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课标指导下的小学古诗词教学探究
基于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措施探究

基于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措施探究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小学语文教师对古诗词的教学大多有固定的套路,教学方式比较枯燥,在带领学生熟读后直接进行诗句解读,分析主题意境、作者感情,并没有真正关注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与理解情况,从而制约了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学习。
因此,随着新课改的进行,教师应该认识到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自己作为课堂的主导,应带领学生采用多元化的方式进行学习,帮助他们理解与体味古诗词的韵律美、情感美等内在元素,从而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品味分析能力,提升学生的古诗词核心素养。
一、通过朗读对古诗词进行感悟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材进行了更新,教材的内容都是经过语文专家精挑细选而成的优质作品集,尤其是对于我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古诗词,选取的都是意象丰富且韵律感比较强,读起来很“顺溜”的[1]。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古诗词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首先引导学生进行多元化的朗读,从多方面着手,对古诗词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帮助学生感知体味古诗词的意境与韵律。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行朗读、集体朗读或者角色扮演等。
通过朗读先对古诗词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比如学习其中的生字等;接着集体朗读,学生通过共同阅读容易引发情感上的共鸣,感悟其中的结构音韵之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对古诗词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之后,可以进行沉浸式阅读,通过对于古诗词中不同角色的分析思考,表现出当时人物的思想感情来加强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学习与理解。
总之,多人阅读的形式可以帮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从多角度深入体味古诗词的意境与情感,读出诗中的感情与韵味,使得学生感悟其中的魅力。
以《望庐山瀑布》一篇为例:“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学此首诗篇时,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大声朗读,此篇为李白所作,气势雄厚,用词押韵,无陌生词汇,读起来朗朗上口。
学生通过朗读,对于古诗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后,可以自行反复多次阅读,能够讲述诗中所描写的内容。
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古诗课堂美育分析

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古诗课堂美育分析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推广,古诗课堂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环。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古诗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更是构成中华文化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作为语文教学中的古诗课堂教学,应不仅注重学生对于古诗的理解和记忆,同时强调古诗的美育功能,让学生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受到美文的熏陶,养成美好情操。
一、古诗教学中的美育设计1、意境感知美: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得到意境的感受,感受到古诗所表达的内涵情感,领悟古人的精神世界,增强审美情趣。
在学习古诗前,教师可以先创建一个与诗歌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诗歌的氛围,激发学生对于古诗的情感共鸣。
例如,在教学《静夜思》时,可以先展示一张月下山林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感受月光、山林的静谧与神秘。
然后,再请学生阅读《静夜思》,理解诗歌中所表述的情感,让学生体验到“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样的氛围,让他们感受到古人对于大自然的醉心与感慨,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的美学素养。
2、语言感知美:古诗的语言之美是诗歌最为重要的美学特征之一,教师应该在古诗教学中,让学生感知古诗的语言之美,引导学生从词语、句子结构、节奏韵律等多个角度来认识古诗的语言特征,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鉴赏能力,让学生对于汉语语言的美感有更深入的理解和体认。
例如,在教学《长恨歌》时,可以先教学课文中的生僻字词,用生动有趣的形式来介绍和演示这些字词的使用方法。
然后,让学生感受古诗中的节奏、韵律,训练学生的诵读能力和朗读表现力。
通过这样的课堂教学设计,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可以让他们在学习中感知汉语语言的美感,从而培养他们的语言鉴赏能力。
3、唐诗宋词的百科知识:古代诗词中涉及的历史人物、事件、文化背景等都是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在古诗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了解唐诗宋词中所蕴含的历史文化知识,让他们了解唐宋时期的风俗文化、社会变迁和思想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新课标背景下关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的探讨

号 性应答, 以 引导 或维持讨论。
乖 而一些简单的答语, 不是解释 , 小 评价或给予 忠告 ,而是对理解 举 加以反映, 澄清 , 接受, 证明, 旨在 形 成 良好 的气 氛 ,让 学 生 户 愿意 展 开他 们正在 表达 的 观念 。 特别注意的是 :①教师应 平 充分调动学生 的眼 ,耳,口, 手多种感官活动。通过看,听, 想, 讲 ,做等产生符合刺激 , 增强参与效果。为学生提供创 新实践的机会,引导学生多参 与创新。如在 《 世界 因生命而 精彩 》的教 学中,我让学生用 眼看 , 用耳听, 用 心想 , 用 手摸 , 用 口说 ,在 自然中寻找生命 , 感受生命。②课堂 中真正 民主 开放是师生建立在平等 的基础 上的一种和谐、有序 的教学氛 围,而不是教师放 任不管 。真 正的民主自由也不是放开整个课堂,课堂越活跃 好。在一次 《 情绪万花筒 》教学中,我临时安排 了— 隋绪模仿活动 , 让学生总绪 睛绪多样性和 复杂性。学生空前热情,但由于临时安排 ,环节 漏洞百出,秩序一直很乱 ,最后只能中途取消。 所以我总结到:教师应做到放开的是活动, 抓住 的是学生。首先 , 要详细缜密设计科学的活动方 案、形式 。其次 ,主动参与活动 , 不能布置完就 放任 自 流, 袖手旁观。 第三, 及时调整活动节奏、 方向。最后还要着重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 ,以在 实际教学 中及时的处理意外事件。 二 、教 学方 法 的 改革 新课程要求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 , 乐于探索 。 勤 于动手 。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
