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课第一框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导学案-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

合集下载

高中政治 第九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学案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政治 第九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学案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第九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一框【学习目标】(1)识记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2)理解在文化建设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重要性及引领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永不褪色的旗帜【学习重难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课前预习】1、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

2、当代中国先进文化:(1),始终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2)先进文化的内涵:以为指导,以为目标,发展面向的,的社会主义文化。

(3)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重要性:,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和。

3、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1)基本内容:a、;b、;c、;d、。

(2)意义:a、推动,必须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b、是的本质体现;c、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

(3)基本要求:略。

4、坚持引领社会思潮。

既,又有力抵制,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

5、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坚持。

这个理论体系包括:、、。

【课堂探究】1、你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2、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什么要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巩固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近代中华文化衰微的根本原因在于………( )A.西方工业文明浪潮的冲击 B.日趋没落的封建专制制度C.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D.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2、牢牢掌握先进文化方向的关键在于() A.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B. C.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培育“四有”3、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的方向是( )A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B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物质文明建设服务C为党的工作服务,为经济发展服务 D为政治稳定服务,为经济发展服务4、建设当代中国先进文化,核心的、本质的要求是( )A、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B、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C、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D、社会主义5、2006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第九课第一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第九课第一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本节课的目标定位
1.了解中华文化复兴的探索历程。 2. 记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 , 理解坚持和发 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必要性。(重点)
3. 理解文化强国目标的特点 , 深刻理解走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必要性 , 及其与建设社会主义 文化强国的关系。(重点) 4. 理解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来源、表现和要求 , 理 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性。(难点)
特别提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与建设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路径与目标的关系
三、全面理解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内涵
(1)高举一面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旗帜。 (2)坚持一个方向: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3)把握一个主题:科学发展。 (4)围绕一个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的深厚实践基础。 (2)不正确。我们强调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表现为 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 满信心,而不是认为中华文化比其他民族文化更优秀。 题中观点违背了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所以是
错误的。
【配套练习】2013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宋祖英与席 琳·迪翁合唱的中国名曲《茉莉花》,让观众感到东方
一、中华文化复兴的探索历程
随着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和西方近代工业文明 的巨大冲击,曾经辉煌的中华文化经历了衰微的过程。 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为再铸中华文化的辉煌进行了 艰难的探索。探索历程的基本历史结论是: 1、奉行“全盘西化”或“文化复古主义”无法使 中华文化走上复兴之路; 2、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 振的重要转折点; 3、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历史地承担了中华文化复兴的历史使命;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 只有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才能使中国走上复 兴之路。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全册配套:第9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教案设计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全册配套:第9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教案设计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全册配套:第9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教案设计第九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第一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教师用书独具)●课标要求列举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事例,说明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理解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课标解读本标准要求学生明确,在近代中国,奉行“全盘西化”论或“文化复古主义”都不能产生中国先进文化,知道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明确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引领我国文化前进方向的旗帜。

能够自觉坚持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落实策略引导学生课前预习,做好学习新课的准备。

课堂之中教师为学生提供学习素材、创设适当的情景,运用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式学习。

注重学生学习主体性地位的发挥,着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感受学习带来的成就感、享受学习的快乐。

整节课都遵循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思路。

(教师用书独具)●新课导入建议方式一:案例导入(课件展示材料)在20世纪初,面对西方工业文明浪潮的冲击,如何发展中国先进文化,中国文化界有不同的回应:材料一:全盘西化论:该思潮最早出现于戊戌变法时期,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主要人物是胡适、陈序经等人。

它认为百事不如人,物质不如人,制度不如人,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音乐不如人,艺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它在批判封建专制文化、宣传西方科学、民主和自由思想方面,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在总体上是一种错误的理论,是一种数典忘祖的民族虚无主义,是不符合中国国情的。

材料二:文化复古主义:是近代产生的一种文化思潮,它是在中西文化的对撞中产生的。

认为传统文化的千年道统是不能放弃的,中国文化的唯一出路就是重新确立传统文化的主导地位,他们坚决反对西化主张,要求返回孔孟之道,在社会上提倡尊孔运动,倡导诵经复古。

高中政治 第九课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二必修3政治教案

高中政治 第九课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二必修3政治教案

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热点时评: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背景链接】总书记在刚刚开幕的第九次全国文代会、第八次全国作代会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时代和人民的呼唤,是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心愿。

