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复句分析

合集下载

现代汉语复句

现代汉语复句

父①亲允许了,我②也很高兴,因③为我早
听到闰土这个名字,而④且知道他和我仿
佛年纪,闰月生的,五行缺土,所⑤以他
的父亲叫他闰土。

A、7 个 B、6 个 C、5 个 D、4 个
zzrui
精选课件
确定分句数目
明确每个分句的起止 注意非主谓句作分句的情况 注意不要把以下成分看成分句:
主谓结构短语充当的句子成分 其他复杂短语充当的句子成分 复句形式充当的句子成分 独立成分、句首状语
精选课件
复句
语言美是心灵美的基调,心灵美是 语言美的前提。 并列复句
虽然金子很名贵,但我还是要做一 块钢。 转折复句
弼时同志有三怕:一怕工作少,二 怕麻烦人,三怕用钱多。 解说复句
云中的神啊,雾中的仙,神姿仙态
桂林的山! 并列复句
非主谓句充当分句
zzrui
精选课件
复句的特点
1. 从结构上看,组成复句的分句具有相对 的独立性,互不作句子成分。
语法部分
汉语的复句
·
精选课件
本节重点
复句的关系类别 紧缩句 如何区分单复句 多重复句的分析
课堂练习
课后作业
zzrui
精选课件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意义上密切 相关,在结构上相对独立的单句 形式组成的句子称为复句。
组成复句的单句形式——分句
分句可以是主谓短语,也可以是非主谓短语。
zzrui
zzrui
精选课件
根据结构关系
注意 主谓短语、复句形式作句子成分 非主谓句形式构成分句 分句成分的省略
zzrui
精选课件
主谓短单语句、复句形式作句子成分
➢ 老师证实:他确实是个好学生。主谓短语作宾语 ➢ 老师证实:不仅高二的学生要参加,而且

复句

复句
现代汉语(二)
第五章 语法
第七节 复句
一、什么是复句?
(1)我接过杯子喝了一口,好甜的泉水啊!
(2)高高兴兴上班来,平平安安回家去。 (3)农民在农闲时节进城打工,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 儿了。 (4)只有那张被太阳晒黑了的脸,才说明这是一个长 期搞农村工作的人。 (5)白雪皑皑的喜马拉雅山,巍然屹立在西藏南侧。 (6)指导员走过去,把伤员抱了起来,放到担架上。
(7)蓝天,远树,金黄色的麦浪。
二、复句的主语
(1)大家一直把她送到楼梯口那儿,望着她的背影消 逝在楼梯下面,才依依不舍地回到店里来。 (2)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力量,时间就是速度。 (3)你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亲口尝一尝。 (4)天闷热得像一口大蒸笼,黑沉沉的乌云正从西边 的老牛山那边铺过来。 (5)船里装着新米,把船压得很低。 (6)他是我的一个本家,应该叫他五叔。
六、紧缩复句 (一)什么是紧缩复句?P135.
(1)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2)天塌下来也顶得住。 (3)想说又不敢说。 (4)想想也有几分高兴。 (5)眼高手低。 (6)人勤地不懒。 (7)地肥水美五谷香。 (8)你爱信不信。
(二)紧缩复句常用的关联词语 P135. (三)与一般复句的转换
(1)天塌下来也顶得住。→ 即使天塌下来,也顶得住。 (2)条件再好也不行。→ 即使条件再好,也不行。 (3)天一亮就出去锻炼。→ 只要天一亮,就出去锻炼。 (4)他走我就走。→ 只要他走,我就走。
第八节 句群
一、什么是句群? 二、句群的组合方式:关联法、意合法 三、句群的类型 (1)根据用途和作用: 叙述句群、描写句群、抒情句 群、议论句群、说明句群。 (2) 根据层次多少: 简单句群和多重句群两类。 (3)根据句与句之间的意义关系: 并列句群、顺承句 群、解说句群、递进句群、选择句群、转折句群、因 果句群、目的句群、假设句群、条件句群、独立句群。 四、句群和复句、段落

现代汉语-语法(复句)

现代汉语-语法(复句)

现代汉语-语法(复句)一、复句概说(一)什么是复句复句是由两个或几个意义上紧密相关、结构上互不包含的分句构成的句子。

分句是构成复句的单句形式。

例1:人文社会科学的作用似乎是无形的,但如果没有它的支撑和引导的作用,自然科学就难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例2:在经过战争、吞并和融合之后,华夏族已经成为黄河流域乃至东亚大陆人数最多、经济文化最发达、实力最强的民族,占据了当时地理条件最优越的地区。

(二)复句的特点1、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构成,可以表达比单句更为复杂的语义内容。

2、分句之间在意义上紧密相关;在结构上互不包含,互相不做句子成分。

3、一个复句只有一个句调,书面上用句号、问号或感叹号表示;分句之间一般都有停顿,书面上一般用逗号、分号或冒号来表示。

例1:这是一个不幸的人:二老双亡,无亲无故,孑然一身。

例2:你什么情况也不了解,就准备到电视台去赚钱?4、复句之间经常使用关联词语连接分句,关联词语是复句重要的语法标志,是表达分句之间结构关系和语义关系的重要语法手段。

