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院校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现状及发展趋势概论

合集下载

地方高校研究生生源状况的分析及思考

地方高校研究生生源状况的分析及思考

地方高校研究生生源状况的分析及思考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研究生教育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支持。

与此地方高校的研究生教育也逐渐崭露头角,在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输送人才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地方高校的研究生生源状况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如何更好地吸引和培养研究生,成为了当前地方高校面临的一个紧迫的课题。

一、地方高校研究生生源状况的现状分析地方高校研究生生源状况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生源质量不高相比于一线城市的名校,地方高校的研究生生源往往存在质量不高的问题。

一方面,由于地方高校的学术声誉和研究实力相对较弱,吸引优秀学生的竞争力不足;地方高校的研究生生源主要来自于本地本科生,少有外地、国外生源,因此整体人才储备相对匮乏。

2.专业结构不合理地方高校的研究生专业结构往往偏于应用型专业,较少涉及基础研究型专业。

这种专业结构的不合理导致研究生的整体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相对薄弱,影响了地方高校整体的学术水平和科研实力。

3.缺乏科研氛围地方高校往往缺乏浓厚的科研氛围,研究生的科研条件和能力培养受到一定的限制。

这种缺乏科研氛围的现状使得地方高校的研究生更多地偏向于应用性研究,对基础和前沿性研究的投入和支持不足。

1.地方高校研究生的整体水平和素质偏低受到生源质量不高、专业结构不合理和缺乏科研氛围等因素的影响,地方高校研究生的整体水平和素质比较偏低,难以适应社会发展对高水平人才的需求。

2.地方高校的科研能力相对薄弱由于缺乏科研氛围和专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地方高校的科研能力相对薄弱,无法为研究生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和平台,制约了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潜力的发展。

3.地方高校的学术声誉和社会影响有待提升由于生源质量和科研能力的限制,地方高校的学术声誉和社会影响相对较弱,无法有效地为地方社会和经济发展输送高水平的研究生人才。

三、对策及思考要改善地方高校研究生生源状况,需要从多个层面着手,持续深化改革,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

研究生教育的未来发展与趋势分析

研究生教育的未来发展与趋势分析

研究生教育的未来发展与趋势分析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职业竞争的激烈化,研究生教育在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方面的重要性凸显。

本文将从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现状、未来趋势、技术革新以及国际化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研究生教育的未来发展路径。

一、研究生教育发展现状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培养的学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和独立科研能力。

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研究生院校也在不断增加。

各个学科领域的研究生教育也在逐步完善,培养出了一大批高水平的专业人才。

二、未来趋势1. 融合创新教育与实践未来,研究生教育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课程设置将更加注重实际应用,学生将参与更多的实践项目,与工业界、企业合作开展科研项目,进一步提高其实践能力。

2. 强化跨学科交叉培养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各领域的交叉融合,研究生教育将更加注重学科融合和跨学科培养。

研究生学员将有机会跨领域学习和研究,培养跨学科的综合素养,提高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3. 加强国际化合作未来,研究生教育将更加重视国际化合作,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竞争力的人才。

学生将有机会参与国际交流项目、联合培养项目等,提高其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三、技术革新在研究生教育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技术将在研究生教育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1. 在线学习平台应用未来,研究生教育将更加广泛地应用在线学习平台。

学生可以通过在线平台观看录播课程、进行在线讨论和互动,提高学习效率和灵活性。

2. 虚拟实验与仿真技术未来,虚拟实验与仿真技术将广泛应用于研究生教育中。

学生可以通过虚拟实验平台进行实验操作和实践训练,提高实验技能。

3. 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未来,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将在研究生教育中扮演重要角色。

学生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进行科研分析和创新研究,加速科学研究和创新进程。

四、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发展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加快,研究生教育也面临着国际化的挑战。

1.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未来,研究生教育将加强与世界各地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开展联合培养项目、联合科研项目等,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合作机会。

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介绍

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介绍

在当前教育体系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正逐渐备受关注。

作为高等教育中的一种新型培养模式,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旨在为学生提供更为全面、深入和实用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使其更好地适应职业发展的要求。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进行全面评估,并探讨其对学生和社会的意义。

1. 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概述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是指由学校与企业、政府部门等社会力量合作共建的研究生培养基地,其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等方面都与社会需求密切相关。

这种培养模式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生的实际能力和专业素养培养,有助于研究生在毕业后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2. 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的意义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的建立,对学生和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学生而言,通过参与联合培养基地的培养,能够更为全面地掌握所学专业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增强专业素养,为今后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对于社会而言,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的培养模式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有利于提高就业率和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对于学生个人和社会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

3. 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的个人观点在我看来,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的建立和发展是当前高等教育领域的一大创新举措。

它有利于打破传统教育的局限性,充分发挥学校、企业等社会资源的优势,为研究生提供更为全面、深入和实用的培养模式。

通过参与联合培养基地的培养,研究生们能够更好地适应职业发展的需求,为社会创新和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动力。

