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晨读资料之二十五
高三上学期晨读训练25+Word版含答案

高三晨读训练25一、语言基础知识1.在下面句子空缺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匆忙是为了掩盖焦虑,热闹是为了掩盖空虚,但是▲。
人们憎恨安静,害怕独处,无休止地用事务和交际来麻痹自己,▲一旦安静独处,耳边就会响起一个声音,搅得人▲。
可是那个声音恰恰是我们应该认真倾听的,它叮咛我们:“成为你自己!”A.自欺欺人因为心烦意乱B.欲盖弥彰因为心烦意乱C.欲盖弥彰如果魂不守舍D.自欺欺人如果魂不守舍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除了驾驶员要有熟练的驾驶技术、丰富的驾驶经验外,汽车本身的状况,也是保证行车安全的重要条件之一。
B.说到人才培养,人们往往想到要学好各门课程的基础理论,而对与这些理论密切相关的逻辑思维训练却常常被忽视。
C.《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是首次四川针对贫困人群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将精准扶贫确定为重要原则,从最贫困村户人手,让老乡过上好日子。
D.专家强调,必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理念,形成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意识,构建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发展模式。
3.下列对偶句中,不含对比的一项是(3分)()A.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B.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C.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D.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4.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填入画线处最合适的一项是(3分)()理学家为什么崇古抑律?古体与律体之辨跟诗歌史联系起来,就是古体的典范(汉魏晋诗)与律体的典范(唐诗)之辨。
①那么,为什么讲求声、对偶等形式技巧就是品格低呢?②他们认为,诗歌的审美方面、形式技巧方面对于人的道德修养没有正面的价值。
③以这种价值观去看诗歌的体载样式,古体诗就高于律诗。
④既然诗歌的审美方面没有价值,本来可以不讲,但是如果要进入到诗歌领域去谈诗的话,那么,形式方面人为的工巧因素越多,其价值就越低。
⑤抛开诗歌的内容不论,单从形式上看,近体诗要讲求声律、对偶等,这些讲求在理学家看来,是其在品格上低于古体诗的重要原因。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晨读晚练答案25

晚练251. A 【解析】A. jùn;B.“咳”读ké,其余读kē;C.“圃”读pǔ,其余读pú;D.分别读为:chu àng,cāng,chuàng,chuāng。
2. 示例1:登山,你可以读到浑厚雄奇;观海,你可以读到博大深沉;游林,你可以读到物竞天择;访古,你可以读到沧桑演进……示例2:金字塔如史,布达拉宫如经,威尼斯如散文,苏州园林如诗词;你可以从中看到远古文明,看到宗教民俗,看到艺术文化,看到美学传统……【解析】本题考查续写。
语境是读一本书有所感,有所获,但表达时要用修辞。
例如排比、比喻等。
未用修辞、字数低于50字均酌情扣分。
3. (1)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2)总角之宴言笑晏晏(3)吾子不齿其可怪也欤(4)知效一官而征一国者4. B 【解析】B. 诣:到达。
5. C 【解析】A.且:连词,于是、就/连词,尚且;B.之: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C.而:都是转折连词,却;D.为:动词,做、干(打杖、拼杀)/动词,作为。
6. B 【解析】“边民仍未警惕的情况下”无依据,也不合文意。
原文“然亦未甚惧”的主语是“虏”。
