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误分析2篇

偏误分析2篇

偏误分析一:英语写作中常见错误及其纠正方法

在英语写作中,我们难免会犯一些错误。这些错误可能

是语法上的错误,也可能是用词上的错误等等。本篇文章将介绍英语写作中常见的错误及其纠正方法,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写作。

1.语法错误

语法是英语写作中最基础的部分。语法错误会影响文章

的流畅性和可读性。常见的语法错误有主谓不一致、时态错误、虚拟语气错误等。

纠正方法:多读英语书籍、注意语法规则、查阅语法资料。

2.用词错误

用词错误是指使用不合适的单词,或者是使用别的词汇

等造成的意思偏差。用词错误会让文章变得不太容易被人理解。

纠正方法:多注意已知的和不熟悉的词汇,在撰写作品

时结合语境和使用频率来选用合适的词。

3.标点错误

标点符号在英语写作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适当的标点

符号能够把文本划分成多个意思完整、明确、简洁的短语。常见的标点错误包括句子缺少标点符号、错误使用标点符号等。

纠正方法:熟记英语标点符号,注意使用规则和标点符

号的作用与意义。

总之,在写作时应该时刻注重语法规则的准确性、清晰

度和语境合理性,要尽可能的减少语言偏差。

偏误分析二:商务英语中常见的错误及其纠正方法

在商务英语写作过程中,我们难免会因为语言、词汇枯竭或者是语言因素引发犯错误。本篇文章介绍商务英语中常见的错误及其纠正方法,以帮助我们写出更好的商务英语。

1.句子结构不恰当

在商务英语写作中,许多人都倾向于用冗长的句子和复杂的结构来表达他们的思想。但是这种方式不仅会让文章难以读懂,还会使读者疲劳并失去兴趣。

纠正方法:尽可能地使用短语和简单的结构,使用换行组织段落结构,做到排版整齐清晰。

2.过多使用”高级”词汇

大多数商务英语书籍中都会使用很多高级词汇,这使得人们认为高级词汇是商务英语最重要的一部分。其实事实并非如此。过多的高级词汇反而会使文章变得难以理解。

纠正方法:使用易于理解的词汇、熟悉的专有名词、贴近实际应用的术语,同时确保表达的准确、清晰。

3.修辞虚饰

修辞虚饰指的是夸大或者过度修饰。虽然这种修辞可以使文本生动有趣,但会给读者产生过度夸张的感觉。

纠正方法:避免夸张和虚构,尽量保持客观、可靠的表述,让读者从各方面了解到你所要讲述的信息。

总之,在商务英语写作中主要应关注写作准确性、简洁易懂和实用性。杜绝常见错误,才能写出一篇合格的商务英文写作商业文稿。

偏误分析2篇

偏误分析2篇 偏误分析一:英语写作中常见错误及其纠正方法 在英语写作中,我们难免会犯一些错误。这些错误可能 是语法上的错误,也可能是用词上的错误等等。本篇文章将介绍英语写作中常见的错误及其纠正方法,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写作。 1.语法错误 语法是英语写作中最基础的部分。语法错误会影响文章 的流畅性和可读性。常见的语法错误有主谓不一致、时态错误、虚拟语气错误等。 纠正方法:多读英语书籍、注意语法规则、查阅语法资料。 2.用词错误 用词错误是指使用不合适的单词,或者是使用别的词汇 等造成的意思偏差。用词错误会让文章变得不太容易被人理解。 纠正方法:多注意已知的和不熟悉的词汇,在撰写作品 时结合语境和使用频率来选用合适的词。 3.标点错误 标点符号在英语写作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适当的标点 符号能够把文本划分成多个意思完整、明确、简洁的短语。常见的标点错误包括句子缺少标点符号、错误使用标点符号等。 纠正方法:熟记英语标点符号,注意使用规则和标点符 号的作用与意义。 总之,在写作时应该时刻注重语法规则的准确性、清晰