思想 “ 创新”,教学 “ 创新”在当今教育环 境下迫在眉睫 ! 随着新一轮教育课程改革试验的 全面展开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社会实践已成 为素质教育的核心。而作为素质教育的每一位教
师 必须 具有 创新 意识 。 从 教 学思 想到 教学 方式 上 ,
新课标背景下关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的探讨

新课标背景下关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的探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人类的一座知识宝库,古诗词则是这座宝库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
新课标也与时俱进地在“总目标”中提出了“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的要求,在“阶段目标”中更是明确要求诵读、背诵优秀诗文,小学阶段不少于160篇。
由此可见,新课程标准肯定和提高了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地位。
下面,就小学古诗词教学谈一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策略。
一、精心设计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源于兴趣。
古诗词言简意丰,却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隔甚远。
教师在教学时特别需要创设与古诗词相和谐的情境,带领学生穿越时空,如临其境深入感受。
如教学李白的《赠汪伦》时,可先讲述汪伦用计诚邀李白到桃花潭做客。
临别时,李白即兴写下七言绝句《赠汪伦》。
这个故事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赠汪伦》一诗的兴趣。
又如教学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就可采用设悬念的方法。
古代有位大文豪写了一首七绝,在诗中直接将西湖比作美女西施,这位大文豪是谁呢?这首诗叫什么呢?是怎么写的呢?向学生提出一连串问题,是学生产生疑问。
再如教学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可从“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这句千古佳唱着手,激疑设趣,从而引导学生欣然诵诗。
二、丰富教学手段,扩展学生的想象力叶圣陶曾说:“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想象。
”古诗词具有简洁、篇幅短小而意蕴丰富的特点,学生要充分了解诗中意境,诗句的言外之意,就要靠自己的想象补充和领悟,去联想、补充和创造,以构想诗词中的画面。
此时,教师如果注意学生心理、态度和情感的变化,采取放录像、赏图片、配音乐、想画面等手段,努力扩展学生的想象。
例如,在学习《江上渔者》学习古诗后,请同学们想象在波涛滚滚的江面上,捕鱼人冒着生命危险,打捞鲜美的鲈鱼,使人不由对捕鱼人产生同情与怜悯。
在学习古诗《春日偶成》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描绘春游时看到的景象。
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分析

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分析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词的教学占了很大的比例,教师在教学中采取的错误引导方法或者是说缺乏整体教育情境,影响了学生对古诗词的整体领悟。
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讲课的时候,要格外注重对学生学习古诗词这方面能力的培养,使他们的学习效率和核心素养得到提升,让他们能够意识到学好古诗词对他们学习语文是有更大帮助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新课改;古诗词;策略一、分析古诗词教学现状关于语文古诗词的教学是一件较为复杂的工作,从教学方式与理论研究来说对于缺乏深厚经验的老师都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传统的照本宣科的方法,应付应试教育也显然与当下现状不符合,古诗词语言都比较凝练,看似简单的文字实则蕴含丰富的意义,有限的篇幅表达着诗人悠远意境和强烈的情感。
古诗词不仅仅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蕴含的教育意义,也是不言而喻的。
另外,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缺乏相应的知识储备,认知水平有限,需要老师带领学习,收集相关资料,如作者的学习经历、生活经历、时代背景等,更要在老师的带领下深度入挖掘古诗词人文内涵与价值意义,进行浅显的情感体验,感受古诗词的优美,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而不仅仅停留在书本的学习,教师也应该增加方法上的传授,形成师生间的交流。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教学的意义1.丰富文学常识,培养思维品质古诗词是融合我国优秀诗人思想品质的优秀作品,诗词当中所体现的思想感情和思维品质也是学生需要学习和发扬的传统。
小学学习阶段正是开阔学生视野,形成良好思维品质的关键时期,教师在这个阶段重点对学生进行古诗词的教学,并通过借用有效的网络资源等形式,帮助学生从古诗词的讲解当中发掘关键信息,体会古诗词意境和思想情感,不断丰富自身的文学常识,培养善于思考、善于分析的良好习惯,强化思维品质的发展。
2.规范言行举止,强化德育渗透教师在对一些经典古诗词进行讲解时,除了需要具备独特巧妙的写作手法,还需要能够体现诗人的情感反馈,并给后人以启迪,激励学生做思想品质优秀的人。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分析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分析摘要:在新课标改革的要求下,对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做出了新的要求,在语文学习中要实现的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关于这一点,就要求教师在进行语文的授课过程中要提升语文教学水平,现阶段,进行创新性的语文古诗词教学已经成为当下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1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第一,教师的教学形式单调。
古诗词是中文的结晶,不仅包含多种含义,还能够构成优美的意象,令人向往。
然而,一些小学语文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却仅仅采用带读、翻译、背诵的单调方式进行教学,长期下来,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并不高,难以有效运用诗词表达自身的想法。
第二,教师的教学侧重点有所偏差。
在很多教师看来,学习就是为了取得较高的分数,所以过于侧重知识点的讲解,甚至有的小学语文教师直接按照考试题目的模式进行教学,要求学生逐字翻译。
因此,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时候只会关注到其中的知识点,并没有从作者的角度欣赏诗句。
第三,教师的教学内容与生活脱节。
知识和生活从来都是有着紧密联系的,然而,一些小学语文教师似乎并没有重视这一点,更没有体现在课堂教学中,仅仅是为了教学而教学。
在此情况下,学生往往会忽视古诗词的实用性,无法在生活中有效运用古诗词进行交流。
2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创新2.1转化教学模式,建立以小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从以往小学古诗词的教学中,发现大部分的课堂都是教师在讲解,以教学的固定模式和教师的个人感受来向学生传达诗词的知识点以及诗词的情感。
那么,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个人感悟是非常薄弱的,原本很优美的古诗词教学到了学生这里也变为机械性地记忆,非常不利于对学生的综合培养。
因此,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去思考,去自行感受诗词的情感,并尝试找寻与自身的共鸣,达到更好的学习体验。
