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组化常见问题的处理
免疫组化操作方法、原理、步骤以及常见问题处理大总结
免疫组化操作方法、原理、步骤以及常见问题处理大总结免疫组化操作方法、原理、步骤以及常见问题处理大总结1、方法操作不难,最大的难处是出现异常结果时如何解决?这就需要掌握免疫组化实验原理,每一步知道为什么这样做,这样你才敢大胆地改革先前的不对的方法步骤。
如抗体孵育条件主要是抗体浓度、温度、时间,这三者一般是相互成反比的(相对),其中浓度是最重要的先决条件,温度决定反应的速度、时间决定反应的量。
就拿温度来说,可以有4 度、室温、37度,我推荐4度最佳,反应最温和,背景较浅;而37度反应速度较快,时间较短;室温我不太提倡,除非你每次都把环境温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否则,尽量选择前两者。
2、免疫组化最大的优势是定位和定性。
相比于其他蛋白检测方法,免疫组化具有定性灵敏度高、定位较直接准确,是定位检测分析首选方法。
尤其对于有些因子的转位研究十分有用。
3、免疫组化结果定量分析的前提是高质量的染色切片。
免疫组化结果也能定量分析,但必须是背景染色浅而特异性染色较深的情况下,分析最为准确,这种原则可能也是我们日常审稿时判定研究结果的必备条件。
4、免疫组化实验一定要设置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
阳性对照一般是用肯定表达这种抗原的切片来做;阴性对照一般是用PBS或非一抗替代一抗来进行反应,其余步骤均一致。
前者是排除方法和实验系统有无问题;后者是排除有无一抗外的非特异性染色。
5、免疫组化的应用广泛,是当前实验研究的最重要方法之一。
如今发SCI论文时,明显感觉仅靠量化的数据来发文章很难,加一些形态学数据或图片,老外十分欢迎,可能是怕你学术造假吧。
当然也不能做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
6、免疫组化技术掌握与否的鉴定标准是同一切片或不同切片中不同抗原均从摸索浓度或条件而做出优良的染色切片。
我在平时带教中就发现许多研究生把我已经摸索很成熟的反应条件、浓度、方法步骤,重复运用于同一性质的切片和同一种抗体,做出来后就觉得自己已经掌握了免疫组化方法,更换一种抗体后,居然连二抗的种属来源都拿错了。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标准化及常见问题的处理
11 染 色前 的处理 .
正确 的取 材 、 脱水 、 浸蜡 十 分 重
1 2 1 内源性 过氧 化 物 酶 的灭 活 如 果 采用 过 氧化 . . 物酶 检测 系统 , 则必 须 对 内源 性 过 氧化 物 酶 进行 封 闭
要, 组织 材料处 理是 获得 良好结果 的前 提 , 须保证 要 必 检测 的细胞 或 组 织 取 材 新 鲜 、 固定 及 时 , 态 保 存 良 形
免疫 组织化 学 技术 标 准化及 常见 问题 的处理
黄世琪 宋 芳 郝 奋 韩 秀雁
( 包头 医学院组 织学与胚胎 学教研 室, 内蒙古 包头 0 4 6 ) 10 0
随着单克 隆抗 体技 术 的 迅速 发 展 , 疫组 织 化 学 免 染色 已成为广 泛应用 的实 验手段 , 尽管 其理 论很简单 , 但在实 际操作 中还存 在 着许 多有 待 商讨 的 问题 , 多 诸
选 择酶消 化 法 。加 热 抗 原 修 复 法是 19 9 1年 S i h 等 报 道 的 , 理后使 免疫组 化染 色 的敏 感度 大大提高 , 处 其 机 制还不 十分清楚 , 推测 可 能是 加 热 打开 了组织 抗 原
因福尔马林 固定 引起 的抗原 决定簇 的交联 。常用 的加
为保证实 验 的顺 利进 行 , 般需 采 用 黏 附剂 对 已清 洗 一 的载玻 片进行 处理 , 常用 的 有 A E 、oy—L—Ls 、 P S Pl yi n H s gi 。 。切 片 的厚 度应在 4~ m, 厚 的切片 ior 等 t pM 5 过 不仅 容易脱 片 , 还影 响免 疫反 应 和观察 效 果 。高 温烤
[ ] 葛友华 , 3 袁健. 课堂教学手段合理运用 的探索 [ ]黑龙江 J. 教育( 高教研究 与评估 ) 20 ,7—8 :3 ,07 ( ) 16—17 3.
