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这些东西哪里来第1课时教案
8《这些东西哪里来》第一课时 (教案)2021-2022学年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
8 这些东西哪里来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本课题设置了三个板块:“物品身世‘探秘’”“它们带来的舒适与便利”和“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制造’”。
“物品身世‘探秘’”板块设置的目的是引导同学了解工业生产与人们生活的亲密关系,了解工业产品的生产过程,从中懂得应当敬重从事工业生产的劳动者。
“它们带来的舒适与便利”板块设置的目的是引导同学生疏到工业产品的创新和进展让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舒适和便利,鄙视和感谢工业劳动者,激发创新精神。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制造’”板块设置的目的是让同学懂得我们不能仅满足于“中国制造”,更要追求“中国制造”,知道我国在向“中国制造”的转变中已经取得了肯定的成果。
二、学情分析工业品带来的舒适与便利,同学在日常生活中会有所体验,这是本课学习的有利因素。
同学对工业品的生产过程缺乏了解,对“中国制造”的理解会存在困难,需要老师多做引导。
三、教学目标1.了解工业生产与人们生活的亲密关系。
2.从工业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体会工业劳动者的艰辛,敬重工业劳动者。
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生活中的工业产品以及它们的生产过程。
【教学难点】从工业产品简单的生产过程中体会工业劳动者的艰辛,敬重他们的劳动成果。
五、教学过程教学预备:老师预备:某种工业品(如衣服)的制作过程;赞扬劳动者的视频同学预备:回忆自己家庭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工业产品。
一、新课导入1.话题激趣:小顽皮由于跌入时空隧道,来到了原始时代,那时候的人们生活没有现在便利,而且也没有什么消遣设施,他觉得无聊极了。
说说可能会有哪些不便?点拨:这里没有学校,也没有课本,无法学习新学问;没有空调,无法抵挡酷暑的酷热;没有电灯,夜里只能早早地睡下,什么也干不了……2.引入新课: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
很多生活用品是由工业生产供应的。
引出课题:这些东西哪里来——物品身世“探秘”二、了解工业产品1.观看发觉:观看教材第58页插图,图中有哪些工业产品?发觉:烹饪厨具、吊灯、冰箱、碗筷……桌椅、电视、衣柜、空调、床、被子、枕头……提问:回忆自己家庭日常生活中使用了哪些工业产品?你了解这些物品是怎么生产出来的吗?(从用、穿、吃、住四方面举例)2.开展活动:我们生活中有许很多多的工业品,它们带着各自的身世故事来到我们的生活。
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8 这些东西哪里来 第1课时(教案)
第8课这些东西哪里来(教案)核心素养目标1.政治认同:了解工业生产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从工业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体会工业劳动者的艰辛,尊敬工业劳动者。
2.道德修养:感受工业产品带给人们的舒适和便利,感谢创造工业产品的劳动者,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从小树立创新意识。
3.责任意识:知道“中国制造”遍布全球,懂得必须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课时教学目标。
1:了解我们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的来历,感受工业生产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2.感受工业产品给生活带来的便捷,体会工业劳动的艰辛,尊重工业劳动者,懂得珍惜劳动成果。
(难点)教学过程一、物品身世“大探秘”1.活动一:说谜语,猜物品(1)导入:同学们,随着社会的进步,一些实用美观的生活用品给我们的生活提供着帮助,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舒适了,现在老师就带大家走进它们的世界。
(板书课题)(2)听一听,猜一猜。
①说谜语,学生猜:小小一间房,天天变花样,唱歌又跳舞,包揽天下事。
(电视机)②过渡:同学们的脑袋里其实也有很多这样的谜语,请几个同学出谜语,让全班同学参与猜谜语。
③学生说谜语,全班猜:我家有个大箱子,它上下两层不一样,躺着鸡,躺着鸭,躺着鱼呀躺着蛋,还有那蔬菜瓜果藏里面,不变质来又保鲜。
(冰箱)提问:冰箱有什么作用?预设:冰箱可以保鲜食物,还可以冰冰棒、冷冻饮料。
(3)小结:大家一下子就能猜出谜底,原因是电视机、电冰箱这些物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东西,我们对它们非常熟悉,看来你们都是生活的有心人哦!2.活动二:请到我家来做客(1)过渡:老师邀请大家到我家做客,请仔细观察我家都有哪些生活用品。
(2)课件播放教师家中陈列的视频。
(3)交流。
预设:电视机、茶几、沙发、扫地机器人、床、棉被……点评:生活中的日常用品真可谓琳琅满目呀,它遍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很多生活用品来自工业生产,所以都属于工业产品。
最新统编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这些东西哪里来》精品教学设计
《这些东西哪里来》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
人生格言:
我们要知道别人能做到的事,只要自己有恒心,坚持努力,就没有什么事是做不到的。
