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给排水管网工程统一技术标准

合集下载

现代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标准

现代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标准

Construction & Decoration116 建筑与装饰2023年7月下 现代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标准杨永杰 王海阔山东顺河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 济南 250000摘 要 现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工程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在该工程的实施过程中,施工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是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关键。

本文在调研和分析现有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总结了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标准的主要内容。

其中包括建设规模、材料选择、敷设要求、施工质量和安全等方面的标准,为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工程的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 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标准Construction Standards for Modern Municipal Road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Piping EngineeringYang Yong-jie, Wang Hai-kuoShandong Shunhe Luqiao Engineering Co., Ltd., Jinan 250000, Shandong Province, ChinaAbstract In modern urban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municipal road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pipeline engineering is an indispensable component.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is project, the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construction standards are the key to ensure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the project. Based on the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existing domestic and foreign related literature,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main contents of construction standards for municipal road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pipeline engineering. It includes standards for construction scale, material selection, laying requirements, construction quality and safety. It provides some reference and guida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municipal road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pipeline engineering.Key words municipal road;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pipelin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tandards1 现代市政道路中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标准的概述现代市政道路中的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标准是指在给排水管道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遵守的一系列规范、要求和标准,这些标准包括国家、地方和行业标准,旨在确保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可靠性和持久性,施工人员必须按照这些标准进行工作,以确保管道系统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和使用需要。

给排水统一规定

给排水统一规定

给排水专业施工图设计统一规定1 目的为统一本工程本阶段与全厂公辅工程有关的给排水工程专业的设计技术要求,特编制本规定。

由于本项目涉及化工、电力、轻工、建材、铁路等行业,各个装置内部与全厂性公辅工程关联度较小的给排水设计可以按照各自行业内部规范进行。

2 标准规范GB/T50106-2001《给水排水制图标准》CECS 122:2001《埋地硬聚氯乙烯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GB50268-2008《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T 3091-2001《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 5836.1-1992《建筑排水用硬聚氯乙烯管材》GB/T 5836.2-1992《建筑排水用硬聚氯乙烯管件》CJJ-T 29-1998《建筑排水硬聚氯乙烯管道技术规程》GB 50015-200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242-2002《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013-2006《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242-2002《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一) S(二) S(三)《给排水标准图集》(GB50300—2001)《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HG20592~20614-1997(2001)(欧洲体系)《钢制管法兰、垫片、紧固件(附加2001年第1号修改单)SH3015-2003《石油化工给水排水系统设计规范》SH3034-1999《石油化工给水排水管道设计规范》SH3089–1998《石油化工给水排水管道设计图例》SH3099-2000《石油化工给水排水水质标准》SH/T3124-2001《石油化工给水排水工艺流程设计图例》SH/T3401-1996《管法兰用石棉橡胶板垫片》SH/T3404-1996《管法兰用紧固件》GB/T 12459-2005《钢制对焊无缝管件》SH/T3409-1996《钢板制对焊管件》SH3533-2003《石油化工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HG 20553-1993《化工配管用无缝及焊接钢管尺寸选用系列》(Ia系列)DLGJ9-1992《火力发电厂初步设计文件内容深度规定》NDGJ5-1988《火力发电厂水工设计技术规定》DL5000-2000《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GB50229-1996《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DL5027-1993《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范》山东电力院刘伟说明:执行的标准规范不限于以上所列,且应采用最新颁布的标准。

室外给水设计标准

室外给水设计标准

室外给水设计标准
室外给水设计标准是指在建筑物外部进行给水系统的设计时需要遵循的技术规
范和要求。

它涉及到建筑物外立面的给水设备、管道布置、防冻措施等方面,对于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和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室外给水设计需要考虑建筑物的外部环境和气候条件。

在寒冷地区,需
要采取防冻措施,包括保温材料的选择和加热设备的设置,以确保水管在寒冷季节不会受到冻结影响。

同时,还需要考虑排水系统的设计,以防止积水和结冰对建筑物造成损害。

其次,室外给水设计需要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在国家和地方相关
标准的指导下,设计师需要合理选择管道材料、阀门、水表等设备,并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布置和安装,以确保给水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此外,室外给水设计还需要考虑建筑物的外观美观和功能性。

管道的布置需要
与建筑物的外立面设计相协调,不仅要满足功能需求,还要尽量减少对建筑物外观的影响,保持整体美观性。

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设计师需要充分了解建筑物的使用需求和外部环境条件,
结合相关法规要求和技术标准,进行合理的设计方案。

