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及控制措施

合集下载

公司职业危害防治措施(3篇)

公司职业危害防治措施(3篇)

公司职业危害防治措施涉及一系列措施和管理策略,旨在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工作环境的安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公司职业危害防治措施:1. 职业病防护:制定职业病防护方案,包括对职业病危害的评估和监测、职业病预防培训、工作场所环境监测等。

2. 安全教育和培训: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包括安全操作规程、事故预防知识、防护装备使用方法等。

3. 职业防护设备:根据工作场所的具体危害特点,配备并指导员工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口罩、耳塞、防护眼镜等。

4. 良好的工作环境:保持工作场所的清洁整洁,合理布局工作区域,控制噪音、震动、光照等危害因素。

5. 危险品管理:建立危险品管理制度,对危险化学物品进行分类、标识、存储和使用,并提供相应的急救设备和应急预案。

6. 职业健康监护: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职业病症状,进行干预和治疗。

7. 安全管理体系:建立科学的安全管理体系,明确责任和权限,强化安全监督和检查,及时整改隐患。

8. 应急预案: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明确员工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方式和逃生路线,并定期组织演练。

9. 环境监测和改善:定期进行工作环境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存在的危害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改善措施。

以上措施仅供参考,具体的公司职业危害防治措施应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制定和执行。

公司职业危害防治措施(二)一、前言公司为了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制定了全面的职业危害防治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公司在职业危害防治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并对该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

二、职业危害防治措施1. 职业危害评估公司在开展各项工作前,都会对可能存在的职业危害进行评估,包括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人为性等各种危害因素。

评估过程中,首先是明确危害因素的种类和可能对员工造成的伤害,其次是评估员工受到危害的可能性和程度。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2. 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公司在各个工作区域设立了相应的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包括通风设备、防护网、安全防护栏等。

职业危害防治措施三篇.doc

职业危害防治措施三篇.doc

职业危害防治措施三篇第1条职业病危害预防措施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预防职业病,保护职工(劳动者)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有关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职业病预防措施条例。

I 、职业危害、职业病1、职业危害因素是指生产劳动或其他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危害工人身体健康的各种有害因素、化学、生物。

本企业的主要职业危害来自露天工作环境中的紫外线辐射和寒冷天气对人体的伤害,以及人孔中的有毒、有害气体等。

二、职业病危害类型及预防措施根据公司经营和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公司的职业病危害分为四类1、高温作业危害长期高温作业会导致人体内水和电解质紊乱,损伤中枢神经系统,导致人体崩溃、昏迷甚至休克,容易造成事故。

预防措施(1)改善工作条件,配备防护设施、设备,加强生产现场的通风散热。

(2)加强个人防护,避免高温工作环境,尽量远离高热源,避免或减少热辐射;(3)制定合理的劳动休息制度,减少高温期间的工作,增加工作间的休息时间,尽量避免高温期间的室外高温工作,为员工提供凉爽的休息场所。

(4)应提供足够的清洁饮用水,建议多次少量供应冷饮、冷饮产品和补充营养饮用水。

与此同时,应该注意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喝水。

(5)准备毛巾、香膏、藿香正气水和任丹等防暑降温用品,制定合理的饮食制度,并在饮食中补充蛋白质和热量。

(6)操作人员应及时报告高温禁忌症,班组长不应指派有高温禁忌症的员工从事高温作业(7)注意天气预报2、有毒物质危害发布的极热天气警报。

在生产过程中,许多有机溶剂经常暴露在外,如防水施工中的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

喷漆经常会接触到苯、苯系物、乙酸乙酯、氨、甲苯二氰酸盐等。

这些有机溶剂的沸点很低,很容易挥发。

使用过程中挥发到空气中的浓度会很高,容易发生急性中毒和中毒死亡事故。

预防措施(1)控制和消除有毒物质,用无毒或低毒物质替代有毒或高毒物质;改造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尝试将手工操作改为机械化操作、密封操作、自动化和遥控操作。

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措施范文

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措施范文

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措施范文职业病危害防治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对于保护员工的健康和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达到有效的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措施,我们需要从工作环境改善、工作方式调整、个人防护和健康监测等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改善工作环境是职业病危害防治的关键。

对于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岗位,应该进行工作环境的彻底分析和评估。

在评估的基础上,采取适当的改善措施,如通风设备的安装,废气排放管道的规范建设等,以减少工作环境中有害物质的浓度和暴露时间。

同时,对于有职业病危害的岗位还需要进行隔离措施的制定,对可能接触到有害物质或条件的员工,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戴防护面具、服用特殊药物等,确保员工的安全。

其次,调整工作方式也是职业病危害防治的重要方面。

对于那些高风险职业或工作岗位,企业可以通过改变工作方式来减少员工的暴露风险。

对于需要长时间工作的员工,应该进行合理的劳动安排,保证员工有足够的休息时间,并且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规定标准。

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自动化或机械化来替代危险的工作环节,降低员工的暴露风险,提高工作效率。

再次,个人防护是职业病危害防治的重要环节。

企业应给予员工充分的个人防护装备,并指导员工正确使用。

对于高风险岗位的员工,应要求其按照规定的安全程序进行工作,确保个人防护装备的佩戴和使用情况,并在必要时进行相应的培训和指导。

此外,企业还应该建立完善的个人防护管理制度,包括个人防护用品的选择、采购和更新等方面,确保员工的个人防护需求得到满足。

最后,健康监测是职业病危害防治的重要手段。

企业应定期对岗位上的员工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发现潜在的职业健康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职业病危害因素与职业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延迟期,如果不进行及时和有效的健康监测,将无法识别和控制潜在的职业病危害。

