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天人合一论--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的贡献

合集下载

简答天人合一的观点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简答天人合一的观点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简答天人合一的观点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中国文化自古以来就强调天人合一的观念,这一观点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天人合一是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的和谐统一关系,这种观念贯穿于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包括思想、艺术、建筑、哲学等等。

在中国的传统思想中,天地万物与人类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

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人类必须与自然和谐相处,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而不是对自然进行过度开发和破坏。

这种观念在中国古代的农耕文化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农民们注重与自然的交流,根据天时地利人和的原则进行农作物的种植和收获。

这种天人合一的观念也在中国的传统医学中得到了应用,强调人体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通过调理身体来达到和谐统一的状态。

在中国的艺术领域,天人合一的观点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中国古代绘画注重表现自然景物的神韵和气息,追求对自然之美的真实表达。

中国的山水画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画家通过笔墨勾勒山水的形态,追求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

这种观念也体现在中国传统的花鸟画和人物画中,画家们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构图,表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场景。

在中国的建筑领域,天人合一的观念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传统的中国建筑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建筑师们常常根据地理环境和自然要素来设计建筑,使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

例如,中国的园林建筑中常常有着山水、花木、水池等自然元素,使人们在其中感受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另外,中国传统的庭院建筑也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将建筑与自然景观相结合,营造出宜人的居住环境。

在中国的哲学思想中,天人合一的观点也有着重要的地位。

儒家思想强调人与天地万物的和谐关系,提倡“天人合一、天下为公”的理念。

儒家的“仁爱”、“敬天尊神”等观念都是基于天人合一的思想。

道家思想则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顺应自然、追求自然之道。

总的来说,天人合一的观点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种观念贯穿于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表现出中国人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间和谐统一关系的追求。

“天人合一”系统观内涵及其当代价值

“天人合一”系统观内涵及其当代价值

“天人合一”系统观内涵及其当代价值摘要: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古代先贤对人与自然、社会三者关系的深刻理解。

其中涉及的系统思维更是文化之大成,思想之精髓。

“天人合一”作为传统哲学的重要命题,体现着传统系统思维的重要价值,内涵丰富深远。

本文将“天人合一”作为学术研究对象,梳理“天人合一”蕴含的生态系统观点,进而探究“天人合一”对处理人与自然、社会三者关系的时代价值。

关键词:天人合一;生态系统观;当代价值中图分类号:B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035(2013)07-0000-01一、“天人合一”的系统观内涵“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系统思维的重要体现。

笔者认为“天人合一”蕴含了中国古代宇宙系统观、生态系统观以及社会系统观内涵,对处理当代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

“天人合一”的宇宙系统观内涵。

老子将“道”看作宇宙万物的本源,宇宙本身即是一个宏大而完整的生态系统。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1],宇宙就是一张规密的“天网”,有其本身的自然法则,宇宙间的万事万物尊其规则繁荣,逆其规则灭亡。

所以,宇宙间的天、地、人必须相互联系,共同履行繁衍生息的责任与义务。

《淮南子》继承老庄的宇宙系统观,更为系统的描述了宇宙的生成过程。

“天地未形,冯冯翼翼,洞洞灟灟,故曰太昭。

道始于虚廓,虚廓生宇宙,宇宙生气,气有涯垠,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清妙之合专易,重浊之凝竭难,故天先成而地后定。

天地之袭精为阴阳,阴阳之专精为四时,四时之散精力万物。

”[2]并将宇宙与自然界看作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系统。

科学史学家李约瑟非常推崇我国道家思想,说它保存着“内在而未诞生的、最充分意义上的科学”。

著名生态哲学家罗尔斯顿也曾说过:“中国去构建自己的环境哲学,阐发自然之道……否则,世界上不会有地球伦理学,也不会有人类与地球家园的和谐相处。

”认真梳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系统宇宙观,探寻中国传统文化中丰富的系统哲学智慧,结合中国国情,发展中国特色的生态哲学是我们走出生态困境的出路。

保全童心便是弘扬传统文化

保全童心便是弘扬传统文化

保全童心便是弘扬传统文化作者:刘晓东来源:《幼儿教育·教育教学版》2016年第04期“在幼儿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最好莫过于让幼儿园能体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教育学精神。

”日前,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晓东接受中国教育报记者采访时这样说道。

循着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教育学精神这一脉络,记者与其展开了对话。

幼儿园弘扬传统文化宜持审慎态度记者:据我所知,您一贯主张儿童教育应当师法自然,尊崇天性。

您认为在幼儿期开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当注意什么?刘晓东:我注意到,教育部2014年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提到“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文件中提到的学段分别是小学低年级、小学高年级、初中、高中、大学,而未提及幼儿园。

可见,文件的制订者对于在幼儿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持审慎态度。

我是赞赏这一审慎态度的,这是由我对幼儿园使命的理解所决定的。

童心主义是当前需要弘扬的传统文化记者:中国的童心主义强调童心是文化的本位,这一思想对中国的教育改革会有所贡献吗?刘晓东:当然会有所贡献。

“童心”或“赤子之心”是中国童心主义思想中的核心概念。

从春秋战国时期老子“复归于婴儿”、孟子“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到宋代陆氏兄弟“孩提知爱长知钦,古圣相传只此心”,到明代王阳明的“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再到明末罗汝芳“赤子之心自能做得大人”,再到李贽的童心说或童心本体论,童心主义哲学的建设基本完成。