”党十七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

”【热点时评】在我们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五千年文明史中,其实真正能光耀世界的是中华文化,而中华文化的精神之本,就是:文以明道、和谐安邦。

它是华夏几千年文明社会的思想基础、理论基础,时至今日它仍然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主导思想。

在贯彻落实胡总书记讲话和十七届六中全会《决议》过程中,应把文以明道、和谐安邦的传统观念转化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加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新动力,这是新时代赋予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文以明道的原意是,“明”即光明,引伸为阐明,“道”即道理,泛指思想,是指写文章和创作文艺作品,是为了说明道理和弘扬正气,其核心是向人阐明“道”之所在。

“文以明道”是荀子在《儒效》、《正名》等篇中最早提出来的,到三国时的曹丕又在《典论·论文》中提出“文以载道”的观点,到唐代韩愈又提出“文以贯道”之说,与其齐名的柳宗元则也主张“文以明道”。

他说:“始吾幼且少,为文章以辞为工,及长,乃知文者以明道……”无论是“文以载道”、“文以贯道”,都是属于“文以明道”的衍生,其共性都是强调文学要以传播“道”为目的,古人有“不知务道德而第以文辞为能者,艺焉而已。

”强调了“道”是指儒家的基本道德伦理,明确了“道”是指道德、正义、伦理、并包含有治国之道。

周敦颐也认为,写作文章的目的,就是宣扬儒家的仁义道德来为社会政治服务,评价文章好坏的标准是其内容的贤与不贤。

郭沫若也讲过“古人说的‘文以明道’用现在的话说,写文章就是表达思想。

人教版 必修3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学案

人教版 必修3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学案

第九课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导学案【学习目标】1. 识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科学内涵。

理解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决定因素2. 理解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内涵及影响因素。

3. 理解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的原因和要求。

【重点难点】: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决定因素,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方法指导】1. 课前20分钟,依据自学指导,结合教材助读通读课本,边理解边搞好教材的勾画标记,初步掌握重点内容。

构建知识体系,从整体上把握本课内容。

2.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统计本组预习中存在的问题,由科代表统一反馈给老师。

【课前预习案】7.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8.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9、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亿万人民参加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10、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形式。

11、青年学生应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

【课堂有效训练】6.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有利于促进人们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正确的善恶标准,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

培养“四有”公民,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 )A.指导思想 B.基本特征 C.根本目标 D.基础 7.社会各界组织的“希望工程”“送温暖”“春蕾计划”、“扶残助残”公益活动等,及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的创建文明城镇活动,体现了 ( )A .发展先进文化,本质上是一个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过程B .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形式C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D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事业8.报考高校不再受年龄和婚否的限制,这不仅体现了我国高等教育已向大众化发展,而且体现了终身教育的思想,说明我国正向学习型社会迈进。

高中政治第九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复习学案人教版必修三

高中政治第九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复习学案人教版必修三

第九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考点要求]了解: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理解: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的科学内涵;发展先进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发展先进文化,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知识梳理]1.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只有中国共产党代表的以_________________为基础,以_______________为主线,以___________ ______为主体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成为名副其实的先进文化。

2._________ _____传入中国,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

3.___________ _____自成立以来,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4.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以______________指导,以培育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___ _____,面向______ __,面向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的________的社会主义文化。

5.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_____________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6._______________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为人类进步,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

7.我国的_______________决定了我们的文化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指导思想,从来是判别文化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的主要标志。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立党立国之本,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________________,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______________。

9.1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教学设计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

9.1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教学设计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
1.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发现文化现象背后的规律,提高学生的理论认识。
2.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针对学生可能存在的认识误区,教师应及时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判断力。
4.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9.1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教学设计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在本章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教学中,学生将掌握以下知识与技能:
1.了解文化建设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意义。
2.掌握我国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2.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我国文化建设的成果和现状,让学生在直观感受中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3.引导学生关注时事政治,结合实际生活中的文化现象,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4.鼓励学生主动探究、提问,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树立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方面: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意义、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难点是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我国文化发展的现状,提出推动文化创新发展的措施。
2.过程与方法方面:重点是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批判性思维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难点是引导学生关注时事政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在本章节的教学中,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政治理论基础知识,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一定的了解。但在文化领域,学生的认识可能较为肤浅,对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原则和任务的理解有待提高。此外,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具有探究精神和批判意识,但同时也可能存在认识片面、情绪化等问题。