综上所述,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措施的实施需要从工作环境改善、工作方式调整、个人防护和健康监测等多个方面入手。

企业应该重视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并不断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以确保员工的健康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范文

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范文

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范文职业病是由于工作环境中存在长期或慢性的有害因素而引起的一类疾病,对工人的健康和生活产生严重的威胁。

为了保护工人的身体健康,控制职业病的危害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探讨一些常见职业病的危害控制措施,并对其实施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

首先,呼吸系统疾病是一类常见的职业病,如尘肺病和支气管炎等。

对于这类疾病,关键是减少工作场所的粉尘污染。

首先,应加强通风设施的维护和管理,保证通风良好。

其次,应采取个体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口罩和呼吸防护器具,确保工人的呼吸系统不受粉尘的侵害。

另外,还需要加强粉尘污染的监测和检测工作,及时发现和阻止粉尘扩散的情况。

其次,噪声是另一种常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工人的听力和神经系统造成损害。

为了控制噪声的危害,首先应优化工作环境,减少噪声产生的源头。

例如,可以采用隔声材料进行隔音处理,或者调整机器设备的运转速度,减少噪音产生。

其次,应加强个体防护措施,如佩戴耳塞或耳罩,保护工人的听力。

另外,还应定期对工作场所的噪音进行检测和监测,确保噪音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另一种常见的职业病是振动病,主要是由于长期暴露于机器设备的振动中。

为了控制振动病的危害,首先应采取技术措施,如改进机器设备的设计,减少振动产生。

其次,还可以采用减震措施,如使用减震器、减震垫等,有效地减少振动传导到工人身体的程度。

此外,对于特别娇弱的工人,还应提供合适的个体防护装备,如振动吸收手套、护腰带等,进一步减少振动对工人身体的损伤。

此外,工作环境中的化学品也是职业病的重要危害因素之一。

为了控制化学品的危害,首先应对工作场所的化学品进行分类和标识,明确其危害性质和使用方法。

其次,要加强化学品的储存管理,确保其安全性和稳定性。

另外,应加强个体防护措施,如佩戴化学防护服、手套、眼镜等,有效地阻止化学品对工人身体的损害。

最后,还应加强化学品的监测和检测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化学品泄漏和事故。

在实施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

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

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
是一系列的预防措施和管理策略,旨在保护职工免受职业病的危害。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
1. 识别危险源:对工作场所进行评估,确定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危险源,包括化学、物理和生物危险。

2. 工作台阶:采取工作台阶措施,防止或减少职工接触到危险源,如隔离、封闭和包装危险物质。

3. 靶向管理:针对各类危险源,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包括化学品管理、噪音控制、尘埃防护等。

4. 个人防护装备:为职工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呼吸器、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以减少对危险源的直接接触。

5. 健康监测:定期对职工进行健康监测,早期发现和治疗职业病。

6. 培训与宣教:对职工进行相关的危害防护知识培训和宣教,提高其对职业病危害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7. 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职业病防护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和工作流程,确保危害控制措施有效实施。

8. 监督检查:加强对工作场所的监督检查,确保危害控制措施的贯彻执行和有效性。

需要根据不同的职业病危害情况和工作场所特点,具体制定合适的控制措施,并配以有效的监测和管理,以确保职工的健康与安全。

第 1 页共 1 页。

生产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控制措施

生产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控制措施

生产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控制措施生产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1. 物理因素:如噪声、振动、电磁辐射、高温、低温、高湿度等。

可导致听力损害、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

控制措施包括通过加装隔音设备、进行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耳塞、护目镜等。

2. 化学因素:如有害气体、毒性物质、粉尘、有害物质等。

可导致中毒、损害肝脏、肺部等。

控制措施包括加强通风换气、隔离有害物质、佩戴防护装备等。

3. 生物因素:如细菌、病毒、霉菌等。

可导致传染病。

控制措施包括加强卫生管理、采取个人防护措施、做好职业暴露监测等。

4. 人体姿势和劳动强度:如长时间站立、坐姿不当、高度重复工作等。

可导致骨骼肌肉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

控制措施包括改善工作姿势、配备辅助设备、定期休息等。

5. 精神压力和工作环境因素:如工作压力大、工作不稳定、人际关系紧张等。

可导致心理疾病、身心疲惫等。

控制措施包括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组织心理辅导、提供健康的员工关系等。

在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方面,生产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通过向员工提供必要的安全教育,使他们了解职业病的危害、防护知识和方法,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 强化个人防护措施: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面具、手套、护目镜等,确保员工在工作中佩戴并正确使用。

3. 加强作业环境监测:定期对工作场所的空气质量、噪音等进行检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4. 定期体检和职业危害监测:根据相关法规要求,对职工进行健康体检,并进行职业危害监测,及时发现和防治职业病。

5. 优化工作流程和设备:通过优化工作流程和引进先进设备,减少职工长时间高强度的重复劳动,降低职业病发生的风险。

6. 加强职业病预防控制:建立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加强职业病的预防和控制,包括职业病的诊断、治疗与监测等。

7. 定期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估:对生产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关的控制措施,确保职工的健康和安全。

控制职业病危害主要有哪些方法

控制职业病危害主要有哪些方法

控制职业病危害主要有哪些方法近年来,职业病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尤其是在工业、建筑、医疗、化工等行业中,职业病危害更是严重。

