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24页]

合集下载

最新社会主义理论精品ppt第3讲 中国的经济建设

最新社会主义理论精品ppt第3讲 中国的经济建设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共性特征——市场经济具有的一般特征

资源配置市场化、微观决策自主化、宏观调控间接化、 经济运行法制化、市场体系完善化、社会保障制度化等。 这些共性是市场经济具有的一般特征和要求。

正因为市场经济是具有共性的,所以,发达资本主义国 家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的一切有益的做法和经验都是 值得我们借鉴和吸收的。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非 主张“市场万能论”

对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也不能过度夸大解释,它本 身是有局限性的,不能形成“市场万能论”。
从1774年亚当· 斯密提出“看不见的手”这一著名论断后,人类文 明又向前发展了200多年。今天人类实行的现代市场经济不同于原 教旨的市场经济。


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内在机制
主要是三大决定机制:

一是供求决定机制,市场经济活动首先要考虑供求关系及其变化 ; 二是价格决定机制,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包 括垄断性行业的竞争性环节,价格成为经济活动的重要信号; 三是竞争决定机制,市场主体在竞争中优胜劣汰。这是市场经济 的一般规律。


建立生产资料的社会所有制 有计划的生产,并逐步消灭商品、货币 在过渡时期,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创造“各尽所能,按需 分配”的条件 消灭阶级,促使国家消亡 最终实现“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苏联模式”的弊端(超越历史阶段)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是一个世纪难题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使我们党在社 会主义经济理论上实现了又一次重大突破。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国特色概述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国特色概述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国特色概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目标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人民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

1. 经济体制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核心是经济体制改革。

通过市场化改革和宏观调控相结合的方式,中国积极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农村集体经济改革、金融体制改革等,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 基础设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注重基础设施建设。

国家大力发展交通、能源、信息、通信等基础设施,提升全国各地的交通运输、能源供应和信息通信水平,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3. 区域发展战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倡导区域发展战略。

国家制定了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等区域发展战略,推动不同地区协同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均衡发展。

4. 创新驱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鼓励创新驱动发展。

国家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培育创新型企业和人才,推动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提升中国经济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5. 开放合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积极参与全球开放合作。

国家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合作,推动国际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促进共同发展。

6. 生态文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注重生态文明建设。

国家提出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环境保护,推动节能减排,促进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7. 民生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关注民生改善。

国家加大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的投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构建和谐社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在过去几十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

未来,中国将继续坚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道路,不断完善经济体制,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国特色概述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国特色概述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国特色概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最终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经济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的发展路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导下取得了显著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以高速增长、稳定发展为特点,成功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

这一转变使得中国经济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重要影响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础。

该体制通过建立健全的市场机制和完善的法律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保障国家的宏观调控和公共利益的实现。

这种市场经济体制具有中国特色,既继承了社会主义的优势,又充分发挥市场的灵活性和效率。

产业结构调整:中国特色的转型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还包括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

在过去几十年中,中国经济从以农业为主导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导转变,实现了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这一转型使得中国经济更加具有竞争力,并在全球价值链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创新驱动发展:中国特色的经济引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注重创新驱动发展。

中国通过加强科技创新、提升技术水平和知识产权保护,努力培育创新型企业和人才,推动经济由速度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转变。

这种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为中国经济提供了持续增长的动力和竞争优势。

坚持可持续发展: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还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问题,推动绿色经济发展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

这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使得中国经济在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结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巨大成就,成为世界瞩目的经济奇迹。

