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数学集合 PPT
合集下载
离散数学关系-PPT
离散数学关系
基本要求和重难点:
• 基本要求
了解序偶与笛卡尔积,掌握关系得性质和运算,重 点掌握关系闭包运算得求法和偏序关系及哈斯图 得正确画法。
• 重难点
关系5种性质得判断,关系得闭包运算和偏序关系 得性质及特殊元素得判断。
引言
日常生活中,大家熟知一些常见关系, 例:家庭集合,有父子关系、夫妻关系等。 全校同学作为一个集合,有同班关系,同组关系。 在计算机科学中,在计算机逻辑设计中,应用了等 价关系,相容关系。 在编译原理、关系数据库、数据结构、数学中也有 关系。
例题
返回第5、3节目录
五、传递性例题
例: A={1,2,3,4} R={<1,4>,<4,3>,<1,3>,<3,1>,<1,2>,<3,2>,<2,3>, <4,2>,<1,1>,<3,3>} R不就是传递得
返回传递性
返回第5、3节目录
六、举 例
自反性 反自反性 对称性 反对称性 传递性
任何集合上得
返回总目录
一、自反性
自反性
定义: 若xA,均有xRx,那么称R就是自反得。
A上关系R就是自反得x(xA xRx)
在关系矩阵中,反映为主对角线元素均为1 在关系图中,反映为每结点都有自回路 例1: A={1,2,3},R={<1,1>,<2,2>,<3,3>,<1,2>}
1 23
例2:“=”关系和“≤”关系就是自反得吗?
S={<4,2>,<2,5>,<3,1>,<1,3>}
基本要求和重难点:
• 基本要求
了解序偶与笛卡尔积,掌握关系得性质和运算,重 点掌握关系闭包运算得求法和偏序关系及哈斯图 得正确画法。
• 重难点
关系5种性质得判断,关系得闭包运算和偏序关系 得性质及特殊元素得判断。
引言
日常生活中,大家熟知一些常见关系, 例:家庭集合,有父子关系、夫妻关系等。 全校同学作为一个集合,有同班关系,同组关系。 在计算机科学中,在计算机逻辑设计中,应用了等 价关系,相容关系。 在编译原理、关系数据库、数据结构、数学中也有 关系。
例题
返回第5、3节目录
五、传递性例题
例: A={1,2,3,4} R={<1,4>,<4,3>,<1,3>,<3,1>,<1,2>,<3,2>,<2,3>, <4,2>,<1,1>,<3,3>} R不就是传递得
返回传递性
返回第5、3节目录
六、举 例
自反性 反自反性 对称性 反对称性 传递性
任何集合上得
返回总目录
一、自反性
自反性
定义: 若xA,均有xRx,那么称R就是自反得。
A上关系R就是自反得x(xA xRx)
在关系矩阵中,反映为主对角线元素均为1 在关系图中,反映为每结点都有自回路 例1: A={1,2,3},R={<1,1>,<2,2>,<3,3>,<1,2>}
1 23
例2:“=”关系和“≤”关系就是自反得吗?
S={<4,2>,<2,5>,<3,1>,<1,3>}
1.5联结词全功能集(离散数学)PPT
1
定理 {, ∧,∨}、{, ∧}、{, ∨}、{, →}都是 联结词全功能集. 证明 每一个真值函数都可以用一个主析取范式表示, 故{, ∧,∨}是联结词全功能集.
p∨q(p∧q),故{, ∧}是全功能集. p∧q(p∨q),故{, ∨}是全功能集. p→qp∨q, 故{, →}也是全功能集.
2
例(续)
解 编号
极小项
角码 标记
1 x1∧x2∧x3∧x4
1110 *
2 x1∧x2∧x3∧x4
1011 *
43 x1x∧1∧x22∧x33∧x4x4 01101110 *
5 x1∧x2∧x3∧x4 0101 *
67 xx11∧∧xx22∧∧xx3∧3∧xx4 4 00001011 **
20
例(续)
最简展开式为
F(x1∧x3∧x4)∨(x1∧x2∧x3)∨(x1∧x4) 或
F(x1∧x3∧x4)∨(22 x2∧x3∧x4)∨(x1∧x4)
小结
组合电路 逻辑门 奎因-莫可拉斯基方法
23
练习:
P34: 1.16 1.17:(1)
24
21
(3,5,6,7)
第二批
项
x1∧x4
表示串
0 1
例(续)
项
覆盖 运算符数
x1∧x3∧x4 (1,4)
3
x1∧x2∧x3 (2,4)
3
x2∧x3∧x4 (2,6)
3
x1∧x4 (3,5,6,7)
2
选择(1,4), (2,4)和(3,5,6,7), 或者(1,4), (2,6)和(3,5,6,7).
定义1.19(与非、或非) 设p、q为两个命题,复合命题“p与q的否定”称
定理 {, ∧,∨}、{, ∧}、{, ∨}、{, →}都是 联结词全功能集. 证明 每一个真值函数都可以用一个主析取范式表示, 故{, ∧,∨}是联结词全功能集.
p∨q(p∧q),故{, ∧}是全功能集. p∧q(p∨q),故{, ∨}是全功能集. p→qp∨q, 故{, →}也是全功能集.
2
例(续)
解 编号
极小项
角码 标记
1 x1∧x2∧x3∧x4
1110 *
2 x1∧x2∧x3∧x4
1011 *
43 x1x∧1∧x22∧x33∧x4x4 01101110 *
5 x1∧x2∧x3∧x4 0101 *
67 xx11∧∧xx22∧∧xx3∧3∧xx4 4 00001011 **
20
例(续)
最简展开式为
F(x1∧x3∧x4)∨(x1∧x2∧x3)∨(x1∧x4) 或
F(x1∧x3∧x4)∨(22 x2∧x3∧x4)∨(x1∧x4)
小结
组合电路 逻辑门 奎因-莫可拉斯基方法
23
练习:
P34: 1.16 1.17:(1)
24
21
(3,5,6,7)
第二批
项
x1∧x4
表示串
0 1
例(续)
项
覆盖 运算符数
x1∧x3∧x4 (1,4)
3
x1∧x2∧x3 (2,4)
3
x2∧x3∧x4 (2,6)
3
x1∧x4 (3,5,6,7)
2
选择(1,4), (2,4)和(3,5,6,7), 或者(1,4), (2,6)和(3,5,6,7).
