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检查前准备及检查方法
颅脑MRI检查操作规范
颅脑MRI检查操作规范一、检查前准备①检查前询问病史,查阅患者现有的检查资料,仔细核对申请单,明确检查目的和要求;②对婴幼儿及躁动的患者,需由申请检查医生给予一定剂量的镇静药;③患者进入检查室前应除去随身携带的金属物品、磁性物品、通讯器材并妥善保管;铁质担架、轮椅等禁止推入扫描室;④患者耐心解释扫描时所产生的噪声,给患者提供听力保护帮助,并且强调在扫描过程中不能随意运动,平静放松,若有情况及时与检查人员联系;⑤危重患者检查时需有临床医生陪同。
二、适应证及禁忌证相对其他影像学方法,MRI对于颅脑疾病的诊断具有独特的优势,几乎所有的颅脑疾病均可进行MRI检查。
颅脑MRI检查的禁忌证包括:①装有心脏起搏器者;②颅脑手术后留有脑动脉夹者;③体内有金属置入物者,如金属关节、弹片及眶内异物等;④妊娠3个月以内的早孕患者。
三、线圈选择及患者的体位选用头部专用线圈,并将其安装在磁体一端的床面线圈槽内,方向应与人体长轴一致。
采用标准头部成像体位,仰卧位,头先进,双手置于身体两侧,人体长轴与床面长轴一致,头置于头托架上,使两侧眼裂连线位于线圈横轴中心对准“+”字定位灯的横向连线,头颅正中矢状面尽可能与线圈纵轴保持一致并垂直于床面,对准“+”字定位灯的纵向连线,以自然的头颅收仰程度在患者体位尽可能舒适情况下保证左右对称,头部两侧加海绵垫以固定头部防止运动。
由于婴幼儿头颅较小,需在他们的枕部和颈部加软垫,以确保患者头颅中心与线圈中心相一致。
对于颈短、肥胖的患者,背部加软垫,使头颅尽量伸入线圈中心。
对于患有颈项强直、颈椎骨折等强迫体位的患者,应采用患者的自然体位,并加以固定。
驼背的患者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背部加垫、侧卧等方法。
对神志不清的患者应将其头部放置成侧位,以防呕吐物堵塞呼吸道,并要求有陪同人员。
四、扫描方位颅脑常规扫描方位包括横轴面、矢状面及冠状面,应首先用快速三维定位成像序列,同时获得以磁场中心为FOV中心的横轴面、矢状面、冠状面定位像。
直肠磁共振检查前的准备工作
直肠磁共振检查前的准备工作
直肠磁共振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检查方法,用于检查直肠及其周围组织的病变情况。
在进行直肠磁共振检查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以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进行直肠磁共振检查前,患者需要提前与医生进行沟通,告知自己的健康状况、病史以及是否有过敏史等相关信息。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检查方案。
患者在进行直肠磁共振检查前,需要进行肠道准备。
一般来说,患者需要在检查前一天晚上开始进行肠道清洁。
具体的清洁方法包括使用泻药或者进行灌肠,以清空肠道中的残余物质,以便更好地观察直肠和其周围组织的情况。
在进行肠道准备的过程中,患者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操作,并注意饮食方面的控制。
一般来说,患者需要避免食用高纤维食物、含有颗粒物的食物以及刺激性食物,避免进食过多的油脂和糖分。
同时,患者还需要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以促进肠道的清洁和排泄。
在进行直肠磁共振检查前,患者还需要注意一些其他事项。
例如,患者需要提前了解检查的具体流程和注意事项,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准备。
同时,患者还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放松自己的情绪,以减轻检查时的紧张感。
直肠磁共振检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与医生沟通、进行肠道准备以及
注意一些其他事项。
通过合理的准备工作,可以提高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患者的健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磁共振成像诊疗常规诊疗规范2023版
磁共振成像诊疗常规2023版第一节MRI检查基本常规(检查前准备】1.接诊时,核对患者一般资料,询问病史,明确检查目的和要求。
对目的和要求不清的申请单,应请临床医师务必写清,以免检查部位出错。
2.询问患者是否属禁忌证范围。
如未发现禁忌证,再发给患者“MRI检查预约单”,预约单的内容应包括检查时间,各部位MR1.检查前准备,禁忌证等。
并嘱患者认真阅读,按要求准备。
3.对腹部及盆腔部位检查者,应向患者讲清胃肠道准备的方法。
对宫腔内置有金属避孕环而又必须施行检查者,应嘱患者先取出避孕环再行MR1.检查。
4.对预约就诊者,先核对一般资料,询问是否按要求准备,再进行登记,建档。
对复诊患者,应查阅老片,以便对照。
5.进入检查室之前,应去除患者身上一切金属物品,磁性物品及电子器件,以免引起伪影及对物品的损坏。
如:假牙、发卡、钥匙、小刀、钢笔、硬币、手表、耳环、项链、戒指、磁卡、照像机及手提电话等。
6.向患者认真讲述检查过程,以消除其恐惧心理,争取患者的合作。
告诉患者所需检查的时间,扫描时射频脉冲的噪声,扫描过程中不得活动,平静呼吸,若有不适可通过话筒与工作人员联系。
注意:不可向病人提示“幽闭恐惧症”,以免起到负作用。
7.婴幼儿、烦躁不安及幽闭恐惧症患者,应给适量的镇静剂或麻醉药物(由麻醉师用药并陪同),提高检查成功率。
8.急危重患者,必须做MR1.检查时,应由临床医师陪同观察,所有抢救器械、药品必须齐备。
(禁忌证]1.心脏起博器携带者,人工金属瓣膜和角膜。
2.颅脑手术后颅脑动脉夹存留患者。
3.危重病员需心电监护和/或抢救。
4.体内有金属性药物泵,如糖尿病患者体内有胰岛素泵。
5.体内有金属异物或术后安置金属物(眼球异物、人工关节、金属固定器等)。
6.妊娠三个月以内的早期妊娠患者属相对禁忌证。
[操作步骤】1.选择合适的检查线圈。
2.根据检查申请单的要求和检查部位确定线圈和磁体中心位置。
3.层厚应视检查脏器结构而定,例如脑垂体和肾上腺的检查宜取薄层(3~5mm),肝脏等较大脏器,可取10~15mm的较厚切层。
简述颅脑mri的检查流程及注意事项
简述颅脑mri的检查流程及注意事项颅脑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是一种无创伤的磁共振成像技术,可以用于诊断和评估各种颅脑疾病。
下面将一步一步地介绍颅脑MRI的检查流程及注意事项。
一、准备在进行颅脑MRI之前,患者需要提前做一些准备工作:1. 预约:确保预约好检查时间和地点,避免排队等候。
2. 服用药物:根据医生的指示,可能需要停止一些特定的药物使用,尤其是含铁的药物。
3. 饮食:一般来说,颅脑MRI不需要空腹,但是某些特殊检查或手术需要空腹,所以最好向医生咨询是否需要禁食。
4. 通知医生:如果患者有心脏瓣膜、金属植入物、植入心脏起搏器等特殊情况时,需要提前告知医生。
二、进入扫描室当患者到达医院的核磁共振室时,工作人员会引导患者进入扫描室并提供必要的信息。
三、准备检查1. 接受安全检查:在进入扫描室之前,患者需要接受一些安全检查,如检查是否携带了植入物或金属物品。
2. 更衣:由于颅脑MRI需要使用磁场,患者需要更换特制的衣物,以避免任何金属物品对检查结果的干扰。
四、安排体位工作人员会安排患者以适合的体位进入扫描仪。
通常,颅脑MRI可分为头颅扫描和脑部扫描。
头颅扫描需要患者平躺,而脑部扫描可能需要患者保持头部、颈部或身体特定的位置及角度。
五、扫描过程1. 安放线圈:工作人员会将线圈安置在患者头部或脑部上。
这些线圈将被用来产生磁场和记录信号。
2. 进行扫描:在开始扫描之前,患者需要保持静止,避免任何不必要的头部或身体运动。
扫描过程中,患者会听到强磁场产生的噪音。
这时,患者可以通过戴上耳塞或听音乐等方式来减轻噪音带来的不适感。
