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章卫生统计练习题

合集下载

《卫生管理系统统计》题库(30课时)1

《卫生管理系统统计》题库(30课时)1

第一章 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 一、选择题(一)A1型:每一道题下面有A 、B 、C 、D 、E 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某医院某年住院病人中胃癌患者占5%,则____B___。

A.5%是强度指标B.5%是频率指标C.5%是相对比指标D.5%是绝对数E.5%胃癌在人群中的严重性2.计算麻疹疫苗接种后血清检查的阳转率,分母为___C____。

A.麻疹易感人群 B.麻疹患者数 C.麻疹疫苗接种人数 D.麻疹疫苗接种后的阳转人数 E.麻疹疫苗接种后的阴性人数3.某病患者120人,其中男性114人,女性6人,分别占95%与5%,则结论为__D_____。

A.该病男性易得 B.该病女性易得 C.该病男性、女性易患程度相等 D.尚不能得出结论 E.根据该资料可计算出男女性的患病率4.某地区某种疾病在某年的发病人数为0a ,以后历年为n a a a ,,,21 ,则该疾病发病人数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___D__。

A.110++++n a a a nB.110+n n a a aC.n n a a 0D.10-n n a aE.n n n a a 1-5.某部队夏季拉练,发生中暑21例,其中北方籍战士为南方籍战士的2.5倍,则结论为_____C_。

A.北方籍战士容易发生中暑B.南方籍战士容易发生中暑C.尚不能得出结论D.北方、南方籍战士都容易发生中暑E.北方籍战士中暑频率比南方籍战士高 6.定基比与环比指标是____E___。

A.构成比B.平均数C.频率D.绝对数 E 相对比7.一项新的治疗方法可延长病人的生命,但不能治愈该病,则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是____A___。

A.该病的患病率增加B.该病的患病率减少C.该病的发病率增加D.该病的发病率减少E.该病的发病率与患病率均减少8.要比较甲乙两厂某工种工人某种职业病患病率的高低,采取标准化法的原理是___C____。

A.假设甲乙两厂的工人构成比相同 B. 假设甲乙两厂患某职业病的的工人数相同 C. 假设甲乙两厂某工种工人的工龄构成比相同 D. 假设甲乙两厂某职业病的患病率相同 E. 假设甲乙两厂某职业病的构成相同(二)A2型:每一道题以一个小案例出现,其下面有A 、B 、C 、D 、E 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卫生统计报告撰写考试题及答案

卫生统计报告撰写考试题及答案

卫生统计报告撰写考试题及答案考试题目
1. 卫生统计报告的定义是什么?
2. 卫生统计报告为什么重要?
3. 卫生统计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4. 描述编写卫生统计报告的基本步骤。

5. 卫生统计报告中如何处理数据的缺失或错误?
参考答案
1. 卫生统计报告是指通过对人群健康状态、卫生健康服务与卫生资源利用情况等进行统一收集、整理、分析和描述,从而为制订卫生政策、评估健康状况、规划卫生资源配置提供科学依据的一种文件或报告。

2. 卫生统计报告对于制定卫生政策、评估健康状况、规划卫生资源配置等方面非常重要。

通过统计报告,可以了解到人群的健康状况,卫生服务的覆盖程度,卫生资源的利用情况等,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健康发展。

3. 卫生统计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人口统计学指标、健康状况
统计指标、卫生服务利用与覆盖情况、疾病与伤害统计指标、卫生
资源的统计指标等。

4. 编写卫生统计报告的基本步骤包括:确定报告的目标和需求、收集相关数据、对数据进行整理和清洗、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撰
写报告并进行审核和修订、最后进行发布与传播。

5. 在卫生统计报告中,数据的缺失或错误需要进行合理的处理。

这可以通过使用插补方法填充缺失的数据,对异常值和错误进行识
别和修正,以确保报告中的数据准确可靠。

完整版卫生统计学自考练习题

完整版卫生统计学自考练习题

复习资料一《卫生统计学》第一大题:单项选择题(总分:60分)1欲了解某市8岁小学生的身高情况,该市某小学二年级8岁小学生是:()A.样本B.有限总体C.无限总体D.个体2、在计算方差时,若将各观察值同时减去某一常数后求得的方差:()A.会变小B.会变大C.不变D.会出现负值3、某地2006年肝炎发病人数占当年传染病发病人数的10.1%,该指标为()A.概率B.构成比C.发病率D.相对比4、对于服从双变量正态分布的资料,如果直线相关分析算出的…值越大,则经回归分析得的相应的b值:A.越大B.越小C.比r小D.可能较大也可能较小5、在比较甲、乙两种监测方法测量结果是否一直时,若采用配对设计秩和检验,甲、乙两法测量值之差中有-0.02、0.02,若差值绝对值的位次为3、4,则这两个差值的秩次分别为:()A.-3.5, 3.5B.-3.5, -3.5C.3.5, 3.5D.-3, 46、某卫生局对其辖区内甲、乙两医院医疗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进行考核,在甲医院随机抽取100人,80人考核结果为优良;乙医院随机抽取150人,100人考核结果为优良。

本题中资料类型与设计类型分别为:A.定量资料成组设计B•定量资料配对设计C•分类资料成组设计D.分类资料配对设计7、在某农村地区随机抽取100名儿童,进行蛔虫感染情况粪检,结果50名儿童蛔虫卵粪检为阳性,则该地儿童蛔虫卵粪检总体阳性率的95%的置信区间为:()A.35%-60%B.37%-63%C.30%-70%D.40% -60%8、某研究欲了解男性高血压患者与女性高血压患者血脂是否有差异,从某市 6 家医院随机调查了 400人,测量血脂水平,经t检验,得P<0.05,有统计学差异,由此推断该地男、女高血压患者血脂总体均数有差别,这里所谓有统计学差异是指: ( )A.两样本均数差别有统计学差异B•两总体均数差别有统计学差异C•两样本均数和两总体均数的差别有统计学差异D. 其是有一个样本均数和总体均数有统计学差异9、假设某地35岁以上正常成年男性收缩压的总体均数为120.2mmHg,标准差为11.2mmHg,后者反映的是: ( )A.个体变异的大小B.抽样误差的大小C.系统误差的大小D.总体的平均水平10、Wilcoxon 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在编秩时,若遇到两组中有相同数值,应: ( )A.不计秩次B.依次序编秩C.取其平均秩次D.以平均秩次的整数为秩11、下列关于样本含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样本含量越大越好B.以实际可以收集到的样本例数为准C.时间、财力、人力等条件允许下的最大样本例数D.一定的推断精度和检验效能下的最少样本例数12、两样本均数比较,经t 检验,差别有显著性时, P 越小,说明: ( )A.两个样本均数差别越大B.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大C.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D. 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13、成组设计的方差分析中,有( )A.MS组间=MS组内B.SS组内=SS组间C.MS总=MS组间+MS组内D.SS总=SS组间 +SS 组内14、对于一组服从双变量正态分布的资料,经直线相关分析得相关系数=1,则有:()A.SS 总=SS 残B.SS 残=SS 回C.SS 总=SS 回D.SS 总 >SS 回15、正态分布曲线下,横轴上,从均数 .到.+1.96S S的面积为:()A.95%B.45%C.97.5%D.47.5%16、下列关于新生儿特征的变量中,属于定量资料的一组数据为A.头围、性别、身高B.头围、性别、胎次 C•头围、性别、体重 D.头围、身高、体重17、某地区9岁男童肺活量的分布类型通常是A.正态分布B.对数正态分布C.正偏态分布D.负偏态分布18、两组定量资料的比较,若已知n1、n2均小于30,总体方差齐且呈正分布,宜采用A.t检验B.tt检验t ' C检验D.秩和检验19、对于3 >4行列表的X2检验,其自由度计算公式为A.3-1B.4-1C.3 4->D. ( 3-1) (4-1)20、某研究者欲比较两种血红蛋白检测方法是否相同,从健康人中招募了24名志愿者,每名志愿者采集10ml血样分装在2个试管中,分别用两种方法进行检测,对检测结果用配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则其自由度为A.11B.12C.22D.2321、关于假设检验,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检验水准只能取0.05B.假设检验是统计推断的内容之一C.假设检验的结论不会犯错误D.假设检验就是t检验22、同一两独立样本均数比较的资料,进行方差分析的结果与t检验的结果A.完全等价,且t=FB.完全等价,且< =FC.完全等价,且「=FD.不同,方差分析的结果更可靠23、随机事件发生概率 P 的变化范围为A.P > OB.P > 1C.0 < PW 1D.0524、 反映一组两端有不确切值资料的离散水平,最适宜的指标是A.RB.Qu-QLC.SD.」一 -'125、 下列关于配伍组设计方差分析变异分解的式子正确的是A.SS 总=SS 配伍+SS 误差B.SS 总=SS 处理+SS 误差C.SS 总=SS 配伍+SS 处理+SS 误差D.MS 总=MS 配伍+MS 处理+MS 误差 26、 对直线回归方程1 =0.635x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实测点都在回归直线上B.所绘回归直线不过点C")C.回归直线经过原点 D.x 的取值范围为-_'27、 若3个样本率比较,得到川0.05,2 , PV 0.05,按照0.05检验水准,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A.可以认为3个总体率都不相同B.可以认为3个总体率不全相同C.可以认为3个总体率相同D.可以认为3个样本率相同28、 描述2000〜2010年成都市女性居民子宫颈癌发病率的时间变化趋势,宜绘制A.条图B.普通线图C.直方图D.散点图 29、 已知某药物治疗糖尿病有效率为60%,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取200例糖尿病患者,采用新药 A 进行治疗,结果140例患者有效。

卫生统计学课外练习题

卫生统计学课外练习题

附录二课外练习题第一章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一、简答题1.卫生统计学的意义和主要内容有哪些?2.变量和和资料分为哪几种类型?3.常用位置度量和离散度量有哪些?二、最佳选择题1.下列变量中属于定量变量的是:A.血型B.血压C.性别D.职业2.利用样本对总体进行统计推断,样本是:A.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一部分B.从总体中任意抽取的一部分C.从总体中抽取有意义的一部分D.从总体中抽取典型的部分3.统计量是:A.参与个体数B.总体的统计指标C.样本的统计指标D.样本的总和4.记录60名男性职工的血红蛋白(g/dl),血红蛋白小于6的有0人,6到9之间的有1人,12到16的有58人,超过16的有1人,该种资料属于:A.定量资料B.分类资料C.名义资料D.等级资料5.随机抽得观察指标为数值变量的实验数据为21、23、25、27、28、20、22、23、25、24,求平均水平,最好选用:A.中位数B.几何均数C.算术均数D.众数6.对于同一组资料,哪个指标没有考虑到每个观察值的变异:A.方差B.总体标准差C.变异系数D.四分位数间距7.关于标准差,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差可以是负数B.标准差必定大于或等于零C.标准差无单位D.同一资料的标准差一定比均数小8.若要用图表表示某地区最近10年两种传染病发病率的动态发展速度,宜绘制:A.直方图B.百分条图C.半对数线图D.普通线图9.各观察值均加(减)同一常数,则:A.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B.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C.两者都不变D.两者都改变10.反映定量资料的频数分布特征宜用:A.直方图B.条图C.线图D.圆图三、判断题1.统计推断包括统计描述和假设检验两个方面()。