在我们心里必须懂得:
1.自尊不是轻人,自信不是自满,独立不是孤立。
2.人生想学习一点东西,就应该先学会谦逊。
3.没有伞的孩子必须努力奔跑。
4.你不勇敢,没人替你坚强。
5.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
6.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
7.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一艺之成,当尽毕生之力。
8.不要嘲笑铁树。
为了开一次花,它付出了比别的树种更长久的努力。
9.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当永远记住这个真理。
10.读书不知要领,劳而无功。
统编版四年级下道德与法治第8课这些东西哪里来第1课时教案
第八课《这些东西哪里来》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探索我们生活用品的来源,体会劳动者的艰辛。
2.了解工业产品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捷。
3.了解工业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尊重工业劳动者。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了解工业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难点:学习体会工业产品给生活带来的便捷。
三、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四、教学过程【课堂引入】提问导入:我们生活中最常用到的日用品导语:日用品又名生活用品,是普通人日常使用的物品,生活必需品,即是家庭用品,家居食物、家庭用具及家庭电器等。
想一想,我们生活中最常用到的日用品有哪些?出示任务:我们生活中最常用到的日用品有哪些?反馈指导: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寻找素材。
教师总结:同学们知道这些日用品是从哪里来的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一探究竟吧。
设计意图:预设问题,激发学生兴趣,引出本课主题。
一、物品身世“探秘”活动一:小小观察员,物品身世大揭秘导语: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
很多生活用品都是由工业生产提供的。
工业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同学们知道这些物品有哪些,又是怎样制造出来的吗?我们一起去观察探究一下吧。
出示任务1:结合课本58页内容,观察一下,自己家庭生活中,都使用了哪些物品?反馈指导:引导学生从已有经验出发,填写表格。
教师总结:我们一起将答案填写到表格中。
出示任务2:探访小熊的来历反馈指导: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内容,并能进行发散思维。
教师总结:小熊的生产要经历“设计——选材——缝制——装饰——检验、包装——出售”这么多繁琐的环节,最后才会来到我们的身边。
其实,每一个工业产品都是由不同行业的人们共同制造完成的,所以我们应该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拓展:一本书的制造过程原料控制(选择合适的材料)——印前处理(编辑文字信息、排版)——印刷——印后加工(平装工艺:印刷页-撞页-裁切-折页-订书-封面-切书)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和探究,让学生加深对物品身世的认知,体会工业生产程序的繁琐。
二、它们带来的舒适与方便活动二:小小分享会,工业产品便利多导语: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需求的提高,工业产品的生产也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和方便的生活。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第8课 这些东西哪里来 第一课时教案
把交流讨论的结果填入下面的表格吧!
来自工业生产的有
用的
穿的
提示:
用的——电视、冰箱、洗衣机、电灯、微波炉、空调、沙发、电脑、手机、电饭煲、刀具、文具……
穿的——衣服、裤子、袜子、鞋子、裙子、丝巾、帽子……
探访活动
我生日那天,妈妈送给我一个可爱的玩具小熊。看着可爱的小熊,我很想知道他的来历。抱着好奇心,我走进生产玩具小熊的工厂,进行了一次探访活动。
二、它们的舒适与方便
总结本框内容涉及的主要知识点,形成知识结构图。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
8《这些东西哪里来》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题
这些东西哪里来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四年级下册
学习
目标
1.认识了解生活中的生活用品的来历,体会工业生产过程,感知工业劳动都的付出与艰辛,懂得尊重每一个劳动者。
2.认识各种工业产品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舒适与便捷。
重点
感知工业产品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舒适方便,体会工业劳动的艰辛。
•面料进厂检验——技术准备——裁剪——LOGO制作——缝制——成衣检验——包装
目标导学二:它们带来的舒适与方便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需求的提高,工业产品的生产也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和方便的生活。
图片展示:
手洗衣服——洗衣机洗
爬楼梯——坐电梯
扇子扇风——空调吹风
小组动起来!