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路径、制度安排和发展模式为其他国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PPT课件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PPT课件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从客观条件看,我国的生产力水平 十分低下,国民经济实力十分薄弱,现 代工业很少。
从主观条件来说,当时在理论上普 遍把计划经济看作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 本主义的重要特征。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20世纪50年代,计划经济体制在我国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整个国民经济实力非常弱小的条件下, 我国能够集中主要力量开展以156个重大 项目为中心的工业建设,比较迅速地建立 起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并在此基 础上初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 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计划和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 段,都有自身的不足和缺陷,如计划经济 不能有效解决效率和激励问题,市场经 济的自发性、盲目性会引发恶性竞争、 短期行为、道德缺失等。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三是,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 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但是,它 与社会主义相结合而形成的经济体制则 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把 发展市场经济与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有机结合起来,既可以充分发挥社会主 义制度的优越性,又可以充分利用市场 经济对发展生产力的作用。
第10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 本章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帮助学生认识中国选择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选择的历史过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的性质和内容;了解和掌握党对我国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 的新概括;搞清楚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公 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按劳分配和按 生产要素分配的关系?如何保持我国国民 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
二、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PPT课件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PPT课件
2021/3/10
2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 概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 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 ➢ 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 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2021/3/10
3
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客观依据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2002年12月2日 2021/3/10 13
附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有制 结构的变化-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个体、私营经济年增长速度达 到20%以上,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不断增大。个 体工商户由1978年的14万户发展到2001年底的2433 万户,注册资金3436亿元。私营企业从上个世纪80 年代末开始起步,1992年以后一直以15%以上的速 度增长,到2001年底已达到203万户,从业人员2714 万人,注册资本18212亿元。2000年个体工商户和私 营企业共纳税1177亿元,占全国工商税收的9.3%。 个体、私营经济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已占全国国 内生产总值的30%,东部沿海省市更高达60%以上。 1992年到2001年,个体、私营经济新增就业人员 4774万人,2000年全国360万再就业的下岗职工中, 有250万人在个体、私营企业就业。 2021/3/10——资料来源:《人民日报》2002年12月2日
2021/3/10
6
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
集体经济:是指由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 种公有制形式。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混合所有 制经济是指不同所有制经济的产权主体以控股、参 股等不同方式共同投资而组建的产权多元化法人企 业的经济形式。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9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课件1北师大版必修2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9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课件1北师大版必修2
第十七页,共46页。
探究点一 对经济体制改革的认识
史料
解读
史料一 几千户、上万户并为一公社,实行统一核算。在这一
进程中,国家无偿地占有公社的物资、土地和劳动力。上行下 效。结果是国家共了集体的产,公社共了队的产,穷队共了富 队的产。公社实行供给制,助长了平均主义。自留地、家庭副 业、集市贸易等,都作为资本主义尾巴被割掉了。




(j
(j


d
d
u
u
à
à
n) 一
第9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n) 三

段 (j iē d u à
学 业 分 层 测 评
n)

第一页,共46页。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 1.重点:十一届三中全
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 会、经济体制改革及社
(2)特点 ①以土地等基本的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前提,坚持了我国农村的社会主义制 度。 ②它把统一经营和家庭分散经营有机地结合起来,既发挥了集体经济的优 越性,又发挥了农民家庭的积极性。 ③它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民的伟大创举。
第十一页,共46页。
教材整理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背景 (1)20 世纪 80 年代末到 90 年代初,中国的改革进入关键时期。 (2)1992 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确认社会主义也可以实行市场经济。 2.过程 (1)1992 年 10 月,中共十四大报告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shìchǎng)经的济目体制 标。
【答案】 D
第三十一页,共46页。
1.新中国历史上,开启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标志是(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五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教学课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教学课件
初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 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第一,实行这一体制便于国家直接参与经济生 活,壮大公有制经济,从而巩固政权;
第二,在国内经济生活紊乱、国际上与西方发
达国家有很大差距的条件下,实行这一体制是稳定 经济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工业化积累的有效方法; 第三,这一体制适于协调宏观经济生活中表现 出来的各种社会问题,集资源配置功能和社会协调 功能于一体,在最大限度地进行工业化积累的同时 ,维持人民较高的就业水平和最基本的生活需要。
第二阶段:突破把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观 点,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 的商品经济”(十二届三中全会的决定)。 1987年十三大召开前,邓小平:“计划和市场 都是方法。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 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 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 区分两个概念: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
• (二)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改革开放实 践发展的必然 • 改革开放实践,推动了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 场经济的转变。 • 1、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乡镇 企业的兴起,加速农村经济市场化进程。 • 2、多种经济成分参与的流通体制的初步形 成,促进了物资、劳力、资金、技术、信息 在城乡市场的流动,初步显示市场的作用和 活力。 • 3、对外开放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经济与国际 市场的衔接。
计划经济体制的主要弊端
第一 政企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 第二 权利过于集体,忽视商品经济、价值规律和市场作用。 第三 第四 分配中的平均主义严重。 在所有制结构和经营方式单一化。
第五 对外经济关系基本上是闭关自守,脱离世界经济发
展的潮流。
• 第一代领导人对经济体制的积极探索 • 1956年5月2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 作《论十大关系》的讲话。《论十大关系》 确定的基本方针: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 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毛泽东对经济体制改革的初步探索: 1、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2、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 3、必须有计划地大力发展商品生产 4、重视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课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课件

