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分子热运动(学生版)
中考物理初中上学期期中复习1:分子热运动(学生版)
![中考物理初中上学期期中复习1:分子热运动(学生版)](https://img.taocdn.com/s3/m/bb5aac03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8c.png)
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复习01:分子热运动一、物质的构成1.(八下·三明期末)下列微观粒子中,尺度最小的是()A. 夸克B. 质子C. 原子D. 原子核2.(八下·江阴期中)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恒星是绝对不动的B. 原子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带不带电C. 水和酒精均匀混合后总体积变小,因为分子间存在空隙D. 胶水可以把两张纸黏在一起,因为分子间只存在引力3.(八下·南昌期末)物理学拓展了人类对微观世界和宏观宇宙的认识。
研究发现,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构成的;太阳(选填“是”或“不是”)宇宙的中心。
4.(八下·内黄期末)19世纪末,英国物理学家汤姆森发现了比原子小得多的带负电荷的粒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是有结构的,后来人们又发现原子核是由和组成。
二、分子热运动5.(九上·孝感月考)下列现象中,属于分子热运动的是()A. 放在水中的花粉粒不停的无规则运动B. 桂花飘香C. 落叶随秋风四处游走D. 打扫校道时可见尘土飞扬6.(八下·丹徒期中)时值四月天,正是赏樱好时节。
星期天小明和父母一起来到天王浮山樱花园,只见一簇簇盛开的樱花,千姿百态、妩媚动人,淡淡的花香扑面而来,令人心旷神怡。
小明闻到花香是由于()A. 分子很小B. 分子间存在引力C. 分子间存在斥力D.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7.(九上·长春月考)汽车在高速行驶的过程中,轮胎会发烫,这是通过的方式增加了物体内能;汽车在加油时会闻到汽油味儿,这是现象;汽车行驶时的动力来源于汽油机的冲程。
8.(八下·江州期末)五月的一个星期天,妈妈带小红到公园游玩。
一走进公园,她们就闻到了阵阵的槐花香,这是现象,这个现象说明了一切分子都是不停地,此现象进行的快慢还与有关。
9.(八下·汕尾期末)劣质的油漆含有较多的甲醛、苯等有毒有机物。
第十三章 内能 第1节分子热运动(人教版)
![第十三章 内能 第1节分子热运动(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044eec2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86.png)
第1节:分子热运动知识点精析1.分子热运动(1)分子动理论: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和引力。
(2)热运动: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3)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现象,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发生扩散现象,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2.分子间作用力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当固体被压缩时,分子间距离变小,分子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固体被拉伸时,分子间距离变大,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如果分子间距离很大,作用力几乎为零,可以忽略不计;因此,气体具有流动性,也容易被压缩。
液体间分子之间距离比气体小,比固体大,液体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比固体小,没有固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
考点概览1.考点解析分子热运动是本章基础,也是物质分子了解物质分子运动规律的基础。
分子热运动可以从许多生活中的现象中提现出来,如扩散现象、物质三态的物理性质等。
本节主要知识点有物质的构成、分子热运动和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考点主要集中在分子热运动和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两个方面;主要题型是选择题和填空题,并以选择题居多。
从历年中考来看,从现象解释分子无规则热运动、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物质三态和分子热运动的关系等。
2.中考题型分析纵观各地中考考纲和近三年考卷来看,对本节知识点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分子热运动上,对于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的考查也不容忽视;常见考查方式是用分子热运动和分子间作用力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对分子热运动进行判断等。
此部分考题不多,一般在一个题目或者和其他知识点结合组成一个题目,分值在1-3分之间,平均分值在1.5分左右。
本节考点在2019年中考物理试卷中出现概率还会很高,也会延续以前的考查方式和规律,不会有很大变化。
考查思路主要分为三个方面:(1)对分子热运动的理解;(2)用分子热运动解释现象;(3)用分子间作用力解释现象等。
3.考点分类:考点分类见下表考点分类考点内容考点分析与常见题型常考热点分子无规则热运动选择题或填空题较多,用分子热运动解释现象一般考点分子之间作用力选择题和填空题较多,用规律解释现象冷门考点对组成物质的分子理解选择题和填空题,考查对物质结构的理解典例精析★考点一:分子热运动◆典例一:(2018·东营)水煎包是东营特色名吃,其特色在于兼得水煮油煎之妙,色泽金黄,一面焦脆,三面嫩软,皮薄馅大,香而不腻。
人教版物理九年第13章第1节《分子热运动》教案
![人教版物理九年第13章第1节《分子热运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e2b1532c281e53a5802ffaf.png)