问题:你能发现洗衣机,电梯,空调等产品的诞生,帮助人们解决了什么问题吗?
提示:
比如:以前人们穿的鞋子是草编的或布做的,穿起来不暖和,最怕下雨打滑,现在人们穿上了靴子、皮鞋,既保暖又防滑……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8 这些东西哪里来 》第1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8 这些东西哪里来》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这些东西哪里来》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的一课时内容。
本课时主要让学生了解商品的来源,理解商品的生产过程,以及商品背后的劳动价值。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明白物品的来之不易,从而增强学生的节约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身边的事物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但是,对于商品的生产过程、劳动价值等方面可能还缺乏深入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了解商品的来源和背后的劳动价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商品的来源,理解商品的生产过程,认识到商品背后的劳动价值。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珍惜物品、尊重劳动的良好道德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商品的来源,理解商品的生产过程,认识到商品背后的劳动价值。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思考商品的来源和劳动价值。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了解商品的来源和生产过程。
2.讨论教学法:分组讨论,让学生表达自己对商品来源和劳动价值的看法。
3.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案例,使学生深入理解商品背后的劳动价值。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情境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分组讨论的问题和案例。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商品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商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提问:“这些东西我们从哪里来的?”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商品的生产过程图片或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商品的来源。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商品是怎么生产出来的?”、“生产这些商品需要哪些劳动?”等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商品背后的劳动价值。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8《这些东西哪里来》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8《这些东西哪里来》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这些东西哪里来》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各种物品的来源,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珍惜资源的习惯。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懂得珍惜身边的资源,关爱环境。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善于发现和探究。
但部分学生对物品的来源和生产过程了解不多,环保意识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常见物品的来源和生产过程,认识到资源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3.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表达和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理解物品的来源和生产过程,认识到资源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了解物品的来源和生产过程。
2.讨论教学法:分组讨论,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实践教学法:让学生亲身体验,如调查身边的物品来源,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分组讨论的表格。
3.调查问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各种物品,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品是从哪里来的。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内容,让学生了解物品的来源和生产过程。
引导学生关注资源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这些物品来源的认识。
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4.巩固(5分钟)针对学生的分享,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强化学生对物品来源和资源的认识。
5.拓展(10分钟)发放调查问卷,让学生调查身边同学的物品来源。
完成后,进行分享和讨论。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重要性。
7.家庭作业(5分钟)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想一想如何节约资源,关爱环境。
下周分享心得。
8.板书(5分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板书,方便学生回顾和记忆。
《这些东西哪里来》第一课时教案教学设计
8.《这些东西哪里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探索我们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的来历,了解工业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了解工业生产劳动的情况及工业生产密切合作的特点,初步培养学生参加社会调查的能力。
3. 体会工业劳动的艰辛,尊重工业劳动者。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工业生产劳动的情况及工业生产密切合作的特点。