3. 合作配合:工作人员会通过对讲机与患者保持沟通,以确保患者能够配合指令,保持相应姿势。
六、检查结束当扫描结束后,患者可以重新更换自己的衣物,离开扫描室。
有时候,医生可能需要进一步处理扫描数据或与其他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制定恰当的诊断。
在接受颅脑MRI检查时,患者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若有严重晕眩或恐惧,需要告知医生或技术人员,以便得到必要的帮助和支持,或者考虑使用镇静剂。
磁共振检查前准备
磁共振检查前准备磁共振(MRI)检查是临床诊断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检查方式。
它不仅能够提供高清晰度的影像,而且对病人无创,无放射性,因此受到广泛关注。
但是,MRI检查需要进行严谨的前期准备以避免干扰。
下面是MRI检查前的准备过程详解。
1. 与医生沟通:在安排MRI检查之前,病人应该与医生沟通,以了解检查的目的和细节。
必要时,病人应向医生提供相关医疗信息,如有关疾病、药物、手术或过敏史等,这有助于医生评估MRI检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 消除金属物品:在MRI检查前,病人应当避免身体上携带任何金属物品。
这包括所有首饰、耳环、手链、项链、戒指等。
另外,病人也应当将口袋里的钱包、手机、钥匙、硬币等金属物品全部拿出,以免影响磁共振结果。
3. 着装:病人需要在MRI检查前更换一套舒适、宽松的衣服,以便在检查时有更好的舒适度。
最好的选择是穿着一套运动装,因为运动装通常没有任何金属装饰。
如果病人穿着有金属物品的衣服,那么病人需要将它们全部脱掉,然后换上医院为病人提供的短袖T恤和裤子。
4. 饮食和饮水:MRI检查前,病人需要注意饮食和饮水。
大多数MRI检查是需要进行空腹的。
所以,在检查前2-3小时内,病人应当停止进食和饮水。
如果病人服用特定类型的药物,如胰岛素,那么在检查后需要继续服用。
一定要在医生的建议下进行药物调整。
5. 心理准备:MRI检查是一种全身性的检查,检查时间较长,需要耐心接受过程。
病人应进行一些心理准备,在检查之前放松,认真听从医生的指示,注意保持呼吸平稳,以便获得最佳的检查结果。
在MRI检查过程中,病人应当严格遵守医生的建议和指示。
应当通过金属探测器检查是否携带金属物品,并脱掉所有金属饰品。
同时应当进行心理准备,是的检查过程更加顺利。
在医生的指导管理下,更好的准备,可以得到更好的成果。
叙述mri检查主要流程及注意事项
叙述mri检查主要流程及注意事项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MRI检查主要流程及注意事项MRI(磁共振成像)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方法,可以对人体的各个部位进行精准的成像。
简述头颅mri检查的操作流程
简述头颅mri检查的操作流程头颅MRI检查的操作流程一、患者准备1. 预约:患者需要提前预约头颅MRI检查,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医院。
2. 禁食:一般要求患者在检查前4-6小时内禁食,以避免胃部膨胀影响图像质量。
3. 服用药物:如果患者正在服用特定的药物,如降压药或抗焦虑药等,应事先告知医生。
二、检查前准备1. 更衣:患者需要将身上的金属物品,如手表、首饰等,取下,并更换医院提供的无金属纺织物。
2. 咨询:医生或技师将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和检查目的,并解答患者的疑问。
3. 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需要签署MRI检查的知情同意书,确认自愿接受检查。
三、检查流程1. 就位:患者躺在MRI检查床上,医生或技师会帮助患者调整好姿势,并使用软垫或枕头使患者舒适。
2. 定位器安装:医生或技师会在患者头部放置定位器,以确保图像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3. 入室检查:患者被推入MRI检查室,医生或技师会离开室内,但可以通过对讲机与患者保持联系。
4. 图像获取:MRI设备会发出一系列嗡嗡声和敲击声,这是正常的。
在此期间,患者需要保持静止,避免头部移动,以确保图像质量。
5. 呼吸指导:对于某些特定检查,如脑干或颅神经的检查,医生或技师可能会要求患者根据指示做深呼吸或屏住呼吸。
四、检查后处理1. 检查结束:当全部图像采集完成后,医生或技师会告知患者可以离开MRI室。
2. 恢复活动:患者可以重新穿戴衣物和饮食,没有任何限制。
3. 解读结果:采集到的图像将由专业的放射科医生进行解读,并生成检查报告。
4. 诊断与治疗:医生将根据MRI检查结果,结合患者的病史和症状,做出合理的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总结:头颅MRI检查是一种无创的影像学检查方法,通过磁场和无线电波来获取头颅内部的高分辨率图像。
患者在接受头颅MRI检查前需要进行相应的准备工作,如禁食和去除金属物品等。
检查时,患者需要躺在MRI检查床上,保持静止,以确保图像质量。
磁共振术前准备
磁共振术前准备
1.患者准备
-阅读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了解检查过程、可能的风险和注意事项。
-咨询医生:告知医生个人全面病史,包括是否有手术史、体内是否植入有金属或电子设备(如心脏起搏器、金属假体、动脉瘤夹等),这些可能会与强磁场相互作用,影响安全或影像质量。
-服装要求:穿着无铁磁性物质的衣物,避免穿戴含有金属部件的内衣、裤、饰品、发卡等,并去除身体上的所有金属物品,包括钥匙、硬币、手表、耳环、项链、戒指等。
2.饮食准备
-大多数情况下,腹部、盆腔或消化系统的MRI检查需要空腹6-8小时,确保胃部和肠道内无食物残渣干扰图像。
-根据具体检查部位和需求,有些增强扫描可能需要禁水禁食。
3.药物调整
-某些药物可能需要在检查前暂停使用或者遵医嘱调整剂量,特别是对于会影响心率或造成胃肠蠕动加快的药物。
-如果进行对比剂增强MRI检查,要确认是否存在对比剂过敏情况。
4.心理准备
-因为MRI检查过程中机器噪音大且空间较为封闭,对于幽闭恐惧症或其他焦虑症状的患者,可能需要给予心理安抚或必要的镇静处理。
5.儿童准备
-对于儿童患者,除了上述准备外,还需考虑他们能否安静躺下配合检查,必要时可以使用镇静剂。
6.其他准备
-若有纹身、化妆品、药膏等可能含铁成分的物质,请事先询问医生是否需要清洗或延迟检查。
MRI技术操作规范
MRI技术操作规范1.检查前准备(1)检查前,操作人员应确认患者信息的准确性,包括姓名、年龄、性别和检查部位等。
(2)检查前,操作人员应向患者了解其身体状况,是否有金属植入物、心脏起搏器等特殊情况。
(3)确认患者是否有针对MRI检查的禁忌症,如心脏起搏器、磁铁内植物或激敏性电子设备等。
(4)接受MRI检查的患者应脱掉金属物品,如手表、项链、发夹、钥匙等。
(5)患者脱掉金属物品后需更换固定的检查服装,确保检查质量和安全。
(6)操作人员应告知患者关于MRI检查的注意事项,如不移动、保持呼吸平稳等。
2.操作仪器(1)操作人员应熟悉MRI设备的结构、功能和操作方法。
(2)在操作MRI设备前,检查人员应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3)在安全出入口设立“禁止入内”的标志,确保室外人员及时撤离,并设置警示灯。
(4)操作人员应穿戴适当的防护用品,如手套、护目镜和防护服等,确保自身的安全。
3.患者的安全与舒适(1)操作人员应详细了解患者的症状和身体情况,如有不适或过敏反应等,及时处理并报告医生。
(2)MRI检查中,患者要求保持安静且不移动,操作人员应给予合适的解释和指导。
(3)检查过程中患者的呼吸要平稳,操作人员可使用报警仪监测患者的呼吸情况。
(4)若患者出现紧急情况,操作人员应立即停止检查并进行相应救援措施。
4.设备操作过程(1)操作人员应设置适当的扫描参数,根据医生的要求确定扫描的层数和扫描的方向。
(2)对于常规检查,操作人员应选择合适的扫描序列和适当的扫描位置。