2.定量变量和定性变量之间可以相互转换。

()3.同质的个体间不存在变异。

()4.美国在1954年实施了评价索尔克(Salk)疫苗预防小儿麻痹或死于脊髓灰质炎效果的临床试验,有180万儿童参与,约1/4参与者实现了随机化,这180万儿童是研究的总体。

卫生统计学试题及答案(附解释)

卫生统计学试题及答案(附解释)

卫生统计学试题及答案(附解释)卫生统计学试题及答案(一)1.用某地6~16岁学生近视情况的调查资料制作统计图,以反映患者的年龄分布,可用图形种类为______.A.普通线图B.半对数线图C.直方图D.直条图E.复式直条图【答案】C(6——16岁为连续变量,得到的是连续变量的频数分布)2.为了反映某地区五年期间鼻咽癌死亡病例的年龄分布,可采用______.A.直方图B.普通线图C.半对数线图D.直条图E.复式直条图(一个检测指标,两个分组变量)【答案】E3.为了反映某地区2000~1974年男性肺癌年龄别死亡率的变化情况,可采用______.A.直方图B.普通线图(适用于随时间变化的连续性资料,用线段的升降表示某事物在时间上的发展变化趋势)C.半对数线图(适用于随时间变化的连续性资料,尤其比较数值相差悬殊的多组资料时采用,线段的升降用来表示某事物的发展速度)D.直条图E.复式直条图【答案】E4.调查某疫苗在儿童中接种后的预防效果,在某地全部1000名易感儿童中进行接种,经一定时间后从中随机抽取300名儿童做效果测定,得阳性人数228名。

若要研究该疫苗在该地儿童中的接种效果,则______.A.该研究的样本是1000名易感儿童B.该研究的样本是228名阳性儿童C.该研究的总体是300名易感儿童D.该研究的总体是1000名易感儿童E.该研究的总体是228名阳性儿童【答案】D5.若要通过样本作统计推断,样本应是__________.A.总体中典型的一部分B.总体中任一部分C.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一部分D.总体中选取的有意义的一部分E.总体中信息明确的一部分【答案】C6.下面关于均数的正确的说法是______.A.当样本含量增大时,均数也增大B.均数总大于中位数C.均数总大于标准差D.均数是所有观察值的平均值E.均数是最大和最小值的平均值【答案】D7.某地易感儿童注射乙肝疫苗后,从中随机抽取100名儿童测量其乙肝表面抗体滴度水平,欲描述其平均水平,宜采用______.A.均数B.几何均数C.中位数D.方差E.四分位数间距【答案】B8.有人根据某种沙门菌食物中毒患者164例的潜伏期资料,用百分位数法求得潜伏期的单侧95%上限为57.8小时,其含义是:______.A.大约有95人的潜伏期小于57.8小时B.大约有5人的潜伏期大于57.8小时C.大约有5人的潜伏期小于57.8小时D.大约有8人的潜伏期大于57.8小时(全体的百分之五,即是约有8人)E.大约有8人的潜伏期小于57.8小时【答案】D9.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A.方差除以其自由度就是均方B.方差分析时要求各样本来自相互独立的正态总体C.方差分析时要求各样本所在总体的方差相等D.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时,组内均方就是误差均方E.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时,F=MS组间/MS组内【答案】A10.两组数据中的每个变量值减去同一常数后,作两个样本均数比较的假设检验______.A.t值不变B.t值变小C.t值变大D.t值变小或变大E.不能判断【答案】A11.甲乙两地某病的死亡率进行标准化计算时,其标准的选择______.A.不能用甲地的数据B.不能用乙地的数据C.不能用甲地和乙地的合并数据D.可用甲地或乙地的数据E.以上都不对【答案】D12.以下属于数值变量的是______.A.性别B.病人白细胞计数C.血型D.疗效E.某病感染人数【答案】B13.以下关于样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A.样本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B.样本来自的总体应该是同质的C.样本中应有足够的个体数D.样本来自的总体中不能有变异存在E.样本含量可以估计【答案】D14.以下属于分类变量的是___________.A.IQ得分B.心率C.住院天数D.性别E.胸围【答案】D15.在抽样研究中,当样本例数逐渐增多时_____.A.标准误逐渐加大B.标准差逐渐加大C.标准差逐渐减小D.标准误逐渐减小E.标准差趋近于0【答案】D16.某医院一年内收治202例腰椎间盘后突病人,其年龄的频数分布如下,为了形象表达该资料,适合选用_____.年龄(岁):10~20~30~40~50~60~人数:6405085 20 1A.线图B.条图C.直方图D.圆图E.散点图【答案】C17.关于构成比,不正确的是_____.A.构成比中某一部分比重的增减相应地会影响其他部分的比重B.构成比说明某现象发生的强度大小(某现象发生的强度大小用“概率”即“率”表示)C.构成比说明某一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的分布D.若内部构成不同,可对率进行标准化E.构成比之和必为100%【答案】B18.若分析肺活量和体重之间的数量关系,拟用体重值预测肺活量,则采用_____.A.直线相关分析B.秩相关分析C.直线回归分析D.方差分析E.病例对照研究【答案】C19.根据下述资料,样本指标提示_____.甲疗法乙疗法病情病人数治愈数治愈率(%)病人数治愈数治愈率(%)轻型403690605490重型604270402870合计10078781008282A.乙疗法优于甲疗法B.甲疗法优于乙疗法C.甲疗法与乙疗法疗效相等D.此资料甲、乙疗法不能比较E.以上都不对【答案】C20.若算得F药物=7.604,P<0.01;F区组=1.596,P>0.05.按α=0.05水准,则4种药物的抑瘤效果和5个随机区组的瘤重的推断结论分别为_____.A.药物组间瘤重不同,区组间也不同B.不能认为药物组间瘤重不同,不能认为区组间不同C.药物组间瘤重不同,但不能认为区组间不同D.不能认为药物组间瘤重不同,但区组间不同E.药物差别较大,不能认为区组间不同【答案】C卫生统计学试题及答案(二)1.对两个定量变量同时进行了直线相关和直线回归分析,r有统计学意义(P<0.05),则_____.A.b无统计学意义B.b有高度统计学意义C.b有统计学意义(r有统计学意义,b也有统计学意义)D.不能肯定b有无统计学意义E.a有统计学意义【答案】C2.关于基于秩次的非参数检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A.符号秩和检验中,差值为零不参加编秩B.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方法中的正态近似法为参数检验C.当符合正态假定时,非参数检验犯II类错误的概率较参数检验大D.当样本足够大时,秩和分布近似正态E.秩和检验适用于检验等级资料、可排序资料和分布不明资料的差异【答案】B3.随机事件的概率为______.A.P=1B.P=0C.P=-0.5D.0≤P≤1E.-0.5<p<0.5< bdsfid="230" p=""></p<0.5<>【答案】D4.两样本均数比较,经t检验得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的结论时,P 越小,说明______.A.两样本均数差别越大B.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大C.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D.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E.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相同【答案】C5.为研究缺氧对正常人心率的影响,有50名志愿者参加试验,分别测得试验前后的心率,应用何种统计检验方法来较好地分析此数据_____.A.配对t检验B.成组t检验C.成组秩和检验D.配对秩和检验E.两组方差齐性检验【答案】A6.作符号秩和检验时,记统计量T为较小的秩和,则正确的是_____.A.T值越大P值越小B.T值越大越有理由拒绝H0C.P值与T值毫无联系D.T值越小P值越小E.以上都不对【答案】D7.方差分析中要求______.A.各个样本均数相等B.各个总体方差相等C.各个总体均数相等D.两样本方差相等E.两个样本来自同一总体【答案】B8.比较非典型肺炎和普通肺炎患者的白细胞计数水平,若,可作单侧检验。

卫生统计学习题集(题+答案)

卫生统计学习题集(题+答案)

卫生统计学习题集第 1题:A1型题(本题1分)若变量X服从N(μ,σ)的正态分布,则X的第95百分位数即为A.μ-1.64σB.μ-1.96σC.μ+σD.μ+1.64σE.μ+1.96σ【正确答案】:D第 2题:A1型题(本题1分)以下关于成组设计两样本的Mann-Whitney?U检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对两组数据混合编秩B.遇到相同值时,取平均秩次C.Mann-Whitney?U检验不需要编秩D.统计量E.大样本时,Mann-Whitney?U检验可用甜检验【正确答案】:C第 3题:A1型题(本题1分)逐步回归分析中,事先确定自变量的纳入水准,然后逐个纳入回归方程的方法为A.向后剔除法B.向前筛选法C.逐步法D."最优"子集选择法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第 4题:B型题(本题1分)A.Ridit分析或t检验B.χ检验或t检验C.χ检验或u检验D.Ridit分析或秩和检验E.t检验或符号秩和检验测得12名宇航员航行前及返航后24小时的心率(次/分),如分析航行对心率有无影响,可用 【正确答案】:E第 5题:A3型题(本题1分)某医生欲比较单纯西药和中西药联合治疗某病的效果,西药组共治疗18例,有效9例;中西药联合治疗组治疗20例,有效17例,检验两疗法的疗效有无差异。

检验方法可以用A.四格表资料χ检验或u检验B.配对设计的χ检验C.四格表资料的校正公式D.配对χ检验的校正公式E.确切概率法【正确答案】:E第 6题:A1型题(本题1分)对于正态分布资料,可用于估计99%的参考值范围的是A.(μ-σ)~(μ+σ)B.(μ-1.96σ)~(μ+1.96σ)C.(μ-2.580)~(μ+2:58a)D.-∞~(μ+1.96σ)E.0~(μ+1.96σ)【正确答案】:C第 7题:A1型题(本题1分)用最小二乘法确定回归方程的原则是A.各观察点距直线的垂直距离相等B.各观察点距直线的垂直距离平方和最小C.各观察点距直线的纵向距离相等D.各观察点距直线的纵向距离平方和最小E.各观察点距直线的纵向距离和最小【正确答案】:D第 8题:A1型题(本题1分)对统计表和统计图的要求是A.两者标题都在下方B.两者的标题都在上方C.没有限定,可随意设定标题的位置D.统计图的标题在上方,统计表的标题在下方E.统计表的标题在上方,统计图的标题在下方【正确答案】:E第 9题:B型题(本题1分)A.Ridit分析或t检验B.χ检验或t检验C.χ检验或u检验D.Ridit分析或秩和检验E.t检验或符号秩和检验分别用两种药物治疗某病患者,甲药治疗100例,有效70例;乙药治疗90例,有效50例。

卫生统计试题及答案

卫生统计试题及答案

卫生统计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 下列会计指标中,用于衡量卫生统计数据的是:A. 财务费用B. 医疗机构人均门诊人次C. 营业税金及附加D. 员工薪资支出答案:B2. 卫生统计数据中的自然人口是指:A. 户籍人口B. 城市人口C. 工作人口D. 常住人口答案:D3. 下列哪项工作不属于卫生统计工作?A. 健康档案维护B. 卫生防疫工作C. 医院收入管理D. 卫生经费预算管理答案:C4. 卫生统计数据中的死亡率是指:A. 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人数B. 单位时间内死亡的占比C. 单位面积内死亡的人数D. 单位人口内死亡的占比答案:B5. 卫生统计数据中的住院率是指:A. 单位时间内住院的人数B. 单位时间内住院的占比C. 单位面积内住院的人数D. 单位人口内住院的占比答案:D二、多选题1. 以下哪些情况需要进行卫生统计?A. 医疗机构的收入与支出B. 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C. 患者的年龄与性别分布D. 药品的库存与使用情况答案:A、B、C、D2. 卫生统计常用的图表形式包括:A. 折线图B. 柱状图C. 饼图D. 散点图答案:A、B、C三、判断题1. 卫生统计是指对卫生领域相关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的工作。