教学难点:初步培养学生参加社会调查的能力,尊重工业劳动者。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上一节课,同学们了解了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我们吃的、用的、穿的、住的等等,样样都离不开农业。
农业生产与人们生活联系密切。
其实,工业生产也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我们的很多生活用品都来自工业。
活动一:我会猜谜语师:现在老师带来了一些生活用品,大家来猜猜看。
1.猜一猜:出示谜语1外面热,里面凉,瓜果鱼肉肚里藏。
四四方,像座房,只有门来没有窗。
师:同学们,这是什么呢?它就是冰箱(出示图文)你们猜对了吗?2.出示谜语2:肚里空空,水放当中,谁要用它,都得鞠躬。
师:这又是什么呢?它呀,就是脸盆。
(出示图文)我们再来猜一个。
3.出示谜语3:不是点心不是糖,软软凉凉肚里藏,不能吃来不能喝,每天都要尝一尝。
师:说得好,原来是牙膏。
4.出示谜语4:两脚弯弯细又长,一张嘴巴明晃晃,不吃米面不吃菜,专吃布匹和纸张。
5.师:它又是谁呢?它就是剪刀。
同学们,这些(谜底图片)都是我们的生活用品,而且都是来自工业生产。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它们,一起学习道德与法治的第8课《这些东西哪里来》第一课时,来对它们进行一番探究。
活动二:观察生活用品1.找一找:观察一下,看看自己的家庭生活中,都使用了哪些物品。
师: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
很多生活用品是由工业生产提供的。
现在请同学们回想一下,看看自己的家庭生活中都使用了哪些物品?2.师:同学们,你们找了哪些来自工业生产的生活用品呢?我们来看看这些同学的收获吧。
8《这些东西哪里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
《这些东西哪里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详案适用教材版本:统编版学校四班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第八课课时支配:2课时教学目标:学问目标:同学将能够描述生活用品的来历和制造过程,理解工业生产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力量目标:同学将能够通过观看、实践和探究,感受工业产品给生活带来的便捷,体会工业劳动的艰辛,敬重工业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
情感目标:同学将能够感受到工业产品对生活的改善和提升,培育感恩之心,敬重工业劳动者,理解工业劳动的重要性,进而珍惜生活中各种生活用品。
教学重点:1、各种生活用品的制造过程和来历。
2、工业生产与生活的亲密联系,工业产品给生活带来的便捷。
3、敬重工业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
教学难点:1、如何让同学感受工业劳动的艰辛,珍惜劳动成果。
2、如何引导同学敬重工业劳动者,生疏到工业产品对于生活的重要性。
课前预备:1、预备课件和图片,呈现各种生活用品和制造过程。
2、预备教学帮助材料,如小样、模型等。
3、预备同学参与体验活动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学情背景:1、同学年龄:学校四班级。
2、同学特点:古怪心强,宠爱探究和实践。
教材分析:本课程教材为学校四班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其次单元第8课《这些东西哪里来》第一课时,通过介绍生活用品的制造过程和来历,让同学感受工业生产与生活的亲密联系,体会工业劳动的艰辛,敬重工业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老师:大家好,今日我们要学习的课程是《这些东西哪里来》。
我们都知道,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生活用品,比如书包、文具、衣服、鞋子等等,你们有没有想过这些东西是哪里来的呢?同学回答:是工厂制造的。
老师:格外好!今日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些生活用品的制造过程和来历。
通过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了解我们生活中各种生活用品的来历和制造过程,感受工业生产与生活的亲密联系,体会工业劳动的艰辛,敬重工业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
【设计意图】通过简洁的导入,引起同学的古怪心,激发同学的学习热忱,并明确本课程的学习目标。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下册道德8与法制8、这些东西哪里来第一课时教案
全班交流,教师有选择性的指2-3名学生上讲台介绍自己的探访活动过程,其他同学认真倾听,了解这些物品的来历和生产工序。
6、教师小结:同学们,通过刚才大家的汇报,我们知道,每一个物品的生产工序都是不一样的,我们要想了解具体物品的来历,就要进行细致的探访活动。
四、他们带来的舒适与方便
1、教师引导: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需求的提高,工业产品的生产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工业产品发生的变化。
2、出示课本60页的插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想一想在这三组插图中,工业生产发生了怎样的发展和变化?
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引导,预设:
第1组插图:一开始人们是用手洗衣服,后来工业发展,发明了洗衣机,现在,人们可以直接用洗衣机洗衣服。
1、教师引导: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大家知道,这些生活用品是哪里来的吗?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问题,教师相机引导学生弄明白很多生活用品都是由工业生产提供的。
2、出示课本58页的两幅插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想一想这两幅图中都有哪些物品?看谁说的最全面?
预设:
左边插图——冰箱、电灯、油烟机、灶具、锅、碗、瓢、盆、桌子、凳子、椅子、橱柜、调料盒等等。
4、学生分小组讨论,说一说我们日常生活用品的发展和变化,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讨论情况以及讨论的内容。
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引导,预设:
以前人们外出总是步行,后来有了自行车,外出方便了许多,现在又有了汽车、火车、飞机,外出更加方便了。
以前人们跟远方的亲戚朋友联系,只能通过书信的方式,后来,有了电话,与远方的亲戚朋友联系就方便多了,现在又有了手机、电脑、互联网,联系起来更加方便、快捷。
统编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这些东西哪里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交通变得方便快捷了
娱乐方式从单一变为丰富
医生:给千里之外的病人做外科手术,从开到到缝线均由医生远程操控机器人完成。
问:你能发现洗衣机、电梯、空调等产品的诞生,帮助人们解决了什么问题吗?
工业产品的创新和发展,使我们的生活更加舒适、方便的同时,还把人们从重复、繁杂、劳累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从而让人们有更多的时间做其他的事情。
教师举例:
书本的前世今生
冰淇淋的生产过程
问:人们为什么要生产这些工业物品呢?
