻辑清晰且没有歧义的一项是:A、他借走了我的一本小说和两本杂志。
B、学校门口的商店里出售各种文具和学生用品。
C、这个会议是由小王主持的,他讲得很精彩。
D、昨天我在火车上遇到了一个老朋友,他的变化真大,我几乎认不出他来了。
(答案)D6、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您借走的书已经看完了吧?请尽快还给我吧!B、这次比赛你获得了第一名,真是可喜可贺,我由衷地为你感到高兴。
C、这个问题你都不会,真是笨死了!D、你的作文写得太好了,我简直没法比,你真是让我自愧不如啊!(答案)B7、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他笑得像朵花一样。
B、这个地方的风景美如画。
C、他每天都坚持锻炼身体,从不间断。
D、他的声音像洪钟一样响亮。
考前20天抢分特训专题六:语言文字应用新题型练(解析版)
专题六:语言文字应用新题型练(解析版)考情分析:选材特点近两年四套新高考全国卷的语段组合型语用题,选材平实,贴近考生实际。
命题大多选取考生熟悉的、感兴趣的材料,选择日常生活的语文材料作为命题素材。
所选语段篇幅在300-400左右。
题型特点语境中的多考点考查,主要涉及词语、语病、连贯、标点、修辞、压缩、句式、人称视角等题目,而题型有主观题,也有客观题。
具体如下:1.词语题:(1)填写成语。
给出语言场景,让填写出合适的成语;并依据自己对语言词汇的理解,区别词汇的异同。
(2)选词填空。
选词填空分为三类,涉及实词、成语、虚词。
一是判断正误,要求对某一语段中加点的四个词语进行正误辨别,选出使用不当的一项;二是选恰当项,把四字词语按照“四选一”的形式组合,考查词语的辨析与使用;三是从连贯的角度考查,要求选出虚词使用最恰当的一项。
3.句子复位题。
句子复位,即将自某一语段中的某一句或某几句抽出,另设几组与之相近的语句一起作为选项,要求从中选出原句。
4.修辞题。
修辞题有两种考查形式:一是客观题,判断文中(划线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二是主观题,对文中画线句所用的修辞手法进行简要分析。
5.标点题。
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采用客观选择题的形式。
6.补写语句、句式变化、压缩语段、人称视角作用等题。
考向预测1.语言文中运用仍然坚持考点自由组合、命题形式灵活多变的考查思路,词语、语病、标点、修辞、连贯、压缩、句式,多在具体的情境中考查,一般以主观题和客观题选择题相容的形式呈现。
2.要充分树立情境意识,不断培养动态思维,注重学科的应用性,侧重生活化场景的运用。
语言文字运用题“稳中求变”的命题思路仍在坚持,对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终将不变,新题型、新创意还会层出不断。
立体训练,熟能生巧,能做到有备无患。
热点新题型:一、【赏词题】语言文字运用题之词语效果分析题,即在综合语段中,考查词语使用的作用及效果。
这是新高考语用题中的“反套路题”。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语用新题型(成语+病句+标点)
高考语文总复习语言运用题综合练习时间40分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君子”一词早在殷周时期已频繁使用。
早期“君子”概念虽然多半专指社会特定人群,但已有明确的价值导向。
《周易》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如此倡导,为此后君子人格和君子文化的形成发展,植入了胚胎基因,奠定了品质基础。
君子人格在中华民族数千年①_____________的历史长河中,受到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广泛认同和推崇。
关于君子及君子文化的解说和阐发,不仅在②_____________的历代典籍里俯拾即是数不胜数,而且数千年来一直以托物言志的方式浸润和渗透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不仅君子和君子文化在器物、植物以及动物、饮食等方面均有充分的表现,而且作为深厚的一种文化积淀,绵延数千年传承下来,传得③_____________、传得影响深远、传得深入人心,直至今天仍活在老百姓的口头和心中。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君子成人之美”等,类似这些至今活跃于人们口头的民谚俗语,涉及我们做人做事的方方面面,足以说明君子文化常常以“习用而不察、日用而不觉”的方式,④____________地熏陶和浸染我们日常生活。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4分)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第一句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A.我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超过了任何种的喜悦。
高考语文语言运用题新题型训练及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语言运用题新题型训练及参考答案高考语文语言运用题新题型训练及参考答案一、训练目标本训练旨在帮助学生掌握高考语文语言运用题的新题型,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应试能力。
二、题型概述近年来,高考语文语言运用题逐渐呈现出新的特点,不仅注重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还强调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新题型主要包括情境模拟、语段改写、对联创作、文字创意等。
这些题型灵活多变,注重实际运用,要求学生具备丰富的语言知识和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解题技巧1、情境模拟题:要求学生在特定情境中运用语言进行表达。
解题时,要准确理解题意,合理运用语言,使表达符合情境要求。
2、语段改写题:要求学生根据要求将一段文字进行重新组织,以符合不同的语境和表达方式。
解题时,要注意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确保改写后的语段意思与原语段一致。
3、对联创作题:要求学生对上下联进行创作,以表达某种意境或观点。
解题时,要注意对联的平仄、押韵等规律,使对联工整、寓意深刻。
4、文字创意题:要求学生根据特定要求进行文字创作,如广告语、宣传标语等。
解题时,要注意理解题意,把握创意点,使文字创意独特、吸引人。
四、真题解析以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Ⅰ的语言运用题为例:请根据以下材料,为某中学的校庆活动写一则宣传语。
要求:语言简练,富有感染力。
某中学将于今年10月10日举行建校100周年庆典活动,届时将有众多校友返校参加庆典,共同见证学校的辉煌历史和发展成就。