定义1.19(与非、或非) 设p、q为两个命题,复合命题“p与q的否定”称
离散数学课件第5章 无限集合
(a ) | I + |= S \
S 0
函数f: N→I+, f(x)=x+1是一双射函数。
S (b) | I |= S \ 0
x 2 函数f: N→I , f ( x ) = − x + 1 2
是一双射函数。
当x是偶数时 当x是奇数时
第五章 无 限 集 合 定义5.1-4 定义 如果存在从N的初始段到集合A的双射函数, 则称
3( n + 1), 如果n是偶数. f (n) = 3( n − 1), 如果n是奇数.
第五章 无 限 集 合 定理5.1-3 一个集合A是可数的当且仅当存在A的枚举。 定理 证 必要性。 如果A是可数的, 那么根据定义, 存在一从N的初 始段到A的双射函数, 这证明了存在A的枚举。 充分性。我们考虑两种情况: 情况1 如果A是有限的, 那么根据有限集合的定义和可数集合的 情况 定义, A是可数的。 情况2 情况 假设A不是有限的而f是A的枚举。枚举f必须以N的全集 作为它的前域。如果f是双射函数, 那么根据可数无限集合的定义, A 的基数是 S 而A是可数的。 如果f不是双射函数。利用下述办 | A |= S \ 0 法, 根据枚举f构造一个从N到A的双射函数g, 以证明A是可数的。
第五章 无 限 集 合 定理5.1-6 如果A是有限集合, B是可数集合, 那么BA是可数的。 定理 证 若A是空集, 则|BA|=1, 是可数的; 若A非空, 而B有限(包括是? 空集), 则|BA|=|B||A|有限, 因而是可数的。剩下只需证明|A|=n>0, 且B是可数无限的情况。设B的无重复枚举函数是g: N→B, 对每一 正整数k∈N定义集合Fk如下:
第五章 无 限 Βιβλιοθήκη 合5.1 可数和不可数集合
《离散数学》课件-第3章集合的基本概念
17
例题
计算以下幂集:
,{};{,{}}
解:
P()={} P({})={,{}} P({,{}})= {, {},{{}},{,{}}}
18
3.3 集合的运算
集合的运算 并,交,补(绝对补),差(相对补-),和对称差等。
19
集合的并运算
• 定义3.3.1 设A,B为集合,由A和B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 合称为A与B的并集, 可表示为: AB={x|xAxB} 其文氏图:
其文氏图如下:
~E = , ~ = E, ~(~A)= A A ~A = , A ~A = E
27
德.摩根定律
• 定理3.3.5 设A,B为任意二个集合,则有: • (1) (AB)= A B • (2) (A B)= A B • 证明 设E为全集,显然有AE=A,AE=E成立。 • (1) (AB)= {x | xEx(AB)}= {x |
据的增加、删除、修改、排序,以及数据间关系的描述。
集合论在计算机语言、数据结构、编译原理、数据库与
知识库、形式语言及人工智能等许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
用。
2
3.1 集合及其表示
• 集合是由一些对象聚集在一起构成的。 例如,全体整数 全体中国人 26个英文字母
• 构成集合的对象可以是各种类型的事物。 • 定义3.1.1 集合中的对象叫集合的元素,或成员。
• 集合中的元素可以具有共同性质,也可以表面上看起来不相干。
• 如{2,Tom,计算机,广州}
• 在集合论中,规定元素之间是彼此相异的,并且是没有次序关 系的。
例如,{3,4,5},{3,4,4,5,5},{5,3,4}都是同一个集合。
• 例如,A={3,4,5},
例题
计算以下幂集:
,{};{,{}}
解:
P()={} P({})={,{}} P({,{}})= {, {},{{}},{,{}}}
18
3.3 集合的运算
集合的运算 并,交,补(绝对补),差(相对补-),和对称差等。
19
集合的并运算
• 定义3.3.1 设A,B为集合,由A和B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 合称为A与B的并集, 可表示为: AB={x|xAxB} 其文氏图:
其文氏图如下:
~E = , ~ = E, ~(~A)= A A ~A = , A ~A = E
27
德.摩根定律
• 定理3.3.5 设A,B为任意二个集合,则有: • (1) (AB)= A B • (2) (A B)= A B • 证明 设E为全集,显然有AE=A,AE=E成立。 • (1) (AB)= {x | xEx(AB)}= {x |
据的增加、删除、修改、排序,以及数据间关系的描述。
集合论在计算机语言、数据结构、编译原理、数据库与
知识库、形式语言及人工智能等许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
用。
2
3.1 集合及其表示
• 集合是由一些对象聚集在一起构成的。 例如,全体整数 全体中国人 26个英文字母
• 构成集合的对象可以是各种类型的事物。 • 定义3.1.1 集合中的对象叫集合的元素,或成员。
• 集合中的元素可以具有共同性质,也可以表面上看起来不相干。
• 如{2,Tom,计算机,广州}
• 在集合论中,规定元素之间是彼此相异的,并且是没有次序关 系的。
例如,{3,4,5},{3,4,4,5,5},{5,3,4}都是同一个集合。
• 例如,A={3,4,5},
离散数学配套课件PPT(第5版)第一部分 数理逻辑联结词全功能集
3
复合联结词
与非式: pq(pq) 或非式: pq(pq)
和与, ∧,∨有下述关系: p(p∧p)pp p∧q( p∧q)(pq)(pq)(pq) p∨q(p∧q)(p)(q)(pp)(qq)
4
复合联结词(续)
ppp p∧q(pp)(qq) p∨q(pq)(pq)
13
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续)
解 编号
极小项
角码 标记
1 x1∧x2∧x3∧x4 2 x1∧x2∧x3∧x4 3 x1∧x2∧x3∧x4
1110 * 1011 * 0111 *
4 x1∧x2∧x3∧x4 1010 * 5 x1∧x2∧x3∧x4 0101 * 6 x1∧x2∧x3∧x4 0011 *
1.5 联结词全功能集
联结词全功能集 与非联结词,或非联结词
1
联结词的全功能集
定义 设S是一个联结词集合,如果任何n(n1) 元 真值函数都可以由仅含S中的联结词构成的公式表 示,则称S是联结词全功能集.
