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主动脉夹层动脉瘤【PPT】 .幻灯片课件
合集下载
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诊断与治疗PPT
![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诊断与治疗PPT](https://img.taocdn.com/s3/m/7cb753aa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38.png)
胸主动脉夹层动 脉瘤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抗凝血药物:如华法林、肝素等,用于预防血栓形成 降压药物:如ACEI、ARB等,用于降低血压,减轻动脉瘤压力 止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阿片类药物等,用于缓解疼痛 抗焦虑药物:如苯二氮卓类药物等,用于缓解患者焦虑情绪
手术治疗
手术目的:修复主动脉夹层,防止破裂 手术方式:开胸手术或微创手术 手术风险:手术风险较高,可能发生并发症 术后护理:需要密切观察病情,防止并发症发生
成果转化:将临床试验成果转化为临床实践,包括制定治疗指南、推广新技术等 挑战与机遇:临床试验中面临的挑战,如患者招募、数据收集等,以及可能的机遇, 如新药研发、新技术应用等
未来展望:对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治疗未来的展望,包括新技术、新药物的应用等
国际合作与交流
国际合作:与全球知名医疗机构合作,共同研究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治疗方法 学术交流: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分享研究成果,交流治疗经验 技术引进:引进国际先进的治疗技术和设备,提高治疗效果 人才培养:派遣医生到国外进修,学习先进的治疗理念和技术
预防与护理措施
预防策略与措施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 胸部CT检 查,及时 发现胸主 动脉夹层 动脉瘤
控制血压: 保持血压 稳定,避 免血压波 动过大
戒烟限酒: 戒烟限酒, 减少对血 管的刺激
健康饮食: 多吃蔬菜 水果,少 吃高脂肪、 高胆固醇 食物
适当运动: 保持适当 的运动量, 增强体质, 提高免疫 力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分类:根据病因和病理生理特点,可分为A型和B型。A型为内膜撕裂,B型为外膜撕裂。 症状:胸痛、呼吸困难、心悸等。 诊断:通过CT、MRI、超声等影像学检查进行诊断。 治疗: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
(精选课件)主动脉夹层及腹主动脉瘤CTA影像PPT幻灯片
![(精选课件)主动脉夹层及腹主动脉瘤CTA影像PPT幻灯片](https://img.taocdn.com/s3/m/3471c00f31126edb6f1a10b3.png)
.
33
头 臂 动 脉 受 累
.
34
肋间动脉受累
假腔
.
35
腹
腔
A
B
干
C
及
CA
A
肠
真
系
腔
膜
上
动
A,B: 术前CA主要起自假腔,术后主要起自真腔,明显改善
脉
受
腹主动脉真腔塌陷近闭塞,致腹腔干及肠系膜上动脉开口部狭窄。
累
腹腔干起自真腔
夹层内膜片剥离至肠系膜上动脉近段,
局部血栓. 形成,致其近段狭窄
36
– 降主动脉内膜破口:勿漏诊 – 远端破口:腹腔动脉开口部
内膜片:支架两端内膜片完整? 分支受累情况 测量:支架锚定区直径,长度,股动脉直径
.
42
.
43
29mm
34mmTALENT主 动脉覆膜支架
.
44
IMH的影像学征象
主动脉壁呈新月或环形增厚,>5mm 无内膜片 主动脉管腔:正常 or 轻度受压 内膜钙化移位 壁内血肿厚度动态变化
主要分支受累缺血分型
– 动力型:
真腔狭窄、塌陷
– 静力型:
内膜片剥离至分支开口或分 支腔内
分支起自假腔; 分支夹层
S
S
D
D
D:动力型;S:静力型
.
31
冠 状 动 脉 受 累
左冠状动脉开口处可见内膜片影
.
32
A型夹层,累及主动脉根窦部,右冠状动脉开口受累,手术证实主 动脉瓣右冠瓣与无冠瓣交界处撕脱,右冠开口部撕脱。
.