其二,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公有制实 现了生产资料占有关系的平等,从根本上 消除了雇佣劳动制度下劳动者与资本所有 者之间的对立。由此导致的其他经济矛盾 也不存在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在根本上不 符合社会全面进步的要求,必然被公有制 所取代。
西方经济学的分析结论
其一,竞争是动力的源泉,竞争的必要条 件是使每一个经济主体必须有自己独立的 经济利益。在私有制的条件下,每一个经 济主体都是独立的利益主体,他个人的经 济利益只有通过竞争才能得到实现,私有 制具有内在的竞争力,也具有充分的动力。
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基本经济制度
●基本经济制度是一个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决定 一个社会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的根本因素。 十五大明确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为:公有制为 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理论
●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 地位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 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问题已经得到了
解决。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按照这一理论来 完善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市场经济同社
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结合,比较多的是讲市 场经济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手段,社会主义 也可以用,公有制经济要符合市场经济的 发展要求。
要进一步完善这一体制,不仅要使公有制
经济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而且也要 使市场经济的发展符合社会主义的要求和 公有制经济的性质。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十六大报告提出“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 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各种生产要素同劳动一起,都是物质财富和使用价值 的源泉,是社会生产不可或缺的因素,当它被排他性地占 有时,必须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才能有效地利用它 来发展生产。 1、劳动力价值; 2、资产收益; 3、技术、信息等; 4、投资利润…

第三章党的最终目标和现阶段的主要任务

第三章党的最终目标和现阶段的主要任务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经济建设是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基础政治建设是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保证文化建设是经济和政治建设的必然要求?????第三节党在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一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二21世纪头20年是我国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三努力完成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四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主要任务而奋斗???一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1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当人类社会跨入21世纪的时候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2、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最根本的是要坚持以 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整个基本路线的核心问题。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要着眼于经济建设与其他各 个方面工作的共同全面开展。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还必须正确处理改革、 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
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是全党头等重要的大事, 也是党的建设头等重要的大事。
实现不同的最低纲领是量的积累,实现最高纲领是质的飞跃,从量的 积累到质的飞跃,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需要经过很多的发展阶段。要 实现最高纲领,就必须脚踏实地为不同发展阶段的最低纲领去奋斗,通过 努力实现一个又一个具体目标去实现远大目标
第二,坚持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要树立共产 主义的远大理想,坚定信念,以高尚的思想道德要求和鞭策自己。

9、我们的市场行为主要的导向因素,第一个是市场需求的导向,第二个是技术进步的导向,第三大导向是竞争对手的行为导向。21.8.2921.8.29Sunday, August 29, 2021

第三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第三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第三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第一节 社会主义本质 第二节 社会主义根本任务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目标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本质
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形成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未来社会包括的内容: 人们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逐渐发现现实中的 社会主义社会同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社会主义社 会有很多差异: 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在认识什么是社会主 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上也曾走过一段曲 折的路程。
三、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第一,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就要把以人为本 作为推动发展的核心立场。
第二,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就是要把全面协 调可持续作为发展的基本要求。 第三,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就是要把统筹兼 顾作为发展的根本方法。
综合考虑科技实力各要素,世界各国的科技实力大 致分为以下5类:第1类为科技强国,目前只有美国 够格,美国正是凭借其超强的科技实力以及基于科 技实力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企图不断强化其单 极霸权地位;第2类为科技大国,如日本、法国、德 国、英国等,其中日、德分别是排在世界第2和第3 位的科技大国;第3类为中等科技大国,如加拿大、 意大利、俄罗斯、荷兰、澳大利亚、西班牙、瑞典、 韩国、瑞士、芬兰、挪威、丹麦、比利时、奥地利 等,俄罗斯已经由昔日的科技大国沦落为中等科技 大国,并有向科技发展中国家继续下滑的趋势;第4 类为“科技发展中国家”,如印度、中国、巴西等 国;第5类为“科技欠发展国家”(或者称“科技弱 国”),以大部分非洲国家为代表。
•十七大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基础上的新要求:
第一,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第二,扩大社会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会公平 正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思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思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思路第一章:引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思路是中国共产党在国内外形势和人民群众需要的基础上,经过长期实践总结出来的一套经济发展理论和模式。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路的历史和发展,以及在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应用与创新。