钱穆去世前作《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的贡献》一文总结道,中国传统文化可贡献于世界的核心思想是“天人合一”说,并认为“天人合一”是儒学的最高命题。

我以为,在儒道释各家学说中,最能高明地体现“天人合一”说的,当属童心主义思想。

童心主义思想是中国“天人合一”说最充分、最完全的体现,是中国“天人合一”说的思想高峰。

童心主义所强调的童心本位与现代教育学所主张的儿童中心、儿童本位可以相互会通、相互支援。

这就意味着,中国的教育改革和现代教育学体系建设可以在本土思想资源里找到深厚而肥沃的土壤。

《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的贡献》阅读练习及答案

《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的贡献》阅读练习及答案

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的贡献钱穆①中国文化中的“天人合一”观,虽是我早年已屡次讲到,惟到最近始澈悟此一观念实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之归宿处。

数日中,专一玩味此一观念,而有澈悟,心中快慰,难以言述。

我深信中国文化对世界人类未来求生存之贡献,主要亦即在此。

②中国文化过去最伟大的贡献,在于对“天”“人”关系的研究。

中国人喜欢把“天”与“人”配合着讲。

我曾说“天人合一”论,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

世界人类最初碰到的困难问题,便是有关天的问题。

我曾读过几本西方论述古人所讲有关“天”的学术性的书,真不知从何讲起。

西方人喜欢把“天”与“人”离开分别来讲。

换句话说,他们是离开了人来讲天。

这一观念的发展,在今天,科学愈发达,愈易显出它对人类生存的不良影响。

③中国人是把“天”与“人”和合起来看。

中国人认为“天命”就表露在“人生”上。

离开“人生”,也就无从来讲“天命”。

离开“天命”,也就无从来讲“人生”,所以中国古人认为“人生”与“天命”最高贵最伟大处,便在能把他们两者和合为一。

离开了人,又从何处来证明有天?所以,中国古人认为一切人文演进都顺从天道来。

违背了天命,即无人文可言。

“天命”“人生”和合为一,这一观念,中国古人早有认识。

④我以为“天人合一”观,是中国古代文化最古老最有贡献的一种主张。

西方人常把“天命”与“人生”划分为二,他们认为人生之外别有天命,显然把“天命”与“人生”分作两个层次、两次场面来讲。

如此乃是天命,如此乃是人生。

“天命” 与“人生”分别各有所归。

此一观念影响所及,则天命不知其所命,人生亦不知其所生,两截分开,便各失却其本义,决不如古代中国人之“天人合一”论,能得宇宙人生会通合一之真相。

所以,西方文化显然需要另有天命的宗教信仰,来作他们讨论人生的前提。

而中国文化既认为“天命”“人生”同归一贯,并不再有分别,所以中国古代文化起源,亦不再需有像西方古代人的宗教信仰。

在中国思想中,“天”“人”两者间,并无“隐”“现”分别。

智慧树知到《中国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中国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中国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1、“有夏多罪,天命殛之。

” 出自于《尚书》。

A.对B.错答案: 对2、季羡林先生认为天人合一论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

A.对B.错答案: 对3、天人合一自然观第一层含义就是人与天地共同构成了一个自然整体,割裂了人与自然,就形成不了一个系统的概念。

A.对B.错答案: 对4、单选题:《道德经》的作者是()。

A.老子B.庄子C.荀子D.墨子答案: 老子5、“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

”这段话出自于《素问》。

A.对B.错答案: 对6、《巴黎协定》是2015年12月12日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通过,2016年4月22日,()多个国家领导人在纽约联合国总部签署的气候变化协定。

A.150B.160C.170D.180答案: 1707、《西铭》是北宋大思想家张载的著作。

A.对B.错答案: 对8、所以真正的道德不是所谓“礼”如何约束,而应是“道”如何要求,是“道”的实践活动。

A.对B.错答案: 对9、《游钟山》“终日看山不厌山,买山终待老山间。

山花落尽山长在,山水空流山自闲。

”的作者是()。

A.杜甫B.李白C.王安石D.陶渊明答案: 王安石10、解放一词语出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安石榴》:“十月中,以蒲藳裹而缠之;二月初乃解放。

”A.对B.错答案: 对第二章1、《易经》包含由以下哪几部易书组成()?A.《连山》B.《归藏》C.《周易》D.《卜筮》答案: 《连山》,《归藏》,《周易》2、《易经》又称《易》,成书于西周初至晚周,距今约3000年前。

A.对B.错答案: 对3、古人认为君子处世要效法“坤”的意义,应增厚美德,以厚德对待他人。

A.对B.错答案: 对4、中国古人认为天地最大,天地间有形的东西,没有比大地更厚道的了,也没有什么不是承载在大地上的,所以可以用“坤”来比喻君子的美德。

A.对B.错答案: 对5、“礼之用,和为贵”的下一句是()。

中华文化“天人合一”的物理学诠释

中华文化“天人合一”的物理学诠释

中华文化“天人合一”的物理学诠释原创2022-02-15 19:26·合和化文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最为基本的思想内核之一,也是中国儒、释、道各家学说都认同和主张的精神追求。

国学大家钱穆先生在晚年曾作文写道:“天人合一”论,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1]。

“天人合一”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诸如科学、伦理道德、审美意识、信仰等等,都有深远的影响。

“天人合一”思想,通常的解释,就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注重物我之间的贯通结合。

详细一点说,就是注重天与人、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倡导把人看做宇宙自然的一部分,在实践中达到主观与客观、情感与理性、权利与义务、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统一、相处。