度和语境合理性,要尽可能的减少语言偏差。 偏误分析二:商务英语中常见的错误及其纠正方法 在商务英语写作过程中,我们难免会因为语言、词汇枯竭或者是语言因素引发犯错误。本篇文章介绍商务英语中常见的错误及其纠正方法,以帮助我们写出更好的商务英语。 1.句子结构不恰当 在商务英语写作中,许多人都倾向于用冗长的句子和复杂的结构来表达他们的思想。但是这种方式不仅会让文章难以读懂,还会使读者疲劳并失去兴趣。 纠正方法:尽可能地使用短语和简单的结构,使用换行组织段落结构,做到排版整齐清晰。 2.过多使用”高级”词汇 大多数商务英语书籍中都会使用很多高级词汇,这使得人们认为高级词汇是商务英语最重要的一部分。其实事实并非如此。过多的高级词汇反而会使文章变得难以理解。 纠正方法:使用易于理解的词汇、熟悉的专有名词、贴近实际应用的术语,同时确保表达的准确、清晰。 3.修辞虚饰 修辞虚饰指的是夸大或者过度修饰。虽然这种修辞可以使文本生动有趣,但会给读者产生过度夸张的感觉。 纠正方法:避免夸张和虚构,尽量保持客观、可靠的表述,让读者从各方面了解到你所要讲述的信息。 总之,在商务英语写作中主要应关注写作准确性、简洁易懂和实用性。杜绝常见错误,才能写出一篇合格的商务英文写作商业文稿。

留学生近义词偏误分析研究

留学生近义词偏误分析研究 一、留学生近义词偏误类型 (一)语法偏误 1. 句式偏误 不同近义词的使用环境有所差别,这里说的环境即应用于不同句式句型中。如主动句与被动句的差异,祈使句与陈述句的差异等。(括号内为错用近义词) (1)由于工作懒散,他被公司辞退(辞职)了。 通过分析发现,辞职一般为主语主动实施的动作,而辞退可用于被动句中,表示主语在宾语实施的动作下发生了变化,产生了影响,即被“宾语”辞退。此外,辞退还可以用于把字句中,强调主语的动作对宾语产生的影响。 (2)自主学习被越来越多的学校重视(注重)。 双方都强调关注,但注重用于主动句,重视可以用于被动句中。此句为被动句,应选择重视。 2. 词性偏误 (1)我最大的愿望(希望)就是去中国留学。这是留学生犯的典型错误,二者都表示想达到某种情况。但从词性上看,希望既可以作动词,也可作名词,愿望则为名词。本句中,的字短语之后为名词性词语,只能填写愿望。 (2)我们的会议(开会)很成功。

此句中,的字短语后应用名词,开会为动词,因此不能选择。 3. 句法成分偏误 (1)我和他一?樱ㄍ?样),都是美国人。在句法功能中,“同样”应充当定语,如同样的结果,同样的方式。而一样可以作补语、谓语。此句中,一样作谓语,同样则不能。 (二)语用偏误 1.语体色彩偏误 口语用词与书面语用词需要加以区分,如下: (1)我的性格(性子)决定了我可以从事律师的职业。 二者都表示人的性情,但性子为口语中常用词,性格为书面语用词,本句中应使用性格。 2.感情色彩偏误 (1)我的爱好(嗜好)是踢足球。嗜好为贬义词,程度更深,如嗜好喝酒、嗜好抽烟。而爱好为中性词,此句中,踢球为业余爱好,因此选择爱好。 (2)这件事要认真对待,否则,后果(成果)不堪设想。 成果为褒义词,即通过努力取得好的结果。而后果为贬义词,如不良后果等。此句中,强调不认真对待会出现不好的结果,因此,应选择后果。 (三)语义偏误 1.语义适用偏误 (1)她都100 公斤了,看起来很胖(肥)。