我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持非常肯定的态度。

总结回顾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作为一种新型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对学生和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它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生的实际能力和专业素养培养,有助于研究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通过参与联合培养基地的培养,研究生们能够更为全面地掌握所学专业知识,为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动力。

深入推进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建设的设想和举措

深入推进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建设的设想和举措

深入推进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建设的设想和举措深入推进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建设的设想和举措引言: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是一种在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之间共同合作的培养模式。

这种模式使得研究生能够接触到真实的行业需求,获取实际的实践经验,提高实践能力,并为企业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和人才培养。

本文将从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的设想出发,提出相应的举措,以推动基地建设的深入发展。

一、基地设想1.1 基地类型基地应包括产业界、高等教育机构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单位,涵盖多个学科领域,如工程、科学、管理、农业等。

1.2 基地功能基地应具备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综合研究和技术转移的功能。

重点培养研究生在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3 基地规模基地的规模可以根据实际选择,建议初期规模适中,以便在后续扩大。

1.4 基地资源配置基地需要充分利用产业界、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资源,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务资源。

二、推进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建设的举措2.1 政策支持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的建设。

政策可以包括财政资金的扶持、税收优惠、科研项目经费的专项支持等。

2.2 资金投入政府和企业应共同承担基地建设的资金投入。

政府可以提供一定的启动资金,企业提供场地和设备的支持。

另外,可以积极争取国内外各类基金的支持。

2.3 优秀企业和高校合作优秀的企业和高校应该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办学资源和企业实践资源相结合,共同打造培养研究生的示范基地。

高校可以为企业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和人才培养,企业则为高校提供实际的应用场景和研究资源。

2.4 建立行业联盟相关企业可以组建行业联盟,共同合作培养研究生。

联盟成员可以共享资源,互相交流经验,并通过联盟的平台进行项目合作和研发合作。

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培养研究生的质量和实践能力。

2.5 建立导师制度基地建设过程中,应建立完善的导师制度,确保研究生能够获得良好的指导和培养。

地方本科院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的思考--以宁德师范学院为例

地方本科院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的思考--以宁德师范学院为例

2020年第4期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总第135期地方本科院&专业学位硕士研.生联合培养的思考----以宁德师范学院为例罗五魁魏远竹摘要:!"十八大以来,!和)家明确—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地方高校要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双一流”背景下,宁德师范学院联培硕士研[生工作已纳入校bc发展计划%在联合培养过程中,对照新增硕士学n申请基本条件,发现在学科规划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研能力提升、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与新增硕士学位单n基本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通过合理规划学科建设、整合资源提升科研能力、‘大人才”进力度、完善管理制度建设等,‘快推进更高质量发展步伐,为硕士学n授予权单n打下坚实基础°关键词: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专业学n高等教育发展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治理水平,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教育部组织召开了新时代全国高等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确定了本科教育的基本方针、发展路和基本。

2019年1月国务院发了《国教育改革实施方》。

措加快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步伐,着力提高办学质量,提办学层次叫国高等教育新的,高等教育的发展,,精发力,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持发展叫教育国高等教育的主要部,高等教育的层部分,高层次人才的主要。

在新时代我面新,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双一流”为载体,坚持化改革,推新发展叫随着我国社会的高质量发展,的来越大。

学的基理和,强的决实力,理工作,好质的高层人才叫教育部加大教育的,专业学的提升。

专业学的质量和式了显著成绩,专业学教育了大批高层次人,为国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力保障叫联合培养过程中,联单位双方组成师组共同承的科指导、日常理等,但在联合政策实施过程中,理制度、激励制度&考核制度等还很多方面待完善问。

论地方院校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的构建

论地方院校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的构建

筑官 、 、 、 “ 产 学 研 四位 一 体 ” 高 层 次 创 新 人 才 平 台 模 式 , 立 研 究 生 在 研 究 生 联 合 培 养 基 地 中 的 主 体 地 位 。研 究 生 主 的 参 除 充 旨在 凝 聚各 方 雄 厚 的 人 才 、 业 和 科 研 优 势 ,加 强 资 源 共 体 地 位 应 实 现 : 与 主 体 多 元 化 , 传 统 产 学 研 外 , 分 发 产 产 学 研 多元 主 体 享 ,为 培 养 高 层 次 应 用 型 人 才 实 行 全 方 位 、 层 次 的 产 学 挥 政 府 、 业 、 校 、 究 院所 等 多 种 主 体 的 作 用 ; 深
臣匦
巫 l
养基地培养模 式 , 对我 国高层 次创 新 型人才 的培养 有 十分
重 要 的作 用 。 院校 为 区 域 经 济 建 设 提 供 人 才 和 技 术 支 持 的 培养方 向, 根据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需 求 以 及 研 究 生 教 育 多 元 化 的 发 展 趋 势 , 借 鉴 国外 经 验 的 基 础 上 , 合 我 国 国情 , 在 结 充 分利 用 学 校 和 社 会 ( 学 和 科 研 ) 种 资 源 , 力 构 建 研 究 教 两 着 生联 合 培 养 基 地 体 系 模 式 , 立 地 方 院 校 与 企 业 科 技 人 才 建
” 确立 和为 经 济 建设 服 务 的渠 道 , 养 具 有 创 新 思 维 和 创 新 实 践 的研究生联合培 养基地 。 即做到 以地方 院校为 主导 , 培 地 方 院 校 在 研 究 生 培 养 中 的基 础 地 位 , 分 发 挥 地 方 院 校 充 能力 的 高 层 次 创 新 人 才 , 快 知 识 创 新 和 成 果 转 化 … 。 加

