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操作系统实验报告,LINUX操作系统

合集下载

Linux实验报告(计算机网络)

Linux实验报告(计算机网络)

Linux实验报告(计算机网络)河南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Linux操作系统实验报告册适用专业: 16级计算机网络学期: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2017年9月实验一 Linux操作系统安装与关闭一实验学时:1学时二、实验目的1.能够独立安装linux操作系统2.掌握启动和退出ubuntu的方法。

3.掌握启动和退出ubuntu的方法以及在不同运行级别下的ubuntu查看。

三、实验环境及条件实际机器环境下安装虚拟7.0.1,ubuntu操作系统。

四、实验原理(一)安装ubuntu操作系统的准备工作:1.ubuntu的硬件需求:(1)CPU(2)硬盘空间:最少安装10G;安装服务器850MB;安装个人桌面1.7GB;安装工作站 2.1GB;全部安装 5.0GB(3)内存CPU的类型和型号2.安装前的准备(1)硬件兼容性:/doc/529626756.html,/hcl (2)磁盘空间(3)安装类型:个人桌面、工作站、服务器、定制、升级四、安装ubuntu操作系统的步骤:实验二文件管理一、实验学时:1学时二、实验目的1.使用控制字符执行特殊功能;2.使用file和strings命令确定文件类型;3.使用cat利more命令显示文本文件的内容;4.使用head和tail命令显示文本文件的部分内容;5.使用wc命令确定单词、行和字符数;6.使用diff命令比较2个文件。

7.回顾文件和目录命名约定;8.使用touch命令创建新文件;9.使用mkdir命令创建新目录;10.使用rm命令删除文件;11.使用rm -r命令删除目录。

12.理解文件权限。

三、实验环境及条件实际机器环境下安装虚拟ubuntu操作系统。

四、实验步骤实验三vi编辑器练习一、实验学时:1学时二、实验目的1.能够熟练掌握vi编辑器的几种工作模式2.掌握vi在各种工作模式下命令的使用3.利用vi编辑器编辑文件三、实验设计及实施的上机指导练习:1.创建目录mkdir ex3,然后进入该目录cd ex32.键入vi,编辑一个新文件3.编辑文件内容为abcdefg,将文件存盘为exam41.txt4.退出vi5.用vi打开文件exam41.txt ,然后退出6.复制文件/root/install 到当前目录,文件名为exam42.txt7.用vi打开文件exam42.txt8.使用复制、剪切、粘贴、取消、修改等命令,观看效果9.在文件中exam42.txt查找linux这个词10.将文件exam42.txt的第5行到第20行的内容保存到文件exam43.txt中11.将文件exam42.txt的第27行到第33行的内容保存到文件exam44.txt中12.退出文件exam42.txt,打开文件exam43.txt13.将文件exam44.txt的内容读入到文件exam43.txt中14.保存退出文件exam43.txt,这样就完成了文件exam43.txt与文件exam44.txt合并。

linux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linux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linux操作系统实验报告Linux操作系统实验报告一、引言在计算机科学领域,操作系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是计算机硬件与应用软件之间的桥梁,负责管理计算机的资源和提供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交互界面。

Linux操作系统是一个开源的、免费的操作系统,广泛应用于服务器、个人电脑和嵌入式设备等领域。

本次实验报告将介绍Linux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特点以及实验过程与结果。

二、Linux操作系统的概述Linux操作系统是一个基于Unix的操作系统,最初由芬兰的林纳斯·托瓦兹(Linus Torvalds)开发,并于1991年首次发布。

与其他操作系统相比,Linux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1. 开源性:Linux操作系统的源代码是公开的,任何人都可以查看、修改和分发。

这使得Linux操作系统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可定制性。

2. 多用户多任务:Linux操作系统支持多用户同时登录,并且可以同时运行多个任务。

这使得Linux操作系统非常适合用于服务器环境。

3. 稳定性和安全性:Linux操作系统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它可以长时间运行而不会出现崩溃或死机,并且提供了强大的安全机制来保护用户的数据和系统。

三、实验过程与结果本次实验主要涉及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和基本使用。

1. 安装Linux操作系统:首先,我们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Linux发行版,并将其安装到计算机上。

常见的Linux发行版包括Ubuntu、Debian、Fedora等。

在实验中,我们选择了Ubuntu作为实验平台。

2. 熟悉Linux命令行界面:Linux操作系统的主要交互界面是命令行界面。

在实验中,我们学习了一些基本的Linux命令,如cd(切换目录)、ls(列出目录内容)、mkdir(创建目录)等。

3. 文件管理与权限设置:在Linux操作系统中,文件和目录的管理非常重要。

我们学习了如何创建、复制、移动和删除文件和目录,并且了解了Linux操作系统中的权限设置机制。

linux实验报告

linux实验报告

linux实验报告Linux 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 Linux 实验的主要目的是熟悉 Linux 操作系统的基本命令和操作,了解其文件系统、进程管理、用户权限等核心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使用的是虚拟机软件 VirtualBox 安装的 Ubuntu 2004 LTS 操作系统。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一)用户和权限管理1、使用`sudo adduser` 命令创建新用户`user1` 和`user2`。