二语习得中的偏误分析

二语习得中的偏误分析 (泛泛而论,缺乏深度) 摘要:偏误分析是第二语言习得中不可缺少的研究领域。它的研究成果对于我们认识中介语、理解语言习得的过程起重要作用,同时对语言教学实践也有深远意义。本文介绍了偏误分析的研究发展过程及基本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偏误分析理论对于语言教学的启发。 关键词:偏误分析二语习得中介语语言迁移 一.偏误分析理论背景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前,行为主义(Behaviorist Theory)在语言学中占重要地位。它强调语言是一种习惯。语言的教和学重在背诵和模仿,并力求通过重复来达到语言习惯的形成。语言学习中出现的偏误则是不容原谅的,应立即被纠正,以免对正确语言习惯的培养形成干扰。在行为主义影响下,语言研究领域兴起了对比分析理论(Contrastive Analysis Hypothesis)。这种理论认为语言学习是母语习惯向目标语习惯迁移的过程,当两种语言相似时,正迁移发生,当两种语言有差异时,负迁移出现。只要对母语和目标语进行对比,了解两种语言的作用,就可预测出学习过程中的偏误,并且还可以对产生的偏误进行分析和解释。 而语言学家乔姆斯基对语言的研究使行为主义理论产生了巨大的动摇。他认为人类对语言有与生俱来的学习能力。人们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偏误,正如孩童在学习母语过程中也会出错,而这些错误恰恰反映了他们掌握母语的动态发展过程。他还发现人们这两种语言学习过程有很多雷同。科德也明确提出了偏误对语言学习的重大意义。他指出语言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自身的一套学习系统,而偏误正是这个系统存在的表现。斯林柯也提出了中介语理论(Interlanguage)。中介语指的是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过程中产生的从其母语逐渐向目标语过渡的一个语言系统,这个系统恰恰是由于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于目标语所做出的不准确的归纳和推论而产生的,它是一套有规则且不断变化的语言系统。 由此可见,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偏误并非我们所想的无规律的不可容忍的错误,而是反映了学习者学习目标语规则的过程,对语言教学有重大意义。二.偏误产生来源 关于偏误分析人们做了大量的研究,并且一致认同四个主要的来源。(一)语言的迁移作用:它是指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母语本身或母语文化对目标语的学习产生的负迁移。它源于学习者对母语和目标语之间不恰 当的对比。如很多学习者在发音上的错误就源于母语的干扰。 (二)学习策略性偏误:有很大一部分偏误源于学习者在积累或运用语言规则时使用的一些方法和手段。如为了减少学习负担对语言规则过度概括或 简化,或者当他们学到二种或多种方式均可表示同一意思时,往往不分 场合都使用那种最容易记、最容易用的。 (三)交际策略性偏误:为了达到交际的目的所产生的偏误。如学习者只使用那些能达到主要交际作用的实词而省略虚词部分,或者在语言交际中, 若词汇量不足,学习者采取造词、释义和借用等补偿策略所带来的偏误,如:不会用credibility(可信)而用truth(真实)来替换。 (四)诱导性偏误:有些错误是受教师的教学方法,课堂练习或教材编写的影响而产生的,如课上不恰当的举例,或授课时过于重视语法而忽略了语

留学生汉语成语习得偏误分析

留学生汉语成语习得偏误分析 汉语成语是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之一。随着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开始学习汉语,并涌现出了许多热爱中国文化的留学生汉语爱好者。然而,由于汉语成语的特点和语言环境的不同,留学生在学习汉语成语时,往往会出现一些偏误。本文将就留学生汉语成语学习中常见的几种偏误进行分析。 一、音形意混淆 汉语成语的意义往往与成语的音形有关,而留学生学习汉语成语时,常常会因为音形相似而混淆其意义。例如“满载而归”、“满腹经纶”、“满城风雨”等成语,由于音形上的相似,留学生很容易将其混淆,误以为它们的意义相同。另外,一些汉字自带的义项也容易让留学生混淆,如“快马加鞭”和“马不停蹄”,其实前者是形容加速,后者是形容不停的迅速行动,但因为都含有“马”字,留学生容易将其混淆。 二、语用不当 汉语成语不仅仅是词汇,还具有一定的文化背景和语用特点。由于语言环境的不同,留学生在使用汉语成语时,常常会出现语用不当的情况。例如,留学生常常会将成语当做普通词汇使用,而忽略了其特殊的语境和用法。另外,留学生由于语言母语不同,对成语的用法也存在一定的偏差,容易出现错误的表达情况。 汉语成语在实际使用中,需要根据不同的语境和情况,进行变通和运用。留学生在学习汉语成语时,往往将其当做死板的词汇来使用,无法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运用,导致使用效果并不理想。例如,“黄鹤楼”应该是用于表示文学艺术的高峰,但留学生却将其用于表示一个餐厅名字。 四、混淆成语 汉语成语的数量极其庞大,而留学生学习汉语成语时,常常会将不同的成语混淆在一起,造成语义混乱。例如,“半斤八两”和“八两半斤”虽然都是用于表示两者相等或相似,但是前者更多用于贬义,表示两者都不值得推崇,后者则多用于中性或褒义。 综上所述,留学生在学习汉语成语时,需要注意音形意的正确区分,了解其文化背景和语用特点,灵活进行运用。同时,需要有意识地纠正自己在学习中的偏误,深入了解中国文化,不断提高自己的汉语水平。

