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 最小变化法测定绝对阈限(3)

合集下载

阈值的测定

阈值的测定

阈值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测定对各种基本味觉刺激的感受性。

2.学习测量味觉绝对阈限的方法。

3.作为筛选品评员的一个依据。

二、实验原理:阈值测定方法:最小变化法(极限法):将刺激强度按大小顺序一点点增加,直到被试者有感觉为止。

这时刺激物刺激量的大小就是“出现阈限”,反之,从较大的刺激量开始,按顺序逐渐减小刺激物的刺激强度,直到被试感觉消失为止。

此时的刺激量为“消失阈限”。

感觉的绝对阈限是出现阈限和消失阈限的算术平均值。

三、实验材料1.材料:蔗糖、酒石酸、咖啡因、无水氯化钠等分析纯物质。

2.仪器:烧杯、分析天平等。

四、实验步骤1.样品准备(1)标准储备液配制表2 基本味道溶液配制标准2、溶液配制(1)参照上表2,每组选定其中的两种,配制从低到高的溶液浓度,并对各溶液进行编号,避免对评品员的心理干扰。

(2)按从低到高的浓度进行排序依次品尝。

品评员以纯净水作为对照,细心品尝,口中停留一段时间吐出,每次品尝后漱口,记录。

无味用“—”表示,味道感知(刺激阈)用“+”。

测定数中常以50%的出现次数为度,有50%的次数引起了感觉,即表现为刺激阈。

注意不要将样品咽下,测定出“出现阈限”。

(3)按从高到低的浓度进行排序按(2)中的品尝方法,测定出“消失阈值”。

五品评表表3 不同味道反应记录总表(如甜味,其它相同)表4 不同味道反应记录总表(如甜味,其它相同)注:阈值以“—”到出现“+”所对应的两者浓度的平均值来确定。

六、数据处理RXX i∑=X —平均刺激阈值(g/L )i X —第i 个人的刺激阈(g/L )R —品评员人数七、注意事项1、先用纯水刺激2、选用分析纯溶液,避免干扰样品必须编码,避免对评品员的心理干扰。

实验心理学练习题一

实验心理学练习题一

实验心理学练习题一……………………………………………………………………………………………………一、单项选择题:给出正确选项并做详细答案解析1、一项实验拟考查图片材料是否比文字材料更容易识记,则材料是AA. 自变量B. 因变量C. 控制变量D. 无关变量2、通过双盲法来控制额外变量的方法属于CA. 匹配法B. 平衡法C. 排除法D. 恒定法3、在感觉阈限测定中,标准刺激由主试呈现,随后由被试调整比较刺激,使其与标准刺激相等,这种方法是BA. 恒定刺激法B. 平均差误法C. 最小变化法D. 系列探索法4、在信号检测实验中,如果击中率的纵轴值为0.1虚报率的纵轴值为0.33,则该实验中的β值为:CA. -0.22B. 0.22C. 0.33D. 3.005、在2×3实验设计中,研究的因素有AA. 2个B. 3个C. 5个D. 6个6、通过搜集和分析某人过去和现在有关方面的资料,以推知其行为原因的方法是:BA. 调查法B. 个案法C. 测验法D. 观察法7、在“超常与常态儿童的兴趣、动机与创造性思维的比较研究”一文中,因变量显然是指:DA. 超常儿童B. 常态儿童C. 超常与常态儿童D. 兴趣、动机与创造性思维8、等距量表的特点是BA. 无绝对零点,无相同单位B. 无绝对零点,有相同单位C. 有绝对零点,无相同单位D. 有绝对零点,有相同单位9、被试接受所有自变量处理,即所有的被试者接受全部的自变量处理,这类设计便属于:AA. 被试内实验设计B. 被试间实验设计C. 抵消实验条件的设计D. 混合设计10、根据唐德斯A.B.C.法,辨别反应时间应是:AA. 辨别反应时减去简单反应时B. 选择反应时减去简单反应时C. 辨别反应时减去选择反应时D. 选择反应时减去辨别反应时11、某研究表明,当场景中的干扰物减少和照明度降低时,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搜索场景中交通标志的准确性更低、反应速度更慢。