例如,在教学《望天门山》这篇古诗词时,诗中言:“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浅谈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

浅谈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古诗词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也在不断地改革和创新。
本文将从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意义、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进行浅谈,以期为小学语文教师和家长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一、古诗词教学的意义古诗词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蕴含着深厚的人文情感。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古诗词教学,可以引导学生热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培养他们的文学情操和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
古诗词中的感人情景、优美风景和朴素情感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科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古诗词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阅读古诗词,二是朗诵古诗词。
阅读古诗词是古诗词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阅读古诗词,可以使学生熟悉古诗词的基本韵律、格律和意境等,感受古诗词的美丽和魅力。
在新课标下,小学阶段的古诗词教学要求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一些简单易懂的古诗词,使他们初步了解古诗词的特点和魅力,培养他们对古诗词的喜爱和兴趣。
朗诵古诗词是古诗词教学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通过朗诵古诗词,可以让学生深入感受古诗词的音韵之美、节奏之美以及情感之美,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
在新课标下,小学阶段的古诗词教学要求教师组织学生朗诵一些简单易记的古诗词,并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朗诵比赛和展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自己的朗诵才华,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在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方法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语文素养,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要注重情感教育。
古诗词作为文学艺术的精品,内涵着深厚的人文情感。
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深入感受古诗词的情感内涵,引导他们用心理解、用情体验、用感悟古诗词,使他们从中获得情感的愉悦和启迪。
新课标视域下的小学古诗词教学策略

新课标视域下的小学古诗词教学策略古诗词语言精练,具有鲜明的节奏性与韵律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新课标视域下的小学古诗词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读思结合,体味古诗词的内容和情感,培养学生的理解力、表达力、思维力与审美力,促进古诗词教学评一体化,从而提升古诗词学习力,自主构建古诗词学习新格局。
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不少教师囿于教参的诠释,教学方法单一,或重传授知识,轻诵读感悟;或重理解意思,轻意蕴品味;或重抄写记忆,轻兴趣陶冶,缺少诗词应有的韵味和情趣,挫伤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美,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能结合自己的经验,理解、欣赏和初步评价语言文字作品,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和精神世界。
因此,新课标视域下的古诗词教学,教师要立足学情,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推敲文字,读思评相融合,体味古诗词的内容和情感,感受传统文化的经典魅力,从而提高古诗词阅读素养,提升古诗词的学习力。
一、联结想象,提高理解力由于时代差异、信息源差异与个性差异,古诗词带给学生一定的陌生感与疏离感,读懂诗句有一定的难度。
认知心理学认为,言语理解是建构语言意义的第一步。
古诗词教学,教师要避免单一枯燥的意思讲解与内容分析,引导学生依托教材整合资源,发挥想象,以对话补白、心理补白等形式,进入诗词所描绘的情境,夯实认知,促进古诗词的理解。
(一)盘活资源,领悟诗词意思新课标提出,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联结课堂内外、学校内外,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古诗词主题多维度丰富语料储备,了解诗词时代背景、作者生平与作品风格等相关信息,在横向勾连与纵向对比的历史时空中知人论世,理解诗词意思。
例如,在教学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长相思》时,教师指导学生借助注释与插图讨论诗词大意,在交流环节与学生分享纳兰性德跟随康熙皇帝东巡祭祖资料及行军图,引导学生直观感受两者之间的距离,想象古代将士远离家乡翻山越岭、长途跋涉的画面,感受将士们“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之行军的艰辛。
小学语文中的古诗词吟诵教学探究论文

小学语文中的古诗词吟诵教学探究论文摘要:众所周知,吟诵是一种传统的诗词诵读方法,他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诗歌所传达的情感和意境,体会其中蕴含的深厚的人文精神。
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古诗词离我们越来越远,学生们在实际的生活过程中大多数时候都运用不到诗词,它逐渐成为了语文科目中单纯的一项考试内容,这是不可取的。
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将吟诵纳入自己的教学系统,不断探究有效的教学方式,以使学生在提高古诗词吟诵水平的基础上,提高自己对古诗词的体悟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吟诵教学现阶段,在我国当前的教育教学大环境下,无论是哪一学科的教学目的都仍然是让学生们获得较高的分数、取得较好的成绩排名,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会有针对性地进行一系列的教学,考试一般考什么内容,教师就教什么内容,具体到小学语文这一科目也是如此。
然而,小学语文古诗词的考试一般都不会包含诗词吟诵的相关内容,这也导致了师生对这方面的忽略。
但是,作为一名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其一定要看到诗词吟诵对古诗词教学的作用,不断探究有效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提高吟诵水平。
一、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模仿教学练习古诗词吟诵实际上就跟练习唱歌一样,一开始小学生并不能够自己进行高水平的吟诵练习,所以就要从模仿开始。
在进行这部分的教学时,语文教师一开始的时候一般都是先为学生们简单讲解一下吟诵的规律,如平长仄短,依字行腔等等,然后教师带领学生们一边吟诵一边体会。
但是,这种教学方式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尚且具有一定的难度,更别说是小学阶段的学生了,因此,语文教师一开始的时候,可以先利用计算机等为学生们播放一些诗词吟诵的语音片段,让学生们模仿练习[1]。