免疫组化技术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共62页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免疫组化技术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11、用道德的示范来造就一个人,显然比用法律来约束他更有价值。—— 希腊
12、法律是无私的,对谁都一视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 托马斯
13、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因为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 情。——弗劳德
14、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爱略特 15、像房子一样,法律和法律都是相互依存的。———周 恩来
免疫组织化学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
巨噬细胞吞噬各种抗原物质或 Fc 片断而出现胞浆着色 内源性生物素的着色
组织在缓冲液(如二甲苯)中 浸泡时间太长 组织变干 不适当的修复方式
较多的切片 如果制片过程中,因丙酮逐渐 挥发而胶变浓时可适当加入一 些丙酮。 加一抗前的血清封闭避免非特 异型的结合
将抗体分装在小管中,冻存于 -20 度,每次使用取一管,避 免抗体反复冻融及交叉污染。 可用过氧化氢封闭去除内源酶 导致的非特异性着色 通过形态学辨认出巨噬细胞
余的缓冲液(但防止切片干燥)
孵育时切片未放平,导致抗体 孵育时,注意切片应水平放置
流失
蛋白封闭过度
封闭时间不要超过 10 分钟
不适当的标本固定方式
选择合适的固定方法
不适当的抗原修复方式
延长抗原修复时间,或者调整
抗原修复体系,建议参照生产
厂家的说明,同时结合标本的
具体情况来确定
抗体浓度过高
降低抗体滴度(一般只浓缩性
3. 非 特异 性背 景染 色
全片着色
切片边缘着色
“阴阳脸”着色 灶片状着色
少于 60 分钟
抗体孵育时间过短
抗体孵育时间不能少于 60 分
钟
标本中目的蛋白表达量低
查阅文献或数据库,确定组织
中确有目的蛋白强表达。设立
阳性对照片,以验证实验结果
操作中,切片遗留太多冲洗液, 每步滴加试剂前沥干切片中多
导致试剂稀释
免疫组织化学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又称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是指用标记的特异性抗体在组 织细胞原位通过抗原抗体反应和组织化学的呈色反应,对相应抗原进行定性、 定位、定量测定的一项免疫检测方法。它把免疫反应的特异性、组织化学的可 见性和分子生物技术的敏感性等巧妙结合,借助显微镜的显像和放大作用,在 细胞、亚细胞水平检测各种抗原物质(如蛋白质、多肽、酶、激素、病原体以 及受体等),是单一的静止的形态学描述,上升到结构、功能和代谢为一体的动 态观察,为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
免疫组化经验总结第一部分步骤及常见问题
免疫组化经验总结第⼀部分步骤及常见问题免疫组化技术流程及常见问题解析(修改版)说明:加粗的字体部分是我认为要注意的地⽅和提出的问题,⽽红⾊字体部分表⽰还不太确定的第⼀部分载玻⽚与盖玻⽚的处理:载玻⽚与盖玻⽚重铬酸钾浸泡1-2天,⽔清洗直到没有颜⾊为⽌,放⼊⽆⽔⼄醇中,⽤纱布擦⼲(如需开展原位杂交,还需将玻⽚240℃烤2h),载玻⽚涂上多聚赖氨酸,37度烘⼲,备⽤第⼆部分冰冻切⽚前期处理1冰冻切⽚组织处理。
肿瘤组织从体内取出后,迅速放于液氮中冰冻,然后放于-80度保存,切⽚时先⽤OCT 固定(尽量减少⽓泡⽣成),-20度20-30分钟固定好后即可切⽚(最好时间长⼀点,时间太短容易使切⽚卷起,也使切⽚不均匀)。
2切⽚,切⽚时要慢,稳⼀点,切好后⽤涂有多聚赖氨酸的载玻⽚粘取切下的组织⽚,粘的时候有⼀个向内拉伸的动作,这样可以使组织⽚充分展开。
⽚⼦的厚度⼀般为10um,也有的要切30um(根据需求调整)。
切好的⽚⼦⽴即放⼊4﹪的新配的多聚甲醛中处理8-10分钟(或在丙酮中固定10S,具体⽤什么固定要看⼀抗的要求)3 PBS中洗⼀下(约2分钟)去掉残留的多聚甲醛。
(丙酮切⽚的话省去本步骤)(从冰箱中取出的⽚⼦最好在PBS中浸泡2分钟,再往下做。
如果打孔不充分,可以在PBS 中加⼊triton x-100洗三次。
再⽤PBS洗⼏次,除去triton x-100)4 ⽚⼦切好后可放于37度烘⼲,但是时间不要太长,2-3⼩时即可,或者室温风⼲,然后放于-20度或-80度冰箱可长期储存。
但是⽤丙酮或有机溶剂固定的⽚⼦上如果还有其他有机溶性的染料的话建议尽快做掉,因为有机溶剂在长期储存中(⼀个⽉)缓慢作⽤的话,也会使染料变得模糊。
第三部分加抗体5 10%正常⼭⽺⾎清(PBS稀释,可加少量的triton x-100打孔),封闭(依⼆抗的来源⽽定),室温孵育30分钟。
6倾去⾎清,擦⼲各组织之间的⽔滴,防⽌有⽔滴粘连。
滴加适当⽐例稀释的⼀抗1:100左右或⼀抗⼯作液,37℃孵育1~2⼩时或4℃过夜,4℃过夜后需在37℃或室温复温30分钟。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过程中出现问题及对策
1941年co ons首先用荧光素标记抗体,检测肺组织内的肺炎双球菌获得成功,从而创建了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经过60余年的不断发展,由最初的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逐渐发展出现了间接法,免疫酶法,免疫胶体金法,酶标记复合法等等。
该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不断得到提高,使其成为医学和生命科学领域中研究组织形态、功能和代谢的一项有力工具[1—3]。
