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大气环流知识点
地理高考知识点大气环流
地理高考知识点大气环流大气环流是地理高考的重点之一,它对于理解气候、气象、天气等方面的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大气环流的定义、形成机制、类型以及对地球气候的影响等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大气环流的定义与形成机制大气环流是指地球大气层内空气在纬度、经度和高度上不断运动的现象。
它是由不同温度、压强和湿度等气象要素差异引起的。
大气环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地球的日照不均匀以及地球自转的影响。
在地球的赤道附近,由于阳光照射的集中和气温上升,空气膨胀、升高,形成低气压区。
而在地球的两极附近,由于阳光照射的分散和气温下降,空气收缩、下沉,形成高气压区。
这种温度差异和气压差异引起了空气运动,从而形成了大气环流。
二、大气环流的类型大气环流主要分为垂直环流和水平环流两种。
垂直环流是指由于太阳辐射热量的差异引起的,包括对流环流和垂直大气环流带。
对流环流是指由地表热量不均匀分布引发的地表风、车流、城市和山谷风等小尺度环流,它对局地天气产生着较大影响。
垂直大气环流带是指由于纬度差异引起的,包括Hadley环流、Ferrel环流和极地环流等。
在这些大尺度环流系统中,空气从赤道向两极流动,形成连续的环流带。
水平环流主要包括风系统和静止风带。
风系统是指受到地转偏向力和压力梯度力等因素共同作用的风流,并分为副热带高压带、赤道低压带和两个南、北极高压带等。
静止风带是指根据纬度不同而形成的,包括副极地高压带、副热带低压带、赤道信风带等。
三、大气环流对地球气候的影响大气环流对地球的气候形成和分布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大气环流影响着太阳辐射的分布,从而导致不同地区的气温差异。
例如,赤道附近的高温导致了热带气候的形成,而两极地区的低温则形成了寒带气候。
其次,大气环流也决定了降水分布的差异。
例如,副热带带来了盛行的降雨,而副极地则相对干燥。
这种降水分布的差异会影响到各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农业发展。
此外,大气环流还对风向和风速的分布产生影响。
例如,信风带是指赤道附近的气流,常年吹向西方,在航海、航空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自然地理学大气环流
南亚指亚洲南部地区,
介于东南亚与西亚之 间。位于0°―北纬 40°,东经 60°―100°之间, 陆地基本在北纬 10°―30°之间。大 体在喜马拉雅山脉和
印度洋之间。南亚共 有7个国家,其中尼 泊尔、不丹为内陆国,
印度、巴基斯坦、孟
加拉国为临海国,斯
里兰卡、马尔代夫为
岛国。巴基斯坦、印
度、尼泊尔、不丹和
南亚大部分地区位于赤道以北和北纬30°以南, 除马尔代夫群岛和斯里兰卡岛南部接近赤道,属热带 雨林气候,印度西北部和巴基斯坦南部属热带沙漠气 候外,其它大部分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南亚季风气 候的形成,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的季节 性移动以及青藏高原的地形作用等都有密切关系。
根据季风的进退,南亚地区一年之中可分凉、热、雨三季。11~2 月,从大陆吹向海洋的东北季风带来晴朗、干燥、凉爽的天气,为
(信经向风三)圈环。流
②中纬度环流圈(Ferrel环流): 分布于中 纬度约 30 °— 65 °地带。地面由副热带高 压带吹向副极地低压带(西风),高空由副
极地低压带返回。
③极地环流圈: 分布于高纬度约 60 °与极 地之间地带。地面由极地高压带吹向副极地
低压带(东风),高空由副极地低压带返回
(西风)。
着由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而来的西南季风,从而使西南季风的势
力进一步加强。西南季风经过辽阔温暖的热带海洋,饱含水汽,给 南亚大部分地区带来丰沛的降水,形成雨季。年降水的90%集中于 雨季。雨季来临的时间,半岛西部最早,印度西北部最晚,西南季 风的晚来早退是南亚雨量变率大的一个主要原因。10~11月为雨季 末期,气温开始逐渐降低,北部一带的气压也逐渐增高,这样海陆
间的气压梯度也逐渐变弱,因此西南季风开始退缩,降水随之减少, 很快又重新转入凉季。
地理大气环流汇总
思考:东亚是世界上季风最典型的地区,原因何在?
东亚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和最大的大洋之间,海 陆热力性质差异最大,所以季风最显著。
东
东
亚 南亚
亚 南亚
甲
乙
7、季风环流
(3)风向、性质及成因
1月
东
7月
亚 南亚
甲
地 季节
区
东 冬季 亚 夏季
南 冬季 亚 夏季
天气、气候形 成基础。
二、规律
1、假设:地表均一,
地球不运动(直射
北极
赤道),地球上的
大气将如何运动?