而控制职业病危害是一项必要的任务,只有掌握一定的方法,才能有效地避免和控制职业病的危害。

一、安全教育安全教育是控制职业病危害的基础,企业需要通过举办培训班等形式,对员工进行相关的安全培训,让员工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素质,加强职业病防护意识,从而避免职业病的危害。

二、定期体检企业需要定期组织员工进行体检,及时发现职业病症状,如气虚、咳嗽、胸闷等,尽早进行治疗或转岗,避免疾病加重,对身体造成更大的伤害。

三、环境治理企业需要对职业病有关的环境进行加强治理,比如,在制造过程中,可以加强通风换气、减少噪声污染,防止化学物质挥发,降低职业病危害的出现率。

四、防护设备企业需要通过购买和配备一些防护设备来降低职业病危害对员工的威胁。

比如,在化工行业中,应配备好呼吸系统、防火防爆装置等一系列防护设备,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

五、岗位研究企业应对不同的工作岗位需要针对性的做出研究。

要分析岗位上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基于理论研究成果和现代科技手段,探索创新的职业病危害治理技术,不断优化改进预防和控制职业病方法和措施。

六、监督检查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监督检查机制,依靠有关部门通过专业检查,发现和纠正职业病危害的各种问题。

除了国家与社会机构的特定监督,企业自身应严格使用监控措施并组织定期评估,对存在的职业病危害隐患逐一进行整改,避免职业病危害的发生。

在当今职业化的时代里,职业病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疾病,而控制职业病危害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企业应在注意员工的生产安全的基础上,积极地探索、采用各种有效的控制方法,对职业病危害有针对性地进行防范,为员工和国家的安全保障做出贡献。

常见行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其防护(三篇)

常见行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其防护(三篇)

常见行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其防护行业主要职业病是指某一行业或工种从事特定的劳动活动所导致的工人患病情况。

不同行业存在不同的主要职业病,接下来将重点介绍一些常见行业主要职业病的危害及其防护方法。

1. 矿山行业:主要职业病:矽肺病、尘肺病、噪声性聋等。

矽肺病和尘肺病是由于长期吸入矿石、矿石粉尘等引起的肺部疾病。

防护方法包括佩戴防尘口罩、加强通风设施、使用湿法作业等。

噪声性聋是由于长期暴露在噪音环境下导致的耳聋,防护方法包括戴耳塞或耳罩,避免长时间在噪音环境下作业。

2. 建筑行业:主要职业病:尘肺病、职业性皮肤病、坠落伤害等。

建筑工人长期处于粉尘环境中,易患尘肺病,防护方法包括佩戴防尘口罩、使用湿法作业、加强通风设施等。

职业性皮肤病是由于接触或吸入有刺激性或有毒性物质引起的皮肤病,防护方法包括正确使用防护手套、穿戴防护服等。

坠落伤害是指工人在高处作业时可能发生的坠落事故,防护方法包括使用安全带、安装安全护栏等。

3. 化工行业:主要职业病:中毒、烧伤、爆炸等。

化工工人常接触到有毒有害物质,易导致中毒。

防护方法包括佩戴防护面具、使用防护手套、穿戴防护服等。

烧伤和爆炸是由于操作不当或设施失效导致的事故,防护方法包括加强安全教育培训、使用安全设备等。

4. 电子行业:主要职业病:电离辐射对人体的伤害、静电引起的火灾等。

电子行业工人长期处于电离辐射环境下,易受到辐射伤害。

防护方法包括佩戴辐射防护衣、使用防护眼镜等。

静电引起的火灾是由于静电积聚引起的火灾事故,防护方法包括加强静电消除设施、使用防静电材料等。

5. 农业行业:主要职业病:农药中毒、机械伤害等。

农业工人经常接触到农药,易受到农药中毒的危害。

防护方法包括正确使用农药、穿戴防护服装等。

机械伤害是由于农业机械操作不当导致的伤害,防护方法包括加强安全教育培训、穿戴安全防护装备等。

总结起来,不同行业存在不同的主要职业病及其防护措施,但有一些常见的防护措施适用于多个行业,如加强安全教育培训、使用个人防护装备、控制工作环境中的有害因素等。

生产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控制措施

生产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控制措施

生产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控制措施生产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以及心理因素。

针对这些危害因素,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可以有效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一、化学因素:1. 防毒用品的正确使用和管理,如防毒面具、防护手套等。

在操作过程中要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减少对化学物质的接触。

2. 建立完善的化学品管理制度,选择对人体无害或对人体危害较小的替代物质,减少有害物质的使用。

3. 加强室内通风,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

合理布置车间,减少有害物质的积累。

二、物理因素:1. 噪声控制方面,可以采取声源治理、隔声措施、个人防护等措施,减少噪声对工人的危害。

2. 粉尘和颗粒物控制方面,可以采取源头治理、通风设备改造、防护设备使用等措施,减少粉尘的产生和对工人的影响。

3. 粉尘爆炸和毒性气体控制方面,可以采取爆炸安全设施的使用、通风设备的改造、有害气体的排放管道等措施,降低爆炸和中毒的风险。

三、生物因素:1. 建立卫生防护设施,如空气净化器、紫外线灭菌器等,减少细菌和病毒的传播。

2. 定期进行工作场所的清洁和消毒,保持环境的卫生。

3. 健康教育和健康监测,及时发现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

四、心理因素:1. 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加强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归属感。