【参考答案】百年风华,桃李芬芳,某中学百岁华诞庆典,诚邀全球校友齐聚母校,共谱辉煌篇章!解析:该宣传语紧扣题目要求,简练而富有感染力。
首先,使用了“百年风华”和“桃李芬芳”等词语,突出了学校的悠久历史和培养人才的成就。
其次,通过“某中学百岁华诞庆典”和“全球校友齐聚母校”等表述,强调了活动的特殊意义和重要性。
最后,“共谱辉煌篇章”一句话,既表达了学校与校友共同庆祝百岁华诞的喜悦之情,又展望了学校未来的发展前景。
五、训练计划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高考语文语言运用题新题型,建议进行以下训练:1、分类整理:将近年来高考语文语言运用题进行分类整理,归纳各种题型的解题技巧和方法。
高中语文2023高考语言文字运用新题型练习(共五大题,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新题型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附:参考答案一、18.福厦高铁将成为我国高速铁路网中沿海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长三角与大湾区的南北贯通。
(原句有两处语病,一是结构混乱,去掉“带来益处”;二是搭配不当,把“的修建”去掉。
4分。
每处2分)19.(静态验收是)对铁路建设项目工程按设计完成且质量合格、设备安装调试完毕且质量合格进行全面检查确认的过程。
(4分。
单句1分,“按设计完成且质量合格”1分,“设备安装调试完毕且质量合格”1分,“全面检查确认”1分)二、18.①鱼龙混杂(泥沙俱下、龙蛇混杂、良莠不齐)②日新月异(突飞猛进、一日千里)③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独辟蹊径)解析:第一处,结合上文“从事这些职业的人大多是底层劳动者,成分复杂”,此处是说从事这些职业的人好坏人都有,可以填“鱼龙混杂(泥沙俱下、龙蛇混杂)”,“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
第二处,结合上文“因时而变”“新陈代谢”,此处是说时代发展快、变化大,可以填“日新月异(突飞猛进、一日千里)”,“日新月异”每天每月都有新的变化,形容发展、进步很快。
第三处,结合上下文“职业因时而变”“不断跟上时代的节拍”,推断此处是说“倒逼老行当在形式与内容上”要不断创新,可以填“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独辟蹊径)”。
“推陈出新”: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多指继承文化遗产)。
19.无论是(不管是)千磨万砺中的坚韧、一针一线里的静气,还是修修补补的勤俭、择一行终一生的匠心,都凝结着中国人的生活智慧和朴素的人生哲理(道理)。
评分标准:①关联词语使用不当,“不但是……和……”改成“无论是……还是……”或“不管是……还是……”(如改成其他关联词语,只要符合逻辑,均可酌情给分。
)(2分)②搭配不当,“凝固“要改为“凝结”(如改成其他词语,意思对即可)。
(1分)③成分残缺,缺少宾语中心语,句末要加上“哲理”或“道理”。
(如写其他词语,意思对即可)(1分)20.①比拟,“守望着……”赋予老行当以人的情态、动作,生动地再现了老行当与百姓生活的密切关系,突出了老行当是国人共同的记忆。
2024届高考复习语言表达运用新题型系列练习0501
高考语文语言表达运用新题型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B.她知道我心里的苦闷,知道我要是老待在家里,结果会更糟。
C.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
D.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故都的秋味。
66.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67.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两处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宋代花事是由大的背景推送出来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它的一大特点便是日常化和大众化。
宋人对花的赏爱,很少再有狂欢式的热烈,也并非 A ,佯装高雅之态,而是把花事作为生活中每一天里的一点温暖,一份美丽的点缀。
①从宫廷到贵胄到平常人家,买花卖花、种花赏花、咏花送花,故而寄托心志、传递友情、吟咏花事之作 B 。
宋人花事是很商业化的,但不妨碍它浸润诗意。
②市声是人间烟火里也会捕捉的风雅,就连.宋徽宗的《宣和官词》中也曾提及此事。
③旅店用日送鲜花的方式慰藉客中情怀,也成了当时一种日常化的服务④宋人爱花,远不止于此。
无论是杨万里言及的“胆样银瓶玉样梅”,李弥逊笔下的“睡梦里,胆瓶儿,枕畔数枝”,林希逸眼中的“胆瓶花在读书床”,还是赵孟坚描绘的“便须著个胆瓶儿,夜深在,枕屏根畔”。
这些诗词都是讲人们睡觉时枕旁边要放个胆瓶,而胆瓶里自然要插花,即算是如此日常的事也要有花相伴,花事对宋人生活的影响之大 C 。
6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69.下列句子中的“连”与文中加点的“连”,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你还是再斟酌一下吧,这两句话连不起来。
B.这出话剧颇受观众喜爱,我们连演了一个多月。
C.这果子连皮一共三十斤,已经装好准备发车了。
D.你怎么连他也不告诉一声,你应该跟他提前说说的。
70.“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这两句古诗出现的位置,最恰当的一项是()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24届语用新题型专练引用的作用(含答案)
2024届语用新题型专练引用的作用(含答案)语用新题型专练------引用的作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公元三五三年暮春三月之初,王羲之在文中很欣喜地写道:“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四十多位魏晋名士行走在会稽山间林道中,这些东晋士人都有惊人的相似——趋雅避俗,好山乐水。
他们披一身茂林修竹中倾泻下来暮春的温暖阳光,流觞到处,诗思敏捷者①,博得一片好评。
这类文人雅兴给寂静的山林增添了无限欢乐和无穷韵味。
三月是一个②的月份,生命如此旺盛,此时集于野外,正是满目滴翠。
今日的兰亭依然③,只是人工痕迹多了。
当年孙绰笔下“乃席芳草,镜清流,览卉木,观鱼鸟”的景象眼前看似也有,但情致不再是自然的气味,总给人感觉缺少了灵秀之气。
公元三五三年的这个暮春之后,我们的许多雅集失去了原创的意义,我们在追随复制中想念和回顾,那已经淡如竹林中袅袅的烟水气了。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段中的两处引用有什么作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这清冽的泉水,养育我们,同时也养育过往日那村里的人们。