举例说明,当小学语文教师在讲到杜甫的诗词《春雨》的时候,在吟诵教学阶段,教师不要单纯地告诉学生第一句该怎么读、第二句该怎么读等等,教师可以借助于计算机为学生播放配有背景音乐的诗歌吟诵语音,让学生们仔细体会诗词中每一个词语、每一个整句都是怎么诵读的。
新课标理念下古诗教学新尝探新课标的基本理念

新课标理念下古诗教学新尝探: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古诗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是小学生接触了解祖国优秀文化遗产的好教材。
可传统的古诗教学,教师讲,学生记,模式过于一致,方法单调。
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我对古诗的教学进行了新的尝试。
一、转变方式,尝试自学学生是语习的主人,小学语文教学要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新理念下的古诗词教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如我在教学古诗《江雪》时,由于这首诗内涵丰富,短小精悍,词句优美,韵律和谐,节奏性强,易读易记。
针对这一特点,在教学时,每一部分我都是放手让学生尝试在前,学生能学会的就不教,确实不能学会的也是先让他们自学后再教。
充分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进行尝试朗读、尝试讲诗意、尝试自己解答疑难问题,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很高。
由于学前有目标,因此,课前学生都能上网收集有关的资料,然后作好笔记。
有的把找到的资料绘成图画形象生动,有的把有关的内容敲在U盘里,堂上好让同学们欣赏。
由于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因此,课堂上同学们学习热情高涨,积极发言,他们会尽最大的努力争取机会,把自己搜到的资料秀给同学们看。
从而把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这说明小学生尽管年龄小,但也有自学的能力,何况他们已学过不少的古诗,并非白纸一张,我们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学。
而作为老师,应该充分利用孩子们已有的积累,加以引导激活兴趣。
对小学生学习潜力估计太低,处处不放心,实在是没有必要的。
要想让学生情绪高涨、乐于自学,老师就要让学生从古诗词教学中领悟到一些语言文字的规律,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
就如《江雪》这首诗来说,老师就应该把虚指与倒置作为古诗学习的知识和方法渗透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悟学习古诗词的方法,使教材的价值得到更深的发掘。
二、自主感悟,多元解读前人早就认识到诗无达诂,也就是说:一首诗是没有唯一正确的解释的。
一首好诗正因为可以作多种的理解,才让人回味无穷。
同时由于读者的人生经历不同以及文化背景的差异,对作品也有不同的解释。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研究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研究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研究古诗词是我国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本文将探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的途径,以期为提高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质量提供一些思路。
一、研究现状1. 研究内容方面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研究广泛涉及古诗词的内容、表达技巧、艺术特点等。
研究者通过分析古诗词中所含的词汇、句式、修辞手法等,为教师提供了宝贵的教学资源和指导。
2. 研究方法方面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研究方法多样,常用的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实践研究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古诗词的教学效果和方法,为改进教学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二、存在问题1. 教材选择的问题目前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内容较少,部分经典之作难以见到。
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古诗词应该纳入到教材当中,以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
2. 教学方法的问题目前很多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讲解式教学方法,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
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多元化的学习,让学生通过演唱、背诵、朗诵等形式来感受古诗词的美好。
3. 教学形式的问题小学古诗词教学应该多样化,形式多样化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可以将古诗词的内容与戏剧、舞蹈等表演艺术形式相结合,使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有趣。
三、改进途径1. 合理设计教学内容教师应该选择一些优秀的古诗词来进行教学,不仅要注重经典之作的教学,也要注意地培养学生对当代优秀作品的欣赏能力。
2. 增加课堂互动课堂教学应该更加注重师生互动,通过提问、讨论等形式来引发学生兴趣。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3. 多样化教学形式除了传统的讲解式教学,应该使用多种教学形式,如演唱、背诵、朗诵、模仿创作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古诗词之美。
4. 培养鉴赏能力语文课堂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通过分析古诗词的词句、形象、意境等要素,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古诗词的内涵,并对其进行评析。
新课标下小学古诗文教学浅谈

新课标下小学古诗文教学浅谈古诗词是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民族之根,更是我们人生路上的指路明灯。
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文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
小学语文的古诗词教育是小学生接触中华文化的开始,是认知传统文化的第一步,只有打好基础,他们才能茁壮成长,从而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
一、古诗文教学的意义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民族历史的瑰宝。
1.古诗文是美的化身古诗文把色彩美、画面美、意境美与艺术妙笔融为一体,有着特殊的审美功能,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有情”、“诗中有理”,既闪耀着美的光彩,又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引发学生思想情操上受到美的陶冶和升华。
古诗词中的悲欢离合全在短短数句诗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文字的精炼,语言的凝练,情感的迸发,那些千古绝唱在今天的我们读来依然频频动容。
2.古诗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2022版语文课程标准中在总目标中提出:“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感受语言文字及作品的独特价值,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智慧,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立文化自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几千年来,中华历史在时间维度过程当中逐渐积淀下来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思维方式、共同的心理结构、共同的审美旨趣。