(3)操作人员应在设备的操作界面上输入患者的信息和扫描参数,并确保设置正确。
(4)在启动扫描前,操作人员应通过对患者进行检查,并确保患者适合接受MRI检查。
(5)操作人员应控制好扫描时间和扫描速度,确保画质和碟片不发生伪影。
5.检查完毕后(1)检查结束后,操作人员应确认图像的质量和完整性,并保存至数据库中。
(2)操作人员应对检查设备进行消毒和清洁,以确保下一个患者的安全和卫生。
MRI检查指南
MRI检查指南一、MRI检查基本常规【检查前准备】 1. 接诊时,核对患者一般资料,询问病史,明确检查目的和要求。
对目的和要求不清的申请单,应请临床医师务必写清,以免检查部位出错。
2.询问患者是否属禁忌证范围。
3.对腹部及盆腔部位检查者,应向患者讲清胃肠道准备的方法。
对宫腔内置有金属避孕环而又必须施行检查者,应嘱患者先取出避孕环再行MRI检查。
4.急危重患者,必须做MRI检查时,应由临床医师陪同观察,所有抢救器械、药品必须齐备。
【禁忌证】(1)心脏起博器携带者,人工金属瓣膜和角膜。
(2)颅脑手术后颅脑动脉夹存留患者。
(3)危重病员需心电监护和/或抢救。
(4)体内有金属性药物泵,如糖尿病患者体内有胰岛素泵。
(5)体内有金属异物或术后安置金属物(眼球异物、人工关节、金属固定器等)。
(6)妊娠三个月以内的早期妊娠患者属相对禁忌证。
二、颅脑MRI 检查【适应证】脑肿瘤:胶质瘤、脑膜瘤等。
颅内感染:结核性、化脓性等。
脑血管疾病:脑出血、脑梗塞、血管畸形等。
脑白质病变:MS等。
脑发育畸形。
脑退行性病变。
脑室及蛛网膜下腔病变。
脑挫伤及颅内亚急性血肿。
【禁忌证】同基本常规(1)颅内MRA检查【适应证】脑梗塞脑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脑动脉炎矢状窦狭窄或血栓颈静脉球体瘤【禁忌证】同基本常规(2)眼部MRI检查【适应证】隔前病变:蜂窝织炎,基底细胞癌,肉芽肿。
肌锥外病变:泪腺及软组织疾病,眶骨病变:骨瘤,成骨肉瘤,骨纤维结构不良,巨细胞瘤,软骨肉瘤及转移瘤。
肌锥外病变:内分泌性眼病,眼眶肌炎,横纹肌肉瘤,淋巴瘤。
肌锥内病变:海绵状血管瘤,炎性假瘤、血管畸形、淋巴管瘤、脂肪瘤、转移瘤等。
视神经及其鞘病变:视神经胶质瘤、脑膜瘤、视神经炎等。
眼球病变:视网膜母细胞瘤、黑色素瘤、转移瘤等。
【禁忌证】眼眶和球内异物。
同基本常规。
(3)鼻及鼻窦MRI 检查【适应证】先天性异常:鼻腔闭塞,鼻中线囊肿和瘘管,脑膜或脑膜脑膨出。
外伤。
炎症:鼻窦炎,粘膜囊肿,鼻腔鼻窦息肉,肉芽肿性炎症,鼻窦炎并发症。
MR操作规程
MR操作规程标题:MR操作规程引言概述:MR(磁共振)是一种常用的医学影像学检查方法,其操作规程对于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MR操作规程的内容和要点。
一、准备工作1.1 确认患者信息:在进行MR检查之前,医务人员需要核对患者的个人信息,确保患者身份正确。
1.2 安全检查:确保患者没有任何金属物品携带,如金属假牙、心脏起搏器等,以免影响检查结果或造成安全隐患。
1.3 询问患者病史:医务人员需要询问患者是否有任何禁忌症,如患有心脏病、植入金属假体等,以便调整检查方案。
二、操作流程2.1 让患者脱掉金属物品:在进入MR室前,患者需要脱掉所有金属物品,包括饰品、手表等。
2.2 安置患者:医务人员需要将患者安置在MR检查床上,并确保患者舒适,并固定好头部位置。
2.3 启动设备:医务人员需要按照设备操作规程启动MR设备,调整扫描参数,开始检查。
三、检查过程3.1 协助患者保持静止:在检查过程中,患者需要保持静止不动,以确保影像质量。
3.2 保持通讯畅通:医务人员需要与患者保持通讯畅通,询问患者是否感到不适或需要帮助。
3.3 监测患者状态:医务人员需要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呼吸等,确保患者安全。
四、结束操作4.1 完成检查:当检查结束时,医务人员需要停止设备,将患者从MR检查床上移开。
4.2 告知患者结果:医务人员需要告知患者检查结果,如有异常需要进一步检查或治疗。
4.3 清洁设备:医务人员需要清洁MR设备,确保下一位患者的检查环境干净卫生。
五、注意事项5.1 遵守操作规程:医务人员需要严格遵守MR操作规程,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5.2 定期维护设备:MR设备需要定期维护保养,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5.3 持续学习更新知识:医务人员需要持续学习最新的MR技术和操作规程,提升专业水平。
结语:MR操作规程对于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医务人员需要严格遵守规程,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医疗服务。
做核磁共振的正常流程
做核磁共振的正常流程一、预约检查在进行核磁共振检查之前,患者需要先前往医院进行预约。
预约时需要提供个人基本信息、联系方式以及预约时间和检查部位等信息。
二、准备在检查前,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准备。
一般来说,核磁共振检查前需要去除身上的金属物品,如手表、项链、戒指等。
此外,还需要注意穿着宽松舒适的衣物。
对于一些有特殊情况的患者,如植入金属支架、安装心脏起搏器等,需要提前告知医生,以便医生评估是否可以进行核磁共振检查。
三、进入检查室在检查当天,患者需要按照预约时间前往检查室。
在检查室内,医生会给患者介绍核磁共振机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同时也会指导患者如何摆放体位。
患者需要听从医生的指示,保持静止不动的状态。
四、固定姿势在进行核磁共振检查时,患者需要保持固定的姿势。
一般来说,医生会使用固定装置将患者的身体固定在检查床上,以确保患者在检查过程中不会移动。
患者需要尽量放松身体,配合医生的要求。
五、检查开始在检查过程中,医生会通过计算机系统实时监测患者的身体状况。
同时,核磁共振机也会发出一些噪音,这是正常现象,患者不必惊慌。
整个检查过程大约需要30分钟左右,具体时间取决于检查的部位和医生的操作速度。
六、图像处理在检查结束后,医生会对采集到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一般来说,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检查结果出具相应的报告,报告中会包含检查结果的描述和诊断意见等信息。
七、医生解读报告在患者拿到报告后,需要前往医生处进行解读。
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给出相应的治疗建议和注意事项,同时也会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和诊断。
如果需要进一步的治疗或检查,医生会给出相应的建议和指导。
MRI检查前准备工作及禁忌症精选全文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
检查前准备工作及禁忌症
[病人准备工作]
1、待检查病人请按照顺序耐心等候,请勿喧哗;
2、核磁共振室存在高强度磁场,请病人仔细配合检查身上铁磁性物品,确保取出,以免不良事故发生;
3、待检查病人请仔细检查随身物品,不要将铁磁性物品带入磁体间。
铁磁性物品包括:钥匙、硬币、银行卡、手机、发夹、项链、非固定性假牙、耳环、皮带、拐杖、打火机,听诊器等,女性病人如检查部位必要还需将胸罩和铁磁性节育环等取出;
4、对不能合作的病人及患儿要给予镇静剂注射,待入睡后检查;
5、危重患者需有医师监护。
[禁忌症]
1、体内有铁磁性金属异物者,如眶内铁磁性异物、心脏起搏器、心脏瓣膜置换、糖尿病泵、电子耳蜗及其他金属植入物;
2、危重患者需要生命监护者,监护仪及急救装置不能进入磁场内;
3、有幽闭恐怖症或精神过度紧张、癫痫患者、不能完成检查者;
4、对无自控力或镇静剂后仍无法配合者;
5、妊娠早期(三个月以内)一般不宜做MRI检查。
为了您的健康,谢谢您的配合!