人和人,只要是共同吃过一棵树上的果实,共同饮过一条河里的水,或是共同担受过一个地方的风雨,不管是时间或空间把他们隔离得有多么远,彼此都会感到几分亲切,彼此的生命都有些声息相通的地方。
我深深理解了古人一首情诗里的句子:“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雨季是山上最热闹的时代,天天早晨我们都醒在一片山歌里。
下了一夜的雨,第二天太阳出来一蒸发,草间的菌子,俯拾皆是:有的红如胭脂,青如青苔,褐如牛肝,白如蛋白,还有一种赭色的,放在水里立即变成靛蓝的颜色。
我们望着对面的山上,人人踏着潮湿,在草丛里,树根处,低头寻找新鲜的菌子。
这是一种热闹,人们在其中并不忘却自己,各人盯着各人目前的世界。
这景象,在七十年前也不会两样。
这些彩菌,不知点缀过多少民族童话,它们一定也滋养过那山村里的人们的身体和儿童的幻想吧。
3.请为选文第一段拟写一个小标题,不超过10个字。
2024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语言文字运用(新题型解析+练习)
2024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语言文字运用(新题型解析+练习)全国甲卷语用题回顾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本题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1题。
事有凑巧,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地方,我听见过三位老师讲“破釜沉舟”这个成语。
第一位教师是这样讲的:“‘破釜沉舟’表示坚决的意思。
做事一定要坚决。
无论做什么,只要是正当的、应该做的事,就必须抱定只许前进而不许后退、只许胜利而不许失败的决心,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成功。
如果(),工作还没开始就准备下失败的退路,那样一定不会成功。
①当然,②前进的目的必须正确。
③在这一点上,④我们不能跟古人相提并论。
由于时代的局限,古人,尤其是封建统治阶级的人,做事的目的在今天看来很多是成问题的,下定决心做好事是应当的,如果坚决做坏事,那就不应当了。
”第二位教师是另一种讲法,他说:“‘釜’就是锅,‘舟’就是船。
‘破’和‘沉’都是动词。
‘破釜’是‘使釜破’的意思,也就是把锅砸碎;‘沉舟’是‘使舟沉’的意思,也就是把船凿沉。
这样用法的动词叫作‘使动词’。
同是做饭的工具,古代叫‘釜’,现代叫‘锅’;同是水上运输工具,古代叫‘舟’,现代叫‘船’;这是古今词汇的演变。
像古代叫‘冠’,现代叫‘帽子’,古代叫‘履’,现代叫‘鞋’,都是这种情形。
曹植《七步诗》里有‘豆在釜中泣’的句子,,这里的‘釜’和‘舟’跟‘破釜沉舟’里的‘釜’和‘舟’意思相同。
”第三位教师讲得比较简单,话说得比较少。
他这样讲:“项羽渡河进攻秦朝的军队,渡河之后,把造饭的锅砸碎,把船凿沉,断了自己的退路,以示有进无退的决心,终于把秦军打败了。
后来大家就用‘破釜沉舟’这个成语表示下定最大的决心,不顾任何牺牲的意思。
”17.将下列俗语填入文中括号内,恰当的一项是(3分)A.干打雷不下雨 B.又吃鱼又嫌腥C.前怕狼后怕虎 D.首尾不能兼顾18.文中画横线的语句中有一处表述不当,请标出原句序号后再做修改,并使修改后的语句与上下文的衔接流畅自然。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语用新题型专练--------排比拟人修辞手法(含解析)
语用新题型专练--------排比拟人修辞手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最早写香山红叶的恐怕要数金代诗人周昂,“山林朝市两茫然,红叶黄花自一川”《香山》脸炙人口。
此后,佳作代代迭出,香山因之①。
然而谈到诗歌蕴含时代精神,诗与情完美结合,就要数共和国元帅陈毅的《西山红叶》了,老革命家触景生情,“西山红叶好,霜重色愈浓。
革命亦如此,斗争见英雄”将他的磊落情怀和诗意表现得②。
景因诗而扬名,诗也给景增加了历史韵味和文化色彩。
于是,在每年寒霜初降时,西山披上红黄杂乱的新装成为北京的一道景观,慕名观赏者十万甚至数十万地如潮水般涌向西山。
然而近年来,北京的秋天,枫树黄栌独大的格局被悄然打破,似乎一切都在③的变化之中。
人们突发现,一种更具魅力、更具风采、更能体现古都北京秋色韵味的树木,已经登上了北京秋天的舞台,它一出现,便更加绚丽夺目的光彩,以金碧辉煌的典雅气质,为首都北京增添了诗意。
它大有和香山红叶④之势,让北京的秋天换了装。
这就是北京的银杏。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戏剧节期间,一场大雪在乌镇翩然洒落。
背着帆布袋的文艺青年们从桥头匆匆走过,摇橹的乌蓬船自桥下画出一圈圈涟漪,街头定胜糕、东坡肉粽的热腾腾香气在雨雪中弥散。
作为创作者、评论者或者观众的人们一起谈论着戏剧与人生的多重可能性,而在那些或现代或古老的剧院里,一幕幕①依旧在不停歇地上演。
人们又一次因为戏剧相遇或重逢。
今年的乌镇戏剧节人流依然不少,剧院里②,街头与水边敷上粉墨浓妆,引吭高歌进行表演的演员热情地与游客互动,将气氛引向狂欢的高潮。
在这里,你很难界定表演者、观众和游客的身份,或者说,他们在不同场合或时间内也在转换着不同身份。
而各种即时上传的短视频及自媒体也在模糊着媒介与受众间原本③的身份。
高中语文2023新高考语言文字运用新题练习(共四大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新题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语言文字应用I(本题共3小题,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孙犁先生的作品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仔细想想,倒也①______。
首先,孙犁先生艺术性地反映了时代风云,他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文学世界,让读者进入之后能②______,割舍不下。
其次是他独特的语言,既来源于生活,又独立于生活,像是从刚刚漫灌大水的菜地里拔出来的新鲜青菜,泥土都被清水洗净了,让读者常读常新。
再次是他独特的阅历和生活,他亲身经历过好几个时代,包括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改革开放等等。
能具备这些经历的人不一定能做好记录,能做好记录的人不一定能具备这么丰富的经历——而孙犁先生恰好兼备丰富阅历与写作才能,两者③______,使他成功。
第四是他有很高的思想境界。
他对国家和民族怀有深厚的感情,写作关注人民的甘苦和命运,而不是坐在屋子里玩弄词句,虚造故事,美其名曰“艺术”。
最后,他有很高的文艺修养,有很独特的艺术感觉与认识。
以上,构成了他作品的主要特征,给读者提供高质量的精神食粮。