7. (1)老妇拿着井绳和瓦罐(缶,不能译为“木桶”、“水桶”)去井边(不能译为“在井边”或“到井中”等),刚放下井绳却又停住了。
(2)有的父母妻儿都来帮助安置战马整理弓箭(有的父亲母亲为他牵马,有的妻子儿女为他取弓箭),甚至还有不待披戴甲胄就上阵迎战的。
(3)因此由(通过)一个老妇人的英勇事迹,总体记录(或“反映”)边境战事,送给在位当权的人。
8. ①调离乡土;②给养微薄;③装备落后;④优良装备被上级占用。
【参考译文】唐河店离南边的常山郡有七里远,以河名为店名。
平时辽国的兵士到店里吃饭休息,(人们)不把这看作怪事。
自从战争爆发以来,(这里的人)才防范敌兵,但是(辽兵们)并不害怕。
端拱年中,有个老妇人留在店里。
高中语文晨读25新人教版必修1

晨读 25一、成语累积1、狗尾续貂:比喻用不好的东西续在好的东西的后边.后也用来比喻事物,多指文艺作品的续作前后利害不相当。
一般作贬义,用于自称时含谦义。
2、坚如盘石:形容工事特别牢固,不易攻破。
( 金:牢固的城墙)3、瓜田李下:瓜田里,李子树下。
比喻简单发生嫌疑伪地方。
4、刮目相待:要用新的目光对待他人,一般指对待他人获得的进步和成绩。
易混“刮目相看”。
5、管窥蠡 (l í) 测:从竹管里看天,用瓢来丈量海水。
比喻目光狭窄,见解短浅,对事物的察看和认识很浅薄。
蠡:瓢。
测:量。
6、斑驳陆离:色彩纷纷,现象奇怪。
中性,不要误以为贬义。
7、巧夺天工: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精良、高明,不像人工所能制成的。
此后也形容自然光景。
8、过犹不及:犹:好像。
事情做得过分了,就跟做得不够同样,都是不好的。
不可以错误地理解为做得太不够了。
9、海晏清河:沧海波平,黄河水清。
比喻天下升平。
晏:沉静。
10、耸人听闻: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令人听了惊讶。
重申客观成效。
11、含垢忍辱:忍耐羞耻。
( 垢:羞耻 )12、含英咀华:咀:咀嚼;英、华:花朵。
把花朵含在嘴里慢慢咀嚼。
比喻赏识、领悟诗文的精华。
使用时注意本词领悟的对象。
13、东施效颦:到邯郸学人家迈步走路。
比喻僵硬地模拟,不只学不到人家的本事,反而连自己固有的优点也扔掉了。
二、诗歌浅析望岳岱宗夫怎样?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说明】岱宗:泰山亦名岱山或岱岳,五岳之首,古代以泰山为五岳之首,诸山所宗,故又称“岱宗”。
历代帝王凡举行封禅大典,皆在此山,这里指对泰山的尊称。
青未了:指郁郁苍苍的山色一望无际,浩茫浑涵,难以尽言。
青:指葱翠、葱绿的美好山色。
造化:大自然。
钟:齐集。
神秀:天地之灵气,奇特秀美。
阴阳:阴指山的北面,阳指山的南面。
这里指泰山的南北。
割:分。
夸张的说法。
此句是说泰山很高,在同一时间,山南山北判若清晨和夜晚。
高考语文百日冲刺系列 晨读材料二十五

高考语文百日冲刺系列晨读材料二十五(一)文言实词(答案见后)1.素(1)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________(《蝶恋花》)(2)可以调素琴,阅金经________(《陋室铭》)(3)素善留侯张良________(《鸿门宴》)(4)且相如素贱人,吾羞________(《廉颇蔺相如列传》)(5)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________(《孔雀东南飞》)2.汤(1)臣请就汤镬________(《廉颇蔺相如列传》)(2)臣侍汤药,未曾废离________(《陈情表》)(3)浩浩汤汤,横无际涯________(《岳阳楼记》)(4)及其日中如探汤________(《两小儿辩日》)(5)赴汤蹈火________(成语)(6)固若金汤________(成语)3.涕(1)临表涕零,不知所言________(《出师表》)(2)长太息以掩涕兮________(《离骚》)4.徒(1)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________(《师说》)(2)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________(《廉颇蔺相如列传》)(3)徒以吾两人在也________(《廉颇蔺相如列传》)(4)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________(《始得西山宴游记》)(5)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________(《廉颇蔺相如列传》) 5.