在这一学年中,不仅在业务能力上,还是在教育教学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教学工作中难免有缺陷,例如,课堂语言平缓,语言不够生动,理论知识不够,教学经验不足,组织教学能力还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
MRI基本检查技术操作规程
MRI基本检查技术操作规程
【检查前准备】
1. 认真核实申请单,了解检查目的和部位。
2. 认真执行MRI检查的安全要求,属于绝对禁忌与某些相对禁忌的病人严禁进行MRI 检查。
女性病人如带有铁磁性金属节育环,应于检查前取出。
3. 嘱患者检查中制动,对需要进行屏气扫描的患者进行呼吸训练。
接受盆腔、腹部检查的病人预先进行胃肠道准备。
4. 对不能合作的病人及患儿要给予镇静剂,待入睡后进行检查。
【基本检查方法】
MRI具有检查方法包括普通扫描和增强扫描。
首先根据检查部位和目的选择适当的线圈,然后进行摆位,扫描定位像后,根据检查需要选择适当的成像序列进行轴位、冠状位和矢状位等多层面扫描。
【适应证】
MRI具有软组织分辨率高、多方位、多参数成像、安全无创伤等优点,特别适合于中枢神经系统、头颈部、肌肉关节系统以及心脏大血管系统的检查,也适用于纵膈,腹腔、盆腔实质器官及乳腺的检查。
【禁忌证】
体内有铁磁性金属异物者,如心脏起搏器,金属植入体,眶内铁磁性异物等。
危重患者需要生命监护者,监护仪及急救装置不能进入磁场内。
有幽闭恐怖症或精神过度紧张,不能完成检查者。
对无自控力或用镇静剂后仍无法配合者。
虽然没有证据证明MRI检查对妊娠有害,但妊娠早期(3个月以内)一般不宜做MRI检查。
磁共振检查技术规范
磁共振检查技术规范Have an independent personality. November 2, 2021C1会泽县人民医院放射影像科磁共振检查技术规范磁共振检查的准备检查前准备1.认真核对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申请单,了解病情,明确检查目的和要求;对检查目的要求不清的申请单,应与临床申请医生核准确认;2.确认病人没有禁忌证;并嘱病人认真阅读检查注意事项,按要求准备;3.进入检查室之前,应除去病人身上携带的一切金属物品、磁性物质及电子器件;4.告诉病人所需检查的时间,扫描过程中平静呼吸,不得随意运动,若有不适,可通过话筒和工作人员联系;5.婴幼儿、焦躁不安及幽闭恐惧症的病人,根据情况给适量的镇静剂或麻醉药物;一旦发生幽闭恐惧症立即停止检查,让病人脱离磁共振检查室;6.急症、危重症病人,必须做磁共振检查时,应有临床医师陪同;器械准备1.磁共振机;根据检查部位选用相应的专用线圈或特殊的线圈;2.准备磁共振对比剂,必要时使用;禁忌证各部位磁共振检查的禁忌证,要求基本上是同一;为此,禁忌证不在各部位中分别叙述;1.装有心电起搏器者;2.使用带金属的各种抢救用具而不能去除者;3.术后体内留有金属夹子者;检查部位邻近体内有不能去除的金屑植人物;4.早期妊娠3个月内的妇女应避免磁共振扫描;颅脑磁共振检查一、颅脑磁共振检查技术适应证1.颅脑外伤尤适用CT检查阴性者;2.脑血管疾病,脑梗死,脑出血;3.颅内占位性病变,良恶性肿瘤;4.先天性发育异常;5.颅内压增高、脑积水、脑萎缩等;6.颅内感染;7.脑白质病;8.颅骨骨源性疾病;操作方法及程序1.平扫1检查体位:病人仰卧在检查床上,取头先进,头置于线圈内,人体长轴与床面长轴一致,双手置于身体两旁或胸前;头颅正中矢状面尽可能与线圈纵轴保持一致,并垂直于床面;2成像中心:眉间线位于线圈横轴中心,移动床面位置,使十字定位灯的纵横交点对准线圈纵、横轴中点,即以线圈中心为采集中心,锁定位置,并送至磁场中心;3扫描方法:①定位成像:采用快速成像序列,同时做冠、矢、轴三方向定位图;在定位片上确定扫描基线、扫描方法和扫描范围;②成像范围,从听眶线至颅顶;③推荐成像序列:SE序列或快速序列,常规行横断面T1、Wl、T2、W1,矢状面和或冠状面T1W1;必要时可根据病情以及磁共振设备条件辅以其他的成像序列;④成像野FOV:20~25cm;可根据临床检查要求设定扫描范围及成像野;⑤成像间距:为相应层厚的10%~50%;⑥成像层厚:5~10mm;⑦矩阵:128×256或256×512等;2.增强扫描1快速手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扫描,成像程序一般与增强前T1W1程序相同,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和或冠状面T1Wl;2磁共振高压注射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后扫描,成像程序一般与增强前T1W1程序相同,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和或冠状面T1W1;二、鞍区磁共振检查技术适应证1.鞍区肿瘤;2.鞍区血管性疾病;3.颅脑外伤累及鞍区;4.鞍区先天性发育异常;5.鞍区肿瘤术后复查;6.鞍区感染;7.鞍区骨源性疾病;操作方法及程序1.平扫1检查体位:病人仰卧在检查床上,取头先进,头置于线圈内,人体长轴与床面长轴一致,双手置于身体两旁或胸前;头颅正中矢状面尽可能与线圈纵轴保持一致,并垂直于床面;2成像中心:眉间线位于线圈横轴中心,移动床面位置,使十字定位灯的纵横交点对准线圈纵、横轴中点,即以线圈中心为采集中心,锁定位置,并送至磁场中心;3扫描方法:①定位成像:采用快速成像序列同时冠、矢、轴三方向定位图,在定位片上确定扫描基线、扫描方法和扫描范围;②成像范围:从前床突至后床突;③推荐成像序列:SE序列或相宜的快速序列;常规行矢状面T1W1、冠状面T1W1、T2W1;必要时可根据病情以及磁共振设备条件辅以其他的成像序列;④成像野FOV:设定放大扫描FOV,根据垂体大小及扫描范围设定采集范围;⑤成像层厚:2~5mm;⑥成像间距;为相应层厚的10%~20%;⑦矩阵:128×256或259×256等;2.增强扫描1快速手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扫描,成像程序一般与增强前T1WI程序相同;常规做矢状面T1WI、冠状面T1WI;2磁共振注射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扫描,成像程序一般与增强前T1WI程序相同,常规做矢状面及冠状面T1WI;3垂体也可行动态扫描,单次采集时间20~30s,动态采集10次;在第一次数据采集后,立即注射对比剂;同时连续成像9次,用冠状面扫描;三、脑桥小脑三角磁共振检查技术适应证1.脑桥小脑三角肿瘤;2.脑桥小脑三角区肿瘤样病变;3.颅脑外伤累及小脑角区;4.脑桥小脑先天性发育异常;5.脑桥小脑区肿瘤术后复查;6.内听道骨源性疾病;操作方法及程序1.平扫l检查体位:病人仰卧在检查床上,取头先进,头置于线圈内,人体长轴与床面长轴一致,双手置于身体两旁或胸前;头颅正中矢状面尽可能与线圈纵轴保持一致,并垂直于床面;2成像中心:眉间线位于线圈横轴中心,移动床面位置,使十字定位灯的纵横交点对准线圈纵、横轴中点,即以线圈中心为采集中心,锁定位置,并送至磁场中心;3扫描方法:①定位成像:采用快速成像序列同时采集冠、矢、轴三方向定位图,在定位片上确定扫描基线、扫描方法和扫描范围;②成像范围:脑桥小脑三角区;③推荐成像程序:SE序列或相宜的快速序列,常规行冠状面T1 WI、横断面T1WI、T2WI;必要时可根据病情以及磁共振设备条件辅以其他的成像序列;④成像野FOV:20~25cm;⑤成像层厚:2~5mm;⑥成像间距:为相应层厚的10%~50%;⑦矩阵:128×256或256×256等;2.增强扫描1快速手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后扫描,成像程序一般与增强前T1WI程序相同,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T1WI;2高压注射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后扫描,成像程序一般与增强前T1WI程序相同,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T1WI;四、颅脑动态灌注磁共振检查适应证1.