中西学者关于“天人合一”、“万物一体”、“大同”、“天道”等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的解释,大都出自于一种文科化的认知诠释与发挥。

这在科学上不可证伪,不严谨,还属于非科学。

至少,这种思维认知方式,还不能纳入现时代的科学认知系统中,不能被称为科学思想。

中华传统文化要想进一步发展壮大,就需要与现代科学结合,获得科学界的认可,这就必须使用科学范畴中的概念、判断、推理。

现当代,最能体现科学理性和科学成就,并能清晰描述客观世界的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物理学。

下面,就通过物理学中的牛顿万有引力论、相对论的时空弯曲论、量子场论、全息物理学和以太场理论等,来解析证明中华文化中的“天人合一”、“万物一体”、“万物皆备于己”及“大同”思想等的科学性。

同时,也导出基于以太场的大同宇宙论。

要说清楚“天人合一”,就必须说清楚“万物一体”。

因为“万物一体”是“天人合一”的根本。

中国哲学文化很系统,“万物一体”当然在其中。

《淮南子·精神训》说:"天地运而相通,万物总而为一"。

孟子是:“万物皆备于我矣。

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庄子·齐物论》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惠施讲:“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

《诗经·斯干》中的建筑观念解读

《诗经·斯干》中的建筑观念解读

《诗经·斯干》中的建筑观念解读作者:张荣和来源:《学园》2015年第12期【摘要】《诗经·斯干》的建筑史料价值一直为人所重。

本文从思想意识的角度,解读其所在时代的建筑观念:对建筑、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重视;对建筑坚固、实用、美观统一的追求;对拆旧建新、孝顺和睦的家室传承的强调。

【关键词】天人合一《诗经·斯干》建筑观念【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12-0064-02《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汇集了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

《诗经》内容十分广泛,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作品。

在诸多诗篇中,《斯干》的建筑史料价值最为大家看重。

从宫室建筑的规划选址、建筑工程技术到形制布局及礼仪风俗,《斯干》几乎囊括了建筑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

本文拟就此篇诗歌所体现的建筑观念从以下三个方面做一解读。

一重视建筑、人与自然的和谐建筑是人为的建筑,建筑也是为人的建筑。

建筑从选址规划、预算造价、材料选用到具体施工及施工监理等各个环节,都与人的思想意识、行为行动密不可分。

建筑形成之后,也主要是满足人的居住、工作、娱乐等不同方面的需求。

建筑与人的关系密不可分。

同时,落成后的建筑物也成为自然之物象,处于天地之间、万物之中,是自然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人不仅是建筑物的建筑者和使用者,也是自然万千物种之一,一方面顺应自然,另一方面又在某种程度上利用自然、改造自然。

因此,从宇宙观的角度,建筑、人、自然三者的和谐关系,也可以理解为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即古人天人合一的思想。

国学家钱穆先生在遗作《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的贡献》中指出,“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观,虽是我早年已屡次讲到,惟到最近始彻悟:此一观念实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之归宿处”,“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

天人合一思想,学者大多考证它最早出自战国中期的《庄子·达生》篇,文中曰:“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

季羡林:“天人合一”新解

季羡林:“天人合一”新解

季羡林:“天人合一”新解文丨季羡林“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

中外治中国哲学史的学者,哪一个也回避不开。

但是,对这个命题的理解、解释和阐述,却相当有分歧。

学者间理解的深度和广度、理解的角度,也不尽相同。

这是很自然的,几乎没有哪一个哲学史上的命题的解释是完全一致的。

我在下面先简略地谈一谈这个命题的来源,然后介绍一下几个有影响的学者对这个命题的解释,最后提出我自己的看法,也可以说是“新解”吧。

对于哲学,其中也包括中国哲学,我即使不是一个完全的门外汉,最多也只能说是一个站在哲学门外向里面望了几眼的好奇者。

但是,天底下的事情往往有非常奇怪的,真正的内行“司空见惯浑无事”,对一些最常谈的问题习以为常,熟视无睹,而外行人则怀着一种难免幼稚但却淳朴无所蔽的新鲜的感觉,看出一些门道来。

这个现象在心理学上很容易解释,在人类生活和科学研究中,并不稀见。

我希望,我就是这样的外行人。

我先介绍一下这个命题的来源和含义。

什么叫“天人合一”呢?“人”,容易解释,就是我们这一些芸芸众生的凡人。

“天”,却有点困难,因为“天”字本身含义就有点模糊。

在中国古代哲学家笔下,天有时候似乎指的是一个有意志的上帝,这一点非常稀见。

有时候似乎指的是物质的天,与地相对。

有时候似乎指的是有智力有意志的自然。

我没有哲学家精细的头脑,我把“天”简化为大家都能理解的大自然。

我相信这八九不离十,离开真理不会有十万八千里。

这对说明问题也比较方便。

中国古代的许多大哲学家,使用“天”这个字,自己往往也有矛盾,甚至前后抵触。

这一点学哲学史的人恐怕都是知道的,用不着细说。

谈到“天人合一”这个命题的来源,大多数学者一般的解释都是说源于儒家的思孟学派。

我觉得这是一个相当狭隘的理解。

《中华思想大辞典》说:“主张‘天人合一’,强调天与人的和谐一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主要基调。

”这是很有见地的话,这是比较广义的理解,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我现在就根据这个理解来谈一谈这个命题的来源,意思就是,不限于思孟,也不限于儒家。

