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全册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核心知识整理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核心知识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be3608fe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f0.png)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核心知识整理第一单元:水的重要性和水的变化- 水是生命之源,对人类和自然界都非常重要。
- 水可以存在于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 水的固态是冰,液态是水,气态是水蒸气。
- 水可以通过加热或减压发生相变。
第二单元:碗里的“南极洲”- 冰可以保持食物的新鲜,因为它可以吸收热量。
- 冰可以用来制作饮料和食物。
- 冰块可以融化成水,然后再重新变成冰块。
第三单元:食物中的水分- 食物中含有水分,它能够维持食物的形状和口感。
- 食物中的水分可以通过加热变成水蒸气。
第四单元:物体的浮沉性和流动性- 浮力是物体浮起的原因,与物体的密度和受到的浸没液体的位移有关。
- 每种物体在液体中都有一个特定的浸没位置。
- 流体的流动性:液体和气体都可以流动,但固体不可以。
第五单元:磁铁的吸引和排斥- 磁铁具有吸引和排斥的性质。
- 磁性物体可以被磁铁吸引,非磁性物体不能。
- 磁铁的吸引力和物体之间的距离有关系。
第六单元:适应环境的动物- 动物根据环境的不同而具有各自的特征和性。
- 动物可以通过行为和某些特征适应不同的环境。
第七单元:保护环境- 保护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
- 我们应该节约用水、节约用电、垃圾分类等来保护环境。
第八单元:探索陌生星球- 太阳系是地球所在的星系。
- 地球是一个适宜生命存在的星球。
- 太阳、月亮和其他行星都是太阳系的一部分。
第九单元:科学实验- 科学实验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和了解自然现象。
- 科学实验需要严格的实施步骤和正确的记录方法。
第十单元:科学技术的应用-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
- 科学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改善生活质量等。
- 人类需要正确使用科学技术,避免对环境和人类带来负面影响。
以上是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的核心知识整理。
这些知识可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科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学生可以培养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进一步增加对科学的兴趣和理解。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全册精华知识汇总(2022新版)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全册精华知识汇总(2022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48e37226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cb.png)
三年级科学下册精华知识汇总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第一课《运动和位置》1.物体有(静止)和(运动)两种状态。
在描述物体是否运动时,观察者必须选择一个(参照物),然后根据所选定的参照物来确定物体是否运动。
2.宇宙中没有不动的物体,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3.静止与运动两者都是相对的概念,与选定的参照物有关。
小女孩在池塘边喂鱼,以地面为参照物,石块是(静止)的,鱼是(运动)的,被鱼搅动的水是(运动)的。
以道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公交站牌是(静止)的,公共汽车是(运动)的。
4.借助(方向盘、软尺)等工具,可以测定某一物体的位置。
第二课《各种各样的运动》1.物体的运动形式是(各种各样)的,按照运动类型分有(平动、转动、振动、滚动、摆动)等。
2.指尖陀螺是(转动),弹拨后的钢尺是(振动)。
3.正在行驶的小汽车,车身是(平动),车轮是(滚动)。
4.弹簧摇马的马身是(摆动),弹簧上下的弹跳是(振动)。
5.溜溜球甩出去后绕轴进行(转动),顺着线往回收是(滚动)。
第三课《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1.运动物体通过的路线叫作物体的(运动轨迹)。
根据运动路线的不同,物体的运动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2.掉落的苹果、垂直电梯、百米冲刺的运动路线是(直线),过山车、在盘山公路上行驶的汽车、盘旋的纸飞机的运动路线是(曲线)。
3.运动员在操场上跑800米,跑在直道上是(直线运动),跑在弯道上是(曲线运动)。
第四课《物体在斜面上运动》1.物体在斜面上有(不动、滑动、滚动)三种情况。
2.物体的(形状)和它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有一定的关系。
3.一般情况下,把乒乓球放在斜面上,乒乓球会(滚动)下来。
4.把立方体木块放在斜面上,木块可能会(静止不动),可能会(滑动)第五课《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1.运动相同的距离,可以用比较(运动时间)的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
2.通过相同的距离,用时短说明运动(快);用时长说明运动(慢)。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清单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清单](https://img.taocdn.com/s3/m/3d227d7b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3a.png)
三下科学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1.1运动和位置1 .河水奔流,鸟儿飞翔,运动员跑步,车辆行驶,卫星.......... 这些运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 .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的标志是这一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在描述物体是否运动时,观察者必须选择一个相比较的物体作为参考。
我们把另一个物体称为参照物。
3 .物体有“静止”和“运动”两种状态,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运动。
4 .如果物体相对于别的物体(参照物)的位置发生改变,那么物体是运动的。