例1:历史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在更高阶段上的发展。

例2:这类信件不仅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而且被历史学家视为研究历史的重要线索。

例1“不是……而是”表明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例2“不仅……而且”表明分句之间是递进关系。

(三)复句与单句的区别单句由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构成,而复句由两个或多个分句构成。

复句和单句的区别主要表现在:1、结构是否包含构成单句的直接成分之间在结构上互相包含,存在着主谓、偏正、述宾、述补、联合等结构关系。

复句的分句之间在结构上互不包含,互相不作句子成分。

需要注意的是,主谓短语充当分句时,与另一个分句的关系是平等的,这与主谓短语作句子中的一个成分是不同的。

例1:农民在农闲时节进城打工,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儿了。

例2:我这才明白,田里的活儿都是那小姑娘干的。

例1是主谓短语“农民在农闲时节进城打工”在句中作主语。

例2是主谓短语“田里的活儿都是那小姑娘干的”在句中作宾语。

复句 精解 易懂

复句   精解  易懂

四、多重复句
1.什么是多重复句
三个或三个以上分句构成的,意义上包 含着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关系,结构上形成两 个或两个以上层次的复句。
先读下边几个句子。 1.“基本”这个词基本有用,但不是到处可用。 2.大家用它搭过帐篷,用它做过梭镖,用它当罐当 过水,用它做过扁担和吹火筒。 3.有,所以是“属实”,但是数目不对,所以是 “基本”属实 ?
多么美妙的夜晚,多么凉爽的天气,多么 迷人的繁星啊! 事实是伙食费降低了,伙食质量反而比 以前提高了。 伙食费降低了,伙食质量反而比以前提 高了,这是事实。
1.下列关于复句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句在意义上紧密相关、结构上互不包含。
B、分句之间互相不作句子成分。 C、复句的结尾在书面上用句号、问号或感叹号表示停顿。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有选择关系的分句组成。有两种:
1.有取舍的选择复句,表示对两种可能的情况有所取舍,常
用“与其……,不如……”“宁可……,也……”等关联词语。
例:他宁可少睡觉,也要把当天的事情做完。
2.无取舍的选择复句,只提出几种可能的情况,常用“或
者……”“也许……,也许……”等关联词语,表示几种可 能性是相容的,并不互相排斥;也常用“不是……,就 是……”“要么……,要么……”等关联词语,表示两种可 能性是不相容的,不能同时存在。例如:
(2)推论因果关系:前一个分句提出一个依据或 前提,后一个分句表示由这个依据或前提推出的结 论。这种结论带有主观性,可能是事实,也可能不 是事实。这种关系的复句一般用“既然……, 就……”等关联词语来表示。例如: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汪国真) 注意:因果复句前一分句如果用“因为”,后 一分句就不能用“因此”“因而”,以免字面重复。

《现代汉语》第五章8复句

《现代汉语》第五章8复句

复句概说
3.关联词语的作用 关联词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方面。 (1)连接、标示某种关系:两个分句之间原本存在 某种关系,用X关联词语来连接、标示这种特定的语义 关系。如: 他三下两下穿好一件衣服,然后,大步流星地 走出院子。 他去了,而且去得最早。 (2)显化某种关系:各分句之间本来隐含某种或几 种关系,用特定的关联词语使特定的语义关系得到明显 的标示。如:
复句类型
下边是上述三种句子关系的比较:
任选句 选择意向 语 气 确定与否 或此或彼 比较和缓 选择未定 限选句 非此即彼 比较坚定 选择未定 决选句 舍此取彼 非常肯定 选择已定
复句类型
4.递进关系 (1)递进关系的含义 递进关系,说的是后一个分句所表述的内容比前一个分句在某 些方面更进一层。 (2)典型格式 递进关系的典型格式是:不但„„而且„„、不但不„„反 而„„、尚且„„何况„„ 预示下文即将发生递进
复句概说
① 隔了几道墙,声音听不清楚。 →因为隔了几道墙,所以声音听不清楚。 (因果) →如果隔了几道墙,声音就听不清楚。 (假设) (3)转化某种关系:各分句之间原本具有A关系,现在 使用另外一套关联词语,使A关系转变为B关系。如: ① 那时,他们很少交谈,即使偶尔交谈,也只 是工作上的联系。(让步) →那时,他们很少交谈,虽然偶尔交谈,但也只是 工作上的联系。(转折)
复句类型
分类的原则 汉语复句分类的原则可以概括为:从关系出发,用 标志控制。 关系:是复句内部各分句之间的逻辑、语义关系。 标志:是联结、标示各分句之间语义关系的关联词 语。如:因果关系 比如: ① 没有事,很无聊。 (没有特定的关联词语作为标记,语义关系模 糊、不确定) ② 因为没事干,所以很无聊。(因果)
复句概说
(二)关联词语的范围和性质 1.关联词语的范围 汉语复句中的关联词语,指的是能够发挥连接、 表示复句语义关系的词语,只要具有上述作用、性质 的词语,都是关联词语。 (1)连词:连接分句,不充当句子成分。 单用的:所以 因此 或者 甚至 但 是 „„ 两两套用的:因为A,所以B 如果A,那么B 虽然A,但是B