人教版物理九年第13章第1节《分子热运动》教案3.1分子热运动教材分析:教材从分子的组成入手,先说明分之在做无规则运动,然后讲到扩散现象,并对分子热运动进行讲解,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彩缤纷●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演示实验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推测出物体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通过演示实验以及与弹簧的弹力类比使学生了解分子之间既存在斥力又存在引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用演示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分子的热运动.难点:通过直接感知的现象,推测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教学器材:二氧化氮气体的广口瓶、空瓶、铅圆柱、教学课时:1时教学过程:引入新课我们生活在物质世界中,我们的周围充满着物质:水、空气、石头、金属、动物、植物等都是物质。
而对于物质是怎样构成的,这一古老课题,很早就有过种种猜测,有的主张万物之源是“气”,有的主张万物之源是“火”。
公元前5世纪墨子提出的物质的最小单位是“端”,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的德漠克利特认为宇宙万物,是由大小和质量不同的,不可入的,运动不息的原子组成。
此后经过近2000年的探索,直到17世纪末,才科学地认识到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进行新课(1)分子和分子运动①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极小的微粒。
如果把分子看做球形,它的直径约10-10米,这是一个极小的长度,不仅肉眼看不到,即使用现代的显微镜也看不清分子。
由于分子极小,所以物体含分子数目大得惊人。
通常情况下,1厘米3空气里大约有2.7×1019个分子,如果人数的速度能达到每秒数100亿个,要数完这个数,也得用80多年。
人教版初中物理讲义第十三章《内能》第1节《分子热运动》(学生版+教师版)
![人教版初中物理讲义第十三章《内能》第1节《分子热运动》(学生版+教师版)](https://img.taocdn.com/s3/m/57fe7928cc1755270722082b.png)
人教版初中物理讲义第十三章《内能》(学生版)第1节分子热运动一、要点梳理一、物质的构成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______、______构成的。
一般分子的直径只有______米。
人们通常用______为单位来量度分子。
______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到分子。
二、分子的热运动1.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______。
2.扩散现象可以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之间。
3.由于分子的运动跟______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______。
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4.扩散现象等大量事实表明:(1)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三、分子间的作用力1.分子之间的______使得固体、液体分子不至于散开,因而固体和液体能保持一定的______。
2.压缩固体和液体很困难,是因为分子之间还存在着______。
3.分子间既有______又有______,当分子之间的距离变小时,作用力表现为______;当分子之间的距离变大时,作用力又表现为______。
如果分子之间的距离过大,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
4.分子间距决定了分子间的作用力,从而决定了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征。
二、重点解读一、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与分子热运动的比较【例题】(山西卷)端午情浓,粽叶飘香。
端午节那天,小明家里弥漫着粽子的清香。
这一现象表明()A.分子间存在引力B.分子间存在斥力C.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慢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二、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距离的关系分子间距离小于平衡距离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距离分子间距离大于10倍分子直径【例题2】河北卷)下列事实不能作为相应观点的证据的是()A .尘土飞扬,说明分子是运动的B .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说明分子是可分的C .气体被压缩后体积发生了较大变化,说明气体分子间的距离大D .将两个干净平整的铅柱紧压在一起会结合起来,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三、固、液、气三态物质的宏观和微观特性【例题】关于固体、液体、气体的基本特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固体、液体有一定的体积,没有一定的形状 B .液体、气体有一定的形状,没有一定的体积 C .固体、液体有一定的体积 D .液体、气体有一定的形状三、同步练习一、基础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8分)1.八月桂花盛开,微风吹过,飘来阵阵花香,这说明( )A .分子非常小B .分了间有相互作用力C .分子是可分的D .分子处在无规则运动中2.如图所示,是由微颗粒(1~50 nm )制备得到的新型防菌“纳米纸”。
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1节 分子热运动》精品教学课件
![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1节 分子热运动》精品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2bf0a63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58.png)
探究新知
f
分子间的作用力相互作用
r