5 .如果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那么物体是静止的。
6 .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首先选择一个参照的物体,然后确定物体相对于这个参照物的方向和距离7 .在生活中,我们一般用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来描述方向。
8 .在地图中的方向利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
9 .参照物是事先假定为不动或静止的物体。
例如:汽车的行驶,是以路旁的房屋、树木作为参照物的。
10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也不相同。
例如:在行驶的火车中,如果以车厢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但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那么乘客是运动的。
11 .“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的意思是人随着小竹排在江中前进,如果以小竹排为参照物,人是不动的,就会感觉魏巍青山在后退。
12 .世界上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只有相对静止的物体。
13 .〃生地日行八万里.温天通看下何”的意思是以地面为参照物。
“坐地”的人是静止的;以地心为参照物,人随着地球自转一周,相对于地心行的路程是八万里;地球在天空转动,所以住在地球上的人也在“巡天”“一干河”泛指宇宙中很多的星河。
二、各种各样的运动1 .物体的运动形式多种多样。
常见的运动形式有平动、转动、摆动、滚动、振动等。
平动©φ滚动振动摆动(1)平动(又称平移、移动):物体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物体的朝向不变)。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5c8c0270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e4.png)
科学(三年级下册)学问点整理班级:姓名:第一章植物的生长改变★1、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验诞生、成长、繁殖、苍老直至死亡的过程。
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我们熟识绿色开花植2、有些植物....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场它们新的生命的。
....★3、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态、大小、颜色等各不一样。
4、播种植物时要留意:要选择那些饱满的、没有受过伤的种子;要将一块小瓦片放在花盆的出水处;种子放在深度约1厘米的小坑后再用土盖上;之后浇上适量水放暖和处;已经成株的植物要等土壤差不多干时再浇花,要浇就要要浇透。
5、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与叶;植物的根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较快,每天约5毫米。
★6、在做探讨根的作用这个试验时,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是为....了使试管中的水不会被蒸发到空气中。
★7、植物的根可以汲取土壤中的水分与矿物质,满意植物生长的须要,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8、凤仙花种子萌发时,最先出土的第一对“叶子”是子叶。
第一对“叶子”与以后长出的叶子是不同的。
凤仙花的叶子都是平展的,而且在植株上穿插生长,是为了汲取更多的阳光。
9、植物的叶子与幼小的植物的茎大局部是绿色的。
★10、绿叶是植物的“食品加工厂”,叶子能为植物供应“食物”——养料。
植物的养料能满意植物的生长须要。
这些养料是由植物绿色的叶依靠阳光供应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与水制成的。
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发觉了绿色植物可以更新空气,后来试验证明这是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结果。
(★数学表达式)★11、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与养料的作用。
植物的茎能从下向上将根汲取的水分与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局部;从上到下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局部。
12、一株凤仙花也许能结出二十来个果实,每个果实可以有十七八粒种子。
13凤仙花的主要生长过程:种子→发芽→生长→出现花蕾→开花→果实成熟这几个阶段。
我学会了用测量、记录、画折线图等方法来视察一株植物的生长。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学期全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学期全册知识点归纳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1cb6df5b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e3.png)
以下是科学三年级下学期全册的知识点归纳整理:
1.化学家探秘:了解化学家的工作内容和实验室的常见设备。
2.种子的生活:介绍种子的形态和功能,以及种子在植物生命周期中的重要性。
3.植株的生命之源,树叶:介绍树叶的结构和功能,了解光合作用和气孔的作用。
5.空气的“重要布置员”:认识空气的存在和重要性,了解空气的组成和特性。
6.白首之交,水和空气:了解水和空气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了解水和空气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作用。
7.色彩之变,物质的溶解:了解溶解的概念和特点,学习常见物质的溶解实验。
8.楼房物语:了解楼房的结构和构造,了解建筑材料的种类和用途。
9.不透明之迷:认识不透明和透明的物体,了解物体的反射和折射现象。
10.电的起源:了解电的起源和历史,认识电流的概念和特点。
11.磁场的魅力:了解磁铁的构造和磁性物质的特点,学习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现象。
12.随身伴读,声音: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方式,认识声音的完整和不完整。
13.繁星之谜,星座:了解星座的概念和作用,学习常见的星座和星
座故事。
14.小太阳,火花:认识火花的产生和传播方式,学习安全用火知识。
15.多媒体身影:认识多媒体的概念和种类,了解多媒体在日常生活
中的应用。
16.领略黑科技,机器人:了解机器人的概念和种类,学习机器人的
原理和应用。
17.科技脚步,通信:了解通信的发展历史,学习手机和电脑的使用
方法。