2. 引导员工正确处理工作压力,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

3. 加强管理者的沟通和领导技能,及时倾听员工的意见和建议。

生产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较多,但通过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职业病的发生风险,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

也要加强职业健康教育和监测,提高员工对职业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共同营造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

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

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
职业病是由于长期从事特定职业工作中接触和暴露于有害物质或作业环境中而引起的一类疾病。

为了保护职工的健康和安全,应采取以下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
1. 了解职业病危害因素:明确工作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有毒物质、粉尘、放射线、噪音等。

了解这些危害因素可以帮助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

2. 预防控制:采取预防性措施,包括在源头上减少或消除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产生,例如改变工作流程、使用替代品、进行工程控制等。

3. 工程控制:通过工程措施减少或消除职业病危害物质的接触,如安装通风设备、防护罩、隔离装置等。

4. 个体防护:对于无法通过工程控制消除危害的情况下,应提供并确保职工正确使用个体防护装备,如防尘口罩、防噪耳塞、防护眼镜等。

5. 健康监测:对于接触职业病危害物质的职工,应进行定期的健康监测,包括体检、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筛查等。

6. 健康宣教:加强对职工的职业病危害宣教,提高职工的职业病防护意识和知识,教育职工正确使用个体防护装备,避免不良工作习惯。

7. 急救和紧急处理:建立紧急处理机制,包括急救措施、应急预案等,以保障发生意外时的及时有效处置。

8. 健康档案管理:建立健康档案管理制度,记录职工的健康状况和职业病相关信息,便于监测职工健康情况和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的实施需要结合具体职业病危害因素和作业环境进行,工作单位应制定相应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和管理制度,确保职工的健康与安全。

常见职业病危害及控制措施简述

常见职业病危害及控制措施简述

常见职业病危害及控制措施简述常见职业病危害及控制措施是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的重要工作。

职业病是由于长期接触工作环境中的有害物质或特殊工作方式导致的一类疾病,严重影响劳动者的身心健康。

下面将就几种常见的职业病危害及其控制措施进行简述。

1.噪声危害:噪声是一种常见的职业病危害,长期暴露在高噪声环境下会引发聋和其他听力损害。

为了控制噪声危害,可以从源头减轻噪声产生,例如使用低噪声设备或采取隔声措施。

工作环境中也可以采取工程控制措施,如在噪声源附近设置隔离设备或隔音隔振设备。

个人防护措施也是重要的,可以佩戴耳塞或耳罩来减轻噪音对耳朵的刺激。

2.化学物质危害:化学物质是许多行业常见的职业病危害源之一,例如有机溶剂、重金属和农药等。

这些物质对人体的毒性会导致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和内脏器官等多个系统受损。

为了控制化学物质危害,可以使用替代品、封闭化学物质源头和提高通风效果等工程控制措施。

同时,还应加强个人防护,佩戴适当的防护设备(如呼吸器)和防护服。

3.粉尘危害:粉尘是建筑、矿山和金属加工等行业普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源。

长期吸入粉尘会导致呼吸系统和肺部疾病,如尘肺病。

为了控制粉尘危害,可以采取工程控制措施,如使用湿法清理和减少粉尘产生等。

个人防护也很重要,佩戴适当的防护设备(如口罩)和防护服来减少粉尘吸入。

4.辐射危害:辐射是一种常见的职业病危害,如电离辐射、紫外线和微波等。

长期暴露在辐射环境中会导致皮肤损伤、白血病等疾病。

为了控制辐射危害,可以采取屏蔽和遮挡等工程控制措施,以减少辐射的传播。

合理使用辐射源,减少接触时间和距离也是重要的控制措施。

5.心理危害:工作压力和职业倦怠等心理因素也会对劳动者的身心健康产生危害。

为了控制心理危害,可以进行工作环境和组织管理的优化,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和氛围,鼓励员工参与身心健康的活动,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培训等。

总之,常见职业病危害及控制措施是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的重要工作。

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

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

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1.粉尘职业病防治:-减少或消除粉尘产生源:通过改变工艺流程,改进设备和工具技术,使用封闭式设备和自动化工艺等方式,减少粉尘的产生。

-合理布局和通风设计:优化车间布局,合理设置有利于通风的通道和门窗,安装局部排风设备,保持良好的通风。

-配备防护设备:工人需要佩戴适合的防尘口罩,防护眼镜,手套等,避免直接接触粉尘。

2.化学职业病防治:-采用无害物质代替:优先选择无害或低毒的化学物质,替代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从根源上减少风险。

-强化操作控制措施:严格遵循操作规程和标准操作程序,使用防护设备,例如穿戴防护服,手套,面具等。

-做好危险品储存和处置:确保危险品正确储存和分类,建立安全可靠的废物处理系统。

3.噪声职业病防治:-降低噪声源强度:通过改进工艺设备,减少或消除噪音产生源,使用低噪音设备等方法,减少噪音的产生。

-声屏障和吸音材料:在源头采取声屏障来减轻噪音的传播,同时在工作场所使用吸音材料来消除噪声反射和吸收噪声。

-佩戴防护设备:工人应根据噪声强度佩戴合适的防噪耳塞或耳罩,保护耳膜免受噪声的伤害。

4.放射性职业病防治:-强化辐射监测:建立辐射监测系统,进行辐射剂量监测和环境监测,及时发现和预警辐射超标情况。

-保护性防护措施:建立辐射工作区,安装辐射屏蔽措施,保证工人远离辐射源,佩戴防护设备并遵守操作规程。

除了以上的具体职业病防治措施,还需要从制度和管理层面上加强相关工作:-建立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完善职业病防治制度和政策。