说明:若S是联结词全功能集,则任何命题公式都 可用S中的联结词表示.
设S1, S2是两个联结词集合,且S1 S2. 若S1是全
x y
x∧y x y
x∨y x
x
与门
或门
非门
8
组合电路的例子
(x∨y)∧x的组合电路
x y
x y
第一种画法
x 第二种画法
9
例
例 楼梯的灯由上下2个开关控制, 要求按动任何一个 开关都能打开或关闭灯. 试设计一个这样的线路. 解 x,y:开关的状态, F:灯的状态, 打开为1, 关闭为0. 不妨设当2个开关都为0时灯是打开的.
(5,7) x1∧x3∧x4 001 *
复合联结词
与非式: pq(pq) 或非式: pq(pq)
和与, ∧,∨有下述关系: p(p∧p)pp p∧q( p∧q)(pq)(pq)(pq) p∨q(p∧q)(p)(q)(pp)(qq)
4
复合联结词(续)
ppp p∧q(pp)(qq) p∨q(pq)(pq)
13
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续)
解 编号
极小项
角码 标记
1 x1∧x2∧x3∧x4 2 x1∧x2∧x3∧x4 3 x1∧x2∧x3∧x4
1110 * 1011 * 0111 *
4 x1∧x2∧x3∧x4 1010 * 5 x1∧x2∧x3∧x4 0101 * 6 x1∧x2∧x3∧x4 0011 *
1.5 联结词全功能集
联结词全功能集 与非联结词,或非联结词
1
联结词的全功能集
定义 设S是一个联结词集合,如果任何n(n1) 元 真值函数都可以由仅含S中的联结词构成的公式表 示,则称S是联结词全功能集.
说明:若S是联结词全功能集,则任何命题公式都 可用S中的联结词表示.
设S1, S2是两个联结词集合,且S1 S2. 若S1是全
x y
x∧y x y
x∨y x
x
与门
或门
非门
8
组合电路的例子
(x∨y)∧x的组合电路
x y
x y
第一种画法
x 第二种画法
9
例
例 楼梯的灯由上下2个开关控制, 要求按动任何一个 开关都能打开或关闭灯. 试设计一个这样的线路. 解 x,y:开关的状态, F:灯的状态, 打开为1, 关闭为0. 不妨设当2个开关都为0时灯是打开的.
(5,7) x1∧x3∧x4 001 *
集合的概念和表示法-PPT课件
2019/3/28
首页
上页
返回
下页
结束
铃
7
离散数学 3.1 集合的概念及表示法
二、集合的表示法
2、描述集合中元素的方法
1) 列举法 b、部分列举法:
列举集合的部分元素,其他元素可从列举的元
素 归纳出来 , 用省略号代替。 例如A表示“全体小写英文字母”的集合, 则 A={a, b, … , y, z} 注: 列举法仅适用于描述元素个数有限的集合 或 元素具有明显排列规律的集合。
2019/3/28
首页
上页
返回
下页
结束
铃
6
离散数学 3.1 集合的概念及表示法
二、集合的表示法
2、描述集合中元素的方法
1) 列举法 a、全部列举法: 以任意顺序写出集合的所有元素, 元素间用逗号 并将其放在花括号内。 隔开, 例如“所有小于5的正整数”, 这个集合的元素为 1, 2, 3, 4, 再没有别的元素了。 如果把这个集合命名为A, 就可记为 A={1, 2, 3, 4}
2019/3/28
首页
上页
返回
下页
结束
铃
3
离散数学 3.1 集合的概念及表示法
一、集合的基本概念
3、集合的分类
1) 有限集合 集合的元素个数是有限的。
2) 无限集合 集合的元素个数是无限的。
2019/3/28
首页
上页
返回
下页
结束
铃
4
离散数学 3.1 集合的概念及表示法
二、集合的表示法
1、符号表示法
2019/3/28
首页
上页
返回
下页
结束
铃
12
首页
上页
返回
下页
结束
铃
7
离散数学 3.1 集合的概念及表示法
二、集合的表示法
2、描述集合中元素的方法
1) 列举法 b、部分列举法:
列举集合的部分元素,其他元素可从列举的元
素 归纳出来 , 用省略号代替。 例如A表示“全体小写英文字母”的集合, 则 A={a, b, … , y, z} 注: 列举法仅适用于描述元素个数有限的集合 或 元素具有明显排列规律的集合。
2019/3/28
首页
上页
返回
下页
结束
铃
6
离散数学 3.1 集合的概念及表示法
二、集合的表示法
2、描述集合中元素的方法
1) 列举法 a、全部列举法: 以任意顺序写出集合的所有元素, 元素间用逗号 并将其放在花括号内。 隔开, 例如“所有小于5的正整数”, 这个集合的元素为 1, 2, 3, 4, 再没有别的元素了。 如果把这个集合命名为A, 就可记为 A={1, 2, 3, 4}
2019/3/28
首页
上页
返回
下页
结束
铃
3
离散数学 3.1 集合的概念及表示法
一、集合的基本概念
3、集合的分类
1) 有限集合 集合的元素个数是有限的。
2) 无限集合 集合的元素个数是无限的。
2019/3/28
首页
上页
返回
下页
结束
铃
4
离散数学 3.1 集合的概念及表示法
二、集合的表示法
1、符号表示法
2019/3/28
首页
上页
返回
下页
结束
铃
12
《离散数学讲义》课件
离散概率分布的定义
离散概率分布是描述随机事件在有限或可数无限的可 能结果集合中发生的概率的数学工具。
离散概率分布的种类
常见的离散概率分布包括二项分布、泊松分布、几何 分布等。
离散概率分布的应用
离散概率分布在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物理学等领域 都有广泛的应用。
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参数估计
参数估计是根据样本数据推断总体参数的过 程,包括点估计和区间估计两种方法。
假设检验
假设检验是用来判断一个假设是否成立的统计方法 ,包括参数检验和非参数检验两种类型。
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的应 用
在统计学中,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是常用的 数据分析方法,用于推断总体特征和比较不 同总体的差异。
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
方差分析