18.软软的智慧,计算机: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学习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学期全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学期全册知识点归纳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78b7e020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e6.png)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学期全册知识点归纳整理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1-1《运动和位置》物体的位置发生变化时,我们称其为运动;位置未变化时,我们称其为静止。
我们可以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
1-2《各种各样的运动》物体的运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不同物体的运动形式有的相同,有的不同。
同一物体的不同部位的运动形式也不一定相同。
1-3《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根据物体运动路线的不同,物体的运动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两种方式。
对于复杂的运动,我们应该采取分段描述的方式。
1-4《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物体在斜面上会有静止、滑动、滚动三种情况。
物体的形状、斜面的高度和物体在斜面上的放置方法会影响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物体与斜面接触面越小,越容易滚动。
物体在发生滚动时接触面不断改变。
1-5《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当运动距离相同时,用时短的运动速度快,用时长的运动速度慢。
为了避免实验的偶然性或让实验结果更准确,我们要进行多次实验。
1-6《比较相同时间运动的快慢》当运动时间相同时,距离长的运动速度快,距离短的运动速度慢。
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常用单位有米/秒、千米/时。
1-7《我们的“过山车”》在设计和制作“过山车”的过程中,我们要先设计后制作,并可在拼搭过程中对设计进行微调。
在测量我们的制作的“过山车”轨道长度时,我们可以直接用软尺来测量,也可以先用棉线搭配尺子来测量。
在设计和制作“过山车”的时,考虑小球要自行滚动需要设计成有坡度。
1-8《测试“过山车”》为了让“过山车”运动得快、运动得远,小球的起点往往在“过山车”的最高处。
比较小球在不同“过山车”轨道上运动的快慢时,我们需要测量运动距离和运动时间。
增加过山车轨道起点的高度、用更加光滑的材料做、减少曲线轨道、增加直线轨道可以加快小球在过山车轨道上运动速度。
第二单元《动物的一生》2-1《迎接蚕宝宝的到来》幼虫或幼崽从动物卵中破壳而出,这个过程称为孵化。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单元知识要点(全册)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单元知识要点(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a56e3d04c1c708a1284a44de.png)
第一单元 知识梳理知识要点一、描述物体的位置1、判断物体运动的方法:看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周围环境是否发生了变化。
发生变化,物体就是运动的;没有发生变化 ,物体就是静止的。
2、选定参照物:参照物不同,物体的状态也不同。
3、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位置4、描述位置的变化:先明确自己相对于参照物的方向,再明确自己和参照物之间的距离,最后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自己所处的位置。
二、运动的方式1、几种常见的运动形式:(1)前后移动:物体改变原来的位置,如小汽车从A 点到B 点的运动。
(2)转动:物体以一点为中心或以一条直线为轴做圆周运动,如时钟表针的运动、指尖陀螺的旋转、陀螺原地旋转、方向盘的运动等。
(3)滚动:指一个物体(多为球形或圆柱形)在另一个物体上接触面不断改变地移动,如车轮在地面上运动、玻璃球在地面上滚动等。
(4)振动:指物体的全部或一部分沿直线或曲线往返颤动,有一定的时间规律和周期。
如弹簧木马上下运动、汽车发动时车身的振动等。
(5)摆动:以一个基点或枢轴点摇摆,如钟摆的运动、弹簧摇马马身的运动等。
2、观察物体运动的方法:可以借助贴上小圆点或把运动的物体想象成一个小圆点,观察这个小圆点的运动变化以便于我们准确地研究与分析物体运动的规律和特点。
3、物体的运动根据运动路线的不同可以分为:( 北 ) (东北) (东)(东南) ( 南) (西南) ( 西) ( 西北)(1)直线运动:运动路线是一条直线的运动,叫做“直线运动”。
如电梯、树上苹果落地等。
(2)曲线运动:运动路线是一条曲线的运动,叫做“曲线运动“。
如过山车、鸟类的飞行路线等。
钟摆的运动、车轮的转动也是曲线运动。
4、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1)滑动:一个物体在另一物体上接触面不变地移动叫滑动,如滑冰时冰刀在冰面上的运动。
(2)滚动:一个物体(多为球形或圆柱形)在另一个物体上接触面不断改变地移动叫滚动。
如车轮在地面上的运动。
5、斜面的坡度越大,物体运动越容易产生滚动的效果,而且速度越快。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学期全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学期全册知识点归纳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255c2053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d8.png)
一、生活与科学
1.科学为什么重要
2.科学探究
3.科学实验的过程和方法
二、生物世界的探究
1.动物的生活习性、生长发育和变异
2.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3.种植树木的意义
4.动物和植物的用途
三、物质与能源的探究
1.物质的性质:颜色、味道、形状、硬度、重量
2.物质的三态变化和变量
3.水的性质和用途
4.与空气有关的现象和实验
四、力与运动的探究
1.力的观察和认识:推力、拉力、重力
2.力的作用:使物体改变速度、形状、方向
3.运动的观察和认识:直线运动、曲线运动
4.摩擦力的观察和认识
5.做力的探究:挠和拉
五、光与影的探究
2.光的属性:明暗、光源大小
3.光的方向传播规律:直线传播
4.影的形成和属性:透明和不透明物体的影
六、天地与人
1.行星与月亮: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2.四季的变化:气温、天气、动植物的变化
3.自然资源的保护:节约用电、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七、科学与日常生活
1.安全用电:电器使用和电源安全
2.温度的观察和认识:温度计的使用、温度计读数
3.食品安全:食物的储存、清洗和烹饪
4.交通安全:过马路、乘坐交通工具