因而,古诗词当之无愧成为小学生接触古典文学的最佳启蒙教材。
让孩子们在小学阶段多背诵一些古诗词,将作为一种文化知识储备,受益终身,对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当前古诗文教学的问题1.课堂多媒体使用泛滥,颠倒主次当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着,为我们的古诗文教学增添了很多便捷,让我们的古诗文教学手段越来越多样化,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一线老师在古诗文教学中对多媒体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严重,课堂中,多媒体设备的使用可谓是无处不在,动画视频的频频播放、配乐朗读等等占据了课堂主阵地,课堂变得越来越热闹,可是学生的思考却一点点在打折。
浅谈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

浅谈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古诗词教学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标下,更加注重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情感教育,注重多元思考和自主探究等方面。
本文将浅谈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
一、注重情感教育在诗歌教学中,情感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需要通过情感投入,才能更好地理解诗歌内涵,进而真正赏识诗歌。
在新课标下,教师需要注重情感教育,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情感,发表自己的观点,分享自己的感受。
同时,还可以通过比赛、分享会等形式,增强学生对于古诗词的情感投入和理解。
二、注重多元思考诗歌是一个真正需要多元思考的艺术形式。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多种角度来理解一首古诗词,例如从诗歌的形式、内容、语言特点等角度来分析诗歌,并进行比较、归纳等思维活动。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从其他非文学领域的角度来理解诗歌,例如从艺术、历史、地理等角度来进行探究。
这样的多元探究,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词。
三、注重自主探究在新课标下,教师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
在古诗词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进行自主探究,例如通过阅读古代文献、游览历史遗迹、欣赏相关音乐、制作手工艺品等方式,来深入了解古诗词的背景和内涵。
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互联网等资源,让学生通过自主上网、查询资料等方式,进行深入了解和探究。
综上所述,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需要注重情感教育、多元思考和自主探究。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增强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理解和欣赏,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策略与方法(10篇)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策略与方法(10篇)第一篇: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基本策略摘要:小学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基础阶段,随着新课改实施,对于语言精练、抽象性较高及年代久远的古诗教学也提出了相对于以往更高的要求。
语文教师应积极探索各种教学方式,以此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语文素养。
从创设教学情境、讲解古诗背景、引入表演活动等方式分析小学语文故事教学的基本策略,望给语文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策略古诗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更是中国人的文化符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着较大的比重。
但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注重对记叙文和议论文的讲解,教师普遍忽视古诗教学,只是在课堂上通读一遍,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将课文翻译一遍就算完成教学,并没有深入分析古诗中蕴含的文化素养,这是不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的。
所以探究小学语文古诗教学对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思维能力等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小学阶段的学生相同的特点即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好奇心强,语文教师可以紧抓学生心理特点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如,创设语言情境渲染古诗美的意境。
古诗中的语言简短且优美,教师在朗读故事时可带有感情地描绘其中的场景,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情绪,使其全身心投入古诗情境中。
例如,某小学教师在讲解《春晓》一课时,就邀请一名学生上台朗读,同时运用多媒体播放相应的视频,一下子就将学生注意力吸引到那个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季节。
此时学生再读出“天渐渐地黑了,你趴在桌上不知不觉睡着了(让其他学生趴在课桌上做睡觉状),朦朦胧胧地听到外面刮着呼呼的风,一会儿又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你又睡着了,突然被耳边的鸟叫声惊醒了,你睁眼一看说:“我怎么睡着了?”看着窗外兴奋的小鸟不知不觉地读出“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再看到楼下花园中树木上的花被刚才的风雨吹得满地都是,又想起“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学生在语言情境中既明白了古诗要表达的含义,也体会了诗的意境,提高了古诗教学效率。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随着新课标的推出,小学语文教学方向也随之变化,古诗词教学成为了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
小学生在学习古诗词时,除了要理解古诗词的表面含义,还要掌握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历史背景和人生哲理。
为此,在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需要采用一些策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悟古诗词。
1. 阅读前先导入在教学古诗词前,老师可以通过图片、视频、音乐等多种方式,先以情境、抒情、色彩等多维度的形式向学生导入古诗词的意境和情感。
比如,教《静夜思》时,可以先听一段夜里的运河泛舟,然后再慢慢导入这首诗的情境,增加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2. 知识传授与情感体验相结合在古诗词的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知识和情感相结合,始终强调情感体验的重要性。