“天人之际”、“天人合一”与“天人一也”(赵妙法)

“天人之际”、“天人合一”与“天人一也”(赵妙法)

现在,无论在学术界,还是在一般场合,“天人合一”的说法很是流行,并认为这是我们中国文化的特点和长处。

当今的学术界的许多大人物都在这样地大谈特谈着。

例如,钱穆先生、季羡林先生和张世英先生都用“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或“主客二分”说中西文化的对立。

1991年,钱穆先生在《中国文化》(1991年8月第四期,第93-96页)发表了他一生中的最后一篇文章:《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的贡献》。

在这篇文章中,钱先生说:“在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观……实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之归宿处。

”“中国文化过去最伟大的贡献,在于对‘天’‘人’关系的研究。

中国人喜欢把‘天’与‘人’配合着讲。

我曾说‘天人合一’论,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

”“西方人喜欢把‘天’与‘人’离开分别来讲。

换句话说,他们是离开了人类讲天。

这一观念的发展,在今天,科学愈发达,愈易显出它对人类生存的不良影响。

”钱先生把“天”理解为“天命”,把“人”理解为“人生”。

季羡林先生则不同意钱先生的这种观点:“我不把‘天’理解为‘天命’,也不把‘人’理解为‘人生’;我认为‘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我们人类。

天人关系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看来在这一点上我同宾四先生意见是不一样的。

”但是季先生并没有对“天人合一”的说法提出过不同意见,相反地是完全接受了这种说法的:“西方是‘一分为二’,而东方则是‘合二而一。

”“我理解的‘天人合一’是讲人与大自然合一。

”“据我个人的观察与思考,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是迥乎不同的,夸大一点简直可以说是根本对立的。

西方的指导思想是征服自然;东方的主导思想,由于其基础是综合的模式,主张与自然万物浑然一体。

”(以上参见季羡林等编选:《东西文化议论集》(上),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年,第81-83页)张世英先生则专门写了一本专著:《天人之际》(人民出版社,1995年)来讨论这个问题。

该书的中心思想是:人对世界万物的基本态度或关系有两种:一是主客二分,一是天人合一(指主客不分,物我交融)。

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

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作者:李欣来源:《西江文艺·上半月》2015年第01期【摘要】中国传统哲学的天人合一观十分注意思维的统一性和整体性,这种传统的思维方式在现代思维转型过程中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

传统天人合一观的思维方式在人类思维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有其独到之处,它是把宇宙自然和人类社会纳入一个总体过程进行思考,“穷究一切,观其会通”,寻找它们之间的有机联系,突出了人类社会与自然存在及发展的整体原则。

虽然不同于近代以来的分析思维,但却朴素地表现出人类当代系统论思想,至今仍有其重要的思想价值。

【关键词】天人关系;天人合一观;基本内涵引言“天人之辨”、“天人合一”问题历来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问题,也是中国传统哲学的精髓之所在。

对此,中国历代名家都非常重视,也曾有过精辟的论述。

一、天人合一观的基本内涵天人关系虽然源远流长,但在“天道”和“人道”的关系上,将二者合而为一的楷模首推孟子,他认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 1人的心、性与天本为一体或同出一源,天所包含的一切同时存在于人心中,“心具万物,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强忿而行,求仁莫近焉。

” 2孟子所讲的“天”是有其多层含义的:一是指自然之天或物质之天,如“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3 “天之高也,星辰之远也”;4二是指命运之天或必然之天,如“若夫成功,则天也”;5 “吾之不遇鲁侯,天也”;6 三是指义理之天或德性之天,如“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7四是指主宰之天或人格之天。

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在庄子看来,人与天本来是合一的,自然界本来就是和谐统一的,只是由于人的主观区分和私智技巧,才破坏了天人的统一,他主张“常因自然”、“不以人助天”,消除一切人为,回到原始的自然状态。

8荀子认为,天道和人道既有对立的方面,又有统一的方面,这就是他坚持的“明于天人之分”的原则。

他提出的“制天命而用之”的命题,就包含着天道与人道相统一的意思。

简析中国的天人合一思想

简析中国的天人合一思想

简析中国的天人合一思想虽然平时自己经常会听到“天人合一”思想,但是我并没有对此多想过。

如今仔细想了想觉得自己也不能对这个思想下个准确的定义,所以我不再纠结怎么对这个思想下定义,而是思考中国的“天人合一”思想是怎么产生和发展的以及如何发挥作用的。

在中国传统哲学对天人关系问题的回答中,“天人合一”是一种占主导地位的观点,可以说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时代思潮。

但是儒道两家对其具体理解却不同,儒家除了之前说的董仲舒之外,还有张载的“民胞物与”说,他把宇宙万物都看成是人类的伙伴与朋友,自然就会得出人类应善待万物、与之和谐相处的结论。

但发展到宋明理学时,却把道德原则当成一种自然规律,过分重人伦道德而忽视对自然的认识,过分重整体性而忽视人的个性。

而道家认为人必须顺应自然,主张“无为”,他们向往的人类生活环境是“万物群生,连属其乡;禽兽成群,草木遂长。

是故禽兽可系羁而游,鸟鹊之巢可攀援而窥。

”“天人合一”思想在我国有很悠久的历史,它的内容也很丰富和复杂。

钱穆先生在《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的贡献》一文中提到“天人合一”观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