77
流行病学
多见于50岁以上老年人
男性>女性
动脉夹层与动脉瘤PPT课件
![动脉夹层与动脉瘤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d4da749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cb.png)
监测病情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特别 是血压、心率等指标,及时发
现异常情况。
预防并发症
注意预防感染、血栓等并发症 ,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剧烈
咳嗽或屏气动作。
康复指导
运动康复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运 动康复计划,逐步恢复体力活动。
饮食指导
指导患者合理饮食,避免高脂、高糖、 高盐食物,多摄入富含纤维素的蔬菜、 水果。
其他治疗方法
其他治疗方法包括放射治疗、基因治 疗、免疫治疗等,这些方法在动脉夹 层与动脉瘤的治疗中仍处于研究阶段 ,疗效和安全性尚待进一步验证。
目前这些方法主要用于辅助药物治疗 和手术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 并发症和降低复发率。
05
动脉夹层与动脉瘤的预防与护理
预防措施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以降低动 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案例二:某患者动脉瘤的手术治疗
总结词:手术治疗
详细描述:患者因腹部疼痛就诊,诊断为腹主动脉瘤。医生评估患者情况后,决定进行手术治疗。手术采用动脉瘤切除和人 工血管置换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
案例三:某患者动脉夹层与动脉瘤的预防措施
总结词:预防措施
详细描述:患者在确诊动脉夹层与动脉瘤后,医生建议其采取预防措施。包括控制血压、降低心率、 戒烟限酒、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等,同时定期进行体检和复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
方案。
药物治疗虽然不能根治动脉夹层 与动脉瘤,但可以有效减轻患者 痛苦,提高生活质量,为进一步
治疗争取时间。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是动脉夹层与动脉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包括传统手术和微创手术两种 方式。
传统手术方式包括开胸手术和血管搭桥手术等,创伤较大,恢复期较长,但疗效确 切。
主动脉夹层-PPT课件 ppt课件
![主动脉夹层-PPT课件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b9b7aa06edb6f1afe001f5e.png)
休克
多由于Ⅲ型AD并发外膜破裂所致
易误诊为消化性溃疡、肝硬化、支气管扩张、 肺结核和肿瘤等
神经系统病变
神志异常、昏迷、 偏瘫、截瘫及抽搐等
易误诊为脑血管意外。
发病机制
无名动脉或左颈总动脉受累可发生脑血管意外 夹层动脉瘤的夹层阻断了主动脉进入脑脊髓的直
接分支开口 ,或夹层动脉瘤内血肿延伸至主动脉 重要分支 ,引起分支口狭窄、闭塞而致脑脊髓急 性缺血。
AD最常发生在 50~7 0岁的男性,男女性别比约 3∶1, 40岁以下的比较罕见 ,此时应除外有家族史者 及马凡综合征或先天性心脏病等。 40岁以下的AD 患者 50%发生于妊娠妇女
主动脉夹层-PPT课件
Aortic dissection
Aorta
Thoracica orta
Abdominal aorta
严重的肾血管性高血压、肾衰竭
常见于Ⅲ型AD ,是由于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病变累及肾动脉或血肿压迫肾动脉引起肾动 脉狭窄 ,造成急性肾衰竭
临床易误诊为其他疾病引起的肾衰竭
主动脉夹层-PPT课件
声音嘶哑 上呼吸道阻塞 吞咽困难 咳血或呕血等
主动脉夹层-PPT课件
血压与脉搏 心脏体征 胸部体征 腹部体征 神经系统体征
疼痛的位置反映了主动脉的受累部位
胸痛 可见于Ⅰ、Ⅱ、Ⅲ型AD
腹部剧痛 常见于Ⅲ型AD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突发主动脉反流 是A型AD常见并发症
目前认为其发病原因可能系夹层引起瓣环扩 大或瓣叶受累 ,或撕裂的内膜片突入左室流 出道所致
易误诊为其他病因所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急性心肌梗塞
冠状动脉开口受累,导致急性心肌梗塞,以 右冠多见
缺点