二、它们带来的舒适与方便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需求的提高,工业产品的生产也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和方便的生活。
小调查:问一问家人,他们小时候用的物品,哪些现在已经不生产了,哪些物品是过去没有而现在有的,给我们生活带来了哪些舒适和便利。
重点
知道工业生产的发展和变化能够让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便捷和舒适。
难点
感受工业生产对生活的重要作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视频《大耳朵图图:小朋友们都带的电子宠物,连老师都没见过这个东西!》
问:你知道电子宠物是怎么来的吗?
观看视频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第一课时
1、物品身世“探秘”
(1)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观察一下,看看自己的家庭生活中,都使用了哪些物品?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
第八课《这些东西哪里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这些东西哪里来》第一课时
单元
三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四
学习
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工业生产的环节,知道工业生产的发展和变化能够让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便捷和舒适。
第8课 这些东西哪里来 第1课时(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
第8课这些东西哪里来第1课时(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一、教材内容概述本节课以一个小故事为切入点,引出“不抄袭,不盗窃”的道德观念,教育学生要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不做知识的盗窃者。
通过让学生参与“物品的来源”小游戏,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物品的来源和如何合理获取它们。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道德观念“不抄袭,不盗窃”,并能够用简单语言描述其含义。
(2)学生了解不同物品的来源,知道如何通过合理途径获取所需物品,树立合理获取财富的观念。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案例分析、小游戏中体验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其分析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让学生在小组中互相协作并交流意见,提高其团队合作能力。
3.态度目标(1)培养学生珍惜他人辛勤劳动成果的态度,强调知识产权和合法财富的观念。
(2)培养学生正确认识知识和物质财富的来源,树立勤劳致富、合理获取财富的观念。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道德观念“不抄袭,不盗窃”的含义,明确知识产权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学会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正确获取自己需要的物品,培养学生合理获取财富的观念。
2. 教学难点(1)让学生认识到知识产权的价值和重要性,对于小学生而言可能过于抽象。
(2)引导学生思考合理获取财富的方式和途径,培养学生的自我认识和价值观念。
四、教学方法1.任务驱动式教学法。
通过让学生参与小游戏等任务来推动学生学习思考。
2.讨论式教学法。
通过班级集体讨论和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探讨问题,共同解决问题。
3.案例分析教学法。
以小故事为例,引导学生深入分析问题,体验思考问题的过程。
五、教学过程设计时间教学过程教学方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5分钟1.导入当今社会,人人都要学会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道理吗?我们可以怎么去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呢?讨论提问与引导举手发言15分钟2. 学习本课内容①播放小故事视频,教师让学生回答问题:奶奶获得的黄瓜、大白菜和盐,是怎么来的?②提示学生:让我们一起玩一场“物品的来源”游戏。
道德与法治《这些东西哪里来》教案教学设计(公开课)四年级下册
中国铅笔年产量 65 亿只。占世界 总产量的 55%。
师∶看到图片上的这些数据,你们有什么感想呢? 生 1∶中国的生产能力强大,我为之自豪。
中国水泥年产量 22 亿吨。排名世 界第一。
生 2∶中国为世界各国提供了很多必需品,是制造大国。 4.教师小结∶中国有许多产品生产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一,为世界市场提供 了大量的商品。中国的制造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为此感到自豪。 【设计意图】该环节通过观看视频、展示数据,让学生深刻感受"中国制造" 在全球随处可见。 三、"中国制造"与"中国创造" 1.课件出示 Apple iPhone 11 Pro Max 的售价、生产成本、中国代工厂费用, 引导学生对比分析数据。 思考;中国制造的苹果手机售价如此高昂,而中国所获得的利润为什么那么 低?学生讨论,教师适时给予解答。 师∶美国掌握了苹果手机的核心技术,而中国只是代工生产,所以利润极低。 中国苹果手机代工厂这种现象,反映了中国制造存在的主要问题——关键技术非 中国制造;知识产权非中国所有。 2.师∶若要改变这种现象,中国制造业要真正长远发展,你认为需要做出什 么改变呢? 学生分享自己想法。 教师小结∶在经济、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我国仅仅致力于"中国制造"还不 够,还应该大力发展科技创新,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走自主 创新之路。 3.区分概念。 师∶想一想,"中国制造"与"中国创造"有什么不同? 课件出示
5.教师小结;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业产品的生产也在