还有,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一切都那么浮躁,那么眼花缭乱,孙犁先生的作品和能给人以心灵的滋润与沉静,让读者重新积聚冲锋的力量。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3分)2.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一个较长的单句。
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4分)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构成及表达效果。
(4分)二、语言文字应用II(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大山深处的女孩求学艰辛,我心疼她们,也明白【a】大山深处的女孩获得受教育的机会不易。
”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张桂梅说,“【b】俺是共产党员,只要一息尚存,必孜孜砧,竭力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让【c】大山里的孩子走出大山。
”21年前,张桂梅从云南大理搬到华坪,是为了在陌生环境里平复丈夫病逝后的心碎。
2024年高考语文复习:语言文字运用新题型强化练习题3(含答案解析)
2024年高考语文复习:语言文字运用新题型强化练习题3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苦难究竟有没有意义?对于这个问题,一直有两种①______的观点。
其中一种观点认为: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个体经历过的所有苦难,终将化为②______的人生财富,让我们变得更优秀,也更顽强。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苦难是命运不公的副产品,人们不必赋予其过多“意义”,克服苦难的人值得钦佩,但通过努力重新和别人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才是成功的基石。
两种观点各有各的道理。
苦难就是苦难,没有人天生就该、就愿意承受苦难,但克服苦难的过程并非毫无意义。
③______的是,面对“苦出身”的奋斗者,外界常常赞美其在逆境中与命运搏斗,当事人却往往更倾向于以“平常心”对待经历过的苦难。
从本质上看,前者是对“风雨之后有彩虹”这类社会叙事的构建,以此鼓励尚未走出逆境的人;后者则有助于当事人以稳定的心态,继续前行。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画横线的语句,如果修改为“前者是这类社会叙事的构建,有助于鼓励尚未走出逆境的人;后者则有助于当事人以稳定的心态,继续前行”二者的表达效果有什么差别?请简要说明。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小题。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
默默记录古代历史的竹简木牍,寂寞独守千年沧桑的秦砖汉瓦,用心凝聚民族文化的陶瓷器皿,深情倾诉传统艺术的敦煌壁画……一件件珍贵的文物,既是见证历史的文化遗存,也是滋养精神血脉的宝贵财富。
与文物“对话”,不仅能让我们感受到弦歌不辍的传承文化的力量,还能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激起思接千载的心绪,触摸①的中华文明,从而更加坚定文化自信。
我们理应发挥好博物馆的“大学校”作用,让文物更好融入日常生活。
近年来,各大文博机物馆研制的文创产品“朝珠耳机”曾经③,南京博物馆的富春大岭图也受到很多网友的青睐。
2024届语用新题型专练------人称的变化(含解析)
语用新题型专练------人称的变化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的中学时代在四川的乡下度过。
那时正当抗战,号称天府之国的四川,一寸铁轨也没有。
不知道为什么,年幼的我,在千山万岭的重围之中,总爱对着地图,向往去远方游历,而且觉得最浪漫的旅行方式,便是坐火车。
每次见到月历上有火车在旷野奔驰,曳着长烟,便心随烟飘,悠然神往,幻想自己正坐在那一排长窗的某一扇窗口,无穷的风景为我展开,目的地呢,则远在千里外等我,最好是永不到达,好让我永不下车。
乡居的少年那么神往于火车,大概因为它雄伟而修长,轩昂的车头一声高啸,一节节的车厢铿铿跟进,那气派真是慑人。
过桥时俯瞰深谷,真若下临无地,一颗心,也忐忐忑忑吊在半空。
黑暗迎面撞来,当头罩下,一点准备也没有,那是过山洞。
惊魂未定,两壁的回声轰动不绝,你已经愈陷愈深,冲进山岳的盲肠里去了。
光明在山的那一头迎你,()。
这一连串的经验,从惊到喜,中间还带着不安和神秘,历时虽短而印象很深。
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先是一片幽昧的微熹,迟疑不决,蓦地天光豁然开朗,黑洞把你吐回给白昼B.先是一片迟疑不决的幽昧的微熹,蓦地天光豁然开朗,黑洞把你吐向白昼C.黑洞把你吐回给白昼,先是一片迟疑不决的幽昧的微熹,蓦地天光豁然开朗D.你被黑洞吐向白昼,先是一片幽昧的微熹,迟疑不决,蓦地天光豁然开朗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与“目的地则远在千里外等我”语义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3.文中人称由“我”变为“你”,请简要分析其效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刚从寂静的山庄来到这里,城市千奇百怪的噪音听起来像洪水一般喧嚣。
尽管满眼都是人群,但他感觉自己像置身于一片荒无人烟的旷野里。
一种孤单和恐慌使他忍不住把眼睛闭起来。
现实的景象消失了。
他通过心灵的视觉,却看见了炊烟袅袅的双水村;看见夕阳染红的东拉河边,饮饱水的黄牛抬起头来,静静地凝视着远方的山峦……“唔……”他像呻吟般地发出一声叹息。
2024届高考语用新题型专练------短句变长句(含答案)
语用新题型专练------短句变长句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歌剧舞剧院创作的大型舞剧《孔子》近日亮相墨西哥第四十九届塞万提斯国际艺术节。
舞剧讲述了孔子怀揣①之心周游列国的生命历程,反映了他在战火纷乱中坚持传播仁爱和大同思想,坚持将儒家思想传递于世的决心。
舞剧《孔子》演绎出了春秋时期的人文风貌,既有中国古典歌舞形式的铺垫,又融合了现代舞和民族舞。
除了跌宕起伏的剧情、大气磅礴的音乐、②的舞台布景,该剧的一大亮点就是由交响乐队现场伴奏,让观众在诗、舞、乐的交相呼应中获得全新的艺术体验。
总导演孔德辛说:“舞剧是肢体语言,也是世界语言,更是文化沟通的桥梁,可以帮助人们读懂孔子的儒家思想,更深入了解中国灿烂的传统文化。
”为了让孔子的形象③,舞者需要从史料记载的孔子生活细节中挖掘他的性格特点,把孔子作为一个“人”来表现,他也有普通人的喜怒哀乐。
于是,在舞台上,我们看到了一个血肉丰满的孔子。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一个长句。