同时,需要与建筑结构、排水系统等相关专业进行密切配合,确保室外给水系统与建筑物的其他部分协调一致。

总的来说,室外给水设计标准是建筑物给水系统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它需要考
虑到建筑物的外部环境、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外观美观和功能性等方面,以确保给水系统的安全可靠和建筑物的正常使用。

设计师在进行室外给水设计时,应当充分考虑以上各方面因素,力求达到最佳的设计效果。

室外雨污水工程统一标准介绍

室外雨污水工程统一标准介绍

室外雨污水工程统一技术标准1、适用范围本技术标准适用于多层、高层住宅小区室外雨污水工程现场施工指导。

2、依据2.1除另有注明外,本工程须符合设计、图纸和相关国家、地方及行业标准,主要包括但不限于:《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09年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埋地硬聚氯乙烯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122:2001)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2S701、02S515、04S516、04S5192.2若承包商对以下要求有任何异议,应立即向工程项目部提出,由工程安装部做最终解释。

3、施工质量及技术要求室外雨污水管道施工前,施工单位须详细的进行图纸审查,检查化粪池及室外给排水管网位置、标高与现状或图纸上的燃气、电气等其它专业的管网(相关图纸由甲方提供)间距是否合理,核对化粪池及管网与各单体建筑标高及室外环境标高的适宜性。

工程内容涉及与市政管网接口的,应复核实接口处市政管网管径、标高的可行性。

如发现问题,施工单位须在图纸会审中及时提出解决。

3.1.砖砌化粪池选型、做法:3.1.1选型:参照图集号为:02S701,采用有覆土,可过汽车(顶面可过汽车的活荷载标准值为—10级);一般采用无地下水形式,当地下水位在池底以上时采用有地下水形式;设计总人数按3.5人/户,别墅取6人/户,单身公寓取2人/户;居民生活用水定额为150L/人·天,污水停留时间为24h,清掏期为180天。

3.1.2做法:a)参照图集号为:02S701;中部圈梁及顶部通气管取消,顶部统一采用现浇板,池顶按最高板齐平;进出三通导流管统一采用de250mmU-PVC管(伟星牌)。

b)在总图中精确定位,化粪池外壁距建筑物外墙不宜小于5m,距室外给水构筑物不小于30m,便于机动车清掏;化粪池设置应注意避让消防车道,当池顶要过消防车时应考虑提高可过荷载的大小。

室外排水设计标准

室外排水设计标准

室外排水设计标准一、引言室外排水设计标准旨在确保户外环境的排水系统安全、高效地运行,减少自然灾害和污染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本文将详细介绍室外排水设计的标准要求和规范,以帮助读者理解和遵守相关规定。