随着该技术应用的普及和深入,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染色技术作为病理诊断的主要辅助手段,各种新技术的引入以及新抗体相继问世,使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得到了更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为临床病理诊断、肿瘤性质的判定、预后的估测等提供了重要依据。
但是,由于影响其操作的因素较多,免疫组化质量不稳定常常困扰着免疫组化工作人员。
本文举出了一些染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分析其中可能原因。
1.阴性反应染色结束后,切片中见不到任何阳性信号。
排除掉组织或细胞中确实不表达与抗体相关的抗原的原因外,还可能是染色过程中的某一或某些环节出了问题,出现了假阴性结果。
可能原因如下:1.1操作失误有的组织必须经过抗原修复才能检测抗原表达,却未进行抗原修复[1,2];或选用了只能用于冰冻组织而不能用于石蜡包埋组织的抗体;或一抗失效,也可见于染色过程中漏掉了某一环节;还可能是所选用的检测系统与一抗不匹配,如选用的一抗是兔源性抗体,二抗错选了抗鼠源性抗体。
解决办法:在三抗孵育结束时,将切片上的三抗滴在一张白纸上,再将配制好的DAB滴在白纸的三抗上,观察是否出现棕色。
如果出现了,证明三抗和DAB的配制过程正确。
如果不出现棕色反应,则三抗或DAB的配制过程有误。
1.2假阴性造成假阴性结果的因素一般来自三方面:1.组织处理不当,抗原损失过多或被遮蔽;2.抗体(包括特异性一抗和标记抗体)失活,效价过低或稀释度不合适;3.染色步骤的差错或其他试剂的问题,如显色剂、缓冲液的离子强度及ph值[3]。
解决阴性染色的问题,需要设立“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
免疫组化染色常见问题及解释
一、为达到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要求,组织固定越新鲜越好。
在免疫组化最后结果的判断时,常可见到均匀一片的似非特异性染色的现象,经多方研究认为,它是一种假性非特异性的染色。
因为肿瘤组织中含有的抗原较易发生扩散弥散,肿瘤细胞无限制的生长和生长过速,导致肿瘤中间部分组织血液供给困难,造成缺血坏死,坏死细胞中的抗原由于机体的作用,可以被均匀地散布于细胞与细胞间的间质,这是抗原发生弥散的一种方式。
另一种抗原弥散的方式就是,由于组织没有及时的固定所引起的。
离体的组织不及时固定,组织就会自溶,抗原就会扩散,这是一非常普通的常识,但要做好却是极不容易。
标本从外科切除到浸入固定液需要经过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有的抗原就可以发生扩散。
虽然已浸入了固定液,但标本较大,固定液的量又不足,当然由于固定液的渗透需要时间,当渗入到组织之中时,中间的细胞已发生了变化,抗原也随着发生扩散,这种现象在产酶多的器官是比较明显的,如胃癌,当切除后标本较大,虽然在手术室期间已放入了固定液,但固定液要透过肌层达到胃粘膜面起码需要几个小时的时间,当固定液发挥作用时,组织已经发生变化。
因此,这了达到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要求,对于离体的组织尽量快的进行固定,有条件的应将其剖开,早取材,早固定。
二、组织脱水必须彻底干净组织块取材不能太大过厚,才能较好地完成脱水的过程。
如果取材太厚,在较短的时间内脱水不完全,将可引起一系列的问题,比如浸蜡不彻底,切片不好完成,切不完整。
由于先天不足,导致后来切片染色的脱落,造成染色的失败,或者由此反复操作,造成年人力物力的浪费,造成病理报告的延期发出等。
因此,对取材的要求是除了要求要有艺术性外,即平整、外观好看,还要求适中。
三、切片必须完整、均匀、平展、无邹折应用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切片,对切片的质量要求较高,切片必须完整,平展、无汽泡,无邹折,这样有利在染色时的冲洗,有利于切片的牢固附贴。
如果切片不平展,免疫组化染色后,可出现染色不均匀的现象,颜色深浅不一,不平。
免疫组化注意事项
(四) 注意事项1. 正式试验时,应分别以阳性对照与阴性对照控制试验条件,待检样品应作一式二份,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有时本底较高,说明有非特异性反应,可采用羊血清、兔血清或B SA等封闭。
2. 在ELISA中,进行各项实验条件的选择是很重要的,其中包括:(1) 固相载体的选择:许多物质可作为固相载体,如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丙酰胺和纤维素等。
其形式可以是凹孔平板、试管、珠粒等。
目前常用的是40孔聚苯乙烯凹孔板。
不管何种载体,在使用前均可进行筛选:用等量抗原包被,在同一实验条件下进行反应,观察其显色反应是否均一性,据此判明其吸附性能是否良好。
(2) 包被抗体(或抗原)的选择:将抗体(或抗原)吸附在固相载体表面时,要求纯度要好,吸附时一般要求PH在9.0~9.6之间。
吸附温度,时间及其蛋白量也有一定影响,一般多采用4℃18~24小时。
蛋白质包被的最适浓度需进行滴定:即用不同的蛋白质浓度(0.1、1.0和10μg/ml等)进行包被后,在其它试验条件相同时,观察阳性标本的OD值。
选择OD值最大而蛋白量最少的浓度。
对于多数蛋白质来说通常为1~10μg/ml。
(3) 酶标记抗体工作浓度的选择:首先用直接ELISA法进行初步效价的滴定(见酶标记抗体部份)。
然后再固定其它条件或采取“方阵法”(包被物、待检样品的参考品及酶标记抗体分别为不同的稀释度)在正式实验系统里准确地滴定其工作浓度。
(4) 酶的底物及供氢体的选择:对供氢体的选择要求是价廉、安全、有明显地显色反应,而本身无色。
有些供氢体(如OPD等)有潜在的致癌作用,应注意防护。
有条件者应使用不致癌、灵敏度高的供氢体,如TMB和ABTS是目前较为满意的供氢体。
底物作用一段时间后,应加入强酸或强碱以终止反应。
通常底物作用时间,以10-30分钟为宜。
底物使用液必须新鲜配制,尤其是H2O2在临用前加入。