亡(1)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________(《鸿门宴》)(2)战败而亡,诚不得已________(《六国论》)(3)河曲智叟亡以应________(《愚公移山》)(4)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________(《廉颇蔺相如列传》)(5)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________(《六国论》)(6)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________(《六国论》)(7)从径道亡,归璧于赵________(《廉颇蔺相如列传》)(8)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________(《陈涉世家》)(9)追亡逐北________(《过秦论》)(10)吞二周而亡诸侯________(《过秦论》)(二)名句名篇默写(答案见后)(1)至人无己,________________,圣人无名。
高三语文早读材料25-(2).doc

【评析】:这是一首借咏古调的冷落,不为人所重视,来抒发怀才不遇,世少知音的小诗。
前两句描摹音乐境界,后两句抒发情怀。
全诗从对琴声的赞美,转而对时尚慨叹,流露了诗人孤高自赏,不同凡俗,稀有知音的情操。
二、古文析读庞葱与太子质(当人质)于邯郸。
谓魏王曰:“今(如果)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
”“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
”“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
”宠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也。
(希望大王能够明察他人的议论。
)”王曰:“寡人自为知。
”于是辞行。
而谗言先至。
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战国策·魏策二》三、成语积累:(常见近义成语)1.窃窃私语:私下小声说话。
也作“切切私语”。
//交头接耳:紧靠着头,凑在耳边低声说话。
2.撼天动地:形容声音响亮或声势大,力量强。
//惊天动地:形容声音特别响亮,也形容声势浩大或事业伟大。
3.开诚布公:诚意待人,坦白无私。
形容词性短语。
//推心置腹:比喻真心待人。
形容词性短语。
//推诚相见:用真心相待。
动词性短语。
4.夸夸其谈:说话或写文章浮夸,不切实际。
贬义。
//侃侃而谈:形容说话正直,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5.刻不容缓:缓,缓慢,拖延。
一刻也不能耽搁。
形容形势紧迫。
//迫不及待:急迫得不容等待。
6.语重心长:言辞恳切有分量,情谊深长。
//苦口婆心:形容怀着好心再三恳切劝告。
7.脍炙人口:美味人人都爱吃。
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人们都称赞。
//喜闻乐见:喜欢听,乐意看。
8.屈指可数:扳着手指即可数清。
形容数目很少。
侧重指珍贵。
//寥寥可数:形容数量非常少。
则中指不多。
9.无稽之谈:没有根据的言论。
//流言蜚语:毫无根据的话语。
多指背后议论诽谤或挑拨离间的话。
又作“流言飞语”。
10.乱七八糟:形容极端混乱,毫无条理和次序。
//污(乌)七八糟:十分杂乱,又脏又乱。
高三早读材料25

高三早读材料(25)【读准字音】筵yán席赝yàn品梦魇yǎn摇曳yè揶yé揄yú偃yǎn旗息鼓佳肴yáo 笑靥yè迤yǐ逦lǐ造诣yì翌yì日杳yǎo无音信钥yào匙旖yǐ旎nǐ肄yì业对弈yì熠yì熠因噎yē废食【认准字形】湮没无闻养尊处优一笔勾销一脉相承一蹶不振一丘之貉一蹴而就一窍不通一张一弛不乏其人作奸犯科一枕黄粱一望无垠异口同声义不容辞义愤填膺以逸待劳以儆效尤【识别成语】251.不耻下问:不可用于比自己高明的人。
252.见仁见智:意见不统一,使用中要注意防止前后矛盾。
253.水落石出:事情的真相已经弄清,不表示追求正确答案或道理。
254.望尘莫及:比喻远远地落后,与鞭长莫及不同。
255.投桃报李:报答他人的好处,除非特意幽默,不表示报复。