二、设计原则1.合理布局:室外排水系统的排水管线应能满足排水需求,并在总体布局上合理分配各个部分,以确保排水的均匀和有效。

2.适当倾斜:室外排水管道应具有足够的坡度,使水流能够迅速而顺畅地流向排水口,防止积水和泥沙堆积。

3.高质量材料:优质、耐久、防腐蚀的材料应被使用在室外排水系统的建设中,以延长使用寿命并降低维护成本。

4.合理尺寸:管道的直径和截面积应根据排水量来确定,以确保在正常使用条件下,排水量不会超过管道的承载能力。

三、排水系统设计要求1.雨水排水系统:(1)汇水区划分:根据场地地形和建筑物布局,将整个场地划分为相应的汇水区,每个汇水区都需要有相应的排水设施。

(2)排水管线布置:根据汇水区的位置、大小和地形等因素,合理布置排水管线,使之在整个系统中协调工作。

(3)排水设施设置:在每个汇水区的合适位置设置排水口、检查井和雨水收集装置,以进行雨水的收集和排放。

2.污水排水系统:(1)管道选择:根据污水排放量和排放速度,选择适当的管道材料,如PVC管、铸铁管等,确保排水系统的稳定和可靠。

(2)排水口设置:在污水产生的区域设置相应的排水口,以便及时排放污水,避免积水产生。

(3)处理设备设置:根据场地的需求,合理设置下水道、沉砂池等处理设备,以净化污水,防止污染环境。

3.地面水排水系统:(1)排水网布置:根据地表的坡度和排水需求,合理布置地面水排水网,以确保地表水能够迅速排放。

(2)沟槽宽度和深度:根据地面水的流量和流速,确定沟槽的宽度和深度,以容纳和引导水流。

(3)过滤设备设置:在地面水排水网入口处设置过滤设备,以防止杂物和泥沙进入管道系统,造成堵塞和损坏。

四、排水系统维护要求1.定期检查:对室外排水系统进行定期检查,包括检查管道的密封性、倾斜程度和漏水情况,以及排水口和检查井的畅通性。

给排水工程技术标准

给排水工程技术标准

一、给排水工程技术标准(一)室外给排水及消防管网工程1、通用要求(1)在执行本技术规格书时,应严格遵守本技术规格书的有关规定,同时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和规程的要求。

(2)室外管道及其附件、构筑物以及材料,应根据国家和建设地区的现有情况进行选择,同时应满足设计部门所规定的规格、型号等要求。

(3)所使用的主要材料、设备、成品与半成品,应符合国家或部颁标准(有效版本),并应具备技术质量鉴定文件或产品合格证。

(4)工程施工应按设计图纸施工,修改设计必需具有设计单位的变更通知文件。

(5)施工中应与其它有关专业工种密切配合。

在施工过程中应做好质量检验评定,保证工程质量达到国家标准及设计要求。

2、给水管道及其管件要求埋地生活给水管道、市政中水管道、市政原水管道、消防给水管道、中压除尘给水管道、高压除尘给水管道等给水管道及压力流埋地排水管道均采用内外壁涂塑复合钢管(CJ/T120-2016),基管采用冷轧无缝钢管(GB/T8163-2018),用钢牌号20#钢,基管外径应符合GB/T12459-2017系列 I要求。

除阀门、橡胶伸缩节等处采用法兰连接外,其余管道均采用焊接连接。

管道防腐要求详见“堆场区埋地钢制管道(钢套管)防腐技术要求”,生活给水管外壁颜色为绿色,市政中水管外壁颜色为灰色,市政原水管外壁颜色为白色,消防给水管外壁颜色为红色,中压除尘给水管外壁颜色为黄色,高压除尘给水管外壁颜色为蓝色。

钢制管道壁厚按照下图执行:3、阀门及附件要求埋地消防给水管道采用带启闭刻度的暗杆闸阀,其他管道采用不锈钢球阀+三偏心金属蝶阀。

除消防系统外,其他给水系统中当管径≤DN100的手动阀门均采用不锈钢球阀,不锈钢牌号为S30403;当管径为大于DN100时的采用三偏心金属蝶阀,不锈钢牌号为S30403。

所有阀门工作最大压差为1.6MPa ,试验压力均不下于2.0MPa 。

阀门制造商应配套提供阀门与管道连接的垫片、螺栓、螺母、垫圈等紧固件(均为S30403不锈钢材质),所有紧固件必须按相应压力等级配套,与阀门一起运至工程现场。

给排水施工技术标准

给排水施工技术标准

一、编制依据1、《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3、《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5、《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2)6、《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7、《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 50013-2006)8、《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06)9、《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2-2002)10、《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GB50300-2002)11、《埋地塑料排水管道施工图集》(04S520)12、《建筑小区塑料排水检查井图集》(08SS523)13、《砖砌化粪池图集》(02S701)14、《埋地硬聚氯乙烯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 122:2001)15、《建筑小区塑料排水检查井应用技术规程》(CECS 227:2007)(三)、室外给水PE管道施工 1、施工流程:施工准备→管沟开挖→管基施工→管道安装→压力试验→系统冲洗→系统调试、回填→送水交工。

2、管沟的开挖管沟的开挖采用机械开挖,开挖深度保证管道埋深大于1.0m。

管沟沟底的宽度考虑到管道的规格及所用的夯实工具。

管沟宽度值:管道公称直径75~200,管沟宽度D+0.3。

3、给水管安装给水管采用PE给水塑料管:以电热熔对接连接。

管道安装前,检查符合管壁薄厚均匀,内外光滑整洁,不得有砂眼、裂纹、飞刺和疙瘩,并必须清除管内污垢和杂物,安装中断或安装完毕的敞口处,要作临时封闭或封闭,以防止杂物进入管腔内。