但是我们应该正确看待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在这个思想中的两个对象:天与人,如果说在原始社会中人敬畏自然,在封建社会双方达到一种平衡,但随着西方文艺复兴,启蒙思想运动和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始,人开始想要征服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开始恶化,而这表现在人类社会就是生态环境问题。

如今生态环境问题在我国越来越严重,当然这个问题是全球性的。

“天人合一”思想或许是解决这个问题很好的一个指导思想。

在古代,人们就开始用“天人合一”的思想来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像我熟知的孟子在《梁惠王上》中提到的“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当然产生于农业社会的传统“天人合一”思想有它的历史局限性,是不能直接用来解决现在的问题,但是要解决问题,除了要有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思想认识,更要有符合我国国情的环境战略方针、政策法规和管理体制。

钱穆论中国文化对于人类未来可有的贡献

钱穆论中国文化对于人类未来可有的贡献

钱穆论中国文化对于人类未来可有的贡献◇ 常利兵1990年5月,时年96岁高龄的钱穆先生在谈及中国文化中的“天人合一”观时说,“虽是我早年已屡次讲到,惟到最近始彻悟此一观念实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之归宿处。

……我深信中国文化对世界人类未来求生存之贡献,主要亦即在此”。

基于这一认识,他对“天人合一”的历史内涵及在中西方世界观念中的根本性差异又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比较分析和阐发,至今仍不失其思想性和方法论意义。

钱穆认为,从来世界人类最初所碰到的问题都是与“天”有关的问题,但是,西方人是把“天”与“人”分开来讲的,即他们是离开了“人”来讲“天”的。

所以在这样的观念形塑下,导致的问题就是“科学愈发达,愈易显出它对人类生存的不良影响”。

相反,中国人是把“天”与“人”和合起来看的,认为“天命就表露在人生上,离开人生,也就无从来讲天命”,“离开天命,也就无从来讲人生”。

在中国古人那里,“人生”与“天命”的最高贵最伟大之处便在于将这两者合而为一,而且在这样的观念中,一切人文的演进都是顺着天道而展开,“违背了天命,即无人文可言”。

因此,在钱穆看来,“天人合一”观,是中国古代文化中最古老最有贡献的一种主张。

他还指出,由于西方人把“天命”与“人生”分离开来的传世观念,导致的结果则是“天命不知其所命,人生亦不知其所生,两截分开,便各失却其本义”。

为了解决两者各失却的本义问题,西方人需要另找有关天命的宗教信仰作为他们讨论人生的前提。

而对于中国文化,既然“天命”“人生”同归一贯,无有分别,所以中国古代人是不需有像西方古代人的宗教信仰的。

古代中国人的世界观也因此可称之为“天即是人,人即是天,一切人生尽是天命的天人合一观”,既是他们人生的一种宗教信仰,也是重要的“人文观”“天文观”。

最后,钱穆强调说近百年来的世界人类文化纷纷以西方文化为“宗主”,但世界局势已不断显示出以欧洲为中心的西方文化“一衰则不易再兴”,而中国文化则“屡仆屡起”“绵延数千年不断”,原因在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注重“不违背天,不违背自然,且又能与天命自然融合一体”。

浅谈中国文化的未来

浅谈中国文化的未来

浅谈中国文化的未来作者:张耀然来源:《西部论丛》2018年第02期摘要: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但当前的中国文化似乎没有了往日的辉煌,很多的外国人包括中国人其实对中国文化都存在一定程度的误读,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究竟是什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哪些现实意义和普世价值?我们应该如何继承和发扬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国文化的未来该向何处发展?这些是本文将要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儒家思想文化价值观文化软实力泱泱华夏五千年,作为唯一文明没有中断的古国,中华文明在古代曾经创造出辉煌灿烂的成就,对世界文明作出巨大的贡献,我们必须认识到,中华文明之所以绵延千年而不绝,展示出积淀其中的中国文化强大的生命力与坚韧性,必然具有不可忽视的优秀文化基因。

但自鸦片战争以来,伴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文化逐渐走向衰落,近代志士仁人为探求民族国家的崛起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全盘西化”的喧嚣声高涨,“中国文化究竟有没有未来”成了必须划上问号的问题。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带来的“国学热”的出现,各国孔子学院的建立,中国文化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有人又做出“21世纪,将是中国文化的世纪”的乐观论断。

文化软实力关乎一个国家的发展与未来,那么中国文化的未来该向何处去?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内涵1.1、钱穆对于中国文化的理解著名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文化最伟大之处就是它提出的一套人生哲学,既可以“兼济天下”,又可以“独善其身”。

中国文化较之西方文化偏重内倾,西方文化则偏重外倾。

西方人看重人的外在表现,而忽视了人本身内在的意义和价值。

中国文化之内倾,注重的是人本身内在的价值和意义,是从理想上创造人、完善人,要使人生符合于理想。

这样的人就必然具有人格,即我们中国人常讲的“德性”,中国传统文化最看重这些有理想与德性的人。

钱穆先生在96岁高龄写下《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的贡献》一文,这是其生前最后的遗稿,他在文章中提到:“西方文化一衰则不易再兴,而中国文化则屡仆屡起,故能绵延数千年不断,这可说,因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自古以来即能注意到不违背天,不违背自然,且又能与天命自然融合一体。

[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天人合一的思想

[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天人合一的思想

[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天人合一的思想篇一: 天人合一的思想谈“天人合一”摘要:《易经》认为天地人是相应的,强调“天人合一,天人感应”这对华夏文明发展有深远影响。