2024年专接本现代汉语多重复句分析

2024年专接本现代汉语多重复句分析

1. 选择题:下列多重复句中,第一层关系是并列关系的是?A. 他不仅学习努力,而且工作负责,因此得到了大家的赞扬。

B. 虽然天气寒冷,但是大家都坚持训练,因此身体素质得到了提高。

C. 如果明天下雨,我们就不去公园,但是如果天气晴朗,我们就去公园玩耍。

D. 因为时间紧迫,任务繁重,所以我们必须尽快完成工作。

答案:C解析:选项C中的多重复句第一层关系是并列关系,由两个假设关系的复句组成。

2. 选择题:下列多重复句中,第一层关系是因果关系的是?A. 他虽然学习努力,但是成绩并不理想,因此需要加强学习方法。

B. 因为时间紧迫,任务繁重,所以我们必须尽快完成工作。

C. 只有努力学习,才能取得好成绩,因此我们要勤奋学习。

D. 虽然天气寒冷,但是大家都坚持训练,因此身体素质得到了提高。

答案:B解析:选项B中的多重复句第一层关系是因果关系,由因果复句组成。

3. 选择题:下列多重复句中,第一层关系是转折关系的是?A. 他虽然学习努力,但是成绩并不理想,因此需要加强学习方法。

B. 虽然天气寒冷,但是大家都坚持训练,因此身体素质得到了提高。

C. 如果明天下雨,我们就不去公园,但是如果天气晴朗,我们就去公园玩耍。

D. 因为时间紧迫,任务繁重,所以我们必须尽快完成工作。

答案:A解析:选项A中的多重复句第一层关系是转折关系,由转折复句组成。

4. 选择题:下列多重复句中,第一层关系是条件关系的是?A. 只有努力学习,才能取得好成绩,因此我们要勤奋学习。

B. 如果明天下雨,我们就不去公园,但是如果天气晴朗,我们就去公园玩耍。

C. 他虽然学习努力,但是成绩并不理想,因此需要加强学习方法。

D. 因为时间紧迫,任务繁重,所以我们必须尽快完成工作。

答案:A解析:选项A中的多重复句第一层关系是条件关系,由条件复句组成。

5. 选择题:下列多重复句中,包含三层关系的是?A. 他不仅学习努力,而且工作负责,因此得到了大家的赞扬。

B. 虽然天气寒冷,但是大家都坚持训练,因此身体素质得到了提高。

现代汉语语法讲座(复句)

现代汉语语法讲座(复句)

2).承接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一个 接着一个的叙述连续发生的动作,或者接连 发生的几件事情.分句之间有先后顺序.常 常 用关联词语有: 于是, 用关联词语有:就,便,才,又,于是,然 接着,首先(起初) 然后……,从 后,接着,首先(起初)……然后 然后 , 而.如: ①他们俩手拉着手,穿过树林,翻过山坡, 回到草房. ②起初他们问我个人的情况,然后又问到有 关革命形势的一些问题和镇头市敌驻军的动 静. ③吃过了饭,老秦跟小福去场里打谷子.

[承接复句与连动句的区别 承接复句与连动句的区别] 承接复句与连动句的区别 1.承接复句的分句有语音停顿,书面上用逗号 承接复句的分句有语音停顿, 承接复句的分句有语音停顿 或分号标出这种停顿.连动句没有. 或分号标出这种停顿.连动句没有. 2.承接复句的分句可以有不同的主语,连动句 承接复句的分句可以有不同的主语, 承接复句的分句可以有不同的主语 只能共带一个主语. 只能共带一个主语. 3.承接复句在分句间可以用上关联词语 3.承接复句在分句间可以用上关联词语,连动 承接复句在分句间可以用上关联词语, 句则不能用. 句则不能用.如: 过了那树林,船便弯进了叉港, 过了那树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 真在眼前了.(承接复句) .(承接复句 真在眼前了.(承接复句) 他上街买菜去了.(连动句) .(连动句 他上街买菜去了.(连动句)
[假设复句与转折复句的区别 假设复句与转折复句的区别] 假设复句与转折复句的区别 用"即使(就算,纵然,哪怕,纵使,就是)…… 也……"这组关联词语组合成的假设复句.含有转折意 思(有的书称为转折式假设复句,有的称之为让步假 设复句),它与用"尽管……还是……"这组关联词语 组合成的转折复句最容易混淆,其区别是: 1.让步假设复句前后分句所说的事情都没有成为现实, "即使"表示撇开的是虚拟的事实,是做最大的假设 罢了. 2.转折复句前后分句所说的事情都已成为现实,"尽 管"所撇开的是既成事实.如: 即使明天刮风下雨,我们也要到达山顶.("刮风下 雨"说不准) 尽管今天刮风下雨,我们还是要到达山顶.("刮风 下雨"是确定的事实)