256.改头换面:只改形式,不换内容,贬义。
257.语重心长:言辞诚恳,情意深长。
258.意味深长:话语含蓄,带有深意。
259.一蹴而就:一步就成功,不要误解为一气呵成。
260.苦心孤诣:苦心钻研或经营,达到了很高造诣,常误当作苦口婆心。
【高考必背】61.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季氏》6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63.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论语·微子》6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65.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6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6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68.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学而》69.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70.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7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一轮复习 高中语文 激情早读(25)

高中语文激情早读(24)记诵部分一、成语积累(1)青出于蓝:蓝色从蓼蓝提炼而成,但是颜色比蓼蓝更深。
后比喻学生胜过老师,后人胜过前人。
(2)跬步千里:一步一步地坚持走下去,就可以达到千里之外。
比喻做事只要努力不懈,总可以获得成功。
(3)驽马十驾:劣马拉车走十天。
比喻能力不强的人只要坚持努力,就能赶上能力强的人。
(4)积善成德:长期行善,就会形成一种高尚的品德。
善:善行、好事。
德:高尚的品德。
(5)诠才末学:低下的才能与肤浅的学识。
多用作自谦之词。
(6)顿学累功:愚笨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取得成就。
二、实词积累①读ɡài a.伞:今已亭亭如盖.矣。
(《项脊轩志》)b.器物的盖子,车盖:员径八尺,合盖.隆起。
(《张衡传》)c.遮盖:覆盖.周密无际。
(《张衡传》)d.超过,压倒:力拔山兮气盖.世。
(《项羽本纪》)e.大概,因为: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六国论》)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屈原列传》)f.发语词,用于句首,可以不译:盖.文王拘而演《周易》。
(《报任安书》)②读hé,同“盍”,怎么: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三、素材积累求学,立己达人转益多师,博采众长。
求学为己还是为人,并非冰炭不容,而是相向而行的。
君子求学,立己达人。
首先为己,然后为人。
正如孔子求学,首先是为己,为了内心的清明。
因此他博学以文,约之以礼:韦编三绝以苦读,克己复礼以自修;惟其如此,才使他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如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才能使弟子“瞻之在前,忽焉在后”,雕宰铸颜,化育三千。
孔子为学,始于立己,终于达人。
正如曾国藩求学,首先正心诚意,慎独自修,道德文章堪为完人,并涵养“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恢弘之气,而后才可以为人:济世安民,拯救斯文。
可见,求学为己,然后为人,是一种行远自迩、登高自卑的大智慧。
古人说,修身齐家,而后治国平天下,正是此理。
四、文常积累【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
高三语文早读材料25-(3).doc

【评析】:意不适”。
后二句写登上古原触景生情,精神上得到一种享受和满足。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二句,素来人们多解为“晚景虽好,可惜不能久留。