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3.请指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并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今年42岁的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陈国科出生在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驰名中外的“中国苹果之乡”。
或许已经习惯了与安静的文物打交道,陈国科不是一个话多的人。
但每当谈起野外考古发掘的经历时,他的肢体动作会变得格外丰富,还会不自觉笑出声来。
他总是_______①_______地带过那些外人眼里的辛苦,执着地谈论新发现带来的惊喜。
“参与田野工作越深入,我越觉得考古博大精深,逐渐感觉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不够用了。
”陈国科说,因此他萌生了提升研究能力的想法。
2008年陈国科考取了北京科技大学冶金考古方向的研究生。
走上领导岗位后,陈国科一如既往坚持苦干。
他带领全所就1986年以来已开展的147项考古工作进行资料梳理出版,几代人积攒的材料_______②_______,一个项目的文物资料就足以建起一座博物馆。
2024届高考语用新题型专练-----拟写广告语(含答案)
语用新题型专练-----拟写广告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三五好友围坐于温暖的炭炉旁___①_____,茶水在茶壶内沸腾,烤制的土豆、玉米、花生逐渐散发香气……据报道,去年“围炉煮茶”正在城市群体中兴起。
中国茶有着千年历史,她的厚重广博已经毋庸置疑,人们对陆羽《茶经》之类的故事可谓___②___;茶如何走入当代,融入今天的城市生活,同样还需要不断地被赋予新的内涵。
“围炉煮茶”就是一种有益的探索。
当然,也有人认为他们不过是“___③____”:出去喝个茶,还讲究穿搭、出片,多半不是真的冲着茶去的。
就像露营和飞盘一样,“围炉煮茶”也有些多少炫耀性消费的意味。
但在围炉煮茶____④____般出现的同时,质疑也相伴而来。
这些问题,不妨交给时间去给出答案。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一家围炉煮茶店即将开业,请为该店设计一条广告语。
要求:句式整齐或至少运用一种修辞,但不超过25个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社会的进步与媒介的发展相互促进,已经把人类带入一个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介并存的信息时代。
以下是某品牌金华火腿在不同媒介的三则广告介绍。
一、报纸图片广告:主体文字:火腿臻品——津津有味上善之选其他补充说明文字:火腿块取自均匀致密、肉质佳的上方部位,被称为“火腿芯”。
特点是骨少肉多,且瘦肉鲜明似火。
(搭配火腿实物图片。
)二、电视广告语:形如琵琶不闻声,色如丹膏不染尘。
以猪后腿为用料,经过上盐、洗晒、整形、发酵等八十多道工序,8至12个月的酝酿,变成色、香、味、形四绝的火腿。
火腿始于唐,盛于宋,乾隆皇帝对它留恋不已,文豪鲁迅对其赞美有加。
如今古法工艺不断传承,历久弥新……(搭配火腿制作过程实景、火腿菜肴、历史图片等画面,并配乐。
)三、官方旗舰店直播间产品推荐文案:请看这是一条三年成的火腿,古法传承,手工制作。
从上到下依次为火爪、火蹄、上方、中方、滴油。
来,摸摸这块正中方的肉,又干又硬,肉色鲜红,这样的老火腿才会香!一腿生五味,蒸煮炒炖煲!从头到脚都是宝,送亲送友刚刚好!3.请从上面广告中选择你认为最好的一则,结合其媒介特点,至少从两个角度点评其宣传广告语的优点,不超过30字。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新题训练100套(附答案详解)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新题训练100套(附答案详解)(附答案详解)一、选择题组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以高铁为镜,我们砥砺苦练内功的自主创新品格。
十几年前,高铁技术还掌握在少数几个发达国家手中。
中国冲破技术封锁,弯道超车,,靠的就是自主创新。
从车辆到线路,从制动到通信信号,没有技术,就从国外引进消化吸收;()。
一步一个台阶,中国高铁企业苦练内功、,实现了国人高铁产业腾飞的梦想。
以高铁为镜,我们涵养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
,中国制造面临过这样的尴尬:号称是世界工厂、制造大国,老百姓却,去国外抢购保温杯、电饭煲、马桶盖等普通日用品。
中国铁路凤凰涅盘的过程,为中国制造突围提供了有益借鉴。
如今,中国高铁的检验标准精确到了0.01毫米以内;为了突破碰撞安全防护系统关键,我们做了18种概念模型,历经近百次仿真计算和试验验证,仅仿真计算生成的结果数据就高达5000G。
解码中国高铁成功的深层次密码,以优取胜的品质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最重要的关键词。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后来居上厚积薄发毋庸讳言舍近求远B.后发先至养精蓄锐毋庸讳言舍本逐末C.后发先至养精蓄锐毋庸置疑舍近求远D.后来居上厚积薄发毋庸置疑舍本逐末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狠下决心奋力攻关外国不愿提供的核心技术B.狠下决心奋力攻关,如果外国不愿提供核心技术C.外国不愿提供核心技术,就狠下决心奋力攻关。
D.外国提供了核心技术,就狠下决心奋力攻关。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如今,中国高铁的检验标准精确到了0.01毫米;为了突破碰撞安全防护系统关键技术,我们做了18种概念模型B.如今,中国高铁的检验标准精确到了约0.01毫米左右;为了突破碰撞安全防护系统关键技术,我们做了18种概念模型C.如今,中国高铁的检验标准准确到了约0.01毫米左右;为了突破碰撞安全防护系统,我们做了18种试卷第1页,总80页概念模型D.如今,中国高铁的检验标准准确到了0.01毫米;为了突破碰撞安全防护系统,我们做了18种概念模型【答案】1.A2.C3.A【解析】1.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2024届高考语用新题型专练-------通感手法(含答案)
语用新题型专练-------通感手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为庆祝建党百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大型融媒体特别节目《追寻——红色家书背后的故事》(以下简称《追寻》)。
节目将不同时代共产党员的红色家书为切入点,将这些可以堪称绝妙的文章通过声情并茂的演绎奉献给观众,极大地满足了受众的欣赏。
当今时代,互联网发展迅速,音频已成为走在移动互联网发展前沿的媒体。
声音凭借着单纯的信息维度,流水般汹涌地涌入听者的身体,更能直击人心。