——只考虑太阳辐射差异
赤道
赤道
结论:
形成单圈环流
南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规律
2、假设:地表均一,地球只自转(直射赤道),地球 上的大气又将如何运动?
结论: 三圈环流 ——考虑太阳辐射差异和地转偏向力
七个气压带 六个风带
4、气压带和风带的性质
二、大气环流的规律
5、假设:地表均一,地球既自转又公转, 大气又将如何运动?
——考虑太阳辐射差异 和地转偏向力以及直射 点的移动
结论:
气压带、风带随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移动,就北 半球而言,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气压带、风带 移动的幅度在 5—10个纬度之 间。受其影响, 有些地区的气 候就会受到气 压带和风带的 交替控制。
(1)填写图中A气压中心的名称: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2)A气压形成的原因是 温度低,空气冷却收缩下沉;被切断的 气压带是 副极地低压 。 (3)受A气压中心的影响,图中C点盛行 西北 风,D点盛 行 东北 风,我国的天气以晴朗干燥 为主要特征。 (4)此季节我国昼夜长短状况是 昼短夜长 。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知识归纳总结—大气环流与气候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知识归纳总结—大气环流与气候一、课标呈现运用示意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并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以及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二、基础知识知识点1:三圈环流在地球球面均一,地球自转的条件下,大气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
1.气压带2.风带3.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1)原因:气压带和风带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移动。
(2)规律:就北半球而言,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知识点2: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1.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1)1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冬季风(如下图)(2)7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夏季风(如下图)2.季风环流(1)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①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信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向改变。
(2)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比较知识点3:气压带、风带对气候与景观的影响(1)气压带对气候和景观的影响(2)风带对气候和景观的影响(3)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对气候的作用知识点4:世界气候分布规律与大气环流、洋流的关系(以北半球为例)三、难点辨析易错点1:气压带、风带的判断方法1.位置法:如回归线附近一般是副热带高压带,赤道附近为赤道低压带,中纬度为西风带等。
2.时间法:如北半球夏季北纬30°~40°大陆西岸为西南风,亚欧大陆东岸为夏季风,副热带高压带在中国东部地区向北逐渐推移,澳大利亚西北部为东南风等。
3.特征法:如西南风可能就是盛行西风,少雨地区可能是高压控制,山地背风坡降水必然少,也可反推具体的风向和风带等。
易错点2: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1.抓“动力”——突破气压带形成(1)热力型成因:与温度有关。
近地面温度高气压低;温度低气压高。
①赤道低压带:近地面受热,空气膨胀上升。
①极地高压带:近地面冷却,空气收缩下沉。
(2)动力型成因:与温度无关,与气流垂直运动有关。
高中地理--大气环流
读某地近地面和高空四点气压图(单位:hPa),完成2~3题。 2.若近地面和高空四点构成热力环流,则流动方向为( ) A.O→M→N→P→O B.M→N→O→P→M C.M→N→P→O→M D.N→M→O→P→N 3.下面图中正确表示N地在垂直方向上, 等温面与等压面配置的是( )
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为了充分利用气候资源,发挥土地生产优势,我国许多地区发展了 冬暖式温室大棚,极大地提高了农民收入,丰富了我国冬季城乡居民的蔬菜 供应。 (1)图中为我国北方某城郊一大棚蔬菜生产模式图,棚顶密封,背面是冬季用 以御寒提高棚内温度的挡风墙,侧面是唯一一个进出大棚的工作门。在图中 用箭头画出工作门打开时温室内外的空气流动状况。
“风塔”的室内空气是怎样流动的? 塔下中央建有一个水池,水的比热容较 大,故室内水池使周围气温降低,气压 增高,则垂直方向上空气向下运动,水 平方向上空气由中心流向四周(以水池 为中心),这其实就是利用了热力环流 的原理。
为什么水池要建在塔下中央呢? 一方面使室内水池周围空气温度降低, 气压增高,使室外的空气通过风塔进入 室内; 另一方面,当室外的空气温度比室内高 时,从“风塔”顶部进入室内的空气会 经过水池,池水对空气起到降温作用.所 以水池建在塔下中央,可以最大限度地 起到降温作用。
空气在市区上升 ,在郊区
下沉 ,近地面风由郊区吹向
市区,形成城市热岛环流 。
郊区
中心区
郊区
思考:从保护环境而言,化工厂最适宜建在哪里?
布局在城市郊外热力环流之外。
伊朗古城亚兹德位于热带沙漠地区,这里有一种独具特色的建筑——“风 塔”,是建筑物中用来通风降温的结构。风塔高过屋顶的部分,四面镂空, 悬空链接到室内大厅,塔下中央建有一个水池。 1.“风塔”顶部四面镂空主要是为了什么? 2.塔下中央建一个水池起什么作用? 3.“风塔”内的空气是怎样流动的?这说明了什么?