方差分析是一种用来比较不同组数据的平均值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的统计方法。
《离散数学讲义》ppt课件
目 录
• 离散数学简介 • 集合论 • 图论 • 离散概率论 • 逻辑学 • 离散统计学 • 应用案例分析
01
离散数学简介
离散数学的起源和定义
起源
离散数学起源于17世纪欧洲的数学研 究,最初是为了解决当时的一些实际 问题,如组合计数和图论问题。
定义
离散数学是研究离散对象(如集合、 图、树、逻辑等)的数学分支,它不 涉及连续的变量或函数。
联结词:如与(&&)、或(||)、非(!)等,用 于组合简单命题。
03
04
命题公式:由简单命题通过联结词组合而 成的复合命题。
命题逻辑的推理规则
05
06
肯定前件、否定后件、析取三段论、合取 三段论等推理规则。
谓词逻辑
个体词
表示具体事物的符号。
离散概率分布是描述随机事件在有限或可数无限的可 能结果集合中发生的概率的数学工具。
离散概率分布的种类
常见的离散概率分布包括二项分布、泊松分布、几何 分布等。
离散概率分布的应用
离散概率分布在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物理学等领域 都有广泛的应用。
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参数估计
参数估计是根据样本数据推断总体参数的过 程,包括点估计和区间估计两种方法。
假设检验
假设检验是用来判断一个假设是否成立的统计方法 ,包括参数检验和非参数检验两种类型。
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的应 用
在统计学中,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是常用的 数据分析方法,用于推断总体特征和比较不 同总体的差异。
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
方差分析
方差分析是一种用来比较不同组数据的平均值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的统计方法。
《离散数学讲义》ppt课件
目 录
• 离散数学简介 • 集合论 • 图论 • 离散概率论 • 逻辑学 • 离散统计学 • 应用案例分析
01
离散数学简介
离散数学的起源和定义
起源
离散数学起源于17世纪欧洲的数学研 究,最初是为了解决当时的一些实际 问题,如组合计数和图论问题。
定义
离散数学是研究离散对象(如集合、 图、树、逻辑等)的数学分支,它不 涉及连续的变量或函数。
联结词:如与(&&)、或(||)、非(!)等,用 于组合简单命题。
03
04
命题公式:由简单命题通过联结词组合而 成的复合命题。
命题逻辑的推理规则
05
06
肯定前件、否定后件、析取三段论、合取 三段论等推理规则。
谓词逻辑
个体词
表示具体事物的符号。
离散数学集合.ppt
2. 设S , 试判断下列各式是否正 a , 3 , 4 , 确,并将正确的题号填入括号内。
A.
S
B.
S
C.
S
D.
S
A B C
答案:
B P ( P ( A )),判断下列论断 3. 设 A , 是否正确,并将“Y”或“N”填入相应论断 后面的括号中。
{ a , { a } }, { , a , { a } }}
练习
1. 试判断下列各式是否正确,并将正确的题 号填入括号内。
B. a a ,a a a A. C.
a a , a a a D.
答案: A B D
9. 排中律
10. 矛盾律 11. 余补律 12. 双重否定律 13. 补交转换律
AA=E
AA=
=E, A= A E=
A-B= AB
20
基本集合恒等式(续)
14. 关于对称差的恒等式 (1) 交换律 AB=BA (2) 结合律 (AB)C=A(BC) (3) 对的分配律 A(BC)=(AB)(AC) (4) A=A, AE= ~ A (5) AA=, A ~ A= E
第4章 关系
4.0 集合及相关概念
4.1 关系的定义及其表示
4.2 关系运算
4.3 关系的性质
4.4 等价关系与偏序关系
1
4.0 集合及其运算
集合及其表示法
包含(子集)与相等 空集与全集 集合运算(,, - , ~ , ) 基本集合恒等式 包含与相等的证明方法
~ AB= { x | x是外地走读生}
(A-B) D= { x | x是北京住校生, 并且喜欢听音乐} ~ D ~ B= { x | x是不喜欢听音乐的住校生}
离散数学课件 第三章 集合与关系-2
② 对称闭包 s(R)=R∪Rc
③ 传递闭包 t(R)=
i 1
R = R∪R2∪R3∪…
i
证明 r(R)=R∪IA
证:设R‟ = R∪IA ∵ ① xA,<x,x>R‟ ∴R‟具有自反性 ② RR‟ ③ 设R”是自反的,且RR” ∵R‟‟是自反的,∴IAR” 又∵RR” ∴R‟=IA∪RR” 综上所述,R‟满足自反闭包定义的三个条件, ∴ r(R)= R‟= R∪IA
证明
st(R) ts(R)
证:① 先证 R对称t( R )对称 t( R )-1 = (RR2R3…)-1 = R-1(R2)-1(R3)-1… = R-1(R-1)2(R-1)3… ((F◦G)-1=G-1◦F-1,定理3-7.2 ) = R R2 R3 … = t( R ) t( R )对称. ② 因为 R s(R),故 st( R ) st(s( R )) 而st(s( R ))= sts(R) = s(ts( R )) = ts( R ) st( R ) ts( R ).
i i 1
必s,t,使得<a,b>∈Rs,<b,c>∈Rt ∴<a,c>∈ Rt◦Rs
i i 1
=
Rt+s
i i 1
i 1
R
i
∴<a,c>∈ R ∴t(R) R
i 1
∴ R 是传递的
i
② ∵ t(R)是包含R的最小传递关系
由(1),(2)得 t(R) =
3-9 集合的划分和覆盖
除了把两个集合相互比较外,还常把一个集合 分成若干子集讨论。
定义3-9.1 设A为非空集,S={S1…Sm},SiA,Si
离散数学课件第4章.ppt
【example】设R是英语字母串的集合上的关系并且使得 aRb当且仅当l(a)=l(b),其中l(x)是x的长度。R是等价关系吗?