试论以英语为母语者的汉语学习难点及偏误分析 文档

试论以英语为母语者的汉语学习难点及偏误分析近些年,学习汉语的外国人数量不断攀升,汉语越来越受欢迎,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的研究也逐渐受到重视。以英语为母语者学习汉语时,有些方面是他们共同的学习难点。教师如果能从对比语言学的视角提前预见到难点,并试图找出学生产生偏误的根源,势必会对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将从语音、词汇、语法和汉字几方面展开论述。 一语音部分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由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能负载一定意义的,能为人们所理解的声音。”在学习的初期阶段,打好发音基础至关重要,在初学阶段对发音没给予足够重视,错误发音很容易形成“石化现象”,在以后的学习中很难纠正,容易变成“洋腔洋调”。以英语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受到英文字母和汉语拼音字母书写形式相同,但发音不同的影响,很容易用母语中的发音代替读汉语拼音字母的现象,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受到其母语发音的干扰和影响,教师要有意识地对比英汉两种语言的语音系统和发音特点,对学生容易出现难点和错误的地方进行特别强调。 1.声母 在普通话中,只有一组清浊辅音的对立(sh-r)。而在英清音和浊音在英语中构成不同的语中有较多清音和浊音的对立,

音位。汉语拼音中的“b d g”代表不送气的清塞音,与英语中的浊塞音书写一致,因此受到语言“负迁移”的影响,学生容易把汉语拼音中的“b d g”发成浊音。 在普通话中,有送气音与不送气音的对立(例如b-p)。而在英语中,送气音和不送气音属于同一音位,不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因此,学生对它们的发音区别不敏感。教师可以在发音时前面放一张纸,发音时纸张发生晃动的是送气音,不晃动的是不送气音。 以英语为母语的学生在发汉语中的“r”时常常伴有圆唇动作,而此音除了在后接元音字母“u”时,其他情况下均为展唇。 2.韵母 在普通话中,存在较多复韵母。在发音时,应从前一个发音迅速滑向下一个音,中间气流不能间断。在发复韵母的读音时学生容易产生气流不连贯的现象。 发汉语的“er”音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发这个音时要有一个卷舌过程,但这个卷舌动作应该是在发音过程中进行的,学生往往在发音前就完成了卷舌动作。 3.声调 在普通话中有四个声调,声调具有区别意义的重要作用。而在英语中没有声调,所以对于以英语为母语的学生来说,声调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最初接触汉语时学生往往只注重记忆词语的意以下几点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难容易忽略声调的重要性。义,

《外国人学汉语语法偏误分析》

《外国人学汉语语法偏误分析》 引言: 随着中国的崛起,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学习汉语。汉语是一门非常复杂的语言,语法结构独特,对外国人学习来说存在一定的困难。本文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外国人学习汉语时常见的语法偏误。 一、汉语句子结构的错误 汉语句子的结构与英语等西方语言存在较大差别,外国人学习汉语时常出现句子结构错误的情况。例如,他们经常将状语放在主语后面,导致句意不清。正确的句子结构应该是“主语+谓语+状语”。 二、动词时态的误用 外国人学习汉语时经常出现动词时态错误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的母语动词的时态用法与汉语不同,需要适应汉语中表达时间的方式。例如,他们经常使用“了”表示过去事件,而不是使用正确的过去时态。需要注意的是,“了”只是表示动作的完成,而不一定表示过去。 三、量词的误用 汉语中存在很多量词,外国人学习汉语时往往容易出错。他们经常使用错误的量词或者不使用量词。例如,他们会说“我有两个猫”而不是“我有两只猫”,或者说“我买了苹果”而不是“我买了几个苹果”。正确使用量词可以使句子更加准确和地道。 四、语序的错误 外国人学习汉语时常常出现语序错误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的母语语序与汉语不同,需要适应汉语的语序特点。例如,他们经常将疑问词