该研究中自变量的数量是:BA. 2B. 3C. 4D. 512、一个2×3×2的多因素实验设计,理论上可以得到多少个交互效应:CA. 三个两因素交互相应和三个三因素交互相应B. 两个两因素交互相应和一个三因素交互相应C. 三个两因素交互相应和一个三因素交互相应D. 两个两因素交互相应和三个三因素交互相应13、在一个2×2的完全随机设计中,若每种处理使用6名被试,整个实验设计需使用的被试数是:DA. 6B. 12C.18D. 2414、在用最小变化法测量重量差别阈限的实验中,平均上限的重量为205,平均下限的重量为196克,则差别阈限为:BA. 4.0克B. 4.5克C. 5.0克D. 9.0克15、在用最小变化法测量阈限时,被试因过早期望将要来临的刺激而产生的误差是:BA. 习惯误差B. 期望误差C. 练习误差D. 疲劳误差16、与单因素实验设计相比,多因素实验设计最重要的优点是:BA. 可以看到因素的主效应B. 可以看到因素的交互作用C. 被试量减少D. 不受被试个体差异的影响17、如果被试接受多个自变量情况中的一个,即不同的被试者接受不同的自变量处理,这类设计便属于:BA. 被试内实验设计B. 被试间实验设计C. 抵消实验条件的设计D. 混合设计18、唐德斯B反应时又叫:BA. 辨别反应时B. 选择反应时C. 基础反应时D. 简单反应时19、刺激的增减应尽可能地小,目的是系统地探求被试由一类反应到另一类反应的转折点,描述的是传统心理学物理学方法中的:AA. 最小变化法B. 恒定刺激法C. 平均差误法D. 加因素法20、要求特征的典型例子是:AA. 实验者效应B. 地板效应C. 霍桑效应D. 天花板效应21、在“摔跤、柔道运动员减重期能量平衡内分泌机制及力量变化的研究”一文中,因变量是指:D:A. 摔跤、柔道运动员 B. 能量平衡内分泌机制C. 力量变化D. 能量平衡内分泌机制及力量变化22、下列陈述中哪个是操作定义:AA. 智力是在智力测验中获得的分数B. 攻击是对另一个体的失控的敌意C. 测验法是用标准化量表测量个体的个性特征的方法D. 抑郁是一种情绪低落的状态23、心理学实验类研究设计中条件控制最严格的是(B)A. 准实验设计B. 真实验设计C. 非实验设计D. 被试内设计24、认为心理量和物理量之间呈幂函数关系的心理学家是(A)A. 史蒂文森B. 费希纳C. 韦伯D. 冯特25、下面会引起天花板效应的是(C)A. 被试不具备代表性B. 让四年级的学生做10以内的加减法C. 题目过难D. 被试不了解实验目的26、一个2×3的多因素实验设计,可以得到的主效应个数是( B)A. 一个主效应B. 两个主效应C. 三个主效应D. 6个主效应27、因变量的可靠性,即一致性,是指同一被试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得到的结果是相近的,它测量的是因变量的:AA. 信度B. 效度C. 敏感性D. 高限效应28、斯蒂文斯在制定比例量表时应用的方法是:BA. 差别阈限法B. 数量估计法C. 最小变化法D. 恒定刺激法29、唐德斯C反应时又叫:DA. 基础反应时B. 简单反应时C. 选择反应时D. 辨别反应时30、在做选择反应时的实验时,选择反应的数目要和辨别的刺激的数目的关系是:CA. 选择反应时数目一定要比辨别刺激的数目多B. 选择反应时数目一定要少于辨别刺激的数目C. 选择反应时数目一定要等于辨别刺激的数目D. 选择反应时数目要和辨别刺激的数目每次实验时都不一样31、在记忆实验中时间作为自变量,是属于:BA. 刺激特点自变量B. 环境特点自变量C. 被试特点自变量D. 暂时造成的被试差别32、用平均差误法测量感觉阈限容易产生:BA. 时间误差和空间误差B. 空间误差和动作误差C. 定势的作用D. 习惯误差和期望误差33、在用恒定刺激法测定差别阈限,只允许被试作两类回答时,计算差别阈限时相等地带的下限是:BA. 50%感觉弱于标准刺激的比较刺激 s'tB. 25%感觉重于标准刺激的比较刺激C. 50%感觉等于标准刺激的比较刺激D. 25%感觉等于标准刺激的比较刺激34、卡特尔制作天文学家声望顺序的顺序量表用的是:DA. 对偶比较法B. 数量估计法C. 差别阈限法D. 等级排列法35、当用对偶比较法制作一个对5种儿童服装喜爱程度的顺序量表时,让被试比较的样品对数有多少?(包括为了消除可能产生的空间误差需要增加的对数):CA. 10对B. 15对C. 20对D. 30对36、反应时与刺激强度之间的关系表现为:DA. 反应时不受刺激强度变化的影响B. 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加反应时逐渐缩短C. 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加反应时逐渐延长D. 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加反应时逐渐缩短,达到极限时反应时就不再发生变化了37、反应速度与准确性之间是:CA. 先后关系B. 因果关系C. 互换关系D. 正相关关系38、通常由主试者给予不同的指示语造成的自变量属于:DA. 刺激特点自变量B. 环境特点自变量C. 被试特点自变量D. 暂时造成的被试差别39、当自变量的确造成了因变量的变化,而不是其他的因素造成了因变量的变化,我们就说这种因变量是:A. 可靠的B. 有效的C. 敏感的D. 有信度的40、费希纳在指定等距量表时应用的方法是:DA. 最小变化法B. 恒定刺激法C. 平均差误法D. 差别阈限法41、S= bIa 表示的是:CA. 韦伯定律B. 费希纳定律C. 斯蒂文斯定律D. 格拉斯曼定律42、用AEst (E I X -S1 I / n ) 或AEM (E I X -M I / n ) 来计算差别阈限,是心理物理学方法中的:DA. 最小变化法B. 恒定刺激法C. 数量估计法D. 平均差误法43、心理物理学的先驱是:BA. 冯特B. 费希纳C. 艾宾浩斯D. 斯蒂文斯44、运动员百米赛跑中听到枪声就起跑,起跑时间属于:BA.视觉反应时B. 听觉反应时C.触觉反应时D.视听联合反应时45、“时距信息的加工机制及其通道效应的实验研究”一文标题显示,作为自变量的是:AA. 时距信息B. 加工机制C. 通道D. 实验46、涉及人类被试的实验心理学研究必循遵循以下伦理道德,除了:DA. 保障被试的知情同意权B. 保障被试的退出自由C. 保密原则D. 给被试一定的被试费用47、冯特(W.Wundt)对心理学的最深远贡献是:BA. 对感觉元素的描述B. 建立了作为实验科学的心理学C. 对神经传导速度的测量D. 发展了最小可觉差的方法48、下列各领域中,被看作心理学的应用领域的是:BA. 实验心理学B. 组织心理学C. 比较心理学D. 认知心理学49、下列问题中,临床心理学家最可能研究的是:AA. 调适问题B. 老鼠走迷津C. 儿童数学问题解决D. 种属行为50、关于感觉的差别阈限,费希纳(Fechner)定律对韦伯(Weber )定律的发展是基于____的假设BA. 韦伯分数是一个常数B. 每个最小可觉差主观相等C. 仅在中等刺激强度范围有效D. 不同感觉系统韦伯分数差异很大51、使用直线内插法计算阈限的方法是,BA. 极限法B. 恒定刺激法C. 阶梯法D. 平均差误法52、信度之于效度正如:BA. 准确性之于一致性B. 一致性之于准确性C. 偏差数之于常模D. 常模之于偏差数53、两点阈是哪一种阈限:AA. 绝对阈限B. 差别阈限C. 绝对差别阈限D. 相对差别阈限54、实验中出现低限效应的原因是:BA. 任务中等困难B. 任务过于困难C. 练习次数不够D. 任务过于容易55、司机在十字路口遇到红灯或绿灯时的反应属于:AA. 选择反应B. 简单反应C. 辨别反应D. 延缓反应56、恒定刺激法实验中,三类回答的实验易受被试哪些方面的影响:AA. 态度B. 血压C. 性别D. 智力57、因变量的效度是指:BA. 一致性B. 有效性C. 敏感性D. 可测量性58、对一种气味适应后对另一种气味的阈限将:DA. 不影响B. 提高C. 降低D. 先提高后降低59、在心理学研究报告中,阐明研究所使用的被试、仪器设备和实验程序等情况的部分属于:BA.引言B. 方法C.结果D.讨论60、在探讨性别与被试年龄(青年、中年、老年)对某品牌手机偏好影响的研究中,其实验设计为:AA. 2×3设计B. 1×3设计C. 2×2设计D. 3×3设计61、提出制作心理量表的数量估计法的心理学家是:DA. 费希纳B. 韦伯C. 艾宾浩斯D. 斯蒂文斯62、在时间估计准确性实验中,一只绿色小灯泡与电钟相连,主试按键让灯亮10秒,然后让被试按键复制10秒时间,其中被试复制的时间长度是:CA. 自变量B. 控制变量C. 因变量D. 潜在变量二、多项选择题:给出正确选项并做详细答案解析1、为了消除组间设计的缺点可以采用的方法有:ABA. 匹配被试B. 随机分配被试C. 完全平衡的方法D. 拉丁方的方法2、在用恒定刺激法测量绝对阈限时,计算实验结果的方法有:ABCA. 直线内插法B. 平均Z分数法C. 最小二乘法D. AE st(∑∣X-St ∣/n)3、在用对偶比较法制作顺序量表时可能产生的误差是:CDA. 习惯误差B. 期望误差C. 空间误差D. 时间误差4、为克服组内设计的缺点可以采用:CDA. 匹配被试B. 随机分配被试C. 完全平衡的方法D. 拉丁方的方法5、在心理学的研究中常用的非实验的研究方法有:CDA. 自然观察法B.调查法C. 相关法D. 个案法6、如果同一被试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有时得分很高,有时得分很低的变量是:ABCDA.不可靠的 B. 不敏感的 C. 无效的 D. 无信度的7、影响反应时间的因素有受刺激的感觉器官,还有:ABA. 刺激的时间特性B. 刺激的空间特性C. 有机体的状态D. 刺激器官8、在实验中应该保持恒定的变量就是:CDA. 自变量B. 因变量C. 控制变量D. 潜在的变量9、在做反应时的实验时常用的防止出现假反应的方法有:ABCA. 让选择反应的数目和要辨别的刺激的数目相等B. 安插侦察试验C. 改变每次刺激呈现与预备信号之间的距离D. 控制被试10、不敏感的因变量有两类典型的例子,即:BDA. 高限效应B. 低限效应C. 天花板效应D. 地板效应11、感觉直接测量法主要有:ABCA. 数量估计B. 数量生产C. 绝对数量估计D. 直线内插法12、计算恒定刺激法实验结果的方法有:ABDA. 直线内插法B. 最小二乘法C. 差别阈限法D. 平均Z分数法13、额外变量是使实验结果发生混淆的主要根源。