f´
……
r
当r < r0时,分子间作用力 表现为斥力。
当r >10r0 时,分子间无 作用力。
探究新知
固体、液体、气体物质的宏观特性和微观描述
固体分子间距
液体分子间距
气体分子间距
分子间距决定了分子间的作用力,从而决定了固体、液体和 气体的特征。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就很远,彼此之间几乎没有 相互作用力。
探究新知
物
微观特征
宏观特征
态
分子间距 离
分子间作用力
有无固定形 状
有无固定体 积
固 体
很小
很大
有
有
液 体
较大
较大
无
有
气 体
很大 很小(几乎为零)
无
无
探究新知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1 常见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2 物质内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 3 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探究新知
物理方法总结
片
播
放
酒
精
与
水
混
合
体
积
的
酒精分子
水分子
变
化
探究新知
探究实验:分子热运动与温度的关系
点
击
图 片
实验表明
观
察
温度越高,
扩
散 快
分子运动
慢
与
越剧烈。
温
度
的
关
系
巩固练习
连接中考
例 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吸烟危害健康,即使 只有很少人吸烟,整个场所也会充满烟味,这属于 __扩__散___现象:“花气袭人知骤暖”说明分子的热运 动与__温__度___有关。
第一节 分子热运动
![第一节 分子热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25716887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cd.png)
第一节分子热运动(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演讲稿、合同范本、心得体会、条据文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speech drafts, contract templates, personal experiences, policy document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第一节分子热运动第一节分子热运动(精选3篇)第一节分子热运动篇1第一节分子热运动从容说课本节讲述“分子热运动”.在讲分子运动之前先提出“能否直接用肉眼看到分子运动”的问题,然后再让学生想想“为什么打开一瓶香水,很快就会闻到香味,是什么跑到鼻子里了?”让学生好奇,接下来通过演示二氧化氮气体扩散实验、硫酸铜和清水扩散实验,说明扩散现象和扩散现象随温度升高而加快的现象.还通过实物演示知道除气体、液体有扩散现象,固体也有扩散现象.然后,通过对“想想议议”的讨论得出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再通过铅柱演示实验,证实了分子之间存在引力,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间有间隙;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的事实,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那么学生对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有一个较形象的认识.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2.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3.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4.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二、能力目标1.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提高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2.从宏观现象推论分子特征,渗透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并培养学生想象力.三、德育目标用演示实验激发学生对大千世界的兴趣,使学生了解通过直接感知的现象,可以认识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教学重点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分析、推理,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初知识.教学难点指导学生从对演示实验的观察、分析、推理,用宏观的物理现象揭示物质的微观结构.教学方法演示法: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有直观感觉,再进行分析、归纳,得出结论.教具准备香水;盛有二氧化氮的广口瓶、空广口瓶、硫酸铜溶液、试管、铅柱、投影、录像.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生活的物质世界中,充满着各种各样的物质.在远古时代,人们就猜想物质是由很多很小的微粒组成的现代的科学技术已证实古人的猜想,请看投影.表面上看起来连成一片的水,其实是由一个具的水分子组成.[生]我们肉眼看不到,分子体积很小.[师]那我们怎么能知道分子是否运动?[生]我们用显微镜.[师]这个方法可取,有没有其他方法呢,我们打开桌子上放的那瓶香水或打开那盒香皂,有什么感觉?[生]闻到香味.[师]为什么能闻到香水或香皂的香味?[生]是因为香水和香皂的气味跑到鼻子里.二、新课教学[师]不是气味,是一些带有香味的分子,从香水或香皂中跑出来,进入空气中,向各个方向散布开来.当它们到达我们的鼻子里时,我们就会闻到香味,我们再来通过实验证实分子是运动的1.扩散现象[生甲]我们组是往盛有水的烧杯中,滴入红墨水,过一会儿,观察到烧杯中水变红.[生乙]我们组是将一个空瓶子,倒扣在一个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抽掉盖在二氧化氮瓶上的玻璃板,过一会儿,发现上面空瓶有红色.[师]同学们做得很好,我们看录像.[录像]在量简里装一半清水,水下面注入硫酸铜溶液.硫酸铜溶液的密度比水大,沉在量筒下部,可以看到无色的清水与蓝色硫酸铜溶液之间有明显的界面.一天天过去,发现界面逐渐模糊不清了.[师]我们上面做的实验是一种扩散现象.不同的物质在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扩散现象很常见.举出几个例子.[生甲]到医院闻到消·毒液味.[生乙]在花园里闻到花香.[生丙]。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第一节分子热运动课件(16PPT)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第一节分子热运动课件(16PPT)](https://img.taocdn.com/s3/m/b72644c93c1ec5da50e270ce.png)