放在句子的末尾,而不是放在句子的前面。正确的语序应该是“疑问词+主语+谓语+其他成分”。 结论: 外国人学习汉语时常会出现语法偏误,主要是因为母语与汉语的差异导致的。要克服这些偏误,外国人需要更加深入地了解汉语的语法结构,并积极参与语言交流,不断纠正错误。同时,教师在教授汉语时应注重帮助外国人解决语法问题,提供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练习材料,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汉语语法。 总结: 外国人学习汉语时常出现语法偏误,主要包括句子结构的错误、动词时态的误用、量词的误用和语序的错误。要克服这些偏误,外国人需要深入了解汉语的语法结构,并通过语言交流和教师的指导来纠正错误。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被字句偏误原因分析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被字句偏误原因分析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被字句偏误原因分析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产生偏误的原因进行分析是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研读了大量的相关学术文献之后,笔者将被字句的主要偏误原因归纳为三个层面:语言结构的影响、文化因素的影响和其他因素的影响。现将这三方面因素与被字句偏误结合起来,详细地探究被字句偏误产生的原因。 一、语言结构的影响 (一)母语的负迁移 不同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他们的母语都是一套区别于汉语的独立的语言系统;无论是读音或是书写系统,还是语法系统,都与汉语有着很大的差别,这种差别是他们认为被字句难学的一个重要原因。以母语是英语的学习者来说,学习者往往已經形成了固定的英语结构,再来学习汉语的结构体系时,会不自觉地将英语的结构体系应用到汉语学习中,例如:我们知道英语的被动语态在语序和结构上都与汉语有着很大的差别,在英语的结构中,状语一般放在句子的结尾(也有提前用,隔开的情况),在这里,我们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进行说明: 英:The cherry tree was chopped by little Washington [yesterday]. [Yesterday],the cherry tree was chopped by little Washington. 汉:这棵樱桃树[昨天]被小华盛顿砍了。 我们注意到,在英语的被动句中,状语位于句子的末尾,或者用逗号隔开置于句首,而汉语的状语成分则是固定位于被字之前的,因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母语是英语的学习者经常会造出下列句子,例如: (1)我被老师批评了上午。 正确:我上午被老师批评了。 (2)那本书被我找到了在抽屉里。 正确:那本书在抽屉里被我找到了。 除了母语是英语的学习者之外,我们还观察到母语是韩语的学习者在学习被字句时也受到了其母语的影响,这主要是体现在动态助词了、着、过上。我们知道,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汉语的动态助词在汉语的表意中的作用是十分突出的,但是韩语中是没有动态助词了、着、过的,韩语中若需要表达了、着、过的意思时,只会在动词的使用上发生一些细微的变化。因此,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母语是韩语的学习者会经常出现遗漏被字句的动态助词了、着、过的情况,例如:

从“等”和“等等”偏误分析看影响第二语言习作的因素

从“等”和“等等”偏误分析看影响第二语言习作的因素 作者:肖兰芳 来源:《文教资料》2019年第01期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40名中级班留学生关于旅游的作文中“等”和“等等”多处使用不当,并根据中英对译分析其偏误的来源,同时总结出一些影响二语习作的因素,包括交际能力、元认知、外语写作焦虑、文化差异、母语写作能力及外语水平等。 关键词:“等” “等等” 二语写作偏误分析 一、“等”和“等等”偏误类型分析 二语写作在汉语教学中是一个难点,也是留学生比较苦恼的问题。要找出解决的方案,就要找到其中的原因,更要对他们的习作进行研究。笔者通过对一篇来自英国学生的作文,通过对译分析,发现其偏误类型主要有以下四种: (一)遗漏 (1)我去过各种各样的地方,北京、上海、广东、昆明(等)。(此处应加上“等”) I have been to different kinds of places:Beijing,Shanghai,Guangdong,Kunming . 通过对译可以发现英文中的列举完成以后可以不用“等”即“and so on”,所以在中文的习作中,也会自动省略“等”。 (2)对那儿的旅游名胜,人情世故,风俗,语言,文化(等)我都有一定的认识。(此处应加上“等”) To the tourist attractions,I have a certain understanding of the way of the world, customs,language, culture.这个跟上面提到的是一个方面的错误。 (3)這个跟许多方面有关系,比如教育背景、文化水平、西方或者东方不同的文化传统(等等)。(此处应加上“等等”) This is also related to many aspects, such as education background, cultural level, western or eastern different cultural traditions.