-加强职业危害评估:对各类工作岗位进行职业危害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并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

-培训与教育:通过加强职业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和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工人的防治意识和能力。

-加强监督和检查: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监督机制,加强对企业和单位的监督和检查工作,确保防控措施的到位和有效执行。

职业病危害及防治措施

职业病危害及防治措施

职业病危害及防治措施职业病是由于长时间从事其中一种职业或者长期接触其中一种职业环境中的有害因素而导致的一系列健康问题。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统计数据,每年全球有数百万人因职业病而失去生命,数以千万计的人则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

职业病对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对社会经济发展也具有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因此,预防和控制职业病成为了各个国家和地区关注的重要问题。

1.噪音职业病危害及防治措施:噪音是指超过人体耳蜗能够耐受的声音,长期暴露于高噪音环境中容易引发职业性噪音性损聋。

为了防止工人暴露于高噪音环境,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在源头上进行控制,减少噪音产生;-在传播途径上进行隔离,采用声屏障等措施;-对工人进行个体防护,佩戴防噪音耳塞等。

2.化学物质职业病危害及防治措施:化学物质是指工作环境中产生的各种有毒有害物质,长期接触这些物质容易引发职业性中毒。

为了保护工人免受化学物质的危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在生产环节中使用相对安全的物质替代有害物质;-加强出入口管理,避免工人直接接触有害物质;-为工人提供个体防护装备,如防护服、防护眼镜等。

3.粉尘职业病危害及防治措施:粉尘是指工作环境中产生的细小颗粒,长期吸入粉尘会引发职业性肺部疾病。

为了防止工人暴露于危险的粉尘环境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做好通风换气和粉尘的排除工作,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对处理粉尘的工序进行有效的封闭、吸附和过滤处理;-为工人提供适合的个体防护装备,如口罩和防尘眼镜等。

4.辐射职业病危害及防治措施:辐射是指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和微波辐射等,长期接触辐射会导致职业性辐射性疾病。

为了减少工人接触辐射的机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采取有效的屏蔽和遮蔽措施,降低辐射源对工人的辐射水平;-限制工人的接触时间和距离,尽量减少辐射对工人的影响;-配备适合的个体防护装备,如铅衣和防护面板等。

二、职业病预防的重要性和措施职业病预防非常重要,它既关乎劳动者自身身体健康,也涉及到企业的长期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职业病危害及防治措施

职业病危害及防治措施

职业病危害及防治措施职业病危害及防治措施一、职业病防治措施根据公司职业病防治及职业健康管理制度要求,特制定本措施。

1.粉尘的危害及防治措施1.1 粉尘的危害一个成年人每天需要大约19立方米的空气,以便从中取得所需的氧气。

如果工人在含尘浓度高的场所作业,吸入肺部的粉尘量就多。

当粉尘达到一定数量时,就会引起肺组织发生纤维化病变,导致肺组织之间硬化,失去正常的呼吸功能,称为尘肺病。

按发病原因,尘肺可分为五类。

1.2 矽肺吸入含有游离二氧化硅(原称“矽”)粉尘而引起的尘肺称为矽肺。

建筑行业中与矽接触的作业包括隧道施工、凿岩、放炮、出碴、水泥制品厂的碎石、施工现场的砂石、石料加工、玻璃打磨等。

1.3 硅酸盐肺吸入含有硅酸盐粉尘而引起的尘肺称为硅酸盐肺。

如石棉肺、滑石肺、水泥肺、云母肺等均属硅酸盐肺。

建筑行业中接触较多的是水泥尘和石棉尘。

接触石棉尘,不仅容易发生硅酸盐肺,而且可能导致石棉癌。

1.4 混合性尘肺吸收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粉尘和其他粉尘而引起的尘肺称为混合性肺。

如建筑业、机械制造、修理的翻砂、铸造等作业。

1.5 焊工成肺电焊烟尘的成分比较复杂,但其主要成分是铁、硅、锰。

其中主要毒物是锰、铁、硅等。

毒性虽然不大,但其粉尘极细(5微米以下)在空中停留时间较长,容易吸入肺内。

特别是在密封及通风除尘差的地方作业,对焊工的健康将造成危害。

尘肺就是其中之一。

1.6 其他尘肺吸入其他粉尘而引起的尘肺称为其他尘肺。

如金属尘肺、木屑尘肺均属其他尘肺。

吸入铬、砷等金属粉尘,还可患呼吸系统肿瘤。

患尘肺的发病率取决于作业场所的粉尘浓度高低和粉尘粒子大小;凡浓度越高、尘粒越小,危害越大,发病率越高。

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直径5微米以下的细微尘粒,因其可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所以最容易被作业人员吸入肺部而患职业性尘肺病。

2.除尘措施2.1 水泥除尘措施流动搅拌机除尘。

在建筑施工现场搅拌机流动性比较大,因此,除尘设备必须考虑适合流动的特点,既要达到除尘目的,又要做到装、拆方便。

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措施(三篇)

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措施(三篇)