例题
• 1、“墙内开花墙外香”主要涉及的物理知识 是 气体扩散 。 • 2、扩散现象既可以在 气体 间发生,也可以在 液体 中发生,还能够在 固体中发生。 • 3、当红墨水分别滴入热水和冷水中时,可以发 现热水变色比冷水快,这说明温度越高,水中
大量分子的热运动 越剧烈 。
实验三
思考:为什么针筒中的 空气难以压缩也难以拉 伸? 分子间存在斥力和引力
气体之间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气体扩散)
6
实验一
扩散现象
无色的清水和蓝色的 硫酸铜混合在一起, 最后颜色变得均匀
液体之间可以有
7
实验二
铅块 金 金块块
铅块 金铅金块块
实验前
叠放在一起
固体之间可以有
扩散现象
铅块 金铅块块
五年后
二、扩散现象
(1)一切物质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 则运动, (2)分子之间有间隙
水扩散要快。这表明了分子的运动 与 温度 有关。
热水 凉水
2、如图,向上拉玻璃板时,弹簧 测力计的示要 变大 。这说明分 子之间有 引力 。
总结
一.物质由分子组成。 二.扩散现象: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 进入对方的现象 (1)分子间存在间隙。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 运动(热运动)。 (3)温度越高分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热运动越快 三.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16
13
分子间的作用力
当r=r0 引力 = 斥力 分子间作用力为零 当r>r0 引力 > 斥力 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当r<r0 引力 < 斥力 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当r>10r0 无作用力 分子间作用力微弱,可以忽略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分子热运动》精品课件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分子热运动》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bc97a0d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71.png)
课后反思
1、和同桌说说今天学习的收获好吗? 2、师引导学生归纳本课知识重点。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5.如图所示,当放入蚊香片的电热驱蚊器工作时,我们会闻到蚊香的气 味,这是扩__散__现象;这种现象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_高___时,现象 越剧烈。
6.我国第一位“太空教师”王亚平在“天宫一号”授课时,将一个金属圈 插入饮用水袋,抽出后制作了一个水膜,往水膜表面贴上一片画有中国结图 案的塑料片,水膜依然完好,如图所示,这表明( )B A.分子间存在斥力 B.分子间存在引力 C.分子间存在间隙 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15.(2018·抚宁县期末)气体容易被压缩,是由于气体分子间的___间_较隔大;但 气体也不能无限制地被压缩,是由于分子间存在__斥__力的缘故。有些房间是用 一种含有甲醛的板材装饰的,甲醛是一种有毒的化学物质,进入这种房间就 会闻到甲醛的气味,表明甲醛已扩散,这说明甲醛分子 是__不__停__地__做__无__规__则__运_的动。所以人们要选用环保材料装饰房间。
3.(2017·济南)下列现象与分子热运动有关的是( C) A.春天,植物园百花争艳 B.夏天,小清河波光粼粼 C.秋天,大明湖荷花飘香 D.冬天,千佛山银装素裹 4.下列现象中能说明物体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D) A.水从高处流向低处 B.房间几天不打扫就会有一层灰尘 C.放在空气中的铁块过一段时间生锈了 D.在一杯开水中加盐,水变咸了
(3)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_无__规__则___的运动。 这种__无__规__则__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4.分子之间既有引__力__,又有_斥__力_,且这两种力是同时存在, 同时消失的。 5.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物质是由大量的___分__子__、__原__子__构成的; 物质内的分子在不__停__地做_热___运动; 分子之间存在__引__力和__斥__力。
2013 人教版 九年级第一节《分子热运动》
![2013 人教版 九年级第一节《分子热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402426106bd97f192279e93c.png)
小结一下
二.扩散现象: (1)概念: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现象,
叫做扩散现象。
气体会发生扩散现象 液体会发生扩散现象 固体也会发生扩散现象 那扩散现象有什么特点呢?
探究:影响扩散快慢的主要因素
实验:在盛有热水和冷水的烧杯中分别滴 入一滴墨水,比较扩散的快慢 物体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扩散现象表明: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 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间隙。
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 动叫分子的热运动。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扩 散现象越快。
思考:物体内部分子不停地运动,为什么固体和 液体中分子不会飞散开,总是聚合在一起?