高中政治 第九课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案3 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二必修

高中政治 第九课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案3 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二必修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一、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高二文化生活第四单元第九课第二框题的内容,而第九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只有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才能抓住文化建设的根本;只有人人自觉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设,社会文明之花才会更加绚丽多彩。

本框题是对上一框题的延伸,即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同时又是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落脚点,是我国快速健康发展的保障,学好本节课对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广大青年学生自觉投入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去起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教学目标结合本框题的内容,依据新课标的三个维度,在对高二学生的学情、学生心理特征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知识目标】知道: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识记和理解: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性根本任务和具体途径了解:人民群众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过程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形式【能力目标】针对生活现象的分析总结,提高学生感知、分析、总结的能力;通过学生对人民群众的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自觉成为“四有”公民,自觉地积极地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以实际行动投身和谐文化建设。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难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依据:因为只有当学生真正理解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性根本任务和具体途径,他们才能自觉地主动积极的投入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伟大实践中去,才知道在现实生活中自己该怎么做。

四、教法和学法1、教法:(1)从新课程理念三贴近原则“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我采取了多媒体显示法教学,展示学生生活的点点滴滴,让其真正理解文明的力量(2)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我采用了分组讨论法和自主探究法(3)为了使学生所学知识能够形成体系,形成结构,我采用了先学后教的讲授法2.学法阅读法讨论法总结法本课的教法与学法是相互联系的,只有通过教师创设情景、举例说明才能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式,相互间交流合作地学习,突出新课程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

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必修三9.1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学案版

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必修三9.1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学案版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政治必修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复兴的探索历程。

2.记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产生过程。

(重点)3.理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

(重点)【重难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产生过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自主学习】【预习自测】一、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然选择1.中华文化复兴的探索(1)中国近代历史证实的结论:奉行“全盘西化”论、“文化复古主义”等主张,都不能解决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无法使中华文化走上复兴之路。

(2)重振标志: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由文化复古主义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

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产生: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2)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中华文化获得空前发展、重新走向辉煌的必然选择。

(3)内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推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双飞的发展过程,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

2.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坚持百家争鸣。

我们的文化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做到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

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高级中学高中政治 第九课 建设社

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高级中学高中政治 第九课 建设社

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九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考点分析】考点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一)自主学习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在当代中国,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意义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把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吸收人类文化优秀成果结合起来,使悠久的中华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实现文化强国的梦想。

(二)疑难突破1、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解⑴内涵---是什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⑵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原因---为什么①重要意义: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把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吸收人类文化优秀成果结合起来,使悠久的中华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实现文化强国的梦想。

②必要性: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这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是由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要求决定的,是由我国文化发展自身规律和人民群众根本意愿决定的,是由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决定的。

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措施---怎样做a.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b.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c.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不断创新,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d.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需要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高中政治 第九课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政治 第九课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九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考点分析】考点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一)自主学习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在当代中国,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意义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把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吸收人类文化优秀成果结合起来,使悠久的中华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实现文化强国的梦想。

(二)疑难突破1、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解⑴内涵---是什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⑵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原因---为什么①重要意义: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把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吸收人类文化优秀成果结合起来,使悠久的中华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实现文化强国的梦想。

②必要性: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这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是由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要求决定的,是由我国文化发展自身规律和人民群众根本意愿决定的,是由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决定的。

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措施---怎样做a.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b.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c.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不断创新,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d.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需要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步步高】高中政治 第四单元 第9课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学案课件1 新人教必修3

【步步高】高中政治 第四单元 第9课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学案课件1 新人教必修3