地理大气环流知识点
地理大气环流知识点大气环流,一般是指具有世界规模的、大范围的大气运行现象,既包括平均状态,也包括瞬时现象,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地理大气环流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地理大气环流的划分大气环流通常包含平均纬向环流、平均水平环流和平均径圈环流3部分。
①平均纬向环流。
指大气盛行的以极地为中心并绕其旋转的纬向气流,这是大气环流的最基本的状态,就对流层平均纬向环流而言,低纬度地区盛行东风,称为东风带由于地球的旋转,北半球多为东北信风,南半球多为东南信风,故又称为信风带;中高纬度地区盛行西风,称为西风带其强度随高度增大,在对流层顶附近达到极大值,称为西风急流;极地还有浅薄的弱东风,称为极地东风带。
②平均水平环流。
指在中高纬度的水平面上盛行的叠加在平均纬向环流上的波状气流又称平均槽脊,通常北半球冬季为3个波,夏季为4个波,三波与四波之间的转换表征季节变化。
③ 平均径圈环流。
指在南北-垂直方向的剖面上,由大气经向运动和垂直运动所构成的运动状态。
通常,对流层的径圈环流存在3 个圈:低纬度是正环流或直接环流气流在赤道上升,高空向北,中低纬下沉,低空向南,又称为哈得来环流;中纬度是反环流或间接环流中低纬气流下沉,低空向北,中高纬上升,高空向南,又称为费雷尔环流;极地是弱的正环流极地下沉,低空向南,高纬上升,高空向北。
经圈环流从全球径向环流看,在南北方向及垂直方向上的平均运动构成三个经圈环流:1、低纬度的正环流,即哈得来环流。
在近赤道地区空气受热上升,在高层向北运行逐渐转为偏西风,在30°N左右有一股气流下沉,在低层又分为两支,一支向南回到近赤道,另一支北移。
2、中纬度形成一个逆环流或称间接环流,费雷尔环流。
3、极区正环流,即极地下沉而在60°N附近为上升,从而形成一个正环流,但较弱,在中纬地区与低纬区之间,则常有极锋活动。
纬圈环流纬度环流亦称行星风系或气压带风带,地球上的风带和喘流由三个对流环流三圈环流所推动:哈德里环流低纬度、费雷尔环流中纬度以及极地环流。
高一地理全球性大气环流
D
G G
90°N
极地高气压带
D
副极地低气压带
60°N
D
G
副热带高气压带
30°N
G
D
赤道低气压带
0°
课堂活动:
你能否根据前面的讲 述,将南半球的三圈环流 画出来?
南半球的三圈环流
0°
赤道低压带
东南信风
副热带高压带
30°S
盛行西风
副极地低压带
60°S
极地东风
极地高压带
90°S
(3)考虑高低纬间热量不均;地转偏向力;太 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 ----气压带、风带的南北移动
(1)假如地表均一、地球不自转、太阳直射在 赤道上 ---单圈环流
D G 90N
极地高压带
60N
30N
G
D
赤道低压带
0
赤道温度高,极地温度低
单圈环流
想一想:
现实中,赤道和极地之间的热力环流 是否存在?
(2)考虑地表均一、地球自转、太阳直射点在 赤道上 ----三圈环流
高纬环流
10 6
5
热力环流原理下:
北极
赤道
赤道
间 存 在 的 热 力 环 流
南极
在 理 想 状 态 下 , 地 球 赤 道 和 两 极
一、大气环流的概念和作用
1. 概念: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2. 作用:使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 的热量和水汽得到交换,调整全球水 热分布,对全球的热量平衡和水量平 衡有重要作用,也是各地天气变化和 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
3、形成三圈环流的因素有(双选) A.太阳辐射对各纬度加热的不均匀 B.地球自转偏向力 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高中地理大气运动知识点
高中地理大气运动知识点高中地理大气运动知识点
一、大气环流
大气环流是指大气高空流动规律的总称,主要分为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温带低压带、南北极高压带四个环流系统。
其中赤道低压带总体向东风、南北极高压带则总体向西风。
这些环流系统的运动影响着全球的气候和天气。
二、洋流
洋流是指海水的长周期潮汐流动,是海洋的重要运动形式。
主要分为赤道洋流、海洋边缘洋流、温暖海流与寒冷洋流四种大类。
洋流的运动不仅受到地球自转和大气运动的影响,也受到地形、海盆形成、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
三、风
风是一种气体运动,是自然界中常见的气体输运过程之一。
风是由温度、气压、湿度等因素引起的气体流动,可以分为地表风、高空风、季节风、逆温风等多种类型。
风对天气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气压分布、气温、降水等方面。
四、地球自转
地球自转是地球相对于固定天体(如太阳)的自转运动,使得地球表面的自然物理环境具有了昼夜交替、地理位置、地球椭球度、地球自转偏角和地球自转的平均速度等特点。