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措施为了切实保证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健康和安全,加强对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工作是至关重要的,为此,公司根据国家、北京市、集团和公司有关的管理规定,特制定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措施如下:一、市政工程易发职业病危害的作业项目1、地下管线有毒、有害气体引起的职业中毒2、电焊作业有害物质、有毒气体引起的职业中毒二、地下管道有毒、有害气体引起的职业中毒的作业场所的防护措施1、在施工作业范围内,施工前应由作业人员采取强制通风措施,由安全检查人员使用有毒有害气体探测仪进行检测,达到安全标准后,方准进入地下管道进行施工作业。

2、施工前,应由施工负责人向全体参与作业人员进行详细的书面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并履行签认手续。

3、在施工区周边要设立围挡或护栏,同时设立安全警告标志。

4、一旦发生管道破裂,有毒、有害气体溢出,施工负责人应及时组织作业人员的撤离工作,疏散周边人员,封闭施工现场,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三、地下管道有毒、有害气体引起的职业中毒的个人防护措施1、作业人员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佩带和使用各种防护用品、用具。

2、作业人员应在作业前进行个人体检,符合条件者方可从事地下管道的作业。

3、合理安排作业时间,避免连续加班作业,进行轮换作业,保证合理的膳食和充足的睡眠。

四、对地下管道有毒、有害气体引起的职业中毒的安全检查1、检查对从事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情况。

2、检查施工组织设计的针对性、可行性,检查安全交底的可操作性。

3、检查现场的安全防护设施是否到位,是否满足使用需要。

4、检查从事作业人员的个人防护用品、用具是否佩带齐全、有效。

5、检查施工区域作业人员,有无遇险自救的有效途径和措施。

6、对以上检查范围内如发现问题,一律采取先停工,后整改的原则,进行逐项跟踪复查落实,直到存在的问题解决完为止。

对一时无法解决的问题,要先撤人,封闭现场,后研究补救措施,绝不允许冒险蛮干的情况发生。

五、电焊作业有害物质、有毒气体引起的职业中毒的作业场所的防护措施:1、在施焊作业区内设立排烟、送风设备。

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范本

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范本

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范本职业病是指因工作环境和工作方式导致的一类特定疾病,严重影响职工的身体健康和工作能力。

为了保障职工的安全和健康,必须采取有效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

以下是一份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范本。

一、工作环境改造:1.确保车间光照符合要求,避免眼睛疲劳和近视。

2.保持车间空气流通畅通,防止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的积聚,如可安装通风设备。

3.控制噪声污染,在噪声源头进行隔音处理,减少噪声对职工的影响。

4.配备舒适的工作座椅和工作台,保证职工在工作时的舒适度。

二、个体防护:1.清洁劳保用品,不与他人混用。

2.根据工作环境的特点,配备相应的个体防护设备,如呼吸面罩、防尘口罩、防护手套等。

3.合理使用个体防护设备,如穿戴防护手套时,确保手套和手部没有空隙。

4.进行个体防护设备的定期检查和更换,确保其正常使用效能。

5.培训职工正确使用个体防护设备,提高他们对职业病危害的认识。

三、作业操作规范:1.减少化学品的接触,合理使用化学品,避免化学品对职工的危害。

2.对于需要进行高温、高压作业的工序,进行专门培训,并定期检查设备和设施的正常运行。

3.规范化作业操作流程,避免因操作不当而引发的意外事故和职业病。

4.采取合适的工作姿势和方法,减少对身体的过度负荷。

四、健康监测和体检:1.对职工进行入职前和定期的职业病体检,及时发现职业病早期症状和异常情况。

2.建立职业病的监测和报告制度,及时了解和掌握职工的健康状况。

3.对职业病高发岗位的职工进行定期体检,加强对他们的健康管理和监护。

4.组织职业病知识培训,提高职工对职业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五、安全生产教育:1.进行安全生产教育,传达和宣传职业病的危害性和预防方法。

2.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培训,提高职工对职业病防护的技能。

3.组织职业病防治教育宣传活动,提高职工对职业病的预防意识。

六、职业病应急处理:1.建立职业病应急处理机制,确保在职业病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处理。

2.组织职业病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理的效能。

作业场所常见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措施

作业场所常见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措施

作业场所常见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措施1.化学因素化学因素包括有害化学物质、有毒气体和粉尘等。

为了防止劳动者接触这些危害物质,工作场所应采取以下措施:-替换:尽可能替换有害物质为无害物质,减少劳动者接触的机会。

-隔离:设置密封的操作间,防止有害物质散播到劳动者工作区域。

-通风:加强室内通风,排除有毒气体和粉尘,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配备个人防护设备:为劳动者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设备,如呼吸器、防护手套、安全眼镜等。

2.物理因素物理因素包括噪声、震动、电磁辐射等。

为了控制这些危害因素,工作场所应采取以下措施:-隔离:将噪声源隔离出来,减少劳动者暴露于噪声环境中的时间。

-隔音:加强场所隔音设计,降低噪声水平。

-佩戴个人防护设备:如耳塞或耳罩等防护工具,减少对耳朵的损害。

-检测和监测:定期检测和监测工作场所的物理因素水平,确保在可接受范围内。

3.生物因素生物因素包括传染病、致病微生物等。

为了控制这些危害因素,工作场所应采取以下措施:-健康检查:严格健康检查,确保员工没有传染病或其他潜在健康问题。

-防护装备:提供适当的防护装备,如防护口罩、手套等。

-环境清洁和卫生:加强工作场所的环境清洁和卫生,定期消毒。

4.职业性疲劳因素职业性疲劳因素主要包括长时间的工作和工作强度高。

为了控制这些危害因素,工作场所应采取以下措施:-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避免劳动者长时间连续工作,合理安排轮班和休息时间。