”今人周汝昌认为:“只是”二句,“正是诗人的一腔热爱生活,执着人间,坚持理想而心光不灭的一种深情苦志。
”这种看法,虽有新意,却不合诗人的身世,也不合诗人当时的情绪。
二、古文析读当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
知此三者,可以保禄位,可以远耻辱,可以得上之知,可以得下之援(可以远离耻辱,可以得到上司的知遇,可以得到下级的支持)。
然世之仕者,临财当事不能自克(看到钱财和在一事之前不能克制自己),常自以为不必败,持不必败之意,则无所不为矣。
然事常至于败而不能自己,故设心处事,戒之在初,不可不察。
借使役,用权智,百端补治,幸而得免,所损已多,不若初不为之为愈也(派遣差役,使用权谋,(如果不慎,)多方补救,侥幸得以脱免,所损耗的(精力)已经很多了,不如开始时就谨慎一些而不去做)。
司马微《坐忘论》云:“与其巧持于末,孰若拙戒于初。
”此天下之要言,当官处事之大法,用力简而见功多,无如此言者(用力少可是成效显著的,没有超过这句话的)。
人能思之,岂复有悔吝耶?吕本中《官箴》三、成语积累:(经常被误用的成语)1、出神入化:形容技艺高超。
易误用为形容听得出神。
2 、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
易误用为“进入”。
3 、如坐春风:形容受到良好的教化。
与“景物”无关。
4 、对簿公堂:在公堂上受到审问。
易误解为“争论,明辨是非”。
5 、相敬如宾:特指夫妻相敬相爱。
另有“举案齐眉”。
6 、走马观花: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强调过程,易和“浮光掠影”相混。
后者指印象不深刻,强调结果。
7 、师心自用:形容固执已见,自以为是。
易误用为“善于学习借鉴,为我所用”。
8 、安土重迁:安居故土,不愿随便迁往别处。
易理解相反。
9 、罪不容诛:形容罪大恶极,与“死有余辜”同义。
语文晨读材料二十五(网友来稿)

语文晨读材料二十五(网友来稿)策划组稿:韩维加参加编写:朱建国赵敏陈家利杨军嵇学丽章婷婷石秀朱丽丽谢继合朱海燕第九周星期一哲言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宋• 苏轼《辨奸论》【解读】月亮周围出现了光环就要刮风,墙角的石头湿润了就要下雨。
比喻事情发生前都有征兆。
晕:指月亮周围的光环。
础:柱子底下的石墩。
润:湿润。
栽培剪伐须勤力,花易凋零草易生。
——宋• 苏舜钦《题花山寺壁》【解读】栽培香花要常常培土用力,因为香花容易凋零,而杂草容易蔓延。
现在可用来比喻人要努力克服缺点,才能培养好品德。
朝霞不出门,暮霞行千里。
——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三)【解读】朝霞预兆天有雨,晚霞预兆天气晴朗。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解读】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终究体会不深;要透彻地了解某件事,非亲身实践不可。
全诗为:“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现在有些同学以为读几本优秀作文文选就能写好作文,这是不对的。
要能写出好文章,必须靠自己多观察生活,多动笔练习写。
绝:彻底。
躬行:亲自实践。
诗词落日怅望马戴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
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
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注解】1、千里句:意谓云鸟飞驰迅速。
2、留滞:滞留在外。
3、微阳:夕阳。
4、远烧:夕阳的余晖,鲜艳似火。
5、平昔:往常。
【赏析】沈德潜评此诗云:“意格俱好,在晚唐中可谓鹤立鸡群矣。
”这里所说的“意”,是指诗的思想感情,全诗以乡愁为主题,曲折地表现了诗人的坎坷不遇,而不显得衰飒。
开头二句写诗人在黄昏日落之时,满怀惆怅地遥望乡关,首先跃入眼帘的是仰视所见的景物:“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
”晚云孤飞于天际,归鸟投宿于林间,凭着它们有形和无形的羽翼,虽有千里之远也片时可达。