Solution:
因为l(a)=l(b),从而只要a是一个串,就有aRa,故aR是自反的 其次,假设aRb,即l(a)=l(b)。那么有bRa,因为l(a)=l(b),因 此R是对称的。 最后假设aRb和bRc,那么有l(a)=l(b)和l(b)=l(c)。因此 l(a)=l(c),即aRc,从而R使传递的。 由于R是自反的、对称的和传递的,R是等价关系。
系的所有元素的集合叫做a的等价类。 A的关于R的等价类记作[a]R 当只有一个关系被考虑时,我们将省去下标R并把这个等价类
写作[a]. 换句话说,如果R是集合A上的等价关系,元素a的等价类是
[a]R={s|(a,s)∈ R} 如果b∈ [a]R,b叫做这个等价类的代表元。
一个等价类的任何元素都可以作为这个类的代表元。也就是 说,对作为这个类的代表元所选择的特定元素没有特殊要求。
【example】对于模4同余关系,0和1的等价类是什么?
Solution: 0的等价类包含使得a ≡ 0( mod 4)的所有整数a。这个类中的
整数是被4整除的那些整数。因此,对于这个关系0的等价类是 [0]={…, -8, -4, 0, 4, 8,…}
-上述关系R图就是由三个独立的完全图构成的。
下面给出八个关系如图所示,根据等价关系有向图的特点, 判断哪些是等价关系。
下面是A ={1,2,3}中关系:
1。
1。
1。
1。
2。 。3
R1
1。
2。 。3
R2
1。
2。 。3 2。 。3
R3
1。
Solution:
因为l(a)=l(b),从而只要a是一个串,就有aRa,故aR是自反的 其次,假设aRb,即l(a)=l(b)。那么有bRa,因为l(a)=l(b),因 此R是对称的。 最后假设aRb和bRc,那么有l(a)=l(b)和l(b)=l(c)。因此 l(a)=l(c),即aRc,从而R使传递的。 由于R是自反的、对称的和传递的,R是等价关系。
系的所有元素的集合叫做a的等价类。 A的关于R的等价类记作[a]R 当只有一个关系被考虑时,我们将省去下标R并把这个等价类
写作[a]. 换句话说,如果R是集合A上的等价关系,元素a的等价类是
[a]R={s|(a,s)∈ R} 如果b∈ [a]R,b叫做这个等价类的代表元。
一个等价类的任何元素都可以作为这个类的代表元。也就是 说,对作为这个类的代表元所选择的特定元素没有特殊要求。
【example】对于模4同余关系,0和1的等价类是什么?
Solution: 0的等价类包含使得a ≡ 0( mod 4)的所有整数a。这个类中的
整数是被4整除的那些整数。因此,对于这个关系0的等价类是 [0]={…, -8, -4, 0, 4, 8,…}
-上述关系R图就是由三个独立的完全图构成的。
下面给出八个关系如图所示,根据等价关系有向图的特点, 判断哪些是等价关系。
下面是A ={1,2,3}中关系:
1。
1。
1。
1。
2。 。3
R1
1。
2。 。3
R2
1。
2。 。3 2。 。3
R3
1。
清华大学离散数学ppt课件
对于有穷集,极小元和极大元必存在,可能存在多个. 最小元和最大元不一定存在,如果存在一定惟一. 最小元一定是极小元;最大元一定是极大元. 孤立结点既是极小元,也是极大元.
19
偏序集的特定元素(续)
定义4.29 设<A, ≼>为偏序集, BA, yA.
(1) 若x (x∈B→x≼y) 成立, 则称 y 为B 的上界.
实例:数集上的小于或等于关系是全序关系 整除关系不是正整数集合上的全序关系 {1, 2, 4, 6}集合上的整除关系, 2覆盖1, 4 和 6 覆盖2. 但4不覆盖1.
15
偏序集与哈斯图
定义4.27 集合A和A上的偏序关系≼一起叫做偏序集, 记 作<A,≼>. 实例:整数集和数的小于等于关系构成偏序集<Z,≤>
定义4.28 设<A,≼>为偏序集, BA, y∈B. (1) 若x(x∈B→y≼x)成立, 则称 y 为 B 的最小元. (2) 若x(x∈B→x≼y)成立, 则称 y 为 B 的最大元. (3) 若x(x∈B∧x≼y→x=y)成立, 则称 y 为B的极小元. (4) 若x(x∈B∧y≼x→x=y)成立, 则称 y 为B的极大元.
Being kind is more important than being right. 善良比真理更重要.
You should never say no to a gift from a child. 永远不要拒绝孩子送给你的礼物.
Sometimes all a person needs is a hand to hold and a heart to understand. 有时候,一个人想要的只是一只可握的手和一颗感知的心.
23
请您欣赏
19
偏序集的特定元素(续)
定义4.29 设<A, ≼>为偏序集, BA, yA.
(1) 若x (x∈B→x≼y) 成立, 则称 y 为B 的上界.
实例:数集上的小于或等于关系是全序关系 整除关系不是正整数集合上的全序关系 {1, 2, 4, 6}集合上的整除关系, 2覆盖1, 4 和 6 覆盖2. 但4不覆盖1.
15
偏序集与哈斯图
定义4.27 集合A和A上的偏序关系≼一起叫做偏序集, 记 作<A,≼>. 实例:整数集和数的小于等于关系构成偏序集<Z,≤>
定义4.28 设<A,≼>为偏序集, BA, y∈B. (1) 若x(x∈B→y≼x)成立, 则称 y 为 B 的最小元. (2) 若x(x∈B→x≼y)成立, 则称 y 为 B 的最大元. (3) 若x(x∈B∧x≼y→x=y)成立, 则称 y 为B的极小元. (4) 若x(x∈B∧y≼x→x=y)成立, 则称 y 为B的极大元.
Being kind is more important than being right. 善良比真理更重要.
You should never say no to a gift from a child. 永远不要拒绝孩子送给你的礼物.
Sometimes all a person needs is a hand to hold and a heart to understand. 有时候,一个人想要的只是一只可握的手和一颗感知的心.