-分配合理的工作量:根据工作特点和劳动者的实际情况,合理分配工作量,减少工作负荷。

-提供适当的工作设备和工具:提供适合的工作设备和工具,减轻劳动者的负担。

除了以上措施,还有一些综合措施可以综合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健康教育:加强对劳动者的职业健康知识教育,提高他们的预防意识和能力。

-建立监测和报告制度:建立职业病监测和报告制度,及时掌握和处理职业病问题。

-健康监护:建立健康监护机制,对有高风险的劳动者进行定期体检,并进行职业病检测。

生产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控制措施

生产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控制措施

生产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控制措施职业病是指因工作岗位的特殊性质、工作环境的不良因素以及工作方式等长期或长时间导致的各种疾病。

生产企业作为一个主要的劳动力集中地,存在着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相应的控制措施:1.物理因素:包括噪音、振动、高温、辐射等。

这些物理因素对劳动者的听觉、视觉、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应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控制:-管理控制:限制作业时长,适当减少作业强度,定期轮岗;-工程控制:改善工作环境,降低噪音和振动水平,设置隔音设备,使用防护措施;-个人防护:穿戴防护用品如耳罩、护目镜等,提供充足的个人防护设施。

2.化学因素:包括有毒物质、有害气体、粉尘等。

这些化学物质会对人体的皮肤、呼吸系统、神经系统造成损害。

应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控制:-管理控制:限制和监控有毒物质的使用,采用封闭操作,减少曝露时间;-工程控制:改善通风设施,减少有毒气体或粉尘的浓度,安装合适的排气装置;-个人防护:提供有效的防护用具如防护服、呼吸器等,教育劳动者正确使用及保存。

3.生物因素:包括病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

这些生物因素会导致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发生。

应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控制:-管理控制:建立完善的传染病监测和报告制度,及时隔离患者,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工程控制:改善卫生设施,保持环境卫生,定期消毒;-个人防护: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等,加强卫生教育。

4.心理因素:包括长时间的高强度工作、工作压力、工作不满等。

这些因素会导致劳动者出现心理问题和各种心理疾病。

应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控制:-管理控制:合理安排工作任务,提供发展机会,减少工作压力;-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员工心理健康意识。

以上是生产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相应的控制措施。

企业应建立健全的职业病防治管理体系,加强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提高劳动者的职业病防护意识,切实保护劳动者的健康和权益。

职业危害因素及控制措施

职业危害因素及控制措施

职业危害因素及控制措施职业危害因素指的是工作环境中可能对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的各种因素。

这些因素包括物理危害、化学危害、生物危害、职业病危害和心理危害。

为了保护员工的身心健康,需要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下面将介绍职业危害因素及其控制措施。

1.物理危害因素:物理危害因素包括噪声、振动、辐射、温度、湿度等。

这些因素可能会导致听觉损伤、眼睛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

为了控制这些危害因素,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声音控制:使用降噪耳塞或耳罩,避免长时间处于高噪音环境中。

-振动控制:采用减振装置和缓冲材料,减少振动对人体的影响。

-辐射控制:采用辐射屏蔽设备,减少辐射对人体的影响。

-温湿度控制:保持适宜的室内温度和湿度,避免过热或过冷。

2.化学危害因素:化学危害因素主要包括有毒气体、有害物质、粉尘等。

这些因素可能会引发中毒、过敏、皮肤病等。

为了控制这些危害因素,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使用个人防护设备:佩戴适当的呼吸器、防护手套、防护面具等个人防护设备。

-隔离措施:将有害物质储存在密封容器中,减少与员工接触的可能性。

-通风控制:采用良好的通风系统,将有毒气体和粉尘排出室外,降低室内浓度。

-健康监护:对接触有害物质的员工进行定期健康检查,早期发现和治疗疾病。

3.生物危害因素:生物危害因素包括病菌、病毒、真菌等。

这些因素可能导致传染病的发生。

为了控制这些危害因素,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个人防护措施:佩戴适当的口罩、手套、防护服等个人防护设备,避免接触到生物危害因素。

-消毒措施:采用适当的消毒剂对工作场所进行消毒,杀灭潜在的生物危害因素。

-健康宣教:加强员工的健康教育,培养正确的个人卫生习惯,降低感染风险。

4.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包括粉尘、有毒物质、放射线等。

这些因素可能会导致职业病的发生。

为了控制这些危害因素,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粉尘控制:采用局部排风设备,减少粉尘的产生和扩散。