测定阈限的三种基本方法简介

测定阈限的三种基本方法简介

最小变化法-明度的差别阈限简介:最小变化法是经典心理物理学测量感觉阈限的重要方法之一。

经典心理物理学认为,可以用物理量来表达感觉量,因此,存在一种达到觉察水平所必需的临界量值,即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

在测量上,常常用50%次能感觉到,50%次不能感觉到的物理量表示绝对阈限;而用50%次能感觉到差别,50%次不能感觉到差别的物理量表示差别阈限。

最小变化法的特点在于它系统地探察感觉转折点,因而具体地说明了感觉阈限的含义。

根据刺激呈现的顺序不同,可有渐增法(↑)和渐减法(↓)两种呈现方法。

在用最小变化法测量差别阈限时,上限是指感觉比标准刺激稍强和感觉与标准刺激相等的两个刺激的平均值;下限是指感觉与标准刺激相等和感觉比标准刺激稍弱的两个刺激的平均值。

上限减去标准刺激称为上差别阈限,标准刺激减去下限称为下差别阈限。

上差别阈限和下差别阈限的平均值称为绝对差别阈限,绝对差别阈限和标准刺激之比称为相对差别阈限。

方法与程序:①、请被试仔细阅读指示语,主试强调要对照标准刺激调整变异刺激,并且注意左、中、右三键所对应的反应。

②、实验的顺序安排力求克服期望误差、习惯误差和空间误差,因此采用如下安排,前后共测定8次。

③、每当被试的反应有一次转折时,即开始下一次测定。

结果及讨论:详细反应分为五列,第一列表明标准刺激的位置以及标准刺激相对于变异刺激的明暗;第二列是变异刺激的起始亮度,第三列是被试判断为两者相等的亮度,第四列是被试判断为变异刺激与标准刺激发生逆转的亮度,第五列是上(下)限。

标准刺激是192。

请根据以下公式计算上、下差别阈限及绝对与相对差别阈限。

同时,也请计算并比较习惯误差、期望误差和空间误差的克服情况及练习的效果。

公式:①、不肯定间距=X上-X下(上限-下限)②、DL(绝对差别阈限)=不肯定间距/2③、K(相对差别阈限)=DL/标准刺激④、PSE(主观相等点)=(上限+下限)/2参考文献:杨博民主编心理实验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 17-23页朱滢主编实验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年第一版 59-69页平均差误法-线段长度差别阈限英文名称:LINE简介:平均差误法是经典心理物理学测量感觉阈限的另一种方法。

最小变化法测量手心触压觉绝对阈限实验报告

最小变化法测量手心触压觉绝对阈限实验报告

最小变化法测量手心触压觉阈限实验报告张佳杰(上海体育学院应用心理系,上海,200438)摘要:用最小变化法测定手心触压觉两点阈,学习使用最小变化法。

结果表明手心的绝对阈限虽然确定但是还是会受其他周围许多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最小变化法感觉阈限心理物理学1 引言最小变化法是费希纳提出测量感觉阈限的三种方法之一。

感觉阈限又称阈限,是传统心理物理学的核心概念。

阈限可以分为两种:一为绝对阈限,指刚够引起心理感受的刺激大小;二为差别阈限,指我们刚刚能够感觉到的两个刺激(同一物理量)之间的最小差别的变化值。

最小变化法又称为极限法,最小差异法,最小可觉刺激或差别法,序列探索法。

其特点是刺激按“渐增”和“渐渐”两个序列交替变化组成,且每次变化的数量是相等的。

每一个序列的刺激强度包括足够大的范围,能够确定从一类反应到另一类反应的瞬间转换点或阈限的位置。

在用最小变化法测定感觉阈限时,通常是按物理量的强弱把刺激排成系列,相邻刺激的强度差别很小,而且刺激强度的变化应保持相等。

用最小变化法测定阈限时,有可能发生习惯误差和期望误差。

为了排除这两种误差,在递增和递减序列的实验顺序上,按“增减减增”的平衡模式进行。

2 实验方法2.1被试1名上海体育学院运动科学学院应用心理系学生,男,19岁2.2实验仪器JGW-B型心理实验台操作箱单元,两点阈测量器,记录表2.3实验程序(1)主试事先拟好实验顺序。

刺激的两点距离从0-15毫米,确定10-20个检查点,渐增系列和渐减系列的起点应略有变化,并对被试保密。

(2)被试、主试先练习实验5次,被试坐在挡板后面,手心向上平放在测试板面上,主试用两点阈量规的两脚沿身体纵向(即手指方向)垂直地,轻轻地(平复变形要小,以被试能明确感觉到触觉刺激为准)同时落在被试地手心上,并且两脚对皮肤的压力相等,被试若明确感到是两点接触皮肤,就报告“两点”,否则就报告“一点”(练习结果不记录)。

(3)正式实验,主试按事先拟好地刺激系列的顺序呈现刺激,若被试反应为“一点”则在记录表上记“-”,“两点”则记“+”。

绝对感觉阈限的测定实验报告

绝对感觉阈限的测定实验报告
附 录
表1全组被试原始记录数据
次数
被试1
被试2
被试3
次数
被试1
被试2
被试3
1
6.5
5.5
3.5
31
3.5
4.5
4.5
2
5.5
4.5
2.5
3
6.5
5.5
5.5
33
7.5
6.5
4.5
4
6.5
5.5
6.5
34
7.5
4.5
2.5
5
4.5
5.5
3.5
35
4.5
4.5
4.5
6
7.5
5.5
5.5
结 论
运用最小误差法可以测定被试的感觉阈限。阈值大小因人而异。但在实验中需要注意习惯误差、期望误差、练习误差和疲劳误差。在实验中要严格遵循程序进行操作,控制习惯误差和期望误差的方法是交替呈现递增序列和递减序列,并且随机选择每个序列的起点,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被试形成习惯或期望;为控制练习误差和疲劳误差,应使最小变化法中的递增、递减序列按ABBA的顺序交替呈现,这样,即使整个实验过程中存在练习效应或疲劳效应,也会平均作用在递增或递减系列上,不至于产生额外的干扰。
2.5
50
6.5
5.5
3.5
21
7.5
3.5
3.5
51
8.5
6.5
5.5
22
4.5
4.5
3.5
52
4.5
5.5
1.5
23
3.5
4.5
5.5
53
4.5
5.5
1.5
24
5.5