2、使用`sudo passwd user1` 和`sudo passwd user2` 为新用户设置密码。

3、使用`sudo usermod aG sudo user1` 将`user1` 添加到`sudo` 组,使其具有管理员权限。

4、以`user1` 身份登录系统,创建一个文件`file1txt`,尝试修改其权限为 777,观察权限变化。

(二)文件和目录操作1、使用`mkdir` 命令创建目录`directory1` 和`directory2`。

2、使用`touch` 命令在当前目录下创建文件`file2txt` 和`file3txt`。

3、使用`cp` 命令将`file2txt` 复制到`directory1` 目录下。

4、使用`mv` 命令将`file3txt` 移动到`directory2` 目录下。

5、使用`rm` 命令删除`file2txt` 和`directory2` 目录及其下的所有文件。

(三)进程管理1、使用`ps` 命令查看当前系统中的进程信息。

2、使用`top` 命令实时监控系统的进程状态。

3、使用`kill` 命令结束指定进程(例如,通过进程 ID 结束一个占用大量资源的进程)。

(四)文件系统管理1、使用`df` 命令查看磁盘空间使用情况。

2、使用`du` 命令查看目录或文件的磁盘使用量。

3、使用`mount` 命令挂载一个新的磁盘分区(假设已经在虚拟机中添加了新的磁盘分区)。

linux实验系统实验报告

linux实验系统实验报告

linux实验系统实验报告Linux实验系统实验报告一、引言Linux实验系统是一个基于Linux操作系统的实验平台,旨在提供一个实践学习的环境,帮助学生深入了解Linux操作系统的原理和应用。

本实验报告旨在总结和分析我在使用Linux实验系统进行实验时的经验和收获。

二、实验环境1. 硬件环境:我使用的是一台配备Intel Core i5处理器和8GB内存的个人电脑。

2. 软件环境:我下载并安装了Linux实验系统的最新版本,该版本基于Ubuntu操作系统,并预装了一系列常用的开发工具和软件包。

三、实验内容1. 实验一:Linux基础命令的使用在这个实验中,我通过终端窗口使用了一些常用的Linux命令,如ls、cd、mkdir、rm等。

通过实际操作,我熟悉了Linux文件系统的结构和基本操作,掌握了如何在Linux中创建、删除和移动文件夹,以及如何查看文件和文件夹的属性。

2. 实验二:Shell脚本编程这个实验要求我们使用Shell脚本编写一个简单的程序,实现对指定文件夹中所有文件进行备份的功能。

通过这个实验,我学会了如何使用Shell编程语言,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语法和命令,比如if语句、for循环和cp命令。

我还学会了如何将Shell脚本保存为可执行文件,并在终端中运行。

3. 实验三:网络配置与管理这个实验主要涉及Linux系统的网络配置和管理。

我学会了如何配置网络接口,包括设置IP地址、子网掩码和网关。

我还学会了如何使用ping命令测试网络连接,以及如何使用ifconfig命令查看和管理网络接口的状态。

通过这个实验,我对Linux系统的网络配置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四、实验收获通过使用Linux实验系统进行实验,我获得了以下收获:1. 对Linux操作系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通过实际操作,我对Linux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文件系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学会了如何在Linux中进行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以及如何使用命令行界面进行各种操作。

Linux实验报告(计算机网络)

Linux实验报告(计算机网络)

河南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Linux操作系统实验报告册适用专业: 16级计算机网络学期: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2017年9月实验一 Linux操作系统安装与关闭一实验学时:1学时二、实验目的1.能够独立安装linux操作系统2.掌握启动和退出ubuntu的方法。

3.掌握启动和退出ubuntu的方法以及在不同运行级别下的ubuntu查看。

三、实验环境及条件实际机器环境下安装虚拟7.0.1,ubuntu操作系统。

四、实验原理(一)安装ubuntu操作系统的准备工作:1.ubuntu的硬件需求:(1)CPU(2)硬盘空间:最少安装10G;安装服务器850MB;安装个人桌面1.7GB;安装工作站 2.1GB;全部安装 5.0GB(3)内存CPU的类型和型号2.安装前的准备(1)硬件兼容性:/hcl(2)磁盘空间(3)安装类型:个人桌面、工作站、服务器、定制、升级四、安装ubuntu操作系统的步骤:实验二文件管理一、实验学时:1学时二、实验目的1.使用控制字符执行特殊功能;2.使用file和strings命令确定文件类型;3.使用cat利more命令显示文本文件的内容;4.使用head和tail命令显示文本文件的部分内容;5.使用wc命令确定单词、行和字符数;6.使用diff命令比较2个文件。

7.回顾文件和目录命名约定;8.使用touch命令创建新文件;9.使用mkdir命令创建新目录;10.使用rm命令删除文件;11.使用rm -r命令删除目录。

12.理解文件权限。

三、实验环境及条件实际机器环境下安装虚拟ubuntu操作系统。

四、实验步骤实验三vi编辑器练习一、实验学时:1学时二、实验目的1.能够熟练掌握vi编辑器的几种工作模式2.掌握vi在各种工作模式下命令的使用3.利用vi编辑器编辑文件三、实验设计及实施的上机指导练习:1.创建目录mkdir ex3,然后进入该目录cd ex32.键入vi,编辑一个新文件3.编辑文件内容为abcdefg,将文件存盘为exam41.txt4.退出vi5.用vi打开文件exam41.txt ,然后退出6.复制文件/root/install 到当前目录,文件名为exam42.txt7.用vi打开文件exam42.txt8.使用复制、剪切、粘贴、取消、修改等命令,观看效果9.在文件中exam42.txt查找linux这个词10.将文件exam42.txt的第5行到第20行的内容保存到文件exam43.txt中11.将文件exam42.txt的第27行到第33行的内容保存到文件exam44.txt中12.退出文件exam42.txt,打开文件exam43.txt13.将文件exam44.txt的内容读入到文件exam43.txt中14.保存退出文件exam43.txt,这样就完成了文件exam43.txt与文件exam44.txt合并。