第二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路的历史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建立了农业、手工业和国有大中型工业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实行五年计划经济和公有制为基础的分配制度。

在此基础上,中国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逐渐形成了一套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建设思路。

这种思路的主要特点是,坚持基本经济制度不动摇,即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思路。

同时,还要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即“一市一策”发展,注重发展区域经济,加强对农业、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的扶持等。

第三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路在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应用与创新1978年,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开始了新的历史进程。

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经济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路的应用和创新提出了新的挑战。

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路得到了深入应用和创新。

一是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即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路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思想指导,加强党对经济建设的领导和全面发展。

在此基础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路逐步被内嵌到中国的宏观经济理论框架当中。

二是推进市场化改革,着重加强市场对经济的配置功能,使企业能够更充分地发挥市场竞争中的主体作用。

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路已经开始到了市场化改革的新篇章,逐步从“扩大市场”转向“构建市场”,加快推进市场化的商品和服务生产。

三是加强对国有经济的管理和改革。

国有经济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路已经开始从大国有转向大民营、大混合和大外资的方向,对国有资本加快推进结构性去杠杆、减轻企业负担,加强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管理。

毛概版重点整理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经济建设和建设

毛概版重点整理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经济建设和建设

毛概版重点整理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经济建设和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经济建设和建设文化事业的重要性。

社会主义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通过经济建设和建设文化事业来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过程。

其中,经济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任务之一,而建设文化事业则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重点整理社会主义建设中经济建设和建设文化事业的关键要点。

一、经济建设的意义和目标经济建设是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重要内容,具有重大的意义和各项目标。

首先,经济建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和保障。

只有经济的发展和强大,才能够为其他领域的发展提供充足的物质基础。

其次,经济建设是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根本途径。

经济的繁荣和进步,不仅可以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还能够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诉求。

最后,经济建设是国家独立、富强和综合国力增强的重要标志。

一个经济发达、具有实力的国家,才能够在国际舞台上具有更大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在经济建设方面,社会主义国家通常会设定一系列的目标和任务。

首先,要实现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

这需要通过发展生产力,提高生产效率来实现。

其次,要加强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实现工农业现代化。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则是支撑人民物质生活的重要部门。

因此,要促进工业和农业的协同发展。

同时,还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二、建设文化事业的重要性及内容社会主义建设不仅仅是经济建设的过程,同时也是建设文化事业的过程。

建设文化事业是为了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全民素质,促进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繁荣。

建设文化事业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首先,建设文化事业可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和引导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风尚。

通过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可以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人民对社会主义的认同和共识,凝聚起全体国民的力量,共同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其次,建设文化事业可以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和精神风貌。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ppt41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ppt41张)

第四节
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
1、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征主要表现在:
(1)以信息化带动的工业化。 (2)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 竞争力为中心的工业化。 (3)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结合的工业化。 (4)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
2、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切实走新型 工业化道路
三、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 济发展
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 中的非公有成分等。 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根 本上说是由它们在发展社会生产力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 用决定的。 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还因为 它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强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
1、建设创新型国家,不仅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 客观需要,而且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解决我国当前发展面临 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紧迫要求。 2、创新型国家,一般来说,是指将科技创新作为国 家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从而形成 强大的国家竞争优势。 3、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必须坚持自主创新、 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
?第一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二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第三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二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三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四促进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一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三深化分配制度的改革?四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第三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与挫折