诗以“千里”与“片时”作强烈比照,写出云、鸟的自由无碍和飞行之速;但是,这绝不是纯客观的景物描写,而是诗人“怅望”所见,而且这种景物又是触发诗人情思的契机和媒介:“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晨读晚练答案25

晚练251. C 【解析】本题考查多音字。
A. gòu/gōu,lù/lòu,lè;B. zháo/zhuó,jiá/jiā,jìng;C. pào,qiǎ,céng;D. zuō/zuò,dǎo/dào,shè。
2. 示例:“井喷式”的献爱心违背了慈善的本义。
献爱心要出自真心,与实际情况相符。
盲目献爱心,好心可能会办坏事。
真正的爱心应细水长流。
3. A 【解析】“次”解释作动词“排列”在文中讲不通,在本句中应该解释为动词“停留”。
本题的误区在于考生对文言实词的把握过于僵化,不能和语言环境结合起来理解,而误认为A项正确。
4. D 【解析】解答本题要把握住选择标准,即题干中“与‘新修一柱峰亭’有直接关系的一组”。
①句写的是作者到临川的目的,意在引出下文,与新修一柱峰亭没有关系;②句表现的是作者登山的感受。
⑥句介绍的是李侯的胸怀与气魄,虽说与新修一柱峰亭有关系,但非直接关系。
③④⑤涉及新修一柱峰亭的原因、契机和发起人,故有直接关系。
本题也可用排除法,凡是带①②⑥的选项均可以排除。
5. B 【解析】从原文“是时,彭泽邑令咸在,亦为赧然愧”可知是因为牧羊亭破败不堪,在场的彭泽县令认为是自己失职所致,羞得无地自容。
作者在此并无任何指责彭泽县令失职之语,故B项信息乃无中生有,所以是错误的。
本题误区在于望文生义,对原有信息没有仔细的推敲与揣摩。
6. (1)我为你新修那座亭子,并重新命名为“一柱”,可以吗? (2)(我)体察李维肃给新亭命名的用意,也能据(此)约略看出他的为人。
【参考译文】延祐五年,我奉朝廷之命到江西临川征召吴幼清先生。
七月二十八日那天,把船停靠在彭泽,第二天登小孤山,看到小孤山的雄伟突出,惊险壮观,顿时有一股浩然之气充斥心中,想起那些旷放逍遥于山水名胜的杰出人物,以及所有心里郁积愤懑而怀有感慨的人,当他们登上小孤山时,都会觉得心胸开阔,乐于那样眼界高明,目光远大,而没有什么排遣不了的幽愤感慨了。
高考语文之晨读晚练步步高 第二十五周星期三 Word版含解析.doc

星期三晨读篇日积月累读一读,积累下列成语潜移默化【释义】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
【例句】用违法的手段管理学生,带来的却是灾难性的危害,老师的行为已潜移默化动摇了学生脑海中的法律意识。
耳濡目染【释义】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例句】石昱婷转职业后,一般都由妈妈陪伴着到处参加比赛。
长期在一旁听教练给石昱婷讲课,石妈妈也耳濡目染学会了很多理论知识。
翘足引领【释义】形容盼望殷切。
【例句】其“新政”能否对症下药,并尽快帮助美国经济走出衰退,并更上一层楼,美国人在翘足引领,世界也在拭目以待。
巧夺天工【释义】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
形容技艺十分巧妙。
【例句】从这个角度看狮身人面石,就有点模样了。
又名老虎石,高大雄伟,以石著称,一端架在悬崖上,一端凌空落在峰尖,巧夺天工。
巧舌如簧【释义】舌头灵巧,象簧片一样能发出动听的乐音。
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
【例句】类似的展销活动会产生很多刺激型消费,不懂行的观众本来没有购买的需要,但是现场看到新鲜美丽的东西,加上卖家巧舌如簧的推销,会临时产生购买欲望。
古韵寻音汉宫春·会稽秋风亭观雨辛弃疾亭上秋风,记去年袅袅,曾到吾庐。
山河举目虽异,风景非殊。
功成者去,觉团扇、便与人疏。
吹不断,斜阳依旧,茫茫禹迹都无。
千古茂陵词在,甚风流章句,解拟相如。
只今木落江冷,眇眇愁余。
故人书报,莫因循、忘却莼鲈。
谁念我,新凉灯火,一编太史公书。
【译文】秋风亭上的秋风姗姗吹过,拂拭着我的脸;记得它去年曾到过我的家。
我抬头观望,这里的山河与我家里的山河形状虽然不一样,但人物风情却很相似。
功成的人走了,我觉得到了秋天气候变冷,团扇也被人抛弃了。
斜阳与过去一样,秋风是吹不断的;野外一片茫茫,古代治水英雄大禹的功绩和遗迹一点也没有了。
一千多年前汉武帝刘彻写的《秋风辞》,真是好的诗章,美妙的词句,可以称得上千古绝唱,到现在人们还在传诵着它。
怎么有人说那是模仿司马相如的章句呢?现在树叶落了,江水冷了,向北方望去,一片茫茫,真叫我感到忧愁。
高考语文之晨读晚练步步高 第二十五周星期五 Word版含解析.doc