对第二语言习得中易出现的偏误问题的分析

对第二语言习得中易出现的偏误问题的分析 朱华 (吉林大学文学院,吉林长春 130012) 摘要:由于英语和汉语语言的不同特点,英语中的虚拟语气、被动语态一 直是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难点,本文旨在对学生在学习这两项语法时出现的偏 误进行归纳分析,以期更好的指导学生学习英语。 关键词:二语习得;虚拟语气;被动语态;偏误分析 中图分类号: H19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8-7508(2012)05-0068-03 近几十年来,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界对外国学生的汉语学习研究已经越来越 透彻,作为未来的汉语教师,我们不光要研究外国学生汉语学习的规律及容易 发生的问题,也应该清楚中国人习得第二语言时容易遇到的问题,进行对比后 教学,更能理解外国学生的难处,从而加以指正。 一、偏误理论 科德(1967)将错误分成失误和偏误两种。失误指口误或笔误,是语言运 用上的偶然现象,如不小心将“Mr.Wang”叫做“Mr.Li”,这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无关,即使本族语的使用者也会出现此等错误。偏误是系统性的,如有学生 刚学习英语时说“I is student”,这反映的就是第二语言学习者语言能力的不足,这种偏误不是偶然的,偏误分析就以这种偏误为对象。 二、以汉语为母语者习得英语时主要的偏误问题及分析语法范畴就是语 法意义的类,是由词的变化形式所表示的意义方面的聚合,是有形态变化的语 言所具有的。汉语是不依赖语法形式的语言,因此汉语中不存在语法范畴这一 概念。 在形态丰富的语言中,最常见的语法范畴有:性、数、格、时、体、态、式、人称、级等,在汉语中最容易造成偏误的是虚拟语气、被动语态。 (一)虚拟语气 1、含义 《现代汉语词典》中,语气是“表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分别的语 法范畴”。而英语的语气主要表现在谓语动词上,指说话人对某一时间或人物 等的态度。 虚拟语气对母语为汉语的学习者来说不好理解,因为汉语中不存在这一概念,也没有与之对应的概念,易造成学习者的费解,虚拟语气有多种表现形式,这是虚拟语气难以掌握的最主要原因。 2、对虚拟语气的偏误来源分析 (1)受母语知识负迁移的影响

留学生成语偏误诱因分析词典篇

留学生成语偏误诱因分析词典篇 本文旨在分析留学生在使用汉语成语时出现偏误的诱因,并探讨如何有效利用词典来避免这些偏误。通过梳理相关研究,我们发现留学生在使用汉语成语时容易出现多种偏误,而词典是避免偏误的重要工具。因此,本文将重点探讨如何充分发挥词典的作用,帮助留学生更好地掌握汉语成语。 在第二语言习得中,成语偏误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现象。汉语成语具有言简意赅、意蕴深厚的特点,但对于留学生来说,准确理解和运用成语并非易事。本文通过收集留学生使用成语的语料,发现以下几种常见的偏误诱因: 语言环境:留学生在目的语环境中往往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影响,使得他们在使用成语时出现偏误。 文化差异:成语往往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留学生因对中华文化不够了解,以致在运用成语时出现问题。 记忆错误: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记忆混淆或遗忘而导致的偏误。 针对以上偏误诱因,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语音:留学生在目的语环境中往往受到母语发音的影响,导致在朗读成语时出现发音错误。 词汇:留学生对汉语词汇的理解和掌握不够深入,特别是对一词多义的词汇容易产生混淆。 语法:留学生对汉语语法规则的理解不够准确,使得在运用成语时出现语法错误。 为了有效避免留学生在使用汉语成语时出现偏误,我们提出以下解决方案: 多查字典:留学生应养成查阅字典的习惯,以便准确掌握成语的发音、意义和用法。同时,字典还可以提供关于成语的例句和用法说明,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成语。 加强语言表达训练:留学生需要通过大量的口语和书面语表达训练来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通过与母语为汉语的人进行交流,模仿正确的语言表达方式,逐渐减少母语负迁移的影响。 重视文化学习:留学生应加强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和学习,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语成语。通过阅读文学作品、观看影视作品等方式,深入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