常见问题处理:免疫组化常见问题的处理当免疫组化染色没有出现预期结果时,应系统地查找原因,而每一次只能排除一种可能的原因。
免疫组化技术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染色弱或无信号问题可能是由于抗体浓度过低、孵育时间不 足、组织抗原量少等原因所致。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增加 抗体浓度、延长孵育时间、增强组织抗原的暴露等措施,以 提高染色强度。
染色背景问题
总结词
染色背景是指染色结果中除了目标蛋白外的其他染色,通常表现为整个视野的弥漫性着 色。
详细描述
染色背景问题可能是由于抗体与组织中其他蛋白的交叉反应、组织内源性酶活性、组织 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物质等所致。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取使用阻断剂、降低抗体浓度、
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校准,确保 其性能稳定、准确可靠。同时, 对设备进行日常维护,及时排除 故障,保证实验的正常进行。
试剂储存和有效期问题
总结词
试剂的储存和有效期直接关系到实验 结果的可靠性。
详细描述
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进行储存,避免 试剂受潮、光照、高温等不利因素的 影响。关注试剂的有效期,避免使用 过期试剂。
详细描述
固定和保存组织的目的是为了保持组织结构 和抗原性。不同的组织需要不同的固定液和 固定时间,以确保抗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同时,组织的保存条件也需严格控制,以防
抗原丢失或降解。
04
仪器设备和试剂问题
仪器设备校准和维护问题
总结词
仪器设备校准和维护是确保免疫 组化实验准确性的关键环节。
详细描述
详细描述
为了促进免疫组化技术的数据共享和交流,需要建立 统一的数据库和平台,以便研究人员能够共享数据、 交流经验和技巧。此外,应鼓励研究人员在学术会议 和期刊上发表研究成果,促进技术的传播和应用。通 过加强数据共享和交流,可以推动免疫组化技术的进 步和创新,提高其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价值。
THANK YOU
感谢聆听
免疫组化操作方法、原理、步骤以及常见问题处理大总结
免疫组化操作方法、原理、步骤以及常见问题处理大总结1、方法操作不难,最大得难处就是出现异常结果时如何解决?这就需要掌握免疫组化实验原理,每一步知道为什么这样做,这样您才敢大胆地改革先前得不对得方法步骤。
如抗体孵育条件主要就是抗体浓度、温度、时间,这三者一般就是相互成反比得(相对),其中浓度就是最重要得先决条件,温度决定反应得速度、时间决定反应得量。
就拿温度来说,可以有4度、室温、37度,我推荐4度最佳,反应最温与,背景较浅;而37度反应速度较快,时间较短;室温我不太提倡,除非您每次都把环境温度控制在一定得范围,否则,尽量选择前两者。
2、免疫组化最大得优势就是定位与定性。
相比于其她蛋白检测方法,免疫组化具有定性灵敏度高、定位较直接准确,就是定位检测分析首选方法、尤其对于有些因子得转位研究十分有用。
3、免疫组化结果定量分析得前提就是高质量得染色切片。
免疫组化结果也能定量分析,但必须就是背景染色浅而特异性染色较深得情况下,分析最为准确,这种原则可能也4、免疫组化实验一定要设置阳就是我们日常审稿时判定研究结果得必备条件。
ﻫ性对照与阴性对照。
阳性对照一般就是用肯定表达这种抗原得切片来做;阴性对照一般就是用PBS或非一抗替代一抗来进行反应,其余步骤均一致。
前者就是排除方法与实验系统有无问题;后者就是排除有无一抗外得非特异性染色、5、免疫组化得应用广泛,就是当前实验研究得最重要方法之一、如今发SCI论文时,明显感觉仅靠量化得数据来发文章很难,加一些形态学数据或图片,老外十分欢迎,可能就是怕您学术造假吧、当然也不能做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
6、免疫组化技术掌握与否得鉴定标准就是同一切片或不同切片中不同抗原均从摸索浓度或条件而做出优良得染色切片、我在平时带教中就发现许多研究生把我已经摸索很成熟得反应条件、浓度、方法步骤,重复运用于同一性质得切片与同一种抗体,做出来后就觉得自己已经掌握了免疫组化方法,更换一种抗体后,居然连二抗得种属来源都拿错了。
免疫组化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组化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当免疫组化染色没有出现预期结果时,应系统地查找原因,而每一次只能排除一种可能的原因。
对照/标本无染色① 确认是否忽略了应该加的某种试剂,包括一抗、二抗、三抗及底物等。
② 确认所有的试剂是否按正确的顺序加入,是否孵育了足够的时间。
③对照抗体的标签确认是否使用了正确的抗体,以及所用的检测系统是否和一抗匹配,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如果一抗是兔来源的抗体,二抗一定要用抗兔的二抗来匹配;或一抗是小鼠的IgM一抗,二抗必须是山羊/兔抗小鼠的IgM(不是IgG)二抗。
④ 检查抗体所使用的稀释度及稀释溶液。
⑤ 检查抗体的有效期和保存条件,尤其是标记了酶或荧光素的抗体,现在大多数试剂公司的抗体均要求在4~8℃条件下保存,应避免反复冻融,试剂保存时一定要避免与挥发性有机溶剂同放一室,以免降低抗体的效价。
⑥ 检查标本的储存条件,最好用已知阳性的标本来同时做阳性对照。
弱阳性如果阴性对照没有染色而阳性对照标本弱阳性,除了考虑上述因素外,还应考虑:①不适当的抗原修复方式,由于石蜡切片在制作的过程中固定剂对抗原的封闭作用,必须用抗原热修复或酶消化或两种同时使用的抗原双暴露法,至于使用哪一种方法,应参照生产厂家的说明,同时结合标本的具体情况而定。
②切片上遗留了过多的冲洗液,当抗体加至切片上时,等于人为地对抗体进行了进一步的稀释。
③ 抗体的稀释度是否过高或者孵育的温度/时间是否正确。