PE管道与阀门相连时,采用法兰连接,法兰连接时,螺栓应预先均匀拧紧,待8小时以后,再重新紧固。

给水管道穿越繁忙的行车地段时,应设置钢筋混凝土管或做好防腐处理的金属套管,其管径比主管大二号。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和条文说明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和条文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ode for construction and accepttance of water and sewerage pipeline worksGB 50268—2008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009年5月1日2008—10—15发布 2009—05—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132号关于发布国家标准《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公告现批准《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268—2008,自2009年5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97和《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 3—90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08年10月15 日前言本规范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二○○四年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04]67号)的要求,由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对《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97进行修订而成。

在修订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的深入的调查研究和专题研讨,总结了我国各地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的实践经验,坚持了“验评分离、强化验收、完善手段、过程控制”的指导原则,参考了有关国内外相关规范,并以多种形式广泛征求了有关单位的意见,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规定的主要内容有: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土石方与地基处理、开槽施工管道主体结构、不开槽施工管道主体结构、沉管和桥管施工主体结构、管道附属构筑物、管道功能性试验及附录。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给排水网管施工要求

给排水网管施工要求

给排水网管施工要求
排水网管施工是建筑工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排
水安全和使用效果。

为了确保排水网管施工的质量,以下是一些基本的要求:
一、工程准备
1.施工前必须进行必要的勘察和设计,确保排水系统的合理布局和设
计参数的准确性。

2.施工前要明确排水管道的材质、直径和安装方法,选择合适的材料
和工艺。

3.施工前要搞清楚现场的地质条件和地下管线的布置情况,避免在施
工过程中因为影响他人的正常使用。

二、施工工艺
1.施工过程中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排水管道的坡度、接口和连
接处的密封性。

2.施工中要保证施工现场的洁净和整洁,防止施工垃圾污染周围环境。

3.施工过程中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规范进行,确保施工人员的
人身安全和施工质量。

三、材料和设备
1.施工中要选用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材料,确保材料的质量和
使用寿命。

2.施工中要选用先进的设备和工具,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

3.施工过程中要及时检查和保养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使用效果。

四、验收和管理
1.施工完成后要进行验收,确保排水系统的各项指标符合设计要求和标准规范。

2.施工单位要建立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制定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确保施工的有序进行。

3.施工单位要做好工程记录和档案管理,确保施工质量的可查、可追溯、可评价。

以上是排水网管施工的一些基本要求,只有严格遵循这些要求,才能确保排水系统的安全和使用效果。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要注重与相关部门和他人的沟通,及时解决问题和协调工作进展,以保证施工工期和质量的双满足。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doc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doc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 下面是下面给大家带来关于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相关内容,以供参考。

1总则1.0.1为加强给水、排水(以下简称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管理,规范施工技术,统一施工质量检验、验收标准,确保工程质量,制定本规范。

1.0.1《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以下简称原“规范”)颁布执行已有11年之久.对我国给排水管道工程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近些年来随着国民经济和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给排水管道工程技术的提高,施工机械与设备的更新,管材品种及结构的发展:原“规范”的内容已不能满足当前给排水管道工程建设与施工的需要。

为了规范施工技术,统一施工质量检验、验收标准,确保工程质量;特对原“规范”进行修订,并将《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3内容纳入《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修订后的《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以下简称本规范)定位于指导全国各地区进行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与验收工作的通用性标准,需要明确施工(含技术、质量、安全)要求,对检验与验收的工程项目划分、检验与验收合格标准及组织程序做出具体规定。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城镇公共设施和工业企业的室外给排水管道工程的施工及验收;不适用于工业企业中具有特殊要求的给排水管道施工及验收。

1.0.2本规范适用于房屋建筑外部的给排水管道工程,其主要针对城镇和工业区常用的开槽施工的管道,不开槽施工的管道、桥管、沉管管道及附属构筑物等工程的施工要求及验收标准进行规定。

1.0.3给排水管道工程所用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产品的品种、规格、性能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和设计要求;接触饮用水的产品必须符合有关卫生要求。

严禁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禁用的产品。

1.0.3本条为强制性条文。

给排水管道工程所使用的管材、管道附件及其他材料的品种类型较多、产品规格不统一,产品质量会直接影响工程结构安全使用功能及环境保护。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008规范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008规范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2008—10—15发布,2009—05—01实施。

发布公告:其中,第1.03、3.1.9、3.1.15、3.2.8、9.1.10、9.1.11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和《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3—90同时作废。