属于有创性检查 ,有潜在 危险性 ,且准备及操作费 时 ,已少用于急诊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超声诊断ppt课件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超声诊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87fd3726bec0975f565e220.png)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超声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超声诊断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2021202155282811各种病因导致主动脉中膜的弹力纤维病变内膜出现裂口血液流入将中层与内膜分隔形成夹层动脉瘤累及升主动脉和降主动脉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超声诊断
完整版ppt课件
1
பைடு நூலகம்
• 各种病因导致主动脉中膜的弹力纤维病 变,内膜出现裂口,血液流入,将中层与 内膜分隔,形成夹层动脉瘤,累及升主动 脉和降主动脉。大多数病人有高血压史, 青壮年发病往往继发于马凡氏综合症。当 主动脉夹层累及主动脉瓣根部时,产生主 动脉瓣关闭不全,左心室扩大,如破入心 包腔时,引起心包填塞。
• 3.剥脱的内膜在真假腔间摆动,应注意寻 找破裂口的位置。(图2-8-1)
完整版ppt课件
4
图2-8-1 扩张的升主动脉内见飘动的内膜
完整版ppt课件
5
• 4.夹层累及主动脉瓣时,引起主动脉瓣返 流,左心室扩大
• 多普勒在真腔与假腔内显示的血流信号, 方向相反,血流信号亦不同,真腔内流速 快,假腔内血流缓慢。彩色多普勒血流显 像显示升主动脉真腔内为明亮的红色血流, 而假腔内为暗淡的蓝色血流。(图2-8-2, 图2-8-3)
完整版ppt课件
6
图2-8-2为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红色为真腔内的血流,蓝色为假腔内 的血流,中间为飘动的内膜
完整版ppt课件
7
图2-8-3 FL为假腔,TL为真腔,假腔与真腔间见飘动的内 膜,LA为左房,LV为左室
完整版ppt课件
8
完整版ppt课件
9
完整版ppt课件
2
• Debekey 将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分为三型: • I型 夹层起始于升主动脉并延伸到降主动脉。 • II型 夹层局限于升主动脉。 • III型 夹层起始于降主动脉,并向远心端延伸。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超声诊断
完整版ppt课件
1
பைடு நூலகம்
• 各种病因导致主动脉中膜的弹力纤维病 变,内膜出现裂口,血液流入,将中层与 内膜分隔,形成夹层动脉瘤,累及升主动 脉和降主动脉。大多数病人有高血压史, 青壮年发病往往继发于马凡氏综合症。当 主动脉夹层累及主动脉瓣根部时,产生主 动脉瓣关闭不全,左心室扩大,如破入心 包腔时,引起心包填塞。
• 3.剥脱的内膜在真假腔间摆动,应注意寻 找破裂口的位置。(图2-8-1)
完整版ppt课件
4
图2-8-1 扩张的升主动脉内见飘动的内膜
完整版ppt课件
5
• 4.夹层累及主动脉瓣时,引起主动脉瓣返 流,左心室扩大
• 多普勒在真腔与假腔内显示的血流信号, 方向相反,血流信号亦不同,真腔内流速 快,假腔内血流缓慢。彩色多普勒血流显 像显示升主动脉真腔内为明亮的红色血流, 而假腔内为暗淡的蓝色血流。(图2-8-2, 图2-8-3)
完整版ppt课件
6
图2-8-2为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红色为真腔内的血流,蓝色为假腔内 的血流,中间为飘动的内膜
完整版ppt课件
7
图2-8-3 FL为假腔,TL为真腔,假腔与真腔间见飘动的内 膜,LA为左房,LV为左室
完整版ppt课件
8
完整版ppt课件
9
完整版ppt课件
2
• Debekey 将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分为三型: • I型 夹层起始于升主动脉并延伸到降主动脉。 • II型 夹层局限于升主动脉。 • III型 夹层起始于降主动脉,并向远心端延伸。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PPT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PPT](https://img.taocdn.com/s3/m/3a0c16c3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de.png)
避免剧烈运动
避免剧烈运动或突然用 力,以免加重病情。
保持良好心态
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
05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案例研究
案例一:成功治疗的案例
患者情况
患者年龄55岁,男性,因 突发胸痛就诊,诊断为主 动脉夹层动脉瘤。
治疗过程
患者接受了紧急手术,医 生通过切开胸骨,将人工 血管植入到病变部位,成 功地修复了主动脉。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病因
高血压
遗传因素
高血压是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最常见的原因 之一。长期高血压导致主动脉壁结构异常 ,易于发生内膜撕裂。