星期五晨读篇日积月累读一读,积累下列成语巧言令色【释义】形容花言巧语,虚伪讨好。
【例句】实事求是解释时若真实情况难以直言,请考生不要寻找借口,更不能巧言令色、凭空编造。
窃钩窃国【释义】偷钩的要处死,篡夺政权的人反倒成为诸侯。
旧时用以讽刺法律的虚伪和不合理。
【例句】不过我也提醒他现在北京对小广告打击的很厉害,劝他注意一下。
这厮又搬出了诸如窃钩窃国的理论来大发了一通牢骚。
青梅竹马【释义】形容小儿女天真无邪玩耍游戏的样子。
现指男女幼年时亲密无间。
【例句】谢鳌与青梅竹马的师妹绿珠共同修炼千年,但在表白之后被师妹拒绝,不愿放弃的他认为除掉了情敌于璟就能夺回师妹的心,于是一场源于三角恋的争斗开始了。
倾箱倒箧【释义】把大小箱子里的东西都倒出来。
比喻全部拿出来或彻底翻检。
【例句】他们打开抽屉,像在检查信件,一时没有做声。
后又倾箱倒箧,将一点首饰等类,用脚踩踏。
清规戒律【释义】原指佛教徒所遵守的规则和戒条。
现比喻束缚人的繁琐不合理的规章制度。
【例句】新华社资深朝鲜问题专家高浩荣认为,金正恩执政后打破了许多过去的“清规戒律”,可以用“守成+创新”来加以概括。
古韵寻音鹊桥仙·一竿风月陆游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西住。
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
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
【译文】风中月下钓鱼,烟雾雨中披蓑衣,家在钓台西边住。
卖鱼又怕近城门,染红尘;更何况身往红尘深处去呢?涨潮时整理船桨,潮平时停船系缆,打鱼为生,潮落时唱着渔歌满载而归。
时人都以为我是严光似的隐者,其实我只是一个不为名利的渔夫。
【赏析】陆游这首词,论思想内容,可以说在张志和等诸人之上。
显而易见,这词是讽刺当时那些被名牵利绊的俗人的。
读者不可错会他的写作意图,简单地认为它是消极的、逃避现实的作品。
感悟经典送杜审舒归里序杜生审舒齐归,施子赆焉,司橐者以匮。
杜生谢,且蹙额曰:“先生念我则至矣,然窃疑厚人而忘己也,意着太左计。
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晨读25

语文晨读一.诗歌浅赏苏秀道中①(宋)曾几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一字词释义:①苏:今江苏苏州。
秀:秀州,今浙江嘉兴。
作者曾几曾任浙西提刑,这首诗可能作于浙西任上。
②霖:一连数日的大雨。
③此句语出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床头屋漏无干处。
”④此句语出杜甫《春日江村五首》:“春流岸岸深。
”⑤最佳音:这里指雨打梧桐的声音。
⑥岁:指一年的农事收成。
望岁:盼望丰收年成。
二鉴赏:这是一首充满轻快旋律和酣畅情致的喜雨诗。
这年夏秋间,久晴不雨,秋禾枯焦。
至七月二十五日夜间止,大雨三日,庄稼得救。
久旱遇雨,欣喜若狂,连衣服、床铺湿了也顾不得,表达了诗人的喜雨之情和对民生的关注。
诗人欢欣鼓舞,写了这首七律。
时为浙西提刑任上。
首联从夜感霖雨突降写起,人们盼望久已的甘霖突然降下,仿佛将诗人的心田也滋润得复苏了。
颔联正面写一个“喜”字,表现出一种体恤民艰的崇高感情。
颈联承“且喜”句。
末联突出了广大农民对这场甘霖的狂喜之情,进一步表现诗人与农民同喜悦之心。
三四化用杜句,十分自然。
秋雨梧桐,一般都觉得愁人,作者却说是最美妙的声音,这也表明了他对人民的关切心情。
一反雨打梧桐添惆怅的俗套,写大雨后庄稼复苏的生机,突出了“喜”字,体现了诗人的劳动人民感情。
这首诗咏物的技巧和起承转合暂且不说,我们只来说一说这里面表现出的作者的心态,我觉得“喜”字是全诗的中心,发觉凉冷是一喜,看到溪流涨水是二喜,设想稻花秀色、桐叶佳音是三喜,百姓收成有了保证是四喜,这一“喜”字贯穿了始终。
最难得的还有作者全诗都化用了老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诗意,表现出了关心国计民生,与百姓同甘苦共患难的可贵精神。
这首诗语言简明洗练,轻巧明快,没有任何难懂的地方,体现了诗人对农民辛勤劳作的关心,把农民兄弟的快乐当成自己的快乐,与他们同喜同悲。
一位不事农桑的文人士大夫能拥有这样的情怀,不仅在封建社会,即使是在今天都是难能可贵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语文晨读资料之二十五
一、文言文翻译
〔1〕弱冠,州郡命,不就.刺史召为别驾从事,虚己备礼,方始应命.
