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脑—系统解剖学

合集下载

《系统解剖学》教学课件:014-端脑

《系统解剖学》教学课件:014-端脑

温州医科大学,但 头部是正的;
(2)左右交叉;
(3)身体各部在该 区投射范围的大 小取决于该部感 觉敏感程度
2020/9/10
温州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27
3.视觉区(17区) : 距状沟上、下方的皮质
一侧视觉区接受 双眼同侧半视网膜 来的冲动
2020/9/10
漏斗核
视交叉
下丘脑前核 视上核
温州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3
穹隆
下 乳头丘脑束 前脑内侧束
丘 脑 的 纤 维 联 系
2020/9/10
室旁垂体束 视上垂体束 结节漏斗束
温州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缰核脚间束 乳头被盖束
4
下丘脑的功能
神经内分泌中心
内脏活动的高级调节中枢 情绪活动的调节 人体昼夜节律的调节
温州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21
大脑皮质的功能定位
1.第Ⅰ躯体运动区(4、 6区):
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 叶前部
发出纤维组成锥体 束,施行对骨骼肌 运动管理
2020/9/10
温州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22
2020/9/10
温州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23
特点:
(1)上下颠倒, 但头部是正的
(2)左右交叉, 一些肌则受两 侧运动区的支 配
2020/9/10
温州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31
(2)书写中枢(8区):额中回后部,失写症
2020/9/10
温州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32
(3)听觉性语言中枢(22区): 颞上回后部,感觉性失语症
2020/9/10
温州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33

临床基础系统解剖学15-端脑

临床基础系统解剖学15-端脑

第PrIim躯a体ry 运som动at区ic motor area (Brodmann Area 4,6)
----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的前部
躯体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区发出的投射纤维
皮质脊髓束
双侧投射
皮质核束
对侧投射
第PriIm躯ar体y s感om觉at区ic sensory area (Brodmann area 3,1,2)
顶叶 额
枕叶

颞叶
二 2. s、ul大cu脑s a半nd球g的yr重us要沟回
lateral view
中央沟 (中央前、后回) 额上、下沟 (额上、中、下回) 颞上、下沟 (颞上、中、下回) 外侧沟 (缘上回) 颞上沟 (角回) 颞横回
Telencephalon
Medial view
中央沟 (中央旁小叶) 胼胝体沟、扣带回沟 (扣带回) 海马沟 (海马旁回、钩、 海马) 顶枕沟、距状沟
----中央后回和中央旁小叶的后部
感觉传导通路
深感觉
浅感觉
Vi视sua区l area (Brodmann 17)
----距状沟两侧的皮质
A(B听uroddi区tmoarnyna4re1,a42)
----颞横回
视觉、听觉的传导通路
A
C
D
B
A:同侧视野全盲 B:双颞侧偏盲 C:双眼视野对侧同向性偏盲 D:双鼻侧偏盲
脑积液的循环途径
基底核 (basal nuclei)
纹状体 屏状核 杏仁体
尾状核 豆状核
壳 苍白球
新纹状体 旧纹状体
大脑半球的髓质
• 联络纤维 • 联合纤维 • 投射纤维
内囊
• 内囊的位置、分部、各部通过的纤维以及 损伤后的症状

系统解剖学端脑部分

系统解剖学端脑部分
受损产生感觉性失语(不理解)
7、视觉性语言中枢 visual speech area 角回(30区) 受损产生失读症
19
第十九页,共31页。
8、书写中枢 writing area 额中回后部(8区)
受损产生失写症
(三)关于大脑半球的功能不对称性:
左右半球的发育在功能上各有优势,左侧半球以语言 、意识、数学分析等活动为主;右侧半球以非语言信息 ,如音乐、图形、时空概念等为主。
纹状体是锥体外路的重要结构, 低等动物的运动中枢。
纹状体的功能:
旧纹状体病变 新纹状体病变
22
第二十二页,共31页。
3、屏状核
位于岛叶皮质和豆状核之间 屏状核
23
第二十三页,共31页。
4、杏仁体 及尾状核尾相连
属边缘系统。
24
第二十四页,共31页。
(二)侧脑室
前角
是大脑半球内的腔隙,内有大量脉络丛
1、组成: 边缘叶和相关的皮质及皮质下结构
2、特点: 1)发生上较古老 2)纤维联系复杂,如海马回路(海马旁回--海马 结构—乳头体—丘脑前核—扣带回--海马旁回)、 穹隆等。
3、功能:1)及个体生存有关 2)和种族延续有关
3)及情绪、学习与记忆等高级神经活动
有关
30
第三十页,共31页。
谢谢!
第三十一页,共31页。
(二)联络纤维
同侧半球内部的纤维
上纵束
弓状纤维 钩束
上纵束 下纵束
扣带
钩束 扣带
弓状纤维
第二十七页,共31页。
下纵束27
(三)投射纤维
联系大脑皮质和皮质下结构的上下行纤维,这些纤维绝
大部分经过内囊 内囊internal capsule