不断发展和变化,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和方便的生活。
【设计意图】该环节通过讨论围片上的变化让学生体会时代文化,课前的小
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8 这些东西哪里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部分《8 这些东西哪里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我们生活中很多物品都是由工业生产提供的,知道工业生产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2.通过探访、交流活动了解自己喜欢的物品的来历,初步感受物品来之不易,物品背后凝聚了劳动者的智慧、心血与汗水;感受工业产品给人们生活带来的舒适与便利。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工业生产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难点:感受生活中各种物品的来之不易及物品背后凝聚了劳动者的智慧、心血与汗水。
三、教学过程(一)说一说:我们家使用的物品有哪些1.导入:同学们,通过课前观察自己的家,在你的家庭生活中都使用了哪些物品?请把你准备好的课件、照片或图画及文字介绍给大家,可以是整体介绍,也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房间或处所。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用PPT、照片、图画、文字等不同的形式将课前调查的内容记录下来。
介绍时采用较为灵活的方式,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自主性。
2.交流(1)指名说,其他学生点评或提问。
(2)简要分类:电器类(智能类)、厨具类、家具类、卫生用品、床上用品等。
互动:图片呈现,举手示意。
(3)小结与过渡:通过调查与介绍,我们发现在日常生活中用到了很多的物品,这些物品已成为我们美好生活的一部分。
那这些物品从哪里来呢?让我们一起进入下一个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简要分类旨在帮助学生将一些零散的知识与内容,趋于整合化,同时通过图片的形式集中呈现,让学生感受在我们的生活中会使用很多物品,感受美好的生活离不开这些物品。
3.猜一猜活动(1)出示物品:依次呈现牙膏、毛巾、桌子、冰箱等物品。
(2)猜一猜:这些物品从哪里来?呈现图组:生产线及厂房等图片。
(3)交流:看了上述组图,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想说的?(4)引导:像这些产品这样需要在工厂里生产的物品,就属于工业生产产品。
而一些手工制品或变废为宝的工艺品(呈现课件)则不属于工业生产的范畴。
工业生产的特点是大批量生产,流水线操作,比手工操作要快很多(呈现课件)。
小学道法四年下《这些东西哪里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小学道法四年下《这些东西哪里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这些东西哪里来》本课可以结合当前疫情防控期间。
人人皆知口罩消毒剂成了生活必需品,
已切身体会到口罩等产品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基于此开发课程资源。
课堂导入环节,我们可以结合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实际情况。
我们不妨出示实物口罩。
直接
提问口罩从哪里来?像口罩酒精防护服,救护车等这些物品。
都来自于工业生产,今天我们就
一起走进这些工业产品对他们进行一番探究。
然后开始探究活动(一)说说我家的生活用品。
这里可以采用分组接龙.开火车一比一比等方式进
行。
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工业品。
它们的功能和用处非常大。
继续探究活动(二)生活用品荐会。
分享推荐一种自己最喜欢的最了解的产品。
比如电视手机玩具
书本等。
可以采用评选最佳推荐明星的活动形式开展教学鼓励学生参与活动。
继续探究活动(三)物品身世“探秘”。
播放口罩生产视频及相关新闻,人民需要什么?我们就制造
什么,凡人善举最伟大劳动者最美向产业工人致敬。
学生活动互相交流说说观看视频后的体
会。
拓展延伸情感升华播放纪录片,《大国重器》第六集,《制造强国》片段。
最后小结,工业制造智能化时代已经到来,我们需要科技创新需要知识与责任社会担当,一切
更离不开劳动者的智慧心血和汗水。
8这些东西哪里来(第一课时) 教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8这些东西哪里来(第一课时)教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1. 了解什么是公共资源,理解公共资源应该如何保护及使用。
2. 培养学生的公共意识和环保意识,促进学生发展为有责任感的公民。
教学重点:1. 了解公共资源的意义及保护方法。
2. 引导学生对公共资源进行关注和保护。
教学难点:1. 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认识到各种资源是有限的。
2. 提高学生的责任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保护环境和资源的行动中。
教具准备:1. PPT 教具2. 白板及彩色粉笔3. 《小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教材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1. 教师先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场景(如下图)。
2. 学生自由发言,描述图片中的场景并分享自己对生活中常见的公共资源的见解,此通常需引导学生。
3. 教师将学生的话语记录在白板上,让学生更好地认知和理解公共资源的意义及其保护方法。
Step 2 新知1. 教师先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公共资源——能够为社会全体成员共同享用,而且不能被任何个人或者组织占有和支配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和社会服务等。
2. 教师列出一些公共资源,如公园、图书馆、自来水、空气等等。
3. 然后,教师通过PPT让学生了解公共资源的种类、作用及相应的保护措施,让学生逐渐认识到环境的重要性,提高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4. 教师可以用图片或视频加强学生的认知和记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公共资源的保护意义,让学生通过图画形式形象化地了解公共资源的种类与重要性。
