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优势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较优势理论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大卫・李嘉图在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了比较成本贸易理论(后
人称为“比较优势贸易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
差别(而非绝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的差别。每个国家都应根据“两利相权
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
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比较优势贸易理论在更普遍的基础上解释了贸易产生的基础和
贸易利得,大大发展了绝对优势贸易理论。目录
比较优势的基本概念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背景对比较优势理论的评价比较优势
理论演进两百年比较优势理论研究新进展比较优势理论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比
较优势理论的历史地位比较优势的基本概念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背景对比较优势理
论的评价比较优势理论演进两百年比较优势理论研究新进展比较优势理论与发展中
国家的经济发展比较优势理论的历史地位展开编辑本段比较优势的基本概念根据比
较优势理论一国在两种商品生产上较之另一国均处于绝对劣势,但只要处于劣势的国
家在两种商品生产上劣势的程度不同,处于优势的国家在两种商品生产上优势的程度不同,则处于劣势的国家在劣势较轻的商品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处于优势的国家则在优势较
大的商品生产
比较优势理论
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两个国家分工专业化生产和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则两国
都能从贸易中得到利益。比较优势说的假设条件
(1)假定贸易中只有两个国家和两种商品(X与Y商品),这一个假设的目的是为了用一个二维的平面图来说明这一理论。
(2)两国在生产中使用相同的技术。即:如果要素价格在两国间是相同的,两国在
生产同一商品时,就会使用相同数量的劳动。由于要素价格通常是不同的,因此,各国的
生产者都将使用更多的低价格要素,以降低生产成本。
(3)模型只假定在物物交换条件下进行,没有考虑复杂的商品流通,而且假定1个
单位的X产品和一个单位的Y产品等价(不过他们的生产成本不等)。
(4)在两个国家中,商品与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5)在一国内要素可以
自由流动,但是在国际间不流动。(6)分工前后生产成本不变。
(7)不考虑交易费用和运输费用,没有关税或影响国际贸易自由进行的其他壁垒。
但是,在贸易存在的条件下,当两国的相对商品价格完全相等时,两国的生产分工才会停
止
比较优势理论
。如果存在运输成本和关税,当两国的相对价格差小于每单位贸易商品的关税和运输
成本时,两国的生产分工才会停止。
(8)价值规律在市场上得到完全贯彻,自由竞争,自由贸易。(9)假定国际经
济处于静态之中,不发生其他影响分工和经济变化。(10)两国资源都得到了充分利用,均不存在未被利用的资源和要素。(11)两国的贸易是平衡的,即总的进口额等
于总的出口额。编辑本段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背景比较优势理论建立在严格的理论前
提下:
两个国家,两种产品或两种要素;国家之间存在某种特征差异;各国的比较利益的
静态不变的,不存在规模经济;自由贸易是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下进行的,以物物交
换为形式;生产要素在一国国内可以自由流动,在两国间则不能流动;不存在技术进步,资本积累和经济发展。面临一些挑战
由于两个国家刚好具有不同商品生产的绝对优势的情况是极为偶然的,斯密的绝对优
势理论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1815年英国政府为维护土地贵族阶级利益而修订实行了“谷物法”。“谷物法”颁布后,英国粮价上涨,地租猛增,它对地主贵族有利,而严重地损害了产业资产阶
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
级的利益。昂贵的谷物,使工人货币工资被迫提高,成本增加,利润减少,削弱了工
业品的竞争能力;同时,昂贵的谷物,也扩大了英国各阶层的吃粮开支,而减少了对工业
品的消费。“谷物法”还招致外国以高关税阻止英国工业品对他们的出口。为了废除“谷
物法”,工业资产阶级采取了多种手段,鼓吹谷物自由贸易的好处。而地主贵族阶级则千
方百计维护“谷物法”,认为,既然英国能够自己生产粮食,根本不需要从国外进口,反
对在谷物上自由贸易。要找到谷物自由贸易的理论依据
这时,工业资产阶级迫切需要找到谷物自由贸易的理论依据。李嘉图适时而出,他在18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提出了著名的比较优势原理(Law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这是一项最重要的、至今仍然没有受到挑战的经济学的普遍
原理,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经济解释力。他认为,英国不仅要从外国进口粮食,而且要
大量进口,因为英国在纺织品生产上所占的优势比在粮食生产上优势还大。故英国应专门
发
贸易比较优势
展纺织品生产,以其出口换取粮食,取得比较利益,提高商品生产数量。比较优
势理论是在绝对成本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根据比较优势原理,一国在两种商品生产
上较之另一国均处于绝对劣势,但只要处于劣势的国家在两种商品生产上劣势的程度不同,处于优势的国家在两种商品生产上优势的程度不同,则处于劣势的国家在劣势较轻的商品
生产方面具
有比较优势,处于优势的国家则在优势较大的商品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两个国家
分工专业化生产和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进口其处于比较劣势的商品,则两国都能
从贸易中得到利益。这就是比较优势原理。也就是说,两国按比较优势参与国际贸易,通
过“两利取重,两害取轻”,两国都可以提升福利水平。比较优势原理
事实上,中国的田忌赛马故事也反映了这一比较优势原理。田忌所代表的一方的上、中、下三批马,每个层次的质量都劣于齐王的马。但是,田忌用完全没有优势的下马对齐
王有完全优势的上马,再用拥有相对比较优势上、中马对付齐王的中、下马,结果稳赢。
比较成本理论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它为自由贸易政策提供了理论基础,推动了当
时英国的资本积累和生产力的发展。在这个理论影响下,“谷物法”废除了。这是19世
纪英国自由贸易政策所取得的最伟大的胜利。实践检验的结果
也为这一理论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如迈克道尔以1937年为例,通过考察美国与英国
各行业的出口绩效与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基本上可以验证得出:对于美国劳动生产率(根据工资差异加以调整后的)相对高于英国的产业而言,美国在这些行业的出口也相对
高于英国这些行业的出口。斯特恩比较了1950年和1959年两个年份美国、英国劳动生产
率与出口绩效之间的关系,根据他们的分析,1950年在所观察的39个部门中有33个部门支持了假设检验,但到19
动态比较优势理论
59年,这一关系有所削弱。不容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