《系统解剖学》教学课件:第十七章 中枢神经系统~端脑(王孝文)

《系统解剖学》教学课件:第十七章 中枢神经系统~端脑(王孝文)
时空概念有关。
21
端脑的内部结构
22
端脑的内部结构
大脑皮质、髓质、基底核、侧脑室
23
大脑皮质
位于端脑表面,由神经元胞体和树突构成,故皮质 又称皮层,大脑皮质含神经元数目约130~140亿个。
从发生的角度,人类大脑皮质可分为: 原皮质:海马、齿状回; 旧皮质:嗅脑; 新皮质:除原、旧皮质以外的部分;
每侧听区接受来自双耳的冲动。
18
平衡觉区:中央后回下端,头面部感觉区的附近。 味觉区:中央后回下方的岛盖部。 嗅觉区:海马旁回钩的内侧部及其附近。 内脏活动的皮质中枢:边缘叶。
19
语言中枢
位于优势半球
运动性语言中枢:位于额下回后部 书写中枢:位于额中回后部 听觉性语言中枢:位于颞上回后部 视觉性语言中枢:位于角回
维束的局部位置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44
思考题
1. 大脑半球是如何分叶的?各叶有哪些主要 的沟和回?
2. 简述内囊的位置、分部、各部通过的主要 纤维束,一侧内囊损伤的临床表现?
45
46
39
内囊
位于尾状核、背侧丘脑 与豆状核之间的白质板。
内囊分三部: 1、内囊前肢(额部); 2、内囊后肢(枕部):
丘脑豆状核部、 豆状核后部、 豆状核下部 3、内囊膝。
40
通过内囊的纤维束
1 内囊前肢:
额桥束、丘脑前辐射;
2 内囊膝:皮质核束; 3 内囊后肢:
经豆丘部的纤维:皮质脊髓束、 皮质红核束、 顶桥束、 丘脑中央辐射、 丘脑后辐射。
24
原皮质和旧皮质为3层结构
海马三层结构: 分子层、
锥体细胞层、 多形细胞层;
25
新皮质基本为6层结构
分子层、 外(颗)粒层、 外锥体(细胞)层、 内(颗)粒层、 内锥体(细胞)层、 多形(细胞)层;

神经系统端脑(完整)课件

神经系统端脑(完整)课件
区域之一。
情感功能
端脑的情感中枢负责处理情绪 反应,如快乐、悲伤、愤怒等 ,影响个体的行为和决策。
学习和记忆
端脑在学习和记忆过程中起关 键作用,通过神经突触可塑性 形成长期记忆。
社交行为
端脑的情感和社会认知中枢参 与社交行为和人际关系的处理 ,影响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
03
端脑的疾病和病变
脑血管疾病
大脑半球之间有横向的神经纤 维连接,包括胼胝体和前连合 等结构,使左右大脑半球在功 能上相互联系。
端脑的解剖特点
端脑的表面被覆着一层灰质,称 为大脑皮质,是神经元胞体的集
合。
大脑皮质的不同区域有Βιβλιοθήκη 同的功 能,如感觉、运动、语言、认知
和情感等。
大脑皮质下是白质,主要由神经 纤维组成,负责不同区域之间的
康复治疗是端脑损伤治疗的重要环节,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 后。
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等,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 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康复治疗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患者需积极配合,坚持进行康复训练 ,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肿瘤之一。
脑膜瘤
起源于脑膜组织的肿瘤 ,多为良性。
垂体瘤
起源于垂体组织的肿瘤 ,可影响激素分泌和神
经系统功能。
听神经瘤
起源于听神经鞘的肿瘤 ,可引起听力下降和面
瘫等症状。
04
端脑的研究进展
神经影像学研究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
01
利用血液氧合水平变化作为神经活动的指标,观察大脑在特定
任务或刺激下的活跃区域。
神经系统端脑(完整) 课件
目 录