绝对感觉阈限的测定

绝对感觉阈限的测定

绝对感觉阈限的测定刘圣洁(上海体育学院运动科学系,上海,200438)摘要实验采用的是JGW—B 型心理试验台操作箱单元,两点阈测量计,通过实验使实验者测定手心触压觉亮点阈,学习使用最小变化法,结果表明人的两只手的绝对感觉阈限是有区别的,但是这个阈限的测量会受到周围很多环境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绝对阈限最小变化法心理物理学1引言绝对感觉阈限就是指最小可察觉的刺激量。

即光、声、压力或其他物理量,能引起刚能察觉感觉所需的最小数量、刚刚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感觉性是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

检验感受性大小的基本指标称感觉阈限,是个临界值;感觉阈限是人感到某个刺激存在或刺激发生变化所需刺激强度的临界值;感觉阈限与感受性的大小成反比例关系。

绝对阈限又分为下绝对阈限和上绝对阈限。

下绝对阈限: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上绝对阈限: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大刺激量。

对阈限与绝对感受性之间成反比关系。

绝对阈限越低,即能引起感觉所需要的刺激量越小,绝对感受性就越高,即对刺激越敏感。

用S代表绝对感受性,用R代表绝对阈限,则两者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S=1/R其中:S表示绝对感受性,R表示绝对阈限。

最小变化法的刺激由递减和递增的两个系列组成,每次呈现刺激后让被试报告,他是否有感觉。

刺激的增减应尽可能的小,目的是系统的探求被试由一类反应到另一类反应的转折点,即在多强刺激时由有感觉变为无感觉;或由无感觉变为有感觉。

最小变化法又称为极限法,最小差异法,最小可觉刺激或差别法,序列探索法。

其特点是刺激按“渐增”和“渐渐”两个序列交替变化组成,且每次变化的数量是相等的。

每一个序列的刺激强度包括足够大的范围,能够确定从一类反应到另一类反应的瞬间转换点或阈限的位置。

极限法便易产生四种误差:习惯误差和期望误差,练习误差和疲劳误差。

本次实验就是通过使用最小变化法的方法对被试进行绝对感觉阈限的测定,从而研究被试手心触压觉的两点阈。

2实验方法1.被试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在校本科生1名男20岁视觉与听力均正常水平2.仪器和材料JGW—B 型心理试验台操作箱单元,两点阈测量计3.实验步骤2.1 主试事先拟好实验顺序。

最小变化法测响度的绝对阈限

最小变化法测响度的绝对阈限

最小变化法测响度的绝对阈限摘要本实验使用听觉实验仪,采用最小变化法测定男性被试与女性被试在400HZ纯音响度下的绝对阈限,并使用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的方法检验实验中存在的期望误差、习惯误差、练习误差与疲劳误差,结果发现:实验中男被试存在期望误差且渐增系列中所得的绝对阈限与渐减中所得的绝对阈限有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响度最小变化法听觉实验仪绝对阈限1 导言感觉是物理刺激作用于感官的结果,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于感官就会引起一定的反应。

由于不同的刺激在不同的时间、作用在不同的个体会产生不同的感觉,因此物理刺激这个概念并不能很好的表明个体的心理感受。

所以需要引入另外一个概念---阈限,以区分刺激和刺激所引起的反应。

阈限可以分为绝对阈限和差别阈限两类。

绝对阈限是指刚刚能够引起反应的那个刺激的大小。

统计学上50%把刚刚能够引起被试积极反应那个刺激的值。

阈限的研究起于费西纳,他最初采用了最小变化法、恒定刺激法和平均差误法。

[1]最小变化法也叫极限法和系列探查法。

最小变化法的刺激由递减和递增的两个系列组成,每次刺激后让被试报告他是否有感觉。

目的是系统地探求被试由一类反应到另一类反应的转折点,即在多强刺激时,由有感觉变为无感觉,或由无感觉变为有感觉。

[2]在最小变化法的实验中,绝对阈限可以用以下几种方法来确定。

在一系列中,被试报告有无两个刺激强度的中点,就是这个刺激系列的阈限,就是说在递增系列时用最后一个-和第一个+相应的刺激强度来除以2;或是将各个系列的阈限的求平均数;也可以分别求出递增和递减系列的平均数再求两系列的平均数:或将每个相邻的递减和递增系列的阈限为一组求平均,然后再求各组的平均数。

[1]2 方法2.1 被试XX大学应用心理学本科在读学生2名,男女各1名。

每一名被试进行2组实验。

两名被试均用左耳进行实验,听力正常,之前未参加过类似实验。

参与本实验无任何报酬。

2.2仪器听觉实验仪(配耳机)2.3 实验程序实验一一、主试呈现纯音让两名被试熟悉二、主试将实验仪器的频率调到400HZ,并调至左耳道有声,右耳道无声三、初步找出两名被试的阈限范围,在该点以下7-8分贝为最低点,以上7-8分贝为最高点,在400HZ的频率下渐增渐减系列各有4系列,共8个系列。

最小变化法测响度绝对阈限实验

最小变化法测响度绝对阈限实验

最小变化法测响度绝对阈限实验摘要本实验采用最小变化法考察了被试在400HZ 的频率下响度的绝对阈限。

在使用最小变化法测定阈限时,采用ABBABAAB的安排,使递增和递减系列交替进行,且递增递减系列数目相等,以抵消期望误差和习惯误差,联系误差和疲劳误差。

实验结果:递增序列和递减序列所测量的平均绝对听觉阈限有显著差异。

关键词最小变化法;绝对阈限;递增序列;递减序列1 引言感觉是物理刺激作用于感官的结果,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于感官就会引起一定的反应。

由于不同的刺激在不同的时间、作用在不同的个体会产生不同的感觉,因此物理刺激这个概念并不能很好的表明个体的心理感受。

所以需要引入另外一个概念——阈限,以区分刺激和刺激所引起的反应。

阈限的研究起于费希纳(Gustav Fechner)。

阈限可以分为绝对阈限和差别阈限两类。

绝对阈限是指刚刚能够引起反应的那个刺激的大小。

统计学上把有50%的几率能引起被试反应的刺激值定义为绝对阈限,把有50%几率能引起被试差别感觉的刺激值定义为差别阈限。

本实验采用费希纳提出的最小变化法。

该法通过交替呈现递减或递增的刺激序列——每个序列均由若干个强度水平的绝对值不同而间隔相等且较小的刺激构成——来寻求从一种反应到另一种反应的瞬时转换点或阈限位置。

只有当频率和强度都处于一定范围内的声音刺激作用于耳朵时,我们才能听到某一声音,这种刚好能引发听觉感受的最小声压级称为听觉的绝对阈限。

本实验中使用最小变化法来测定听觉阈限,即交替呈现声压级以相同的幅度(1dB)递增和递减的纯音刺激序列各4个,并要求被试在每个序列中的每个刺激呈现后均对是否有感觉到刺激做出反应,而每个序列都要进行到被试的反应转折时才能停止。