以上是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学期(教科版)全册知识点的简要归纳整理,具体的知识点可以根据教科书的内容进行深入学习。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8956a529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ef.png)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整理一、观察力和描述能力的培养1. 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例如:植物、动物、天气、四季的变化等。
2. 学习用准确的词语来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和特征。
二、认识和保护环境1. 了解环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并且学会如何保护环境。
2. 学习垃圾分类和减少浪费。
三、物体的性质1. 了解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等性质,以及常见物体的材质。
2. 探索物体的可拉伸性、可压缩性、可溶解性等性质。
四、生活中的力1. 了解推力、拉力、摩擦力等力的作用,并能够观察并描述力对物体的影响。
2. 学习合理运用力,例如:使用简单机械来减轻力的大小。
五、生活中的能量1. 了解光能、热能、声能、电能等能量的来源和传递方式。
2. 学习如何节约能源,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六、天文地理知识1. 了解太阳、地球、月亮的基本特征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2. 学习日食、月食等天文现象的形成原因。
七、生活中的健康与安全1. 学习正确的饮食、锻炼和休息习惯,保持身体健康。
2. 学习安全知识,正确应对紧急情况。
八、科学实验与探究1. 培养对事物进行实验和观察的兴趣,提高动手能力。
2. 学习基本的科学实验方法和安全操作规范。
九、学习与合作1. 锻炼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2. 学习与同学合作,互相尊重、帮助、合作。
综上所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内容涵盖了观察力和描述能力的培养、环境保护、物体的性质、生活中的力和能量、天文地理知识、生活中的健康与安全、科学实验与探究以及学习与合作等多个方面。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学生们能够培养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提高观察和描述事物的能力,增强对环境保护和健康安全的意识,以及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精神。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的内容丰富多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爱科学的情感,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希望学生们能够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获得快乐和成长,成为具有科学素养的终身学习者。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要点总汇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要点总汇](https://img.taocdn.com/s3/m/2b870a67c5da50e2534d7f4f.png)
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要点第一章植物的生长变化一、概念1、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
2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34长速度较快。
56吸收更多的阳光。
7、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植物的茎能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从上到下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8种子→发芽→生长→出现花蕾→开花→果实成熟这几个阶段。
9、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等。
10茎攀缘在其他物体二、简答;13并释放出氧气。
这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45、植物的叶子的作用。
答:绿叶是植物的“食——养料。
植物的养料能满足植物的生长需要。
这些养料是由植1771后来实验证明这是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结果。
第二章动物的生命周期一、概念1过程。
这个过程就是它们的生命周期。
2、蚕的生命是从卵开始的、一个蚕卵就是一个生命。
3、蚕生长到一定阶段蚕一生要蜕几次皮。
456个全过程就是蚕的生命周期。
蚕的生命周期大约为56天。
78、变态是昆虫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现象。
根据发育过程中是否有蛹期可以把昆虫分为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两大类。
9蝴蝶、蛾子以及各种甲虫都是完全变态的。
10、不完全变态的昆虫一生经历卵、幼虫和成虫三个阶段。
常见都是不完全变态的。
11期长二、简答;12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
合理的膳食、足够的营养、充足的睡眠、加强体育锻炼是保证我们正常生长以育的重要条件。
3会影响蚕的生存。
44000的绸缎和各种丝制品。
第三章温度和水的变化一、概念123、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45、水受热时体积会膨胀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热胀冷缩。
678、液态的水降到00℃。
910温度的变化。
11、大约在1593温度计。
12、我知道的温度计有水温计、室温计、体温计、高温计、数字温度计一般在35℃- 4237℃。
二、简答;120℃时会融化成水。
把冰块放在阳光下晒融化的速度。
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清单考点总结
![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清单考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c5f8d9d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c5.png)
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清单考点总结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清单考点总结:
1. 环境与生命
- 地球的一天
- 地球的一年
- 四季的变化
- 不同季节的特点和活动
- 我们要合理利用水资源
- 不同水源和水的利用方法
- 水的循环和重要性
- 空气的重要性和成分
- 空气的压力和气象仪器
- 空气的变化和天气预报
2. 物体与力
- 弹簧测力计和它的用途