现代汉语复句分析

现代汉语复句分析

并列
妻子死了,要把财产放手一部分,哪
假设
并列
怕是极小的一部分,只要他管不着,
让步
他就觉得逆情背理。
条件
30.也有人觉得没看见一片红叶,未免美中不
足,我w却elc摘ome一to片use更the可se 贵Pow的erP红oin叶t tem,pla藏tes到, Ne我w 心 转折Content design, 10 years experience 连贯
因果
因果
于不知道, 所谓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
并列
说。
4. 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
并列
welcome to use these PowerPoint templates, New
人C担onte心nt d,esi好gn,像10 大yea病rs e新xpe愈rien的ce 人,但
并列
转折
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
祖,而是人民自己,是当代的
并列
并列
“风流人物”!
23. 拉车的人们,只要今天还不至于挨
饿,就懒得去张罗买卖;有的把车放
条件
并列
在阴凉的地方,支起车棚,坐在
连贯 连贯
车上打盹;有的钻进小茶馆去喝茶;
并列
有的根本没拉出车来,只到街上
并列
并列
看看有没有出车的可能。
24. 想出去,可是脚真懒得动,
转折
身上非常软,好像洗澡没洗痛
费, 教我去寻无需学费的学校去, 连贯
因为我总不肯学做幕友或商 因果 人——这是我乡衰落了的读书人家
并列 子弟所常走的两条路。
12. 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
帽缨形的美丽的尾巴,显得格
外漂亮;尾巴老是翘起来,

现代汉语 复句

现代汉语   复句
(2)反方向递进 过去我们叫他老泰山,他不但不生气,反倒摸着胡子乐呢?
从“不生气”递进到“摸着胡子乐”。“摸着胡子乐”与 “生气”是反 方向的。又如: 李大爷不但没有一丝笑意,脸色反而严肃起来。
“没有一丝笑意”接近“严肃”,但还不等于“严肃”。前 句用“不但” 引出“没有一丝笑意”,似乎这是违背常理的,后句在这个有 违
5.假设关系 偏句提出一个假设的情况,正句为随着这个假设情况而产 生的结果。关联词语一般是:“如果…,则… 。”或“即使…, 也…”。 “即使”所表示的情况一般是假设性的,“如果”所表示的 情况 可以是假设的,也可以表示一种事实或作出一种判断。例如: 即使跟我没有关系,我也要管。 “跟我没有关系”是假设的。 如果一部分商人、地主和官僚是中国资产阶级的前身,则 一部分农民和手工业工人就是中国工业无产阶级的前身了。 “如果”后是已经的事实,后面是推断。
的孩子。 她买了一件大衣,( )是羊毛的。
上面这几个句子,后一分句的主语都是承前一分句的宾语 而省掉了。又如:
我们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不少成绩,但( )丝毫也不能自 满。
后一分句的主语承前一分句主语的定语而省掉了。
2. 分句主语不相同时: 一般要求主语都出来。
如:优点展现得越充分,缺点也往往暴露得越多。 这个情况很重要,( )得马上打电话向上级汇报。 这个句子后一分句省略的主语得依靠语境来确定。当后一
是说…) 选择关系(或者…,或者…/不是…,就是…/与
其…,不如…) 递进关系(不但…,而且…/ 尚且…,何况…)
转折关系(虽然…,但是…/ 尽管…,也…) 条件关系(只要…,就…/ 只有…,才…/ 无论…,
都…) 假设关系(如果…,则…/ 即使…,也…) 因果关系(因为…,所以…/ 既然…,就…) 目的关系(…,以便…/ …,为的是…/…,以免…)

现代汉语语法——复句

现代汉语语法——复句

复句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关、结构上互不作句子成分的分句加上贯通全句的句调组成。

复句里各个单句形式叫做分句,分句是结构上类似单句而没有完整句调的语法单位。

各个分句可以是主谓句,也可以是非主谓句。

复句中的各个分句之间一般有停顿,书面上用逗号,分号或冒号表示;复句前后有隔离性语音停顿,书面上用句号或问号,叹号表示。

从复句中的关联词看,复句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有时用关联词来表示,这种关联组合的方法叫关联法;有时不用或不能用关联词语表示,这种直接组合的方法叫意合法。

口语中多用意合法,书面语多用关联法。

根据分句间的意义关系划分,复句可以分为联合复句、偏正复句两大类。

1.联合复句复句内各分句间意义上平等、无主从之分的叫联合复句,可分为并列、顺承、递进、选择、解说五小类。

2.偏正复句复句内各分句间意义有主有从,也就是有正句有偏句之分的叫偏正复句。

可以分为转折、因果、假设、条件、目的五小类。

一、联合复句一……就……单用:于是,然后,便,继而,终于有关革命形势的一些问题和镇头市敌驻军的动静。

C.吃过了饭,老秦跟小福去场里打谷子。

③递进复句后面分句的意思比前面分句的意思进了一层,一般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浅到深、由轻到重、由易到难。

合用:不但(不仅、不只、不光)……而且(还,也,又)……尚且……何况(更不用说,还)……单用:反而,甚至,以致,更,还1.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2.桥的设计完全合乎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3.他这样胆小的人尚且不怕,我还怕吗?④选择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说出两件或几件事,并且表示从中选择一件或几件。

分句之间构成选择关系。

合用:与其……不如……宁可……也不……或者……或者……不是……就是……要么……要么……或许……或许……可能……可能……也许……也许……单用:或者,还不如,倒不如1.作为一个有骨气的男儿,与其跪着生,不如站着死。