23
请您欣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C)∪(A×D)∪(B×C)∪(B×D)
32
本章主要掌握集合的谓词表示法,和集合的 基本运算,以及序偶的概念,集合的笛卡尔 集,及相关定理。定理的证明相对简单,所 以证明略。
对于数学归纳法,由于中学就已学过,所以 这里就省略。
33
思考题:
1 AB与AB能同时成立吗? 2 何为一个集合的幂集,含有n个元素的集合,其
我们称<x1,x2,…,xn>为由x1,x2,…,xn 组成 的n元序偶,并称每个xi为它的第i个分量。
(这样就定义了n元序偶)
27
定义3 设n是正整数,A1,A2,…,An为n个任意集合。 A1×A2×…×An={<x1,x2,…,xn>若1≤i≤n,则xi∈Ai}
称A1×A2×…×An为A1,A2,…,An的n维笛卡尔乘积。
2
个体与集合之间的关系:属于关系。
对于某个个体 a 和某个集合 A 而言,a 只有两种可能 1)a属于A,记为 aA,同时称 a 是 A 中的元素。 2)a 不属于 A,记为 aA ,称 a 不是 A 中的元素。
个体a属于A或者a不属于A,二者居其一且只居其一。
3
集合的表示法
(1)文字表示法
用文字表示集合的元素,两端加上花括号。 {在座的同学} {高等数学中的积分公式}
定理2 设A,B是两个集合。那么, A=B当且仅当 2A = 2B。
19
有限集的计数原理
设A和B都是有限集合,则以下公式成立: | A∪B |= | A |+ |B |- | A B | | A B |<=min(| A |, | B |) | AB |= | A |+ |B |- 2| A B | | A -B |>= | A |- | B | | A1∪A2 ∪A3 |= | A 1|+ | A2 |+ | A3 |-
有序偶:它不仅与含有的元素x,y有关,还与x,y出现的次序有关。
这样的偶集称为有序偶,并记为:<x,y>
例如,用<x,y>表示平面直角坐标系下的横坐标为x且纵 坐标为y的点时,则<x,y>和<y,x>在xy时就代表不 同的点,因而就不相同。
25
用集合定义有序偶
定义1 有序偶的集合定义:若x,y为任意两个元素, 令 <x,y>={{x},{x,y}}
6
例1 如果论域是整数集I,那么能被3整除的正整数集合S 用归纳法可定义如下:
(1)(基础)3S, (2)(归纳)如果xS和yS,则x+yS
7
集合的特殊情况
1、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称为空集,记为φ 2、含讨论问题所需全部元素的集合称为全集,记为∪ 3、 称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为有限集合 4、 含有无限个元素的的集合称为无限集合或无限集 5、 集合A中元素的个数(或基数或集合的势)记为:|A|
定理3 设A,B,C,D是四个非空集合,那么A×B=C×D 当且仅当A=C且B=D 。
31
定理4 设A,B,C是三个集合,则 1)A×(B∪C)=(A×B)∪(A×C) 2)A×(B∩C)=(A×B)∩(A×C) 3)(A∪B)×C=(A×C)∪(B×C) 4)(A∩B)×C=(A×C)∩(B×C) 5)(A∪B)×(C∪D)=
提醒:一个集合也可以是别的集合的元素,如: {a, b, {a,b}}
{a,b, φ,{{a,b}}}
8
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
设A,B是两个集合 1)若对于A中的每个元素x,都有x属于B, 则称A包含在B中,记为:A B。同时称A是B的 子集。 2)若A中的每个元素都属于B,且B中的每个元 素都属于A,则称A等于B,记为A=B。
例 1 设 A={1,2,3,4,5},B={2,5,7},则 A ∪ B={1,2,3,4,5,7} A ∩ B={2,5} A–B={1,3,4}
13
定理1 设U是全集,A,B,C是U的三个子集 1)A∩A=A, A∪A=A 2)A∩U=A, A∪U=U 3)A∩ = , A∪ =A 4)A∩B= B∩A, A∪B= B∪A 5)(A∩B) ∩C = A∩ (B∩C), (A∪B) ∪C = A∪
(2)规定A×Φ=Φ=Φ×B。若偶对的第一分量或第 二分量不存在就没有偶对存在,故规定它们的叉积集 合为空集。
(3)由于偶对中的元素是有序的,因此一般地说 A×B≠B×A。(除非A=B,或者A、B中至少有一个为空 集)
29
例1 A={a,b,c}, B={0,1} A×B={<a,0>,<a,1>,<b,0>,<b,
定义4 设A,B是两个非空集合 A×B={<a,b>|aA ∧ bB}
(即所有第一元素在A中,第二元素在B中的序偶的集合) 称A×B是A与B的叉积(笛卡儿积)集合。
记:A×A=A2
28
(1)在A×B中,A称为前集,B称为后集。前集与后 集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若前集与后集相同,则记 为A×A=A2 。
例2 求出下列集合的全部子集:
(a) {,{}}
(b) {{a,b},{a,a,b},{b,a,b}}
12
集合上的运算
定义2 设A,B是两个集合 1)A∩B = { x︱xA∧xB },称A∩B为A与B 的交集,称∩为集合交运算。 2)A∪B = { x︱xA∨xB },称A∪B为A与B 的并集,称∪为集合并运算。 3) A–B= { x︱xA ∧ x B }, 称A–B为A 与B的差集
~A= 定理4 设U是全 集,A,B是U的子集。则
1 ~ (~ A)=A; 2)若A B,则~ B ~ A; 3)若A = B,则~ A= ~ B ; 4) ~ U= , ~ =U。 5) A ∪ ~A =U, A ∩ ~A =
16
定理5 设A,B为两个集合,则 1) ~( A∪B) = ~ A∩ ~ B 2) ~( A∩B) = ~ A∪ ~ B
用归纳法定义一个非空集合A时,包括以下三步: 1)基本项(保证A不空)
已知某些元素属于A 2)归纳项(生成规则)
给出一组规则,从A中的元素出发,依据这些规则所获得的 元素,仍然都是A中的元素。(这是构造A的关键步骤) 3)极小化(通常省略) 如果集合S也满足(1)和(2),且SA,则S=A。这一 点保证集合A的唯一性。
1>,<c,0>,<c,1>} B×A={<0,a>,<0,b>,<0,c>,<1,
a>,<1,b>,<1,c>} A2={<a,a>,<a,b>,<a,c>,<b,
a>,<b,b>,<b,c>,<c,a>,<c,b>,<c, c>}
30
定理2:设A,B是两集合,则 AB=A*B (即AB中元素的个数等于A中元素个数乘以B中元素个 数)。
称<x,y>为由x,y组成的二元序偶,简称有序偶或序偶。 提醒:此种定义显然体现了二元元素的有序性。但有序
偶的定义不只一种,还有别的定义方法,只要能体现 有序性就可以了
26
定理1 <x,y>= <u,v>当且仅当 x=u且y=v (根据序偶的定义即可得出。)
定义2 设n是正整数,x1,x2,…,xn是任意的元素。 若n=1,则令 <x1>=x1 若n=2,则令 <x1,x2>={{x1},{x1,x2}} 若n>2,则令 <x1,x2,…,xn>=<<x1,x2,…,xn-1>,xn>
23
数学归纳法
第二数学归纳法原理
n[ k[k<n → P(k)] → P(n)]
∴ xP(x)
证明过程: (1)首先证明P(0)为真。 (2)证明:对任意n>0,如果P(k)对一切k<n 成立,
那么P(n)成立。
24
集合的笛卡尔乘积
由任意两个元素x和y组成的集合{x,y}为偶集。因为{x, y}={y,x},所以这种偶集只能叫无序偶集, 简称无序偶。
幂集有多少个元素?不用组合的方法,能否得出你 的结论? 3 何谓集类,及集类的广义交和广义并?这里介绍 的集合与你以前接触过的集合概念有何不同?掌握 计数原理(即有限集的计数问题) 4 何谓笛卡尔乘积集合,对于二维笛卡尔积集合而 言,其中的元素是什么形式?元素个数与什么有关?