点拨·合作探究区
学案1
材料二 近代,为了复兴中华文化,几代中国人进行了艰难 的求索并出现了两种典型的观点:文化复古主义和全盘西化 论。全盘西化论形成于 20 世纪 30 年代,主要人物是胡适、 陈序经等。该观点认为:我们必须承认百事不如人,物质不 如人,制度不如人,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 音乐不如人,艺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肯认错了,方肯死 心塌地去学人家。 文化复古主义代表人物是林纾,章士钊。该观点认为传统文 化的千年道统是不能放弃的,中国文化的唯一出路就是重新 确立传统文化的主导地位,他们坚决反对西化主张,要求返 回孔孟之道,在社会上提倡尊孔运动,倡导诵经复古。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
文化、实现中华文化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是建设 社会主 义文化强国 的必由之路。
诱思·自主学习区
学案1
3.想一想: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是什么? 提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诱思·自主学习区 三、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学案1
1.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含义 (1)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地位作用 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 规律的 正确把握 、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
点拨·合作探究区
学案1
材料三 五四运动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一次思想启蒙运 动,它是长期处于蒙昧状态中的国人自由、民主、科学、人权 等现代理念觉醒的标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成果是中国人 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由此,中国的文化发展状况得到了改观。 材料四 党的十八大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 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 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 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 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9.1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优秀教学案例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

9.1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优秀教学案例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
2.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情景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中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注重情感教育的融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自信:通过教学,我引导学生关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强调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在情景创设过程中,我会提供相关背景资料和实际案例,帮助students更好地融入角色。同时,我会引导students关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和挑战,激发他们的思考。通过小组讨论和汇报,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观点和思考,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二)问题导向
问题导向教学法能够激发students的求知欲和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会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讨文化强国的内涵、特点和路径。这些问题将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帮助students逐步构建知识体系。
导入新课后,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理解和看法。通过小组讨论,学生能够更好地准备进入新知识的学习。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会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每组负责研究一个文化产业发展案例。我会提供相关背景资料和实际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案例内容。
学生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我会引导学生关注案例中的关键问题和挑战,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通过小组讨论,学生能够培养合作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我会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确保每个小组都能够顺利完成任务。通过小组汇报和分享,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第九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教学设计1

第九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教学设计1

第九课第一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人教版政治必修3 高二第四单元授课教师:所属学校:授课时间:11月13日第3节课授课地点:一、教学设计思路:(一)教材简析:《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课3《文化生活》第四单元第九课第一框。

本单元是整个教材的逻辑终点和最后的落脚点,是引导学生认识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问题。

因此本课的设计目的是通过回顾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及现状,让学生理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化的意义,知道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知道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具体措施。

因此,本课是从国家层面,讲文化建设的目标和发展道路,明确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文化。

同时,让学生了解,在当代中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具体措施。

(二)学情分析:高二学生在经过了对文化生活前三个单元的学习之后,已经掌握了文化的重要性,文化发展与创新的途径,也领略了我们的先辈们曾经创造的辉煌的中华文化,所以对于第四单元的学习就有了一定的基础,学习过程中也可以充分利用以前的知识解决新问题。

但本课理论性较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形成,为什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怎样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等知识点时较难达到知、情、行的统一,所以必须在回顾文化历史和展望文化未来的过程中,让学生用过去的知识和生活常识总结分析出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原因,新时期如何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增强民族自尊感,自信心,自觉担当中华文化的传承者、建设者、传播者。

(三)研究问题从我校构建“四步活学课堂”以来,通过教育教学实践的推进。

注重教学三维目标的实现,政治课程的三维目标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其中知识目标是基础,是依托,是载体;能力目标是内化了的知识的综合体现;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则是活化了的知识和能力的积淀和升华。

而政治学科的特点和教学使命注定了在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落脚点和归宿。

高中政治《第9课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政治《第9课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第九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第一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一、知识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含义,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性。

明确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

理解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二、教学重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必由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决定因素。

三、知识梳理㈠中华文化复兴的必然选择1、近代中国历史证实的结论2、()传入中国,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3、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4、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以()为指导,建设面向()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把继承()和吸收()结合起来,使悠久的中华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实现文化强国的梦想。

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⑴目标:建设()文化强国这个目标,与()总体布局相适应,与建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相衔接,与我国深厚文化()和丰富文化()相匹配。

⑵要求:必须坚持以()为指导;坚持()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生活、()的原则;坚持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坚持以()促发展、促繁荣。

2、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⑴走()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⑵原因: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和党的()决定的;是由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的要求决定的;是由我国文化()和人民群众根本意愿决定的;是由增强国家()的现实需要决定的。

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和()的关系。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现中华文化复兴的()正确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