福建师范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建设项目总结

福建师范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建设项目总结
六、审核意见
学院意见
分管领导(签字):(盖章):
年月日
研究生院意见
负责人(签字):(盖章):
年月日
福建师范大学专业学位
基地名称:
申报学院:
申报时间:
填报日期:
研究生院制
一、联合培养实践基地简况
基地名称
适用专业类别(领域)
基地申报负责人
联系方式
合作单位负责人
职称、职务
二、联合培养实践基地建设情况总结(可另附支撑材料)
(1.建设成效:包括基地管理机制建设、学生培养情况、实践导师队伍建设、课程建设情况、教材建设情况、研究生实践创新或科研成果、条件保障等;2.特色做法和典型案例;3.存在不足及未来规划)
存在不足及未来规划可加页三实践导师队伍建设情况导师姓名性别职称职务指导学生姓名承担或参与的相关项目四研究生创新实践及科研成果情况序号学号姓名成果类型论文实践调研教具制作等成果名称五基地建设投入情况年份2019年2020年2021年基地总体投入状况1基地条件建设投入2用于基地指导教师的投入3其他投入六审核意见学院意见分管领导签字
(可加页)
三、实践导师队伍建设情况
导师姓名性别Leabharlann 职称/职务指导学生姓名
承担或参与的相关项目
四、研究生创新实践及科研成果情况
序号
学号
姓名
成果类型(论文、实践调研、教具制作等)
成果名称
五、基地建设投入情况
年份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基地总体投入状况
(1)基地条件建设投入
(2)用于基地指导教师的投入
(3)其他投入

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验收

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验收

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验收【导言】尊敬的读者,今天我将为您带来一篇关于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验收的文章。

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作为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平台,对于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以叙述和分析的方式,从不同角度探讨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的经验与挑战,并分享我个人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和观点。

【正文】1. 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的重要平台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是国家教育部经过全国选拔认定的以高水平大学为主导,并与其他高水平大学和科研院所共同参与的培养研究生的平台。

通过为研究生提供多样化的学术研究、创新实践和国际交流机会,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旨在培养具备较高学术水平、综合素质和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人才。

2. 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验收:全面评估保证质量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验收是对其培养质量和管理体系的全面评估与认证。

这一过程通常由教育部和相关高校专家组成的评估团队进行实地考察,包括考核基地的师资力量、学术研究实力、科研平台及创新实践等方面。

验收标准严格,旨在确保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的质量与水平。

3. 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的经验与挑战3.1 经验:(1)优质师资力量: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能够吸引优秀的导师资源,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术指导和激励。

(2)多方合作机制:示范基地依托全国顶尖高水平大学和科研院所,形成扎实的合作关系,使学生能够在不同领域获得学习和研究机会。

(3)科研平台建设:示范基地拥有一流的科研平台,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验条件和学术资源,促进创新研究的开展。

3.2 挑战:(1)队伍建设:示范基地需要高水平的导师队伍,确保学生能够得到有效的指导和培养。

然而,导师资源的有限性和高层次人才的流动性是队伍建设面临的挑战。

(2)创新形式:示范基地需要创新培养模式,使学生能够在学术、科研和实践中不断探索,并获得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机制:不同高校和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以促进资源共享和合作研究的深入开展。

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硕士联合培养的思考

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硕士联合培养的思考

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硕士联合培养的思考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逐渐步入大众化时代,本科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加,而硕士生的培养却一直未能满足需求。

特别是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他们与研究型高校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很难自主地开设硕士研究生培养点。

针对这一问题,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可以考虑与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进行合作,实现硕士生的联合培养。

这种方式可以充分发挥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的特色和优势,也为本科生提供更多高等教育升学的机会。

本文将就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硕士联合培养进行思考与探讨。

一、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的特点与优势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相对于研究型高校,在办学理念、师资力量、科研能力上有着一定的差距,但他们也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优势。

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课程设置更加贴近社会需求,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师资力量相对较为薄弱,但是在横向联系和产学研合作方面有一定的优势。

这些特点和优势为与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进行合作提供了基础。

二、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与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的合作方式合作的方式主要包括硕士联合培养协议、研究生共建基地等形式。

硕士联合培养是指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与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签订协议,共同培养硕士研究生。

在这种模式下,硕士研究生在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完成学习,同时也在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进行科研实践。

这样既能够充分利用双方的优势资源,也能够更好地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研究生共建基地则是指在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建立研究生教育基地,由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的指导教师和本科院校的教师共同对硕士研究生进行培养。