| A1 A2 |- | A2 A3 |- | A1 A3 |+ | A1 A2 A3 |
20
有限集计数原理
P68
21
集合的广义并和广义交
定义6:如果集合C中的成员本身又都是集合,则集合C称 为集类(或称为搜集)。
设C={A1,A2,A3,…An} (1) C的成员的并,记为:∪C,称为C的广义并 ∪C=A1∪A2∪…∪An
定理3 设A,B为两个集合,则下面三式等价。 1)A B 2)A∪B = B 3) A∩B=A
图形表示:
15
集合上的补运算(一元运算)
设U是全 集,A是U的子集。 ~A={ x xU ∧ xA }=U-A
称~A 是A关于U的补集,称 ~ 为补运算。 例2 设U={a,b,c,d,e}, A={c,d},则
(B∪C) 6)A∩(B ∪C) = (A∩B) ∪(A∩C)
A∪(B ∩C) = (A∪B) ∩(A∪C)
14
定理2 设A,B,C为三个集合,则 1)A A∪B, A∩B A; 2)若 A C 且 B C,则 A∪B C; 3)若 C A 且 C B,则 C A∩B 。 4) A-B A 5) A- =A 6) A∩(B-C)= (A∩B)-( A∩C) ;
32
本章主要掌握集合的谓词表示法,和集合的 基本运算,以及序偶的概念,集合的笛卡尔 集,及相关定理。定理的证明相对简单,所 以证明略。
对于数学归纳法,由于中学就已学过,所以 这里就省略。
33
思考题:
1 AB与AB能同时成立吗? 2 何为一个集合的幂集,含有n个元素的集合,其
我们称<x1,x2,…,xn>为由x1,x2,…,xn 组成 的n元序偶,并称每个xi为它的第i个分量。
(这样就定义了n元序偶)
27
定义3 设n是正整数,A1,A2,…,An为n个任意集合。 A1×A2×…×An={<x1,x2,…,xn>若1≤i≤n,则xi∈Ai}
称A1×A2×…×An为A1,A2,…,An的n维笛卡尔乘积。
2
个体与集合之间的关系:属于关系。
对于某个个体 a 和某个集合 A 而言,a 只有两种可能 1)a属于A,记为 aA,同时称 a 是 A 中的元素。 2)a 不属于 A,记为 aA ,称 a 不是 A 中的元素。
个体a属于A或者a不属于A,二者居其一且只居其一。
3
集合的表示法
(1)文字表示法
用文字表示集合的元素,两端加上花括号。 {在座的同学} {高等数学中的积分公式}
定理2 设A,B是两个集合。那么, A=B当且仅当 2A = 2B。
19
有限集的计数原理
设A和B都是有限集合,则以下公式成立: | A∪B |= | A |+ |B |- | A B | | A B |<=min(| A |, | B |) | AB |= | A |+ |B |- 2| A B | | A -B |>= | A |- | B | | A1∪A2 ∪A3 |= | A 1|+ | A2 |+ | A3 |-
有序偶:它不仅与含有的元素x,y有关,还与x,y出现的次序有关。
这样的偶集称为有序偶,并记为:<x,y>
例如,用<x,y>表示平面直角坐标系下的横坐标为x且纵 坐标为y的点时,则<x,y>和<y,x>在xy时就代表不 同的点,因而就不相同。
25
用集合定义有序偶
定义1 有序偶的集合定义:若x,y为任意两个元素, 令 <x,y>={{x},{x,y}}
6
例1 如果论域是整数集I,那么能被3整除的正整数集合S 用归纳法可定义如下:
(1)(基础)3S, (2)(归纳)如果xS和yS,则x+yS
7
集合的特殊情况
1、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称为空集,记为φ 2、含讨论问题所需全部元素的集合称为全集,记为∪ 3、 称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为有限集合 4、 含有无限个元素的的集合称为无限集合或无限集 5、 集合A中元素的个数(或基数或集合的势)记为:|A|
定理3 设A,B,C,D是四个非空集合,那么A×B=C×D 当且仅当A=C且B=D 。
31
定理4 设A,B,C是三个集合,则 1)A×(B∪C)=(A×B)∪(A×C) 2)A×(B∩C)=(A×B)∩(A×C) 3)(A∪B)×C=(A×C)∪(B×C) 4)(A∩B)×C=(A×C)∩(B×C) 5)(A∪B)×(C∪D)=
提醒:一个集合也可以是别的集合的元素,如: {a, b, {a,b}}
{a,b, φ,{{a,b}}}
8
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
设A,B是两个集合 1)若对于A中的每个元素x,都有x属于B, 则称A包含在B中,记为:A B。同时称A是B的 子集。 2)若A中的每个元素都属于B,且B中的每个元 素都属于A,则称A等于B,记为A=B。
例 1 设 A={1,2,3,4,5},B={2,5,7},则 A ∪ B={1,2,3,4,5,7} A ∩ B={2,5} A–B={1,3,4}
13
定理1 设U是全集,A,B,C是U的三个子集 1)A∩A=A, A∪A=A 2)A∩U=A, A∪U=U 3)A∩ = , A∪ =A 4)A∩B= B∩A, A∪B= B∪A 5)(A∩B) ∩C = A∩ (B∩C), (A∪B) ∪C = A∪