答案:正确2. 卫生统计数据的质量对于制定卫生政策和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答案:正确3. 卫生统计数据的报告和发布应当及时、准确、完整。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 请简述卫生统计的意义及作用。

答:卫生统计是对卫生领域相关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的工作,其意义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卫生统计数据能够客观反映出卫生事业的发展状况,为卫生政策制定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卫生统计数据的分析,可以了解卫生资源的配置情况、人口健康状况、疾病流行趋势等,从而为决策者提供全面准确的信息。

其次,卫生统计数据对于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卫生经费的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通过对卫生统计数据的分析,可以了解到各医疗机构的收入和支出情况,从而为医疗机构的财务管理提供参考依据;同时,卫生统计数据还可以揭示出药品的库存和使用情况等,为药品采购和管理提供依据。

卫生统计学题库

卫生统计学题库

卫生统计学题库卫生统计学题库《卫生统计学》考试题库第一章绪论第一章疋量资料的统计扌田述第三章止态分布第四章总体均数的估计和假设检验第五章方差分析第六章分类资料的统计描述第七章二项分布与Poissor分布及其应用第八章x 2检验第九章秩和检验第十章回归与相关第十章常用统计图表第十二章实验设计第十三章调查设计第十四章医学人口统计与疾病统计常用指标第十五章寿命表第十八早随访资料的生存分析附录:单项选择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1/实际研究中标同质是素相同B.研究对象的有关情况一样C.被研究指标的主要影响因素相同D.研究对象的个体差异很小 E.以上都对 2. 变异是指:、、 A. 各观察单位之间的差异 B. 同质基础上,各观察单位之间的差异 C. 各观察单位某测定值差异较大 D.各观察单位有关情况不同 E.以上都对A. 根据研究目的而确定的同质的个体之全部B. 根据地区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C. 根据时、间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D. 随意想象的研究对象的全体E. 根据人群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A. 从总体中随意抽取一部分 B. 有意识地选择总体中的典型部分C. 依照研究者的要求选取有意义的一部分D. 从总体中随机抽取有代表性的一部分E. 以上都不是一、名词解释、,1. 参数(parameter) (statistic) 3. 4. 样本(sample) (homogeneity) 6. 7. 概率(probability) (sampli ng error)2.统计量总体(populati on) 、 5.同质变异(variati on)5 ?按随机万法抽取的样本特点是:A.能消除系统误差B. 能消除随机测量误差C. 能消除抽样误差D.能减少样本偏性、、、「、、6 ?统计学上的系统误差、测量误差、抽样误差在A.均不可避免误差和测量误差不可避免、、 C.测量误差和抽样误差不可避免误差和抽样误差不可避免有抽样误差不可避免 7 ?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是:A.设计、调查、审核、整理资料审核、整理、分析资料设计、搜集、整理、分析资料审核、整理、分析资料 E. 以上都对 B. D . 系统系统E.只C. E.以上都不对8统计工作的关键步骤是:A.调查或实验设计B.整理分组 D.审核资料E.分析资料9 ?欲研究某种药物对高血压病的疗效300名病人的血压情况,- .....A. 这300名高血压患者患者的血压值C. 所有的高血压患者患者的血压值 E.这种药物10 ?抽样误差是由:A.计算引起 C.抽样引起D. 采样结果不准引起经校正引起、 11 ?抽样误差指的是: 、卜体值和总体参数值之差体值和样本统计量值之差C.样本统计量值和总体参数值之差同的总体参数之差E.以上都不是 12?习惯上,下列属于小概率事件的为:A.个 B . D . 收集、调查、C.收集资料确切地说,研究总体观察 B. 这300名高血压 D . 所有的高血压 B . E .测量引起试剂、仪器未B . D. 不A.P=0.09B. P=0. 10C. P=0.15D. P=0.03E. 以上都不是13 ?治疗效果判定资料属于A.计量资料B. 计数资料C. 等级资料D.无序分类资料E.以上都不是14?概率P的范围:A.- K P< 1B. 0C. P 羽D. -1 丰OE. 0 丰W1二、简答题1、统计学的基本步骤有哪些?2、总体与样本的区别与关系?3、」由样误差产生的原因有哪些?可以避免抽样误差吗?4、何为概率及小概率事件?第二章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第三章正态分布一、名词解释1.正态分布2.中位数(median)3.四分位数间距4.方差(varianee)5.正偏态分布distributi on)6.负偏态分布distributi on)7.对数正态分布(quartileinterval) (positivelyskewed (negativelyskewed (logarithmicnormal (n ormal distributi8.医学参考值范围(medical referenee range) distribution )g 确定后, A.越陡峭 B. D. 向左移动 2. 平均数可用于分析下列哪种资料统计资料 B .等级资料料D.计量资料 E . 调查资料 3. 常用的平均数指标有: A.样本均数、总体均数、中位数术均数、总体均数、几何均数C. 算术均数、几何均数、中位数位数、样本均数、几何均数 E. 以上都不对4. 描述一组正态或近似正态分布资料的平均水平用. A 「算术均数B. 几何均数C. 中位数 E 以上均是5. 用 /n 公式计算均数的方法称为: A. 加权法 B. 简捷法 C. D.平均法 E. 直接法6. 用频数表计算均数时为组中值计算均数则应:A .减一个组距 C.减半个组距 D. 加半个组距 7. 对于C. 越平缓■■ C.计数资 B. 算D. 中 1.卩确定后"越大’则形正不变戋:E. 向右移动A. B. E D.平目测法 E. ,要使所以各组段下限数值作 B.加一个组距E. 以上均不对组呈负偏态分布的资料 ,反映其平均 C. 平均水平应用哪个指标: A.几何均数数 D. 均数 C. (本组下限值+下组上限值)/2本组段的上限值E. 本组段的下限值9.原始数据加上一个不为0的常数后:中位数算术均数8.用频数表法计算均数时,组中值应为: A.(本组段下限值+本组段上限值)/2 B.(本组下限值+下组下限值)/2 B .EA.( D.亍、CV 均改变10. 对于对称分布的资料来说:A.均数比中位数大 C.均数等于中位数D. 均数与中位数无法确定孰大孰小E. 以上说法均不准确 11. 血清学滴度资料最常计算平均水平A. 均数B. 中位数C. 几何均数D. 全距E.标准差12. 利用频数表及公式 M=L+i/f 算中位数时:A. 要求组距相等 C.要求数据呈对称分布D. 要求变量值E.要求数据呈对数正态分布13. 对于同一份正偏态的资料数与算术均数:A.几何均数大于算术均数于算术均数于算术几何均数等于算术均数大于算术均数,也可以小于算术均数以上说法都不对14. 原始数据同时乘以一个既不等于零也不等于1的常数后:圧不变,M 变(M 为中位数)B. 都不变 C. 〒与M 都变 A. -不变、CV 变 B. 「.变或CV 变 C. :不变、CV 不变了变、CV 不变 E. D. -变、以表示其 B.不要求组距相等都比较接近 B. 均数比中位数小 -变、M 不变 n (n/2- f L )计 ,求得的几何均 B. 几何均数小 D.几何均数可以E. A. 以上都 E.D. 不对一一15. 表示变量值变异情况的指标最常用的是:A.四分位数间距B. 全距C. 标准差 D 变异系数 E 方差16. 一组计量资料中,每个变量值与均数之差的平方和、除以变量值的个数 -1,再开平方所得的值为: A.方差 B.全距 C.四分位数间距 D. 变异系数 E.标准差A.不比均数大B.不比均数小C.取决于均数D.比标准误小E.以上都不对 18. 变异系数CV 的数值 A. 一定小于1 B. 一定大于1 C. 可大于1;也可小于1D. 一定不会等于零E. 一定比S 小小 19. 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度大小宜采用:A.全距B.四分位数间距C.方差D.变异系数E.标准差、、20■一描述一组偏态分布资料的变异度 ,以 ______ 指标较好。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实用卫生统计形考任务1-4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实用卫生统计形考任务1-4答案

形考任务一某护士记录了50名婴儿出生体重的测定结果,小于2500克15人,介于2500克和3999克的有25人,大于4000克的有10人,此资料属于()。

正确答案是:有序分类变量资料下面有关病人的变量中,属于分类变量的是()。

正确答案是:性别随着测定次数的增加,正负误差可以相互抵偿,误差的平均值将逐渐趋向于零,是指哪种误差?()正确答案是:随机测量误差匹配题1.数值变量资料是指用度量衡的方法测定每个观察单位的某项研究指标量的大小,所得到的数据(即测量值),就称为数值变量资料。

2.分类变量资料将全体观察单位按照某种性质或类别进行分组,然后分别清点各组中的例数,这样得到的数据称为分类变量资料,也称计数资料。

3.有序分类变量资料指将全体观察单位按照某种性质的不同程度分为若干组,分别清点各组中观察单位的个数所得的资料,这种资料也称为等级资料。

误差指测量值与真值之差。

系统误差这种误差不是偶然机遇造成的,而是某种必然因素所致,具有一定的倾向性。

随机测量误差这种误差是偶然机遇所致,故无方向性,对同一样品多次测定,结果有高有低,不完全一致。

抽样误差样本指标与样本指标或样本指标与总体参数间存在的差别。

是由个体变异造成的,是抽样机遇所致的误差。

关于变异系数,下面哪个说法是错误的?正确答案是:变异系数的单位与原生数据相同关于标准差,下面哪个说法是正确的?正确答案是:同一资料的标准差一定比其均数小一组变量值,其大小分别为10,15,11,6,13,24,23,9,其中位数是?正确答案是:12用频数表计算平均数时,各组的组中值应为。

正确答案是:(本组段变量值的下限值+本组段变量值的上限值)/2描述偏态分布资料个体观测值的变异程度,宜用以下哪个指标?正确答案是:四分位数间距测量6名健康男子,获得其血清总胆固醇(mmol/L)的资料是()。

正确答案是:数值变量资料匹配题正确答案是:1.变量观察单位(或个体)的某种属性或标志称为变量。

卫生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卫生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卫生统计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卫生统计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B. 研究疾病的治疗手段C. 研究数据收集、处理、分析和解释D. 研究疾病的预防措施2. 下列哪项不是卫生统计学中的常用统计指标?A. 均数B. 标准差C. 患病率D. 治愈率3. 抽样调查与普查的主要区别是什么?A. 抽样调查可以减少工作量B. 普查可以得到更准确的结果C. 抽样调查可以减少成本D. 普查可以提供更全面的数据4. 相对数指标通常用来反映什么?A. 总体的总量B. 总体的结构C. 总体的平均水平D. 总体的相对关系5. 以下哪个是描述数据分布集中趋势的指标?A. 方差B. 标准差C. 均数D. 极差6. 卫生统计学中,以下哪个概念与风险评估无关?A. 危险度B. 相对危险度C. 归因危险度D. 治愈率7. 以下哪个是卫生统计学中用于描述数据离散程度的指标?A. 众数B. 均数C. 方差D. 标准差8. 卫生统计学中,以下哪个指标用于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A. 相关系数B. 回归系数C. 回归方程D. 相关指数9. 以下哪个统计图适合用来展示时间序列数据?A. 条形图B. 散点图C. 折线图D. 饼图10. 卫生统计学中,以下哪个概念用于衡量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的接近程度?A. 标准误差B. 置信区间C. 抽样误差D. 抽样分布答案:1. C2. D3. A4. D5. C6. D7. C8. A9. C 10. A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1. 简述卫生统计学在公共卫生领域中的应用。