linux系统使用实验报告

linux系统使用实验报告

linux系统使用实验报告Linux 系统使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深入了解和熟悉 Linux 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命令行使用以及系统配置,掌握常见的文件管理、进程管理、用户权限管理等功能,提高对 Linux 系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实验环境1、操作系统:Ubuntu 2004 LTS2、实验工具:终端模拟器(Terminal)三、实验内容与步骤(一)系统登录与基本命令1、启动计算机,选择 Ubuntu 操作系统,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系统。

2、打开终端模拟器,熟悉常用的基本命令,如`ls` (列出当前目录下的文件和文件夹)、`cd` (切换目录)、`mkdir` (创建新目录)、`rmdir` (删除空目录)等。

(二)文件管理1、在用户主目录下创建一个名为`experiment` 的文件夹,使用`mkdir experiment` 命令。

2、进入该文件夹,使用`cd experiment` 命令。

3、在`experiment` 文件夹中创建一个文本文件`filetxt` ,使用`touch filetxt` 命令。

4、使用`vi` 或`nano` 编辑器打开`filetxt` 文件,输入一些文本内容,并保存退出。

5、查看文件的内容,使用`cat filetxt` 命令。

6、复制文件,使用`cp filetxt file_copytxt` 命令。

7、移动文件,使用`mv filetxt/`命令将文件移动到上级目录。

8、删除文件,使用`rm file_copytxt` 命令。

(三)进程管理1、运行一个后台进程,例如`ping &`,然后使用`jobs` 命令查看后台进程。

2、将后台进程切换到前台,使用`fg %1` (其中%1 为后台进程的编号)命令。

3、终止进程,使用`Ctrl + C` 组合键终止正在运行的进程。

4、查看系统当前运行的进程,使用`ps aux` 命令。

(四)用户权限管理1、创建一个新用户,使用`sudo adduser username` 命令,其中`username` 为新用户的用户名。

Linux网络操作系统课程实验报告3(Vi编辑器)学生

Linux网络操作系统课程实验报告3(Vi编辑器)学生
《网络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实验序号: 3 实验项目名称: Vi编辑器
学 号
姓 名
专业、班
实验地点
指导教师
实验时间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掌握Linux系统终端方式使用的编辑器vi;
2.学习vi的启动、存盘、文本输入、现有文件的打开;
3.学习使用vi编辑器建立、编辑、显示以及加工处理文本文件。
二、实验设备(环境)及要求
Redhat linux 9.0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
1.进入和退出vi
<1>进入vi在系统提示符($)下输入命令vi和想要编辑(建立)的文件名(如example),便可进入vi。
#vi example
<2>退出vi
在命令方式下可有几种方法退出vi编辑器:
:wq把编辑缓冲区的内容写到你编辑的文件中,退出编辑器,回到UNIX shell下。
main()
{
int i,sum=0;
for(i=0;i<=100;i++)
{ sum=sum+i; }
printf("\n1+2+3+...+99+100=%d\n",sum); }
[student@enjoy abc]$ gcc -o abc abc.c
[student@enjoy仅当作过修改时才将缓冲区内容写到文件上。
: x与: ZZ相同。
:q!强行退出vi。感叹号(!)告诉vi,无条件退出,丢弃缓冲区内容。这样,先前对该文件所做的修改或输入都被抛弃。
2.新建文件
<1>在LinuX提示符$之后,输入命令: vi myfile,然后按〈Enter〉键。

Linux网络操作系统课程实验报告6

Linux网络操作系统课程实验报告6
(2)文件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内容如下:
DEVICE=eth0
BOOTPROTO=none
ONBOOT=yes
USERCTL=no
PEERDNS=no
TYPE=Ethernet
IPADDR=192.168.1.1
NETMASK=255.255.255.0
ii)实验内容和步骤
1.查看当前网络配置的参数。
2.在Linux主机中将网络参数按以下要求设置:
IP地址:192.168.x.x(查看本地主机ip地址,应与本地主机ip地址在同一网段)
子网掩码:255.255.255.0
网关:192.168.10.1(与本地主机网关相同)
3.定义系统启动时启动该网络接口。
或#ifup eth0
4)关闭网络接口eth0
在命令行输入命令:#ifconfig eth0 down
或#ifdown eth0
(5)将网络接口eth0设置为动态获取IP地址
命令:#ifconfig eth0 dynamic
(6)为系统添加缺省网关192.168.1.254
命令:#route add default gw 192.168.1.254
假设为网卡eth0配置IP地址:192.168.1.1/24(24表示24位网络号)。
在命令行输入命令:#ifconfig eth0 192.168.1.1或#ifconfig eth0192.168.1.1/24
注意:各参数必须用空格隔开。
(3)激活网络接口eth0
在命令行输入命令:#ifconfig eth0 up
5.
安装完成
五、分析与讨论