“天人合一”的思想无处不在,甚至在中国特有的茶文化中,由盖、碗、托三件套组成的茶盏就分别代表了天、人、地的和谐统一、缺一不可。

因而,综上所述,“天人合一”理应包括以下三点:一是人必须要认识和了解自然和社会的客观规律;二是人要合理的利用这些规律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三是要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即人的价值实现是在保证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的基础上取得的,而不是以自然破坏、社会动荡的代价取得的。

“天人合一”的思想把人生的价值实现和自然社会的有序发展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

对于我们人生的种种境遇也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可以更好地指导人在不同的事件中更好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更好的实现人的社会意义。

那么如何实践“天人合一”这种理念呢,主要变现为两点。

一是自强不息,二是厚德载物。

《周易·乾卦》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乾”与“天”、“元”同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根据“乾”的这一含义而作的引申。

“天行”就是“天道”,“健”就是健壮、运动不息;“天行健”是说天道日夜运行,四季交替,雷动风散,雨润日照,永不止息。

“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在这种天道启发下的人道的表现。

也就是说,对天道的赞美就是为了塑造和提倡一种理想的人格。

天人合一,就是人要遵循天道而行,和天道融为一体。

天道运行,一往无前,任何力量也无法阻挡。

作为人来说,应该效法天道,充分发挥自己的生命活力,树立奋发进取、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

自强以不息,人生前进的动力来自于自己,不是书本,不是良师,他们只是启发我们动力的工具,只有从内心深处独立自强,才能合乎天道,才能不息,正如生命不止,奋斗不息!所以,人无论在遇到什么样的情况下,都应该遵循天行之道,树立自强不息的信念,积极求索,无论安逸还是困苦,都不应停止前进的步伐!君子自强不息的精神表现出了人类勇于进取、勇于开拓、勇于向自己的惰性宣战的无畏气概!是一种刚健、豪迈,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简答天人合一的观点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简答天人合一的观点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简答天人合一的观点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重要观点,它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天人合一观点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天人合一观点在中国文化中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中国古代哲学家强调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关系,认为人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尊重自然规律。

这种观点在中国文化中得到了广泛传承和发展,形成了中国人独特的生态伦理观念。

例如,在中国的传统农耕文化中,人们注重与自然的合作,根据季节的变化进行农事活动,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天人合一观点在中国文化中塑造了人的价值观念。

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天地间存在着共同的道德准则,人应该追求道德完善,与天地同步。

这种观点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价值取向,强调个人修养和道德自律。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人们注重培养自己的品德和道德修养,追求内在的阳光正直,体现了天人合一观点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天人合一观点在中国文化中推动了社会和谐与稳定。

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天人合一的理念可以应用到社会关系中,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这种观点在中国的礼仪文化中得到了体现,人们注重尊重他人、遵守社会规范,追求和谐的社会关系。

这种追求社会和谐的价值观在中国文化中被广泛传承,为中国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天人合一观点对中国文化的影响还表现在其对艺术和文学的启发。

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天人合一的理念可以引导人们追求艺术和文学创作中的完美统一。

中国的文学艺术作品中常常体现出天人合一的思想,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抒发情感、反映人生哲理等方式,表达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这种以天人合一为理念的艺术创作风格,为中国文化注入了独特的审美价值。

天人合一观点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塑造了人的价值观念、推动了社会和谐与稳定,并启发了艺术和文学创作。

天人合一观点在中国文化中的传承与发展,为中国人民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也为世界文化多样性做出了重要贡献。

山东省济南市山东省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山东省济南市山东省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山东省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高二语文试题2022.11(《选择性必修上》阶段性检测)说明:本试卷满分150分。

试题答案请用2B铅笔和0.5mm签字笔填涂到答题卡规定位置上,书写在试题上的答案无效。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2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近年来中国思想界经学研究兴起,一时蔚为潮流。

这一思潮的出现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的“学术转向”有关。

当然,经学研究的强劲复兴,还是新世纪到来以后的事情。

经学视野浸染到中国思想和学术的方方面面。

新时代的经学复兴是多种因素共振的结果:其一,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中国文明的自信力得到了恢复和提高,经学作为中国固有文明精神传承的重要载体,理所当然地得到了相应的重视;其二,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的商品化热潮至少部分地造成了道德状况的滑坡,人们开始普遍地意识到传统思想特别是儒家经学对于敦厚风俗的价值;其三,近代以来一直居主导地位的西方文明暴露出各种各样的局限和问题,试图在经学系统中探寻解决这些问题的答案,也成为回归经学的动力之一。

在当代经学思潮中,辐射范围最广的经典是《礼》《春秋》和《易》。

礼学研究直指当代人伦面临的各种危机,试图在现代世界里延续或者激活儒家的礼乐精神,从而在日常生活领域中重建儒家的秩序。

部分思想者更由此走向儒家宗教性的确立和安顿。

《春秋》学,特别是以公羊学为代表的今文经学传统的兴起,强调《春秋》大义,试图以天下观重新构建对近代以来的世界格局的理解,有相对突出的政治指向。

对《易经》和《易传》的研究,原本即在中国哲学史学科的范围内,而且大《易》哲学穷本极源,因此,或多或少地成为以中国哲学为根基的各种根源性哲学建构的底蕴。

这些试图在当代中国复兴固有的经学传统的努力,接续中国精神的血脉,以淑世情怀直面时代课题,无论如何都是弥足珍贵的。

(摘编自杨立华《新子学时代》)材料二:何为哲学?古往今来无数哲学家给出了自己的定义,较为典型的,如德国著名哲学史家文德尔班的定义:“所谓哲学,按照现在习惯的理解,是对宇宙观和人生观一般问题的科学论述。