在实验中采用ABBABAAB法交替呈现递减(↓)和递增(↑)序列(如↓↑↑↓↑↓↓↑),并且随机选择每个序列的起点,从而控制最小变化法可能导致的习惯误差、期望误差、练习误差和疲劳误差。

如果递增序列和递减序列所测量的平均绝对听觉阈限没有显著差异,则证明实验结果不受习惯误差和期望误差的影响。

绝对感觉阈限实验报告

绝对感觉阈限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受试者的绝对感觉阈限,了解个体对特定刺激的感觉能力,并学习使用最小变化法进行实验操作。

二、实验原理绝对感觉阈限是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本实验通过比较受试者对两个不同强度的刺激的感觉差异,确定其绝对感觉阈限。

三、实验材料1. 实验仪器:JGW—B心理实验台操作箱单元、两点阈测量计2. 实验刺激:特定强度的触觉刺激3. 受试者:20名自愿参加实验的大学生四、实验方法1. 实验设计:本实验采用单因素实验设计,以触觉刺激强度为实验因素。

2. 实验步骤:(1)受试者随机分组,每组10人。

(2)主试者向受试者说明实验目的和操作方法,并要求受试者在实验过程中保持注意力集中。

(3)主试者按照预先设定的实验顺序,使用两点阈测量计向受试者的手心施加触觉刺激。

(4)受试者根据感觉到的刺激强度,判断是否能够察觉到刺激,并做出相应的反应。

(5)主试者记录受试者的反应结果,并根据最小变化法计算绝对感觉阈限。

五、实验结果1. 受试者对触觉刺激的绝对感觉阈限范围为1.5g~3.0g。

2. 不同受试者的绝对感觉阈限存在差异,其中男性受试者的绝对感觉阈限普遍高于女性受试者。

3. 受试者的绝对感觉阈限与年龄、性别、身体条件等因素有关。

六、实验讨论1. 本实验结果表明,受试者对触觉刺激的绝对感觉阈限存在个体差异,这与个体生理、心理、环境等因素有关。

2. 实验过程中,受试者的注意力集中程度对实验结果有一定影响。

因此,在实验过程中,主试者应确保受试者保持注意力集中。

3. 最小变化法是测定绝对感觉阈限的有效方法,但在实际操作中,主试者应注意控制实验条件,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七、实验结论本实验通过测定受试者对触觉刺激的绝对感觉阈限,揭示了个体对特定刺激的感觉能力。

实验结果表明,受试者的绝对感觉阈限存在个体差异,且与年龄、性别、身体条件等因素有关。

本实验为心理学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依据。

八、实验建议1. 在实验过程中,主试者应确保受试者保持注意力集中,以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实验心理学阈限的测量方法

实验心理学阈限的测量方法

(1)极限法极限法也叫最小变化法。

将刺激按照递增或者递减的方式,以间隔相等的小步变化,寻求阈限的位置(瞬时转换点)。

①绝对阈限的测量由递增和递减系列组成,每次刺激后让被试报告他是否有感觉,刺激的增减应尽可能地小,然后寻找转折点。

②差别阈限的测量每一次实验中比较两个刺激,其中一个为标准刺激,另一个为比较刺激。

被试可能出现大了、小了或者无法区分三种类型的报告。

无法区分的那一部分的一半就是差别感觉阈限。

从小到相等的转折点计为下限,从相等到大的转折点计为上限。

各取平均值,得到平均上限和平均下限,他们之差就是不肯定间距。

不肯定间距的一半即是差别阈限(即上限与下限差的一半,符合50%报告差别的操作性定义)。

主观相等点是不肯定间距的中点(即上限与下限和的一半)。

(2)平均差误法(调整法)①绝对阈限的测量由主试呈现标准刺激,此时标准刺激为零,被试调节比较刺激,被试每次调节的结果的平均数即绝对阈限。

②差别阈限的测量由主试呈现标准刺激,被试调节比较刺激。

被试每次调节结果的平均数即主观相等点,主观相等点与标准刺激的差即是常误。

(3)恒定刺激法及其变式(最准确,应用最广的方法)(1)绝对阈限的测量主试选取5-7个刺激,在实验中保持恒定不变,每种刺激随机呈现50-200次。

求出各个刺激变量引起的某种刺激反应的次数。

最大刺激被感受出来的可能性不低于95%,最小刺激被感受出来的可能性不高于5%。

(2)差别阈限的测量主试选取5-7个刺激,在实验中保持恒定不变,每种刺激随机呈现50-200次。

测量差别阈限时需要一个标准值。

对于差别阈限的操作性定义有两种,其中之一是75%差别阈限,另一个是25%差别阈限。

当要求被试做两种反应“大于”,“小于”时,采用75%阈限,即在75%的感受性处求上限和下限。

当要求被试做三种反应,即“大于”、“等于”、“小于”时,即采用50%阈限,即不肯定间距的一半作为差别阈限。

总结:三种方法中最小变化法最符合操作性定义,但会出现习惯误差和期望误差。

实验心理学 简答题

实验心理学 简答题

1 减数法的反应时实验的逻辑是:如果一种作业包含另一种作业所没有的某个特定的心理过程,且除此之外二者在其他方面均相同,那么两种反应时的差即为此心理过程所需的时间。

2 加因素法反应时实验的逻辑是:如果两个因素的效应是互相制约的,即一个因素的效应可以改变另一因素的效应,那么两个因素只作用于同一个信息加工阶段;而如果两个因素的效应是分别独立的,即可以相加,那么这两个因素是各自作用于不同的加工阶段的。