2. 解释什么是标准正态分布,并说明其在卫生统计学中的重要性。

3. 描述卫生统计学中常用的几种数据收集方法。

4. 阐述卫生统计学中抽样误差和非抽样误差的区别。

三、计算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给出一组数据:23, 25, 27, 29, 31。

计算其均数、标准差和方差。

2. 如果一个研究的样本均数为45,样本标准差为10,样本量为100,求95%置信区间。

卫生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卫生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卫生统计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卫生统计学的定义是什么?A. 研究人口与卫生的关系B. 收集、整理和分析与卫生有关的数据和信息的科学C. 填写卫生报告的技巧和方法D. 分析和评估卫生政策的效果答案:B2. 卫生统计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A. 收集卫生数据B. 整理卫生数据C. 分析卫生数据D. 以上都是答案:D3. 在卫生统计学中,下列哪项不属于一般健康指标?A. 发病率B. 寿命C. 死亡率D. 科研成果答案:D4. 在卫生统计学中,下列哪项可以用来衡量人群健康状况?A. 平均寿命B. 疾病发生率C. 存活率D. 全部都可以答案:D5. 下列哪个不是访谈法的形式?A. 个别访谈B. 群体访谈C. 网络访谈D. 邮件访谈答案:C二、问答题1. 请简要介绍卫生统计学的研究内容。

卫生统计学是研究与人体健康及卫生相关的数据和信息的科学。

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健康指标的评估和监测,以及卫生政策的制定和效果评估等。

2. 什么是发病率?如何计算?发病率是指在特定时间内,某一特定疾病的新患者数与相应人群总数的比例。

计算方法为:发病率 = 特定疾病的新患者数 / 相应人群总数× 1000‰3. 请简述卫生统计学中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

卫生统计学中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有以下几种:- 问卷调查:通过发放问卷或进行电话访谈的方式收集信息。