这种模式下,本科院校教师可以借鉴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的经验和教学资源,提高自身的科研和教学水平。

开展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硕士联合培养,对于提高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促进应用科研和技术创新、加强产学研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与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的合作,可以为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的硕士研究生提供更好的科研资源和平台,使其在科研技术领域得到更好的锻炼和提高。

校企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现状及培养途径

校企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现状及培养途径

校企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现状及培养途径作者:郭晓斐,王玥,杜婕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第45期郭晓斐,王玥,杜婕(山东建筑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济南250101)摘要:本文探讨了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现状,校企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的必要性,分析了校企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在制度方面、教学体系以及知识产权归属方面,校方、学生和企业各自的权责及注意事项,最后介绍了在校企合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教学评价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5-0022-03一、开展校企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的必要性(一)目前高校研究生培养的现状自2009年开始,教育部决定扩大招收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主要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要生源。

由于学校的经费和场地有限,部分学院的教学设备、实验设备等并没有随着学生的增多相应增加,导致学校提供给学生的实践机会、给研究生提供的科研条件跟不上学校的发展,影响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另一方面虽然研究生扩招了,但是学校的师资力量并没有随扩招进行相应调整,有的导师可能会同时带十多个研究生,导致导师没有足够的精力对每个研究生进行指导。

扩招对研究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并不是所有的研究生都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尤其是遇到科研难关时,导师指导不过来,学生再不积极,或者实验条件有限,导致培养出来的研究生水平参差不齐,有的虚有其名,影响了学校和导师的名誉。

最重要的是,这会影响学校和导师在企业心中的形象,继而影响后续学生的就业。

(二)经济发展的需求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高水平创新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等教育的目的就是为国家储备高科技人才,培养能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人才。

只有将知识转变成为生产力,才能实现科技强国、教育强国的目标。

在将知识转变为生产力的过程中,高校的专家学者,是中坚力量,他们培养的学生也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发展的重要支柱。

高校研究生专业学位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现状分析

高校研究生专业学位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现状分析

高校研究生专业学位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现状分析摘要:基于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策背景,以研究生专业人才培养为任务目标,分析了高校研究生专业学位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的意义,针对全国和辽宁省两级高校联合培养基地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为高校专业实践型人才培养和企业选才用人提供借鉴。

关键词:研究生联合培养东北振兴1.引言在国家新时代科技创新发展的驱动下,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

研究生是高等教育中最高层次的人才培养对象,研究生教育高速发展,社会对应用型研究生的需求越来越大。

实施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既有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又对企业的科技创新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战略任务之一,也是当前经济界的热门话题。

辽宁省工业企业众多,教育资源相对丰富,为高校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提高研究生联合培养实效的关键所在。

1.发展现状及意义2.1国内外发展及研究现状产学合作教育理念最早出自美国哲学家和教育家约翰·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1],1946年美国职业协会发表了《合作教育宣言》,认为合作教育是一种将理论学习与真实工作经历结合起来,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的教育模式。

多年来,国外专家和学者对联合培养的教育理念、管理机制、国际化合作实践做出了深入的研究,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联合培养模式。

国内社会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问题的关注程度逐年提高,研究生联合培养正在逐步成为研究生培养模式中的重要模式之一。

通过文献阅读了解到国内专家学者对研究生专业学位联合培养的切入点和研究方法也愈见丰富,高兴武[2]通过对北京市12个国内外联合研究生培养基地开展问卷调查,结合实地调研,归纳总结了北京市国内外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的成就、经验和问题,并在分析原因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孔凡文[3]对影响工程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内外因素及动力机制进行了系统分析,为构建工程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提供借鉴。

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方案

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方案

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方案一、背景与意义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社会发展的背景下,高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日益频繁,为了更好地培养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人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的建设势在必行。

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的建设旨在促进高校之间的资源共享与合作,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和水平,培养具备全球视野和创新思维能力的高层次研究人才。

二、基地建设目标1.建立一套完整的研究生培养体系,提供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研究生的需求;2.构建高校之间的人才培养合作机制,加强合作学术研究,共同解决关键科学问题,推动科学进步和创新发展;3.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人才,满足国家和地方社会发展的需求;4.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的人才培养经验和模式,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创新思维能力的高层次研究人才。

三、基地建设内容1.建立联合培养机制:高校之间建立联合培养协议,确定相互配合、共同培养研究生的具体安排和学分转换机制。

2.构建师资队伍:各高校通过交流合作形式,共享优质师资资源,开展联合指导教师的培养和交流活动。

3.开展科研合作项目:各高校共同申报科研项目,组建联合研究团队,开展创新性的科研工作,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

4.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定期组织学术研讨会、学术沙龙等活动,鼓励研究生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术水平。