(2)规定A×Φ=Φ=Φ×B。若偶对的第一分量或第 二分量不存在就没有偶对存在,故规定它们的叉积集 合为空集。
(3)由于偶对中的元素是有序的,因此一般地说 A×B≠B×A。(除非A=B,或者A、B中至少有一个为空 集)
29
例1 A={a,b,c}, B={0,1} A×B={<a,0>,<a,1>,<b,0>,<b,
定义4 设A,B是两个非空集合 A×B={<a,b>|aA ∧ bB}
(即所有第一元素在A中,第二元素在B中的序偶的集合) 称A×B是A与B的叉积(笛卡儿积)集合。
记:A×A=A2
28
(1)在A×B中,A称为前集,B称为后集。前集与后 集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若前集与后集相同,则记 为A×A=A2 。
例2 求出下列集合的全部子集:
(a) {,{}}
(b) {{a,b},{a,a,b},{b,a,b}}
12
集合上的运算
定义2 设A,B是两个集合 1)A∩B = { x︱xA∧xB },称A∩B为A与B 的交集,称∩为集合交运算。 2)A∪B = { x︱xA∨xB },称A∪B为A与B 的并集,称∪为集合并运算。 3) A–B= { x︱xA ∧ x B }, 称A–B为A 与B的差集
~A= 定理4 设U是全 集,A,B是U的子集。则
1 ~ (~ A)=A; 2)若A B,则~ B ~ A; 3)若A = B,则~ A= ~ B ; 4) ~ U= , ~ =U。 5) A ∪ ~A =U, A ∩ ~A =
16
定理5 设A,B为两个集合,则 1) ~( A∪B) = ~ A∩ ~ B 2) ~( A∩B) = ~ A∪ ~ B
用归纳法定义一个非空集合A时,包括以下三步: 1)基本项(保证A不空)
已知某些元素属于A 2)归纳项(生成规则)
给出一组规则,从A中的元素出发,依据这些规则所获得的 元素,仍然都是A中的元素。(这是构造A的关键步骤) 3)极小化(通常省略) 如果集合S也满足(1)和(2),且SA,则S=A。这一 点保证集合A的唯一性。
1>,<c,0>,<c,1>} B×A={<0,a>,<0,b>,<0,c>,<1,
a>,<1,b>,<1,c>} A2={<a,a>,<a,b>,<a,c>,<b,
a>,<b,b>,<b,c>,<c,a>,<c,b>,<c, c>}
30
定理2:设A,B是两集合,则 AB=A*B (即AB中元素的个数等于A中元素个数乘以B中元素个 数)。
称<x,y>为由x,y组成的二元序偶,简称有序偶或序偶。 提醒:此种定义显然体现了二元元素的有序性。但有序
偶的定义不只一种,还有别的定义方法,只要能体现 有序性就可以了
26
定理1 <x,y>= <u,v>当且仅当 x=u且y=v (根据序偶的定义即可得出。)
定义2 设n是正整数,x1,x2,…,xn是任意的元素。 若n=1,则令 <x1>=x1 若n=2,则令 <x1,x2>={{x1},{x1,x2}} 若n>2,则令 <x1,x2,…,xn>=<<x1,x2,…,xn-1>,xn>
23
数学归纳法
第二数学归纳法原理
n[ k[k<n → P(k)] → P(n)]
∴ xP(x)
证明过程: (1)首先证明P(0)为真。 (2)证明:对任意n>0,如果P(k)对一切k<n 成立,
那么P(n)成立。
24
集合的笛卡尔乘积
由任意两个元素x和y组成的集合{x,y}为偶集。因为{x, y}={y,x},所以这种偶集只能叫无序偶集, 简称无序偶。
幂集有多少个元素?不用组合的方法,能否得出你 的结论? 3 何谓集类,及集类的广义交和广义并?这里介绍 的集合与你以前接触过的集合概念有何不同?掌握 计数原理(即有限集的计数问题) 4 何谓笛卡尔乘积集合,对于二维笛卡尔积集合而 言,其中的元素是什么形式?元素个数与什么有关?
| A1 A2 |- | A2 A3 |- | A1 A3 |+ | A1 A2 A3 |
20
有限集计数原理
P68
21
集合的广义并和广义交
定义6:如果集合C中的成员本身又都是集合,则集合C称 为集类(或称为搜集)。
设C={A1,A2,A3,…An} (1) C的成员的并,记为:∪C,称为C的广义并 ∪C=A1∪A2∪…∪An
定理3 设A,B为两个集合,则下面三式等价。 1)A B 2)A∪B = B 3) A∩B=A
图形表示:
15
集合上的补运算(一元运算)
设U是全 集,A是U的子集。 ~A={ x xU ∧ xA }=U-A
称~A 是A关于U的补集,称 ~ 为补运算。 例2 设U={a,b,c,d,e}, A={c,d},则
(B∪C) 6)A∩(B ∪C) = (A∩B) ∪(A∩C)
A∪(B ∩C) = (A∪B) ∩(A∪C)
14
定理2 设A,B,C为三个集合,则 1)A A∪B, A∩B A; 2)若 A C 且 B C,则 A∪B C; 3)若 C A 且 C B,则 C A∩B 。 4) A-B A 5) A- =A 6) A∩(B-C)= (A∩B)-( A∩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