五、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是指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氮氧化物等)在大气中吸收和散射太阳辐射和地球辐射的过程,导致地球低层大气温度升高的现象。
其中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的代表,而人类活动(如工业、交通等)的发展导致二氧化碳排放大量增加而引起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生态系统的平衡等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以上为高中地理大气运动知识点的简要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理解地球自然环境的复杂性和气象学原理。
同时,也需要注意保护环境,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为地球的未来创造美好的发展前景。
地理大气环流汇总
地理大气环流汇总地理大气环流是地球大气层中的运动,包括全球性的大尺度环流(大气循环)和小尺度的局地性环流(微观环流)。
大气环流对地球的气候、天气和水循环等作用巨大。
本文将从对大气环流的概念、分类及影响等方面进行综合介绍。
地理大气环流是指大气中水平、垂直运动以及空气质量的重新分配。
它由多种因素驱动,包括地球自转、太阳辐射、地球的形状和地理特征等。
大气环流分为全球大气环流和局地大气环流。
全球大气环流主要有三个环流带: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和极地低压带。
其中赤道低压带是最热的地方,空气上升,形成对流,导致长期性的降雨。
副热带高压带是最干燥的地区,空气下沉形成高压,导致无降雨和干旱。
极地低压带是极地气候的形成地,空气合流,导致长期降雪。
局地大气环流则由各种地理因素如山地、河流、海洋等局地气候的形成。
这些气候系统相互作用,共同维持地球上的气候和天气。
全球大气环流主要受到地球自转的影响。
地球自转形成的科里奥利力导致大气在北半球偏北、南半球偏南的偏转,从而产生高压和低压的变化。
在赤道地区,由于科里奥利力最小,出现低压带,而在副热带和极地地区则因科里奥利力较大,出现高压带。
这种压强差导致了大气的垂直上升和下沉,形成环流。
全球大气环流还受到太阳辐射的影响。
太阳辐射不均匀地照射地球表面,导致赤道地区接收到的热量比较多,热量从赤道向两极传递。
为了平衡热量分布,大气形成了从赤道到两极的环流,称为热带和极地环流带。
在这个过程中,大气形成了数个环流系统,如赤道气流、中纬度气流和极地气流。
全球大气环流对气候和天气有着深远的影响。
例如,赤道低压带的存在使得热带地区变得潮湿多雨,而副热带高压带则导致了大片的沙漠和干旱地区的形成。
由于地球自转和太阳辐射的影响,中纬度地区在一年中会经历四个季节。
此外,大气环流还影响了风向、风速和气温的分布,从而影响到航海、航空、农业等人类活动。
总结起来,地理大气环流是地球大气层运动的结果,大气环流分为全球和局地两类,受到地球自转和太阳辐射的影响,影响着地球的气候、天气和水循环等。
地理知识大气环流系统
地理知识大气环流系统教案一、引言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自然现象和人文环境的学科,其中大气环流系统是地理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大气环流系统是指大气中空气质量和温度、气压分布以及风向风速的总体变化和规律。
了解大气环流系统对于理解天气现象和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教案以大气环流系统为主题,分为几个小节进行讲解。
二、大气环流系统的定义及基本概念大气环流系统是指地球大气中因温度差异造成的气压差异,从而引发了大规模空气运动的系统。
其基本概念包括高气压和低气压区域、风和风向、水平气压倾斜等。
高气压区域是指气压较大的地区,主要表现为下沉气流和稳定的天气状况;低气压区域是指气压较小的地区,主要表现为上升气流和不稳定的天气状况。
风是空气在地球表面上水平流动的结果,不同气压差异形成的风具有不同的风向。
三、大气环流系统的主要类型大气环流系统的主要类型包括全球性环流、区域性环流和局地性环流。
全球性环流是指在地球整体范围内产生的大气运动,包括赤道低气压带和副高带等。
区域性环流是指在特定地区内形成的大气运动,如季风环流等。
局地性环流是指在局部地区形成的大气运动,如海陆风、山谷风等。
四、大气环流系统的形成原因大气环流系统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地球自转、地球形状不规则以及太阳辐射差异等。
地球自转使得地球表面的各个区域受到不同的离心力影响,迫使空气偏离原来的运动轨道,从而形成了环流系统。
地球形状的不规则性导致赤道附近空气上升,极地地区空气下沉,形成了大气环流系统的基本结构。
太阳辐射差异是大气环流系统形成的主要驱动力,太阳辐射的不均匀分布导致地球表面温度差异,进而引发大气运动。
五、大气环流系统的影响大气环流系统对地球上的气候和天气现象有着重要的影响。
它通过水汽的输送、能量的传递以及物质的迁移等方式,调节了地球不同地区的温度分布和降水分布,进而影响着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