2.我们宁可挨批评,也不能昧着良心去搞假呀!3.武松这一去,或者把老虎打死,或者被老虎吃掉,别无选择。

现代汉语 复句

现代汉语 复句

现代汉语 • 第五章 语法 • 第八节复句 目录目 录 1. 什么是复句 2.怎样区分单复句 3.复句的类型4. 并列与顺承6. 递进7. 转折与条件 8.假设与因果 9. 目的 5. 解说与选择 10. 多重复句 11. 紧缩复句 12. 复句错误13. 练习 14. 句群现代汉语•第五章语法•第八节复句一、什么是复句?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上相关、结构上互不作句子成分的分句组成。

复句里各个单句形式叫做分句。

分句是结构上类似单句而没有完整句调的语法单位。

各个分句可以是主谓短语,也可以是非主谓短语。

(1)天气阴冷,飘着雪花。

(2)蓝天,远树,金黄色的麦浪。

代汉语•第五章语法•第八节复句复句里各个分句间通常要有语音停顿,书面上用逗号和分号标示(有时也用冒号)。

(3)行李太多,每个人都要拿一些。

(4)我讨厌定时约会,到得早,显得太急切;到迟了,人家说你摆架子;准时到,又似乎太拘谨;索性不去,他们就说你们礼貌。

为使分句间的关系显豁,分句间通常要使用关联词语。

复句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有时有关联词语来表达,叫关联法;有时不用或不能有关联词语表示,叫意合法。

代汉语•第五章语法•第八节复句分句间的主语如果相同,通常可以承前或蒙后省略。

(5)我们天天穿衣吃饭,应该知道衣和饭的生产过程。

(6)掌握了汉语拼音方案,我们学习普通话就方便多了。

几个分句的主语不同,通常不能省略其中任何一个:(7)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有时候也可以省略:(8)我也做过这种工作,不算太难。

现代汉语•第五章语法•第八节复句怎样区分单复句1.从结构上看单句的结构“单一”,只能分析出一套结构成分;复句至少有两套相对独立、不互作句子成分的结构中心,复句的每一个分句各自独立,结构上互不包含,彼此不能互作句子成分。

作者在这篇小说里,主要写一个农民。

(D)无论谁,都不能不学习。

(D)只要你能工作,就应当工作。

现代汉语•第五章语法•第八节复句2.从语音停顿上看语音停顿是区分单句和复句的重要标志,几个谓语中间有停顿的,用逗号后分号隔开的,应看作是复句;中间没有语音停顿的应看作是单句。

现代汉语_复句全解

现代汉语_复句全解

前后两分句说相关的两件事,非关假 设,如果承认偏句所说是事实,就得 承认正句所说也是事实。
30
(2)特定条件
① 一个人只要他有纯洁的心灵、无 愁无狠,他的青春期定可因此而延长。
② 只要我们同全体人民更好地团结 起来,中国的事情就好办了。
充足条件 (只此便可)
31
③ 只有忠于事实,才能忠于真理。
④ 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实 际上是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 ⑤ 除非你去,他才会去。
3
2、复句结构上的几个特点
(6)望着这一片丰收在望的景象,他真高兴极 了。
(7)我去年见过他,挺精神的。 (8)他们把称过的果子记在账上,同时又把它 装在篓子里。
(9)团结起来,争取更大的胜利。
(10)活到老,学到老。
(11)1979年春天,一个黎明。
4
(12)多么熟悉的山路,多么熟悉的生活。
(13)半月春风,草绿了,桃花打苞了。 (14)有的主张谈,有的主张打,一片乱哄 哄的喊叫声。 (15)千朵莲花三尺水,一弯新月半亭风。
②要不就留在家里给她带孩子,当保姆;要就 搬出去。
③人家要么神气十足,要么高深莫测的,(咱 们还是绕着点走吧!)
④或者把老虎打死,或者被老虎吃掉,(二者 必居其一)。 16
(3)先舍后取
① 与其平庸苟且一生,不如轰轰烈烈一场。
②(我怎么会呢?)与其吃它们,宁肯咬 掉我身上的肉。 ③ 这责任与其让李自成来负,毋宁是应该 让卖友的丞相牛金星来负。 ④ 与其说我们有权防止错误,不如说我们 有权不坚持谬误。
21
(2)分说式
④ 世上有两种不完全的知识,一种是现 成书本上知识,一种是偏于感性和局部 的知识。 ⑤ 读书有三种方法,一种是读而不懂, 另一种是既读也懂,还有一种是既读而 又懂得书上所没有的东西。

现代汉语·语法·9(复句)

现代汉语·语法·9(复句)