在传授古诗词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去感受和理解其中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情感表达能力。
3. 诗歌童心与情趣把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儿童世界”的元素引入古诗词教学中,通过故事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趣味和童真,让学生在趣味中更好地体悟诗歌的意境,提升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和积极性。
4. 经典名句背诵古诗词中的经典名句是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基础,要求学生一定要熟记并背诵这些经典名句。
在背诵过程中,老师要及时纠正学生的发音和语调,让学生更好地把握句子的韵律和节奏。
5. 联想接龙闯关在教学古诗词时,老师可以通过联想接龙、拼音游戏、诗歌大朗诵等方式,让学生在游戏中自然浸入古诗词的意境,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韵味和魅力,同时增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自信心。
总之,在古诗词教学中,要把学生的情感体验作为重点,让学生体验古诗词的文化内涵和人生哲理,同时也要注意创新教学策略,创设多种情景,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让古诗词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营造出更加丰富多彩的语文教学氛围。
古诗词三首人教新课标版五年级下语文教学设计

-在日常生活中,观察自然景色的变化,尝试用诗意的语言记录下来,锻炼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作业评价:
1.教师将关注学生在作业中的表现,鼓励创新思维,给予及时反馈和指导。
2.评价方式包括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和教师评价,旨在培养学生自我反思和批判性思维。
3.对于完成作业优秀的学生,教师将给予表扬和奖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三首诗词的意境、表达技巧、修辞手法等方面进行讨论。
-提问:“请同学们结合所学内容,讨论一下三首诗词的意境、表达技巧和修辞手法,并准备分享你们的讨论成果。”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点评:“你们小组的分析很到位,这首诗运用了对仗、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出了优美的意境。其他小组还有其他观点吗?”
-布置作业:“请同学们课后阅读其他描绘自然景色的古诗词,感受古人的智慧,下周我们将分享阅读心得。”
五、作业布置
1.家庭作业
-请同学们结合课堂所学,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词进行背诵,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对其进行简要解析,体会诗人的情感。
-以“我心中的春天”为主题,创作一首古诗词,要求运用课堂所学的修辞手法,展现春天的美好。
-推荐相关古诗词作品,引导学生课后阅读,提高文学素养。
6.评价激励,促进成长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互评,培养他们的反思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夜晚、春天和江南的美景,引导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观察并描述所看到的画面,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分析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分析摘要:新课程改革要求标准的推行直接开启了人类教育上新的里程碑,在我国教育进行新课程改革后,整个小学阶段、乃至其他阶段的教学方法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本文主要围绕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背景,对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通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情感创设的教学方法、文章内容的情感引入等其他教学方法,使学生对古诗词的教学内容的兴趣得到提升,并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深入体会其中的美感韵律和内涵情感,从而进一步优化古诗词的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研究引言:由于新课程改革中的教育标准要求在我国教育中日渐的被推广运用,所以使得小学语文教学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要求小学语文课程的实际教学中要充满多样性。
小学语文中的古诗词教学也是教学中需要重视的一部分,教师需要结合这些情况对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进行一个具体的整合优化,以此保障语文课堂中的教学效率。
一、结合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背景进行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意义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发展过程中完好保存下来的特色之一。
古诗词中能够充分地体现出诗人心中的所思所想,对学生进行有效地古诗词教学能够促进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古诗词中的用词用句往往是比较精简的,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运用最精简的词句来阐明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除此之外,学生在对古诗词进行掌握学习时可以从中汲取一些其他方面的语文知识,这不仅可以有效升华学生的思想情操和个人的审美水平,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在今后文言文学习中的理解能力。
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着重抓牢对学生进行高效的古诗词教学工作。
二、运用朗读的方式进行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针对国内以往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情况来看,语文教师需要进一步完善古诗词教学的教学方法,可以在课程教学中结合古诗词中的美言美绝句来升华学生的精神层面的认知,从而可以进一步提升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质量,也可以使学生深入了解并掌握古诗词中的知识,这为他们的今后的语文学习成绩的提升有着极大的作用。
统编教材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研究

统编教材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研究摘要:自新课标提出以来,对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对教学方式进行全面的创新,以提高古诗词的教学效果。
本文通过对统编教材中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一些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统编教材;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研究古诗词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
古人通过诗词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对于当下时代所包含的感情或看法,它的表现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各种手法和意境都是值得学生学习的。