一般试剂生产厂家都会对试剂给出一定的使用范围,但是由于使用者的标本来自各种组织,处理过程也不尽相同,所以应参照使用范围,对所使用的一抗进行梯度测试,找出最佳的使用浓度。
④孵育时切片是否放置水平,否则会导致抗体流失。
非特异性染色① 是否有效地去除了内源性酶和生物素。
应注意的是,并不是每一种组织均需要进行此步骤,但对于内源性酶或生物素丰富的组织,如肝脏、肾脏等,需考虑此原因。
②一抗的使用浓度是否过高。
③清洗是否充分。
应严格操作规程。
免疫组化问题及解决办法
1、染色过强
原因
解决办法
抗体的浓度过高或抗体孵育时间过长
降低抗体滴度(一般指浓缩性抗体)抗体孵育时间:室温1小时或4℃过夜
孵育温度过高,孵育温度超过37℃
一般室温20-28℃
DAB显色时间过长或DAB浓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过高
显色时间不能超过5-10分钟,以显微镜下观察为准
2、非特异性背景染色
原因
解决办法
操作过程中冲洗不充分
每步冲洗3×5
组织中含过氧化物酶未阻断
可再配置新鲜3%H2O2封闭,孵育时间延长
组织中含内源性生物素
正常非免疫动物血清再封闭
血清蛋白封闭不充分
延长血清蛋白封闭时间
3、染色弱
原因
解决办法
抗体浓度过低,孵育时间过短
提高抗体浓度,孵育时间不能少于60分钟
试剂超过有效使用期
及时更换试剂
一抗与二抗种属连接错误
仔细确定一抗与二抗种属无误
操作中,滴加试剂时缓冲液未沥干,致使试剂稀释
每步滴加试剂前沥干切片中多余的缓冲液(但防止切片干燥)
室温太低,低于15℃
若室温低于15度,要改放在37℃孵育箱孵育30-60分钟(或4℃冰箱过夜)
蛋白封闭过度
封闭时间不要超过10分钟
4、染色阴性
原因
解决办法
操作步骤错误
重新试验,设立阳性对照
组织中无抗原
设立阳性对照片,以验证实验结果
5.免疫组化染色中常见问题及处理
病理科常用肿瘤鉴别诊断标记物
免疫组化的临床应用
2、肿瘤的恶性程度与预后判断
近20年来,以P16(宫颈癌)、P504S(前列 腺癌)、Ki-67(肿瘤增殖、预后监测)、 PCNA(肿瘤增殖、预后监测)、P53(癌基 因、预后监测)等为代表的数十种恶性肿瘤 相关抗体相继被广泛应用于肿瘤性质的判断 和预后,从而使恶性肿瘤的辨识更加精确。
2.染色阳性强度和阳性检出率相结合:
阳性细胞数<25%
-
25%-50%
+
50%-75%
++
>75%
+++
四、其他常见问题
(三)假阳性、假阴性及背景着色的原因 1、假阳性的原因 ➢抗体与非特异性抗原结合 ➢抗体浓度过高 ➢非特异性吸附 ➢内源性酶的催化作用 ➢人为判断失误 ➢外源性或内源性色素的干扰
(六)孵育方法及时间
环境:特制的湿盒内,避免切片干燥致染 色失败
温度及时间:37℃,1h
延长孵育时间:4℃过夜
(七)显色
两种方法:
(1)3,3’-二氨基联苯胺(DAB) 配制方法及注意事项:
现用现配,配好后30min内使用,作用时间 5min以内;配好后需过滤
DAB TBS(0.05mol/L,pH7.6 ) 30%H2O2(显色前加入)
-
-
抗体稀释度的测定
(2)棋盘法:当一抗、二抗、三抗都未知 稀释度时
二抗稀释度 1:50
一抗稀释度
1:100
1:200
1:100 ++++(++) ++++(+) +++(-)
免疫化学染色技术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免疫化学染色技术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染色不足
2. 阳性对照有足够的特异性染色,背景干净;组织显示很少或没有特异性染色,但在几种组织成分中有不同的程度的背景染色。
背景染色
1. 背景染色见于所有对照组织和标本组织,或在一些组织成分,如结缔组织、脂肪和上皮组
2. 标本组织和阴性试剂对照玻片显示背景染色,阳性和阴性对照组织显示正确的特异性染色;
局灶性背景染色
1. 在对照、标本和玻片的局部区域出现染色不一致
2.标本中的脂肪或结缔组织、阴性对照组织和阳性对照试剂玻片中,背景染色出现在结缔组织和上皮组织中
3. 标本中的上皮组织、阴性对照组织、阳性对照组织和阴性对照试剂玻片中,特别在上皮呈中至强染色;背景染色出现在结缔组织和上皮组织中
7. 应用生物素—链菌素卵白素染色系统时,在所有对照和标本组织中均见背景染色
不正确的“特异性”染色
1.在标本组织、阳性对照、阴性组织对照和阳性试剂对照的白细胞胞膜出现阳性染色。
免疫组化常见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免疫组化常见问题及其解决办法1、一抗从4度拿出后,为什么要进行37度复温?(1)一方面,防止切片从4度直接放入PBS易脱片;(2)另一方面,使抗原抗体结合更稳定。
一般不需要,但对表达较弱的抗原可能有用,4度和37度时分子运动方式不同,前者分子碰撞机率和运动速度小于后者,后者结合更快,但敏感性也提高了并易造成非特异染色。
(3)其实,我更赞同后一种说法,由于我尝试把肝脏或睾丸片子从4度过夜拿出后,直接用PBS洗没发生过脱片现象。
2、切片染色后背景太深,如何区分特异性与非特异性着色?全片着色是指整个切片全都染上了颜色,着色的强度可深可浅,总之,分不清那些组织是阳性那些组织是阴性。
消失这种现象的缘由有:(1)抗体浓度过高:一抗浓度过高是常见的缘由之一。
解决方法是,每次使用新抗体前应当对其工作浓度进行测试,使每一抗体个体化,找到适合自己试验室的抱负工作浓度,既使是即用型的抗体也应如此,不能只简洁的按说明书进行染色。
(2)抗体孵育时间过长或温度较高:解决方法是,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最好随身佩带报时表或报时钟,准时提示,避开因遗忘而造成时间延长。
现在流行的二步法(Polymer)敏感性很高,要求一抗孵育的时间不是传统的1小时,而是30分钟,因此,要依据染色结果进行调整。
(3)DAB变质和显色时间太长:DAB最好现用现配,如有沉渣应进行过滤后再用。
配制好的DAB不应存放时间太长,由于在没有酶的状况下,过氧化氢也会游离出氧原子与DAB产生反应而降低DAB的效力,未用完的DAB存放在冰箱里几天后再用这种好像节省的方法是不行取的。
DAB的显色最好在显微镜下监控,达到抱负的染色程度时马上终止反应。