-有毒物质控制:替代有毒物质,使用无毒或低毒的替代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职业性眼病
包括化学性眼部灼伤、电光性眼炎 、职业性白内障( 含放射性白内障、 三硝基甲苯白内障 ),共3种。
八、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
共3种:职业性噪声聋、铬鼻病、 牙酸蚀病。
九、职业性肿瘤
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瘤 联苯氨所致膀胱癌 苯所致白血病 氯甲醚所致肺癌 砷所致肺癌、皮肤癌 氯乙烯所致肝血管肉瘤 焦炉工人肺癌 铬酸盐制造业工人肺癌
职业病的危害
• 3、未成年工职业健康损害严重。2006 年报告的职业病病例中有643例为未满 18岁的未成年工、其中621例为尘肺病 患者。
• 4、报告职业病例数居前三位的行业依 次为煤炭、有色金属和建材行业、分别 占总病例数的40.92%、12.85%和6.45%。
职业病的危害
• (一)接触职业病危害人数多、患病数量大。据不完 全统计,截至2006年全国累计报告职业病676,562例, 其中:尘肺病累计发病616,442 例,死亡146,195例, 现患470,247例;近15年平均每年新发尘肺毒38,412例,其中: 急性中毒21,482例,慢性中毒16,930例;其他职业病 21,708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 制所的专家们估计,在今后若干年我国的职业病发病 总数还将呈继续上升趋势。目前的职业病报告不能反 映职业病发病的实际情况。
• 疾病控制的公共卫生理论
– 通过法律和教育手段,采取管理和技术措施,实 施综合防治策略
• 职业病防治与传染病防治的区别
– 治理职业危害: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 – 消除传染源(治疗病人)、切断传播途径、保护
易感人群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
• 生产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化学因素: 化学毒物:铅、锰、汞、苯、甲苯、二甲苯、正己烷、氯 气、氨气、光气、硫化氢、一氧化碳、甲烷等 粉尘:矽尘、煤尘、水泥尘、石棉尘、炭黑尘、石墨尘等 物理因素: 噪声、振动、高温、低温、高气压、低气压、紫外线、红 外线、高频电磁场、微波、激光、电离辐射等 生物因素: 炭疽杆菌、森林脑炎病毒、布氏杆菌等
原放射性疾病单列 一类,编为第二类 “职 业性放射性疾病 ”。
五、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
包括炭疽、 森林脑炎、布 氏杆菌病3种。
六、职业性皮肤病
包括接触性皮炎、光敏性皮炎、电 光性皮炎、黑变病、痤疮、溃疡、化学 性皮肤灼伤(原为其他类:皮肤灼伤)、 根据《职业性皮肤 病诊断(总则)》 可以诊断的其他职 业性皮肤病,共8种。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
• 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劳动组织与劳动制度不合理 长期强迫体位、个别肌肉、器官、系统持续紧张 体力长期超负荷、过度疲劳
• 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厂房建筑或车间布局不合理 不良的自然环境 周围环境的污染
• 社会心理因素 心里紧张、注意力高度集中 职业竞争压力、精神压力
• 生产性外伤
三、职业中毒
包括铅及其化合物中毒(不含四乙 基铅)、汞及其化合物中毒、锰及其化 合物中毒、氯气中毒、氨中毒、苯中毒 等共56种,增补了钡及其化合物中毒、 偏二甲基肼中毒、一甲胺中毒、二甲基 甲酰胺中毒、铀中毒等。
四、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包括中暑、减压病、高原病、航空 病、手臂振动病(原局部振动病)5种;
职业病的危害
• 2006年职业病报告具有以下特点:
• 1、尘肺病例比例增加,发病时间缩短。2006年诊断 尘肺病病例比例较2005年提高了1.44个百分点。 2006年诊断尘肺病例接触粉尘时间不足10年的占诊 断尘肺病例总数的22.62%,其中不足5年的占 11.04%,不足2年的占1.57%。
• 2、急性职业中毒以一氧化碳和硫化氢中毒为主,主 要分布在煤炭行业和轻工行业;慢性职业中毒以铅及 其化合物和苯中毒为主,主要分布在轻工、有色金属、 冶金、电子和机械行业。
职业病危害及控制措施
福建省职业病与化学中毒预防控制中心 吴安生
职业病定义
定义: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接触粉尘、 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 而引起的疾病。
– 在职业活动中产生 – 接触职业危害 – 列入国家职业病范围 – 与劳动用工行为有关、受法律规范
职业病特点
• 职业病的特点
– 可预防而难以治疗:从源头控制 – 人为性:规范用工行为,规范作业行为
13 种,增补了“根据 尘 肺 病理诊断标准 可以 诊 断的其他尘 肺”。
二、职业性放射性疾病
共11种;原为4种即外照射急性放射 病、外照射慢性放射病、内照射放射病、 放射性皮肤疾病;现增补7种:放射性 肿瘤、亚急性放射病、放射性骨损伤、 放射性甲状腺疾病、放射性性腺疾病、 放射复合伤、根据《职业性放射性疾病 诊断标准(总则)》可以诊断的其他放 射性损伤。
法定职业病目录
• 尘肺(12+其他
• 职业性皮肤病(7+其他)
• 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0+其他) • 职业性眼病(三种)
• 职业中毒(55+其他)
• 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3种)
• 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5种) • 职业性肿瘤(8种)
• 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3种) • 其它职业病(5种)
共计:10大类115种职业病
职业病简介
新修订的分类和目录是在1987年 卫生部发布的法定职业病名单(9大类 99种)基础上,研究和参考了ILO1980 年职业病清单及ILO关于职业事故和职业 病登记与报告业务守则中的职业病拟议 名单,结合当前实际,重新整理编制后 提出的,共十大类、115种。
一、尘肺
• 包括矽肺、煤工 尘肺、水泥尘肺等
十、其他
共5种:金属烟热、职业性哮喘、 职业性变态反应性肺泡炎、棉尘病、 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
职业病的危害
• 损害劳动者健康 • 给用人单位造成负担与损失 • 影响社会和谐与稳定 • 影响生产、影响经济 • 影响科学发展
职业病的危害
• 2006年,根据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 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缺陕西, 不含西藏),共诊断各类职业病11519 例,其中尘肺病8783例,占诊断职业病 病例总数的76.25%,急、慢性职业中毒 分别为467例和1083例,各占诊断职业 病病例总数的4.05%和9.4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