脑血管梗死早期诊断;2.颅内肿瘤;3.颅脑外伤;4.先天性发育异常;5.颅内压增高、脑积水、脑萎缩等;6.颅内感染;7.脑白质病;操作方法及程序1检查体位:病人仰卧在检查床上,取头先进,头置于线圈内,人体长轴与床面长轴一致,双手置于身体两旁或胸前;头颅正中矢状面尽可能与线圈纵轴保待一致,并垂直于床面;2成像中心:眉间线位于线圈横轴中心,移动床面位置,使十字定位灯的纵横交点对准线圈纵、横轴中点,即以线圈中心为采集中心,锁定位置,并送至磁场中心;3扫描方法①定位成像:采用快速成像序列同时采集冠、矢、轴三方向定位图,在定位片上确定扫描基线、扫描方法和扫描范围;②成像范围:从听眶线至颅顶或以病灶为中心;③推荐成像程序:EPI快速成像法或快速梯度回波法;按病变部位设定横断层面,一般为10层,成像次数为40~60次;开始成像不注射对比剂,到第四成像末时,经静脉用压力注射器注射对比剂后,成像至40~60次完毕;④成像野FOV:20~25cm;⑤成像层厚;5~10mm;⑥成像间距:为相应层厚的10%~50%;⑦矩阵,256×256等;2.经工作站处理后病灶的信号强度一时间变化曲线计算感兴趣区的血流平均通过时间MTT,局部脑血容量RCBV和局部脑血流速度RCBF等参数;五、颅脑弥散成像检查技术适应证1.脑干部位病变;2.脑梗死;操作方法及程序1检查体位:病人仰卧在检查床上,取头先进,头置于线圈内,人体长轴与床面长轴一致,双手置于身体两旁或胸前;头颅正中矢状面尽可能与线圈纵轴保持一致,并垂直于床面;2成像中心:眉间线位于线圈横轴中心,移动床面位置,使十字定位灯的纵横交点对准线圈纵、横轴中点,即以线圈中心为采集中心,锁定位置,并送至磁场中心;3扫描方法①定位成像:采用快速成像序列,同时采集冠、矢、轴三方向定位图,在定位片上确定扫描基线、扫描方法和扫描范围;②成像范围:从听.眶线至颅顶;③推荐成像序列:可根据磁共振设备条件辅以相关的成像序列;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扩散加权系数B通常为0,1000/mm2;SRP三轴分别成像,并生成平均扩散加权图像trace diffusion weighted images和ADC mapsADC图像;④成像野FOV:20~25cm;⑤成像层厚:5~10mm;⑥成像间距:为相应层厚的10%~50%;⑦矩阵:128×256或256×256等;六、颅脑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检查技术适应证1.脑血管性疾病;2.颅内肿瘤及肿瘤样病变;3.脑血管疾病术后治疗后随访;4.筛选可疑又不能行DSA检查的脑血管疾病等;5.颅内感染;操作方法及程序1.平扫1检查体位:病人仰卧在检查床上,取头先进,头置于头线圈内,人体长轴与床面长轴一致,双手置于身体两旁或胸前;头颅正中矢状面尽可能与线圈纵轴保持一致,并垂直于床面;2成像中心:眉间线位于线圈横轴中心,移动床面位置,使十字定位灯的纵横交点对准线圈纵、横轴中点,即以线圈中心为采集中心,锁定位置,并送至磁场中心;3扫描方法①定位成像:采用快速成像序列同时采集冠、矢、轴三方向定位图,在定位片上确定扫描基线、扫描方法和扫描范围;②成像范围,以脑Willis环或病灶为中心;扫描区域近端或远端设置预饱和带分别获得静脉像和动脉像;如行动脉成像要在远端加预饱和带;③推荐成像程序:2D或3D相位对比法PC和3D TOF MRI时间飞逝法;④成像野FOV:20~25cm;⑤成像层厚:1一2mm;⑥成像间距:无间隔;⑦矩阵:256×256,512×512等;2.图像后处理重建方法用MIP法或Surface,多视角重建;五官及头颈部磁共振检查一、眼部磁共振检查技术适应证1.眶部肿瘤,包括眼球、视神经与眶的各种肿瘤;2.眼肌疾病,如格氏眼病等;3.血管性病变,包括眶内静脉曲张、血管畸形、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等;4.外伤;5.非金属性眼内和眶内异物;6.眶内炎症包括炎性假瘤与眶内感染;操作方法及程序1.平扫1检查体位:病人仰卧在检查床上,取头先进,头置于线圈内,人体长轴与床面长轴一致,双手置于身体两旁或胸前;头颅正中矢状面尽可能与线圈纵轴保持一致,并垂直于床面;嘱病人检查中双眼平视前方或闭眼,使眼球保持不动;2成像中心:眶间线位于线圈横轴中心,移动床面位置,使十字定位灯的纵横交点对准线圈纵、横轴中点,即以线圈中心为采集中心,锁定位置,并送至磁场中心;3扫描方法①定位成像:采用快速成像序列同时采集冠、矢、轴三方向定位图,在定位片上确定扫描基线、扫描方法和扫描范围;②成像范围:扫描范围上下包括眶上、下壁,前后包括眼睑至眶尖;③推荐成像序列:采用SE序列或适宜的快速序列,常规行横断面T1 WI、T2、WI,冠状面T1WI或沿检查侧视神经走向设定斜状面T1WI;必要时可根据病情以及磁共振设备条件辅以其他成像序列;如脂肪抑制技术等;④成像野 FOV:18~25cm;也可根据眼眶大小及病变范围设定扫描范围;⑤成像间距:为相应层厚的10%~20%;⑥成像层厚,2~5mm;⑦矩阵:128×256或256×512等;2.增强扫描1快速手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后扫描,成像程序一般与增强前T1WI程序相同,可加扫T1WI-FS序列;常规做横断面、斜状面及冠状面T1WI;2磁共振注射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后扫描,成像程序一般与增强前T1Wl程序相同,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T1WI;二、鼻及鼻旁窦磁共振检查技术适应证1.鼻咽部肿瘤,如鼻咽癌、纤维血管瘤和脊索瘤等;2.鼻咽部肉芽肿性病变;3.鼻窦肿瘤、囊肿、鼻窦炎症、息肉及黏膜增厚、窦内积液、积脓等;操作方法及程序1.平扫1检查体位;病人取头先进,仰卧在检查床上,头置于线圈内,人体长轴与床面长轴一致,双手置于身体两旁或胸前;头颅正中矢状面尽可能与线圈纵轴保持一致,并垂直于床面;做咽部扫描时,嘱病人检查中避免吞咽动作;2成像中心:鼻根部位于线圈横轴中心,移动床面位置,使十字定位灯的纵横交点对准线圈纵、横轴中点,即以线圈中心为采集中心,锁定位置,并送至磁场中心;3扫描方法①定位成像:采用快速成像序列同时做冠、矢、轴三方向定位图,在定位片上确定扫描基线、扫描方法和扫描范围;②成像范围:扫描范围包括额窦平面至上齿槽平面,前后从上额窦前壁至鼻咽腔后部;③推荐成像序列:采用常规SE序列或快速序列,行横断面T1WI、T2WI及冠状面扫描T1WI,必要时可根据病情以及磁共振设备条件辅以其他的成像序列;④成像野FOV:18~25cm;可根据临床检查要求设定扫描范围及成像野;⑤成像间距:为相应层厚的10%~20%;⑥成像层厚;3~5mm;⑦矩阵:128×256或25S×512等;2.增强扫描1快速手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后扫描,成像程序一般与增强前T1WI程序相同,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T1WI;2磁共振注射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后扫描,成像程序一般与增强前T1WI程序相同,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T1WI;二、耳、颞骨部磁共振检查技术适应证1.听神经瘤,尤其是局限于内听道的小肿瘤;2.颈静脉球体瘤;3.耳、颢骨部同时累及颅底和颅内的病变;4.乳突脂脂瘤;5.耳部和颞部的其他良恶性肿瘤;6.颞骨骨折及中耳炎等;操作方法及程序1.