目次1 总则2 术语3 基本规定3.1 施工基本规定3.2 质量评定基本规定4 土石方与地基处理4.1 一般规定4.2 施工降排水4.3 沟槽开挖与支护4.4 地基处理4.5 沟槽回填4.6 质量验收标准5 开槽施工管道主体结构5.1 一般规定5.2 管道基础5.3 钢管安装5.4 钢管内外防腐5.5 球墨铸铁管安装5.6 钢筋混凝土管及预(自)应力混凝土管安装5.7 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安装5.8 玻璃钢管安装5.9 硬聚氯乙烯管、聚乙烯管及其复合管安装5.10 质量验收标准6 不开槽施工管道主体结构6.1 一般规定6.2 工作井6.3 顶管6.4 质构6.5 浅埋暗挖6.6 定向钻及夯管6.7 质量验收标准7 沉管和桥管施工主体结构7.1 一般规定7.2 沉管7.3 桥管7.4 质量验收标准8 管道附属构筑物8.1 一般规定8.2 井室8.3 支墩8.4 雨水口8.5 质量验收标准9 管道功能性试验9.1 一般规定9.2 压力管道水压试验9.3 无压管道的闭水试验9.4 无压管道的闭气试验9.5 给水管道冲洗与消毒附录A 给排水管道工程分项、分部、单位工程划分附录B 分项、分部、单位工程质量验收记录附录C 注水法试验附录D 闭水法试验附录E 闭气法试验附录F 混凝土结构无压管道渗水量测与评定方法附录G 钢筋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缺陷评定方法附录H 取氨酯(PU)涂层本规范用用词说明附:条文说明1 总则1.0.1 为加强给水、排水(以下简称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管理,规范施工技术,统一施工质量检验、验收标准,确保工程质量,制定本规范。

室外管网技术规范标准

室外管网技术规范标准

室外给排水管网工程1.适用范围本技术要求适用于万科地产成都区域所有室外给排水管网工程招投标及现场施工指导。

2.依据2.1.除另有注明外,本工程须符合设计、图纸和相关国家、地方及行业标准,主要包括但不限于:⏹《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02年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室外硬聚氯乙烯给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CECS 10:90)⏹建筑给水聚乙烯类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98-2003)⏹埋地硬聚氯乙烯给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17:2000)⏹埋地硬聚氯乙烯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122:2001)⏹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2.2.若承包商对以下要求有任何疑义,应立即向万科地产提出,由万科地产做最终决定,否则视为接受。

3.A:施工质量及技术要求室外给排水管道施工前,施工单位须详细的进行图纸审查,检查室外给排水管网位置、标高与现状或图纸上的燃气、电气等其它专业的管网(相关图纸由甲方提供)安全间距是否合理,核对管网与各单体建筑标高及室外环境标高的适宜性。

工程内容涉及与市政管网接驳的,应复核接驳处市政管网管径、标高的可行性。

如发现问题,施工单位须在图纸会审中及时提出解决。

B:管材和配件的性能要求与存放1.管材、配件的性能要求满足国家规范和标准,外观应光滑、清洁,没有划伤和其他缺陷,不允许有气泡、裂口及明显的凹陷、杂质、颜色不均、分解变色线等。

2.管材及配件在运输、装卸及堆放过程中应轻拿轻放,严禁抛扔或激烈碰撞。

管材应避免阳光暴晒,短期堆放应遮盖,若存放期较长,则应放置于棚库内,以免变形和老化。

3.1.沟槽开挖:3.1.1.沟槽开挖前,测量人员须根据设计图纸对管线位置进行准确的放线定位;施工单位应根据现场地下水的情况制定详细的排水措施并将排水设备准备到位。

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_GB50015-2010(附条文说明,详细版)

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_GB50015-2010(附条文说明,详细版)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及关键技术应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建筑技术水平得到快速提高,适应了社会经济生活和生产对建筑产品的质量、标准的不断提高的要求。

近几年来,我国建筑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开发、技术创新,开发的新技术和新设备已广泛应用于建筑产品的各专业。

一些新的建筑思想和理念也在建筑工程设计的各专业中体现出来。

我国建筑给水排水技术在建筑技术的这种日新月异的发展中取得了巨大进步,在技术的先进性、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及宜用性等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研究,取得了很多新的技术成果和设计新思想。