- 磁铁的两种吸引物体的方式
- 简单机械(杠杆、轮轴、滑轮)的作用和使用
- 自然和人工物体的质量
- 物体的比重及其测量方法
- 风的作用和使用
3. 营养与身体
- 食物对人体的重要性
- 主要食物的分类和特征
- 消化器官的作用和消化过程
- 消化器官的保护和保健方法
- 运动对人体的好处和不同运动的特点
- 运动的原则和方法
4. 颜色和光
- 光的来源和传播方式
- 平行光和散射光
- 光的三原色和颜色的合成
- 白光的分解和彩虹的形成
- 页面的颜色和显示颜色的原理
5. 发现科学之美
- 变态的生活史和昆虫的养殖
- 人类在科学技术中的发展和应用
- 科学观察的方法和意义
- 科学实验的步骤和要求
- 科学家的职业和作用
以上是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的知识点清单和考点总结。
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提高对自然和生活中科学现象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清单考点总结小学科学教材教案
![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清单考点总结小学科学教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ab9ff6a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ae.png)
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清单考点总结小学科学教材教案一、知识点清单1、动物的生命周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动物的生命周期,包括卵、幼虫、蛹、成虫等阶段。
2、植物的生长与变化:学习植物的生长过程,从种子到幼苗,再到成熟植物,了解植物的各个生长阶段。
3、地球的构造与地貌:了解地球的内部构造和地貌特征,包括地壳、地幔、地核等。
4、太阳与太阳系:学习太阳系的构成,了解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如太阳能、气候等。
5、水循环与水体污染:学习水循环的过程和原理,同时了解水体污染的来源和危害。
6、空气与大气污染:学习空气的组成和性质,了解大气污染的来源和危害。
7、物质的变化:学习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如物质的形态、状态、化学反应等。
8、材料的性质与用途:了解材料的性质和用途,包括金属、非金属、复合材料等。
9、能量的转换:学习能量的转换和利用,如电能、热能、太阳能等。
10、微生物与发酵:学习微生物的生长和发酵过程,了解其在生活中的作用和应用。
二、考点总结1、生命科学:理解动物和植物的生命过程,包括生命周期、生长变化等。
2、地球科学:理解地球的构造和地貌特征,了解太阳系的基本知识。
3、环境科学:理解水循环和大气污染的原理和危害,了解物质的变化和材料的性质与用途。
4、能量科学:理解能量的转换和利用,包括电能、热能、太阳能等。
5、微生物科学:理解微生物的生长和发酵过程,了解其在生活中的作用和应用。
三、教学建议1、注重实践操作: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应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
2、激发兴趣:通过生动有趣的实验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探索精神。
3、联系生活实际:将科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本册教材主要由“电”“新的生命”“食物”、空间“等四个领域组成的。
本册教科书采用了螺旋式的编排,将“对生命、地球宇宙、物质世界、技术与工程”的探究排序在年级、单元和具体课题中,落实了“全面学生需求”这个课程理念。
2023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全书知识点归纳
![2023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全书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e94dd9e5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a8.png)
三年级科学下全书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1、绿色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旳生命旳。
2、植物在它们旳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死亡)旳过程。
3、不一样旳植物种子,它们旳(形状)、(大小)、(颜色)等各不相似。
4、种植植物是一项长期旳观测研究活动,需要做好管理、观测和记录等等多项工作。
5、种子萌发先长出(根),再长出(芽和叶),植物旳根向(下)生长,根旳生长速度(快)。
6、植物旳根可以吸取土壤中旳水分和矿物质,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7、植物旳绿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旳养料,这些养料是植物旳绿叶依托阳光提供能量运用二氧化碳和水制成旳。
8、植物中旳叶绿素可以运用阳光,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养料,并放出氧气。
这是植物旳光合作用。
9、植物旳叶在茎上(交叉生长)有助于接受更多旳阳光。
10、植物旳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送水分和养料旳作用。
11、花包括(萼片)、(花瓣)、(雄蕊)、(雌蕊)等部分,果实具有(雌蕊)发育而来旳,果实里面有种子。
12、植物旳毕生要经历:(种子)、(发芽)、(幼苗)、(开花)、(成果)。
13、绿色植物在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14、绿色植物旳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合适旳水分)和(温度)。
15、任何植物旳茎上均有节,这是茎最基本质旳特性。
在看不到节时,可以根据什么地方长叶子来确定节旳位置,由于叶是生长在节上旳。
16、凤仙花等植物旳茎垂直地向上生长,这种茎叫直立径。
牵牛花旳茎缠绕在其他物体上向上生长,这种茎叫缠绕茎。
葡萄旳茎攀缘在其他物体上生长,叫攀缘茎。
红薯旳茎平卧地面蔓延生长,叫匍匐茎。
第二单元17、蚕旳生命是从(卵)开始旳,一种蚕卵就是一种小生命。
蚕长到一定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
18、蚂蚁、蜻蜓、蚕、蛾旳身体同样都是由头、胸、腹三部分构成,头上有一对触觉。
胸部有三对足和翅膀,因此它们都是昆虫。
19、蚕旳毕生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种形态,蚕是蚕旳幼虫、蚕蛾是蚕旳成虫。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ed194dc5192e45361166f523.png)
编辑课件
67
刚出土的凤仙花的茎的颜色是:
(刚出土的凤仙花茎的颜色是绿色的)
编辑课件
68
刚出土的凤仙花的叶子的颜色是:
(绿色的)
编辑课件
69
__月__日(长出第一对真叶)
时
后
后
后
后
茎的颜 嫩黄色 黄绿色 嫩绿色 绿色 深绿色 … 色
60
植物为什么要先长根呢?