第十七章 神经系统-端脑

第十七章 神经系统-端脑

滑车神经
脑桥 展神经 舌下神经 锥体 锥体交叉
迷走神经 副神经 橄榄
小脑
脑底面
31
海马:在齿状回的外侧,侧脑室下角底壁上的弓形隆起
海马结构:海马 + 齿状回
海马 侧脑室
齿 状 回 海马旁回
齿状回 海马
海马旁回
胼胝体 室间孔 侧脑室下角 穹窿 穹窿连合 胼胝体
尾状核头
海马
齿状回
侧脑室后角
海马结构
33
大脑皮质中枢
大脑皮质上具有管理机体各种功能活动的最高中枢。不同 的功能相对集中在某些特定的皮质区,从事对一定机能的分析 综合。中枢是具有一定功能的大脑皮质区,是执行某种功能的 核心部分。
大脑皮质联络区
在中枢周围的皮质,含联络神经元,其轴、树突仅完成皮 质内联系,对各种信息进行整合加工,完成更高 级的神经精神 活动。
调的。左侧大脑是主抽象思维的,右侧大脑是主形象思维的
。整个大脑与两个大脑半球,好比一车的两轮,只有双轮同 步运转车才能前行。也就是左右脑必须交叉并进,抽象思维 与形象思维协调运作,人的大脑才能发挥出其聪明才智。 所谓优势半球(有语言中枢半球)已被大脑半球特化区的
概念所代替。左侧大脑半球以语言、意识、数学分析等活动
2.侧脑室 lateral ventricle
位置:是两侧大脑半球内的腔隙。
中央部
形态:马蹄铁形。
分部:
中央部:位于顶叶 前 后 下 角:伸入额叶 角:伸入枕叶 角:伸入颞叶 前 角 下 角
后 角
交通
侧脑室 lateral ventricle

室间孔 interventricular foramen
缘上回
角回
大脑半球上外侧面

系统解剖学课件:端脑

系统解剖学课件:端脑

颞上沟 颞下沟 颞上回 颞中回 颞下回
额上回 中央前回 中央后回
额上沟 额中回 额下沟
中央前沟
中央沟
中央后沟 顶上小叶 顶内沟
缘上回
颞横回
transverse temporal gyrus
顶枕沟
额下回 外侧沟
颞上回
颞上沟
颞下沟
角回 枕前切迹
颞中回
颞下回
-6-
半球的内侧面
中央旁小叶
paracentral lobule
颞上回后部(22区)
Wernicke区
(4)视觉性语言中枢(阅读中枢) visual speech area 角回(39区)
视觉性语言中枢
书写中枢
运动性语言中枢
1.基底核 basal nuclei
(1)纹状体
纹状体
corpus striatum
发出纤维组成锥体束,施行对骨骼肌运动管理
-10-
2.第Ⅰ躯体感觉区 first somatic sensory area 中央后回、旁中央小叶后部(3、1、2区)
特点 (1)上下颠倒, 但头部是正的; (2)左右交叉; (3)身体各部在 该区投射范围的 大小取决于该部 感觉敏感程度
接受背侧丘脑腹后和传入的对侧半身浅、深感觉。
额上回 中央前回 中央后回
中央前沟
precentral sulcus
额上沟
额上沟 额中回
中央前沟
中央沟 中央后沟 顶上小叶
superior frontal sulcu额s 下沟
顶内沟
额下沟
缘上回
interior frontal sulcus
中央前回
顶枕沟
precentral gyrus

系统解剖学 端脑

系统解剖学 端脑
顶下小叶的角回(39 区) ★损伤:失读症
语言优势半球
• 大脑左侧半球:
右利者位于左半球,左利者 大部分也位于左半球,仅极少左 利者位于右半球。
• 半球分工--不对称性
说话中枢 书写中枢 听话中枢 阅读中枢 243
左侧半球以语言、意识、 数学分析等活动为主; 右侧半球以非语言信息, 如音乐、图形、时空概念等为 主。
【功能定位】
大脑皮质中枢
大脑皮质上具有管理机体各种功能活动的最高中枢。 不同的功能相对集中在某些特定的皮质区,从事对一定机能 的分析综合。
中枢是具有一定功能的大脑皮质区,是执行某种功能的
核心部分。
大脑皮质联络区
在中枢周围的皮质,含联络神经元,其轴、树突仅完成皮 质内联系,对各种信息进行整合加工,完成更高级的神经、精 神活动。
(一).基底核 (二).大脑半球的髓质
(三).侧脑室
四.边缘系统
【导论】
脑回
【导论】
脑沟
大脑纵裂
大脑半球 Hemisphere
大脑横裂
上外侧面
【导论】
下面 额极
颞极
内侧面
上缘
枕极
下缘
三面、两缘和三极
一.大脑半球的外形和分叶
1.主要的沟和裂
中央沟
外侧沟
顶枕沟
三条恒定的沟 Sulcus 两条假想线
扣带沟
扣带回
顶枕沟
楔叶 距状沟 舌回 胼胝体沟 胼胝体 钩 海马旁回 海马沟 齿状回
5. 半球下面的沟和回
嗅束沟 嗅球 嗅束 嗅纹
嗅三角
海马旁回 枕颞内侧回 枕颞外侧回
海马沟 侧副沟 枕颞沟
6.嗅脑
嗅球 嗅束
嗅纹
嗅三角 杏仁体(投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