Step 3 拓展1. 鼓励学生自发从身边的公共资源保护、使用以及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想法,促进学生向着有责任的公民方向发展。
2.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实地考察和环保实践活动,如:观察周边环境、参加环境保护志愿服务等等。
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环境保护的实际意义,以及深入体验公民责任,增强学生的社会意识及环保意识。
Step 4 总结1. 教师利用小结时刻,让学生再次回顾本节课的内容,进一步加深理解,并阐述自己认识到的问题、收获和体验。
8这些东西哪里来(教案)全国通用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
8这些东西哪里来(教案)全国通用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常见物品的来源,培养学生的生活常识。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4.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了解生活中常见物品的来源,如:粮食、衣物、文具等。
2. 探讨物品来源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3. 学习如何选购环保、健康的物品,提高学生的生活品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常见物品的来源,培养学生的生活常识和环保意识。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收集关于物品来源的资料,制作课件。
2. 学生准备:提前了解一些生活中常见物品的来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教师出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如:粮食、衣物、文具等。
1.2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品是从哪里来的?它们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2. 新课讲授2.1 教师讲解生活中常见物品的来源,如:粮食的生长过程、衣物的制作过程等。
2.2 通过课件展示物品来源的相关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物品的来源。
2.3 引导学生探讨物品来源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3. 实践操作3.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进行调查。
3.2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考察等方式,了解所选物品的来源。
3.3 各小组整理调查结果,准备进行分享。
4. 分享与交流4.1 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调查结果,讲述物品的来源及与生活的关系。
4.2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点评,总结各小组的优点和不足。
5. 总结与反思5.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5.2 学生反思自己在调查过程中的表现,提出改进措施。
六、作业布置1. 让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回家后向家长介绍一种生活中常见物品的来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这些东西哪里来
教学目标
1.探索我们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的来历,体会工业劳动的艰辛,了解工业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尊重工业劳动者。
2.懂得工业产品给生活带来的便捷。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懂得工业产品给生活带来的便捷,体会工业劳动的艰辛。
教学难点: 懂得工业产品给生活带来的便捷。
教学准备:师制作课件,收集案例资料;学生课前查找关于工业方面的资料。
问一问家人,他们小时候用的物品,哪些现在已经不生产了?哪些物品是过去没有,而现在有的,给我们生活带来了哪些舒适和便利?
教学方法:启发式、自主学习法、讨论交流法
课时安排: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谈话。
师:同学们,我们平时的日常生活都用到了哪些物品?谁能告诉我。
生:自由回答。
师:这些物品中,哪些是属于农业生产的,哪些是属于工业生产的?
生:自由回答。
师:农业生产品在上一节课我们已经探究了其生产来源,那这些工业生产品的来源又是什么样的呢?它们也会像农业生产品那样是种出来的吗?今天,我们便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
2.板书课题:这些东西哪里来
二、新知探究。
活动一:物品身世“探秘”
(一)看一看,填一填。
1.观察一下,看看自己的家庭生活中都使用了哪些物品。
哪些来自工业生产?
2.按用的和穿的将来自工业生产的物品进行分类。
(1)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并完成表格。
(2)全班交流汇报。
(3)师生共同小结。
3.师小结。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
很多生活用品是由工业生产提供的。
工业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
那和我们生活紧密相连的工业产品究竟是怎样制造出来的呢?制造一个工业产品需要多少行业的人付出劳动呢?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探究玩具小熊是怎样生产出来的吧。
(二)探访活动,说一说。
1.探访活动。
我生日那天,妈妈送给我一个可爱的玩具小熊。
看着可爱的小熊,我很想知道他的来历。
抱着好奇心,我走进生产玩具小熊的工厂,进行了一次探访活动。
①在玩具生产厂的产品研发部门,设计人员专注地设计着各种可爱的小熊样式。
②在材料车间,有许多制作小熊的原材料,有绒布、花布……
③在生产车间,我看到一片忙碌的景象,工人们都在埋头操作缝纫机。
④在装饰车间,工人们给小熊缝上眼睛,打上蝴蝶结,可爱的玩具小熊诞生了!