3 最小变化法测定绝对阈限产生的误差:习惯误差,指由于被试在长序列中继续作同一种判断的倾向所引起的误差。

期望误差,指由于被试在长的序列中给予相反判断的倾向所导致的误差。

练习误差,是由于实验的多次重复,被试逐渐熟悉实验情境,对实验产生了兴趣和学习效果,而导致反应速度加快和准确性逐步提高的一种系统误差。

疲劳误差,由于实验多次重复,随着实验进程而发展的疲倦或厌烦情绪的影响,而导致被试反应速度减慢和准确性逐步降低的一种系统误差。

4 韦伯定律适用条件,只用于中等强度的刺激。

费希纳定律适用条件,韦伯定律的有效性和最小可觉察到等距性。

5 提示范式基本原理:用刺激或指导与来引导被试注意一个明确的输入源,然后把对这一输入源的加工和对其他输入源的加工做比较。

这种范式主要用于①研究注意指向被提示信息的过程②比较对被注意到的刺激和对未被注意到的刺激在加工过程上的差别。

6 搜索范式基本原理:要求被试寻找一个或多个混杂在非目标刺激中的目标刺激,实验时这些刺激可以同时呈现,也可以相继呈现。

7 过滤范式的基本原理:使被试的注意指向一个信息源,而实验者评估的则是那些未被注意的信息的加工过程,以此来研究注意的某些特征。

这种范式对于涉及抑制无关输入的加工过程研究很有用。

8 过滤器理论分为早期选择模型:①注意瓶颈位于信息加工的早期阶段,以避免中枢系统超载。

②它是按“全或无”方式工作的,即接通一个通道的同时关闭所有其他通道。

③只有新异的、较强的和具有生物意义的刺激才易于通过,并最终收到注意。

最小变化法实验报告

最小变化法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心理物理学:最小变化法班级13应用心理(1)姓名张雨佳学号2013326601011实验日期2014.11.1 指导教师严璘璘一、问题每种频率的纯音,听觉的绝对阈限相同吗?二、假设H0:如果每种频率的纯音,听觉的绝对阈限相同,那么,在256Hz和两种纯音下听觉的绝对阈限相同。

H1:如果频率越高的纯音,听觉的绝对阈限越低,那么,256Hz纯音下听觉的绝对阈限大于4kHz纯音下的绝对阈限。

三、预期每种频率的纯音,听觉的绝对阈限不同,且频率越高,听觉阈限越低。

四、方法1、被试:(1)被试基本信息:浙江理工大学应用心理系学生年龄:18~21岁总人数:41人(12位男生,29位女生)(2)被试分组:系统抽样分组。

A组:以↓↑↑↓↓↑↑↓↓↑↑↓的呈现方式,听256Hz的纯音。

B组:以↓↑↑↓↓↑↑↓↓↑↑↓的呈现方式,听4kHz的纯音。

注:↓表示渐减,↑表示渐增,且最小变化为2db。

2、变量2.1自变量:频率的大小,即256Hz与4kHz的差异。

2.2因变量:听觉阈限的改变。

2.3控制变量:实验操作一致、实验环境一样,左右耳都听。

3、实验设计(1分)单因素组间设计4、实验任务和流程(1分)分组和位置1. 两人一组。

写下你的合作者的名字()。

2. 主试和被试都坐在桌旁,相互成90度方向。

3. 接通听觉实验仪电源,预热5-10分钟。

插好专用耳机。

熟悉开关和按钮。

4.两人分别按照主试和被试要求,执行实验。

5. 每次完成某种频率的测试后,主试和被试换座位,轮换测试。

6. 实验完毕后,请指导老师审阅。

把仪器整理好,放回原处。

打扫实验室。

主试要求1. 按照要求调整好仪器的初始设定:a) 声音呈现方式选择“间断”;b) “左耳”和“右耳”都设为关闭;c) 显示数字选择“声响db”。

2. 打开左耳或右耳的开关,在256Hz、4kHz其中一种频率下呈现很强和很弱的声音。

主试和被试都熟悉后,关闭左耳和右耳的开关。

a) 根据不同频率下能听到和不能听到的声音强度,选择高低音量开关。

最小变化法对绝对感觉阈限的测定实验报告4页

最小变化法对绝对感觉阈限的测定实验报告4页

最小变化法对绝对感觉阈限的测定实验报告4页实验目的:研究最小变化法在测定绝对感觉阈限中的应用,并探究个体差异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实验原理:最小变化法是一种经典的确定绝对感觉阈限的方法。

该方法的基本思路是,让被试在连续给定的一系列刺激中,尽可能准确地识别出最小的刺激变化量,这个变化量就是该被试的绝对感觉阈限。

为了减少误差,通常需要给每个刺激连续呈现数次,并记录被试在每次实验中识别正确的比例。

实验内容:1. 研究组成员每人进行一次最小变化法实验,测定其绝对感觉阈限。

实验设定如下:(1)被试先接受一次练习,了解实验流程和方法;(2)调节仪器,使其按一定序列产生两种不同的声音刺激(如高音和低音),并记录刺激间的最小变化量;(3)开始正式实验,每一次实验将以随机顺序呈现待识别的刺激,被试需要根据声音的变化准确的选择其大小,并记录自己的反应。

2. 通过处理实验结果,分析不同被试的绝对感觉阈限,并探究个体差异的原因。

实验仪器:多声道耳机、实验压力箱实验数据记录:实验记录表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1)安排时间和地点,通知被试到实验现场。

(2)将多声道耳机连接到音频播放设备上。

(3)将实验压力箱设置为合适的参数,产生不同的声音刺激。

2. 实验过程(3)开始正式实验。

(5)每个刺激连续呈现五次,被试需要在每次实验中识别正确的比例。

记录每次实验的识别准确率。

3. 数据处理(1)将每次实验的识别准确率取平均值,得到该被试的绝对感觉阈限。

(2)统计每个被试的绝对感觉阈限,分析其分布情况。

(3)通过统计分析,探究个体差异的可能原因。

被试编号实验次数刺激等级反应结果1 1 1 正确1 12 错误1 1 3 正确1 1 4 正确1 2 2 正确1 2 1 错误1 2 3 正确1 2 4 正确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审查实验记录表,我们可以计算出每位被试的绝对感觉阈限,具体如下表所示。

被试编号绝对感觉阈限1 1.125对于每个被试的识别数据,我们还可以绘制出相应的概率密度函数,以便更好的探究个体差异。

测定阈限的三种基本方法简介 (1)

测定阈限的三种基本方法简介 (1)

最小变化法-明度的差别阈限简介:最小变化法是经典心理物理学测量感觉阈限的重要方法之一。

经典心理物理学认为,可以用物理量来表达感觉量,因此,存在一种达到觉察水平所必需的临界量值,即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

在测量上,常常用50%次能感觉到,50%次不能感觉到的物理量表示绝对阈限;而用50%次能感觉到差别,50%次不能感觉到差别的物理量表示差别阈限。

最小变化法的特点在于它系统地探察感觉转折点,因而具体地说明了感觉阈限的含义。

根据刺激呈现的顺序不同,可有渐增法(↑)和渐减法(↓)两种呈现方法。

在用最小变化法测量差别阈限时,上限是指感觉比标准刺激稍强和感觉与标准刺激相等的两个刺激的平均值;下限是指感觉与标准刺激相等和感觉比标准刺激稍弱的两个刺激的平均值。

上限减去标准刺激称为上差别阈限,标准刺激减去下限称为下差别阈限。

上差别阈限和下差别阈限的平均值称为绝对差别阈限,绝对差别阈限和标准刺激之比称为相对差别阈限。

方法与程序:①、请被试仔细阅读指示语,主试强调要对照标准刺激调整变异刺激,并且注意左、中、右三键所对应的反应。

②、实验的顺序安排力求克服期望误差、习惯误差和空间误差,因此采用如下安排,前后共测定8次。

标准刺激在左标准刺激在右标准刺激在左1 2 3 4 5 6 7 8↑↓↓↑↑↓↓↑③、每当被试的反应有一次转折时,即开始下一次测定。

结果及讨论:详细反应分为五列,第一列表明标准刺激的位置以及标准刺激相对于变异刺激的明暗;第二列是变异刺激的起始亮度,第三列是被试判断为两者相等的亮度,第四列是被试判断为变异刺激与标准刺激发生逆转的亮度,第五列是上(下)限。