- 查体:通过对人体状况进行检查获得相关数据。

- 记录法:对已有的医疗记录或档案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

- 实验法:通过实验设计和实施来收集相关数据。

4. 请解释以下概念:死亡率、出生率、流行病学三要素。

- 死亡率:在特定时间和特定人群中,死亡人数与总人口数的比例。

常用于衡量人群的健康状况。

- 出生率:在特定时间和特定人群中,出生人数与总人口数的比例。

常用于衡量人口的生育水平。

- 流行病学三要素: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宿主、病原体和环境三个要素。

宿主指的是患病或潜在患病的个体;病原体指的是引起疾病的病原微生物或其他因素;环境指的是宿主和病原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卫生统计学试题库及答案-统计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卫生统计学试题库及答案-统计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卫生统计学试题库及答案-统计学考试题库及答案《卫生统计学》习题一、一、单项选择题1、随机抽样地目地是()A、消除系统误差B、消除测量误差C、减少随机误差D、减少样本地偏性2、为了解某校锡克实验地阳性率,研究者从全校80个班中随机抽取8个班,然后调查这些班中地所有学生.问此种抽样方法属于()A、单纯随机抽样B、系统抽样C、分层抽样D、整群抽样3、变异系数地数值()A、一定大于1B、一定小于1C、可大于1,也可小于1D、一定比标准差小4、对于同一组资料,哪个指标没有考虑到每个观察值地变异()A、方差B、总体标准差C、变异系数D、四分位数间数5、描述一组数值变量资料地分布特征时()A、A、应同时选用算术平均数和标准差B、B、应同时选用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C、C、根据分布类型选用相应地集中、离散趋势指标D、D、以上都不正确6、某医院地资料,计算了各种疾病所占地比例,该指标为()A、发病率B、构成比C、相对比D、标化发病率7、对两个变量进行直线相关分析,r=0.39,P>0.05,说明两个变量之间()A、有相关关系B、有数量关系C、有伴随关系D、无相关关系8、观察某地90年至2000年意外伤害发生率和摩托车数量地关系,宜选择地图形为()A、直方图B、直条图C、散点图D、线图表示()9、xA、总体均数标准误B、总体均数离散程度C、总体标准差D 、反映以固定n从正态总体中随机抽样获得地样本均数地离散程度10、t分布比标准正态分布()A、A、中心位置左移,但分布曲线相同B、B、中心位置右移,但分布曲线相同C、中心位置不变,但分布曲线峰高C 、C 、中心位置不变,但分布曲线峰低,两侧较伸展11、在同一正态总体中以固定n 随机抽样,有95%地样本均数在下述范围内() A 、x S 58.2x ± B 、x S 96.1x ± C 、x 58.2σ±μ D 、x 96.1σ±μ12.在下列研究中,研究者不能人为设置各种处理因素地是()A 、调查研究B 、社区干预实验C 、临床实验D 、实验研究13、配伍组设计中,同一配伍组中地各个观察个体要求()A 、是同一个个体 B 、给予相同地处理 C 、相互间差别越大越大越好D 、D 、除处理因素外,其它已知或可能影响观察指标地因素和条件都相同或相近14、观察儿童智力与家庭收入地关系,宜选择地图形为()A 、直方图 B 、直条图 C 、团图 D 、散点图15、可看作服从二项分布.A 、A 、简单随机抽样检查n 人中甲型肝炎患者数B 、B 、整群随机抽样调查每一人群中甲型肝炎患者数C 、C 、按户随机抽样调查每户中甲型肝炎患者数D 、D 、按学生班级抽查一个班级学生中地肺结核患者数16、甲乙两地同一年地婴儿死亡率地比较()A 、A 、不必考虑人口年龄构成地影响B 、应作卡方检验C 、C 、应作年龄标准化D 、以上都不对17、简单随机抽样研究2000年年底肺结核患病率时()A 、A 、不能用二项分布理论来计算总体肺结核患病率地可信区间B 、B 、可以用二项分布理论分析样本率与总体率地差别C 、C 、尽管是随机抽样,因为肺结核会传染,样本中患者数X 也不会是二项分布D 、D 、患病率是一种率,不是比例,所以不能用二项分布理论来作分析18、某地某年地总和生育率反映该地() A 、A 、平均每千现有妇女地生育总数 B 、B 、育龄妇女实际地生育率水平 C 、C 、平均每千育龄妇女地已生育数 D 、D 、育龄妇女标化了地生育水平19、用人口金字塔可以描述人口性别年龄分布状况,但不可仅用作图.() A 、A 、各性别年龄组人口数对总人口数地比例B 、B 、分性别分年龄组地人口数C 、各年龄组分性别地人口数D 、分性别计算地各年龄组人口构成比20、分别以1964年男女标准化人口对上海市2000年男女性肺癌死亡率作直接法标准化,结果是()A、A、不能判断标准化率比粗率高还是低B、B、女性标准化率比粗率高C、C、男女肺癌标准化死亡率都比粗率高D、D、男女肺癌标准化死亡率都比粗率低21、婴儿死亡率作为一个地区居民健康状况重要指标地主要理由之一是()A、A、反映居民地健康水平和死亡率高低比较敏感B、B、通过一次调查就可算得,比较方便C、C、所获得地数据比较正确D、D、抽样误差比较小22、一个地区某病死因顺位提前则说明()A、该病死亡数增多B、该病死亡率增高C、该病死因构成比增大D、以上都不对23、寿命表中5岁尚存人数与人口死亡率有关.A、5岁组B、5岁以前各组C、6岁以后各组D、5岁以后各组24、下面4个指标中最能反映某年、某病预防工作水平地是()A、发病率B、患病率C、死亡率D、病死率25、下面4个指标中最能反映某年某病对居民生命危害程度指标地是()A、死亡率B、病死率C、1年生存率D、死亡年龄构成比26、随机事件一般是指()A、A、发生概率为0地事件B、B、发生概率为1地事件C、发生地概率很小(如P<0.05)D、在一次实验中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地事件,其发生地概率0< P < 127、关于随机抽样,下列说法哪一项是正确地()A、A、随机抽样即随意抽取个体B、B、研究者在随机抽样时应精心挑选个体,以使样本更能代表总体C、C、遵循随机化地原则从总体中抽取观察单位,使样本能较好地代表总体特征D、D、为确保样本具有更好地代表性,样本量应越大越好28、参数是指()A、A、参与个体数B、总体地统计指标C、C、样本地统计指标式 C、样本地总和29、测量体重、转氨酶等指标所得地资料叫做:()A、计数资料B、计量资料C、等级资料D、间断性资料30、用某种新疗法治疗某病患者41人,治疗结果如下:治疗结果治愈显效好转恶化死亡治疗人数 8 23 6 3 1该资料地类型是:A、计数资料B、计量资料C、等级资料D、个体资料31、某地正常成年男子红细胞均数为480万/mm3,标准差为41万/mm3,产生此标准差地原因主要是:A、个体差异B、抽样误差C、测量误差D、以上都不对32、比较同一组儿童身高和体重两项指标地变异程度地大小,可选用地变异指标为()A、全距B、标准差C、变异系数D、四分位数间距33、变异系数地数值()A、一定大于1B、一定小于1C、可大于1,也可小于1D、以上都不对34、最小组段无下限或最大组段无上限地频数分布资料,可用何指标描述其集中趋势()A、算术平均数B、标准差C、中位数D、几何平均数35、有人根据某种沙门氏菌食物中毒患者164例地潜伏期资料,用百分位数法求得潜伏期地单侧95%上限为57.8小时,其含义是()A、A、大约有95人地潜伏期小于57.8小时B、B、大约69人地潜伏期大于57.8小时C、C、大约有5人地潜伏期小于57.8小时D、D、大约有8人地潜伏期大于57.8小时36、下列哪项指标地计算没有考虑到每一个观察值()A、样本标准差B、变异系数C、总体方差D、四分位数间距37、血清学滴度资料最常用来表示其平均水平地指标是()A、算术平均数B、中位数C、几何平均数D、百分位数38、偏态分布资料宜用下列哪个指标描述其分布地集中趋势()A、算术平均数B、中位数C、几何平均数D、百分位数39、关于标准差,哪项说法是错误地()A、A、反映全部观察值地离散程度B、B、度量了一组数据偏离均数地大小C、C、反映了均数代表性地好坏D、D、不会小于算术平均数40、一组变量地标准差将()A、A、随变量值地个数n地增大而增大B、B、随变量值之间地变异增大而增大C、C、随变量值地个数n地增加而减少D、D、随系统误差地减小而减小41、对于一组呈正态分布地计量资料,若对每一个个体同减去一个不为零地数,则()A、均数、标准差均不变B、均数变、标准差不变C、均数、标准差均变D、均数不变、标准差变42、描述一组数值变量资料地分布特征时()A、应选用XB、应选用SC、同时选用M,QD、根据分布类型选用相应地集中、离散趋势指标43、关于四分位数间距,下列哪一项是错误地()A、适用条件同中位数B、反映数值变量资料地离散趋势C、考虑了每个变量值地变异情况D、较极差稳定44、下列哪一项描述不是正态分布地特征()A、曲线位于横轴上方均数处最高B、以零为中心,左右对称C、均数为其位置参数D、标准差为其变异度参数45、成年男性吸烟率是女性地10倍,该指标为()A、相对比B、构成比C、流行率D、都不对46、收集某医院地资料,计算各种疾病所占地比例,该指标为()A、发病率B、构成比C、相对比D、患病率26、观察意外死亡在不同年份地变化趋势,宜选择地图形为()A、直条图B、普通线图C、圆图D、半对数线图47、观察甲型肝炎患者地年龄分布,宜选择地图形为()A、直方图B、直条图C、团图D、普通线图48、观察各种死因造成死亡地比重,宜选择地图形为()A、直方图B、直条图C、团图D、普通线图49、观察儿童智力与家庭收入地关系,宜选择地图形为()A、直方图B、直条图C、圆图D、散点图50、比较不同性别高血压患病率,宜选择地图形为()A、直方图B、直条图C、圆图D、普通线图51、某疗养院测得1096名飞行人员红细胞数(万/mm2),经检验该资料服从正态分布,其均值为414.1,标准差为42.8,求得地区间(414.1-1.96×42.8,414.1+1.96×42.8),称为红细胞数地().A、99%正常值范围B、95%正常值范围C、99%置信区间D、95%置信区间52、为了直观地比较化疗后相同时间点上一组乳癌患者血清肌酐和血液尿素氮两项指标观测值地变异度地大小,可选用地变异指标是()A、标准差B、标准误C、相关系数D、变异系数53、某地5人接种某疫苗后抗体滴定度为1:20、1:40、1:80、1:160 、1:320.为求平均滴定度,最好选用:()A、中位数B、几何均数C、算术平均数D、众数54、为了使显著性检验地两类错误同时减少,可采取措施:()A、提高显著性水平B、增加样本含量C、降低实验误差D、增加人员和设备55、某年甲、乙两地儿童麻疹流行,甲地发病300人,乙地发病250人.问该年甲、乙两地儿童麻疹发病率P谁大谁小.()A、P甲>P乙B、P甲<P乙C、P甲=P乙D、大小关系不明56、某县调查10岁男童身高:X1=125.62cm,S1=5.01cm;体重X2=23.92Kg,S2=2.82Kg.直观判断两组资料地离散程度何者为大,其结论应当是:()A、A、身高地离散程度大于体重地;B、与A相反C、C、两者离散度相等D、无法判定57、对于t分布来说,固定显著性水平地值,随着自由度地增大,t地临界值将会怎样变化?()A、增大B、减小C、不变D、可能变大,也可能变小58、有两个独立随机地样本,样本含量分别为n1和n2,在进行成组设计资料地t检验时,自由度应该是:()A、 n1+n2B、n1+n2 -1C、n1+n2 +1D、n1+n2 -259、不同地区水中平均碘含量与地方性甲状腺肿患病率地资料如下:地区编号: 1 2 3 4 . . . . . . 17碘含量: 10.0 2.0 2.5 3.5 . . . . . . 24.5患病率: 40.5 37.7 39.0 20.0 . . . . . . 0.060、为了通过测定碘含量来预测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患病率,应选用:()A、相关分析B、回归分析C、正常值范围D、均不对61、已知甲药地疗效不会低于乙药,检验地目地是为了得出甲药地疗效是否明显地优于乙药,此时应选用:()A、t检验B、单侧检验C、卡方检验D、双侧检验62、寿命表中死亡概率5q10是指()A、5岁者今后10年内死亡地概率B、10岁者今后5年内死亡地概率C、5~10岁者今后1年内死亡地概率D、10~15岁者今后1年内死亡地概率63、寿命表中地生存人数l0( )A、可以是任何一个假定地人数B、必须是10万C、应该是今年地出生数D、是指0岁组实际人口数64、衡量一个地区防治结核病总成绩,用该病地()更好.A、病死率B、发病率C、患病率D、死亡率65、某地算出2001年期望寿命为75岁,意思是()A、A、 2001年地实际人群平均可活75岁B、B、 2001年出生地人平均可以活75岁C、C、刚出生者按2001年地死亡水平期望可活75岁D、D、 2001年死亡者平均活了75岁66、用寿命表法计算某肿瘤患者地5年生存率,失访率较高时,().A、A、也不影响所算得地生存率B、B、算得地生存率一定偏高C、C、 5年生存率会高于4年生存率D、D、算得地生存率可能有偏67、下面4点中不属于直接法计算生存率缺点地是()A、A、没有充分利用随访资料所提供地信息B、B、不能用于在大样本资料地生存率计算C、C、 n+1年地生存率会大于n年地生存率D、D、随访不满n年地病例不能参加计算n年生存率68、(),可以用死亡率估计发病率.A、A、发病率较高地疾病B、B、死亡率较高地疾病C、C、病死率较高地疾病D、D、病死率接近1地疾病69、一批病人在1990年1月1日至2000年12月31日期间做手术,在2001年初获得随亡资料,().A、A、用直接法不能计算10年生存率B、B、用寿命表法算犁5年生存率不反映近2年手术质量及治疗效果C、C、用直接法和用寿命表法算得地5年生存率相等D、D、此时用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优于用直接法70、直接法算得地5年生存率().A、A、可以等于1B、B、不会高于4年生存率C、C、能反映近5年内地治疗水平D、D、不会高于6年生存率71、总生育率是指().A、A、活产数对总人口数之比B、B、活产数对总妇女数之比C、C、活产数对育龄妇女数之比D、D、活产数对已婚育龄妇女数之比72、终生生育率说明().A、A、一批妇女实际生育水平B、B、目前各年龄妇女地生育水平C、C、各年龄妇女地平均生育水平D、D、全人口平均每人生育水平73、总和生育率是指().A、A、每岁一组地生育率之和B、B、各年龄组生育率之和C、C、一批妇女一生地实际生育率D、D、各年份生育率之和74、粗再生育率是指().A、A、已婚育龄妇女地生育率B、B、以女婴为分子地生育率C、C、只计算女婴地总和生育率D、D、以总人口为分母地生育率75、净再生育率是指().A、A、能替代母亲一代执行生育职能地女婴数B、B、去除婴儿死亡后地生育率C、C、只考虑常住户口地生育率D、D、只考虑合法夫妻地生育率76、对于标准正态分布变量,()范围内有90%变量值.A、0~1.96B、-1.96~1.96C、-1.64~∞D、-1.64~1.6477、利用一次横断面调查资料,描述职业和肝炎患病率关系应该用().A、散点图B、直方图C、直条图D、圆图78、在同一总体中随机抽样,样本含量n越大,则理论上()越小.A、A、样本标准差B、B、中位数C、C、标准差地抽样误差D、D、第95百分位数79、在某个连续分布总体中随机抽样,变量是X,(),理论上样本均数地分布很快趋向正态分布.A、A、 X服从正态分布,随样本大小n增大B、B、 X不服从正态分布,随样本大小n增大C、C、 n不变,随样本个数k增多D、D、 X不服从正态分布,随样本个数k增多80、血清滴度(X)资料常用几何均数表示平均水平是由于().A、A、按等比级数分组B、B、 X近似正态分布C、C、 lgX近似于对数正态分布D、D、 X近似于对数正态分布81、计算几何均数G时,用常用对数lgX与用自然对数lnX所得计算结果().A、一样B、不一样C、有时一样,有时不一样D、可能相差较大,只能用lgX82、算术均数与中位数相比,().A、A、抽样误差更大B、B、不易受极端值地影响C、C、更充分利用数据信息D、D、更适用于分布不明及偏态分布资料83、比较连续分布数据地离散度,()A、A、单位相同时根本不能用CVB、B、单位相同均数据相差较大时根本不能用C、C、 s表示绝对离散度,CV表示相对离散度D、D、只要单位相同,用s和用CV都是一样地84、标准正态分布是指().A、N(μ,σ)B、N(0,0)C、N(1,1)D、N(0,1)85、以中位数表示集中趋势,()资料.A、A、不能用于正态分布地B、B、不能用于严重偏态地连续分布地C、C、可用于任何分布地计量D、D、可用于任何一种属性(分类)86、描述年龄(分10组)与疗效(有效、无效)地关系,应画().A、线图B、圆图C、直方图D、百分条图87、直方图可用于().A、A、2001年5种疾病发病率比较B、B、10个年龄组患病率比较C、C、身高和患病率地关系分析D、D、描述O型血者血红蛋白含量分布88、下列表示离散趋势地指标中,()没有单位(量纲).A、A、标准差B、B、极差C、C、变异系数D、D、四分位数间距89、实际工作中,两均数作差别地统计检验,要求数据近似正态分布及().A、A、两样本均数相差不太大B、B、两组例数不能相差太多C、C、两样本方差相近D、D、两组数据标准误相近90、减小均数地抽样误差地可行地方法之一是().A、A、严格执行随机抽样B、B、增大样本含量C、C、设立对照D、D、选一些处于中间状态地个体91、增大样本含量,理论上可使()更小.A、A、均数地抽样误差B、B、样本中位数C、C、样本极差D、D、样本标准差92、在同一总体随机抽样,其他条件不变,样本含量越大,则().A、A、样本标准差越大B、B、样本标准差越小C、C、总体均数地95%可信区间越窄D、D、总体均数地95%可信区间越宽93、两组数据中地每个变量值减去同一常数后作两样本均数差别地t检验,t值().A、A、变小B、B、变大C、C、不变D、D、变小或变大94、下列有关配对设计地差值地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比较地t检验(简称配对t检验)与成组设计地两样本均数比较地t检验(简称成组t检验地描述中,哪一项是错误地(). A、A、对于配对设计地资料,如果作成组t检验,不但不合理,而且平均起来统计效率降低B、B、成组设计地资料用配对t检验起来可以提高统计效率C、C、成组设计地资料,无法用配对t检验D、D、作配对或成组t检验,应根据原始资料地统计设计类型而定95、作两样本均数差别地t检验中,P值与α值中,().A、A、α值是研究者指定地B、B、P值是研究者指定地C、C、两者意义相同,数值不同D、D、两者意义相同,数值相同96、抽样研究男女性地下列指标差别,若(),应作双侧假设检验.A、A、已知女性地平均肺活量比男性小B、B、已知女性地平均白细胞数与男性相同C、C、不知男女性血小板平均数是否相同D、D、已知女性地血红蛋白量不比男性高97、由于两个独立样本计算得两个总体均数地可信区间,().A、A、如果两个可信区间有重叠,可认为两样本均数差别无统计意义B、B、如果两个可信区间有重叠,可认为两样本均数差别有统计意义C、C、如果两样本均数差别无统计意义,两个总体均数之差地可信区间包含0D、D、如果两样本均数差别无统计意义,两个总体均数之差地可信区间不包含098、在两样本均数差别地统计检验中,事先估计并确定合适地样本含量地一个重要作用是().A、A、控制第一类错误概率地大小B、B、可以消除第一类错误C、C、控制第二类错误概率地大小D、D、可以消除第二类错误99、在两变量X1和X2地配对t检验中,差数地().A、A、总体均数就是总体均数之差B、B、方差就是两样本均数之差地方差C、C、总体均数地可信区间一定包含0D、D、均数地方差是0100、在研究两种药物治疗高血压地效果地配对t检验中,要求().A、A、两组地样本方差相等B、B、数据呈双变量正态分布C、C、差数d服从正态分布D、D、差数d地方差等于0二、名词解释:1、1、总和生育率2、2、检验效能3、3、变量4、4、总体5、5、医学正常值范围6、6、统计描述7、7、假设检验8、8、相关分析9、9、非参数检验10、患病率11、相关系数12、回归系数13、发病率14、人口金字塔15、平均寿命16、第一类错误17、第二类错误18、假设检验19、抽样研究20、死因顺位21、疾病谱22、人口自然增长率23、婴儿死亡率24、新生儿死亡率25、概率26、等级资料27、计量资料28、变量29、计数资料30、检验水准31、参数32、统计量33、观察单位34、抽样35、抽样研究36、P值37、寿命表38、育龄妇女生育率39、粗再生育率40、净再生育率41、更替水平42、终身生育率43、统计推断44、标准化法45、二项分布46、泊松分布47、正态分布48、可信区间49、误差50、抽样误差51、系统误差52、标准误53、标准差54、中位数55、直线相关分析56、直线回归分析57、生存率58、变异59、单纯随机抽样60、分层抽样61、系统抽样62、整群抽样63、统计表64、统计图65、动态数列66、期望寿命67、围产期死亡率68、婴儿死亡率69、孕产妇死亡率70、人口自然增长率71、平均世代数72、根本死亡原因73、特异度74、敏感度75、阳性预测值76、阴性预测值77、变异系数78、偏相关系数79、决定系数80、生存人年数三、简答题1、1、正态分布有什么基本特征?有哪几个参数?2、2、什么叫标准正态分布?3、3、什么是正常值范围?制定正常范围地基本步骤是什么?4、4、标准差与变异系数地异同点有哪些?5、5、正态分布法与百分位数法制定正常值范围各有什么特点?6、6、样本均数地分布有哪些基本特征?7、7、总体均数地可信区间中地可信度和区间地宽度各说明什么?8、8、正态分布、标准正态分布和t分布有什么联系和区别?9、9、总体标准误和样本标准误地意义和应用有什么区别?10、10、两样本均数比较时为什么要作统计检验?11、11、我们班级全体男女同学地平均血压作比较,要不要作统计检验?12、12、在t检验中,如果无效假设成立,中间地95%地t值地范围是什么?13、T检验中第一类错误地概率是怎么决定地?为什么一般t检验中不显示第二类错误地概率?14、两样本均数地差别作统计检验,P>0.05,你对此结果如何解释?若P<0.05,又有哪些具体解释?15、15、两样本均数差别地t检验中,什么情况下作单侧检验?什么情况下作双侧检验?16、对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或对两样本均数地差别作统计检验,可信区间和t检验有什么关系?17、17、 t检验要求什么基本条件?18、18、 t检验基本步骤是什么?19、19、线性回归和线性相关分析地目地是什么?20、20、线性回归和线性相关分析对数据有什么要求?21、21、建立回归方程用地是什么方法?22、22、相关系数有什么性质?23、23、为什么要对样本回归系数及样本相关系数作统计检验?24、同一批样品用两种方法测定结果地相关系数是0.95,能否说两方法测定结果相同?25、25、回归和相关分析中地t检验是双侧地还是单侧地?其意义是什么?26、26、r和b地意义是否相同?它们地假设检验地意义是否相同?27、27、行×列表资料作χ2检验地目地是什么?28、28、四格表地χ2检验对数据有什么要求?29、29、χ2值地校正是什么意思?怎么进行校正?30、30、配对χ2检验适用于什么情况?为什么要作四格表地配对设计?31、31、四格表确切概率法检验地基本原理是什么?32、32、四格表确切概率法检验与χ2检验在应用上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33、在四格表确切概率法检验中为什么要计算更极端情况地概率?什么情况下需要计算更极端情况地概率?34、34、四格表确切概率法检验中怎么判断有哪些更极端地情况?35、35、哪些情况下要用四格表确切概率法检验?36、36、二项分布地定义是什么?二项分布有哪些基本性质?37、37、二项分布原理可用于哪些方面地统计分析?38、38、二项分布与正态分布有什么联系?39、39、二项分布地拟合优度检验有什么实际意义?40、40、 Possion分布地定义是什么?列举几possion分布变量地实例?41、41、 Possion分布有哪些基本性质?42、42、应用Possion分布理论可进行哪些统计分析?43、43、什么叫非参数统计方法?非参数统计方法有哪些特点?44、44、对于正态分布资料,用非参数统计方法作分析是否可以?有何影响?45、45、如何判断一组数据是否服从正态分布?46、46、为什么某年死亡者平均年龄不等于期望寿命?47、47、死亡概率和死亡率地区别是什么?48、48、发病率、患病率、病死率和死亡率存在什么联系和区别?49、同一地区不同年份居民初婚者平均年龄降低,是不是可以认为该地居民初婚年龄提前了?50、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地期望寿命可以直接比较,不必考虑人口年龄构成,对不对?为什么?51、51、疾病统计有几类指标,各有什么意义?52、52、反映疾病地预防效果和治疗效果地指标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53、53、寿命表法和直接法计算生存率地优缺点是什么?54、54、作生存分析应惧哪些资料?作生存率比较应该用什么方法?55、55、如何提高生存率指标地质量?56、56、平均世代年数怎么计算?该指标是什么意思?57、57、测量生育水平有几个指标?各指标有什么不同?58、58、测量人口再生产有几个指标?各指标有什么不同?59、59、人口统计应包括哪几个方面?60、60、人口金字塔有几种典型地形状?各说明什么?61、61、如何表达一批计量数据地基本特征?62、62、表达中心位置(集中趋势)地指标有几个,各适用于什么情况,有什么优缺点?63、63、标准差有何用途?64、64、表示离散度地指标有哪几个,各适用于什么情况,有什么优缺点?65、65、为什么要根据数据地性质和分布来选择不同地描述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地指标?66、66、半对数线图地图形如何作分析?67、67、如何判断一批资料是否正态分布或对数正态分布?68、68、如何选择统计图?69、69、对数正态分布数据如何制定正常值范围?70、70、直方图和圆图在应用中有何区别?71、71、如何选择正态分布法或用百分位数法制定正常值范围?72、72、原始数据单位变换后,对均数和方差有什么影响?73、如何把正态分布数据转换成标准正态分布数据?请列举几个统计学中经常出现地标准正态分布变量.74、74、什么是中心极限定理,中心极限定理在统计方法地应用。