同时,大气环流系统还会对天气现象产生影响,如台风、龙卷风等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与大气环流系统的变化密切相关。
地理教学材料-资料2:大气环流的影响因素和平均状况
第四节大气环流大气环流是指大范围的大气运动状态。
其水平范围达数千千米,垂直尺度在10千米以上,时间尺度在1—2日以上。
大气环流反映了大气运动的基本状态,并孕育和制约着较小规模的气流运动。
它是各种不同尺度的天气系统发生、发展和移动的背景条件。
一、大气环流形成的主要因素(一)太阳辐射作用大气运动需要能量,而能量几乎都来源于太阳辐射的转化。
大气不仅吸收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地球给予大气的其它类型能量,同时大气本身也向外放射辐射。
然而这种吸收和放射的差额在大气中的分布是很不均匀的,沿纬圈平均在35°S—35°N之间是辐射差额的正值区①,即净得能量区。
由35°S向南和由35°N向北是辐射差额的负值区,即净失能量区。
这样自赤道向两极形成了辐射梯度,并以中纬度地区净辐射梯度最大。
净辐射梯度分布引起了地球上高、低纬度间的大气热量收支不平衡,使大气中出现了有效位能,形成了向极的温度梯度。
大气是低粘性、可压缩流体,温度和气压的改变可能引起膨胀或收缩。
结果,低纬大气因净得热量不断增温并膨胀上升,极地大气因净失热量不断冷却并收缩下沉。
在这种温度梯度下,为保持静力平衡,对流层高层必然出现向极地的气压梯度,低层出现向低纬的气压梯度。
假设地球表面性质均一和没有地转偏向力,则气压梯度力的作用将使赤道和极地间构成一个大的理想的直接热力环流圈,见图4·31。
环流使高低纬度间不同温度的空气得以交换,并把低纬度的净收入热量向高纬度输送,以补偿高纬热量的净支出,从而维持了纬度间的热量平衡。
因此,太阳辐射对大气系统加热不均是大气产生大规模运动的根本原因,而大气在高低纬间的热量收支不平衡是产生和维持大气环流的直接原动力。
(二)地球自转作用大气是在自转的地球上运动着,地球自转产生的偏转力迫使运动空气的方向偏离气压梯度力方向。
在北半球,气流向右偏转,结果使直接热力环流圈中自极地低空流向赤道的气流偏转成东风,而不能迳直到达赤道;同样,自赤道高空流向极地的气流,随纬度增高,偏转程度增大,逐渐变成与纬圈相平行的西风。
地理大气环流知识点总结
地理大气环流知识点总结
地理大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重要形式。
它是大气中各种力的作用下,大气质量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流动的一个过程。
它对全球气候和气象变化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针对地理大气环流的相关知识点做一总结,包括环流的定义、影响因素、特点和分类、以及具体实现方式等方面。
一、定义
地理大气环流是指大气中由各种因素所引起的空气流动,包括风的产生、转移和消散等现象。
凭借着环流的不断调整和自我平衡,地表上的气候、天气也随之变幻无穷。
二、影响因素
地理大气环流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包括:季节变化、地球自转、太阳辐射、水循环、地形地貌、海陆分布、大气成分和地球磁场等等。
三、特点和分类
地理大气环流的特点可以被描述为平流、垂直运动、旋转和波动,其中平流和垂直运动是最为普遍和重要的特征。
根据其分类依据不同,地理大气环流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包括大气低涡环流、大气高压环流、反气旋环流、地面静止波流、锋生环流和热带风暴环流等。
四、具体实现方式
地理大气环流的主要实现方式包括水平和垂直的气流变化。
整个地球各种各样的气流都被细分为不同的层,比如干湿的不同、海洋和陆地气流的区别、大气上升和下降的区别等。
根
据气流层级的不同,可以划分为多种类型的气流,包括赤道西风带、南极风带、季风气流、阵风气流等。
五、总结
地理大气环流是地球上重要的运动形式之一,掌握其相关知识点非常重要,有助于理解气候和气象变化的规律。
本文总结了地理大气环流的定义、影响因素、特点和分类、以及具体实现方式等方面的知识点,希望大家能够从中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和思考。
地理大气环流知识点总结
地理大气环流知识点总结地理大气环流知识点总结大气环流是指地球大气层内由于太阳辐射的热量不均匀分布,造成气流的垂直和水平分布,形成不同区域、不同高度的气流运动。
大气环流是地球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气候、环境和人类生活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主要介绍大气环流的知识点,包括环流系统、风带、季风、反气旋和台风等方面。
一、环流系统地球的大气环流系统主要分为三个层次: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和极地低压带。
赤道低压带是由于太阳直射造成的热量大、压力小而引起的。
副热带高压带是由于赤道和极区的气流大量下沉形成的高气压系统。