平扫1检查体位:病人仰卧在检查床上,取头先进,头置于线圈内,人体长轴与床面长轴一致,双手置于身体两旁或胸前;头颅正中矢状面尽可能与线圈纵轴保持一致,并垂直于床面;2成像中心:鼻根部位于线圈横轴中心,移动床面位置,使十字定位灯的纵横交点对准线圈纵、横轴中点,即以线圈中心为采集中心,锁定位置,并送至磁场中心;3扫描方法①定位成像:采用快速成像序列同时做冠、矢、轴三方向定位图,在定位片上确定扫描基线、扫描方法和扫描范围;②成像范围;二侧颞骨部;③推荐成像序列;SE序列或快速序列,常规行横断面T1Wl、T2WI、冠状面T1WI;如磁共振内耳膜迷路成像,一般采用长T2WI或3DSISS序列;必要时可根据病情以及磁共振设备条件辅以其他的成像序列,血管神经交互压迫一般采用3DTOF序列;④成像野FOV:20~25cm;可根据临床检查要求设定扫描范围及成像野;⑤成像间距:为相应层厚的10%~20%;⑥成像层厚:2~5mm;⑦矩阵:128×256或256×512等;2.增强扫描1快速手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后扫描,成像程序一般与增强前T1WI程序相同,常规行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T1WI;2磁共振注射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后扫描,成像程序一般与增强前T1WI程序相同,常规行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T1WI;四、颞颌关节磁共振检查技术适应证颞下颌关节TMJ紊乱综合征等颞颌关节疾病;操作方法及程序1.平扫1检查体位:病人仰卧在检查床上,取头先进,头置丁头线圈内,人体长轴与床面长轴一致,双手置于身体两旁或胸前;头颅正中矢状面尽可能与线圈纵轴保持一致,并垂直于床面;2成像中心:鼻根部位于线圈横轴中心,选用7~8mm环形TMJ表面线圈一对,一次固定,左右对比成像,体位同颅脑磁共振技术;将环形TMJ线圈中心对准外耳孔前1~2mm处之颞颌关节,线圈尽量贴近TMJ;移动床面位置,开定位灯,使十字定位灯的纵横交点对准线圈纵、横轴中点,即以线圈中心为采集中心,锁定位置,并送至磁场中心;3扫描方法①定位成像:采用快速成像序列同时做冠、矢、轴三方向定位图,在定位片上确定扫描基线、扫描方法和扫描范围;②成像范围:两侧颞颌关节;③推荐成像序列:SE序列或快速序列,常规为冠状面和矢状面T1WI和T2WI成像;矢状面单层多时相动态成像;④成像野FOV:180~200mm;可根据临床检查要求设定扫描范围及成像野;⑤成像间距:为相应层厚的10%~20%;⑥成像层厚:2~4mm;⑦矩阵:256×258等;4TMJ单层多时像 SSMP扫描及电影显示,使用矢状斜位扫描,每个颞颌关节设定一个采集包,扫描层数均设定为1层;频颌关节处于不同的咬合位置时进行多次重复扫描;先将动态扫描设置成手动控制状态,并使扫描仪处于手动扫描待命状态;先嘱病人闭口、咬牙,按手动扫描键做第一次扫描,再将辅助张口器放入病人口中,让病人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根据辅助张口器的梯级,使牙齿处于不同的咬合位置,每变化一个咬合位置重复一次扫描,直至最大位置;2.图像后处理同一层面的TMJ在运动的不同时相的图像,用快速连续显示的方法,即可成为连续的运动画面——TMJ电影;五、鼻咽部磁共振检查技术适应证1.鼻咽部肿瘤,如鼻咽癌、纤维血管瘤和脊索瘤等;2.鼻咽部肉芽肿性病变;3.鼻窦肿瘤、囊肿、息肉及黏膜增厚、窦内积液、积脓等;操作方法及程序1.平扫1检查体位:病人仰卧在检查床上,取头先进,头置于线圈内,人体长轴与床面长轴一致,双手置于身体两旁或胸前;头颅正中矢状面尽可能与线圈纵轴保持一致,并垂直于床面;2成像中心:鼻根部位于线圈横轴中心,移动床面位置,开定位灯,使十字定位灯的纵横交点对准头线圈纵、横轴中点,即以线圈中心为采集中心,锁定位置,并送至磁场中心;3扫描方法①定位成像:采用快速成像序列同时做冠、矢、轴三方向定位图,在定位片上确定扫描基线、扫描方法和扫描范围;②成像范围:应包括第1~2颈椎到蝶窦;③推荐成像序列:SE序列或快速序列,常规行横断面T1WI、T2Wl,冠状面、矢状面T1WI,必要时可根据病情以及磁共振设备条件辅以其他的推荐成像序列;④成像野 FOV,18~23cm;可根据临床检查要求设定扫描范围及成像野;⑤成像间距,为相应层厚的10%~20%;⑥成像层厚:3~5mm;⑦矩阵:128×256或256 X 512等;2.增强扫描1快速手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扫描,成像程序一般与增强前T1WI程序相同,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T1WI;2磁共振注射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扫描,成像程序一般与增强前T1WI程序相同,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T1WI;六、喉及甲状腺磁共振检查技术适应证1.各种良性、恶性肿瘤;2.囊肿性病变;3.淋巴结肿大;4.甲状腺肿大等;操作方法及程序1.平扫1检查体位:病人仰卧在检查床上,取头先进,颈部置于线圈内,人体长轴与床面长轴一致,双手置于身体两旁或胸前,头颅正中矢状面尽可能与线圈纵轴保持一致,并垂直于床面;并嘱病人扫描中避免吞咽动作;2成像中心:线圈横轴中心对准甲状软骨,移动床面位置,使十字定位灯的纵横交点对准线圈纵、横轴中点,即以线圈中心为采集中心,锁定位置,并送至磁场中心;3扫描方法①定位成像;用快速定位扫描序列采集矢状面、冠状面、横断面定位图像;在定位片上确定扫描基线、扫描方法和扫描范围;②成像范围:包括整个甲状腺及喉部;③推荐成像序列:常规使用SE序列或快速序列,做横断面T1WI、T2WI,矢状面T1WI,必要时可以根据病情辅以其他序列;④成像野 FOV:15~25cm;可根据临床检查要求设定扫描范围及成像野;⑤成像间距:为相应层厚的10%~20%;⑥成像层厚:3~8rnm,⑦矩阵:128 X 256或255×312等;2.增强扫描1手椎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后扫描,成像程序一般与增强前T2WI程序相同,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T1WI;2注射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后扫描,成像程序一般与增强前T1WI程序相同,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T1WI;七、面部磁共振检查技术适应证1.各种面部良性、恶性肿瘤;2.各种面部的血管性病变,如:血管畸形、血栓形成等;3.面部肉芽肿性病变;4.面部淋巴结肿大;操作方法及程序1.平扫1检查体位:病人仰卧在检查床上,取头先进,头置于线圈内,人体长轴与床面长轴一致,双手置于身体两旁或胸爵;头颅正中矢状面尽可能与线圈纵轴保持一致,并垂直于床面;2成像中心:线圈横轴中心对准鼻根部,移动床面位置,开定位灯,使十字定位灯的纵横交点对准线圈纵、横轴中点,即以线圈中心为采集中心,锁定位置,并送至磁场中心;3扫描方法①定位成像:采用快速推荐成像序列同时做冠、矢、轴三方向定位图,在定位片上确定扫描基线、扫描方法和扫描范围;②成像范围;根据病变部位;③推荐成像序列;SE序列或快速序列,常规做横断面T1WI、T2WI,冠状面T1WI;必要时可根据病情以及磁共振设备条件辅以其他的推荐成像序列;④成像野FOV:20~25cm;可根据临床检查要求设定扫描范围及成像野;⑤成像间距:为相应层厚的10%~20%;⑥成像层厚:3~5mm;⑦矩阵:128×256或256×512等;2.增强扫描1手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后扫描,成像程序一般与增强前T 1WI 程序相同,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T 1WI;2磁共振注射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后扫描,成像程序一般与增强前′ΓI WI 程序相同,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T 1WI;八、颈部磁共振检查技术 适应证l.颈部的良恶性肿瘤,包括咽旁、颈动脉间隙等部的肿瘤; 2.