卫生统计复习题及答案

卫生统计复习题及答案

卫生统计复习题及答案09徐医本科班医学统计学练习题及答案第一章医学统计中的基本概念练习题一、单向选择题1. 医学统计学研究的对象是A. 医学中的小概率事件B. 各种类型的数据C. 动物和人的本质D. 疾病的预防与治疗E.有变异的医学事件2. 用样本推论总体,具有代表性的样本指的是A.总体中最容易获得的部分个体 B.在总体中随意抽取任意个体C.挑选总体中的有代表性的部分个体 D.用配对方法抽取的部分个体E.依照随机原则抽取总体中的部分个体3. 下列观测结果属于等级资料的是A.收缩压测量值 B.脉搏数C.住院天数 D.病情程度E.四种血型4. 随机误差指的是A. 测量不准引起的误差B. 由操作失误引起的误差C. 选择样本不当引起的误差D. 选择总体不当引起的误差E. 由偶然因素引起的误差5. 收集资料不可避免的误差是A. 随机误差B. 系统误差C. 过失误差D. 记录误差E.仪器故障误差答案: E E D E A二、简答题1. 常见的三类误差是什么?应采取什么措施和方法加以控制?[参考答案]常见的三类误差是:(1)系统误差:在收集资料过程中,由于仪器初始状态未调整到零、标准试剂未经校正、医生掌握疗效标准偏高或偏低等原因,可造成观察结果倾向性的偏大或偏小,这叫系统误差。

要尽量查明其原因,必须克服。

(2)随机测量误差:在收集原始资料过程中,即使仪器初始状态及标准试剂已经校正,但是,由于各种偶然因素的影响也会造成同一对象多次测定的结果不完全一致。

譬如,实验操作员操作技术不稳定,不同实验操作员之间的操作差异,电压不稳及环境温度差异等因素造成测量结果的误差。

对于这种误差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控制,至少应控制在一定的允许范围内。

一般可以用技术培训、指定固定实验操作员、加强责任感教育及购置一定精度的稳压器、恒温装置等措施,从而达到控制的目的。

(3)抽样误差:即使在消除了系统误差,并把随机测量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样本均数(或其它统计量)与总体均数(或其它参数)之间仍可能有差异。

卫生统计期末试题及答案

卫生统计期末试题及答案

卫生统计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属于卫生统计的主要任务?A. 收集卫生数据B. 分析卫生数据C. 监测卫生状况D. 制定卫生政策答案:D2. 卫生统计的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除了:A. 卫生机构报告B. 家庭健康档案C. 社会经济统计数据D. 疾病控制机构报告答案:B3. 下列哪个指标可以反映一个区域的整体健康水平?A. 各年龄段人群的患病率B. 人均卫生支出C. 连续三年的住院率D. 人口死亡率答案:D4. 调查一所学校的学生身高指标,以下哪个抽样方法最为适用?A. 系统抽样B. 方便抽样C. 随机抽样D. 分层抽样答案:D5. 下列哪个指标属于卫生统计中的社会经济指标?A. 人均寿命B. 男女性别比C. 住院率D. 文化程度答案:D二、填空题1. 卫生统计是一门以收集、分析、研究、统计和描述人口健康状况及其变化趋势的_______学科。

答案:卫生学统计学2. 卫生统计的数据来源包括卫生机构报告、疾病控制机构报告、_____、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等。

答案:人口普查3. 卫生统计的主要任务包括收集卫生数据、分析卫生数据、监测卫生状况以及_______。

答案:制定卫生政策4. 卫生统计在公共卫生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评估卫生计划的实施效果,还可以为卫生服务的_______提供数据支持。

答案:改进和优化5. 卫生统计应用的范围广泛,既可以在卫生部门内部运用,也可以在_______、研究机构等单位中使用。

答案:科研机构三、解析题1. 请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卫生统计的含义和作用。

卫生统计是指通过收集、分析和描述人口健康状况及其变化趋势的一门学科。

它通过收集卫生相关的数据,如疾病发病率、死亡率、医疗资源分布等,对其进行分析和统计,进而了解人口的健康水平和卫生状况。

卫生统计的作用非常重要,它可以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持;同时,通过分析统计数据,可以评估卫生计划的实施效果,指导卫生服务的改进和优化。

卫生统计学试题(含答案)

卫生统计学试题(含答案)