极地低压带是由于两极气流冷却后下沉形成的低气压系统。
这三个环流系统相互作用,形成了两个主要风带:副热带西风带和赤道东风带。
副热带西风带是指副热带高压带和赤道低压带之间的区域,这里的风是从西向东吹的。
赤道东风带是指赤道低压带和副热带高压带之间的区域,这里的风是从东向西吹的。
这两个风带在世界气候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二、风带风带是指某一地区气流的主导方向和性质。
世界上主要的风带有五个,分别是极地风带、副极地风带、中纬度风带、副热带风带和热带风带。
极地风带是指地球两极附近的风带,它是由于低温引起的。
在北极,它是顺时针方向的,而在南极则是逆时针方向的。
副极地风带是指位于极地风带之外的温带地区的风带。
在北半球,它是一个逆时针方向环流的区域,称为南部风带;在南半球,它是一个顺时针方向环流的区域,称为北部风带。
中纬度风带是指位于赤道和极地之间的区域的风带。
在北半球的冬季,这里有一条弱而均匀的风带,称为极洋西风带;在夏季,这里有一条强而不稳定的风带,称为“亚洲季风”。
副热带风带是指大陆两侧由高气压和低气压带形成的风带,它是世界上干旱地带的主要位置。
热带风带是指赤道附近的风带,这里的风是从东向西吹的,称为“东风带”。
三、季风季风是指地球上一些特定地区的特殊气流,主要是指由海陆地形和大气环流共同作用,季节性地改变了气流方向和强度的现象。
初中地理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初中地理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本文档总结了初中地理第三单元的主要知识点,供学生复使用。
1. 大气环流
- 大气环流是指地球大气在全球范围内的运动。
- 大气环流存在的主要原因有地球的自转和太阳的辐射。
- 大气环流分为垂直环流和纬向环流两种类型。
2. 低压和高压
- 低压和高压是指地球上大气压力的不同状态。
- 低压区域的气压较低,气流往低压中心流动。
- 高压区域的气压较高,气流从高压中心流向低压。
3. 气候带和气候类型
- 气候带是指根据不同纬度区域的气温和降水特点进行分类的
带状区域。
- 主要的气候带包括寒带、温带和热带。
- 气候类型是指根据气温、降水等多种因素综合判断出的地区气候的分类。
4. 热带风暴
- 热带风暴是一种热带气候带中常见的气象现象。
- 主要包括台风、飓风和热带低气压。
- 热带风暴经常带来强风、暴雨和海浪等天气灾害。
5. 地理中的图表分析
- 地理中常常使用各种图表来展示地理现象和数据。
- 常见的地理图表包括柱状图、折线图、饼状图和等高线图。
- 通过分析地理图表,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理现象和数据的变化和规律。
以上是初中地理第三单元的主要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同学们的复习有所帮助。
中考地理大气环流相关知识点是什么
中考地理大气环流相关知识点是什么1、大气环流的概念定义:大气环流是指具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意义:大气环流使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和水汽得到交换,调整了全球的水热分布,对全球的气候和天气产生重要影响。
11 三圈环流低纬环流赤道附近受热上升的气流,在高空向南北分流。
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北流的气流向右偏转形成西南风,向南流的气流向左偏转形成东南风。
到达北纬30°附近上空时,气流不能继续向北移动,在此堆积下沉,使近地面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
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气流一部分向赤道低压带流去,形成低纬环流;另一部分向北流去,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逐渐向右偏转成西南风,称为盛行西风。
从极地高压带向南流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逐渐向右偏转成东北风,称为极地东风。
盛行西风和极地东风在北纬 60°附近相遇,暖而轻的西风气流爬升到冷而重的东风气流之上,形成上升气流,致使北纬 60°附近近地面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上升气流到高空又分别流向副热带和极地上空,从而形成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
111 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七个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分布在赤道附近。
副热带高气压带:分布在南北纬 30°附近。
副极地低气压带:分布在南北纬 60°附近。
极地高气压带:分布在南北两极附近。