颈部血管性病变,如,血管畸形、血栓形成等; 3.颈部的囊肿性病变; 4.颈部的肉芽性病变; 5.颈部的淋巴结肿大; 操作方法及程序 1.平扫1检查体位;病人仰卧在检查床上,取头先进,头量于线圈内,人体长轴与床面长轴一致,双手置于身体两旁或胸前;头颅正中矢状面尽可能与线圈纵轴保持一致,并垂直于床面;2成像中心:线圈横轴中心对准甲状软骨,移动床面位置,使十字定位灯的纵横交点对准线圈纵、横轴中点,即以线圈中心为采集中心,锁定位置,并送至磁场中心;3扫描方法①定位成像:采用快速推荐成像序列同时做冠、矢、轴三方向定位图,在定位片上确定扫描基线、扫描方法和扫描范围;②成像范围:根据病变部位大小而定;③推荐成像序列;SE序列或快速序列,做T1WI和T2WI,矢状面T1WI,也可以使用休线圈检查臂丛神经病变及上纵隔的颈部病变;必要时可根据病情以及磁共振设备条件辅以其他的推荐成像序列;④成像野 FOV:20~25cm;可根据临床检查要求设定扫描范围及成像野;⑤成像间距;为相应层厚的10%~20%;⑥成像层厚:3~8mm;⑦矩阵:128×256或256×512等;2.增强扫描1快速手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后扫描,成像程序一般与增强前T1WI程序相同,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T1WI;2磁共振注射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后扫描,成像程序一般与增强前T1WI程序相同,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T1WI;肺部及心脏大血管磁共振检查一、肺部磁共振检查技术适应证1.肺部良、恶性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2.纵隔肿瘤、淋巴结肿大和大血管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3.肺血管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4.胸部手术后疗效的评价;操作方法及程序1.平扫。
简述头颅mri检查的操作流程
简述头颅mri检查的操作流程头颅MRI检查的操作流程一、患者准备1. 提前预约:患者需要提前预约MRI检查,并按照医生的指示准时到达。
2. 服装要求:患者需要穿着舒适、宽松的衣物,避免携带金属物品,如首饰、钥匙等。
3. 询问病史:患者需向医生提供相关的病史信息,包括既往疾病、手术史、过敏史等。
二、检查准备1. 项目确认:患者到达医院后,工作人员会与患者确认具体的检查项目,即头颅MRI。
2. 说明检查过程:工作人员会向患者详细介绍MRI检查的过程和注意事项,并解答患者可能存在的疑问。
3. 服用对比剂:在某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要求患者口服或静脉注射对比剂,以提高图像的清晰度。
三、检查过程1. 更衣室准备:患者需要前往更衣室,将个人物品存放在指定的地方,并更换成医院提供的医用服装。
2. 体位安排:根据具体检查部位,患者将被要求躺到检查床上,头部会被固定在一个特定的位置。
3. 仪器调试:工作人员会将患者推入MRI机器,然后进行仪器的调试,包括确定扫描层面和参数设置。
4. 进行扫描:MRI机器会发出一系列噪音,患者需要保持静止不动,以确保图像质量。
整个过程中,工作人员会通过对讲机与患者保持联系,并提醒患者合作。
5. 对比剂注射:如果需要对比剂增强扫描,工作人员会在适当的时候通过静脉注射对比剂。
患者可能会感觉到一些热感或异味,这是正常的反应。
6. 完成扫描:根据具体检查要求,整个头颅MRI检查通常需要20分钟到1小时不等。
四、检查后处理1. 恢复休息:MRI检查结束后,患者将被推出机器,可以休息一会儿,直到身体完全恢复正常。
2. 结果解读:医生会将MRI图像进行解读,并与患者进行详细的讨论,解释检查结果,并提供相应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3. 归还物品:患者可以前往更衣室,取回自己的个人物品,并更换回正常的衣物。
4. 检查报告:医生会根据MRI图像和解读结果,生成一份详细的检查报告,并交由患者留存或转交给其他医生。
磁共振检查前的准备和注意事项
磁共振检查前的准备和注意事项
磁共振成像(MRI)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医学检查方法,它利用磁
场和无害的无线电波来生成人体内部的详细图像。
在进行磁共振检
查前,有一些准备和注意事项需要考虑。
首先,磁共振检查前的准备包括:
1. 通知医生有关你的健康状况,在进行磁共振检查前,你需要
告诉医生有关你的健康状况,包括任何潜在的健康问题、过敏反应、手术史以及是否患有心脏起搏器或其他内部植入物。
2. 去除金属物品,由于磁共振成像使用强大的磁场,因此在进
行检查前需要去除身上的金属物品,如首饰、手表、钥匙等。
有时
候还需要脱掉衣服,穿上医院提供的病号服。
3. 空腹检查,有些磁共振检查需要空腹进行,因此需要遵循医
生或医院的指示,在检查前不进食或饮水。
其次,磁共振检查前的注意事项包括:
1. 确保安全,在进行磁共振检查时,需要确保没有携带任何可能受到磁场影响的物品,如手机、银行卡、磁性物品等。
这些物品可能会受到磁场的影响或对设备造成干扰。
2. 注意放松,磁共振检查通常需要患者保持静止,因此在检查前需要尽量放松自己,以便获得更清晰的图像。
3. 遵循医生建议,最重要的是遵循医生或医院的所有指示和建议,包括服用药物、饮食等方面的指导。
总的来说,磁共振检查前的准备和注意事项非常重要,患者需要配合医生和医院的要求,以确保检查的顺利进行并获得准确的检查结果。
希望以上信息能够帮助你更好地了解磁共振检查前的准备和注意事项。
磁共振检查前准备
磁共振检查前准备1. 简介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一种无创的医学成像技术,利用磁场和无线电波对人体进行断层扫描,以获取详细的图像信息,用于辅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
在进行磁共振检查前,患者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以确保检查的顺利进行和准确性。
2. 磁共振检查前准备的重要性正确的准备可以提高检查的效果和准确性,避免因为不当准备导致的误诊或漏诊。
此外,合理的准备还可以提高患者的检查体验,减少不适感和焦虑情绪。
3. 磁共振检查前需要注意的事项在进行磁共振检查前,患者需要注意以下事项:3.1 通知医生在进行MRI检查前,患者需要提前告知医生自己的病史、过敏史、疾病情况、使用的药物以及其他注意事项等。
这些信息对医生来说十分重要,有助于医生评估患者适宜进行MRI检查的条件和给予必要的指导。
3.2 检查时间安排通常情况下,MRI检查需要提前预约。
患者在预约时应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时间,以确保可以按时就诊,并且没有与MRI检查有冲突的其他医疗程序。
3.3 穿戴适当的服装在进行MRI检查时,患者需要穿戴适当的服装,避免穿戴有金属物品的衣物。
由于MRI技术使用磁场,金属物品可能会对检查结果产生干扰,甚至损坏磁共振设备。
3.4 移除金属物品在进行MRI检查前,患者需要将身上或口袋中的金属物品全部移除。
这包括金属首饰、手表、手机、银行卡等物品。
如果患者有植入体或其他金属物品无法移除,需要事先告知医生。
3.5 饮食和服药通常情况下,患者在进行MRI检查前不需要特殊饮食准备。
但是,有些特殊类型的MRI检查可能需要患者禁食一段时间。
此外,患者应告知医生使用的药物情况,有些药物可能需要暂时停用或调整剂量。
3.6 异常情况和禁忌症在进行MRI检查前,患者应告知医生自己是否有心脏起搏器、人工心脏瓣膜、听力助听器、金属假肢、耳植入物等。
这些情况可能需要特殊的安排或禁止进行MRI检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RI检查前准备及检查方法