情感放大是中国特色节目中不可或缺的元素,《追寻》将百封家书用震撼人心的讲述和①的吟诵传递出人间至美之情。
一封封浸染着父母之恩、夫妻之爱、兄弟之情的家书,透过声音,连着时空,栩栩如生。
《追寻》以一种②的方式对经典人物、故事进行了生动演绎,更多革命烈士被我们了解、认知、传诵。
通过《追寻》,我们认识了裘古怀,“同志们,壮大我们的革命武装力量争取胜利吧!”他的临终遗言③,令人动容。
《追寻》展现了信仰的力量、人性的光辉,将红色文化以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了出去。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不安分的螳螂揪着一片叶子荡起了秋千;羞答答的木棉花在一点点绽放出甜甜的笑容;砂锅里飘出的令人垂涎欲滴的香气,犹如摄人心魄的美食交响乐……在新型显示技术的助推下,观众通过屏幕“看”到的世界异彩纷呈,呼之欲出的立体视觉效果令观众①。
壮丽的珠穆朗玛峰美景在超高清镜头中②,生动的演唱会场面通过8K信号传到云端,激烈的体育比赛现场直播让观众③。
超高清视频技术融入剧院、旅游景区等场所,从内容展示、产品体验、模式创新等方面突破,逼真、沉浸式的视听效果令人耳目一新。
一位喜欢看球赛的网友说,球迷是超高清显示技术的最大受益者之一,显示技术的升级为体育赛事直播提供了更多可能,通过高清高速设备,让观众足不出户,就可以体验到现场比赛的速度与激情,不仅有亲临现场的感觉,甚至可以实现现场的互动交流。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语言文字运用模拟新题型练习(共五大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模拟新题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在医院里,我们经常会听到的一句医嘱就是“饮食要清淡”。
于是很多人认为不吃肉、少吃油就是清淡,其实这是误区。
长期不吃肉类会造成蛋白质缺乏,①,尤其是必需脂肪酸缺乏,不利于营养均衡,会导致体质下降,让人更容易被疾病侵袭。
从营养学角度来讲,医生所倡导的清淡饮食是在食物多样化的基础上,合理搭配营养,并采用能最大程度地保存食物营养成分的烹制方法得到的食物。
没有任何一种食物可提供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因此清淡饮食也应该做到食物多样化,主食应粗细搭配,②,这样才能保证为身体提供全面、充足的所需营养。
合理的烹饪方式多选择蒸、煮、炖、焖、拌等方法烹调食物,避免或少用煎、炸、红烧、干锅等重口味的方式烹饪。
只要科学选择食材和烹饪方式,就能在实现清淡的同时也能够享受食物的美味,③21.下列句子中的“或”和文中画横线处的“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美丽的西湖边,人们或独自拍摄湖中美景,或围坐一起谈笑,好不惬意。
B.拥有智慧的人,或具备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或具备丰富的想象力。
C.瞄准天上的星星,或许你永远也射不到,但却比你瞄准树梢射得高远。
D.一眼望去看不清的远处,或有一条宽广的马路,或有一座高耸的桥梁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6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0题。
近日,全国多地流感高发,其中,甲型流感病毒占据了这波流感的主导地位。
甲型流感通常是因为感染了甲型H1N1流感病毒,而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①。
普通感冒以局部症状为主,表现为流鼻涕、打喷嚏、鼻塞等,症状较轻;甲型流感则以全身症状为主,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通常不明显,表现为突发高热、畏寒、头痛、浑身酸痛、乏力,以及咽痛、干咳等呼吸道症状,有可能引发肺炎、心肌炎、脑炎等,严重者甚至可能造成死亡。
2023高考语用新题型专练:成语填空(附答案解析)
2023高考语用新题型专练:成语填空(附答案解析)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三国演义》不只在塑造英雄形象方面很值得称道,其吸引读者的,还有书中数不胜数、的斗智斗勇情节。
作者对战争的各个方面,如双方的战略战术、力量对比、地位转化等都做了生动细致的描写,千变万化,各具特色,充分体现了战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既写出了战争的激烈、紧张、惊险,而又不显得过于惨烈,具有昂扬向上的格调。
在表现方式上,则从容不迫,,动中有静,有张有弛。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作者还能在尊重基本史实的前提下,表露鲜明的倾向。
例如当阳之战,刘备遭到惨败,丢妻撂子,三千军马只剩百余骑。
作者没有回避这一事实,却从不同角度为刘备的失败作解释。
作品描写刘备宁肯逃亡,也“不忍乘乱夺同宗之基业”,没有把荆州作为安身之地,又不忍抛弃追随他的百姓,这就从道义上为刘备的失败争得了读者的同情。
他还地把关羽、诸葛亮这两个关键人物安排到外地,既使他们免受战败之辱,也暗示了刘备失败与此有关。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3分)【答案】①精彩纷呈②娓娓道来③别具匠心【解析】第一处,填写“精彩纷呈”。
精彩纷呈:精彩,出色的。
纷,多,杂乱。
呈,显出,露出。
精彩的、美好的场面和事物纷纷在眼前呈现出来。
语境中“斗智斗勇情节”就是对精彩的场面而言的,所以,此处填写“精彩纷呈”。
第二处,填写“娓娓道来”。
娓娓道来:连续不断地说、生动地谈论。
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动听。
前面有“从容不迫”,说明不慌不忙;“动中有静,有张有弛”说明说话生动、动听;所以,此处填写“娓娓道来”。
第三处,填写“别具匠心”。
别具匠心:匠心,巧妙的心思,常指文学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
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
“把关羽、诸葛亮这两个关键人物安排到外地”就是一个巧妙的构思,“既使他们免受战败之辱,也暗示了刘备失败与此有关”体现了构思的效果,所以,此处填写“别具匠心”。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2024届高考语言文字运用新题型强化练习(含解析)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新题型强化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读书要选精,读得彻底,①()十部书都只能泛览一遍,()取一部书精读十遍。