适应了建筑产品的多功能化、宜人化发展的需求,同时在建筑节能、节水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做了技术上的创新性改进。

在建筑给水排水系统与建筑内、外部系统的对接和与相关专业技术的衔接上进行了设计理念的更新。

这些新技术新设计思想应在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中体现出来,提高技术设计水平,适应建筑工程技术的发展。

有的技术已用于工程实践中,并已取得了良好的工程效益。

本次规范的修订是为适应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技术的新的发展成果和新的建筑产品要求进行的。

加强了建筑给水排水技术严谨性和系统性,集成了目前我国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最新的技术和经验。

二○○九年十月二十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局部修订的条文,自2010年4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3.2.3A、3.2.4、3.2.4A、3.2.4C、3.2.5、3.2.5A、3.2.5B、3.2.5C、3.2.6、3.2.10、3.9.14、3.9.18A、3.9.20A、3.9.24、4.2.6、4.3.3A、4.3.4、4.3.6、4.3.6A、4.5.10A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经此次修改的原条文同时废止。

规范条文修订历史回顾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历次修订情况:(1)《室内给水排水和热水供应设计规范》~1964开始试行;(2)《室内给水排水和热水供应设计规范》(TJ15-74),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75,上海市城市建设局革命委员会主编。

GB50268-2019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和条文说明

GB50268-2019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和条文说明
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
主编单位: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参编单位:上海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公用事业分站、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天津市市政公路管理局、北京市自来水设计公司、天津市自来水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市政工程管理处、北京市市政四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市第二市政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广东工业大学、重庆大学、西安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武汉市水务局、武汉市给排水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焦永达、苏耀军、杨毅、王洪臣、于清军、李强、郑进玉、曹洪林、李俊奇、岳秀平、王和平、蔡达、袁观洁、张勤、王金良、刘彦林、游青城、葛金科、孙连元、李绍海、刘青
目次
1
1.0.1为加强给水、排水(以下简称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管理,规范施工技术,统一施工质量检验、验收标准,确保工程质量,制定本规范。
施行日期:2009年5月1日
2008—10—15发布2009—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132号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公告
现批准《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268—2008,自2009年5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1.0.3、3.1.9、3.1.15、3.2.8、9.1.10、9.1.11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97和《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 3—90同时废止。
2.0.16夯管法pipe ramming method