家族遗传性高血压、马凡综合征等遗传性 疾病可增加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风险。
创伤
其他疾病
严重外伤如车祸、跌落等可能导致主动脉 夹层。
如动脉粥样硬化、大动脉炎、先天性心血 管畸形等也可能引起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近年来,随着介入技术的发展,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腔内修复术逐渐成为主流手 术方式。该方法通过股动脉或颈动脉将覆膜支架植入病变部位,隔绝真假腔,防 止血液流入夹层,从而控制夹层动脉瘤的发展和破裂风险。
其他治疗方式
放射治疗
对于某些特殊类型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如涉及主动脉瓣膜的夹层动脉瘤,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放射治疗来缩小 动脉瘤或控制其生长。
抗凝治疗
对于某些患者,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抗凝药物,以防止血栓形成和进一步夹层 分离。常用的抗凝药物包括华法林和低分子量肝素等。
手术治疗
传统手术
传统的手术方法是通过切开胸骨,直接修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这种手术方法创 伤较大,风险较高,但适用于某些特定情况,如夹层动脉瘤破裂或药物治疗无效 等。
腔内修复术
02
主动脉夹层疾病PPT演示课件
![主动脉夹层疾病PPT演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bf4630a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9e.png)
处理方法总结及效果评价
01
夹层破裂的处理
一旦确诊为主动脉夹层破裂,应立即采取紧急手术治疗,以挽救患者生
命。术后需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处理相关并发症。
02
脏器缺血的处理
对于发生脏器缺血的患者,应根据缺血脏器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
措施,如溶栓、介入或手术治疗等。治疗后需评估脏器功能恢复情况。
03
采用图文、视频、讲座等 多种形式,确保患者易于 理解和接受。
实施计划
制定详细的教育计划,包 括教育时间、地点、人员 等安排,确保教育工作的 顺利进行。
心理支持策略制定和执行情况回顾
策略制定
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和需求,制 定相应的心理支持策略,如心理
疏导、认知行为疗法等。
执行情况
回顾心理支持策略的执行情况,包 括实施过程、患者反馈等,评估策 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在主动脉夹层治疗中,抗凝和抗血小 板治疗有助于预防血栓形成,降低栓 塞风险。常用药物包括华法林、阿司 匹林等。
控制血压和心率
降低血压和心率可以减轻主动脉壁的 压力,防止夹层进一步扩展。常用的 降压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 拮抗剂等。
手术治疗适应证和术式选择
适应证
对于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如出现心包填塞、主动脉破裂等严重并发症,或药物 治疗无效时,需要紧急手治疗。
发病机制
主动脉夹层发病机制复杂,主要包括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 、马凡综合征、主动脉缩窄、大动脉炎、外伤及医源性因素 等。其中,高血压是发生主动脉夹层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流行病学特点
01
02
03
发病率
主动脉夹层是一种较为少 见的疾病,但近年来发病 率呈上升趋势。
年龄与性别分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它罕见的临床表现
声音嘶哑 上呼吸道阻塞 吞咽困难 咳血或呕血等
影像学检查
常规的实验室检查对AD的诊断帮助不大 ,胸部平 片仅有辅助诊断价值
目前可用于此的诊断方法包括
主动脉造影术 计算机体层摄影 (CT) 磁共振 (MRI) 经胸或经食管的超声心动图(UCG) 血管内超声。
二是抑制心脏左室收缩 ,降低dp/dt,使搏动性张力下降。
药物治疗
较理想的药物为
β受体阻滞剂或其他同时具有负性肌力药物 其他抗高血压作用的药物
CCB 利尿剂 ACEI ARB α受体阻滞剂
镇静剂 通便药 对症、支持治疗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指征: 无并发症的 DeBakey Ⅲ型AD 稳定的孤立的主动脉弓夹层 稳定的慢性夹层 病情已不可能实施手术
目前认为其发病原因可能系夹层引起瓣环扩大 或瓣叶受累 ,或撕裂的内膜片突入左室流出道 所致
易误诊为其他病因所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急性心肌梗塞
冠状动脉开口受累,导致急性心肌梗塞,右冠 梗阻多见