六个风带低纬信风带:位于赤道低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北半球为东北信风,南半球为东南信风。
中纬西风带: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北半球为西南风,南半球为西北风。
极地东风带:位于极地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北半球为东北风,南半球为东南风。
112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原因:由于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导致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也作周期性的季节移动。
移动规律:在北半球,与二分日相比,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12 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北半球海陆相间分布,海洋和陆地的热力性质差异显著。
地理大气环流知识点总结
地理大气环流知识点总结地理大气环流是地球大气层中热量和动量的长期平均传递存在的规律性。
它是地球自转和受日射能量影响的结果,是地球自然环境中最基本的大气现象之一。
地理大气环流的形成和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地形、地表气体的分布等。
本文将从地理大气环流的基本原理、气候区划与气候类型、地理大气环流与全球气候变化等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1. 地理大气环流的基本原理地理大气环流是地球自转和受日射能量作用的结果。
地球的自转使地球表面不同地区受到的日照角度不同,使得地球表面呈现出不同的温度分布。
由于热空气比冷空气轻,当地表温度升高时,空气会升起形成低压带,而当地表温度下降时,空气则会下沉形成高压带。
这种温度差异、气压差异造成了大气环流的形成和发展。
地球受到的太阳辐射以及地球自转的影响,使得地球表面呈现出不同的温度区间,从而形成了热带、中纬度和极地气候带。
在这些气候带中,大气环流呈现出特定的规律性。
例如,在赤道附近,热带低气压带会形成,空气会上升形成对流圈,而在中纬度地区,高压带会形成,空气则会下沉形成下沉气流。
这种环流规律使得地球表面呈现出特定的气候和地理景观。
2. 气候区划与气候类型地理大气环流是地球气候带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根据地理环流和地球表面温度的分布特点,地球可以划分为热带、温带和极地气候带。
在这些气候带中,地球表面会呈现出不同的气候类型。
在赤道附近,由于大气环流的影响,热带雨林气候会形成。
这种气候下,气温较高,降水充沛,植被茂盛。
在中纬度地区,由于高压带和低压带的影响,地表风向不断变化,气候也会呈现出多样性。
由此,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会形成,在大陆内部呈现出干旱气候。
在极地地区,由于地域的高纬度位置和寒冷气候,冰川气候和寒带季风气候会形成。
这些气候类型的形成都受到地理大气环流的影响,使得地球表面呈现出多样化的气候类型和地理景观。
3. 地理大气环流与全球气候变化地理大气环流是地球气候变化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大气环流(地理必修一)
四,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 的影响 2,影响: ,影响: 南半球: 南半球: 特点: 特点:气压带呈 带 状分布
原因: 原因 海洋面积广阔,陆地面积小 .
四,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 的影响 3,大气活动中心: ,大气活动中心: 概念:冬夏陆地上的高低气压中心 特点:a,势力强,范围广 b,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 影响:影响世界各地的天气和气候
; ;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成因: 成因: ;
性质: 性质: 低温干燥
;
五,季风环流 亚洲季风
五,副高对我国天气和气候的影响 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副高)对 我国天气气候的影响最直接: 正常年份: 9月份:副高减弱,冬季风势力增强, 4,5月份:副高逐渐形成和发展,夏 7,8月份:夏季风继续北进到华北,东 6月份:副高进一步加强,夏季风北进 影响东北地区.冬季风南下,雨带南 季风在我国华南沿海地区登陆,与北 北地区,华北,东北地区进入雨季, 到江淮流域,与南下的冷气团交锋形 撤到长江以南地区,北方雨季结束. 方南下的 冷气团交锋形成雨带,在 河流进入汛期.但此时长江中下游地 成准静止锋,徘徊一个月左右,形成 10月份以后:冬季风势力继续增强,冬 南岭以南形成雨季;此时珠江流域的 区受副高控制,进入伏旱期. 梅雨季节.该地区河流进入汛期. 季风南下,副高不再影响我国大陆. 河流进入汛期.