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少读如果彻底,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涵泳优游,以至于变化气质;多读不求甚解,则如驰骋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心花意乱,空手而归。
有些人读书,全凭自己的兴趣。
②()今天遇到一部有趣的书()把预拟做的事丢开,用全副精力去读它;明天遇到另一部有趣的书,仍是如此办,这种读法有如蜜蜂采蜜。
好处在对于一时兴到的著作可以深奥研究,使读书成为乐事。
坏处在使读书泛滥而无所归宿,产生畸形的发展,对于某一方面知识过于重视,对于另一方面知识可以很蒙昧。
明代的学者吴梦祥定了一份学规:“古人读书,皆须专心致志,不出门户。
如此痛下功夫,庶可立些根本,可以向上。
”事实的确是这样。
不管你学习和研究什么东西,③()专心致志,痛下功夫,坚持不懈地努力,()有所收获。
最怕的是不能坚持,抓一阵子又放松了,必须要注意克服。
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2.请根据文意,在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括号内依次填入恰当的关联词。
3.请分别用一个否定句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
每句不超过10个字。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近日,甘肃省博物馆推出的“马踏飞燕”玩偶凭借“丑萌”的造型火出了圈。
玩偶上架不到半个月,线上线下订单合计过万,库存已经售罄。
去年河南博物馆、陕西博物馆推出的“考古”系列盲盒等等,也让不少消费者表示“真的好想掏钱”。
各类文创产品不断出圈,也许正说明人们对文物或文化的观念在悄然发生变化,公众的热情正在被唤起。
随着越来越热烈的讨论,不但会进一步凸显文创产品的传播社交属性,而且会提高公众对历史文化价值的关注度,为此,博物馆和相关文化单位需要找准自身定位,从市场发展中寻找答案,不断① ,以适应市场日益变化的需求,那么似乎远在天涯的历史文化,也能②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用新题型训练:原句vs改句高中语文学习助手今天undefined高中语文学习助手高考作文试卷复习资料高考志愿二维码.png【题目起源】(2020年新高考全国Ⅰ卷·山东卷语文试题)原句:往小碟子里倒了醋和辣椒油,然后在酸和辣的合奏里,我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又心满,又意足。
我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又心满,又意足。
20.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我心满意足地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
”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答案:从强调的重点来看,改句“我心满意足地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重点在“一扫而光”,强调吃的结果;原句重点落在“又心满,又意足”,能更好的表达“我”吃完肉饼后心情的舒畅与满足,强调的是吃完的心情,更符合原文的逻辑。
从适用的位置来看,改句“我心满意足地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用来结束文段,语意未尽,似乎话还没说完,给人以结尾收束匆促之感;原句“又心满,又意足”,运用短句放在句子最后,语气舒缓,语意完整,适合做段落的结尾。
从语体风格来看,改句“我心满意足地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表达比较普通;原句“我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又心满,又意足”,口语化,活泼俏皮,和整个文段较口语化的文风更和谐。
【解析】本题考查比较语句表达效果的能力,同时考查比较阅读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可以从以下方面分析:句子的内容结构,修饰成分单独成句,起强调作用,强调的主体不同;句式特点(长短句、整散句,节奏韵律);词语(动词、形容词、修饰词等);观察顺序(高低、俯仰、先后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对偶等);结构作用(照应、铺垫,前后文的内容衔接紧密度)等;语言风格与原文的整体风格对应;同时要结合文本内容对原句进行赏析,注意语言表达,注意灵活处理。
1.(广东省汕头市2021届高三年级上学期联考)在我看来,冬天是最不浪漫的季节,特别是南方的冬天,它看不到北方的银装素裹,冰天雪地:也看不到西部的万里荒漠,悄无人声。
南方的冬天永远都只是一片萧条之色。
天很冷很冷,却不带一丝湿润,浸入骨髓的冰凉仿能要把身体的所有温暖都抽去,只留下如干絮般散漫的冷一团一团地塞在胸肺间。
在这样的季节里,人的思维都会被冻住,什么情感、浪漫会在那间被抛之九云外。
在这样的境况下,难以提起一丝好兴致,哪怕偶尔有所愿望,也会很快被扔到记忆的角落里。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身体的所有温暖仿佛都要被漫入骨髓的冰凉抽去”,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的表达更好,为什么?(4分)答案:19.①原句“浸入骨髓的冰凉”作主语,与前句“天很冷很冷”相照应,陈述主体一致:与下句“留下”搭配。
②原句用主动语态,更能突出强调“冰凉”的影响力。
【得分点思考方向精准对接】:突出的陈述主体不同,前后文的衔接。
2.(湖南长郡中学2021届高三开学摸底考试)有很久没有看到过炊烟了,城市里没有炊烟,城市里用的是液化气,即使有了些许炊烟,也是有害气体,是不会让人留恋的。
况且,城市里的人们,也没有时间留意炊烟,大家都匆匆忙忙,谁会有时间在意稍纵即逝的炊烟?炊烟只属于宁静的乡村,只属于浑厚的黄土地。
没有风的时候,炊烟是一棵树,从家里的灶房里生长起来,然后与全村的树聚合成一棵参天大树。
有风的时候就不同了,家家的炊烟刚刚冒上房顶,就迅速汇集一片,变成一片片灰色的云,漂浮到村庄的上空,最后都消失在无边的旷野里。
其实,不论是有风的时候还是无风的时候,乡村上空的炊烟都是一幅动人的画卷,像飞流直下的瀑布,像艳丽多彩的锦缎,像婀娜多姿的少女,像飘忽散淡的烟霞。
可是炊烟与画卷又不同,因为炊烟里还有麦子的香味,更有母亲殷殷的目光。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只要在乡村生活过,有谁不怀念村庄上空那袅袅升起的炊烟?”有怎样的表达效果?(4分)答案:原句运用了反问修辞手法(1分),将肯定的意思用反问的形式表达出来,加强了语气,(1分)激发了读者对炊烟的怀念之情(1分)。
改句突出的是生活在乡村的人们,怀念的对象应是原句所指的生活在城里的人们。
(1分)【得分点思考方向精准对接】:修辞及表达效果,陈述主体的不同。
3.(湖北黄冈六校2021届第一次联考)西边田野上走来一个人,个子高高的,扛着锨,走路一摇一晃。