这种情况可能掩盖AD的诊断,如进行溶栓治疗 会引起严重后果,早期死亡率高达71% ,因此 临床上必须高度重视这种特殊情况。急性心肌 梗塞尤其是下壁梗塞的患者,在进行溶栓或抗 凝治疗前,首先要除外AD
病程分类
急性期 起病2周以内为急性期
慢性期 起病超过2月为慢性期
亚急性期 主动脉夹层 2周~2月以内
未经治疗的患者,发病第一个24小时内每小时死亡约1%,半 数以上一周内死亡;约70%二周内死亡;约90%一年内死亡。
AD是一种心血管系统的灾难性疾病,是当前最复杂、 最危险的心血管疾病之一 。
近端夹层动脉瘤的病人疼痛位于胸骨的中下部; 远端夹层动脉瘤则位于肩胛间区。DeBakey Ⅰ型 夹层动脉瘤的病人,疼痛从前胸到颈部,传到肩 胛间区。
疼痛的位置反映了主动脉的受累部位
胸痛 可见于Ⅰ、Ⅱ、Ⅲ型AD 腹部剧痛 常见于Ⅲ型AD
疼痛部位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突发主动脉反流 是A型AD常见并发症
诊断要点
高血压患者突发胸背及上腹部撕裂样痛 ,镇痛剂 不能缓解
疼痛伴休克,而血压反而升高或正常或稍降低 短期内出现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和 (或)二尖瓣关闭
不全的体征 ,可伴有心力衰竭 突发急腹症、神经系统障碍、急性肾衰竭或急性
心包填塞等 胸片显示主动脉增宽或外形不规则 本病确诊有赖于影像学诊断技术
1957年,DeBakey等首次成功在体外循环下行主动 脉弓动脉瘤切除并行人造血管置换。
1968年Bentall等报道主动脉瓣置换加升主动脉替换, 这成为治疗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合并主动脉根部瘤 的经典手术。
外科治疗的历史
1981年Cabrol等于报道以人造血管将左右冠状脉端 端连接,再将人造血管侧壁与绦纶血管行侧侧吻 合。
夹层动脉瘤的夹层阻断了主动脉进入脑脊髓 的直接分支开口,或夹层动脉瘤内血肿延伸至 主动脉重要分支,引起分支口狭窄、闭塞而致 脑脊髓急性缺血。
严重的肾血管性高血压、肾衰竭
常见于Ⅲ型AD ,是由于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病 变累及肾动脉或血肿压迫肾动脉引起肾动脉狭 窄 ,造成急性肾衰竭
临床易误诊为其他疾病引起的肾衰竭
胸片
少数病例可以在胸 片上见到纵膈增宽 或主动脉增宽
主动脉造影
突出优点
是确诊AD首要、准确、 可靠的诊断方法 ,早期报 道其敏感性和特异性为 88%和95%
缺点
属于有创性检查 ,有潜在 危险性 ,且准备及操作费 时 ,已少用于急诊
CT、MRI
CT:其诊断AD敏 感性为83%~94%, 特异性为87%~ 100%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PPT】 .
弹力层 内膜层
Hale Waihona Puke 分型Classification of Aneurysm (Cooley)
Type A Type B
Type C
Type D
临床表现
特点:
多样性,复杂性,易漏诊,易误诊 疼痛 出血症状 缺血症状 压迫症状 心功能不全症状
疼痛
74%~90%的急性AD患者首发症状为突发性剧烈 “撕裂样”或“刀割样”胸痛 ,持续不缓解 ,与急 性心肌梗塞时胸痛呈进行性加重不同。AD的疼痛 往往有迁移的特征 ,提示夹层进展的途径。
MRI:其敏感性和 特异性均为 9 8%, 目前被认为是诊 断主动脉夹层分 离的金标准
DeBakey I型夹层动脉瘤的CT影像
DeBakey III型夹层动脉瘤的螺旋 CT影像
经胸腔UCG或经食管TEE
经胸腔超声心动图敏感性仅为 59%~85%,特异性 为77%
食管超声心动图 (TEE)
药物治疗的临床目标
患者无胸闷痛等临床表现 血压不超过120/70mmHg 心率不超过70bpm
外科治疗的历史
20世纪50年代早期。Gross, Swan, Lam及De Bakey 等相继报道部分切除或用各种自体及异体移植物 成功治疗降主动脉缩窄及主动脉瘤。
1956年,Cooley和DeBakey首次报道成功在体外循 环下行升主动脉切除并以同种移植物替换。
目前认为,TEE是一项能在急诊室完成的快速、准确、简 便的诊断方法 ,且能为心血管外科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对 评估AD是一项易行且成功率高的诊断技术
其诊断AD的敏感性达到98%~99%,特异性达77%~97%
血管内超声
血管内超声是最近发展的一项新技术 ,可以确定病 变主动脉的解剖细节和夹层分离的范围。
心包填塞
积液可由病变主动脉周围炎性渗出反应引起 , 也可由于AD短暂破裂或渗漏造成心包积血
临床易误诊为心包炎
休克
多由于Ⅲ型AD并发外膜破裂所致 易误诊为消化性溃疡、肝硬化、支气管扩张、
肺结核和肿瘤等
神经系统病变
神志异常、昏迷、 偏瘫、截瘫及抽搐等 易误诊为脑血管意外。 发病机制
无名动脉或左颈总动脉受累可发生脑血管意 外
药物治疗
治疗
手术
血管内导管介入治疗
药物治疗
AD的药物治疗的必要性
药物治疗是怀疑AD或确诊AD后能立即进行的治疗 对于无并发症的远端夹层疗效明确 ,不亚于外科治疗. 长期适当的药物治疗也是改善慢性夹层预后的重要措
施。
AD的药物治疗有二个主要目标
一是降低血压至患者能耐受的最低水平 ,使主动脉壁压 力尽可能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