5.加强实践教育:通过联合培养基地,提供更广泛的实践机会,鼓励研究生参与科研项目、企业实习等,提升实践能力。

四、基地建设阶段及时间安排1.基地筹备阶段(1年):确定基地建设方案,商洽合作内容,制定联合培养协议等。

2.基地建设阶段(3年):组建师资队伍,开展科研合作项目,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加强实践教育等。

3.基地稳定发展阶段(长期):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优化完善基地建设,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和人才培养效果。

五、基地建设保障措施1.资金投入:充分利用国内外各类项目资金,引导各高校加大对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的资金支持。

深入推进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建设的设想和举措

深入推进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建设的设想和举措

深入推进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建设的设想和举措深入推进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建设的设想和举措引言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是一种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将产业、学界和科研机构的资源进行整合,能够为研究生提供全面的培养机会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然而,目前我国的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深入推进。

本文将探讨如何进一步加强示范基地建设,并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举措。

一、示范基地建设的设想1.1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示范基地需要优先考虑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

示范基地应该具备先进的硬件设施,如实验室、工作室、实习基地等。

这些设施要满足研究生的学习、实验和实践需求,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研究环境。

1.2 加强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的建设要注重产学研的合作。

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需要产业界、学界和科研机构之间的有效连接和合作。

示范基地可以邀请企业、院校和科研机构共同参与,通过合作项目、专家指导和资源共享等方式,实现产学研的有机结合,为研究生提供更广阔的学术和实践平台。

1.3 引进优秀导师示范基地应该引进一流的导师团队。

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他们应具备丰富的研究经验和教学能力,并能够指导学生进行科研项目的开展。

通过引进优秀的导师,示范基地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指导咨询,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研究生。

二、示范基地建设的举措2.1 制定明确的发展战略示范基地的建设需要制定明确的发展战略。

基地要根据国家和地区的发展需求,明确培养研究生的方向和目标,制定相应的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

战略的制定要充分考虑产业发展的趋势和科学技术的前沿,使基地能够紧密配合产业和科研的需求,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级人才。

2.2 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示范基地的建设需要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

基地应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或委员会,负责制定并监督基地的发展规划和运行管理。

应建立健全的评估机制,定期对基地进行评估和考核,以确保基地的教学和研究质量。

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硕士联合培养的思考

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硕士联合培养的思考

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硕士联合培养的思考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当前高等教育体系中,应用型硕士教育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断推动,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与日俱增。

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环节,硕士研究生教育一直是各大高校教育改革的重点。

而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硕士联合培养模式的提出,正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剧和知识经济的兴起,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在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方面面临着挑战和压力。

如何更好地整合资源,提升教育质量,促进产学研深度合作,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探讨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硕士联合培养的实施方式及其优势与挑战,不仅有利于促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还可以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引言结束】1.2 问题提出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硕士联合培养的思考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科技创新的不断推进,人才培养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关键之一。

目前我国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在硕士研究生培养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培养质量有待提高、与行业需求不完全匹配、科研能力相对薄弱等。

如何进一步深化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硕士联合培养的模式,提高培养质量,促进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需求的有效对接,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在这种背景下,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和探讨如何完善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硕士联合培养的模式,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地方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需要重点关注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的精准对接、校企合作机制的健全、实践教学环节的丰富多样等方面的问题,为推动我国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和完善提供有益的思考和建议。

1.3 目的和意义硕士联合培养是指在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由两个或多个高校共同培养一名研究生,学生在不同高校完成一定学分和研究任务。

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硕士联合培养具有创新和挑战性,有助于提高地方本科院校的研究生培养水平,增强地方高校的科研实力和影响力,推动地方科学研究和社会发展。

专业学位硕士联合培养基地计划

专业学位硕士联合培养基地计划

专业学位硕士联合培养基地计划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专业学位硕士联合培养基地计划应运而生,旨在整合各地区、各类型高校的优势资源,提升硕士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适应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的高水平创新型人才。

本文将从联合培养基地的意义、建设目标和实施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联合培养基地的意义1.解决人才培养资源不均衡的问题目前,中国各地区、各类型高校的人才培养资源存在不均衡的情况。

一些高校在人才培养中具有明显优势,而一些地区或高校由于资源条件的限制,无法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培养资源。

专业学位硕士联合培养基地能够整合各高校的优势资源,解决培养资源不足的问题,提高培养质量。

2.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联合培养基地可以促进高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将产学研有机结合。

通过企业的实际需求和高校的专业知识,培养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

这有助于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3.提升人才培养水平联合培养基地能够扩大学生的学科视野,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通过与其他高校和企业的交流合作,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多的学术和实践资源,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这有利于培养更加适应社会需求的高水平人才。

二、建设目标1.构建合理的培养模式联合培养基地应该根据各自的专业特点和人才需求,构建合理的培养模式。

可以采取“1+X”模式,即一个高校主导培养,其他高校或企业提供专业课程、实训及实习等资源。

也可以采取“2+2”、“3+1”等灵活的培养模式,形成多元化的培养体系。

2.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联合培养基地的建设目标之一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校应该通过多种渠道,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以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水平人才。

3.深化与企业的合作联合培养基地应该深化与企业的合作,开展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教育培养模式。