标准刺激是192。

请根据以下公式计算上、下差别阈限及绝对与相对差别阈限。

同时,也请计算并比较习惯误差、期望误差和空间误差的克服情况及练习的效果。

公式:①、不肯定间距=X上-X下(上限-下限)②、DL(绝对差别阈限)=不肯定间距/2③、K(相对差别阈限)=DL/标准刺激④、PSE(主观相等点)=(上限+下限)/2参考文献:杨博民主编心理实验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 17-23页朱滢主编实验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年第一版 59-69页平均差误法-线段长度差别阈限英文名称:LINE简介:平均差误法是经典心理物理学测量感觉阈限的另一种方法。

使用最小变化法探究刺激两点距离与被试绝对感觉阈限的关系实验报告(含30个被试实验数据)

使用最小变化法探究刺激两点距离与被试绝对感觉阈限的关系实验报告(含30个被试实验数据)

使用最小变化法探究刺激两点距离与被试绝对感觉阈限的关系实验报告摘要:随机选取盐城师范学院教育学(心理方向)11届的30名学生,使用JGW—B心理实验台操作箱,用最小变化法测定手心触压觉两点阈,学习使用最小变化法。

关键词:最小变化法感觉阈限1.引言最小变化法(The method of minimal change)是费希纳(G.T.Fechner,1860)提出测量感觉阈限的三种方法之一。

感觉阈限(sensory threshold),又称阈限,是传统心理物理学的核心概念。

阈限可以分为两种:一为绝对阈限,指刚够引起心理感受的刺激大小;二为差别阈限,指我们刚刚能够感觉到的两个刺激(同一物理量)之间的最小差别的变化值。

最小变化法又称为极限法,最小差异法,最小可觉刺激或差别法,序列探索法。

其特点是刺激按“渐增”和“渐渐”两个序列交替变化组成,且每次变化的数量是相等的。

每一个序列的刺激强度包括足够大的范围,能够确定从一类反应到另一类反应的瞬间转换点或阈限的位置。

在用最小变化法测定感觉阈限时,通常是按物理量的强弱把刺激排成系列,相邻刺激的强度差别很小,而且刺激强度的变化应保持相等。

用最小变化法测定阈限时,有可能发生习惯误差和期望误差。

为了排除这两种误差,在递增和递减序列的实验顺序上,按“增减减增”的平衡模式进行。

2.实验方法1)被试30名在校大学生,28名女生,2名男生。

均为21岁,教育学(心理方向)专业。

2)实验仪器JGW—B心理实验台操作箱单元,两点阈测量计。

3)实验程序(1)主试事先拟好实验顺序。

刺激的两点距离从0-10毫米,渐增系列和渐减系列的起点应略有变化,并对被试保密。

(2)被试、主试先练习实验5次,被试坐在心理实验台被试位置,将左手伸入操作箱套袖式测试口,手心向上平放在测试面板上,主试用两点阈测量计的两脚沿身体纵向(即手指方向)垂直地,轻轻地(皮肤变形要小,以被试能明确感觉到触觉刺激为准)同时落在被试地手心上,并且两脚对皮肤的压力相等,被试若明确感到是两点接触皮肤,就报告“两点”,否则就报告“一点”(练习结果不记录)。

最小变化法测定响度的绝对阈限

最小变化法测定响度的绝对阈限

最小变化法测定响度的绝对阈限姓名(上海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上海,201418)摘要本实验采用最小变化法考察了被试在400HZ 的频率下响度的绝对阈限。

在使用最小变化法测定阈限时,采用ABBA的安排,使递增和递减系列交替进行,且递增递减系列数目相等,以抵消期望误差和习惯误差,联系误差和疲劳误差。

经试验发现,上述方法的确有效降低了四种误差。

关键词:最小变化法;绝对阈限;ABBA法1导言人的感觉能力是有限的,只有当强度适当的通道特异性刺激作用于某一特定感官时,才能产生某种感觉。

人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称为感受性,通常用感觉阈限对其进行度量。

感觉阈限分为绝对阈限和差别阈限两种。

绝对阈限是指刚刚能引心理感受的最小刺激强度。

由于个体的心理感受是一个正态连续体,可以把绝对阈限的操作性定义设定为:有50%的实验次数能引起绝对感受(表现为报告“刺激存在”)的刺激值。

最小变化法是测量阈限的直接方法,也是阈限测量的三大经典心理物理法中,最贴切阈限的理论定义(即心理感受的突变点所对应的物理刺激强度)的一种。

该法通过交替呈现递减或递增的刺激序列——每个序列均由若干个强度水平的绝对值不同而间隔相等且较小的刺激构成——来寻求从一种反应到另一种反应的瞬时转换点或阈限位置。

只有当频率和强度都处于一定范围内的声音刺激作用于耳朵时,我们才能听到某一声音,这种刚好能引发听觉感受的最小声压级称为听觉的绝对阈限。

本实验中使用最小变化法来测定听觉阈限,即交替呈现声压级以相同的幅度(1dB)递增和递减的纯音刺激序列各4个,并要求被试在每个序列中的每个刺激呈现后均对是否有感觉到刺激做出反应,而每个序列都要进行到被试的反应转折时才能停止。

在实验中采用ABBA法交替呈现递减(↓)和递增(↑)序列(如↓↑↑↓↑↓↓↑),并且随机选择每个序列的起点,从而控制最小变化法可能导致的习惯误差、期望误差、练习误差和疲劳误差。

考察了400HZ频率下,声音刺激的声压级对听觉感受的强度的影响。

最小变化法测响度的绝对阈限(推荐阅读)

最小变化法测响度的绝对阈限(推荐阅读)

最小变化法测响度的绝对阈限(推荐阅读)第一篇:最小变化法测响度的绝对阈限最小变化法测响度的绝对阈限姓名(小组成员:)摘要:本实验采用最小变化法分别考察了被试在400Hz和2000Hz的频率下响度的绝对阈限。

在使用最小变化法测定绝对阈限的时候,采用ABBA法安排使递增和递减系列交替进行,且递增递减系列数目相等,以抵消期望误差和习惯误差,练习误差和疲劳误差。

经实验发现,上述两种方法确实有效的降低了四种误差。

同时实验还发现,性别对纯音响度的绝对阈限值无显著影响。

关键词:绝对阈限;最小变化法;ABBA法 1 导言:感觉是由刺激物直接作用于某种感官引起的。

但是,人的感官只对一定范围内的刺激作出反应;只有在这个范围内的刺激,才能引起人们的感觉。

这个刺激范围及相应的感觉能力,我们称之为感觉阈限和感受性。

阈限可以分为绝对阈限和差别阈限两类。

绝对阈限是指刚刚能够引起反应的最小刺激量。

在统计学上,把有50%的实验次数能引起反应的刺激值叫做绝对阈限。

阈限的研究起于费西纳,他最初采用了最小变化法、恒定刺激法和平均差误法。

最小变化法也叫极限法和系列探查法。

主要有以下特点:在实验中,刺激按递增或者递减两个序列交替呈现,每个系列的刺激强度包括足够大的范围,能够确定从一类反应到另一类反应的瞬间转换点或是阈限位置;各个刺激系列刺激是由小到大或是由大到小的按阶梯式顺序变化的;刺激在阈限以上或者以下一段范围。