第三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与挫折

三、整风运动与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
(一)整风运动
1957年4月27日,中央发出《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 此后,整风运动便在全党开展起来。 ●主题: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内容:主要是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 义。 ●方法:学习文件、总结工作、和风细雨地开展批 评和自我批评,同时还广泛征求党外人士意见,帮助党 整风。 ●目的:提高全党马列主义水平,改变工作作风和 思想作风,以适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深入发展的需要。 但是,在整风运动中,有极少数右派分子以帮助党 整风为名,向党和社会主义制度发动猖狂进攻,于是, 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反右派斗争。
从国际上看,这几年也有许多重大变化。1953年 3月5日斯大林逝世。1956年2月,苏共召开二十大, 赫鲁晓夫作了全盘否定斯大林的秘密报告,在苏联国 内和国际上引起极大震动。帝国主义趁机掀起反共反 社会主义浪潮,并由此引发一系列重大事件(波、匈 事件)。当然,从另一方面来看,苏共二十大在客观 上也产生了一些积极影响,暴露了苏联模式的很多弊 端,对各国共产党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促使各国共 产党人的独立思考。1956年春,毛泽东多次说过,要 破除对苏联经验的迷信,以苏联为借鉴,探索一条适 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另外,1956年初,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 索也为八大的召开作了理论准备。
(二)八大的历 史功绩
1956年年9月 15日至27日,中共 八大在北京举行。大 会的基本任务是:总 结党的七大以来的经 验,团结全党和国内 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 量,为建设一个伟大 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 斗。
毛泽东在八大上致开幕词
米高扬出席中共八大
八大的历史功绩: 八大的历史功绩: 首先,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提出了党和 国家现阶段的主要任务。 其次,制定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 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 第三、初步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 第四、提出了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健全 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性。 第五、提出了发展我国科学和文化教育事业的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第六、总结了建国以后党的建设经验,提出了 加强执政党自身建设的重要性。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3)课件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3)课件
所有制结构有什么变化? 怎样看所有制结构的变化?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3)
19
1、非公有制经济的内容
❖ 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混合所 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成分等。
❖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民 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 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 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 都是中国特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
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
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起基础性调
节作用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3)
10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基本经济制度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
❖ 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 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的发展要靠科技,科技的发展关键 在于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基础是在教育。
❖ 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 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3)
17
3、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 公有制经济的范围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 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 和集体成分。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3)
18
三、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 经 济的发展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3)
15
1、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
❖ 公有制必须是全体或部分社会成员共同占 有生产资料,人们在生产资料占有关系上 是平等的;二是所取得的利益必须是服务 于或服从于他们的共同需要,即收益必须 是共同占有。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3)
16
2、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