“天人合一”学说问题的探讨

“天人合一”学说问题的探讨

天, 不违背 自然, 且又能与天命 自 然融合一体 。我以
为此下世界之 归趋 , 恐必将 以中 国传 统文化 为宗
主 。张岱 年先 生在 他 的《 国哲学 大 纲 》 始 终 坚 ” 中 中, 持这 一思 想 , 到后来 出版 的《 国伦 理 思 想研 究 》 中 中 更是 将此 推 向极致 : 中国 古代 哲 学 家 , 论 是重 视 “ 不
1 8
西 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第 3 卷 O
范本 。
世界 的统一性, 才是哲学 , 那么 ,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
哲 学形态 就是天命 论 。 那么, 与儒 家思 想并 不相 同 的道家 又 是怎 么 看 天 的呢 ?《 庄子 ・ 生 》 : 天 地 者 , 物 之 父 母 达 说 “ 万
做 的只 是 顺 应 。
关键词 : 中国哲学 ;天人合 一” 儒 家思想 ; “ ; 天命论
中 图分 类 号 : 1 文 献标 识码 : 文 章 编 号 :0 89 3 (0 2 0 -0 7 3 Cl2 A 10 —2 3 2 1 ) 20 1 - 0
“ 天人 合 一” 的思 想 最早 由宋 代 的 张 载提 出 , 是
… …
传统文化思想之归宿处”。 以过去世界文化之兴 “
衰 大略言 之 , 方文 化一 衰则不 易 再兴 , 中国文 化 西 而 之兴 衰则 屡仆 屡起 , 故能 绵延数 千 年不 断 。这 可说 ,
天命降监, 下民有严。(商颂 ・ ”《 殷武》“ )天命玄
鸟, 降而生 商 。(商颂 ・ 鸟 》“ ”《 玄 ) 天命 匪解 , 桓 武 桓
第3卷第2 O 期
2 年 3月 2 01
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从古人的“天人合一”所想到的

从古人的“天人合一”所想到的

从古人的“天人合一”所想到的钱穆先生说: “中国文化特质,可以‘一天人, 合内外’六字尽之”¹。

钱先生所言极是。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内容极为丰富。

从总体上看, 在佛教传入以前, 儒家和道家构成中国文化的基本框架。

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 都有自己的“天人合一”观念。

天人合一意味着人道顺应天道, 把小我融人大我之中, 以达到庄子所谓的那种“天地与我并存, 万物与我为一”的本体澄明之绝对境界。

天人合一观念的形成与当时的经济文化状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农耕为主的生产背景中,人对自然环境的依赖,对风调雨顺的期盼,使得先民们在对四时交替、气候变换格外敏感,逐渐形成了与环境和宇宙间的自然生命相互依存的文化心态,认为人的自然生命与宇宙万物的生命是协调、统一的,反映了人们在追求一种人与自然和谐亲密的关系,即“天人合一”的心态。

在对待环境上,古人更是以“天人合一”的心态,重视对环境的保护,提倡可持续发展。

早在先秦时代,孟子和荀子就主张人体天道,尊重自然规律,对林木水产的捕伐要依时令而行。

孟子主张“斧斤以时入山林”,荀子主张“污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

万物以时而生,时是生命生存的重要条件,生不逢时,就会缺乏生机,乃至走向死亡。

《大戴礼记•曾子大孝》:“草木以时伐焉,禽兽以时杀焉。

夫子曰:‘伐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

’”《吕氏春秋•审时》也多次强调要“得时”,要“不违农时”。

《礼记•月令》则非常详细地讲了春夏之际,严禁滥砍滥伐,和保护孕兽,有助于树木的生长和鸟兽的繁衍。

《礼记•王制》更是反对暴殄天物。

但自工业化以来, 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诞生和迅猛发展,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空前提高。

人们在获得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 也使自然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 以致于社会发展面临着不可持续的危机。

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 “可持续发展”战略被提上日程, 并成为国际社会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跨世纪选择。

全面优化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既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同时也是可持续发展赖以实现的绝对前提。

天人合一的理性解释

天人合一的理性解释

天人合一的理性解释
程志伟
【期刊名称】《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
【年(卷),期】1999(000)0S2
【摘要】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天人合一命题是神秘的,没有其合乎理性的解释基础,但是天人合一又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命题,钱穆先生在九十高龄“彻悟”到“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归宿处”,以为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的贡献的最重要之点。

认识到以下这点对于我们理解天人合一对中国哲学的重要性是很有帮助的,中国哲学的各系统,各派家言的几乎所有终极性命题都导致天人合一式的神秘,如
【总页数】2页(P91-92)
【作者】程志伟
【作者单位】集美大学邮政编码:36102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21
【相关文献】
1.略论理性的对象和解释中的转变——兼论工程合理性应成为合理性研究的新重点[J], 李伯聪
2.方以智对“天人合一”的解释 [J], 刘伟
3.基于合理性原则的刑法解释之提倡——超越刑法形式解释论与实质解释论之争[J], 游雯
4.解释学循环视野下天人合一的基本内涵 [J], 张志雄;胡元群
5.解释学视野下“天人合一”的基本内涵 [J], 王向清;张志雄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钱穆:天人合一論--中國文化對人類未來可有的貢獻
中國文化中,「天人合一」觀,雖是我早年已屢次講到,惟到最近始澈悟此一觀念實是整個中國傳統文化思想之歸宿處。