他的脊背上爬满了晒太阳的蜻蜓,他并不知觉。
他正从一个大斜坡上下来,影子在他前面,长长的——已经伸进家。
妻子在院子里,做好了饭,看见丈夫的影子从敞开的大门伸了进来:先是一个头——戴帽子的头,接着是脖子,然后是弯起的一只胳膊和横在肩上的一把锨。
“你爸的影子已经进屋了,”她喊孩子,“快打洗脸水,准备吃饭了。
”21.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西边田野上走来一个个子高高的、扛着锨、一摇一晃的人,他并不知觉他的脊背上爬满了晒太阳的蜻蜓,他从一个大斜坡上下来时前面留下长长的影子”。
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句的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4分)答案:19.①原句将修饰语独立成句,有强调意味,突出了人物的动作、姿态、形象特点;②原句采用短句,读起来富有节奏感,增强了文章的画面感和感染力,有利于刻画人物,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解析】原句多用短句,改写后的句子多用长句。
长句与短句自有其各自不能互相取代的优势:长句结构繁复,内涵丰富,集中紧凑,逻辑严密,能细致地表达思想,多用于论说,在书面语中出现的频率高;短句结构简单,句意明晰,简洁明快,一语中的,多用于叙事、描写与抒情,在口语中尤为常见。
原句修饰语独立成句,强调了人物“个子高”的形象特点,“扛着锨”的动作,“走路一摇一晃”的姿态。
从句式特点上看,原句采用短句,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增强了文章的画面感和感染力。
【得分点思考方向精准对接】:句式内部结构不同强调的内容不同;句式长短句的区别。
4.(2021山东济宁市高二第一学期质量检测)先说房屋的防寒装置吧,北方的住屋,并不同南方的摩登都市一样,用的是钢骨水泥,冷热气管;一般的北方人家,总只是矮矮的一所四合房,四面是很厚的泥墙;上面花厅内都有一张暖坑,一所回廊;廊子上是一带明窗,窗眼里糊着薄纸,薄纸内又装上风门,另外就没有什么了。
在这样简陋的房屋之内,你只教把炉子一生,电灯一点,棉门帘一挂上,在屋里住着,却一辈子总是暖炖炖象是春三四月里的样子。
尤其使你感觉到屋内的温软堪恋的,是屋外窗外面乌乌在叫啸的西北风。
天色老是灰沉沉的,路上面也老是灰的围障,而从风尘灰土中下车,一踏进屋里,就觉得一团春气,包围在你的左右四周,使你马上就忘记了屋外的一切寒冬的苦楚……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成:“屋外窗外面的西北风,尤其使你感觉到屋内的温软堪恋。
”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4分)答案:19. ①从句式看,原句使用倒装,强调了冬天屋里的温暖让作者无比眷恋。
②原句使用修饰语“呜呜”“在叫啸”等,形象地描写出了北平的冬天寒意逼人。
③原句能更好承接上文,在简陋房子里感受到暖意;同时引领下文,西北风的强劲带来的满身灰尘。
(共4分。
每点2分,任意答出两点即可)【得分点思考方向精准对接】:句式内部结构不同强调的内容不同;修饰词语的表达效果;上下文的衔接紧密度。
5.(2020~2021学年度武汉市部分学校高三起点质量检测)墙上的挂钟,曾是我童年最爱看的一道风景。
我对它有一种说不出的崇拜,因为它掌管着时间,我们的作息似乎都受着它的支配。
到了指定的时间,我们得起床上学,得做课间操,得被父母吆喝着去睡觉。
它就是一个看不见形影的家长,严厉而又古板。
但有时候它又充满温情,比如除夕夜里,它的每一声脚步都给我们带来快乐。
我那时天真地以为时间是被一双神秘的大手放在挂钟里的,它每时每刻地行走着,走得不慌不忙,气定神凝。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它就是一个看不见形影的严厉而又古板的家长。
”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文中句子表达效果更好?(4分)答案:20.①改句为普通的常式句,比较平淡;文中句子将“严厉而又古板”独立出来,起到了强调作用,突出挂钟的铁面无私。
②原句结尾“严厉而又古板”与下文的转折“充满温情”衔接照应得更紧密。
(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6.(2021届广东省新高考第一次统一联合考试)鼓槌和花镲变换起花样,一两百人的阵容,起伏推涌,推涌起伏。
让人想到一次次洪峰冲击,一座座堤坝高垒,一排排人墙坚持。
领舞的女子忍不住,从高台上跳下,跳入这波涛中,波涛更加亢奋了。
从小就见识过漫漫大水、以前担惊受怕的这群汉子、这群婆娘,把自己变成了涛,化作了浪。
大雁列阵而过,台风要来了,后面还有霜雪,还有冰凌。
但河口人已没有什么好怕的,他们站在这坚固的黄河大堤上,看着滔滔涌涌的黄浪,就像看着十万亩小麦浩荡的景象。
威风锣鼓仍然在响,众志所趋的气势,和黄河,和野荷,和苇丛,和如林的抽油机涌在一起。
女声的尖嗓,男声的粗吼,同锣鼓铜镲混在一起。
那是痛快的迸发,是放浪的欢畅。
你看呐,随着鼓、随着镲、随着吼叫,他们匍匐又起来,跳起再蹲下;他们往左边歪,他们往右边歪;他们不停地起伏,不停地斜歪,不停地狂喊,直搅得这一片天地山海轰鸣,烟尘蒸腾!入海口一片苍茫,从天上飞驰而下的黄河,浩浩汤汤,又流到了天上。
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他们起来再蹲下,左倒右歪,不停地起伏、斜歪、狂喊,这一片天地山海呈现轰鸣、烟尘蒸腾的景象!”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4分)答案:19. ①“匍匐、跳、蹲、搅”这几个动词的使用,准确的描绘了黄河口的人们敲锣打鼓时的动作和状态,富有力量美和感染力;②“左边歪、右边歪”重复,强调了人们舞动鼓槌时的动态美;③“不停地……不停地……不停地……”排比的修辞手法,突出强调了人们动作的连续,渲染了黄河口锣鼓的威力,这种震撼人心的力量与黄河一路奔波,浩浩汤汤奔流入海的壮观景致相一致;④短句的使用,使得此处韵律感非常强,读起来有气势,朗朗上口。
如果换成修改后的语段,则不能突出这几个方面的效果,所以修改的语段不如原文表达效果好。
【得分点思考方向精准对接】:词语的运用效果;修辞手法(反复和排比)的运用效果;短句的使用效果。
7.(百师联盟2021 届高三开学摸底联考新高考卷)生命的幸福原来不在于人的环境、人的地位、人所能享受的物质,而在于人的心灵如何与生活对应。
因此,幸福不是由外在事物决定的,贫困者有贫困者的幸福,富有者有富有者的幸福,位尊权贵者有其幸福,身份卑微者也自有其幸福。
在生命里,人人都有笑有泪;在生活中,人人都有幸福与忧恼:这是人间世界真实的相貌。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在生命和生活里,人人都有笑与泪、幸福与烦忧。
”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4 分)答案:20.①句式结构不同:改句是一个单句,结构简单,“笑与泪”与“幸福与烦忧”有重复之感;原句为整句,与整个文段整齐句式相吻合,前后搭配也更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