Linux网络操作系统课程实验报告4

Linux网络操作系统课程实验报告4
2)find命令的使用:
在/var目录下查找所有文件其所有者是root用户的文件
$ find /var –user ‘root’-name‘*’
查找所有文件其所有者不是root,bin和student用户并用长格式显示
$find /! –user root ! –user bin ! –user student –exec ls –l {} \;
使用gzip压缩前面的两个文档。然后报告文件的大小:
$ cd /tmp
$ gzip –v *.tar
$ ls –l *tar*
backup.tar.gz文件大小为______3072KB
backup.tar.gz文件的压缩百分比____82.8%
confbackup.tar.gz文件大小为_____94304KB
7.利用ls命令列出文件和目录,确认test目录创建成功。
8.进入test目录,查看当前目录的命令为(cd test),其结果为([root@localhost test]#)。
9.利用cp命令复制系统文件/etc/profile到当前目录下,其命令为(cp /etc/profile .)。
10.复制文件profile到一个新文件profile.bak,作为备份,其命令为(cp profile profile.bak)。
11.用长格形式列出当前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命令为(ls–a-;),注意比较每个文件的长度和创建时间的不同。
12.用less命令分屏查看文件profile的内容,命令为(less profile)。
13.用grep命令在profile文件中对关键字then进行查询,其命令为( #grep –n “then” profile )。
3)tar命令的使用:

北京联合大学linux网络操作系统实验报告模板

北京联合大学linux网络操作系统实验报告模板

“网络操作系统”课程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姓名:
学号:
专业:
编制时间:
指导教师:
北京联合大学-信息学院编制
XXXXXXXXXXXXXXX[实验题目]
[“实验题目”居中打印,3号宋体字加粗 ]
1.实验目的
要求对本实验要达到的目标和意义进行分析。

2.实验原理和实验设备
要求用精确和简练的语言,对实验的原理、设备和所用到的知识、技术进行介绍。

3.实验步骤
1.对实验的具体操作步骤进行描述。

2.重点和难点问题分析:对实验中遇到的难点问题,或实验过程中的核心和主要问题(关键点)进行分析和讨论。

4.实验结果分析
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5.实验小结
对实验的收获、心得进行总结。

linux网络配置实验报告

linux网络配置实验报告

linux网络配置实验报告《Linux网络配置实验报告》在现代社会中,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对于Linux操作系统用户来说,正确的网络配置是保证网络连接稳定和安全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一次针对Linux网络配置的实验报告,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Linux网络配置的方法和技巧。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对Linux系统网络配置的实际操作,加深对网络配置命令和配置文件的理解,掌握Linux系统下网络配置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实验环境:操作系统:Ubuntu 20.04 LTS网络环境:局域网实验步骤:1. 查看网络接口信息首先,我们需要查看系统中已有的网络接口信息,可以通过命令“ifconfig”或“ip addr”来查看当前系统中的网络接口信息,包括接口名称、IP地址、子网掩码等。

2. 配置静态IP地址接下来,我们将尝试配置一个静态IP地址,以确保系统在局域网中能够稳定地连接到其他设备。

通过编辑“/etc/netplan/00-installer-config.yaml”文件,我们可以配置静态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等信息。

3. 配置DNS服务器在网络连接过程中,DNS服务器的配置也非常重要。

我们可以通过编辑“/etc/resolv.conf”文件或者“/etc/netplan/00-installer-config.yaml”文件来配置系统所使用的DNS服务器信息。

4. 测试网络连接最后,我们需要测试配置的网络连接是否生效。

可以通过ping命令测试与其他设备的连接情况,或者使用浏览器访问网页来确认网络连接是否正常。

实验总结: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对Linux系统下的网络配置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正确的网络配置可以确保系统在局域网中稳定地连接到其他设备,并且能够正常访问互联网。

同时,合理的网络配置也能够提高系统的安全性,避免一些网络攻击和威胁。

希望通过本次实验报告,读者们能够更好地掌握Linux网络配置的方法和技巧,为自己的系统配置一个稳定、安全的网络环境。

linux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linux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linux操作系统实验报告Linux操作系统实验报告一、引言在计算机科学领域,操作系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软件,它负责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提供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

Linux操作系统是一种开源的、免费的操作系统,它具有高度的可定制性和稳定性,因此在科研、教育和商业领域都得到广泛应用。

本实验报告将介绍我们在课程中对Linux操作系统的实验内容和实验结果。

二、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让我们学生通过亲自操作和实践,深入了解Linux操作系统的特点、功能和使用方法。

通过实验,我们将学会如何安装Linux操作系统、使用Linux命令行界面、管理文件和目录、配置网络和安全等。

三、实验环境我们使用的实验环境是一台配置较高的个人计算机,该计算机上安装了虚拟机软件。

我们选择了一款常用的虚拟机软件VirtualBox,并在其上安装了Ubuntu Linux操作系统。

四、实验内容1. Linux操作系统安装我们首先学习了如何在虚拟机上安装Linux操作系统。

通过下载Ubuntu的镜像文件,并创建虚拟机实例,我们成功地完成了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