去年九月,我赴港參加新亞書院創校四十周年慶典,因行動不便,在港數日,常留旅社中,因有所感而思及此。

數日中,專一玩味此一觀念,而有澈悟,心中快慰,難以言述。

我深信中國文化對世界人類未來求生存之貢獻,主要亦即在此。

惜余已年老體衰,思維遲頓,無力對此大體悟再作闡發,惟待後來者之繼起努力。

今逢中華書局建立八十周年慶,索稿於余,姑將此感寫出,以為祝賀。

中國文化過去最偉大的貢獻,在於對「天」「人」關係的研究。

中國人喜歡把「天」與「人」配合著講。

我曾說「天人合一」論,是中國文化對人類最大的貢獻。

從來世界人類最初碰到的困難問題,便是有關天的問題。

我曾讀過幾本西方吹洲古人所講有關「天」的學術性的書,真不知從何講起。

西方人喜歡把「天」與「人」離開分別來講。

換句話說,他們是離開了人來講天。

這一觀念的發展,在今天,科學愈發達,愈易顯出它對人類生存的不良影響。

中國人是把「天」與「人」和合起來看。

中國人認為「天命」就表露在「人生」上。

離開「人生」,也就無從來講「天命」。

離開「天命」,也就無從來講「人生」,所以中國古人認為「人生」與「天命」最高貴最偉大處,便在能把他們兩者和合為一。

離開了人,又從何處
來證明有天。

所以中國古人,認為一切人文演進都順從天道來。

違背了天命,即無人文可言。

「天命」「人生」和合為一,這一觀念,中國古人早有認識。

我以為「天人合一」觀,是中國古代文化最古老最有貢獻的一種主張。

西方人常把「天命」與「人生」劃分為二,他們認為人生之外別有天命,顯然把「天命」與「人生」分作兩個層次,兩次場面來講。

如此乃是天命,如此乃是人生。

「天命」與「人生」分別各有所歸。

此一觀念影響所及,則天命不知其所命,人生亦不知其所生,兩截分開,便各失卻其本義決不如古代中國人之「天人合一」論,能得宇宙人生會通合一之真相。

所以西方文化顯然需要另有天命的宗教信仰,來作他們討論人生的前提。

而中國文化,既認為「天命」「人生」同歸一貫,並不再有分別,所以中國古代文化起源,亦不再需有像西方古代人的宗教信仰。

在中國思想中,「天」「人」兩者間,並無「隱」「現」分別。

除卻「人生」,你又何處來講「天命」。

這種觀念,除中國古人外,亦為全界界其他人類所少有。

我常想,現代人如果要想寫一部討論中國古代文化思想的書,莫如先寫一本中國古代人的天文觀,或寫一部中國古代人的天文學,或人文學。

總之,中國古代人,可稱為抱有一種「天即是人,人即是天,一切人生盡是天命的天人合一觀」。

這一觀念,亦可說即是古代中國人生的一種宗教信仰,這同時也即是古代中國人主要的人文觀,亦即是其天文觀。

如果我們今天亦要效法西方人,強要把「天文」與「人生」分別來看,那就無從去瞭解中國古代人的思想了。

即如孔子的一生,便全由天命,細讀<論語>便知。

子曰:「五十而知天命」,「天
生德於予」。

又曰:「知我者,其天乎!」「獲罪於天,無所禱也。

」倘孔子一生全可由孔子自己一人作主宰,不關天命,則孔子的天命和他的便分為二。

離開天命,專論孔子個人的私生活,則孔子一生的意義與價值就減少了。

就此而言,孔子的人生即是天命,天命也即是人生,雙方意義價值無窮。

換言之,亦說說,人生離去了天命,便全無意義價值可言。

但孔子的私生活可以這樣講,別人不能。

這一觀念,在中國乃由孔子以後戰國時代的諸子百家所闡揚。

讀<莊子齊物論>,便知天之所生謂之物。

人生亦為萬物之一。

人生之所以異於萬物者,即在其能獨近於天命,能與天命最相合一,所以說「天人合一」。

此義宏深,又豈是人生於天命相離遠者所能知。

果使人生離於天命遠,亦同於萬物與萬物無大相異,亦無足貴矣。

故就人生論之,人生最大相標、最高宗旨,即在能發明天命。

孔子為儒家所奉稱最知天命者,其他自顏淵以下,其人品德性之高下,即各以其離於天命遠近為分別。

這是中國古代論人生之最高宗旨,後代人亦與此不遠,這可說是我中華民族論學分別之大體所在。

近百年來,世界人類文化所宗,可說全在歐洲。

最近五十年,歐洲文化近於衰落,此下不能再為世界人類文化嚮往之宗主。

所以可說,最近乃是人類文化之衰落期。

此下世界文化又以何所歸往?這是今天我們人類最值得重視的現實問題。

以過去世界文化之興衰大略言之,西方文化一衰則不易再興,而中國文化則屢仆屢起,故能綿延數千年不斷,這可說,因於中國傳統文化精神,自古以來即能注意到不違背天,不違背自然,且又能與天命自然融合一體。

我以為此下世界文化之歸趨,恐必將以
中國傳統文化為宗主。

此事涵意廣大,非本篇短文所能及,暫不深論。

今僅舉「天下」二字,包容廣大,其涵義即有,使全世界人類文化融合為一,各民族和平並存,人文自然相互調適之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