第三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第三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3、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增长方式粗放问题 仍然突出。 市场机制未充分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宏观调控体系不够健全。 市场秩序不够规范。
3、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以上问题存在的原因:
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是一个 长期的过程,还存在一些长期积累形成的突出矛 盾和问题。 其次,改革是一个不断完善和整体配套的过 程,一些问题在最初并不是改革的重点,但随着 其他方面改革的不断推进,这些问题逐渐凸显并 变为矛盾的焦点。 最后,影响经济发展的问题总是会呈现出一 定的阶段性,每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出 现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
3、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 是:完善公有制为主题、多种所有制经济共 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有利于逐步改 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形成促进区域 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 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行 政管理体制和经济法律制度,健全就业、收 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促进经济社会 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2014-6-13
14
3、斯大林模式文化体制的基本特 征。 相应于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斯大林的文化体制自然也是高度 集中的单向性领导模式,意识形 态模式也以一元化为其首要特征。
2014-6-13 15
第一,通过开展政治批判,形成一个强大 有力、高度集中的一元化意识形态模式。 第二,建立高度集中的文化领导体制,科 学研究管理集中化、计划化、使学术文化 团体高度行政化。 第三,在精神生活上,对斯大林搞“个人 崇拜”。
5
2014-6-13
禁止日用必需品的自由贸易,实行主要 消费品的配售制度; 根据“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实行 普遍义务劳动制度。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对苏维埃俄国 赢得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社会主义国家传统经济体制的形成及其主要特征 ❖ 1.实行国家统制经济 ❖ 2.实行指令性的计划经济 ❖ 3.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MPA)系列教材
3.3 社会主义国家传统经济 体制的主要特征和弊端
❖ 社会主义国家传统经济体制的形成及其主要特征
❖ 4.实行单一的公有制,排挤和排斥非公有经济 形式的存在
(MPA)系列教材
3.5 建立中国特色的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 (1)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 (2)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
(MPA)系列教材
3.5 建立中国特色的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3)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宏观经济调控体 系。
推动着改革实践的深化
(MPA)系列教材
3.4 社会主义国家改革 经济体制的探索
❖ 20世纪50—80年Leabharlann 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 的局限性
❖ 第一,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在启动之初普遍准备 不足。
❖ 第二,从总体上看,这一时期大多数国家的改革普遍存在 着不深入、不彻底的毛病。
❖ 第三,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另一个普遍存在的缺陷 是改革不全面、不配套。
❖ 8.与过度集权的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必然是过度集权的政 治体制和过度集权的思想文化体制 (MPA)系列教材
3.4 社会主义国家改革 经济体制的探索
❖ 20世纪50—80年代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体制改 革
❖ 1.改革思想的发酵与改革思潮的萌动 ❖ 2.20世纪50年代初开风气之先的南斯拉夫改革
(MPA)系列教材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社会主义建设 理论与实践
(修订版) 李景治 蒲国良 主编
第三章 社会主义国家 经济建设
重点问题 ❖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 ●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的主要成就 ❖ ●社会主义国家传统经济体制的主要特征
(MPA)系列教材
第三章 社会主义国家 经济建设
重点问题 ❖ ●社会主义国家传统经济体制的主要弊端 ❖ ●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轨迹 ❖ ●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就与问题
❖ 3.片面强调指令性计划,排斥了市场机制的功能,不利 于资源的合理配置
(MPA)系列教材
3.2 社会主义国家传统经济 体制的主要特征和弊端
❖ 4.经济管理方法以行政手段为主,忽视了其他手段尤其 是经济手段的重要作用
❖ 5.分配制度上具有浓厚的平均主义色彩
❖ 6.僵化的管理体制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
❖ 7.自我封闭的结果是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发 达国家的距离越来越大
❖ 第四,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探索明显不足,没能与改革的 实践形成良性互动关系。
(MPA)系列教材
3.5 建立中国特色的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中国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
❖ 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了进展,其主要内 容是建立和发展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多种形式 的农业生产责任制。
❖ 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城市也开始了扩大 企业自主权的改革试点。
(MPA)系列教材
3.2 社会主义国家传统经济 体制的主要特征和弊端
❖ 社会主义国家传统经济体制的形成及其主要特征
❖ 社会主义国家传统经济体制实质上也就是斯大林 建立起来的计划经济体制。
❖ 社会主义国家传统经济体制的最基本特征是过度 集中和自我封闭。
(MPA)系列教材
3.3 社会主义国家传统经济 体制的主要特征和弊端
(MPA)系列教材
3.2 社会主义国家经济 建设的主要成就
❖ 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改变了各国的经济面貌
❖ 经过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大多数国家的生产 力得到极大提高,国民经济发展迅速,经济面貌 发生了重大变化。
❖ 亚洲各社会主义国家是在比东欧国家更加落后的 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的,但也取得了巨大成就。
(MPA)系列教材
3.1 社会主义国家的基 本经济制度
❖ 社会主义国家基本经济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 第一,各国都把生产资料公有制视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 度。
❖ 第二,在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的途 径和方法上,各国的具体做法有所不同。
❖ 第三,各社会主义国家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具体形式有所不 同。
(MPA)系列教材
3.2 社会主义国家经济 建设的主要成就
❖ 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提高了各所在国人民的总 体生活水平
❖ 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的文化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有了较大 发展,社会福利制度日趋完善,人民的总体生活水平有了 显著提高。
❖ 中国在1949年至1980年的30余年间,人民的生活水平 有了较大的改善。
3.4 社会主义国家改革 经济体制的探索
❖ 3.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期社会主义 国家的改革
❖ 4.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社会主义 国家的改革
❖ 5.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末社会主义国 家的改革
(MPA)系列教材
3.4 社会主义国家改革 经济体制的探索
❖ 20世纪50—80年代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 成就
❖ 5.实行极具行政管理色彩的分配制度
❖ 6.经济体制的自我封闭性
(MPA)系列教材
3.2 社会主义国家传统经济 体制的主要特征和弊端
❖ 社会主义国家传统经济体制的主要弊病
❖ 1.权力过度集中的国家统制经济体制严重影响了企业和 劳动者的积极性
❖ 2.所有制结构过于单一,否认社会主义条件下多种所有 制形式存在的必要性
❖ 第四,与生产资料公有制相适应,各社会主义国家普遍实 行按劳分配制度与计划管理制度。
(MPA)系列教材
3.1 社会主义国家的基 本经济制度
❖ 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 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 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社会主义公有制的 主体地位决不能动摇。
❖ 第二,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 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 1.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缓和了所 在国的矛盾
❖ 2.改革打破了传统经济体制的神话,使人们认识到了改 革旧体制的必要性
❖ 3.改革深化了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 4.改革促进了各社会主义国家对建设具有本国特色的社
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 5.改革的实践促进了理论的探索,而理论探索反过来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