因此,古诗词教学也是作为统编教材下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重点内容来展现,而探索适合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教学方式就更为重要。
一、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现存的问题(一)学生缺乏足够的体验新课标提出,对学生的教育要更注重全面素质培养,而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固守传统教学方式,一直以来是以学生的应试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时,只注重于学生的应试教育,却忽略了学生的自身体验。
另外,在目前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考试仍然是对学生的能力进行检查和评价的主要形式。
因此,学生在学习中没有获得足够的体验,使得古诗词教育的发展脚步受到阻碍。
(二)教师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由于小学阶段学生年龄较小,自身的智力水平还未发育完全,而且古诗词的内容大多是含蓄的古语,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应该探寻多种适合的教学方法,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内容涵义。
而当前小学语文课堂上,部分教师还是缺乏这种意识,没能及时做出改进,使得学生被动接受。
(三)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老师提问古诗词相关问题,基本很少有学生会主动回答,即使有少数学生知道答案,也不会主动与教师配合而掌握主导权。
这种情况的发生主要是因为学生们的主体性没有得到足够的体现。
在这种较沉闷的课堂氛围下就不能保证教育质量的提高。
而学生不与教师进行更好地合作,自身的语言能力就不会提高,渐渐就会降低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使学生的全面发展受到限制[1]。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作者:万宁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7年第05期诗歌是我国最具特色的文化遗产,我国是诗歌大国,千年来流传下众多优秀诗歌,让学生从小学习诗歌有着很大的积极意义。
一、古诗词教学的意义古诗词教学能够促使学生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小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只有在培养其具有良好品德的同时提高其对优秀文化的认识,才能使其进入社会后更好的为国家发展做出贡献。
优秀的古诗词作品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来反映生活的本质,诗歌是人生的浓缩,内容深刻且意味深远,因此古诗词教学能够帮助小学生认识世界、了解社会,帮助其形成良好的人生观,积累一定的人生经验,学生学习古诗词能够陶冶自身的情操,加强自身的修养。
古诗词的语言精炼优美,对学生进行古诗词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通过诗歌学习,学生能够感受汉语言的魅力,从而达到语文学习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通过模仿这些优美的语言,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古诗词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审美资源,语文教师要采用高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欣赏诗歌的美,在欣赏诗歌的同时提高学生自身的审美水平。
二、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目前,小学古诗词教学的效率不高,学生对诗词的学习兴趣也不强,综合来看有以下几点问题。
(一)忽略诵读部分诵读是我国教学中重要的方法之一,古人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正是这个道理。
古诗词表达感情较为含蓄,学生要通过反复的诵读才能领悟其想表达的意境情感,此外古诗词所蕴含的韵律美也只能在反复诵读中得到体会。
然而实际的古诗词教学中,教师没有意识到诵读的重要性,仍将教学重点放在具体的词汇讲解上,学生无法整体品味诗歌的美好,甚至有些断字断句都没有掌握。
(二)忽略情景感悟许多小学语文教师用现代文的教学方法教授古诗词,着重讲解诗歌的创作手法,大体流程为:揭示诗歌主体—介绍作者—读懂诗词大意—分析词、句—总结诗人思想感情。
教师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都放在字词理解上,学生根本没有机会感悟诗词表达的情景,使古诗词教学成为知识传授课,没有任何美感。
新课标视角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实施策略

Course Education Research课程教育研究2024年第1期新课标视角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实施策略韩瑛(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龙山中心小学山东青岛266205)【摘要】在新课标视角下,教师可以从语言构建与运用、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核心素养角度入手,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实学生的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学习古诗词的语言知识、欣赏古诗词的意境、探究古诗词的文化内涵,促进学生掌握多种古诗词学习的方法,形成深厚的古诗词素养。
本文就主要从这些方面谈一谈新课标视角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新课标古诗词教学实施小学【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24)01-0097-03古诗词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学习古诗词对于学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拓展思维方式、提高审美修养、塑造精神品质具有多方面的促进作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立足于古诗词的文本特点,自己拓展教学形式、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将教材内容与课外内容以及日常生活相结合,展开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深入体会古诗词的独特魅力。
一、学习古诗词的语言(一)查阅字词,准确翻译新课标在语言构建与运用这一项核心素养中指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要主动进行语言文字的积累、梳理与整合,初步具备良好的语感。
对于古诗词的学习而言,学生应当做到根据诗句能够快速理解具体的含义,了解诗句所描写的内容。
由于古诗词中有着较多的文言字词,学生在阅读时会产生深奥晦涩的感受。
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工具书籍和信息技术展开查阅活动,让学生能够准确翻译古诗词,促进学生形成勤奋刻苦、严谨认真的古诗词学习态度,掌握丰富的古诗词基础知识。
例如,在教学《稚子弄冰》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具体查阅字词,准确翻译古诗词。
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浏览古诗词内容,勾画出难以理解的字词展开查阅。
比如,大部分的学生在阅读“彩丝穿取当银钲”“敲成玉磬穿林响”这些诗句时会对“钲”和“磬”这两个字感到十分陌生,因此可以利用《古汉语词典》查阅到这两个字的读音分别为“zhēng”和“qìng”,含义分别为“一种像锣的乐器”,“用玉、石制成,可以悬挂在墙上的打击乐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新课标指导下的小学古诗词教学探
究
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 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感受语言文字及作品的独特价值,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智慧,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立文化自信。