不过当染色片太多时或用染色机时,这样做好像不现实,但至少应对一些新的或少用的抗体显色时进行监控,避开显色时间过长。
(4)组织变干:修复液溢出后未准时补充液体、染色切片太多、动作太慢、遗忘滴液、滴液流失等都是造成组织变干的缘由。
解决的方法是操作要仔细认真,采纳DAKO笔或PAP Pen在组织四周画圈,可以有效的避开液体流失,也能提高操作速度。
免疫组化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良好的免疫组化染色切片是正确判断染色结果的基础和前提。
由于免疫组化染色过程要经过很多步骤和环节,而每一个步骤环节都可能影响到染色的最终结果,因此,要做一张高质量的免疫组化切片并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这需要病理技术人员和病理医师的密切配合、相互协调、共同努力才能完成。
虽然免疫组化染色可以存在各种问题,但从染色结果看一般可分为两类:无色片(无阳性信号)和“杂音”染色片(有阳性信号)。
l 无色片即染色结束后,切片中见不到任何阳性信号。
这是常规工作中比较常见的现象,有两种可能。
1.1 真阴性结果整个染色过程没有出现问题,组织或细胞中与抗体相关的抗原确实不表达。
1.2 假阴性结果即此阴性结果不是真实的反映。
1.2.1 切片中根本就不包含所预期检查的组织或细胞。
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病理医师对切片或抗体的选择错误。
或是技术员选错蜡块,所以获得正确的切片进行染色是获得正确结果的前提。
故制作出合格的免疫组化切片不仅是技术员的事,病理医师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1.2.2 染色过程中的某一或某些环节出了问题。
如:①组织未进行抗原修复,有的组织必须经过抗原修复才能检测抗原表达;②抗体选用不当,选用了只能用于冷冻组织而不能用于石蜡包埋组织的抗体;③一抗失效。
虽然抗体失效在理论上是一个逐渐的过程,但偶尔也会遇到突然失效的情况,抗体长期不用和/或已超过有效期是主要原因;④染色过程中漏掉了某一环节。
如忘记加二抗或三抗。
或用了两次二抗而缺少三抗,或配制DAB时少了过氧化氢。
有一种简单的方法可避免这种错误,在三抗孵育结束时,将切片上的三抗甩在一张白纸上。
再将配制好的DAB滴一滴在白纸的三抗上。
观察是否出现棕色。
如果出现则证明三抗和DAB 的配制过程没有错误;如果这种DAB再滴到切片上没有出现任何阳性信号,问题一定是出在三抗以旆;如果纸上不出现棕色反应,问题肯定在三抗或DAB及其配制过程。
这种方法能迅速地帮助我们找出问题的原因;⑤抗体未完全覆盖测试组织,当多块散开的小组织染色时,可能漏掉某块组织。
免疫组化结果判断及常见问题的分析
3.排除人为造成的非特异性染色 切片的折叠、刀痕,色素沉着,组织细胞坏死。
4.颗粒性显色 DAB显色在高倍镜下呈颗粒状而非均匀着色。
免疫组化标准化照片
CK10 ER CD44v6
合格的免疫组化染色切片 是正确判断染色结果的基础和前提
三、结果分析
1-day CM
阳性强度 20×10视野下,随机选
取5个视野,测100个阳性 细胞的平均光密度即为此 4-day CM 片的阳性强度。
PCNA
S-P×400 S-P×400
阳性细胞百分比
计数100个瘤细胞,其中 阳性细胞的比例:
<5%
(-)
5%~30% (+)
30%~50% ( + + )
无信号片
CD30
2. 染色的假阴性及其对策
染色假阴性原因
组织处理不当(固定、浸蜡) 一抗与二抗种属连接错误 抗体失效 显色系统不相适配 操作不当,遗漏重要步骤
对策
改善条件,重取材 确定抗体种属无误 不得使用过期的试剂盒 更换适配的显色系统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无色或浅色片
MCL理想的 CD5着色。所有的 瘤细胞都着色很强。散在的T细 胞着色比瘤细胞深。
MCL的CD5染色不足 (一抗浓 度太低)。 MCL瘤细胞几乎都 没有着色。
3. 染色过弱原因及其对策
染色过弱原因
抗体浓度过低,孵育时间过短 滴加试剂时缓冲液未沥干 过度蛋白封闭 抗原被破坏
室温太低,<15℃
对策
提高浓度,延长时间
滴加试剂前沥干多余水分
缩短封闭时间
新鲜组织及时固定,固定 时间不要超过24小时 适当延长孵育时间
免疫组化技术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contents
目录
• 实验操作问题 • 染色问题 • 仪器设备问题 • 图像分析问题 • 质量控制与标准化问题
01 实验操作问题
抗原修复问题
总结词
抗原修复是免疫组化实验中的关键步骤,处理不当可能导致抗原失活,影响染色结果。
详细描述
抗原修复过程中需注意使用适当的修复液和修复条件,如pH值、温度和时间,以保持 抗原的完整性和活性。修复液的选择和使用方法需根据抗原类型和抗体特异性进行选择
感谢您的观看
背景染色过高
可能是由于抗体非特异性结合或 清洗不彻底造成,可通过增加清 洗次数或使用低浓度的抗体解决。
组织切片染色不均
可能是由于切片厚度、组织处理 不当或抗体分布不均导致,需确 保切片质量并优化组织处理流程。
室间质评问题
不同实验室间染色结果差异大
可能是由于抗体来源、实验操作、仪器设备等不同造成,需建立统一的操作规程和质控标准。
04 图像分析问题
图像分析软件选择问题
总结词
选择合适的图像分析软件是进行免疫组化图像分析的 关键,不同的软件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详细描述
在选择软件时,需要考虑软件的算法、功能、操作简 便性、准确性以及是否符合实验室需求等因素。常用 的免疫组化图像分析软件包括Image Pro Plus、 ImageJ、CellProfiler等。
总结词
背景染色问题通常是由于非特异性结合或内源性酶的干扰导致的。
详细描述
为减少背景染色,可以尝试增加洗涤次数,以减少非特异性结合;同时,使用内源性酶抑制剂可以有效抑制内源 性酶的干扰。此外,优化抗体稀释比例和使用低速离心技术也可以帮助减少背景染色问题。
免疫组化实验注意事项
免疫组化实验注意事项
免疫组化实验注意事项如下:
1. 样本处理:确保样本的新鲜度,避免长时间的暴露在空气中,以防样本的退化。