在安装过程中,我们需要设置用户名、密码和网络配置等信息。

2. Linux命令行界面Linux操作系统的命令行界面是其最基本的用户接口。

我们学习了一些常用的Linux命令,如cd、ls、mkdir、rm等,用于管理文件和目录。

我们还学习了如何使用管道和重定向符号来处理命令的输入和输出。

3. 文件和目录管理Linux操作系统以文件和目录的形式来组织和管理数据。

我们学习了如何创建、复制、移动和删除文件和目录。

我们还学习了如何修改文件和目录的权限和所有权。

4. 网络配置在现代计算机网络中,网络配置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我们学习了如何配置Linux操作系统的网络设置,包括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等。

我们还学习了如何使用ping命令测试网络连通性。

5. 安全配置在网络环境中,安全性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Linux网络操作系统课程实验报告2

Linux网络操作系统课程实验报告2
二、实验设备(环境)及要求
Redhat linux 6.0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
1、准备工作:
(A)记录硬件信息:显卡型号____Intel集成显卡_____,内存___4000____MB。
鼠标___DELL____,键盘___DELL____,显示器_____DELL_______。
(B)备份系统初始表inittab及X Server配置文件XF86Config
* 在直接进入文本模式后作如下操作:
步骤:①命令: redhat-config-xfree86
②按提示和硬件信息设置,其中分辨率设为800X600。
③完成设置后,启动X Windows
输入:startx
观察能否起动X Windows?
4、查看XF86Config配置内容
①在图形用户界面下,进入子目录/etc/X11,找到XF86Config文件,用鼠标双击,查看你刚才的设置文件内容.
六、教师评语
签名:
日期:
成绩
4.
5.
本身已经是图形化启动,所以startx执行失败
五、分析与讨论
1、配置X Windows是否一定要启动Linux时直接进入文本模式后才能作配置?
不是
2、配置XWindows的文件存放在什么子目录下?能否直接编辑修改其配置文件XF86Config?(注意字母的大小写)
位于/etc/X11目录下,可以直接修改。
②打开备份的XF86Config文件与上述内容进行比较,是否有变化?
5、恢复备份文件
你自己考虑如何从子目录/home中把备份文件inittab、XF86Config复制到其原来的相应目录中。
在终端方式下输入命令:startx
观察能否起动X Windows?为什么?如何使恢复的设置文件起作用?

linux系统及网络管理实验报告

linux系统及网络管理实验报告

linux系统及网络管理实验报告Linux 系统及网络管理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深入了解和掌握 Linux 系统的基本操作和网络管理的相关知识,通过实际操作和配置,提高对 Linux 系统的运用能力,以及解决在网络管理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使用的是 VMware Workstation 虚拟机软件,在其中安装了CentOS 76 操作系统作为 Linux 系统的实验环境。

实验所用的计算机配置为:_____处理器,_____内存,_____硬盘空间。

网络环境为:_____网络,IP 地址为_____,子网掩码为_____,网关为_____。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一)用户和权限管理1、创建新用户使用`useradd` 命令创建了两个新用户`user1` 和`user2`。

```useradd user1useradd user2```2、设置用户密码使用`passwd` 命令为新用户设置密码。

```passwd user1passwd user2```3、赋予用户权限通过修改`/etc/sudoers` 文件,赋予`user1` 部分管理员权限,使其能够执行一些特定的管理命令。

(二)文件和目录管理1、创建目录和文件使用`mkdir` 命令创建了目录`test_dir`,使用`touch` 命令创建了文件`test_filetxt`。

```mkdir test_dirtouch test_filetxt```2、文件和目录的权限设置使用`chmod` 命令设置文件和目录的权限,如赋予所有者读写执行权限,组用户和其他用户只读权限。

```chmod 744 test_filetxtchmod 755 test_dir```3、文件和目录的移动、复制和删除使用`mv` 命令移动文件和目录,使用`cp` 命令复制文件和目录,使用`rm` 命令删除文件和目录。

(三)进程管理1、查看进程使用`ps` 命令查看当前系统中的进程信息,包括进程的 ID、CPU 使用率、内存占用等。

操作系统Linux系统使用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Linux系统使用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Linux系统使用实验报告电大教师评语教师签字日期成绩学生姓名学号实验名称 Linux 系统使用实验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学会 Linux 系统的基本操作和常用命令,学会使用 vi 编辑器建立、编辑、显示及加工处理文本文件。

二、实验要求:(1)基本操作和常用命令①能够正确地登录和退出 Linux 系统。

②熟悉使用 Linux 常用命令。

(2) vi 编辑器①能够正确地进入和退出 vi。

. ②利用文本插入方式建立-一个文件。

③在新建的文本文件上移动光标位置。

④对该文件执行删除、复原、修改、替换等操作。

三、实验步骤 (1) 登录和退出 Linux 系统①登录。

不论是 GUI 方式或命令行方式的 Linux,在登录系统时,用户都需要输入注册名和密码。

密码验证正确后,用户登录成功。

Linux 系统提供的命令需要在 shell 环境下运行。

为此,要从图形界面进入 shell 界面(即命令行界面)。

在桌面环境下,可以利用终端程序进入传统的命令行操作界面,进入方式有多种,如在“开始”菜单中选择“实用工具”rarr;“终端程序”命令。

②修改用户密码。

用户在使用 Linux 系统的过程中,如果需要,可以使用 passwd 命令修改自己的用户登录密码。

注意:普通用户只能修改自己的密码,管理员 root 用户可以设置任何用户的密码。

③退出系统。

要退出终端程序,可以单击窗口右上角的“关闭”按钮,或在 shell 提示符下执行 exit 命令或logout 命令,也可按快捷键 Ctrl+D。

(2)常用命令命令功能命令功能 cal 显示日历 grep 搜索指定的模式 cat 显示文件内容 ls 列出所有目录 cd 改变目录 more 分页显示文件内容 cp 复制文件 rm 删除文件或目录 date 显示日期 wc 统计文件 echo 显示输入参数 who 显示登录的用户信息(3)vi 编辑器①进入 vi。