通过与企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加贴近实际需求的培养环境,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

三、实施措施1.优化学科布局联合培养基地应该根据各高校的学科特长和需求,优化学科布局。

教育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的策略研究

教育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的策略研究

教育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的策略研究摘要: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是高等院校与从事基础教育的地方中小学联合培养学科教育类研究生的一种创新模式,也是学科教育类硕士研究生进行教育教学实习的重要平台。

现阶段,因其产生时间较短,许多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尚未形成规范的管理制度和完善的运行方式,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进行经验总结和模式探索,以更高效地服务于研究生培养的需要。

本文通过对“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文峰中学)”建设的策略性研究,就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的时代境遇、建设现状与存在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和分析,并据此提出了优化建设的设想。

关键词:教育硕士联合培养基地建设文锋中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是我国的一种新型高层次教师培养形式,有着鲜明的职业性和应用性特点。

通过建立高校与中学联合培养教育硕士基地,依托优质基础教育教学资源,使具有先进教育理念、突出的教师技能和较高教学研究能力,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的中学骨干教师参与教育硕士培养工作,既是培养教育硕士教学技能的重要手段,也是高校与地方优质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合作研究、互利共赢,形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建设教育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的时代境遇1.是社会培养创新人才和提高人才创新能力的客观要求江泽民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教育硕士研究生是我国学校教育教学与科研的主要后备人才,提升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仅是我国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面临的关键问题,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文化软实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智力支持的实际需要。

我国传统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式主要依赖做理论性课题研究,撰写毕业论文方式训练其科学思维方式和科研精神,此种模式虽使硕士研究生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但实践能力不高,理论与实践相脱离。

而通过建立教育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让教育硕士充分参与中小学与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熟悉班级管理、教研室活动过程,体验教学设计、教案书写、案例搜集、课堂教学等事宜,能使教育硕士快速进入角色,在较短时间内能提高教育硕士研究生驾驭课堂的教学实践能力。

行业企业与高校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的建设与实践

行业企业与高校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的建设与实践

行业企业与高校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的建设与实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高等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生教育在培养专业人才、推动科研创新和促进社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下,传统的研究生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于高层次专业人才的需求。

建设行业企业与高校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成为了当前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一、联合培养基地的建设意义1.促进产学研深度合作。

行业企业与高校联合培养基地的建设可以有效地促进产学研深度合作,实现高校教学科研资源与行业企业生产运营资源的有机结合。

通过共同开展科研项目、共同建设实验室和工程中心等形式,实现产学研的全方位融合,有力地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为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2.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

联合培养基地的建设可以促进高校研究生培养与行业需求的紧密结合,依托行业企业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开设相关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为研究生提供更加贴近实际的培养环境和丰富的实践机会,有助于提升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更加符合行业需求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3.解决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痛点难点。

传统的研究生教育模式存在着人才培养过程中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科建设滞后、研究生就业率不高等一系列痛点和难点。

而联合培养基地的建设正是针对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案,能够充分发挥高校教学科研资源和行业企业生产运营资源的优势,打破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壁垒,实现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为高校研究生的培养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1.共建研究生实习基地。

高校与行业企业可以共建研究生实习基地,为研究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实习平台和更加丰富的实践机会。

通过在实习基地进行系统的实践教学和产学研融合的实践项目,使研究生在实践中获得更多的知识、技能和经验,提升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2.合作开展科研项目。

高校与行业企业可以开展科研项目的合作,共同承担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和行业前沿课题,为研究生提供更加丰富的科研资源和更加广阔的科研平台。

最新 我国研究生联合培养政策变革及实践发展历程、特征与趋-精品

最新 我国研究生联合培养政策变革及实践发展历程、特征与趋-精品

我国研究生联合培养政策变革及实践发展历程、特征与趋历经六十余载,深契“科教结合、产学互融”高端人才培养规律与基本要求的“联合培养”已成为目前几乎所有研究生战略制定、政策施行、实践改革与发展创新的重心或要域。

在“联合培养”逐渐成为行业共识和集体行为的当下,仍有一些疑问亟待解答,如“联合培养”何以能在铢积寸累中日臻完善并迭次跃升至今日之地位,其演进历程阶段如何划分,具备何种突出特征,未来发展趋势为何等。

基于以上考虑,本文从研究生教育政策变革和实践发展历程入手,剖析脉络,体察轨迹,综纳特征,探究趋势,以为上述问题探寻出初步答案。

一、我国研究生联合培养政策演进历程与实践探索1.初创阶段(1951—1977年):学研配合培养与集体培养1951年,政务院颁布的《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开启了中国研究生联合培养事业的初始进程。

其时,政务院要求“大学和专门学校附设的研究所……招收大学及专门学院毕业生或同等学历者,与中国科学院及其他研究机构配合,培养高等学校的师资和科学研究人才。

”[1]1955年,国务院颁布实施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暂行条例》要求联合培养研究生“有本门科学的坚实基础和有关国家建设的实际知识,并能独立地进行专业的创造性的科学研究工作”[2]。