演示:铅的分子力
分子间存在引力
思考:分子间存在间隙,为什么固体、 液体很难被压缩呢? 分子间同时也存在斥力
演示2:蓝色硫酸铜溶液与水间的扩散
开始时, 蓝色硫 酸铜溶 液与无 色的水 之间有 明显的 界限。
十天
二十天
三十天
固体之间也能发生扩散现象吗?
把磨得很光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 内放置5年后再把它们切开,可以看到它们 互相渗入约1mm深。
铅块
金块 实验前
铅块 金块
铅块 金块
叠放在一起 五年后
一.物质由分子和原子组成;
* 分子很小,直径大约* 数目巨大
演示1、打开一瓶香水,我们可以闻到香味
• 思考:打开一盒香皂,很快就会闻到香味。 这是为什么?
红棕色的二氧化氮与空气之间的扩散
现象:处于上方充满 空气的集气瓶颜色逐 渐变深, 处于下方充满二氧化 氮气体的集气瓶颜色 逐渐变浅,最后两瓶 气体颜色基本一样。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 引力和斥力。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课件:13.第1节 分子热运动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课件:13.第1节 分子热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a5c94606580216fc700afd80.png)
导入新课
认知与了解
学习目标
1.能简单的说明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知道分子的 直径大小 。 2.知道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能够识 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 。 3.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的作用力。
讲授新课
一 物质的构成
观察与思考
想一想:如果把此杯子打碎,碎片是否还是玻璃?如果经过 多次分割,颗粒会越来越小,如果不停的分下去,有没有一 个限度?
讲授新课
三 分子间的作用力
观察与思考
实验观察1
实验观察2
实验观察3
气体被压缩时都会产生“抵抗”,
要是压缩液体和固体呢?
是什么力使得两块
测力计的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
讲授新课
典例与精析 从分子作用力的角度说一说“破镜重圆”能否真的发生。
分子间的作用力与分子间的距离有关,当分子间的距离大 到一定程度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就不存在了。
完成这个表格。
课堂小结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1)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2)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 (3)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随堂训练
1.下列实例中,不能用来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C ) A.湿衣服在太阳下被晒干 B.炒菜时加点盐,菜就有咸味 C.扫地时灰尘飞扬 D.香水瓶盖打开后能闻到香味
讲授新课
归纳与小结
(1)保持物质原来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叫作分子或者原子。 (2)常见的物质是由及其微小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 (3)分子的大小用分子的直径来衡量,通常用10-10m为单位 来量度分子的大小。
讲授新课
二 分子热运动
观察与思考
思考:打开香水瓶后,不久就会闻到香味,为什么?
1分子热运动第1课时课件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1分子热运动第1课时课件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https://img.taocdn.com/s3/m/762e4898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f4.png)
固体分子只能在固定 位置附近不停的振动 ,就像学生整齐的排 好队,只能在原地小 范围活动。
2 .液体
相比固体分子,液体分子 可以自由的移动,但不能 移动得太远,就像学生在 操场做游戏,在一定范围 内活动。
3 .气体
气体分子则向各个方向 自由移动,就像学生放 学自由活动,没有范围 限制。
温度低的墨水挤入温差不大的冷水中
温度高的墨水挤入同温的热水中
迅速
二、分子热运动
热水中的墨水扩散的快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由于温度不同,分子的运动情况 不同,所以分子这种无规则运动 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1 .固体
思考:一切物质的分子都是运动的,那么,在固、 液、气三态中,分子的运动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分子运动 物质由分子构成
宏观直接感知 的现象
估计
肉眼不能 直接视察
(1 )空气瓶中由无色到 有色:说明下方的二氧化 氮运动到了空气瓶中。
(2 )二氧化氮瓶颜色变浅:说明二氧化氮运动 到空气瓶的同时,空气也运动到二氧化氮瓶中。
两个瓶子静放一段时间,气体会完全混合在一起,最后颜色变均匀。
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 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现象。 1 .气体扩散
一、物质的构成
如果把原子、分子看作球形, 直径约百亿分之一米(10-10m )。
0.0000000001米
0.0000000001米
某物质 分子
某物质 原子
10000000个分子 一个一个紧紧挨着
排成一列才约长 1m m !
思考:食物的气味是如何传播到人的鼻子里呢?