三、复句的类型(八)转折复句1
• 典型格式:虽然A,但是B。例如: 那个人虽然长相一般,但却是挺机 灵的。
三、复句的类型(九)让步复句
• 典型格式:即使A,也B。例如: 即使有很多钱,也不应该浪费。
三、复句的类型(十)目的复句1
• 1、达到目的句 • 常用关联词语:为了、为的是 • 例如: • 我们把政策交给群众,为的是取 得群众的监督与帮助。 • 去掉关联词语之后,前一分句应该是 一个述宾结构。
三、复句的类型(六)因果复句2
有些因果复句不一定用关联词语,这时候就 要根据语义来作判断。例如: ⑴天气暖和起来了,蜘蛛又出来在檐前 做网。? ⑵行李太多,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过得 去。
三、复句的类型(七)条件复句1 1.假设条件句 典型格式:如果A,那么B。例如: 如果能出线,我们一定好好贺一贺。 2.周遍条件句 典型格式:无论A,都B。 无论困难有多大,你都要挺住。
二、复句的结构7
• (三)非主谓句+主谓句(主谓句 +非主谓句) • 例如: • ⑴提到写诗的事,他的话就特别 多。 • ⑵有一幅漫画,画的是一位跋涉 在群山之间的旅人。(教材例)
三、复句的类型(一)并列复句
• 例: ⑴我们的人越来越多,山上的石头越来 越少。 ⑵他一边跑,一边回头。 ⑶他是老师,不是学生。 • 并列复句的前后分句应该是可以互相颠倒 的。

• • • •
因为要等人, 所以即使现在有车, 我也不能走。 │ 因││果 │ └─────┘└───────────────┘ │ 让││步 │ └────────┘└─────┘
四、多重复句(二)复句的分析2 • 有些复句比较长,可以采用简缩的办法。 例如: • A我知道北京是美丽的,B因为我 不但是北京人,C而且到过欧美,D看 见过西方的许多名城。

现代汉语教学参考之六(复句分析)

现代汉语教学参考之六(复句分析)

现代汉语教学参考之六(复句分析)-教学教案现代汉语教学参考之六(复句分析)第七节复句分析1.什么是复句复句是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的句子。

它有如下特征:第—,一个复句是一个句子。

它和单句一样,有一个句终语调,在书面上用句号、问号或叹号表示。

第二,每个复句,都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这些分句或是主谓句,或是非主谓句。

第三,复句里的各个分句是相对独立的,同时又是相互依存的。

其独立性表现在,每个分句都有句子的性质和地位,一个分句不是另一个分句里的一个成分。

其依存性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分句与分句之间总会产生肯定的关系;二是分句之间往往用特定的关联词语联结起来;三是依据表述的需要,分句的主语可承前省略,或蒙后省略。

第四,分句和分句之间,有明显的停顿,书面上用逗号、分号等表示。

2.什么是关联词语关联词语是复句中用来联结分句与分句,标明分句与分句之间的关系的词语。

它有如下特点:第—,作为联结分句、标明关系的词语,关联词语总是标明抽象的关系,可以作为某类复句的特定的形式标志。

第二,关联词语性质复杂,能在复句中起关联作用的主要有以下几类词语:一是连词。

连词是用来做关联词语的主要词类,但并非全部连词都能充当关联词。

有的连词不能连接分句,不能连接分句的连词当然不能做关联词;有的连词能连接分句,但如果在某个句子中连接的不是分句,它也不是关联词。

二是副词。

某些副词可充当关联词。

但如果在某个句子中连接的不是分句,它也不是关联词。

起关联作用的副词仍旧保存原有的修饰作用。

三是有些短语也可以充当关联词语,如“一方面〞、“另一方面〞。

关联词语是在复句中才能确认的,离开复句,就无所谓关联词语了。

3.如何正确使用关联词语错误地使用关联词语,是出现语法错误的一个根源。

要正确使用关联词语,必须注意两点:第—,要注意区别简单混淆的关联词语。

以下关联词语最简单混淆:一是“因为〞和“为了〞。

“因为〞表示原因,“为了〞表示目的。

但“为了要〞也可表示原因。

现代汉语:复句分析

现代汉语:复句分析

(3)这个时节,北京尚且已经下雪了,何况哈尔滨呢?
(三)递进复句
递进关系从语义上看主要有四种: 4. 连锁递进
→ 也叫多级递进。句子的意思进了一层,还可以再进一层,
以至最大限度。例如: (1)我这时突然感到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他满身灰尘的 后影,刹时变大起来,而且愈走愈大,须仰视才见,而且 他对于我,渐渐的又几乎变成一种威压,甚而至于要榨出 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 实际语言中,也有包含多个“不但”类预递词的连锁复 句。例如:
复句与单句的区分,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 句法结构 → 单句 VS 复句 2. 关联词语 → 复句最重要的形式标记,作用:显示、选示、强化
3. 停顿→ 分句与分句之间的形式标志。复句的分句之间一
般要有停顿,书面上大都用逗号、分号或冒号来表示。但 并非绝对。如紧缩复句无停顿,例句: 你去我就去。
“与其说……,不如说……”格式。后项可以出现“更准
确些、更为确切、更合适”等简单评价。例如: (2)我觉得,与其说秋是“顽皮的女孩”,毋宁说它是粗 壮底汉子更为贴切点吧!
含义:这类歧义是指同一种线性序列、同一种组合层次、 同一种句法关系具有多种语义关系。
举例:“通知的人还没有来”
其中“通知的人”既可以理解成通知这个动作的发出者 (施事);也可以理解成通知这个动作的接受者(受事)。 同类的如: 相信的是傻瓜 王老师已经问了 汽车运走了 鲁迅的书(很丰富) 开刀的是她 这个人谁都不认识 鸡不吃了 母亲的回忆(令人难忘)
要不就是、要不然就是”等。例如:
(2)最近天气很不好,不是阴天,就是下雨,再不然就是 刮风。
(五)取舍复句
也叫优选复句。说话者在分句提供的两个以上的可能项
中,做出明确的选择。