它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满足植 物生长的需要;
它还能够把植物固定在土壤中,使植物不会 倒伏或被风刮倒。
编辑课件
61
它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满足植 物生长的需要;
它还能够把植物固定在土壤中,使植物不会 倒伏或被风刮倒。
编辑课件
62
种子变成了幼苗
编辑课件
63
是为了更多地得到阳光的照耀
编辑课件
72
植物的叶子和幼苗时的茎 为什么大部分是绿色的
植物之所以是绿色的,是因为它 们的叶片里,有许多微小的绿色颗粒, 我们称它为叶绿素,它是植物细胞叶 绿体中 的一类重要的绿色色素。
编辑课件
73
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其原理
绿色植物的时片里,有一种叫叶绿体的物质。 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 水合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同时释放出氧气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 科学
全册课件
编辑课件
1
第一单元 植物的生长变化
编辑课件
2
第一节
植物 新生命的开始
编辑课件
3
下面的图片中是些什么动物,你知道是怎么来的吗? 从鸡蛋里孵出来的
2022春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梳理归纳--附练习(含答案)
![2022春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梳理归纳--附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2a53c86192e45361166f522.png)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归纳+知识点练习(含答案)目录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1、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
2、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但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
3、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
但种子的里面是相同的,都有(胚根和胚芽)。
4、凤仙花的播种方法是(选种、放土、下种、浇水)。
播种植物时要注意:要挑选那些(饱满的、没有受过伤的)种子;要将一块小瓦片放在花盆的出水处;种子放在深度约1厘米的小坑后再用土盖上;之后浇上适量水放温暖处;已经成株的植物要等土壤差不多干时再浇花,要浇就要浇透。
5、给凤仙花浇水时,一般可以往凤仙花(周围的土壤)上浇水。
6、、种植植物是(一项长期研究的观察)活动,要做好(管理、观察和记录)等工作7、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
8、植物的(根)总是(向下)生长的。
(根的)生长速度较快。
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9、植物的(绿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
植物生长所需的养料是由植物绿色的叶依靠太阳提供的能量,利用水和二氧化碳制成的。
植物叶都是平展的,且在植株上是交叉生长的,这有利于接受更多的阳光。
10、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植物的茎能(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从上向下)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植物茎在不同生长阶段外部形态不同,不同时期的茎生长速度也不同。
生长初期茎的生长速度较快,中期生长速度最快,后期较慢,最后几乎停滞。
11、凤仙花等植物的茎垂直地面向上生长,这样的茎叫(直立茎);牵牛花的茎缠绕在其他物体上向上生长,这样的茎叫(缠绕茎);葡萄的茎攀缘在其他物体上生长,叫(攀缘茎);红薯的茎平卧地面蔓延生长,叫(匍匐茎)。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2f2b0505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39.png)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第一单元复1.当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随时间而改变时,我们称此物体处于相对运动的状态。
如果它们之间的位置不随时间而改变,那么此物体处于相对静止状态。
2.静止和运动都是相对概念,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例如,对于地球来说,一栋楼房或一棵树是静止的;但对于太阳来说,它们却在运动中。
当一列火车经过车站时,我们说这列火车相对于车站在运动。
但对于在火车上的旅客来说,他们可以认为车站是在以与火车相反的方向相对于火车运动。
3.要描述物体是否在运动,观察者必须选择一个参照物,然后根据所选的参照物来确定物体是否在运动。
4.宇宙中没有不动的物体,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5.根据运动的轨迹,物体的运动方式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根据运动的类型,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往复运动、旋转运动和摆动。
6.物体运动的路径被称为运动轨迹。
如果物体在直线上运动,那么它的运动轨迹就是一条直线。
7.如果物体的运动轨迹是曲线,那么它的运动方式就是曲线运动。
当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的方向和它速度的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就会做曲线运动。
8.典型的曲线运动包括平抛运动、斜抛运动和匀速圆周运动。
9.要比较物体的运动快慢,可以比较它们在相同时间内运动的距离。
运动的距离越长,说明它的速度越快;在相同距离下,运动的时间越短,说明它的速度越快。
10.车轮的运动是转动,敲鼓时鼓面的运动是振动,推动椅子的运动是平动。
11.向冰面上扔出一粒石子的运动类型是平动,纸风车的运动类型是转动,地面上拍着的皮球的运动类型是振动,荡着的秋千的运动类型是摆动。
12.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运动时,有两种方式。
例如,汽车在行驶时,轮子在路面上的运动方式称为滚动;而当汽车紧急刹车时,轮子在路面上的主要运动方式为滑动。
13.水轮的运动属于旋转运动,也属于曲线运动。
14.运动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
15.可以使用测量的方法来准确比较物体的运动快慢。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ee9c3d73b3567ec112d8a2b.png)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第一单元复习1.一物体相对另一物体的位置随时间而改变,则此物体相对另一物体发生了运动,此物体处于相对运动的状态。
如果相互之间的位置并不随时间而改变,则此物体即在相对静止状态之中。
2.静止与运动两者都是相对的概念,与选定的参照物有关。
一栋楼房或一棵树对地球来说,它们是静止的;但对太阳来说,它们却都在运动着。
当一列火车经过车站时,我们就说这列火车相对车站而运动。
但是对在火车上的旅客,可以认为车站是在以与火车运行相反的方向相对火车而运动。
3.在描述物体是否运动时,观察者必须选择一个参照物,然后根据所选定的参照物来确定物体是否运动。
4.宇宙中没有不动的物体,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5.物体的运动方式按照运动的轨迹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按照运动的类型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往复运动、旋转运动、摆动。
6.运动物体通过的路径叫作物体的运动轨迹。
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的运动,叫作直线运动。
7.物体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称为“曲线运动”。
当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的方向和它速度的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就会做曲线运动8.典型的曲线运动有平抛运动、斜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等三种。