利用夯管锤(气动夯锤)将管节夯入地层中的地下管道不开槽施工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施工质量及技术要求
室外给排水管道施工前,施工单位须详细的进行图纸审查,检查室外给排水管网位置、标高与现状或图纸上的燃气、电气等其它专业的管网(相关图纸由甲方提供)间距是否合理,核对管网与各单体建筑标高及室外环境标高的适宜性。工程内容涉及与市政管网接驳的,应复核接驳处市政管网管径、标高的可行性。如发现问题,施工单位须在图纸会审中及时提出解决。
3.4.2.11雨季施工应采取防止管材漂浮的措施;当管道施工完毕尚未回填而遭到水泡时,应进行管中心线和管底高程复测和外观检查,如出现位移、漂浮、拔口现象,应返工处理。
3.4.2.12雨、污水管道必须经过严格的闭水试验后方能隐蔽。
3.5管道防腐
3.5.1埋地敷设的塑料管材如无特殊说明,勿需另外防腐。埋地敷设的镀锌钢管须采用加强级防腐。除非设计有要求,加强级防腐层采用环氧煤沥青外防腐水管道应采用高密度聚乙烯(PE)管,明装管道应选用钢塑管(具体以甲方针对该项目限定的管材品牌价格为准),从水泵房至各楼栋的埋地加压消防管道应采用热镀锌钢管,管道外壁做加强级防腐。
3.4.1.2给水管道埋地敷设时,管顶的覆土厚度不得小于500mm,穿越道路部位的覆土厚度不得小于700mm,小于700㎜时,用混凝土包封。
当地基为干槽,其超挖深度在150mm以内时,可用原土回填压实,压实密度不低于原天然地基;当干槽超挖大于150mm、小于1m时,可用石灰土分层压实,相对密度不应低于95%。
槽底有地下水或地基含水量较大时,可满槽填入大块石,块石间用级配砂填实,距沟底设计标高200m范围内须用细砂夯填。
如槽底局部遇到回填的坑、穴、井或挖掉的局部坚硬地基(老房基、桥基等)可先将其挖除,然后用天然级配砂石、石灰土或可压实的砂粘土分层压实回填,压实度不应小于95%,处理深度不宜大于1m。
3.5.2钢管采用环氧煤沥青做外防腐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当环境温度低于5ºC时,不宜采用环氧煤沥青涂料;不得在雨、雾或5级以上大风中露天施工;
3.5.3外防腐层的材料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3.5.3.1环氧煤沥青涂料,宜采用常温固化型的涂料,其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埋地钢质管道环氧煤沥青防腐层技术标准》;
3.2.2室外钢筋混凝土排水管
使用钢筋混凝土承插管。
在回填土上开挖沟槽,须做混凝土带形基础,基础垫层可铺设碎石层或原土夯实,选用180°混凝土管基。
基础和管道之间的管座必须用现浇混凝土填充密实,以减少对地基的压力和对管子的反力。
3.2.3塑料排水管
管道基础可采用砂石基础,对一般土质的地段,基础铺设一层厚为100mm的砂垫层。对于软土地基,沟槽底又处在地下水位以下时,宜铺设砂石垫层,其厚度为200mm,且用细砂找平。
3.3管沟回填
3.3.1施工单位的回填土方案及实施须充分考虑对后续地上工程影响的风险且承担该风险责任。
3.3.2给水管道水压试验前,除接口外,管道两侧及管顶以上回填高度不应小于500mm;水压试验合格后,应及时回填其余部分。排水管道应在闭水试验合格后及时回填。
3.3.3回填前管沟槽内砖、石、木块等杂物应清除干净;沟槽内不得有积水。
编制
杨剑
日期
2006年11月06日
审核
张剑青
日期
2006年11月06日
批准
蔡立彬
日期
2006年11月06日
修订记录
日期
修订状态
修改内容
修改人
审核人
批准人
参加讨论认定人员:唐波、周盛、邓焰、王放、张中平、杨剑
1适用范围
本技术标准适用于某公司及成都万科置业等各项目室外给排水管网工程招投标及现场施工指导。
3.4.2.3排水管道交汇连接处、转弯、跌水、管径或坡度改变处以及直线管段上每隔40~50m处、材质变化处均应设检查井;检查井采用砖砌检查井,道路雨水口为砖砌筑;各类井室的井盖应符合设计要求,应有明显的文字标识,各种井盖不得混用。设在通车路面下或小区道路下的各种井室,必须使用重型井圈和井盖,井盖上表面应与路面相平,允许偏差为±5mm。绿化带上和不通车的地方可采用轻型井圈和井盖,井盖的上表面应高出地坪50mm,并在井口周围以2%的坡度向外做水泥砂浆护坡。重型井圈,不得直接放在井室的砖墙上,砖墙上应做不少于80mm厚的细石混凝土垫层。管道跌水水头为1~2m时,宜设跌水井跌水。水头大于2.0m时,必须设跌水井。
3.4.1.4市政给水管道阀门公称压力不得低于1.0Mpa,加压给水管道、消防管道阀门公称压力不得低于1.6Mpa。
3.4.1.5管道安装和铺设过程中,应随时清扫管中杂物。暂时中断安装时,应用木塞或其他措施将管口封闭,防止杂物进入。
3.4.1.6复合管电热熔连接时应使用电热熔专用工具,应保持电热熔管件和管材的熔合部位不受潮,管材的连接端应切割垂直,并应用洁净棉布擦净管材和管件连接面上的污物,并标出插入深度,刮除其表皮,在熔合及冷却过程中,不得移动、转动电热熔管件和熔合的管道,不得在连接件上施加任何外力;复合管与阀门、室外消火栓等附件的连接,应采用法兰连接。