现代汉语语法(复句)

现代汉语语法(复句)

现代汉语语法(复句)现代汉语语法(复句)第四章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句,由于内容相关联,可以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比较大的句子,这样的句子叫“复句”。

复句里的每一个单句,称为复句内部的“分句”。

例如:① 你来了,我就走。

② 老师讲课,学生听课,家长在一旁观摩。

③ 因为天气冷,所以我穿了棉衣。

上面都是复句,第①③是两个分句,第②是三个分句。

一、复句的一些特点:1、要从结构上,而不是从长短上,判断单句或复句有人以为,每个复句内部,包含两个以上单句(即分句),那么复句一定要比单句长些,这种理解是错误的。

有的复句较长,而有的却很短,比单句还短。

请看下例:老师规定,男生扫地女生擦玻璃。

(单句)这是个单句。

然而削掉四个字,句子变短,却是复句了。

男生扫地,女生擦玻璃。

(复句)可见,决不可片面的从句子的长短判断单句、复句,一定要从句子的内部结构上判断。

请指出下列句子,哪个是单句,哪个是复句:①我知道,这火柴灭了的时候,您就会不见了。

()②河水向东流着,空气里充满了干谷的香味。

()③外国朋友招待我们,大家在一起热烈地谈笑。

()④我们在请教别人问题的时候,应当虚心。

()2、复句内部的各分句,可以是主谓句,也可以是非主谓句。

例如:① 白云飘动,阳光灿烂。

② 天气暖和,下着小雨。

③ 让高山低头,叫河水让路。

④ 蓝天,远树,金黄色的麦浪。

3、复句中的分句,有时候可以省略某些成分,主要是省略主语。

例如:① 我们在第一节听了语文课,在第二节听了数学课。

② 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白了,还戴着大眼镜。

③ 我看了一下答完的卷子,没什么错误,就交上去了。

——这三个复句中,后面的几个分句缺主语,这是因为前面有了,后面不说也不会产生误解,所以就把这些重复的成分省略了。

④ 推着车子走了几步,他才觉得身上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⑤ 看到他一天天恢复健康,我很高兴。

——这两个复句中,前面的分句缺主语,这是因为后面有了,前面的分句不说也不会发生误解,所以省略了这些重复的成分。

现代汉语目的复句的认知入场分析

现代汉语目的复句的认知入场分析

现代汉语目的复句的认知入场分析
现代汉语中的目的复句是一种主从复句,由一个从句(目的从句)和一个引导词或词
组(引导词)构成,用来表达主句中的动作、意图或目标。

目的复句通常用于表示一个动
作或行为的目的、原因、结果或结果。

在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看,目的复句的认知入场分析主要包括连接词的语义,句法结
构和语篇信息的认知加工。