⑤在检验和包装车间,技术人员正严格检查每个玩具小熊,检查合格后才进行包装。
⑥包装好的小熊被运送到商店,神气地坐在货架上,等持人们购买。
2.说一说:玩具小熊的生产要经历哪些环节?
设计——选材——缝制——装饰——检验、包装——出售
3.探究冰激凌的生产制作过程:
配料——混合——杀菌——冷却——均质——老化——凝冻——灌装——包装——硬化——检验——成品——出售
4.自由探访:选择一件自己喜欢的物品,开展对他来历的探访活动吧。
5.师小结:
我们了解到工业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工业和我们的生活已经紧密联系在一起了。
每一个工业产品是由无数行业的人们共同制造
完成的。
我们应该珍惜大家的劳动成果。
活动二:它们带来的舒适与方便
1.对比。
手洗衣服→洗衣机洗衣服
步行爬楼→乘电梯上楼
用扇子扇风乘凉→空调乘凉
思考:你能发现洗衣机,电梯,空调等产品的诞生,帮助人们解决了什么问题吗?
(1)学生交流。
(2)全班汇报。
(3)师小结。
有了洗衣机,不但节约了人力,冬天洗衣也不怕冷了;有了电梯,爬楼再也不累了;有了空调,夏天不热了,冬天不冷了。
工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舒适与方便。
2.小调查。
问一问家人,他们小时候用的物品,哪些现在已经不生产了?哪些物品是过去没有,而现在有的,给我们生活带来了哪些舒适和便利?
(1)学生利用课前搜集到的材料进行交流。
(2)学生全班交流汇报。
(3)师拓展:
如:以前农村只能烧柴做饭,而现在农村安上了沼气,还有天然气,不但节约了人力,还非常环保;以前人们穿的鞋子是木头或布做的,穿起来不保暖,而且也不容易打理,现在人们穿上了皮鞋,既保暖,又容易打理;以前人们住的都是草房子或土房子,现在人们都住进了钢筋混凝土的高楼,再
也不怕风吹日晒了……
3.想一想:从人们的生活需要出发,我们还可以改善和发明哪些产品?
(1)学生进行设想设计
我的设想:
(2)学生将自己设想的设计在小组内交流。
(3)每个小组请一名同学在全班交流汇报。
三、师总结。
工业产品的创新和发展,使我们的生活更加舒适、方便,我们要感谢那些发明和制造产品的人,是他们用智慧和劳动为我们创造着幸福的生活,我们应当倍加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将来,我们也可以发明、制造新的产品为人们的生活服务。
板书设计:
8. 这些东西哪里来
物品身世“探秘”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工业
它们带来的舒适与方便
当堂检测:
一、填空。
1. 我们的生活()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
很多生活用品是由()生产提供的。
工业与我们的生活()。
2.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业产品的生产也在不断()和()。
目的是给人们提供更加()和()的生活。
二、判断。
1.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工业。
()
2.工业产品的创新和发展,使我们的生活更加舒适和方便。
()
3.我们吃的米饭也是工业生产的。
()
4.任何一样工业产品都需要许多人合作才能完成。
()
5.一支铅笔才5角钱,扔了也没什么可惜的。
()
6.我们现在的生活已经很方便了,不需要再发明和制造新的产品。
()
7.我们应该珍惜那些发明和制造产品的人的劳动成果。
()
当堂检测答案:
一、填空。
1.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
很多生活用品是由(工业)生产提供的。
工业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
2.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业产品的生产也在不断(发展)和(变化)。
目的是给人们提供更加(舒适)和(方便)的生活。
二、判断。
1.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工业。
(√)
2.工业产品的创新和发展,使我们的生活更加舒适和方便。
(√)
3.我们吃的米饭也是工业生产的。
(X )
4.任何一样工业产品都需要许多人合作才能完成。
(√)
5.一支铅笔才5角钱,扔了也没什么可惜的。
(X )
6.我们现在的生活已经很方便了,不需要再发明和制造新的产品。
(X )
7.我们应该珍惜那些发明和制造产品的人的劳动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