②建立一个文件,如 file.c。

LINUX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LINUX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LINUX操作系统实验报告::LINUX操作系统实验报告1、实验目的1.1 理解LINUX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1.2 掌握LINUX系统的安装和配置过程1.3 学习LINUX命令行操作和文件管理1.4 探究LINUX操作系统的网络配置和服务管理2、实验环境2.1 操作系统:Ubuntu 20:04 LTS2.2 软件工具:VirtualBox3、实验内容3.1 LINUX系统的安装3.1.1 准备安装盘或镜像文件3.1.2 创建虚拟机并引导安装程序3.1.3 设置分区和文件系统3.1.4 安装引导加载程序3.2 LINUX系统的基本配置3.2.1 设置主机名和网络配置3.2.2 安装基本软件包和驱动程序 3.2.3 配置用户和组权限3.2.4 配置系统服务和启动项3.3 LINUX命令行操作3.3.1 基本命令的使用3.3.2 文件和目录操作3.3.3 系统信息和网络配置命令 3.3.4 进程和服务管理命令3.4 LINUX文件管理3.4.1 文件和目录的创建与删除 3.4.2 文件权限和所有权的管理 3.4.3 文件的复制和移动3.4.4 文件的查找和过滤3.5 LINUX网络配置3.5.1 IP地质和子网掩码的配置3.5.2 网关和DNS的配置3.5.3 网络服务的启动和管理3.5.4 远程登录和文件传输4、实验步骤4.1 安装LINUX操作系统4.1.1 LINUX安装镜像文件并创建虚拟机4.1.2 引导虚拟机并按照安装向导进行安装 4.2 配置LINUX系统4.2.1 设置主机名和网络配置4.2.2 安装必要的软件和驱动程序4.2.3 创建用户和设置用户权限4.2.4 配置系统服务和启动项4.3 使用LINUX命令4.3.1 使用常见的命令操作文件和目录4.3.2 查看和管理系统的进程4.3.3 配置和管理系统服务4.3.4 网络配置和管理命令的使用4.4 文件管理操作4.4.1 创建、复制、移动和删除文件4.4.2 修改文件权限和所有权4.4.3 查找文件和过滤文件内容4.4.4 压缩和解压缩文件4.5 网络配置和服务管理4.5.1 配置IP地质、子网掩码、网关和DNS4.5.2 启动和管理网络服务4.5.3 使用远程登录和文件传输工具5、实验结果与分析在实验过程中,成功完成了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和配置。

linux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linux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linux操作系统实验报告Linux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深入了解和熟悉Linux 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命令行使用、文件系统管理以及进程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提高对 Linux 操作系统的掌握程度,为今后在相关领域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使用的是虚拟机软件 VirtualBox 安装的 Ubuntu 2004 LTS操作系统。

虚拟机配置为 2GB 内存,20GB 硬盘空间。

实验在Windows 10 操作系统的主机上进行。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一)用户和权限管理1、创建新用户使用`sudo adduser <username>`命令创建新用户,例如创建用户名为`testuser` 的新用户。

2、设置用户密码使用`sudo passwd <username>`命令为新用户设置密码。

3、切换用户使用`su <username>`命令切换到新用户。

4、用户权限管理修改`/etc/sudoers` 文件,为新用户赋予特定的权限,例如允许执行特定的管理员命令。

(二)文件和目录操作1、查看文件和目录使用`ls` 命令查看当前目录下的文件和目录,使用`ls l` 命令查看详细信息,包括文件权限、所有者、大小和修改时间等。

2、创建、删除文件和目录使用`touch <filename>`命令创建新文件,使用`mkdir <directoryname>`命令创建新目录。

使用`rm <filename>`命令删除文件,使用`rmdir <directoryname>`命令删除空目录,使用`rm r <directoryname>`命令删除非空目录。

3、复制、移动文件和目录使用`cp <source> <destination>`命令复制文件或目录,使用`mv <source> <destination>`命令移动文件或目录。

操作系统linux版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linux版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Linux版)网络142 潘豹 142999实验一观察Linux进程状态一、实验目得在本实验中学习Linux操作系统得进程状态,并通过编写一些简单代码来观察各种情况下,Linux进程得状态,进一步理解进程得状态及其转换机制。