猜想
闻到气味
带有气味的分子 进入到鼻子里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 分子热运动课程标准课标解读 1.了解物质的构成和原子的内部结构模型;2.理解分子热运动理论;3.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4.知道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5.了解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特点。
1.建立分子热运动概念与理论;2.知道扩散现象是分子热运动的宏观表现;3.会用分子热运动理论分析扩散扩散现象;4.建立物质微粒(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模型;5.认识物质三态与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关系。
知识点01 分子热运动1.分子动理论: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 ,分子之间有 。
2.热运动:分子运动快慢与 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3.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 ,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发生扩散现象,温度越高,扩散 。
【概念辨析】分子热运动与扩散现象分子热运动与扩散现象:扩散现象是指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可以彼此进入对方中去的现象,扩散现象是分子热运动的结果。
(1)扩散现象只能发生在不同的物质之间,同种物质间是不能发生扩散现象的。
例如:冷热水混合,虽然冷水分子和热水分子都能彼此进入对方,但不是扩散现象。
(2)扩散现象能反映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而灰尘颗粒、大雾中的微粒及烟尘中的微粒等肉眼能观察到的分子聚合体在外力下的机械运动,都不是扩散现象。
(3)扩散是人能够直接观察或感知到的宏观现象;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是微观现象,人无法直接观察。
因此不能说“观察到分子无规则运动”,或“分子的扩散现象”。
【对点练习1】关于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目标导航知识精讲A. 扩散现象说明分子是运动的;B. 固体之间也可以发生扩散现象;C. 液体很难被压缩,是由于液体分子间存在引力;D. 固体很难被拉伸,说明固体分子间只存在引力【对点练习2】下列现象中,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 尘土飞扬B. 茶香四溢C. 树叶纷飞D. 瑞雪飘飘知识点02 分子间相互作用力1.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的。
当固体被压缩时,分子间距离变小,分子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固体被拉伸时,分子间距离变大,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2.如果分子间距离很大,作用力几乎为零,可以忽略不计;因此,气体具有流动性,也容易被压缩。
3.液体间分子之间距离比气体小,比固体大,液体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比固体小,没有固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
【重点解读】分子间相互作用力邻近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实际表现出来的是分子引力和斥力的合力,称为分子力;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跟分子间距离有关系。
1.固体中分子之间的距离小,相互作用力很大,分子只能在一定的位置附近振动,所以既有一定的体积,又有一定的形状。
2.液体中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小,相互作用力较大,以分子群的形态存在,分子可在某个位置附近振动,分子群却可以相互滑过,所以液体有一定的体积,但有流动性,形状随容器而变化。
3.气体分子间的距离很大,相互作用力很小,每一个分子几乎都可以自由运动.所以气体既没有固定的体积,也没有同定的形状,可以充满能够达到的整个空间。
4.同体物质很难被拉伸,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着引力的缘故;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着斥力的原因。
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着引力的原因。
【知识拓展】运用分子模型解释固体、液体、气体的性质状态特点微观原因固态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固态物质中分子排列十分紧密,分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分子虽来回振动,但位置相对稳定,所以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液态有一定的体积,无确定的形状,有流动性液态物质中,分子虽来回振动,但位置不稳定,分子间作用力比固体小气态没有确定的形状和体积,具有流动性气态物质中,分子间距很大,分子间作用力很小几乎可以忽略,所以易被压缩,分子之间由于碰撞而向四面八方运动【对点练习1】(2021·云南昆明市)如图所示,民间艺人将糖加热到流体状态,然后用它在平板上“画成”各种小动物,静待慢慢变硬后就制作成了栩栩如生的“糖画”。