同时,样本的切割要尽可能的薄,以便于抗体的渗透。
2. 抗体选择:选择特异性强、质量好的抗体,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同时,要注意抗体的稀释比例,过高或过低的稀释比例都可能影响实验结果。
3. 染色过程:染色过程中要保持湿润,避免干燥。
同时,要避免过度染色,以免背景过深,影响结果的观察。
4. 洗涤过程:洗涤过程要充分,以去除未结合的抗体,减少非特异性染色。
5. 对照设置:实验中应设置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以验证抗体的特异性和实验操作的正确性。
6. 结果解读:结果的解读要结合实验设计、样本特点和染色结果,不能仅凭单一指标进行判断。
7. 实验记录:详细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以便于后期的数据分析和问题追溯。
8. 实验室安全: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正确使用和处理化学试剂,避免可能的安全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免疫组化常见问题的处理当免疫组化染色没有出现预期结果时,应系统地查找原因,而每一次只能排除一种可能的原因。
对照/标本无染色①确认是否忽略了应该加的某种试剂,包括一抗、二抗、三抗及底物等。
②确认所有的试剂是否按正确的顺序加入,是否孵育了足够的时间。
③对照抗体的标签确认是否使用了正确的抗体,以及所用的检测系统是否和一抗匹配,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如果一抗是兔来源的抗体,二抗一定要用抗兔的二抗来匹配;或一抗是小鼠的IgM一抗,二抗必须是山羊/兔抗小鼠的IgM(不是IgG)二抗。
④检查抗体所使用的稀释度及稀释溶液。
⑤检查抗体的有效期和保存条件,尤其是标记了酶或荧光素的抗体,现在大多数试剂公司的抗体均要求在4~8℃条件下保存,应避免反复冻融,试剂保存时一定要避免与挥发性有机溶剂同放一室,以免降低抗体的效价。
⑥检查标本的储存条件,最好用已知阳性的标本来同时做阳性对照。
⑦检查色原/底物溶液,最简单的检测方法是将一滴标记有酶的抗体加入到制备好的底物溶液中,如果底物发生预期的颜色变化,则可排除底物的因素。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底物在制成工作液后应在一定时间内用完,否则会失效。
⑧检查冲洗液是否和反应试剂匹配,溶液的pH值很重要,与过氧化物酶底物匹配的溶液中不应含有叠氮钠。
⑨检查复染剂和封片剂是否和所使用的色原匹配。
弱阳性如果阴性对照没有染色而阳性对照标本弱阳性,除了考虑上述因素外,还应考虑:①标本的固定方式,不当的固定方式或固定时温度过高,都会影响到所检测的抗原的数量和质量。
②不适当的抗原修复方式,由于石蜡切片在制作的过程中固定剂对抗原的封闭作用,必须用抗原热修复或酶消化或两种同时使用的抗原双暴露法,至于使用哪一种方法,应参照生产厂家的说明,同时结合标本的具体情况而定。
③抗体的稀释度是否过高或者孵育的温度/时间是否正确。
一般试剂生产厂家都会对试剂给出一定的使用范围,但是由于使用者的标本来自各种组织,处理过程也不尽相同,所以应参照使用范围,对所使用的一抗进行梯度测试,找出最佳的使用浓度。
④切片上遗留了过多的冲洗液,当抗体加至切片上时,等于人为地对抗体进行了进一步的稀释。
⑤孵育时切片是否放置水平,否则会导致抗体流失。
如果阴性对照没有反应,阳性对照反应良好,而标本弱阳性,则可能是由于阳性对照不是同一种组织、或固定方式不同等原因所致。
非特异性染色①是否有效地去除了内源性酶和生物素。
应注意的是,并不是每一种组织均需要进行此步骤,但对于内源性酶或生物素丰富的组织,如肝脏、肾脏等,需考虑此原因。
处理的方法为:灭活碱性磷酸酶:最常用的方法是将左旋咪唑(24mg/m1)加入底物液中,并保持pH值在7.6~8.2,即能除去大部分内源性碱性磷酸酶,对于仍能干扰染色的酸性磷酸酶,可用50mm ol/L的酒石酸抑制。
饱和处理内源性生物素:消除内源性生物素的方法是事先滴加亲和素,以饱和内源性生物素,使之不再有剩余的结合位点。
具体方法是在ABC法或SP法染色前将切片浸于25ug/ml亲和素溶液中处理15分钟,PBS清洗15分钟后即可染色。
②是否选择使用了正确的封闭血清。
电荷吸附所造成的非特异性背景染色消除方法是以二抗动物的非免疫血清,用PBS稀释为3%-10%溶液孵育切片,以封闭吸附位点。
有时其它无关蛋白,如牛血清白蛋白也常应用。
另外,取材时避开出血、坏死区亦极重要。
最近有些国内的实验室应用5%脱脂奶粉替代血清进行抗原封闭,效果也不错。
③所选择的抗体是否符合试验要求。
因抗原不纯、标本片中含有与靶抗原相似的抗原决定簇等原因造成的非特异性染色只能通过采用高纯度、高效价的抗体、或针对更具特异性抗原决定簇的单克隆抗体来解决。
④一抗的使用浓度是否过高。
⑤清洗是否充分。
应严格操作规程。
因在缓冲液中含有一定量的盐,这亦有利于减低背景着色,通常0.05mol/l Tris—HCl,0.15mol/l NaCl已适用于多数染色方法,溶液内加入吐温2 0,效果更佳。
特殊标记时,试剂公司一般都提供缓冲液的配方。
⑥ DAB的使用是否正确。
DAB的孵育时间和配制方式可以产生某些背景颜色,使用浓缩型DAB试剂盒时,请严格按照说明书标明的滴加顺序操作,注意校正蒸馏水的pH值,以确保实验结果的正确性;粉剂DAB溶解时,常有一些不溶性颗粒,这些颗粒须经过滤除去,否则可能沉积于切片组织上,产生斑点状着色。
另外,DAB保存不妥产生氧化物亦可沉积于切片上,因此需将DAB保存于避光干燥处,现用现配,临用前加H2O2。
孵育时间过长也会造成背景染色。
⑦标本染色过程中是否曾经干涸,否则会造成边缘部的非特异性染色。
⑧检查二抗与标本的内源性组织蛋白是否有交叉反应。
免疫组织化学问题解答免疫组织化学是一种什么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是一种把分子水平的物质准确具体表达出来的一种方法,这些分子水平的物质可能与癌细胞,细菌,病毒等等有关。
自从成功地制作出这些特异性的抗体,使组织结构可以从分子水平中显示出来,这些特异性抗体可以与肿瘤细胞中特定的结构结合,这些抗体被称为单克隆抗体。