摘要:本文目的在于探讨MRI检查的适应症,检查前准备及检查方法,以便保
证检查的准确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MRI一经问世就受到医学界的高度
重视,成为临床上众多疾病必不可少的检查方法。
关键词: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适应症;方法
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影像检查方式,核磁共振成
像作为一种新型的影像检查技术,不会对人体健康有影响。
MRI一经问世就受到
医学界的高度重视,无论是设备的改进、软件的更新升级,还是对全身各部位器
官的诊断作用研究,都获得了飞速的发展,成为临床上众多疾病必不可少的检查
方法。
但需要注意的是六类人群不适宜进行核磁共振检查,即安装心脏起搏器的人、有或疑有眼球内金属异物的人、动脉瘤银夹结扎术的人、体内金属异物存留
或金属假体的人、有生命危险的危重病人、幽闭恐惧症患者等。
1适应证
1.1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中枢神经系统相对位置较为固定,几乎不受呼吸运动、胃肠蠕动、心脏大血
管搏动的影响;MRI检查多方位扫描、成像参数多、成像序列多,软组织分辨力高,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肿瘤、颅内感染、脑血管病变、脑白质病变、脑发
育畸形、脑退行性改变、脑室病变、蛛网膜下腔病变、脑挫伤、颅内亚急性出血、颅内慢性出血、脑内转移瘤及脊髓肿瘤、感染、血管性病变、椎体、脊髓外伤等
的定位定性诊断极其优越,所以MRI扫描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除颅骨骨折及颅内
急性出血外的最佳影像学检查方法[1]。
1.2颅颈移行区病变
由于MRI具有无骨伪影干扰和多方位成像的优点,对后颅凹小脑、延髓及颅
颈交界区病变的显示具有较大优势。
1.3颈部病变
因MRI对软组织具有较高的分辨力和血管表现为流空效应的特点,可清晰显
示咽、喉、甲状腺、颈部淋巴结、颈部肌肉等,对颈部病变的显示有重要的价值。
1.4胸部病变
一般肺内的钙化性病变及非团块病变不提倡MR扫描,但在MR图像上,因
为纵隔内血管的流空效应表现为低信号,纵隔内脂肪表现为高信号,可形成良好
的对比,所以MRI对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肿大、占位性病变的显示有较大价值。
1.5心脏大血管病变
由于流空效应,MRI可直接显示心脏大血管内腔,对心肌病变、心包病变、
某些先天性心脏病、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等显示较好,但由于心脏大血
管具有周期性搏动,会产生搏动伪影干扰,需应用心电门控触发技术方可得到较
为清晰的图像。
1.6肝病变
MRI扫描对肝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较大价值,如肝囊肿,肝海绵状血管瘤、肝癌、肝转移瘤[2]。
MR胆胰管成像对胆囊及胆道疾病的显示有类似ERCP的效果。
为避免产生呼吸运动伪影,常用呼吸门控技术提高影像清晰度。
1.7肾及输尿管病变
在MR图像上,肾与肾周脂肪组织、肾实质与肾盂内尿液可形成良好的对比,可较好的显示肾的形态及肾结构,对肾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MR尿路成像
对肾盂、输尿管、膀胱的显示近似IVP,对输尿管梗阻、狭窄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1.8胰腺疾病
因胰腺周围有脂肪组织与之形成对比,MRI扫描可显示胰腺及胰腺导管,对
胰腺疾病的显示有一定意义,MRCP对胰腺疾病的诊断有所帮助。
1.9盆腔疾病
由于盆腔不受呼吸运动的影响,MRI扫描可获得清晰的多方位的图像,容易
对盆腔血管、淋巴结进行鉴别,是盆腔肿瘤、炎症、子宫内膜异位症、转移瘤等
盆腔疾病最佳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1.10四肢骨、脊柱、关节及软组织病变
MRI有助于早期发现病变,如骨髓炎、软组织内肿瘤、血管畸形、缺血坏死、关节软骨损伤、关节软骨变性、骨转移瘤、骨挫伤、关节积液、韧带损伤等。
2检查前准备
2.1 MRI扫描前,仔细阅读申请单,核对患者一般资料,如姓名、性别、年龄、体重等,了解病史,明确检查部位、检查目的和要求,对上述各项不详的申请单,应请临床医师填写清楚,避免检查时发生差错。
2.2详细询问患者有无检查禁忌证,并叮嘱患者仔细阅读检查须知,严格按
照要求做好检查前的准备工作。
2.3腹部及盆腔检查的患者,应向患者说明胃肠道准备的方法,对子宫腔内
置有金属节育环而又必须进行盆腔检查的患者,应嘱咐患者先取出节育环再行检查。
3.4首次检查患者除核对一般资料外,还应仔细询问是否按照要求做好了准备,然后登记进行检查。
对复诊患者,应查阅以前的图像,以便检查时对照和确
定检查方案。
2.5在进入检查室前,要去除被检查患者身体及衣物上所有可能影响检查结果、危及生命安全和(或)造成损坏的物品,如义齿、发卡、钥匙、硬币、手表、小刀、耳环、项链、戒指、磁卡、手机等。
2.6要给患者认真讲解检查的过程,告知检查所需大约时间,检查时设备所
产生的噪声,叮嘱患者在扫描过程中若无特殊不适,不得随意运动,训练呼吸动作,尽可能消除患者恐惧心理,争取得到患者的配合,从而达到最佳检查效果。
2.7烦躁不安、幽闭恐怖症、婴幼儿患者,应适量使用镇静剂或麻醉药,提
高检查成功率,但必须在相关医务人员的指导和陪同下进行,以免发生意外。
2.8急、危、重患者一般不常规做此检查,因病情需要必须做该检查的患者,应在临床医师陪同下进行,并备齐所有急救药品及抢救设备,以便发生意外时开
展抢救工作。
3常用检查方法
3.1普通扫描
普通扫描,也称MRI平扫,即利用人体不同组织在MR设备中弛豫差别形成
良好对比的一般扫描方法。
适用于绝大多数患者,尤其是初诊患者一般均需普通
扫描。
普通扫描可获得T1WI、T2WI、PDWI图像以及TWl和重T1wI、重T2WI、FLAIR、STIR图像,对发现病变、全面了解病变情况、观察解剖结构有很重要的意义。
3.2增强检查
增强扫描,即静脉内注入对比剂后的扫描方法。
通常是在普通扫描发现病变
或可疑有病变后,选用的检查方法。
增强检查可分为两种情况:即注入对此剂后
目标组织的信号强度增加和信号强度减小。
前者称为正增强,后者为负增强。
临
床常用的顺磁性MRI对比剂Gd-DTPA,,仅获得T1WI或重T1WI,属正增强。
对有既往MRI资料的肿瘤术后患者,可根据情况直接增强扫描进行随访。
但
应注意仅靠增强T1WI上的变化不能全面反映病变全貌,必要时可在对比剂由人
体清除后补作平扫[3]。
4小结
MRI是一种利用核磁共振原理的最新医学影像技术,对脑、甲状腺、肝、胆、脾、肾、胰、肾上腺等实质器官以及心脏和大血管等有绝佳的诊断功能。
与其他
辅助检查手段相比,核磁共振具有成像参数多、扫描速度快、组织分辨率高和图
像更清晰等优点,且可查出不易察觉的早期病变,目前已成为肿瘤、心脏病及脑
血管疾病等早期筛查的有力武器。
通过全面了解MRI检查的适应症,检查前准备
及检查方法,以保证检查的准确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具有极高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陈体,苏雪娟.影像诊断急性颅脑损伤中的CT、MRI诊断价值研究[J].东方
食疗与保健,2017,(7).
[2]张国英.比较MRI与CT用于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价值研究[J].临床医药文
献电子杂志,2016,3(20).
[3]左敏,李志浩,杨克勤.CT和MRI在颅底沟通性肿瘤中的诊断运用[J].中国
医药科学,201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