医学统计方法选择题一:医学统计方法概述l.统计中所说的总体是指:AA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的研究对象的全体B随意想象的研究对象的全体C根据地区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D根据时间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E根据人群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2.概率P=0,则表示BA某事件必然发生B某事件必然不发生C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D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大E以上均不对3.抽签的方法属于 DA分层抽样B系统抽样C整群抽样D单纯随机抽样E二级抽样4.测量身高、体重等指标的原始资料叫:BA计数资料B计量资料C等级资料D分类资料E有序分类资料5.某种新疗法治疗某病患者41人,治疗结果如下:治疗结果治愈显效好转恶化死亡治疗人数8 23 6 3 1该资料的类型是:DA计数资料B计量资料C无序分类资料D有序分类资料E数值变量资料6.样本是总体的CA有价值的部分B有意义的部分C有代表性的部分D任意一部分E典型部分7.将计量资料制作成频数表的过程,属于&not;&not;统计工作哪个基本步骤:CA统计设计B收集资料C整理资料D分析资料E以上均不对8.统计工作的步骤正确的是 CA收集资料、设计、整理资料、分析资料B收集资料、整理资料、设计、统计推断C设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D收集资料、整理资料、核对、分析资料E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进行推断9.良好的实验设计,能减少人力、物力,提高实验效率;还有助于消除或减少:BA抽样误差B系统误差C随机误差D责任事故E以上都不对10.以下何者不是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原则DA对照的原则B随机原则C重复原则D交叉的原则E以上都不对第八章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描述11.表示血清学滴度资料平均水平最常计算 BA算术均数B几何均数C中位数D全距E率12.某计量资料的分布性质未明,要计算集中趋势指标,宜选择CA XB GC MD SE CV13.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后:BA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B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C两者均不变D两者均改变E以上均不对14.某厂发生食物中毒,9名患者潜伏期分别为:16、2、6、3、30、2、lO、2、24+(小时),问该食物中毒的平均潜伏期为多少小时?CA 5B 5.5C 6D lOE 1215.比较12岁男孩和18岁男子身高变异程度大小,宜采用的指标是:DA全距B标准差C方差D变异系数E极差16.下列哪个公式可用于估计医学95%正常值范围 AA X±1.96SB X±1.96SXC μ±1.96SXD μ±t0.05,υSXE X±2.58S 17.标准差越大的意义,下列认识中错误的是BA观察个体之间变异越大B观察个体之间变异越小C样本的抽样误差可能越大D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可能越差E以上均不对18.正态分布是以 EA t值为中心的频数分布B 参数为中心的频数分布C 变量为中心的频数分布D 观察例数为中心的频数分布E均数为中心的频数分布19.确定正常人的某项指标的正常范围时,调查对象是BA从未患过病的人B排除影响研究指标的疾病和因素的人C只患过轻微疾病,但不影响被研究指标的人D排除了患过某病或接触过某因素的人E以上都不是20.均数与标准差之间的关系是EA标准差越大,均数代表性越大B标准差越小,均数代表性越小C均数越大,标准差越小D均数越大,标准差越大E标准差越小,均数代表性越大第九章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推断21.从一个总体中抽取样本,产生抽样误差的原因是AA总体中个体之间存在变异B抽样未遵循随机化原则C被抽取的个体不同质D组成样本的个体较少E分组不合理22.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中,结果为P<0.05,有统计意义。

卫生统计试题及答案

卫生统计试题及答案

卫生统计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卫生统计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A. 疾病B. 健康C. 人群健康状况D. 卫生服务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卫生统计学的研究内容?A. 描述性研究B. 推断性研究C. 预测性研究D. 诊断性研究答案:D3. 卫生统计学中,描述集中趋势的指标不包括:A. 平均数B. 中位数C. 众数D. 方差答案:D4. 卫生统计学中,描述离散趋势的指标包括:A. 标准差B. 变异系数C. 极差D. 以上都是5. 卫生统计学中,下列哪项不是概率抽样方法?A. 简单随机抽样B. 系统抽样C. 分层抽样D. 非概率抽样答案:D6. 卫生统计学中,下列哪项不是非参数检验?A. 卡方检验B. 秩和检验C. 符号检验D. 曼-惠特尼U检验答案:A7. 卫生统计学中,下列哪项不是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A. 频数分布B. 列联表分析C. 回归分析D. 描述性统计量答案:C8. 卫生统计学中,下列哪项不是推断性统计分析方法?A. t检验B. 方差分析C. 回归分析D. 描述性统计量答案:D9. 卫生统计学中,下列哪项不是数据收集的方法?B. 实验法C. 调查法D. 推断法答案:D10. 卫生统计学中,下列哪项不是数据整理的方法?A. 编制频数分布表B. 绘制直方图C. 计算描述性统计量D. 回归分析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卫生统计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A. 描述性研究B. 推断性研究C. 预测性研究D. 诊断性研究E. 以上都是答案:ABC2. 卫生统计学中,描述集中趋势的指标包括:A. 平均数B. 中位数C. 众数D. 方差E. 标准差答案:ABC3. 卫生统计学中,描述离散趋势的指标包括:A. 标准差B. 变异系数C. 极差D. 方差E. 平均数答案:ABC4. 卫生统计学中,下列哪些是概率抽样方法?A. 简单随机抽样B. 系统抽样C. 分层抽样D. 整群抽样E. 非概率抽样答案:ABCD5. 卫生统计学中,下列哪些是非参数检验?A. 卡方检验B. 秩和检验C. 符号检验D. 曼-惠特尼U检验E. 方差分析答案: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卫生统计学是应用数学和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来研究卫生领域的科学问题。

卫生统计学试题

卫生统计学试题

卫生统计学习题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1. 1985年某省农村30例6-7岁正常男童胸围(cm)测量结果如下:51.6 54.1 54.0 56.9 57.7 55.5 58.3 55.4 53.8 57.7 51.3 53.8 57.3 54.8 52.1 55.3 54.8 54.7 53.4 57.1 53.1 55.9 51.4 54.6 56.1 61.8 59.3 56.8 59.8 53.9(1)试编制以上数据的频数表,绘制直方图,概括其分布特征。

(2)用合适的统计量描述其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

(3)对样本进行正态性检验第三章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1.某地通过卫生服务的基线调查得到如下资料,试作如下分析:(1)计算全人口的性别比;(2)计算育龄妇女(15~49岁)占总人口的百分比;(3)计算总负担系数;(4)计算老年人口系数某地人口构成情况年龄组(岁)男(%)女(%)年龄组(岁)男(%)女(%)0~ 4.2 4.0 45~ 2.4 2.75~ 3.2 3.1 50~ 2.1 2.410~ 4.4 4.2 55~ 1.2 2.215~ 5.5 5.3 60~ 1.3 2.420~ 5.1 5.2 65~ 1.1 1.425~ 6.0 6.1 70~ 0.8 1.230~ 4.3 4.5 75~ 0.5 0.935~ 3.2 3.3 80~ 0.2 0.540~ 2.3 2.5 85~ 0.1 0.2第四章常用概率分布1.假定虚症患者中,气虚型占30%。

现随机抽查30名虚症患者,求其中没有1名气虚型的概率、有4名气虚型的概率。

2.某溶液平均1毫升中含有大肠杆菌3个。

摇均后,随机抽取1毫升该溶液,内含大肠杆菌2个和低于2个的概率各是多少?3.某人群中12岁男童身高的分布近似正态分布,均数为144.00cm,标准差为5.77cm,试估计(1)该人群中12岁男童身高集中在哪个范围?(2)求人群中12岁男童身高的95%和99%参考值范围;???????(3)求人群中12岁男童身高低于140cm的概率;(4)求人群中12岁男童身高超过160cm的概率;参数估计基础1.某研究表明新研制的一种安眠药比旧安眠药增加睡眠时间。

卫生管理统计试题库(30课时)

卫生管理统计试题库(30课时)

第一章 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 一、选择题(一)A1型:每一道题下面有A 、B 、C 、D 、E 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某医院某年住院病人中胃癌患者占5%,则____B___。

A.5%是强度指标B.5%是频率指标C.5%是相对比指标D.5%是绝对数E.5%胃癌在人群中的严重性2.计算麻疹疫苗接种后血清检查的阳转率,分母为___C____。

A.麻疹易感人群 B.麻疹患者数 C.麻疹疫苗接种人数 D.麻疹疫苗接种后的阳转人数 E.麻疹疫苗接种后的阴性人数3.某病患者120人,其中男性114人,女性6人,分别占95%与5%,则结论为__D_____。

A.该病男性易得 B.该病女性易得 C.该病男性、女性易患程度相等 D.尚不能得出结论 E.根据该资料可计算出男女性的患病率4.某地区某种疾病在某年的发病人数为0a ,以后历年为n a a a ,,,21 ,则该疾病发病人数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___D__。

A.110++++n a a a nB.110+n n a a aC.n n a a 0D.10-n n a aE.n n n a a 1-5.某部队夏季拉练,发生中暑21例,其中北方籍战士为南方籍战士的2.5倍,则结论为_____C_。

A.北方籍战士容易发生中暑B.南方籍战士容易发生中暑C.尚不能得出结论D.北方、南方籍战士都容易发生中暑E.北方籍战士中暑频率比南方籍战士高 6.定基比与环比指标是____E___。

A.构成比B.平均数C.频率D.绝对数 E 相对比7.一项新的治疗方法可延长病人的生命,但不能治愈该病,则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是____A___。

A.该病的患病率增加B.该病的患病率减少C.该病的发病率增加D.该病的发病率减少E.该病的发病率与患病率均减少8.要比较甲乙两厂某工种工人某种职业病患病率的高低,采取标准化法的原理是___C____。

A.假设甲乙两厂的工人构成比相同 B. 假设甲乙两厂患某职业病的的工人数相同 C. 假设甲乙两厂某工种工人的工龄构成比相同 D. 假设甲乙两厂某职业病的患病率相同 E. 假设甲乙两厂某职业病的构成相同(二)A2型:每一道题以一个小案例出现,其下面有A 、B 、C 、D 、E 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4章卫生统计练习题

1—4章卫生统计练习题

1—4章卫生统计练习题一、判断对错题,如果错请改成正确的或说明为什么错。

1. 比较某地成年男子的红细胞数与血红蛋白的变异程度大小,采用标准差比较合适。

( × ) 正确答案是变异系数变异系数多用于观察指标单位不同时,如身高与体重的变异程度的比较,或均数相差较大时的比较;而标注差和方差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离散水平。

2.百分位数法确定医学参考值范围可以用于任何资料。

( × )正确答案是用于样本含量不低于100的偏态分布资料3.中位数和百分位数都是位置指标。

( √ )中位数适用于各种分布资料,尤其是偏态分布资料和一端或两端无确切数值的资料,百分位数的重要用途是确定医学参考值范围,中位数实际上是第50百分位数。

4.中位数描述计量资料的平均水平可以用于任何资料。

( √ )5.凡对称分布的资料都是正态分布的。

( × )随机变量Ⅹ必须服从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且必须符合正态分布的特征。

两端与Ⅹ轴永不相交等特征。

6.变异系数和标准差的单位均与原始数据的单位相同。

( × )正确答案是变异系数无单位,标准差的单位与原始数据的单位相同。

7.统计工作中说的总体是指根据地区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 × )总体是根据研究的目的确定的同质的观察单位的全体。

同质即对研究目的的影响因素应该相同。

如有的总体的概念是设想的或抽象的:研究保列治治疗慢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这里的同质基础是慢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该总体包括用该药治疗的所有慢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8. 描述一组分布很偏的资料变异程度,四分位间距比全距要稳定。

(√ )全距即极差,也即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

9.正态分布曲线下,从均数μ到μ+1.96倍标准差的面积约为0.95.( × )正确答案是0.95/2μ±1.96倍标准差的面积约为0.95;μ±2.58倍标准差的面积约为0.99;μ±标准差的面积约为0.682710. 某市1974年为了解该地居民发汞的基础水平,为汞污染的环境监测积累资料,调查了留住该市一年以上,无明显肝、肾疾病,无汞作业接触史的居民238人发汞含量如下: 发汞值(μmo1/kg )1.5--,3.5--,5.5--,7.5--,9.5--,11.5--,13.5--,15.5--,17.5--,19.5-人 数 20 66 60 48 18 16 6 1 0 3该地居民发汞值的95%医学参考值范围是小于S X 64.1 ( )。