连接词的语义对于目的复句的认知入场起着重要作用。

常见的连接词包括为了、以便、为了…而、为了…所以等。

这些连接词用来引导目的复句,表达主句中的动作或意图的目的。

在认知加工过程中,句子中的连接词会引起注意,并帮助理解主从关系。

目的复句的句法结构也对认知入场起着影响。

目的复句常常位于主句之前或之后,通
过语序的变化来表示不同的语义和重点。

将目的复句放在句首可以突出目的或原因,而将
目的复句放在句尾可以突出结果或目的的重要性。

目的复句的认知入场还涉及到语篇信息的加工。

在阅读或听取目的复句时,读者或听
者需要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来理解其意义。

通过对语境的分析,读者或听者可以推测出主句
中的动作或意图,进而理解目的复句中的目的、原因、结果或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限制作用。例如:
在学校食堂里,学生对食堂师傅说“我要煮鸡蛋”,这
里的“煮鸡蛋”指“用煮的方式做好的鸡蛋”,而不是
“我要去煮鸡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4
第九节 复句
1
一、复句概说
2
二、联合复句
3
三、偏正复句
4
四、多重复句
5
五、紧缩复句
15
一、复句概说
(一)复句的定义 (二)复句的关系类别
16
(一)复句的定义
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上密切相关、结构上互不 包含的分句构成的语言单位。 复句与单句的区分,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 句法结构 → 单句 VS 复句 2. 关联词语 → 复句最重要的形式标记,作用:显示、选示、强化 3. 停顿→ 分句与分句之间的形式标志。复句的分句之间一 般要有停顿,书面上大都用逗号、分号或冒号来表示。但 并非绝对。如紧缩复句无停顿,例句: 你去我17 就去。
(二)复句的关系类别
1. 复句的分类原则 → 要以语义关系为分类依据,以关联词语为分类标准。 → 分类原则必须具有同一性和彻底性,分类结果必须具有 切实性和全面性。 复句的关系分类存在较大分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作 为分类基础的复句语义本身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概括来 说,复句的语义关系至少能分出两大层次:
5
(二)由语法结构关系不同而引起的歧义
含义:这类歧义是指同一种线性序列、同一种组合层次具 有多种结构关系。 举例:“经济困难”→ 偏正结构 / 主谓结构;
“我们工人”→ 偏正结构 / 复指结构; “学习文件”→ 偏正结构 / 述宾结构。 同类的如:
食堂卫生教学规范 他们学校你们领导 修订方案表演节目 烤红薯煮鸡蛋
12
(四)语义指向分析法
何谓语义指向?→ 语义上的直接 关联性 砍光了 砍累了 砍钝了 砍坏了
语义指向分析法 举例运用:A. 我们在飞机上看三峡
B. 她在头发上别了一朵花 A句的“在飞机上”指向施事“我们”,而不能是受事 “三峡”。 B句的“在屋顶”既可以指向施事“我”,也可以指向 受事“小王”,还可以指向动词“发现” → B为歧义句,
10
(二)变换分析法
适用于那些层次相同而结构关系不明确或语义关系不明 确的歧义现象。 常用手段有添加、删除、移位、替换等。 例如: 1. 煮 鸡 蛋
└┘ └—┘ 偏正(添加“的”:煮的鸡蛋) └┘ └—┘ 动宾(添加“了”:煮了鸡蛋) 2. 通知的人→ A.他们通知的人 B.通知他们的人 (添加) 3. 这个人谁都不认识→ A.谁都不认识这个人
“差一点儿没结婚” → 结没结? C. 句法歧义
“通知的人还没来” → 谁没来?
3
二、句法歧义的主要类型
(一)由层次构造不同而引起的歧义 (二)由语法结构关系不同而引起的歧义 (三)由语义关系不同而引起的歧义
4
(一)由层次构造不同而引起的歧义
含义:这类歧义是指同一种线性序列具有多种组合层次和
汽车运走了
鸡不吃了
鲁迅的书(很丰富) 母亲的回忆(令人难忘) 7
三、歧义的现实性和可能性
形成歧义的原因:语言结构有限而意义可以多种。 歧义产生的条件: 1. 可能性→ 线性组合序列或者说句法格式为歧义的发生提供 了可能性。 2. 现实性→ 同一个线性序列,能进入其中的聚合成分是有差 异的,当这些不同的聚合成分组合成语言单位时,也会具有 差异。
构造。如果不放到特定的语境中,它的组合层次便不明确。
举例:“咬死了猎人的狗” →“咬死了猎人的∕狗”
→“咬死了∕猎人的狗”
同类的又有:
告别山区的青年 没有必要的批评(是有害的)
赠荷兰图书 撞倒妹妹的自行车
看了三天了 运了一个月的煤
放大了一点儿 骑好车(很重要)
新职工宿舍 两个工厂的工人
弟弟和妹妹的同学 关于韩寒的评论
一是事理关系或逻辑关系, 二是心理关系或认识关系。
18
(二)复句的关系类别
各种因素的综合运用决定了歧义能否从可能变为现实。
8
四、歧义的消除
(一)层次分析法 (二)变换分析法 (三)语义特征分析法 (四)语义指向分析法 (五)语境分化法
9
(一)层次分析法
适用于那些因内部结构层次差异而造成的歧义现象。 例如: 1. 告 别 山 区 的 青 年
└————————┘ └——┘ 偏正 └——┘ └—————————┘ 动宾 2. 准 备 了 一 个 星 期 的 干 粮 └——┘ └—————————┘ 动宾 └——————————┘ └——┘ 偏正
B.这个人(都)不认识谁 (移位) 4. 河边种着树→ A.河边正在种树 B.树种在了河11 边
(三)语义特征分析法
语义特征分析法是根据组合关系中语法单位的区别性语 义特征来进行句法分析的方法。它往往通过对比相关句法 结构中某类词的区别性语义特征来说明造成歧义句法格式 的原因。举例分析说明: 1. “处所词+V+着+N” 格式 2. “V+了+时量+了” 格式 语义特征分析法不仅对歧义句式进行了分化,而且也使 我们认识到歧义出现的原因,将形式和意义结合在一起进 行分析,深化了句法格式的研究。
6
(三)由语义关系不同而引起的歧义
含义:这类歧义是指同一种线性序列、同一种组合层次、
同一种句法关系具有多种语义关系。
举例:“通知的人还没有来”
其中“通知的人”既可以理解成通知这个动作的发出者
(施事);也可以理解成通知这个动作的接受者(受事)。
同类的如:
相信的是傻瓜
开刀的是她
王老师已经问了
这个人谁都不认识
13
造成歧义的原因跟我们的生活常识和经验有很大的关系。
(五)语境分析法
通常所说的歧义都是作为一种抽象格式而存在的,如果
放到特定的语境中,常常不再出现歧义。
换个特定的词语。例如:
A. 去通知的人还没有来。(“人”是施事)
B. 被通知的人还没有来。(“人”是受事)
说话的双方、场景、身份等具体语境对说话内容的影响
第四章 语法
1
第八节 歧义分析
1 一、词汇歧义、语用歧义和句法歧义 2
二、句法歧义的主要类型
3
三、歧义的现实性和可能性
4
四、歧义的消除
2
一、词汇歧义、语用歧义和句法歧义
歧义指的是一个语言单位可以作出不同解释的现象。 歧义现象分类: A. 词汇歧义
“张三租李四一间房” → 租来还是租给? B. 语用歧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