〔2〕帝以玘频兴义兵,勋诚并茂,乃以阳羡及西乡、丹杨永世别为义兴郡,以彰其功焉.
译文:〔1〕二十岁时,州郡委任他官职,他没有就任,刺史征召他担任别驾从事,刺史本人谦逊虚心,礼节周全,他才答应接受任命.〔“命”、“就”、“召”、“备”各1分,句意1分.〕
〔2〕皇帝因周玘多次兴起正义之兵,功勋和忠诚都很显著,于是把阳羡以及西乡、丹杨等地永远改名为义兴郡,用来表彰周玘的功德.〔“频”、“茂”、“以……别为”、“彰”各1分,句意1 分.〕(2)
二、文言实词
任:负担,担任,信任,胜任如:到,假如,像
辱:谦辞若:像,你,假如芟〔shān〕:割草嬗:把帝位让给别人,更替缮:修补讪:诽谤、诋毁韶:美好少:稍微,轻视劭:劝勉赊:欠申:再三,陈述审:详细,明白声:名声省:探视
眚〔 shěng〕:过失
三、诗歌鉴赏
卜算子·漫兴辛弃疾
千古李将军,夺得胡儿马①.李蔡②为人在下中,却是封侯者.
芸草击陈根,笕竹④添新瓦.万一朝家举力田⑤,舍我其谁也?
【注】①据《史记·李将军列传》,广与匈奴战,敌众我寡,重伤被俘……广佯死,突然跃起夺得胡儿骏马,南驰以整残部.②李蔡:李广之堂弟.③芸:同“耘”.④笕竹:剖开竹子.⑤力田:汉代设“力田”〔努力耕作〕,选拔人才的科目.
鉴赏
史记•李将军列传》用李广典并将骁勇善战的李广和才能平庸却得封侯的堂弟李蔡进行对比,突出李广的悲剧命运.②词人其实是用“李广难封”自况,既表达了对南宋统治者不能重用人才的强烈不满之情,也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理想不得实现的愤懑、抑郁之情.
四、成语
241.尸位素餐:形容空占着职位,不做事而白吃饭.
242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东隅:指日出的东方;桑榆:傍晚日影落在桑榆树梢,指黄昏.比喻在这边失败了,在那边却得到了胜利.
243.失之交臂:交臂:擦肩而过.形容当面错过机会.
244.师心自用;形容一个人固执己见,自以为是,并非指学习老师的方法来运用. 245.石破天惊: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媒体多用于惊人消息,属误用.
246 时乖命蹇〔jian〕:时机不准,命运不好.乖:不顾.蹇:不顺利.
247.拾人牙慧:拾取别人的只言片语作为自己的话来说,多用来形容一味重复别人而缺乏主见.使用时注意褒贬色彩.
248.食不果腹:吃不饱肚子.形容生活贫困.〔正:饱;误:果品〕
249.始作俑者:开始制作殉葬的土木偶的人.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韵人或恶劣风气的开创者.滥用于一切倡导人.
250.首当其冲:首先受到攻击或遭受灾难.一般作谓语.常被人误用为定语,代替“首先”.
五、情景默写
〔1〕在《小石潭记》中,柳宗元巧妙地使用“佁然不动”句来描写潭水中鱼的静态,又使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两句来描写游鱼的动态,动静结合,尤能显出鱼的活泼之态. 〔2〕韩愈在《师说》中说:从师与年纪无关,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比自己年纪大的人,闻道在自己之前,要以之为师;二是“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