自1951年至1965年,中国科学院“全院共招收研究生1287人”[3]。

尽管国家颁布实施的政令并未使中国研究生联合培养事业迅速进入迸发期,而其奠定的“高校与科研院所配合培养科学研究人才”的教育理念却长期成为中国高端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

1963年,教育部要求高校加强同相关校所和生产部门的联系和协作,并出台《高等学校培养研究生工作暂行条例(草案)》,规定“研究生的培养,应该根据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采取系统理论学习和科学研究工作相结合,导师个别指导和学校、教学研究室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办法。

”[4]至此,中国研究生教育的“集体培养”原则得以确立。

由此可看出,中国的研究生教育事业在初创时期便具备明晰的行政推动特色,此阶段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更为强调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的双主体地位,以及研究生生产实践技能的习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卷第3期2010年6月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T h e o r y a n dP r a c t i c eo f C o n t e mp o r a r y E d u c a t i o nV o l.2N o.3J u n e.2010地方院校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现状及发展趋势概论①刘 云1,2,李阿利3(1.湖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湖南长沙410128;2长沙理工大学党政办,湖南长沙410076;3湖南农业大学研究生处,湖南长沙410128)摘 要:研究生培养基地作为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起到提升地方院校研究生培养能力、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作用。

在研究总结现有培养基地建设理论以及特色模式的基础上,对现阶段地方院校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进行理论探索,并以此为指导,提出几种新的构建模式,如“高校+企业+项目(新产品或新技术研发)”模式;“高校+科研院所+课题”模式;“高校+政府或行政事业单位+咨询决策项目”模式;“高校+高校+课题联合研究”模式等。

关键词:地方院校;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创新模式中图分类号:G64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884(2010)03-0023-03 地方高等院校作为现代社会的科研及人才高地,对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目前,研究生培养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渠道。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高层次人才需求也不断增加,这对于地方院校而言,既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

如何不断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培养质量,则是各高校,尤其是地方院校在深化教育改革过程中正在摸索的一个课题。

在众多的研究生培养方式当中,培养基地作为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起到了提升地方院校研究生培养能力、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作用。

然而,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对于研究生培养基地的构建,还存在较大的缺陷,在实践上还欠成熟,它是在学习和借鉴国外研究生教育方式及不断地适应本国实际的基础上形成的。

因此,以提高我国研究生培养质量为基本前提,探索适合现阶段社会发展的研究生培养基地的研究,便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试图从分析我国现有研究生培养基地的研究理论以及地方院校研究生培养基地诸多模式为出发点,进行理论探索,并提出适合我国地方院校研究生培养联合基地的新模式,为今后我国研究生培养提供思路。

一 研究现状长期以来,我国诸多学者一直致力于研究生培养方式的研究与创新,对培养基地的理论研究与基地建设被视为近年来研究生创新培养模式的研究重点。

(一)研究生培养基地构建的理论研究创新性的人才,需要有创新性的培养。

研究生培养基地的构建,其本身就是以创新性为基础的研究生培养手段。

付云霞[1]指出,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能力,必须具备相应的创新环境和条件。

建立一个“以学生为本”、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创新基地,才能给学生提供实实在在的大环境、大背景,通过安排各种创新实践让学生实施创造性研究、设计与培训,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全面推进研究生素质教育。

河海大学研究生院[2]分析指出,基地建设中的关键问题,提出研究生培养采取“理论训练+创新实践”的模式。

另外,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特色相结合,也成为研究的重点。

史万兵[3]提出,研究生教育承担着为老工业基地振兴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任。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基地与东北经济振兴关系密切。

目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基地在东北经济振兴中发挥的作用还不够。

有必要针对问题去寻求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基地充分发挥作用的对策。

刘敏等[4]也指出,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研究生教育随着招生规模的逐步扩大,各高校均在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以提高培养质量。

其研究通过以区域特色为切入点建设省属高校校外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以丰富研究生培养模式,提高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要以市场为导向,探索校企合作23①收稿日期:2009-12-23作者简介:刘 云(1979-),男,湖南长沙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新模式,越来越成为各院校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的总体模式。

张秀梅[5]通过研究我国校企合作的历程,分析指出校企合作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在研究多种模式的校企合作基础上,提出了校企合作工作必须得到政府的支持和重视;社会各方要提高对高校与企业合作意义的认识,形成一个有利于合作的氛围;要建立和完善高校与企业合作的新机制;一定要选择好合作伙伴四点建议。

邵秋萍[6]指出校企合作具有积极意义和作用,并结合比较传统的合作模式、大学直接创办企业和建立科技园的模式和虚拟模式这三种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模式,提出了校企合作的新思路。

周云飞[7]指出,校企合作培养研究生符合当代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企业在科研条件上有着高校无可比拟的优越条件。

校企共建研究生培养基地改善了研究生培养条件、促进优质资源共享。

其研究结合大庆石油学院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工作的探索与实践,从培养新模式、科研实训、业务培训方面阐述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另外,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有效教育模式。