[推荐学习]高中政治 第九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推荐学习]高中政治 第九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涵(指导思想、基本特征、本质和核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指导思想),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文化(本质和核心),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依据)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

这个目标,①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②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相衔接,③与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

(2)现实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四有”公民,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文化的整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第一单元理论依据:(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2)文化与综合国力竞争(3)优秀文化对人的影响第一单元综合探究必要性:第四单元第八课必要性:3、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必由之路: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

(2)关键是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3)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4)主要内容:必须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育“四有”公民,发展教科文,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国际影响力,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5)中心环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

高二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九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优秀教案

高二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九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优秀教案

第九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优秀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明确在近代中国,奉行“全盘西化”论或“文化复古主义”都不能产生中国先进文化;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文化中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

2.知道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3.明确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的基本内涵。

4.识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及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5.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共产党引领文化前进方向的旗帜。

6.知道在文化建设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二、能力目标:提高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各种文化现象的能力,自觉坚持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了解近代以来我国文化发展的历程,了解共产党在推进中国先进文化建设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增强对党的热爱之情,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树立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教学重点]1.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基本内涵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原因、措施)3.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教学难点]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

2.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与促进文化多样性发展之间关系。

[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指导点拨相结合[教学过程]<复习提问>1.落后、腐败文化的区别?存在原因?2.主旋律文化是什么?为什么?3.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是什么?<导入新课>已知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是我们加强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那么,什么是先进文化?如何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就是第九课要探究的问题。

第一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一、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文化建设的根本)(一)肩负发展中国先进文化的使命(共产党肩负使命)1.中华文化古代的辉煌和近代的衰微中华文化曾有过辉煌的历史,古代中华文化曾长期走在世界前列。

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高级中学高中政治 第九课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高级中学高中政治 第九课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九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考点分析】考点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一)自主学习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在当代中国,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意义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把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吸收人类文化优秀成果结合起来,使悠久的中华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实现文化强国的梦想。

(二)疑难突破1、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解⑴内涵---是什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⑵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原因---为什么①重要意义: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把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吸收人类文化优秀成果结合起来,使悠久的中华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实现文化强国的梦想。

②必要性: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这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是由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要求决定的,是由我国文化发展自身规律和人民群众根本意愿决定的,是由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决定的。

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措施---怎样做a.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b.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c.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不断创新,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d.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需要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课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课时1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学新知】
一、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然选择中华文化复兴的探索
(1)历史证明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主张,都不能解决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都无法使中华文化走上复兴之路。

(2)转折点:____________传入中国,是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

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3)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了_____________和社会主义________________,激昂向上的_______________和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__________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凝聚升华,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伟大创造精神的生动体现,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小拓展:“全盘西化”论、“文化复古主义”的实质“全盘酉化”论和“文化复古主义”实际上就是“民族虚无主义”和“守旧主义”“封闭主义“的两种具体表现。

前者一味推崇外来文化而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后者一味固守本民族文化而拒绝外来文化和新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干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__________和社会主义_______,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2)作用:①文化是引领一个民族前行的旗帜。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_________,是中华文化获得空前发展、重新走向辉煌的必然选择,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持中国特色____________
(3)发展总要求: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提醒: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方向的关键:“社会主义”是核心的,本质的要求:“三个面向”和“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应其有的时代品格和基本要求
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推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1)精神文明的重要性:一个没有_________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项没有________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人心凝聚,精神振奋,各项事业才会全面兴盛;精神文明建设搞不好,人心涣散,精神颓废,各项事业都难以搞好
(2)两个文明的统一:实现中国梦,是________和__________比翼双飞的发展过程,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
小拓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可以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2.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对作品的要求:我们的文化作品,只有同__________紧紧维系、休戚与共,才能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
(2)对作者的要求:我们的文化工作者,要坚持以_____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做到胸中有大义、__________,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

3.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推动_____________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_________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_________、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

【练一练】
1、著名哲学家张载说过“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
启示我们,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必须()
A、加强管理、正确引导、反对西化、展望未来
B、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兼容并包、创新发展
C、履行责任、服务大众、继承传统、展望未来
D、推陈出新、求同存异、以我为主、引领风尚
2、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鸦片战争后,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尝试都无法使中华文化走上复兴之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复兴的历史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

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
①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②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
③坚持文化复古主义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 ②④
答案提示:1、C 2、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