二、实验环境硬件环境:计算机一台,局域网环境;软件环境:Linux Ubuntu操作系统,gcc编译器。

(四)查瞧“不可中断阻塞”状态(D)创建一个C程序,如uninter_status、c,让其睡眠30s代码:#include<unistd、h〉#include<stdio、h〉int main(){int i=0,j=0,k=0;for(i=0;i<1000000;i++){for(j=0;j<1000000;j++){k++;k--;}}}实验结果:(二)查瞧“暂停”状态(T)运行run_status进程,其进入R状态:代码同上:(三)查瞧“可中断阻塞”状态(S)创建一个C程序,如interruptiblie_status、c,让其睡眠30s编译链接,后台运行该程序(后接&符号),并使用ps命令查瞧运行状态代码:#include〈unistd、h>#include<stdio、h>int main(){sleep(30);return;}实验结果:(四)查瞧“不可中断阻塞”状态(D)创建一个C程序,如uninter_status、c,让其睡眠30s编译链接,后台运行该程序(后接&),并使用ps命令查瞧运行状态代码:#include〈unistd、h>#include〈stdio、h>intmain(){if(vfork()==0){sleep(300);return;}}实验结果:(五)查瞧“僵尸”进程(Z)创建一个C程序,如zombie_status、c,在其中创建一个子进程,并让子进程迅速结束,而父进程陷入阻塞编译链接,后台运行该程序(后接&),并使用ps命令查瞧运行状态(30s内)代码:#include<unistd、h>#incldue<stdio、h>int main(){if(fork()){sleep(300);}}实验结果:实验二观察Linux进程/线程得异步并发执行一、实验目得通过本实验学习如何创建Linux进程及线程,通过实验,观察Linux进程及线程得异步执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项目一安装Linux系统一、实验目的和要求:(一)目的:1、了解Linux系统的安装方法2、掌握Linux系统安装步骤3、了解Linux系统界面(二)要求:1、熟练掌握Linux系统安装2、熟悉Linux的系统界面二、实验时数:8三、实验器材:计算机、虚拟机软件、Linux光盘实验原理:Linux系统安装是学会使用Linux系统的基础日期:第一周至第二周四、实验内容或步骤:(一)内容:Linux系统安装(二)步骤:1、新建一个虚拟机,选择安装系统类型Linux,选择安装目录;2、放入Linux第一张光盘;3、选择安装向导所用语言4、选择键盘类型5、选择鼠标类型6、选择安装类型,如“个人桌面”7、磁盘分区设置是关键的一步如果选“自动分区”后,点击“下一步”8、引导装载程序配置9、设置网络,如果不清楚亦可以后进系统后再配置,10、防火墙配置一般用途选“中级”就可以了11、选择系统默认语言选中“Chinese(P.R.of China)”简体中文12、时区选“亚洲/上海”13、设置根口令即root管理员密码14、一个慢长的安装过程已经开始,15、第一张光盘中安装完成,插入第二张光盘,完成后再更换第三张光盘16、正确选择核对显卡型号17正确选择核对显示器型号18安装已完成,系统将重新启动,19输入帐号“root”、密码进入系统图形界面了20、观察和了解Linux系统界面。

五、注意事项:1、手动分区时,/SWAP最少为内存的2倍大小。

六、练习项目及思考题(讨论或习题):1、使用自动分区方式安装Linux系统。

2、使用手动分区方式安装Linux系统。

实验项目二 Linux系统文件和目录管理一、实验目的和要求:(一)目的:1、掌握Linux系统文件和目录管理方法(二)要求:1、熟练掌握Linux系统命令2、学会Linux系统管理方法二、实验时数:6三、实验器材:计算机、虚拟机软件、Linux系统实验原理:Linux下文件和目录管理有:切换目录、查找对象、浏览对象、新建对象、移动对象、删除对象等。

掌握这些终端下的命令,有助于管理系统文件和目录。

日期:第三周至第四周四、实验内容或步骤:在命令终端下完成下面操作1、在root主目录新建文件夹ks1,ks22、在ks1下新建子目录test13、在test1目录下新建文件gmd.txt和zhk.txt4、编辑gmd.txt内容为:hello world!this is a book.here you are.5、编辑zhk.txt内容为:thank you!bye!6、合并gmd.txt和zhk.txt文件为新文件zxm.txt7、复制zxm.txt到ks2目录下8、重命名ks2目录中的zxm.txt为zdm.txt9、在root桌面上创建到zdm.txt的软链接,名为zxx10、查看/etc/passwd最后1行,并将内容保存到ks2目录下为newuser.txt11、将newuser.txt改为隐藏12、复制ks1目录到系统根目录13、删除root主目录下的ks1目录实验项目三 Linux用户及组权限管理一、实验目的和要求:(一)目的:1、理解Linux系统文件权限控制机制2、掌握Linux系统文件权限命令(二)要求:1、熟练掌握Linux系统用户权限的控制二、实验时数:6三、实验器材:计算机、虚拟机软件、Linux系统实验原理:Linux下对文件对象来说有三类文件主、同组用户、其它用户,还有三种访问权限:读(r)、写(w)、执行或查找(x),文件的访问通过访问权限控制.日期:第五周至第六周四、实验内容或步骤:(一)内容:Linux用户管理(二)步骤:1.用终端命令useradd以管理员身份创建用户user1、user2、user3、user42.用终端命令groupadd以管理员身份创建用户组:a111和a2223.用终端命令gpasswd以管理员身份把user1、user3加入a111用户组,user2、user4加入a222用户组4.用终端命令以管理员身份在系统根目录下创建a1、a2两个文件夹,并创建在其中分别创建a1.txt、a2.txt空白文件5.用终端命令chown以管理员身份把a1、a2文件夹的文件主分别改为user1、user2,组用户改为a111、a2226.用终端命令chmod以管理员身份把a1、a2文件夹权限改为:文件主:rwx,组:r-x,其它:--x7.分别用ls、mkdir、cd命令以user1、user2、 user3、user4去测试对a1、a2文件夹读、写、的访问8.设置user3对a1文件夹无访问能力,user4对a2文件夹的权限为rwx.五、注意事项:1、用户管理需在root账户下操作实验项目四 DHCP服务器的配置一、实验目的和要求:(一)目的:1、了解Linux系统的DHCP服务器2、掌握DHCP服务器的配置管理3、掌握Linux和Windows系统的互相访问(二)要求:1、能正确配置Apache服务器2、能正确访问Web页面3、实现不同系统访问站点二、实验时数:4三、实验器材:计算机、虚拟机软件、Linux系统、双绞线、交换机实验原理:DHCP是一个简化主机IP地址分配管理的TCP/IP协议簇的标准协议。