习题1 习题 读"等压线图",回答问题:
(1)假设本图是近地面等 压线图,A处吹东北风,则 A点位于_____(南或北) 半球. (2)假设本图是高空等压 线图,A处吹正南风,则A 点位于_________(南或北)半球. (3)如果本图位于中国山西省,在不考虑摩 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情况下,A点吹_____风. A
�
高三地理三圈环流知识点
高三地理三圈环流知识点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自然和人文现象的学科,而地理的三圈环流则是其中重要的知识点之一。
三圈环流包括大气圈环流、水圈环流和岩石圈环流。
本文将为读者详细介绍这三个环流系统。
一、大气圈环流大气圈环流指的是地球大气层内的气候现象以及气流的运动。
主要有垂直环流和经纬度环流两种形式。
垂直环流是指大气层垂直方向上的气流运动。
在垂直方向上,主要有两种气流形式,即垂直上升气流和垂直下沉气流。
垂直上升规律是:赤道附近的热带汇聚带上升,形成高空环流层;相对干燥的下沉气流区由于地表上空气下降,导致地表高压形成。
这一垂直环流形式影响着天气变化和季风气候的形成。
经纬度环流则是指根据地球表面的纬度和经度分布情况,产生的大气环流形式。
纬度环流一般可分为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和极地高压带。
这些环流带的形成是由于不同纬度地区的能量收入和辐射规律不同,导致气压的差异。
纬度环流影响着地球不同地区的气候和天气现象。
二、水圈环流水圈环流指的是地球上水在各自圈层之间的循环流动。
主要有海洋环流和陆地水循环两种形式。
海洋环流是指海洋表层水体在全球范围内的循环流动。
它受到地球的自转、地球表面的地形以及太阳辐射的影响。
大洋环流可分为暖流和寒流。
暖流来自赤道附近的海洋热带汇聚带,带来温暖的水流;寒流则来自极地和高纬度地区,带来冷水。
陆地水循环指的是地球上降水(如雨、雪等形式的水)在陆地上的循环过程。
降水之后,一部分将直接蒸发为大气中的水蒸气,一部分渗入土壤形成地下水,一部分则流入河流、湖泊等地表水,并最终回归大洋。
陆地水循环是维持陆地生态平衡和水资源循环的重要过程。
三、岩石圈环流岩石圈环流指的是地球上地壳和地幔之间的热量和物质的循环流动。
地壳和地幔的相互作用产生了岩石圈环流,这对于地球内部和地表地质变化具有重要影响。
地壳内部的岩浆运动和地震活动是岩石圈环流的主要表现,这是由于地球的内部热量分布不均匀所导致的。
热对流和岩石圈的运动形成了地震活动的地震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大气环流知识点
一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地面间冷热不均是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水平气压差是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
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高空风: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平行风向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近地面风:受摩擦力影响,风向斜穿等压线,指向低气压。
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指向低压,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地转偏向力:
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在风向右侧,南半球在左侧,只改变风向,不影响风速。
摩擦力:与
风向方向相反,既减小风速,又改变风向摩擦力越大,风向与等压线夹角越大风力风速:等压线越密集的地方,风力速越大
三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的名称与位置,注意各风带的风向,气压带成因热力或动力原因。
四气压和风带的移动: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对于北半球来说,大
致夏季北移,位置偏北;冬季向南移,位置偏南。
四、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由于海陆间热力性质的差异,破坏了气压带风带的连续分布,使得北半球气压带呈断
块状分布:7月前后,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亚洲低压所切断,仅在大
洋上保留夏威夷高压;1月前后,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亚洲高压所切断,仅在大洋上保留阿留申低压。
气压带风带
1.形成:
●单圈环流:理想环流圈
●三圈环流:低纬、中纬、高纬环流。
形成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
注意:记住名称、位置以及风带的风向。
气压带和风带关于赤道对称。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北半球夏季的时候,气压带和风带向北移动
2.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冬季大陆降温快,形成高压,把副极地低气压带切断;夏季大陆升温快,形成低压,把副热带高气压带切断。
冷高压,热低压
●气压中心北半球:
亚洲
北太平洋北大西洋
冬季
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阿留申低压冰岛低压
夏季
亚洲低压印度低压夏威夷高压亚速尔高压
●季风
夏季:我国盛行东南季风来自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带,南亚是西南季风南半球东南信
风夏季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逐渐偏成西南风。
冬季:我国盛行西北季风,南亚是东北季风。
3.气候类型:
●描述一个地方的气候要把降水和气温描述清楚。
●1在单一气压带或风带控制之下: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2在两种气压带或风带交替控制之下: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比较重要的气候类型:
1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主要分布于亚马孙平原、马来群岛、刚果盆地。
2温带海洋气候:一般温度高于0o,降水不多也不少;分布在南北纬40°~60°之间的温带大陆西岸;以西欧最典型,其余分布在北美洲西北岸、智利南部、澳大利亚东南端及
新西兰等地。
3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的气候类型。
分布于南、北纬30~40°
间的大陆西岸,以地中海地区最为典型,其余分布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太平洋沿岸,智
利中部,澳大利亚南部沿海地区和非洲南部的开普敦地区。
4我国的气候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南方、温带季风气候北方、温带大陆性气候西
北高原气候青藏高原
地理大气环流习题
1.关于中纬环流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A.30°纬度附近形成上升气流
B.60°纬度附近形成下沉气流
C.近地面形成西风带
D.高空中形成信风带
2.地球上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其规律是
①夏季北移②冬季南移③夏季向高纬度方向移动④冬季向低纬度方向移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形成季风的最主要原因是
A.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B.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C.反气旋的影响
D.气旋的影响
4.由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夏季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向右偏转成的是
A.东亚夏季的东南季风
B.东亚冬季的西北季风
C.南亚冬季的东北季风
D.南亚夏季的西南季风
5.关于低纬环流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大约纬度0°~60°的对流层大气中
B.近地面是东北信风北半球和东南信风南半球
C.赤道附近为下沉气流
D.30°纬度附近有上升气流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