每次试验要确定15-20个检查点,每个点的间距由实验仪器的可能以及所欲确定的感觉通道的性质决定,检查点的距离越小,所测定的结果就越精确。

在使用最小变化法测定绝对阈限的时候,常常会出现期望误差和习惯误差。

期望误差是指在递增系列中提前报告有和在递减系列中提前报告无的倾向产生的误差;习惯误差则是指在渐减系列中坚持报告有和在渐增系列中坚持报告无的倾向。

误差随实验情境和被试不同而异,实验中的个体差异明显。

其实阈限的值并不是绝对不变的。

在不同的条件下,同一感觉的绝对阈限可能不同。

最小变化法对绝对感觉阈限的测定实验报告

最小变化法对绝对感觉阈限的测定实验报告

最小变化法对绝对感觉阈限的测定实验报告姓名:学号:指导老师:时间:最小变化法对绝对感觉阈限的测定*** *** *** ***(长春大学光华学院长春 130000)摘要:以最小变化法测定手心触压觉两点阈,通过对***应用心理学(4)班 11届的2名学生肤觉的感觉阈限测定,学习使用最小变化法,观察记录被试对对刺激做出的“一点”或“两点”的反应,说明手心的感觉的阈限范围在3—20mm,结果表明不同被试在肤觉感觉阈限上有差别。

研究结果通过t检验处理,得到的数据证明了本实验中存在练习误差和期望误差。

关键词:最小变化法感觉阈限1 引言最小变化法(The method of minimal change)是费希纳(G.T.Fechner,1860)提出测量感觉阈限的三种方法之一。

感觉阈限(sensory threshold),又称阈限,是传统心理物理学的核心概念。

阈限可以分为两种:一为绝对阈限,指刚够引起心理感受的刺激大小;二为差别阈限,指我们刚刚能够感觉到的两个刺激(同一物理量)之间的最小差别的变化值。

最小变化法又称为极限法,最小差异法,最小可觉刺激或差别法,序列探索法。

其特点是刺激按“渐增”和“渐减”两个序列采取ABBA法交替变化组成,且每次变化的数量是相等的。

每一个序列的刺激强度包括足够大的范围(刺激的两点距离从0—16毫米,渐增系列和渐减系列的起点略有变化,并对被试保密),能够确定从一类反应到另一类反应的瞬间转换点或阈限的位置。

在用最小变化法测定感觉阈限时,通常是按物理量的强弱把刺激排成系列,相邻刺激的强度差别很小,而且刺激强度的变化应保持相等。

用最小变化法测定阈限时,有可能发生习惯误差和期望误差。

为了排除这两种误差,在渐增和渐减序列的实验顺序上,按“增减减增”的平衡模式进行。

2 研究方法2.1 被试2名在校女大学生,分别为20岁和21岁,***11级应用心理学专业。

2.2 方法2.2.1 分组两女生为被试一和被试二。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最小变化法测量绝对阈限
目的要求:学会测定皮肤两点阈的方法;探索不同部位的阈限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以及练习与疲劳等因素对两点阈的影响。

教学重点:学会测定皮肤两点阈的方法;学习使用极限法(最小变化法);了解练习效应与疲劳效应。

教学难点:学习使用极限法(最小变化法);了解练习与疲劳等因素对两点阈的影响。

教学课时:2
教学方法:学生实验为主,教师辅以指导
教学内容与步骤:
用两个刺激点作用于人皮肤,人能够感觉到是两个点而不是一个点时的两点之间的最小距离称为两点阈。

肤觉两点阈是人皮肤的触觉空间感受性。

人身体上的不同部位的肤觉两点阈的值是不同的。

一般来说,身体的暴露部分,如手指和头面两点阈小,身体的掩盖部分,如肩、背、大腿、小腿部分两点阈大。

练习与疲劳因素可以影响两点阈的大小。

本次实验主要选取右手手背和右手手指为测量区。

一、实验目的:
1.本实验用两点阈从一个侧面表示触觉绝对阈限。

2.测定手背和手指的触压觉两点阈,学习使用极限法(最小变化法)
3.了解练习与疲劳等因素对两点阈的影响。

二、仪器与材料:
EPT506型两点阈测量器,迷宫实验的主试屏幕。

三、方法与程序
1.主试事先拟定好实验顺序,制作实验结果记录表。

刺激两点距离从0~15mm,按照递减和递增的顺序进行实验,每次实验的起点不同(每次做实验时两刺激点间的距离不同)。

手背和手指各做7次实验,共做14次实验。

(测出阈限即为完成一次实验)2.主试选定被试的右手手背以及右手中指的指尖为测量区。

3.在实验前,主试先发出指导语:“准备,当你感觉为两点时报告说‘二’,感觉为一点时报告说‘一’,如果不能确定是一点或两点时,也需报告(一点或两点)。

”被试报告“两点”则记录“+”,报告“一点”则记录“-”。

4.被试坐在实验台被试位置,将右手从屏幕下方穿过,手心向下平放(被试不能有意去看主试操作的测量器),然后据刺激报告。

手指测验掌心向上。

5.主试用两点阈测量计两脚垂直地、轻轻地、同时落在被试手背上,对被试试测几次。

正式实验前,主试先在自己手上练习数次,然后按事先拟好的刺激顺序(递增/递减)呈现刺激,每步变化1 mm。

在做递增系列时,当被试第一次报告“两点”,在做递减系列时,第一次报告“一点”之后,此系列停止,隔一段时间再进行下一系列测试。

主试每次刺激前发出“准备”口令,测量计与皮肤接触事件应在1-2秒,两刺激间隔不得少于5秒。

6.在测量过程中如果被试无法区分一点/两点,主试应当扩大两个测量脚间的距离让被试能够感受两点和用一个针脚测量感受一点。

同时为了防止被试作假,主试可以间断使用一个测量脚测试被试。

7.记录实验结果,计算出阈限。

四、结果处理
1.计算个人手背及手指的触压觉绝对阈限,求出这两个部位两点阈的平均值。

2.计算手背和手指阈限的显著性水平。

3.检验本实验中是否存在练习效应和疲劳效应。

五、讨论
1.练习和疲劳对肤觉两点阈的变化有何影响?
2.两点阈与触觉部位、神经分布密度是否有关、试分析之。

3.实验时每次起点为何不能一样?
附录:以最小变化法测定肤觉两点阈的记录表
参考文献:
1.胡助菁,统计心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7
2.郭秀艳,基础实验心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6
3.郭秀艳,心理实验指导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