3.2.1.1用天然地基时,沟底层应是原土层,或是夯实的回填土,沟底应平整,坡度应顺畅,填铺细砂300㎜,不得有尖硬的物体、块石等;如沟基为岩石、不易清除的块石或为砾石层时,沟底应下挖100~200mm,填铺细砂或粒径不大于5mm的细土,夯实到沟底标高后,方可进行管道敷设。
3.2.1.2当天然地基受到扰动时,需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处理:
3.3.4槽底至管顶以上500mm范围内,不得含有机物以及大于50mm的砖、石等硬块。
3.3.5沟槽回填土夯实应逐层进行,且不得损伤管道;管道两侧和管顶以上500mm范围内,应采用轻夯压实,管道两侧压实面的高差不应超过300mm。
3.3.6分段回填压实时,相邻段的接茬应呈阶梯形,且不得漏夯;
3.3.7钢筋混凝土管道两侧回填土的压实度不应小于90%;塑料管两侧回填土的压实度不应小于95%。
3.4.2.4检查井抹面、勾缝、座浆、抹三角灰均用1∶2防水水泥砂浆,厚20mm,内外抹灰。
3.4.2.5雨水口至雨水检查井之间连接管管径选用如下:单箅雨水口选用DN200管道,双箅雨水口选用DN300管道,均以0.01坡度坡向雨水检查井,该连接管的起点管顶埋深不小于700mm。
3.4.2.6管道宜逐段施工逐段验收。施工单位在完成上一待检点的施工后,应先自检合格并提前6小时通知监理工程师,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并签字同意后方能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
3.1.3一般土壤且地下水位低于沟底时,可开直形槽,但槽深不得超过下列规定:砂土和砂砾土不得超过1.0m;亚砂土和亚粘土不得超过1.25m。当沟槽超过上述规定时,槽帮应放坡开挖,当槽沟深度超过2m时宜分层开挖。
3.1.4开挖前应摸清地下障碍物和地面上架设高压线缆位置高度等情况,并采取严格的防护措施,确定挖土机在工作时的回转半径内有无障碍物。开挖沟槽土方应置于距沟边0.8m以外处,高度不应超过1.5m,须按要求放坡堆放,不得随意堆放,而影响到其它工程。
3.3.8回填土的每层虚铺厚度,应按采用的压实工具和要求的压实密度确定。一般压实工具,铺土厚度按表3.3.8-1中的数值选用。
回填土每层虚铺厚度表3.3.8-1
压 实 工 具
虚 铺 厚 度(m)
木夯、铁夯
≤0.20
蛙式夯、人力夯
0.20~0.25
压路机
0.20~0.30
3.4管道安装
管道安装敷设应在沟底标高和管道基础质量检查合格后进行。
3.4.2.7如果在主体施工前,为了配合道路施工,室外永久雨、污水管道施工完毕,检查井宜先采用混凝土现浇的临时井盖(要求能抗20t载重汽车通行),待工程竣工验收移交时再换成正式井盖;雨、污水管道为各单体建筑物预留的接口支管做出道路外1m,所有预留接口须全部临时封堵,以防现场泥沙流入管道造成堵塞。该处地面上做100mm×100mm宽、800mm高水泥标志桩。
3.4.1.7室外阀门井内主管上宜设置合适口径的放空管,井底应设置排水管,以防积水并供检修时使用。阀门安装前必须逐个做强度和严密性试验。阀门上应悬挂功能标识牌(须防水),管道上应标注水流走向。消防管道阀门必须采用明杆闸阀。
3.4.1.8给水管道必须经过严格的水压试验后方可全部隐蔽。
3.4.2室外排水管道
室外硬聚氯乙烯给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CECS 10:90)
建筑给水聚乙烯类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98-2003)
埋地硬聚氯乙烯给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17:2000)
埋地硬聚氯乙烯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122:2001)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2.2若承包商对以下要求有任何疑义,应立即向万科地产提出,由万科地产做最终决定,否则视为接受。
3.6水压试验和闭水试验
3.6.1室外给水管道水压试验
3.6.1.1管道水压试验前,应预先做好如下工作:进水管路、排气点的选择、排水疏导措施、试验管段的稳定措施、安全措施。
2依据
2.1除另有注明外,本工程须符合设计要求、图纸和相关国家、地方及行业标准,主要包括但不限于: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02年版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
面漆涂刷和包扎玻璃布,应在底漆表面干燥后进行,底漆与第一道面漆涂刷的间隔时间不得超过24h。
3.5.3.4防腐层质量检查:
外观:涂层饱满、均匀、玻璃布网眼漆料饱满不露布纹、无皱折、空鼓;
厚度检查:用漆膜测厚仪进行检查;
粘结力检查:涂层完全固化后,用小刀割开舌形口,撕开涂层,破坏处钢质表面仍为漆膜覆盖,不露金属为合格。
3.5.3.2应采用干燥、脱腊、无捻、封边、网状平纹、中碱的玻璃布,其经纬密度为10×12根/cm~12×12根/cm;
3.5.3.3环氧煤沥青外防腐层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