关于“糖画”,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糖是晶体B.糖的内能一直在增加C.糖分子之间只有引力没有斥力D.糖先熔化后凝固【对点练习2】(2021·辽宁中考真题)如图是一个香炉,点燃炉内的蜡烛,加热香薰液,香薰液汽化后房间充满了香气,这是______现象。
蜡烛熔化产生的蜡液会向下流动,是由于受向下的______力作用,蜡液凝固后会粘在炉上,是因为分子间存在______。
题组A 基础过关练1.下列现象与分子热运动有关的是()。
A.春天,植物园百花争艳B.夏天,小清河波光粼粼C.秋天,大明湖荷花飘香D.冬天,千佛山银装素裹2.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雪花飘飘;B.香水打开瓶盖后,在周围可闻到香味;C.擦黑板时粉笔灰纷纷落下;D.打扫卫生时,尘灰四起3.2016年9月,一群蜜蜂飞入新北区一处民宅,民警将装有蜂蜜的木桶置于宅门外,蜜蜂陆续飞入桶分层提分中,下列现象中,与此原理相同的是()。
A.煮稀饭时米粒在水中翻滚;B.用鼻子鉴别醋和酱油;C.固体、液体很难压缩;D.两个铅柱压紧后粘在一起4.用分子动理论观点对下列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氧气被压缩装入钢瓶﹣﹣分子间有空隙;B.破碎的玻璃无法复原﹣﹣分子间存在排斥力;C.挂在室外的湿衣服变干了﹣﹣分子不停地无规则运动;D.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块挤压后会粘在一起﹣﹣分子间存在吸引力5.液体和空气接触的表面存在一个薄层﹣﹣表面层,如图所示。
由于液体分子做,表面层中就存在一些具有较大能量的分子,它们可以克服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力,脱离液体跑到空气中去。
其宏观表现就是液体的(填物态变化名称)。
6.甲、乙两个相同的透明玻璃水杯,盛有质量相等、温度不同的纯净水,其中一杯是80℃的热水,另一杯是5℃的冷水,它们都静静地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同时向两个水杯中滴入一滴墨水,过几分钟后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
(1)甲、乙两个水杯中,盛有热水的是;(2)该实验说明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有关。
7.向分别盛有相同质量冷水和热水的烧杯中,各滴入一滴红墨水,隔了一会儿,我们会看到盛有的杯子里的水变红快。
这个现象说明了。
8.水中加糖,一会儿水变甜,这一现象说明分子一直处在永不停息的中;水与酒精混合,总体积会变小,是因为;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着力。
题组B 能力提升练1.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 花香满园B. 尘土飞扬C. 百花怒放D. 细雨绵绵2.十月的苏城桂花飘香,这现象表明了()。
A.分子可以再分 B.分子间有空隙 C.分子间有作用力 D.分子在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3.分子很小,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现象来认识分子。
对于分子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固体分子间无空隙;B.液体可以流动,说明液体分子间无作用力;C.塑料吸盘能“吸”在墙壁上,说明分子间存在吸引力;D.闻到远处的花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4.中秋节期间,学校桂花盛开,花香扑鼻,这个现象说明()。
A. 分子间存在着引力B. 分子间存在着斥力C.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D. 分子间不存在空隙5.放学回家的小锦一进门便闻到了肉汤的香味,这是现象。
走进厨房,他看到妈妈正用一把神奇的壶进行油汤分离,如图所示。
这利用了油与汤不同的道理。
6.2019年6月23日,我省首条轨道交通线路﹣﹣兰州地铁1号线正式开通试运营,标志着我省正式进入“地铁时代”。
如图所示,小丽乘坐新地铁,她发现地铁严禁携带有“异味”的物品。
这是因为“异味”物品的分子发生了现象,充满了整个密闭空间,影响其他乘客;地铁启动时,她看见墙上的广告牌快速向后飞去,这是以为参照物的。
7.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有包棕子、吃咸鸭蛋和赛龙舟等,棕叶飘香,说明分子在______;一只咸鸭蛋的质量约为60______(填单位);赛龙舟时人用力向后划桨,船向前行,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_的。
题组C 培优拔尖练1.(2021·湖南怀化市)下列现象中与分子热运动有关的是()。
A.余音绕梁B.尘土飞扬C.桂花飘香D.大雪纷飞2.(2021·湖北随州市)初三总复习阶段,善于思考的乐乐同学结合生活现象对分子动理论有了一些新的思考其中说法错误的是()。
A.春雨润万物,冬雪披素衣。
由于水分子间距不同表现为雨雪不同物态;B.5月的街头,杨花飞絮随风舞,好似雪花满天飞,这不属于分子热运动;C.临近中午,食堂菜香四溢,香味分子跑到空气分子的间隙中去了;D.我看着照片中满池的荷花,仿佛嗅到了荷花的芬芳,这属于扩散现象3.(2021·江苏中考真题)有人做了这样一个实验:把金片和铅片紧压在一起,放置5年后再将它们分开,可以看到它们相互进入约1mm,这个实验说明()。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B.分子是运动的C.分子间存在引力D.分子间存在斥力4.(2021·福建中考真题)小华在家学做菜,厨房里菜香四溢,这个现象说明()。
A.分子间存在空隙B.分子间存在引力C.分子间存在斥力D.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