对外汉语教学中语法偏误分析

对外汉语教学中语法偏误分析 一遗漏偏误 顾名思义, 遗漏偏误指由于在词语或句子中遗漏了某个/ 几个成分导致的偏误。遗漏偏误常常出现在下列情况下: 1 .某些意义上比较“虚”的成分比较容易被遗漏。这包括某些副词、连词, 特别是复句或结构中某些起关联或呼应作用的副词、连词。在我们的资料中有遗漏偏误的复句结构有: 不管⋯,[都] ⋯( 注:[ ] 中的成分为被遗漏者, 下同。) 宁可⋯, [也] ⋯ 另如: 结构: 除了⋯以外, [ 都]⋯ 除了⋯以外, [也] 表示强调: 一点儿[也」不⋯ 疑问代词活用: 谁[都/也] ⋯ 以上这些起关联或呼应作用的副词、连词之所以容易被遗漏,原因就在于它们的意义比较“虚”。卜丁是关联词语, 处于句首的那些, 地位突出, 说话人要说这些话时, 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些词,二般( 实际上我们没有发现一例) 不会漏掉。 与学生的母语对比, 这些词语( 除“而且”外) 都是不出现的。就复句结构说,虽然也有对应的成对词语, 但是在英语的复合句中只能出现其中之一,两个都用是典型的偏误。至于“beside ”,“except ” , “ not in the least⋯, “ anyone/no one ”这些与“除了⋯以外, 都⋯” , “除了⋯以外, 也⋯” , “一点儿也不⋯”等相对应的词语,使用时根本没有与“都”, “也”等对应的成分。这些都构成了对外国人使用这些结构的干扰, 而造成遗漏偏误。 再如外国学生在使用某些动词一结果补语词组时, 常常遗漏一个成分( 动词或结果补语) , 如: (1 ) 记[住] 听[到] 听[见] 看[见] 跑[到] 寄[给]

二语习得偏误分析案例

二语习得偏误分析案例 初中级阶段蒙古国学生学习汉语的 常见偏误及解决方案 随着中蒙两国关系的发展,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的交流日益增多,蒙古人学习汉语的热潮也呈现着明显的上升趋势,来华学习汉语的蒙古学生在整个留学生队伍中的比例也逐渐增大,因此在这种形式下非常需要具有针对性地对蒙古学生习得汉语的情况进行研究,进而利用这些研究成果指导蒙汉语教学。 在众多研究方法中,考察偏误产生的原因和途径是习得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从第二语言习得的角度出发,以三篇蒙古国留学生的论文为考察对象进行研究,做了简单的偏误归类以及偏误分析并提出了些解决方案。(一)汉字偏误分析及解决方案 由于汉字系统跟世界上还在使用的文字系统有极大地区别,汉字成为非母语者学习汉语的一个难点。对汉字偏误进行分析,也是汉语习得研究的重要内容。肖奚强(2022)和李蕊(2022)的研究都显示,外国学生汉字偏误可分为3类: (1)部件的更换;(2)部件的增减和减损; (3)部件的变形与变位。在这三篇语料中,汉字偏误如下:例如:(a)我家在克尔论(伦)河边种菜。(来自《我和汉语的故事》1) (b)有时我跟朋友一起去长(唱)卡拉OK。(来自《我们的夜生活》)(c)不用汉语开始忘起(记),所以我决定深告(造)。(来自《我和汉语 的故事》2) 上例中,论(伦)和起(记)在汉字偏误里,属于部件更换一类。由于克尔伦河属于外来词,“论”是一个动词,不符合外来名词翻译的规那么。将“伦”误写为“论”,是混淆了两字在字音方面的区别。与此相类似,把动词“唱”误写为形容词“长”,也是如此。而将“造”字误写为“告”,是明显的部件减损。 解决方案:汉字教学不仅仅是简单的字形教学,而应在汉字教学中,结合语音和语义的教学。对于习惯于不用声调区分字义的蒙古语的学生,更要有针对性地加强语音和汉字字形的联系,不断强调汉语中的声调对区别字义的重要性,并通过多种途径进行这方面的区分练习,让学生更加准确地识记汉字。而对于那些容易被增减和减损的部件,我们可以通过向学生讲解这些部件的变形来源,让学 生有效地记住汉字。 (二)词汇偏误分析及解决方案 词汇是开放的,词汇学习是无止境的,因此,词汇偏误在任何阶段都会出现。即使到了高级阶段,也会出现学习、使用高级阶段词汇而出现的偏误。 下面举一些这三篇语料中出现的部分有代表性的词汇偏误:

留学生学习汉语形容词偏误分析

留学生学习汉语形容词偏误分析 0901471 (2011-03-02 17:30:24) 分类:学生作业 标签: 杂谈 形容词在汉语学习中占据重要地位,形容词的偏误现象在二语习得过程中也很普遍。近年来,对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的偏误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留学生的词汇学习中,形容词作为汉语中的三大实词之一,其偏误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在对形容词偏误进行研究时,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某几个形容词偏误情况的分析或是对某些形容词进行近义词辨析的方面,而基于大规模语料库,对形容词偏误进行较为整体的考察的研究并不多见。无论在母语为汉语的学习者当中,还是在母语为非汉语的第二语言学习者的学习中,形容词的使用频率和表达效果都不容忽视。 语料库中原有的偏误词相关符号术语的说明 我们的语料来源于北京语言大学语言信息处理研究所中介语语料检索系统的HSK 动态作文语料库。此语料库中的语料多来源于中高级阶段二语习得者的作文内容。在偏误用例中,“CC”、“CC1”、“CC2”为原始语料库中的标注符号,义为错词,即第二语言学习者用错的词,本文称之为偏误词,与偏误词相对应的正确的词,我们叫目标词。一般来说,偏误词的位置在“CC(或CC1/CC2)”后,目标词的位置在“CC(或CC1/CC2)”前。为了便于认识,我们都将要分析的偏误词和目标词用横线划出。如: 例:他知道我要去的地方,热情{[SG]CC 亲切}地带我去大学的门口。 此例中,“亲切”是偏误词,“热情”是目标词。 例:家里兄弟姐妹又多,母亲身体不好{[SG]CC1 结实}。 此例中,“结实”是偏误词,“好”是目标词。 例:他们之间的关系要很密切{[SG]CC2 紧}。 此例中,“紧”是偏误词,“密切”是目标词。 本文中没有说明的其他标注符号(例如:{CJX}、{CJ-zxy}等),是原语料中的符号,不影响本文的分析,因此,不再说明其含义。 词义和词性相似形容词偏误分析 “词义和词性相似”(下文简称:义似词性似,符号为[SG])的偏误现象是形容词偏误类型里的较典型的一类偏误现象。“词义相似”指的是偏误词和目标词在词的意义上有一定的相关性,这种相关性可能较近,也可能较远,包括词性相同、意义联系较大的传统意义上的近义词、也包括词义联系并不密切,但在语境中,学生往往会错用的一部分易混淆词。 1 义似词性似偏误形容词与目标词的偏误情况概述 我们搜集到的甲乙级偏误形容词语料共有1398 条,其中,[SG]类有742 条语料,占全部偏误语料的53℅多。也就是说在我们整理出的所有形容词偏误类型中,义似词性似的形容词偏误情况所占比重最大。这些偏误情况在学生产出过程中出现错误的频率较高,影响到学生准确地表情达意,也影响到学生对汉语形容词的把握,是学习汉语过程中的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在义似词性似这一偏误类型中,所有的偏误词和目标词在词义上都有一定的联系,有些偏误词和目标词的关系是传统意义上的近义词,例如: (1)我在悲痛中[BD、]决定了向众多{[SG]CC 许多}爱抽烟的人讲我们家的小故事。 (2)她准[F 準]备[F 備]了很丰盛{[SG]CC 丰[F 豊]富}的早餐,等我吃完了就说[F 説]带我去一个[F 個]地方玩玩,这[F 這]地方就是学校。 (3)我觉得可惜时间太[B 大]短,没能多看、[BC,]多感觉一些三峡的风光,{CJ-zhuy 我}自己打算利用暑假一定要再去一次美丽{[SG]CC 美好}的三峡。 (4)我两{CC 二}年以前的冬天跟女朋友去了泰国,那时候{CD 的}我们二{CD个}人的关系非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