9.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相同时间内比较运动的距离,运动的距离越长,说明运动的速度越快;相同距离下,运动的距离越短,说明运动的速度越快。
10.车轮的运动是转动,敲鼓时鼓面的运动是振动,推动椅子的运动是平动。
11.向冰面上扔出一粒石子,石子的运动类型是平动,纸风车的运动类型是转动,在地面上拍着的皮球的运动类型是振动,荡着的秋千的运动类型是摆动。
12.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两种方式。
如汽车在行驶时,轮子在路面上的运动方式称为滚动,而当汽车紧急刹车时,轮子在路面上的最主要运动方式为滑动。
13.水轮的运动属于旋转运动,也属于曲线运动。
14.运动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
15.运用测量的方法能准确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bbe9222f5335a8102d220d0.png)
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1.一物体相对另一物体的位置随时间而改变,则此物体相对另一物体发生了运动,此物体处于相对运动的状态。
如果相互之间的位置并不随时间而改变,则此物体即在相对静止状态之中。
2.静止与运动两者都是相对的概念,与选定的参照物有关。
一栋楼房或一棵树对地球来说,它们是静止的;但对太阳来说,它们却都在运动着。
当一列火车经过车站时,我们就说这列火车相对车站而运动。
但是对在火车上的旅客,可以认为车站是在以与火车运行相反的方向相对火车而运动。
3.在描述物体是否运动时,观察者必须选择一个参照物,然后根据所选定的参照物来确定物体是否运动。
4.宇宙中没有不动的物体,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5.物体的运动方式按照运动的轨迹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按照运动的类型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往复运动、旋转运动、摆动。
6.运动物体通过的路径叫作物体的运动轨迹。
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的运动,叫作直线运动。
7.物体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称为“曲线运动”。
当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的方向和它速度的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就会做曲线运动8.典型的曲线运动有平抛运动、斜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等三种。
9.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相同时间内比较运动的距离,运动的距离越长,说明运动的速度越快;相同距离下,运动的距离越短,说明运动的速度越快。
10.车轮的运动是转动,敲鼓时鼓面的运动是振动,推动椅子的运动是平动。
11.向冰面上扔出一粒石子,石子的运动类型是平动,纸风车的运动类型是转动,在地面上拍着的皮球的运动类型是振动,荡着的秋千的运动类型是摆动。
12.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两种方式。
如汽车在行驶时,轮子在路面上的运动方式称为滚动,而当汽车紧急刹车时,轮子在路面上的最主要运动方式为滑动。
13.水轮的运动属于旋转运动,也属于曲线运动。
14.运动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
15.运用测量的方法能准确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1、绿色开花植物一般是用种子繁殖后代的。
2、播种前,挑选那些饱满、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的过程叫选种。
3、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叶,根总是向下生长的,根的生长速度很快。
4、植物的根能够吸收水分和矿物质,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5、植物的绿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植物生长所需的养料是由植物绿色的叶依靠太阳提供的能量,利用水和二氧化碳制成的。
6、绿色开花植物如凤仙花的身体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组成。
7、植物的生长过程中需要阳光、温度、土壤和适宜的水分等条件。
8、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和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能从下到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的各个部分;从上到下将植物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的各个部分。
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1、鸡、青蛙、鱼、乌龟等动物都产卵,卵是动物生命的开始。
2、蚕卵的孵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在放蚕卵的盒子上要扎些不孔,因为蚕卵需要呼吸。
3、蚕宝宝最爱吃的食物是桑叶,蚕能吐丝结茧,蚕宝宝的生长过程中,要经过四次蜕皮,蚕和蝴蝶等昆虫的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蚕蛹被茧包裹,茧能起到保护蛹的作用。
蚕蛹经过10-15天,会变成蚕蛾,蚕蛾是蚕的成虫,分雌蛾和雄蛾。
雌蛾和雄蛾交配后,雌蛾产卵繁殖后代。
4、养蚕、抽取蚕丝,是我国的伟大发明之一。
远在4000多年以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开始养蚕,利用蚕丝织成华丽的丝绸和各种丝织品,并远销国外。
5、蚕的一生是不断生长变化的,要经历蚕卵、蚕、蛹、蚕蛾四个不同形态的变化阶段。
6、蚕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三对足。
蚕长到一定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
7、蚕的一生会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这一过程称为蚕的生命周期,一般大约为56天;自然界中的动物都有生命周期,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人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人和动物一样也具有生命周期。
8、影响蚕生命和变化的因素有食物、气温、有害气体、疾病等。
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 1、鸡、青蛙、鱼、乌龟等动物都产卵,卵是动物生命的开始。
2、蚕卵的孵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在放蚕卵的盒子上要扎些不孔,因为蚕卵需要呼吸。
3、蚕宝宝最爱吃的食物是桑叶,蚕能吐丝结茧,蚕宝宝的生长过程中,要经过四次蜕皮,蚕和蝴蝶等昆虫的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蚕蛹被茧包裹,茧能起到保护蛹的作用。
蚕蛹经过10-15天,会变成蚕蛾,蚕蛾是蚕的成虫,分雌蛾和雄蛾。
雌蛾和雄蛾交配后,雌蛾产卵繁殖后代。
4、养蚕、抽取蚕丝,是我国的伟大发明之一。
远在4000多年以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开始养蚕,利用蚕丝织成华丽的丝绸和各种丝织品,并远销国外。
5、蚕的一生是不断生长变化的,要经历蚕卵、蚕、蛹、蚕蛾四个不同形态的变化阶段。
6、蚕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三对足。
蚕长到一定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
7、蚕的一生会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这一过程称为蚕的生命周期,一般大约为56天;自然界中的动物都有生命周期,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人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人和一样也具有生命周期。