卫生统计习题1

卫生统计习题1

卫生统计习题1卫生统计复习题:一、选择题1、用均数和标准差可以全面描述资料的特征。

() A.正偏态分布 B.负偏态分布C.正态分布和近似正态分布D.对称分布 E.各种分布2、小,表示用均数反映资料的平均水平的代表性好。

() A. 变异系数 B.标准差 C. 四分位数间距 D.极差 E.方差3、关于标准差,哪一项是错误的。

() A.反映全部观察值离散程度 B.度量了一组数据偏离平均数的大小 C.反映了均数代表性的好坏 D.可以衡量抽样误差的大小 E.多用于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的描述4、中位数描述集中位置时,下面哪项是错误的。

() A.适合于偏态分布资料 B.适用于分布不明的计量资料 C.不适合等比资料D.分布末端无确定值,只能用中位数 E.可以粗略描述各类计量资料的平均水平5、从一个计量资料的总体中抽样,产生的抽样误差的原因是 ( )A.总体中的个体值存在差异B.总体均数不等于零C.样本中的个体值存在差异D.样本均数不等于零6、若总例数相同,则两组计量资料的t检验与配对计量资料的t检验相比较,一般为( )A.两组计量资料的t检验的效率要高些B.配对计量资料的t检验的效率要高些C.两者效率相等D.两者效率相差不大7、方差分析中,当P<0.05时,结果 ( )A.可认为各样本的均数都不相同。

B.可认为各总体均数都不相同。

C.可认为各总体均数不全相等。

D.证明各总体均数不全相等。

8、调查甲乙两地的冠心病粗死亡率为40/10万,按年龄构成标准化后,甲地冠心病标准化死亡率为45/10万,乙地为38/10万,因此可以认为。

( )A.甲地年轻人较多B.乙地年轻人较多C.甲地冠心病诊断较乙地准确D.乙地冠心病诊断较甲地准确 9、关于符号秩和检验,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以差值的大小从小到大编秩B.若差值的绝对值相等,正负号相反,则取平均秩次C.若差值为0,则不参与编秩D.分别计算正负秩和,取正秩和为检验统计量T10、四个班级,每个班级有A、B、O、AB四个血型的人数各若干,要分析各班学生的血型情况是否不同 ( )A.要作随机区组设计方差分析B.要作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C.要作R×C χ检验D.要作t 检验11、关于相对数,以下哪一项不正确 ( )A.是分类变量资料的统计描述指标B.各部分的构成比总和为100%2C.计算相对数的分母不宜过小D.率可表示事物内部某一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 12、χ2检验主要是检验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章卫生统计练习题一、判断对错题,如果错请改成正确的或说明为什么错。

1. 比较某地成年男子的红细胞数与血红蛋白的变异程度大小,采用标准差比较合适。

( × ) 正确答案是变异系数变异系数多用于观察指标单位不同时,如身高与体重的变异程度的比较,或均数相差较大时的比较;而标注差和方差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离散水平。

2.百分位数法确定医学参考值范围可以用于任何资料。

( × )正确答案是用于样本含量不低于100的偏态分布资料3.中位数和百分位数都是位置指标。

( √ )中位数适用于各种分布资料,尤其是偏态分布资料和一端或两端无确切数值的资料,百分位数的重要用途是确定医学参考值范围,中位数实际上是第50百分位数。

4.中位数描述计量资料的平均水平可以用于任何资料。

( √ )5.凡对称分布的资料都是正态分布的。

( × )随机变量Ⅹ必须服从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且必须符合正态分布的特征。

两端与Ⅹ轴永不相交等特征。

6.变异系数和标准差的单位均与原始数据的单位相同。

( × )正确答案是变异系数无单位,标准差的单位与原始数据的单位相同。

7.统计工作中说的总体是指根据地区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 × )总体是根据研究的目的确定的同质的观察单位的全体。

同质即对研究目的的影响因素应该相同。

如有的总体的概念是设想的或抽象的:研究保列治治疗慢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这里的同质基础是慢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该总体包括用该药治疗的所有慢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8. 描述一组分布很偏的资料变异程度,四分位间距比全距要稳定。

(√ )全距即极差,也即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

9.正态分布曲线下,从均数μ到μ+1.96倍标准差的面积约为0.95.( × )正确答案是0.95/2μ±1.96倍标准差的面积约为0.95;μ±2.58倍标准差的面积约为0.99;μ±标准差的面积约为0.682710. 某市1974年为了解该地居民发汞的基础水平,为汞污染的环境监测积累资料,调查了留住该市一年以上,无明显肝、肾疾病,无汞作业接触史的居民238人发汞含量如下: 发汞值(μmo1/kg )1.5--,3.5--,5.5--,7.5--,9.5--,11.5--,13.5--,15.5--,17.5--,19.5-人 数 20 66 60 48 18 16 6 1 0 3该地居民发汞值的95%医学参考值范围是小于S X 64.1 ( )。

11. 标准误可以反映抽样误差的大小。

( × )正确答案是反映均数抽样误差的大小。

标准误:即样本均数的标准差,它反映样本均数间的离散程度,也反映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间的差异,因而说明了均数抽样误差的大小。

12.95%可信区间是指“正常人群”某指标95%个体值所在范围( × )。

正确答案是指对研究该指标无影响的所有人。

“正常人或健康人”都可以,只要是对研究指标无影响。

13.加大检验水准α可以提高假设检验的检验效能( √ )。

1-β称为检验效能,其意义为当两总体确有差异,按规定检验水准α所能发现该差异的能力。

由课本第55页图3—6可以看出, α愈大β愈小,即Ⅰ型错误愈大,Ⅱ型错误愈小;α愈小β愈大,即Ⅰ型错误愈小,Ⅱ型错误愈大;要同时减小Ⅰ型错误α及Ⅱ型错误β,唯一的办法是增加样本量n 。

14.任何两小样本数值变量资料的比较均可以用t 检验( × )。

T 检验的样本随机地取自整体,两样本t 检验适用于完全随机设计两样本均数的比较,且还要求两样本所对应的两总体方差相等。

当两样本含量较小(n ≤60),且均来自正态总体时,要根据两总体方差是否相同而采取不同的检验方法。

15.配对设计数值变量资料的t 检验可以看作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比较的t 检验的特例。

(×) 配对t 检验也称成对t 检验,适用于配对设计的计量资料。

主要有以下情形①两同质受试对象配成对子分别接受两种不同的处理②同一受试对象分别接受两种不同处理③同一受试对象接受处理前后。

U 检验和z 检验是t 检验的特例(样本含量较大)。

16.进行假设检验的目的是判断样本指标间的差异仅仅是抽样引起的还是总体本不相同( √ ) 17. 一类错误的概率等于假设检验中的概率P ( √ )18.统计推断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 √ )19.抽样误差产生的原因是观察对象只是总体的一部分观察单位以及个体差异。

( × )20.观察100名12岁男孩身高,均数为138.00cm ,标准差为4.12cm ,理论上身高低于120.00cm 的12岁男孩所占比重为Φ(-u )。

即Φ(4.369) Φ(u )=1-Φ(﹣u)[u=(120.00-138.00)/4.12] = ﹣4.369 Φ(u )是标准正态分布的分布函数21.描述一组分布很偏的资料的变异度以.全距指标较好。

( × )22.当自由度趋于无穷大时t 分布就是标准正态分布。

( × )当自由度趋于无穷大时,t 分布逼近u 分布,但还不是标准正态分布,标准正态分布是t 分布的特例。

23.两样本均数比较,P 越小两总体均数间的差别越大。

( × )不能,p 值必须与α值比较后才能下结论。

如p 值始终大于α时,不论p 值增大还是减小,都没有统计学意义,若p 值始终小于α时,p 值越小,差异越大。

24.对任何两个统计指标比较均必须进行假设检验。

( )25.标准差和标准误都是反映变异程度大小的指标。

( × )26.两样本均数间经检验差别有统计意义,则两总体均数肯定不同。

( × )二者没有必然关系27.统计推断的结论都是针对总体特征而言。

( )28.在0.05水准下作正态性检验,认为总体有服从正态分布,此时若推断有错,其错误的概率小于等于0.05( × )。

大于 29.据普查资料比较两地12岁男孩哪地区更高必须作假设检验。

( )30.计算大样本总体均数的95%可信区间公式是S X 96.1 。

( )31. 假设检验,双侧检验差别有统计意义,单侧检验差别一定有统计意义。

( )32.成组设计与配对设计的不同仅在于成组设计两种处理的观察数据例数不一定相同,而配对设计两种处理的观察数据例数一定相同。

( )33.可信区间可以解决假设检验的问题。

( )34. 标准误越大,说明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越小( )。

35.方差齐性检验,增大检验水准的目的是为了降低把不满足方差齐性的问题推断为满足方差齐性的概率。

( )36.完全随机设计多个样本均数的方差分析,必然有组内组间总+=MS MS MS ( )。

37.任何两样本均数比较都既可用t 检验,也可用方差分析,且两方法结论相同。

38.符合正态分布和方差齐性的任何两样本均数比较都既可用t 检验,也可用方差分析,且两方法结论相同。

二、分析与计算1. 观察了218名健康成人的第一秒肺通气量,资料如下:肺通气量 男性人数 女性人数2.0 —— 1 42.5 —— 3 183.0 —— 11 203.5 —— 27 284.0 —— 36 204.5 —— 26 155.0 —— 10 35.5 —— 3 16.0 ——6.5 1 1合 计 118 110①请分别用统计指标对男、女第一秒肺通气量的平均水平进行描述。

②男性该指标的抽样误差是多少?计算男性该指标总体均数的95%可信区间和医学参考值范围。

组中值2.25 2.753.25 3.754.25 4.755.25 5.756.25 男生人数 13 11 27 36 26 10 3 1 女生人数 418 20 28 20 15 3 1 1 男乘积2.25 8.25 35.75 101.25 153 123.5 52.5 17.25 6.25 女乘积9 49.5 65 105 85 71.25 15.75 5.75 6.25①算算术均数:男:4.24 女:3.75② 2.电针引产成功者10例,测得电针前和电针后的皮质醇()100/ml g μ值如下,问电针对皮质醇的含量有无影响?病例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电针前 55.0 9.5 26.5 50.0 35.0 15.0 75.0 54.0 60.0 47.0 电针后 18.0 14.5 3.6 35.0 55.0 19.0 112.0 105.0 66.0 22.54.对中药三棱莪术抑癌作用研究中,先使40只小白鼠致癌,然后随机分为四组,分别给予四种不同的剂量,经过一定时间后观察肿块体积大小,经计算40只小白鼠数据的总变异SS 总=45.09,由剂量不同引起的变异SS 剂量=41.65, 问四种不同剂量的抑癌作用有无不同?(所用界值85.2),(05.021=ννF )5.今测得12名正常人和15名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转铁蛋白含量,结果如下:正 常 人 265.4 271.5 284.6 291.3 254.8 275.9 281.7 268.6 264.1 273.2270.8 260.5病毒性肝炎患者 235.9 215.4 251.8 224.7 228.3 231.1 253.0 218.8 233.8 230.9240.7 221.7 256.9 260.7 224.4比较患者和健康人的转铁蛋白含量有无差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