张希胜[8]分析指出,创新型国家的建设需要培养大量高层次创新人才,其根本途径是要加强产学研联盟的人才培养机制的构建。

王玺[9]指出,产学研联合培养基地是指以促进教育与科技、经济紧密结合为出发点,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能级提升为导向,围绕支柱产业,以高等学校为主体,依托一流大型企业集团和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建设的研究生层次人才培养平台。

在“产学研联合培养基地”建成以后,政府应逐步淡出在其中的角色,取而代之的是中介机构作用的日益凸显。

中介机构可以通过承办政府部门委托的任务,减轻政府在微观层次上的管理压力;可以通过评估来履行监督职能;也可以成为产业部门和高校、研究所沟通交流的平台,最终促进产学研联合培养基地的持续、健康运行。

(二)研究生培养基地构建的实践研究近年来,各地方高校对研究生培养基地的构建在实践上都取得了很大突破,形成了一批有影响、切合高校发展实际的基地模式。

其中,比较有代表的是重庆大学的“开放式创新”模式,浙江大学的研究生挂职锻炼模式,以及大庆石油学院的“两段式、双导师”模式。

本着“以生为本、创新为魂”的创新人才培养理念,重庆大学通过培养模式、管理体制、运行模式、整合资源方式等方面的创新,在全国较早建立起集研究生开放实验室、创新项目开发、学术论坛、访学交流及创新实践为一体的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

采用观念开放、时间开放、空间开放、资源开放的“全开放”宗旨,实施学科代表性、先进性、交叉性和学术研究性的“多结合”模式,利用国家、学校以及国内外大型企业“三方共建”的办法,建成了8个以研究生院大楼为依托,面向校内外、市内外研究生全面开放的创新实验室,构成了创新实践基地的主体。

由各专业领域里研究和实践能力突出的研究生组成技术支持小组,同时还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教授作为技术指导,帮助研究生在交叉学科、跨专业等领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研发、自主创新[10]。

浙江大学的在校研究生挂职锻炼社会实践基地,其目的在于培养实践型应用人才,提高研究生创新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其运作模式为学校在校研究生结合所学学科专业和自己的专业特长到地、乡镇或企业挂职,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一种实践模式。

它由学校、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三方组织完成并鉴定合作协议书,挂职岗位由地方政府提出,学校负责选拔合适的研究生到合适的岗位挂职实践。

此方式创新点在于地方政府在这个过程起到了牵线搭桥作用,研究生的实践经费由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学校三方经协商共同支出,为基地的正常运转起到了一定的保障作用[4]。

大庆石油学院的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采用“两段式、双导师”模式,其运作方式是成立“基地管理委员会”,由校企双方的主管领导分任主任和副主任,学校研究生部领导和企业人事部门主管领导任委员,研究生课程学习阶段在学校完成,学位论文在企业完成,学校和企业各出一名导师联合指导,学校的导师为主导师。

其创新点在于充分利用了社会企业资源让学生直接进入社会进行生产实践,为企业解决实际的生产问题,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4]。

通过上述分析,学者们分别运用了理论分析及实证研究等方法,较好地反映了我国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尤其是地方院校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体现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有效与否,决定了高校人才培养以及地方经济的较好较快发展。

然而,研究仍有许多不足之处:1.目前,大部分学者都只停留在对地方院校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的建立意义、存在问题以及原有培养模式的基础上给予一定的建议及评价,很少以新的市场条件、国家发展计划为背景分析问题;2.目前各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均存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建立几种统一、规范的研究生联合培养运行机制与模式,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3.大部分学者都提出了建设“创新型”研究生培养基地的理念,但是从什么方向定位,怎样去建设,一直没有得到普遍研究。

我国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对其有效运行机制及模式进行探索。

二 构建地方院校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新模式(一)地方院校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构建的理论探索在对地方高校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的模式构建以及运行机制的研究中,除了要对其基础理论进行探索之外,还要着重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1.要考虑到制约地方院校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发展的因素及各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因为,地方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要受到政府财政、高校发展、企业效应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制约,任何一方的24缺失都会对基地的建设造成负面影响;2.要以市场角度分析政府在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中的作用。

政府投入不足是制约地方院校研究生培养基地的主要因素,在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的建立中,从宏观角度,充分研究政府在其中的作用及角色尤显重要;3.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不同地区、高校以及企业的经济能力、发展方向等因素都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只有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建立适合的地方高校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才能使各方资源实现优化配置,达到其效能的最大程度发挥。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高层次人才需求的增加,研究生教育的规模以较快的速度增加,地方院校研究生教育的发展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尤其在解决扩招与教育资源紧缺的矛盾、人才培养规格如何适应社会需要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新的课题。

而建立一批校外研究生培养基地作为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为提升地方院校研究生培养能力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正在起到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一是适应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及对创新型人才的需要,满足研究生创新实践教育的需要;二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提高研究生就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三是通过创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实现地方院校产学研良性互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