8、影响蚕生命和变化的因素有食物、气温、有害气体、疾病等。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1、绿色开花植物一般是用种子繁殖后代的。
2、播种前,挑选那些饱满、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的过程叫选种。
3、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叶,根总是向下生长的,根的生长速度很快。
4、植物的根能够吸收水分和矿物质,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5、植物的绿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植物生长所需的养料是由植物绿色的叶依靠太阳提供的能量,利用水和二氧化碳制成的。
6、绿色开花植物如凤仙花的身体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组成。
7、植物的生长过程中需要阳光、温度、土壤和适宜的水分等条件。
8、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和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能从下到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的各个部分;从上到下将植物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的各个部分。
7、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加热能加快水的蒸发。
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却变成了水滴的现象叫凝结。
8、水在自然界有液态、固态、气态三种存在状态,水的状态变化与热量有关。
水的三种状态之间可以互相转化,这使水在自然界中产生了循环运动。
第四单元磁铁1、磁铁能吸引铁制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铁。
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2、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
一个磁铁摔断了也有两个磁极。
3、磁铁能指南北方向。
指南的磁极叫南极,用“S”表示;指北的磁极叫北极,用“N”表示。
4、磁铁的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两个磁极的作用是相互的。
磁悬浮列车就是根据同极相互排斥的原理制造的。
5、两个或多个磁铁吸在一直,磁力大小会发生改变。
6、指南针是作用磁铁能指南北的性质制成的指示方向的仪器。
钢针经过磁铁沿一个方向磨擦可以变成磁铁。
7、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指南针叫司南,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
8、磁铁的用途和它的性质是相联系的。
9、检验没有标明南北极的磁铁可以采用悬挂法、指南针验测法、磁铁检测等。
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1、物体的冷热程度,我们称为温度,通常用摄氏度(℃)表示,物体的温度可以用温度计进行测量,温度计正确的读数方法是平视。
2、测量水温的方法是:①手应拿温度计的上端;②要将温度计的下端浸入水中,并且不能碰到杯壁或杯底;③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④当温度计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⑤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水烧开时的温度大约是100℃;水结冰时的温度是0℃3、零下6摄氏度写作:-6℃;九十四摄氏度写作: 94℃;100℃读作:一百摄氏度;-20℃读作:零下二十摄氏度。
4、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物体获得热量,温度上升。
通过测量一个物体的温度变化可以知道这个物体失去热量还是获得热量。
5、液态水降到0℃时开始凝固成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
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当环境温度高于0℃,冰的温度升至0℃时开始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直至完全融化成冰。
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
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水和冰的共同点是:无色、无味、透明等。
加快冰融化的方法有:把冰放在温度更高的地方;把冰放在阳光下晒;用手捂等。
6、装冰的玻璃杯外壁出现小水珠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杯形成的。
7、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加热能加快水的蒸发。
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却变成了水滴的现象叫凝结。
8、水在自然界有液态、固态、气态三种存在状态,水的状态变化与热量有关。
水的三种状态之间可以互相转化,这使水在自然界中产生了循环运动。
第四单元磁铁1、磁铁能吸引铁制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铁。
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2、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
一个磁铁摔断了也有两个磁极。
3、磁铁能指南北方向。
指南的磁极叫南极,用“S”表示;指北的磁极叫北极,用“N”表示。
4、磁铁的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两个磁极的作用是相互的。
磁悬浮列车就是根据同极相互排斥的原理制造的。
5、两个或多个磁铁吸在一直,磁力大小会发生改变。
6、指南针是作用磁铁能指南北的性质制成的指示方向的仪器。
钢针经过磁铁沿一个方向磨擦可以变成磁铁。
7、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指南针叫司南,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
8、磁铁的用途和它的性质是相联系的。
9、检验没有标明南北极的磁铁可以采用悬挂法、指南针验测法、磁铁检测等。
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1、物体的冷热程度,我们称为温度,通常用摄氏度(℃)表示,物体的温度可以用温度计进行测量,温度计正确的读数方法是平视。
2、测量水温的方法是:①手应拿温度计的上端;②要将温度计的下端浸入水中,并且不能碰到杯壁或杯底;③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④当温度计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⑤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水烧开时的温度大约是100℃;水结冰时的温度是0℃3、零下6摄氏度写作:-6℃;九十四摄氏度写作: 94℃;100℃读作:一百摄氏度;-20℃读作:零下二十摄氏度。
4、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物体获得热量,温度上升。
通过测量一个物体的温度变化可以知道这个物体失去热量还是获得热量。
5、液态水降到0℃时开始凝固成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
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当环境温度高于0℃,冰的温度升至0℃时开始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直至完全融化成冰。
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
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水和冰的共同点是:无色、无味、透明等。
加快冰融化的方法有:把冰放在温度更高的地方;把冰放在阳光下晒;用手捂等。
6、装冰的玻璃杯外壁出现小水珠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杯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