用户可以利用DHCP服务器管理动态的IP地址分配及其他相关的环境配置工作。

日期:第八周至第九周四、实验内容或步骤:(一)内容:Linux系统下DHCP服务器的配置管理(二)步骤:1 ifconfig//查看配置网卡2 ifconfig eth1 192.168.100.1 netmask255.255.255.0 up//配置网卡3 rpm -qa | grep dhcp//查询DHCP组件包是否安装//挂载光盘准备安装4 df//查看光盘挂载点5 cd /media/RHEL_6.0\ i386\ Disc\ 1///进入光盘目录6 ls//列光盘目录,找软件包文件夹7 cd Packages///进入软件包文件夹8 ls//查看软件包9 ls dhcp*//查看以dhcp开头的软件包10 rpm -ivh dhcp-4.1.1-12.P1.el6.i686.rpm//安装dhcp软件包11 rpm -qa | grep dhcp//查看是否已安装12 cat /etc/dhcp/dhcpd.conf//查看dhcp配置文件13 cp/usr/share/doc/dhcp-4.1.1/dhcpd.conf.sample/etc/dhcp/dhcpd.conf//复制实例文件覆盖配置文件14 vi /etc/dhcp/dhcpd.conf//编辑dhcp配置文件//编辑下面内容subnet 192.168.100.0 netmask 255.255.255.0{option routers 192.168.100.254 ;option subnet-mask 255.255.255.0;range dynamic-bootp 192.168.100.100 192.168.100.200; option domain-name-servers 211.141.90.68,211.141.90.69;}15 ntsysv//开启dhcp服务16 service dhcpd start//启动dhcp服务进程17 service dhcpd status//查看dhcp服务进程状态18 setup//防火墙关闭19 ipconfig/renew重新获取IPipconfig/release 释放IPipconfig/all 查看IP参数客户端自动获取IP参数20 vi /etc/dhcp/dhcpd.confhost ns{hardware ethernet MAC;fixed-address 192.168.100.10;}//修改配置文件使指定MAC主机ns获得固定IP,192.168.100.10 21. 客户端设置自动获取IP。

五、注意事项:1、此实验需管理员实现。

2、防火墙要允许访问3、主机要联好网络六、练习项目及思考题(讨论或习题):1、配置好一个DHCP服务器。

实验项目五 Apache服务器的配置一、实验目的和要求:(一)目的:1、了解Linux系统的Web服务器2、掌握Apache服务器的配置管理3、掌握Linux和Windows系统的互相访问(二)要求:1、能正确配置Apache服务器2、能正确访问Web页面3、实现不同系统访问站点二、实验时数:4三、实验器材:计算机、虚拟机软件、Linux系统、双绞线、交换机实验原理: Apache服务器是一种免费、高性能、跨平台的WEB服务器,为用户提供网页信息服务。

日期:第十周至第十一周四、实验内容或步骤:(一)内容:Linux系统下Apache服务器的配置管理(二)步骤:1、新建一个终端2、在终端中输入命令:# ifconfig eth0 192.168.1.3 netmask 255.255.255.0 up//配置eth0的IP地址,并激活配备。

3、# ping –c 2 192.168.1.1 //测试与Windows的连通。

4、#rpm -qa | grep httpd//查询Apache组件包是否安装,没有安装继续步骤5,如果已安装则转步骤12//挂载光盘准备安装5、#df//查看光盘挂载点6、#cd /media/RHEL_6.0\ i386\ Disc\ 1///进入光盘目录7、#ls//列光盘目录,找软件包文件夹8、#cd Packages///进入软件包文件夹9、#ls//查看软件包10、#ls httpd*//查看以httpd开头的软件包11、#rpm -ivh httpd*.rpm//安装httpd软件包12、# ntsysv //开启服务13、 # service httpd start //启动Apache服务器。

# service httpd stop //关闭Apache服务器。

# service httpd restart //重启Apache服务器。

# service httpd status //查看运行状态。

14、打开Web浏览器输入:http://127.0.0.1,查看默认的Apache测试首页。

15、用vi创建一个简单网页index.html。

16、把创建的网页作为站点的主页。

17、修改配置文件/etc/httpd/conf/httpd.conf中的参数DocumentRoot为指定服务器存放网页的路径。

18、修改配置文件/etc/httpd/conf/httpd.conf中的参数DirectoryIndex为指定服务器存放网页的文件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