”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十分璀璨的一部分。
我们应本着联系实际、相互借鉴、细心钻研的态度,追求实效、灵活、开放的教学风格,让学生高效、主动、喜爱学习中华古诗词、喜爱语文学科,深刻领悟中华古诗词中所蕴含的文化底蕴,培养文化自信。
一、小学古诗词教学探究的意义和价值
在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导下,对小学古诗词教学进行新的探究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和实践意义;有助于教师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探索高效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树立良好的道德情操和服务于社会的理想。
通过诵读、歌唱、绘画、表演、日常交流应用等多种形式,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充分让学生展开想象,获得情感体验,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二、探究目标、内容、重点、方法、步骤。
1.探究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中华古诗词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2)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3)教会学生主动学习、实践、探索,展现学生的个性自由。
2.探究内容
(1)改善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高效学习。
如何为学生设计与其年龄特征相符的中华古诗词教学模式;如何让学生正确
把握诗词大意、情境、情感;如何使用中华古诗词在现实生活中表情达意。
(2)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学
生实践、探索、创新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如何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法;如何
训练学生去实践探索;如何引导学生去自主创新。
3.探究重点:探索出有效实施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
的中华古诗词的教学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
生积极主动学习,达到要学、乐学、会学,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实
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探究方法:
(1)文献法:查阅有关小学古诗词教学的文献资料,深入钻研新课程理念,借鉴各种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指导教学实践。
(2)调查法:为了全面了解当前小学古诗词教学的现状,对研究对象进行
大量的调查研究,发现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的办法。
(3)观察法: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观察学生学习中华古诗词的表现,做记录,思索行之有效的设计理念。
(4)行动研究法:深入学生生活实际,带领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激发学生
个性创新潜能。
(5)经验总结法:写好教研心得,定期讨论交流,总结经验。
(6)案例研究法:对研究中的成功典型案例进行集中研究,以便普及推广。
5.探究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1)通过开展问卷调查、教师访谈、学生座谈、课堂观察等途径,了解中
华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组织召开多种形式的小学古诗词教学研讨会,组织多种形式的学习交
流活动。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1)成立《语文新课标指导下的小学古诗词教学探究》课题小组。
(2)课题组成员在教学中改革实践,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不断实践、反思、学习、探讨、改进、再实践。
第三阶段:总结验收阶段
(1)在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及时总结小学古诗词教学探究中存在的
问题,进一步制定措施,深入开展探究,特别是对典型问题加强探究。
(2)及时总结推广小学古诗词教学改革中的成功经验,形成新的小学古诗
词教学模式。
以专题讲座、研讨会、学习简报等形式予以交流推广,供教师学习
借鉴。
三、在实际教学中采取的有效策略
1.丰富古诗词教学内容。
小学古诗词教学的目标不应该仅仅是让学生会阅读、背诵古诗词,而是应该
提升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能力。
小学生接触古诗词的时间并不是很长,在理解古
诗词时会遇到一些困难,语文教师应该树立全局观,结合古诗词的政治背景、作
者的生平履历、作者的写作特色等来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
教师在带领学生鉴赏
古诗词时,不仅要带领学生欣赏古诗词的意境美,还要引导学生学会鉴赏古诗词
的情感表达,学习中国古代文人的高尚情怀。
比如:同一题材,不同诗人会有不
同的表达。
文学大家王安石眼中的乡愁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清代大才子纳兰性德眼中的乡愁是“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通过古诗
词对比鉴赏,我结合了两位诗人的生平履历,王安石的诗是在瓜洲渡口停留时,
看到瓜洲渡口绿草茵茵的景象有感而写;纳兰容若的词是在随康熙帝出征山海关
的途中而写,通过描写战场的喧闹,引发对故乡的思念。
虽然两首诗词抒发的都
是思乡之情,但是抒发情感的方式和意境却截然不同。
2.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结合古诗词创设对应的情境,
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刻画古诗词的画面,也可以结合美术的审美情趣,从美术学科
的审美角度来赏析古诗词,最便捷的教学方法就是运用多媒体。
从视觉和听觉上
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
例如:带领学生鉴赏《忆江南》时,可以通过多媒体
展示诗人白居易脍炙人口的名句,再结合这首词的创作美景,引导学生结合词在
脑海中构思江南美景,再解析名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
江南?”,通过强烈的色彩对比,引导学生先从字面上赏析江南美景,再结合这
首词的写作背景,帮助学生体会白居易通过描写江南春天的绚丽景色,表达了对
江南的思念和眷恋。
3.带领学生对古诗词进行深度阅读。
小学古诗词学习要突出“精读”的学习理念,教师要带领学生对重点词句进
行精读,帮助学生准确抓住古诗词的“诗眼”,对古诗词进行深度阅读,抓住
“诗眼”之后,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准确地把握古诗词的主旨。
在教学《清平乐·村居》一词时,可以引导学生寻找全词的“词眼”,结合“词眼”分析重点
词句,培养学生咬文嚼字的能力。
整首词的“词眼”就是一个简单的“喜”字,
辛弃疾通过几个动词“锄”“织”“剥”描绘了一幅栩栩如生的农家劳作的场面,表达了他对平淡田园生活的向往,儿童的天真烂漫、无忧无虑。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
循教育教学规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
通过在2022年版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导下的小学古诗词教学探究,聚焦中国学生发展核
心素养,提高中华文化修养,增强中华文化自信,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引导学生明确人生发展方向,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