把这些单克隆抗体孵育在组织切片上,与特定的靶细胞进行特异的反应。
如单克隆抗体可以与癌细胞发生特异性反应,单克隆抗体可以从特定的肿瘤病人血细胞中获得。
在组织切片中结合的抗体可以用棕色或红色显示出来。
比如,对转移到骨组织中的肿瘤细胞进行标记实验,我们可以用前列腺特异性抗体进行标记,如显示出棕色或红色的阳性反应,我们可以明确地判断这个转移性肿瘤来自前列腺癌,有些转移的肿瘤距原发部位可能更远。
免疫组织化学不仅能帮助准确地诊断出肿瘤的性质,还可以预测肿瘤预后的生物学行为。
例如,我们可以知道所有组织细胞的增殖活性。
这不是更有意义的实验吗?我们能够判定在一种肿瘤组织中,80%的细胞增殖抑制了其他10%的肿瘤细胞的增殖,我们可以判定出这种肿瘤细胞增殖率高,要比其他肿瘤生长迅速,进展快。
在其他方面,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以指导某些肿瘤的化疗,如:可以测定女性乳腺癌细胞中携带雌激素受体的含量。
如果癌细胞中雌激素表达阳性,病人可以进行三苯氧胺的治疗,雌激素能够促进乳腺癌细胞的生长,三苯氧胺有封闭癌细胞中雌激素受体的功能。
在此过程中,携带雌激素受体的癌细胞是通过激素促进它生长的,而且,癌细胞增生可以通过三苯氧胺治疗来阻止其生长的。
因此,免疫组织化学测定雌激素受体的表达情况,可以预测三苯氧胺治疗的意义。
这仅仅是免疫组织化学应用中的一个小例子。
免疫组织化学在确定组织起源中的应用前景是无限的。
免疫组化技术是一个复杂的生物技术,对每一个抗体标记物都有独自特定的染色方法,目的是能够明确各种组织起源,判定组织中是否存在特异抗原。
病理医生是如何对癌症做出诊断的?癌症病人就诊时,外科医生会在肿瘤部位取一小块组织,送给病理科医生。
在病理科,送检的组织经过石蜡包埋,制作成非常薄的组织切片,切片再进行HE染色,然后病理科医生将切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观察送检的标本中有没有肿瘤细胞,并做出诊断是患何种肿瘤。
不幸的是,许多肿瘤组织细胞在显微镜下看起来非常相似,以致于病理医生难以完全准确地判断出肿瘤的性质。
在许多肿瘤病例中,鉴别诊断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只有明确了肿瘤的性质,医生才能针对每种肿瘤制定出最有效的治疗方案,目前已经从分子水平研究出肿瘤细胞的表面和细胞内有特异性的物质表达。
过去在传统的光学显微镜下及电镜下所看到的组织切片中的结构,曾经幻想的分子水平的结构,已经有现代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证明,这个技术的整个过程就叫做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CD抗原CD,即分化丛(clusters of differentiation)。
第Ⅳ届国际免疫学会议命名委员会(1983,京都),根据T细胞表面的分化抗原存在丛集现象,将这种抗原命名为CD抗原。
CD抗原不仅存在于T细胞,也存在于B细胞,巨噬细胞等。
交叉反应指抗体除与其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反应外还与其它抗原发生反应。
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抗原特异性。
指用于免疫动物的抗原性物质中含有多种抗原分子,它引起动物产生针对多种抗原分子特异性的相应抗体。
任何其它物质只要含有一种或多种与上述物质相同的抗原分子,必将与上述多特异性的抗血清发生交叉反应。
2.共同决定簇。
即两种抗原分子中都含有相同的抗原决定簇。
3.决定簇相似,两种不同的抗原决定簇,如果结构大致相同,由于空间构象关系,某一决定簇的相应抗体可以与大致相同的决定簇发生交叉反应。
当然抗原一抗体之间构象相似时的结合力小于吻合时的结合力。
• 抗原决定簇。
它是指在抗原分子上为免疫系统识别和作用的基团,是抗原的关键结构。
抗原决定簇的种类有1016?/FONT>1018种之多。
决定簇的数目称为决定簇的价数,较大的分子决定簇较多,如红细胞上的A或B血型抗原,其决定簇数目可能超过100万。
• 多抗和单抗特性比较1. 均一性。
一种单抗中,每个抗体的化学结构和氨基酸顺序都相同,只有一种Ig亚类。
即单抗是一种纯度很高的均一抗体。
而从不同动物,不同时期所得到的多抗,各有不同的化学组成。
多抗是多种种类和亚类Ig的混合物。
2. 稳定性。
单抗的稳定较差,对PH变化敏感,对热不稳定,提纯过程中易变性,而多抗的稳定性则较好。
3. 特异性。
单抗是单一地针对抗原的某一决定簇,所以用它进行血清学反应时,特异性强,敏感性高,一般不发生交叉反应。
而多抗能与抗原上的多种抗原决定簇结合,所以特异性较差,较易引起交叉反应。
4. 重复性。
单抗的重复性好,而多抗每批都不一样。
沉淀反应多抗由于与抗原多价结合容易形成网络样沉淀,而单抗只与抗原结合产生二聚体,不能直接形成抗原抗体沉淀物。
抗体的保存抗体储存容器应由不吸附蛋白质的材料制成,常用的有聚丙烯,聚碳酸酯和硼硅酸玻璃。
如储存的抗体中蛋白浓度很低(10-100Mg/L),就应另加隔离蛋白以减少容器对抗体蛋白的吸附,隔离蛋白常用0.1%-1.0%的牛血清白蛋白。
绝大多数已稀释的抗体应存在4℃-8℃条件下,以免冻融对抗体蛋白产生有害效应。
抗体原液和已分离的免疫球蛋白组分应保存于-20℃条件下,并避免反复冻融。
冷冻的抗体溶液应置于室温中缓慢地解冻,应绝对避免用高温快速解冻。
被细菌污染的抗体常会出现假阳性结果,应将污染的抗体溶液及其他试剂弃之。
为防止细菌污染,可于抗体溶液中加入0.01%叠氮钠。
抗体经真空冷冻干燥后置-20℃以下可保存3-5年。
保存稀释后的单抗应加入0.1%叠氮钠浓度。
大多数稀释抗体可进行冷冻保存,少数抗体可能会丢失抗原活性。
大多数单抗,只要蛋白浓度适当,可在4℃下保存数月。
病理科成立免疫组化室需要哪些小设备(仪器)1.冰箱(4℃、-18℃):贮存免疫试剂用。
2. 18cm不锈钢高压锅+电炉或家用微波炉。
(抗原修复用)3.孵育盒(有机材料);不锈钢或塑料耐高温切片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